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行为理论:受众研究的新思维

信息行为理论:受众研究的新思维

一、信息行为论──受众研究的一种新思维(论文文献综述)

杨婧楠[1](2021)在《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短视频网站信息内容生成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短视频行业自发展以来,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牌,在经过激烈的竞争和漫长的发展周期以后,如今已经形成了以抖音和快手为首的两强格局。视频行业的发展始终是“内容为王”,各大短视频网站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持续提供满足用户需求和偏好的视频内容。但是,短视频网站用户内在的心理需求我们很难去把握,而外在的用户信息行为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窥探和把握短视频网站用户的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生成满足用户需求的视频内容。本文首先回顾了用户信息行为和短视频网站的相关理论,并利用对比分析法对国内主要短视频网站提供的信息内容、国内和国外主要短视频网站提供的信息内容分别进行了比较,从而了解我国短视频网站提供的信息内容的现状,接着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网络调查法对短视频网站的信息内容以及用户信息行为进行实证研究,试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短视频网站用户信息行为的特征和规律、短视频网站用户的信息内容需求以及短视频网站信息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用户信息行为的角度对短视频网站的信息内容生成策略提出了采取多种内容生成模式、规范内容生成过程、内容生成差异化、生成个性化优质内容、创新生成内容形式、利用大数据辅助内容生成等几点建议。

崔有波[2](2019)在《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每一轮科技革命都可能会引发一轮教育革命,教育和学习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社会活动,始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文字和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教育革命的到来,教育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教育史上的第二次革命的到来,知识传播更为便利;第三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期,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推动了规模化教学的发展,教育普及才真正得以推进。人类历史上第四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期,网络信息技术正引发教育系统的全面变革,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学内容、教育体制与教育目标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整个教育生态被重塑,信息和知识瞬息万变,不断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基础性需求。再加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素质需要提高,教育公平问题需要解决,社会创新活力需要激活,而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将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因此,建设全民、终身、全面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既是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又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基于以上研判,本研究将学习型社会建设置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运用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教育冲突理论等理念工具,从社会学视角出发,界定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理清学习型社会建设理念的思想来源和历史演变,探究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进展,分析在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辩证分析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探寻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效路径。导论部分首先解释了本研究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概括了人类历史上的四次教育革命,并从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这一话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从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个视角总结了学习型社会研究的主要进展,对网络教育、网络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等概念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之上界定了互联网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内涵。通过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并基于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和教育冲突理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经历了若干不同的发展过程。古代中国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和古希腊的“博雅教育”理念都可以看作是中西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思想萌芽,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古代中西方都未能实现。现代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都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等多个时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求知欲望大增,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为必然之举。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的兴起和国家的鼓励支持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重塑了教育生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教学主体经历了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从小众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教学内容经历了从有限性到无限性、从同质化到异质性的转变;教学从同时空性转变为超时空性,从年级年限制转变为无年级年限制;教学理念也经历了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的转变;教学目的也从培养人才转变为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互联网的内在特性与功能对学习型社会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们的闲暇时间,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助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助推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促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够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推动社会创新。同时,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首先,“数字鸿沟”的存在会加剧地域之间、阶层之间和代际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其次,“信息超载”现象会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再次,“碎片化学习”方式的盛行会降低学习者的辨识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并助长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最终降低学习的实际效果。另外,“网络依赖”会助长学习者的学习惰性,抑制社会成员的原创能力,并加剧网络安全威胁。最后,“网络失范”现象的频发可能会加剧网络不良信息和消极网络文化对社会成员的误导。因此,中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要用好互联网这柄双刃剑。网络时代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首先要营造公平、绿色、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这就需要打破网络壁垒、净化网络空间、完善网络法规和发展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其次还要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打造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和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提高网络教学的效率,不断革新网络教学的方式。另外,还要加强对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监管,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提高网络教学的规范性。结语部分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可能的拓展研究方向。

曹继东[3](2019)在《科技报刊新媒体平台的创建思路与运营实践》文中认为科技报刊新媒体平台的创建思路与运营实践,是一个应用性的课题。在传统科技报刊经营乏力,并与新兴科技报刊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要充分利用"中央厨房"新闻生产模式、新媒体社群、互联网思维等来创建科技报刊新媒体平台,要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管理手段和工具,高效运营科技报刊新媒体平台,服务于传统科技报刊数字化和转型升级,推动传统科技报刊和新兴科技报刊融合发展。

王知津,吴东颖[4](2018)在《我国信息行为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文中认为文章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信息行为研究1996~2017年间发表的1292篇期刊论文进行了时间分布、作者分布和期刊分布的分析,并以CitespaceV为研究工具,进行了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和突现关键词分析,全面呈现了我国信息行为研究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

单哲[5](2018)在《基于微博舆情的高校大学生信息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网民数量与微博用户数量爆炸性增长滋生了大量矛盾,其中就包括网络舆情事件的爆发,而微博是多数网络舆情的重灾区,这使得微博舆情的力量迅速增加,微博舆情的力量不可小觑。如何正确的引导微博舆情,使微博舆情能够对大学生信息行为产生正确指引显得刻不容缓。本文从微博舆情视角出发,借鉴国内外知名学者理论,结合了危机生命周期理论介绍了微博舆情从产生到消亡的四个阶段,运用沉默螺旋理论指出在微博讨论中“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对微博舆情治理进行理论进行了细致研究;同时探讨了大学生在微博舆情的影响下的信息行为特点,并重点在信息行为的关注、评论、转发三方面行为特征进行细致研究,并对微博舆情治理有效措施做出了相应研究。论文主要是使用深度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对在微博舆情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行为进行调研,通过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数据做对比得出结论,在数据下分析了大学生在微博舆情环境下大学生的关注、评论、转发行为特征,以及在微博舆情治理方面的有效措施,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对热点事件关注度较高,但持续关注时间较短,关注的类型多样化、立体化;评论行为与评论次数都比较少;转发行为要比评论行为更加频繁,与评论行为相似的是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得公平正义得到实现,以此传递正能量;在调查中发现存在少量的大学生会认为微博信息可信度不高,对少数大学生价值观造成了冲击,且微博舆情充斥着诸多负面信息,通过调研数据我们对加强微博舆情的治理提出了见解与意见,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微博舆情的管控从微博舆情制度建设、提高引导平台建设水平、增强舆情引导队伍建设、深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四个方面进行管控,让高校大学生在微博舆情环境下能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历练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得出结论,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对热点事件持观望态度,持续关注时间较短,但仍然存在一部分高校大学生容易被负面信息包围,信息主体容易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认为在微博舆情环境下容易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因此对高校大学生的信息行为管控很有必要,必须要从制度上建立正确的引导机制。

孙景茹[6](2018)在《云南普洱市“直过民族”信息行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传播利用方式更加丰富多样,信息在现代人类生产生活中越来越不可或缺。“直过区”处于边疆或偏远山区,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与外界联系不紧密,文化水平较低,阻碍当地居民对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导致“直过区”的发展与全国、全省的差距不断拉开,问题突出。要促进“直过民族”的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就要解决“直过民族”信息贫困的现状,这就需要信息服务人员从用户自身的信息需求、信息获取与利用方面探讨“直过民族”的信息行为规律,提升信息意识,提高信息利用能力,进而推动“直过区”的信息化发展。本文以云南普洱市“直过区”典型的村落进行分析,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引入相关理论视角,分析该地“直过民族”的信息需求、获取、利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因地制宜的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对策,进而提升该地居民的信息利用能力。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节主要阐明了本次研究“直过民族”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概括;第二章节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信息行为、“直过民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引入了相关理论,为文章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三章分别从信息的需求、获取、利用三个角度分析了“直过民族”的信息行为及其特征;第四、五章通过分析结果总结出目前“直过民族”信息行为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第六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善“直过民族”信息行为的对策;第七章给出本文的结论,并说明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徐华伟[7](2017)在《媒介传播视域下当代中国街景秩序研究的转向》文中指出在步入“媒介时代”的当下,信息传媒构筑了“媒介景观”或“媒介事件”,正逐渐成为参与城市空间构成的主要要素之一。媒介的发展影响着城市的社会、文化生活,也使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无论是样式、类型,还是传播及接受形式都发生了深远的变化。当代生活是媒介化的生活,当代美学更是媒介化的美学,随着人对媒介的把握方式不同而各异。城市街道美学具有明显的表象规律特征,由于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背后隐藏的城市发展问题,一直以来都作为城市设计学科的核心研究对象。由于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城市街道空间在信息时空压缩之下已经转变为一个巨大的叙事空间和体验空间。各类城市街道界面也俨然成为一个个被用于传播的媒介,其中的传统空间美学规律正在消解,街道景象秩序平衡逐渐打破,城市街道美学的研究视角也需要随之转变。论文利用传播理论基础分别从“街道美学的媒介传播理论建构、新媒体时代的街景特征、街道中的审美冲突现象、街道审美变迁的现实动因、街景秩序的研究转向”等五个方面进行了主要研究。希冀以现代媒体影响下的当代城市街景秩序问题为研究导向,利用传播学的方法去初步建构新时代的街道美学研究和治理框架。第一部分是建构街道美学研究媒介转向的“理论基础”。论文将传播作为一种技术性的工具和审美思维引入到当代城市街道美学特征研究之中,尝试以“媒介”作为语境研究当代城市街道美学的传播特征。将街道审美类比于一种信息传播过程,看作是一个“以信息源编码,形成讯息为始,以接受者解码,接受信息,产生反应,再反馈给信息源的过程”。分别从信源、信宿、信道、编码、解码等角度入手,去对街道美学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并在传播学丰富的理论中去梳理出了“媒介环境学、视觉心理学研究、景观政治学”等与街景美学最为密切相关的三大理论图谱,作为整个论文研究的理论素材和思维方法。在建筑学与规划学科内关于城市美学的既有研究基础之上,利用这些传播学的理论对城市街景的审美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多种属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二部分是研究新媒体时代的城市街道景象发展演变特征。重点分析了新媒介技术的自由、海量与迅捷对信息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理念产生的若干改变,总结出“碎片传播、交互传播、分众传播、沉浸传播”等特点。论文不仅关注了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重新塑造了当代街道新景象,同时也重视了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街道公共空间环境的影响。将其对街道空间产生的巨大冲击总结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介质流动、多孔渗透、户外秀场、虚拟景象”。第三部分是进行当代中国城市街道中审美冲突的现象学分析。针对街道传统景观秩序平衡被打破后的杂乱又庞大的景观堆积问题,分别“从视觉秩序冲突、审美心理冲突,美学管理冲突”等方面对当代城市街道空间中种种审美冲突进行了归纳总结。以动态和博弈的视角去观察城市街道美学系统中各种冲突现象,重点进行了“拼贴碎片与去中心化、符号控制与审美侵犯、被动管控与混沌博弈”等三个层次的研究。其中既包括了表层直觉的感受,又包括了大众传播心理的影响,还涉及到了社会管理的种种问题。第四部分是以媒介传播学视角开展街道审美变迁的时代动因分析。将街道美学现象与传播控制问题放在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基于当前新媒介时代的社会特征,分别从“传播的控制、传播的内容、传播的媒介、传播的受众、传播的效果”等传播学五大要素的角度去挖掘出街道美学危机背后所隐含的矛盾焦点。并对公共空间中各个传播要素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总结出了“液态城市、公地悲剧、拟态环境、离散裂变、破窗效应”等社会大变革中的焦点特征,较为清晰把握了街道审美变迁背后所隐藏的时代背景。第五部分是建立新媒体传播影响下的当代中国街景秩序转向研究框架。主要是积极应对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审美革新,在剖析街道审美冲突背后现实动因的基础之上,参照传播美学的主体研究框架进行街道美学秩序转向研究。分别在“审美对象、审美情境、审美关系、审美伦理、审美控制”等五个美学核心框架下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了当代中国街景秩序研究发展的五大重要转向,具体包括“仪式景观”转向“日常生活景观”、“实景审美”转向“虚实同构审美”、“静观美学”转向“互动参与美学”、“理想秩序”转向“包容理性秩序”、“视觉影响”转向“媒介传播治理”。

焦海霞[8](2017)在《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给信息素养教育改革带来了新思路,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此发生改变。本文基于"互联网+"构建了"163"型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并从顶层设计、政策支持、用户维系等3个方面提出实现"互联网+"下信息素养教育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开展"互联网+"信息素养教育改革行动提供参考借鉴。

葛丽莎[9](2016)在《全媒体环境下的受众新闻信息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媒体快速发展时期,媒介融合进入受众为主导的市场融合阶段,对受众信息行为规律的探索成为传播学研究与传媒实践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信息行为作为研究切入点,以T.D.Wilson信息行为理论为基础,综合使用与满足理论、日本信息行为理论、媒介依赖理论、创新扩散论、消费行为理论等,创建传播学信息行为模式,通过跨学科的理论链接,为传播学受众研究理论创新做出有益探索。本文采用质化调查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大量文献研究基础上,以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作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全媒体环境下受众新闻信息行为特征,比较不同新闻受众类型的典型用户信息行为异同;提炼总结焦点访谈信息,归纳影响受众新闻信息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传播学新闻信息行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技术,通过AMOS12.0软件分析,探索影响手机新闻采纳行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手机新闻采纳行为模型。本文主要研究结论陈述如下:一、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行为特点1、从新闻获取的入口看,全媒体环境中受众获取新闻的入口丰富多元,已经形成个性化的新闻媒介菜单。综合门户网站、搜索引擎作为传统的新闻入口仍然领先。手机新闻已经成为受众获取新闻的主要方式。同一媒体不同媒介终端的新闻信息服务比较中,手机端的选择概率往往高于电脑端。新闻信息行为与社交信息行为融合性很高,手机社交应用和社会化网站成为新闻获取的重要入口。2、从新闻媒介选择与受众人口特征关系来看,全媒体环境下的受众新闻选择与人口特征五要素中的年龄、职业和教育程度密切相关,而与性别不再相关。收入会影响受众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偏好选择,但在新媒体型用户内部,收入的影响已经消弭。3、从信息需求方面看,“信息获取,以利生活”为受众最首要的新闻需求。中轻度新闻需求占主导。4、从新闻获取时间方面看,新闻信息获取时间并非完全碎片化,传统的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力量仍显着影响新闻阅读方式。新闻信息获取碎片化趋势最明显的是混合新媒体型用户,新闻获取的高峰时间段仍普遍存在。5、从新闻呈现方式上看,不同媒介使用习惯受众的新闻形式偏好不同,但传统的电视新闻仍占一席之地,图像类新闻普遍受到青睐。不同媒介端新闻编辑需探索纯文字、文字链接、图片、视频等各类形式的最优化组合;未来电视新闻需走精品化路线;注重数字化技术在图像类新闻中的应用。6、从新闻获取方式上看,融合性新闻信息行为成为新的趋势。新闻阅读的多元情境正是新闻信息行为与其他信息行为有机融合的重要体现。二、受众的新闻信息获取已形成一定的媒介组合使用习惯,不同新闻受众类型在新闻获取的需求、内容、时段、频率、形式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用户类型分别为:传统媒体型用户、新媒体型用户、过渡媒体型用户、移动媒体型用户、非移动媒体型用户和混合新媒体型用户。三、影响受众全媒体新闻信息行为的关键因素有八个方面。分别是:新闻可获得性、内容质量、界面互动、人际影响、使用情境、消费因素、心理因素以及人口特征因素。四、显着直接影响手机新闻采纳行为的因素为:感知有用性、感知情境、感知价格、新闻依赖性和科技创新性。人口特征五要素、手机依赖性和主观规范不影响手机新闻采纳;感知互动融合性直接显着影响感知娱乐性和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新闻质量四个因素通过影响感知有用性间接影响手机新闻采纳。

李曦[10](2014)在《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以天津为例》文中认为旅游目的地营销是旅游目的地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在整个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中,营销传播是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能够最大程度施加影响的营销组合要素,一直以来受到旅游业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是旅游目的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取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变革与发展,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包括旅游业在内的世界各种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旅游目的地已经开始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探索与实践的同时,相关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不能较好地反映现实条件下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理应遵循的规律。亟需从理论高度总结规律与模式,加强前瞻性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从而指导实践。本研究属于跨学科的应用研究,涉及经济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信息技术等多种相关学科。本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导论部分首先提出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本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部分是研究的主体,从理论探索和应用性研究分别展开研究。理论探索部分,本文主要围绕与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研究关系较为密切的整合营销传播和目的地营销相关的文献进行回顾与评述,在界定旅游目的地和目的地营销的概念、新媒体和新媒体营销概念的基础上,回归到整合营销传播本体概念,同时考虑旅游目的地营销本身的特点,及平衡概念界定的理论性导向和指导实践的操作性导向,提出并界定了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首先,以旅游目的地营销所处的新媒体背景为立足点,通过对新媒体营销主要形式进行梳理、分类和阐释,基于权威机构有关报告和数据和笔者对新媒体空间中的数据挖掘,结合对我国各省级旅游管理部门的问卷调查,对我国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方式及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对新媒体环境下旅游目的地信息展开专题研究,辨析旅游目的地营销信息与旅游者生成信息——旅游目的地口碑的区别及两者在目的地营销传播体系中的作用。随后,本文在对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的特征和行为研究的基础上,解构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旅游前、旅游中和旅游后三个阶段的行为,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三阶段行为模式。最后,基于理论与现实基础,探讨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模式的构成要素,并构建了以旅游者为导向的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的模型。应用性研究部分以天津市为例,从天津旅游营销传播的实施现状及新媒体在其营销传播中的运用情况,分析天津实施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天津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的方案设计。第三部分是全文的结论,对本研究的结论和创新点进行总结,并提出本文存在的不足和研究展望。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分析法,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和现实观察相结合研究法、归纳与演绎研究法、定性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并重。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一是提出并界定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概念;二是解构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行为并构建旅游者行为模式;三是构建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模式。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尚未寻得旅游目的地将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的思想和理念应用于实践的完整、全面的案例,因此对于本研究所构建的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模式的合理性缺乏全面的验证,该理论框架的实践操作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二是对于社会媒体在营销传播方面的绩效测量一直是当今营销研究领域尚未得到解决的普遍性难题,本研究仅从理念上提出大数据的参考测量方法,但未能形成系统的绩效测量指标体系。当前,大数据已经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对旅游大数据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期待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不断进行相关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积累,以求在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中有所创新突破并日臻完善。

二、信息行为论──受众研究的一种新思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行为论──受众研究的一种新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短视频网站信息内容生成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预期创新点
第二章 课题理论及研究基础
    2.1 用户信息行为
        2.1.1 用户信息行为的概念
        2.1.2 用户信息行为的特点
        2.1.3 短视频网站用户信息行为的分类
    2.2 短视频网站
        2.2.1 短视频网站的概念
        2.2.2 短视频网站的分类
        2.2.3 短视频网站的产生和发展
        2.2.4 短视频网站提供的信息内容的主要来源
    2.3 用户信息行为和短视频网站信息内容生成策略的关系分析
        2.3.1 短视频网站的信息内容生成策略
        2.3.2 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短视频网站提供的信息内容的现状分析
    3.1 国内外主要短视频网站介绍
        3.1.1 国内主要短视频网站
        3.1.2 国外主要短视频网站
    3.2 国内主要短视频网站提供的信息内容的比较
        3.2.1 内容特点
        3.2.2 内容类型
        3.2.3 内容生成模式
    3.3 国内外主要短视频网站提供的信息内容的比较
        3.3.1 内容特点
        3.3.2 内容类型
        3.3.3 内容生成模式
第四章 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短视频网站信息内容调查
    4.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对象
        4.1.3 问卷设计
        4.1.4 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4.2 网络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4.2.1 调查目的
        4.2.2 调查对象
        4.2.3 调查内容
    4.3 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4.3.1 被调查用户的基本情况
        4.3.2 用户观看视频内容之前的行为
        4.3.3 用户观看视频内容过程中的行为
        4.3.4 用户观看视频内容之后的行为
        4.3.5 用户对短视频网站信息内容的评价
    4.4 网络调查的数据分析
        4.4.1 短视频网站用户的信息查询行为
        4.4.2 短视频网站用户的信息选择行为
        4.4.3 短视频网站用户的信息交互行为
    4.5 调查结果分析
        4.5.1 短视频网站用户信息行为特征分析
        4.5.2 短视频网站用户内容需求分析
        4.5.3 短视频网站信息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五章 短视频网站的信息内容生成策略
    5.1 采取多种内容生成模式,引导用户创新生成内容
    5.2 保护视频内容版权,规范内容生成过程
    5.3 内容生成差异化,形成平台内容特色
    5.4 细分并挖掘潜在用户群体,生成个性化优质内容
    5.5 创新生成内容形式,丰富用户内容选择
    5.6 利用大数据辅助内容生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之处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短视频平台用户信息行为调查
致谢

(2)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互联网
        (二)学习型社会
    四、主要理论工具
        (一)社会转型理论
        (二)网络社会理论
        (三)教育冲突理论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历史脉络
        一、古代中西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思想渊源
        二、现代中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三、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一、信息时代人民的求知欲望大增
        二、传统的教学体系存在缺陷
        三、应对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可能性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二、网络教学的兴起
        三、国家鼓励开展网络教学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第一节 教学主体的不同
        一、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
        二、从“小众化”到“大众化”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不同
        一、教学内容从“有限性”到“无限性”
        二、教学内容从“同质性”到“异质性”
    第三节 教学时空的不同
        一、教学从“同时空性”到“超时空性”
        二、教学从“年级年限制”到“无年级年限制”
    第四节 教学理念的不同
        一、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
        二、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
        三、教学目的从“培养人才”到“自我完善”
第三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
    第一节 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条件
        一、增加闲暇时间
        二、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
        三、助推教育公平的实现
    第二节 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力
        一、激发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
        二、提高社会成员的学习能力
        三、有助于培养学习毅力
        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五、有助于提高学习转化力
    第三节 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
        一、有助于组织成员实现自我超越
        二、有助于改善组织成员心智模式
        三、有助于凝聚共同愿景
        四、促进开展团队学习
        五、有利于进行系统思考
    第四节 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一、互联网有助于促进多元化学习
        二、互联网有助于促进个性化学习
        三、互联网时代个性化与多元化学习的技术与实践
    第五节 促进创新性学习
        一、互联网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
        二、互联网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互联网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第四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
    第一节 “数字鸿沟”挑战教育公平
        一、“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与具体表现
        二、“数字鸿沟”可能扩大“教育鸿沟”
    第二节 “信息超载”模糊学习焦点
        一、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
        二、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
        三、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
    第三节 “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一、“碎片化学习”的成因与特征
        二、“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第四节 “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一、“网络依赖”的成因与表现
        二、“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第五节 “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一、“网络失范”的原因与表现
        二、“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一、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
        二、营造健康的网络教学环境
        三、为网络教学提供安全保障
    第二节 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
        一、建设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
        二、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
        三、利用最新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式
    第三节 提升网络教学的规范性
        一、加强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管理
        二、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
结语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一)互联网的内在特征顺应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二)互联网只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三)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
        (四)互联网促进了“泛教育”和“泛学习”时代的到来
        (五)互联网时代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二、可能的拓展研究
        (一)教学活动在互联网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规律与趋势
        (二)教育事业的进步对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三)网络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警惕
参考文献
致谢

(3)科技报刊新媒体平台的创建思路与运营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现状与问题
    1.1 两级管理
    1.2 媒介变革
    1.3 存在问题
2 创建的思路
    2.1 定位精准
    2.2 中央厨房
        2.2.1 多平台统一体
        2.2.2 全方位数字化
    2.3 社群传播
        2.3.1 网众传播
        2.3.2 社群实践
    2.4 七种思维
        2.4.1 平台思维
        2.4.2 用户思维
        2.4.3 大数据思维
        2.4.4 跨界思维
        2.4.5 智能思维
        2.4.6 互联网思维
        2.4.7 社群思维
    2.5 对标社会化媒体
3 运营的实践
    3.1 岗位设置
    3.2 团队建设
    3.3 平台运维
    3.4 运营趋势
4 建议与对策
    4.1 整合科技资源, 组建跨界联盟
    4.2 创新运营模式, 主动对接市场
    4.3 延伸产业链条, 探索多元发展
    4.4 明确功能定位, 完善管理机制
    4.5 提升编辑能力, 激活团队活力

(4)我国信息行为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与工具
    2.2 数据源
    2.3 数据清洗
3 分布特征分析
    3.1 时间分布特征
    3.2 作者分布特征
    3.3 期刊分布特征
4 关键词共现分析
5 关键词聚类分析
    5.1 颜色最浅、形成最晚、持续最长的聚类
    5.2 颜色较浅、形成较晚、持续较长的聚类
    5.3 颜色最深、形成最早、持续最短的聚类
6 突现关键词分析
7 结论

(5)基于微博舆情的高校大学生信息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需求与不足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2 基于微博舆情的信息行为实证研究设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网络舆情概述
        2.1.2 微博舆情概述
        2.1.3 信息行为研究
    2.2 实证研究设计
        2.2.1 深度访谈实证研究设计
        2.2.2 问卷调查实证研究设计
3 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数据统计分析
    3.1 深度访谈数据统计
        3.1.1 被访问者信息行为特征
        3.1.2 微博舆情环境治理访谈
    3.2 问卷调查基本信息统计
        3.2.1 访问者基本信息与微博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3.2.2 关注行为研究分析
        3.2.3 评论行为研究分析
        3.2.4 转发行为研究分析
        3.2.5 微博舆情治理分析
        3.2.6 问卷小结
    3.3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对比研究
        3.3.1 关注行为对比研究
        3.3.2 评论、转发行为对比研究
        3.3.3 微博环境管理对策访谈
4 微博舆情环境下大学生信息行为管控与引导对策
    4.1 建设微博舆情引导平台
    4.2 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
        4.2.1 加快更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4.2.2 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4.2.3 建立高校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4.3 加强大学生微博舆情的制度建设
        4.3.1 落实微博实名准入制度
        4.3.2 完善微博舆情引导平台运行机制
    4.4 加强微博舆情引导队伍建设
        4.4.1 建立健全引导队伍
        4.4.2 加强对引导队伍的培训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成果
    5.2 取得的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附: 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云南普洱市“直过民族”信息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概况
        1.2.1 “直过民族”相关现状研究
        1.2.2 信息行为相关现状研究
        1.2.3 总结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之处
    1.5 研究思路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直过民族”的概念与特点
    2.2 信息行为概念界定
    2.3 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2.3.1 需求层次理论
        2.3.2 信息贫困理论
        2.3.3 意义建构理论
3 云南普洱市“直过民族”信息行为现状分析
    3.1 调研样本说明
        3.1.1 普洱市“直过区”调研地基本概况
        3.1.2 调研对象说明
    3.2 普洱市“直过民族”信息需求现状分析
        3.2.1 信息需求分析
        3.2.2 信息需求特征
    3.3 普洱市“直过民族”信息获取现状分析
        3.3.1 信息获取渠道分析
        3.3.2 信息获取渠道特征
    3.4 普洱市“直过民族”信息利用状况
        3.4.1 信息利用分析
        3.4.2 信息利用特征
4 云南普洱市“直过民族”信息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信息需求量少、类型单调,层次偏低
    4.2 需求认知与表达能力弱,信息意识淡薄
    4.3 信息获取被动,渠道利用不均衡
    4.4 信息吸收层次低,使用效果不佳
5 云南普洱市“直过民族”信息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5.1 自然因素
    5.2 社会因素
        5.2.1 基础设施建设
        5.2.2 信息资源质量
        5.2.3 信息服务环境
    5.3 个体因素
        5.3.1 思想观念
        5.3.2 文化水平
        5.3.3 物质基础与经济条件
6 改善云南“直过民族”信息行为对策与建议
    6.1 建立健全“直过区”各项政策
    6.2 加快交通建设
    6.3 提升文化水平
    6.4 注重人才培养
    6.5 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7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媒介传播视域下当代中国街景秩序研究的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界定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视角与技术难点
        1.2.1 研究视角:传播学相关理论导入
        1.2.2 技术难点:基于开放复杂巨系统的多维度理论混合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
        1.3.2 学科间研究方法的移植借鉴
        1.3.3 案例归纳与理论演绎的方法
        1.3.4 开放式理论研究方法
    1.4 相关研究进展
        1.4.1 街道美学的相关研究趋势
        1.4.2 空间媒介与视觉传播的研究趋势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2 基于媒介传播特征的城市街道景象研究
    2.1 街道景象的传统研究脉络
        2.1.1 关于街道空间与形态的研究
        2.1.2 关于街廓与街道界面的研究
        2.1.3 关于街道风貌与意向的研究
    2.2 信息传播:街道审美过程的另一解读方式
        2.2.1 信息传播的主要模式与要素构成
        2.2.2 街道审美中的信息传播流程分析
        2.2.3 传播美学的研究兴起
    2.3 街道景象的媒介传播理论研究图谱
        2.3.1 媒介环境学的研究基础
        2.3.2 景观政治学研究的基础
        2.3.3 视觉心理学的研究基础
    2.4 街道景象的传播媒介特征
        2.4.1 信息传播属性
        2.4.2 文化隐喻属性
        2.4.3 社会管控属性
        2.4.4 经济范式属性
    2.5 本章小结
3 新媒体传播特点及其影响下的街景变迁
    3.1 新媒体发展背景
        3.1.1 新媒体概念诠释
        3.1.2 信息技术发展与数字化生存
        3.1.3 媒介空间化与空间媒介化
    3.2 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研究
        3.2.1 碎片传播与超文本信息链接
        3.2.2 交互传播与动态信息流变
        3.2.3 分众传播与精准信息推送
        3.2.4 沉浸传播与虚拟信息环境
    3.3 新媒体影响下的当代城市街道景象发展演变趋势
        3.3.1 介质流动:固有状态转向流动数据集合
        3.3.2 多孔渗透:二元界面转向多元媒介穿插
        3.3.3 户外秀场:空间体验转向情境传播舞台
        3.3.4 虚拟景象:实体空间转向模糊影像感知
    3.4 本章小结
4 当代中国街道审美冲突的重点问题研究
    4.1 视觉秩序冲突:拼贴碎片与去中心化
        4.1.1 异质景象带来街道视觉陌生化
        4.1.2 标签化趋势带来街道界面撕裂
        4.1.3 影像残留带来街道视觉信息超载
        4.1.4 多维并置带来街道时空秩序错乱
    4.2 审美心理冲突:符号控制与审美侵犯
        4.2.1 电子复制造成艺术光韵散失
        4.2.2 规制突破造成艺术自律终结
        4.2.3 电子涂鸦造成视觉文化侵犯
        4.2.4 图像营销造成审美权利剥夺
    4.3 秩序管理冲突:被动管控与混沌博弈
        4.3.1 中心控制秩序与异质流动的冲突
        4.3.2 视觉阵地争夺与文化多元的冲突
        4.3.3 美化运动治理与社会公正的冲突
        4.3.4 街头城管扩权与行政成本的冲突
    4.4 本章小结
5 当代中国街道审美变迁动因的媒介传播学分析
    5.1 液态城市:街道空间视觉传播控制的突破
        5.1.1 城市时空禁锢突破与空间流动
        5.1.2 中心威仪观的消逝与审美解放
        5.1.3 伦理等级秩序消解与社会失范
    5.2 公地悲剧:街道空间视觉传播内容的内爆
        5.2.1 注意力经济提升了公共视觉资源价值
        5.2.2 城市公共领域中的“私人侵入”
        5.2.3 消费社会中公共传播信息的“伪公共性”
    5.3 拟态环境:街道空间视觉传播媒介的革新
        5.3.1“冷媒介”向“热媒介”的转变
        5.3.2 新媒体带来了媒介新情境
        5.3.3 新媒体的“媒介技术垄断”
    5.4 离散裂变:街道空间视觉传播受众的解放
        5.4.1“分散原子态”的传播受众
        5.4.2 兼为信息作者的传播受众
        5.4.3 自由解码与反抗的传播受众
    5.5 破窗效应:街道空间视觉传播效果的衰减
        5.5.1“破窗理论”与环境犯罪学
        5.5.2“城市陌生人”的伦理风险
        5.5.3“信息把关人(守门人)”缺失
    5.6 本章小结
6 当代中国街景秩序审美研究的发展趋势
    6.1 审美对象研究转向:由“仪式景观”转向“日常生活景观”
        6.1.1 街道秩序美学内涵的转变
        6.1.2 街道视觉艺术构成的转变
        6.1.3 街道秩序美学构成要素的扩容
    6.2 审美情境研究转向:由“实景审美”转向“虚实同构审美”
        6.2.1 数据技术的街道美学秩序研究(作为媒介语法的改变)
        6.2.2 动态流变的街道美学秩序研究(作为媒介环境的改变)
        6.2.3 第三空间的街道美学秩序研究(作为媒介容器的改变)
    6.3 审美关系研究转向:由“静观美学”转向“互动参与美学”
        6.3.1“感觉的美学”超越“阐释的美学”
        6.3.2“审美介入模式”超越“审美分离模式”
        6.3.3“自我审美建构”超越“被动审美接受”
    6.4 审美伦理研究转向:由“理想秩序”转向“包容理性秩序”
        6.4.1 关注秩序与活力之间的平衡
        6.4.2 关注“权利型伦理”与“义务型伦理”的区分
        6.4.3 关注审美权利与审美公正之间的冲突
    6.5 审美控制研究转向:由“视觉影响”转向“媒介传播治理”
        6.5.1 街道空间中的“信源”过滤
        6.5.2 街道空间中的“编码”识别
        6.5.3 街道空间中的“信道”控制
        6.5.4 街道空间中的“解码”指引
        6.5.5 街道空间中的“信宿”组织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进一步的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实践

(8)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互联网+”与信息素养教育
    2.1 互联网思维概念与特征
    2.2“互联网+”影响下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实践
3 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
    3.1 1个指导思想
    3.2 6个维度
        3.2.1 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教学需求分析
        3.2.2 运用痛点思维建立一套发现需求、喜好和困难的反应机制
        3.2.3 基于简约思维简化教学程序
        3.2.4 基于流量思维实现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公益化
        3.2.5 基于迭代思维的循环递进的教学策略
        3.2.6 基于极致思维打造尖叫产品
    3.3 3个技术支撑
        3.3.1 利用平台化思维实现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的整合
        3.3.2 运用跨界思维实现信息素养教育合作化
        3.3.3 运用社会化思维实现信息素养教育开放化
4“互联网+”下信息素养教育创新发展对策建议
    4.1 立足最新教育理念,做好顶层设计
    4.2 提高社会认同度,营造有利环境
    4.3 坚持“用户为王”,扩张粉丝团队
5 结语

(9)全媒体环境下的受众新闻信息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媒体发展的关键阶段
        1.1.2 媒介研究的新层级
        1.1.3 新闻媒体产业的新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1 问题提出总思路
        1.3.2 具体思路展开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框架
        1.5.2 技术总路线
    1.6 论文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信息行为理论与研究综述
        2.1.0 信息行为的本质
        2.1.1 信息行为的定义
        2.1.2 信息行为研究的背景
        2.1.3 信息行为研究的阶段
        2.1.4 信息行为研究的趋势
    2.2 传播学受众信息行为研究综述
        2.2.1 信息行为理论与传播学研究
        2.2.2 传播学信息行为研究的内容
        2.2.3 传播学信息行为研究的趋势
        2.2.4 创建传播学信息行为总模式
    2.3 全媒体新闻信息行为研究综述
        2.3.1 全媒体的本质内涵与发展进程
        2.3.2 全媒体受众新闻信息行为研究
    2.4 全媒体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2.4.1 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2.4.2 新闻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2.5 手机新闻采纳行为相关研究综述
        2.5.1 手机采纳行为理论与研究
        2.5.2 手机信息服务采纳行为研究
3 全媒体新闻信息行为特征
    3.1 全媒体新闻信息行为特征分析
        3.1.1 新闻信息行为特征分析
        3.1.2 网上新闻信息行为特征分析
    3.2 不同类型受众的新闻信息行为比较
        3.2.1 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受众划分
        3.2.2 不同类型新闻受众的人口特征分析
        3.2.3 不同类型新闻受众的信息行为比较
4 全媒体新闻信息行为影响因素
    4.1 人口特征
    4.2 受众心理
    4.3 资源特征
    4.4 人际影响
    4.5 使用情境
    4.6 新闻消费
5 手机新闻信息行为影响因素
    5.1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5.1.1 模型构建
        5.1.2 变量定义
        5.1.3 研究假设
    5.2 调研设计与数据收集
        5.2.1 研究方法
        5.2.2 问卷设计
        5.2.3 问卷前测
        5.2.4 问卷发放
    5.3 假设检验与数据分析
        5.3.1 模型描述性分析
        5.3.2 模型信效度评估
        5.3.3 模型假设检验研究
    5.4 实证结论
6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6.1 研究总结与实务建议
        6.1.1 全媒体新闻信息行为特点总结及实务建议
        6.1.2 全媒体新闻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总结
        6.1.3 手机新闻采纳行为研究总结及实务建议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新闻信息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 (二) 手机新闻信息服务采纳影响因素研究问卷
附录 (三) 新闻信息行为深度访谈大纲及编码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10)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以天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整合营销传播的研究述评
        一、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渊源
        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发展阶段
        三、整合营销传播研究评述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研究评述
        一、旅游目的地营销的主要研究议题
        二、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评述
    第三节 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概念的逻辑推导
        一、整合营销传播的本体概念及其相关概念
        二、旅游目的地与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概念界定
        三、新媒体概念界定与新媒体营销概念澄清
        四、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界定与解析
第三章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新媒体转型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新媒体背景
        一、新媒体的发展历程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与分类
        三、新媒体营销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新媒体实践
        一、新媒体营销方式契合旅游目的地产品特性
        二、新媒体营销方式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运用
    第三节 我国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现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步骤与结果
        三、研究结论
第四章 旅游目的地信息辨析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营销信息
        一、旅游目的地营销信息的传播主体
        二、旅游目的地营销信息的沟通目标
        三、旅游目的地营销信息的主题定位
        四、旅游目的地营销信息内容的旅游者导向
    第二节 旅游者生成内容——旅游目的地口碑
        一、口碑及其传播模式演进
        二、新媒体环境下旅游目的地口碑的特点
        三、旅游目的地电子口碑传播的核心要素
        四、旅游目的地电子口碑的正向激励策略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的旅游者行为模式
    第一节 构建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行为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旅游者行为研究的主要议题
        二、旅游者行为影响因素相关理论
        三、典型的旅游者行为模型
        四、新媒体背景下的消费者行为模式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行为模式研究的现实基础
        一、基于新媒体环境的旅游者特征分析
        二、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的行为特征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的信息处理行为
        一、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信息搜索行为模式转变
        二、基于新媒体的旅游者信息自创和传播行为
    第四节 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行为模式构建
        一、构建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行为模式的重要意义
        二、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行为解构
        三、构建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行为模式
第六章 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模式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模式构建的基础
        一、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二、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模式构建的现实基础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模式建构
        一、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模式的要素分析
        二、构建旅游者导向的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模型
第七章 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的方案设计——以天津为例
    第一节 天津开展旅游营销传播的实施背景
        一、天津旅游业发展概况
        二、天津旅游市场概况
    第二节 天津开展旅游营销传播的现状与问题
        一、天津旅游营销传播主题定位
        二、天津旅游营销传播工具组合
        三、天津旅游营销传播媒体组合
        四、天津旅游营销传播的新媒体运用
        五、天津旅游“口碑”的新媒体空间传播
    第三节 天津旅游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方案设计
        一、基本原则
        二、营销主体
        三、战略制定
        四、品牌接触
        五、信息聚合
        六、效果评估
第八章 总结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一、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概念界定与内涵阐释
        二、新媒体营销概念澄清
        三、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三阶段行为模式构建
        四、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模式与模型构建
        五、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方案设计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一、提出并界定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概念
        二、解构新媒体环境下旅游者行为并构建旅游者行为模式
        三、构建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模式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信息行为论──受众研究的一种新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短视频网站信息内容生成策略研究[D]. 杨婧楠.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D]. 崔有波.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3]科技报刊新媒体平台的创建思路与运营实践[J]. 曹继东. 科技传播, 2019(03)
  • [4]我国信息行为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 王知津,吴东颖. 情报资料工作, 2018(06)
  • [5]基于微博舆情的高校大学生信息行为研究[D]. 单哲. 山东大学, 2018(12)
  • [6]云南普洱市“直过民族”信息行为研究[D]. 孙景茹. 云南大学, 2018(01)
  • [7]媒介传播视域下当代中国街景秩序研究的转向[D]. 徐华伟. 重庆大学, 2017(12)
  • [8]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 焦海霞. 现代情报, 2017(02)
  • [9]全媒体环境下的受众新闻信息行为研究[D]. 葛丽莎.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10]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以天津为例[D]. 李曦. 南开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信息行为理论:受众研究的新思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