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英早喜汤治疗乳房疼痛56例

宫英早喜汤治疗乳房疼痛56例

一、公英皂刺汤治疗乳痛初起56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炎杰[1](2018)在《紫金散结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紫金散结汤在治疗湿热蕴结型结节性红斑时的疗效,对比患者疗前疗后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针对性更强,疗效更为确切,经济负担更小,且简便易获得的药物。方法:对8 0例符合湿热蕴结证型的结节性红斑患者进行疗效观察。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以自拟方剂紫金散结汤,对照组予以中成药连翘败毒丸,4周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患者疗前疗后的症状,检查患者治疗前后抗“O”和血沉的变化。最后汇总数据,依据不同的研究资料采用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处理。结果:①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皮损都有明显好转,治疗组患者的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②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的水平都有明显的降低,治疗组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接受系统治疗后患者的其他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的疗效较对照组更为明显。⑤治疗组的临床症状评分较对照组的降幅更为更为明显,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①紫金散结汤可以减轻结节性红斑患者的各项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②紫金散结汤是治疗湿热蕴结型结节性红斑安全有效的方剂。

陈思敏[2](2017)在《中药内外合治结合VSD对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导师长期应用的中药内服方及泡足经验方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并纳入研究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均为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分级为Wagner3级;中医辨证分型为湿热毒盛证。将其随机平分为治疗、对照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如糖尿病健康教育、调配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内服、浸泡配合VSD治疗,中药内服方为糖足清托方,连续服用8周;外治予以糖尿病足2号洗剂浸泡,一般治疗57天后停用中药浸泡;待全身情况稳定后再进行清创并VSD治疗。对照组则在基础治疗的情况下予常规消毒换药,每日予双氧水和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创面,适度清除创面坏死组织,碘伏消毒并换药。此阶段为57天,待全身情况稳定后再进行清创并VSD治疗。总疗程为8周。记录治疗前、后的白细胞数(WBC)、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踝肱指数(ankle branchial index,ABI)、足背血流动力学指标等,通过对病情的变化对照分析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在治愈率上治疗组为66.67%,对照组为3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ABI、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及血管内径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炎性指标方面,如WBC、CRP、NEU%等,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组出现1例患者截趾,对照组出现3例患者截趾。结论:使用中药内外合治结合VSD治疗糖尿病足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症状,且不易出现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中西医相结合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足一种确切有效的方法。

韩小燕[3](2016)在《中医内外法联合治疗郁滞期外吹乳痈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运用不同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治疗郁滞期外吹乳痈评价其临床疗效,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优化治疗方案,为临床推广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收集资料完整并符合标准的早期外吹乳痈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中医外治A组、中医外治B组、中医综合治疗组,各40例。中医外治A组采用传统排乳方法联合中药外敷;中医外治B组采用循经穴手法排乳联合中药外敷;中医综合治疗组采用循经穴手法排乳联合中草药外敷配合疏肝通乳汤剂内服,均治疗5天,并填写病例观察评分表,建立数据库,并记录不良反应。治疗观察5天后,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总体有效率等指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治疗前三组患者在年龄,生育情况,主要观察指标积分等基线比较,统计学无显着差异,三组具有可比性。(2)三组主要观察指标积分治疗前后的积分比较,统计学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0.05),表明三种治疗方案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三组两两治疗后观察指标积分比较,统计学无显着差异,表明三种治疗方案均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无明显差异。(3)中医外治A组、中医外治B组、中医综合治疗组三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7.5%、92.5%、95.0%,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表明三组产妇总体疗效有差异。两两比较三组间总体疗效,P值均<0.05,有显着性差异,表明中医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中医外治A、B组;中医外治B组总体疗效均优于中医外治A组。结论:手法排乳优于传统排乳方法,中医内外合治优于中医外治法。中医综合疗法即手法排乳联合中药外敷配合疏肝通乳汤对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乳汁排泄不通畅,减轻乳房红、肿、疼痛,消除结块等。同时手法排乳及中药外敷既不影响产妇康复,又不妨碍母乳喂养,更符合母婴健康的需求。整体治疗临床疗效稳定,疗程短,使用安全,医疗成本低,且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掌握,无创伤、无放射、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月[4](2016)在《基于乳痈脱疽的疮疡用药思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乳痈、脱疽为两类常见的外科病症,隶属广义的疮疡范畴,其治疗既符合疮疡治法的共性,又有其独立的特点。本文以乳痈、脱疽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收集古今治疗这两类病证的方剂、医案,统计分析古今治疗乳痈、脱疽的用药特点和配伍规律,对比古今治疗疮疡的原则及配伍用药的不同,以及连翘作为疮家圣药的使用情况。以期对临床治疗这两类病证提供参考,为疮疡的治疗提供思路,并正视连翘“疮家圣药”的本身意义。方法:以《中华医典》、中医世家网络数据库为检索途径,检索治疗乳痈、脱疽的古代方剂、医案;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作为检索库检索现代治疗乳痈、脱疽的方剂。运用基本的统计方法统计各个时期治疗这两类病证的药物性味使用频次、剂量及在总药物中的占比,统计各个时期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统计软件,统计各个时期治疗这两类病证的常用药对及药物关联,分析常用药物;统计各个时期连翘的使用频次、药对及药物关联。分析归纳各个时期乳痈、脱疽的治疗原则、配伍规律及疮疡的用药规律;分析连翘在治疗乳痈、脱疽时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药物配伍规律。结果:古代治疗乳痈,从药性角度分析,总体来说使用温性药超过寒性药,二者使用频次占比差距不大,而现代治疗乳痈温性药比例明显小于寒性药,二者差距明显;从药味角度分析,古代治疗乳痈使用的甘味药、苦味药、辛味药的差距不显着,现代治疗乳痈使用的苦味药比重明显超过甘味药和辛味药;从性味角度分析,古代甘温药、苦寒药、辛温药的使用频次占比均较多,且三者差距不明显,而现代治疗乳痈苦寒药的频次及剂量占比较古代增加明显,甘寒药的使用较古代也有所增加,辛温药的使用较古代有所减少,甘温药的使用较古代明显减少。古代治疗乳痈注重使用甘补药以补气养血滋阴,苦泄药以清泄里热,辛行药以通行气血经络、透散郁热外出,明代以后更加注重疏肝理气药的使用。而现代治疗乳痈补益气血、养阴作用的药物使用减少,甘寒清热药、苦寒清热药使用比重增加,疏肝理气作用的药物使用比重增加,通经活血药从古代的以温性药为主变为以寒性药或平性药为主。古今治疗脱疽使用药物的药性差距不明显。从药性角度讲,古代温性药和寒性药使用比例基本持平,现代使用寒性药较古代稍有增加,温性药稍有减少;从药味角度讲,古今均以甘、苦、辛药味最多,现代使用苦味药有所增加,甘味药、辛味药的使用有所减少;从性味角度讲,古代治疗脱疽的药物中,甘温药、甘寒药、苦寒药、辛温药、甘平药的使用频次占比均较多,且五者之间的差距不明显。现代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使用的苦寒药的频次及剂量占比较古代有所增加,甘平药有所减少,甘温药、甘寒药、辛温药相较古代变化不明显。古今治疗脱疽均用到甘补药以补益气血,甘寒药、苦寒药以清热,辛行药以理气、活血、通经,古今治疗脱疽均注重补养气血、清热活血。但相较于古代,现代更注重清热和活血,且活血药中寒性药物占比增加,而古代治疗脱疽的常用药具有祛湿作用的药物所占比重大于现代。连翘自宋金元时期以后使用逐渐增多,治疗乳痈从明代以后作为常用药物,但并非核心用药,治疗脱疽不属于常用药物。治疗乳痈脱疽时,多作为佐使药物使用,且多配伍与其具有共同属性的药物以增强药效。结论:古今对于乳痈的治疗原则及用药差距较大,对于脱疽的治疗原则及用药大体一致。连翘在治疗乳痈、脱疽时,使用频次较低,多作为佐使药使用,且自清代以后,使用不如金银花频繁,因此笔者认为其“疮家圣药”的称谓值得进一步考证。

郑丰杰[5](2016)在《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胸痹心痛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刘景源教授是着名温病学专家,着有《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温病条辨通俗讲话》、《温病经典品读》等专着8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已四十六年。刘师曾就读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期间,聆听祝谌予、刘渡舟、王锦之、程士德、周信有、印会河等名师授课,奠定了坚实的中医学基础。196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温病学和中医内科学等课程,在教学中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深受学生欢迎。刘师博览群书,学识广博。临床上善于抓主症,辨病机,合方施治而无门户之见。本论文主要从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渊源、主要学术思想以及刘景源老师辨治胸痹心痛的组方用药规律三方面研究和总结其临床经验。第一部分——刘景源老师的学术思想渊源首先介绍了刘景源老师的生平经历和主要着述,进而从“师从名家,继承创新”“精读经典,灵活变通”和“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三个方面梳理了其学术思想渊源和临床经验形成过程,总结了其学术特色。第二部分——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首先总体概述了刘景源教授的学术思想,进而从温病学理论和临证经验总结两个方面总结了其学术经验和临床特色。其一、温病学学术思想:从温热病和湿热病两个方面,分别解读了刘景源教授的温病学治学理论和特色,即认为卫气营血辨证的核心是气血辨证,主张以卫气营血辨证辨治温热病,辨治过程重视给邪气找出路;用三焦辨证辨治湿热病,擅长应用分消走泄法。其二、辨治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的经验总结:归纳分析了刘景源老师对胃脘痛、胸痹、功能性便秘、泄泻、咳喘、失眠、尿路结石、Ⅱ型糖尿病、高血压病、乳腺增生、复发性口腔溃疡、痤疮共12个病种的理论认识和辨证论治经验。第三部分——基于数据挖掘的刘景源教授辨治胸痹心痛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选择明确诊断为胸痹心痛、经刘景源老师诊治、确有疗效的门诊病案279例,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分析系统,对医案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以总结刘景源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的中医辨证论治特点和处方用药规律。研究发现:(1)频次分析表明,刘景源教授治疗胸痹心痛最常用的19味中药是炙甘草、桂枝、清半夏、薤白、川芎、党参、茯苓(或茯神)、生姜、枳实、瓜萎皮(或全瓜萎)、红花、麦冬、五味子、杏仁、白术(或炒白术)、陈皮、砂仁、檀香、丹参。以性辛温,归脾、肺、胃、心、肝经药物为主。(2)通过用药模式和关键药物分析,总结出刘师辨治胸痹心痛的关键药物10味,分别是党参、炙甘草、桂枝、清半夏、薤白、白术、枳实、茯苓、川芎、麦冬,与“用药频次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通过用药模式分析发现刘景源老师治疗胸痹心痛常通补兼施,通则以桂枝通心阳,清半夏、薤白化痰祛浊,枳实、川芎行气活血;补则常用党参、麦冬、白术、黄芪、炙甘草等健脾益气,养阴生津。(3)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党参、麦冬、五味子,瓜蒌皮(或瓜蒌)、薤白、清半夏,瓜蒌皮(或瓜蒌)、桂枝、清半夏,川芎、红花,四个组合内药物和组合外药物之间的关联度最高,反映了刘景源老师临床辨证治疗胸痹心痛常用补益心气、宣通阳气的治法,体现了其重视胸痹心痛证属本虚的学术思想;同时善用瓜蒌(或瓜萎皮)、清半夏,川芎、红花,豁痰化浊,活血化瘀,反映出刘师注重从痰浊、瘀血角度祛除标实的处方用药特点。(4)通过无监督熵层次的新方分析,挖掘出28个核心组合(或新处方),其中有化痰祛浊组合如竹茹薏苡仁胆南星藿香,有泻肺平喘组合葶苈子泽兰猪苓紫菀桑白皮麻黄地龙,炙甘草陈皮红花紫菀桑白皮地龙;有制酸行气止痛组合如海螵蛸吴茱萸煅瓦楞大腹皮,海螵蛸炒白芍吴茱萸黄连;有疏肝理气解郁组合如白芍杏仁当归柴胡薄荷香附;有益气养阴组合如麦冬炒白芍五味子党参红景天;有滋肾平肝组合如熟地黄山萸肉女贞子龟甲胶,黄芩川牛膝益母草决明子天麻;有健脾止泻组合,如炒山药莲子肉赤石脂石斛炒白术;有清热利咽组合如桔梗甘草白菊花牛蒡子;有散风止痛组合,如藁本白芷天麻细辛皂刺等。(5)证候类型频次分析表明刘师辨治胸痹心痛常分胸阳痹阻、痰瘀阻络、气阴两虚、胸阳不振、痰湿停聚等证型,其中以胸阳痹阻、痰瘀阻络、气阴两虚最为常见。(6)药-证-症网络分析表明:患者主要症状表现、证候类型与刘师用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如胸闷、心前区疼痛、气憋、气短、脉结代、苔白厚等→胸阳痹阻证→桂枝、清半夏、薤白、瓜蒌皮、枳实、丹参、红花、檀香、砂仁、杏仁等密切相关;但因中医证型常兼杂出现,药物功效也非唯一,故而“药-证-症”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未呈现出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网状关系。基于以上六个方面的数据结果,论文从“病名渊源”、“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总结挖掘出刘师辨治胸痹心痛的学术思想和组方用药规律:(1)病证范畴:胸痹包括心痛,其病位在心,与肺、脾(胃)、肾、肝等脏腑相关。其病症范畴不仅包括西医学冠心病心绞痛,还包括其相关脏腑病变引起胸痹心痛的其他病症。(2)病因病机:本虚标实是胸痹心痛的病机。本虚主要为心肺气虚;标实则以痰饮阻滞、瘀血痹阻、气机不利最为常见。(3)治则治法:治当通补兼施,补有益心、补肺、健脾、补肾之分,通有涤痰化饮、活血化瘀和行气解郁之别;且应注意补法与通法的关系,或多补少通,或多通少补,或先补后通,或先通后补,灵活应用。(4)组方用药:常用生脉散加生黄芪、红景天补益心肺;常以瓜萎薤白半夏汤、冠心小Ⅱ号合丹参饮、橘枳姜汤或逍遥散等涤痰化饮、活血化瘀、理气解郁,共奏通阳宣痹之功。且精于方证相应,合方应用,创制通阳化浊饮未治疗胸痹心痛的基本处方,药有党参、麦冬、五味子、茯苓(或茯神)、生黄芪、红景天、桂枝、瓜萎(或瓜蒌皮)、薤白、清半夏、杏仁、橘皮、枳实、川芎、红花、丹参、檀香、砂仁等组成。

郭娴[6](2016)在《吕培文教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及应用调和气血法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吕培文教授,多年来从事中医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一直担任北京中医院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以及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职。现为全国第五批、北京市级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发展、创新。在继承房芝萱、赵炳南、王玉章等多位外科泰斗的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医外科临床特色,求发展、找突破,不断创新,逐渐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术思想体系。2012年至2015年期间,本人有幸跟师吕教授侍诊学习,以中医传承跟师学习的方法,得到老师悉心指导、倾囊相授,临诊中感悟颇深。以期通过本论文的书写,初步探讨老师的主要学术思想及中医外科特色证治方法。本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一、吕培文教授学术渊源探究:通过跟师学习、病案整理、文献研究、师承交流探讨等多方面学习方法的应用,整理总结吕培文教授学术思想形成的成长经历、学术传承渊源及主要学术思想成就。1、正规院校学习,为今后开展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工作之初,幸遇中医泰斗,培养了吕教授注重师承与临床相结合的学术特色,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思维体系。2、吕教授深得房芝萱亲授,对于外科疑难重疾,尤其是大动脉炎的证治、血分药物的应用特点以及外用甲字提毒粉的学术传承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吕教授师从于王玉章,做为学术继承人,不仅在吕教授学术思想的形成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对王老的临证宝贵经验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总结。尤其对于中医外科整体与局部辨证特点、脾胃学说在外科疾病中的运用、内外同治方法的灵活运用进行总结。4、吕教授随赵炳南临证,赵老阴阳辨证体系对吕教授影响颇深,强调在整体与局部辨证以及病变过程中,应明辨阴阳气血之不同,同时赵老大量实用方剂对临证遣方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二、吕培文教授学术思想总结:深入探讨总结吕培文教授临证辨证特点、理论思想体系、辨证特点、及处方用药规律的总结与应用。吕教授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溯本求源,通过大量的临证实践及经验整理,形成了具有突出优势特色的中医外科诸病的学术经验以及从外科疾病入手,形成以气血辨证为基础的特色辨证学术思想体系。1、辨证中注重整体与局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必要时注重西医诊断及治疗方法的运用。2、注重外科首辨阴阳的理解与运用。从发病情形、局部及全身症状、判断预后等方面深入探讨阴阳辨证为外科总则。3、探讨气血理论在周围血管疾病中的运用。从周围血管病病因病机、气血理论核心思想、临证气血理论的巧妙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4、熟读经典,汲取精华,将《内经》、《临证指南医案》、《血证论》等典籍中的重要思想与中医外科特色相结合运用。三、吕教授临证经验总结:1、糖尿病足溃疡外科证治特色:吕教授强调阴阳气血整体与局部辨证为重要原则。内治法寓消托补三法于调和之中,注重固护脾胃正气的治疗原则。外治法注重溻渍、掺药、消敷贴法以及清疮术(鲸食法、蚕食法)的灵活辨证运用。2、深静脉血栓的中医证治:吕教授强调,瘀血阻于脉络是本病的基本病机。瘀、湿、热三者相互为病是本病早期的主要病理特点,血瘀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本病虚是本、邪是标、瘀是变。应注重气血同治的原则,责之于脾、肾、肺脏为主。3、下肢淋巴水肿证治特点:吕教授依据本病特点,强调在辨证中尤其要注意辨湿热、辨阴阳、辨气血、辨部位,同时注重内外同治的重要作用。4、乳腺疾病证治特点:理、调、健为治疗总则,责之于肝脾肾三脏,治疗上注重处理“扶正”与“祛邪”的关系,尤其擅用当归、芍药,二药为治疗乳癖之要药,均入血分,具有养血活血、调肝化瘀的作用。5、甲状腺疾病证治特点:以吕教授消瘤方为例,从气、痰、瘀致病特点分析本病早期以气滞为主,而中后期则以血瘀、痰凝为主。本病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气滞、痰凝、血瘀为主要致病因素。6、多发大动脉炎的证治特点:老师在结合房芝荁房老经验基础上,认为本病主要分为虚寒、虚热两型。抓住调和气血为主要治则,动静结合,气机调畅,必要时攻补兼施。7、肿瘤诊疗特点分析:吕教授认为,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状态,是治疗肿瘤的最基本原则。老师提出慢性疾病患者“与病共存”的理念,通过调和之法,可改善人体内环境的整体状况,使阴阳气血重新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8、慢性荨麻疹证治特点:吕教授认为本病亦可从“血”论治自始至终抓住一个“血”字,辨气血阴阳虚实之不同,临床疗效显着。9、中医外科常用止痛药物总结:外科之“‘痛”,依据其疾病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发作特点、诱发因素之不同,应细辨病因,灵活运用。10、围绝经期气血辨证特点:此期正是冲任功能逐渐衰退的一个过渡时期,机体气血阴阳平衡失调,会产生各种疾病,外科多见为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血管疾病等。吕教授认为大多为肝气太旺或肾气不足,肝肾同源、调和气血为此类患者多见立法治疗原则。四、应用吕培文教授调和气血基本方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临床病例对照观察研究,评价本方法应用于临床的优势特色。目的:通过观察运用吕培文教授调和气血基本方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及客观专科指标改善情况,探讨调和气血法在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作用机理及优势分析。研究方法:1、本研究选自2013年1月—2015年7月,符合本研究诊断标准的门诊、住院患者109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两组例数按2:1设定,治疗组观察病例共74例,对照组观察病例35例。2、治疗组应用吕培文教授调和气血基本方药,对照组应用桃红四物汤,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疗程为3个月。3、分别进行疗效评价、专科指标(踝肱比及足趾PPG)、安全性指标观察。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各时间点与基线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t检验前均开展方差齐性检验,若变量转换后仍不符合齐性,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检验水准a=0.05,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P>0.05为无统计学差异。结果:1.总体疗效评价:治疗组74例中,治愈3例,显效25例,有效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35例中,治愈1例,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0%。2、专科临床症状评分改善:两组患者主要专科临床症状,肢体皮肤发凉、酸胀、麻木、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皮温降低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肢体皮色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专科指标检查评价:两组治疗前后ABI测定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PPG测定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调和气血法在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的应用,可提高临床疗效,尤其在肢体皮肤发凉、酸胀、肢体麻木、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皮温降低、肤色异常方面的改善具有明显优势。

贾连城[7](2016)在《吕培文学术思想总结及应用回阳生肌法治疗阴证皮肤溃疡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吕培文老师中医启蒙于赵炳南、房芝萱等外科名老中医,在丰富的临床实践中得到言传身教。同时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外科前辈李维藩、房士洪、张玉文等名家老师的悉心指导。1991年为全国名老中医王玉章教授学术继承人,是国家第一批全国500名名老中医徒弟。曾担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北京市重点学科中医疮疡外科学术带头人等职,在继承与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上能注意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将中医皮外科传统治疗方法及外用药进行整理与提高,对临床有效传统外用制剂进行研究与开发,特别是外用汞制剂对皮肤溃疡的治疗机理及其毒理进行研究。吕培文老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工作四十六载,在中医外科治疗各类疮疡、乳房疾病及周围血管病如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动脉炎等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难愈性皮肤溃疡的终极是肾精虚衰的理论,将临床应用回阳生肌法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在理论层面上深入阐述。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方面,提出以局部辨证为主,病证结合的中医辨证施治思路,局部治疗上突出中医特色外治法采用溻渍荡洗、蚕蚀清创、中药活血生肌、化腐生肌、回阳生肌等方法,促使创面愈合。在乳腺增生的治疗中以理、健、调为核心,调理冲任,调和气血,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此外,在皮科疑难杂症如皮肤血管炎、硬皮病、皮肌炎等及肿瘤术后康复等疾病治疗中,得到先师赵炳南、王玉章的亲授,采用阴阳调和、标本兼治的治疗思路。在治疗丹毒、湿疹及面部皮肤疾病等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在周围血管疾病治疗中,得到血管病专家房芝萱老中医的指导,在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动脉炎及静脉炎等疾病中,突出地强调虚、瘀、湿、热的中医辨证施治,在活血化瘀之中又灵活地调整温通与清热、补气与补血、治标与治本的关系,补中有活、活中有补,治疗临床顽疾疗效显着。吕培文老师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慢性难愈合性皮肤溃疡大多属阴证溃疡,脾肾阳虚证是阴证溃疡的重要证型。吕老师应用回阳生肌汤、回阳生肌膏内外合治治疗阴证溃疡疗效显着。局部辨证与局部用药是重要的治疗环节。通过65例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可以看出,局部用药应以局部辨证为主。根据疮面肉芽、渗出、疮周、疼痛表现,局部辨证属脾肾阳虚证的阴证溃疡,内治法相同,外治应用回阳生肌膏愈显率明显优于红纱条。局部辨证对于阴证溃疡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临床治疗阴证溃疡应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侧重于辨证,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侧重于局部辨证,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侧重于外治,同时强调调和气血,顾护脾胃。三结合与三侧重体现了吕老师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的学术思想。在跟师过程中,总结老师治疗中医外科的优势病种:乳腺增生、浆细胞性乳腺炎、大动脉炎、皮肤血管炎、甲状腺疾病(瘿病)、肿瘤术后恢复、荨麻疹、糖尿病足、丹毒、股肿,做到较全面总结。对于慢性迁延性疾病,首辨阴阳是重要的学术思想。临床重视运用调和法,调和气血阴阳,治疗多种外科疾病是吕老师的治疗经验及学术特色。有幸作为吕培文老师的学生,通过三年的跟师学习,我对吕培文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和总结,收获颇丰。其中对应用回阳生肌法治疗慢性难愈性溃疡经历了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再到随机对照研究的全过程,使我对吕老师提出的肾精虚衰理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三结合三侧重是老师的学术思想体现,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要深刻体会,并继承与发扬。

李广冀(Li Kwong Kei)[8](2016)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当代中医名家湿疹验方经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病和证的结合乃是现代中医临床的主导医学形式,而“审证求机”则是中医辨证论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深入了解湿疹的病证特点及其理、法、方、药,可以有效指导临床,进一步提升疗效。文献研究发现,古今医家对湿疹的病位认识有其共性,共识是主要病因与肺脾肾三脏密切,涉及心肝。不过对其症状、治法及处方用药的认识,各位医家的观点庞杂而欠系统整理。有见及此,本研究选择当代中医名家治疗湿疹的有效医案验案,透过强化FP-Growth算法的关联分析,寻找其组方配伍规律,和提取一些新的认识,冀能为中医临床和中医科研提供借鉴与参考。I方法]检索发表于1988年2月~2014年11月于中国知网有关中医湿疹的医案,并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构建中医湿疹医案数据库;当开展数据探析、统计整理时,需要对原医疗信息的药物名进行全面调整、改正错别字、调整临床术语、搜索原始数据等开展一系列的预处理方案;再将符合标准入选共354诊次的中医湿疹医案,采用Medcase V3.2仓公诊籍国临床治疗信息档案进行全面性分析,形成临床医疗信息整合、存储信息库,并对信息库记载的临床信息进行载录调整与重复性的信息整合。且整理症状术语词汇共87条、累计规范1040频次的前提下,形成了集搜索、储存、规范、研究、深挖相结合的、多类信息深挖模式与框架组建的临床信息深挖系统;通过Medcase V3.2软件,经完善有关规则信息深挖测算系统、Medcase Record Mining软件、Association Rule Analysis模型、Xminer Operation Tool系统与健全FP-Growth计算系统,按照统计学方式进行探索,并总结测试结果,通过舌像、脉象、处方、治疗手段等各个方面按照中医学知识开展对中医湿疹医案经验的总结。[结果]对于频数研究而言,现今一些医生在医治湿疹疾病的过程中,发现其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瘙痒、便干、失眠、烦躁和口干;皮损依次有渗出、丘疹、红斑、结痂、糜烂和抓痕;病变的部位依次分为全身、头面、四肢、躯干。舌象依次为舌质红、舌质淡红、苔薄白、苔黄腻、舌质淡、苔黄、苔白和苔白腻;脉象方面依次为滑、数、细、弦、沉、弱、浮、缓、濡、指纹紫、指纹紫滞、大、平、微、指纹沉滞、指纹赤、指纹紫红、虚、指纹淡紫、结、指纹红、指纹青、指纹青紫。当代医家治疗湿疹的医案中出现的高频治法依次为清热、止痒、祛风、健脾、除湿、利湿、解毒、养血、凉血、疏风、燥湿、活血、温阳、祛湿、润燥、渗湿、益气、散寒、化湿和养阴。对高频治法整合规范后,发现湿疹高频治法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陆德铭主编的《中医外科学》中所列湿疹治法相符,说明湿疹临床治法仍以清热、利湿、养血、祛风、健脾、疏风为主;研究发现当代医家的医案治法灵活,反映湿疹病情多复杂多变、虚实寒热错杂皆有。当代医家治疗湿疹的医案中高频中药依次为白鲜皮、甘草、防风、苍术、茯苓、薏苡仁、地肤予、生地、丹皮、当归、黄柏、苦参、蝉蜕、白术、赤芍。参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雷载权主编的《中药学》将以上的高频中药分类后,高频药物种类为:清热燥湿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利尿通淋药、清热凉血药、补血药、清热解毒药、健脾渗湿药、凉血药等。药物内关联方面,名老医家治疗湿疹常用的15对药对,它们之间都有较高置信度。1.白鲜皮、地肤子;2.白鲜皮、苦参;3.白鲜皮、甘草;4.白鲜皮、防风;5.白鲜皮、生地;6.白鲜皮、慧苡仁;7.白鲜皮、苍歹忙;8.白鲜皮、茯苓;9.甘草、生地;10.生地、丹皮;11.苍术、黄柏;12.苍术、防风;13.苍术、薏苡仁;14.防风、甘草;15.防风、地肤子。治则治法与药物外关联方面:1.与发泄瘀热、养血、润燥外关联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生地。2.与养血外关联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当归。3.与祛风外关联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防风、荆芥、当归。4.与宣表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浮萍。5.与益气、健脾、温阳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黄芪。6.与疏风、透邪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麻黄。7.与补肝、补肾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龙骨。8.与止痒外关联有较高置信度的药物是苍术、荆芥。[结论]选取了当代医家治疗湿疹的医案,然后进行数据挖掘,当中包括统计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其结论大多都是临床行之有效或是古今适用的传统中医理论和认识,和一般教科书当中的理论相近,从而推论出应用数据挖掘进行医案分析是有效可行的。并且透过高频药物的组来总结分析湿疹常用中药的配伍应用关系。通过有关研究,发现医治规则和药物间、临床体征和药物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能够通过定量的公式表达出来,令“症法药”相统一,整理了新的观点,有不少能够在临床上进行实践论证,可以看出信息深挖与健全FP-Growth系统对整理中医临床资料及学习中医知识是一个极其有效的探索手段。

于大猛[9](2012)在《“半蒌贝蔹及攻乌”同方配伍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的核心内容,对中医临床安全用药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历代均有一定数量含反药配伍的方剂,临床亦有反药配伍治病的事实。“半蒌贝蔹及攻乌”是中药“十八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通过对“半萎贝蔹及攻乌”同方配伍方剂的配伍特征和主治病症特点的探讨,为“半蒌贝蔹及攻乌”同方配伍方剂能否在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论文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历代“半蒌贝蔹及攻乌”同方配伍规律的研究。收集整理了中国中医药数据库中从汉代至建国初期的方剂,共84464首,对其中“半蒌贝蔹及攻乌”同方配伍的1297首方剂,运用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处理分析,探讨了“半蒌贝蔹及攻乌”同方配伍方剂的配伍特征和主治病症特点。结果表明:1.“半蒌贝蔹及攻乌”是“十八反”配伍方剂中数量最多的一组。附子的使用频率远多于川乌、草乌。附子半夏是“半萎贝蔹及攻乌”中最常见的配伍。2.在乌头类药物与半夏同方配伍的方剂中,附子半夏同用方剂配伍的药物类别主要有补虚药、温里药、化痰药,常用药物有生姜、肉桂、人参、甘草、茯苓、白术等。主治病症性质为阳虚寒盛,兼有痰、湿或气滞,多用于脾胃病、肺系病,还涉及到心肝肾以及气血津液及肢体经络病症。常见食欲不振、畏寒、腹冷、疲乏、胸闷等症状。关联关系中较密切的有甘草-生姜、甘草-人参、腹冷-畏寒、人参-食欲不振。川乌半夏同用方剂配伍的药物类别主要有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解表药。常用药物有天南星、川乌、白芷、当归、防风、细辛等。主治病症的性质为风寒痰瘀阻滞经络。多用于治疗肢体经络病及气血津液病,症状方面,前者以头痛、口眼歪斜、关节疼痛常见,后者以腹中痞块、瘰疬、痰核流注常见。关联关系中较密切的有没药-乳香、独活-羌活、草乌-无名肿毒、草乌-跌打损伤。草乌半夏配伍方剂与除外阳子的乌头类药物半夏配伍方剂,在配伍特征和主治病症特点两方面与川乌半夏配伍方剂相近。在乌头类与瓜蒌类药物同方配伍的方剂中,以附子天花粉配伍者居多。附子天花粉同用方剂配伍的药物类别主要有补虚药、温里药、清热药,常用药物有白术、人参、防风、茯苓、肉桂、甘草等。主治病症的性质为阳气虚弱,津液上呈不足,郁热生毒。多用于治疗气血津液病和外科病。常见症状有疮、瘰疬、痈、疽、肩背痈肿等。关联关系较密切的有防风-细辛、肉桂-细辛、肉桂-畏寒。草乌天花粉同用方剂配伍的药物类别主要有清热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常用药物有白芷、防风、(?)柏、当归、羌活、乳香、大黄等。主治病症的性质为毒瘀郁结,多用于外科病,常见症状有疮、无名肿毒、痈、疽、跌打损伤、肩背痈肿等。关联关系较密切的有没药.乳香、当归-防风、蓖麻子-无名肿毒、蓖麻子-疮。川乌天花粉同用方剂与草乌天花粉同用方剂的配伍规律相近。附子瓜萎同用方剂配伍的药物类别主要有清热药、解表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等。常用的药物有白芷、防风、当归、羌活、草乌等。主治病症的性质为毒瘀郁结,多用于外科病,常见症状有疮、无名肿毒、痈、跌打损伤、腹中痞块等。关联关系较密切的有天花粉-草乌、当归-防风、木鳖子-疮、蓖麻子-疮。除外附子的乌头类药物与瓜蒌类药物同用方剂配伍的药物类别主要有清热药、祛风湿药、补虚药、解表药等,常用药物有防风、细辛、肉桂、白芷、当归等。主治病症的性质为毒瘀郁结。多用于外科病及肢体经络病,前者以疮、无名肿毒、痈常见,后者以关节疼痛、头痛常见。关联关系较密切的有没药-乳香、大黄-黄柏、疽-痈、没药-痈、黄连-痈。在乌头类与贝母类药物同方配伍的方剂中,以川乌浙贝母配伍者居多,川乌浙贝母同用方剂配伍的药物类别主要有解表药、祛风湿药、化痰药、补虚药,常用药物有没药、大黄、当归、穿山甲、乳香等。主治病症的性质为痰瘀互结。多用于气血津液病和外科病,前者以腹中痞块、症瘕常见,后者以痈、疽常见。关联关系较密切的有穿山甲-大黄、穿山甲.当归、腹痛-寒热往来、苍术-腹痛、青皮-腹痛。除外附子的乌头类药物与贝母类药物同用方剂配伍的药物类别主要有清热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等,常用药物有当归、白芷、大黄、肉桂、甘草等。主治病症的性质为风寒痰瘀阻滞经络,多用于外科病及气血津液病,前者以无名肿毒、疮、痈常见,后者以腹中痞块、症瘕常见。关联关系较密切的有独活-羌活、没药-乳香、赤芍-无名肿毒、柳枝-无名肿毒。在乌头类与白蔹同方配伍的方剂中,以附子白蔹同方配伍方剂居多。附子白蔹同用方剂配伍的药物类别主要有补虚药、温里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常用药物有肉桂、当归、川芎、防风、甘草、细辛、白芷等。主治病症的性质为阳气虚弱,毒瘀郁结。多用于外科病及肢体经络病,前者以疮、跌打损伤、痈、疽常见,后者以关节疼痛、四肢麻木常见。关联关系较密切的有白芷-木香、川芎-当归、当归-跌打损伤、川芎-跌打损伤。川乌白蔹同用方剂配伍的药物类别主要有清热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常用的药物有当归、白芷、白及、肉桂、没药等。主治病症的性质为风寒湿毒瘀郁结。多用于外科病及肢体经络病,前者以疮、跌打损伤、无名肿毒常见,后者以关节疼痛、四肢拘急常见。关联关系较密切的有没药-乳香、草乌-大黄、疮-无名肿毒、牛膝-关节疼痛、大黄-疮。草乌白蔹同用方剂与除外附子的乌头类药物白蔹同用方剂,二者配伍特征和主治病症特点与川乌白蔹同用方剂相近。在乌头类药物与白及同方配伍的方剂中,以附子白及同方配伍方剂居多。附子白及同用方剂配伍的药物类别主要有温里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虚药,常用药物有当归、肉桂、白芷、白蔹、川芎等。主治病症的性质为阳虚寒凝,毒瘀郁结。多用外科病,常见症状有疮、跌打损伤、疽、痈、肩背痈肿等。关联关系较密切的有当归-肉桂、白芷-当归、黄芪-痈、防风-疮。川乌白及同用方剂配伍的药物类别主要有祛风湿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常用药物有草乌、当归、、白蔹、白芷、大黄、没药等。主治病症的性质为风寒湿毒瘀郁结,多用于外科病,常见症状有无名肿毒、跌打损伤、痈、疽等。关联关系较密切的有乳香-没药、防风-疮、穿山甲-疮。草乌白及同用方剂与除外附子的乌头类药物白及同用方剂,二者配伍特征和主治病症特点与川乌白及同用方剂相近。第二部分为中药“十八反”基层医院应用现状调查及分析。方法是实地收集处方,并结合走访、座谈等。收集了河北省围场县中医院及9所乡镇卫生院近3年处方共78238首,其中含“十八反”的处方共255首,含“半蒌贝蔹及攻乌”处方198首。对处方配伍特征和主治病症特点的研究分析方法同第一部分。结果表明:1.“半蒌贝蔹及攻乌”是“十八反”配伍处方中数量最多的一组。附子的应用频率远多于川乌、草乌。附子半夏是“半萎贝蔹及攻乌”中最常见的配伍。反药配伍处方临床多用于常见病、多发病。医生开具反药处方的数量随着年龄和从业年限的增长而增加。2.附子半夏配伍处方的药物类别以补气药为主,常用药物有茯苓、甘草、白术、丹参、黄芪、陈皮等。主治病症的性质为阳虚寒盛。多用于心系病、肺系病、脾胃病、肾系病,常见症状有畏寒、心悸、呕吐、心下痞、水肿等。关联关系较密切的有白术-茯苓、丹参.黄芪、山茱萸-腰疫、熟地黄.腰疫。川乌草乌半夏配伍处方的药物类别以祛风湿药为主,常用药物有甘草、地龙、黄芪、川芎、天麻等。主治病症的性质为外感风寒湿邪。多用于肢体经络病,常见症状有关节疼痛、头痛、肩痛等。关联关系较密切的有甘草-黄芪杜仲-关节疼痛。附子瓜蒌配伍处方的药物类别以补气药为主,常用药物有丹参、黄芪、桂枝、甘草、川芎、茯苓等。主治病症的性质为为阳虚寒凝,痰浊阻滞。多用于心系病、脾胃病,常见症状有心悸、胸痛、胸闷、呃逆、心下痞等。关联关系较密切的有川芎-郁金、丹参-酸枣仁、丹参-心悸、川芎-心悸。附子川贝母配伍处方的药物类别以化痰药为主,常用药物有茯苓、黄芪、白术、白芍、甘草等。主治病症的性质为心肾阳虚,水饮凌心射肺。多用于肺系病、心系病,常见症状有咳嗽、心悸、水肿等。关联关系较密切的有白芍-茯苓、丹参-茯苓、鳖甲-腹中痞块、山慈茹-腹中痞块。附子浙贝母同用处方配伍药物的类别以补气药为主,常用药物有白芍、延胡索、甘草、白术、炮姜等。主治病症的性质为脾肾阳虚。多用于脾胃病、肺系病,常见症状有胃脘痛、呃逆、心下痞、咳嗽等。关联关系较密切的有白芍-甘草、白芍-延胡索、旋覆花-呃逆、代赭石-呃逆。川乌浙贝母同用处方配伍药物的类别以祛风湿药为主,常用药物有牛膝、草乌、乳香、没药等。主治病症的性质为风寒湿痰瘀邪痹阻经络。多用于肢体经络病为主,常见症状有关节疼痛、腰痛等。关联关系较密切的有没药-乳香、没药-牛膝、狗脊-腰痛、熟地黄-腰痛。草乌浙贝母同用处方与川乌浙贝母同用处方的配伍特征和主治病症特点,无明显差别。附子白及同用处方配伍药物的类别以理气药为主,常用药物有陈皮、川楝子、姜黄、砂仁、白术、甘草等。主治病症的性质为脾肾阳虚,多用于脾胃病,常见症状有畏寒、腹满、腹痛、心下痞等。关联关系较密切的有陈皮-姜黄、陈皮-川楝子、荔枝核-腹痛、莱菔子-腹满。海藻甘草同用处方配伍药物的类别主要有补虚药、化痰药、清热药,常用药物有浙贝母、柴胡、牡蛎、昆布、玄参等。主治病症的性质为痰瘀互结,气机郁滞,多用于气血津液病,常见症状有积聚、经前乳胀、瘰疬、胁痛、腹中痞块等。关联关系较密切的有牡蛎.浙贝母、浙贝母.柴胡、玄参.经前乳胀、玄参.积聚。

李莹桥[10](2011)在《山皂荚皂苷的提取工艺及其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分析》文中提出山皂荚(Gleditsia Japonica.Miq)是豆科苏木亚科多年生木本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山皂荚的资源丰富,其荚果中三萜皂苷的含量达20%以上。三萜皂苷是一种优良的表面活性剂,具有抗菌消炎抗癌等医学功效。皂荚的种子和棘刺也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应用前景广泛。本文运用比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山皂荚中总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其中以香草醛-浓硫酸作为显色剂,以分离纯化的山皂荚皂苷作为标准品。实验中对影响山皂荚总皂苷得率的三个因素(即甲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了对比研究,并使用正交试验对其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如下:标准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19C-0.0020,R=0.9993。三个因素对总皂苷提取率影响的大小顺序是:提取次数>甲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山皂荚总皂苷的最佳工艺参数为:75%甲醇,提取60min,提取3次。本文还对山皂荚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研究,主要是山皂荚表面活性剂在提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这些因素的作用规律,之后又通过正交试验对山皂荚表面活性剂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结果显示,山皂荚提取液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山皂荚含量10%,提取时间60min,浸泡时间60min,提取温度98℃,提取次数3次。经过对山皂荚表面活性剂各方面的性能的研究,结果显示,用山皂荚表面活性剂具有非常好的表面活性和洗涤效果。本文又对山皂荚种子和外皮中的化学成分及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山皂荚种子和外皮中化学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均有差异,但从中也可看出,山皂荚种子和外皮中营养组分都很丰富,具有非常好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其开发前景广泛。

二、公英皂刺汤治疗乳痛初起5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英皂刺汤治疗乳痛初起56例(论文提纲范文)

(1)紫金散结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对结节性红斑的认识
        1.1 对中医病名的研究
        1.2 结节性红斑病因病机的研究
        1.2.1 古代中医关于该病的认识
        1.2.2 当代中医医家对于本病病因病机的探讨
        1.3 中医辨证论治
        1.3.1 从“湿热”论治
        1.3.2 从“痰瘀”论治
        1.4 理法方药的研究
        1.4.1 活血化瘀药
        1.4.2 清热利湿药
        1.4.3 中成药
        1.4.4 外治法
    2. 西医医学对于结节性红斑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病因探讨
        2.2.1 感染因素
        2.2.2 非感染因素
        2.3 发病机制探析
        2.4 组织病理学
        2.5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2.5.1 内治法
        2.5.2 外治法
        2.5.3 物理疗法
临床疗效观察
    1. 研究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脱落及终止实验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2.3.1 观察指标
        2.3.2 临床症状评分标准
        2.3.3 疗效评价标准
        2.3.4 统计学分析
        2.4 研究结果
        2.4.1 般资料及病情资料分析
        2.5 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
        2.6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选题目的
    2. 方药分析
    3. 结果分析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中药内外合治结合VSD对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临床研究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西医诊断标准
        1.2.1 糖尿病诊断标准
        1.2.2 糖尿病足诊断标准
        1.2.3 糖尿病足分型
        1.2.4 糖尿病足分级诊断标准
    1.3 中医诊断标准
        1.3.1 中医脱疽诊断标准
        1.3.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1.4 纳入病例标准
    1.5 排除病例标准
    1.6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1.7 疗效判定标准
        1.7.1 中医疾病疗效评定标准
        1.7.2 中医局部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1.7.3 观察指标
        1.7.4 安全性指标
        1.7.5 疗效性指标
    1.8 具体试验方法
        1.8.1 分组方法
        1.8.2 治疗方法
    1.9 统计学方法
2 临床研究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2.2 临床疗效比较
        2.2.1 疗效比较
        2.2.2 观察指标比较
        2.2.3 疗效性指标
        2.2.4 安全性比较
        2.2.5 截趾情况
3 分析与讨论
    3.1 糖尿病足的祖国医学认识
        3.1.1 中医对糖尿病足病名的认识
        3.1.2 中医对糖尿病足病因病机的研究
        3.1.3 中医对糖尿病足的辨证论治
        3.1.4 糖尿病足的分期论治
        3.1.5 糖尿病足的外治
        3.1.6 治疗糖尿病足的常用中药分析
    3.2 西医学对糖尿病足的认识
        3.2.1 西医学对糖尿病足的发生机制研究
        3.2.2 糖尿病足的分类
        3.2.3 糖尿病足的分期
        3.2.4 西医对糖尿病足的治疗
    3.3 中药内外合治结合VSD治疗糖尿病足的理论探讨
        3.3.1 方药分析
        3.3.2 中药功效分析
        3.3.3 VSD作用机制
4 结果分析
5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所获科研成果

(3)中医内外法联合治疗郁滞期外吹乳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疗程规定及观察时点
    5 疗效标准
    6 统计学方法
    7 研究结果
        7.1 三组病例入院情况资料比较
        7.2 三组病例经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积分比较
        7.3 三组病例总体疗效比较
    8 不良反应
    9 结果分析
    10 讨论
        10.1 中医治疗郁滞期外吹乳痈病因病机及治则
        10.2 现代医学发病机理及治疗思路
        10.3 手法排乳的特点
        10.4 中药外敷的优势
        10.5 疏肝通乳汤的组方依据及药理研究
    11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基于乳痈脱疽的疮疡用药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乳痈、脱疽的中医治疗进展
    1. 乳痈的中医治疗进展
        1.1 内治法
        1.2. 外治法
    2. 脱疽的中医治疗进展
        2.1 内治法
        2.2 外治法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
    3. 小结
    4.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古今治疗乳痈、脱疽的用药研究
    1. 课题设计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2. 古今治疗乳痈的用药规律研究
        2.1 唐代及以前治疗乳痈的用药规律
        2.2 宋金元时期治疗乳痈的用药规律
        2.3 明代治疗乳痈的用药规律
        2.4 清及民国时期治疗乳痈的用药规律
        2.5 现代治疗乳痈的用药规律
    3. 古今治疗脱疽的用药规律研究
        3.1 古代治疗脱疽的用药规律
        3.2 现代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用药规律
    4. 连翘治疗乳痈、脱疽的用药研究
        4.1 连翘治疗乳痈的用药研究
        4.2 “疮家圣药”连翘治疗脱疽的用药研究
    5. 总结与讨论
        5.1 古今治疗乳痈的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
        5.2 古今治疗脱疽的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
        5.3 有关连翘“疮家圣药”的研究
结语
附录1:芍药的本草考证
附录2:贝母的本草考证
附录3:古代治疗乳痈、脱疽的方剂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胸痹心痛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一、生平与着述
    二、临床经验形成过程及成才之路与师承教育情况
        1 师从名家,继承创新
        2 精读经典,灵活变通
        3 博采众长,集思广益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一、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二、刘景源教授临床经验总结
        1 温热病的理论认识和辨治经验
        2 湿热病辨治经验
        3 胃脘痛辨治经验
        4 胸痹辨治经验
        5 功能性便秘辨治经验
        6 应用“风药”辨治泄泻经验
        7 咳喘辨治经验
        8 失眠辨治经验
        9 尿路结石辨治经验
        10 Ⅱ型糖尿病辨治经验
        11 高血压病辨治经验
        12 乳腺增生辨治经验
        13 复发性口腔溃疡辨治经验
        14 痤疮辨治经验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景源教授辨治胸痹心痛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3 疗效评价标准
        4 数据管理与分析
    结果
        1 用药频次统计
        2 药物四气频次分析
        3 药物五味频次分析
        4 药物归经分析
        5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组方规律分析
        6 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的新方分析
        7 症状频次分析
        8 症状聚类分析
        9 关键症状分析
        10 关键药物分析
        11 关键药物用量分析
        12 证候类型分析
        13 药-证-症网络分析
    讨论
        1 病名渊源
        2 病因病机
        3 治法方药
        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吕培文教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及应用调和气血法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吕培文教授学术渊源探究
    1 学习成长经历
    2 秉承名家之旨、旁参诸家之长
        2.1 赵炳南学术思想传承
        2.2 房芝萱学术思想传承
        2.3 王玉章学术思想传承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吕培文教授学术思想总结
    1 中西并重与融会贯通
    2 外科辨证首辨阴阳的理解
    3 气血理论在周围血管病中的运用
    4 固护脾肾、以调为补
    5 熟读经典、汲取典籍之精华
        5.1 针对脉管病“久病入络”的理解与认识
        5.2 叶天士“久病入络”理论在外科中的应用
        5.3 《血证论》中对脾阴的理解
        5.4 《血证论》中气血水火的关系
    6 调和气血法与三因制宜理论的运用
    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吕培文教授临床治疗经验总结
    1 糖尿病足溃疡外科证治特色
    2 深静脉血栓的中医证治
    3 下肢淋巴水肿证治特点
    4 理、调、健治疗乳腺疾病
    5 从气、痰、瘀入手治疗甲状腺疾病
    6 多发大动脉炎的中医证治
    7 应用调和法治疗肿瘤特点分析
    8 从血论治荨麻疹
    9 中医外科常用止痛药物总结
    10 围绝经期气血辨证特色
    11 处方谴药轻用量、对药相须重化裁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吕培文教授应用调和气血法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研究
    英文缩略语表
    综述
        综述一脱疽的中医诊疗现状
        1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2 辨证论治特点
        3 外治法特点
        4 总结
        综述二 动脉硬化闭塞症西医诊疗现状
        1 流行病学调查
        2 危险因素
        3 临床诊断方法
        4 药物治疗
        5 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资料
        1 病例选择
        2 诊疗标准
    研究方法
        3 设计方法
        4 治疗方法
        5 观察指标
        6 统计方法
        7 质量控制
        8 伦理原则
    研究结果
        9 一般资料
        10 疗效评价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吕培文学术思想总结及应用回阳生肌法治疗阴证皮肤溃疡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部分 吕培文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渊源概述
    1. 吕培文老师简历
    2. 吕培文老师学术渊源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吕培文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1. 吕培文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概述
        1.1 应用活血化瘀法要灵活地处理温通与清热的关系、补气与补血的关系、治标与治本的关系
        1.2 提出肾精虚衰理论,应用回阳生肌法治疗慢性难愈性溃疡
        1.3 临床重视运用调和法,调和气血阴阳,治疗多种外科疾病
        1.4 外科湿邪为病最为常见,要注意辨别湿热与寒湿
        1.5 痰与气是外科常见病因病机
        1.6 外科治病要顾护脾胃
    2. 吕培文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总结
        2.1 治疗乳腺增生以理、健、调为核心,调理冲任,调和气血
        2.2 浆细胞性乳腺炎
        2.3 大动脉炎
        2.4 皮肤血管炎
        2.5 甲状腺疾病(瘿病)
        2.6 肿瘤术后恢复
        2.7 荨麻疹
        2.8 糖尿病足
        2.9 丹毒
        2.10 股肿
第三部分 吕培文老中医药专家应用回阳生肌法治疗阴证皮肤溃疡的临床研究
    英文缩略语
    文献综述
        1 中医药治疗阴证皮肤溃疡研究进展
        1.1 阴证皮肤溃疡概述
        1.2 中医药治疗阴证皮肤溃疡治疗研究进展
        2 现代医学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研究进展
        2.1 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概述
        2.2 现代医学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1 临床资料
    2 诊疗标准
    3 研究方法
    4 结果
    5 结论
    6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8)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当代中医名家湿疹验方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现代医学对湿疹的研究进展
    1 定义
    2 湿疹的病因病机
        2.1 免疫学研究
        2.2 湿疹和自由基的内在联系分析
        2.3 湿疹和遗传要素的内在联系分析
        2.4 湿疹和微生物变态反应的内在联系分析
        2.5 湿疹与食物不耐受之间联系的分析
        2.6 湿疹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性研究
    3 湿疹的分类
    4 湿疹的诊断要点
    5 湿疹的治疗
    6 小结
第二部分 中医学对湿疹的研究进展
    1 古代医家对于湿疹的了解
    2 湿疹的病因病机
    3 近代医家治疗经验
        3.1 辨证分型临床研究进展
        3.2 专方专药
        3.3 中药治疗湿疹的临床研究
    4 中医外治法
        4.1 中药有效成分
        4.2 洗剂
        4.3 湿敷
        4.4 膏剂
        4.5 霜剂
        4.6 散剂
        4.7 油浸剂
    5 针灸治疗
        5.1 体针疗法
        5.2 耳穴疗法为主
        5.3 梅花针疗法为主
    6 中药外治联合内服
    7 小结
第三部分 验方经验数据挖掘研究
    1 关于数据挖掘
        1.1 国内湿疹数据挖掘的近况
        1.2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行业里的具体运用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3.2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第四部分 讨论
    1 关于湿疹的病名
        1.1 中医对湿疹病名的认识
    2 湿疹的古代处方
    3 当代中医名家治疗湿疹的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
        3.1 赵炳南(899—1984)(北京中医医院)
        3.2 朱仁康(1908-2000)(卫生部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3.3 张志礼(1930-2000)(北京市国家级名老中医)
        3.4 马绍尧(1939-)(上海中医药大学)
        3.5 顾伯华(1916-1993年)(上海中医学院)
        3.6 赵纯修(1936-)(山东中医药大学)
        3.7 徐宜厚(1940-)(武汉市中医院)
        3.8 榻国维(1937-)(广州中医药大学)
        3.9 张毅(成都中医药大学)
        3.10 卢传坚(1964—)(广州中医药大学)
        3.11 魏跃钢(1958—)(南京中医药大学策一临床医学院)
        3.12 秦万章(1931-)(上海中山医院皮肤科)
        3.13 杜锡贤(1948—)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3.14 张作舟(1923-)(中国中医研究院)
        3.15 熊继柏(1942-)(国家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3.16 艾儒棣(1944—)(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3.17 王玉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3.18 袁红霞(1964-)(天津中医药大学)
        3.19 秦亮甫(1924-)(上海市黄浦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3.20 王莒生(北京中医医院院长)
        3.21 刘忠恕(天津中医药大学保康医院)
        3.22 李月玺(1943—)(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
        3.23 金起凤(192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口医院皮肤科)
        3.24 刘文景(潍坊市中医院)
        3.25 李辅仁(1919-)(卫生部北京医院)
        3.26 李林(1942-)(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广安口医院)
        3.27 陈凯(北京市中医医院)
        3.28 刘爱民(河南省中医院)
    4 数据分析讨论
        4.1 数据结果分析
        4.2 优势
        4.3 不足
    5 展望
结语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运算代码表
    附录二 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三 各类频次频率分布表
        4.1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
        4.2 治则治法频次频率分布
        4.3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参考文献

(9)“半蒌贝蔹及攻乌”同方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部分 反药同用的源流探讨
    一.中药十八反的历史沿革
    二.历代医家对反药同用的态度
    三.“半蒌贝蔹及攻乌”的药物范围探讨
第二部分 历代“半蒌贝蔹及攻乌”同方配伍规律研究
    一. 资料与方法
        1. 数据来源及检索方式
        2. 数据规范
        2.1 药物
        2.2 症状
        3. 数据挖掘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 乌头类药物与半夏配伍方剂
        1.1 附子半夏配伍方剂
        1.1.1 配伍药物
        1.1.2 主治症状
        1.1.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1.2 川乌半夏配伍方剂
        1.2.1 配伍药物
        1.2.2 主治症状
        1.2.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1.3 草乌半夏配伍方剂
        1.3.1 配伍药物
        1.3.2 主治症状
        1.3.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1.4 川乌、草乌、乌头、天雄、乌喙与半夏配伍方剂
        1.4.1 配伍药物
        1.4.2 主治症状
        1.4.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小结
        2. 乌头类药物与瓜萎类药物配伍方剂
        2.1 附子天花粉配伍方剂
        2.1.1 配伍药物
        2.1.2 主治症状
        2.1.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2.2 草乌天花粉配伍方剂
        2.2.1 配伍药物
        2.2.2 主治症状
        2.2.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2.3 川乌天花粉配伍方剂
        2.3.1 药物配伍
        2.3.2 主治症状
        2.3.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2.4 附子瓜蒌配伍方剂
        2.4.1 配伍药物
        2.4.2 主治症状
        2.4.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2.5 川乌、草乌、乌头、天雄、乌喙与瓜萎、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配伍方剂
        2.5.1 配伍药物
        2.5.2 主治症状
        2.5.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小结
        3. 乌头类药物与贝母类配伍方剂
        3.1 川乌浙贝母配伍方剂
        3.1.1 配伍药物
        3.1.2 主治症状
        3.1.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3.2 川乌、草乌、乌头、天雄、乌喙与贝母、川贝母、浙贝母配伍方剂
        3.2.1 配伍药物
        3.2.2 主治症状
        3.2.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小结
        4. 乌头类药物与白蔹配伍方剂
        4.1 附子白蔹配伍方剂
        4.1.1 配伍药物
        4.1.2 主治症状
        4.1.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4.2 川乌白敛配伍方剂
        4.2.1 配伍药物
        4.2.2 主治症状
        4.2.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4.3 草乌白蔹配伍方剂
        4.3.1 配伍药物
        4.3.2 主治症状
        4.3.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4.4 川乌、草乌、乌头、天雄、乌喙与白蔹配伍方剂
        4.4.1 配伍药物
        4.4.2 主治症状
        4.4.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小结
        5. 乌头类药物与白及配伍方剂
        5.1 附了白及配伍方剂
        5.1.1 配伍药物
        5.1.2 主治症状
        5.1.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5.2 川乌白及配伍方剂
        5.2.1 配伍药物
        5.2.2 主治症状
        5.2.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5.3 草乌白及配伍方剂
        5.3.1 配伍药物
        5.3.2 主治症状
        5.3.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5.4 川乌、草乌、乌头、天雄、乌喙配伍白及方剂
        5.4.1 配伍药物
        5.4.2 主治症状
        5.4.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小结
第三部分 基层医院应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1. 数据来源及检索方式
        2. 数据规范
        3. 数据挖掘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半蒌贝敛及攻乌”配伍处方
        1.1 川乌、草乌、附了与半夏配伍处方
        1.1.1 附子半夏配伍处方
        1.1.1.1 配伍药物
        1.1.1.2 主治症状
        1.1.1.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1.1.2 川乌、草乌配伍半夏处方
        1.1.2.1 配伍药物
        1.1.2.2 主治症状
        1.1.2.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小结
        1.2 川乌、草乌、附子与瓜蒌类配伍处方
        1.2.1 附子瓜蒌配伍处方
        1.2.1.1 配伍药物
        1.2.1.2 主治症状
        1.2.1.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小结
        1.3 川乌、草乌、附子与贝母类配伍处方
        1.3.1 附子川贝母配伍处方
        1.3.1.1 配伍药物
        1.3.1.2 主治症状
        1.3.1.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1.3.2 附子浙贝母配伍处方
        1.3.2.1 配伍药物
        1.3.2.2 主治症状
        1.3.2.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1.3.3 川乌浙贝母配伍处方
        1.3.3.1 配伍药物
        1.3.3.2 主治症状
        1.3.3.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1.3.4 草乌浙贝母配伍处方
        1.3.4.1 配伍药物
        1.3.4.2 主治症状
        1.3.4.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小结
        1.4 川乌、草乌、附子与白及配伍处方
        1.4.1 附子白及配伍处方
        1.4.1.1 配伍药物
        1.4.1.2 主治症状
        1.4.1.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小结
        2 “藻戟遂芫俱战草”配伍处方
        2.1 海藻甘草配伍处方
        2.1.1 配伍药物
        2.1.2 主治症状
        2.1.3 药物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2.2 芫花甘草配伍处方
        小结
        3 “诸参辛芍叛藜芦”配伍处方
第四部分 总结
    1. 论文小结
        1.1 临床应用现状
        1.1.1. 反药配伍处方临床应用普遍
        1.1.2 反药配伍处方临床多用于常见病、多发病
        1.1.3 医生开具反药处方的数量随年龄和从业年限的增长而增加
        1.2 历代方剂研究与丛层调查的共性结果
        1.2.1 附子是“平蒌贝蔹及攻乌”中最重要的药物
        1.2.2 附子半夏是“半蒌贝蔹及攻乌”中最常见的配伍
        1.2.3 附子纳入十八反值得商榷
        1.2.4 配伍药物与主治症状相同之处
        1.3 历代方剂配伍特征和主治病症特点
        1.4 基层调查处方配伍特征和主治病症特点
    2. 本课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硏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山皂荚皂苷的提取工艺及其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皂荚的概述
    1.2 皂苷的概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山皂荚提取工艺的筛选和优化
    2.1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两种提取液的比较
        2.2.2 标准曲线的制定
        2.2.3 甲醇提取工艺单因素试验
        2.2.4 正交实验设计
    2.3 结果与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山皂荚皂苷表面活性剂的提取及性能测定
    3.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3.2.1 山皂荚皂苷表面活性剂的提取方法
        3.2.2 山皂荚皂苷表面活性剂提取的影响因素
        3.2.3 皂荚提取条件的优化
        3.2.4 表面活性剂基本性能测定方法
        3.2.5 皂荚提取液表面活性测定
        3.2.6 皂荚提取液去污能力测定
        3.2.7 皂荚提取液的复配及应用
    3.3 小结
第四章 山皂荚种子与果壳的化学组分比较
    4.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山皂荚种子与果壳化学组分含量测定
        4.2.2 山皂荚种子与外皮氨基酸组成及含量测定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公英皂刺汤治疗乳痛初起5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紫金散结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观察[D]. 刘炎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2]中药内外合治结合VSD对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D]. 陈思敏.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04)
  • [3]中医内外法联合治疗郁滞期外吹乳痈的临床研究[D]. 韩小燕.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16(11)
  • [4]基于乳痈脱疽的疮疡用药思维研究[D]. 张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5]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胸痹心痛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D]. 郑丰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6]吕培文教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及应用调和气血法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研究[D]. 郭娴.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7]吕培文学术思想总结及应用回阳生肌法治疗阴证皮肤溃疡的临床研究[D]. 贾连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8]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当代中医名家湿疹验方经验研究[D]. 李广冀(Li Kwong Kei).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9]“半蒌贝蔹及攻乌”同方配伍规律研究[D]. 于大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10]山皂荚皂苷的提取工艺及其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分析[D]. 李莹桥. 吉林农业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宫英早喜汤治疗乳房疼痛56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