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肇庆名城风貌——历史文化名城肇庆保护规划

重塑肇庆名城风貌——历史文化名城肇庆保护规划

一、重塑肇庆名城风采——历史文化名城肇庆的保护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梁建豪[1](2020)在《市区型风景名胜区景中村风貌规划研究 ——以肇庆市岩前村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传统的风景名胜区演变为市区型风景名胜区,位于风景名胜区内部的村庄也随之成为兼具城市、风景区、村庄三重功能属性的景中村。然而,景中村利用区位的优势和风景名胜区丰富的景观资源进行自身发展的同时,往往忽略与风景名胜区及城区的协调,存在建设过程中破坏风景名胜区良好的景观风貌。目前国内的景中村景观风貌研究主要集中在规划技术层面,多以一般景中村为研究对象。对于景中村景观风貌的系统性研究相对缺乏,而且缺少对存在景观问题的归纳总结及背后根源的分析。因此,对于情况更复杂、问题更多的城市景中村,其景观风貌规划研究显得更具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提出城市景中村的概念,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的综述,构建景中村景观风貌系统,分析景中村景观风貌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影响要素及特征。接着,归纳总结景中村普遍存在的景观问题,根据景中村景观风貌特征、规划特点及规划原则提出景中村景观风貌规划的一般性策略。然后,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岩前村景观风貌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现状分析,总结出目前岩前村所存在的景观问题,例如村庄景观生态格局遭受破坏、视觉景观美感度低、村庄景观缺乏地域特色等。最后,在岩前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景中村景观风貌规划的一般性策略,相对应地提出岩前村景观风貌具体的规划措施。本文的结论主要有四点:第一,风景名胜区与景中村并不是对立的矛盾,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系统;第二,与传统村落相比,景中村的景观问题更加突出,矛盾更为剧烈;第三,景中村景观风貌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系统,不仅要注重景中村的空间物质景观要素,还应处理好景中村的社会经济关系;第四,目前岩前村主要的景观问题是“景-村”不协调,其根源主要是商业化和城市化的驱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以及传统社会关系的瓦解。

高海伦[2](2020)在《肇庆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修复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城市的基础设施得以提升,城市规模显着拓展,功能结构得到改善。与此同时,存在大量不当的城市建设活动,破坏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蚕食”经历漫长时间逐步形成的城市肌理,打断城市文脉与街巷生活。如何准确把握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的发展脉络,发掘其型制特色、空间模式及多元价值,并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与修复,从而延续城市文脉与社会生活,是本文研究之重点。本文选取肇庆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梳理与城市肌理相关的理论着作,归纳城市肌理的定义、组成、特征,以及历史街区中城市肌理的分类与演化形式,用以指导分析本研究对象的价值与问题所在。其次,通过研究国内外关于修复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的优秀实践案例,总结织补肌理以延续城市文脉、修整肌理以重塑历史风貌、重构肌理以适应时代需求三种修复方法,用以指导本研究对象的修复设计。接着,通过研究历史地图、文献资料,总结府前路历史街区所在的肇庆府城的建设历程,结合深入细致的实地调研,进行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的演化分析与现状分析,提炼其空间模式,总结其面临的问题。然后,结合上位保护规划与街区发展定位,提出修复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的目标、原则及措施,并从保护街道肌理以强化历史格局、更新节点肌理以提升城市活力、修整历史肌理以重塑传统风貌、织补城市肌理以延续历史文脉四个角度,提出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修复设计的方法。最后,对论文进行反思与总结,并提出研究之不足与未来之展望。

钟璧蔚[3](2020)在《ZQ市旅游城市品牌传播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认为ZQ市以旅游业为主,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其旅游城市品牌化程度较弱,品牌形象不突出,品牌传播效果较差,在国内知名度较低,在品牌传播上仍未形成系统的品牌传播管理体系,使得该市在旅游资源运用及与同类型旅游城市发展对比上处于落后地位。与同为旅游城市的澳门相比,澳门地域狭窄,旅游资源少,但由于澳门特区政府重视旅游城市品牌建设及有序开展品牌传播活动,使其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城市。由此看出,通过对旅游城市品牌化建设和开展较好的品牌传播活动,能打破旅游城市自身发展的桎梏,获得游客的认同和美誉,更好地促进旅游城市的发展,提高旅游城市的竞争力。ZQ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9+2”主体城市之一,拥有良好的政策前景和机遇,如果ZQ市能把握机会,进行旅游城市品牌建设,推广旅游城市品牌,将会大大提高旅游城市的知名度,促进旅游城市大发展。在这个背景下,本课题针对ZQ市旅游城市品牌传播现状进行分析和问题剖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品牌传播策略优化研究,试图为ZQ市现阶段旅游城市品牌传播提出新发展思路。本文先对国内旅游城市品牌传播环境进行研究,分析旅游城市品牌传播环境的新变化,调查旅游城市品牌传播的渠道与媒介,总结旅游城市品牌传播的新方向。其次,对ZQ市旅游城市品牌传播现状进行研究,分别描述ZQ市旅游城市概况、旅游城市品牌形象构成概况和品牌传播现状;以问卷调查形式进行社会数据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总结ZQ市旅游城市品牌传播存在的问题。再次,从优化策略和策略实施两方面有针对性地对ZQ市旅游城市品牌传播提出对策与建议。最后从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政策保障、机制保障四方面对ZQ市旅游城市品牌传播提出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郝娜[4](2020)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城市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亟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而有着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与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还面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现代城市的创新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因此,探寻一种兼顾矛盾双方的发展之路对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复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为朝阳产业、无烟工业的文化创意产业因其高附加值、高增速、高融合度等特征,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保护,可以实现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双化”过程。因此,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转型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着理论上的逻辑一致性和现实上的紧密性,探究两者的空间关系是一个基础的、重要的研究命题,基于此,本文确立了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主题。本文按照现象-规律-机制的研究思路,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统一的分析手段,以我国现有89座地级市级别以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研究载体,把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为科教文化类、休闲娱乐类、软件信息类、传媒设计类和产品交易类五个产业类别,使用Pyhton3.7.0软件爬取收集了1493320条文化创意产业有效POI数据,基于这些数据,采用空间分位图、平均最近邻、核密度估计等方法,从宏观全国层面、中观区域层面和微观城市层面进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格局的把握。然后根据前人研究选取经济因素、人才因素、科技因素、制度因素、宽容因素、基础设施、文化因素为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格局的假设影响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格局方面:(1)宏观全国层面上,文化创意产业数量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数量排名后10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整体上呈现东部城市多西部城市少、南方城市多北方城市少的格局;(2)中观区域层面上,呈现为华北区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群以北京市为中心,东北区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群以沈阳市为中心,西北区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群以银川市为中心,黄河中游区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群以西安市为中心、郑州市为副中心,华东区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群以上海市为中心,华南区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群以广州市为中心,西南区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群以成都市为中心、重庆市为副中心,长江中游历史文化名城群以武汉市为中心、长沙市为副中心的空间分布格局。(3)微观城市层面上,对各区域中文化创意产业数量最多的城市进行研究,发现每座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显着密集聚集在市中心区域。每座城市的各类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程度大小有差别,集聚程度大体上表现为产品交易类>传媒设计类>软件信息类>科教文化类>休闲娱乐类。各座区域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间的整体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水平不同,表现为西安市>沈阳市>银川市>广州市>成都市>北京市>武汉市>上海市。(2)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方面:(1)宏观全国层面上,7个因素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格局产生影响。分类型来看,不同因素对不同类型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程度不同,但五类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因素也存在共同点,即宽容因素都是核心影响因素,经济和制度因素都是一般影响因素。总体上,在全国层面上宽容因素的解释力值最大,然后科技因素、文化因素、基础设施和人才因素的解释力值次之,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的解释力值较小。(2)中观区域层面上,因各个区域的社会经济水平和自然资源要素存在差异,导致影响各区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格局的因素分级排序存在不同。分析各区域内部可知,各因素对不同类型文化创意产业的解释力值呈现“大同小异”的特点,也即区域内各产业类型及整体水平的影响因素分级排序是相似的,但是存在细微的差别。对比各区域之间可知,除黄河中游历史文化名城群以科技因素、东北区域历史文化名城群以人才因素为核心影响因素外,其他六个历史文化名城群中都以宽容因素为核心影响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在所有区域中的影响作用都较低。

周澧骊[5](2019)在《文化旅游视角下的广府传统聚落肌理再织研究》文中提出传统聚落的破坏日益严重,而有关部门却没有得到相关的重视,基于文化旅游的传统聚落开发又得不到具体的专业技术指引,这势必造成国内传统聚落开发的乱象。本论文结合传统聚落的肌理文脉内涵,以广府核心区的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从聚落的肌理形态生成,肌理形态破坏,肌理要素拆解等多个方面对聚落肌理形态进行解析。通过合理而全面的肌理分析之后,本论文提出了基于文化旅游开发的聚落肌理再织设计方法和具体的修复操作流程。肌理再织的核心在于要从原有的肌理形态中提取要素作为修复设计的基本材料。再织设计不是简单的改造或者聚落开发,它注重的是肌理内部的协调性、完整性。正文共有五章的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与论述的结构框架。第二章是广府聚落肌理分析,从广府聚落肌理形态构成,聚落肌理层级划分,及广府聚落肌理形态特征总结三个方面对聚落肌理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也对广府聚落肌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章是广府聚落形态的演变,主要从广府聚落肌理的形成原因论述了聚落肌理生成中的内外因素。其次结合实地调研论述了广府地区传统聚落破坏的内外原因。最后结合广府聚落的生成原因论述了广府聚落肌理生成的形式基因来源,并对肌理形态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是广府聚落肌理再织设计策略,结合传统聚落的文化旅游开发和肌理形态的分析提出了以肌理再织为手段的肌理形态修复设计,继而为传统聚落的旅游开发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支撑。第五章是结合了肌理形态的广府传统聚落文化旅游开发策略。结合了广州市黄埔村的肌理调研现状提出了具体的肌理再织设计操作流程。首先对传统聚落的肌理节点进行梳理,然后连点成线,建构文化旅游路径,最后在建构好的文化旅游径上进行肌理再织设计,提高文化旅游体验的完整性和原真性。第六章是论文的结语,反思不足与总结有待研究之处。

王珍珍[6](2019)在《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代首次构筑了完整的海防体系,形成了以卫所为中心的海防聚落,也是中国古代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筑城运动。明代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海洋局势复杂,成了以8个卫城和29个千户所城为框架的聚落体系。本文采用古文献与现存实例互证、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军事和制度的角度,首次系统性、整体性和理论性地分析广东海防卫所聚落在空间布局、规模和等级、规划方法和空间形制上明显或隐喻的规律。具体工作如下:(1)卫所聚落的空间布局是军事、政治、经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形成了环列卫所、军事与行政对应、距离相关性线形特征的宏观军事部署格局,及据险扼要的中观战略地位,和军事性质的微观地理特征。(2)城的规模代表军事力量反映城池等级,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广东海防卫所城池规模有一定的模数特征,将其与内地卫所、普通府县对比,得出卫所城池等级相当于府县,且海防卫所的城池规模更为集中。(3)明代海防卫所规划方法是对井田式方格网系统的继承和发展,它们适用于卫所的快速建设和统一规划,是明代建城思想的集中反应,从单体、街巷和规模三个层级的内在模数控制卫所聚落的空间形态。(4)对于聚落层面的空间形态,着重分析军事空间和祭祀空间两个核心功能体系。首先是军事空间,以各方志和现存实例为依据,分析归纳出城防工程、武署、教场和营房等卫所军事要素在空间方位、功能组成、尺度与规模、平面形制等方面的特征。最后梳理了海防卫所的祭祀空间体系,将其分为坛壝、典章制度性祠庙、军事性祠庙和民间性质祠庙四类,并讨论每一类型的性质、空间方位和平面形态特征,它们综合反映了城的属性、政治需求、军事性质和生活需求等,构建了一个海防卫所特有的信仰体系。总之,明代海防卫所聚落具有军事防御和城池形制两方面的显着特性,是一类与府县行政体系同构的军事体系,在空间形态上体现了明代制度的高度统一。本文着重揭示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聚落的空间特征和内在形制,在研究区域上补充了明代海防体系,在研究内容上对古代城池形制和海防聚落空间形态研究都有重要参考价值,也为军事聚落相关研究和保护更新提供理论依据。

万雍曼[7](2019)在《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策略研究 ——以洛阳老城为例》文中指出历史城市作为凝聚着人类智慧的“史书”而存在,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财富。然而,然而,在历史文化名城体系的引导下,历史城市保护主要面向名城,而能够纳入国家级或省级名城保护体系的历史城市非常有限,大量有历史价值的历史城市保护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历史价值被低估的同时,为城市发展带来的综合效益也被忽视。论文引入整体性保护理念,试图用关联、系统的方法来解决历史城市面临的“历史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重困境。本文的主体内容分为现状研究、策略研究和实践应用三个部分。在现状认知中,首先对历史城市保护概况进行了梳理,发现历史城市保护呈现数量不足、地域分布不均、中小城市保护不力的现状。提取城市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当前历史城市在历史空间识别、历史资源利用、人文文化延续过程中整体性缺失的困境。最后总结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的意义。在策略构建中,论文从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的内涵入手,在三个层面对整体性保护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在空间形态层面提出构建历史要素整体关联的空间网络,克服历史要素相互分离的倾向,并在现代城市职能体系中经营历史空间网络,延续历史文脉;在历史资源利用层面提出强化地块单元整体利用的复合功能,总结了五种地块单元利用模式,其目标在于保护和延续传统格局的同时,满足城市功能的多样化需求;在保护实施层面提出促进院落组群整体协同的多元合作,分析了院落组群对延续平面肌理和社会结构的重要作用,针对居民流失的现实困境,探讨在院落组群中开展以居民为核心的多元合作的对策。在实践应用中,论文以洛阳老城为实证案例,其历史发展的层积性、现状遗存的碎片化和保护不力的状况在全国历史城市中具有普遍性。在解析时空演变和现状问题的基础之上,探讨了洛阳老城的整体性保护方法,从要素整合的空间网络利用、地块细分的复合功能开发、院落组群的多元合作三个方面展开具体实践,为类似的历史城市提供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与参考。

杨平[8](2019)在《昆明街巷名称语汇的文化语言学分析》文中提出街巷名称是一个个指代区域的符号,具有语言属性,是一种语言符号;街巷名称又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文化的体现和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一种文化符号。语言和文化是“共变”的,语言使文化得以建构和传承,而文化又制约着语言,对语言有决定性影响。昆明是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和光荣革命传统,其街巷名称在形成、发展及演变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而街巷名称语汇又是建构和传承昆明多元文化的一种形式和手段。昆明街巷名称以“专名+通名”为基本形式,以三音节和四音节为主要结构,原因此结构比双音节结构具有更强指位性,比四音节以上的结构形式简单,易记易用,便于日常交流使用。对搜集的昆明街巷名称语汇进行统计,得知通名共有九种,专名主要由词、短语形成,名词形成的专名最多,动词形成的专名最少,短语形成的专名主要有动宾式、主谓式、联合式和偏正式。昆明街巷名称语汇的命名方式和昆明的文化密切相关,语汇反映着昆明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文化、时代文化等六大历史文化信息,行业与职业、城市景观以及社会心态等社会文化信息。街巷名称的演变主要包含统治者的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等六大人文因素,以及街巷名称的更改、沿用、命名等三大外在表现形式。基于以上的分析得出昆明街巷名称存在着五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街巷名称的最终建设格局、科学规划命名、系列化命名出发,而规范昆明的街巷名称则可以从五个方面展开。

杨华刚[9](2019)在《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 ——山水城市意象解析及其实践法则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不仅是对山水文化的挖掘与转译,也是对其在环境营造中的角色评判与价值定位。作为传统城市营造的基础要素之一,山水的内涵更甚于其本身,激发了本土化的“山水城市”意识出现且形成了一套特定的话语体系和营造法式。山水营造法式不纯粹是对山水意象的呈现与表达,而是致力于山水要素形式表达及其空间逻辑建构探讨,拓展了我国本土人居环境的表现力与形式感,也为未来城市人居环境营造提供了经验和启示。本论文以山水城市为研究对象,借助历史考据与类型学等研究方法,总结山水城市形态建构的普遍性理论,在科技进步、社会转型和生活诉求等时代变迁情景下探究当前山水城市的实践法则与建构逻辑,深化和拓展山水城市理论体系并将其与现代生活贴合,形成与特定时空、地域环境相融合的“场合”形态。研究从历史考据视角梳理山水城市的历史发展轴线并据此提出山水城市发展阶段划分与谱系特征,总结山水城市发展演进规律及其特色表达。通过山水城市意象类型及其形式界定,从组合形态、地理要素和空间类型三个层面总结山水城市意象的具体类型与空间表达。同时,回顾1950年代以来山水城市的历史变迁,结合案例剖析当前我国山水城市营造进程中的行动举措与失误。基于国内外城市建设发展趋势梳理山水城市的发展范式与变革趋向,提出当下我国山水城市的转型路径与现代话语。研究基于山水城市架构层面和形态要素,依托生态法则、空间策略和文化路径三大模块的研究,提出了山水城市循序建构的九个逻辑体系与营造模式:以“生态限定”为前提,提出“判定空间布局”、“强化绿核功能”和“重塑生境网络”三个生态营造法则;以“要素甄别”为基础,提出“风貌类型化梳理”、“要素派生关系建构”和“技术路径控制引导”三个空间建构策略;以“文化触媒”为导向,提出山水文化“基因解读”、“文化形态塑形”和“空间情景立意”三个文化建设路径。

刘义志[10](2018)在《古来谁不重端城:从“诺亚方舟”到“文化复兴”——肇庆府城“文脉”延续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文化传承了长久的历史积淀,城市文脉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具有不同的体现,既是对历史的回应,又反映了未来的蓝图。老城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特别是在后工业时代,需要的不仅是简单保护肌理和传统建筑,而更需要挖掘、整理深层次的历史要素,在功能重塑的基础上对老城中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文脉也要寻找到一条复兴之路。基于肇庆府城复兴的背景,分析肇庆府城历史水系的演变、肇庆古城墙在历史水患中发挥重要的防洪作用到现今再现古城风韵的过程。研究肇庆古城墙由古代的防卫防洪功能到当代以文化为重点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保护的意义,从"防洪特色"、"府城特色"提出保护和利用府城历史文化资源的思路与策略,延续肇庆府城"文脉",实现"文化复兴"的战略,对建设肇庆府城成为古城文化、发展休闲旅游有重大意义。

二、重塑肇庆名城风采——历史文化名城肇庆的保护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塑肇庆名城风采——历史文化名城肇庆的保护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市区型风景名胜区景中村风貌规划研究 ——以肇庆市岩前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风景区及景中村的风貌保护问题
        1.1.2. 七星岩风景名胜区与岩前村的现状问题
    1.2. 相关概念解析
        1.2.1. 市区型风景名胜区
        1.2.2. 城市景中村
        1.2.3. 景观风貌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结构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基础理论研究
        2.1.1. 共生思想
        2.1.2. 可持续发展
        2.1.3. 系统论
        2.1.4. 景观美学
    2.2. 国外风景区与居民点的相关研究
    2.3. 国内景中村景观风貌相关研究
    2.4. 景中村案例分析
    2.5. 文献综述小结
第三章 景中村景观风貌基础研究
    3.1. 景中村景观风貌的构成
        3.1.1. 自然景观
        3.1.2. 人工景观
        3.1.3. 人文景观
    3.2. 景中村景观风貌的影响因素
        3.2.1. 自然因素
        3.2.2. 传统观念
        3.2.3. 经济水平
        3.2.4. 审美观念
        3.2.5. 技术法规
    3.3. 视觉景观尺度的划分
        3.3.1. 视觉尺度
        3.3.2. 视觉景观尺度的划分
    3.4. 风景区与景中村的相互意义
        3.4.1. 风景区对景中村的积极意义
        3.4.2. 景中村对风景区的积极意义
第四章 景中村景观风貌规划策略
    4.1. 景中村景观风貌的特征
        4.1.1. 独特性
        4.1.2. 经济性
        4.1.3. 复杂性
        4.1.4. 脆弱性
    4.2. 景中村景观风貌存在问题
        4.2.1. 景-村不协调
        4.2.2. 景观风貌不佳
        4.2.3. 缺乏地域特性
        4.2.4. 生态环境恶化
    4.3. 景中村景观风貌规划的特点
        4.3.1. 规划视角更广
        4.3.2. 规划要素复杂
        4.3.3. 规划实施难度大
    4.4. 景中村景观风貌规划原则
        4.4.1.“景-村”和谐共生原则
        4.4.2. 景观诗意性原则
        4.4.3. 地域性原则
        4.4.4. 生态性原则
        4.4.5. 公众参与原则
    4.5. 景中村景观风貌规划策略
        4.5.1. 空间保护策略
        4.5.2. 系统优化策略
        4.5.3. 利益协同策略
        4.5.4. 功能植入策略
        4.5.5. 保障实施策略
第五章 岩前村景观风貌规划
    5.1. 岩前村基本概况
        5.1.1. 地域背景概况
        5.1.2. 岩前村概况
    5.2. 岩前村景观现状分析
        5.2.1. 自然景观要素分析
        5.2.2. 人工景观要素分析
    5.3. 岩前村景观风貌问卷调查
        5.3.1. 村民问卷分析
        5.3.2. 当地居民问卷分析
        5.3.3. 游客问卷分析
        5.3.4. 景区与村庄管理人员问卷分析
        5.3.5. 规划设计人员问卷分析
        5.3.6. 调查结论分析
        5.3.7. 调查访谈
    5.4. 岩前村景观风貌存在问题及根源
        5.4.1. 岩前村景观风貌问题
        5.4.2. 存在问题的根源
    5.5. 岩前村景观风貌规划
        5.5.1. 空间保护规划
        5.5.2. 系统优化
        5.5.3. 利益协同
        5.5.4. 功能植入
        5.5.5. 保障实施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关于七星岩风景名胜区中岩前村景观风貌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关于七星岩风景名胜区岩前村景观风貌调查问卷的分析报告
    附录三:部分调查人员对七星岩景区和岩前村景观风貌相互协调的建议汇集
致谢
附件

(2)肇庆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修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
        1.2.1 城市肌理
        1.2.2 历史街区
        1.2.3 府前路历史街区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城市肌理研究进展
        1.3.2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进展
        1.3.3 肇庆府前路历史街区的研究现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对城市肌理理论及修复方法的总结
        1.4.2 对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特色的发掘
        1.4.3 对历史街区中城市肌理修复设计的引导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历史街区中城市肌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2.1 城市肌理基本概念
        2.1.1 城市肌理的定义
        2.1.2 城市肌理的组成
        2.1.3 城市肌理的特征
    2.2 历史街区中城市肌理的分类
        2.2.1 特定时刻形成的规划型肌理
        2.2.2 长期缓慢形成的增长型肌理
    2.3 历史街区中城市肌理的演化
        2.3.1 自上而下的介入式演化
        2.3.2 自下而上的渐进式演化
    2.4 历史街区中城市肌理修复实践
        2.4.1 织补肌理以延续城市文脉
        2.4.2 修整肌理以重塑历史风貌
        2.4.3 重构肌理以适应时代需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肇庆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分析
    3.1 肇庆府城建设历程概述
        3.1.1 成型期:西汉至宋元时期
        3.1.2 发展期:明清时期
        3.1.3 转型期:民国时期
        3.1.4 滞缓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3.1.5 变革期:改革开放后至今
    3.2 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的演化分析
        3.2.1 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的介入式演化
        3.2.2 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的渐进式演化
    3.3 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的现状分析
        3.3.1 街道肌理的历史溯源
        3.3.2 地块肌理的分类量化
        3.3.3 建筑肌理的类型辨识
    3.4 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的认知与总结
        3.4.1 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的空间模式提炼
        3.4.2 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面临的问题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肇庆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的修复设计
    4.1 府前路历史街区整体规划方案
        4.1.1 上位规划要求
        4.1.2 街区发展定位
        4.1.3 街区规划总平面
    4.2 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的修复目标
        4.2.1 街道体系的连通性
        4.2.2 空间尺度的宜人化
        4.2.3 街区要素的多元化
        4.2.4 街区功能的复合性
    4.3 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的修复原则
        4.3.1 保护历史肌理的真实性
        4.3.2 增强街区肌理的完整性
        4.3.3 保证肌理修复的可逆性
        4.3.4 维持社会生活的延续性
    4.4 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的修复措施
        4.4.1 建立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修复机制
        4.4.2 倡导小规模循序渐进式的修复程序
        4.4.3 采取区别对待分类整治的修复模式
    4.5 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的修复方法
        4.5.1 保护街道肌理,强化历史格局
        4.5.2 更新节点肌理,提升城市活力
        4.5.3 修整历史肌理,重塑传统风貌
        4.5.4 织补城市肌理,延续历史文脉
    4.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ZQ市旅游城市品牌传播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案例研究法
        1.3.4 文本分析法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评述
    2.1 城市品牌
        2.1.1 城市品牌的本质与内涵
        2.1.2 旅游城市的界定和特征
        2.1.3 旅游城市品牌的塑造
    2.2 品牌形象
        2.2.1 品牌形象构成模型
        2.2.2 旅游城市品牌形象
        2.2.3 旅游城市品牌形象与品牌传播
    2.3 品牌传播
        2.3.1 传播模式
        2.3.2 品牌传播活动规划
        2.3.3 品牌传播渠道
        2.3.4 品牌传播媒介
        2.3.5 品牌传播市场周期
        2.3.6 个人品牌传播
        2.3.7 旅游城市品牌传播
    2.4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国内旅游城市品牌传播环境分析
    3.1 国内品牌传播环境
        3.1.1 媒介融合重塑传统媒介格局
        3.1.2 线上品牌逻辑更新传统品牌传播模式
        3.1.3 受众需求意识觉醒改变传统表达习惯
        3.1.4 大数据智能需求匹配改进传统精准投放
    3.2 旅游城市品牌传播渠道与媒介
        3.2.1 综合传播
        3.2.2 微信传播
        3.2.3 微博传播
        3.2.4 今日头条号传播
        3.2.5 抖音传播
    3.3 旅游城市品牌传播新方向
        3.3.1 文旅融合为城市品牌塑造打开更多空间
        3.3.2 网红城市塑造更具记忆点的品牌形象
        3.3.3 便捷的官方品牌资讯获取渠道
        3.3.4 采取多种传播策略
        3.3.5 系统开展传播活动
第四章 ZQ市旅游城市品牌传播现状及问题
    4.1 ZQ市旅游城市及其形象概况
        4.1.1 旅游环境
        4.1.2 旅游市场
        4.1.3 旅游城市品牌形象构成
    4.2 ZQ市旅游城市品牌传播现状
        4.2.1 传播市场生命周期
        4.2.2 传播主体
        4.2.3 传播受众
        4.2.4 传播渠道与媒介
        4.2.5 传播信息内容
        4.2.6 品牌形象感知
    4.3 ZQ市旅游城市品牌形象传播存在问题
        4.3.1 传播活动缺乏规划
        4.3.2 传播媒介结构松散
        4.3.3 官方传播渠道待完善
        4.3.4 传播信息内容需提质
第五章 ZQ市旅游城市品牌传播策略优化
    5.1 ZQ市旅游城市品牌传播优化策略
        5.1.1 传播活动规划
        5.1.2 渠道优化策略
        5.1.3 媒介矩阵策略
        5.1.4 内容策略
    5.2 ZQ市旅游城市品牌传播策略实施
        5.2.1 制定传播活动规划
        5.2.2 完善官方传播渠道
        5.2.3 线上新媒体
        5.2.4 线下媒体
        5.2.5 制定传播内容
第六章 ZQ市旅游城市品牌传播策略实施保障
    6.1 组织保障
    6.2 资金保障
    6.3 政策保障
    6.4 机制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ZQ市旅游城市品牌形象及传播现状调查问卷

(4)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矛盾
        1.1.2 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经济化功能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进展
    2.1 概念与统计范畴
        2.1.1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1.2 文化创意产业
    2.2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2.2.1 产业集聚理论
        2.2.2 创新理论
        2.2.3 学习场理论
        2.2.4 创意经济理论
    2.3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的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4 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4.1 国外研究进展
        2.4.2 国内研究进展
    2.5 研究评述
3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格局
    3.1 研究区域与行业界定
        3.1.1 研究区域
        3.1.2 行业界定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2.1 研究方法
        3.2.2 数据来源
    3.3 结果分析
        3.3.1 宏观全国层面
        3.3.2 中观区域层面
        3.3.3 微观城市层面
    3.4 本章小结
4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
    4.1 研究方法
        4.1.1 主成分分析
        4.1.2 地理探测器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4.2.1 变量选取
        4.2.2 数据来源
        4.2.3 数据处理
    4.3 结果分析
        4.3.1 宏观全国层面
        4.3.2 中观区域层面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创新点
    5.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部分国家或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称谓、定义和分类标准
附录B 基于高德地图爬取城市POI数据的Python代码
致谢

(5)文化旅游视角下的广府传统聚落肌理再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社会现实意义
        1.1.2 学术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述
        1.2.1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发展
        1.2.2 国内外建筑肌理研究内容
        1.2.3 国内传统广府聚落形态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畴
        1.3.1 地理范畴
        1.3.2 时间范畴
        1.3.3 对象范畴
        1.3.4 相关概念
    1.4 本选题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广府传统聚落肌理分析
    2.1 广府聚落肌理的宏观特征
        2.1.1 广府聚落肌理宏观聚落形态特征
        2.1.2 广府聚落肌理宏观聚落轮廓特征
        2.1.3 广府聚落肌理宏观聚落基质特征
    2.2 广府聚落肌理的中观特征
        2.2.1 广府聚落肌理中观交通结构特征
        2.2.2 广府聚落肌理中观空间结构特征
        2.2.3 广府聚落肌理中观组团关系特征
    2.3 广府聚落肌理的微观特征
        2.3.1 广府聚落肌理微观单元类型特征
        2.3.2 广府聚落肌理微观节点类型特征
        2.3.3 广府聚落肌理微观建筑形式特征
    2.4 广府聚落肌理形态特征总结
第三章 广府传统聚落肌理的演化
    3.1 广府传统聚落肌理的成因
        3.1.1 广府传统聚落肌理生成的外因
        3.1.2 广府传统聚落肌理生成的内因
        3.1.3 广府传统聚落肌理的形式基因
    3.2 广府传统聚落肌理的演化
        3.2.1 广府聚落肌理的演化规律
        3.2.2 广府聚落肌理的演化现状
    3.3 广府传统聚落肌理的破坏
        3.3.1 广府传统聚落肌理破坏的外因
        3.3.2 广府传统聚落肌理破坏的内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府聚落肌理再织设计策略
    4.1 广府传统聚落再织实例筛选
    4.2 广府传统聚落肌理再织原则
    4.3 广府传统聚落肌理微观修复策略
    4.4 广府传统聚落肌理片段移植策略
    4.5 广府传统聚落肌理功能替换策略
    4.6 广府传统聚落肌理骨骼重塑策略
    4.7 广府传统聚落肌理多元拼贴策略
    4.8 广府传统聚落肌理轮廓修复策略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合肌理形态的广府传统聚落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5.1 基于文化旅游的广府传统聚落肌理点状开发
        5.1.1 广府聚落点状肌理节点开发
        5.1.2 广府聚落点状肌理单元开发
    5.2 基于文化旅游的广府传统聚落肌理线状开发
    5.3 基于文化旅游的广府传统聚落肌理面状开发
        5.3.1 纯封闭完全空置型旅游开发
        5.3.2 纯封闭部分空置型旅游开发
        5.3.3 商业游憩观光型旅游开发
    5.4 基于肌理更新策略的广州市黄埔村开发实例研究
        5.4.1 黄埔村肌理节点旅游开发
        5.4.2 黄埔村肌理单元旅游开发
        5.4.3 黄埔村肌理线状旅游开发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结论
    6.2 论文有待研究之处
    6.3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广府传统聚落肌理库
附录二 :广府传统聚落调研记录表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1.4 文献综述
        1.4.1 海防史研究
        1.4.2 海防聚落研究
        1.4.3 古代城池及防御性聚落研究
    1.5 研究资料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明代广东海防体系与海防聚落建设
    2.1 广东海防建设背景
        2.1.1 广东海洋地理概况
        2.1.2 明前期海防形势
        2.1.3 广东海防体系建设的目的和作用
    2.2 明代广东海防体制与聚落建设
        2.2.1 洪武至宣德年间:卫所制度的形成
        2.2.2 正统至嘉靖中期:海防的停滞和废弛
        2.2.3 嘉靖末期至万历中期:海防体制改革
        2.2.4 明代末年:海防体系没落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格局
    3.1 总体空间布局和选址特征
        3.1.1 总体空间布局
        3.1.2 中观选址特征
        3.1.3 微观选址特征
    3.2 海防卫所的城池规模与等级
        3.2.1 海防卫所的城池规模
        3.2.2 海防卫所与内地卫所、府县的规模比较
    3.3 海防卫所的规划方法
        3.3.1 井田式方格网系统城市规划方法
        3.3.2 海防卫所与方格网规划方法
    3.4 海防卫所功能组成和平面形态
        3.4.0 功能组成
        3.4.1 海防卫所平面形态
        3.4.2 街巷空间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军事空间特征
    4.1 城防工程
        4.1.1 城垣
        4.1.2 附属建筑
        4.1.3 城濠
        4.1.4 城防体系的营建过程
    4.2 卫所武署
        4.2.1 空间方位
        4.2.2 平面示意图
        4.2.3 功能组成
        4.2.4 平面布局和规模
        4.2.5 武署与衙署、清代武署的比较
        4.2.6 武署现存实例
    4.3 校场
        4.3.1 空间位置
        4.3.2 平面形态和规模
        4.3.3 校场建筑空间特征
        4.3.4 现存实例
    4.4 营房
        4.4.1 平面空间特征
        4.4.2 营房的布局和管理方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祭祀空间特征
    5.1 祭祀建筑概况
    5.2 坛壝空间特征
        5.2.1 坛壝规制概况
        5.2.2 坛壝空间方位
        5.2.3 坛壝平面示意图
        5.2.4 坛壝空间特征
        5.2.5 实土海防卫所的坛壝
    5.3 典章制度性质的祠庙
        5.3.1 类型和性质
        5.3.2 空间方位
        5.3.3 平面形制
    5.4 军事性质祠庙
        5.4.1 类型和性质
        5.4.2 空间方位
        5.4.3 平面形制
    5.5 民间性质祠庙
        5.5.1 类型和性质
        5.5.2 空间方位
        5.5.3 平面空间特征
    5.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一 :部分海防卫所复原平面图
附录二 :海防卫所历史舆图
致谢
附表

(7)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策略研究 ——以洛阳老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新时期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面临挑战
        1.1.2 历史城市保护的理论和方法亟待深化
        1.1.3 洛阳老城保护与规划工作的现实需要
    1.2 研究对象——历史城市
        1.2.1 历史城市的概念界定
        1.2.2 历史城市是对历史文化名城概念的延伸
        1.2.3 历史城市是对城市遗产保护范畴的拓展
        1.2.4 实证案例:洛阳老城具有历史城市的普遍性特征
    1.3 研究视角——整体性
        1.3.1 整体性的概念界定
        1.3.2 整体性是中国营城文化的传统理念
        1.3.3 整体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城市保护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探索:整体性保护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2.1 国外整体性保护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2.1.1 整体性保护理念的形成
        2.1.2 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实践案例
    2.2 国内整体性保护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2.2.1 1982 至1996 年:重点关注历史城市内部空间
        2.2.2 1996 至2005 年:开始转向历史环境的保护
        2.2.3 2005 年至今: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的新时期
    2.3 洛阳老城保护与更新已有研究
        2.3.1 考古发掘
        2.3.2 历史研究
        2.3.3 保护更新策略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认知: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的困境与意义
    3.1 历史城市保护整体概况
        3.1.1 各等级历史城市梳理
        3.1.2 整体保护情况分析
    3.2 历史城市保护中整体性缺失的困境
        3.2.1 空间困境一:历史遗存“碎片化”
        3.2.2 空间困境二:传统格局“模糊化”
        3.2.3 功能困境一:城市保护“局部化”
        3.2.4 功能困境二:保护方式“单一化”
        3.2.5 人文困境一:传统民居“边缘化”
        3.2.6 人文困境二:人文文化“流失化”
    3.3 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的现实意义
        3.3.1 扩大既有的保护视野
        3.3.2 整合碎片化历史资源
        3.3.3 推动功能特色化发展
        3.3.4 延续地域性人文文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构: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策略框架
    4.1 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内涵解读
        4.1.1 以系统观认知历史空间
        4.1.2 以发展观整合历史遗产
        4.1.3 以人居观引导历史保护
    4.2 构建历史要素整体关联的空间网络
        4.2.1 历史要素分类梳理
        4.2.2 历史空间网络构建
        4.2.3 历史空间网络经营
    4.3 强化地块单元整体利用的复合功能
        4.3.1 地块单元划分的必要性
        4.3.2 地块单元类型划分
        4.3.3 地块单元功能利用模式
    4.4 促进组群院落整体协同的多元合作
        4.4.1 院落组群组织方式
        4.4.2 院落组群中的多元主体
        4.4.3 基于多元主体的合作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解析:洛阳老城的发展与嬗变
    5.1 时空演变分析
        5.1.1 金元奠定城建基础
        5.1.2 明清城市营建高潮
        5.1.3 民国城市发展余韵
        5.1.4 建国以后逐渐衰败
    5.2 历史空间网络构建
        5.2.1 山水格局网络:形胜延续,两河绕城
        5.2.2 城市边界网络:方城四门,双环城界
        5.2.3 街巷格局网络:延续旧街,双重街巷
        5.2.4 建筑遗存网络:持续变革,多元院落
        5.2.5 立体空间网络:轮廓消失、难以识别
        5.2.6 人文文化网络:非遗凝聚、人文荟萃
    5.3 整体性保护的现实问题
        5.3.1 功利导向下空间整体性衰退
        5.3.2 功能等级较低破坏历史氛围
        5.3.3 二元主导对居民利益的排斥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施:洛阳老城整体性保护实践
    6.1 基于要素整合的空间网络利用
        6.1.1 总体格局控制
        6.1.2 功能调整规划
        6.1.3 展示利用规划
    6.2 基于地块细分的复合功能开发
        6.2.1 地块细分类型
        6.2.2 地块开发策略
        6.2.3 地块开发策划——以B012 地块为例
    6.3 基于院落组群的多元合作模式
        6.3.1 洛阳老城传统院落特征
        6.3.2 院落组群的更新路径
        6.3.3 院落组群更新的多元合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7.1.1 研究结论
        7.1.2 研究创新点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历史城市需要专题研究
        7.2.2 保护策略亟待实践完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洛阳老城历史地图
附录 B:洛阳老城历史记载梳理
作者简介

(8)昆明街巷名称语汇的文化语言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昆明市的地理和历史
        一、地理概况
        二、历史沿革和现实状况
    第二节 选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选题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选题研究的方法、范围、对象及语料来源
第一章 昆明街巷名称语汇的语言分析
    第一节 昆明街巷名称语汇的语音分析
        一、音节的结构特征
        二、声韵的结构现象
        三、谐音的应用情形
    第二节 昆明街巷名称语汇的语法分析
        一、基本形式
        二、通名的使用
        三、专名的形成
    第三节 昆明街巷名称语汇的词义分析
        一、街巷名称的基本义
        二、街巷名称的附加义
第二章 昆明街巷名称语汇的命名方式及文化内涵
    第一节 街巷名称语汇反映的历史文化信息
        一、社会经济文化信息的映射
        二、历史文化信息的延伸
        三、时代文化信息的形成
        四、移民文化信息的融合
        五、地理文化信息的承载
        六、民族文化信息的交会
    第二节 街巷名称语汇反映的社会文化信息
        一、行业与职业信息的体现
        二、城市景观信息的凸显
        三、社会心态信息的流露
第三章 昆明街巷名称语汇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昆明街巷名称语汇演变的人文因素
        一、统治者对边地的影响
        二、人口结构的变化对街巷名称的影响
        三、民族文化演变对街巷名称的影响
        四、民国时期市政建设整顿对街巷名称的影响
        五、1949年后的“五新”对街巷名称的影响
        六、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对街巷名称的影响
    第二节 昆明街巷名称语汇的历史演变
        一、老街巷名称的沿用
        二、旧街巷名称的更改
        三、新街巷名称的命名
第四章 昆明街巷名称语汇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第一节 昆明街巷名称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缓慢
        二、特色老街巷名消失
        三、专名的重名、音近、多音现象
        四、街巷名译写杂乱
        五、大量无名路存在
    第二节 昆明街巷名称命名的对策
        一、建设“三位一体”街巷名称格局
        二、科学规划命名
        三、系列化命名
    第三节 昆明街巷名称规范性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 ——山水城市意象解析及其实践法则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回归山水
    1.1 研究背景
        1.1.1 山水资源的复杂多样与敏感脆弱
        1.1.2 文化自信的时代尊崇与认同践行
        1.1.3 时代创作的山水倾向与回归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1 钱学森山水城市论述
        1.3.2 国内相关理论与综述
        1.3.3 国外相关理论与综述
        1.3.4 小结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案与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可行性分析
        1.5.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山水城市发展演进与特色表达
    2.1 山水形胜与城市营造体系的关联
        2.1.1 山水:城市规划与营造的基因和语言
        2.1.2 手法:结合自然山水的城市规划模式
    2.2 山水城市的发展脉络与营造思想
        2.2.1 山水城市的发展脉络
        2.2.2 山水城市的营造思想
    2.3 山水文化与山水城市的特色表达
        2.3.1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辨
        2.3.2 长远持续的生态理念
        2.3.3 因地制宜的实践法则
        2.3.4 物我交融的精神趣向
        2.3.5 风水取向的山水形胜
        2.3.6 别具匠心的技术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水城市意象解析与空间解构
    3.1 城市意象及其研究体系概述
        3.1.1 城市意象概念解析
        3.1.2 城市意象研究体系
        3.1.3 小结
    3.2 山水城市的意象要素形态
        3.2.1 物质性意象要素
        3.2.2 非物质性意象要素
    3.3 山—水—城的空间组合形态
        3.3.1 山体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3.3.2 水体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3.3.3 山—水—城的空间组合形态
    3.4 山水城市的地理要素形态
        3.4.1 滨水型山水城市
        3.4.2 平原型山水城市
        3.4.3 丘陵山地型山水城市
        3.4.4 盆地型山水城市
        3.4.5 高原型山水城市
    3.5 山水城市的空间类型形态
        3.5.1 实用性空间
        3.5.2 结构性空间
        3.5.3 审美性空间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水城市经验反思与转型话语
    4.1 山水城市的发展变迁与解读
        4.1.1 近现代以来山水城市发展的曲折与坎坷
        4.1.2 21世纪以来山水城市建设的稳健与前行
    4.2 山水城市的实施案例与解析
        4.2.1 重庆“美丽山水城市”建设
        4.2.2 “自贡特色”山水园林城市
        4.2.3 广州“云山珠水”城市建设
        4.2.4 小结
    4.3 山水城市的建构问题与误区
    4.4 新常态下当代山水城市的转型与话语
        4.4.1 发展转向与时代趋势
        4.4.2 发展范式与转型话语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水城市实践法则与建构逻辑
    5.1 山水城市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5.1.1 山水城市建设目标
        5.1.2 山水城市建设原则
    5.2 山水城市建设的生态法则
        5.2.1 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判定空间模式与布局
        5.2.2 以绿化空间为载体,强化绿核功能与价值
        5.2.3 以全域山水为尺度,重塑生境网络与形态
        5.2.4 案例解读:曲靖中心城区山水城市生态体系规划
    5.3 山水城市建设的空间策略
        5.3.1 空间要素甄别及其风貌特质类型化梳理
        5.3.2 空间要素的物质载体及其派生关系建构
        5.3.3 空间规划的技术路径及其控制引导模式
        5.3.4 案例解读:曲靖市会泽县上村乡山水空间规划
    5.4 山水城市建设的文化路径
        5.4.1 传统山水营造与文化基因解读
        5.4.2 要素塑形,建构空间文化形态
        5.4.3 情景立意,营造空间文化意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走向山水城市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反思与展望
    6.4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山水城市”问卷调查取样
附录 D:部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水空间格局一览表

四、重塑肇庆名城风采——历史文化名城肇庆的保护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市区型风景名胜区景中村风貌规划研究 ——以肇庆市岩前村为例[D]. 梁建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肇庆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修复设计研究[D]. 高海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ZQ市旅游城市品牌传播策略优化研究[D]. 钟璧蔚.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4]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D]. 郝娜. 河南大学, 2020(02)
  • [5]文化旅游视角下的广府传统聚落肌理再织研究[D]. 周澧骊.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特征研究[D]. 王珍珍.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策略研究 ——以洛阳老城为例[D]. 万雍曼. 东南大学, 2019(07)
  • [8]昆明街巷名称语汇的文化语言学分析[D]. 杨平.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 ——山水城市意象解析及其实践法则探究[D]. 杨华刚.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10]古来谁不重端城:从“诺亚方舟”到“文化复兴”——肇庆府城“文脉”延续策略研究[A]. 刘义志. 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 2018

标签:;  ;  ;  ;  ;  

重塑肇庆名城风貌——历史文化名城肇庆保护规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