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综合防护林体系建设试验研究

沙地综合防护林体系建设试验研究

一、沙地综合防护林体系建设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冯亚亚[1](2021)在《荒漠盐湖区防护林体系土壤水盐分布及其对植物群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土壤水盐作为影响干旱区盐湖防风固沙林稳定性的重要环境因子,其分布格局制约着物种的形成演替和分布。本文以吉兰泰盐湖防护林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对该区土壤水盐含量和典型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不同土层下土壤水盐含量分布规律,揭示了影响防护林体系植物群落特征的主要水盐因子,以期为吉兰泰盐湖防护林体系抚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1)研究区有8科17属共计17种植物,其中藜科5种,豆科植物4种,禾本科和柽柳科均为2种,菊科、白刺科、胡颓子科植物物种数均为1种。整体来看,防护林体系植物物种组成相对贫乏。防护林体系不同立地类型下灌木植物平均密度和盖度均表现为从滩地到流动沙垄逐渐降低,而平均高度变化与高度相反。草本植物不同立地类型下草本植物平均密度由大到小表现为防护林带、防风阻沙带、半固定沙垄和滩地,而平均高度变化规律与平均密度相似;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防护林带最高,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滩地最低,灌木植物流动沙垄最低。表明人工植被配置对防护林植被群落特征具有一定的影响。(2)水平方向上不同立地类型间土壤水盐因子均表现为滩地显着高于防护林带、防风阻沙带、半固定沙垄和流动沙垄(P<0.05)。垂直方向上,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总含盐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外,土壤p H,、土壤水溶性盐离子在不同土层深度下差异并不显着(P>0.05)。地统计学研究发现,防护林体系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空间变异性主要由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引起的。土壤总含盐量和土壤盐基离子在均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空间变异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引起。(3)RDA分析发现,土壤水盐因子对不同立地类型草本植物群落特征解释量分别为72.9%、79.9%、69.3%和59.4%,其中,表层土壤土壤含水量、土壤总含盐量和土壤HCO3-是影响草本植物生长与分布的主要土壤水盐因子(P<0.05)。灌木植物群落特征主要受40-60cm和60-80cm土壤含水量和土壤阳离子含量影响,且滩地、防护林带、防风阻沙带、半固定沙垄和流动沙垄下土壤水盐因子对灌木植物群落特征解释量较小,其范围为37.4%-53.2%,表明人工植被配置和土壤水盐是影响防护林植物群落类型及其分布的重要因素。

寇志伟[2](2021)在《毛乌素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文中指出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是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区域生态恢复的重要保障。其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减少黄河泥沙量和阻止毛乌素沙地南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榆林市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灌木林营造结构不合理、抚育滞后、管理粗放以及沙区干旱加剧等原因。近些年,灌木防护林出现了灌草多样性降低、灌木生长发育不良、灌木矮小和群落演替缓慢等现象,导致其林分活力下降,防风固沙功能减弱。为了提高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建设成效,促进灌木林健康生长,构建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体系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调查分析,以国内外文献为参考,结合相关领域专家和灌木林管护者意见,构建了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出了榆林沙区灌木林健康指数,对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及影响灌木林健康状况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更新复壮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了由林分活力、群落结构、防护功能、生境条件和干扰因子5个准则层指标和地径、生物量、灌木冠幅、物种多样性、灌木密度、更新苗数量、盖度、防风效能、固沙功能、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坡位、土壤含水量、病虫害、人畜干扰等17个指标层指标构成的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2)调查区灌木防护林健康指数最大值为0.7272,最小值为0.3429,平均值为0.5277。79.73%灌木样方处于中度退化状态,没有处于健康状态的灌木样地,总体上灌木防护林处于中度退化状态。(3)研究区域中植物园灌木防护林整体处于轻度退化状态,其余区域灌木林整体处于中度退化状态;紫穗槐林和混交林健康指数较高,健康状况较好;不同坡位下灌木林健康状况不同,坡底健康状况最好;平茬可以明显改善灌木林健康状况。(4)气候、土壤质地、微地形、人畜干扰、经营管理等因素均对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有显着影响。(5)结合研究区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提出了补植补播、调整改造、平茬抚育、封育管护和改良灌种等灌木林更新复壮建议。

洪家宜,曹前发,武爱民,王东旭,高振寰,宋尚有,周学海,张云龙,仲艳妮,姜晓龙,白云国,高红军,张昕欣[3](2020)在《筑起中国北方的“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笔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反思与跨越:继往开来的三北工程洪家宜:我国在1978年上马三北工程,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三北地区曾有茂密的森林、肥美的草原,但因过量索取、战争破坏等因素,到20世纪70年代,森林覆盖率只有5%,三大危机触目惊心:一是风沙危害危机。从新疆到黑龙江长达万里的风沙线上,有3亿多亩农田、15亿亩牧场遭受风沙危害,沙尘暴成为春季常态。流沙对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解云虎[4](2020)在《荒漠-绿洲过渡带防护体系构建及其防风阻沙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荒漠-绿洲过渡带是荒漠和绿洲两种自然景观转化最为剧烈、表现最突出的地区,是介于荒漠和绿洲之间的特殊生态脆弱带。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常年受西风环流控制,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风大沙多,多年来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使该区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生态失调,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不仅严重制约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东中部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环境质量也构成严重威胁。针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所面临严峻的土地沙化形势,亟需开展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化土地治理工作。本研究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格林滩为研究区,分析近30年格林滩土地沙化现状及演化趋势,确定风蚀发生敏感区位置,既荒漠-绿洲过渡带范围,分析土地沙化气候因素响应,并以此为依据,在格林滩荒漠-绿洲过渡带组建完善的绿洲防护体系,通过野外观测其风沙流特征、地表蚀积状况、沙尘沉降规律等评价防护体系防风阻沙效益,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格林滩沙化土地类型划分为重度沙化土地、中度沙化土地、轻度沙化土地及未沙化土地,面积分别为15.23km2、23.98km2、26.69km2、13.64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3.11%、36.39%、40.50%和17.15%。轻度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部、南部及农田区的北部及东部,中度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农田外围与荒漠的过渡地区,重度沙化土地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和南部。中度沙化土地为研究区沙化土地中转化最为频繁的土地利用类型,其分布区是潜在的土地沙化发生区,以此确定该区域为荒漠-绿洲过渡带。(2)荒漠-绿洲过渡带组建完整防护体系,防护体系组成西北~东南向由裸沙丘、沙障固沙带、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组成,其中农田防护林网主林带以两行一带为主,副林带主要以一行一带为主。灌草防风阻沙带位于农田防护林网和腾格里沙漠之间的过渡区,以天然灌木为主,覆盖度在10%~25%之间,带宽约500m。机械沙障固沙带位于灌草防风阻沙带外围裸沙丘,东北~西南向长度2.5km,宽290m,沙障材料为麦草,规格为1m×1m,防护体系划分为三个防护段面,分别为BF断面(包含裸沙丘和农田防护林网)、BSSF断面(包含裸沙丘、沙障固沙带、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和BSF断面(包含裸沙丘、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3)防护体系近地层0~30cm风速变化明显,随着高度的增加防风效能值降低,6.67m/s测风条件下,靠近地表植被影响显着层防风效能值最高可达87.46。不同防护带内随高度的变化风速廓线整体呈J型分布,且符合对数函数分布规律,研究区风沙输送主要发生在4月、5月和10月,农田防护林网的输沙量:BSSF断面<BSF断面<BF断面,防护体系对阻滞风沙输移效果显着,平均相对湿度与月总输沙量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月平均风速和沙尘暴日数的增加是月总输沙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4)研究区蚀积状态主要以侵蚀为主,BSSF断面在不同月份由裸沙丘-沙障固沙带-灌草防风阻沙带侵蚀厚度逐渐降低,到农田防护林网略有堆积,不同风速梯度条件下,随着风速的加大,平均侵蚀厚度增加,BSSF断面农田防护林网主要以堆积为主,相比其他两个防护断面,堆积厚度相对增加,侵蚀厚度减少。蚀积强度的变化与蚀积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BSSF断面在阻滞风沙、降低侵蚀强度相对比其他两个防护段面效果更明显。(5)沙障固沙带表土平均粒径1.79Φ,相对比裸沙丘细化,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沉积物颗粒峰度值分别为1.0212和1.0020,均大于裸沙丘,土壤颗粒粒度分布相比裸沙丘分散。沉积物颗粒频率分布曲线均呈单峰型,沙障固沙带和灌草防风阻沙带颗粒分布相对比裸沙丘峰值降低且提前出现,颗粒分布范围变宽,研究区内细沙和中沙颗粒容易受到风沙活动的影响,极细沙和细沙为主要的风蚀颗粒,是影响防护体系内沉积物颗粒相对粗细的关键组分。(6)防护体系降尘主要发生在4月和5月,由裸沙丘-农田防护林方向降尘量逐渐减少,不同防护断面间相同防护带沙尘沉降速率BSSF断面>BSF断面>BF断面,BSSF断面裸沙丘和沙障固沙带沙尘沉降速率和风速之间存在着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随着风速的增加,各防护带沙尘沉降速率逐渐增加,沙尘沉降颗粒物主要以局地物质为主,远源物质含量较低。

高涵[5](2020)在《陕北三北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文中指出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自1978年开始建设的一项大型的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总规划分为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历时73年,目前处于第五期时段。为明确近40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在陕北地区的建设成效和环境效益,本论文以陕北地区防护林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搜集和整理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五个年份的相关数据,分析和探讨了陕北地区林地面积和覆盖度变化特征、防护林土壤主要养分变化特征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特征,旨在为科学地评估三北防护林建设的生态环境效应和促进陕北地区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其中,林地面积和覆盖度变化特征是通过计量统计分析方法和GIS技术分析所选五个年份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主要为林地类型数据)和2000年、2010年和2018年的MODIS数据,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指数作为林地变化指标进行研究;三北防护林建设后防护林体系土壤主要养分的变化情况是采用Meta分析方法选取和分析1978~2018年发表的研究文献中的土壤有机碳(SOC)、总氮(T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四个土壤主要养分指标数据进行探讨;三北防护林建设后陕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情况是根据搜集和整理的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数据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模型从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四个服务功能进行评估。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陕北林地面积整体呈现增加,2018年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其它林地和总林地面积分别比1980年增加了6(0.32%)、347(5.36%)、166(7.29%)、949(518.58%)和1468 km2(13.61%)。2000-2018年间,NDVI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指数呈现出上升趋势。(2)从1978~2018年已发表的研究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可知,防护林土壤养分的含量与农地或撂荒地相比,显着增加。在0-20 cm土层,防护林土壤有机碳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18.57%和108.73%;在20-40 cm土层,防护林土壤总氮的含量增加了86.19%。种植年限>30a的防护林土壤有机碳(104.07%)、总氮(130.28%)和速效钾(125.60%)含量的增加程度最大;种植年限在0-10a的防护林土壤速效磷的变化程度最大(27.33%)。种植樟子松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碳(120.86%)和速效磷(74.33%)的含量;种植油松有利于增加土壤总氮(73.82%)的含量,刺槐有利于增加速效钾(72.93%)的含量。(3)1980、1990、2000、2010和2018年的水源涵养功能的服务价值最高。1980~2018年,随时间变化,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功能价值均呈上升趋势;1980、1990、2000、2010和2018年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分别为11697.40×104、11725.40×104、11833.11×104、12805.11×104和13046.67×104元,随时间变化,总价值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冯宝林[6](2019)在《“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防沙治沙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一项需要长期奋斗的任务。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分析以往防沙治沙的经验,对于我国乃至世界治沙工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广泛查阅档案,参考大量相关学术成果,通过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发现榆林治沙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是半干旱地区荒漠化成功治理的一个典范,因此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后榆林治沙采取的举措、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旨在进一步了解榆林治沙。绪论部分从三个方面描述了为什么选择榆林治沙问题研究、研究的意义何在,介绍了国内外防沙治沙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基本框架、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榆林的荒漠化历程,简要描述了榆林的建制沿革和地貌特征,扼要分析了荒漠化在榆林的发展演变、榆林沙区的概况、荒漠化给榆林带来的危害以及榆林荒漠化的成因。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榆林治沙的政策与举措,国家、陕西省、榆林市对于榆林治沙给出的一些政策,以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榆林治沙从五六十年代的大办国营农场,到七十年代的集体大规模治理,再到八十年代的承包治理,最后到九十年代之后的沙产业发展,治害与致富并举。文章第三部分介绍了榆林治沙取得的成效,不仅是生态方面、经济方面这些荒漠化治理的普遍成效方面,而且还形成了榆林治沙精神,榆林人民从建国以来形成的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沙技术方法。同时介绍了榆林治沙的主要经验和榆林治沙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亓军红[7](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王艺钊[8](2019)在《乌兰布和沙产业示范区葡萄园基地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提出为改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葡萄园防护林防风效果,提高葡萄成活率与结实率,本研究以示范区内典型防护林带为对象,在风况分析及林带情况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观测研究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葡萄园防护林带生长指标、林下植被情况及风速特征结合室内风洞流场模拟研究不同林带风速变化、风速分布、风速加速率及防风效能,确定葡萄园防护林合理的林带走向,林带树种及林带间距,从而优化乌兰布和沙产业示范区防护林体系,为今后葡萄园防护林体系研究提供参考。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乌兰布和沙产业园区4-7月平均风速较大,月平均风速最大为4.40 m/s,最小为2.38 m/s,该地区以西风和南风为主风向,葡萄生长季为4-6月,以南风为主,起沙风速也相对较大。(2)防护林带林下植被以一年生草本为主,兼有农田作物和防护林自身树种的幼苗。林下多为荒漠地区常见沙生植物,如:猪毛菜、沙蒿、沙芥,灌木较少。新疆杨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最高,为0.89、0.78,刺槐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最低,为0.63、0.54。Simpson指数和Margalef指数刺槐林带最高,最低为新疆杨林带。(3)综合不同林带结构在不同高度下防风效能,得出疏透结构林带在防风效能方面较为平均,且在20 cm高度下优于其他两种林带,最高防风效能达到84.53%。而紧密结构林带在200 cm高度上优于疏透结构林带,最高防风效能在64.16%。根据调查当地葡萄在第一年株高高度大约在10-20 cm左右,所以在林带选择方面应选取疏透结构林带。(4)通过选取典型林带进行风洞流场实验,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进行流场观测,得出品字形布设林带在不同风速下近地表风速平均值均低于矩形布设林带,差值为0.36、1.08、1.75,随着风速的增加差距逐渐增加。从风速加速率看,新疆杨林带对于布设方式较为敏感,3种风速下品字形布设比矩形布设降低81.71%、68.00%、53.15%,风速加速率差距随风速增加而减小,适合品字形布设,而另外两种树种林带在布设方式上影响不显着;从林带行数上看,4行林带近地表风速平均值小于2行林带,且4行林带防风效能普遍大于2行林带,风速加速率差值为0.64、1.57、1.77,差值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大,新疆杨林林带适合布设4行林带,而樟子松对于林带行数不敏感,刺槐林带2行林带风速加速率小于4行林带;3种树种在不同风速下风速平均值大小无明显规律,从风速加速率上看,新疆杨对林后的风速减弱作用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树种。(5)将葡萄园防护林体系划分为机械沙障+灌木固沙带、防风阻沙林带(基干林带)和葡萄园防护林网三部分,通过对沙障选择,基干林带选取及葡萄园防护林网内林带走向,进行树种选择,以及林带间距的确定,最终选取1.5m×1.5 m规格PLA沙障作为固沙带的机械沙障,8行新疆杨和刺槐混交林带作为基干林带,4行品字正方形网格布设新疆杨林带作为农田防护林带。

王春媛[9](2017)在《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沙害综合治理规划研究》文中指出为改变先开发后治理的传统做法,将内蒙古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的防沙治沙与沙产业发展协同进行、互为保障。研究区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阿拉善左旗黄河西岸巴音木仁苏木境内,总面积为1000km12,东临黄河与乌海市接壤,西接广袤的乌兰布和沙漠,南连阿拉善盟乌斯太经济开发区,北靠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论文在野外实地调查、地理信息资料分析、大量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掌握了研究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壤、水土流失等现状,结合阿拉善盟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生态建设总体规划、阿拉善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等示范区相关规划设计。对研究区进行系统诊断与分析,以防沙治沙和发展经济相结合为原则,对研究区进行规划。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研究区的植被,按其盖度可划分为高盖度(植被覆盖度大于50%)、中盖度(植被覆盖度在30%-50%之间)、低盖度(植被覆盖度在10%-30%之间)和极低盖度(植被覆盖度小于10%)四种植被类型区,其面积分别为5.74、78.81、234.64、680.81 km2。各类型区占总面积(1000 km2)比为0.6%、7.9%、23.4%、68.1%。对研究区的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进行生态保护,中、低盖度植被区,植物集中连片,种类较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具有很好的固沙和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保护和健康经营,对于集中连片的原生植被,尽量避免人为干扰,必要时设置网围栏,进行封育保护。依照天然规律,遵循自然修复能力加速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进一步修复与完善。(2)研究区应采用“三纵多横”的防沙治沙治理模式,带线防护体系包括研究区西侧外缘沙漠前沿阻沙林带,这是研究区沙害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即要求“固”,同时又必须具备“阻”的功能,固阻兼备;磴-乌二级纵向穿沙公路沿线景观护路林带,打造成为贯穿整个研究区的护路景观廊道;研究区东侧沿黄景观护岸林带,保护黄河沿岸湿地和居民村落,兼有景观效果;横向护路护渠阻沙林带,沿支线道路布设防风固沙屏障,与三条纵向防护林带有机连接,可形成覆盖整个研究区的防护林框架;同时对研究区内的农田采取农田防护林网进行保护,分为普通农作物种植区和多年生经济植物种植区;对研究区内的高大流动沙丘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3)由于该区气候条件恶劣,很多在其他沙区已经成功的治理措施和模式,在这里都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对一些有使用前景,但又没有实际应用的方法和技术,需进行一定规模的实验示范,以确定其可行性和操作方式。试验示范工程包括:植物活沙障试验示范工程、化学固沙试验示范工程、沙东青复壮更新试验示范工程、公路沙害防治试验示范工程、万亩梭梭林试验示范工程和抗性植物材料引种栽培试验示范工程。本研究改变先开发后治理的传统做法,使沙产业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相互促进,互为保障,相得益彰,同时可以有效遏制乌兰布和沙漠的风沙和沙尘暴对当地和异地人居环境造成的危害,减少或消除泥沙对河套及下游平原区农业生产和居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为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治沙提供治理模式和经验。

刘家琪[10](2017)在《沿海沙地丛生竹在空间结构差异下的防风效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沿海沙地引种成功的绿竹、麻竹、大头典竹、黄金间碧竹和花吊丝竹等5种丛生竹林为研究对象,从林分特性、林分空间结构、竹木混交方式等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沿海沙地丛生竹防护林的防风效能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以期为沿海沙地防护竹林科学经营和培育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疏透度是衡量林分结构的重要指标。疏透结构下绿竹防护林防风效能最佳,林带后平均防风效能为45.86%,比麻竹、大头典竹、黄金间碧竹和花吊丝竹分别高10.91%、4.84%、12.73%和4.26%。通风结构下以大头典竹、麻竹和绿竹防护林的林带后平均防风效能较好,均超过26%。紧密结构下以绿竹和花吊丝竹防护林的林带后平均防风效能最好,分别为37.68%和27.63%。2、沿海沙地5种丛生竹防护林的林带后平均防风效能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增强。2年生的5种丛生竹林地在林分密度为800株· hm-2时,林带后平均防风效能为24.82%,以黄金间碧竹防护林最佳为29.1%;在林分密度为1500株·hm-2时,5种丛生竹林的林带后平均防风效能为54.40%,其中麻竹防护林的防风效能最好为60.4%;在林分密度为2100株·hm-2时,麻竹防护林的防风效能最佳为63.4%。受林分疏透度影响,防风效能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先增强而后开始缓慢下降。3、沿海沙地5种丛生竹林的防风效能随风速的增大先是增强而后略有减弱。5种丛生竹林的林带后风速变化曲线趋势较为一致,风速在林带后1H-3H距离内风速逐渐下降,至3H处达到最低,比林前对照风速降低52.8%-69.1%。随着林带后距离的增加,林带防风效能逐渐减弱,风速逐渐上升。5种丛生竹林在4组对照风速下的林带后平均防风效能由高到低依次为麻竹54.29%>绿竹48.39%>大头典竹44.27%>花吊丝竹33.54%>黄金间碧竹30.79%。4、林带宽度和带间距离从空间配置上对丛生竹林防风效能产生影响。防风效能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而增加,最低风速出现在林带后3H-4H距离处。累积防风效益随带间距离的增大而降低。5、在林带后不同距离处防风效能随高度和风速增大而降低,不同疏透结构林带后三个垂直高度上的平均防风效能大小为:疏透结构39.3%>紧密结构39.0%>通风结构32.6%。6、竹木混交林比竹子纯林及木麻黄纯林拥有更好的防风效能。株间混交比例为2:1时林带防风效能大小依次为:麻竹53.70%>绿竹48.21%>大头典竹42.86%>花吊丝竹41.18%>黄金间碧竹38.46%;行带状混交比例为5:3时林带防风效能大小依次为:麻竹64.50%>绿竹62.70%>花吊丝竹56.30%>大头典竹55.20%>黄金间碧竹52.00%;块状混交模式下,块状边长为10-15m时林带防风效能的大小依次为:麻竹55.41%>绿竹45.31%>花吊丝竹44.00%>大头典竹42.37%>黄金间碧竹40.58%。7、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东山沿海沙地5种竹木混交模式综合防风效能建立评价模型,评价所得5种混交方式综合值大小依次为:株间混交41.14%>块状混交36.82%>行间混交19.25%>带状混交18.88%>星状混交12.36%。

二、沙地综合防护林体系建设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地综合防护林体系建设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荒漠盐湖区防护林体系土壤水盐分布及其对植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干旱区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壤水盐分布特征研究
        1.2.2 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群落特征与土壤水盐关系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条件
        2.2.1 气候和水文
        2.2.2 地貌
        2.2.3 土壤与植被
    2.3 防护体系概况
3 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布设
        3.2.2 植被样方调查
        3.2.3 土壤样品分析
        3.2.4 冗余分析
        3.2.5 数据处理
        3.2.6 技术路线
4 防护林体系不同立地类型土壤水盐分布特征分析
    4.1 土壤水盐统计学特征分析
        4.1.1 不同立地类型下土壤水盐要素特征分析
        4.1.2 不同立地类型下土壤阴离子分布特征研究
        4.1.3 不同立地类型下土壤阳离子特征分析
        4.1.4 防护林体系不同土层深度下土壤水盐因子相关性分析
        4.1.5 小结
    4.2 防护林体系土壤水盐地统计学特征分析
        4.2.1 土壤盐分离子的聚类分析
        4.2.2 防护林体系土壤水盐因子统计特征分析
        4.2.3 不同土层土壤水盐因子地统计学特征分析
        4.2.4 防护林体系不同土层土壤水盐要素空间插值分析
        4.2.5 小结
    4.3 不同立地类型下植被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水盐因子关系分析
        4.3.1 荒漠绿洲过渡带植物组成及结构分析
        4.3.2 防护林体系不同立地类型下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4.3.3 防护林体系植被多样性特征比较分析
        4.3.4 不同立地类型下环境因子与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水平的关系
        4.3.5 不同土层下土壤水盐因子对植物群落特征影响研究
        4.3.6 小结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防护林体系土壤水盐因子的分布特征
        5.1.2 防护林体系土壤水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5.1.3 土壤水盐因子对防护林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5.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毛乌素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防护林健康发展历程
        1.2.2 防护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2.3 防护林健康评价方法研究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条件
        2.1.3 地质地貌
        2.1.4 水资源
        2.1.5 土壤与植被
        2.1.6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资料收集
        2.3.2 样地调查
        2.3.3 室内分析
        2.3.4 评价方法
        2.3.5 数据处理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3.1 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指标库的构建
        3.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3.1.2 指标体系的建立
        3.1.3 评价指标的意义
    3.2 评价数据标准化
    3.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3.3.1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3.3.2 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
    3.4 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模型
    3.5 灌木防护林健康指数等级划分
第四章 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分析
    4.1 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结果
    4.2 不同区域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分析
    4.3 不同灌种类型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分析
    4.4 不同坡位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分析
    4.5 平茬对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4.6 影响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的因素分析
    4.7 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更新复壮建议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筑起中国北方的“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反思与跨越:继往开来的三北工程
中共五代领导集体关注三北
三北工程与“两山”理论
为龙江大粮仓撑起绿色屏障
砥砺奋进中的甘肃三北工程
气壮山河的治山兴林凯歌
绿染天山南北,筑牢生态屏障
陕西毛乌素:昔日沙地变绿洲
宁夏白芨滩:绿染黄沙着华章
河北塞罕坝:塞外高原筑起“绿色长城”

(4)荒漠-绿洲过渡带防护体系构建及其防风阻沙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地沙化及驱动机制
        1.2.2 近地表风沙过程
        1.2.3 绿洲防护体系配置模式
        1.2.4 绿洲防护体系气流活动及蚀积状况
        1.2.5 绿洲防护体系降尘特征
        1.2.6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特征
    1.3 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状况
    2.5 土壤和植被
    2.6 社会经济状况
    2.7 防护林建设状况
3 材料和方法
    3.1 防护体系地表风沙流监测
    3.2 防护体系地表蚀积监测
    3.3 防护体系风沙沉降监测
    3.4 防护体系地表沙物质样品采集及测试
    3.5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3.5.1 影像数据来源
        3.5.2 影像数据处理
        3.5.3 荒漠化差值指数构建
        3.5.4 分类精度评价
        3.5.5 沙化土地动态分析
    3.6 风速统计分析
    3.7 防风效能
    3.8 输沙通量模型拟合
    3.9 降尘量的计算
    3.10 沙尘沉降尘源分析
    3.11 地表蚀积量测算
    3.12 土壤粒度参数计算
    3.13 沉积物颗粒累积频率分布间平均距离计算
    3.14 沉积物颗粒敏感粒度组分提取
4 格林滩绿洲沙化动态演变及气候因子分析
    4.1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分类结果
        4.1.1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现状
        4.1.2 沙化土地分类结果评价
    4.2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动态变化
        4.2.1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时间动态变化
        4.2.2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空间动态变化
        4.2.3 格林滩绿洲土地沙化程度变化
    4.3 格林滩绿洲土地沙化的气候响应
        4.3.1 气候变化的线性趋势检验
        4.3.2 沙化土地面积与气候突变相关性
    4.4 小结
5 绿洲防护体系构建
    5.1 绿洲防护体系组成
    5.2 沙障固沙带的设置
    5.3 防护断面的设置
    5.4 小结
6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风沙流特征
    6.1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层气流水平分布
    6.2 绿洲防护体系防风效能
        6.2.1 绿洲防护体系对防风效能值的影响
        6.2.2 绿洲防护体系风速廓线特征
        6.2.3 绿洲防护体系下垫面粗糙度特征
    6.3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风沙流月际变化
        6.3.1 绿洲防护体系输沙量月际变化
        6.3.2 绿洲防护体系输沙量变化的气候因素响应
        6.3.3 绿洲防护体系输沙量随高度的分布
    6.4 四种风速梯度条件下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风沙流结构
        6.4.1 四种风速梯度条件下输沙量变化特征
        6.4.2 四种风速梯度条件下输沙量随高度变化特征
    6.5 小结
7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蚀积特征
    7.1 绿洲防护体系蚀积月际变化
        7.1.1 绿洲各防护体系蚀积形态特征
        7.1.2 绿洲防护体系地表蚀积量变化
        7.1.3 绿洲防护体系蚀积强度变化
    7.2 绿洲防护体系在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特征
        7.2.1 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形态特征
        7.2.2 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量变化
        7.2.3 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强度变化
    7.3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特征
        7.3.1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组成
        7.3.2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参数
        7.3.3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频率分布特征
        7.3.4 防护体系对风蚀颗粒物范围的影响
    7.4 小结
8 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特征
    8.1 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量月际变化规律
    8.2 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气候响应
        8.2.1 气候因素对沙尘沉降量的响应
        8.2.2 气候因素对沙尘沉降的相对贡献率
    8.3 不同风速条件下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速率变化特征
    8.4 绿洲防护体系沙尘沉降物源分析
        8.4.1 绿洲防护体系沙尘沉降物粒度组成
        8.4.2 绿洲防护体系沙尘沉降物源判断
    8.5 小结
9 讨论与结论
    9.1 讨论
    9.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陕北三北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防护林建设工程及其研究概况
        1.1.1 防护林的概念与作用
        1.1.2 防护林功能研究概况
        1.1.3 三北防护林工程
    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和分类
        1.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
        1.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应用
    1.3 陕北三北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1.3.1 土壤养分
        1.3.2 水源涵养
        1.3.3 防风固沙
        1.3.4 其他相关研究
    1.4 问题提出与目的意义
    1.5 研究内容
        1.5.1 近40年陕北林地状况的变化特征
        1.5.2 近40年陕北防护林土壤主要养分的变化情况
        1.5.3 近40年陕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近40年陕北林地状况变化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土地利用数据来源
        2.2.2 MODIS数据来源
        2.2.3 土地利用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2.2.4 MODIS数据处理
        2.2.5 NDVI指数和植被覆盖度指数数据处理
    2.3 结果分析
        2.3.1 林地面积变化分析
        2.3.2 NDVI指数变化趋势
        2.3.3 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近40年陕北防护林土壤主要养分的变化情况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数据来源及筛选原则
        3.1.2 数据库的整理
        3.1.3 数据整合分析(Meta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防护林土壤有机碳的变化
        3.2.2 防护林土壤总氮的变化
        3.2.3 防护林土壤速效磷的变化
        3.2.4 防护林土壤速效钾的变化
    3.3 讨论
        3.3.1 防护林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总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化
        3.3.2 不同种植年限的防护林土壤有机碳、总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化
        3.3.3 不同树种防护林土壤有机碳、总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近40年陕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4.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4.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模型
        4.1.2 数据获取
        4.1.3 数据处理
    4.2 模型结果分析
        4.2.1 1980、1990、2000、2010和2018年不同林地类型生态服务价值
        4.2.2 1980、1990、2000、2010和2018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情况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Meta分析数据来源文献
附录二 Meta分析数据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

(6)“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二)国外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三)榆林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一)基本框架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榆林荒漠化的历程
    一、榆林的建制沿革和地貌特征
        (一)榆林行政历史沿革
        (二)榆林的地质地貌特征
    二、榆林荒漠化的演变与榆林沙区概况
        (一)榆林荒漠化的演变
        (二)榆林沙区概况
    三、榆林荒漠化的危害与成因
        (一)榆林荒漠化的危害
        (二)榆林荒漠化的成因
第二章 榆林防沙治沙的政策与举措
    一、榆林防沙治沙的政策
        (一)国家的政策
        (二)陕西省的政策
        (三)榆林市的政策
    二、榆林防沙治沙的举措
        (一)沙逼人退,大办国营农林场
        (二)人与沙漠相持,集体大规模治理
        (三)人进沙退,承包治理
        (四)沙产业发展,治害与致富并举
第三章 榆林防沙治沙的成效、经验与不足
    一、榆林治沙的成效
        (一)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二)经济收入得到提高
        (三)成就荒漠化治理的典范
        (四)形成了榆林治沙精神
        (五)涌现出一批治沙英模
        (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沙技术体系
    二、榆林治沙的主要经验
        (一)领导坚持不懈,紧抓治沙
        (二)政策方面的优势
        (三)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
        (四)依靠科技人员和科学技术
        (五)因地制宜治沙造林
    三、榆林治沙的不足
        (一)补偿机制存在问题
        (二)林分质量不高,天然林资源锐减
        (三)资源开发与治理保护的矛盾
        (四)缺乏治沙造林人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8)乌兰布和沙产业示范区葡萄园基地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葡萄防护措施研究现状
        1.2.2 防护林研究现状
        1.2.3 防护林林带结构研究
        1.2.4 防护林防风效果研究
        1.2.5 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研究
        1.2.6 防护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
        1.2.7 农田防护林防风效果研究方法
        1.2.8 防护林结构优化模式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土壤
        2.1.4 植被
    2.2 研究方法
        2.2.1 林带情况调查
        2.2.2 野外观测
        2.2.3 室内风洞实验
        2.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风况特征及防护林调查
        3.1.1 平均风速规律
        3.1.2 起沙风频率月际规律
        3.1.3 防护林带结构
        3.1.4 小结
    3.2 典型防护林带防风效果
        3.2.1 不同林带结构的风速分布特征
        3.2.2 不同林带结构的防风效能研究
        3.2.3 不同树种组成风速分布特征
        3.2.4 不同树种组成防风效能研究
        3.2.5 不同林带宽度风速分布特征
        3.2.6 不同林带宽度防风效能研究
        3.2.7 小结
    3.3 防护林带防风效果风洞模拟实验结果
        3.3.1 防护林水平风速流场风速变化
        3.3.2 林带风速统计
        3.3.3 林带防风效能研究
        3.3.4 林带模型风速加速率分布
        3.3.5 小结
    3.4 防护林林带配置模式优化
        3.4.1 机械沙障选取
        3.4.2 防风阻沙林带选取
        3.4.3 农田防护林带选取
        3.4.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9)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沙害综合治理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沙害综合治理
        1.2.2 国内沙害综合治理
        1.2.3 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治沙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条件
        2.2.1 气候
        2.2.2 地形地貌
        2.2.3 植被
        2.2.4 土壤
        2.2.5 水文
    2.3 社会经济
    2.4 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
4 资源条件分析
    4.1 自然条件分析
        4.1.1 气候资源
        4.1.2 土地资源
        4.1.3 水资源
        4.1.4 植被资源
    4.2 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4.2.1 交通
        4.2.2 电力通讯
        4.2.3 人口现状
5 措施布局与方案设计
    5.1 原有植被生态保护布局与健康经营
    5.2 研究区带状防护体系框架布局与设计
        5.2.1 研究区西侧外缘沙漠前沿阻沙固沙林带
        5.2.2 磴-乌二级纵向穿沙公路沿线景观护路林带
        5.2.3 研究区东侧沿黄景观护岸林带
        5.2.4 横向护路护渠阻沙林带
    5.3 农田防护林网结构与配置设计
    5.4 高大流动沙丘区综合治理措施设计
6 防沙治沙技术典型工程
    6.1 植物活沙障典型工程
    6.2 化学固沙典型工程
    6.3 沙冬青复壮更新典型工程
    6.4 公路沙害防治典型工程
    6.5 万亩梭梭林典型工程
    6.6 抗性植物材料引种栽培典型工程
7 投资估算、效益分析
    7.1 投资估算
    7.2 效益分析
        7.2.1 生态效益
        7.2.2 经济效益
        7.2.3 社会效益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介
校内导师简介
校外导师简介
致谢

(10)沿海沙地丛生竹在空间结构差异下的防风效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沿海防护林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3 沿海沙地竹林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1.4 存在的问题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竹林林分本底调查
        2.2.2 林带疏透度的确定
        2.2.3 林分密度的设置
        2.2.4 竹木混交林设置
        2.2.5 试验地典型设置
        2.2.6 瞬时风速的测定
        2.2.7 透风系数的表示
        2.2.8 防风效能的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丛生竹林不同林分特性防风效能分析
        3.1.1 林带疏透度对丛生竹林防风效能的影响
        3.1.2 林分密度对丛生竹林防风效能的影响
        3.1.3 风速变化对丛生竹林防风效能的影响
    3.2 不同竹木混交模式的防风效能分析
        3.2.1 株间混交模式防风效能
        3.2.2 行带状混交模式防风效能
        3.2.3 块状混交模式防风效能
    3.3 竹木混交林防风效能综合分析评价
        3.3.1 层次分析法原理
        3.3.2 层次分析模型建立
        3.3.3 判断矩阵构造与检验
        3.3.4 综合评价结果
    3.4 丛生竹林林分空间结构的防风效能分析
        3.4.1 林带宽度对防风效能的影响
        3.4.2 带间距离对防风效能的影响
        3.4.3 林间垂直高度对防风效能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丛生竹林不同林分特性防风效能
        4.1.2 丛生竹林林分空间结构的防风效能
        4.1.3 竹木混交林的防风效能分析
        4.1.4 不同竹木混交林防风效能综合分析评价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沙地综合防护林体系建设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荒漠盐湖区防护林体系土壤水盐分布及其对植物群落的影响[D]. 冯亚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毛乌素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D]. 寇志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筑起中国北方的“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笔谈[J]. 洪家宜,曹前发,武爱民,王东旭,高振寰,宋尚有,周学海,张云龙,仲艳妮,姜晓龙,白云国,高红军,张昕欣. 炎黄春秋, 2020(12)
  • [4]荒漠-绿洲过渡带防护体系构建及其防风阻沙效益研究[D]. 解云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5]陕北三北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D]. 高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6]“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D]. 冯宝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7]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乌兰布和沙产业示范区葡萄园基地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研究[D]. 王艺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9]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沙害综合治理规划研究[D]. 王春媛.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10]沿海沙地丛生竹在空间结构差异下的防风效能分析[D]. 刘家琪.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沙地综合防护林体系建设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