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盆地陆坡含油气性质的地球动力学

深水盆地陆坡含油气性质的地球动力学

一、深水盆地大陆坡含油气性的地球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王鹏,张仲培,刘士林,钱涛[1](2021)在《古老被动大陆边缘的后期改造类型及油气发现——对塔里木盆地西南部被动大陆边缘勘探潜力分析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具备良好的石油地质条件,富含油气资源,是全球深海领域油气资源储量的主要贡献区。全球现今的被动大陆边缘分布广泛,形成时代晚,地质条件保存较好,随着勘探理论及工程技术的进步,勘探前景被广泛看好。古老的被动大陆边缘形成时代早,后期因遭受强烈改造导致油气资源丧失。基于板块理论学说,阐述了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沉积特征,剖析了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勘探发现,总结了古老被动大陆边缘改造后的基本地质特征及研究进展,梳理了古老被动大陆边缘的后期改造类型及实例。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古生代古老被动大陆边缘油气资源潜力的分析,建议加强塔里木盆地西南部深部地质结构研究,进一步明确并细化区内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对古生代古老被动大陆边缘后期改造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姚兴宗[2](2021)在《琼东南盆地陵水15-2区块梅山组地震沉积学及成藏条件研究》文中认为海洋的深水区勘探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油气勘探可以取得持续突破的关键。我国南海北部的琼东南盆地是重要的深水区油气勘探区块,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而在位于盆地深水区的陵水凹陷内,已发现包括LS17-2、LS13-2等多个大型气田,证实了其是一个富生烃凹陷,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意味着陵水凹陷中-深层仍具有极大的油气勘探潜力。论文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对陵水凹陷北部梅山组的沉积特征和成藏条件展开分析,以期能够为后续南海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深储层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基础铺垫。基于陵水15-2区块钻井资料缺少,地震资料丰富的实际情况,本论文通过对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陵水15-2区块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并借助邻区南北两个地震工区和部分钻井数据,结合前人关于陵水凹陷区域性地层发育、沉积充填以及构造演化的研究成果,对陵水15-2区块梅山组强反射岩性体展开沉积相分析、精细解剖“源-汇”体系要素组成,并进一步分析了研究区内油气成藏条件。沉积相分析结果表明陵水凹陷北部梅山组发育半深海沉积环境下的海底扇,呈朵叶状展布,总面积约710km2,其中东支海底扇与陵水15-2区块强反射岩性体吻合。该套海底扇由水道和朵叶体组成。其中,水道的地震相特征呈现强振幅亚平行席状反射,朵叶体的地震相特征则呈中振幅亚平行席状反射。“源-汇”体系分析结果表明:梅山组沉积早期,陵水凹陷北部陆架发育一套低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沉积物在堆积到一定程度,受自身重力作用和陆架、陆坡坡度影响,产生滑塌或滑动,形成一定规模的沉积物重力流。重力流沉积物经下切水道输送,并在输送过程中发生侵蚀下切作用,使得下切水道的形态呈现“U”型至“W”型的演化。由于作为沉积物输送通道的下切水道直接穿过了大陆坡,并延伸至陵水凹陷半深海环境中,使得重力流沉积物直接进入到深水稳定环境中沉积,形成朵叶状平面展布的海底扇。同时,结合地震剖面追踪和沿层均方根振幅属性分析,将海底扇刻画为四期。由于沉积物供给量以及输送路径的不同,四期海底扇的沉积范围有所不同,但总体呈现出进积特征。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分析了陵水凹陷成藏条件,并建立陵水15-2区块海底扇成藏模式:陵水凹陷崖城组和陵水组均存在烃源岩发育,对比有机地化、油源分析、烃源岩热演化史,表明崖城组的海陆过渡相煤系烃源岩和陆缘海相烃源岩两套烃源岩是主力生烃层,并在莺歌海组沉积时期进入干气阶段(Ro>2.0%),生成的天然气通过低强度活动的断层、层间裂缝以及区域不整合面等构成的输导体系持续运移至上覆梅山组海底扇中,由于在莺歌海组沉积后期,断层活动趋于停止,在断层下盘的梅山组海底扇储层北侧受到断层封堵,而其余方向则被上覆以及侧面的半深海相泥岩包围,内部的天然气不再逸出,形成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构成的天然气藏。

马杰[3](2021)在《利用重磁场研究墨西哥湾地壳结构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文中提出本文基于重磁数据、地震以及墨西哥湾地质构造背景,对墨西哥湾地壳结构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进行了研究。墨西哥湾及邻区的莫霍面、居里面及断裂体系,在不同的构造域内具有不同性质、走向、深度和组合关系,是板块活动、古陆块漂移和洋壳扩张等地质构造运动综合反映。以莫霍面、居里面及断裂体系为基础,分析墨西哥湾及邻区地学剖面的地质意义,确定了墨西哥湾及邻区的大地构造格局,认为开曼海槽为北美板块与加勒比板块的板块边界。墨西哥湾断裂展布、火成岩分布及各类重、磁异常均以洋中脊为中心,呈不同的程度的对称或镜像特征。墨西哥湾扩张过程中,其扩张模式、扩张中心及旋转角度在西经-92°~-90°附近发生突变。结合重震联合反演结果,确立了墨西哥湾地壳结构分布特征,分为洋壳、洋陆过渡带、减薄陆壳及正常陆壳,不同地壳以一级断裂为界。墨西哥湾地壳结构演化主要分为大陆裂谷阶段、地壳减薄阶段、海底扩张阶段及被动大陆边缘阶段。墨西哥湾西缘地壳减薄的同时,墨西哥湾东部逐渐开始发生裂谷活动。海底扩张阶段,洋中脊不断向东发生迁移。墨西哥湾内存在两种类型的被动大陆边缘,洋壳南北缘的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及洋壳缘的剪切型被动大陆边缘。墨西哥湾火山型被动陆缘的结构模式为拆离加纯剪模式。明确了墨西哥湾全区的新生界底、沉积基底、莫霍面、磁性基底、居里面分布特征,分析了沉积基底与磁性基底、莫霍和居里面的相关关系。墨西哥湾磁性基底和沉积基底,整体相关性较好,大部分地区相关系数绝对值处于0.5以上,属于高度相关。其相关性的走向与墨西哥湾的断裂体系一致,磁性基底和沉积基底不同属性的地壳具有不同的相关特征,相同属性的地壳,其相关系数走向和相关系数值也有规律性的差异。墨西哥湾洋壳和减薄陆壳内莫霍面和居里面的相关系数大部分以正相关为主,居里面与莫霍面的差值集中在-2500~2500m间,说明在洋壳和减薄陆壳的区域内,温度是莫霍面的重要影响因素,居里面可能为与莫霍面一致的界面。在正常陆壳区,两个界面以负相关为主,二者深度差异较大,且居里面位于莫霍面之下,推测莫霍面附近密度的变化是成分差异导致,并非由温度引起。在墨西哥湾内,共划分9个盆地,其中5个属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4个属于剪切型大陆边缘盆地。洋壳、洋陆过渡带、尤卡坦古陆块及佛罗里达台地视为独立的构造单元,与盆地级别相同。洋壳扩张是墨西哥湾盆地形成演化的核心,扩张模式与时代、深部构造特征是影响盆地分布和类型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的比重系数、最大梯度方位角及界面曲率组合关系与油气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联系。沉积层比重系数快速增大区和莫霍面-基底厚度比重系数缓慢增大的位置,利于烃源岩的富集和油气的储存,油气田较为集中。界面构造活动稳定的区域中相对活跃的地带,有利于大型油气田的形成。多界面曲率组合关系表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中,莫霍面上隆更利于形成大规模油气;剪切型大陆边缘盆地中,莫霍面下坳更利于形成大规模油气。

杨涛涛,吕福亮,鲁银涛,王雪峰,王新,李丽,张远泽[4](2021)在《南海西沙海域多种海底地貌特征及成因》文中研究指明西沙海域位于南海西北部陆坡区,受陆缘张裂和走滑的双重控制,经历了断陷和拗陷2个构造演化阶段,受越东、红河、海南岛和西沙等4个物源区的共同影响,充填了陆相—过渡相—海相地层,发育火山、气烟囱、块体搬运和水道等多种地质体,孕育了多种类型的海底地貌。基于丰富的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应用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完整直观地展示了西沙海域海底地貌。将位于大陆坡的研究区海底地貌细分为海底平原、海底斜坡和海槽等3个三级海底地貌,进一步细分为深海平原、深海水道、深海蜂窝状、深海海山、深海月牙状、深海似圆状、深海蝌蚪状、深海海槽和深海条带状共9个四级地貌。结合地质条件分析了各种地貌成因及展布的主控因素:深海平原、深海水道和深海海槽等3种海底地貌主要受控于断陷期的构造格局和晚期的沉积充填;深海蜂窝状地貌与块体搬运体系伴生;深海海山为火山活动成因,底流有改造作用;深海月牙状地貌是底流侵蚀的产物;深海似圆状、深海蝌蚪状和深海条带状地貌是气体逸散造成的不同形状的海底麻坑。这项成果有助于西沙海域构造特征、深水沉积类型与分布、地质体展布及海流等方面的深化研究。

马晓倩,刘军,朱定伟,李三忠,李颖薇,索艳慧,周洁,李玺瑶,王光增,王鹏程,刘泽[5](2021)在《多期走滑拉分盆地的沉积响应:以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为例》文中提出南海北部陆缘位于太平洋和新特提斯两大构造域之间,其形成与演化受到多期多向构造叠加作用,珠江口盆地是南海北部陆缘的重要构造单元。自新生代早期珠琼运动以来,由于太平洋板块向华南大陆俯冲在珠江口盆地形成两期强烈的走滑拉分作用,从而导致早期弥散状地堑与后两期拉分盆地的三层盆地叠合现象。本文在综合珠江口盆地的地质、构造物理和数值模拟、南海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珠江口盆地区域沉积作用对构造的响应过程;并基于其内部次级构造单元阳江东凹的地震剖面资料解剖,进一步检验珠江口盆地地堑式伸展、两期走滑拉分作用对沉积盆地的沉积相空间展布、沉积沉降中心迁移规律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珠琼运动一幕(~47.8 Ma)伴生的NE向走滑运动控制盆地发育规模较小的辫状三角洲沉积,珠琼运动二幕(~38Ma)伴生的NWW向走滑运动控制三角洲轴向并导致三角洲沉积范围扩大,白云运动(~23 Ma)时期的沉积展布不受NE向走滑断层控制、但三角洲轴向仍与NW-NWW向断裂体系相关;在上述多期构造运动过程中,盆地沉积沉降中心往南迁移,逐渐奠定了三角洲沉积格局。

朱戈[6](2020)在《南海北部地壳三维结构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认为南海位于太平洋域和特提斯域这两大全球构造体系的交汇处,地质作用强烈,构造变形复杂。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经历了晚中生代主动大陆边缘变成新生代被动大陆边缘的过程,是揭示大陆边缘构造反转的重要区域。研究南海北部地壳结构特征,是解决诸如新生代岩石圈张裂、南海北部陆缘构造反转以及地壳高速层成因等系列重大科学问题的重要前提。本文系统整理了前人关于南海北部区域的33条地震剖面数据,共计9540km,将其数字化得到3万余个地层结构数据点,插值构建出南海北部地区的三维地壳结构模型。南海北部地壳可划分为海底面、沉积层底界、上地壳底界和莫霍面等四个界面。其中,南海北部海底面深度(水深)范围处于0-4.5 km内,靠近华南大陆一侧较浅,在中央海盆处深度达到4 km以上,总体呈现出西北浅、东南深的趋势。沉积层底界深度处于1-12 km内,也呈现出西北浅、东南深的趋势,但在西侧的白云陆坡处沉积层底界深度较周围更深。上地壳底界深度为4-18km,最深处为台湾岛东部海域和琼东南盆地,最浅处为台西南盆地,大部分海域的上地壳深度处于8-10 km,总体趋势为东北处和西南处上地壳深度较深,中间区域较浅,但在白云陆坡北部处有部分区域上地壳深度较深。南海北部区域莫霍面深度为8-35 km,在北部陆架区域最深,在东部海盆区最浅,总体呈现出西北深、东南浅的趋势。四个界面将地壳划分为沉积层、上地壳和下地壳三个地壳层,南海北部沉积层厚度范围为0-12 km,大部分区域内沉积层厚度小于2 km,台湾岛东侧海域最厚且达12 km,白云陆坡处沉积层厚度达到4-8 km,推测可能是华南大陆的沉积物通过珠江口运移至白云陆坡沉积所致。上地壳厚度范围为0-15 km,整体上为西北和西部地区厚度较大,多为8-15 km,向中央海盆区域逐渐减薄至4 km以下。下地壳厚度的整体趋势为西北地区大,一般在14-25 km,向东南方向中央海盆区域逐渐减薄至10 km以下,最薄处小于5 km。南海北部地壳厚度为4-35km,从西北方向(>20 km)往东南方向逐渐减薄,至在中央海盆区域小于10km。厚度大于典型洋壳(5-7 km)而小于陆壳(>35 km),体现了边缘海的地壳结构特征。南海北部下地壳高速层可能存在的区域为台西南盆地南侧、珠江口盆地东侧、珠江口盆地西南侧、西北次海盆西南侧和西北次海盆南侧。珠江口盆地和台西南盆地高速层所在区域地壳厚度较厚,不利于上地幔橄榄岩蛇纹石化形成高速层,推测此两处高速层为南海扩张之后的岩浆活动导致的底侵而成。

赵睿[7](2020)在《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及其相邻海域,被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所环抱,在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板缘与板内构造复杂交织的区域背景下,频繁遭受挤压、拉伸和剪切作用影响,拥有十分复杂的地貌特征、活跃的地壳变形活动、以及频繁的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运动对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如渤海湾、柴达木和琼东南盆地等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充分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地球化学等资料,从盆地动力学角度,围绕中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新生代沉积和构造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这一科学问题,以三个盆地作为三个切入点分别揭示了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渐新世东营组“双强作用”与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运动、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渐新世上干柴沟组物源突变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运动、琼东南盆地北部晚中新世以来陆架边缘不对称沉积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运动叠加作用等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响应关系。解释上述特征性构造沉积现象的深部动力成因机制,继而分析我国大陆周缘板块运动所产生的伸展、挤压和走滑等不同深部动力背景下,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相应的构造和沉积充填演化、油气分布的差异性特征;进而阐明新生代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对大陆周缘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位于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西北部的南堡凹陷,近几年有可观的油气发现。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南堡凹陷渐新世东营组时期(Ed,28.5-23.8Ma)强烈断陷和强烈拗陷引起的强烈沉降作用进行刻画。采集南堡凹陷地区钻井岩心,通过地球化学方法对新生代玄武岩样品主、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玄武岩母岩岩浆经历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壳混染、轻度分离结晶过程,并且以强烈的U、Pb、Sr和Ti元素正异常,低Rb/Ba和Rb/Sr比值为特征。南堡凹陷东营组玄武岩还具有以下特征:亚碱性、E-MORB型(enriched mid-ocean ridge basalts)稀土配分模式,母岩岩浆来自部分熔融较高(30%-50%)的石榴二辉橄榄岩带和部分熔融程度较低(3%-15%)的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带的混源岩浆房。而南堡凹陷沙河街组和馆陶组时期的岩浆或中国东部其它地区东营组时期的岩浆特征有所不同:碱性、轻稀土元素富集,配分模式呈OIB型(oceanic island basalts),它们的岩浆来自于熔融程度低于5%的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带岩浆房。结合前人对东北亚深部地幔转换带(mantle transition zone,MTZ)之上的形成于30Ma左右的地幔楔(mantle wedge)的研究,认为新生代太平洋滞留板片引起了软流圈扰动和上涌,并提高了幔源岩浆房部分熔融程度;而在此背景下,华北克拉通的薄弱区,如南堡凹陷所在的郯庐断裂带将会重新活跃并容易被改造破坏;所以,南堡凹陷东营组强烈拗陷和强烈断陷所造成的“双强作用”,以及活跃的火山作用都是对深部新生代太平洋滞留板片的复杂响应。此外,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挤压作用影响下,黄骅坳陷东营组时期的沉降中心转移至南堡凹陷,东西向断裂受南北拉张作用而活动强烈,也是“双强作用”的成因之一。位于青藏高原北端的柴达木盆地清晰记录了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历史。本次研究报道了始新世末—渐新世初期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构造带沉积和构造记录中的右旋现象,该现象被解释为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的结果,证据如下:首先,物源方面,重矿物组合特征指示方向从西南转向西,顺时针旋转约45°;其次,倾角测井和地震反射特征指示古水流方向,顺时针旋转了约25°;再次,冷湖构造带内东—西走向断层活动性减弱,北西—南东走向断层活动性显着增强。砂岩百分含量显示,冷湖构造带沉积物供给强度从始新世的持续减弱到渐新世突然增强,与断层活动性的变化同步。本次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北部对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包括初始碰撞和完全碰撞都有着同步响应。渐新世末期,印度—欧亚板块完全碰撞引起的远程效应,使阿尔金断裂重新活化,开始左行走滑并在柴达木盆地产生北东向挤压应力分量,在祁连山前的冷湖地区发生顺时针旋转,控制构造应力场及物源发生相应右旋现象。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的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晚中新世以来堆积了不对称陆架—陆坡斜坡体。本次研究通过二维地震资料对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陆坡斜坡体形成所需的古沉积物通量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临近的海南岛所能提供的古沉积物通量相比,前者约为后者的3至17倍。这一巨大的差别指示琼东南盆地陆架边缘上的沉积物不仅仅来自于海南岛,反而更像是来自于一个更大的物源体系。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西段与东段相比,有着更为强烈(数十千米)的西南向迁移特征,东段则仅有1到2千米,指示一个集中于西段的强大物源体系的注入造成了琼东南陆架斜坡体高度不对称生长。结合琼东南陆架之上尤其是中新世末期以来沉积物的细粒岩性特征,推测其主要来自红河物源并以沿岸流的形式由北部湾陆架向东南搬运。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富泥质环境下陆架—陆坡不对称斜坡体的堆积模式,即高水位时期绝大部分斜坡沉积体在同沉积下降的陆架上以浮泥形式斜向扩散。这一长期的(约107年)横向不对称堆积机制与世界其它地区源—汇沉积体系中的沉积物斜向搬运方式有所差别。本研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受新生代及现代海平面升降影响的富泥质陆架环境中沉积物斜向搬运和扩散现象的首次报道。此外,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不对称斜坡体的堆积,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太平洋板块俯冲活动的叠加作用有关。约10.5Ma红河断裂带开始右行走滑并在5.5Ma左右进入高潮,导致红河物源沉积物供给增大,同时产生的构造应力叠加在琼东南盆地西北部已有的东西向断裂之上发育走滑拉分活动,引起西部基底加速沉降产生巨大可容纳空间,沉积了巨厚黄流组、莺歌海组和乐东组地层。总体上,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过程的持续进行,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周围块体向四周挤出,该过程产生侧向推挤作用迫使中国大陆整体向东运动。自此中国大陆形成了一个以青藏高原隆升运动为动力源头,沿构造应力场呈扇状向东缘发散的统一体。中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块具有连续的地壳运动特征。该整体过程产生的挤压应力作用和太平洋等板块的运动作用产生复合效应,在早期拉张、挤压和走滑应力场上叠加,控制已形成的渤海湾、柴达木和琼东南盆地的演化,在各自盆地构造变形和沉积充填过程中形成特征性构造沉积现象作为响应。

张佳佳[8](2019)在《西非陆坡区逆冲相关微盆地内层序地层及海底扇构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深水海底扇沉积的重要场所,陆坡微盆地有着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和重要的研究价值,因而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尽管前人针对深水海底扇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在逆冲相关微盆地内部层序地层及海底扇构型的研究方面仍然相对薄弱。本论文以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某深水研究区为例,应用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及井资料,分析逆冲微盆地的构造样式及形成演化机制,揭示微盆地内部的层序地层结构及空间演化规律,阐明微盆地内部的海底扇构型特征及控制因素。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陆坡逆冲过渡区可同时发育横向逆冲褶皱与纵向滑脱褶皱,两者共同限制了逆冲微盆地的空间分布。逆冲微盆地的演化过程受控于逆冲活动与泥底劈的耦合作用,总体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逆冲-泥底劈耦合阶段、泥底劈持续阶段及泥底劈削弱阶段。纵向滑脱褶皱的发育过程是控制逆冲微盆地时空演化的关键,早期差异逆冲活动产生的纵向剪切应力诱导了纵向滑脱褶皱的形成,后期在差异负载作用下底部泥核发生侧向侵入,导致纵向滑脱褶皱发生不对称的掀斜隆升。逆冲微盆地内部发育多种类型的层序地层单元及其组合样式,其形成演化受到逆冲活动与沉积演化的共同影响。在逆冲活动阶段,随着沉积速率与构造生长速率的动态变化,微盆地三级层序内部主要发育汇聚型地层单元组合,并且随着微盆地A/S的变化,多个层序在垂向上可组合成进积型或退积型的汇聚地层充填样式;当逆冲活动趋于停止时,微盆地三级层序内部主要发育杂乱型地层单元组合,并且随着沉积充填的进行,多个层序在垂向上可组合成进积型的杂乱地层充填样式。逆冲微盆地内部不同级次的海底扇构型分布样式受控于古地貌形态、微盆地A/S及构造活动性。在微盆地早期负向地貌单元内部主要发育连片状的朵叶分布样式,而在微盆地晚期平坦地貌单元内部主要发育条带状的水道分布样式。微盆地三级层序内部的构型组合样式可随微盆地A/S的减小,由朵叶-水道垂向组合逐渐演化为朵叶-水道侧向组合以及非限制性朵叶沉积。当逆冲活动速率大于水道沉积速率时,水道可发生明显转向并绕过构造高部位;反之,当逆冲活动速率小于水道沉积速率时,水道可以加积或下切的方式通过构造高部位,其中加积型水道弯曲度较大,侧向迁移作用明显,而下切型水道弯曲度较小,顺向迁移作用明显。

姜素华,张雯,李三忠,汪刚,曹伟,索艳慧,陆蕾蕾,姜衍,赵斐宇[9](2019)在《西北太平洋洋陆过渡带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特征》文中指出西北太平洋洋陆过渡带发育众多新生代盆地,盆地的起源、发生、发展受控于大陆边缘不同时期的构造过程。本文基于板块运动对盆地形成发展和演化的控制作用,分析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与洋、陆板块的相互作用,重新厘定了该区地壳的反演厚度和地热场特征,进一步证实洋陆过渡带盆地的地壳厚度从陆缘区到深海洋盆区具有递变减薄的规律,而地热值向洋盆区具有逐渐升高的特征,并发现盆地伸展强度与热流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演化对洋陆过渡带沉积盆地的沉降及充填具有控制作用,沉降沉积中心由陆向海迁移导致烃源岩及油气具分带性,并受控于盆地的古地温及地温梯度。盆地类型和沉积充填厚度控制了油气的分布规律:陆内(陆缘)走滑-拉分盆地(渤海湾盆地和珠江口盆地等)油、气共生;陆缘走滑-伸展盆地(琼东南盆地等)和伸展-走滑盆地(莺歌海等盆地)以成气为主。日本已发现的油气主要围绕着日本岛弧分布,弧后盆地和弧前盆地均具有油气分布。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在高压低地温场的稳定带区域,无机CO2气藏的分布与深大断裂和岩浆活动有关。

孙倩[10](2019)在《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文中指出特提斯域侏罗系成藏组合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青藏高原处于特提斯域东段,是我国海相侏罗系最为发育的地区,也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地层学是地质学的基础,科学完善的地层格架及古地理格局也能为石油地质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目前措勤盆地上侏罗统研究较为薄弱,岩石地层单位对比不清晰,随着最新的地层学资料的不断积累,“三陆两槽”的构造格局认识已逐渐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因此本文拟对措勤盆地及邻区的晚侏罗世地层古生物学及沉积学特征进行研究,重新认识晚侏罗世沉积古地理格局,为后续的石油地质学研究奠定基础。本次在班戈县保吉乡、白拉乡、双湖朋彦错及藏南拉孜地区进行野外调查研究,并收集、分析措勤盆地及邻区的地层古生物学、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资料。本次在保吉乡识别出上侏罗统萨波直不勒组及吐卡日组,并将吐卡日组划分为上、下两段;在白拉乡剖面识别出吐卡日组以及朋彦错地区识别出索瓦组,说明上侏罗统碳酸盐岩沉积在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及南羌塘地层区仍有分布,且与冈底斯地层区的吐卡日组具有可对比性。此外,对于喜马拉雅地层区、雅鲁藏布江地层区及北羌塘地层区,本次仍沿用以往的地层学认识。通过对晚侏罗世典型剖面的沉积相分析,喜马拉雅地层区以及雅鲁藏布江地层区仍沿用以往的古地理学认识,即分别处于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以及成熟的新特斯洋盆环境;而冈底斯地层区、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及羌塘盆地地层区的古地理格局取得了新的认识。冈底斯地层区南部并不存在古陆剥蚀区,而是处于斜坡环境,北部地区也并非以往认为的滨浅海碎屑岩沉积环境,而是处于广阔的碳酸盐台地环境中。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处于台地北部延伸区域。羌塘盆地地层区整体具有南低北高的古地势特点,从北到南由泻湖-滨岸环境转至局限台地环境-蒸发台地环境,直到盆地南缘出现稳定开阔台地环境。本次措勤盆地及邻区的晚侏罗世古地理认识进一步验证了“两陆一盆”的宏观地质格局。本文将晚侏罗世潜在成藏组合保吉层系与特提斯域中东-中亚段的含油气盆地侏罗系成藏组合进行对比,认保吉层系与阿拉伯盆地及阿姆河盆地在生储盖组合、圈闭以及沉积相带的分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可对比性,具有潜在的油气勘探价值,建议加强措勤盆地上侏罗统的石油地质学研究。

二、深水盆地大陆坡含油气性的地球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水盆地大陆坡含油气性的地球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1)古老被动大陆边缘的后期改造类型及油气发现——对塔里木盆地西南部被动大陆边缘勘探潜力分析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沉积特征
    1.1 被动大陆边缘的含义及分类
    1.2 构造-沉积基本特征
    1.3 有利成藏条件
2 被动大陆边缘的后期改造类型及案例分析
    2.1 被改造的大陆边缘基本特征
    2.2 被动大陆边缘的后期改造类型及案例分析
        2.2.1 改造方式分类
        (1) 正常埋藏型古老被动大陆边缘。
        (2) 造山带改造型古老被动大陆边缘。
        (3) 再埋藏型古老被动大陆边缘。
        (4)暴露型古老被动大陆边缘。
        2.2.2 沉积层序分类
        (1) 近缘组合模式。
        (2) 远缘组合模式。
3 对塔里木盆地西南部被动大陆边缘层系勘探潜力分析的启示
    3.1 古生界沉积序列和被动大陆边缘演化
    3.2 对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分析的启示和建议
4 结 语

(2)琼东南盆地陵水15-2区块梅山组地震沉积学及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底扇研究现状
        1.2.2 地震沉积学研究进展
        1.2.3 陵水凹陷成藏条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取得的创新性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特征
        2.1.1 区域地层特征
        2.1.2 研究区地层格架
    2.2 沉积充填特征
    2.3 构造演化特征
第三章 沉积相分析
    3.1 地震相分析
        3.1.1 地震相类型
        3.1.2 地震相平面展布
    3.2 地震属性分析
    3.3 沉积相展布
        3.3.1 地震相转换沉积相
        3.3.2 沉积相平面展布
第四章 “源-汇”体系分析
    4.1 物源分析
    4.2 输送渠道分析
    4.3 海底扇沉积过程分析
        4.3.1 海底扇分期刻画
        4.3.2 海底扇沉积模式分析
第五章 成藏条件研究
    5.1 烃源岩特征
        5.1.1 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
        5.1.2 油源对比
        5.1.3 烃源岩热演化史
    5.2 储层特征
    5.3 生储盖组合特征
    5.4 输导体系特征
    5.5 圈闭特征
    5.6 海底扇成藏模式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利用重磁场研究墨西哥湾地壳结构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2.3 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墨西哥湾及邻区新地球物理数据集与深部构造
    2.1 墨西哥湾及邻区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2.1.1 地球物理背景分析
        2.1.2 数据来源
        2.1.3 数据分析方法
    2.2 墨西哥湾及邻区构造分布特征
        2.2.1 断裂体系
        2.2.2 莫霍面及居里面特征
        2.2.3 地学断面
        2.2.4 大地构造单元
    2.3 墨西哥湾地壳结构分布特征
        2.3.1 墨西哥湾重磁异常特征
        2.3.2 墨西哥湾断裂分布特征
        2.3.3 地壳结构重磁异常特征
        2.3.4 地壳结构横向分布特征
    2.4 墨西哥湾地壳结构形成演化过程
第三章 墨西哥湾深部构造与盆地分布关系
    3.1 墨西哥湾沉积层界面及莫霍面分布特征
        3.1.1 研究方法
        3.1.2 新生界分布特征
        3.1.3 基底分布特征
        3.1.4 莫霍面分布特征
    3.2 墨西哥湾磁性基底及居里面分布特征
        3.2.1 研究方法
        3.2.2 磁性基底
        3.2.3 居里面
    3.3 墨西哥湾物性界面分析
        3.3.1 沉积基底与磁性界面
        3.3.2 莫霍面与居里面
    3.4 墨西哥湾盆地分布及其与深部构造耦合关系
        3.4.1 墨西哥湾盆地分布特征
        3.4.2 墨西哥湾盆地与深部构造耦合关系
第四章 墨西哥湾盆地深部构造与油气分布关系
    4.1 墨西哥湾已有油气分布规律
    4.2 研究方法
        4.2.1 比重分析法
        4.2.2 构造活动强度分析
        4.2.3 界面曲率组合关系分析
    4.3 墨西哥湾盆地与油气分布关系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南海西沙海域多种海底地貌特征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地质背景
2 西沙海域海底地貌概况
3 海底地貌特征及成因分析
    3.1 海底平原
        3.1.1 深海平原
        3.1.2 深海水道
    3.2 海底斜坡
        3.2.1 深海蜂窝状地貌
        3.2.2 深海海山
        3.2.3 深海月牙状地貌
        3.2.4 深海似圆状地貌
        3.2.5 深海蝌蚪状地貌
    3.3 海槽
        3.3.1 深海海槽
        3.3.2 深海条带状地貌
4 海底地貌对地质研究的启示
5 结论

(5)多期走滑拉分盆地的沉积响应:以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2 多期走滑拉分成盆阶段与盆地原型
    2.1 先存NEE向基底断裂强烈反转阶段与弥散状地堑式宽裂谷格局
    2.2 NE向右行右阶走滑断裂主控阶段与大型拉分盆地
    2.3 NWW向左行左阶走滑断裂主控阶段与小型拉分盆地
3 构造演化过程的沉积响应
    3.1 神狐运动的沉积响应
    3.2 珠琼运动一幕的沉积响应
    3.3 珠琼运动二幕的沉积响应
    3.4 南海运动的沉积响应
    3.5 白云运动的沉积响应
    3.6 东沙运动的剥蚀与沉积响应
4 结论

(6)南海北部地壳三维结构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
    1.4 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南海北部地质和地球物理背景
    2.1 南海的区域地质背景
    2.2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地球物理特征
    2.3 南海地区岩浆活动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速度结构剖面数据提取
    3.3 构建三维结构模型
第四章 南海北部地壳三维结构
    4.1 海底面与沉积层底界
    4.2 上地壳底界与莫霍面
    4.3 下地壳高速层的分布
第五章 讨论
    5.1 边缘海地壳结构特征
    5.2 南海北部下地壳高速层的成因讨论
    5.3 南海北部陆缘张裂变形机制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的科研工作情况

(7)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科学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2.1 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资料使用情况和主要工作量
        1.4.1 资料使用情况
        1.4.2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中、新生代板块构造与中国含油气盆地
    2.1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格局及周缘板块运动
        2.1.1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格局
        2.1.2 太平洋板块运动特征
        2.1.3 印度板块运动特征
    2.2 中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
        2.2.1 东部拉张型(裂谷)盆地
        2.2.2 西部挤压型(前陆)盆地
        2.2.3 过渡派生型(走滑)盆地
第三章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双强作用”——对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3.1 南堡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3.2 南堡凹陷东营组强断陷、强拗陷复合作用——“双强作用”
        3.2.1 强断陷活动特征
        3.2.2 强拗陷活动特征
        3.2.3 南堡凹陷东营组“双强作用”的独特性
    3.3 “双强作用”与新生代西太平洋板块俯冲
        3.3.1 南堡凹陷新生代玄武岩样品采集、处理
        3.3.2 玄武岩样品主、微量元素分析
        3.3.3 南堡凹陷新生代玄武岩源区及岩浆演化讨论
        3.3.4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3.3.5 “双强作用”成因分析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物源方向变化——对印度板块运动的响应
    4.1 冷湖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4.2 冷湖地区渐新世物源方向变化
        4.2.1 重矿物组合指示古物源方向变化
        4.2.2 倾角测井特征指示古水流方向变化
        4.2.3 砂岩百分含量指示古沉积物供给强度、方向变化
    4.3 冷湖地区古近纪构造演化特征
        4.3.1 地震数据解释和构造几何学分析
        4.3.2 主干断层识别
        4.3.3 断层活动性特征
        4.3.4 基于地震反射特征的古水流方向恢复
        4.3.5 构造应力场变化
    4.4 柴达木盆地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响应
        4.4.1 对印度—欧亚板块初始碰撞的响应
        4.4.2 对印度—欧亚板块完全碰撞的响应
第五章 琼东南盆地新近系巨厚陆架边缘沉积体——对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运动叠加作用的响应
    5.1 琼东南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5.2 琼东南盆地新近纪陆架边缘斜坡体
        5.2.1 数据和方法
        5.2.2 海南岛河流沉积物携载量
        5.2.3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沉积物供应量
        5.2.4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形成所需沉积物通量与海南岛沉积物供给量不匹配现象
        5.2.5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沉积物来源
    5.3 陆架—陆坡斜坡体的“斜向”堆积模式
    5.4 陆架边缘巨厚沉积体构造控制因素
第六章 板块运动对中国含油气盆地新生代沉积与构造演化的影响
    6.1 中国大陆构造变形及地壳运动特征
    6.2 中国大陆新生代构造运动深部动力机制
    6.3 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6.4 盆地构造与沉积对板块运动响应的方式与识别标志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西非陆坡区逆冲相关微盆地内层序地层及海底扇构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陆坡微盆地的概念及成因类型
        1.2.2 陆坡微盆地内部的层序地层结构及演化模式
        1.2.3 陆坡微盆地内部的海底扇构型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1.2.4 存在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区概况
        1.3.1 地质概况
        1.3.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3 资料丰度和品质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工作量
    1.6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微盆地构造展布样式及形成演化机制研究
    2.1 微盆地静态构造展布特征
        2.1.1 区域地层反射特征
        2.1.2 逆冲褶皱带的构造样式及展布特征
        2.1.3 底部泥岩滑脱层的分布及变形特征
    2.2 微盆地动态构造演化特征
        2.2.1 生长地层结构特征
        2.2.2 微盆地时空演化特征
        2.2.3 微盆地构造演化过程
    2.3 微盆地成因机制探讨
        2.3.1 纵向滑脱褶皱的形成机制
        2.3.2 泥岩滑脱层的变形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盆地内部层序地层结构及空间演化规律研究
    3.1 微盆地内部的三级层序地层格架
        3.1.1 三级层序地层界面特征
        3.1.2 三级层序地层分布特征
        3.1.3 微盆地古地貌分布特征
    3.2 微盆地内部的层序地层结构
        3.2.1 层序地层单元类型及特征
        3.2.2 层序地层单元的组合样式
        3.2.3 层序地层单元组合的空间分布
    3.3 微盆地内部的层序地层充填样式及控制因素探讨
        3.3.1 层序地层单元及组合的形成机制
        3.3.2 微盆地差异地层充填样式的控制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盆地内部海底扇构型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4.1 海底扇沉积构型识别特征
        4.1.1 水道-天然堤沉积构型识别特征
        4.1.2 朵叶沉积构型识别特征
        4.1.3 块状搬运体构型识别特征
    4.2 微盆地内部的海底扇构型分布及演化特征
        4.2.1 海底扇体系的宏观分布样式
        4.2.2 海底扇体系内部的构型组合样式
        4.2.3 海底扇复合体的构型复合样式
    4.3 古地貌对微盆地内部海底扇构型展布的控制作用探讨
        4.3.1 古地貌对海底扇宏观构型展布的控制作用
        4.3.2 古地貌对海底扇内部构型特征的控制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学位论文数据集

(9)西北太平洋洋陆过渡带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洋陆过渡带盆地构造背景
    1.1 盆地的演化过程
    1.2 盆地的地壳特征
    1.3 盆地的地热场特征
    1.4 盆地的伸展强度与热流
2 盆地沉积充填特征
    2.1 陆内和陆缘 (陆架) 盆地的构造?沉积特征
    2.2 弧前和弧后盆地的构造?沉积特征
3 油气分布规律与成藏特征
    3.1 盆地位置与油气分布的分带性
    3.2 古地温及地温梯度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3.3 盆地类型与油气的分布特征
        3.3.1 陆内走滑?拉分盆地油气分布特征
        3.3.2 陆架走滑?拉分盆地油气分布特征
        3.3.3 陆缘走滑?拉分 (伸展) 盆地 (南海北部) 油气分布特征
        3.3.4 陆缘伸展?走滑盆地 (南海西部) 的油气分布特征
        3.3.5 南海南部盆地油气分布特征
        (1) 周缘前陆盆地和南海的弧前盆地
        (2) 裂离型陆块盆地的油气分布特征
        3.3.6 弧前和弧后盆地的油气分布特征
    3.4 中新世末新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的改造
4 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规律
5 无机CO2气藏的分布规律
6 结论

(10)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概况
    2.3 晚侏罗世地层及沉积古地理概况
3 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划分及对比
    3.1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3.2 班公湖-怒江地层区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3.3 南羌塘地层区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3.4 雅鲁藏布江地层区实测剖面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4.1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4.2 班公湖-怒江地层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4.3 南羌塘地层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地层及古地理研究的油气勘探意义
    5.1 前人对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油气远景的评价
    5.2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油气远景新认识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深水盆地大陆坡含油气性的地球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古老被动大陆边缘的后期改造类型及油气发现——对塔里木盆地西南部被动大陆边缘勘探潜力分析的启示[J]. 李王鹏,张仲培,刘士林,钱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5)
  • [2]琼东南盆地陵水15-2区块梅山组地震沉积学及成藏条件研究[D]. 姚兴宗. 西北大学, 2021(12)
  • [3]利用重磁场研究墨西哥湾地壳结构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D]. 马杰. 长安大学, 2021(02)
  • [4]南海西沙海域多种海底地貌特征及成因[J]. 杨涛涛,吕福亮,鲁银涛,王雪峰,王新,李丽,张远泽. 海相油气地质, 2021(04)
  • [5]多期走滑拉分盆地的沉积响应:以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为例[J]. 马晓倩,刘军,朱定伟,李三忠,李颖薇,索艳慧,周洁,李玺瑶,王光增,王鹏程,刘泽.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21(01)
  • [6]南海北部地壳三维结构及其地质意义[D]. 朱戈. 南京大学, 2020(02)
  • [7]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D]. 赵睿.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8]西非陆坡区逆冲相关微盆地内层序地层及海底扇构型研究[D]. 张佳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9]西北太平洋洋陆过渡带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特征[J]. 姜素华,张雯,李三忠,汪刚,曹伟,索艳慧,陆蕾蕾,姜衍,赵斐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9(04)
  • [10]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D]. 孙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标签:;  ;  ;  ;  ;  

深水盆地陆坡含油气性质的地球动力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