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照年审及交通违章积分

驾照年审及交通违章积分

一、驾驶证年审与交通违章记分(论文文献综述)

刘纵纬[1](2019)在《机动车行驶证累积记分制探析》文中指出

林杨[2](2015)在《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重庆市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不仅威胁交通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制约了高速公路交通性能的发挥。重庆地处山岭重丘区,境内高速公路多为山区高速,道路条件及交通环境相对较差,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环境较为恶劣。因此,针对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对策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就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问题展开研究,结合境内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理顺重庆市现有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分析其优劣,汰劣留良;同时,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先进经验,探讨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对策。旨在提高重庆市境内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效能和水平,有效的预防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以当前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为基础,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性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剖析。通过对高速公路的人、车辆、道路、交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分析,确定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诱发的主要因素。通过对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现状较为深入的调研,探讨市内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现状的种种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重庆市境内高速公路的相关特征和特性,提出了改善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相应对策,优化了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对策的各方面举措,提高了重庆市境内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能效,减少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了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江山[3](2015)在《我国道路交通违法累积记分制度的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实行多年的道路交通违法累积记分制度在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上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根据当前实际进行重构。总体而言,要将交通违法累积记分制度建设成交通安全信用制度,遵循全民适用、终身适用、行为与记分一致、记分可消减等原则,发挥记分的信用作用,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交通管理制度。

王慧[4](2015)在《我国停车管理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私家车的数量日益增多,城市交通环境日益恶化,现在停车难和停车管理难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停车难也成为新的“城市病”。长期以来,许多城市的政府以及市民关于停车问题普遍缺乏重视。另外,现在城市普遍缺乏健全的停车管理的体制、全面的停车管理的力度、严厉的停车处罚的措施,这也就造成了广大的市民对停车管理的理念较为淡薄,对于守法遵章的停车意识较为薄弱,因此当前城市中的违章停车现象十分普遍。除此之外,占道停车现象比较严重、停车处罚中也存在问题。停车问题的不当处理不但会加重城市交通的负荷,而且也会降低城市经济社会的效率。停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颇多,针对停车管理问题解决对策也有很多。而本文主要是以停车管理中的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停车管理与法律相关理论为支撑,对停车管理资源论中自备车位理论、政府负责理论、市场负责理论进行梳理,同时对停车治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对停车管理资源理论与停车管理管理治理论的理解,具体分析停车管理中主体、收费以及处罚三个方面的法律问题。停车管理主体方面主要是明确停车管理的主体,以及其责任的承担问题。确定具体停车管理部门,分析其具体职权和责任。通过对停车管理责任的法理依据的分析来明确停车管理的归责原则。停车管理收费方面主要是界定停车管理收费的性质,停车管理收费分为路内与路外两种方式,对这两种方式的性质分别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停车管理收费方式性质以及停车收费目的的分析,来明确对其的管理方式。同时,分析成本与收益相适应原则、受益与负担对等原则、供给与利用效率原则三种定价原则来规范停车收费。停车管理处罚方面主要是对处罚目的与原则、处罚的程序以及处罚的方式的分析。通过对停车处罚目的的分析,以及对行政处罚原则的理解,确定停车处罚应遵循的处罚原则。停车处罚主要是对违章停车的处罚,而处罚程序包括简易程序与一般程序,因此对两种处罚程序进行分别分析。停车处罚的方式对于停车问题的解决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对罚款、拖移两种处罚方式进行系统分析,进而明确各种处罚方式的具体运用。

邵燕芬[5](2014)在《电子取证对交通违章案件处罚程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电子取证在交通执法中的应用价值已获得普遍肯定。但由此带来的"现场取证,事后处理"这一非现场执法方式,导致执法部门对交通违章行为的处罚面临"查"与"处"分离、违章行为人难以判定、处罚决定告知滞后、送达困难等种种问题,暴露出此类案件在处理程序上的不足。执法机关应从充分履行告知义务、违章处罚与车辆年检松绑等多方面入手,进一步细化和规范电子取证后交通违章案件的处理程序,使之符合现代行政的要求。

邬智慧[6](2012)在《电子警察执法的行政法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交通违法行为呈上升趋势,电子警察应时而生。电子警察是指公安交通安全管理部门采用现代电子技术对公共道路上的机动车、驾驶人及其他交通参与者实施监测并记录其交通违法行为,以此为依据而做出相应的行政处罚行为的设备及系统。电子警察执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警力不足与交通安全问题的矛盾,促使驾驶人遵守交通规则,减少了交通事故,但在执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以罚代管的不当执法目的;大量非公务员掌控电子警察执法的执法主体混乱情形;执法对象不准确;执法程序存在严重缺陷——处罚前违反及时告知义务、处罚中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处罚后违反不当联结禁止原则;执法证据效力存疑;执法信息不公开与过度公开并存等。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电子警察执法依据不统一、执法者程序意识淡薄、法律监督制度缺失、执法告知信息系统不完善、电子警察送检制度形同虚设、电子警察自身的缺陷及执法者对电子警察的过度依赖。电子警察执法作为重要的行政执法方式,势必要符合行政法的基本原则,除了要遵循依法行政原则以外,更要遵循合理行政原则及正当程序原则。为了完善电子警察执法制度,执法者必须要改变执法观念,树立现代执法理念;国家须统一法律规范,制定《电子警察法》,设置道路法庭,畅通救济渠道,设立一定的执法宽容度,实行罚款缴纳激励机制,完善公众参与的监督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子警察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唐云萍[7](2012)在《交通管理中非现场执法模式的思考》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高科技装备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非现场执法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手段,以其客观准确、适时管理等优点提高了交管工作水平和效率,有效缓解了交警警力不足,对道路交通管理发挥了十分独特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立法的欠缺、执法行为不规范、司法救济制度的不完善及执法主体素质欠缺等问题的存在,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模式在给交通管理部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以我国交通行政管理执法为视角,从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的基本内涵切入,明确了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的定义,仔细分析了其特征,厘清了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与现场执法的边界,剖析了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的必要性和价值优势,这为如何正确认识和分析我国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的现状奠定理论基础。随后,本文对我国交通管理非现场的立法、司法实务现状进行分析,明确指出我国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我国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就如何完善我国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模式,从健全法制、完善程序、强化监督、提高执法主体素质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模式。

佘勇[8](2011)在《公安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非现场执法作为一种在公安交通管理执法领域广泛运用的新型执法模式,因其自身具有的执法效率高、应用广泛、规范性强等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未来公安交通管理执法工作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非现场执法在法律依据、执法程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侵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其执法的合法性、合理性受到质疑。例如:抓拍出现错误、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告知不及时、不全面,不重视行政相对人陈述和申辩权,救济制度不完善等。笔者希望通过系统介绍公安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的概念、特点、程序、作用等,分析执法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运用行政法平衡理论,从立法完善、依法行政以及公安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等方面探讨完善非现场执法的对策,促进非现场执法可持续发展,使其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更好的发挥作用。第一章首先从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入手,系统地介绍了非现场执法的概念,通过与现场执法的对比分析了其自身特点,简要介绍了非现场执法的发展现状、法律依据和基本程序,以及在公安交通管理实际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基本理清了公安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的概念。第二章从非现场执法的基本程序入手,从立法保障、执法机制、法律程序等角度深入分析了当前非现场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从行政法理的角度,分析了行政告知、处罚环节存在的侵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等行政违法问题。第三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域外非现场执法的主要做法和优势,并着重三个方面提出完善非现场执法的构想。一是,进一步加强立法保障,主要是通过适当的立法形式解决困扰当前执法的几个争议问题;二是,平衡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关系,促进行政执法公平与效率价值目标的全面实现;三是,加强公安交通管理执法规范化建设,主要是通过加强公安交警队伍建设,完善内部规范和监督,提高非现场执法水平。

徐峰[9](2011)在《基于动态融合的交通信息整合平台的设计与实施》文中指出信息化在智能交通领域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已经成为了智能交通系统的最大特征。在现代社会交通行为中,无论是交通参与者还是交通管理者,都需要及时了解对应的交通信息;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的实时与准确性也是显得非常重要。因此,通过交通信息资源的整合,建设基于动态融合的交通信息整合平台,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交通信息的共享与利用。本文作者参与了平台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及详细设计阶段的工作,配合完成整合平台研发,参与后期系统部署及日常维护工作。本平台的设计分为整体设计和功能设计。在整体设计方面,本文分为系统业务模型设计、系统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数据交互设计和系统功能架构设计。在功能设计方面,本文主要分析了四个重要功能模块,即规定类告知模块、个性化类告知模块、数据统计和查询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并且详细介绍了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在数据处理流程运用了数据修正、平滑和融合技术,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共享性并对部分模块进行了具体分析,介绍了详细设计以及具体实现的方式、所用到的具体技术等等;通过对整体设计和功能设计的分析,得出了基于动态融合的交通信息整合平台的总体框架。通过建设基于动态融合的交通信息整合平台,让交通管理部门中目前所存在的车辆信息、驾驶人信息、违法信息、事故信息等可以得到整合运用,充分发挥基础数据的作用,不仅方便交通参与者及时了解交通信息和车辆、驾照等信息,也方便了交通管理者的日常交通管理工作。系统在实施与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张静[10](2011)在《我国道路交通行政执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交通出行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现代道路交通系统的快速发展,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不断恶化,道路交通与行人人身安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们对道路交通的需求不仅体现在对安全、舒适、经济、便利等要求上,也体现在对交通行政执法的合理性上。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对道路交通行政执法基本内容的了解和对道路交通法规的掌握的主动性也相应增加。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对道路交通行政执法进行规范,但现实中的道路交通行政执法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缺陷与弊端。权力滥用、冷漠执法、暴力执法等现象层出不穷,诸如“钓鱼执法”、“放水养鱼执法”等不正当执法行为的存在产生了不良影响,既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又损害了公平公正的法律精神,导致政府公信力降低、社会风气败坏。相比之下,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道路交通行政执法呈现出综合执法、透明执法等特征,值得我国借鉴。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应当从服务型政府的视角出发积极建设服务型交通执法体系,即在宏观上改革现行交通执法体制,建设事权关系分开、职能配置分离、各环节层次分明的综合性交通执法体制,微观上建设高素质执法队伍,多元监督,科技辅助,杜绝执法专权。

二、驾驶证年审与交通违章记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驾驶证年审与交通违章记分(论文提纲范文)

(2)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
    2.1 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1.1 重庆市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2.1.2 重庆市机动车保有量发展情况分析
    2.2 重庆市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现状
        2.2.1 重庆市高速公路建设情况分析
        2.2.2 重庆市高速公路运营情况分析
    2.3 重庆市高速公路特性分析
        2.3.1 重庆市高速公路道路条件特性
        2.3.2 重庆市高速公路气候环境特性
    2.4 重庆市高速公路安全形势分析
        2.4.1 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
        2.4.2 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发展趋势预测
    2.5 小结
第三章 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性研究
    3.1 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性分析
        3.1.1 事故时间分布特性
        3.1.2 事故空间分布特性
        3.1.3 事故气候分布特性
        3.1.4 事故形态分布特性
        3.1.5 事故车型分布特性
    3.2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3.2.1 人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根本因素
        3.2.2 车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主要因素
        3.2.3 路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间接因素
        3.2.4 环境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辅助因素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我国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现状
    4.2 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现状
        4.2.1“重庆模式”由来
        4.2.2 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模式
        4.2.3 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模式优劣分析
    4.3 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现状问题分析
        4.3.1 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问题分析
        4.3.2 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现状问题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5.1 深化重庆市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成果
    5.2 加强交通参与者及车辆的安全管理
        5.2.1 加强交通参与者的安全管理
        5.2.2 加强出行车辆的安全管理
    5.3 改善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出行环境
        5.3.1 改善重庆市高速公路道路条件
        5.3.2 建立恶劣气候三级勤务管理机制
        5.3.3 建设高速公路安全出行信息管理系统
    5.4 规范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信息报送程序
    5.5 优化重庆市高速公路经济救援系统
        5.5.1 重庆市高速公路紧急救援系统的需求分析
        5.5.2 重庆市高速公路紧急救援系统的逻辑框架
        5.5.3 高速公路紧急救援系统的物理框架
        5.5.4 重庆市高速公路紧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框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我国道路交通违法累积记分制度的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道路交通违法累积记分制度的历史
二、当前交通违法累积记分制度的缺陷
    (一) 变相成为一种处罚, 背离教育警示初衷
    (二) 无法确保记分对象的准确性, 影响制度的公平性和震慑性
    (三) 周期性的清分模式弱化了警示作用
    (四) 交通违法行为对应分值设置不够科学
    (五) 法律性质的尴尬引发执法尴尬
三、对交通违法累积记分制度新构架的原则设想
    (一) 全体交通行为人适用原则
    (二) 终身适用原则
    (三) 行为与记分一致原则
    (四) 信用作用原则
    (五) 记分可消除原则
    (六) 独立成法原则

(4)我国停车管理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现状
第一章 停车管理基础理论
    第一节 停车管理资源论
        一、自备车位理论
        二、政府负责理论
        三、市场负责理论
    第二节 小结
第二章 停车管理主体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明确停车管理主体
        一、确定具体的管理部门
        二、停车管理主体的职权
        三、停车管理主体的责任
    第二节 停车管理中责任承担
        一、责任承担之理论基础
        二、责任承担之归责原则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停车管理收费问题的探析
    第一节 停车收费性质的界定
        一、路外停车管理收费性质
        二、路内停车管理收费性质
    第二节 停车收费目的及其管理方式
        一、停车收费的目的
        二、停车收费的管理方式
    第三节 停车收费定价遵循的原则
        一、成本与收益相适应原则
        二、受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三、供给与利用效率原则
    第四节 拒交停车费用行为的性质
第四章 停车管理处罚问题的探析
    第一节 停车处罚制度的目的及原则
    第二节 停车处罚的程序
        一、简易停车处罚程序
        二、一般停车处罚程序
    第三节 停车处罚的方式
        一、罚款
        二、拖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5)电子取证对交通违章案件处罚程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子取证在交通执法中的应用
二、电子取证带来交通违章处理程序的变化
    (一)对违章行为“查”与“处”分离,往往发生处罚对象判定上的困难
    (二)未能及时充分地履行告知义务,不能确保准确无误地送达
    (三)违章处理与计分制度、车辆年检捆绑,这种做法不可取
三、电子取证方式下处罚程序的完善
    (一)电子设备的设置情况要提前公开
    (二)违章信息的告知环节不可省略
    (三)对接受违章处罚者加大身份核查力度
    (四)违章处理与车辆年检松绑,执行罚款逾期缴纳的滞纳金制度

(6)电子警察执法的行政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言
    0.1 问题的提出
    0.2 学术界研究概况
    0.3 本文的研究视角与方法
第一章 我国电子警察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1.1 执法目的不当
    1.2 执法主体混乱
    1.3 执法对象不准确
    1.4 执法程序不正当
        1.4.1 处罚前违反及时告知义务
        1.4.2 处罚中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
        1.4.3 处罚后违反不当联结禁止原则
    1.5 执法证据效力存疑
        1.5.1 取证主体存在不合法情形
        1.5.2 证据收集地点设置不科学
        1.5.3 取证设备不符合标准
    1.6 执法信息不公开与过度公开并存
第二章 我国电子警察执法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电子警察执法依据不统一
    2.2 执法者程序意识淡薄
    2.3 执法者对技术过度依赖
    2.4 送检制度形同虚设
    2.5 执法告知信息系统不完善
    2.6 法律监督制度缺失
第三章 完善我国电子警察执法制度的建议
    3.1 电子警察执法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
        3.1.1 合理行政原则
        3.1.2 程序正当原则
    3.2 完善我国电子警察执法制度的具体建议
        3.2.1 改变执法观念树立现代执法理念
        3.2.2 统一法律规范制定《电子警察法》
        3.2.3 设置道路法庭畅通救济渠道
        3.2.4 设立一定的执法宽容度
        3.2.5 实行罚款缴纳激励机制
        3.2.6 加强公众监督完善监督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7)交通管理中非现场执法模式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之内涵剖析
    第一节 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 传统现场执法与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之比较
        一、交通管理现场执法和非现场执法相同之处
        二、交通管理现场执法和非现场执法的不同之处
    第三节 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的价值体现
        一、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存在的必要性
        二、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的效用
第二章 我国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之现状分析
    第一节 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的立法现状
    第二节 我国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的司法实务现状
        一、我国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的操作程序
        二、我国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的措施
    第三节 我国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的缺陷
        一、立法方面的缺失
        二、执法行为不规范
        三、司法救济制度不完善
        四、执法环境影响执法公正
        五、执法主体素质欠缺
第三章 完善我国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之途径探析
    第一节 从立法角度健全法制
    第二节 从执法角度完善程序
    第三节 从监督机制确保效用
    第四节 从执法主体角度强化队伍建设
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公安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公安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概述
    一、公安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的含义
    二、非现场执法的法律依据及基本程序
    三、非现场执法在公安交通管理实际工作发挥的作用
第二章 非现场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采集环节存在的问题
    二、审核录入环节存在的问题
    三、信息发布环节存在的问题
    四、处罚环节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完善非现场执法对策构想
    一、域外道路交通非现场执法主要做法借鉴
    二、非现场执法的立法保障
    三、平衡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关系
    四、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执法行为的规范和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基于动态融合的交通信息整合平台的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交通信息整合应用的现状概述
    1.3 课题任务
    1.4 个人工作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
    2.1 ORACLE PL/SQL
    2.2 EXT-JS
    2.3 SSI2(SPRING、STRUTS2、IBATIS)
        2.3.1 事务管理——Spring框架
        2.3.2 Web展现——Struts
        2.3.3 持久层——ibatis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3.2 功能列表分布
    3.3 系统各功能需求
        3.3.1 常规类告知信息
        3.3.2 个性化类告知
        3.3.3 数据统计和查询
        3.3.4 系统管理
        3.3.5 基础信息维护
        3.3.6 网络监控管理
        3.3.7 外部接口基础
    3.4 非功能性需求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平台设计原则
        4.1.1 实用性原则
        4.1.2 可扩展、可维护性原则
        4.1.3 可靠性原则
        4.1.4 安全性原则
    4.2 系统业务模型设计
    4.3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4.4 整合平台数据交互设计
    4.5 整合平台功能架构设计
    4.6 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
        4.6.1 系统管理
        4.6.2 规定类告知业务
        4.6.3 个性化业务告知
        4.6.4 数据统计与查询
        4.6.5 基础信息维护
        4.6.6 网络监控管理
        4.6.7 外部接口集成
    4.7 数据库设计
        4.7.1 设计基本原则
        4.7.2 主要数据库表结构
第五章 系统关键模块的详细设计
    5.1 规定类告知
    5.2 个性化告知业务
第六章 基于动态融合的交通信息整合平台的实施与应用
    6.1 整合平台实施步骤
    6.2 整合平台实施所需安装软件
        6.2.1 Oracle 11g
        6.2.2 jboss-4.2.3.GA
        6.2.3 jdk 1.6
    6.3 平台运行所需配合事宜
    6.4 业务场景描述
    6.5 应用效果
    6.6 建设本平台后的优势
        6.6.1 采用原有书面告知方式
        6.6.2 采用基于动态融合的交通信息整合平台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我国道路交通行政执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相关概念
    一、道路交通行政执法涵义
        (一)道路交通的涵义
        (二)行政执法的涵义
        (三)道路交通行政执法涵义
    二、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章 我国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的现状及其问题
    一、我国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的现状
    二、我国道路交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与公安之间权力内耗,存在多头执法
        (二)交通法律法规不健全,立法滞后,立法不严谨
        (三)执法程序不规范,行政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四)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默许甚至公开纵容违法
        (五)行政执法过程中重处罚轻教育
    三、因道路交通行政执法问题而形成的危害
        (一)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二)损害政府形象
        (三)损害公平公正的法律精神
        (四)败坏社会道德风尚
    四、引发我国道路交通行政执法问题的原因
        (一)道路交通行政执法主体不明确
        (二)执法经济是道路交通行政执法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
        (三)行政自由裁量权恣意行使
        (四)法律监督制度的缺失导致道路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失误和偏差
        (五)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第三章 国外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经验启示
    一、国外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经验
        (一)英国:综合交通执法模式
        (二)美国:处罚与教育并重
        (三)墨西哥:交通法规细化便于执法
        (四)韩国:执法过程完全公开
    二、国外道路交通行政执法对我国的启示
        (一)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
        (二)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对交通行政执法的要求
第四章 建设服务型交通的对策建议
    一、改革道路交通行政执法体制是建设服务型交通的难点
        (一)事权关系应明确将“政企、政事、事企和政资”分开
        (二)机构调整朝大交通方向发展
        (三)职能配置上将具体环节分离
    二、完善道路交通行政执法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二)改变运政执法机构的性质,保障交通行政执法部门经费来源
        (三)加速行政执法程序立法,防止行政执法专权的倾向
        (四)强调权力约束,固化多元监督
        (五)积极运用科技技术,提高服务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驾驶证年审与交通违章记分(论文参考文献)

  • [1]机动车行驶证累积记分制探析[D]. 刘纵纬. 国防科技大学, 2019
  • [2]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对策研究[D]. 林杨. 重庆交通大学, 2015(04)
  • [3]我国道路交通违法累积记分制度的重构研究[J]. 江山.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05)
  • [4]我国停车管理法律问题研究[D]. 王慧. 东南大学, 2015(08)
  • [5]电子取证对交通违章案件处罚程序的影响[J]. 邵燕芬.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01)
  • [6]电子警察执法的行政法分析[D]. 邬智慧. 中南大学, 2012(05)
  • [7]交通管理中非现场执法模式的思考[D]. 唐云萍.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7)
  • [8]公安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佘勇. 山东大学, 2011(06)
  • [9]基于动态融合的交通信息整合平台的设计与实施[D]. 徐峰.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4)
  • [10]我国道路交通行政执法问题研究[D]. 张静.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驾照年审及交通违章积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