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地区果树设施栽培现状及发展趋势

包头地区果树设施栽培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包头地区果树设施栽培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田跃,姚冠新[1](2022)在《江苏省设施果树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市场对应时优质鲜果需求的攀升,设施果树产业发展迅速。江苏省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水果生产省份,设施果树栽培正逐渐成为该省果业发展新的主力军。系统梳理了江苏省设施果树发展历史和现状,并分别从草莓、葡萄和桃入手,详细分析了3种设施果树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发展策略,以期为江苏省设施果业发展提供参考。

谢玉明,谭德龙,聂松青,张长远,聂俊,郑锦荣,李艳红[2](2021)在《广东葡萄设施栽培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葡萄是我国主要果树之一,其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随着避雨技术、打破休眠等技术的推广应用,葡萄种植已从传统产区北方逐渐扩展到南方。广东地区通过设施种植葡萄,有效克服了气候条件的短板,具有见效快、收益高等特点,该模式逐渐成为广东农业发展的新亮点。为了解广东葡萄设施栽培状况,从葡萄设施栽培的国内外现状、广东概况、模式、类型、品种、技术、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广东葡萄设施栽培面积和产量持续上升,栽培模式和标准化栽培技术方面取得较大发展,但仍存在品种结构单一、设施栽培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弱、栽培设施不合理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重点需要进一步加强适宜广东气候条件下种植的葡萄新品种选育,提高设施栽培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开发适合广东地区葡萄栽培的抗台风、避高温的避雨设施,注重品牌发展,实现三产融合,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推进葡萄生产由"数量型效益"向"质量型效益"转变,推动广东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

陈建,张文河[3](2021)在《北方果树设施栽培的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果树栽培方式对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地市地形条件等天然条件过度依赖,同时产量与质量也十分有限,而设施栽培这种新型的果树栽培方式借助科学技术水平的帮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果树栽培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北方严寒地区,设施栽培的技术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果树产量,促进了我国北方果树栽培业的现代化。

范盼盼[4](2021)在《不同栽培环境及其对冬枣生长结果和效益的影响》文中指出本研究以第一师11团17连巴山林业暖棚、冷棚和露地栽培的冬枣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试验和研究,分析比较了冬枣设施栽培及露地栽培所需要的环境因子的变化,以及设施环境因子对冬枣物候期、果实品质和产量经济效益的的影响,为设施栽培冬枣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在冬枣整个生长发育期,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最高温度均出现在7月份。设施栽培相对湿度和露地相对湿度变化基本一致,一年中,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相反。(2)1-3月份设施栽培温度与露地栽培温度日变化周期趋势基本一致,设施栽培在下午15:00-16:00达到日最高温度,在上午8:00-9:00达到日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比露地提前2个小时左右出现,露地栽培最高温度出现在下午17:00-18:00。与露地温度相比,2-3月份设施内温度明显提高。1月份暖棚相对湿度高于冷棚和露地,冷棚和露地相对湿度基本接近;2月份相对湿度大小为冷棚>暖棚>露地;3月份冷棚相对湿度最高,暖棚湿度仅次于露地。(3)设施栽培冬枣萌芽期日均温为15.35℃~15.82℃,夜间温度7.40℃~7.72℃,白天温度24.74℃~25.39℃。露地萌芽期日均温为23.36℃,夜间温度17.43℃,白天温度30.36℃。露地冬枣萌芽温度高于设施冬枣。暖棚冬枣萌芽期平均相对湿度为37.21%,冷棚为84.45%,露地为35.10%,萌芽期平均相对湿度大小为冷棚>暖棚>露地。(4)设施栽培使冬枣物候期提前。暖棚冬枣物候期出现最早,冷棚次之,露地最晚,设施栽培延长了冬枣花期和果实生长发育期,并且延后了落叶期。与露地冬枣相比,暖棚冬枣提前30-45天成熟,冷棚冬枣提前30天成熟。(5)冬枣适宜花期日均温在21.69℃~24.87℃之间,相对湿度为39.66%~51.80%。冬枣幼果期日均温变化在24.72℃~26.76℃之间,平均相对湿度范围56.99%~64.61%。成熟期日均温为22.01℃~27.33℃,相对湿度范围62.44%~75.73%。设施栽培使冬枣处在各生长期的适宜范围中,有利于冬枣生长发育,使冬枣提前成熟。(6)设施栽培冬枣单果重为16.44g~18.04g,露地冬枣单果重19.09g。冬枣半红期时,设施栽培冬枣总糖含量高于露地栽培,冬枣全红期时,总糖含量冷棚>露地>暖棚。冬枣半红期和全红期时,设施冬枣糖酸比大于露地栽培,露地冬枣的可滴定酸、维C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设施冬枣。(7)设施栽培单果重虽小于露地冬枣,但每株平均果吊比大于露地,单株产量高于露地,暖棚、冷棚和露地亩产量分别为2178kg、2877kg、1746kg。设施栽培投入成本是露地成本的2~3倍,冬枣上市时间比较早,市场价格高于露地,每亩产值达到7.19~8.71万元,经济效益高于露地栽培。

徐畅[5](2021)在《设施栽培对杨梅果实采后品质和贮运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梅(Morella rubra Sieb.et Zucc.)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份,浙江省是全国杨梅的主产区。浙江杨梅多集中于6月成熟,易遇到南方梅雨季节,果实易腐烂,不耐贮运。设施栽培具有改变果实成熟期、避雨和防虫等作用,在果树生产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设施栽培对杨梅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以促成栽培、避雨栽培、罗幔栽培等不同设施栽培条件下的‘荸荠’和‘东魁’成熟果实为材料,研究设施栽培对杨梅果实采后品质和贮运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比较了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果实主要品质差异。促成栽培的果实成熟期提前,其果实CIRG、单果重、纵横径和硬度等外在品质以及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等内在品质差异不显着,这表明促成栽培在提早果实成熟期的同时保证了果实品质。2019年和2020年杨梅果实成熟季节降雨量差异大,在雨水较多的年份(2020年),避雨栽培果实风味更浓郁,萜烯类挥发性物质含量显着高于露地栽培果实,表明避雨栽培果实采后香气品质更佳。2020年避雨栽培的果实异槲皮苷含量显着高于露地栽培的果实。此外,罗幔栽培等设施栽培对果实中的花色苷、槲皮苷、杨梅苷、金丝桃苷等类黄酮物质含量影响不显着。2.比较了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杨梅果实采后的贮藏性差异。发现:不论是常温贮藏(20℃)还是低温贮藏(0℃),设施栽培果实采后贮藏的腐烂指数、失重率变化均小于露地栽培。促成栽培的‘荸荠’果实硬度始终高于露地栽培,而不同栽培方式下果实采后的CIRG、TSS等变化无显着差异。这表明设施栽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杨梅果实采后贮藏性,可能与其避雨、防虫等作用有关。3.比较了5种不同包装方式对果实运输后品质的影响。发现:包装2(单层纸盒+抽真空)减震效果好,运输后果实损伤小,品质维持最佳,适合作为精品果包装推广应用;包装3(单层蛋糕纸托+塑料盒+抽真空)减震减损效果次之,该包装也能较好保护果实运输后品质;包装1(单层塑封板+抽真空)、包装4(多层散装+抽真空)、包装5(多层散装+杨梅叶)减震减损效果较差,商业化粗放物流情况下对果实品质维持效果不佳,适合于短路径、平稳物流方式下果实运输。通过比较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果实内外品质以及贮藏性差异,发现设施栽培可能通过避雨和防虫作用,改善果实品质,提高贮藏性。此外,结合果实包装运输实验,本论文研究为杨梅生产提质增效、采后品质维持及减损实践提供了依据及工作基础。

王军晓[6](2021)在《设施栽培条件下枣园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设施栽培模式是经济林果树的高效产业模式,是调整产业布局、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设施栽培条件下,由于相对封闭的空间和特殊的微气候环境,以及大量化肥使用、高强度人工耕作,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失衡,影响树体正常生长,果树的产量和品质下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能与大部分陆地植物根系共生的内生真菌,菌根共生后可以提高宿主植物对营养元素和水分的吸收,从而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性。枣树是典型的丛枝菌根树种,前期研究表明菌根共生可以显着提高枣树的生长和抗逆。本研究以设施栽培条件下冬枣果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冬枣果园的土壤特性、分布规律和冬枣根系菌根状态,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解析了AMF群落多样性,进一步分析环境和栽培模式对AMF群落多样性的驱动效应和群落组装机制,为设施条件下冬枣果园健康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冬枣果实转色期,在陕西省大荔县全域范围随机选择冬枣的19个温棚和13个冷棚,采集根系和根际土。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表明,温棚土壤呈强碱性(p H 8.73),土壤轻度盐化,速效钾、速效磷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极低、总氮含量缺乏;冷棚土壤呈碱性(p H 8.16),土壤中度盐化,速效钾含量丰富,速效磷含量中等偏上,有机碳、总氮含量缺乏。与温棚相比,冷棚蔗糖酶的活性提高了77.44%,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无差异;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提高了234.63%,总球囊霉素、侵染率和孢子密度无差异。(2)对AMF rDNA SSU区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引物选择AMDGR/AMV4.5NF,以97%的相似度阈值聚类,共鉴定到了225个OTU,其中165个OTU鉴定到属,隶属于4目6科6属。Glomus、Paraglomus和Claroideoglomus是温棚和冷棚的共有属,Scutellospora、Ambispora和Diversispora为冷棚的独有属,Glomus、Paraglomus和Scutellospora属在不同设施栽培类型中的相对丰度存在显着差异。Glomus和Paraglomus属在群落中的相对丰度与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分别呈显着负相关和正相关。(3)冷棚的物种丰富度为56.6,显着高于温棚(37.88)。相关性分析表明,p H与丰富度指数和Faith’s PD指数显着呈负相关,表现出单峰模型;氨态氮与Faith’s PD指数呈显着正相关,表现出单峰模型;氨态氮、蔗糖酶与丰富度指数呈显着正相关,表现出线性模型;蔗糖酶与Faith’s PD指数呈显着正相关,表现出线性模型关系。(4)基于Bray-Curtis距离算法的PCo A分析表明,温棚和冷棚的AMF组成具有显着差异性。Adonis多元方差分析表明,p H、速效钾、速效磷、氨态氮、栽培类型均对AMF群落结构组成具有极显着或显着影响,土壤环境因子总体对群落组成的贡献率高于设施栽培类型。β-最邻近分类指数表明,随机扩散过程是推动大荔冬枣AMF群落组装的主导因素。利用Sidak检验,得到16个种可作为组间差异的指示种,温棚有4个,冷棚有12个。

吴罗发,黎邹邹,舒时富[7](2021)在《江西省设施果树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介绍了江西省设施果树品种、地域范围、栽培技术、产量与效益等方面的现状,分析了江西省设施果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王洁萍[8](2020)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鲜食葡萄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鲜食葡萄生产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葡萄大粒无核的产生,作用效果除了受使用时间、使用浓度、药剂种类等因素影响外,环境条件的变化也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生产上通过设施栽培技术改善葡萄生长环境,提高品质和产量。目前在提高葡萄座果、膨大果实方面,应用的主要是赤霉素(GA3)和细胞分裂素(如CPPU、TDZ、6-BA),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使用量过大带来的副作用,如穗梗木质化程度高、果穗变硬、果实不易着色、成熟期推迟、品质下降等。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配比的GA3和TDZ组合进行葡萄果穗处理,研究对葡萄果实内、外在品质以及成熟期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适的GA3和TDZ浓度组合,为生产上科学、合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技术参考。本试验对泾阳县鲜食葡萄露地和设施葡萄经济效益进行了调查。并以5年生‘户太8号’和2年生‘阳光玫瑰’为试材,采用不同质量浓度配比的GA3和TDZ组合分别于末花期(开花90%)、花后7d和10d对果穗进行浸蘸处理,在‘户太8号’和‘阳光玫瑰’成熟期分别对葡萄穗重、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酸量、无核率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比较每种处理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由于可以避免秋季雨水,减少病害发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设施葡萄是泾阳县鲜食葡萄生产发展的方向。2.综合考虑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实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的作用效果,‘户太8号’以末花期(90%)使用浓度15mg/L GA3+0.75mg/L TDZ溶液一次,间隔10d使用浓度30mg/L GA3+1.5mg/L TDZ处理第二次在三组试验中效果最好,穗重889.8g,单粒重13.43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82%,含酸量1.09%,无核率32.22%。3.综合考虑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实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的作用效果,‘阳光玫瑰’以花后1-2d使用浓度15mg/L GA3+0.75mg/L TDZ溶液第一次,并间隔10d处理第二次效果最好,穗重464.775g,单粒重7.64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53%,含酸量1.23%,无核率76.65%。

邱豪[9](2020)在《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葡萄是安徽省主要栽培的果树之一,其味道鲜美、外形美观、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且葡萄栽培结果早、效益快、效益高,近年来栽植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葡萄露地栽培主要品种成熟期相近,集中7~9月份上市,市场竞争压力大,销售价格低。促早栽培可以为葡萄的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条件,并使其比露地提早萌芽与生长结果,使浆果更早成熟,实现淡季供应,提高经济效益。葡萄落叶进入休眠期后,只有满足一定的需冷量才可以结束休眠重新萌芽生长,用破眠剂涂抹休眠芽可以使葡萄休眠提前解除,同时提早扣棚升温进行促早生产。安徽省外以北地区对葡萄促早栽培的相关研究较多,但省内研究很少,有关破眠剂的使用对葡萄物候期、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以夏黑早生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单氰胺涂抹冬季修剪后的休眠芽,观察并分析对物候期、生理特性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破眠剂在葡萄促早栽培上的规范使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以便提高葡萄经济效益,进行葡萄促早栽培模式的规模化应用推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单氰胺处理可以提早葡萄自萌芽期至成熟期阶段的物候期,单氰胺浓度3.6%、4.2%、5%、6.3%处理下成熟期分别较对照组(清水处理做对照)23d、25d、20d、16d,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着。其中以单氰胺浓度4.2%处理后促早效果最好,于药剂涂抹(本试验处理时间12月17日)后53天后进入萌芽期,相比对照组萌芽期提早20d,始花期早20d,坐果期早18d,转色期早40d,成熟期早25d。2.对照组、3.6%、4.2%、5%、6.3%单氰胺浓度处理下的萌芽率分别是82.6%、80.9%、78.2%、75.3%、70.6%,试验组与对照组呈显着性差异。对照组萌芽整齐一致,试验组萌芽不整齐。对照组和四种处理下的果枝率分别是89.3%、88.1%、86.7%、85.3%、84.6%,差异性不显着。3.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的净光合速率(Pn)变化趋势均呈现出双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11:00与16:00,中午由于光午休现象,部分叶片气孔关闭,净光合速率下降,波谷出现在14:00。除在谷值期间,试验组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单氰胺浓度4.2%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日均值最大,其次是3.6%与5%处理下净光合速率较为接近,单氰胺浓度6.3%处理下与对照组较为接近,且低于其它处理。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成正相关,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与净光合速率成负相关。4.对照组、3.6%、4.2%、5%、6.3%单氰胺浓度处理下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是1.186mg/g、1.393mg/g、1.671mg/g、1.693mg/g、1.512mg/g,试验组与对照组呈显着性差异。叶绿素a/b与之成负相关,差异性显着。试验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之间以单氰胺浓度4.2%处理叶绿素含量1.671mg/g最高,叶绿素a/b值0.987最低。5.对照组、3.6%、4.2%、5%、6.3%单氰胺浓度处理下根系活力分别是76.86μg.g-1.h-1、86.21ug.g-1.h-1、86.28ug.g-1.h-1、84.75ug.g-1.h-1、82.46ug.g-1.h-1,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性显着,试验组组间差异性不显着。试验组之间以单氰胺浓度4.2%处理下根系活力86.28μg.g-1.h-1最高。6.试验组四种单氰胺浓度处理与对照组在单果重、果粒纵横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方面有显着性差异。单氰胺处理后,果实着色更深,果形指数更小,口感更好,果实内在品质更高。其中以单氰胺浓度4.2%处理下单果重5.42g、果粒纵径2.16cm、横径1.94cm、果形指数1.11、可溶性固形物15.4%、可溶性糖14.80%、可滴定酸0.48%、糖酸比30.8、维生素C含量60.4mg·100g-1,综合果实品质最佳。7.对照组、3.6%、4.2%、5%、6.3%单氰胺浓度处理下亩产效益分别是5200元、17200元、20950元、14100元、8900元。各处理组以单氰胺浓度4.2%处理下经济效益最高,亩产1250kg,平均销售17元/kg,亩产效益高达20950元,对比同等促早栽培模式下无破眠处理5200元效益,效益约提高4倍。

江莉[10](2020)在《福建省平地设施葡萄园若干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福建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利于葡萄果实发育和成熟,但由于春夏季节高温高湿,此时正是葡萄的开花坐果时期,易导致园内病害滋生流行。福建省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设施避雨栽培葡萄。近年来闽东、北地区葡萄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福建省葡萄主产区之一,80%采用连栋的避雨栽培模式,此模式下容易出现高温高湿、弱光和CO2不足等问题,本研究在对福建省平地设施葡萄栽培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着重对连栋设施葡萄园微环境进行了分析,针对棚内光照强度减弱、高温高湿和CO2不足的问题开展了改造树形、开窗降温、补充CO2气肥等研究,具体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对福建省平地设施葡萄园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福建省设施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截至2018年,福建省设施葡萄种植面积达8445 hm2,产量达15.75万t,占全省葡萄种植的80.4%、产量的92.1%,主要栽培品种为‘巨峰’;其中主要分布在宁德、南平、三明、福州地区,占全省设施葡萄种植面积的97.6%。(2)对主产区宁德市福安市,平地葡萄避雨栽培的主要设施类型为连栋栽培,连栋面积约200 hm2;单跨宽度6.0 m,棚顶距地面3.4 m,肩高2.0 m。设施内形成了高温高湿的小气候,棚内年平均温度比露地温度高2℃,特别是夏季,葡萄果实转色和成熟期,棚内最高温达45℃,比露地温度高10℃,显着高于葡萄生长上限温度(35℃),导致了叶片严重日灼后果;7月份平均湿度显着高于露地温度;CO2浓度在白天持续下降,棚内的CO2浓度远低于葡萄的CO2饱和点,补充外源CO2可以提高光合效率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2.针对福建省平地连栋设施葡萄园中存在的弱光、高温高湿、CO2不足问题,进行了改造树形、开窗降温、补充CO2气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葡萄冬剪将传统高干倒伞形(CK)改造为“一”字形树形,结果表明:“一”字形树形较CK物候期明显提前,成熟时间提前6 d左右;果实成熟期(花后105 d)“一”字形树形叶幕底层光照强度平均比CK提高了80%,“一”字形叶幕层平均温度高出4.3℃。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成熟期(花后105 d),“一”字形叶绿素总量显着高于CK(P<0.05);PSII实际光合效率Y(II)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与改造树形差异显着。“一”字形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在9:00和11:00显着高于对照,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光保护能力综合来看“一”字树形优于对照。“一”字树形2年的果实品质总体得到了改善,表现为可滴定酸含量持续降低;改造后第二年(2018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均显着高于CK,分别提高了13.29%、9.88%和23.8%,说明改造树形可提高葡萄果实品质,改善果实风味。改造后第二年(2018年)葡萄单株产量和亩产显着低于对照,传统树形亩产比CK显着提高了126.7%;第三年(2019年)葡萄单株产量基本与对照持平,但亩产仍比CK低47.2%。“一”字形由于果实品质的改善,出园单价提高了4元/kg,改造树形后第三年亩产值显着提高。(2)通过自制简易拉杆在温度高于35℃的天气开窗,结果表明:9:00~15:00开窗效果最好,显着降低棚内温度6.1℃,开窗对湿度有间断性影响,白天显着降低棚内湿度,晚上开窗棚内湿度高于棚外;同时设施大棚通风情况改善,棚内风速显着提高。开窗处理的植株叶片叶绿素总含量与CK无显着影响(P<0.05),开窗处理的PSII实际光合效率Y(II)在9:00和13:00均显着高于CK;13:00与CK相比提高了12.4%,可能是开窗处理的降温效果降低了PSII系统胁迫。CK的叶片光化学淬灭系数q P持续增至13:00后下降,变化幅度比开窗处理小,在9:00显着高于CK,光合活性较好。开窗处理的单果重比对照显着提高了9.9%、可滴定酸含量显着降低、糖酸比显着提高,开窗后果实风味更佳。开窗处理病害等级为5级的最多,其次是4级,叶片受轻微日灼的数量较少,其中1级病害数量显着低于CK,开窗处理植株抗病性较强;(3)晴天将CO2气肥缓释颗粒均匀悬挂在叶幕下方10 cm,结果表明:在13:00后增施气肥处理的CO2浓度达到517 mg/L,显着高于对照。棚内补充CO2浓度后的叶片叶绿素a含量及叶绿素总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叶绿素总含量提高了6.4%。不同处理的PSII实际光合效率Y(II)在一天中先升后降再升,两者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在11:00后变化趋势一致,在11:00和15:00均显着高于对照,较CK均提高了1倍左右,光保护能力显着提高。增施气肥后显着提高了单果重、糖酸比及花色苷含量,单果重较CK提高了13.0%,说明补充CO2有助于果实生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糖含量略高于CK,但无显着差异,糖酸比较CK显着提高了39.2%;花色苷含量也显着增加,说明果实发育良好,有助于果皮转色。3.综上,福建省平地设施葡萄园若干提质增效栽培技术有效调控了设施环境,有利于葡萄生长,果实品质改善,有助于福建省设施葡萄产业稳健发展。

二、包头地区果树设施栽培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包头地区果树设施栽培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省设施果树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江苏省设施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江苏省设施草莓产业发展现状
    1.2 江苏省设施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1.3 江苏省设施桃产业发展现状
2 江苏省设施果树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2.1 品种和种苗问题
    2.2 土壤问题
    2.3 设施设备和栽培技术问题
    2.4 品牌化程度和果农品牌意识有待提高
3 江苏省设施果树产业发展策略
    3.1 根据产业和市场设定育种目标,保障种苗质量
    3.2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兼顾新旧思想和技术融合
    3.3 设施栽培模式技术创新
    3.4 宣传、技术指导和帮扶工作

(2)广东葡萄设施栽培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葡萄设施栽培现状
    1.1 国外葡萄设施栽培现状
    1.2 我国葡萄设施栽培发展概况
2 广东葡萄设施栽培现状
    2.1 广东葡萄设施栽培概况
    2.2 葡萄设施栽培模式
        2.2.1 避雨栽培模式
        2.2.2 促早栽培模式
        2.2.3 延迟栽培模式
        2.2.4“一年两收”栽培模式
    2.3 葡萄设施栽培类型
        2.3.1 简易避雨棚
        2.3.2塑料大棚
        2.3.3 薄膜温室
        2.3.4 玻璃温室
    2.4 葡萄设施栽培适合品种
    2.5 葡萄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2.5.1 破眠技术
        2.5.2 水肥一体化技术
        2.5.3 树体管理技术
        2.5.4 病虫害防控技术
3 广东葡萄设施栽培存在问题
    3.1 设施结构设计与构造不合理,夏季降温困难
    3.2 品种结构不合理,设施栽培新品种缺乏
    3.3 栽培技术标准化、机械化程度不高,产业效益有待提升
4 广东葡萄设施栽培发展对策
    4.1 优化设施构造和覆膜材料,解决夏季高温和弱光照问题
    4.2 加强葡萄设施栽培专用品种选育,促进品种优良化、多元化发展
    4.3 改革农艺技术,提高栽培技术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4)不同栽培环境及其对冬枣生长结果和效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果树设施栽培研究现状
        1.2.1 国外果树设施栽培研究现状
        1.2.2 我国果树设施栽培现状
    1.3 枣树设施栽培研究现状
    1.4 果树设施栽培的主要类型
    1.5 设施栽培对果树生长结果的影响
        1.5.1 设施栽培环境因子
        1.5.2 设施果树物候期研究
        1.5.3 设施果树果实品质研究
        1.5.4 设施栽培经济效益研究
    1.6 研究目标、内容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6.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与材料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设施环境因子的调查
        2.2.2 设施环境对冬枣生长结果影响的调查
        2.2.3 冬枣不同设施栽培经济效益分析
    2.3 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设施栽培环境因子变化特点
        3.1.1 不同设施栽培温度的季节变化
        3.1.2 不同设施栽培相对湿度的季节变化
        3.1.3 不同设施栽培温度的月变化
        3.1.4 不同设施栽培相对湿度的月变化
        3.1.5 不同设施栽培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日变化
    3.2 不同设施栽培环境冬枣萌芽期温湿度变化特点
    3.3 不同设施栽培冬枣物候期调查
    3.4 不同设施栽培温湿度变化与冬枣物候期关系
        3.4.1 不同设施栽培花期和温湿度变化
        3.4.2 不同设施栽培冬枣幼果期和温湿度变化
        3.4.3 不同设施栽培冬枣成熟期和温湿度变化
    3.5 不同设施栽培冬枣果实品质比较
        3.5.1 不同设施栽培冬枣果实外在品质比较
        3.5.2 不同设施栽培冬枣果实内在品质比较
    3.6 不同设施栽培冬枣经济产量和经济效益比较
        3.6.1 不同设施栽培冬枣果实经济产量比较
        3.6.2 不同设施栽培投入成本比较
        3.6.3 不同设施栽培冬枣经济效益比较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设施栽培对温湿度变化的影响
        4.1.2 设施栽培环境因子与冬枣物候期的关系
        4.1.3 设施栽培对冬枣物候期的影响
        4.1.4 设施栽培对冬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4.1.5 设施栽培对冬枣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4.2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设施栽培对杨梅果实采后品质和贮运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Abbrevation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果树设施栽培
        1.1.1 设施果树发展现状
        1.1.2 设施栽培的主要模式
    1.2 果实品质组成
        1.2.1 内在品质
        1.2.2 外在品质
        1.2.3 贮藏性
    1.3 杨梅
    1.4 栽培措施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设施栽培对杨梅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与栽培环境
        2.1.1 试验材料与采后分组
        2.1.2 栽培环境与天气情况
    2.2 实验方法
        2.2.1 色差测定
        2.2.2 硬度测定
        2.2.3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2.2.4 可溶性糖和有机酸酸含量的检测
        2.2.5 挥发性物质的检测
        2.2.6 类黄酮化合物的检测
        2.2.7 数据统计分析
    2.3 各地区不同栽培方式下的果实采后品质
    2.4 栽培方式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2.4.1 不同栽培方式下果实的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
        2.4.2 不同栽培方式下果实的挥发性物质含量
        2.4.3 不同栽培方式下果实的类黄酮化合物含量
    2.5 讨论
第三章 设施栽培对杨梅果实采后贮藏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贮藏环境
    3.2 检测方法
        3.2.1 腐烂指数检测
        3.2.2 失重率检测
        3.2.3 硬度检测
        3.2.4 CIRG检测
        3.2.5 TSS检测
    3.3 杨梅采后贮藏性的检测
        3.3.1 腐烂指数变化
        3.3.2 失重率变化
        3.3.3 硬度分析
        3.3.4 其他品质变化
    3.4 讨论
第四章 物流包装对杨梅果实损耗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果实材料
        4.1.2 包装和运输方法
    4.2 检测方法
        4.2.1 腐烂指数
    4.3 运输前后果实的情况
    4.4 运输后的果实腐烂指数
    4.5 讨论
第五章 小结与展望
    5.1 小结
    5.2 展望
附录
    附表1 杨梅果实中检测到的挥发性物质
    附表2 ‘东魁’果实挥发性物质含量
    附表3 ‘荸荠’果实挥发性物质含量
参考文献
作者的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设施栽培条件下枣园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枣树设施栽培现状
        1.1.1 果树设施栽培现状
        1.1.2 冬枣设施栽培现状
        1.1.3 设施栽培的环境条件
        1.1.4 设施栽培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1.2 AMF多样性研究进展
        1.2.1 AMF生物学特性
        1.2.2 AMF的功能
        1.2.3 AMF的分类鉴定
        1.2.4 AMF群落的驱动机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采样区概况
        2.1.2 样品采集
        2.1.3 试剂与药品
        2.1.4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2.2 土壤酶活的测定
        2.2.3 根系菌根侵染率、孢子密度和球囊霉素测定
        2.2.4 冬枣根系AMF多样性及群落组成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设施栽培冬枣果园土壤差异
        3.1.1 土壤理化性质
        3.1.2 土壤酶活
    3.2 设施栽培冬枣根系侵染率、土壤孢子密度和球囊霉素差异
    3.3 AMF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3.3.1 AMF物种组成
        3.3.2 AMF相对丰度
        3.3.3 AMF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3.4 AMF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
        3.4.1 AMF群落结构差异
        3.4.2 AMF群落结构组装机制
        3.4.3 AMF群落结构差异指示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设施栽培下冬枣根际环境因子
        4.1.2 设施栽培下冬枣根际土壤酶活
        4.1.3 根系菌根侵染率、孢子密度和球囊霉素
        4.1.4 冬枣根际AMF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
    4.2 结论
    4.3 创新点
    4.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江西省设施果树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江西省果树产业发展状况
江西省设施果树的发展状况
    设施栽培的主要品种
    设施生产地域范围
    栽培设施类型
    设施生产产量与效益
江西设施果树存在问题
    适宜设施栽培的专用品种不足
    设施果树生产管理技术有待优化
    果树设施化建设标准需进一步完善
    适宜设施果树生产的机械装备研发薄弱
    设施果树的产业化不够全面
江西省设施果树发展对策
    加强专用品种资源选育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开展创新研究构建设施果树区域种植模式
    研发设施果树新装备提高生产效率
    加强地方标准建设强化江西省设施果树产业体系

(8)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鲜食葡萄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鲜食葡萄市场发展趋势
    1.2 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1.2.1 世界葡萄生产现状
        1.2.2 我国葡萄生产现状
        1.2.3 陕西省泾阳县葡萄生产现状
    1.3 葡萄设施栽培
        1.3.1 葡萄设施栽培现状
        1.3.2 葡萄设施栽培类型及其优缺点
        1.3.2.1 日光温室
        1.3.2.2 塑料大棚
        1.3.2.3 简易避雨棚
        1.3.3 设施栽培的必要性
        1.3.4 泾阳地区葡萄设施栽培现状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
        1.4.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
        1.4.2 葡萄中应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
        1.4.2.1 生长素类
        1.4.2.2 赤霉素类
        1.4.2.3 细胞分裂素类
    1.5 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果实的影响
        1.5.1 膨大果粒
        1.5.2 诱导葡萄无核化
        1.5.3 促进果实成熟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葡萄设施栽培
    2.1 材料与方法
    2.2 葡萄设施栽培的效益调查结果
    2.3 讨论
        2.3.1 泾阳地区葡萄设施栽培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鲜食葡萄生产中的应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材料
        3.1.3 试验设计
        3.1.3.1 试验处理的药剂种类
        3.1.3.2 药剂浓度配置
        3.1.4 田间试验处理
        3.1.4.1 ‘户太8号’试验方案
        3.1.4.2 测定指标及方法
        3.1.5 试验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户太8号’果实品质的影响
        3.2.1.1 ‘户太8号’果实物理性状分析
        3.2.1.2 ‘户太8号’果实化学性状分析
        3.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阳光玫瑰’果实品质的影响
        3.2.2.1 ‘阳光玫瑰’果实物理性状分析
        3.2.2.2 ‘阳光玫瑰’果实化学性状分析
    3.3 讨论
        3.3.1 关于设施葡萄栽培的应用
        3.3.2 GA_3和CPPU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
        3.3.3 不同浓度GA_3和CPPU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3.3.4 ‘户太8号’和‘阳光玫瑰’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建议
        3.3.5 生长调节剂应用注意的问题
    3.4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葡萄的栽培概况
        1.2.1 世界葡萄的栽培概况
        1.2.2 国内葡萄的栽培概况
        1.2.3 安徽地区葡萄栽培概况
    1.3 葡萄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特性
    1.4 葡萄设施栽培研究进展
        1.4.1 葡萄设施栽培研究概况
        1.4.2 葡萄设施栽培的类型
        1.4.3 葡萄设施栽培的意义
    1.5 夏黑早生葡萄品种介绍
    1.6 葡萄的经济学意义
    1.7 促早栽培研究概况
        1.7.1 设施环境调控技术
        1.7.2 扣棚升温调控方式
        1.7.3 肥水高效利用技术
        1.7.4 促早栽培对果树光合生理的影响
        1.7.5 促早栽培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1.7.6 促早栽培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1.8 常见破眠剂介绍
        1.8.1 单氰胺的使用方法
        1.8.2 注意事项
    1.9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9.1 研究内容
        1.9.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时间和地点
    2.2 试验材料
        2.2.1 供试葡萄品种
        2.2.2 主要仪器
        2.2.3 主要试剂
    2.3 试验设计
    2.4 试验验内容
        2.4.1 物候期观察
        2.4.2 结果母枝萌芽率及果枝率观察
        2.4.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4.4 叶片光合作用的测定
        2.4.5 根系活力的测定
        2.4.6 果皮色泽的测定
        2.4.7 果实品质的测定
    2.5 亩产效益的分析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物候期的影响
    3.2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萌芽数量及质量的影响
    3.3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
        3.3.1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3.3.2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气孔导度(Gs)的影响
        3.3.3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胞间CO2浓度(Ci)的影响
        3.3.4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蒸腾速率(Tr)的影响
    3.4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5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根系活力的影响
    3.6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3.7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果皮色泽的影响
    3.8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主要内在品质的影响
    3.9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经济效益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萌芽数量及质量的影响
    4.2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
    4.3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4.4 综合讨论
5 结论
    5.1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物候期的影响
    5.2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萌芽数量及质量的影响
    5.3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
    5.4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5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根系活力的影响
    5.6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5.7 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经济效益的影响
    5.8 综合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10)福建省平地设施葡萄园若干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略缩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我国南方设施葡萄生产现状
        2.1 南方避雨栽培生产现状
        2.2 南方避雨栽培发展成就
        2.3 南方避雨栽培存在的问题
    3 设施葡萄微环境研究进展
        3.1 设施葡萄温湿度的变化
        3.2 设施葡萄光照的变化
        3.3 设施CO_2浓度的变化
    4 环境因子对葡萄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4.1 光照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4.2 温度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4.3 CO_2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2 研究内容
        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福建省设施葡萄栽培现状调查
    1 调查方法
        1.1 调查时间及地点
        1.2 调查方法
        1.3 调查内容
    2 调查结果
        2.1 福建省气候情况
        2.2 福建省设施葡萄种植面积、产量调查
        2.3 福建省设施葡萄种植区分布
        2.4 福建省设施葡萄主栽品种
        2.5 福建省气温分布情况
        2.6 棚内外温湿度调查
        2.7 棚内CO_2浓度调查
        2.8 福建省设施葡萄栽培模式
        2.9 福建省设施葡萄批发平均售价比较
    3 调查总结
        3.1 调查结果
        3.2 存在的问题
        3.3 拟解决的措施
第三章 树形改造对设施葡萄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观测指标测定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树形对设施葡萄物候期的影响
        2.2 树形对设施葡萄叶幕微环境的影响
        2.2.1 树形对设施葡萄叶幕温度的影响
        2.2.2 树形对设施葡萄叶幕湿度的影响
        2.2.3 树形对设施葡萄叶幕光照强度的影响
        2.3 树形对设施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
        2.3.1 树形对设施葡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2 树形对设施葡萄叶片含水率的影响
        2.3.3 树形对设施葡萄叶片实际光合效率 Y(Ⅱ)的影响
        2.3.4 树形对设施葡萄叶片表观电子传递效率(ETR)的影响
        2.3.5 树形对设施葡萄叶片光化学淬灭系数(qP)的影响
        2.3.6 树形对设施葡萄叶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的影响
        2.4 树形对设施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2.5 树形对设施葡萄产量效益的影响
    3 讨论
        3.1 树形对设施葡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3.2 树形对设施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
        3.3 树形对设施葡萄果实品质和产量效益的影响
    4 小结
第四章 开窗降温对葡萄植株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1.3.2 环境因子观察
        1.3.3 叶幕微环境测定
        1.3.4 叶片生理指标测定
        1.3.5 叶片日灼数量统计
        1.3.6 果实品质测定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棚内外环境因子观察
        2.1.1 棚内外温度比较
        2.1.2 棚内外湿度比较
        2.2 开窗对叶幕微环境的影响
        2.3 开窗对设施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
        2.3.1 开窗对设施葡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2 开窗对设施葡萄叶片含水率的影响
        2.3.3 开窗对设施葡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4 开窗对设施葡萄叶片日灼数量的影响
        2.5 开窗对设施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3 讨论
        3.1 开窗对设施葡萄叶幕微环境的影响
        3.2 开窗对设施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
        3.3 开窗对设施葡萄果实品质及叶片日灼抗病性的影响
    4 小结
第五章 增施CO_2气肥对葡萄植株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棚内CO_2浓度测定
        1.2.3 物候期观察
        1.2.4 光合参数测定
        1.2.5 果实品质测定
        1.3 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CO_2气肥对棚内CO_2浓度的影响
        2.2 CO_2气肥对设施葡萄物候期的影响
        2.3 CO_2气肥对设施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
        2.3.1 CO_2气肥对设施葡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2 CO_2气肥对设施葡萄叶片含水率的影响
        2.3.3 CO_2气肥对设施葡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4 CO_2气肥对设施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3 讨论
        3.1 CO_2气肥对设施葡萄棚内CO_2浓度的影响
        3.2 CO_2气肥对设施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
        3.3 CO_2气肥对设施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包头地区果树设施栽培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省设施果树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 田跃,姚冠新. 中国果树, 2022
  • [2]广东葡萄设施栽培现状与发展趋势[J]. 谢玉明,谭德龙,聂松青,张长远,聂俊,郑锦荣,李艳红. 广东农业科学, 2021(11)
  • [3]北方果树设施栽培的现状及展望[J]. 陈建,张文河. 现代农业研究, 2021(07)
  • [4]不同栽培环境及其对冬枣生长结果和效益的影响[D]. 范盼盼.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5]设施栽培对杨梅果实采后品质和贮运性的影响[D]. 徐畅. 浙江大学, 2021(01)
  • [6]设施栽培条件下枣园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D]. 王军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江西省设施果树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J]. 吴罗发,黎邹邹,舒时富. 农业工程技术, 2021(10)
  • [8]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鲜食葡萄生产中的应用[D]. 王洁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9]单氰胺处理对夏黑早生葡萄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D]. 邱豪.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10]福建省平地设施葡萄园若干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研究[D]. 江莉.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包头地区果树设施栽培现状及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