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60例

舒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60例

一、舒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60例(论文文献综述)

申丽莎[1](2018)在《脾胃肝动态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气(阳)虚肝郁胃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EGF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研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胃镜下胃黏膜及病理学的改变,阐发李振华脾胃肝动态辨证法创立的香砂温中汤对脾胃气(阳)虚肝郁胃滞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临床疗效;2.通过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气(阳)虚肝郁胃滞证患者治疗组及对照组经治疗后的血清EGF浓度的变化,探讨香砂温中汤治疗本病的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70例满足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并除外排除标准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配至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6个月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分别统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和中医证候疗效,同时统计胃镜及病理下的黏膜组织变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及胃镜下胃黏膜、组织的病理改变,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治疗组予香砂温中汤1剂/日,煎剂400ml,早晚各200ml;疗程6个月。对照组予中成药口服,胃复春片,4片/次,3次/日;疗程6个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抽取空腹时静脉血4ml,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EGF的浓度值。分析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该值的变化,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症状总积分方面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均能够改善CAG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两组间症状治疗后总积分差值比较,P<0.05,提示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得出治愈率分别为72.73%、40.63%(P<0.05);其总有效率分别为96.97%、59.38%(P<0.05)。2.经治疗后治疗组胃黏膜萎缩的治愈率为69.70%,对照组为3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胃黏膜萎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76%、46.8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经治疗后治疗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治愈率为48.00%,对照组为20.83%,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及对照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29.17%,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EGF浓度均较治疗前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及对照组血清EGF浓度差值比较,P<0.05,提示治疗组在降低EGF浓度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5.所有纳入的65份病例中,胃黏膜伴有异型增生的共计有2例,样本量少,缺乏可检验性,故在文中未进行描述及数据统计分析。6.本实验研究在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香砂温中汤可改善CAG脾胃气(阳)虚肝郁胃滞证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减轻或逆转萎缩、肠化的病理组织学改变,降低EGF水平,疗效优于胃复春。

丁紫薇[2](2017)在《摩罗丹治疗慢性胃炎的安全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摩罗丹1985年上市以来,在全国等级医院有大量的临床应用,产品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临床的验证和认可,在消费者中也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本研究从既往已经发表的关于摩罗丹治疗慢性胃炎的文献中分析摩罗丹上市后的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根据严格的入选和排除标准纳入有关摩罗丹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统计其中的不良反应事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符合标准的34篇文献中共有1717例受试者,其药物不良反应上报率为0%。结论摩罗丹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邢恩龙[3](2017)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中医证候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研究其与血型、饮食、季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黏膜萎缩等因素的相关性,为本病在临床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以为社区全科医生对居民进行本病的健康宣传教育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在导师的指导与帮助下,通过阅读学习大量的文献资料,设计该研究病种的临床调查表,在亚运村社区、东方医院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集16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患者的临床资料,参考2011年《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提供的标准进行辨证分型,运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数据,总结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证型分布规律,并初步分析该分布规律与季节,饮食,血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黏膜萎缩等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病例样本量为165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87例,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构成比为:1:1.2。经卡方检验P=0.484>0.05,说明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患者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纳入本次研究的165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28岁,年龄最大者89岁,平均年龄59.00±11.03岁。年龄在50-79岁之间的人们得本病的多,共占85.4%。3.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发病人群中,0型血的人数最多,共77例,其次是B型血的患者51例,AB型和A型分别为24例和13例。经过卡方检验,P<0.05,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患者的血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根据胃镜及病理报告,本次收集的165例患者中,单纯胃窦部存在糜烂的有102例,单纯胃角处存在糜烂的有1例,单纯胃底部存在糜烂的有4例,单纯胃体部存在糜烂的有7例,剩下的51例患者均存在两个部位或多个部位散在的糜烂,且多部位的糜烂以胃角、胃窦部散在糜烂的居多。经卡方检验,P=0.000<0.05,说明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患者糜烂部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中医各证型分布,通过卡方检验,P=0.000<0.05,说明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各个证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6.饮食方面,饮食过烫者脾胃湿热型比较多见;饮食辛辣者胃络瘀血型比较多见;食速过快者脾胃湿热、肝胃郁热以及肝郁气滞型比较多见;三餐不规律者肝胃郁热和肝郁气滞型比较多见。7.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中医证型与性别的关系:经卡方检验,P=0.085>0.05,说明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无显着性差异。8.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中医证型与年龄段的关系:以年龄段为分组标准,经卡方检验,P=0.173>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各年龄段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无显着性差异。以中医证型为分组标准,经Kruskal-Wallis H检验,P=0.242>0.05,说明中医各证型的年龄段分布无统计学差异。9.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中医证型与季节的关系:经卡方检验,P=0.001<0.05,说明中医证型的分布与季节有显着性差异。10.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中医证型与血型的关系:经卡方检验,P=0.070>0.05,说明中医证型分布与血型无显着性差异。11.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中医证型与Hp感染的关系:以中医证型为分组标准,经Kruskal-Wallis H检验,P=0.181>0.05,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中医各证型的Hp感染分级无显着性差异。以Hp感染分级为分组标准,进行卡方检验,P=0.037<0.05,说明Hp感染的程度不同会影响中医证型的分布,Hp感染分级不同的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有显着性差异。12.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中医证型与黏膜萎缩程度的关系:以证型为分组标准,经Kruskal-Wallis H检验,P=0.026<0.05,说明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中医各证型的黏膜萎缩程度有显着性差异。以胃黏膜萎缩程度为分组标准,进行卡方检验,P=0.0496<0.05,说明黏膜萎缩程度不同的各组间中医证型的分布有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1.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各个证型间有统计学差异,其证型出现的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胃湿热型、肝胃郁热型、肝郁气滞型、胃络瘀血型、胃阴不足型和脾胃虚寒型。2.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糜烂部位有统计学差异,糜烂部位以胃窦部最为多见。3.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及年龄段没有相关性。4.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中医证型分布与季节有相关性。5.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患者的血型有统计学差异,但是血型和本病的中医证型分布没有相关性。6.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中医证型与Hp感染有相关性,Hp感染的程度不同会影响中医证型的分布。7.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中医证型与黏膜萎缩程度有相关性。

黄东华[4](2017)在《安中舒胃汤联合亚硒酸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安中舒胃汤联合亚硒酸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安中舒胃汤联合亚硒酸钠治疗;对照组给予摩罗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结果观察组治疗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0.00%,81.25%,66.67%。观察组治疗后的幽门螺杆菌阴转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螺杆菌阴转率分别是83.33%、89.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安中舒胃汤联合亚硒酸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明显改善胃黏膜的病理变化,且具有显着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张寅[5](2015)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分布特点与基于细胞动力学表型的调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临床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分布特点的无监督数据挖掘研究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被明确定义为胃癌前病变,是我国的常见多发疑难病。积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以阻断其恶性转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与社会意义,对胃癌的早期预防非常关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及其分布规律的研判、对类证组合及其分布规律的归纳、对证候要素及四诊信息间关联规律的解析、对核心四诊信息组合的发现,可以明确病机关键、确立临床治疗的核心靶点,从而为治则治法的确立奠定临床理论基础,并为重要效验治法的临床应用合理性、优越性提供证候学研究证据。方法基于横断面调查收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四诊信息,建立四诊信息数据库。鉴于不同数据分析策略的方法学优势,联合应用包括因子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简单对应分析、多重对应分析、关联规则算法分析、基于关联规则的复杂系统熵聚类在内的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学信息进行系统剖析。具体包括:1、基于因子分析与系统聚类分析进行证候要素及类证提取;2、应用简单对应分析与最优尺度算法多重对应分析阐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内部相关性;3、基于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分析核心四诊信息群的构成;4、基于熵的关联系数法模型进行证候要素提取及分布特征研究。结果1、基于因子分析的证候要素提取与分布规律研究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候要素包括气虚、气滞、血瘀、痰浊、热、阳虚,就分布趋势而言,气虚、气滞、血瘀、痰浊、热相对多见,阳虚相对少见;2、基于对应分析的证候要素关联性研究显示:在全部6个证候要素中,气滞、气虚、热、痰浊、血瘀5个证候要素聚集构成了内部关系相对最为紧密的核心证候要素集群;3、基于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的四诊信息群研究结果显示:在普通筛选建立条件下,相对核心四诊信息群可以涵盖全部6个证候要素的特征;在苛严筛选建立条件下,纳入核心四诊信息群的仅有12项四诊信息,涵盖气虚、气滞、血瘀、痰浊、热5个证候要素的特征;4、基于熵的关联系数法模型的证候要素研究显示:提取的证候要素包括气虚、气滞、血瘀、痰浊、热、阳虚、阴虚。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核心病机由气虚、气滞、血瘀、痰浊、热、阳虚、阴虚共同构建,"虚、滞、瘀、毒"四端作为重要共同基本病机贯穿全病程。气虚、气滞、血瘀、痰浊、热为临床治疗核心靶点,调气(理气、益气)、活血化瘀、化痰、清热解毒为临床最为关键的四项治则。基于对证候要素、核心证候要素群、核心四诊信息群的系统全面无监督数据挖掘获得的以上结论,凸显了上述治则临床联合应用的重要性。调气活血解毒法临床应用取得优异效验的证候学基础,正是其调气(理气、益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联用的治则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要点与关键证候要素靶点的全面涵盖。第二部分实验研究基于细胞动力学表型的调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机制研究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情进展是一个具备多时相、多阶段特点的典型恶性转化病程序列,胃上皮细胞动力学紊乱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恶性转化的重要细胞学机制。Ezrin蛋白是细胞骨架与细胞膜之间的连接蛋白,其567位苏氨酸磷酸化介导蛋白分子构象改变实现Ezrin的活化,在细胞迁移、增殖、侵袭、凋亡、极化维持、胞内运输等一系列细胞动力学行为中承担关键功能。Ezrin是慢性萎缩性恶性转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其表达水平与病理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Ezrin也是调控胃壁细胞泌酸过程的关键节点蛋白,其对胃酸分泌的调控影响胃内微环境的稳态。调气活血解毒法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临证遣方策略,临床研究部分已证实其临证应用优异效验的证候学基础,消痞灵是以此立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典代表方剂,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恶性转化进程具有确切阻断作用。以消痞灵为载体开展基于细胞动力学表型的调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机制研究,有助于阐明调气活血解毒法对胃上皮细胞动力学紊乱可能的干预作用、明确其临床效验的细胞动力学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分别制备消痞灵中药生药粗提物与含药血清、对照血清,以原代极化培养兔胃壁细胞、人永生化胃上皮GES-1细胞、MNNG诱导恶性转化后人永生化胃上皮MC细胞、人胃腺癌AGS细胞为胃上皮细胞模式体系开展以下工作:1、基于免疫荧光实验评估其对原代培养兔胃壁细胞酸分泌能力与泌酸相关重要节点蛋白Ezrin、Thr567位磷酸化Ezrin、H,K-ATPase亚细胞定位的调控;2、基于活细胞迁移实验与划痕实验综合评估其对GES-1、MC、AGS细胞迁移能力的调控;3、基于MTS实验、三维培养实验评估其对GES-1、MC、AGS细胞活力的调控;4、基于Transwell实验评估其对AGS细胞侵袭能力的调控;5、基于Western-blotting实验评估其对MC细胞、AGS细胞Ezrin蛋白表达及EzrinThr567位磷酸化的调控规律。结果1、生药粗提物及含药血清对原代极化培养兔胃壁细胞泌酸动力学表型及Ezrin、H,K-ATPase亚细胞精确定位无显着调控作用;2、生药粗提物可减低GES-1细胞迁移的路程、速率,增加GES-1细胞迁移的位移、速度;生药粗提物可抑制MC细胞迁移能力;生药粗提物及含药血清均可抑制AGS细胞迁移能力;3、生药粗提物可提升GES-1细胞活力,含药血清对GES-1细胞活力无调控作用;生药粗提物及含药血清可抑制MC、AGS细胞活力;4、生药粗提物与含药血清可抑制AGS细胞侵袭能力;5、伴随上述动力学表型的调控,生药粗提物与含药血清均可下调MC细胞、AGS细胞Ezrin蛋白表达水平与EzrinThr567位磷酸化水平。结论调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良好效验的机制,可能与其对伴随慢性萎缩性胃炎全病程的胃上皮细胞动力学紊乱的调控作用有关。在体外研究中,以消痞灵为载体的调气活血解毒中药抑制了恶性潜能及癌变后胃上皮细胞高迁移、高侵袭、高增殖和(或)低调亡特征的动力学表型,并且对于模拟正常胃上皮细胞迁移、增殖动力学表型及胃壁细胞泌酸动力学表型无显着调控作用。上述调控作用是通过下调恶性潜能及癌变后胃上皮细胞Ezrin蛋白表达水平、抑制Ezrin Thr567位点磷酸化修饰水平直接介导的。

马义斌[6](2014)在《叶天士久病入络学说及其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进一步的探讨“久病入络”的实质性问题,深入研究叶天士代表着作《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胃络理论,并对其中的胃络治法及通胃络方药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其治疗胃病的规律性处方用药,将其理法方药的规律性应用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当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络病层面的发病机理、辨证分型及遣方用药做出进一步的把握。方法:1.查阅叶天士有关“久病入络”学说的主要着作及现代研究的相关文献,从各个层面探讨“久病入络”的实质问题,对胃的生理病理、胃络结构作出描述,对《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胃络理论”作出分析。2.从《临证指南医案》中的有关胃病章节当中,筛选出与胃络病治疗相关病案,依照叶天士对相关病案中对络病病机的描述及组方中药物性味归经、剂量大小来推导通络法,对统计出的通络法逐个进行频次分析。3.对统计出的通络法下分别相对应的药物建立Excel数据库并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叶天士治疗胃络病的组方规律,常用药物。4.结合胃络病理论、中西医对CAG研究新进展以及叶天士通络法、常用通络药来指导以后CAG中医临床治疗。结果:对《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胃络理论”作出分析,对通络法进行了频次分析,对叶天士治疗胃病的组方规律,常用药物进行深层次剖析,并结合了现代医学进一步阐述了CAG的诊断、治疗。结论:叶天士是“久病入络”的提出者,其继承了《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及诸代医家的重要络病学术思想,并加以升华,并将此理论应用在胃病的治疗当中,对胃病的病因病机加以详述,明确了胃病发病当中气,经,络,血的关系,解决了萎缩性胃炎分型过多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通络大法,用药很有选择性且直入血络,主张辛味药、活血化瘀药及虫类药的使用,其“久病入络”理论及通络方药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从理论到治疗的补充及完善。

陈婷[7](2013)在《益气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益气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并运用中医学相关理论对气阴两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和益气养阴汤的疗效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在确立严格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均衡、对照、双盲的原则,将60例合格受试对象分为试验组30例,给予益气养阴汤,水煎浓缩至300ml,早晚分两次温服,日一剂;对照组30例,给予胃复春片(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生产、主要成分菱角三七、枳壳等),每日3次,每次4片,饭前半小时服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中药、中成药及西药制剂。以上两组患者各服药3个月为一个疗程。将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胃镜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等作为治疗前后和组间疗效观察,共观察1个疗程。结果:益气养阴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益气健脾、养阴和胃、清热化瘀之功。治疗后胃镜下观察改善黏膜炎症有效率90%,病理组织学检查示固有腺体萎缩治疗有效率达93.3%,改善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有效率达60%,Hp根除率达72%。试验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7%。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着差异,试验组在改善患者症状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益气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但可以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而且疗效确切、药性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毕鹏[8](2013)在《补中消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补中消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夹瘀型的临床疗效,并从理论和药理两个方面探讨其作用机理,以期为新药研发打下基础。方法:选择临床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补中消萎汤水煎剂,对照组给予胃复春口服,两个月为一个疗程,共观察三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研究显示,试验组在中医症候疗效、症状积分疗效、胃镜疗效、病理疗效、HP清除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能明显改善胃脘痞满、胃脘隐痛或刺痛、胃脘嘈杂感、乏力、纳差、口干等不适,在改善大便不调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在观察过程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补中消萎汤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促进病变胃粘膜的修复,缓解甚至解除不适症状,减少病人的痛苦。

张宁宁[9](2013)在《胃康煎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的前列。主要症状表现为上腹部的满闷或者胀痛,具有病程长、症状顽固的特点,属中医学“胃脘痛”、“呃逆”、“胃痞”等的范畴。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CAG列为胃癌癌前期状态,并将在此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IM)称为胃癌前期病变。由于病程长、症状顽固且容易发生癌变的特点,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生理不适和极大的心理压力。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开发拓展组方严谨、临床疗效较佳的方药极具价值。刘建平教授自拟“胃康煎剂”,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胃康煎剂”对CAG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症状,胃镜像,病理,幽门螺杆菌(He11eobaeterpylori,HP)及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的影响。方法:所有60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1年3月~2012年9月在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就诊的CAG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经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患者,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即胃康煎剂组30例,对照组为胃复春组30例。两组病例资料经统计软件分析(P>0.05),无显着性差异,符合对比观察的要求。治疗组服用“胃康煎剂”,由河北省中医院制剂室煎制,150ml/袋,分早、晚温服1袋(空腹);对照组服用胃复春片,4片/次,3次/日。连续观察3个月(1个疗程),要求所有受试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能服用其它治疗CAG的药物。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疗效、胃镜、病理的改变、Hp感染以及胃蛋白酶原的变化,并通过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观察血、尿、便常规、心电图以及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检测,对安全性做出评价。结果:1治疗后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治疗后两组疗效在胃痛、烧心、泛酸、大便异常、上腹压痛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 <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胃胀改善上差异不明显(P>0.05)。Table82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均为30例,治疗组治愈7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愈6例,总有效率83.3%,经Ridit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Table93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经t检验,两组的治疗前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积分差异显着(P <0.05),说明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Table104胃镜下粘膜征象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经Ridit检验,两组疗效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Table115胃黏膜萎缩程度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经Ridit检验,两组疗效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Table12。6肠上皮化生疗效比较:两组均治疗30例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82.61%,对照组总有效率30.00%。经Ridit检验,两组疗效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Table137经X2检验,两组疗效无显着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HP感染方面的疗效相当。见表Table148血清胃蛋白酶原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PGⅠ:92.03士4.82,PGⅡ:13.43士4.5,PGⅠ/PGⅡ:7.13士2.78;对照组PGⅠ:75.23士4.98,PGⅡ:13.27士3.86,PGⅠ/PGⅡ:5.53士2.36。经t检验,两组疗效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Table15结论:“胃康煎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有良好的疗效,且优于胃复春片。“胃康煎剂”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胃康煎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有一定的逆转作用,同时具有提高血清PG含量,抗HP感染的作用。“胃康煎剂”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良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魏玉霞[10](2012)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近10年中医文献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借助数据库、数据挖掘等手段,以近1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分别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素、证候规律、用药规律等不同方面及相关性进行分析处理,为归纳总结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做了一种尝试和探索,为理论与临床结合提供一个平台。目的:从多角度、多层次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候、证候要素、病机及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为完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体系作出有益探索,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通过检索2000-2011年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相关数据库,得到相关文献;2.进行数据预处理:对证型名称、症状名称、药物名称进行规范;3.建立数据库:通过计算机编程把原始数据库录入excel数据库;4.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频繁项集、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进行数据统计:(1)证型、证候要素、靶位进行频数分析;(2)对症状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3)对药物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4)运用频繁项集和关联规则对药物和药物、症状和药物进行数据挖掘;结论:1.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近10年中医文献的研究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分型多、参考标准不统一,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症状、药物名称不规范等,制约了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应用和行业交流;2.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提取慢性萎缩性胃炎近10年中医文献中主要的证候要素、靶位并探索其应证组合规律;中医的证候千变万化,而证候要素、靶位相对简约,多元统计方法能够较好地展现这种复杂的组合关系3.通过对症状聚类分析,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候归纳为9类,即:脾胃虚弱、胃阴亏虚、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肝气郁滞、瘀阻胃络、脾阳虚、胃热壅盛等;4.通过对药物频数分析,发现补益药、理气药、清热药三类药物的使用频次较高,其中补气药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异性药物;5.通过对药物聚类分析,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7种聚类方,从功效方面来看,包括:扶正、祛邪、扶正祛邪三类;6.通过药物与药物关联分析,发现四君子汤、二陈汤、行气活血方是医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方药,三者之间的配合应用构成了医家用药的一般规律。7.通过对症状与药物的关联分析,发现对于核心症状:食欲不振、嗳气胃脘胀痛、上腹饱胀,核心药物是炙甘草、茯苓、白术、党参、黄芪、陈皮。反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候要素为气虚、气郁,靶位为:肝、脾、胃;肝气郁滞、脾胃气虚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证型。本研究的创新点:1.合理运用“证候要素”和“靶位”以及“应证组合”思路,结合数据挖掘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近10年期刊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就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治提出新的认识;2.从文献角度、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候类型、证候要素、病机、用药规律进行总结,从多层次、多角度探索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候特征和用药规律。

二、舒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6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舒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60例(论文提纲范文)

(1)脾胃肝动态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气(阳)虚肝郁胃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EGF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对象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病例选择标准
    3 治疗方法
    4 疗效判定标准
    5 观察项目与方法
    6 统计处理
第二部分 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治疗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理论探讨
    1 现代医学有关CAG的认识
    2 中医学有关CAG的认识
    3 李振华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思想
    4 香砂温中汤
    5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胃镜及病理照片
    附录2 主要症状积分量化表
    附录3 主要症状分度表
    附录4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分型及治疗近况
        参考文献
    附录5 研究生期间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2)摩罗丹治疗慢性胃炎的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文献纳入标准
    1.3 文献排除标准
    1.4 文献检索策略
    1.5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2.2 文献基本情况
    2.3 安全性分析
3 讨论

(3)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中医证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中医研究进展
        1.1 中医病名研究
        1.2 古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现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4 治疗
        2 西医研究进展
        2.1 定义及临床表现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3 诊断
        2.4 治疗
        3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胃黏膜糜烂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概述
        2 临床表现
        3 临床分级及分型
        4 病因及发病机制
        4.1 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4.2 中医病因病机
        5 治疗
        5.1 西医治疗
        5.2 中医治疗
        5.3 中西医结合治疗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
        2.2 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3.2 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中医证候规律探讨
        3.3 问题与不足
    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4)安中舒胃汤联合亚硒酸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理疗效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幽门螺杆菌阴转率对比
3 讨论

(5)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分布特点与基于细胞动力学表型的调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Ezrin在上皮细胞动力学调控中的功能与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综述三、Ezrin在胃壁细胞泌酸动力学调控中的功能与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分布特点的无监督数据挖掘研究
    研究背景
    研究概述
        研究一、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及类证提取的因子分析与系统聚类分析研究
        研究二、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分布特征的简单对应分析研究
        研究三、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分布特征的最优尺度算法多重对应分析研究
        研究四、慢性萎缩性胃炎核心四诊信息群的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分析研究
        研究五、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提取及分布特征的基于熵的关联系数法模型分析研究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基于细胞动力学表型的调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
    研究方案概述
        研究一、调气活血解毒法对原代极化培养胃壁细胞酸分泌的调控
        研究二、调气活血解毒法对人永生化胃上皮GES-1细胞、恶性转化人永生化胃上皮MC细胞、人胃腺癌AGS细胞迁移能力的调控
        研究三、调气活血解毒法对人永生化胃上皮GES-1细胞、恶性转化人永生化胃上皮MC细胞、人胃腺癌AGS细胞活力的调控
        研究四、调气活血解毒法对人胃腺癌AGS细胞侵袭能力的调控
        研究五、调气活血解毒法对恶性转化人永生化胃上皮MC细胞、人胃腺癌AGS细胞Ezrin表达水平、Ezrin Thr567磷酸化水平的调控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个人简历

(6)叶天士久病入络学说及其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立题依据
第一部分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近况
    1 中医对本病的研究近况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辨证及治疗
    2 西医对本病的研究近况
        2.1 去除病因
        2.2 西药治疗
        2.3 内镜下治疗
        2.4 手术治疗
    3 结语
第二部分 叶天士概述
    1 叶天士的生平
    2 叶天士的主要学术着作
    3 叶天士主要学术思想简介
        3.1 勤求古训,创立新说
        3.2 博采众方,别开法门
        3.3 精研温病,治分经络
        3.4 重视脾胃,倡养胃阴
第三部分 叶天士“久病入络”学说研究
    1 叶天士“久病入络”学说提出的历史渊源
        1.1 《内经》为脉络学说形成奠定理论基础
        1.2 《金匮要略》奠定脉络学说临床证治基础
        1.3 汉代之后历代医家对脉络学说的进一步发展
        1.4 明清时期是“久病入络”学说的成熟期
    2 “久病入络”学说对中医学的影响及后期发展
        2.1 “久病入络”学说对中医学的影响
        2.2 “久病入络“学说的后期发展
    3 久病入络的实质探讨
        3.1 “络”的本质
        3.2 “久病”的概念
        3.3 “久病入络”的发生机理
        3.4 “久病入络”的特点
        3.5 “久病入络”的临床指导意义
第四部分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络病学术思想研究
    1 叶天士对胃络病的认识
        1.1 胃络生理特点的认识
        1.2 胃络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胃络病的治疗
    2 通胃络法研究
        2.1 治胃络法来源依据
        2.2 研究方法
        2.3 通络法图表统计分析
    3 通胃络方药研究
        3.1 通胃络方药来源
        3.2 研究方法
        3.3 通胃络相关药物分析
        3.4 通胃络相关方剂分析
第五部分 “久病入络”学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指导意义
第六部分 慢性萎缩性胃炎络病的病机
    1 络气郁滞(虚滞)
    2 络脉瘀阻
    3 络脉绌急
    4 络脉瘀塞
    5 络息成积
    6 络脉损伤
    7 络虚不荣
    8 毒邪滞络
第七部分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络病发病规律
    1 具有从“胃络通畅”向“胃络不通”方向发展的发病规律
    2 具有趋向于“胃络萎缩”方向发展的发病规律
    3 具有趋向于“胃络瘀阻”方向发展的发病规律
    4 具有趋向于“疼痛渐重”方向发展的发病规律
    5 具有趋向于难治性、缠绵性、复发性方向发展的发病规律
第八部分 慢性萎缩性胃炎络病的诊断
    1 传统中医四诊合参的诊断方法
    2 胃镜下的诊断
    3 病理诊断
第九部分 慢性萎缩性胃炎络病的中医治疗
    1 依照胃经胃络传变规律论治
        1.1 未病先防,顾护胃气
        1.2 初病急治,以防入经
        1.3 在经治气,兼顾胃络
        1.4 在络治血,以防恶变
        1.5 养通并举,标本兼顾
    2 依照传统辨证论治方法论治
        2.1 温阳益气活血通络法
        2.2 辛香理气和血通络法
        2.3 活血化瘀搜剔通络法
        2.4 祛湿化痰清热通络法
        2.5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
        2.6 清热解毒凉血通络法
        2.7 疏肝理气化瘀通络法
    3 依照微观辨病辨证论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益气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观察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西医诊断标准
        (三)中医诊断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计分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分组方法及组间均衡性分析
        (二)治疗方法
        (三)控制偏倚因素的措施
    三、观察指标
        (一)安全性观察
        (二)疗效性观察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疗效判定标准
        (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方法
        (三)治疗结果与分析
    五、安全性观测
讨论
    一、现代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改变的认识
        (三)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二、中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一)中医归属
        (二)病因病机
        (三)治则治法
    三、益气养阴汤的组方及方义
        (一)组方依据
        (二)组方用药
        (三)方解
        (四)现代药理研究
        (五)作用机理探讨
    四、临床疗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8)补中消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病历资料
        (一)西医诊断标准
        (二)中医诊断标准
        (三)纳入和排除标准
        (四)病例一般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一)治疗方法
        (二)观察指标
        (三)疗效评定标
        1.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标准
        2.主要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3.胃镜检查和病理疗效评定标准
        (四)统计学处理方法
    三、治疗结果
        (一)主要症状对比与分析
        (二)中医症候对比分与析
        (三)症状积分对比与分析
        (四)胃镜疗效对比与分析
        (五)固有腺萎缩疗效对比与分析
        (六)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疗效对比与分析
        (七)HP 清除率对比与分析
        (八)不良反应
讨论
    一、现代医学对 CAG 癌前病变的认识
        (一)病因与发病机理
        (二)诊断
        (三)CAG 癌前病变的防治
    二、中医学对 CAG 癌前病变的认识
        (一)CAG 癌前病变中医病因病机
        (二)治则治法
    三、方药分析
        (一)方解
        (二)现代药理研究
    四、补中消萎汤治疗 CAG 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详细摘要

(9)胃康煎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慢性萎缩性胃炎近10年中医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前言
        参考书目
    1 基于证素-靶位-应证组合规律的CAG近1 0年中医文献的证候研究
        1.1 数据准备和预处理
        1.1.1 文献资料
        1.1.2 研究方法
        1.1.3 数据分析方法
        1.2 基于文献研究的证候要素和靶位提取以及应证组合规律的研究
        1.2.1 基于文献研究的CAG基本证型
        1.2.2 基于专家观点的CAG证候要素的提取
        1.2.3 基于专家观点的CAG靶位的提取
        1.2.4 CAG应证组合
        1.3 小结
        参考文献
    2 基于多元统计的CAG近10年中医文献症状研究
        2.1 数据准备和预处理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分布特点
        2.2.1 基于频数分析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分布特点
        2.2.2 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的因子分析
        2.2.3 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的聚类分析
        2.3 小结
        参考文献
    3 基于多元统计的CAG近10年中医文献的用药规律研究
        3.1 数据准备和预处理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分布特点
        3.2.1 基于频数分析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分布特点
        3.2.2 基于因子分析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
        3.2.3 基于聚类分析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
        3.3 小结
        参考文献
    4 基于CAG近10年中医文献的症状药物关联分析
        4.1 关联分析
        4.1.1 关联分析的定义
        4.1.2 关联规则相关概念
        4.1.3 关联规则的过程
        4.1.4 关联规则的算法
        4.1.5 关联规则的相关问题
        4.2 CAG的关联分析
        4.2.1 CAG药物与药物关联分析
        4.2.2 CAG症状与药物关联分析
        4.3 小结
        参考文献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舒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6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脾胃肝动态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气(阳)虚肝郁胃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EGF的影响[D]. 申丽莎.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8(02)
  • [2]摩罗丹治疗慢性胃炎的安全性分析[J]. 丁紫薇.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11)
  • [3]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胃黏膜糜烂的中医证候研究[D]. 邢恩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4]安中舒胃汤联合亚硒酸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 黄东华. 系统医学, 2017(05)
  • [5]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分布特点与基于细胞动力学表型的调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机制研究[D]. 张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08)
  • [6]叶天士久病入络学说及其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研究[D]. 马义斌. 甘肃中医学院, 2014(11)
  • [7]益气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 陈婷.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8]补中消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D]. 毕鹏.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9]胃康煎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研究[D]. 张宁宁. 河北医科大学, 2013(12)
  • [10]慢性萎缩性胃炎近10年中医文献研究[D]. 魏玉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舒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60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