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X操作系统中系统资源控制器的管理

AIX操作系统中系统资源控制器的管理

一、AIX操作系统中系统资源控制器的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姜洋[1](2020)在《基于J2EE的电力企业通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电力通信网络是电网的重要组成网络之一,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可靠供电的重要手段。国家电网公司“十三五”通信网规划执行期间,随着电力通信网络的建设与改造,网络中各种不同制式的设备数量不断增多,这些设备分别应用于电力通信网络的传输网、交换网、业务网、支撑网、综合数据网等不同的网络领域,其所承载的业务类型也千差万别,单纯依靠人工数据记录、存档施工设计图纸对通信调度工作要求更高,以上情形为电力企业日常的通信运维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面向电力通信网络中的通信设备和通信业务,进行实时、可靠的全面管理的电力通信管理系统。针对电力通信网络中缺乏统一通信管理系统的现状,本论文首先分析并研究现有电力通信系统中不同厂家的专业网管所采用的技术及手段,并重点参考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两家运营商的运维管理模式。然后,针对电力通信系统的特色功能将电力通信资源从逻辑和物理两个角度建模。依据本人所在电力企业通信网络运维管理的实际业务需要,立足通信专业的自身特点,进行系统功能设计、界面设计和流程设计,达到应用功能的实用、好用的目标。最后,结合电力行业的一些规程规范,为实现本系统对电力通信网中的通信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方便运行人员高效开展日常运维工作,建立了人机交互的资源模型,为业务的开通提供保障,使该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电力企业运行人员。在对系统资源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J2EE技术规范,设计了系统的四个功能模块:实时监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运行管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

刘山[2](2020)在《CRH5型动车组PIS系统重联监控设备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对日常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和谐号动车组已成为现代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一种便利的交通工具。为保证动车组的安全运行,和为旅客提供更高更舒适的优质服务,与之相伴的动车组检修陪测调试技术也一直不断地更新换代。目前,在动车组进行返厂检修运维的过程中,一些重联检测试验往往需要两列动车组配合才能进行,现存问题为单列动车组在检修车间没有其它车辆配合进行重联试验,旅客信息系统检测试验又为重联检测试验中的重点测试项。因此,需开发设计出一款高速动车组的重联监控PIS系统设备的监视设备,以下称为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由于我国铁路系统对列车行车安全的高标准、高要求。本文对高速动车组PIS系统运行过程展开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该系统的应用背景和客户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实现了CRH5型动车组在模拟重联状态下对列车上PIS系统设备的监控。(1)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的总体方案设计。根据设计需求,可实现人机交互,具有实时显示监控的功能。具体包括可监测并存储UIC568音频信号,解析在列车级R S485控制总线传输的控制命令。(2)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的硬件设计。该装置的硬件设计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分为系统主控模块,UIC568音频信号采集输入模块,数字音频转模拟量输出模块,数字信号处理采集输入模块,485转换模块和ETH数据通信模块。装置系统的主控模块采用基于ARM-Cortex-M4架构的嵌入式平台,能够对整个监控系统进行控制和对各数据进行逻辑处理判断,系统主控模块又包括了主控制器CPU的控制电路、RS485驱动电路、串口驱动电路等。RS485控制信号输入模块实现对车辆级RS485控制总线控制命令的实时采集。UIC568音频信号采集输入模块实现将音频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并转化和存储。数字音频转模拟量输出模块实现将音频数据通过扬声器播放输出。数字信号处理采集输入模块实现实时采集数字信号和状态获取。ETH数据通信模块则是采用可扩展的集成芯片带有MAC+PHY的物理层,将整个检测系统通过以太网接口接入以太网。(3)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的软件程序设计。根据实际的功能需求,对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软件整体架构进行开发设计。其中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监控计算机应用层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UDP通信,上位机监控软件界面开发;第二部分是下位机监控软件的驱动程序设计,主要包括以太网驱动程序、RS485驱动程序、串口驱动程序、音频信号采集输入输出驱动程序等。(4)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的设备功能测试。通过对设备功能进行模拟与实际现场的测试,最终验证被测对象能够高效且可靠的完成测试任务。主要测试内容为司机乘务员广播试验、列车员电话对讲试验和485控制指令试验。

洪习欢[3](2020)在《基于SSM的绿植自动浇灌与推荐系统》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农作物、草坪和公园绿化浇灌问题的管理系统也逐渐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伴随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提升,人们对家居环境的追求也不断提高,很多人选择在室内阳台或室外庭院中养植一些绿植花卉,以此来提升生活品质。但是,当前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并且缺乏一定的绿植养护知识,某些植物是否适应本地气候也无从得知,往往很难选择适合养植的绿植且难以及时、适量的对绿植进行科学浇灌,于是,针对家庭环境下的绿植自动浇灌系统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研究。目前,有很多利用传感器技术采集植物的土壤湿度并与提前设置好的阈值进行比较进而判断是否需要浇水的自动浇灌系统,但它们往往不能根据绿植的规格大小、浇灌量及浇灌时机给予科学化指导,在缺乏绿植养护经验的家庭环境下难以使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综合利用物联网、传感器技术,结合Java Web和推荐算法设计了一套专用于家庭环境下的绿植自动浇灌与推荐系统。实现了绿植温湿度数据的采集、展示与上传,对绿植进行科学化自动浇灌,硬件出现异常时自动报警并将可能的原因即时推送给用户,根据用户所在地区和已养绿植的功效推荐其适合养植的绿植。本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利用Java Web技术构建了一种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绿植自动浇灌的软件平台,该平台后端采用SSM(Spring+Spring MVC+MyBatis)框架,前端使用HTML5技术、jQuery和Bootstrap框架开发,依托Maven项目管理工具和Eclipse平台完成项目开发并部署在Tomcat服务器上,此外系统基于Mina通信框架建立了服务端指令发送与环境数据接收的通信机制。其次,分析目前主流的推荐算法、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结合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设计并实现根据用户所在地区和已养绿植功效的个性化绿植推荐系统。再次,综合运用传感器、物联网技术采集上传绿植环境数据并执行服务端指令。STM32通过WIFI模块将各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处理后定时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同时接收浇灌指令和异常报警指令并控制相应模块执行,实现绿植浇灌远程手动或自动化管理。最后,对系统的软、硬件功能及整体进行测试与分析,测试表明,该系统硬件模块运行稳定,软件平台操作方便,给用户带来良好的绿植个性化推荐体验。

安然[4](2020)在《基于OpenSSH的运维审计代理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公司内部网络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面对内部人员对网络的攻击以及对机密数据文件的盗窃,加强访问服务器的权限控制和通信安全变得尤为重要。网络设备远程登录主要使用Telnet和FTP等协议,虽然通过用户名密码验证登录,但是双方使用明文数据进行通信,有泄露服务器信息的风险,而且对字符型操作系统代理的兼容性不高。本文从上述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性出发,分析了当前企业内部网络所面临的威胁,研究设计了基于OpenSSH的运维审计代理系统,具有系统认证、运维会话代理、运维会话审计和日志管理等功能,并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代码实现。该系统将公司日常运维管理和服务器设备的安全进行集成,使用SSH协议代理的方式对双方通信进行了接管,禁止运维人员直接远程连接访问运维服务器设备。在用户名密码验证的基础上,数据通信过程使用SSH协议进行加密处理,同时采用DES加密算法对日志文件进行加密,防止系统遭受攻击造成重要信息泄露,确保数据文件的安全性。该系统通过对运维人员的权限控制和安全策略,有效地防止网络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对运维命令进行解析过滤,保证服务器的运行安全。本文对OpenSSH源码进行修改使其充当SSH代理程序,支持数据转发和日志记录,实现了对公司内部所有字符型操作系统服务器的兼容,进一步地提高网络信息安全。该系统目前在多个电网公司实际运维工作中受到了充分考验,系统功能运行状态良好。

张新[5](2019)在《Markov切换随机系统的指数稳定性分析与同步控制》文中指出在经济系统、飞行控制系统、机器人操作系统等实际应用中,由于子系统间耦合的变化、环境的突然干扰或其它原因,系统的参数和结构都可能发生突变。为了更加贴切的对突变系统进行描述,一般采用兼有离散和连续变量两种运行机制的混杂动态系统进行建模,模态之间的转换有多种表示形式,其中由于Markov链具有特殊的Markov性,因此通常使用具有Markov切换的微分方程来解决。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一领域的主要成果已经应用于稳定性分析、滤波、优化和一些重要的控制问题。为了缩短神经网络的计算时间,大多数神经网络的应用都要求提高网络的收敛速度,而当使用指数收敛速度确定神经网络的计算速度时,指数稳定性特性更是尤为重要。因此,确定动态系统的指数稳定性以及估计其指数收敛速度不仅在理论上是有价值的,而且在实践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自从观察到同步现象以来,同步问题包括广义同步、簇同步等问题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针对Markov切换随机系统的指数稳定性分析及同步控制问题,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对具有Markov切换参数的随机系统的指数稳定性分析及同步控制问题的研究是一项有价值而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针对一类具有时变时滞的Markov切换随机系统,综合运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随机分析方法、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随机不等式等,分别得到了随机系统的均方指数稳定和几乎必然指数稳定等稳定性准则;并结合反馈控制、滑模控制以及牵制控制,设计出相应的同步控制器,分别给出了广义不确定随机系统的结构触发渐近同步以及时变时滞神经网络的有限时间和固定时间簇同步等同步准则。上述研究工作将丰富随机系统的稳定性及同步理论,解决具有一般转移概率及一般噪声的Markov切换中立型随机系统的指数稳定性等关键问题。以下具体说明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1)研究了具有一般转移概率和时变时滞的Markov切换中立型随机系统的指数稳定性问题。基于非卷积型多重Lyapunov函数和随机分析方法,得到了具有一般转移概率和时变时滞的随机系统的均方指数稳定条件和几乎必然指数稳定条件。最后给出了两个数值模拟的例子来说明所得结果的有效性。创新点在于对于具有时变时滞以及不确定转移概率的中立型随机系统,得到的条件与指数稳定性的衰减率无关。(2)考虑了具有Markov切换和一般噪声的神经网络的指数稳定性问题。利用随机分析方法和Lyapunov泛函方法,推导了均方和p阶矩条件下具有Markov切换参数和一般噪声的神经网络的指数稳定性判据。将具有一般噪声的无切换神经网络模型作为一个特例,给出了其指数稳定的条件。通过两个算例的仿真结果说明了理论结果。创新点在于提出的一般噪声的神经网络模型更有一般性,比具有白噪声的神经网络模型更适用于实际系统。(3)考虑了具有Markov切换参数的广义不确定随机系统的结构触发渐近同步问题。通过引入结构触发机制,选择最优的主系统与从系统的同步。此外,如果第一次选择的主系统产生大幅扰动,系统将立即再次进行选择。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滑模控制方法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给出了广义不确定随机系统同步的充分条件。通过两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创新点在于提出了具有结构触发的机制的随机系统模型,并设计了广义不确定切换随机系统的随机滑动面。(4)研究了时滞神经网络的有限时间和固定时间簇同步问题。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牵制控制方法,推导出神经网络模型的有限时间和固定时间同步判据。此外,还分别估算了与初始值有关和与初始值无关的稳定时间。通过数值仿真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创新点在于研究了更加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的有限时间及固定时间簇同步问题,模型考虑了同一簇内节点以及不同簇内节点之间的耦合关系。

陈晓露[6](2019)在《基于分类模型的信息资产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在各种安全管理活动中,对信息资产的管理都是安全管理活动的起点,为各项安全管理活动提供背景和基础。当前信息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资产规模膨胀、资产类型识别困难、管理工具与管理要求不相称等问题。为提高某市税务局信息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本文设计实现了一套信息资产管理系统,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针对信息资产类型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分类模型的信息资产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网络扫描技术获取包含主机名、IP地址、开放端口、服务探测信息等信息在内的资产详细信息,并人工标注其所属资产类型作为训练样本,以此样本集训练分类模型,综合考虑多项评估指标,选取分类性能较好的模型作为信息资产管理系统采用的分类器。发现新的信息资产后,调用扫描器进行详细扫描,获取新增资产数据,经过预处理后由已训练的分类器进行预测,得到新增资产的分类预测结果。二是针对现有信息资产管理工具无法满足信息资产管理要求的问题,分析了某市税务局的信息资产管理需求,确定信息资产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可行性研究、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使用J2EE技术实现了一个完整的信息资产管理系统。编码完成后编写了测试用例对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网络资产的发现和自动识别以及各类资产信息的管理。

杨恒生[7](2019)在《基于Zabbix的Solaris平台监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UNIX服务器作为一种商业化计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大型传统企业核心的数据或业务环境中。通常各类UNIX产品都是由操作系统和硬件紧密的整合于一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可靠性和稳定高的环境平台为大型企业的关键信息处理领域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随着计算机信息科学与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服务器设备环境平台的提供稳定计算能力和不中断的服务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企业核心运行的平台设备,维护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稳定是企业提供持续高能力高可用运行环境的基础,同时也是保障业务的必要条件,因此运维管理和监控则成为当中的核心事务。本文先对UNIX系统之一的Oracle Solaris系统平台服务器的现状和特性进行阐述分析,在应用和维护管理上的优缺点进行剖析。针对在Solaris设备应用方面存在管理繁杂,缺乏运维自动化和统一管理的特点;通过结合现有的监控技术和Solaris类服务器的应用维护特性,提出并使用开源的Zabbix监控解决方案,对Solaris架构的硬件平台产品服务器为主同时包括一体机、存储、磁带库等硬件和系统的资源指标,全面的硬件状态以及报警信息等方面进行管理和监控,构建一套整合全面、高时效性的以服务器为主的硬件、操作系统的监控维护管理平台。本论文以开源的解决方案Zabbix进行整体的阐述,描述各个模块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个框架下的运行和实现流程。对基于Zabbix平台进行深入的剖析Solaris平台监控系统运作过程和模式,包含系统涉及的主要有关网络协议技术。基于此特性同时结合公司的硬件产品监控目标对Solaris服务器监控内容与手段进行改善。本论文介绍了Solaris操作系统和对应服务器产品包含的部件关键运行指标,同时介绍了Solaris环境架构的硬件平台产品整体结构,重点部件以及监控的对象和节点。实现设计并开发了基于Zabbix解决方案的硬件监控系统,系统提供和运用了灵活的监控目标项和配置规则,实现了Solaris架构的硬件平台物理资源的统一集中管理和整合性监控;监控系统展现了界面简洁的视图和详细报表,提高对服务器设备维护能力,为快速发现定位系统故障和异常提供有力支撑,整体提高了系统的运营和维护的效率。最后通过测试实验,对各项预期的功能和前期需求进行验证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监控管理系统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对Solaris相关的硬件产品维护监控方面的标准化与整合化推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同时也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徐世东[8](2018)在《挠性航天器振动抑制及姿态模糊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空间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航天器上广泛存在挠性结构(如太阳能帆板和卫星天线等),挠性结构容易在航天器姿态机动过程中引起弹性振动,进而削弱姿态控制精度甚至是破坏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另外,外空间中持续存在的扰动力矩(如太阳辐射力矩、气动力矩、重力梯度力矩等)也会进一步加剧挠性结构的弹性振动。与此同时,受运行环境变化的影响,挠性航天器的一些物理参数很难准确获悉。显然,挠性航天器是一个多变量、刚柔模态强耦合、参数不确定且受外界扰动力矩和挠性结构弹性振动持续作用的复杂非线性系统。此外,执行机构往往还存在动作延迟、输出力矩受限等问题,在恶劣工况下甚至会发生各种故障,这些因素都大大提升了挠性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难度。本文围绕着挠性航天器的主动振动抑制和姿态模糊控制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且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设计方法,其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针对航天器挠性附件的弹性振动问题,以进行单轴平转机动的挠性航天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有限频域H∞主动控制方法,实现了弹性振动的有效抑制。与传统全频域H∞主动控制方法不同,该方法考虑到挠性结构的低频振动模态在弹性振动中往往起主导作用,故将H∞性能指标的作用区域约束在挠性结构的低频振动模态所聚集的频段,主要的控制能量被集中施加于该频段,实现了低频振动模态的充分抑制,同时也放宽了控制器设计中的约束条件,降低了设计的保守性,也因此获得了更佳的振动抑制效果。针对挠性航天器的动力学模型,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基于Takagi-Sugeno(T-S)模糊理论的建模方法,构建了挠性航天器新的T-S模糊模型,实现了使用一组局部线性模型在全局范围内以任意精度逼近挠性航天器的非线性模型的目标,为姿态模糊控制算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传统的姿态控制策略均依托非线性模型进行设计,然而,针对非线性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的工具不足,且缺乏统一的设计方法。相比之下,针对T-S模糊系统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已经非常成熟,可以借鉴现有的线性系统设计工具进行研究,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挠性航天器姿态控制算法的设计难度,为解决一些在非线性模型上不易解决的控制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针对执行机构同时存在饱和非线性及时滞影响情况下的挠性航天器的姿态控制问题,依托T-S模糊模型,提出了基于耗散理论的解决方法。其中,针对执行机构存在的时滞,构造了一类新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作为闭环系统的能量函数,充分利用了时滞信息,保证了闭环系统在输入时滞存在的条件下的渐近稳定性。此外,针对执行机构存在的饱和非线性,利用辅助矩阵的方法,补偿了饱和非线性对姿态控制的影响。耗散性能指标保证了闭环系统对挠性附件的弹性振动和外界扰动具有有效的抑制能力,提高了闭环系统的鲁棒性。此外,也分析和对比了不同耗散性能指标下的姿态控制效果,为合理设计姿态控制策略提供了指导。针对系统存在采样信号且执行机构存在部分失效故障情况下的挠性航天器的姿态控制问题,依托T-S模糊模型,提出了一类新的采样容错控制方法。其中,针对系统中存在的采样信号,首先将闭环系统构建成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同时存在的混合系统,进而利用输入延迟的方法将其等效成一类含有特殊输入时滞的连续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控制算法的设计。针对执行机构存在的部分失效故障,通过数学变换,将部分失效故障中的不确定部分等效成闭环系统的一类特殊的不确定性,并利用不等式的方法进行处理。与此同时,H∞性能指标保证了闭环系统对外界扰动和挠性附件的弹性振动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针对系统存在采样信号且执行机构存在随机故障情况下的挠性航天器的姿态控制问题,依托T-S模糊模型,提出了一类新的有限时间容错采样控制方法。其中,针对系统中存在的采样信号,仍然采用输入延迟的方法进行处理,且设计了一类按照采样区间分段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能够充分刻画闭环系统中由采样保持而产生的锯齿状输入时滞,降低了所综合的控制器的保守性。针对执行机构存在的随机故障,提出了一类基于马尔科夫随机过程的控制输入模型,可以描述执行机构不同的故障模式及它们之间的随机切换行为。最后,根据所提出的有限时间的概念,建立了有限时间容错采样控制策略,使得挠性航天器的姿态在规定时间段内能够保持有界。

王寒梅[9](2018)在《切换非线性系统的QSR-耗散性分析与控制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动态系统的耗散性以输入输出的方式描述了系统能量的演化规律,即系统内部存储的能量不超过外界对它供给的能量。耗散性在非线性系统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非线性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有力工具。在切换系统中,除了各子系统内部的能量演变外,切换系统各子系统之间也有能量的传递和交换。这两方面能量的演化规律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切换系统的动态行为。因此,对切换系统来说,能量和基于能量的控制显得更加重要。然而,传统的耗散性概念对切换系统而言不仅过于严格,也很难刻画子系统之间的能量交换关系。探索适合切换系统自身的研究工具是切换系统耗散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多存储函数方法克服了所有子系统都共用一个存储函数的局限性,成为研究切换系统耗散性的主要方法。然而,一方面,大多文献要求多存储函数在切换点处和激活时间区间内非增,这给耗散性研究带来了一定的保守性,尽管后来有文献放宽了这两个非增性的假设,但条件的可检验性值得进一步探讨。另一方面,对一般的切换非线性系统,多存储函数没有统一的构造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切换系统耗散性理论的发展。目前,切换非线性系统耗散性的研究还远未成熟。QSR-耗散性是一种典型的耗散性,其供给率是输入和输出的二次型函数,表达形式相对简单,便于系统的性能分析和控制设计,特别是其中的无源性和L2/l2增益性能是研究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工具,在切换非线性系统的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切换非线性系统的QSR-耗散性、无源性、有限时间无源性和L2/l2-增益性能。在QSR-耗散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系统的反馈无源化和H∞控制问题。针对无源系统的特性,研究切换非线性系统的基于无源性的镇定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用线性化方法研究切换非线性系统的局部严格QSR-耗散性。首先,在不要求每个子系统都是局部严格QSR-耗散的条件下,设计切换律使切换非线性系统是局部严格QSR-耗散的,并用线性化系统矩阵建立切换非线性系统局部严格QSR-耗散性的充分条件。其次,作为严格QSR-耗散性的两种特殊形式,研究局部输入-状态严格无源性和局部L2-增益性能。最后,针对一类特殊的非线性系统,线性化方法进一步研究切换仿射非线性系统的局部严格无源性。(二)结合线性化方法和驻留时间依赖的存储函数方法研究了切换离散时间仿射系统的局部严格无源性。首先,用线性化系统矩阵建立了仿射系统局部严格无源性的充分条件。其次,对不具有局部严格无源性的切换离散时间仿射系统考虑反馈无源化问题。在驻留时间依赖的状态切换下,给出了反馈无源化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三)在驻留时间依赖的存储函数框架下,用线性化方法研究切换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局部严格QSR-耗散性,给出系统具有局部严格QSR-耗散性的充分条件,并讨论系统的局部输入-状态严格无源性和局部l2增益性能。在局部输入-状态严格无源性和局部l2-增益性能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反馈无源化和H∞控制问题,并给出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四)基于多存储函数方法,研究切换非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无源性。首先给出切换非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无源性概念,并设计切换律使得即使每个子系统都不是有限时间无源的切换非线性系统具有有限时间无源性。其次,在提出的有限时间无源性概念的基础上,给出切换非线性系统有限时间稳定性判据。最后,研究有限时间无源系统的反馈联接和并联联接的有限时间无源性,并设计切换律使切换非线性系统的反馈联接和并联联接系统是有限时间无源的。(五)研究切换非线性系统基于无源的镇定问题。当每个子系统都是渐近零状态可检测的,并且在激活区间上具有无源性时,通过切换律和控制器的双重设计使所研究的系统渐近稳定。首先考虑由两个无源切换非线性系统构成的级联联接系统的镇定问题:当两个无源切换非线性系统的输出都可测时,考虑设计输出反馈控制器渐近镇定级联系统;当第一个无源系统的输出不可测时,引入采样积分镇定(SIS)技术,利用第二个切换系统的存储函数和输出设计控制器渐近镇定该级联系统。其次,作为级联联接的特殊情况,在无源切换非线性系统的输出不可测时,考虑利用SIS技术,根据输出的积分设计反馈控制器,渐近镇定一个切换非线性系统。最后是全文所做工作的总结以及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张中旭[10](2017)在《基于STM32的交通电源管控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机动车数量急剧攀升,交通拥堵、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提高交通设施的智能化、信息化与自动化对解决目前的交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了一款交通电源管控系统,由电源管控模块、自动重合闸模块和手持设置器三部分组成。基于STM32微控制器,设计了包含微控制器电路、W5500网络通信电路、GPRS和GPS电路、信号量输入捕获电路、信号量输出电路、RS485总线通信电路、温湿度测量电路、EEPROM电路、电源电路等电源管控模块的硬件电路;基于MDK-ARM平台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FreeRTOS,设计了电源管控模块的总流程及主要模块的程序流程。同时,还设计了自动重合闸模块、手持设置器等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实现了参数检测、报警、重合闸、参数浏览和设置等功能。最后,对交通电源管控系统样机进行了分模块及系统整体调试,并对电源管控模块、手持设置器、自动重合闸与智能管控云平台等进行了联合调试。调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测量的参数准确可靠。

二、AIX操作系统中系统资源控制器的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IX操作系统中系统资源控制器的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J2EE的电力企业通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我国电力通信网的特点及发展阶段
        1.2.2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第2章 关键技术理论研究
    2.1 J2EE语言概述
    2.2 B/S架构概述
    2.3 MVC模型概述
        2.3.1 标准MVC模型概述
        2.3.2 Web MVC模型概述
        2.3.3 主流Web MVC模型
    2.4 Oracle数据库概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需求分析
    3.1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2 系统性能设计需求分析
        3.2.1 系统容量规划
        3.2.2 系统硬件环境设计
        3.2.3 系统软件环境设计
    3.3 系统角色设计建模分析
    3.4 系统功能建模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通信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4.1 总体设计原则
    4.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4.3 物理架构设计
    4.4 数据库设计
        4.4.1 数据库命名规范
        4.4.2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4.4.3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4.4.4 数据库安全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通信管理系统详细设计及实现
    5.1 实时监视模块设计
        5.1.1 实时监视模块总体结构
        5.1.2 告警集中监视
        5.1.3 告警规则管理
        5.1.4 界面实现展示
    5.2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5.2.1 数据采集模块总体结构
        5.2.2 数据采控框架功能
        5.2.3 接口协议适配功能
        5.2.4 异常处理
    5.3 运行管理模块设计
        5.3.1 值班管理功能设计
        5.3.2 检修管理功能设计
    5.4 资源管理模块设计
        5.4.1 资源管理模块总体结构
        5.4.2 资源影响业务分析功能
        5.4.3 界面实现展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CRH5型动车组PIS系统重联监控设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PIS系统简介
        1.2.2 动车组重联技术发展现状
        1.2.3 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发展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课题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CRH5型动车组列车通信协议原理与装置系统概述
    2.1 动车组重联关键技术
    2.2 动车组PIS系统UIC568 标准
    2.3 CRH5型动车组RS485重联通信协议介绍
        2.3.1 RS-485总线简介
        2.3.2 列车级和车辆级RS485总线
        2.3.3 RS485重联通信报文分析
    2.4 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系统概述
        2.4.1 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需求分析
        2.4.2 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网络及硬线线路接口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硬件设计
    3.1 外形结构设计
    3.2 控制板处理器选型
    3.3 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3.4 主控芯片控制电路设计
    3.5 CPU板时钟电路
    3.6 RS485驱动电路设计
    3.7 数字量采集输入电路设计
    3.8 模拟量转数字量存储及数字量转模拟量输出电路设计
    3.9 ETH外设驱动电路设计
    3.10 控制板电源电路设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软件设计
    4.1 下位机软件设计开发环境
    4.2 下位机软件主程序设计
    4.3 初始化模块
        4.3.1 HAL库初始化
        4.3.2 GPIO引脚初始化
        4.3.3 USART初始化
        4.3.4 ADC初始化
        4.3.5 I2S总线初始化
        4.3.6 FREERTOS系统初始化
    4.4 数据输入处理模块
        4.4.1 AI音频数据处理转换
        4.4.2 DI电平数据处理转换
        4.4.3 RS485数据处理转换
    4.5 数据输出处理模块
    4.6 下位机ETH通信模块
        4.6.1 下位机ETH驱动程序设计
        4.6.2 下位机ETH数据发送程序设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
    5.1 上位机软件设计开发环境
    5.2 上位机监控软件架构
    5.3 上位机监控软件通信程序设计
        5.3.1 UDP通信初始化
        5.3.2 数据接收程序设计
        5.3.3 以太网报文定义
    5.4 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5.4.1 音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5.4.2 485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5.5 上位机监控软件界面设计
        5.5.1 设备状态检查界面设计
        5.5.2 PIS语音波形界面设计
        5.5.3 PIS-485控制指令信息界面设计
    本章小结
第六章 PIS重联模拟监控装置设备功能测试
    6.1 系统测试设计方案
    6.2 装置模拟测试
    6.3 装置实际现场测试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致谢

(3)基于SSM的绿植自动浇灌与推荐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自动浇灌系统研究现状
        1.2.2 国内自动浇灌系统研究现状
    1.3 本文工作简介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相关技术
    2.1 SSM框架
        2.1.1 Spring
        2.1.2 Spring MVC
        2.1.3 MyBatis
    2.2 前端相关技术
    2.3 Mina通信框架
    2.4 数据库相关技术
    2.5 硬件系统相关技术
        2.5.1 STM32简介
        2.5.2 空气温湿度传感器
        2.5.3 土壤湿度传感器
        2.5.4 ESP8266WIFI模块
    2.6 常用推荐算法
        2.6.1 基于内容的推荐
        2.6.2 协同过滤推荐
        2.6.3 基于关联规则的推荐
        2.6.4 组合推荐
    2.7 向量相似性计算方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自动浇灌与推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1 可行性分析
        3.1.1 技术可行性
        3.1.2 经济可行性
        3.1.3 社会可行性
    3.2 总体需求分析
        3.2.1 业务需求
        3.2.2 功能性需求
        3.2.3 非功能性需求
    3.3 系统软件总体功能设计
        3.3.1 总体架构设计
        3.3.2 前台模块设计
        3.3.3 后台模块设计
        3.3.4 推荐模块设计
    3.4 数据库设计
        3.4.1 概念结构分析
        3.4.2 数据表设计
    3.5 系统的硬件设计
        3.5.1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3.5.2 浇灌控制模块设计
        3.5.3 异常报警模块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动浇灌与推荐系统的实现
    4.1 开发技术与环境
        4.1.1 开发技术
        4.1.2 开发环境和工具
        4.1.3 系统的目录结构
    4.2 前台模块开发
        4.2.1 前台首页开发
        4.2.2 注册登录模块开发
        4.2.3 个人信息模块开发
        4.2.4 绿植浇灌模块开发
        4.2.5 历史数据模块开发
    4.3 后台模块开发
        4.3.1 绿植管理模块开发
        4.3.2 用户管理模块开发
        4.3.3 异常报警模块开发
    4.4 推荐模块开发
    4.5 硬件模块开发
        4.5.1 数据采集模块开发
        4.5.2 浇灌控制模块开发
        4.5.3 异常报警模块开发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5.1 软件测试
        5.1.1 软件测试环境
        5.1.2 软件测试与分析
    5.2 硬件测试
        5.2.1 硬件测试环境
        5.2.2 硬件测试与分析
    5.3 系统的整体测试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基于OpenSSH的运维审计代理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企业运维发展及现状
        1.2.2 SSH协议的发展及现状
        1.2.3 当前运维审计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组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关键技术研究
    2.1 SSH协议研究
        2.1.1 SSH协议简介
        2.1.2 安全密钥机制
        2.1.3 SSH工作过程
    2.2 OpenSSH研究
    2.3 中间人攻击技术研究
    2.4 VT100终端控制码技术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OpenSSH的运维审计代理系统设计
    3.1 系统结构设计
        3.1.1 系统功能模块
        3.1.2 系统数据结构
        3.1.3 系统应用结构
    3.2 数据库设计
        3.2.1 E-R图设计
        3.2.2 数据表设计
    3.3 基于DES算法的数据加密设计
        3.3.1 DES算法研究
        3.3.2 DES算法实现
    3.4 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
        3.4.1 系统认证模块
        3.4.2 运维会话代理模块
        3.4.3 运维会话审计模块
        3.4.4 日志管理模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OpenSSH的运维审计代理系统实现
    4.1 系统框架结构
    4.2 系统认证模块实现
        4.2.1 模块功能
        4.2.2 数据处理流程
    4.3 运维会话代理模块实现
        4.3.1 模块功能
        4.3.2 数据处理流程
        4.3.3 命令解析过滤
    4.4 运维会话审计模块实现
        4.4.1 模块功能
        4.4.2 监控回放流程
    4.5 日志管理模块实现
        4.5.1 模块功能
        4.5.2 数据处理流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测试
    5.1 测试环境部署
        5.1.1 硬件环境
        5.1.2 软件环境
        5.1.3 网络环境
    5.2 系统测试
        5.2.1 功能性测试
        5.2.2 安全性测试
        5.2.3 性能测试
        5.2.4 运维流程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Markov切换随机系统的指数稳定性分析与同步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Markov切换随机系统的指数稳定性分析及同步控制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Markov切换随机系统的指数稳定性分析及同步控制的研究现状分析
        1.2.1 Markov切换随机系统的研究现状
        1.2.2 Markov切换时滞随机系统的研究现状
        1.2.3 Markov切换随机系统的稳定性研究现状
        1.2.4 Markov切换随机系统的同步控制研究现状
        1.2.5 Markov切换随机系统的指数稳定性分析及同步控制相关研究之不足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
    1.4 符号说明
第二章 具有一般转移概率的Markov切换中立型时变时滞随机系统的指数稳定性
    2.1 相关研究概况
    2.2 具有一般转移概率的Markov切换中立型时变时滞随机系统模型与数学准备
    2.3 基于非卷积型Lyapunov函数的系统均方指数稳定性分析
    2.4 基于随机分析的几乎必然指数稳定性分析
    2.5 数值仿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具有Markov切换参数和一般噪声的神经网络的指数稳定性
    3.1 相关研究概况
    3.2 具有一般噪声的Markov切换神经网络模型与数学准备
    3.3 基于随机分析的一般噪声神经网络模型指数稳定性分析
        3.3.1 具有一般噪声的Markov切换神经网络模型
        3.3.2 具有一般噪声的神经网络模型
    3.4 数值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滑模控制的Markov切换广义不确定随机系统的结构触发渐近同步
    4.1 相关研究概况
    4.2 具有Markov切换参数的广义不确定随机系统模型与数学准备
        4.2.1 系统模型
        4.2.2 结构驱动触发机制
    4.3 基于滑模控制的随机系统渐近同步分析
        4.3.1 随机滑模面的设计
        4.3.2 滑动模态的稳定性分析
        4.3.3 随机滑模面的可达性
    4.4 数值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牵制控制对非线性耦合时滞神经网络的有限时间和固定时间簇同步
    5.1 相关研究概况
    5.2 时滞神经网络的有限时间和固定时间簇同步模型与数学准备
    5.3 基于牵制控制的时变时滞神经网络的有限时间簇同步分析
    5.4 基于牵制控制的时变时滞神经网络的固定时间簇同步分析
    5.5 数值仿真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读博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
致谢

(6)基于分类模型的信息资产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信息资产管理发展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信息资产管理系统相关技术
    2.1 相关技术概述
    2.2 网络设备类型
    2.3 网络扫描技术
    2.4 机器学习技术
    2.5 J2EE相关技术
    2.6 Scikit-learn技术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息资产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3.1 某市税务局信息资产管理概况
    3.2 总体目标
    3.3 可行性研究
    3.4 功能需求
    3.5 非功能需求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息资产管理系统设计
    4.1 架构设计
    4.2 总体设计
    4.3 资产扫描分类器功能模块设计
    4.4 WEB服务功能模块设计
    4.5 数据库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文本分类模型的信息资产自动分类
    5.1 文本分类
    5.2 文本特征表示
    5.3 数据预处理
    5.4 分类器构建
    5.5 分类效果评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信息资产管理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6.1 开发测试环境
    6.2 资产扫描分类器的实现
    6.3 WEB服务的实现
    6.4 系统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Zabbix的Solaris平台监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意义
    1.3 目前国内外现状
        1.3.1 Solaris设备现状分析
        1.3.2 Solaris设备平台监控现状
        1.3.3 当前开源监控解决方案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论文结构
2 项目中涉及的相关技术
    2.1 Zabbix介绍
        2.1.1 Zabbix概述
        2.1.2 Zabbix基础架构
        2.1.3 Zabbix主要组成部分
        2.1.4 Zabbix运行流程
    2.2 Solaris设备平台架构
        2.2.1 Solaris服务器设备
        2.2.2 Solaris存储类设备
        2.2.3 Solaris平台系统架构
    2.3 SNMP协议
        2.3.1 SNMP协议介绍
        2.3.2 SNMP工作原理
    2.4 IPMI协议
        2.4.1 IPMI协议介绍
        2.4.2 IPMI协议原理
    2.5 本章小结
3 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1.1 用户需求分析
        3.1.2 系统功能性需求
        3.1.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3.1.4 系统可行性分析
    3.2 系统概要设计
        3.2.1 系统总体架构
        3.2.2 数据采集
        3.2.3 信息展示
        3.2.4 告警功能
        3.2.5 日志监控
    3.3 本章小结
4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4.1 Zabbix初始化部署
        4.1.1 Zabbix安装
        4.1.2 Zabbix配置
    4.2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4.2.1 客户端软件采集
        4.2.2 网络协议采集
        4.2.3 创建监控主机
    4.3 监控模块设计
        4.3.1 监控项设计
        4.3.2 监控模板设计
    4.4 监控界面展示设计
    4.5 告警模块设计
        4.5.1 触发器的设计
        4.5.2 告警动作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
    5.1 测试环境
    5.2 功能测试
        5.2.1 采集功能测试
        5.2.2 展示功能测试
        5.2.3 告警功能测试
    5.3 性能性测
    5.4 同类系统对比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挠性航天器振动抑制及姿态模糊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挠性结构振动抑制的研究现状
        1.2.1 被动振动抑制方法
        1.2.2 主动振动抑制方法
    1.3 航天器姿态控制的研究现状
        1.3.1 姿态控制系统的组成
        1.3.2 姿态控制的方法
    1.4 尚待解决的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挠性航天器动力学建模与预备知识
    2.1 引言
    2.2 挠性航天器的单轴动力学模型
    2.3 挠性航天器的三轴动力学模型
        2.3.1 参考坐标系
        2.3.2 姿态描述
        2.3.3 挠性航天器的运动学方程
        2.3.4 挠性航天器的动力学方程
    2.4 挠性航天器的T-S模糊模型
        2.4.1 T-S模糊理论
        2.4.2 T-S模糊模型建立
        2.4.3 T-S模糊模型验证
    2.5 预备引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挠性航天器的有限频域H_∞主动振动抑制
    3.1 引言
    3.2 全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3.2.1 问题描述
        3.2.2 算法设计
        3.2.3 仿真验证
    3.3 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
        3.3.1 问题描述
        3.3.2 算法设计
        3.3.3 仿真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带有饱和时滞输入的挠性航天器姿态耗散性鲁棒控制
    4.1 引言
    4.2 耗散性系统概述
    4.3 问题描述
    4.4 主要结果
        4.4.1 带有饱和时滞输入的挠性航天器姿态耗散性分析
        4.4.2 带有饱和时滞输入的挠性航天器姿态耗散性控制
    4.5 仿真验证
        4.5.1 模型参数精确已知的情况
        4.5.2 模型参数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带有采样输入的挠性航天器姿态容错鲁棒控制
    5.1 引言
    5.2 采样控制系统概述
    5.3 问题描述
    5.4 主要结果
        5.4.1 执行器故障已知的姿态容错采样控制
        5.4.2 执行器故障未知的姿态容错采样控制
    5.5 仿真验证
        5.5.1 模型参数精确已知的情况
        5.5.2 模型参数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带有采样输入的挠性航天器有限时间姿态容错鲁棒控制
    6.1 引言
    6.2 有限时间稳定性和有界性概述
    6.3 问题描述
    6.4 主要结果
        6.4.1 执行器故障已知的有限时间姿态容错采样控制
        6.4.2 执行器故障未知的有限时间姿态容错采样控制
    6.5 仿真验证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符号定义
附录 B 第3章涉及的反馈增益矩阵
    B.1 有限频域H_∞控制器
    B.2 全频域H_∞控制器
附录 C 第4章涉及的反馈增益矩阵
    C.1 模型参数精确已知的情况
        C.1.1 基于H_∞性能的控制器
        C.1.2 基于H_∞和无源性混合性能的控制器
        C.1.3 基于文献[1]的控制器
    C.2 模型参数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
        C.2.1 基于H_∞性能的控制器
        C.2.2 基于H_∞和无源性混合性能的控制器
        C.2.3 基于文献[1]的控制器
附录 D 第5章涉及的反馈增益矩阵
    D.1 模型参数精确已知的情况
        D.1.1 基于本章的控制器
        D.1.2 基于文献[1]的控制器
    D.2 模型参数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
        D.2.1 基于本章的控制器
        D.2.2 基于文献[1]的控制器
附录 E 第6章涉及的反馈增益矩阵
    E.1 基于本章的控制器
    E.2 基于文献[2]的控制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切换非线性系统的QSR-耗散性分析与控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切换系统概述
        1.1.1 切换系统的概念
        1.1.2 切换系统的研究背景
        1.1.3 切换系统的研究现状
    1.2 耗散性概述
        1.2.1 耗散性的概念、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2 无源性理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3 L_2增益性能和H_∞控制理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3 本文使用的符号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切换非线性系统的局部严格QSR-耗散性分析
    2.1 引言
    2.2 问题描述及预备知识
    2.3 切换非线性系统的严格QSR-耗散性
    2.4 切换仿射系统的严格无源性
    2.5 数值仿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切换离散时间仿射非线性系统的局部严格无源性
    3.1 引言
    3.2 问题的描述及预备知识
        3.2.1 严格无源性分析
    3.3 反馈无源化
    3.4 数值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切换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的局部QSR-耗散性分析及控制设计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及预备知识
    4.3 严格QSR-耗散性
    4.4 输入状态严格无源性和反馈无源化
    4.5 H_∞控制分析与综合
    4.6 数值仿真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切换非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无源性
    5.1 引言
    5.2 问题描述及预备知识
        5.2.1 非切换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和有限时间无源性回顾
        5.2.2 问题描述
    5.3 有限时间无源性概念和无源化
    5.4 有限时间无源性分析
        5.4.1 有限时间稳定性判据
        5.4.2 反馈联接系统的有限时间无源性
        5.4.3 并联联接系统的有限时间无源性
    5.5 数值仿真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切换非线性系统的基于无源的镇定
    6.1 引言
    6.2 问题描述及预备知识
    6.3 级联联接系统的镇定
        6.3.1 输出反馈镇定
        6.3.2 基于SIS的反馈镇定
        6.3.3 切换非线性系统的基于SIS的反馈镇定
    6.4 数值仿真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基于STM32的交通电源管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及内容安排
2 交通电源管控系统设计方案论证
    2.1 交通电源管控网的结构
    2.2 交通电源管控系统的组成
    2.3 系统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交通电源管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电源管控模块电路设计
    3.2 自动重合闸模块的设计
    3.3 手持设置器电路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交通电源管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FREERTOS系统
    4.2 系统主程序设计
    4.3 自动重合闸模块程序设计
    4.4 手持设置器程序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样机实验与联合调试
    5.1 交通电源机柜简介
    5.2 RS485总线通信测试
    5.3 GPS与GPRS功能测试
    5.4 手持设置器测试
    5.5 电源管控模块与服务器云平台联合调试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四、AIX操作系统中系统资源控制器的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J2EE的电力企业通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姜洋. 吉林大学, 2020(03)
  • [2]CRH5型动车组PIS系统重联监控设备研究[D]. 刘山.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3]基于SSM的绿植自动浇灌与推荐系统[D]. 洪习欢.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基于OpenSSH的运维审计代理的研究与实现[D]. 安然.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5]Markov切换随机系统的指数稳定性分析与同步控制[D]. 张新. 东华大学, 2019(01)
  • [6]基于分类模型的信息资产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 陈晓露. 厦门大学, 2019(02)
  • [7]基于Zabbix的Solaris平台监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杨恒生.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8]挠性航天器振动抑制及姿态模糊控制方法研究[D]. 徐世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9]切换非线性系统的QSR-耗散性分析与控制设计[D]. 王寒梅. 东北大学, 2018(01)
  • [10]基于STM32的交通电源管控系统设计[D]. 张中旭. 山东科技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AIX操作系统中系统资源控制器的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