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喜欢的外在奖励及应用

小学生喜欢的外在奖励及应用

一、小学生喜好的外在奖赏及其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紫荆[1](2021)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在线学习态度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高校实施了大规模在线学习。大学生需要从现场集体学习环境转向孤立的个人在线学习环境。作为具有一定网络学习经验和能力的学习主体,大学生的在线学习心理准备值得关注。本研究旨在调查疫情期间参与在线学习的大学生的在线学习态度,优化未来的线上线下混合学习,为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其他突发事件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从对在线学习的认识、在线学习体验和持续性投入三个维度对在线学习态度进行了总体评价。结果表明,大学生总体在线学习态度趋于良好,受年级维度影响显着,随着在线学习经验积累,学习者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学习态度都有所提升;对在线学习的认识和在线学习体验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持续性投入。因此应直面现有大规模在线教学中暴露出的平台建设与学习者自我管理等问题,通过有针对性且有效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来充分发挥在线学习灵活性的价值,改善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在线学习任务,提升大学生的在线学习态度。

张雅丽[2](2021)在《大学生自我领导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及实践启示》文中研究表明

徐燕刚[3](2021)在《农村欠发达地区中学生学习动机研究》文中提出学习动机是学生个体以学习目标为导向,激励和引导自己选择偏向的学习行为,并指引自己完成既定学习目标的动力过程。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现实教育问题的反映。农村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正面临中学生学习偏狭之困,教育和学习的功利化问题比较突出。学习动机是解析农村欠发达地区教育生境的一把钥匙,即通过对学生学习动机主导类型的性质与成因问题的追究,可以深刻反思教育和文化环境的相关问题,促进教育文化环境的优化,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早日实现。本研究主要从文化的视角,以“自我决定理论”为指导,依据建构主义的方法论,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研究方法,以学生“学习努力目标”为切入口,系统探讨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中学生学习动机主导类型的性质及成因,揭示其学习动机主导类型形成的教育和文化问题,进而深入思考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中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形成的教育条件和基础。整个研究包含七大部分:绪论,农村欠发达地区中学生学习动机的主导类型及性质,农村欠发达地区中学生工具性学习动机的成因,农村欠发达地区中学教育工具化的文化分析,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心理内涵与教育条件,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形成的教育路向,结论和展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中学生学习动机有5种主导类型:按频次多少依次是自我提高动机、健康动机、获得认可动机、成就动机、独立动机。“抽样整体学生”、“学优生”、“中等生”、“学差生”学习动机的主导类型相同。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中学生主导学习动机表现出明显的工具性,具体表现为学生以“学习成绩”为工具或中介的个人物质与荣誉的外在目标追求。自我提高动机、获得认可动机、成就动机的工具性最为明显,其外在目标分别占比83.39%、95.83%、84.66%。健康动机和独立动机表现出以学习为中心的适应性特点。(2)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中学生工具性学习动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控制性的文化环境,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家校结构性的贫困条件、家校惯常性的控制方式、教育高竞争的考试制度。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中学生工具性学习动机产生的文化根源是人们追求等级的文化,通过教育工具化得以系统反映,并被教育主体认同和强化。教育工具化增强了文化环境的控制性和系统性。(3)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中学教育工具化的行为层表现是教育主体(主要指家长、老师和学生)聚焦考试成绩,认为成绩高就是有出息、成绩高才有面子,一切管教都是为学生好;价值层表现是聚焦工具价值的教育理解与选择,认为教育和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好的道德适应、更高的等级地位;信仰层表现是聚焦物质结果的人的生命意义的理解,认为人的生命意义在于重生(身体第一)、重德(处好关系)、重为(被瞧得起)。(4)本研究认为改变教育工具化现状,促进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是教育改进之关键。内在学习动机的核心内涵主要体现的是个体“自主-能力”之基本需要,“志趣-精神”之核心价值,“自由生活”之生命意义。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需要教育主体形成天赋尊严的共识,需要建设支持学生自主的文化环境,需要积极促进教育与生活的相互融通。而文化环境的建设又需要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现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通之处。(5)本研究认为生活的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生活的教育与内在学习动机共同指向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对人的生命自由的追求。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寓于生活的教育的过程之中,以自主选择、自我价值和自我激励为重要特征。生活的教育旨在通过推动尊重人的生命的社会建设、形成民主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形成系统的促进内在学习动机形成的支持性文化环境。

岳燕[4](2021)在《退休精神: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多个案研究》文中提出伴随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的提升和生育率的下降,老龄化问题已然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命题。城市老年人不但有物质养老保障的诉求,还有精神文化的渴求,老年教育机构“一座难求”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年团队学习作为一种老年人自我教育与学习、自主组织与管理、灵活弹性的老年学习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老年教育机构的这一困境。老年学习团队的核心人物——“带领人”不仅是老年学习者一员,更担负着组建与管理团队、帮教团员等重要使命。为此,从社会学的视角,理解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是如何构建角色认同的,其角色认同的特征是什么,进而探究优秀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成为”团队领袖历程中的角色认同机制,探究其在退休后角色再造中所体现的人的终身发展的主体性,以及从中升华的退休精神,是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斯特赖克(Stryker)的角色认同理论被用来解释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占据的象征符号及与之相关的意义诠释。角色认同显着性(Identity Salience)也是Stryker的关注焦点。本文以Stryker角色认同理论为视野,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参与式观察收集所甄选的六位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个案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编码,从身份承诺、他人支持、内外奖赏、角色投入四个维度叙事带领人建构“老年教育者”角色认同显着性的图景,再结合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分析框架即角色认知、角色情感、角色互动三个层面跨个例诠释不同带领人角色认同的特征,形塑老年教育者、终身学习者、组织活动者、团队管理者、志愿服务者、智慧长者等多重角色身份,形成带领人自我标定内在化即自我角色认同与社会角色认同的一致,回应了带领人通过角色认同占据某一社会位置的角色认知、角色扮演、角色执行过程。由此进一步揭示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机理与本质。基于个案叙事和跨个案分析,本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建构过程和特征。主要概括为个体角色认知、“工作”角色情感、角色行为与互动三个层面。带领人从中形成了共通的角色认同特征:即协调团队成员,注重情感交汇;乐于奉献,具有志愿精神;上情下达,成为沟通桥梁;技艺见长,成长为老年教育者;处事见强,形成智慧积淀;各异的角色认同风格:强技艺专业特色型、强兴趣共同爱好型、强运营重视制度安排型三种。形成角色认同社会化的角色集合。主要表现为带领人价值观社会化构建社会认同,带领人组建团队学习活动强化社区(机构)认同,带领人终身学习促动自我角色认同三方面。带领人角色社会化体现为(PSPCLM)角色集合,它是带领人构建社会认同的依据;带领人的人际关系社会化表现为其自身与个体、团队、团队管理方、指导教师、赞助者、社区等利益相关方形成的多元互动体,它是带领人强化社区(机构)认同的依据;带领人作为团队发展的“粘合剂”,争取外援的“主心骨”是其促动自我角色认同的依据。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机理。角色认知、角色情感、角色互动三者的互动整合。其中角色认知是角色认同的基础,角色情感是角色认同的依据,角色互动是角色认同的动力。带领人角色认同具有个体主体性和社会结构性。角色认同的个体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人本主义:角色认同促进老年人终身学习、彰显人的全面发展、体现退休精神的伦理价值;角色认同的社会结构性主要表现为对老年教育的启示:角色认同昭示老年教育的外因内化作用、弥合老年教育的价值冲突、挖掘老年教育的智慧价值。在带领人实现角色认同,体现退休精神的过程中则酝酿、沉淀、生成了智慧,它外显于为人处事、对待得失的超然态度,内修于涵泳道德,润泽文明的内心平静。由此重新诠释了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定义和退休精神的内涵。本研究拓展了角色认同理论跨学科应用的场域,展示了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的退休精神,对老年教育的理论内涵有了进一步探究,提出了培育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的建议。

庞胜楠,李攀,柳旭东[5](2021)在《新加坡中文少儿图书出版生态学研究》文中认为新加坡立足文化价值主导模式来培育本土中文少儿图书,并已经形成相对独特的出版系统,而其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在时间维度上构成了中国中文少儿图书出版业的"未来式",所以对新加坡中文少儿图书出版行业的研究兼具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双重价值。本文从生态学视角出发,将新加坡中文少儿图书出版行业视为一个有机生态系统,重点从生态空间、生态动能、生态种群三个主要维度对其进行剖析,探究新加坡中文少儿图书出版生态系统的内在运作样态,以形成对中国少儿图书出版行业富有启示的生态观照。

王紫乐,杨素香[6](2021)在《自我效能感对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英语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用问卷在问卷星上对来自河南理工大学207个样本进行施测。对收集到的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和英语学习动机相关显着。回归分析表明,自我效能感各项变量对英语学习动机具有显着预测作用。由此得知,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可以预测英语学习动机的强弱,从而对学习产生影响。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坚信自己的活动效能,会倾向于想象获得成功的活动场面并体验与活动有关的身体状况的微妙变化,有助于支持并改善活动的行为执行过程,从而增强自己的学习动机过程。这对于从提高自我效能感的角度提升学习动机,进而影响英语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张莉萍[7](2020)在《小学初任教师师爱践行研究》文中提出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师爱是教育爱的核心,只有爱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小学初任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初为人师,对未来的职业既充满热情又夹杂着担忧,由于缺乏足够的教育实践经验,在现实的师爱践行中,他们往往更容易陷入“两难境地”:他们自认为对学生足够关爱,但是并未起到很好的关爱效果或者学生对此很少做出正向回馈。走近小学初任教师和学生,对小学初任教师师爱践行样态进行追踪,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既能让小学生得到更好的师爱,更有助于小学初任教师摆脱其在职业初期遭遇的师爱践行问题,较好地度过职业适应期。本研究运用访谈法、观察法和问卷法,将S市S区7位小学初任教师和10名小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观察师生互动课堂,运用理论分析和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来探究小学初任教师师爱践行的真实样态,然后从师爱践行的目的、对象、方式和过程四个方面对小学初任教师师爱践行状况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发现,小学初任教师在践行师爱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师爱践行的目的具有占有倾向。小学初任教师践行师爱是为了学生的道德品行、为了学生的成绩、为了课堂教学顺利开展。(2)师爱践行的对象有失偏颇。他们比较关注“可爱的”、“特殊的”及“调皮的”学生。(3)践行师爱的方式简单化,包括有求必应式、严苛指责式和怜悯奖赏式三种方式。(4)师爱践行的过程具有霸道倾向,缺少对学生的倾听、不会“爱”的表达以及缺乏对小学生的尊重。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小学初任教师师爱观念认识上存在偏差;教育价值观功利化;学校欠缺对小学初任教师的引导、帮助;小学初任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为此,建议采取以下策略来解决小学初任教师师爱践行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教师教育新模式,包括师范教育和岗前培训;学校给予教师人文关怀,信任小学初任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给予他们帮助,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小学初任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懂爱、要能爱、也要会爱;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小学初任教师敢爱、能爱,如提高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教师时间和空间得到保证、完善学校教育评价标准和体系。

白璐莹[8](2019)在《幼儿教师感知工作限制、工作动机与自主支持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幼儿园教育改革中“自主”的价值被数次强调,为顺应幼儿教育的发展潮流,有些幼儿园开展“自主游戏”和“自主学习”作为本园的特色,在幼儿园的宣传中“自主”一词出现的频率开始增加。在人们认识到自主性能力培养的意义和紧迫性的同时,却又陷入矛盾中,在具体活动中因受到传统观念、教育模式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也出现许多误区。在以幼儿为本的今天,自主支持型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幼儿内在动机,更好的调动幼儿积极性,更好的满足幼儿的自主性的需要。自主支持主张处于权威地位的人能够采纳他人的观点,认同其感受、提供适切的信息及选择的机会,尽可能减少运用压力和要求,那么学生、子女或下属的自主性得到支持,会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但幼儿教师的自主支持风格的教学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塑造教师自主支持行为,因此研究者借鉴国外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成果,编制测量幼儿教师自主支持氛围问卷,通过对教师感知工作限制和工作动机的关系分析,进一步对幼儿教师自主支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本研究使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对300位幼儿教师进行关于幼儿教师感知工作限制、工作动机与自主支持关系的研究。问卷调查包括四个部分:基本人口学变量,幼儿教师自主支持倾向,教师感知工作中的限制,教师工作动机。研究发现:(1)自编《幼儿教师自主支持问卷》可作为有效测量幼儿教师自主支持倾向的量表;幼儿教师自主支持总分较高,说明教师在实际中会对幼儿采取更多的自主支持。但高度控制维度差异较大,说明不同教师控制倾向有明显不同;不同教龄、月收入、日工作时长的幼儿教师在自主支持水平有及其显着差异,其次不同性别、年龄、班级人数、幼儿园类型、幼儿园等级有显着差异,而不同学历、劳动关系类型、配班模式的幼儿教师自主支持水平没有显着差异;(2)幼儿教师感知到“家长、同事、管理者的要求”以及“材料的限制”对幼儿教师自主支持呈显着负相关,而当教师感受到工作中更多的“支持”,以及感觉到应对“幼儿行为表现负有责任”时,教师倾向于表现出自主支持型氛围。其中“要求”“材料”“幼儿”三个变量可以有效预测与解释幼儿教师控制或自主支持倾向。自主支持与内部动机呈显着正相关,与外部动机(认同调节、外部调节)和无动机显着负相关。其中幼儿教师动机来源“内在动机”或“无动机”可以有效预测与解释幼儿教师控制或自主支持倾向。(3)工作动机在幼儿教师自主支持与感知工作限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教师对工作中限制的感知不仅能够直接作用于个体自主支持行为,也可以通过工作动机间接影响自主支持行为。

李滨[9](2019)在《社会资本对校园足球运行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校园足球的不断推进,校园足球运行绩效正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虽然校园足球的运行绩效离不开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如何扎实推进校园足球,提升运行绩效,不可忽视非物质资源所起的作用与影响。社会资本理论是社会科学一种新的解释范式,强调人际之间因互动关系而形成的非物质资源作用,主要体现在基于社会网络构建而形成的社会互动、信任、规范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共同价值观、愿景及认知等。社会资本依附于社会网络中不同个体间的社会互动而存在,并由此促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高效整合,提升集体行动效率,从而获取更好的社会效益或绩效。据此,本研究引入社会资本理论,从制约校园足球运行绩效提升的几类突出因素入手,通过文献查阅与梳理,挖掘这几类因素与社会资本的内在关联以及和校园足球运行绩效之间的逻辑。通过理论演绎与实证分析,阐释社会资本与校园足球运行绩效间的内在逻辑,社会资本各维度与运行绩效间的作用机制,从而为如何扎实推进校园足球,提升校园足球运行绩效提供理论借鉴。本研究选取部分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为研究对象,借鉴与参考哈皮特(Nahapiet)和戈沙尔(Ghoshal)的社会资本三维度理论和科恩(Cohen)和列文萨奥(Levinthal)的吸收能力理论构建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分别从结构维度(社会互动)、关系维度(认知信任)、认知维度(共同愿景)及吸收能力进行测度与检验。包括解释变量(社会资本)、中介变量(吸收能力)、被解释变量(运行绩效)及控制变量(学校行政地域特征、学校办学类型特征及学校是否足球传统项目学校)等4类变量和相应7条假设路径关系。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收集校园足球相关的理论文献;通过实地调研与专家访谈,进一步全面了解校园足球运行绩效的实际现状与存在问题;并通过数理统计法对440份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证社会资本影响校园足球运行绩效的路径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1)社会互动对吸收能力具有显着直接正向影响,学校社会资本中社会互动水平越高,学校吸收能力就越强;(2)认知信任对吸收能力具有显着直接正向影响,学校社会资本中的认知信任水平越高,学校吸收能力就越强;(3)共同愿景对吸收能力具有显着直接正向影响,学校社会资本中的共同愿景水平越高,学校吸收能力就越强;(4)吸收能力对校园足球运行绩效具有显着直接正向影响,学校吸收能力水平越高,校园足球运行绩效就越强;(5)社会互动对校园足球运行绩效具有部分正向影响,学校社会资本中的社会互动水平越高,校园足球运行绩效就越强:(6)认知信任对校园足球运行绩效无直接显着正向影响,需通过吸收能力间接正向影响校园足球运行绩效;(7)共同愿景对校园足球运行绩效无直接显着正向影响,需通过吸收能力间接正向影响校园足球运行绩效。研究结论:(1)社会资本对校园足球运行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2)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对学校吸收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3)学校吸收能力显着正向影响校园足球运行绩效且在社会资本与校园足球运行绩效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4)学校的行政区域特征、学校办学类型特征以及是否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在吸收能力和运行绩效变量存在差异。

张秀丽[10](2018)在《城乡结合部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大连金普新区某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向外围延伸,城乡结合地带越来越多,城乡结合部学校便应运而生。在这种学校里,学生来源比较复杂,有城市孩子,而大部分都是外来务工者的子女。这些孩子学习习惯不尽相同,因而带来的教育问题复杂而多样化。“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足以见得习惯对命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正是小学阶段,低年级又是习惯养成关键期的初始阶段,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孩子终身受益。因而研究城乡结合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大连金普新区城乡结合部某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将研究者所在学校低年级学生的课前学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以及课后学习习惯与城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对比,分析出城乡结合小学1、2年级学生在学习习惯上表现出的特点。结合本人多年的教育实践和问卷调查内容分析出影响城乡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如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并且针对习惯现状和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研究中的教育实践,研究者探究了一些对城乡结合部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较为有效的策略。学生教育策略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习的关键期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家庭教育策略中要求家长改善家庭氛围,转变教育理念;学校教育策略中利用学校的特色办学及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社会教育策略中政府教育部门加快实现教育公平。最终改善城乡结合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二、小学生喜好的外在奖赏及其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学生喜好的外在奖赏及其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在线学习态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一)在线学习态度的含义
    (二)在线环境下学习态度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及样本分布
    (二)研究过程及方法
        1.问卷编制
        2.问卷发放与回收
        3.数据处理与分析
四、研究结果
    (一)在线学习情况分析
        1.在线课程学习经历
        2.在线课程学习现状
    (二)在线学习态度分析
        1.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分析
        2.影响在线学习态度的因素分析
        3.学生在线学习态度各维度关系分析
五、结论与讨论
    (一)大学生在线学习态度表现良好,持续性投入较高,随学习经验发展变化
    (二)对在线学习积极的认识和体验促进持续性行为投入
    (三)从课程管理和学生能力角度解决在线学习困难

(3)农村欠发达地区中学生学习动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价值和人生发展密切关联
        1.1.2 农村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正面临中学生学习偏狭之困
        1.1.3 学习动机是解析农村欠发达地区教育生境的一把钥匙
    1.2 研究综述
        1.2.1 农村欠发达地区学生学习相关研究
        1.2.2 学生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
        1.2.3 已有研究述评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学习动机
        1.3.2 农村欠发达地区
        1.3.3 教育工具化
        1.3.4 文化依据
        1.3.5 生活的教育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设计
        1.5.1 理论基础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5.4 被试选择
        1.5.5 数据处理
2 农村欠发达地区中学生学习动机的主导类型及性质
    2.1 农村欠发达地区中学生学习动机的主导类型及特点
        2.1.1 问卷的科学性分析与学习动机的具体类型
        2.1.2 类型特点与比较分析
        2.1.3 主导类型及特点小结
    2.2 农村欠发达地区中学生学习动机主导类型的共性特点:工具性
        2.2.1 工具性学习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依据
        2.2.2 工具性学习动机的具体努力目标表现
        2.2.3 工具性学习动机的三种主要差异表现
3 农村欠发达地区中学生工具性学习动机的成因
    3.1 自我决定理论的依据
        3.1.1 家校结构性的贫困条件
        3.1.2 家校惯常性的控制方式
        3.1.3 教育高竞争的考试制度
    3.2 工具性学习动机的文化生境
        3.2.1 选拔文化
        3.2.2 功名文化
        3.2.3 等级文化
    3.3 追求等级的文化把教育作为工具
        3.3.1 中国封建社会五位思想家的教育观点
        3.3.2 西方三位哲学家的教育观点
4 农村欠发达地区中学教育工具化的文化分析
    4.1 教育主体的行为层表现:聚焦考试成绩
        4.1.1 成绩高就是“有出息”
        4.1.2 成绩高才会“有面子”
        4.1.3 一切管都是“为他好”
    4.2 教育主体的价值层表现:聚焦工具价值
        4.2.1 为更好的物质生活
        4.2.2 为更好的道德适应
        4.2.3 为更高的等级地位
    4.3 教育主体的信仰层表现:聚焦物质结果
        4.3.1 重生:身体第一
        4.3.2 重德:处好关系
        4.3.3 重为:被瞧得起
5 回归自我价值: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心理内涵与教育条件
    5.1 学习动机的生成逻辑
        5.1.1 学习动机形成的心理序列:信仰-价值-需要-动机-目标
        5.1.2 学习动机的价值根源:社会文化环境
        5.1.3 学习动机的性质调节:文化建设
    5.2 内在学习动机的核心内涵
        5.2.1 基本需要:自主-能力
        5.2.2 核心价值:志趣-精神
        5.2.3 生命意义:自由生活
    5.3 内在学习动机形成的教育条件
        5.3.1 教育主体形成天赋尊严的共识
        5.3.2 建设支持学生自主的文化环境
        5.3.3 积极促进教育与生活相互融通
6 生活的教育: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形成的教育路向
    6.1 生活的教育之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生命自由
        6.1.1 生活的教育是更新人的生活的教育
        6.1.2 生活的教育是培育人的志趣的教育
        6.1.3 生活的教育是重建人的自尊的教育
    6.2 内在学习动机是开启人的生命自由的钥匙
        6.2.1 内在学习动机开启人的有意义的生命活动
        6.2.2 内在学习动机开启人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6.2.3 内在学习动机开启人的无限可能的人生发展
    6.3 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寓于生活的教育过程之中
        6.3.1 自主选择寓于更新生活的过程之中
        6.3.2 自我价值寓于培育志趣的过程之中
        6.3.3 自我激励寓于建立自尊的过程之中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退休精神: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多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现实背景:我国已呈现快速老龄化趋势
        二、个人感情:老年阶段是必经的人生历程
        三、工作实践:老年群体是主要的服务对象
        四、专业使命:老年教育是成人教育的组成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角色认同研究的基础
        二、角色认同研究的三种取向
        三、角色认同应用的相关研究
        四、基于文献综述的启示
    第三节 研究问题、思路与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意义
    第四节 核心概念
        一、老年学习团队
        二、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
        三、角色认同
        四、社会认同
        五、退休精神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多元化视角的角色认同研究
        一、结构功能论与角色认同
        二、批判论与角色认同
        三、符号互动论与角色认同
    第二节 斯特赖克(Stryker)角色认同理论
        一、个体与社会
        二、相关理论统合
    第三节 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分析框架
        一、带领人的老年学习团队认同
        二、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第四节 多个案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一、个案选定依据
        二、个案情况概览
        三、资料收集方法
        四、研究调研实况
        五、调研资料编码
第三章 个案一:瓷刻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第一节 禀赋和爱好滋生终身学习瓷刻的土壤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毕生精研瓷刻技艺
        二、身份承诺——组团学习:组建团队传承非遗文化
        三、内外奖赏——团队成员互助,肯定学习价值
    第二节 瓷刻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二、角色情感:工作层面
        三、角色互动:与团队、社区学校互动
第四章 个案二:形体舞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第一节 学习是福命的根源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二、身份承诺——组建团队:心灵舞者的乐园
        三、他人支持——交口称赞,情感融洽
    第二节 形体舞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二、角色情感:角色自尊与幸福感
        三、角色互动:与团队、家庭、社区互动
第五章 个案三:推进员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第一节 做老年学习的宣传者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自我学习带动他人学习
        二、身份承诺——组团学习:组织运行虚拟网上学习团队
        三、内外奖赏——内外力驱动团队持续发展
    第二节 推进员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二、角色情感:工作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角色互动:与团队、机构互动
第六章 个案四:编织团队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第一节 编织退休的学习生活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二、身份承诺——组建团队:团员拥戴,担任领头雁
        三、他人支持——组团得法,调和矛盾
    第二节 编织团队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二、角色情感:角色归属感与自信感
        三、角色互动:与团员、家庭、机构互动
第七章 个案五:山水画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第一节 丹青挥墨述人生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自我坚持学习书画
        二、身份承诺——组建团队:无私奉献,服务团队
        三、他人支持——分组学习,书画协调共进步
    第二节 山水画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二、角色情感:角色归属感与自尊感
        三、角色互动:与团员、家庭、社区互动
第八章 个案六:老年男声合唱团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第一节 合唱团的起伏全记录
        一、角色投入——一波三折,坚持学习
        二、身份承诺——教学齐鸣
        三、他人支持与内外奖赏——合唱业绩推动团队持续发展
    第二节 老年男声合唱团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二、角色情感:角色使命与责任感
        三、角色互动:与机构互动及意义协商
第九章 跨个案分析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建构过程
    第一节 带领人角色认知
        一、带领人学习力分析
        二、带领人性别分析
        三、带领人退休前职业分析
    第二节 带领人“工作”角色情感
        一、带领人“工作领导力”分析
        二、带领人领导力管理风格分析
        三、带领人团队管理力分析
    第三节 带领人角色互动
        一、夫妻关系更趋于和睦
        二、代际关系更趋于互补
        三、增进社区参与的黏合力
        四、增加个体对社区的认同度
第十章 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本质
    第一节 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机理
        一、角色认知是角色认同的基础
        二、角色情感是角色认同的依据
        三、角色互动是角色认同的动力
    第二节 角色认同的个体主体性
        一、角色认同促进老年人的终身学习
        二、角色认同彰显人的全面发展
        三、角色认同体现退休精神的伦理价值
    第三节 角色认同的社会结构性
        一、角色认同昭示老年教育的外因内化作用
        二、角色认同弥合老年教育的价值冲突
        三、角色认同挖掘老年教育的智慧价值
结语
    第一节 研究基本结论
        一、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建构过程
        二、带领人角色认同具有共通性特征与各异性特色风格
        三、形成带领人角色认同社会化的角色集合
        四、挖掘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机理
        五、带领人角色认同具有个体主体性和社会结构性
        六、诠释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定义
        七、重释退休精神的内涵
    第二节 实践启示
        一、政府推动与老年学习团队自我发展相协同
        二、培育老年学习团队与培训带领人相同步
        三、知识技能与老年学习者资源化主张相互补
        四、老年学习团队与全年龄段学习团队相融合
    第三节 论文突破与反思
        一、论文突破点
        二、论文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受访对象的研究事项说明
    访谈提纲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新加坡中文少儿图书出版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态空间:持续改善中的环境维度
二、生态动能:文化价值主导模式下的多维因素
    (一)文化认同驱动
    (二)本土文化驱动
    (三)内在奖赏驱动
三、生态种群:内容生产者的自我表露
四、生态观照:对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启示
    (一)步入国际的困境与破局
    (二)空间挤压下的突围
    (三)盈利与情怀的博弈
    (四)文化的冲突与协商

(6)自我效能感对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1. 研究综述。
    2. 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数据处理方法。
    3. 研究工具。
    4. 数据收集。
三、研究结果
    1.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相关关系。
    2. 自我效能感对英语学习动机的预测作用。
四、结论
五、教学启示
    1. 我们在设立学习目标和学习认为时,不能脱离学生的能力范围,并让全体学生体会不断探索并能成功的快乐。
    2. 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归因倾向,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以形成正确的归因。
    3. 善于利用成功的案例使学生认为他们可以做到,相同水平的的成功案例更容易让他们产生共鸣。
    4. 教师对学生应该充满积极期望。

(7)小学初任教师师爱践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师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1.1.2 师爱问题是初任教师面临的挑战
        1.1.3 师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1.1.4 师爱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必备条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述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师爱
        1.4.2 师爱践行
        1.4.3 小学初任教师
    1.5 研究设计与实施
        1.5.1 研究问题
        1.5.2 研究方法
        1.5.3 调查对象
        1.5.4 研究思路
        1.5.5 研究过程
2 小学初任教师师爱践行的问题
    2.1 多样化师爱目的,突出占有倾向
        2.1.1 为了小学生的道德品行
        2.1.2 为了小学生的学习成绩
        2.1.3 为了教育教学顺利推进
    2.2 差别化师爱对象,显然有失偏颇
        2.2.1 关爱“可爱的”学生
        2.2.2 关爱“特殊的”学生
        2.2.3 关爱“调皮的”学生
    2.3 简单化师爱方式,模糊真伪界限
        2.3.1 有求必应式
        2.3.2 严苛指责式
        2.3.3 怜悯奖赏式
    2.4 自我化师爱过程,表现霸道倾向
        2.4.1 缺少对学生的倾听
        2.4.2 不会“爱”的表达
        2.4.3 缺乏对学生的尊重
3 小学初任教师师爱践行问题的归因分析
    3.1 教师师爱观念认识上的偏差
        3.1.1 教师受传统“重知轻情”影响极大
        3.1.2 教师个人对师爱的认识不够清楚
        3.1.3 部分小学初任教师学生观的错位
    3.2 教育价值观功利化影响师爱践行
        3.2.1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偏差
        3.2.2 教育评价的功利观念主导
    3.3 学校对初任教师的引导、帮助欠缺
        3.3.1 学校管理者对师爱践行的引导不够
        3.3.2 资历较深的教师对初任教师帮助较少
    3.4 小学初任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
        3.4.1 教师对学生主体的把握不准
        3.4.2 教师与学生情感交往较缺乏
        3.4.3 教师的爱与学生的需求失衡
4 纠正小学初任教师师爱践行问题的策略
    4.1 改革教师教育模式,注重教师师爱培养
        4.1.1 师范教育中增加情感教育课程比重
        4.1.2 岗前培训中逐渐加强教育爱的渗透
    4.2 学校给予人文关怀,帮助教师践行师爱
        4.2.1 学校信任小学初任教师
        4.2.2 学校领导树立表率作用
    4.3 教师坚持育人为本,把握师爱本质价值
        4.3.1 教师懂得什么是爱,领悟师爱的真谛
        4.3.2 教师为何能够去爱,提升施爱的能力
        4.3.3 教师学会怎样去爱,探寻真爱的方法
    4.4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保障教师关爱行为
        4.4.1 提高小学初任教师社会经济地位
        4.4.2 保证小学初任教师的时间和空间
        4.4.3 完善教育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5 结语
    5.1 总结
    5.2 反思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幼儿教师感知工作限制、工作动机与自主支持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自主支持对幼儿自主发展有重要价值
        (二)工作环境中的限制和压力与教师自主支持有紧密联系
        (三)工作动机在外部环境与行为间存在中介效应
        (四)有关幼儿教师自主支持研究的局限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幼儿教师自主支持
        (二)教师感知工作限制
        (三)教师工作动机
    四、文献综述
        (一)教师自主支持研究综述
        (二)教师工作限制的研究综述
        (三)教师工作动机研究综述
        (四)教师感知工作限制、工作动机与自主支持的关系研究
    五、研究内容
        (一)幼儿教师自主支持问卷、感知工作限制问卷检验
        (二)幼儿教师自主支持现状研究
        (三)幼儿教师感知工作限制对自主支持的影响——工作动机的中介作用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对象
        (一)访谈对象
        (二)问卷对象
    四、研究方法与工具
        (一)访谈法
        (二)问卷法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一、幼儿教师自主支持问卷、感知工作限制问卷检验结果
        (一)幼儿教师自主支持问卷检验
        (二)教师感知工作限制问卷检验
    二、教师自主支持现状统计结果
        (一)教师自主支持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不同教师自主支持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性分析
    三、幼儿教师感知工作限制、工作动机与自主支持的关系
        (一)幼儿教师感知工作限制、工作动机与自主支持的相关分析
        (二)幼儿教师感知工作限制、工作动机与自主支持的回归分析
    四、幼儿教师工作动机在自主支持与感知工作限制的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一)幼儿教师感知工作限制、工作动机与自主支持的总分相关分析
        (二)幼儿教师工作动机中介效应检验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一、幼儿教师自主支持现状分析
        (一)幼儿教师自主支持的特点分析
        (二)幼儿教师自主支持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二、幼儿教师自主支持与感知工作限制、工作动机关系分析
        (一)幼儿教师自主支持、感知工作限制关系分析
        (二)幼儿教师自主支持、工作动机关系分析
        (三)幼儿教师感知工作限制、工作动机关系分析
        (四)工作动机的部分中介效应分析
第五章 结论建议及不足
    一、结论
    二、建议
        (一)转变幼儿教师儿童观,增强对幼儿自主的认识
        (二)改变幼儿教师激励观念,营造自主支持的活动氛围
        (三)保障幼儿教师的基本权益,增加教师工作热情
        (四)给予教师专业自主权,内化教师工作动机
        (五)开展幼儿教师专业培训,正确认识自主支持
    三、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幼儿园情景常见度问卷
    附录二 :预问卷
    附录三 :正式问卷
    附录四 :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介

(9)社会资本对校园足球运行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 校园足球运行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2.1.1 结构性影响因素
        2.1.2 关系性影响因素
        2.1.3 认知性影响因素
        2.1.4 研究评述
    2.2 社会资本对校园足球运行绩效影响研究
        2.2.1 社会资本理论相关研究
        2.2.2 社会资本对校园足球运行绩效的影响
    2.3 吸收能力对校园足球运行绩效的影响研究
        2.3.1 吸收能力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2.3.2 吸收能力理论的应用研究评价
        2.3.3 吸收能力对校园足球运行绩效的影响
    2.4 社会资本对吸收能力的影响研究
    2.5 相关概念界定
        2.5.1 本研究对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
        2.5.2 本研究对吸收能力概念的界定
        2.5.3 本研究对校园足球运行绩效概念的界定
    2.6 理论依据
        2.6.1 社会网络理论
        2.6.2 社会交换理论
        2.6.3 信任理论
        2.6.4 社会认知理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假设和模型构建
    3.1 社会资本对吸收能力的影响
    3.2 社会资本对运行绩效的影响
    3.3 吸收能力对运行绩效的影响
    3.4 社会资本、吸收能力与校园足球运行绩效理论概念模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结果
    4.1 问卷设计
        4.1.1 问卷设计原则
        4.1.2 问卷设计过程
        4.1.3 研究变量测量
        4.1.4 初始量表修正
    4.2 小样本数据采集与预测
        4.2.1 预测量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小样本测试的方法与标准
        4.2.3 小样本测试的结果
        4.2.4 正式调查问卷的形成
    4.3 实证分析与结果
        4.3.1 确定样本量
        4.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4.3.3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4.3.4 样本数据来源的分布
        4.3.5 验证性因子分析
        4.3.6 潜在变量的赋值
        4.3.7 控制变量的影响分析
        4.3.8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9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4.3.10 中介效应的检验
        4.3.11 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汇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5.1 社会互动对运行绩效的影响
    5.2 认知信任对运行绩效的影响
    5.3 共同愿景对运行绩效的影响
    5.4 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讨论
    5.5 控制变量的讨论
    5.6 案例分析:基于研究理论模型的验证性案例研究
        5.6.1 有关社会资本、吸收能力及校园足球运行绩效的介绍性说明
        5.6.2 习友路小学基本情况概要
        5.6.3 社会资本对校园足球运行绩效影响的访谈记录
        5.6.4 验证性论证
        5.6.5 案例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管理启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管理启示
    6.3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调研访谈提纲
附录2:社会资本对校园足球运行绩效的影响研究(正式问卷调查)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城乡结合部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大连金普新区某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创新
二.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三)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工具
四.城乡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分析
    (一)城乡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分析
    (二)城乡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问题
五.城乡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成因分析
    (一)学生因素
    (二)家庭因素
    (三)学校因素
    (四)社会因素
六.城乡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教育策略
    (一)学生教育策略
    (二)家庭教育策略
    (三)学校教育策略
    (四)社会教育策略
七.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小学生喜好的外在奖赏及其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在线学习态度调查研究[J]. 刘紫荆. 开放学习研究, 2021(06)
  • [2]大学生自我领导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及实践启示[D]. 张雅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农村欠发达地区中学生学习动机研究[D]. 徐燕刚. 四川师范大学, 2021
  • [4]退休精神: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多个案研究[D]. 岳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5]新加坡中文少儿图书出版生态学研究[J]. 庞胜楠,李攀,柳旭东. 出版发行研究, 2021(04)
  • [6]自我效能感对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J]. 王紫乐,杨素香. 校园英语, 2021(15)
  • [7]小学初任教师师爱践行研究[D]. 张莉萍.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幼儿教师感知工作限制、工作动机与自主支持的关系研究[D]. 白璐莹. 沈阳师范大学, 2019(09)
  • [9]社会资本对校园足球运行绩效的影响研究[D]. 李滨.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10]城乡结合部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大连金普新区某小学为例[D]. 张秀丽. 辽宁师范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小学生喜欢的外在奖励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