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中国农村生活历史画卷:“春蚕”、“大丰收”和“三五块钱”的比较评述

1930年代中国农村生活历史画卷:“春蚕”、“大丰收”和“三五块钱”的比较评述

一、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生活的历史画卷——《春蚕》、《丰收》、《多收了三五斗》比较综论(论文文献综述)

康南[1](2019)在《蒋牧良小说的底层叙事(1933—1949)》文中研究说明“民生”和“民情”一直以来都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要议题,在文学领域,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生命状态也始终是现实主义作家关注的焦点,作家能够自觉承担起为底层发声的责任,将带有时代印记的社会生活记录下来,彰显了文学创作的时代性、社会性和现实性。蒋牧良即是将底层作为创作焦点的作家,论文拟将围绕蒋牧良现代时期创作的小说为主体,探究其在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下的底层叙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为作家们的底层叙事创造了充分的条件,国家内忧外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民众生存受到极大威胁,迫切的社会问题要求文学关注现实,把写作视角向劳苦大众主体倾斜,社会时代背景和文学发展背景为底层叙事提供了充足的话语空间。在左翼思潮的影响下,蒋牧良自身深厚的底层生活经验和诚恳写作态度也为小说底层叙事提供了可能性。首先从小说的内容上看,蒋牧良小说底层叙事的深度和广度集中体现在底层关注和底层表达上,蒋牧良底层视角不断扩大将底层苦难和底层人性全面展现出来,同时作者的底层悲悯意识和民族家国情怀浸润于小说的底层世界之中。其次,从小说的艺术风格上看,蒋牧良小说的底层叙事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是湖南湘中地区民俗民风的集中展现;另外在对现实的批判讽刺上保持了理性批判精神。最后,与同时期作家相比,蒋牧良底层叙事的独特性体现在小说底层世界的真实性,包括底层环境的真实性、人物情感的真实性,尤其是在工人题材小说中对工人形象和工人生活的真实描述,为1930年代工人题材小说提供了典范。另外,蒋牧良在底层叙事的审美选择上体现出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以及底层悲剧的抗争美。蒋牧良用最朴实的方式进行创作,这种朴实和诚恳不自觉与底层人民惺惺相惜,对现实的凝视、时代的思索与社会的关怀是蒋牧良创作的基本立足点。蒋牧良在左翼文学的引导以及底层的生活经验的影响下,自始至终都将“底层”作为自己的创作源泉,以饱满的人文情怀关注底层、书写底层。在作品中表现出文人对于民族国家的忧患意识和对小人物生死存亡的生命意识。蒋牧良的底层叙事极具个人的风格特点,冷静的叙事风格中充斥饱满的写作热情,以真实的人物情感、朴实的人物语言、多层次立体化的人物形象让小说在众多书写底层的左翼文学中独具特色。这些都充分证明了蒋牧良小说在底层叙事上的价值贡献,但蒋牧良小说并没有完全摆脱左翼文学二元对立暴力冲突的模式,所以其底层叙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杨国伟[2](2018)在《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借助各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得到学界不断地丰富。然而,在这些连篇累牍的成果中,现代中国文学最为醒目的“底层叙事”现象不仅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更缺乏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选择从“底层叙事”视角论述现代中国文学,其根本目的是寻求现代中国文学新的阐释与新的解读方式,并为当下底层写作探索历史经验。除绪论和精要结语外,本文的主体部分由四章构成,主要从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中某些最为显眼、最切合其叙事面貌的各层面展开论述,揭示其特征。绪论:阐述从“底层叙事”视角来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紧迫性。梳理新世纪以来从“底层叙事”视角来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状,确证从这一视角来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在古今中外底层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叙事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对“底层”“底层叙事”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确言本文研究的整体思路和意义。指出“底层”是一个与“上层”相对的概念;“底层叙事”则是指作家以“底层”为叙述对象和内容,在特定的叙事姿态中有效地传达“底层”声音的叙述行为。这样的文学叙事文本则是“底层叙事”文本。第一章:“解密”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话语的生成、建构与整合过程,及其与创作实践之间的密切关系。探察“平民文学”“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工农兵文学”这三种现代中国主流文学叙事理论的“底层”意识,以及它们各自丰富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揭示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话语与“底层叙事”实践之间的深层互动关系,反思“底层叙事”话语对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实践的意义与限制。指出现代知识分子所构筑的“底层叙事”话语系统,对现代中国文学的“底层叙事”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其愈发严格的叙事规则也给现代文学的发展带来诸多损害,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现代中国文学在表现内容、思想精神等方面的丰富性。第二章:考察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与现代中国革命的深层互动关系。探讨现代中国作家选择叙述底层民众生活的革命背景,挖掘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的革命性价值,反思底层革命叙事的不足。认为现代中国革命性质促动着现代作家通过文学叙述底层民众,来参与现代中国革命文化的建构。其主要革命性价值表现在,向底层民众输送现代民族国家观念,重构富于激情的底层革命文化;普及和宣传现代中国革命的最终目标,勾勒新型国家宏伟蓝图;建构底层革命的合法性。同时指出现代中国文学底层革命叙事的不足在于,存在混淆革命暴力与恐怖主义暴力,对自我革命认同的危机及压抑革命个体的情感等叙述现象,这些现象不仅无形中消解了革命的现代性与合法性,也制约了底层革命形象的塑造。第三章:揭示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的人民性维度及其缺点与不足,探讨其对当代底层写作的启示经验、价值与意义。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的人民性主要体现在,忠实地书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图景,深刻地表现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和理想追求:在阔深的视野中挖掘华夏民族和人民独特的性格品质,彰显中国人民在国破家亡面前大智大勇的优秀传统:创构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中的作家自觉意识对于当代底层写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然而,现代中国文学的“底层叙事”也存在过度“代言”与“立言”、遮蔽底层民众的真实诉求、忽视人民生活的丰富性和人民群众性格品质多面性等现象,限制了文艺对生活表现的多样性,降低了文学的美学机制和审美形式,一定程度上损伤了文学的艺术自律原则第四章:辨析“底层叙事”与现代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本质之关联。“底层叙事”与现代中国文学新秩序的深层关系,是现代中国文学最为显在的新秩序,同时它又以强大的整合和创造力量,规范着现代文学社团的组建、文学流派的生成、文学论争以及文学批评理念的建构。如果没有现代中国作家“底层意识”的叙事指向,那么现代文学也就不可能体现出如此的恒稳、有序与现代格局。现代作家对“底层叙事”的默默持守,使现代文学既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它的新秩序,也最大程度上表达了它的现代性特征。不过,现代性自身的复杂性也时常使人们陷入新的现代性漩涡中。

惠佳俞[3](2017)在《茅盾小说中的革命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茅盾小说是陪伴几代人成长的经典之作,茅盾通过小说为读者勾勒了一幅广阔多彩的社会画卷。由于茅盾小说始终是特定革命文化语境下的产物,因而始终脱离不了对于革命的书写。特别是茅盾小说中鲜明又不雷同的革命人物、与人物特征相关的革命活动、真实的革命环境的书写都是耐人寻味的。茅盾小说中的革命叙事呈现的不仅仅是革命到来的现实景象,更多的是茅盾以一种感受者和反思者的身份深入剖析革命,并运用叙事方式表现对革命的独特理解,包含着革命之下真实革命状态与心理处境。正是由于茅盾内在的革命意识和外在革命立场的相互影响,他小说中的革命叙事具有了强烈的个人色彩,历经九十年依然焕发着活力,成为漫漫文学史上一处独特地标。茅盾的小说绕不开对革命的描述,本论文以革命角度研究茅盾小说叙事,分为四大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第一章。第一部分总结茅盾小说中的革命叙事的研究成果,定义茅盾小说革命的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并从宏观上梳理茅盾小说中出现的革命叙事要素,包括革命人物、革命活动、革命环境。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部分以内容和形式为切入点进行文本建构,通过对第一部分对应要素的分析整理,将其概括出茅盾小说特有的全局性革命叙事内容和双线式革命叙事形式。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探究内在革命叙事的主体意识,第五章探究外在革命的客观条件。通过要素分类及内容和形式的排布总结茅盾独特革命叙事形成的原因。探寻茅盾革命主体状态如何随着革命叙事呈现以及如何将主体革命意识与小说革命叙事相互勾连,从而表现出复杂的革命心理和坚定的革命观念。并且通过外在客观原因的补充进一步说明茅盾革命叙事形成的独特性,从而确立茅盾革命叙事的深层次内涵。第四部分为第六章。通过与其他作家的革命叙事的比较,把握茅盾小说革命叙事的总体特征,最终判定茅盾小说革命叙事的形成不是机械式而是个性化革命观念的隐性表达,归纳茅盾独特的革命叙事价值,反思茅盾小说革命叙事存在的局限。研究尽力反映茅盾写作的革命诉求和时代特质,挖掘茅盾小说革命叙事的意义,力求能引起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对于革命叙事的思考。

谷显明[4](2016)在《中国乡土小说的发端与演进》文中研究指明关于"乡土"的书写一直是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母题。自20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中国乡土小说的发展和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五四"前后至20世纪三十年代为乡土小说发端与拓展期,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小说流派—乡土小说流派;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中后期为乡土小说承继与变调期,解放区以及建国后的乡土小说在延安讲话的规范下,逐渐走向"农村题材小说"发展道路;70年代末至新世纪初为乡土小说转型与新变期,这一期间的乡土小说摆脱了政治对文学的枷锁,重返乡土文学的审美追求,并在新世纪前后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回望乡土小说走过的近百年历程,无论是现实的、或者是历史的,是浪漫的、或者是现代的,每一部作品都在演绎着不同的乡土故事,每一个乡土故事又承载着作家不同的乡土经验,并从中折射出作家对乡土中国近百年历史和当下现实的思考与追问。

张梦迪[5](2016)在《经济书写与社会剖析小说》文中认为上世纪三十年代,以茅盾创作《子夜》为开端,吴组缃、沙汀、叶紫、艾芜等作家继承并发展,一批由中国经济体制为切口关注社会人生的作品被创作出来。这些作品引起了当时学术界的密切关注,但对于创造这些风格相近作品的作家群,学术界一直未能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到文学流派之中。直至1982年,严家炎先生授课时,才将这批作品归纳为“社会剖析派小说”,相应的作者群流派则为“社会剖析派”。由于社会剖析派作家几乎全部出身“左联”,即使非“左联”成员的吴组缃等也趋同于“左翼”的文学书写范式,因此他们的作品中有意无意流露出的政治意识形态,导致以往的研究者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批判“帝国主义”、“剥削农民”、“封建官僚”而歌颂“共产党”、“工农兵”、“无产阶级”等阶级问题上,无形中落入了一种预设的评论机制的圈套,相反忽略了文本中包含的大量经济现象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革命”实景;另外,由于社会剖析小说作为一个流派被提出的时间较晚,因此研究单个作家的经济书写有之,而将其当做整体创作潮流的研究较少,留下了许多可供重新思考的空间。本文尝试以经济书写为切入点,将社会剖析小说作为整体,在整合以往研究者的发现及本文写作过程中新发掘的较多史料的基础上,力图对作品之经济元素、当时的经济史实、作家写作模式及创作理念等进行深入挖掘,重新审视社会剖析小说与经济、时代、政治的复杂关系。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通过分析经济书写的艺术价值,发掘经济书写在现代小说中的审美意义。经济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进入文学家的视野时,必然带着作家的价值取向与人文关怀。而社会剖析派成员的出身,又为我们阅读时带来了乡土体验。无论从哪种角度对小说进行观照,都能够发现经济书写不仅仅只是经济元素的简单罗列,更有着深厚的艺术价值。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社会生活中普遍包含经济行为,因此作家得以将整个社会经济纳入文学的艺术世界。第二章研究社会剖析小说中的“全景”式经济书写,即都市——乡镇——农村三层经济空间,这三个空间既相互独立又有交叉、嵌套的部分。虽然对于农村破产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城市、乡镇经济,尤其是乡镇处于连接带上的尴尬地位,却较少有人关注,值得进一步探讨。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社会剖析小说的经济书写与时代、政治的关联。虽然社会剖析派作家一直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及“严谨的社会科学”气质的姿态出现在文学史上,但在作品与经济史实、作家个人经济生活的对照过程中,通过重审整个经济环境与经济周期,提出社会剖析小说构建的经济书写是在文学想象基础上进行的,其实际上是为了达到宣传革命理想、印证革命合法性的目的。

陈红旗[6](2015)在《底层叙事与民族认同:1930-1937年间的左翼小说》文中指出与晚清以来的革命小说相比,20世纪30年代左翼小说在思想主题、题材选择、创作方法、叙述视角与情节建构等方面已经发生明显变化:突破了以往革命小说主要叙写知识分子悲欢离合的理路,注重书写底层民众阶级意识的觉醒;用深沉的反帝爱国思想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层透视替代了原来显明的斗争意图或政治说教,用严肃的使命意识和悲壮的献身精神替换了以往的浪漫情调和简单呐喊;仍然采用习见的压迫/反抗的叙事模式,但增加了人物的心理描写成分,并意识到了政治斗争背后的经济因素和社会性质问题;通过叙述妇女的悲惨遭际和命运,证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左翼小说的兴盛本身就是一股"激愤"思潮推动的结果,它传递了中华民族屈辱史背后沉重而急切的抗日情绪和民族意识。左翼作家们对天灾人祸尤其是日帝之害的厚重书写逐渐演变为一种结构左翼小说情节的叙述策略,并彰显了左翼小说的多元性和深邃感。

李国栋[7](2014)在《《春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茅盾名作研究案例之一》文中指出茅盾的《春蚕》自发表以后,一直受到研究界广泛关注。围绕着"真实性"这一关于《春蚕》的核心研究问题,学界一直论争不断。农村题材创作、经济认识价值、乡土民俗文化等已经成为该作品研究的几个主要方向。展望新的时代,世界文学的眼光、农民意识的研究、底层视角的开拓等又将成为《春蚕》研究的全新空间。

崔艳秋[8](2014)在《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美国读者市场一直处于边缘化生存状态。这种现状固然与美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领先地位导致的国民骄傲心理有关,也与美国读者的阅读偏好、诗学观念、价值取向、民族性格有关。对于中国现当代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接受,尤其是美国读者市场研究,目前尚无系统深入的探讨。这是本文致力于研究的内容。本文第一章介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美国的接受环境。以《纽约时报》等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作家、作品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从美国记者、社论撰稿人的视阈为观察点,根据报道的角度,内容、态度,还原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在美国的接受环境。通过整理曾获得关注的作家、作品,了解美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现有的知识;根据畅销书书评栏目介绍的作品来考察哪些华人作品曾在美国产生影响力及其在塑造中国及中国文学形象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以此窥测大众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印象,厘清中国文学在美国译介与传播的历史脉络,探寻这些历史资料对于中国文学进入美国读者市场的启示。此外,根据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的阅读人口研究报告及Harris报告,总结了美国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情况及偏爱的文学类型,并从美国读者及出版社对翻译文学的态度、读者的阅读趣味,初步分析中国文学在美国边缘化的原因。第二章侧重分析了中国当代文学在美国文学场域传播时所涉及的各种客观关系。从文学生产者和传播者的角度回顾并评价了中国官方机构、学术机构、民间机构、英美出版社及译者译介中国文学的努力,分析了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传播效果。此外还梳理、评述了美国汉学家对传播中国现当代文学所作的贡献,包括翻译、教学、研究、文学史及文学选集的编撰等。第三章讨论影响中国当代文学在美国传播的因素,包括文化、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读者等因素。文学作品域外接受的实际情况表明,译着所造成的文化影响,并不取决于原着或译着本身,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接受国的文化环境的影响。本章以《上海生与死》和《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为个案分析,揭示文革回忆录在美国畅销的多方面原因,既涉及政治、宗教、诗学因素,也包含读者阅读心理、出版商、主流媒介、文艺界及学术界的推荐与宣传。根据中西诗学差异,围绕《狼图腾》改写所体现的出版社及译者对可读性的追求,笔者从翻译理论(功能学派、文化学派、多元系统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论证了翻译过程中跨文化改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改写的原则和尺度。基于前三章的研究结论,第四章探讨了在全球化和消费时代的双重语境下,中国文学如何跻身世界文学、如何提升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的问题。我们认为拥有世界读者是世界小说的一个评判标准,因此世界小说具有可读性和普世性两个参照标准。在此基础上,笔者对世界小说的其它特质,比如民族性和普世性的结合、小说内容与世界读者的相关性、作者的国际化视野与写作方式等方面倾注了思考,提出唯有走出文化政治的藩篱,尊重接受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开放的心态包容、鼓励文化创造,中国当代文学才能以全新的形象走向世界。

宋剑华,晏洁[9](2013)在《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景”叙事》文中认为"乡景"叙事作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诉诸于读者视觉神经的直观意象,直接表达了中国现代作家对于乡土中国的不同看法。比如启蒙视域中的凋敝"乡景"、革命视域中的苦难"乡景"以及审美视域中的田园"乡景",都是中国现代作家以不同的切入视角,去力求真实再现乡土中国的一种努力。因此,不同类型的"乡景"叙事,便以不同色彩的艺术画面,既反映了中国现代作家思想观念的多元性,又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审美追求的多样性。

冀友丽[10](2013)在《《文学》月刊上的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学》月刊作为30年代寿命最长、影响最大的大型文学刊物,对三十年代文学乃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作为杂志内容重要组成部分的小说则是谈《文学》月刊意义无法绕开的一翼。本文借鉴近年来期刊研究和小说研究的思路,通过对原始资料和历史史料的挖掘整理,以《文学》月刊上的小说作为切入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在绪言中,简略概括《文学》月刊及其小说的刊布概况,从整体上对《文学》月刊上的小说的基本情况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在第一章《文学》月刊上的小说类型中,笔者将《文学》月刊上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小说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并以写实小说、讽刺小说、历史小说和救亡小说为代表,分别对它们进行详细论述。第二章主要探讨的是《文学》月刊上小说的特征,本章分为三节:第一、在《文学》月刊这一阵地上,不同类型的小说共同呈现出贴近时代、彰显力度的审美追求,其一方面张扬了一种穿透纸背的战斗力之美,另一方面显示了一种洞穿社会假面的批判力之真。第二、《文学》月刊上的小说弘扬了一种“隐含的政治”下的现实主义精神。第三、《文学》月刊上的小说呈现出悲情色彩的美学特征,书写出血与火浇铸下的悲剧品格。在第三章《文学》月刊上的小说对30年代文学的影响中,笔者从两个方面对《文学》月刊上小说的作用进行论述,一方面《文学》月刊为左翼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另一方面各类小说在《文学》月刊上走向繁荣。各种类型小说的发表丰富了30年代小说的类型,在30年代小说舞台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在结语部分,再次重申《文学》月刊上小说的特点,对《文学》月刊上的小说进行定位,诠释了其对30年代文学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二、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生活的历史画卷——《春蚕》、《丰收》、《多收了三五斗》比较综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生活的历史画卷——《春蚕》、《丰收》、《多收了三五斗》比较综论(论文提纲范文)

(1)蒋牧良小说的底层叙事(1933—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对象与现状
    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底层叙事的话语空间
    第一节 底层叙事的社会语境
    第二节 底层叙事之于蒋牧良
        一、深厚的生活经历
        二、诚恳的写作态度
第二章 蒋牧良小说的底层关注与底层表达
    第一节 底层关注
        一、底层苦难世相的记录
        二、底层人性的多维透视
    第二节 底层表达
        一、底层悲悯意识
        二、民族家国情怀
第三章 蒋牧良小说底层叙事的意义
    第一节 底层叙事的艺术追求
        一、理性批判精神的介入
        二、地域民俗民风的彰显
    第二节 底层叙事的价值
        一、底层世界的真实呈现
        二、底层叙事的审美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目录

(2)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底层叙事”视角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
    一、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底层叙事”视角
    二、“底层”“底层叙事”概念的界定
    三、“底层叙事”视角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第一章 “底层叙事”话语的建构
    一、“底层叙事”话语生成的背景
    二、“底层叙事”话语的建构与整合
    三、“底层叙事”话语与创作实践的深层互动
    四、反思与重估
第二章 “底层叙事”与现代中国革命
    一、“底层叙事”与现代中国革命的关系
    二、“底层叙事”的革命性价值
    三、“底层”革命叙事的反思
第三章 “底层叙事”的人民性思考
    一、“底层叙事”中的人民性特征
    二、“底层叙事”的人民性反思
    三、历史经验和当代价值
第四章 “底层叙事”与文学的现代性
    一、“底层叙事”与现代文学新秩序
    二、“底层叙事”与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本质
    三、“底层”现代性的诱惑与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茅盾小说中的革命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茅盾小说中的革命叙事要素
    第一节 茅盾小说中的革命身份
    第二节 茅盾小说中的革命活动
    第三节 茅盾小说中的革命背景
第二章 茅盾小说的全局性革命叙事内容
    第一节 从个人到集体的革命发展进程
    第二节 波澜起伏的革命运动总揽
第三章 茅盾小说的双线式革命叙事形式
    第一节 时代与生活重叠的革命视角
    第二节 时间与空间交叉的叙事结构
    第三节 革命与恋爱并行的叙事模式
第四章 茅盾小说革命叙事与内在主体意识的呈现
    第一节 复杂多变的革命心理
    第二节 始终如一的革命观念
    第三节 彰显个性的革命情怀
第五章 茅盾小说革命叙事与外在客观条件的驱动
    第一节 茅盾所受教育和自身性格的映射
    第二节 茅盾革命经历的支持
    第三节 茅盾革命情感的迸发
第六章 茅盾小说革命叙事的评价
    第一节 茅盾小说革命叙事的独特价值
    第二节 茅盾小说革命叙事的不足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研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4)中国乡土小说的发端与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乡土小说的发端与拓展
二乡土小说的承继与变调
三乡土小说的转型与新变

(5)经济书写与社会剖析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现状分析
本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经济因素与现代小说的艺术价值
    第一节 丰富多变的叙事模式
    第二节 独具魅力的乡土情结
    第三节 扭曲变异的人性剖析
第二章 社会剖析小说的三维经济图景
    第一节 公债:都市经济的脉搏
    第二节 店铺:乡镇商业的缩影
    第三节 村庄:丰收成灾的农业
第三章 社会剖析小说:在现实与想象之间
    第一节 中国经济危机的历史现实
    第二节 社会剖析派的文学想象
    第三节 暴力叙事与革命合法性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底层叙事与民族认同:1930-1937年间的左翼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宏大叙事的延承与阶级意识的觉醒
二、题材领域的探索与艺术局限的突破
三、叙事模式的变化与社会性质的观照
四、浪漫女性的“消隐”与女体特征的弱化
五、民众“骂语”的植入与不平之鸣的抒发
六、社会生活的透视与民族精神的高扬
七、社会底层的观照与忧郁叙事的意旨
八、历史题材的书写与黑暗现实的影射
结语

(8)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拟解决的问题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美国的接受环境
    第一节 80 年代以来《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塑造的中国文学形象
        一、 中国文学在美国的接受环境
        二、 获得关注的作品
        三、 80 年代以来在美国产生过影响力的华人作品
    第二节 文学阅读在美国
    第三节 难以开启的心门:中国文学在美国读者市场的边缘化存在
        一、 翻译文学在美国的边缘化存在
        二、 大众读者的阅读心理
第二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美国文学场域的传播
    第一节 文学传播的场域、资本、途径
    第二节 80 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主体
        一、 官方宣传机构的实践:《中国文学》、“熊猫丛书”、《Pathlight》
        二、 官方机构与学术机构联手译介当代文学
        三、 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译丛》
        四、 英美出版社
        五、 民间知识分子主办的英译文学刊物:《Chutzpah!天南》
        六、 “纸上共和国”翻译团队
    第三节 英语世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第四节 中国文学在美国大学里的教学
第三章 翻译是罪魁祸首?影响文学译介的因素
    第一节 作者错过读者:诗学、文化差异导致审美落差
        一、 西方主流诗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批评:叙事与语言
        二、 文化隔膜
        三、 中国当代小说的主题与美国读者阅读需求的差距
    第二节 畅销美国的文革回忆录给中国文学译介的启示
        一、 《上海生与死》的接受:政治、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合力
        二、 《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自传还是小说?
        三、 文革回忆录畅销的原因
    第三节 文学翻译的跨文化改写
        一、 《狼图腾》译文引发的争议
        二、 翻译作为一种改写
        三、 改写的原则和尺度
        四、 个案研究:《阿 Q 正传》译本的争鸣与商榷
第四章 全球化与消费主义语境下的中国文学译介
    第一节 世界文学:人类性与可读性
    第二节 打造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从文化政治到文化创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安德鲁·琼斯(ANDREWF. JONES)教授访谈
    附录 2:马悦然访谈
    附录 3:80 年代以来《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刊载的中国文学报道与评论文章
    附录 4:中国现当代小说翻译出版情况总览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文学》月刊上的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学》月刊上小说的类型
    第一节 写实小说:从“血与泪”到“铁与火”
    第二节 讽刺小说:撕破“假、丑、恶”的面具
    第三节 历史小说:“历史”照进现实
    第四节 救亡小说:“咆哮”的“急流”
第二章 《文学》月刊上小说的特征
    第一节 贴近时代、彰显“力度”的审美追求
        一、穿透纸背的力度:战斗力之美
        二、洞察现实的假面:批判力之真
    第二节 “隐含的政治”下的现实主义精神
        一、一个转变:从“表现人生”到“表现时代”
        二、两个典型:隐性革命中的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
    第三节 血与火浇铸下的悲剧品格
        一、悲惨:写实中国的浮世绘
        二、悲哀:讽刺人生的挽联
        三、悲情:历史英雄的哀歌
        四、悲壮:反帝抗日的绝唱
第三章 《文学》月刊上的小说对30年代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左翼文学的突围与超越
    第二节 多样文学的丰富与绽放
结语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四、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生活的历史画卷——《春蚕》、《丰收》、《多收了三五斗》比较综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蒋牧良小说的底层叙事(1933—1949)[D]. 康南. 河南大学, 2019(01)
  • [2]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研究[D]. 杨国伟.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3]茅盾小说中的革命叙事研究[D]. 惠佳俞.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4]中国乡土小说的发端与演进[J]. 谷显明.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5]经济书写与社会剖析小说[D]. 张梦迪. 贵州师范大学, 2016(11)
  • [6]底层叙事与民族认同:1930-1937年间的左翼小说[J]. 陈红旗.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7]《春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茅盾名作研究案例之一[A]. 李国栋. 《茅盾研究》第14辑——新世纪茅盾研究论文集, 2014
  • [8]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D]. 崔艳秋. 吉林大学, 2014(12)
  • [9]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景”叙事[J]. 宋剑华,晏洁.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10)
  • [10]《文学》月刊上的小说研究[D]. 冀友丽. 河北师范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1930年代中国农村生活历史画卷:“春蚕”、“大丰收”和“三五块钱”的比较评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