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新飞跃 2002年南岳基础教育关键词

新起点 新飞跃 2002年南岳基础教育关键词

一、新起点 新跨越 2002南粤基础教育关键词(论文文献综述)

王蒙蒙[1](2021)在《初中英语课堂移动教学现状及归因研究 ——以石河子市F中学“电子书包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蔡泳帆[2](2020)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以广东省A师范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总体思路,遵循“历史审视——现实观照——经验借鉴——展望未来”探索模式,以转型发展中的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战略为研究主题,通过个案分析对当前地方高师院校发展战略进行深入考察、问题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高师院校以发展战略推动学校转型发展的思路和改进策略。首先,运用SWOT分析对个案高校重要发展节点的战略选择展开分析,从校史资料、访谈和学校发展战略规划文本中,梳理不同历史阶段学校对内外部环境的认识、做出的战略选择及其对学校转型发展的影响;其次,提取个案高校在转型发展中的发展战略及其行为作为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发掘并分析其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存在问题;再次,在总结历史发展战略和探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个案高校下一阶段的转型发展战略。再次,参照了国内外地方高师院校以发展战略促转型发展的突出经验。对日本的奈良教育大学和山东的聊城大学的学校现状、从建校初期到实现转型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概括,总结归纳了在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上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与启示。最后,根据个案高校在对高校发展战略环境的认识、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的存在问题,分别从战略环境、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三个层面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一点思考及优化建议。

黑晓卉[3](2019)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根本大计的战略高度,系统阐述了生态与生产力、生态与文明、生态与民生之间的关系,并就“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深刻论述,由此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其思想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意蕴深刻、价值指向精准,为新时代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美丽中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本文从整体性视角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多学科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深入解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形成过程、体系特征、实践路径、理论贡献等内容,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以及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导。具体来讲,该论文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明确的逻辑支撑与理论起点是研究其思想的必要条件。具体来讲,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生态文明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以及西方生态理论的优秀成分为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思想根基、文化传承和国际借鉴。上述内容阐明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缘由和动力问题。第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其思想的时代背景与任何伟大思想都一样,既产生于它所处的那个时代,也必然体现那个时代的特有精神和实践特征。具体来讲,其思想是基于新时代世情趋势、国情需要以及党情变化的集中反映,是对这些层面深刻研究和反思的必然选择和理论成果。第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参照习近平工作经历、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的深刻变化,将其思想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初具生态意识的萌芽阶段、注重生态实践的探索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熟阶段。这一历史阶段,与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进程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从而形成了既传承有序,又内容丰富,且具有重要独立地位的思想体系。第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特征。主要从多维思路、核心观点的角度阐明了其思想的主要内容。同时,随着这种研究和反思的逐步推进,其思想也体现出不断深化的理论特质,表现出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时代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理论特质。上述体系特征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这一理论问题。第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路径。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大建设中,形成了“一融于四”的战略构架与实践操作策略,阐明了“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战略体系。第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在上述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需要对其思想的理论贡献进行必要的理论阐释。具体来讲,其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世界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总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一个集时代性、创新性与系统性于一体的科学体系,是在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彰显了我们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高度自觉。可以说,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建设清洁美丽新世界的中国方案。

高雪璐[4](2019)在《省级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以内蒙古档案馆为例》文中提出2018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的颁布和通过,标志着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深刻变革。根据中央对地方机构改革的要求,各地方党委和政府纷纷出台关于当地综合档案局(馆)的机构改革方案,各省级档案局(馆)具体改革措施不一样,但整体趋势是档案局的行政职能划归党委办公厅,档案馆仍保持事业单位设置。在撰写之初,笔者收集了各省档案馆有关公共服务工作的基础数据,有针对性地发放自主设计的调查问卷,在文中通过对数据和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并以在内蒙古档案馆工作中遇到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事例为引,提出省级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的现存问题;用多中心治理理论等公共管理学新兴理论和档案双重价值理论等档案学理论,分析影响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限制因素并提出对策。本文通过档案馆建筑基础薄弱、档案利用程度和方式不能满足利用者需求、数字化水平不高、编研成果缺乏影响力以及档案公共文化教育功能发挥不足等学界公认的五方面问题,提出具体详细的原因表现。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其主要原因在于档案馆公共服务供给量不足、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以及档案馆公有机制存在缺陷。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以及总结在实际工作中获得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应从五方面入手,一要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二要加强档案基础建设和资源建设;三要提升档案信息化水平;四要通过内部各项工作的提升优化档案馆公共服务;五要加强档案宣传教育功能,然后对各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本文结合公共管理学知识,较全面地阐述了制约省级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各项因素和对策,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做了初步探索,为新一轮机构改革下的综合档案馆找准定位、转变职能、提升服务、开创档案事业新起点提供理论依据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新思路。同时,文中所用之研究方法对档案馆进行档案利用服务满意度测评、构建利用服务评价体系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郑志生[5](2018)在《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行动研究》文中指出自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办出各自的特色”以来,全国各地探索中小学特色发展热情高涨,一度成为热点话题之一。尽管学术界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着理论认识偏颇化、思维方式简单化、目标追求功利化等问题,如何在区域层面整体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目前依然是一个前沿性的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本研究以厦门市思明区为个案,运用行动研究方法,探索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践历程及理论认识。作者以行动者和指导者的双重身份置身于研究现场,在研究中与实验学校双向互动,根据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研究思路和行动方向,充分激发实验学校的“内生动力”,生成了扎根于中小学教育大地的学校特色发展理论认识。基于基线测试标准,在行动研究前和行动研究中进行了前测和后测,收集了研究行动给实验学校带来的变化,并通过量化和质化数据分析研究成果和行动效果。本研究共遴选12所层次和特点各不相同的学校开展行动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大学、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中小学校“四方合作推进创建共同体”,实现了学校特色发展参与各方的共同成长;构建了由教师进修学校(区域教研机构)为主导、专家为引领、校长为主体、学校核心成员参与的“学习思考力提升共同体”,整体提升了区域学校特色创建的设计力;打造了由“种子教师”为主力、骨干教师参与的“教师行动研究共同体”,联动提升了教师创建特色课程的执行力。通过行动研究,形成了对学校特色发展的整体认识,建构了学校特色发展“五要素”结构模型,并认识到学校特色发展本质上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过程,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探索构建了学校特色发展三级共同体;发现了情感和理性对共同体建设的动力作用,形成了情感与理性交融的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动力模型;在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过程中要抓住关键人物和关键内容,校长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关键人物、起关键作用,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抓手。为了科学评价学校特色发展的阶段成效,本研究构建了学校特色办学理念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规律以及学校发展实际的适切度;学校特色办学理念对学校特色发展规划和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度;学校特色办学理念对教师文化认同、学生对学校的态度和家长对学校的评价的正向发展度的三维评价模型。

杨英[6](2018)在《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中国探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化深刻影响教育,以信息化全面推动教学现代化既是时代性的崭新课题,也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职教界围绕此大胆探索创新,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开展丰富的创新实践,改变了我国职业教学的落后面貌。系统研究我国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创新实践,有助于丰富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有助于讲好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故事,有助于促进我国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现代化更好发展。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围绕以信息化推动我国职教教学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发展进行研究,总结经验,提出优化发展策略,重点探讨以下内容:一是探讨以信息化推动我国职教教师现代化的创新实践,对职教教师的现代化发展过程、路径、典型做法与创新经验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中国特色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职业教学信息化大赛的发展与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发展之策。实现教师的现代化是教学现代化的前提,因此对以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师现代化发展的探讨也是本研究的核心。二是探讨信息化资源对于职教教学现代化的重要价值,研究分析我国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资源现代化的创新探索、典型经验,探讨促进现代优质职教教学资源共享的有效策略,尤其是“公建共享”建设的专业资源库的优化发展。三是探讨管理在职教教学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分析我国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维度与实践价值,总结创新实践经验,对我国职教特色的两大信息化组织的作为进行探讨,并针对教学管理现代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之策。四是探讨评价在职教教学现代化中重要地位,分析评价主体、内容及工具的现代化特征,提出有效融合“人评+机评”以提升我国职教教学评价的现代性,总结我国职教教学评价现代化的创新实践经验。

贺斌[7](2018)在《智慧教育视域中差异化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际上“智慧教育”、“为智慧而教”、“未来教育”等先进思想高歌猛进,在IBM智慧地球战略的强力助推之下,我国智慧教育风生水起、持续升温。智慧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面向21世纪(未来)能够应对复杂挑战、解决复杂问题、具有美德善行的智慧学习者(专家学习者)。这是当今教育信息化向更高阶段迈进时,智慧教育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一中心问题上被赋予的更深层次的时代内涵。同时,由于每位学生带着不同的知识经验、学习风格和兴趣偏好进入课堂,客观上要求设计新型教学模式,为“基于学生差异”来培养智慧(专家)学习者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有鉴于此,本研究将智慧教育视域中差异化教学模式作为研究中心,重点围绕以下五个关键议题展开。它们是:智慧教育与智慧(专家)学习者能力模型、差异化教学研究述评、智慧教育对差异化教学模式创新的新诉求、智慧教育视域中差异化教学模式设计以及应用效果验证等。据此,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智慧教育是智慧地球时代信息化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主动回应。智慧教育必须符合我国当前素质教育国家意志的本质要求。有关“智慧”的心理学研究,特别是学习科学关于专家学习者的研究,为刻画“智慧学习者”奠定了科学基础。首次以安德森教育目标新分类学和皮连生“习得能力”界定法作为方法论指导,以习得能力描述习得智慧,进而提出了智慧(专家)学习者能力模型。第二,差异化教学研究述评。重点梳理了差异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回顾了国内外对差异化教学所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反思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剖析了差异化教学的未来研究旨趣。这部分工作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差异化教学的本质内涵、核心特征、基本原则及未来趋向。第三,智慧教育需要差异化教学模式创新以实现其新型的教学结构。从教学结构四要素的地位和作用上看,智慧教育蕴藏着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新型的教学结构:由教师引导帮扶的、技术助学的、学生自治学习和主动实践的、有利于知识创新的教学结构。根据何克抗教授的教学结构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需要通过相关教学模式来实现。研究发现,当今学校主流教学模式及其变式,在创建新型教学结构方面却表现乏力。在可能性与可行性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对技术支持的差异化教学模式(为方便起见,下文简称差异化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最终实现智慧教育的新型教学结构。第四,智慧教育视域中差异化教学模式设计。根据对教学结构和操作程序产生直接影响的三条主线提出了差异化教学模式设计框架。以该框架为指导,结合一线教学经验,设计出适用于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差异化教学模式。第五,差异化教学模式应用实证研究。研究过程总体上分两轮进行。在第一轮探索性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主要观察和分析学习平台记录、课堂行为表现、学业作品质量以及教学干预效果等,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差异化教学模式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第二轮正式研究阶段,对改进后的差异化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检视。为此,本研究主要提出三条假设:(1)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差异化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方面更具优势;(2)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差异化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面向21世纪的智慧能力以及增强良好学习体验方面更具优势;(3)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差异化教学模式在变革课堂教学结构方面更具优势。研究者主要采用不相等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实验班采用技术支持的差异化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两个班由同一名教师授课,在教学内容、教学学时、教学进度、评测题目与方式等方面均保持一致。对两个班实施前测,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班学生的起点能力水平相当,无显着性差异。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和学习结果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分别对这些研究假设予以回应。对于研究假设(1),本研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前后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后测成绩显着高于对照班。对于研究假设(2),本研究利用《智慧能力培养效果自评量表》获取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智慧能力和学习体验等方面的相关数据。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化教学模式总体上比传统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者的智慧能力、增强良好的学习体验。对于研究假设(3),利用改进后的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系统编码规则对实验班、对照班的两节课堂教学录像进行编码,建立互动分析矩阵。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化教学模式建构出智慧教育的新型教学结构。最后,在上述定量研究基础之上,运用现场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对学生的意义建构、学习行为和学习体验获得深层次的解释性理解。

王铁梅[8](2017)在《企业主导下的村庄再造 ——以山西ZX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建设新农村的实质是推进农村新发展,但推进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城镇化发展规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路径,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不能局限于农村,而要在城镇化的视野中探索农村建设的模式和道路。就资源型地区而言,企业主导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的回流,推动了资源型地区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的进程。然而,在城镇化背景下,由于政府、企业与农民之间的权责不清,导致企业单一主体主导新农村建设面临着众多困境,尤其忽视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建设模式造成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新农村建设中企业主导村庄再造模式的困境及出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论文将研究个案——“企业主导村庄再造”置于资源型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背景下,采用结构——功能以及过程——结果的分析框架,综合运用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的研究方法,从企业再造村庄的背景、过程及结果三个层面论述和分析了企业再造村庄的机制,展现了资源型地区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内部力量的自我改造过程,揭示了农村城镇化建设中政府、企业与农民等行为主体的互动逻辑。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缘起和意义,重点介绍了与本项研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样本概况等。正文包括五个章节的内容,围绕着“企业主导村庄再造”的发生逻辑,论述了企业主导村庄再造的过程、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第一章主要从村庄、新区和企业三个方面介绍了企业再造村庄的背景,认为企业再造村庄不是偶然现象也不是利益驱动,而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关系成为了企业再造村庄的主要动力。第二章从企业主导村庄再造的理念、产业发展路径、村庄管理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乡风文明重塑以及农民社会保障重建六个方面介绍了企业主导村庄再造的目标、过程和机制,认为企业主导村庄再造首先是具有“村干部”身份的企业家希望带动农民共同富裕的愿景,而对村庄产业、管理体制、基础设施、乡风文明和社会保障的重建是实现企业家愿景的重要措施。第三章主要是从农业、农村和农民三个层面对企业主导村庄再造的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来自农村内部力量驱动的农村城镇化建设模式更多地维护了农民的权益,因此农村城镇化过程中要注重农村内生力量的挖掘。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村庄再造的困境以及企业、政府和农民三个主体的权责关系。认为企业主导村庄再造陷入困境与政府、企业和农民主体的权责不匹配有很大的关联。第五章主要是在分析企业主导村庄再造模式的基础上,从政府、农民和企业三个主体层面分析了各自的作用和职责,提出了资源型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在对企业主导村庄再造个案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最后本文提出了几点结论:一是城镇化是村庄再造的目标和方向。小城镇繁荣是以新农村发展为基础的,两者目标具有一致性,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新农村建设有可能偏离城镇化建设的目标,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村庄再造必须以城镇化为方向。二是村企共生关系是企业再造村庄的内在机理。ZX新区的企业主导村庄再造实质上是集体经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企业与村庄之间的互动逻辑并不是建立在利益交换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长时期互动形成的共生关系基础上的,这种共生关系是促使企业再造村庄的内在机理。三是企业单向度的村庄再造缺乏可持续性。无论主导村庄再造的企业性质如何,任何村庄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建设都离不开政府、农民和其他社会力量的作用,忽视其他主体作用的单一主体的单向度建设不具有可持续性。四是村治精英是实现农村发展的关键少数。无论什么时候,少数精英都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同样企业主导村庄再造的启动和部分成就的取得也与村治精英的个人魅力和能力有必然的关联。在农村改造和小城镇建设中,要充分挖掘和调动农村内部关键少数的作用。

施洪亮[9](2017)在《普通高中学校特质的内生发展路径研究 ——以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为解读对象》文中研究说明高中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在当前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背景下,普通高中如何提升内涵、深化改革与发展,也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为此,本研究选择了以学校特质内生发展路径为论文选题。论文首先围绕选题进行了文献梳理,提出了不同于特点、特色的学校特质概念。特质是指一所学校整体上所具有的内在独特品质和呈现出来的独特型态,具有相对稳定性、整体弥漫性和表里统一性。特质由学校内生、积淀渐成,它表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及发展策略中,呈现在学校的组织形态、制度及各项活动和环境中,体现在教师队伍的精神状态及行为方式上,其教育价值与成效,最终由学生的身心发展质量、精神面貌与个性品质集中呈现。在明确了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长时段、分阶段为纵轴,以学校发展内外环境、关键事件、基本策略和特质发展状态为横轴,纵横交织的分析个案的框架。进而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个案研究、访谈等方法,对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近60年学校发展中生成的特质及其内生过程进行了深度解读,梳理了二附中特质内生发展路径,包括:特质萌芽期(特质以全息"基因"的方式生成)、文革逆境期(特质隐而不显)、第二次腾飞期(特质初步形成,在学校多领域得到体现)、转创特色期(因校内外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特质开始游离)、第三次腾飞期(特质在积淀中丰富成熟,在学校教育教学各领域得到体现)和提升自觉期(有意识提炼,特质凝聚为"追求卓越"的自觉认识,努力使学校教育的诸方面都发生更高层次的发展)等六大阶段。通过个案研究的具体分析,本论文提出了对普通高中特质内生力路径具有一定普适价值的若干思考与建议。首先,学校特质是"内生"的,不是"外加"的,它往往先蕴含于具有整体性的全息式基因中。其次,学校特质是持续内生、长期积淀形成的,不是短期效应,一般需经数十年转化、发展、整合、深化,才能渐成校内共识、校外认同的鲜明的"学校特质"。其三,学校特质的内在发展路径是学校特质在内部生成并发展的过程记录,发展的动力主要靠内生力,不是仅由外力推动或外部环境造成的,内力要善于辨识、转化外力,不能排斥外力,亦不能随外力摇摆。其四,学校特质的内生发展路径每个阶段都包含着"学校自我"的清晰意识、策略行动、阶段形成,并实现自我累进与突破等方面,每个阶段的发展最终会提升为自觉的内生机制,使学校发展阶段持续,呈现自觉、主动的自组织状态。

徐吉洪[10](2017)在《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是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创新的产物,其目的是统筹利用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资源,重点支持共建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引领、辐射并带动地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中央政府“将省部共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精神的指引下,“省部共建”已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与时俱进的政策品质:从中西部的区域性政策到覆盖全部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全国性政策,从“单一”的政策成为一项“政策群”,“省部共建”政策的重心直接指向地方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快了“省部共建”的步伐,加大了“省部共建”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政策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继续推进“省部共建”,需要促进政策的有效运行,并不失时机地对政策进行完善与创新。论文以G大学为案例,运用文献分析与政策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办学基础、申报过程、运行成效及执行差距进行全面审视与考察,从而提炼和总结“省部共建”的政策内涵,提出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对策建议。论文共六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第二章。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廓清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现有研究的现状、进展及不足,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本研究的视角、方法及内容框架。在“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确立与发展”部分,主要从历史纵切面考察了“省部共建”制定的背景,研究了“省部共建”政策渐进变迁的过程;从现实横切面厘清了“省部共建”政策的主体,提炼了“省部共建”政策的特点。论文研究者认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地方高校“省部共建”已成为一项日趋成熟的制度。第二部分,即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二部分是案例研究,即以G大学为个案,紧紧围绕教育部与省级地方政府签订的“省部共建”协议书,对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的成效与执行差距进行深入研究。“G大学‘省部共建’的基础与过程”部分,主要从G大学自身组织转型的“内部因素”与G大学所处的政策环境等“外部变量”两个维度,阐述了 G大学是如何成为“省部共建”高校的。“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分析”部分,论文从G大学“省部共建”以来在“学校身份”、“办学理念”、“学术水平”等三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显着变化,印证了“这些成绩的取得,同G大学进入省部共建是紧密相关的”这一观点。“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部分,论文从政府-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共建高校、共建高校内部治理等三个视角,从G大学“办学经费”、“对口支持与合作”、“机构设置”等三个方面入手对“省部共建”政策执行者的行为实践进行了审视,深入剖析了其中的执行差距。第三部分,即第六章。“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内容作了回顾与总结,从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渐进演进、政策成效与执行差距等三个方面提炼了“省部共建”学理内涵。为完善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中央政府要加强“省部共建”的顶层设计,省级政府要强化“省部共建”的主体责任,地方高校要增强“省部共建”的办学自觉。

二、新起点 新跨越 2002南粤基础教育关键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起点 新跨越 2002南粤基础教育关键词(论文提纲范文)

(2)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以广东省A师范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现状
        (二)高校发展战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总结评述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地方高师院校
        二、转型发展
        三、高校发展战略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分析工具
        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
        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三、SWOT分析工具
第二章 历史审视与现状观照
    第一节 个案高校基本情况
    第二节 历史审视与战略分析
        一、合并组建师专时期(1978-1990年):抓住机遇、回避弱点
        二、升格本科师院时期(1991-2003年):发展优势、降低威胁
        三、更名扩大影响时期(2004-2018年):抓住机会、发展优势
    第三节 现状观照与问题探讨
        一、战略选择变迁轨迹与特点
        二、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现实状况
        三、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存在问题
    第四节 未来战略与选择趋势
        一、战略环境与战略基础
        二、SWOT分析矩阵
        三、发展战略选择
第三章 案例探索与经验启示
    第一节 聊城大学
        一、学校现状
        二、转型历程
        三、经验启示
    第二节 奈良教育大学
        一、学校现状
        二、转型历程
        三、经验启示
第四章 问题思考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战略环境层面
        一、加强区域高校分类管理,适度政策资源倾斜扶持
        二、客观认识外部环境变化,合理分析内部优劣条件
    第二节 战略制定层面
        一、主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发挥发展战略引领作用
        二、构建高效务实决策团队,完善发展战略制定机制
    第三节 战略实施层面
        一、积极对接区域发展需求,拓宽资金资源获取渠道
        二、完善战略实施监控体系,充分利用评价反馈成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概念辨析和界定
        1.3.1 生态
        1.3.2 文明
        1.3.3 生态文明
        1.3.4 生态文明建设
        1.3.5 生态文明思想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2.1 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
        2.1.1 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机统一论
        2.1.2 生态危机制度根源论
        2.1.3 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论
    2.2 思想根基: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生态文明理论
        2.2.1 毛泽东的生态节约理念
        2.2.2 邓小平的生态协调发展理论
        2.2.3 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观
        2.2.4 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2.3 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2.3.1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
        2.3.2 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文明观
        2.3.3 佛家“和谐平等”的生态文明观
    2.4 国际借鉴: 西方生态理论的合理成分
        2.4.1 生态马克思主义
        2.4.2 非人类中心主义
        2.4.3 生态现代化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
    3.1 世情趋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3.1.1 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3.1.2 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3.1.3 全球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
    3.2 国情需要:新时代国内发展压力的深刻回应
        3.2.1 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
        3.2.2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正确把握
        3.2.3 对现阶段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
    3.3 党情变化: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新要求
        3.3.1 党的历史使命不断拓展
        3.3.2 党的执政理念不断创新
        3.3.3 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升
    3.4 本章小结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过程
    4.1 知青岁月: 初具生态意识的萌芽阶段
        4.1.1 修建沼气池:“清洁能源”的实践范例
        4.1.2 改良厕所: “厕所革命”的早期尝试
        4.1.3 修筑淤地坝:“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先前经验
    4.2 地方实践: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阶段
        4.2.1 推行“旅游兴县”的正定发展时期
        4.2.2 构建“生态强省”的福建完善时期
        4.2.3 打造“绿色浙江”的浙江深化时期
    4.3 治国理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熟阶段
        4.3.1 提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
        4.3.2 明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战略
        4.3.3 设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方略
    4.4 本章小结
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特征
    5.1 多维思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构成
        5.1.1 “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的价值定位
        5.1.2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目标
        5.1.3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题主线
        5.1.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视野
    5.2 核心观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核
        5.2.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发展观
        5.2.2 “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科学自然观
        5.2.3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
        5.2.4 “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的严密法治观
        5.2.5 “山水林田湖草就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治理观
    5.3 理论特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特征
        5.3.1 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
        5.3.2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5.3.3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5.3.4 时代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5.4 本章小结
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路径
    6.1 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6.1.1 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
        6.1.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6.1.3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2 坚实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的全过程
        6.2.1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6.2.2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6.2.3 构建生态法律法制体系
    6.3 精神动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6.3.1 牢固树立生态理念
        6.3.2 大力培育生态文化
        6.3.3 切实强化生态教育
    6.4 必要条件: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6.4.1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6.4.2 维护生态环境的权益
        6.4.3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6.5 本章小结
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
    7.1 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7.1.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内涵
        7.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新成果
        7.1.3 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7.2 实践价值: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
        7.2.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7.2.2 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指南
        7.2.3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7.3 世界价值: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
        7.3.1 共谋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
        7.3.2 探索生态现代化的理论范式
        7.3.3 彰显生态责任的中国担当
    7.4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省级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以内蒙古档案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三)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档案馆
        2.省级综合档案馆
        3.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能力
        4.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
    (二)理论基础
        1.公共物品和公共选择理论
        2.新公共服务和多中心治理理论
        3.档案双重价值理论
二、省级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概述与现状
    (一)综合档案馆公共性发展概述
        1.我国档案馆发展概述
        2.综合档案馆机构沿革概述
        3.综合档案馆公共性概述
    (二)省级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现状概述——以内蒙古档案馆为主
        1.档案馆基本建设情况
        2.专职工作人员配置情况
        3.档案开发和利用情况
        4.档案编硏成果
        5.档案展览宣传情况
        6.档案信息化建设
三、内蒙古档案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1.建筑面积不足
        2.硬件设施不全
        3.公共服务的提供对供电的依赖性很高
    (二)档案利用程度和方式不能满足群众需求
        1.档案开放程度不能满足利用者需求
        2.档案查阅方式不能满足利用者需求
        3.档案检索方式落后,效率低下
    (三)档案数字化进程缓慢
    (四)档案编研成果和研究成果不足
        1.编研成果不足
        2.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较少
    (五)档案公共文化服务的教育功能发挥不足
        1.观展人群类型受限,社会群众参与度不高
        2.受众人群体验满意度不够高
        3.观展后的收获一般,教育效果有待提高
四、内蒙古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档案馆公共服务供给量不足
        1.档案开放力度不够,无开放目录
        2.档案工作人员供给不足,人员职能分布不均
        3.档案展览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不足
    (二)档案馆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
        1.档案工作人员思想保守,服务意识落后
        2.档案馆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3.档案馆受重视度不高
        4.档案复合型人才缺乏,科研力量不足
    (三)档案馆公共机制有缺陷,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监督机制
        1.决策机制不足
        2.工作准则和依据标准不完善
        3.监督机制不完善
        4.评价机制缺失
五、省级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一)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1.优化行政职能
        2.加强制度保障
        3.完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
        3.完善监督机制
        4.建立评估机制
    (二)加强档案基础建设和资源建设
        1.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2.加强馆内软件设施建设
        3.完善档案鉴定开放工作
        4.建设多元化全民档案资源体系
    (三)提升档案信息化水平
        1.做好优先数字化的档案挑选
        2.做好档案数字化前处理工作
        4.加强数字化档案的质量监督管理
        5.深化档案数字化成果
    (四)提供优质的档案公共服务
        1.转变服务理念和固态思维
        2.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3.完善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跨馆查阅功能
        4.大力开展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五)加强档案宣传教育功能
        1.提供优质讲解服务,提升观展质量
        2.丰富展陈内容,添加现代化科技元素
        3.提升编研作品影响力
        4.开发丰富的档案文创产品,用现代形象宣传档案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内蒙古档案馆利用服务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展览观展满意度调查表
附录3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档案查阅利用制度(试行)
附录4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档案查阅指南(试行)
附录5 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
致谢

(5)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
        (二)个案研究
        (三)混合方法研究
    三、研究意义
        (一)有助于梳理和丰富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论认识
        (二)有助于探索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新策略
    四、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本研究的可能创新
        (二)本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文献回顾与评论
    一、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论内涵的相关研究
        (一)学校特色发展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二)“学校特色发展”的概念界说及发展变化
        (三)国内关于学校特色发展的研究
        (四)国外学校特色发展的开展情况
    二、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相关研究
        (一)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作用
        (二)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机制
        (三)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策略
    三、学校特色发展与学校改进的关系研究
        (一)关于学校效能的研究
        (二)关于学校改进的研究
        (三)学校改进与学校特色发展的关系
    四、简要的评论
第二章 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论认识
    一、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概念关系
        (三)学校特色发展的不同发展形态及关系图
        (四)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论依据
        1.个性发展理论
        2.校本管理理论
        3.教育选择权理论
    二、学校特色发展的本质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一)学校特色发展影响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会生成新的学校精神文化
        (二)学校特色发展改变师生的教育行为,会重塑新的学校行为文化
        (三)学校特色发展需要学校管理制度保障,会重构新的学校制度文化
        (四)学校特色发展推动校园空间建设,会重建新的学校物质文化
    三、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一)学校特色办学理念是一个持续完善和渗透的过程
        (二)教师对学校特色发展文化的认同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
        (三)学校特色发展的推进是一个逐渐弥漫的过程
        (四)学校特色发展的成效是一个从不明显到明显的转变过程
    四、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学校特色发展本身就具有复杂性
        (二)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复杂性
        (三)区域学校特色发展的复杂性对推进工作的要求
第三章 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行动过程
    一、行动研究的缘起
        (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的期待
        (二)思明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思路
    二、行动研究的开展
        (一)研究的对象和过程
        (二)资料的收集和处理
    三、行动研究的过程
        (一)第一阶段:初步探索,寻求支持
        (二)第二阶段:理念凝练,规划制订
        (三)第三阶段:骨干培养,规划实施
        (四)第四阶段:重点突破,聚焦课程
第四章 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阶段成效
    一、学校特色发展阶段成效评价模型
        (一)学校特色办学理念的适切度
        (二)学校特色办学理念对学校特色发展各方面工作的影响度
        (三)学校特色办学理念引领下的相关主体正向发展度
    二、思明区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阶段成效
        (一)各实验校明晰了办学方向,制定了各自的行动路径
        (二)围绕特色办学理念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课题研究
        (三)学校特色发展的正向发展度提高
    三、思明区学校特色发展的典型个案
        (一)学校背景
        (二)厦门市DT小学特色发展的实践探索
        (三)厦门市DT小学特色发展的成果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一、结论
        (一)学校特色发展是一个结构化的体系——学校特色发展内容结构模型
        (二)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需要加强三级共同体建设——学校特色发展共同体机制
        (三)理性与情感交融是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有效方式——学校特色创建共同体的动力模型
        (四)抓好学校特色发展的关键人物和关键内容
    二、反思
        (一)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点”与“面”如何兼得?
        (二)怎样更好地提高研究成效?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6)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中国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化对职业教育有着革命性的影响
        1.1.2 国家层面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
        1.1.3 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需要信息化推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价值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师现代化的探索研究
    2.1 职教教师现代化的内涵及特色
        2.1.1 职教教师现代化的内涵
        2.1.2 职教教师现代化的智慧启示
        2.1.3 职教教师现代化的信息路径
    2.2 以“职业教育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推动的探索
        2.2.1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意义及对职教现代化的推动
        2.2.2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推动职教教师现代化的做法与效果
    2.3 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推动的探索
        2.3.1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与时俱进
        2.3.2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质性分析
        2.3.3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量化分析
    2.4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师现代化发展
        2.4.1 提升职教教师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2.4.2 促进职教教师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2.4.3 加速职教教师专业技能的现代化
        2.4.4 增强职教教师社会关系的现代化
    2.5 我国职教教师现代化的优化发展
        2.5.1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启示
        2.5.2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启示
        2.5.3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的启示
        2.5.4 职教教师现代化优化发展的方向
        2.5.5 职教教师现代化优化提升的策略
3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资源和环境现代化的探索研究
    3.1 职教教学资源与环境现代化的内涵及意义
        3.1.1 职教教学资源与环境现代化的内涵
        3.1.2 职教教学资源与环境现代化的意义
    3.2 职教教学资源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3.2.1 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推动的探究
        3.2.2 职教教学资源现代化的其他探索
        3.2.3 职教教学资源创新发展的原则
        3.2.4 中国职教教学资源创新发展的再探索
    3.3 以“数字校园”建设推动的探究
        3.3.1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政策指导
        3.3.2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量化分析
        3.3.3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质性分析
        3.3.4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优化发展——智慧校园
4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探索研究
    4.1 职教教学管理的内容
    4.2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管理维度的现代化
        4.2.1 职教教师与学生
        4.2.2 教学资源与媒体
        4.2.3 教学过程与结果
        4.2.4 教学管理的管理
    4.3 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问题分析
        4.3.1 管理主体
        4.3.2 管理内容
        4.3.3 管理平台
    4.4 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基本策略
        4.4.1 以人为本
        4.4.2 共管共治
        4.4.3 多元思维
        4.4.4 凸显特色
    4.5 中国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客观保障
        4.5.1 政策保障
        4.5.2 组织保障
        4.5.3 文化支撑
        4.5.4 技术支撑
    4.6 “互联网+”职教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4.6.1 应用“互联网+”教学管理平台
        4.6.2 依托“互联网+”社交管理工具
        4.6.3 信息化推动教学管理现代化的理性应对
5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评价现代化的探索研究
    5.1 职教教学评价主体的现代化
        5.1.1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1.2 评价主体的智慧化
        5.1.3 评价主体的包容性
        5.1.4 评价主体的时代化
        5.1.5 评价主体的个性化
        5.1.6 评价主体的主动性
    5.2 职教教学评价内容的现代化
        5.2.1 对职教教师和学生的评价
        5.2.2 对职教教学目标和计划的评价
        5.2.3 对职教教学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5.2.4 对职教教学资源和环境的评价
        5.2.5 对职教教学管理和评价的评价
    5.3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评价现代化
        5.3.1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评价改革的内容
        5.3.2 信息化提升职教教学评价的现代性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创新及不足之处
        6.2.1 创新之处
        6.2.2 不足之处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智慧教育视域中差异化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重大机遇
        二、主要困境
        三、研究动机
    第二节 研究定位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定位
        二、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ITIAS互动分析法
        三、教育实验法
        四、问卷法
        五、访谈法
        六、其他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五节 核心概念
        一、(习得)能力
        二、智慧教育
        三、教学模式
        四、技术支持的差异化教学
        五、教学结构
    第六节 论文结构框架
第一章 智慧教育与智慧学习者能力模型
    第一节 数字时代的智慧教育
        一、当今数字时代背景简析
        二、数字时代的智慧教育
    第二节 智慧学习者能力模型建构
        一、习得能力:一种方法论支持
        二、“智慧”的构成:心理学家的追问
        三、智慧(专家)学习者能力模型建构
        四、智慧学习者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差异化教学:塑造智慧学习者的优选策略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差异化教学”研究述评
    第一节 差异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脑神经科学
        二、经验学习理论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四、学习科学
    第二节 重要学者的基本观点
    第三节 差异化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差异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二、差异化教学的核心特征
        三、差异化教学的基本组件
        四、差异化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简要述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式创新:智慧教育对差异化教学的新诉求
    第一节 智慧教育的真实愿景
        一、塑造智慧(专家)学习者
        二、整合智能技术优势
        三、创新教学策略、模式、方法
    第二节 智慧教育需要新的教学结构作为支撑
        一、需求:智慧教育蕴含新的教学结构
        二、矛盾:学校主流教学模式难以实现智慧教育的教学结构
        三、模式创新:智慧教育对差异化教学的新诉求
    第三节 差异化教学模式的支持条件
        一、智能化学习环境
        二、智慧化学习活动
        三、便捷化学习工具
        四、适应性学习资源
        五、多元化评价方式
        六、差异化教学策略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慧教育视域中差异化教学模式设计
    第一节 智慧教育视域中差异化教学模式设计框架
    第二节 智慧教育视域中的差异化教学模式
        一、学生数据
        二、学生差异
        三、差异化教学组件
        四、应用目标
        五、操作程序
    第三节 差异化教学模式应用决策模型与策略矩阵
        一、决策模型
        二、策略矩阵
    第四节 基于学生数据的教学决策过程
    第五节 差异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差异化教学模式应用实证研究
    第一节 第一轮探索性研究过程与反思
        一、探索性研究过程与方法
        二、探索性研究结果与反思
    第二节 第二轮正式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方案设计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
        三、实验数据定量分析
        四、课堂教学结构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场访谈:深度分析差异化教学模式的实效
    第一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访谈资料分析
        一、关于感知风格和学习风格
        二、关于导学案
        三、关于学习活动与教学组织形式
        四、关于核心知识网络
        五、关于创新
        六、关于善用技术
        七、关于对教学模式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一、智慧教育是信息化教育在智慧地球时代对素质教育的主动回应
        二、教学模式创新是智慧教育对差异化教学的新诉求
        三、技术支持下的差异化教学模式设计
        四、差异化教学模式教学应用效果验证
    第二节 创新之处
        一、对“习得能力”的方法论意义进行探讨与应用
        二、建构了智慧(专家)学习者能力模型
        三、设计了智慧教育视野下的差异化教学模式
        四、提出了差异化教学模式应用决策模型与策略矩阵
        五、运用ITIAS侦测课堂教学结构
    第三节 后续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附录9
附录10
附录11
附录12
附录13
附录1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企业主导下的村庄再造 ——以山西ZX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建设和发展问题的研究
        (二)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三)国内外学者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结构
    五、关键词的界定和样本概况
        (一)关键词的界定
        (二)样本概况
    六、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村庄历程与企业概述
    1.1 村庄历史沿革
        1.1.1 传统时期人杰地灵的小山村
        1.1.2 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革命村
        1.1.3 人民公社时期的模范村
        1.1.4 文革动荡时期的和谐村
        1.1.5 改革开放后实现共同富裕的明星村
    1.2 新区概述
        1.2.1 新区的产生与村民的集体记忆
        1.2.2 新区的发展与村民的支持
    1.3 企业发展历程
        1.3.1 前身:一个濒临破产的镇办煤矿
        1.3.2 改制:ZX集团建立的起点
        1.3.3 发展:企业与村庄共建
    1.4 小结
第二章 企业主导与村庄再造
    2.1“村干部”企业家的村庄再造愿景
        2.1.1 成长历程与人格特征
        2.1.2“公仆情怀”与村庄发展理念
    2.2 企业主导下的村庄产业结构调整
        2.2.1 资源产业链延伸与工业可持续发展
        2.2.2 农业合作社建立与农业多元化发展
        2.2.3 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与旅游产业发展
    2.3 企业主导下的村庄管理体制创新
        2.3.1 建立“三建两提”领导机制
        2.3.2 实施党建“网格化”管理
        2.3.3 推行党员包街联户制度
        2.3.4 无职党员设岗定职制度
        2.3.5 建立村企共管机制
    2.4 企业主导下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2.4.1 旧村改造与整体搬迁
        2.4.2 土地置换与并村建区
        2.4.3 城镇规划与文化建镇
        2.4.4 环境绿化与生态建镇
        2.4.5“四供三通”与现代新村
    2.5 企业主导下的乡风文明重塑
        2.5.1 传承优秀民俗文化
        2.5.2 弘扬红色革命文化
        2.5.3 以“标语文化”重塑价值观
        2.5.4 兴办多种文体活动
    2.6 企业主导下的农民社会保障重建
        2.6.1 建立就地就业的就业保障机制
        2.6.2 建立就地养老的新型养老保障体系
        2.6.3 建立就地就医的新型卫生医疗体系
        2.6.4 建立就地入学的新型教育保障体系
        2.6.5 建立多元共管的社会福利救助体系
    2.7 小结
第三章“山庄城市”:村庄再造效果
    3.1 传统农业的终结与农业产业化的形成
        3.1.1 终结土地分散经营模式
        3.1.2 现代农业的发展
        3.1.3 旅游产业的繁荣
    3.2 原生态村落的消失与“山庄城市”的繁荣
        3.2.1 原生态村落的消失
        3.2.2“山庄城市”的繁荣
    3.3 农民身份的剥离与市民身份的获得
        3.3.1 农民身份的剥离
        3.3.2 企业主导下的农民市民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动力不足与能力限度:企业再造村庄的困境
    4.1 动力不足:企业、政府与农民参与的非均衡性
        4.1.1 企业主导缺乏可持续性
        4.1.2 政府缺乏积极性
        4.1.3 农民缺乏主动性
    4.2 能力限度:企业主导村庄再造的内生障碍
        4.2.1 资源型民营企业主导能力不足
        4.2.2 新区体制的困境与尴尬
        4.2.3 理念与现实的脱节
    4.3 小结
第五章 资源型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路径
    5.1 政府主导
        5.1.1 加强城乡统筹规划与设计
        5.1.2 建立产业集群并加强县域范围内的合作
        5.1.3 实现县域范围内公共服务均等化
        5.1.4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5.1.5 以培育新型农民为基础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5.1.6 建立农民参与的制度化机制
    5.2 农民主体
        5.2.1 培养农民主体意识
        5.2.2 提高农民的参与能力
        5.2.3 健全农民民主参与的制度
    5.3 企业支持
        5.3.1 提升农业整体发展水平
        5.3.2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5.3.3 推动农民市民化
    5.4 小结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一)城镇化是村庄再造的目标和方向
        (二)村企共生是企业再造村庄的内在机理
        (三)企业单向度的村庄再造缺乏可持续性
        (四)村治精英是实现农村发展的关键少数
    二、讨论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二)城镇化进程中村庄发展与村集体经济的关系问题
        (三)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小城镇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9)普通高中学校特质的内生发展路径研究 ——以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为解读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核心问题的提出
        (二) 问题提出的实践背景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普通高中
        (二) 学校特质
        (三) 内生发展路径
    三、文献述评
        (一) 中国近40年高中教育改革发展过程述评
        (二) 关于学校特色及特色学校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述评
        (三) 关于学校发展及学校特质内生发展的路径研究述评
    四、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五、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过程
第二章 学校特质内生发展路径的理论初探
    一、学校特质概念的理论架构
        (一) 学校特质概念的由来
        (二) 学校特质的内涵解读和分析框架
    二、学校内生力和内生发展路径简析
        (一) 学校内生力的概念解读
        (二) 学校特质的内生发展路径
    三、学校特质内生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
        (一) 学校特质内生发展路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二) 学校特质内生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
第三章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特质内生发展路径的个案解读(上)
    一、特质萌芽期(1958-1965)
        (一) 学校发展的内外环境
        (二) 关键事件
        (三) 基本策略
        (四) 学校特质发展状态及评析
    二、文革逆境期(1966-1976)
        (一) 学校发展的内外环境
        (二) 关键事件
        (三) 基本策略
        (四) 学校特质状态及评析
    三、二次腾飞期(1977-1990)
        (一) 学校发展的内外环境
        (二) 关键事件
        (三) 基本策略
        (四) 学校特质状态及评析
第四章 华东师大二附中特质内生发展路径的个案解读(下)
    一、转创特色期(1991-2001)
        (一) 学校发展的内外环境
        (二) 关键事件
        (三) 基本策略
        (四) 学校特质状态及评析
    二、三次腾飞期(2002-2010)
        (一) 学校发展的内外环境
        (二) 关键事件
        (三) 基本策略
        (四) 学校特质状态及评析
    三、提升自觉期(2011至今)
        (一) 学校发展的内外环境
        (二) 关键事件
        (三) 基本策略
        (四) 学校特质状态及评析
第五章 二附中学校特质内生发展的再思考
    一、二附中学校特质的基本表现
        (一) 站在时代浪尖,敢为人先、勇于自我突破的改革魄力
        (二) 尊重学术、自由民主、实事求是,按教育本真办学的大学附中气质
        (三) 在优势背景下坚持向内用力,用研究推动改革和发展的卓越师生
        (四) 在逆境中转危为机、愈挫愈勇、奋斗制难的智慧力量
        (五) 开放大气、放眼全球,兼济天下,携手同行共担当的气度
        (六) 以人为本,爱在二附中,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
    二、二附中学校特质内生发展路径的基本经验
        (一) 二附中特质内生发展过程中的多重选择
        (二) 二附中学校特质内涵理解的提升
        (三) 二附中特质发展路径的独特性思考
    三、个案研究的所得所思
        (一) 如何提升普通高中学校特质的价值品位?
        (二) 学校特质研究之于教育集团化有何积极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主要附件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0)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基于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注
        二、基于“省部共建”政策对我国高校发展的影响
        三、基于论文研究者的工作经历与研究旨趣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公共政策过程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研究
        四、教育政策运行研究
        五、文献述评
    第四节 核心概念
        一、教育政策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三、省部共建
        四、政策运行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确立的背景
        一、政治背景:政府机构改革
        二、经济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三、教育背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演进
        一、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萌生与兴起(2004-2007)
        二、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发展与探索(2008-2011)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调整与深化(2012-至今)
    第三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主体
    第四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特点
        一、“省部共建”主体的多元化
        二、“省部共建”布局的区域性
        三、“省部共建”内容的全面性
        四、“省部共建”府际关系的协同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大学“省部共建”的基础与过程
    第一节 G大学“省部共建”的办学基础
        一、G大学经历的四次组织转型
        二、G大学组织转型发生的变化
    第二节 G大学“省部共建”的政策环境
        一、国家的宏观政策:科教兴国与高等教育强国
        二、浙江的区域政策:科教兴省与高等教育强省
    第三节 G大学“省部共建”战略的确立
        一、“四校合并”:G大学“省部共建”的外生变量
        二、“抓质量,建名校”:G大学“省部共建”的内生变量
    第四节 G大学“省部共建”确立的过程
        一、G大学-浙江省政府的良性互动:G大学“省部共建”的前提
        二、教育部-浙江省的互动协商:G大学“省部共建”的关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分析
    第一节 “省部共建”提升了G大学的“身份”
        一、大学身份:内涵与意义
        二、“省部共建”:进一步巩固了G大学省属高校“排头兵”的地位
        三、“省部共建”:G大学由“地方军”走向“国家队”
    第二节 “省部共建”更新了G大学的办学理念
        一、“省部共建”进一步明确了G大学的办学定位
        二、“省部共建”实现了G大学发展主线的转移
        三、“省部共建”使G大学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方向
    第三节 “省部共建”提高了G大学的学术水平
        一、“省部共建”丰富了G大学的学术资源
        二、“省部共建”提升了G大学的学术序位
        三、“省部共建”促进了G大学核心指标的跨越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
    第一节 G大学“省部共建”办学经费政策的执行差距
        一、中央政府模棱两可的“省部共建”经费支持政策
        二、浙江省政府模棱两可的“省部共建”经费支持政策
    第二节 G大学“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的执行差距
        一、“完整”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形式
        二、“权宜”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内容
        三、“打折”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过程
    第三节 G大学“省部共建”机构设置的执行差距
        一、“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设置:非独立性与附属性
        二、“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职能:象征性与符号性
        三、“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人员:非专业性与兼职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
    第一节 “省部共建”:我国地方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探索
        一、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渐进演进:均衡配置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制度安排
        二、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结果的差距与行动的偏离
    第二节 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
        一、中央政府:加强“省部共建”的顶层设计
        二、省级政府:强化“省部共建”的主体责任
        三、地方高校:增强“省部共建”的办学自觉
参考文献
附录A: 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G大学协议书
附录B: 受访对象一览表
附录C: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运行访谈提纲
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有志有力有物相之——一位山里放牛娃的博士学位论文后记

四、新起点 新跨越 2002南粤基础教育关键词(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英语课堂移动教学现状及归因研究 ——以石河子市F中学“电子书包班”为例[D]. 王蒙蒙. 石河子大学, 2021
  • [2]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以广东省A师范学院为例[D]. 蔡泳帆.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 黑晓卉.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4]省级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以内蒙古档案馆为例[D]. 高雪璐.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5]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行动研究[D]. 郑志生.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6]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中国探索研究[D]. 杨英. 江苏师范大学, 2018(09)
  • [7]智慧教育视域中差异化教学模式研究[D]. 贺斌.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8]企业主导下的村庄再造 ——以山西ZX村为例[D]. 王铁梅. 山西大学, 2017(02)
  • [9]普通高中学校特质的内生发展路径研究 ——以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为解读对象[D]. 施洪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10]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D]. 徐吉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新起点 新飞跃 2002年南岳基础教育关键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