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如何在企业信息化浪潮中取得成功

CIO如何在企业信息化浪潮中取得成功

一、在企业信息化的浪潮中CIO如何走向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田学进[1](2016)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角色 ——基于上海市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逐步具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支撑。目前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围绕加强城市基础通信网络建设和重点领域提供智慧应用服务,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及4G及至5G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上升至引领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从实务层面来看,建设智慧城市的浪潮目前在世界各地方兴未艾。总体而言,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各不相同,重点也是迥异,建设运营模式更是千差万别。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不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更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大国内部智慧城市建设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同。可以想象的是,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也是扮演着十分不同的角色。本文将以全球特大型城市——上海市的智慧城市作为个案研究,来分析政府在公共治理过程中的责任配置,并为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提出科学度高、可行性强的政策建议。首先,本文的开端是一个引论,通过论述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背景、现实和理论意义介绍作者选择智慧城市建设作为论文选题的原因。同时,文章还主要综述了国内外智慧城市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涉及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外延、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智慧城市的评价体系,以及智慧城市的推进策略等内容。本文认为,目前学术界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从智慧城市建设的案例中总结出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学术理论性不够强,这是本文研究试图初步尝试的地方。接着,文章介绍了本项研究中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两大类,而定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了文献分析法、比较案例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等,定量研究则主要涉及描述性统计分析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文章介绍了本项研究的谋篇布局,分别包括了智慧城市的基本内涵与发展历史研究、文章的理论框架和对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五项核心职能的分章介绍,这其中包含了微观层次的比较和在比较基础上得出的政策建议。本章最后一部分是关于文章创新点的总结,主要包括对智慧城市概念和外延的学术界定、从发展和监管两个角度对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角色和功能进行二维的类型学分析、从政府和社会力量与市场力量合作的角度,对具体的政府角色进行了深入的类型学分析。论文的第二章是本文的一个理论核心,通过梳理政府职能理论,为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应该扮演的角色提供理论支撑。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职能的分析框架:顶层设计的职能、为智慧城市建设整合多方面资源的职能、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融资的职能、参与智慧城市运营的职能及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的监管职能。在本章的最后,笔者梳理出了这五种职能的两个面向:发展和监管。本文认为,智慧城市初期的一系列顶层设计、建设融资和部分资源整合职能属于政府职能的发展面向,而另一部分的资源整合职能、政府参与智慧城市经营、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其中的公共服务提供监管属于政府职能的监管面向。目前,在世界大潮中政府职能由发展面向转向监管面向是一个大势所趋的事情,也是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未来所发展的方向之所在。下文将主要围绕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的五大基本职能展开论述。论文的第三章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的第一项职能——即规划设计职能,文章结合上海市智慧城市的案例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中规划设计职能的具体体现。在分析上海案例的基础上,文章同时介绍了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规划设计的具体案例,明确上海市未来在规划设计层面应该努力的方向。本文第四章深入分析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承担的第二项职能——即资源的整合协调职能。众所周知,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巨大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资源投入。随着社会异质性程度的不断提高,治理过程越来越需要一个能够整合各方资源的主体,那么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这个主体就是政府。在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上海市政府一方面整合各相关机构的人财物力,通过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协调各相关单位,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形成合力;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协议等形式整合各部门和全社会的资源,确保智慧城市建设中形成全社会合力。在此基础上,本章分析了上海市政府目前在整合资源职能上尚存在的问题,希望对上海市政府在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中资源整合模式的完善提供必要的参考。论文的第五章开始本文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的第三项重要职能——即通过筹融资来发挥政府财政的杠杆效应,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样,文章以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证据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进行融资的各种方式,并深入阐释了各种融资方式适用的条件。同时,本章还提供了其他城市在融资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本章最后为上海市未来融资方式创新进行了描述。论文的第六章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第四项重要职能,政府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政府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政府可以直接独立运营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例如电核高基产业研发工作等。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公私伙伴关系等建立与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商业合作关系,将一些基础设施、软件设施的开发和应用经营交给企业和社会组织完成,从而构成了政府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不同模式。最后,本章针对上海市政府在参与城市城市运营中的问题提出了后续改进的展望,希望能够对上海市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有所助益。本文第七章深入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的最后一项重要的职能——监管。所谓监管,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即服务和监管。智慧城市建设的所有政府职能,归根到底都从属于服务职能,这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当然,服务是监管的一个方面,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上海市政府为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和服务提供全方位的监管,保证智慧城市建设走健康发展、正确运营。最后,本文认为,政府职能由发展型面向转变为监管型面向,应该是现代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职能发生的重要转变,值得学术界和实务界加以进一步注意。文章的最后是一个结论,主要对这一篇博士论文进行了一个简要的总结。先后总结了这篇文章的主要结论、主要创新点、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相关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的领域,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做了一个进一步的展望,认为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规范的比较案例研究和扎实的定量分析是智慧城市研究未来可以借助的工具。

胡霞[2](2013)在《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及其模式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信息化是企业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并利用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长期的持续改进的过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已成为主导全球经济的基础,企业信息化也成为企业经济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企业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化建设已刻不容缓。然而,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及管理领域的简单应用,它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只有深刻把握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才会卓有成效。因此,确立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模式,加快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以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及其模式选择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对企业信息化的时代要求进行阐述,指出信息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分析了选题的背景,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具体目的和重要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整理,进而确定了研究目标和内容,为论文的深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其次,以发展的观点,首先界定了企业信息化的定义、要素、内容和特征,以及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括和比较,分析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面临的阶段瓶颈和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障碍,同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简要述评;在此基础上,使用扎根理论方法对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的因素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出企业信息化驱动因素的分类及构成结构,从市场、企业自我、外部环境等视角深入研究了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的动因问题。第三,对企业信息化驱动过程中所呈现的多样化模式,本文进行了归纳,从推力驱动主导和拉力驱动主导两个方面来研究此问题,并剖析了二者与企业特质的内在关系;根据企业信息化驱动的特点,采用了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企业信息化驱动系统的动力问题进行了模型构建和系统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深入评价。第四,在对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企业信息化模式的选择,从企业运营的角度,从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下的制造模式、生产模式和加工模式的选择来论述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选择问题;从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下的设计制造集成、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网络化等模式来论述企业信息化技术模式的选择问题;从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下的自主开发、合作开发、整体引进和应用服务提供商等模式选择来论述企业信息化系统开发模式的选择问题。第五,在对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与模式选择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鉴于企业信息化驱动的渐进性,以及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选择的时滞性,同时,企业信息化驱动进程与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之间存在的虚拟和现实的概念漂移问题,本文采用了数据流概念漂移的方法对其进行实验仿真,弥补以往方法对此问题实证评价和实验仿真的不足,借助人工智能和支持向机实时动态测评的优点,有效的克服了“森林覆盖”型样例数据集多层数据之间互相无法对比的难题,实现了对企业信息化驱动及其模式选择问题的有效仿真。最后,结合全文的研究,在明确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原则的基础上,从企业文化革新、信息技术人员设定、基础工作规范和硬软件平台建设等方面构建其内部基础环境建设策略;从加强政府科技推广、优化政府信息产业发展及提高政府信息服务等方面构建其外部宏观策略,进而形成完整的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的适应性对策体系。

顾飞[3](2012)在《企业和谐信息化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技术快速发展、功能日益强大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IT建设,但多数情况却出现“IT生产力悖论”的现象。为了探究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不断有研究者提出和引入诸如流程再造、组织学习、资源基础、动态能力等新的理论和观点进行解释,但各观点局限于自身特定的研究视角,难以给出应对不确定性的综合的、整体的策略。同时,在实践中,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仍有很多IT投资没有真正得到期望的回报。为了更好的应对和解决这一现象,本研究以和谐管理理论为基础,提出“和谐信息化”概念,形成了“概念界定-基本模型构建-假设提出-假设验证-模型应用”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以期对这一现象有一个更好的解释。按照上述逻辑主线,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述为以下三方面:第一,提出“和谐信息化”概念,对和谐信息化内涵及和谐信息化体系中的和谐主题、和则机制、谐则机制及和谐耦合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内容阐述及作用路径分析。第二,构建和谐信息化基本模型,提出假设并进行了假设检验。在对和谐信息化和谐主题、和则机制、谐则机制及和谐耦合机制进行定义、阐述内容及作用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和谐信息化概念模型,提出了和则谐则双规则机制假设、和谐信息化中各变量之间的一致性与信息化绩效关系假设及高层领导者对信息化绩效影响三大方面的假设,并根据假设进行变量描述、问卷设计、数据收集整理及研究方法的选择;最后利用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与假设的检验,得到检验结果并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第三,对企业和谐信息化模型进行具体应用,分析了和谐信息化模型在不同信息化发展阶段的具体应用过程。首先给出模型应用思路,接着将企业信息化发展划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在每个阶段,运用和谐信息化模型基本思想对企业该阶段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给出建设思路及建设措施,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综合以上分析内容,主要得出了如下点结论:(1)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措施大致可分为“和则”与“谐则”两大类措施,“和则与谐则双规则”问题解决途径在企业信息化实践中存在着普遍性和应用的可行性。(2)和谐信息化体系中的七个关键变量环境(E)、组织(O)、业务战略(B)、领导(L)、信息系统战略(ISS)、和谐主题(HT)、和谐机制(HX)与信息化绩效(P)关系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中七个变量之间一致性程度高,匹配的好,企业信息化绩效就高;企业中七个变量之间一致性程度低,匹配差,信息化绩效就低;同时,信息化绩效高的企业中七个变量之间的显着相关性更明显,一致性更高;信息化绩效低的企业中,七个变量的显着相关性较弱,一致性程度低。结果支持了和谐信息化中关于一致性的假设,增强了和谐信息化理念的说服力,同时也验证了和谐管理理论在企业信息化建设领域的适用性和可行性。(3)和谐机制为中介变量的高层领导者与信息化绩效之间关系的检验结果表明,高层领导者在总体上对信息化绩效有正向的显着影响,并且高层领导者的合作性与创新性两个维度对信息化绩效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和则机制”与“谐则机制”在高层领导者的合作性与信息化绩效之间、创新性与信息化绩效之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高管要想在具备合作性及创新性的前提下取得更高的信息化绩效,不仅应注重采用“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处理,对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及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等”等谐则措施,还要注重“确立员工在信息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员工意见、鼓励员工进行知识交流及给员工均等的晋升机会等”和则措施的采纳,两者对信息化绩效的提高均具发挥着重大的作用。(4)和谐信息化发展不同阶段,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同,业务战略定位和高层领导者具备的能力不同,制定出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和定位也不同,因而和谐主题内容、和则谐则措施具体内容不同,最后得到的信息化绩效也不同。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所处的阶段越高,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更丰富,高层领导者更支持和重视,信息系统战略会更受关注并且会采取更科学规范的方法制定,确定的信息化和谐主题也越明晰,企业倾向采取更有力的和则谐则措施促进和谐主题的完成,最终得到的信息化绩效也会更高。不同发展阶段和谐信息化各变量的内容不同,但要尽量使各变量情况保持一致,彼此能相互支持和匹配,使该阶段下的信息化绩效更高。据此,本文创新点归为以下三方面:(1)提出“和谐信息化”概念并形成包括和谐主题、和则机制、谐则机制及和谐耦合机制等要素的系统体系。绕开目前多数学者基于国外新兴的资源基础观、动态能力观等探讨企业信息化问题的研究视角,本文借鉴中国背景下产生的和谐管理理论的理念与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了和谐信息化概念,对和谐信息化内涵进行了界定,并详细阐述了和谐主题、和则、谐则、和谐耦合的内容及作用路径;建立和谐信息化概念模型、提出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验证;最后对和谐信息化模型中的思路和措施进行了具体应用。不仅是企业信息化研究的创新,也是和谐管理理论在信息化领域的拓展和具体应用。(2)更全面深入的阐述了IT投资产生绩效的过程和措施。“和谐信息化”详细的给出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也提供了一种信息化建设新思路,即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高层领导者要对企业外部环境、内部资源、业务战略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制定信息系统战略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定位和愿景,接着辨识出信息化当前阶段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并把它确定为和谐主题,围绕和谐主题,采取和则谐则双规则及耦合措施,保证一系列和谐主题的完成,最终取得良好的信息化绩效。并具体分析了这种思路在企业信息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应用,给出不同阶段和谐主题、和则措施、谐则措施等变量的具体内容,为实践界提供了较好的借鉴。(3)从新的视角解析了IT投资产生绩效的机理。通过实证检验得出IT投资产生良好绩效是在“企业外部环境、组织、业务战略、领导、信息系统战略、和谐主题、和则、谐则”八个要素相互匹配、协调一致的条件下产生的,而不是信息技术仅影响业务流程改善,或单单实现与业务战略的融合即能产生绩效。本文更深入的分析并验证了信息技术投资产生较高信息化绩效的机理,更全面的揭示了信息技术是如何产生信息化高绩效的,扩展和丰富了现有IT投资产生绩效机理的研究内容。

惠博[4](2011)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信息文化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市场已经成为企业未来竞争的主战场,因此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已经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大规模的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无疑对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现阶段而言,各个企业的信息硬件设施已经日趋完善,制约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主要是软件的建设,即企业信息文化的建设。在信息经济时代,传统的企业文化已经无法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赋予它新的活力。信息经济时代的竞争,主要是信息(知识)的竞争,这就要求企业对信息要给予充分的认识,善于收集利用信息,努力提高信息素养,把信息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企业文化,即企业信息文化。本文依托信息经济时代,从电子商务,企业文化,企业信息化与企业信息文化等相关理论之间的联系入手,探讨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所遇到的新问题,通过深入的研究分析,指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建设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企业信息文化的构建。企业信息文化可以促进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有效提高企业的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最后本文创造性的提出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应从市场,企业,员工三个层面入手构建全方位的企业信息文化的思路。

杨文宇[5](2010)在《信息利益论》文中提出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兴起,信息及信息资源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凸显出来,它的开发、管理和利用,关系到企业、产业、甚至国家的兴衰;特别是信息技术,它作为高技术的代表,具有强大的渗透性,其推广应用已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利益,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动力。信息利益是信息活动如信息搜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等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经济理论视角来看,信息和利益都是经济学关注和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选择信息利益这一研究课题是源于对信息和利益的现实和理论思考,而且,对信息利益的研究也具有比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它提升了信息理论研究的高度、填补了利益理论研究的一些空白,从而丰富了经济学理论;另一方面它对我国信息利益的增进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文章围绕信息利益这一概念尝试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文章分四部分八章对信息利益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为引言。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以及文章的主要内容、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第三、第四章,为理论篇,主要从理论视角探索信息利益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机理,尝试构建信息利益的基本理论框架。文章首先对信息利益的含义、特征和分类进行了论述,然后将国内外与信息利益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进而从创造、交换、分享和实现四个方面对信息利益的总过程做了考察,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信息利益理论分析框架。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第六和第七章,为实证篇。本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对我国的信息利益实践进行了规范和实证考察。在微观分析中,文章对信息不对称和企业的信息利益作了论述。在中观分析中,文章分别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方面进行了信息利益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宏观分析中,文章从信息利益与经济增长、劳动力就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四部分包括第八章,为对策篇。本章从理论上论证政府应在信息利益增进中处于主导地位,然后结合国际先进的信息利益经验和我国的信息利益政策实践,提出了一些增进我国信息利益的具体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文章首次提出信息利益的概念,对此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分析,关于这一点在已有的文献中还没见到;第二本文以信息利益为研究视角,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层面对我国的信息利益状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这在文献中尚不多见;第三,文章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国外的信息利益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一些值得我国借鉴的有益经验,提出了一些增进我国信息利益的对策,这也是文章的新颖之处。尽管本人对信息利益问题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思考,但由于理论功底不扎实,所收集的文献资料有限,所以本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存在诸多不足,这有待于今后不断深入研究,以期丰富和完善信息利益理论。

温池洪[6](2010)在《信息化对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机理与信息化战略选择》文中研究说明企业竞争能力是企业在市场中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和保证,企业的每项活动都希望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企业信息化成为又一个社会各界关注的领域,政府、学术界、企业界无不对其倾注了无限的期待,大家都认为实施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时代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等多个角度,对企业信息化和竞争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竞争能力、企业信息化等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文献综述、实证分析等方法,对竞争能力的需求变化和信息化提升竞争能力的机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对一些被忽略的信息化决策问题和信息化过程中的冲突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通过对竞争能力和信息化关系的研究,本文总结了过去信息化战略失败的教训,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企业信息化战略制定的对策建议。

李理[7](2009)在《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生产力角度划分,人类社会形态可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进是从技术革命开始的,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产业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漫长的农业社会快速进入了工业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也是如此,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迅速地向信息社会演进。在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劳动工具、生产方式、交易方式、产业结构、生活方式、聚居特点乃至组织结构等都发生了显着变化。这种社会形态的演进本身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且意味着深刻、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并最终决定国际秩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社会形态,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本身,应该是一个世界性现象,但是,正如世界各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步伐不一致,各国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步调也是不一致的,存在着快慢之分,存在着竞争。哪个国家的信息获取、处理、传播的能力越强,信息社会建设的步伐也就越快,水平就越高,就越能保证“制信息权”,甚至如美国着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预言的那样,通过掌握信息、控制网络来拥有整个世界。在这场社会形态的演进竞争中,有两个国家的表现非常突出:一是作为信息技术革命发源地的美国,其不仅是最早开展信息社会相关研究的国家,最早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国家,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信息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二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信息社会概念的日本,虽然其在上世纪于实践上演进显着落后于美国,但是,由于日本政府已经清醒认识到了差距所导致的后果,于新世纪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措施来加快信息社会建设,在短时期内跃居为当前信息社会较发达国家。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信息社会的“先发国家”,而且不仅“先发”,还实现了“先至”,其演进路径本身可能就代表了一种最优演进路径;一个是相对而言的信息社会“后发国家”,虽然还没实现“先至”,但是发展速度惊人,其发展路径对广大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在当前还处于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社会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一个重要形态是不可跨越的,我国不可能跨过工业社会演进过程中的重化工业阶段直接进入信息社会。然而,由于信息社会的生产力要素本身就蕴含在工业社会之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可作用于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带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因而,我国可通过发展信息社会生产力要素来加速推动工业社会发展,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实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由于信息社会是在信息化生产力的要求下,国民经济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技术力量和技术基础,产业结构以信息产业为支柱,生产、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依托,社会结构框架呈现出网络化和扁平化特点的社会,其演进本身不仅包括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包括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信息作为一种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建设、IT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制度环境的完善,所涉及的层面非常之广,建设中需要支付大量的经济成本乃至社会成本,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实现这场宏大的社会形态演进,是我国学术界、产业界和政界都应深切关注的重大课题。对于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在当前发展阶段,通过比较这两个在信息社会建设上先进及典型的国家信息社会发展的异同及造成差异的诱因,来摸索信息社会建设的一般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充实、发展本国的信息理论体系,以此来指导信息社会建设实践,尽可能地选择一条社会成本最低的社会演进路径,低成本、高效率地推进信息社会建设。因此,笔者选择“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为题来展开系统研究。本文是遵循这样的研究思路展开的:在对信息社会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面展开系统分析,研究其共同遵循的规律,结合内外部制约因素,分析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不同及差距,明确这种差异性是否符合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哪一种做法及模式才更接近信息社会演进的最优路径,从而得出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的启示。具体研究的展开是从整体观出发,采取从环状看因果的观察角度,采取演绎推理和经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研究成果与资料的基础上,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具体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系统和层层递进的分析,力求得出规律、理论方面的认识。全文共分为10章,各章的主要内容是:第1章讨论和分析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确立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第2章在分析美日两国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以及信息应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3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背景、历程及IT外包的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第4章在分别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主要方面——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政府信息化、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以及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5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展开研究;第6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7章分别从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IT人才引进、人才激励机制三方面对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的异同之处,并探讨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8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国信息制度环境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9章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得出了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启示;第10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就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展开理论思考。经过两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本文初步建立了信息社会比较研究的系统分析框架,率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系统和层层推进的分析,得出了若干规律和理论方面的认识,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从信息技术革命、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三个方面,全面比较研究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体系的创新。二是作为本文研究的结果,得出六个方面的结论,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推进我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十条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三是作为本文的理论思考,在信息社会的内涵、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区别方面系统提出了新观点。信息社会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其发展刚刚开始,人们对这种崭新社会形态的认识尚处于摸索之中,很多认识需要伴随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去伪存真。受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所限,本文的研究还只是一个开始,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理论思考也不够深刻,很不成熟。和卷而思,深感本文无论是对崭新的信息文明的丰富内涵,还是对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最优演进路径和高水平信息社会的定义,都还未能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明晰思路,有关论断也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这既是本文的缺憾与不足之处,也是笔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曹水莲[8](2009)在《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人类正走向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财富,正影响着社会各个方面的运转。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终选择。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加快信息化进程、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信息化发展战略中,企业信息化人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动力。而如何对企业信息化人才进行科学地测评,做到人——职匹配,使最合适的人出现在最合适的岗位上,是目前企业所面临的难题。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人才测评体系,对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信息化人才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由此引出本研究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总结了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的研究现状。其后对界定了企业信息化人才相关的概念,分析了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信息化人才、企业信息化人才及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内涵。概述了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的理论基础和综合测评方法。第三章进一步地分析了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后文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指标体系的设置作铺垫。第四章首先分析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原则,进而对企业信息人才进行分类分析,并分析了企业信息化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测评指标体系,再设定了各职位测评指标权重和评分标准。第五章说明的测评方法的选择方式和原因,采用模糊综合法对企业信息化人才进行测评,并以某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胥军[9](2008)在《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工业化的实质是人类掠夺自然、割裂经济与生态、社会与环境、人与自然有机联系的过程,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牺性自然环境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CAD、MRP、CIMS、ERP、网络制造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信息化成为西方国家工业现代化的催化剂。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充分把握后发优势,从西方传统工业化和新兴的信息技术发展中吸取教训和经验,尽快实现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两化融合”成为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国内、外以往的关于工业化、信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化的模式、传统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以及信息化的评测,企业信息化应用等,并没有完整地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有些研究虽然有所触及,但着墨不多。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情况,在以往关于工业化、信息化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两化融合”的战略目标和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实践,运用后发优势、比较优势等理论依据,结合“两化融合”的可行性、必然性等现实基础,对影响“两化融合”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政策策略建议。首先,本文认为,有效的政府治理是“两化融合”的推进器,本文分析了现有政府治理的弊端及其对“两化融合”的影响,从革新政府治理的角度提出了加快实现政府治理创新以推动“两化融合”的具体思路和建议。本文还应用了LSA方法进行案例分析,为政府建立工业化项目的公正评审体系提供了思路。其次,中介服务体系是“两化融合”活力之源,中国中介服务体系起步晚、底子薄、市场很不规范,本文在研究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中介服务体系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改进、完善、发展中介服务体系的思路和建议。第三,作为独立于制造业企业、软硬件开发商之外的第三方,咨询企业是实现“两化融合”的技术支撑。本文分析了中国咨询业的发展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从服务资源整合、业务能力建设、专业能力培养等多方面提升咨询企业能力,还采用AHP方法进行了信息化产品选型的案例分析,为咨询机构帮助制造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信息化产品选型提供了思路。第四,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是“两化融合”的工具系统,本文针对中国ASP服务的泡沫化现象,结合国家863项目的研发实践,提出基于制造业信息化知识门户建设ASP公共服务平台,将信息化知识传播与ASP技术服务进行整合,使中小制造企业易于接受、便于使用。本文提出了建设ASP平台系统的技术路线、实现方法等具体实现思路。还针对我国ASP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对新兴的SAAS技术进行了分析。第五,专业化人才是“两化融合”得以实现的核心因素,本文分析了专业人才流失的状况和原因,从智能体行为模型着手,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CIM、APS系统的人本考虑,提出“两化融合”要注重“以人为本”,工业化、信息化就是使人和系统、技术得以更好合作,实现人与工业化、信息化的和谐、融合。第六,“两化融合”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新时期推行的一种新的技术革命,本文在分析了影响“两化融合”相关因素以后提出了推动“两化融合”的相关政策、策略建议,包括推进关键性技术的自主创新、因应全球形势调整产业结构、重视并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加快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加快产权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等。“两化融合”关键在融,要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化学反应,而不是物理变化。因此,本文围绕“两化融合”的影响因素,将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在信息化、工业化二者间的内在关联和互动,采用理论、实证、中外对比等方法,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期望能够为中国实现信息化、工业化的有机融合,加快工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探寻出一条科学而可行的新思路。

田安意[10](2008)在《企业信息化的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信息技术虽然已经和正在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但其潜力还远未发挥出来,企业信息化离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企业信息化在当前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需要大力巩固和发展。企业信息化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利用和开发各种信息资源,促进企业所有业务或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和效率提升的过程。总体上将企业信息化相关要素分外企业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外部要素包括:企业产品和服务市场、信息化供应市场、社会信息化环境、信息化技术;内部因素包括:信息化领导与管理、信息化投入、信息化人力资源。这些要素都与企业信息化的发生和发展休戚相关。企业信息化内涵丰富,为了加强表述和研究企业信息化问题的针对性,提出了信息化层次论,即根据信息化应用涉及到企业变革的范围和影响层次将企业信息化分为基础设施、局部应用、集成应用和协同应用四个层次。从企业信息化的历史演进分析中得出如下规律:企业信息化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前提,但又往往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企业信息化发展进程和水平;政府在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详细分析了信息化要素与企业信息化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同时依据这些要素,结合企业实践分解成动力因素:竞争对手驱动、客户驱动、市场需求驱动、战略驱动、应用驱动、技术驱动、周边企业带动、政府推动、供应商推动、平台驱动;阻力因素:信息化人力资源问题、企业资金实力、企业执行力、企业不愿透明化、企业业务本身的不规范、信息化过程中的人为抵制、供方市场的不成熟。并从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信息化层次、不同期间等多种角度将这些因素进行分析,试图加强阐述问题的针对性。为从实践角度理解和检验这些因素,一方面,从现有的各种信息化调查报告中找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调查数据加以说明。另一方面,结合五家企业的一手调查案例逐一分析在这些特定的企业里具体推动和阻碍企业信息化发生发展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对权重对比。最后,分别对企业信息化供应商、政府、行业协会等企业信息化相关方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建议。指出企业信息化发展离不开这些角色各自职能的有效行使,需要各相关方一起努力,才能促使企业信息化有序、快速、高效地发生、发展、扩散和演化。

二、在企业信息化的浪潮中CIO如何走向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企业信息化的浪潮中CIO如何走向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角色 ——基于上海市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定性研究方法
        1.3.2 定量研究方法
    1.4 关键问题的论证和文章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点
        1.5.2 本项研究的不足
第2章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政府职能理论
        2.1.1 不同背景下的政府职能
        2.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
        2.1.3 政府职能的基本范围
    2.2 智慧城市分析
        2.2.1 智慧城市的界定
        2.2.2 智慧城市的缘起
        2.2.3 数字城市、电子政务与智慧城市
    2.3 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职能:分析框架
        2.3.1 智慧城市建设与政府的关系
        2.3.2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分析框架
        2.3.3 发展与监管:政府核心职能的类型学分析
第3章 规划设计:政府的引导和战略制定职能
    3.1 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3.2 规划设计的内涵、目的和原则
    3.3 规划“十三五”:上海市政府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责任
        3.3.1 “十三五”规划的基本思路、推进原则与总体目标
        3.3.2 “十三五”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
    3.4 规划设计的推进举措
第4章 整合协调:作为元治理者的地方政府
    4.1 政府的整合协调职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
    4.2 政府内部的资源整合和协调:上海市的经验
        4.2.1 整合体制内因素,合力建设智慧城市
    4.3 体制外整合协调:上海市的经验
        4.3.1 加强政社合作,整合社会资金,投入智慧城市建设
        4.3.2 政府对其他社会资源的整合协调
        4.3.3 整合相关产业和公共资源,提供公共服务
        4.3.4 整合协调社会资源,提升精细化监管水平
    4.4 持续扮演整合者和协调者:上海市政府未来角色探讨
        4.4.1 强化政府的主体地位
        4.4.2 上海市政府需要加强协调者能力建设
        4.4.3 上海市政府在关键和核心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5章 筹资融资:政府财政杠杆作用下的多元合作
    5.1 政府筹资融资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5.2 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
        5.2.1 各级政府部门
        5.2.2 各类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
        5.2.3 各类相关企业
        5.2.4 非银行金融类投资机构和其他类型的资本性企业
        5.2.5 国外相关金融机构和企业
        5.2.6 民间资本
    5.3 筹资和融资的主要方式
        5.3.1 政府独资
        5.3.2 国有和社会资本联合投资
    5.4 政府未来的筹资融资角色
第6章 建设运营:政府的直接干预手段
    6.1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领域
    6.2 “核高基”等基础性研发及产业发展:政府参与的核心功能
        6.2.1 政府独自参与建设的范例:“核高基”专项研发
        6.2.2 上海市政府在“核高基”等基础性研发及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6.2.3 电子政务:政府建设运营的关键职能
        6.2.4 政府主建社会信用平台,全面建设诚信社会
    6.3 政府参与其他领域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
        6.3.1 政府投资,企业参与建设的模式
        6.3.2 政府与企业合资建设与运营
        6.3.3 政府统筹规划,企业投资建设
        6.3.4 企业建设运营,政府和公众购买企业提供的服务
    6.4 上海市政府政府未来参与建设运营的前景探讨
        6.4.1 上海市政府应继续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6.4.2 提供公共平台,吸纳公众和企业参与
        6.4.3 推进社会协同,提供替代性思路等必要的公共服务
        6.4.4 创新公私合作新模式,打造政府角色新亮点
第7章 监管服务:政府掌舵的主要工具
    7.1 监管服务的重要意义
    7.2 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上海的经验
        7.2.1 政府在公用数据和信用体系建设上提供的服务
        7.2.2 政府为企业建设发展提供服务
        7.2.3 上海市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所扮演的多种角色
        7.2.4 小结:政府在智慧公共服务中的角色
    7.3 监管职责:上海市政府责任透析
        7.3.1 规划设计上的监管
        7.3.2 制定完善技术标准,监管的基础性工作
        7.3.3 加强网络安全治理,强化运营监管
    7.4 监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加强智慧城市中的服务和监管职能
        7.4.1 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7.4.2 上海市政府应该发挥引导型作用,提高第三方参与水平
        7.4.3 对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独立、有力的监管
第8章 结论
    8.1 影响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角色差异的因素分析
        8.1.1 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内容和任务差异的因素
        8.1.2 央地关系:中央政府的支持程度、市政当局的自主性强弱
        8.1.3 行政文化差异产生不同模式的政府形式:强势政府和相对弱势政府
        8.1.4 早发抑或后发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工业化和信息化是否同步推进
        8.1.5 城市类型的差异:商业中心型、金融中心型、行政中心型
    8.2 本文主要观点
    8.3 后续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和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2)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及其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Go门to门ts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2.1 企业信息化的相关内涵
    2.2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2.3 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2.4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2.5 小结
3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的驱动因素研究
    3.1 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3.2 企业信息化驱动因素的扎根研究
    3.3 企业信息化驱动因素的分类与结构
    3.4 企业信息化驱动因素的驱动作用分析
    3.5 小结
4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的驱动机理研究
    4.1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的动力概念模型
    4.2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理的类型
    4.3 企业信息化推力主导作用机理
    4.4 企业信息化拉主导作用机理
    4.5 小结
5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5.1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的框架结构模型
    5.2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建模的系统方法选择
    5.3 企业信息化驱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构建
    5.4 企业信息化驱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运行
    5.5 小结
6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与模式选择分析
    6.1 信息化驱动与企业信息化整体实现模式的选择
    6.2 信息化驱动与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
    6.3 信息化驱动与企业技术模式的选择
    6.4 信息化驱动与企业系统开发模式的选择
    6.5 小结
7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与模式选择的实证评价研究
    7.1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7.2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处理
    7.3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效果的评价模型构建
    7.4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分析
    7.5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效果的仿真分析
    7.6 小结
8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的适应性对策
    8.1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的原则
    8.2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的内部基础环境建设策略
    8.3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的外部宏观策略
    8.4 小结
9 结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
    9.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企业和谐信息化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IT投资产生绩效机理研究
        2.1.1 业务流程影响假说
        2.1.2 战略融合假说
        2.1.3 信息系统采纳假说
        2.1.4 IT资源假说
        2.1.5 IT能力假说
    2.2 IT投资产生绩效过程研究
        2.2.1 IT使用模型
        2.2.2 IT影响模型
        2.2.3 IT过程模型
        2.2.4 IT价值综合模型
    2.3 IT系统关键成功因素研究
        2.3.1 从具体IT项目角度研究
        2.3.2 从IT系统综合角度研究
    2.4 和谐管理理论简介
        2.4.1 和谐管理理论提出的背景
        2.4.2 和谐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
        2.4.3 和谐管理理论的理论原型
        2.4.4 和谐管理理论与企业信息化
第3章 和谐信息化体系要素构成
    3.1 和谐信息化内涵
    3.2 信息化和谐主题
        3.2.1 信息化和谐主题内涵
        3.2.2 信息化和谐主题辨识
        3.2.3 信息化和谐主题漂移
    3.3 信息化和则机制
        3.3.1 与和则相关的信息化研究
        3.3.2 和则定义及内容
        3.3.3 和则发挥作用的路径
    3.4 信息化谐则机制
        3.4.1 与谐则相关的信息化研究
        3.4.2 谐则定义及内容
        3.4.3 谐则发挥作用的路径
    3.5 信息化和谐耦合机制
        3.5.1 与和谐耦合相关的信息化研究
        3.5.2 和谐耦合定义及内容
        3.5.3 和谐耦合发挥作用的路径
第4章 和谐信息化模型构建与研究设计
    4.1 和谐信息化模型构建
        4.1.1 和谐信息化双规则假设
        4.1.2 和谐信息化一致性假设
        4.1.3 和谐信息化高层领导者作用假设
    4.2 问卷设计
        4.2.1 问卷内容
        4.2.2 问卷设计过程
        4.2.3 被调查对象选择
    4.3 数据收集及整理
        4.3.1 第一批问卷数据收集及整理
        4.3.2 第二批问卷数据收集及整理
    4.4 数据分析工具与方法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2 因子分析
        4.4.3 聚类分析
        4.4.4 方差分析
        4.4.5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第5章 数据分析与实证检验
    5.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1.2 信息化阶段特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和则与谐则双规则机制检验
        5.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2 验证性因子分析
        5.2.3 结论
    5.3 和谐信息化一致性与信息化绩效关系检验
        5.3.1 信度与效度检验
        5.3.2 假设检验
        5.3.3 结论
    5.4 高层领导者对信息化绩效影响检验
        5.4.1 信度与效度检验
        5.4.2 假设检验
        5.4.3 结论
第6章 企业和谐信息化模型的应用
    6.1 和谐信息化模型应用思路
    6.2 企业和谐信息化发展的阶段划分
    6.3 不同发展阶段的和谐信息化模型应用
        6.3.1 单项业务阶段的具体应用
        6.3.2 部门级阶段的具体应用
        6.3.3 企业级阶段的具体应用
        6.3.4 企业间阶段的具体应用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启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信息文化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1.3.1 企业文化研究
        1.3.2 企业信息化研究
        1.3.3 企业信息文化研究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企业信息文化相关理论概述
    2.1 电子商务概述
        2.1.1 电子商务的内涵
        2.1.2 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意义
    2.2 企业信息化概述
        2.2.1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2.2.2 企业信息化的三个层面
    2.3 企业文化与信息文化
        2.3.1 文化的渊源
        2.3.2 企业文化概述
        2.3.3 信息文化概述
    2.4 企业信息文化概述
        2.4.1 企业信息文化的内涵
        2.4.2 企业信息文化的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文化的融合
    3.1 信息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市场关系的新变化
    3.2 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2.1 企业面临的机遇
        3.2.2 企业面临的挑战
    3.3 企业信息化是电子商务实现的基础
        3.3.1 电子商务实现的基础
        3.3.2 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
    3.4 企业信息文化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
        3.4.1 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原因分析
        3.4.2 企业信息文化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关键作用
    3.5 电子商务活动中企业信息文化的作用
        3.5.1 企业信息文化在电子商务业务流程中的作用
        3.5.2 企业信息文化在电子商务物流中的作用
        3.5.3 企业信息文化在电子商务资金流中的作用
        3.5.4 企业信息文化在电子商务信息流中的作用
    3.6 典型案例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文化构建策略
    4.1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信息文化的构建原则
        4.1.1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文化构建的新特点
        4.1.2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信息文化的构建原则
    4.2 市场层面的构建策略
        4.2.1 企业信息经济意识的培养
        4.2.2 建立市场信息收集分析系统
        4.2.3 市场营销中企业文化的传播
    4.3 企业层面的构建策略
        4.3.1 营造企业信息文化氛围
        4.3.2 建立切合实际的企业信息文化制度
        4.3.3 充分发挥CIO 的作用
        4.3.4 建设学习型企业
        4.3.5 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知识管理机制
    4.4 员工层面的构建策略
        4.4.1 员工专业基本技能的培训
        4.4.2 员工信息素养的培养
        4.4.3 员工个人价值观的树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信息利益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主要内容、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主要内容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之处
    注释
第二章 信息利益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信息利益的含义
        一、信息解析
        二、利益解析
        三、信息利益的含义
    第二节 信息利益的特征
        一、信息利益的累积性
        二、信息利益的共享性
        三、信息利益的时效性
    第三节 信息利益的分类
        一、微观信息利益
        二、中观信息利益
        三、宏观信息利益
    注释
第三章 信息利益论:文献综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利益的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利益的论述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利益的论述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信息的论述
        一、马克思对信息社会的预见
        二、邓小平的信息观
        三、十七大对信息化的论述
    第三节 经济学者对信息利益的研究综述
        一、关于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的研究
        二、"知识价值论"中的信息利益
        三、信息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综述
        四、信息产业的研究综述
        五、不对称信息理论研究综述
    注释
第四章 信息利益的总过程
    第一节 信息利益的创造
        一、信息利益创造的动力机制
        二、信息利益创造的途径
        三、信息利益创造的方式
    第二节 信息利益的交换
        一、国家信息利益的交换
        二、产业信息利益的交换
        三、企业信息利益的交换
        四、个人信息利益的交换
    第三节 信息利益的分享
        一、国家信息利益的分享
        二、产业信息利益的分享
        三、企业信息利益的分享
        四、个人信息利益的分享
    第四节 信息利益的实现
        一、国家信息利益的实现
        二、产业信息利益的实现
        三、企业信息利益的实现
        四、个人信息利益的实现
    注释
第五章 信息微观利益分析
    第一节 信息不对称的利益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与利益失衡
        二、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应对
        三、企业中信息不对称的应对
    第二节 企业的信息利益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企业发展
        二、企业的信息利益分析
    注释
第六章 信息中观利益分析
    第一节 农业信息利益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农业发展
        二、我国农业信息利益分析
    第二节 工业信息利益分析
        一、信息化与工业发展
        二、我国工业信息利益分析
    第三节 服务业信息利益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服务业发展
        二、我国服务业信息利益分析
    注释
第七章 信息宏观利益分析
    第一节 信息利益与我国经济增长
        一、信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
        二、信息利益与我国经济增长
    第二节 信息利益与我国劳动力就业
        一、信息化与我国劳动力就业
        二、大力促进我国劳动力就业
    第三节 信息利益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信息利益与我国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信息利益与我国和谐社会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
        二、信息利益与我国和谐社会
    注释
第八章 信息利益实践经验与增进对策
    第一节 政府主导信息利益的增进
        一、政府主导信息利益增进的理论基础
        二、政府增进信息利益的途径
    第二节 国外信息利益的实践经验
        一、国外信息化发展经验
        二、国外信息产业发展经验
    第三节 增进我国信息利益的对策
        一、我国信息利益的实践状况
        二、增进我国信息利益的对策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6)信息化对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机理与信息化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理论背景
        1.1.2 实践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章节结构及内容安排
        1.4.1 章节结构
        1.4.2 结构安排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与内涵和相关研究进展
        2.1.1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2.1.2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2.1.3 企业信息化研究进展
    2.2 企业竞争能力的概念与内涵和相关研究进展
        2.2.1 企业竞争能力的概念
        2.2.2 企业竞争能力的内涵
        2.2.3 企业竞争能力的研究进展
    2.3 企业信息化与竞争能力的关系理论综述
        2.3.1 国外企业信息化与竞争能力关系理论研究进展
        2.3.2 国内企业信息化与竞争能力关系理论研究进展
        2.3.3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2.4 本文研究的理论视角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息时代企业竞争能力的结构解析
    3.1 信息时代的竞争需求
        3.1.1 信息时代特点
        3.1.2 信息时代竞争能力需求的变化
    3.2 信息时代企业竞争能力的维度分析
        3.2.1 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能力维度
        3.2.2 信息时代竞争能力的维度
    3.3 信息时代竞争能力的形成机理
        3.3.1 信息时代竞争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3.3.2 信息时代竞争能力形成的机制
    3.4 信息时代的竞争能力综合结构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竞争能力对企业信息化的需求机理
    4.1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内涵及结构解析
        4.1.1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
        4.1.2 企业信息化内涵的结构解析
    4.2 基于要素的信息时代竞争能力信息化需求
        4.2.1 信息时代竞争能力主要要素对信息化需求
        4.2.2 信息时代竞争能力关联要素对信息化的需求分析
    4.3 基于持续竞争能力的企业信息化需求分析
        4.3.1 持续竞争能力
        4.3.2 持续竞争能力对企业信息化的需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能力的作用机制
    5.1 企业信息化过程
        5.1.1 企业信息化过程回顾
        5.1.2 企业信息化的一般过程
    5.2 企业信息化过程对竞争能力的作用
    5.3 企业信息化作用竞争能力机理模型
        5.3.1 研究假设的提出
        5.3.2 研究设计
        5.3.3 信度和效度分析
        5.3.4 假设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竞争的企业信息化战略选择
    6.1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战略理念
        6.1.1 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提出的背景
        6.1.2 企业信息化的战略理念
    6.2 信息化战略选择的内容与模式
        6.2.1 企业信息化战略选择的内容
        6.2.2 企业信息化战略选择的模式
    6.3 信息化战略与企业竞争能力的匹配
        6.3.1 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定位
        6.3.2 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企业竞争能力的匹配关系
    6.4 信息化战略选择方法
    6.5 信息化战略选择风险和信息化战略选择评估
        6.5.1 信息化战略选择风险分析
        6.5.2 信息化战略选择风险控制方法
        6.5.3 信息化战略选择评估
    6.6 信息化战略选择的冲突
        6.6.1 企业信息化战略选择的冲突机理
        6.6.2 化解企业信息化战略选择冲突的方法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案例研究
    7.1 案例选择
    7.2 案例1
        7.2.1 案例1 企业背景简介
        7.2.2 案例1 企业信息化现状
        7.2.3 理论诠释
    7.3 案例2
        7.3.1 案例2 企业背景简介
        7.3.2 案例2 企业信息化现状
        7.3.3 理论诠释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提升竞争能力的企业信息化对策建议
    8.1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8.2 竞争能力视角的原因分析
    8.3 基于竞争能力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策建议
        8.3.1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想
        8.3.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8.3.3 企业信息化对策建议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论文摘要
ABSTRACT

(7)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信息社会相关概念
        1.2.1 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和应用
        1.2.2 信息产业发展
        1.2.3 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利用
        1.2.4 信息网络建设
        1.2.5 IT人才队伍建设
        1.2.6 信息制度环境完善
    1.3 文献综述
        1.3.1 美国信息社会的相关研究
        1.3.2 日本信息社会的相关研究
        1.3.3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比较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创新和不足
        1.5.1 创新
        1.5.2 问题和不足
2 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比较
    2.1 美国信息技术发展
        2.1.1 信息基础技术
        2.1.2 信息系统技术
        2.1.3 信息应用技术
    2.2 日本信息技术发展
        2.2.1 信息基础技术
        2.2.2 信息系统技术
        2.2.3 信息应用技术
    2.3 美日两国比较
3 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比较
    3.1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
        3.1.1 推动要素
        3.1.2 发展
        3.1.3 IT外包
    3.2 日本信息产业发展
        3.2.1 发展背景
        3.2.2 发展情况
        3.2.3 IT外包
    3.3 美日两国比较
4 美日两国信息化发展比较
    4.1 美国信息化发展
        4.1.1 企业信息化
        4.1.2 电子商务
        4.1.3 政府信息化
        4.1.4 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
        4.1.5 教育信息化
        4.1.6 农业信息化
    4.2 日本信息化发展
        4.2.1 企业信息化
        4.2.2 电子商务
        4.2.3 政府信息化
        4.2.4 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
        4.2.5 教育信息化
        4.2.6 农业信息化
    4.3 美日两国比较
5 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比较
    5.1 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
        5.1.1 信息资源管理
        5.1.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5.2 日本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
        5.2.1 信息资源管理
        5.2.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5.3 美日两国比较
6 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比较
    6.1 美国信息网络建设
        6.1.1 第一、第二代网络发展
        6.1.2 下一代网络建设
    6.2 日本信息网络建设
        6.2.1 第一代、第二代网络发展
        6.2.2 下一代网络建设
    6.3 美日两国比较
7 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比较
    7.1 美国IT人才队伍建设
        7.1.1 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
        7.1.2 IT人才引进
        7.1.3 人才激励机制
    7.2 日本IT人才队伍建设
        7.2.1 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7.2.2 IT人才引进
        7.2.3 人才激励机制
    7.3 美日两国比较
8 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比较
    8.1 美国信息制度建设
        8.1.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8.1.2 推动信息安全保障发展
        8.1.3 支持信息业行会组织
        8.1.4 推进信息国际化
    8.2 日本信息制度建设
        8.2.1 IT国家基本战略
        8.2.2 e-Japan系列战略、计划
        8.2.3 信息安全总体战略
        8.2.4 u-Japan战略
        8.2.5 IT新改革战略
    8.3 美日两国比较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1.1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9.1.2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9.1.3 信息社会制度建设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
        9.1.4 IT人才是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9.1.5 政府在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9.1.6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研究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9.2 推进中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9.2.1 提高对信息社会的认识,增强发展信息社会的紧迫性
        9.2.2 加强研究开发,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进步
        9.2.3 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9.2.4 推进信息化全面发展,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
        9.2.5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消除数字鸿沟
        9.2.6 加强信息社会法制建设
        9.2.7 加强IT人才队伍建设
        9.2.8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
        9.2.9 建立健全信息资源的市场运作机制
        9.2.10 建立与信息社会全面发展相适应的领导体制
10 理论思考
    10.1 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10.1.1 信息社会的内涵
        10.1.2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10.2 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0.2.1 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10.2.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
        10.2.3 信息技术是推进信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0.2.4 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10.2.5 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
        10.2.6 "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含义
    10.3 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
        10.3.1 信息生产力成为最革命、最活跃的社会发展因素
        10.3.2 信息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经济社会资源
        10.3.3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10.4 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10.4.1 信息技术革命对市场的作用
        10.4.2 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
        10.4.3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10.4.4 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参考文献
后记

(8)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信息化人才建设研究
        1.2.2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研究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的相关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信息化
        2.1.2 企业信息化
        2.1.3 信息化人才
        2.1.4 企业信息化人才
        2.1.5 人才测评
        2.1.6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
    2.2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的理论基础
        2.2.1 个体差异论
        2.2.2 职位差异理论
        2.2.3 素质可测理论
    2.3 企业信息化人才综合测评方法概述
第3章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的现状分析
    3.1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的发展现状
        3.1.1 企业越来越认识到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的作用
        3.1.2 在企业信息化测评中涉及到企业信息人才测评
        3.1.3 关于信息技术人才的研究较多
        3.1.4 人才测评工具越来越中国化,相关的机构不断增多
    3.2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存在的问题
        3.2.1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理论研究太少
        3.2.3 现有的人才测评体系不完善
        3.2.4 测评技术相对落后
        3.2.5 专业人才匮乏
        3.2.6 相关法规缺位问题也十分突出
第4章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4.1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原则
    4.2 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分类
        4.2.1 按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所处角色和职能不同的分类
        4.2.2 按企业信息化人才所需知识构成比重的分类
    4.3 企业信息化人才的素质分析
        4.3.1 企业相关业务素质
        4.3.2 信息化技术素质
        4.3.3 综合素质
    4.4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
        4.4.1 测评指标体系的初选
        4.4.2 测评指标体系的检验与完善
        4.4.3 测评指标体系选定
    4.5 企业信息化人才各职位测评指标权重设定
    4.6 企业信息化人才各职位评分标准
第5章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方法研究
    5.1 测评方法的选择
    5.2 各级指标得分汇总方法
    5.3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中的应用
        5.3.1 对于综合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5.3.2 对于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最终得分的模糊综合评价
    5.4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的实例分析
        5.4.1 案例简介
        5.4.2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本文的研究背景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结构、研究对象与方法
2 "两化融合"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
    2.1 "两化融合"的理论依据
    2.2 "两化融合"的现实基础
    2.3 本章小结
3 "两化融合"的推进器—政府治理体系及创新研究
    3.1 政府治理缺陷对"两化融合"的影响分析
    3.2 政府再造服务意识的相关策略
    3.3 加强政府治理创新的具体思路
    3.4 应用LSA方法改进项目评审体系
    3.5 本章小结
4 "两化融合"的活力之源—中介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4.1 国内外中介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4.2 国内中介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构建中介服务体系的思路
    4.4 本章小结
5 "两化融合"的技术支撑—咨询企业能力成长研究
    5.1 制造业信息化咨询业现状
    5.2 咨询企业服务资源整合分析
    5.3 咨询企业业务能力建设分析
    5.4 咨询企业专业能力培养的思路
    5.5 应用AHP方法帮助企业进行选型决策
    5.6 本章小结
6 "两化融合"的工具系统—ASP服务平台开发与运营研究
    6.1 系统的需求概述
    6.2 系统总体设计
    6.3 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
    6.4 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
    6.5 ASP在中国推广应用的思考
    6.6 ASP的最新发展—SAAS应用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两化融合"的核心因素—专业人才的人本化研究
    7.1 信息化专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7.2 专业人才在企业中的状况分析
    7.3 "两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7.4 "两化融合"的人本化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推进"两化融合"的产业政策及策略建议
    8.1 推进"两化"关键性技术的自主创新
    8.2 因应全球形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
    8.3 重视并推进制造业服务化
    8.4 加快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
    8.5 推动产权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8.6 本章小结
9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编的着作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负责及参与的研究项目

(10)企业信息化的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 信息化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和意义
    1.2 企业信息化的地位和意义
    1.3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1.4 企业信息化动力机制研究的意义
2 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内容与层次分类
    2.1 企业信息化的定义
    2.2 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与分类
    2.3 企业信息化的层次论
3 文献综述
    3.1 国外关于创新动力的论述
    3.2 国内关于创新动力论述
    3.3 关于信息化影响因素的国外文献
    3.4 国内有关企业信息化阻力因素的相关文献综述
    3.5 总体评述
4 从企业信息化的历史演进中探求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律
    4.1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的历史演进轨迹
        4.1.1 计算机的应用
        4.1.2 ERP 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4.1.3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现状
        4.1.4 国内外政府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为
    4.2 演进规律分析
        4.2.1 信息技术的变迁对企业信息化的推动规律
        4.2.2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企业信息化的推动规律
        4.2.3 信息系统演化规律
        4.2.4 政府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影响规律
5 企业信息化要素
6 企业信息化关键要素解析
    6.1 信息技术与企业信息化
    6.2 信息化服务商市场与企业信息化
    6.3 市场与企业信息化
    6.4 信息化人力资源
        6.4.1 各类人员信息化素质的内涵及其影响机理
        6.4.2 我国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现状
        6.4.3 信息化人力资源的总体趋势
    6.5 管理环境与企业信息化
        6.5.1 企业对技术进步的态度
        6.5.2 企业对规范化管理环境的认知
        6.5.3 企业的执行文化
    6.6 政策环境与企业信息化
        6.6.1 导向性政策
        6.6.2 财政政策
        6.6.3 税收政策
    6.7 法律法规环境与企业信息化
    6.8 信息化资源环境
        6.8.1 公共数据库的建设
        6.8.2 技术标准与规范
    6.9 社会信息化水平
        6.9.1 税务信息化
        6.9.2 银行信息化
        6.9.3 物流信息化
    6.10 信用、信任环境与企业信息化
    6.11 融资环境与企业信息化
    6.12 电信市场环境与企业信息化
    6.13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企业信息化
    6.14 信息化投入与企业信息化
        6.14.1 信息化投入的内涵
        6.14.2 信息化投入与产出内容分析
        6.14.3 如何正确认识信息化投资及其绩效
7 企业信息化几个关键属性分析
    7.1 企业信息化的行业属性
        7.1.1 影响企业信息化的行业特点
        7.1.2 不同行业信息化建设重点
        7.1.3 信息化中如何把握行业性
    7.2 企业信息化的企业发展阶段属性
    7.3 企业规模与企业信息化
        7.3.1 中小企业信息化与大型企业信息化的区别
        7.3.2 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的策略比较
    7.4 企业信息化的地域属性
    7.5 企业信息化的期间属性
8 企业信息化推动力
    8.1 市场驱动
        8.1.1 竞争对手驱动
        8.1.2 客户驱动
        8.1.3 市场需求驱动
    8.2 自我驱动
        8.2.1 战略驱动
        8.2.2 应用驱动
    8.3 环境驱动
        8.3.1 技术驱动
        8.3.2 周边企业带动
        8.3.3 政府推动
        8.3.4 供应商推动
        8.3.5 平台驱动
9 企业信息化阻力分析
    9.1 信息化人力资源问题
        9.1.1 各层次信息化人力资源问题
        9.1.2 各属性分析
    9.2 企业资金实力
        9.2.1 信息化投入数量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9.2.2 企业投入结构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9.2.3 各属性分析
    9.3 企业执行力
    9.4 企业不愿透明化
    9.5 企业业务本身的不规范
        9.5.1 企业业务流程不规范的表现
        9.5.2 各属性分析
    9.6 信息化过程中的人为抵制
        9.6.1 人为抵制的表现形式及规律
        9.6.2 各属性分析
    9.7 供方市场的不成熟
10 实证研究
    10.1 调研结果分析
        10.1.1 欧盟在06 年电子商务了望中的调查
        10.1.2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调查
        10.1.3 中小企业网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
    10.2 企业信息化案例研究
        10.2.1 大型企业信息化案例
        10.2.2 大型企业信息化案例共性特点
        10.2.3 中小型企业信息化案例
        10.2.4 中小企业信息化共性特征
    10.3 实证研究结论
11 总结及建议
    11.1 对企业的建议
        11.1.1 端正信息化认识
        11.1.2 加强信息化规划
        11.1.3 强化信息化执行力
        11.1.4 进行业务模式和组织结构的变革
        11.1.5 正确对待信息化人力资源
        11.1.6 正确认识企业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
        11.1.7 选用适合的信息系统和供应商
    11.2 对信息化供应商的建议
        11.2.1 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品牌形象
        11.2.2 认真研究企业问题,提高服务水平
    11.2.3 提供适宜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在通用性和个性化上找到平衡
    11.3 对政府的建议
        11.3.1 根据信息化发展状况,不断优化调整政府职能定位
        11.3.2 加强学习,提高服务水平
        11.3.3 努力塑造信息化整体环境
        11.3.4 积极牵头组织标准建设与关键技术的攻关
        11.3.5 加强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支持与推动
        11.3.6 加强对行业中介组织的领导
        11.3.7 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电子商务服务能力
        11.3.8 完善自身建设
    11.4 对行业协会等服务组织的建议
        11.4.1 加强行业研究,探索行业信息化规律
        11.4.2 行业信息化方案的研究与推广
        11.4.3 搭建信息化平台,推动信息化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在企业信息化的浪潮中CIO如何走向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角色 ——基于上海市的经验研究[D]. 田学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6)
  • [2]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及其模式选择研究[D]. 胡霞. 中国矿业大学, 2013(06)
  • [3]企业和谐信息化体系构建研究[D]. 顾飞. 山东大学, 2012(12)
  • [4]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信息文化构建研究[D]. 惠博. 黑龙江大学, 2011(06)
  • [5]信息利益论[D]. 杨文宇. 复旦大学, 2010(01)
  • [6]信息化对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机理与信息化战略选择[D]. 温池洪. 吉林大学, 2010(08)
  • [7]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 李理.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8]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研究[D]. 曹水莲. 中南大学, 2009(04)
  • [9]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D]. 胥军.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10]企业信息化的动力机制研究[D]. 田安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8(09)

标签:;  ;  ;  ;  ;  

CIO如何在企业信息化浪潮中取得成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