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C肽和胰岛素测定结果分析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C肽和胰岛素测定结果分析

一、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衰竭期及尿毒症期C肽、胰岛素测定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宇[1](2021)在《老年慢性肾脏病病因演变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在人群中发病率与患病率逐渐攀升,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病因构成与既往相比发生了一些改变。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明确CKD病因谱的基础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疾病谱研究:通过对我院1990-1991年、2009-2010年及2018-2019年3个时间段CKD住院患者病因进行分析,对比中青年组(18≤年龄≤ 60岁)与老年组(年龄>60岁)CKD的病因构成和演变。第二部分为循证医学研究:在线检索主要中英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和Web of Science,筛选雷公藤制剂联合ACEI/ARB类药物与单独应用ACEI/ARB类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logy,DN)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等指标进行荟萃分析。第三部分为临床疗效观察,将我院近5年住院治疗的老年CKD 3-4期患者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肾康注射液组和肾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组,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情况及总体治疗缓解率。结果:第一部分疾病谱研究中,1990-1991年、2009-2010年和2018-2019年CKD的首位病因分别为慢性肾炎(52%)、慢性肾炎(35%)和糖尿病(36%)。3个时间段的CKD病因构成有显着差异(P<0.001)。糖尿病和高血压导致的CKD占比呈上升趋势,慢性肾炎占比呈下降趋势。老年组中,3个时间段CKD的首位病因分别为慢性肾炎(34%)、糖尿病(40%)和糖尿病(43%),高血压在2009-2010年和2018-2019年这两个时间段超过慢性肾炎,成为CKD的第二位病因。中青年组3个时间段中,慢性肾炎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始终是CKD的首位病因。第二部分荟萃分析共纳入23项研究,1878例患者,与单用ACEI/ARB相比,加用雷公藤制剂能更显着降低患者血肌酐(MD=-6.06,95%CI:-10.89~-1.22,P=0.01)、24h尿蛋白定量(MD=-0.70,95%CI:-0.87~-0.53,P<0.00001)水平,提高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MD=2.83,95%CI:1.66~4.01,P<0.00001),获得更高临床缓解率(OR=3.05,95%CI:1.87~4.97,P<0.00001)。但同时联合用药组白细胞均值下降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单用ACEI、ARB组。第三部分疗效观察中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未见明显改善,肾康注射液组治疗后血清肌酐平均下降21.04±34.35 umol/L,eGFR升高6.04±10.03ml/min/1.73m2,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肌酐平均下降27.23±25.03 umol/L,eGFR 升高 7.14±5.89 ml/min/1.73 m2。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18.0%、50.0%、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糖尿病是目前CKD的最主要病因。糖尿病和高血压导致的肾损害是老年CKD的主要病因,虽然占比呈下降趋势但慢性肾炎仍是中青年CKD的首位病因。雷公藤制剂与ACEI/ARB类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糖尿病肾病能获得更高的总有效率,但也增加了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应谨慎使用。与常规治疗相比,加用肾康注射液或联合应用肾康注射液和前列地尔,能显着改善CKD3-4期老年患者肾功能,治疗总体有效率更高。

葛栋栋[2](2021)在《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血糖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近几十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攀升,糖尿病病人的生存时间逐年延长,多年的糖尿病病史容易累及心、脑、肾等各重要脏器。由于糖尿病肾病的隐匿性,许多糖尿病肾病的病人发病时已经进入糖尿病肾病的晚期到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多数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维持性治疗。为了进一步延长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长期生存率,控制稳定的血糖浓度,是我们临床医生的主要责任。除了管理好病人进行药物控制好血糖浓度,我们更应该管理好血液透析中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病人的血糖浓度。只有稳定的血糖浓度,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使用不同浓度的含糖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对血糖浓度的影响,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病人选择更合适的葡萄糖浓度的血液透析液,最终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方法:收集2019年11月——2020年5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总院区血液透析室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共纳入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40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总胆固醇、血浆白蛋白的水平,随机分为无糖透析液组和含糖透析液组,分别使用无糖透析液与含糖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每次4小时,每周3次,观察时间为12周,记录两组患者每次血液透析0h、2h、4h的血糖值,使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无糖透析液组与含糖透析液组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总胆固醇、血浆白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2、随着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血糖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无糖透析液组血糖下降的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无糖透析液组相对于含糖透析液组,患者低血糖及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高(P<0.05)。结论:1.随着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单次透析时间的延长,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的血糖呈下降趋势。2.与无糖透析液相比,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使用含糖透析液进行常规血液透析,血糖的波动范围更小,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3](2021)在《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诊疗中国指南》文中研究表明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我国常见病与多发病,同时也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DKD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已颁布了多种有关糖尿病诊断、治疗、管理的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其中也涉及了DKD诊疗的部分内容,但并不能满足肾科医生的需求。对DKD患者这一特殊人群,合理用药、规范诊疗、细化管理等问题仍有待解决。另外,随着医疗新技术的发展,有关DKD的知识不断更新,特别是新型药物的临床应用,拓展了DKD诊疗策略,因此有必要编写一部适用于中国人群的DKD诊疗指南。鉴于此,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组织了专家组编写了这部《DKD临床诊疗中国指南》。该指南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指南与专家共识,整合了中国肾脏病专家的临床经验,系统地介绍了DKD诊断、肾脏病理活检、治疗与管理、合并症处理及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等问题。另外,专家组在编写过程中本着严谨、简明、权威的原则,参阅了国际指南格式,提出诊疗要点、逐条列证说明。该指南反映了当今DKD诊疗的新趋势、新观点,对进一步加强DKD认识、规范DKD诊疗体系、制定合理治疗原则、指导精准用药、延缓肾脏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可供广大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张之燕[4](2020)在《三七注射液作用于肠道黏膜屏障调节LPS/TLR4通路对CRF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从“肠-肾轴”角度探讨三七注射液作用于肠道黏膜屏障调节LPS/TLR4通路发挥对CRF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模型组(n=10)、三七注射液低剂量组(n=10)、三七注射液中剂量组(n=10)、三七注射液高剂量组(n=10)和盐酸贝那普利组(n=10)。正常组大鼠正常饲养,三七注射液组、模型组、盐酸贝那普利组进行单侧输尿管结扎,造模后8周检测大鼠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均予以生理盐水(10m L/kg·d)腹腔注射给药;三七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以三七注射液(1、2、3g/kg·d)腹腔注射给药,阳性对照组予以盐酸贝那普利5mg/kg·d腹腔注射给药,药物给药干预8周后处死大鼠,并通过内毒素检测和D-乳酸、Western blot、ELISA观察血清内毒素(LPS)、肾肠组织TLR-4蛋白表达及炎症因子TNF-α、IL-6。结果:(1)生化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BUN、Scr水平较正常组上升(P<0.01),而经三七注射液及贝那普利干预后,BUN和Scr水平呈下降趋势,其中三七中剂量组、三七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较模型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三七注射液具有降低BUN、Scr水平的作用,以三七中剂量组及三七高剂量组作用显着。(2)ELISA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内毒素和D-LA水平较正常组上调(P<0.05),而经三七注射液和贝那普利干预后,各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下降趋势,三七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ELISA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TNF-α、IL-6含量高于正常组和治疗组,与正常组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下降,三七中剂量组、三七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三七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但此两组较三七低剂量组TNF-α、IL-6的含量下降。(4)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较,肾组织和肠组织TLR4蛋白表达的水平在三七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均下降(P<0.01或P<0.05)。结论:三七注射液可以抑制肾、肠炎症反应,发挥抗肾纤维化作用,其中三七注射液中剂量和高剂量较低剂量肾脏保护作用更显着,而这一保护机制可能与三七注射液作用肠道黏膜屏障调节LPS/TLR4通路对CRF大鼠肾脏发挥保护作用相关。

米雪[5](2020)在《益肾化瘀降浊方治疗慢性肾衰竭肾气亏虚、血脉瘀滞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益肾化瘀降浊方治疗慢性肾衰竭肾气亏虚、血脉瘀滞证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清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竭提供新的思路和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于石家庄市中医院肾病二科门诊及住院病房就诊,且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慢性肾衰竭肾气亏虚、血脉瘀滞证患者,共60例。将收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肾化瘀降浊方汤剂口服。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观察指标:(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6周、治疗后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清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以及治疗前后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数据和变化情况;(2)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的数据和变化情况,同时记录脱落和不良事件。随后运用spss25.0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总分及总有效率的比较:在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总分方面,治疗前两组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1)。在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1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两组间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西医临床总有效率的比较:西医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5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8%,两组间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3.肾功能相关实验室检查的比较: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胱抑素C(cys C)两组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6周:两组血清肌酐(SCr)组内比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差异显着(P<0.01);两组治疗6周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尿素氮(BUN)组内比较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治疗6周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清胱抑素C(cys C)组内比较,对照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4<0.01),治疗组差异更为显着(P=0.000<0.01);两组治疗6周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血清肌酐(SCr)组内比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血尿素氮(BUN)组内比较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1)。两组血清胱抑素C(cys C)组内比较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的比较:治疗前,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 GFR)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6周,两组组内比较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治疗6周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1)。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组内比较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5.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比较:治疗前,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组内比较均差异显着(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6.安全性观察:临床观察期间,两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观察指标未见异常变化,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益肾化瘀降浊方可有效缓解慢性肾衰竭肾气亏虚、血脉瘀滞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改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清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指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安全性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叶鏸鸿[6](2020)在《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总结近20年来中医药从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文献报道,对中医从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药物进行频数分析、药对关联分析,从中找出从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常用药物,进而对主要治法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常用药物的治疗机理和现代药理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对近20年中医临床使用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研究其临床有效治法、用药基本规律和组方原则,为临床中医认识和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有效的线索和客观的循证医学参考依据。通过传统文献检索方式,进行理论研究,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五个具体疾病,对符合标准的现代临床观察类文献进行分类,分别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对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上述五种疾病的常用药物进行频数分析,同时对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总体用药情况进行频数分析,对常用药物进行分类,对各类别药物、药对关联进行分析。结论:在纳入的433篇文献中共出现药物味246味,共5354味次,出现频率较高的前20味药物依次是黄芪372次,占6.59%,白术284次,占5.30%,山药237次,占4.43%,茯苓235次,占4.39%,丹参189次,占3.53%,党参184次,占3.44%,山茱萸135次,占2.52%,当归133次,占2.48%,川芎131次,占2.45%,甘草118次,占2.2%,泽泻113次,占2.11%,菟丝子111次,占2.07%,制大黄106次,占1.98%,牛膝105次,占1.96%,益母草96次,占1.79%,杜仲88次,占1.64%,石韦87次,占1.62%,熟地黄85次,占1.59%,白花蛇舌草82次,占1.53%。薏苡仁78次,占1.46%。将所收集的药物按照其作用来进行分门别类,分为21种类,以“味次”作为单位,统计所收集的文献的药物作用使用频次,按频次由多到少排列,则前十五位依次是补虚药(2153味次)、活血化瘀药(762味次)、利水渗湿药(663味次)、清热药(629味次)、解表药(143味次)、止血药(140味次)、收涩药(266味次)、泻下药(125味次)、化湿药(122味次)、理气药(79味次)、温里药(65味次)、化痰止咳平喘药(64味次)、祛风湿药(55味次)、平肝息风药(50味次)、消食药(27味次)。从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共纳入文献135篇,共出现药物110味,累积出现769味次,出现频率较高的前十味药物依次是黄芪(60味次,占7.80%)、党参(42味次,占5.46%)、白术(39味次,占5.07%)、山药(30味次,占3.90%)、制大黄(29味次,占3.77%)、当归(29味次,占3.77%)、川芎(27味次,占3.51%)、莵丝子(25味次,占3.25%)、茯苓(24味次,占3.12%)、丹参(24味次,占3.12%)。前十位依次是补虚药(639味次)、清热药(231味次)、利水渗湿药(226味次)、活血化瘀药(220味次)、收涩药(116味次)、止血药(71味次)、解表药(49味次)、化湿药(28味次)、祛风湿药(22味次)、化痰止咳平喘药(16味次)。从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共纳入文献89篇,共出现药物122味,累积出现1130味次,出现频率较高的前十味药物依次是黄芪(78味次,占6.90%)、茯苓(64味次,占5.66%)、白术(62味次,占5.49%)、山药(62味次,占5.49%)、丹参(57味次,占5.04%)、山茱萸(42味次,占3.72%)、党参(36味次,占3.19%)、熟地(34味次,占3.01%)、川芎(31味次,占2.74%)、泽泻(30味次,占2.65%)。前十位依次是补虚药(493味次)、活血化瘀药(202味次)、利水渗湿药(135味次)、清热药(89味次)、收涩药(64味次)、泻下药(33味次)、化湿药(33味次)、解表药(24味次)、理气药(16味次)、平肝息风药(10味次)。从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共纳入文献68篇,共出现药物126味,累积出现790味次,出现频率较高的前十味药物依次是黄芪(57味次,占7.22%)、白术(53味次,占6.71%)、茯苓(42味次,占5.32%)、山药(31味次,占3.92%)、甘草(28味次,占3.54%)、泽泻(25味次,占3.16%)、党参(21味次,占2.66%)、丹参(21味次,占2.66%)、益母草(21味次,占2.66%)、当归(20味次,占2.53%)。前十位依次是补虚药(334味次)、利水渗湿药(123味次)、活血化瘀药(95味次)、清热药(79味次)、收涩药(35味次)、温里药(28味次)、解表药(23味次)、理气药(14味次)、化湿药(13味次)、止血药(13味次)。从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共纳入文献56篇,共出现药物121味,累积出现728味次,出现频率较高的前十味药物依次是黄芪(48味次,占6.59%)、白术(44味次,占6.04%)、制大黄(33味次,占4.53%)、茯苓(31味次,占4.26%)、丹参(30味次,占4.12%)、山药(30味次,占4.12%)、党参(27味次,占3.71%)、当归(21味次,占2.88%)、甘草(21味次,占2.88%)、川芎(19味次,占2.61%)。前十位依次是补虚药(283味次)、活血化瘀药(110味次)、清热药(85味次)、利水渗湿药(73味次)、泻下药(44味次、)化湿药(28味次)、化痰止咳平喘药(27味次)、理气药(20味次)、收涩药(15味次)、解表药(14味次)。从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IGA肾病共纳入文献22篇,共出现药物121味,累积出现728味次,出现频率较高的前十味药物依次是黄芪(13味次,占5.00%)、生地(11味次,占4.23%)、山药(10味次,占3.85%)、白茅根(9味次,占3.46%)、旱莲草(8味次,占3.08%)、山茱萸(8味次,占3.08%)、茯苓(8味次,占3.08%)、白术(8味次,占3.08%)、女贞子(7味次,占2.69%)、白花蛇舌草(6味次,占2.31%)。前十位依次是补虚药(87味次)、清热药(50味次)、止血药(41味次)、活血化瘀药(23味次)、利水渗湿药(20味次、)收涩药(17味次)、解表药(9味次)、消食药(3味次)、化痰止咳平喘药(2味次)、祛风湿药(2味次)。从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CKD纳入文献63篇文献,共出现药物110味,累积出现769味次,出现频率较高的前十味药物依次是黄芪(60味次,占7.80%)、党参(42味次,占5.46%)、白术(39味次,占5.07%)、山药(30味次,占3.90%)、制大黄(23味次,占3.77%)、当归(29味次,占3.77%)、川芎(27味次,占3.51%)、菟丝子(25味次,占3.25%)、茯苓(24味次,占3.12%),丹参(24味次,占3.12%)则前十位依次是补虚药(317味次)、活血化瘀药(112味次)、清热药(95味次)、利水渗湿药(86味次)、泻下药(30味次、)解表药(24味次)、收涩药(19味次)、化湿药(19味次)、理气药(14味次)、消食药(14味次)。药对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益气药黄芪常与白术、山药、丹参、党参、山茱萸配伍,体现了补脾益肾的治疗思想。其次,益气药黄芪还常与当归,川芎,菟丝子,制大黄等药物配伍,体现了补脾益肾,活血清利的治疗观点。

石妍妍[7](2020)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近年来患病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横断面的病历数据研究糖尿病肾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2017~2019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数据,综合文献和临床指南,研究住院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发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选取研究因素后利用Stata14.0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21.0进行数据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本研究共纳入2897名研究对象,1~44岁青年组共775人,占比26.75%;45~59岁中年组共1132人,占比39.08%;60岁以上老年组共990人,占比34.17%。研究对象中共有男性1640人,占比56.61%;共有女性1257人,占比43.39%。BMI指数中,体重过低者共51人,占比1.76%;体重正常者共835人,占比28.82%;超重者共1351人,占比46.63%;肥胖者共660人,占比22.78%。2.研究对象的疾病史:本研究纳入的2897名研究对象中,患有高血压的共1238人,占比42.70%:患有冠心病的共676人,占比23.33%;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共1132人,占比39.07%。糖尿病病程小于5年的共1348人,占比46.53%;5~10年的共878人,占比30.31%;11~15年的共300人,占比10.36%;大于15年的共371人,占比12.80%。高血压病程小于5年的共2109人,占比72.80%;5~10年的共451人,占比15.57%;11~15年的共110人,占比3.80%;大于15年的共227人,占比7.83%。有598人患糖尿病肾病,占比20.64%;有2299人未患糖尿病肾病,占比79.36%;有735人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占比25.37%;有8人曾患糖尿病合并妊娠,占比0.28%。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病程、冠心病、糖尿病合并妊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空腹C肽水平、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尿酸、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对于辨别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患糖尿病肾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空腹血糖、空腹C肽、收缩压、总胆固醇、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微量尿白蛋白这些临床指标对于反映2型糖尿病人群是否患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P<0.05)。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患病率不容乐观,已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应当引起高度重视。2.糖尿病肾病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越长,糖尿病肾病患病风险越大。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会使糖尿病肾病的患病风险加大。临床检验指标空腹血糖、空腹C肽、胆固醇、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收缩压、尿微量白蛋白的升高,反映出糖尿病肾病患病风险加大。

孟妍[8](2019)在《黄精联合抗性淀粉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黄精和抗性淀粉(RS)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高RS黄精饼干的最佳配方及制备工艺,并通过人群试验研究,观察其对早期DN患者的饮食干预效果。方法:1.构建DN大鼠模型,观察RS,黄精以及联合作用对早期DN大鼠的作用影响。2.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制作高RS黄精饼干的最佳配方及制备工艺。3.单中心临床试验探讨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的临床功效。结果:1.动物实验:实验4周后,除联合低剂量组外,其他各干预组空腹血糖(FBG)均降低,而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黄精组、RS组以及联合作用组也呈降低趋势。黄精联合RS组的糖化血清蛋白(GS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相比模型对照组显着下降(P<0.05)。2.高RS黄精饼干最佳配方及制备工艺为:以低筋粉100%作基准,其它添加量为RS28%,花生油40%,木糖醇18%,泡打粉3.5%,黄精24%,鸡蛋10%,水30%,烘烤温度面火170℃,底火150℃,烘焙时间20-25min。3.人群试验: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腰围、臀围、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均有所下降,实验组高RS黄精饼干组的Hb A1c显着降低(P<0.05)。尿微量白蛋白(m ALB)、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丙二醛(MDA)均呈上升趋势,且实验组增加幅度小于低蛋白饼干对照组;尿β2微球蛋白实验组呈下降趋势;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上升(P<0.05);实验组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RP均下降,其中IL-6显着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诸多中医症状有明显改善,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黄精联合RS可显着降低早期DN大鼠的GSP、TNF-α、CRP水平,提示在控制血糖、降低炎症反应有明显功效。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未发现黄精和RS可以明显改善早期DN大鼠肾脏细胞外基质(ECM)m RNA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干预时间较短有关。2.通过配方及工艺优化,制作出一款具有低热量、低蛋白、低GI、高RS的营养饼干。3.高RS黄精饼干可显着降低早期DN患者Hb A1c、IL-6水平,提高血清T-SOD水平。同时可改善中医症状,延缓尿微量白蛋白的增加,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有关。

胡军福[9](2019)在《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对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治疗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病房符合纳入标准的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排毒汤合益肾活血方,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开始及结束时微炎症指标(hs-CRP、IL-6、TNF-α)、肾功能指标(Scr、BUN、eGFR)、Hb、ALB、血脂指标(TG、TC、LDL-C、HDL-C)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然后据此进行统计学分析和疗效分析。结果:(1)微炎症指标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IL-6水平均有下降,与治疗前相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两组组间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水平均有下降,治疗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肾功能指标的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Scr、BUN水平均有下降,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Scr、BUN值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eGFR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eGFR无升高,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eGFR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红蛋白和白蛋白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b、ALB水平均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Hb值组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B水平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脂指标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降低,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组组间比较,TC、TG水平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DL-C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DL-C水平明显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HDL-C水平无显着升高,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HDL-C水平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5)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降低,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率为82.6%,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率为6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可有效降低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改善微炎症状态。(2)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可改善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肾功能、血脂、贫血及营养指标,减轻慢性肾脏病并发症,从而延缓CKD进展。(3)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可有效改善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刘纳[10](2019)在《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与骨密度及骨代谢标记物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测定2型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与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组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标志物[(25-羟维生素D2、D3(25-OHD2、25-OHD3)、甲状旁腺激素(PTH)、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测定(β-CTX)]的含量,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早期筛查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合并骨质疏松病变,为及时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临床期肾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收集2018年1月至12月在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病房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2型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30例(DM组,A组,对照组),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组30例(DN组,B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女性7例,男性23例,观察组:女性8例,男性22例。纳入方法:1.糖尿病诊断依照1999年美国ADA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执行:1.典型糖尿病症状(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加上随机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2.空腹血糖≥7.0mmol/L。3.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11.1mmol/L(无典型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复查确认)。(注:空腹状态是指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异常或糖耐量异常)以上三条只要任意一条连续2次复查阳性,便可诊断糖尿病。2.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即Mogensen分型中的糖尿病肾病IV期,即尿微量白蛋白>300mg/24h,尿常规示蛋白定性(≥1+),血肌酐及尿素氮正常,肾小球滤过率>20ml/min。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检测项目及骨密度、骨代谢标记物相关信息:所有人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25-羟基维生素D2、D3(25-OHD2、25-OHD3)、甲状旁腺激素(PTH)、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测定(β-CTX)、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C-P)、空腹血糖(FPG)、血清钙离子、血清磷离子,并收集病程、年龄、身高、体重、血压等与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的数据。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股骨颈、全髋及腰椎L1-4区骨密度BMD值(g/cm2)及T-score值和Z-score值。结果:所有的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使用四格表卡方检验,不适用于卡方检验的使用Fisher精确检验,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纳入观察指标之间对研究对象的关系。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得出结果如下:(1)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组即观察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即对照组比较血PTH升高(P<0.05),25-羟基维生素D2、D3(25-OH-D2、D3)正常白蛋白尿组高于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组(P<0.05)。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组的血清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组的β-胶原降解产物测定(β-CTX)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2型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与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组比较,两组血钙、血磷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测得出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病变高于2型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及病程构成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3)对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组做Pearson相关分析,25-羟基维生素D2与腰1-4全部腰椎及股骨颈及整体髋关节BMD值呈正相关,25-羟基维生素D3与腰2-4及全部腰椎及股骨颈及整体髋关节BMD值呈正相关,25-羟基维生素D2、D3与PTH具有负相关,25-羟基维生素D2、D3与血清钙离子呈正相关。PTH与腰1、腰2 BMD值呈负相关,β-CTX与腰椎、股骨颈及整体髋关节BMD值呈负相关。25-羟基维生素D2、D3的相关系数平均在0.2-0.4,PTH及β-CTX的相关系数平均在0.1-0.2。(4)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25-羟基维生素D2与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患病率呈负相关,PINP与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患病率呈正相关。根据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当25-羟基维生素D2每降低1nmol/L时,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患病风险将升高0.78倍;当PINP值每升高1ng/mL时,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患病风险将升高0.879倍。25-羟基维生素D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保护因素。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在出现尿蛋白阳性后,易出现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病变,骨代谢标记物(25-OHD2、D3、PTH、PINP、β-CTX)可出现相应变化,而且早于骨密度值的改变。(2)在本研究骨代谢标记物中,25-羟基维生素D与骨密度值的相关性系数最高,并且为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患病风险的较敏感指标,可作为临床期肾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预测因子,在临床上应着重监测。

二、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衰竭期及尿毒症期C肽、胰岛素测定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衰竭期及尿毒症期C肽、胰岛素测定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慢性肾脏病病因演变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肾脏病中西医认知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肾康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及机制
        参考文献
    综述三 雷公藤制剂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糖尿病和高血压已经成为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主要病因:单中心30年回顾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诊断标准
        1.5 临床资料统计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各时间段CKD患者一般资料
        2.2 总体CKD患者病因构成及演变
        2.3 老年和中青年CKD病因构成及演变
        2.4 2018-2019年ESRD患者病因构成
    3 讨论
第二部分 雷公藤制剂联合ACEI/ARB类药物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META分析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结局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
        1.5 检索策略
        1.6 数据提取
        1.7 纳入文献方法质量学评价
        1.8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流程图及结果
        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2.3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结果
        2.5 发表偏倚
    3 讨论
第三部分 肾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疗效分析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量计算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分组及治疗方法
        1.6 疗效评价方法
        1.7 临床基线数据及观察指标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入选患者临床基线数据
        2.2 治疗后肾功能改善情况
        2.3 疗效评估
        2.4 不良反应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血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糖代谢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三七注射液作用于肠道黏膜屏障调节LPS/TLR4通路对CRF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CKD的概念
    2 CKD的流行病学调查现状
    3 影响CKD的危险因素
    4 肾纤维化与炎症反应
    5 肠道菌群的概念及功能
    6 肠道菌群微生态(肠黏膜生物屏障)与肾脏病关系概述
    7 肠道微生态与肾脏病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关系
    8 炎症反应及肠道微生态在CRF进展中的作用
    9 CKD的中医病因病机
    10 中医对“肠肾轴”理论的认识
    11 基于“肠-肾轴”,探讨三七治疗CRF的作用机制
第二章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6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7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肠道微生态调控与慢性肾脏疾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益肾化瘀降浊方治疗慢性肾衰竭肾气亏虚、血脉瘀滞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和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慢性肾衰竭西医临床分期标准
        2.3 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剔除和脱落标准
        3.4 中止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分组方法
        4.2 治疗方案
        4.2.1 对照组治疗方案
        4.2.2 治疗组治疗方案
        4.2.3 治疗和观察周期
    5 观察内容
        5.1 一般资料观察
        5.2 疗效资料观察
        5.3 安全性资料观察
    6 疗效评价标准
        6.1 西医疗效评价标准
        6.2 中医疗效评价标准
    7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对比
    2 临床资料对比
        2.1 有效率的对比
        2.1.1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总有效率的对比
        2.1.2 西医临床有效率的对比
        2.2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的对比
        2.3 西医临床观察指标的对比
        2.3.1 血清肌酐(SCr)数据的对比
        2.3.2 血尿素氮(BUN)数据的对比
        2.3.3 血清胱抑素C(cysC)数据的对比
        2.3.4 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数据的对比
        2.3.5 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TP)数据的对比
        2.4 安全性观察
讨论
    1 西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1.1 CRF的病因与流行病学
        1.2 CRF疾病进展的机制
        1.3 CRF的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其机制
        1.4 CRF的西医治疗
        1.4.1 饮食营养和生活方式干预
        1.4.2 内科药物治疗
        1.4.3 肾脏替代治疗
    2 中医学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2.1 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病名的认识
        2.2 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3 导师对慢性肾衰竭肾气亏虚、血脉瘀滞证的认识
    4 益肾化瘀降浊方的组成、方解及相关现代药理学研究
        4.1 益肾化瘀降浊方的组成及方解
        4.2 益肾化瘀降浊方的相关现代药理学研究
    5 益肾化瘀降浊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特点分析
        5.1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及总有效率的分析
        5.2 西医临床有效率的分析
        5.3 西医临床观察指标的分析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表
致谢
名单
个人简历

(6)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病名
        1.1.1 肾风
        1.1.2 水肿
        1.1.3 腰痛
        1.1.4 癃闭
        1.1.5 关格
        1.1.6 肾劳
    1.2 病因病机
        1.2.1 脾肾亏虚为本
        1.2.2 湿热、血瘀为标
    1.3 辨证治疗
        1.3.1 中医外治法
第二章 慢性肾脏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2.1 概述
    2.2 CKD诊断标准
    2.3 目前慢性肾脏病的西医治疗方法
        2.3.1 原发病治疗
        2.3.2 控制蛋白尿
        2.3.3 严格控制血压
        2.3.4 ARB对慢性肾脏病的作用
        2.3.5 严格控制血糖
        2.3.6 控制血脂
        2.3.7 控制尿酸水平
        2.3.8 饮食疗法
        2.3.9 贫血的治疗
        2.3.10 替代疗法
    2.4 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及机制
        2.4.1 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危险因素
第三章 文献数据挖掘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资料来源
        3.2.2 纳入标准
        3.2.3 排除标准
        3.2.4 药名规范
        3.2.5 统计方法
    3.3 研究结果
        3.3.1 纳入文献
        3.3.2 常用药物
        3.3.3 用药规律总结
        3.3.4 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
        3.3.5 糖尿病肾病
        3.3.6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3.3.7 慢性肾功能衰竭
        3.3.8 IGA肾病
        3.3.9 慢性肾脏病
    3.4 药对关联分析
        3.4.1 黄芪与其他药物药对关联分析
        3.4.2 白术与其他药物药对关联分析
    3.5 讨论
        3.5.1 总体用药分析
        3.5.2 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用药分析
        3.5.3 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用药分析
        3.5.4 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用药分析
        3.5.5 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用药分析
        3.5.6 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IGA肾病用药分析
        3.5.7 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肾脏病肾病用药分析
    3.6 治法讨论
        3.6.1 总体治法讨论
        3.6.2 补虚药治法分析
        3.6.3 活血化瘀药治法分析
        3.6.4 利水渗湿药治法分析
        3.6.5 清热药治法分析
        3.6.6 解表药治法分析
        3.6.7 止血药治法分析
        3.6.8 收涩药治法分析
        3.6.9 泻下药治法分析
        3.6.10 化湿药治法分析
        3.6.11 理气药治法分析
    3.7 药对关联分析
        3.7.1 黄芪、白术
        3.7.2 黄芪、山药
        3.7.3 黄芪、丹参
        3.7.4 黄芪、党参
        3.7.5 黄芪、山茱萸
    3.8 国医大师治疗CKD验案
        3.8.1 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治疗IgA肾病经验
        3.8.2 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
        3.8.3 国医大师张琪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
        3.8.4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3.9 刘旭生教授对慢性肾脏病辩证论治经验
        3.9.1 刘旭生教授肾病综合征验案
        3.9.2 刘旭生教授慢性肾衰竭验案
        3.9.3 刘旭生教授慢性肾脏病验案
    3.10 结语
    3.11 不足与展望
        3.11.1 不足
        3.11.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7)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引言
2 对象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样本选择
    2.3 研究因素
        2.3.1 研究因素选取
        2.3.2 社会人口学特征
        2.3.3 疾病史
        2.3.4 临床检验指标
    2.4 研究方法
        2.4.1 文献回顾法
        2.4.2 专题小组讨论法
        2.4.3 统计分析方法
    2.5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3.1.1 研究对象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
        3.1.2 研究对象的疾病史
    3.2 糖尿病肾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2.1 分类变量的单因素分析
        3.2.2 连续性变量的单因素分析
    3.3 糖尿病肾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糖尿病肾病患病率
    4.2 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因素
        4.2.1 糖尿病病程
        4.2.2 总胆固醇
        4.2.3 高血压病程
        4.2.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4.2.5 空腹血糖
        4.2.6 收缩压
        4.2.7 肌酐
        4.2.8 空腹C肽
        4.2.9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4.2.10 尿微量白蛋白
        4.2.11 其他相关因素
    4.3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4.3.1 公共卫生
        4.3.2 生活方式
        4.3.3 临床治疗
    4.4 创新与展望
        4.4.1 创新
        4.4.2 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8)黄精联合抗性淀粉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黄精和RS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
        1.3 主要实验试剂
        1.4 主要实验仪器
    2.研究方法
        2.1 动物模型建立
        2.2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2.3 标本收集
        2.4 实验指标检测
        2.5 统计学分析
    3.实验结果
        3.1 动物基本情况
        3.2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体重的影响
        3.3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脏器重量、脏器系数的影响
        3.4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3.5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糖化血清蛋白的影响
        3.6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血脂的影响
        3.7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3.8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炎性因子指标的影响
        3.9 大鼠肾脏切片病理组织学变化
        3.10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肾脏ECM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3.11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肾脏ECM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4.小结
第二章 高RS黄精饼干配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原料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
    2.研究方法
        2.1 高RS黄精饼干制作流程
        2.2 高RS黄精饼干品质分析
        2.3 高RS黄精饼干配方优化试验
        2.4 高RS黄精饼干营养组分测定
        2.5 高RS黄精饼干RS含量检测
        2.6 高RS黄精饼干淀粉消化性能测定
        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3.实验结果
        3.1 高RS黄精饼干配方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
        3.2 高RS黄精饼干配方优化正交试验结果
        3.3 高RS黄精饼干配方优化验证试验结果
        3.4 高RS黄精饼干营养组分
        3.5 高RS黄精饼干中RS含量
        3.6 高RS黄精饼干淀粉消化性能
    4.小结
第三章 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干预研究
    1.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及样本量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排除及脱落标准
        1.4 纳入病例
    2.实验材料
        2.1 主要实验试剂
        2.2 主要实验仪器
    3.研究方法
        3.1 试验分组
        3.2 干预方案
        3.3 观测指标
        3.4 疗效判定标准
        3.5 质量控制
        3.6 统计学分析
    4.试验结果
        4.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4.2 高RS黄精饼干对人体测量指标的影响
        4.3 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血糖的影响
        4.4 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血脂的影响
        4.5 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4.6 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蛋白指标的影响
        4.7 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4.8 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4.9 高RS黄精饼干对中医证候的影响
        4.10 中医证候疗效
    5.小结
第四章 讨论
    1.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1.1 糖尿病肾病病名
        1.2 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
        1.3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疗法
    2.糖尿病肾病的西医研究进展
        2.1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及分期
        2.2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机制
        2.3 糖尿病肾病的西医治疗
    3.黄精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3.1 黄精植物考证
        3.2 黄精的化学成分及实验研究
        3.3 黄精的功效及应用
    4.抗性淀粉的研究进展
        4.1 RS的起源及发展
        4.2 RS的分类
        4.3 RS的制备方法
        4.4 RS的检测方法
        4.5 RS的生理功能
        4.6 RS的应用
    5.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的作用影响
        5.1 DN大鼠模型评价
        5.2 中药治疗DN的药理研究
        5.3 黄精、RS以及联合作用对早期DN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
    6.高RS黄精饼干配方及制备工艺
        6.1 高RS黄精饼干加工工艺
        6.2 高RS黄精饼干营养成分
        6.3 高RS黄精饼干淀粉消化性能
    7.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的饮食干预
        7.1 DN的发病及治疗现状
        7.2 高RS黄精饼干的组方依据及分析
        7.3 高RS黄精饼干的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探讨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查新报告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论文一
论文二
论文三

(9)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对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及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评价指标
        2.4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微炎症指标的比较
        3.3 两组患者肌酐、尿素、肾小球滤过率的比较
        3.4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的比较
        3.5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的比较
        3.6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3.7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
        3.8 安全性指标
第二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1 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概念的提出
        1.2 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机制
        1.3 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意义
        1.4 评价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常用指标
        1.5 改善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常用药物
    2 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2.1 病名与病因病机
        2.2 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2.3 中医对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认识
    3 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的确立
        3.1 益肾排毒汤合益肾活血方配伍方义
        3.2 肾排毒汤合益肾活血方单味药药效分析
    4 疗效分析
    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10)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与骨密度及骨代谢标记物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课题研究来源及研究意义
    2.糖尿病肾病
        2.1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2 糖尿病肾病的定义与分期
    3.骨质疏松及骨代谢标记物
        3.1 骨质疏松定义及分型
        3.2 骨代谢标记物的临床意义
        3.2.1 维生素D
        3.2.2 甲状旁腺激素
        3.2.3 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
        3.2.4 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
    4.糖尿病肾病并发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
        4.1 钙磷代谢障碍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4.2 1,25-(OH)2D代谢异常
        4.3 其他
第二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选择
        1.1 选择标准
        1.2 排除标准
    2.病例选择诊断标准
    3.研究方法
        3.1 一般资料的收集
        3.2 观察指标与方法
    4.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1 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组与2型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2 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血生化及骨代谢标记物指标
    3 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组与2型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各部位BMD值比较
    4 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组与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发病率比较
    5 相关分析:对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组组间指标行Pearson相关分析
    6 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组危险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衰竭期及尿毒症期C肽、胰岛素测定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慢性肾脏病病因演变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D]. 吴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血糖的影响[D]. 葛栋栋. 济宁医学院, 2021(01)
  • [3]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诊疗中国指南[J].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1(03)
  • [4]三七注射液作用于肠道黏膜屏障调节LPS/TLR4通路对CRF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D]. 张之燕.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
  • [5]益肾化瘀降浊方治疗慢性肾衰竭肾气亏虚、血脉瘀滞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米雪.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6]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文献研究[D]. 叶鏸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影响因素分析[D]. 石妍妍. 郑州大学, 2020(02)
  • [8]黄精联合抗性淀粉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D]. 孟妍.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9]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对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D]. 胡军福.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与骨密度及骨代谢标记物的相关性研究[D]. 刘纳.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C肽和胰岛素测定结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