我国已形成三大城市群

我国已形成三大城市群

一、我国形成三大城市群(论文文献综述)

安树伟,宋维珍,张晋晋[1](2021)在《沿海三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沿海三大城市群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域,也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沿海三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体现在创新引领、内引外联、产业高端、治理高效、生态宜居、民生共享六个方面。实现沿海三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协调。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沿海三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是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构建高端现代产业体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推进高质量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为此,应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开放高效政府,提高城市—区域治理能力,合作共建创新型战略平台。

缪鑫辉[2](2021)在《中心地型城市体系向网络城市体系转型研究 ——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体系中的空间组织关系是城市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作为城市体系规划的基础性指导理论之一,中心地理论均质无差别的前提假设在当前中国城市体系研究与规划实践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性。随着城市群内部区域一体化纵深发展,城市微观层面的联系不断增强,多层级的网络体系正逐渐成为城市群空间布局与发展的更优选择。基于中心地体系与城市网络体系的对比研究,重新认知传统中心地理论下的城市关系及其空间组织,识别出专业性城市在城市群网络体系中所具有的特殊功能与地位,对完善多层级网络空间发展模式和提高具有中国特色城市体系研究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Python爬取高德地图中2020年4月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的商业类POI数据,运用平面核密度分析法、等值线提取法与邻域分析法识别并提取了商业区与商业中心。针对构建的中心地等级体系指标,运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商业中心进行等级划分与尺度推译。运用Voronoi图绘制商业中心地的空间组织结构,并对比不同城市群商业中心地的拟合程度。基于核密度分析的最佳搜索距离,根据计算几何中的Delaunay三角网提取的商业区,构建了城市群商业区网络模型。通过计算网络模型评价指标,对不同城市群商业区网络体系进行对比,并识别出一系列专业性网络节点。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及长三角“三省一市”商业中心可划分为4个等级,在数量分布上符合中心地理论等级体系,但与理想等级序列存在差异,在空间分布上商业中心地六边形结构存在畸变与偏移。(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行政等级是影响城市群商业中心地体系的重要因素。中心地体系拟合程度排序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为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浙二省中心地体系逐渐瓦解,安徽省更加稳固。空间结构上,长三角“一超多强”,珠三角双核引领,京津冀趋于松散。(3)基于核密度分析的最佳搜索距离构建的网络模型体系,具有空间选择性与不平衡性,能够对城市群商业区分布进行空间评估。网络结构体系上,上海市核心、边缘与孤立并存,江浙二省密集复杂,安徽省稀疏简单。长三角网络化进程成熟,珠三角结构上更加紧凑,京津冀处于松散的萌生状态。(4)根据网络模型评价指标,江浙沪低层级网络不断形成,城市体系由中心地体系向网络体系实现转型,安徽省中心地模式依然存在,处于转型的初级阶段。长三角潜在联系网络不断发育,珠三角网络联系最紧密,京津冀紧密程度较低。根据识别的专业性网络节点,长三角及“三省一市”潜在的交互区域较多,珠三角交互作用西翼强于东翼,京津冀潜在的功能性节点存在缺失。(5)以商业区为例,中心地理论与城市网络体系均能识别出城市群中的城市空间组织关系,并能实现互为补充。中心地理论强调中心性、首位度与等级性,网络体系强调平等性、功能性与互补性。理想化前提与片面追求排他性空间结构的中心地型体系,正逐渐向强调多层级交互作用的新型网络体系转型。

郭姣[3](2021)在《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及空间治理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能源高消耗和环境污染高排放的问题,节能减排是解决这一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城市群作为主体功能区划的重点与优先开发区,是引领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分别位于中国北部、东部和南部的发达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我国发育最成熟和最具有竞争力的城市群,有较强的区域代表性。因此,本文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以下四个问题进行研究:节能减排效率测算、节能减排效率动态特征及潜力、节能减排效率空间效应及治理、节能减排效率影响因素空间计量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将环境收益纳入节能减排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三大城市群49个城市2006-2018年节能减排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其总体特征及发展阶段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考虑环境收益情形下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明显高于不考虑环境收益的情形,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变动趋势、有效单元数量、各城市效率值及城市效率排名在两种情形下均存在显着差异;考虑环境收益情形下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城市群之间呈现“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的发展格局;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整体上经历了快速增长、发展调整、稳步增长三个阶段。(2)通过GML指数模型对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动态特征及内在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构建节能减排潜力测算模型对三大城市群节能潜力与减排潜力进行定量表征,并提出各城市节能减排实施路径。研究表明:三大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上升趋势,技术进步是促进其提升的主要因素;三大城市群节能潜力与减排潜力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减排潜力远大于节能潜力,其中京津冀城市群面临节能与减排的双重压力,长三角城市群的减排压力较大,珠三角城市群节能与减排均处于较优状态;49个城市分别落在节能减排潜力状态矩阵的A、B、C、D区域,A区域的城市是高效集约型城市,B、C区域的城市可以采取单边突破式节能减排实施路径,D区域的城市可以选取渐进式和飞跃式两种实施路径。(3)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的空间效应进行定量表征,通过LISA聚类图对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各城市节能减排空间治理模式。研究表明: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全局莫兰指数存在较大差异,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由正向空间相关性转变为负向空间相关性,珠三角城市群始终保持较强的负向空间相关性;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局部莫兰指数变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空间集聚特征;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存在较大差异,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分别呈现“南北差异大,东西部极化严重”、“北部极化严重”的空间分布格局,长三角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空间分布格局与城市所在省份有密切联系;从空间治理模式来看,三大城市群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区域:“核心保护区”、“重点补偿区”、“严治扩散区”和“警惕分异区”。(4)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城市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环境规制等因素对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中得到了验证;京津冀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主要受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及城市规模的影响,城市规模和环境规制对节能减排效率具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率、能源结构、城市规模及对外开放程度对长三角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具有显着影响,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及城市规模具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珠三角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主要受能源结构和城市规模的影响,其中城市规模对节能减排效率存在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上述研究结论,针对各城市群发展特征,提出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黄彩虹[4](2021)在《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及经济效应研究 ——以中国三大城市群为例》文中指出城市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空间组织形式,是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载体,研究城市群协同创新对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制定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以当前三大区域创新高地,即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究多元主体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结构特征、驱动因素、经济效应以及对策建议等。首先,论文在对协同创新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的基础上,对城市群与创新型城市群,以及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区域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网络、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协同创新效应等概念进行界定;基于交易费用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创新系统理论及熊彼特创新理论、集群经济理论等基础理论,阐述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协同创新网络形成与演化、创新产出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解释机制。协同创新的关键在于通过到创新活动的共同参与,实现创新主体间的优势互补、劣势共避,使得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突破创新主体限制、跨越组织边界和地理障碍,实现创新的外溢,带来正的外部性。因此,论文从捕捉区域溢出效应的角度研究协同创新行为对本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对邻近性城市经济发展的溢出,以及在协同创新网络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中这种驱动作用力大小的演变、对不同区域作用程度的差异;其中城市群协同创新的主体囊括了参与发明专利申请的全部主体,既包括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消费者用户,也包括政府调控和中介组织,以此探究协同创新及其溢出效应是否带来城市群内经济发展水平的收敛。接着,论文展开实证研究。利用1985-2018年发明专利授权数据构建城市间联合申请专利数据库,基于“区域-跨域”的视角,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进行刻画与分析;将专利数据与统计数据相结合,建立单区制空间面板模型、两区制空间面板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及空间“X”滞后马尔可夫链,对协同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溢出效应及驱动经济趋同等效应作出分析,并分析每个城市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区域差异。通过上述深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协同创新的动力包括内部驱动力与外部驱动力。内部动力是推动创新主体进行研发合作并产生协同效应的动力要素,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对于发展战略的定位、对于高额利润的追求、对于创新资源互补需求。外部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环境的风向、创新产出的压力、政策法规的促进,以及与合作主体间的互信关系。(2)1985-2018年,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可划分为萌芽阶段、探索阶段、繁荣阶段和成熟阶段等4个阶段。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创新经历了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发展初期,北京是唯一的主导型节点且占据统领地位,天津是唯一的次级主导型节点,北京与天津的协同创新联系最稠密,是第一阶段协同创新网络的主体部分,其他城市接受辐射构成从属型节点。随着协同创新网络发展,网络的密集程度加深,河北省内的城市之间协同创新联系逐渐稠密,石家庄—保定—秦皇岛一线协同联系生成并深化。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在初期阶段以上海、南京为双中心,协同创新网络趋于完善,从规模属性来看,城市间差距显着缩小,群内网络密度逐渐增大的同时进一步均衡分布,安徽省各市的中心度相较于之前阶段明显升高,协同创新网络实现了由中部密集区域向南北充分延展的发育特征。珠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创新网络以广州-深圳-佛山为网络的核心骨架,东莞形成次级主导节点,在第三阶段城市群内形成协同创新的聚合闭环。珠三角城市群中存在协同创新联系的城市主体不断增加,但联系强度并未同步上升,珠三角城市与群外城市协同创新联系的范围扩大、强度略显降低。(3)单区制空间面板回归结果显示,协同创新活动对经济增长率的直接作用效应系数为0.0218,间接效应系数为0.0031,即随着城市参与整个群协同创新程度的加深,不仅驱动本地经济增长,也促进邻近城市的经济增长。两区制空间面板回归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均表现为群内城市间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显着高于群外城市,珠三角城市群则相反。(4)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分别表现为加速效应、扩散效应和收敛效应。选取1995年、2005年、2015年三个时间截面进行地理加权回归,结果显示每个城市协同创新经济效应的作用程度不同。其中京津冀城市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消极作用逐渐转为积极影响,且驱动效应增强并呈加速效应;长三角城市协同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效应持续显着为正且正向扩散;珠三角城市协同创新强度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在1995年表现最强,随后减弱,呈现收敛趋势。(5)空间“X”马尔可夫转移矩阵结果显示,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邻近城市的协同创新强度对本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即协同创新活动的空间溢出显着作用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邻域环境为高协同创新水平的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向上转移的概率相应升高,向下转移的概率降低,协同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的空间正外部性存在。(6)针对提升协同创新水平及经济效应的目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共建协同创新载体,推进创新资源流动共享,推进政府间创新管理协作,完善投融资体系,提升城市群协同创新能力。第二,着力促进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推进城市群高技术产业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协同创新网络层级体系构建,提升城市群协同创新绩效。第三,建立主导型城市创新引领、非中心城市强化受溢、城市群内城市分工合作的协同创新模式,发挥协同创新经济效应,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方书[5](2021)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内河经济带。它以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三大城市群作为长江经济带区域的重要载体,对于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实证探究了长江经济带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以及时空演变分布特点与驱动因素,得出合理的结论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这为今后实现长江经济带和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借鉴。首先,本文梳理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以及特点的相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理论。其次,选取市场、要素、创新、布局以及资源5个一体化的一级指标,采用熵值法对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内110个城市进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研究。然后,对110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做空间计量学分析,找出其空间演变规律以及分布情况,探究其驱动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结论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从整体看,2009~2018年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且三大城市群的差异在不断缩小;从子系统层面,市场一体化与创新一体化在三个城市群中所占的权重均高于要素一体化,布局一体化,资源一体化;从核心城市看,三大城市群内核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排名由核心向边缘呈圈层递减态势。(2)全局自相关分析得出三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空间正自相关性,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城市占比多,而高低集聚和低高集聚的城市占比少,长江中游和上游的大部分城市空间集聚效应不显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布整体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3)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空间效应影响研究表明经济基础、要素流通对本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对邻近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吕琪睿[6](2021)在《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工业绿色增长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物质生产部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国(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增长速度和质量。长江经济带作为重要的工业经济长廊,凭借其丰富的资源能源以及联结东中西部的区位优势推动我国工业经济的合作互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负向效应。在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政策大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如何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十分紧迫,而提高工业绿色增长效率是关键。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工业绿色增长效率。首先梳理了工业绿色增长的理论研究动态与实证研究热点,总结后根据数据可得性构建效率测度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接着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GML指数模型分析三大城市群2011-2018年间工业增长效率的区域差异与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识别了工业绿色增长及其分解指数的影响因素,最后参照实证研究结果,从绿色GDP考核、绿色财税制度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支持、绿色产业政策规划、绿色技术攻关、环保政策规制等方面给出了提升三大城市群工业绿色增长和加速三大城市群工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三大城市群工业绿色效率的“水平效应”较低,但“增长效应”较好。除个别城市工业绿色效率有效外,几乎所有城市工业绿色增长均呈无效状态。对比三大城市群水平差异,表现为“成渝>长三角>中游”。通过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均值、泰尔指数进一步研究差异来源,发现城市群内差异程度表现为“中游>长三角>成渝”,城市群内效率差异显着大于城市群间差异。三大城市群工业绿色增长GML值总体上是进步的,在2015-2016年间发生较大退步,之后开始回升,进步幅度靠前的城市多集中分布在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分城市群看,长三角城市群、中游城市群的GML值及分解指数TC在8年间有所增长,但分解指数EC出现退步,说明提升这两大城市群工业绿色增长还需积极利用知识外溢、经验积累等要素,实现技术进步效率与技术效率“双轮驱动”;成渝城市群三大指数均实现了较好地增长。(2)通过实证检验工业绿色增长的八大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与总体样本工业绿色增长关系密切。分城市群看: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绿色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效率、城镇化水平、研发投入、环境规制强度;中游城市群工业绿色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研发投入;成渝城市群工业绿色增长的三大影响因素有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和研发投入。

孙永鹏[7](2021)在《黄河中游城市群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我国区域发展失衡的问题,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党和国家先后共批复了十余个城市群规划,多次强调以城市群为主要载体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随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城市群对黄河流域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因此,探究黄河流域城市群之间的关联和互动关系及溢出效应对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乃至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实践都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经典理论的进一步挖掘,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和黄河中游中原、关中和晋中三大城市群的特点,提出了三大城市群相互作用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以C-D生产函数为原型构建了本文的空间计量三大模型,经过检验最终选择空间Durbin模型,并以黄河中游三大城市群29个城市2004至2018年15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对黄河中游城市群之间的经济关联状况和空间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其次,为了进一步探索三大城市群内部及城市群之间的要素投入差异,以解释不同城市群空间集聚特征及溢出差异的成因,论文运用广义熵值法对黄河中游各城市的基本投入要素情况进行了客观评价。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黄河中游城市群之间经济增长存在显着的经济关联和集聚效应,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性更强;第二,不同要素溢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和强度存在明显差异,技术进步对本地区与周边地区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城市的资本和劳动力要素与其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负相关;第三,中原城市群要素禀赋显着优于另外两个城市群,且中心城市要素投入量高于普通城市,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与集聚差异。基于以上结论,在今后的发展中,各城市群应统筹谋划全局发展,摒弃“属地化”思维,破除行政壁垒,建立联动机制,以前瞻性眼光聚焦区域合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建立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加强中心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欠发达地区应顺应改革发展大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要素溢出的准备,将各城市群自身的发展融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之中。

田凤平,秦瑾龙,杨科[8](2021)在《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2004-2017年城市面板数据,本文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按子群分解方法度量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差异来源,并运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对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收敛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呈现出震荡式下降趋势,珠三角城市群群内差异最大,京津冀城市群群内差异最小,群间差异最大的是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群间差异是导致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其次是群内差异;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受空间因素的影响出现空间集聚现象,且均存在绝对β收敛趋势,在加入相关控制变量时,各城市群经济发展同样存在条件β收敛的特性.

秦月[9](2020)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在涉及我国区域发展的五大国家战略中,各自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各有侧重的:京津冀是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样板;粤港澳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长三角是建立科技创新新区域;一带一路是融入世界体系新平台;长江经济带则是基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针下的拓展生态环境保护新空间。这既是遵循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之举,也是积极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区域层面的映射。就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而言,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方法、路径和手段有很多,但其关键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特别是针对长江经济带这样一个硕大时空尺度的巨型城市连绵带,践行“共抓”的前提条件和主要路径就是“联动发展”,尤其是针对上中下游三大城市群的联动发展。这是本论文研究的基本逻辑出发点。纵观人类生存、生产、生活地点(区域空间)的变迁(村庄——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城市连绵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并随时空而演变的结果和过程。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产业布局与产业链整合之间的流动不仅从未停止过,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空间的拓展,正在向着分工更细、空间更广的方向演进。城市群之间的协调协作作为现阶段区域联系的重要方式,从学理上讲其实质就是广域空间的相互作用,其实现的方式和路径有很多,包括联动、合作、协调、互动、融合、合并等等,但本文认为其中联动最为重要亦最为适和。简单地说,“联动”就是联合行动,其实现的关键在于联合行动的前提、目标、手段、结果怎样。本文中的联动是指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域城市群的联合行动,其前提是具备中央政府强有力领导与推进的国家战略;其目标是在沿江各地目标诉求各不相同背景下总体目标的协同一致;其手段是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统一市场、产业分工协作、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治理污染与保护生态等的联合行动;其结果是实现大保护前提下沿江各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居民福祉的不断提高。因此,本文选择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进行研究,不但非常必要,而且意义重大。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所进行的一些分析探讨。本文的研究思路为问题分析——机理分析——对策分析,即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以城市群联动发展为主线,通过对城市群联动发展基础、联动机制、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的研究,构建流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三大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实证分析等,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联动发展进行对策设计。本文总的研究方法为规范研究——实证分析——对策设计,具体方法有文献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总结国内外城市群在发展演进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本文研究提供有益借鉴)、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运用空间相关、城市关联、社会网络等分析方法和Arc GIS、Ucinet等软件,以及区域空间关联模型等数理工具,规范研究进行实证验证)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以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背景为依托,从时间与空间、结构与功能、核心与边缘、等级与网络、人与自然等多维视角、多元要素和多重关系上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等。基于此,全文共八章,分三大部分。前三章为规范研究,通过相关概念辨析、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下城市群联动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群联动基础、联动机制、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的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第4、5、6章分别从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域城市群联动的现实基础、经济联动和功能联动角度进行实证分析;第三部分为对策设计,第7章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目标,通过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对策设计的基本逻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对策进行了设计,第8章为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通过对各章节的分析,本文发现并得到以下结论:(1)长江经济带属于典型的流域经济区,也就是因水的流动而联系在一起的区域,所以城市群联动的首要问题就是做好水的文章,要从保护水、利用水、补偿水、开发水、发展水、融合水等维度做好水文章;(2)长江经济带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采取边开发边治理的模式,只能在大保护的前提下开发,而且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保护;(3)对于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发展,要做好联动发展,动态执行规划比制定设计规划更重要;(4)在跨域城市群联动发展过程中,基于城市群边界城市的特殊性,如果联动做的好,边界城市将会成为重要融合点,否则就会成为发展断裂点;(5)要充分发挥三大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防止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的各自为阵和发展脱节,甚至出现断带情况;(6)在具体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时,仅就经济联动而言,做法应该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先要素联动,后市场联动,再交通联动,再产业联动等);最后,在模型选用方面,不能简单地实行拿来主义,需要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必要的论证和修正等。

冯冬[10](2020)在《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及协同减排效应》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城市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7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城市能源消费。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建立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是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因此分析城市群碳排放问题对于中国实现减排目标意义重大。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其碳排放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与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2008年至2017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行了测算并构建考虑公平性与效率性原则的减排潜力指数分析了其减排潜力。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各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差异明显,从总体表现来看,京津冀城市群总体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呈现波动上升变化,京津冀城市群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呈现出相对平稳且略有增长的态势。从个体来看,北京、保定两个城市减排潜力指数较低,减排空间较小;唐山的减排潜力指数最高,减排空间巨大,考虑减排潜力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原则,可以将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分为四类。根据上述结果对未来京津城市群碳减排工作提供相应对策建议。(2)基于STIRPAT理论模型,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对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将其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进行对比。根据回归结果,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出“正U型”的曲线关系,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曲线关系,人口总量与碳排放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产业结构对于碳排放的影响相对较小,能源强度对于碳排放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相较于产业结构,能源强度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3)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空间网络及关联关系进行探讨,并通过构建协同碳减排效应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减排效应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出典型的“中心——边缘”结构形态,北京、天津在碳排放空间网络中处于网络中心位置,而其他城市在碳排放空间网络中则处于弱势地位。京津冀城市群的碳减排协同效应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态势,整体协同水平仍存在着很大提升空间。在此基础上,对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碳减排机制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协同减排实施路径。

二、我国形成三大城市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形成三大城市群(论文提纲范文)

(1)沿海三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综述
    第一,关于沿海三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研究。
    第二,关于沿海三大城市群内各城市发展差异的研究。
    第三,关于沿海三大城市群发展质量的研究[10-11]。
    第四,关于沿海三大城市群发展过程的比较。
二、沿海三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一)创新引领
    (二)内引外联
    (三)产业高端
    (四)治理高效
    (五)生态宜居
    (六)民生共享
三、沿海三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
    (二)构建高端现代产业体系
    (三)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四)推进高质量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
    (五)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
四、推动沿海三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一)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三)建设开放高效政府
    (四)提高城市—区域治理能力
    (五)合作共建创新型战略平台

(2)中心地型城市体系向网络城市体系转型研究 ——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中心地理论在城市体系研究中的发展与应用
        1.2.2 城市网络研究的发展与应用
        1.2.3 由中心地到城市网络的理论转型
        1.2.4 总结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长三角城市群
    2.2 珠三角城市群
    2.3 京津冀城市群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2 商业区与商业中心的识别
        3.2.1 核密度分析
        3.2.2 邻域分析
        3.2.3 最邻近点指数
        3.2.4 Delaunay三角网
    3.3 中心地理论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3.3.1 K均值聚类
        3.3.2 中心地理论模型
        3.3.3 Voronoi图分析
    3.4 网络模型的构建
    3.5 网络模型评价指标
        3.5.1 商业区面积
        3.5.2 节点度中心性
        3.5.3 局部重要性
        3.5.4 平均局部重要性
    3.6 技术路线
4 城市群商业中心地等级体系研究
    4.1 城市群商业中心地识别与等级特征
        4.1.1 商业区与商业中心的识别
        4.1.2 商业中心地类型划分与等级划分
    4.2 尺度上推转换下城市群商业中心地的等级划分
        4.2.1 数量分布
        4.2.2 空间分布
        4.2.3 尺度效应
    4.3 城市群商业中心地理论空间结构
        4.3.1 街区尺度
        4.3.2 市域尺度
    4.4 城市群商业中心地等级体系特征的对比
5 城市群商业区空间网络模型分析
    5.1 城市群商业区的识别与提取
    5.2 城市群商业区空间网络模型的构建
        5.2.1 网络模型最佳搜索距离的确定
        5.2.2 网络模型空间结构形态对比
    5.3 城市群商业区网络模型评价指标
        5.3.1 局部重要性
        5.3.2 节点度中心性
        5.3.3 平均局部重要性与节点面积
    5.4 城市群专业性网络节点的识别与特征
    5.5 城市群商业区网络体系特征的对比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3)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及空间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与内涵
        2.1.1 城市群概念及发展
        2.1.2 节能减排效率
    2.2 理论基础及进展
        2.2.1 能源-经济-环境(3E)理论
        2.2.2 绿色发展理论
        2.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节能减排效率测算
        2.3.2 节能减排效率评价
        2.3.3 节能减排效率影响因素
        2.3.4 文献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测算及特征分析
    3.1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测算
        3.1.1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
        3.1.2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
    3.2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3.2.2 数据来源与说明
    3.3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特征分析
        3.3.1 两种情形下节能减排效率对比分析
        3.3.2 节能减排效率总体特征分析
        3.3.3 节能减排效率发展阶段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动态特征及潜力分析
    4.1 研究方法及模型构建
        4.1.1 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
        4.1.2 节能减排潜力测算模型
    4.2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动态特征分析
        4.2.1 两种模型下节能减排效率动态特征对比
        4.2.2 节能减排效率动态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4.3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潜力及实施路径分析
        4.3.1 节能潜力与减排潜力分析
        4.3.2 节能减排实施路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空间效应及治理分析
    5.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5.1.1 空间权重矩阵
        5.1.2 全局莫兰指数
        5.1.3 局部莫兰指数
    5.2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空间效应分析
        5.2.1 节能减排效率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
        5.2.2 节能减排效率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
    5.3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空间治理分析
        5.3.1 节能减排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5.3.2 节能减排空间治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影响因素空间计量分析
    6.1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构建及检验
        6.1.1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构建
        6.1.2 模型估计与检验
    6.2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2.1 影响因素选择
        6.2.2 数据来源与说明
    6.3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影响因素效应及对策建议
        6.3.1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选择检验
        6.3.2 节能减排效率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6.3.3 节能减排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6.3.4 节能减排效率提升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及经济效应研究 ——以中国三大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三大城市群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科技创新中心
        1.1.2 创新是驱动经济增长与发展转型的关键要素
        1.1.3 协同创新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
        1.1.4 城市群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空间组织形式
    1.2 研究意义
        1.2.1 比较三大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特征及形成机理
        1.2.2 探究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经济效应和优化策略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1 协同创新研究文献分析
        1.3.2 创新网络相关研究
        1.3.3 协同创新网络与效应相关研究
        1.3.4 城市群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1.3.5 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获取及处理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群与创新型城市群
        2.1.2 多元主体协同创新
        2.1.3 区域协同创新
        2.1.4 协同创新网络
        2.1.5 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
        2.1.6 协同创新效应
    2.2 基础理论
        2.2.1 交易费用理论
        2.2.2 资源依赖理论
        2.2.3 创新网络理论
        2.2.4 熊彼特创新理论
        2.2.5 集聚经济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群协同创新的驱动机制及经济效应分析
    3.1 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分析
        3.1.1 内部驱动力
        3.1.2 外部驱动力
    3.2 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及创新产出分析
        3.2.1 网络结构演化机制
        3.2.2 网络发展促进整体创新产出提高
        3.2.3 网络发展促进群内包容性创新
    3.3 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经济效应分析
        3.3.1 促进群内城市经济效率提升
        3.3.2 形成群内经济效应的空间分异
        3.3.3 产生空间溢出
        3.3.4 促进城市群一体化经济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4.1 研究区概况
        4.1.1 三大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特征
        4.1.2 三大城市群创新发展现状及特征
    4.2 三大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历程及演化阶段
        4.2.1 协同创新发展历程及特征
        4.2.2 三大城市群协同创新的演化阶段
    4.3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4.3.1 城市群内部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
        4.3.2 群际城市协同创新的联系特征
    4.4 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
        4.4.1 城市群内部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
        4.4.2 群际城市协同创新的联系特征
    4.5 珠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
        4.5.1 城市群内部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
        4.5.2 群际城市协同创新的联系特征
    4.6 三大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特点及成因比较
        4.6.1 三大城市群内外协同创新网络结构演化特征比较
        4.6.2 三大城市群内外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差异成因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群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模拟分析
    5.1 研究假设
    5.2 单区制和两区制空间面板模型构建
        5.2.1 计量模型的设定与估计方法
        5.2.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5.2.3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5.3 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5.3.1 单区制空间面板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5.3.2 两区制空间面板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群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溢出分析
    6.1 研究假设
    6.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变量描述
        6.2.1 空间溢出效应测度模型选择
        6.2.2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6.2.3 空间权重矩阵设计
    6.3 协同创新局部经济效应的空间差异模拟结果分析
        6.3.1 GWR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6.3.2 GWR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6.3.3 三大城市群局部经济效应差异比较
    6.4 协同创新溢出效应的局部效果及经济趋同格局驱动
        6.4.1 空间“X”滞后马尔可夫链
        6.4.2 基于空间马尔可夫链的协同创新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6.4.3 协同创新空间溢出对城市群经济趋同的影响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提升城市群协同创新水平及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
    7.1 强化城市群协同创新能力
        7.1.1 共建协同创新载体
        7.1.2 推进政府间创新管理协作
        7.1.3 完善协同创新投融资体系
    7.2 提升城市群协同创新绩效
        7.2.1 协同创新成果对接转化
        7.2.2 推进城市群高技术产业集聚
        7.2.3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7.2.4 构建跨域承托协同创新网络层级体系
    7.3 协同创新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
        7.3.1 主导型城市创新引领
        7.3.2 非中心城市强化受溢
        7.3.3 城市群内城市间分工协作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自评表

(5)长江经济带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章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分析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及特点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研究进展
        三、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究
        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研究进展
        五、文献评述
    第二节 相关理论分析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分析
        二、城市群相关理论
        三、城市群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测度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一、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研究样本及数据来源
    第二节 评价方法选取
        一、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
        二、结果分析
    第三节 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总体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分区域分析
    第四节 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对比分析
        一、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
        三、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空间效应影响研究
    第一节 模型设定
        一、空间相关性检验
        二、空间计量模型形式
        三、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第二节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一、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
        二、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
    第三节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分析
        一、变量的选择
        二、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6)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工业绿色增长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工业发展与环境现状
    3.1 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3.2 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工业能源消耗现状
    3.3 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环境污染情况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工业绿色增长效率评价
    4.1 测度方法选取
    4.2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4.3 基于非期望SBM的三大城市群工业绿色增长静态效率分析
    4.4 基于GML指数的三大城市群工业绿色增长动态效率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工业绿色增长影响因素研究
    5.1 基准模型设定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1、论文发表情况
    2、课题参与情况

(7)黄河中游城市群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市群概念与内涵
        1.3.2 黄河流域城市群及黄河中游城市群
    1.4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选取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经济增长与空间溢出相关文献综述
    2.1 经济增长与空间互动相关理论梳理
        2.1.1 蕴含溢出思想的一般经济增长理论
        2.1.2 均衡增长理论
        2.1.3 非均衡增长理论
        2.1.4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 溢出效应相关研究综述
        2.2.1 溢出效应相关理论研究
        2.2.2 溢出效应相关实证研究
第三章 黄河中游城市群经济增长空间溢出的理论机制
    3.1 经济增长溢出的一般理论
        3.1.1 商品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
        3.1.2 资本流动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
        3.1.3 劳动力流动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
        3.1.4 技术扩散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
    3.2 城市群空间关联与溢出的一般机制
    3.3 黄河中游城市群经济增长空间溢出的作用机制
第四章 黄河中游城市群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4.1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4.1.1 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
        4.1.2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
        4.1.3 运用熵权法评价城市群间要素投入差异
        4.1.4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4.2 黄河中游城市群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4.2.1 经济增长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2.2 经济增长的局域自相关分析
    4.3 黄河中游城市群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4.4 黄河中游城市群要素投入评价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总体思路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思路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主要概念辨析
        2.1.1 城市群
        2.1.2 空间互动与区域联动
        2.1.3 城市群协同发展
        2.1.4 城市群联动发展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
        2.2.2 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
        2.2.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2.4 系统科学相关理论
    2.3 国外城市群联动研究进展
        2.3.1 国外城市群联动文献与研究方法
        2.3.2 国外城市群联动研究重点内容
        2.3.3 国外城市群联动研究述评
    2.4 国内城市群联动研究进展
        2.4.1 国内城市群联动文献资料概况
        2.4.2 国内城市群联动研究知识演进
        2.4.3 国内城市群联动研究重点内容
    2.5 述评与启示
3 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建构与路径选择
    3.1 城市群联动发展基础
        3.1.1 空间集聚与扩散
        3.1.2 产业升级与整合
        3.1.3 科技创新
        3.1.4 文化和制度融合
    3.2 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
        3.2.1 城市群联动发展动力机制
        3.2.2 城市群联动发展运行机制
        3.2.3 城市群联动发展保障机制
    3.3 城市群联动发展影响因素
        3.3.1 联动发展思想认识落后
        3.3.2 跨域城市群发展落差大
        3.3.3 联动发展缺乏合作平台
    3.4 城市群联动发展实现路径
        3.4.1 城市群要素联动发展
        3.4.2 城市群市场联动发展
        3.4.3 城市群产业联动发展
        3.4.4 城市群空间联动发展
        3.4.5 跨域城市群联动发展
    3.5 本章小结
4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现实基础
    4.1 三大城市群范围界定
        4.1.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4.1.2 长江中游城市群
        4.1.3 成渝城市群
    4.2 三大城市群发展概况
        4.2.1 城市规模
        4.2.2 经济总量
        4.2.3 产业布局
    4.3 三大城市群发展特征比较
        4.3.1 城市群发展阶段差异比较
        4.3.2 城市群要素禀赋差异
        4.3.3 城市群职能分工比较
        4.3.4 城市群发展动力比较
        4.3.5 城市群社会经济联系比较
        4.3.6 中心城市集聚能力比较
    4.4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历史进程
        4.4.1 新中国建立前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
        4.4.2 新中国成立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
    4.5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启示
        4.5.1 政治经济变化是城市群联动的基本环境
        4.5.2 对外开放是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基本动力
        4.5.3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群联动的基础条件
        4.5.4 基本构建起了流域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
    4.6 本章小结
5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经济联动分析
    5.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5.1.1 引力模型及修正
        5.1.2 QAP相关分析
    5.2 三大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测算
        5.2.1 三大城市群整体的关联强度
        5.2.2 三大城市群内部的关联强度
        5.2.3 三大城市群之间的关联强度
    5.3 三大城市群经济联动驱动因素分析
        5.3.1 指标选取
        5.3.2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功能联动分析
    6.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6.2 基于交通流的三大城市群网络关联分析
        6.2.1 网络密度分析
        6.2.2 网络中心性分析
        6.2.3 空间结构分析
    6.3 基于信息流的三大城市群网络关联分析
        6.3.1 网络密度分析
        6.3.2 网络中心性分析
        6.3.3 空间结构分析
    6.4 基于企业流的三大城市群网络关联分析
        6.4.1 网络密度分析
        6.4.2 网络中心性分析
        6.4.3 空间结构分析
    6.5 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对策设计
    7.1 对策设计目标
    7.2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7.2.1 联动发展理念认识不够深入
        7.2.2 水运联动体系尚没有建立
        7.2.3 环保联动合力还没有形成
        7.2.4 重复建设依然没有根本改观
        7.2.5 城市群联动发展任重道远
    7.3 对策设计的基本逻辑
        7.3.1 遵循长江流域空间单元基本特征
        7.3.2 顺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脉络
        7.3.3 参照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理论
    7.4 具体对策设计
        7.4.1 统一观念,构建城市群联动多极治理体系
        7.4.2 通过联动,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走廊
        7.4.3 对策设计之路径规划
    7.5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推动跨域城市群联动是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最有效途径
        8.1.2 促进流域城市群联动首先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
        8.1.3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机制的动态执行比建构设计更加重要
        8.1.4 非中心城市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8.1.5 经济层面数据不能全面反映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轨迹
    8.2 研究展望
        8.2.1 流域空间城市群联动理论研究将会强化
        8.2.2 跨域城市群全面联动研究主题将更加丰富
        8.2.3 带状都市连绵区形成与治理将成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及协同减排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碳减排问题备受全球关注
        1.1.2 国内低碳经济发展压力较大
        1.1.3 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能源—环境—经济(3E)理论
        2.1.2 低碳经济理论
        2.1.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1.4 区域协同发展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城市群
        2.2.2 碳排放效率
        2.2.3 环境协同治理
    2.3 文献综述
        2.3.1 碳排放核算及分配研究
        2.3.2 碳排放效率研究
        2.3.3 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2.3.4 碳排放空间特征研究
        2.3.5 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研究
        2.3.6 相关研究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及碳排放现状分析
    3.1 京津冀城市群总体发展概述
        3.1.1 京津冀城市群概况
        3.1.2 京津冀协同发展历程
    3.2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2.1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
        3.2.2 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结构现状
    3.3 京津冀城市群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现状分析
        3.3.1 京津冀城市群能源消费现状
        3.3.2 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效率测度及减排潜力分析
    4.1 相关研究基础
    4.2 模型方法
        4.2.1 DEA模型
        4.2.2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
        4.2.3 碳减排潜力模型
    4.3 指标构建及数据来源
        4.3.1 投入指标
        4.3.2 产出指标
    4.4 测算结果分析
        4.4.1 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效率分析
        4.4.2 京津冀城市群碳减排潜力分析
        4.4.3 京津冀城市群碳减排城市分类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发展中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5.1 城镇化发展与碳排放关系分析
    5.2 理论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
        5.2.1 碳排放影响因素探讨
        5.2.2 面板数据计量模型构建
        5.2.3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5.3 计量检验及结果分析
        5.3.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5.3.2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
        5.3.3 实证结果分析
        5.3.4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及协同减排研究
    6.1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碳减排必要性分析
        6.1.1 协同减排效果将更加显着
        6.1.2 协同减排更利于资源优化
    6.2 研究方法
        6.2.1 碳排放空间网络构建
        6.2.2 碳排放空间网络特征指标
        6.2.3 碳减排空间网络结构洞指标
        6.2.4 碳减排协同效应模型
    6.3 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空间网络特征分析
        6.3.1 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空间网络总体特征
        6.3.2 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空间网络个体特征
        6.3.3 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空间网络结构洞分析
    6.4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碳减排效应分析
    6.5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碳减排机制框架分析
        6.5.1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碳减排机制总体框架
        6.5.2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碳减排形成机制框架
        6.5.3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碳减排运行机制框架
        6.5.4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碳减排保障机制框架
    6.6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碳减排机制实施的对策建议
        6.6.1 地方政府之间协同减排策略
        6.6.2 企业与政府间协同减排策略
        6.6.3 社会与政府间协同减排策略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2013-2017 年京津冀城市群GDP数据
    附录 B 2013-2017 年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结构数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我国形成三大城市群(论文参考文献)

  • [1]沿海三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研究[J]. 安树伟,宋维珍,张晋晋. 开发研究, 2021(03)
  • [2]中心地型城市体系向网络城市体系转型研究 ——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为例[D]. 缪鑫辉.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3]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及空间治理研究[D]. 郭姣.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4]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及经济效应研究 ——以中国三大城市群为例[D]. 黄彩虹.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5]长江经济带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D]. 方书.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6]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工业绿色增长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吕琪睿.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7]黄河中游城市群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 孙永鹏. 兰州大学, 2021(12)
  • [8]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J]. 田凤平,秦瑾龙,杨科.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1(07)
  • [9]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研究[D]. 秦月.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及协同减排效应[D]. 冯冬. 天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我国已形成三大城市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