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期两种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苗期两种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一、水稻苗期两种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王神云[1](2021)在《甘蓝抗根肿病种质资源鉴定及抗性相关基因挖掘》文中研究说明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 L.,简称甘蓝)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变种,是我国栽培的主要叶菜类蔬菜之一,在蔬菜供应和进出口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引起的甘蓝根肿病在世界范围肆虐,严重危害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的生产,造成产量和质量大幅降低。然而,由于抗病资源相对匮乏及病原菌生理小种复杂等原因,使得抗病研究和品种选育进展缓慢。本研究在采集我国甘蓝根肿病重病区的芸薹根肿菌和鉴定其生理小种的基础上,鉴定和筛选甘蓝抗根肿病资源,利用抗、感病材料接种后表达谱的差异、全基因组鉴定和过表达分析,挖掘抗性相关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集湖北省利川市汪营镇和宜昌市火烧坪乡根肿病病发严重区域的病土和病根,分离病原菌,通过显微观察其形态特征,根据芸薹根肿菌ITS序列设计引物对其进行PCR鉴定,确定病原菌为芸薹根肿菌。筛选出Plasmo3-4特异引物可以直接快速的用于甘蓝、白菜、油菜等其他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病原菌检测。随后利用欧洲根肿病鉴别系统(European clubroot differential set,ECD)结合苗期菌土接种法确定了这两个地区根肿菌的生理小种:汪营镇的病原菌为ECD16/4/0,火烧坪乡的病原菌为ECD17/31/13,前者致病力一般,后者致病力极强。因此,以致病力强的火烧坪芸薹根肿菌为接种源,采用苗期菌土人工接种鉴定与成株期自然诱发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88份甘蓝种质资源进行抗性鉴定和筛选,大部分材料在两个时期的抗性表现相对一致,其中CR21两个时期的抗性表现均最强,CR55和CR54分别在苗期和成株期表现最弱。(2)利用已鉴定出的甘蓝抗病和感病高代自交系材料CR21和CR54,在室内幼苗水培接种芸薹根肿菌,采集根部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根肿菌在根毛附着和穿透主要发生在侵染后3天(3 DAI),是RNA-Seq取样的时间。根部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后发现,在CR21和CR54中分别找到了1,057个和4,741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在CR21中541个DEGs表达量上调,而这些基因在CR54中或没有明显变化或表达量下调,通过GO注释和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大部分DEGs参与代谢、转运、信号转导和防御反应,鉴定到165个DEGs与抗病响应相关,包括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激发免疫(PAMPs-triggered immunity,PTI)相关基因和效应子激发免疫(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ETI)相关基因。主要有伤口反应基因(Bo3g135780)、呼吸爆发氧化酶类(RBOHB)、转录因子(WRKY28)、TIR-NBS-LRR类抗病基因(RPS4等),病程相关基因(Pathogenesis-related,PR,Bo 7g005050),脂质转运蛋白类(LTP1),几丁质酶(B04g020930);植物激素响应相关基因,乙烯信号转导(类HRE1和EIN3)、ABA信号转导(PP2C和PYL13)等;细胞壁修饰相关基因(EXP17、PME44)。综上所述,这一研究揭示了 CR21和CR54响应芸薹根肿菌早期侵染的组学差异,并确定了抗病相关候选基因。(3)全基因组共鉴定到61个脂质转运蛋白(BonsLTPs),不均等地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根据8个半胱氨酸残基(ECM)间残基的相似性,将其中59个归为10个类型。组织转录组分析发现除BonsLTPIX2和BonsLTPXL3外,其他59个基因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有表达,部分BonsLTPs基因在花蕾、角果、茎、叶、愈伤组织中有特异表达现象。根肿菌侵染转录组与结构分析相结合鉴定到7个BonsLTPs基因(BonsLTPI.1、BonsLTPI.5、BonsLTPI.9、BonsLTPI.10、BonsLTPI.14、BonsLTPIV.1和BonsLTPIV.6)与根肿病抗性相关,BonsLTPI.5和BonsLTPI.14在拟南芥中过表达后不同程度提高了寄主对P.brassica的抗病性,BonsLTPI.14极显着降低了寄主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BonsLTPI.5显着降低了寄主的病情指数。通过启动子响应元件分析表明它们可能通过加强第一道抵御防线增强抗病性,或者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增强抗病性或对水分或营养缺乏间接响应而增强抗病性。(4)全基因组共鉴定到40个几丁质酶(BoChiAs),不均等地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根据这些基因编码蛋白质序列和结构特性,划分为Ⅰ-Ⅴ五个类型,其中Ⅲ、Ⅴ类型属于家族GH18。组织转录组分析发现11个BoChiAs(类型Ⅳ成员9个)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均没有表达,BoChiAⅣ.12在叶中特异表达,16个BoChiAs基因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有表达。根肿菌侵染转录组与结构分析相结合鉴定到3个BoChiAs基因(BoChiAⅣ.6、BoChiAⅣ.14、BoChiAⅣ.22)与根肿病抗性相关,BoChiAⅣ.6和BoChiAⅣ.14在拟南芥中过表达后和几丁质寡糖处理表明两个基因一定程度提高了寄主对P.brassica的抗病性,几丁质寡糖处理极显着降低了寄主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两个基因降低了寄主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其中BoChiAⅣ.14极显着减轻了寄主的发病程度。通过亚细胞定位和启动子响应元件分析表明上述基因可能通过直接降解病原菌几丁质或被抗病信号诱导降解病原菌几丁质而增强寄主抗病性。本研究鉴定了目前中国甘蓝根肿病最严重区域之一的病原菌生理小种,有针对性地筛选抗性资源,通过转录组分析、BonsLTPs和BoChiAs基因家族鉴定、基因过表达和抗性鉴定研究,获得甘蓝抗根肿病相关基因,可为抗根肿病研究提供参考,还可为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优异材料和新的思路,为根肿病防治策略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严羽[2](2021)在《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生物制剂应用与操作规程制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农业的高产栽培伴随着化学农药与化肥的超频、过量施用,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威胁,正逐步成为影响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寻求更加安全高效的农资产品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生物制剂作为一类对环境友好且具防病增产作用的纯天然药物备受人们关注,特别是在有机种植方面,其更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研究以代表性生物制剂枯草芽孢杆菌、申嗪霉素和春雷霉素为材料,研究生物制剂对稻瘟病的控制效果及其对水稻植株生理生化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为这些生物制剂在生产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生物制剂对稻瘟病的防效分别以药剂进行叶片喷施和种子处理+叶片喷施的方式测定生物制剂对稻瘟病的防效。结果表明,种子处理+叶片喷施的方法对稻瘟病的防效明显高于仅叶片喷施,且相同处理方法下,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稻叶瘟和穗瘟的防效均要高于申嗪霉素和春雷霉素。经10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种子处理+叶片喷施后,清水对照组叶瘟病株率为49.33%,穗瘟病穗率为49.22%,穗瘟病指为32.5;而处理组叶瘟病株率、穗瘟病穗率和穗瘟病指则分别为18.33%、18.25%和16.6;分别以病株率、病穗率和穗期病指计算防效,种子处理和叶片喷施配合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对稻瘟病的防效可达62.84%、63.63%和48.92%。而分别以病株率、病穗率和穗期病指计算防效,申嗪霉素和春雷霉素的防效则为 58.11%、54.62%、34.23%和 54.05%、54.05%、29.85%。2、生物制剂对水稻防御酶的诱导作用以供试药剂进行叶片喷施,处理后,水稻中POD活性均显着升高,且均在施药1 d后,酶活性达最大值;1d后各处理水稻叶片中POD酶活有不规则下降,7 d后春雷霉素处理酶活已与对照无差异。药液处理后1 d内,各理水稻叶片内PPO酶活性与对照无差异;1d后酶活上升,第3d达最高值;第5 d时春雷霉素处理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的酶活已与对照无差异,但申嗪霉素处理不仅在第3 d时的酶性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和对照,且3d后一直呈缓慢下降的趋势,直至第9d,仍显着高于对照。CAT酶活在各处理水稻叶片中的变化情况与PPO酶类似,均是1 d后上升,3d达最高值,第5 d时与对照基本没有差异。SOD酶活测定结果测显示,各药剂处理后其酶活变化不一致;申嗪霉素处理后,酶活一直上升,且直到第9 d仍显着高于对照;枯草芽孢处理后,酶活在第3d和第5d显着高于对照,其它时间点酶活与对照差异不显着;而春雷霉素处理后,SOD酶活基本与对照没有差异,甚至在第7 d和第9 d还明显低于对照。3、生物制剂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分别以药剂进行叶片喷施和种子处理+叶片喷施处理后,相比清水对照,处理组的水稻单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明显增加,且以种子处理+叶片喷施的方法增加效果更为明显。相同处理方法下,枯草芽孢杆菌制剂的作用要优于申嗪霉素和春雷霉素,相较于对照,其单穗实粒数净增了 32粒,结实率提高了14.75%,千粒重增加了2.81g。而申嗪霉素和春雷霉素的穗实粒数净增值、结实粒提高值和千粒穗增加值分别为23粒、13.25%、2.43g和16粒、11.75%、1.82g。稻米品质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制剂处理后稻米品质得到明显提升,且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的稻米品质明显优于申嗪霉素和春雷霉素。以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种子处理+叶片喷施处理后,其稻谷出糙率达85.4%、精米率达76.9%、整精米率达72.4%,而清水对照的出糙率仅为82.5%、精米率为73.2%、整精米率为65.6%;不同处理间,以清水对照处理的青米率为最高,达14.37%;对稻米垩白度与垩白米率的影响处理间有差异,除以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种子处理+叶片喷施的方式稻米垩白度和垩白米率较清水对照有显着下降外,其它处理稻米垩白度和垩白米率均与对照无差异或比对照显着增加。稻米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除以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种子处理+叶片喷施的方式稻米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外,其它处理与对照相比无显着差异。4、基于实验结果与田间实践制定的有机优质稻米生产操作规程依据本文实验结果,在企业现有的有机稻米生产操作规程中增加“通过适当推迟播种期、肥水调控、防虫网覆盖、稻鸭共作、稻蟹共生措施,综合使用效果较好的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源农药减轻有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部分,进一步扩充生产操作内容的丰富性。

刘新[3](2021)在《棉花立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棉花抗性候选基因的发掘》文中研究指明棉花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也在我国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立枯病是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主要棉产区均有发生,对棉花成苗率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关于棉花立枯病的研究集中于致病菌的鉴定、致病力的分化、生防菌的筛选、种子处理剂的筛选、病害的综合防治等方面,而对棉花抗立枯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较少。本研究以从我省主要棉产区病株中分离鉴定得到棉花立枯病主要致病菌—立枯丝核菌为材料,对多种生产中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从中筛选得到抗病和易感的种质资源。通过对抗病和易感种质资源对立枯丝核菌响应的转录组比较分析,筛选获得与立枯病响应和抗性相关的候选基因,并对其代谢通路进行了系统分析,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山东省各地区采集症状明显的病苗及其根际土壤,利用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获得分离物。采用形态学、ITS与18Sr 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获得棉花立枯病的主要致病菌立枯丝核菌AG4-HG亚种。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在接种棉花茎基部后会引起棉花发病,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病症状。2.对7个棉花品种进行立枯丝核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除中棉50对立枯丝核菌表现为“中抗”外,其余品种均为“易感”品种。3.对“中抗”品种中棉50和“易感”品种冀11接菌0 h(CK,即不接菌)、12 h、24 h、36 h的茎基部利用石蜡切片技术进行组织差异分析,发现立枯病菌是从外向内侵染棉花组织细胞,逐渐破环表皮、皮层和维管束细胞,最终导致棉苗的枯死。4.对“中抗”品种中棉50和“易感”品种冀11接菌0 h(CK,即不接菌)、12 h、24 h、36 h的茎基部进行转录组测序,共检测到37223个基因(76851个转录本)的表达,其中已知基因30148个,预测新基因7075个。5.利用转录组测序结果比较分析中抗品种和易感品种接种立枯丝核菌不同时间点与其对应对照基因表达之间的差异,筛选出1478在两种棉花中都较各自对照差异表达的基因,推测这些基因与病原菌响应相关。对这些基因进行GO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代谢过程,和跨膜转运过程中。KEGG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基因显着富集的代谢途径有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萜类和聚酮化合物的代谢、脂质代谢等。6.通过比较“中抗”品种和“易感”品种接种立枯丝核菌不同时间点与其对应对照基因表达之间的差异,我们筛选出4157个在中棉50接种后不同时间点与对照差异显着的基因。这些基因在冀11接种立枯丝核菌后表达未发生显着变化,所以我们推测这4157个基因与抗病相关。对这部分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发现它们主要富集在氧化还原过程,转录调控,跨膜转运过程中。KEGG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显着富集的代谢途径存在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淀粉和蔗糖代谢,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植物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光合作用等过程中。

邱月[4](2021)在《黑龙江省水稻恶苗病发病条件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的水稻生产基地,近年来,水稻恶苗病在黑龙江省育秧过程中发生尤为严重,对黑龙江稻区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选择黑龙江省主栽品种,在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地区水稻恶苗病菌种类及致病性基础上,对影响水稻恶苗病发生的条件及水稻恶苗病的化学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对黑龙江省5个不同水稻种植区采集恶苗病病株样本分离纯化后,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鉴定及致病性测定,明确引起黑龙江省恶苗病发生的病原菌主要是藤仓镰孢菌和层出镰孢菌,且不同地区采集的菌株致病性存在差异,其中庆安采集的菌株(QA)致病力最强。2、对稻种分别进行了4种接种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接种方法的接种效果不同,4种处理中孢子悬浮液喷于稻种的接种效果最好,处理的发病率为24.58%;带菌高粱粒拌土的接种效果最差,发病率仅为7.22%。3、不同条件对水稻恶苗病发病影响的结果表明:浸种温度和催芽温度直接影响水稻恶苗病的发生,温度升高水稻恶苗病发病率增加;在四个接种时期中,芽长半粒谷时藤仓镰孢菌侵入引起的恶苗病发病率最高;浸种催芽过程中,适宜藤仓镰孢菌侵染的温度为32℃。4、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凹玻片法及孢子计数法测定了11种药剂对藤仓镰孢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产孢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对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均较强的有43%戊唑醇悬浮剂、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种衣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和25%咪鲜胺乳油。将对藤仓镰孢菌具有显着抑制效果的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种衣剂分别同43%戊唑醇悬浮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和25%咪鲜胺乳油进行复配,结果表明,25%咪鲜胺乳油和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种衣剂的体积比为1:1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25%氰烯菌酯悬浮剂与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种衣剂的体积比为4:1对产孢的抑制效果最好;43%戊唑醇悬浮剂与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种衣剂的体积比为1:1时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明显。5、25%氰烯菌酯以2000倍液浸种在单一药剂浸种处理中的防治效果最好。种衣剂单独包衣处理时,用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种衣剂以每千克种子使用0.25 m L种衣剂的剂量包衣的防治效果最为理想。种衣剂包衣且用药剂浸种的处理中,用11%氟环·咯·精甲以每千克种子使用3 m L种衣剂的剂量包衣后用4000倍液25%氰烯菌酯浸种的防治效果最好。两种浸种药剂混合使用时,2000倍液的25%氰烯菌酯和3000倍液的43%戊唑醇混合体积比为1:1时防效最高。

吴冰越[5](2021)在《3株放线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文中研究说明枯萎病是黄瓜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每年都会造成黄瓜的大幅减产甚至绝收。目前针对黄瓜枯萎病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但过量使用化学药剂不仅导致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还易造成病原菌抗药性、农药残留和有害生物再猖獗等“3R”问题。因此,寻求新的高效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抗生素的主要来源为自然界中的放线菌,其代谢产物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以3株放线菌为对象,经种类鉴定、抑菌谱测定、拮抗活性稳定性测定、土壤定殖试验及田间防效测定等,明确了这几株放线菌的生防潜力及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作用,结果如下:1.3株放线菌2F、2F8和2F-1对草莓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番茄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其中,2F-1菌株发酵滤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达100%;浓度为30%的2F菌株发酵滤液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为99.7%。将3种菌株的发酵滤液进行混配,2F:2F-1等比混合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带宽为最大为8.9 mm。拮抗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3种放线菌的发酵滤液在室温储存时抑菌活性都会出现快速下降,且以2F8的发酵滤液下降最为明显,至第7 d时活性已完全丧失;在超过37℃条件下处理1 h,发酵滤液抑菌活性下降,当温度超过80℃时,发酵滤液完全失活;发酵滤液在强酸强碱条件下不稳定,抑菌活性下降,但其对紫外光稳定。透明圈法则表明,3种放线菌都能产生蛋白酶和β-葡聚糖酶,均不能产生嗜铁素和纤维素酶,而2F菌株和2F8菌株还能产生少量几丁质酶。2.3种放线菌的孢子液和发酵菌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和胚根伸长均无显着影响,但2F和2F-1发酵菌液可促进黄瓜胚芽的伸长,而2F8发酵液却对黄瓜胚芽伸长有抑制作用。在黄瓜苗期用发酵菌液进行灌根,处理组黄瓜的生长指标、物质积累量和光合色素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有明显的促生作用。3种放线菌还对黄瓜体内防御酶活性具有诱导作用,其中2F-1发酵液处理后黄瓜防御酶活性提升最为明显。且放线菌处理后,黄瓜体内胼胝质、总酚、可溶性糖和木质素等抗性相关物质的含量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菌株2F和2F-1在黄瓜根区、根际和根表均有很强的定殖能力,在初始菌量107 cfu/g土壤的基础上,处理后28 d活菌数仍达105cfu/g 土壤,而在叶片上定殖能力较弱。用放线菌2F和2F-1的复配发酵液进行预防和治疗处理,对黄瓜枯萎病均有一定防效,且以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效果,防效分别为48.98%和34.01%。

王兵[6](2021)在《生防菌与杀菌剂联合应用对水稻主要病害病原菌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在各个时期都会受到病害的影响,严重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化学防治可以有效的抑制水稻病害的发生,但是长期大量使用杀菌剂会带来环境污染和抗药性产生等问题。生防菌对环境影响小,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生防菌见效慢,受环境影响大等因素的影响,使其使用受局限。而理想措施是化学药剂与生防菌联合使用,达到防治效果,同时减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本试验将生防木霉菌和芽孢杆菌与杀菌剂联合使用,研究其对水稻主要病害的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探究生防菌与杀菌剂联合使用后对水稻病原菌的抑制效果。1.经过室内测定发现,参试的4种化学药剂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抑制效果为啶酰菌胺<咯菌腈<氰烯菌酯<氟环唑。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三种木霉菌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抑制效果绿色木霉>长枝木霉>哈茨木霉。通过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杀菌剂与木霉菌的相容性测定,氰烯菌酯和啶酰菌胺与三种木霉菌的相容性较好。氰烯菌酯和啶酰菌胺与三种木霉菌联合使用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抑制均有增效作用和相加作用,其中氰烯菌酯与绿色木霉联合使用增效明显。2.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对峙培养法对水稻纹枯病菌进行药剂敏感性测定。研究表明4种化学药剂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为嘧菌酯>丙环唑>氟环唑>噻唑锌。3种木霉菌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为长枝木霉>绿色木霉>哈茨木霉。嘧菌酯和噻唑锌与三种木霉菌均有较好的相容性。嘧菌酯与长枝木霉联合使用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好,有增效作用和相加作用。3.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化学药剂和2种芽孢杆菌对水稻胡麻斑病菌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4种化学杀菌剂对水稻胡麻斑病菌的抑制作用醚菌酯>乙蒜素>波尔多液>三环唑。枯草芽孢杆菌对水稻胡麻斑病菌抑制效果强于地衣芽孢杆菌。醚菌酯和波尔多液与2种芽孢杆菌的相容性最好。醚菌酯与枯草芽孢杆菌联合使用对水稻胡麻斑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4.以水稻稻瘟病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杀菌剂的抑制效果和2种芽孢杆菌菌悬液对稻瘟病菌的抑制效果。研究表明,丙环唑的抑制作用最好,其次是醚菌酯和春雷霉素,三环唑的抑制效果一般。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菌率大于地衣芽孢杆菌菌悬液。醚菌酯和春雷霉素与2种芽孢杆菌的相容性较好,其联合使用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效果明显,其中醚菌酯与枯草芽孢杆菌联合使用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蒲小剑[7](2021)在《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文中研究指明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是营养价值和草产量仅次于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之一。该牧草用途广泛,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白粉菌(Erysiphales)作为一类普遍而重要的专性生物营养型病原菌,可严重降低红三叶草产量与品质,限制其在草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为阐明白粉菌对红三叶生理生化、内源激素和细胞结构的影响并验证抗白粉病TpGDSL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首先对感白粉病品种(岷山红三叶)和×抗白粉病品种(“甘农RPM1”红三叶)的杂交F2代进行抗病性评价,并建立白粉病抗性分离群体,采用人工接菌的方法,测定白粉菌侵染后不同抗性群体的生理生化变化、内源激素含量和细胞结构变化;利用F2代群体的抗病单株和感病单株作为试验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克隆由转录组分析得到的红三叶抗白粉病相关候选基因TpGDSL,同时构建p HB-GDSL过表达载体,并遗传转化拟南芥。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白粉病病原菌为三叶草白粉菌(Erysiphe trifoliorum);人工接菌后抗病材料的电导率(EC)先升高后降低、感病材料持续升高,接菌15 d时感病材料EC较接菌前增加3.57倍。抗病材料的相对含水量(RWC)先降后升,感病材料持续降低,接菌15d时感病材料的RWC含量较接菌前减少了31.8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糖(WSC)含量分别在接菌后第7 d和11 d升高,随后降低,其最高值分别为534.43±10.07 U·g-1·min-1 FW、411.73±4.08 U·g-1·min-1 FW、136.53±1.00 U·g-1·min-1 FW和32.02±0.57 mg·g-1。接菌第15 d的丙二醛(MDA)与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分别是接菌前的4.84和5.38倍。接白粉菌后第1和7 d,抗病材料的玉米素(ZR)、茉莉酸(JA)与水杨酸(SA)含量出现两个峰值,感病材料接菌第1d后增加,之后持续降低。抗病材料的ABA含量先升后降,感病材料的变化趋势相反。抗病材料的ZR、JA、SA与ABA含量的分别在接菌第7 d、1 d、7 d和1 d时最大,其值分别为12.23±1.27 ng·g-1、15.55±0.30 ng·g-1、124.82±1.68 ng·g-1、483.50±125.50 ng·g-1,分别较接菌前增加3.52、0.93、1.60和1.04倍。接菌后红三叶抗病材料内源激素变化幅度大于感病材料,表明抗病材料中白粉菌对红三叶体内内源激素的效应更明显。2.抗病红三叶单株叶片的上表皮细胞宽,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蜡质含量均极显着高于感病材料(P<0.01),分别高16.13%、22.29%、29.99%与85.90%;抗病材料的上表皮细胞宽度增大、栅栏组织加厚、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更紧密有序,感病材料的海绵组织厚度显着增加、海绵细胞排列松散混乱。白粉菌侵染增加了细胞壁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降低了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其中抗病材料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羟脯氨酸糖蛋白含量略高于感病材料。3.白粉菌侵染后抗性差异红三叶代谢中DEGs分别富集在苯丙烷途径、甲醛戊酸途径、木质素和木酚素途径与硫代葡萄糖苷等代谢途径。CHRs、C2H2、HAD、MYB、b ZIP和MADS等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参与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SA与IAA通路中相关基因AXR1、CYP、CAND1和PPR-like可能在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中具有积极作用。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类、磷酸酶、腈水解酶及GDSL脂肪酶等家族中DEGs分别富集23、20、18、14与2条。木质素代谢途径中PAL、C4H、4CL和BGL、ABA调控路径中NAD(P)-binding Rossmann-fold、赤霉素代谢途径中2-氧戊二酸/铁(II)依赖双加氧酶及JA合成前体12-Oxo-PDA等基因均参与调控红三叶的防御过程。转录组分析显示红三叶GDSL同源基因有较高的本底表达和差异表达倍数,Log2(FC)为10.62,本研究选择GDSL基因进行研究。4.克隆得到编码366个氨基酸,全长1101bp的TpGDSL基因。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GDSL基因与该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86.47%。TpGDSL基因编码蛋白分子式为C1776H2704N470O561S15,相对分子量为40.9672kD,理论等电点(p I)为4.39,正、负电荷残基为20和35,不稳定系数为31.38,为不稳定蛋白,脂肪系数为81.01。TpGDSL编码蛋白可能存在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TpGDSL蛋白主要包括36.34%α螺旋(Alpha helix,Hh)、4.10%β转角(Beta turn,Tt)、17.49%延伸链(Extended strand,Ee)、及42.08%无规则卷曲(Random coil,Cc)。该基因翻译的蛋白均由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覆盖,覆盖率和可信度分别达82%和100%。本试验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将重组过表达载体p HB-GDSL转入模式植物野生型拟南芥中,得到16 lines T1代阳性转基因种子,为TpGDSL基因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李明友[8](2021)在《江苏省粳稻品种/系抗稻瘟病优异基因和基因组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水稻是江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中粳稻占江苏水稻种植面积的90%左右。稻瘟病是威胁水稻生产最重要的真菌病害,选用合适的抗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减轻病害发生的最经济有效策略。目前已有30多个抗稻瘟病基因被成功克隆,然而,由于不同基因之间以及与遗传背景之间可能存在广泛的复杂互作关系,导致在育种实践中,不同抗病基因的育种价值并非一致。因此,针对一定生态区挖掘筛选对稻瘟病抗性贡献大的优良基因/基因组合,是高效开展抗稻瘟病育种的关键环节。为此,本研究利用14个抗稻瘟病基因的功能标记,分析江苏近年育成及推广的218份粳稻品种/系在这些位点上的基因型信息,利用江苏不同地域来源的稻瘟病菌株对这些品种/系进行抗性接种鉴定,结合基因型和表型,筛选对江苏粳稻抗稻瘟病育种有重要价值的基因/基因组合。同时利用采集的部分单胞菌株接种了 24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评价各抗病基因的抗病效应。主要结果如下:1)在218份粳稻品种/系中,只有2份检测到携带Pigm;Pi25、Pit与Pi1的出现频率较低,分别为2.75%、4.13%和5.86%;大部分基因的出现频率在10~30%之间,出现频率在50%左右的有Pita和Pikh,Pib基因出现频率最高为79.82%。就品种而言,多数品种携带的基因数在2—5个之间,有18个品种只带1个基因,携带7个以上基因的品种有7个。表明江苏粳稻品种在携带的已知抗稻瘟病基因上存在明显差异,Pikh、Pita和Pib总体应用较广。2)对218份供试品种/系分别接种5组混合菌株,后期采用2种穗颈瘟评判方法确定各品种病级,统计分析显示供试品种穗颈瘟抗性水平总体较差,感病品种的比例在50%以上,抗至中抗的品种比例相对较少。在针对5组不同混合菌株共10种病级数据的多基因回归分析中,Pita均被检测到对抗性存在显着贡献,其次为Pi3/5/i(9次分析中被检测到)、Pit(6次)、Pia(6次),其余均低于3次,还有4个基因未检测到显着贡献。对存在显着贡献的基因不同组合方式下的品种病级间进行差异比较,发现Pita、Pi3/5/i、Pia分别单独存在时的抗性效应总体均不明显,而Pit单独存在时的抗性效应总体较好;就基因组合而言,Pita几乎参与所有抗性效应达到显着贡献的组合,并以Pita+Pia组合的抗性效果最好,其次为Pita+Pi3/5/i,最后为Pia+Pit。结果说明一些抗性基因之间可能存在广泛的遗传互作,并最终影响抗病效果。3)利用33个单孢菌株接种了 118个品种/系的苗瘟抗性,发现抗谱达到80%及以上的品种占63.6%;低于60%的只有6个,仅占供试品种的5.1%;抗谱超过90%的品种/系有38个,占32.2%;表明这些品种的苗瘟抗性总体较好。多基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Pi3/5/i、Pita和Pit这3个基因对苗瘟抗性的贡献均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各基因单独存在的品种平均抗谱略高于对照,但未达显着差异水平。就不同基因组合而言,Pi3/5/i+Pita基因组合的品种抗谱最广。4)利用59个单孢菌株接种鉴定了丽江新团黑谷(LTH)背景下的24个抗病(稻瘟病基因)单基因系,结果显示,LTH对所有的接种菌株均表现感病;Pi5、Piz5和Pi9单基因系的抗谱较高,分别为72.9%、72.9%和76.3%;另外有11个单基因系对59个菌株的抗谱均集中在40%~60%之间,其余均较窄。根据各单基因系材料对测试菌株的联合抗病性系数(RAC)、联合致病性系数(PAC),推测Piz5+Pi9(RAC=0.59,PAC=0.10)和Pi5+Pi9(RAC=0.56,PAC=0.07)等基因组合在江苏水稻稻瘟病抗性改良中可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以上结果为江苏粳稻抗稻瘟病育种中选择合适的抗性基因或基因组合提供了参考,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杨艳琳[9](2021)在《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TiAP1抗小麦白粉病的分子机制》文中指出生物营养型真菌病原体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是导致全球小麦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新的抗白粉病菌的小麦品种,揭示其抗病机理已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小麦野生近缘种是挖掘抗病基因的重要来源,其中,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已成为小麦遗传改良中常用的野生亲本之一。天冬氨酸蛋白酶(aspartic proteinase,AP)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和微生物中,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及生物调控,如蛋白质加工降解、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衰老和细胞程序性死亡。本实验室前期获得一个来自中间偃麦草的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TiAP1,基因功能验证发现TiAP1基因能够抵御病原菌的入侵。为深入了解其抗病机制,本研究对过表达TiAP1基因小麦进行抗小麦白粉病鉴定、克隆并分析TiAP1基因的启动子。随后分析TiAP1的亚细胞定位和蛋白积累,利用酵母双杂交实验筛选与TiAP1互作的蛋白,并用双分子荧光素酶互补和双分子荧光互补验证蛋白互作。此外,本研究还利用HIGS和VIGS基因沉默技术结合转录组分析,初步解析TiAP1基因的抗病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过表达TiAP1基因小麦抗白粉病鉴定。对过表达TiAP1基因Bobwhite小麦(OE1和OE2)和过表达TiAP1基因的Bobwhite小麦(OE1)与YN15杂交后代F3(Line1-Line10)进行苗期抗小麦白粉病菌鉴定中,本研究发现过表达TiAP1基因能够增强受体小麦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抗性。经统计发现在接种白粉病菌2 d的过表达TiAP1基因受体小麦株系中白粉病菌的孢子发育主要停留在附着胞阶段,其吸器指数明显低于对照。同时本研究也发现过表达TiAP1基因能够增强受体小麦在成株期表现出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抗性,而且白粉病菌侵染2 d后小麦白粉病菌孢子发育情况的统计结果与苗期相似。以上结果表明TiAP1基因能够通过抑制小麦白粉病菌吸器的形成来增强受体小麦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抗性。2.过表达TiAP1基因小麦成株期ROS爆发的分析。对接种小麦白粉病菌不同时间点的过表达TiAP1基因小麦的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发现,在成株期过表达TiAP1基因的小麦过氧化氢含量明显高于对照,而且与过氧化氢相关的SOD、POD和CAT酶的酶活在转基因材料与对照材料中也存在差异。3.TiAP1基因的启动子克隆和分析。本研究克隆得到2460 bp的TiAP1基因启动子,对启动子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该启动子含有与信号传导、干旱、盐胁迫以及病原菌诱导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根据顺式作用元件在启动子的位置,把TiAP1基因的启动子进行截短。启动子系列截短实验分析显示,在P4G和P7G启动子区段,启动子的活性消失,推测P4G和P7G启动子区段分别缺少的顺式作用元件WRKY71OS和GT-1可能受病原菌诱导后能够激活启动子活性。因此,本研究构建p ABi-WRKY71OS和p Ab Ai-GT-1诱饵载体,筛选酵母文库,初步筛选得到一些与WRKY71OS和GT-1互作的候选基因序列。4.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TiAP1属于分泌型蛋白。在大麦白粉病菌(Bgh)侵染的转TiAP1基因的大麦叶片中观察到TiAP1蛋白在大麦白粉病菌的初级萌发管(PGT)和附着胞(App)附近以及大麦叶片的细胞间隙大量聚集。5.TiAP1互作蛋白的筛选和验证。利用已构建完成的酵母文库,把TiAP1基因重组到诱饵载体上,利用酵母双杂mating SOP的方法,获得了3个与TiAP1互作的小麦白粉病菌的蛋白分别是小麦白粉病菌的核糖体60s大亚基(Bgt60S)、糖基水解酶家族61(Bgt GHF61)和一个包含“多糖脱乙酰基”结构域的几丁质脱乙酰基酶类(EC 3.5.1.41)蛋白被命名为小麦白粉病菌的几丁质脱乙酰基酶1(BgtCDA1)。同时,利用LCI和BiFC实验技术,本研究确定了在烟草细胞内TiAP1分别与Bgt60S、Bgt GHF61和BgtCDA1互作。6.BgtCDA1基因沉默能减缓小麦白粉病菌的侵染。利用HIGS技术分析发现,在白粉病菌侵染1 d后,BgtCDA1基因沉默的YN15叶片中的吸器指数与对照相比明显下降;BSMV-VIGS分析发现,在受白粉病菌感染5 d的BSMV:BgtCDA1as小麦叶片的病斑面积明显低于对照BSMV:00小麦叶片的病斑面积,接种白粉病3 d的BSMV:BgtCDA1as株系的小麦叶片中菌丝密度也明显低于BSMV:00小麦叶片中的菌丝密度。7.接种白粉病菌前(Bob-0和OE2-0)以及接种白粉病菌2 d后的OE2和Bobwhite小麦(Bob-2和OE2-2)转录组分析。通过分析,本研究发现一些编码WRKY转录因子的基因Traes CS1A02G410500、Traes CS2B02G187500、Traes CS2A02G161500、Traes CS3B02G379200和Traes CS1B02G440300;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相关的基因PIL13、TIFY家族基因和ERF转录因子;同时还发现一个在木质素生物合成中至关重要的基因,Traes CS2B02G224300编码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以及参与木聚糖代谢的基因XTH30在OE2-2中上调表达。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推测在过表达TiAP1基因的小麦中存在双层防御体系,第一,过表达TiAP1基因小麦在受小麦白粉病菌诱导后,激活与细胞壁合成代谢相关的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了白粉病菌分生孢子的穿刺并提高了过表达TiAP1基因小麦对小麦白粉病菌的耐受性;第二,TiAP1与BgtCDA1的互作,抑制了BgtCDA1的脱乙酰基活性,激发了几丁质触发免疫反应,宿主体内与激素信号传导相关基因也被激活,并在过表达TiAP1基因的小麦受白粉病菌诱导2 d后上调表达。在小麦体内的这两种作用机理增强了小麦对白粉病菌的抗性,为植物遗传改良提供了借鉴。

杜润帮[10](2021)在《水稻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以川渝稻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水稻是川渝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方式为单季中稻。除成都平原外,均以山地稻田为主,其地形、气候极为复杂,水稻病虫害发生危害较重,稻田肥料流失较为普遍。旱育(秧)、直播、免耕、机栽秧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轻型栽培技术在川渝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发生较大变化。部分病虫有加重发生的趋势。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水稻纹枯病Thanatcphorus cucumcris(Frank)Donk、稻瘟病pyricutaria oryzae Cav等发生面积扩大、爆发频度较高。由于农药化肥施用不合理,甚至滥用导致水稻病虫草害抗药性增强、稻田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本研究基于昆虫种群生态学原理与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调查了水稻栽培方式的改变对应的水稻害虫种群数量变化,采用灯光诱捕、田间调查、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及大田试验示范等方法,以探索水稻农药化肥减量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优化水稻病虫草害农药化肥减量综合治理和在川渝稻区全面推广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川渝稻区种植方式改变对越冬代螟虫发生数量的影响分析了四川省5个重点测报区县2010-2019年间插秧方式的改变、稻田种养方式的变化以及历年二化螟越冬及冬后一代、二代发生数量。在此基础上结合2019年川渝稻区15个区县不同免耕类型田二化螟发生情况及螟虫种群组成,分析水稻不同栽培模式对川渝稻区螟虫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稻区各区县传统手工插秧面积逐年减少,机插秧逐年上升,稻渔、稻鸭立体种养稻田逐年增加。二化螟越冬虫量及一代、二代二化螟虫量与插秧方式及稻田种养(鸭、渔)面积逐年增加有关。以传统手工插秧且常年面积不变,则二化螟冬前、冬后、一代、二代虫量逐年上升,以机插秧及稻田种养(鸭、渔)面积逐年增加的稻区,冬前、冬后、一代、二代二化螟虫量呈平稳或下降趋势,虫量逐年减少。四川稻区整体比重庆稻区二化螟越冬数量多,水稻螟虫越冬以二化螟为主,占比88.36%,大螟占比10.14%,三化螟占比1.40%;几种免耕+稻草还田类型田二化螟越冬数量分别为直播田>传统种收>冬闲田>机械种收>稻渔共育>稻鸭共育,特色类型田“再生稻>冬种榨菜”。插秧方式的变化及稻田种养面积的增加对二化螟越冬数量减少具有协同效用,对大螟数量上升有正反馈作用,不同免耕类型田二化螟越冬数量不同,水稻机械种收及稻渔(鸭)共育的免耕类型田二化螟越冬数量量相对较少。2.明确了重庆稻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习性2018-2019年灯下诱虫情况和田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重庆稻区主要虫害白背飞虱、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2018-2019年秀山县灯下始见期均为4月中下旬,年均迁入峰次为2-3次。白背飞虱和褐飞虱4月下旬灯下有零散虫源逐步迁入,5月下旬-7月下旬持续迁入重庆稻区。稻纵卷叶螟6月下旬-8月上旬持续迁入,但2019年较2018迁入高峰早7-10d;白背飞虱虫量爆发期分别在6月上旬、下旬,7月上旬和下旬。2108年较2019年灯下高峰期白背飞虱推迟20d,褐飞虱推迟13d,田间系统调查白背飞虱持续峰期缩短20d,褐飞虱持续峰期基本一致,但2018年褐飞虱整体呈高爆发趋势。稻纵卷叶螟灯下诱捕与大田赶蛾时间基本一致,2018年较2019年灯下始见期晚22d,灯下诱捕持续时间缩短15d。二化螟灯下诱捕时间两年基本相同,但2019年仍偏早。爆发虫量与迁入、繁殖和气候因素有关;重庆4-7月积雨是导致7月下旬虫量爆发的关键因素。4-7月累计雨期、雨量是导致2019年整体较2018年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早、且虫源多的主要原因。2018年4-7月下雨天数较2019年少9天。3.提出以重庆稻区“两迁害虫”通道为界限的水稻病虫轻发生区和重发生区重庆地区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导致病虫害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渝东南、渝南稻区的秀山、涪陵、南川等区5县分别处于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等“两迁害虫”迁入重庆稻区的“武陵山通道”和“大娄山通道”,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程度和危害较重。重庆稻区其他区县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程度和为害较轻。根据田间发生情况,提出以秀山、南川、涪陵等渝南、渝东南为病虫害重发生区,江津、万州、开州等渝西、渝东北为病虫害轻发生区。4.形成了重庆稻区农药化肥减量综合防治技术方案通过两年的稻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方案,明确重庆水稻病虫重发生区“稻鸭(生物农药)除草+秧苗施药+生物农药+助剂激健+高效低毒低残留复配农药+4次统防统治”的防控方案;重庆水稻病虫轻发生区以二化螟性诱剂+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1-2次统防统治+生物化学农药复配的防治方案。综合形成技物结合的“种、肥、药、机、技”一体化药肥双减增效的综合技术模式。5.化肥、农药减量综合试验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核心实验区结果表明:2019年秀山、涪陵、南川、江津、万州、开州6个病虫害防治区县农药减量为8%-53.08%;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90%以上,亩产增收5.78-158.18元。2020年秀山县、南川区、綦江区、江津区、万州区、合川区、垫江县、涪陵区8个农药化肥核心示范区县,农药减量31.99%-80.37%,肥料减量14.29%-52.39%情况下,水稻增产7.37%-19.39%。肥药减量从一定程度上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施药方式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优于施肥方式,减量施肥施药对病虫害控制在重发生区明显,轻发生区不明显。肥料核心实验区以增产不增肥、减肥不减产,水稻病虫绿色防控降低农药用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二、水稻苗期两种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苗期两种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甘蓝抗根肿病种质资源鉴定及抗性相关基因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概况
        1.1.1 甘蓝的重要性
        1.1.2 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以及危害
        1.1.3 根肿病的病症
        1.1.4 病原菌芸薹根肿菌的分类及鉴定
        1.1.5 芸薹根肿菌的生理小种鉴定
        1.1.6 芸薹根肿菌侵染规律
        1.1.7 芸薹根肿菌侵染对寄主植物的影响
    1.2 甘蓝类作物抗根肿病的研究进展
        1.2.1 甘蓝类作物抗根肿病种质资源筛选
        1.2.2 甘蓝类作物根肿病抗性研究进展
        1.2.3 抗根肿病组学研究进展
    1.3 植物nsLTPs的研究进展
        1.3.1 植物nsLTPs的基本特征
        1.3.2 nsLTPs的生物学功能
    1.4 植物几丁质酶的研究进展
        1.4.1 植物几丁质酶的特征特性
        1.4.2 几丁质酶的生物学功能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甘蓝抗根肿病种质资源的筛选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芸薹根肿菌休眠孢子的收集和显微观察
        2.1.3 芸薹根肿菌分子鉴定
        2.1.4 特异条带回收测序
        2.1.5 芸薹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
        2.1.6 甘蓝种质资源抗性鉴定及筛选
        2.1.7 甘蓝种质资源抗性评价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土壤和病根芸薹根肿菌镜检
        2.2.2 芸薹根肿菌分子鉴定
        2.2.3 病原菌生理小种鉴定
        2.2.4 甘蓝抗根肿病种质资源鉴定及筛选
        2.2.5 苗期和成株期发病率比较
        2.2.6 苗期和成株期病情指数比较
        2.2.7 抗病材料抗性评价
    2.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甘蓝响应芸薹根肿菌胁迫相关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孢子悬浮液准备
        3.1.3 甘蓝播种和接种
        3.1.4 根部显微观察
        3.1.5 RNA提取、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3.1.6 组装和注释
        3.1.7 表达差异基因分析
        3.1.8 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根部组织显微观察
        3.2.2 测序和组装
        3.2.3 表达差异基因功能注释
        3.2.4 抗性相关表达差异基因
        3.2.5 qRT-PCR验证转录组基因表达
    3.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甘蓝nsLTP基因家族的鉴定及BonsLTPI.14和BonsLTPI.5抗根肿病功能验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和引物
        4.1.2 BonsLTP基因家族完整序列分析
        4.1.3 BonsLTPs蛋白特征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
        4.1.4 BonsLTPs基因结构和染色体定位和表达谱分析
        4.1.5 BonsLTPs启动子序列的顺式调控元件分析
        4.1.6 BonsLTPs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在线预测
        4.1.7 基因全长cDNA序列获得
        4.1.8 重组过表达载体构建
        4.1.9 质粒提取转入根癌农杆菌及鉴定
        4.1.10 转化和检测
        4.1.11 转化植株抗病性鉴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BonsLTP基因家族的鉴定
        4.2.2 BonsLTPs的ECM结构特征统计及分类
        4.2.3 甘蓝BonsLTPs和拟南芥AtnsLTPs的系统进化分析
        4.2.4 BonsLTPs基因的物理定位
        4.2.5 BonsLTPs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
        4.2.6 抗根肿病相关BonsLTPs基因的筛选
        4.2.7 抗根肿病相关BonsLTPs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
        4.2.8 抗根肿病相关BonsLTPs蛋白在烟草中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4.2.9 BonsLTPI.5和BonsLTPI.14抗根肿病验证
    4.3 讨论和结论
        4.3.1 nsLTPs基因的系统分类和表达特征聚类
        4.3.2 nsLTPs基因在抗病中的作用
第五章 甘蓝几丁质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及BoChiAIV.6和BoChiAIV.14抗根肿病功能验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和引物
        5.1.2 BoChiAs基因家族完整序列分析
        5.1.3 BoChiAs蛋白特征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
        5.1.4 BoChiAs基因结构和染色体定位和表达谱分析
        5.1.5 BoChiAs基因启动子顺式调控元件分析
        5.1.6 BoChiAs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在线预测
        5.1.7 基因全长cDNA序列获得
        5.1.8 重组过表达载体构建
        5.1.9 质粒提取转化根癌农杆菌及鉴定
        5.1.10 转化和检测
        5.1.11 转化植株抗病性鉴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BoChiAs基因家族的鉴定
        5.2.2 BoChiAs基因及编码蛋白结构特征分析和分类
        5.2.3 甘蓝BoChiAs和其他十字花科作物几丁质酶的系统进化分析
        5.2.4 BoChiAs基因的物理定位
        5.2.5 BoChiAs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
        5.2.6 抗根肿病相关BoChiAs基因的筛选
        5.2.7 响应芸薹根肿菌相关BoChiAs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
        5.2.8 响应芸薹根肿菌相关BoChiAs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
        5.2.9 BoChiAIV.6和BoChiAIV.14抗根肿病验证
    5.3 讨论和结论
        5.3.1 ChiAs基因的结构特征和进化
        5.3.2 ChiAs基因在抗病中的作用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生物制剂应用与操作规程制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有机水稻的生产
        1.1.1 有机水稻生产的定义
        1.1.2 有机水稻生产的现状
        1.1.3 有机水稻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1.2 有机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
        1.2.1 有机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危害
        1.2.2 稻瘟病菌研究进展
        1.2.3 稻瘟病的防治
    1.3 生物制剂对稻瘟病的防治与应用
        1.3.1 生物制剂的由来
        1.3.2 生物制剂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品种
        2.1.2 供试药剂
        2.1.3 供试仪器
    2.2 生物制剂对稻瘟病的田间防效测定
        2.2.1 小区设计
        2.2.2 药剂浓度
        2.2.3 处理方法
        2.2.4 田间调查
        2.2.5 防效计算
    2.3 生物制剂对水稻的促生作用测定
    2.4 生物制剂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2.5 供试药剂对水稻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2.5.1 田间施药
        2.5.2 田间采样
        2.5.3 粗酶液的制备
        2.5.4 酶活性测定
    2.6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物制剂对稻瘟病的防效
    3.2 生物制剂对水稻防御酶的诱导作用
    3.3 生物制剂对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3.4 生物制剂对稻谷质量的影响
    3.5 生物制剂处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3.6 基于研究结果的田间操作规程制定
        3.6.1 栽培思路
        3.6.2 地块选择
        3.6.3 产地环境要求
        3.6.4 品种选择及产量目标
        3.6.5 栽培措施
        3.6.6 病虫草害防治
        3.6.7 收获
4 讨论
    4.1 有机稻米生产的制约因素
    4.2 生物制剂在有机稻米生产的应用
    4.3 食用有机稻米的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致谢

(3)棉花立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棉花抗性候选基因的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棉花立枯病的研究进展
    1.3 植物抗病机制
    1.4 转录组学在作物病害方面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棉花立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引言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棉花品种对立枯病的抗性鉴定
    引言
    3.1 供试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立枯丝核菌侵染抗、感病棉花品种的组织学差异
    引言
    4.1 供试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棉花抗立枯病的候选基因的挖掘
    引言
    5.1 供试材料
    5.2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录1
参考文献
致谢

(4)黑龙江省水稻恶苗病发病条件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水稻恶苗病概述
        1.1.1 水稻恶苗病的发生与危害
        1.1.2 水稻恶苗病的症状
        1.1.3 病原菌
        1.1.4 病害循环
    1.2 影响水稻恶苗病发生因素
        1.2.1 温、湿度
        1.2.2 育秧方式
        1.2.3 栽培管理
        1.2.4 种子带菌
    1.3 水稻恶苗病的防治
        1.3.1 农业防治
        1.3.2 抗病品种的利用
        1.3.3 物理防治
        1.3.4 生物防治
        1.3.5 化学防治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病样
        2.1.2 供试水稻品种
        2.1.3 供试培养基
        2.1.4 供试药剂
        2.1.5 秧土处理
    2.2 试验方法
        2.2.1 黑龙江省水稻恶苗病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2.2.2 接种方法比较
        2.2.3 不同条件对恶苗病发病的影响
        2.2.4 水稻恶苗病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
        2.2.5 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龙江省水稻恶苗病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3.1.1 形态学鉴定
        3.1.2 病原菌分子鉴定结果
        3.1.3 致病性测定
    3.2 接种方法比较
    3.3 不同条件对水稻恶苗病发病的影响
        3.3.1 不同浸种温度对水稻恶苗病发病的影响
        3.3.2 不同催芽温度对水稻恶苗病发病的影响
        3.3.3 不同接种时期对水稻恶苗病发病的影响
        3.3.4 不同接种温度对水稻恶苗病发病的影响
        3.3.5 不同因子对水稻恶苗病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3.4 水稻恶苗病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
        3.4.1 不同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3.4.2 不同杀菌剂对病原菌产孢的抑制作用
        3.4.3 不同杀菌剂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3.4.4 杀菌剂复配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3.4.5 杀菌剂复配对病原菌产孢的抑制作用
        3.4.6 杀菌剂复配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3.5 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3.5.1 药剂浸种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对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3.5.2 种衣剂包衣对水稻幼苗影响及对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3.5.3 种衣剂包衣+药剂浸种对水稻幼苗影响及对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3.5.4 两种浸种药剂混合使用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对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4 讨论
    4.1 黑龙江省水稻恶苗病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4.2 接种方法比较
    4.3 不同条件对水稻恶苗病发病的影响
    4.4 水稻恶苗病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
    4.5 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3株放线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黄瓜枯萎病研究现状
        1.1.1 黄瓜枯萎病的发生现状
        1.1.2 黄瓜枯萎病的症状
        1.1.3 黄瓜枯萎病病原物
        1.1.4 黄瓜枯萎病的防治现状
    1.2 生防放线菌的研究现状
        1.2.1 放线菌的种类
        1.2.2 放线菌抗生物质的种类
        1.2.3 放线菌的生防机制
        1.2.4 放线菌的应用现状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菌株与质粒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供试试剂
    2.2 拮抗放线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2.1 DNA的提取
        2.2.2 片段扩增
        2.2.3 载体连接和测序
    2.3 拮抗放线菌的抑菌能力测定
        2.3.1 放线菌的抗菌谱测定
        2.3.2 放线菌发酵滤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测定
        2.3.3 放线菌发滤酵液对黄瓜枯萎病菌丝生长的测定
        2.3.4 放线菌发酵液及其复配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作用测定
        2.3.5 放线菌产胞外酶及嗜铁素能力测定
    2.4 放线菌发酵液活性物质稳定性研究
        2.4.1 发酵滤液的储存稳定性测定
        2.4.2 发酵滤液的热稳定性测定
        2.4.3 发酵滤液的酸碱稳定性测定
        2.4.4 发酵滤液的紫外光稳定性测定
    2.5 不同放线菌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2.5.1 不同浓度放线菌孢子液处理后黄瓜种子萌发率的测定
        2.5.2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种子萌发的测定
        2.5.3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苗期形态指标的测定
        2.5.4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苗期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2.5.5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苗期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2.6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体内防御酶活性的测定
    2.7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体内抗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2.8 拮抗放线菌的定殖
        2.8.1 菌株的标记
        2.8.2 放线菌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测定
    2.9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的盆栽防效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拮抗放线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2 拮抗放线菌的抑菌机制
        3.2.1 放线菌的抗菌谱
        3.2.2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3.2.3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菌丝生长的影响
        3.2.4 放线菌发酵液及其复配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作用
        3.2.5 放线菌产胞外酶及嗜铁素能力
    3.3 放线菌发酵液活性物质稳定性研究
        3.3.1 发酵滤液的储存稳定性
        3.3.2 发酵滤液的热稳定性
        3.3.3 发酵滤液的酸碱稳定性
        3.3.4 发酵滤液的紫外稳定性
    3.4 不同放线菌对黄瓜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3.4.1 不同浓度放线菌孢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3.4.2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3.4.3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苗期形态指标的影响
        3.4.4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苗期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4.5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苗期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3.5 放线菌对黄瓜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3.6 生防菌对黄瓜体内抗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3.7 拮抗放线菌的定殖
        3.7.1 菌株的标记
        3.7.2 放线菌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
    3.8 放线菌对黄瓜枯萎病的盆栽防效
4 讨论
    4.1 放线菌的分类依据
    4.2 发酵条件的优化
    4.3 代谢产物活性
    4.4 诱导植株防御酶活性变化
    4.5 诱导植株抗性物质含量变化
5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生防菌与杀菌剂联合应用对水稻主要病害病原菌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生防菌在农业上的研究进展
        1.1.1 木霉菌的研究进展
        1.1.2 芽孢杆菌在农业上的研究进展
    1.2 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治
        1.2.1 水稻恶苗病的防治
        1.2.2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
        1.2.3 水稻胡麻斑病的防治
        1.2.4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
    1.3 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杀菌剂联用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
        1.3.1 杀菌剂对生防菌的影响
        1.3.2 生防菌与杀菌剂联合防治植物病害的现状
    1.4 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药剂
        2.1.3 供试培养基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木霉菌和杀菌剂及其联合使用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抑菌测定
        2.2.2 木霉菌和杀菌剂及其联合使用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
        2.2.3 芽孢杆菌和杀菌剂及其联合使用对水稻胡麻斑病菌的抑菌作用
        2.2.4 芽孢杆菌和杀菌剂及其联合使用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菌作用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木霉菌和杀菌剂及其联合使用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抑制
        3.1.1 杀菌剂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抑制作用
        3.1.2 木霉菌对水稻恶苗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
        3.1.3 木霉菌发酵液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抑制
        3.1.4 杀菌剂与木霉菌的相容性测定
        3.1.5 木霉菌与杀菌剂联合使用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抑制作用及抑制效果评价
    3.2 木霉菌和杀菌剂及其联合使用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
        3.2.1 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3.2.2 木霉菌对水稻纹枯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
        3.2.3 木霉菌发酵液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
        3.2.4 杀菌剂与3种木霉菌的相容性测定
        3.2.5 木霉菌与噻唑锌联合使用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
    3.3 杀菌剂和芽孢杆菌及其联合使用对水稻胡麻斑病菌的抑制作用
        3.3.1 杀菌剂对水稻胡麻斑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
        3.3.2 芽孢杆菌对水稻胡麻斑病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
        3.3.3 芽孢杆菌发酵液对水稻胡麻斑病的抑制作用
        3.3.4 芽孢杆菌对杀菌剂的相容性测定
        3.3.5 杀菌剂与芽孢杆菌联合使用对水稻胡麻斑病菌的抑制作用
    3.4 杀菌剂和芽孢杆菌及其联合使用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
        3.4.1 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
        3.4.2 芽孢杆菌对水稻稻瘟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
        3.4.3 芽孢杆菌发酵液对水稻稻瘟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
        3.4.4 杀菌剂与芽孢杆菌的相容性测定
        3.4.5 芽孢杆菌与杀菌剂联合使用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
4.讨论
    4.1 木霉菌和杀菌剂及其联合使用对水稻恶苗病病菌的抑制作用
    4.2 木霉菌和杀菌剂及其联合使用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
    4.3 芽孢杆菌和杀菌剂及其联合使用对水稻胡麻斑病菌的抑制作用
    4.4 芽孢杆菌和杀菌剂及其联合使用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作物白粉病及病原菌鉴定的研究进展
        2.1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
        2.2 白粉病研究进展
        2.3 病原菌鉴定研究进展
    3 寄主植物-病原菌互作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3.1 转录组学
        3.2 转录组学在寄主植物与病害研究中的进展
    4 植物抗病机制与GDSL脂肪酶的研究进展
        4.1 作物病害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进展
        4.2 植物结构抗性研究进展
        4.3 植物内源激素抗病性响应研究进展
        4.4 GDSL脂肪酶基因研究进展
    5 选题依据与意义
        5.1 选题依据
        5.2 主要研究内容
        5.3 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响应机制
    前言
    第一节 红三叶白粉菌分离、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病害症状观察
        1.3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1.4 病原菌rDNA-ITS片段的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害症状与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
        2.2 rDNA ITS片段的扩增与测序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生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1.2 测定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接菌后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生理生化的差异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色谱条件及流动相的选择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样品保留时间?回归方程和决定系数
        2.2 单因素处理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2.3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2.4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差异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红三叶响应白粉菌侵染的结构抗病性
    前言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细胞结构变化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粉病不同抗性红三叶叶片显微结构
        2.2 不同红三叶抗性材料叶片组织结构特征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叶片细胞壁成份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分子机制及TpGDSL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转化
    前言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转录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1.2 测序样品准备和RNA提取
        1.3 建库、测序及信息分析
        1.4 测序数据质控与转录组组装
        1.5 Unigene的注释
        1.6 差异表达基因数字分析
        1.7 基因功能注释及通路富集
        1.8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RNA-seq结果的实时定量PCR验证
        2.2 转录组组装与注释
        2.3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2.4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GO富集分析
        2.5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KEGG富集分析
        2.6 白粉菌侵染红三叶叶片诱导的 DEGs的 Map Man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TpGDSL基因克隆与遗传转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红三叶TpGDSL基因克隆
        1.2.2 构建表达载体
        1.2.3 红三叶抗白粉病基因TpGDSL遗传转化拟南芥
        1.2.4 拟南芥T_1代阳性植株鉴定
        1.2.5 目的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2 结果
        2.1 TpGDSL基因阳性克隆鉴定
        2.2 TpGDS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2.3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一级结构分析
        2.4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
        2.5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三级结构分析
        2.6 TpGDSL基因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2.7 转基因拟南芥T_1阳性鉴定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8)江苏省粳稻品种/系抗稻瘟病优异基因和基因组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稻瘟病的发生及危害
    1.2 稻瘟病菌侵染过程与遗传变异
    1.3 水稻稻瘟病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1.3.1 抗稻瘟病基因克隆
        1.3.2 水稻抗稻瘟病分子机制研究
    1.4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育种应用
        1.4.1 常规育种
        1.4.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1.4.3 转基因及基因编辑育种
    1.5 本研究的提出与目的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水稻品种/系
    2.2 研究方法
        2.2.1 总体研究思路
        2.2.2 水稻材料DNA提取及分子检测
        2.2.3 引物设计及PCR扩增
    2.3 稻瘟病菌收集
    2.4 穗颈瘟接种及抗性鉴定
        2.4.1 穗颈瘟接种用孢子悬浮液准备
        2.4.2 材料的种植及接种安排
        2.4.3 穗颈瘟病级调查与评价
    2.5 苗瘟接种鉴定
        2.5.1 苗瘟接种用孢子悬浮液准备
        2.5.2 接种材料准备以及苗期室内喷雾接种
        2.5.3 苗期喷雾接种病级调查
    2.6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江苏近年育成粳稻新品种/系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分析
        3.1.1 各抗性基因在江苏粳稻品种/系中的应用情况
        3.1.2 基于稻瘟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2 供试品种穗颈瘟抗性及抗病优异基因分析
        3.2.1 两种定级方法间的病级数据相关性分析
        3.2.2 供试品种穗颈瘟抗性评价
        3.2.3 五组混合菌株接种下的不同生态类型的品种/系抗性表现
        3.2.4 不同混合菌株接种穗颈瘟病级相关性分析
        3.2.5 抗穗颈瘟优异基因和基因组合分析
    3.3 江苏粳稻品种/系苗瘟抗性及优异抗病基因分析
        3.3.1 部分供试品种的苗瘟抗谱分析
        3.3.2 苗瘟优异抗性基因和基因组合分析
    3.4 江苏稻瘟病菌对稻瘟病抗性单基因系的致病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江苏近年育成的粳稻新品种/系对穗颈瘟的抗性总体较弱
    4.2 江苏粳稻品种抗稻瘟病优异基因或组合分析及抗稻瘟病育种
    4.3 江苏稻瘟病流行小种监测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一: 本实验涉及到的供试品种相关性状等信息
附表二: 接种粳稻品种/系和单基因系的稻瘟病菌菌株信息
致谢

(9)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TiAP1抗小麦白粉病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小麦近缘物种在小麦遗传改良上的应用
    1.2 小麦病害研究进展
        1.2.1 小麦赤霉病菌
        1.2.1.1 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和侵染
        1.2.1.2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1.2.2 小麦锈病
        1.2.2.1 小麦秆锈病
        1.2.2.2 小麦叶锈病
        1.2.2.3 小麦条锈病
        1.2.3 小麦白粉病
        1.2.3.1 小麦白粉病的危害和发生
        1.2.3.2 小麦白粉病菌的发病机制
        1.2.3.3 抗小麦白粉病菌基因的研究进展
    1.3 植物病原菌互作
        1.3.1 植物的免疫系统
        1.3.2 植物分泌蛋白在抗病中的作用
    1.4 天冬氨酸蛋白酶研究进展
        1.4.1 天冬氨酸蛋白酶概述
        1.4.2 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1.5 几丁质脱乙酰基酶研究进展
    1.6 植物启动子研究现状
        1.6.1 启动子特点
        1.6.2 植物启动子分类
        1.6.3 植物启动子研究现状
        1.6.3.1 植物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研究现状
        1.6.3.2 植物诱导型启动子研究现状
    1.7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小麦和烟草品种
        2.1.2 试验地点
        2.1.3 菌株与载体
        2.1.4 酶及生化试剂
        2.1.5 主要溶液配方
        2.1.6 引物
    2.2 实验方法
        2.2.1 过表达TiAP1 基因小麦抗病表型鉴定
        2.2.2 过表达TiAP1 基因小麦受白粉病菌诱导后生理指标测定
        2.2.3 TiAP1 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载体构建
        2.2.3.1 DNA提取
        2.2.3.2 TiAP1 基因启动子扩增
        2.2.3.3 胶回收产物与p MD18-T连接
        2.2.3.4 热激法转化大肠杆菌
        2.2.3.5 重组载体鉴定与测序
        2.2.3.6 全长和缺失片段的获得及载体构建
        2.2.4 全长和缺失启动子载体构建转化拟南芥和烟草
        2.2.4.1 全长和缺失启动子重组载体转化拟南芥
        2.2.4.2 全长和缺失启动子重组载体瞬时转化烟草
        2.2.5 TiAP1 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筛库
        2.2.5.1 酵母文库的构建
        2.2.5.2 pBait-AbAi载体的构建
        2.2.5.3 构建Bait酵母菌株
        2.2.5.4 Bait酵母菌株筛库
        2.2.6 亚细胞定位
        2.2.7 TiAP1 蛋白的积累
        2.2.8 TiAP1 酵母双杂交(Y2H)
        2.2.8.1 诱饵蛋白的自激活验证
        2.2.8.2 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
        2.2.8.3 酵母双杂交点对点验证
        2.2.9 双分子荧光素酶互补(LCI)实验
        2.2.10 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实验
        2.2.11 基因沉默
        2.2.11.1 宿主诱导的基因沉默(HIGS)
        2.2.11.2 大麦条斑花叶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BSMV-VIGS)
        2.2.12 RNA-Seq
        2.2.13 RNA提取以及qRT-PCR
        2.2.13.1 总RNA的提取
        2.2.13.2 总RNA的第一条c DNA链的合成
        2.2.13.3 荧光定量分析
        2.2.1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过表达TiAP1 基因的小麦能够提高受体小麦对白粉病抗性
        3.1.1 过表达TiAP1 基因的Bobwhite小麦在苗期能够增强受体小麦对白粉病的抗性
        3.1.2 过表达TiAP1 基因Bobwhite小麦与YN15 杂交后代F_3在苗期能够增强受体小麦YN15 对白粉病的抗性
        3.1.3 过表达TiAP1 基因小麦在成株期能够提高受体小麦对白粉病的抗性
    3.2 TiAP1 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
        3.2.1 TiAP1 基因启动子的获得
        3.2.2 P_(TiAP1)启动子结构分析
        3.2.3 P_(TiAP1)启动子全长和截短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
        3.2.4 各截短P_(TiAP1)启动子转基因拟南芥和烟草在禾谷镰刀菌诱导下的启动子活性检测
        3.2.5 单杂交筛选与WRKY71OS和 GT-1 互作的转录因子
        3.2.5.1 酵母文库获得和质量分析
        3.2.5.2 WRKY71OS及 GT-1 互作转录因子的筛选与分析
    3.3 TiAP1 蛋白属于分泌型蛋白
    3.4 TiAP1 蛋白在白粉病菌的侵染点积累
    3.5 TiAP1 与其他蛋白的互作
        3.5.1 TiAP1 互作蛋白的筛选与分析
        3.5.2 LCI和 BiFC验证互作
    3.6 HIGS和 VIGS分析表明BgtCDA1 的沉默可抑制白粉病菌的穿刺和吸器的形成
    3.7 转录组分析
        3.7.1 RNA-Seq测序数据分析
        3.7.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7.3 qRT-PCR分析转录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
4 讨论
    4.1 过表达TiAP1 基因小麦抗小麦白粉病菌
    4.2 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在植物抵抗病原菌侵染中的调控作用
    4.3 过表达TiAP1 基因小麦抵抗白粉病侵染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
        4.3.1 TiAP1 基因促进了细胞壁合成代谢基因的表达
        4.3.2 TiAP1与BgtCDA1 互作可能会激活几丁质的免疫系统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

(10)水稻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以川渝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水稻生产现状
    2.水稻主要害虫生物生态学特征
        2.1 水稻螟虫
        2.1.1 水稻螟虫生物学及生态学习性
        2.1.2 耕作栽培制度与螟虫演变关系
        2.2 水稻两迁害虫
        2.2.1 稻飞虱类
        2.2.2 稻纵卷叶螟
        2.3 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
    3.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
        3.1 水稻化肥农药减量
        3.2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
        3.2.1 物理防治
        3.2.2 化学防治
        3.2.3 生物防治
        3.2.4 应用生态工程控制水稻病虫害
引言
    1.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2.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
第二章 不同水稻种植模式对川渝稻区二化螟越冬种群数量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1.1.1 调查时间和地点
        1.1.2 虫情资料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1.2.1 调查内容
        1.2.2 调查方法
        1.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四川稻区部分区县历年水稻插秧方式与稻田种养方式变化分析
        2.2 四川稻区部分区县历年二化螟越冬数量与分析
        2.3 插秧方式及稻田种养方式与二化螟越冬代相关分析
        2.4 重庆市螟虫越冬种类及分布
        2.5 水稻不同类型田二化螟越冬虫源分析
    3.小结和讨论
第三章 重庆秀山县水稻主要虫害发生规律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1.1.1 稻飞虱田间系统调查
        1.1.2 稻纵卷叶螟田间赶蛾调查
        1.1.3 水稻螟虫田间光诱调查
        1.2 虫情资料与气象资料
        1.3 调查时间
        1.4 调查地点
        1.5 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稻飞虱发生情况分析
        2.1.1 稻飞虱灯下发生动态分析
        2.1.2 稻飞虱田间系统调查分析
        2.1.3 稻飞虱发生规律分析
        2.2 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分析
        2.3 二化螟灯下诱捕数量分析
        2.4 气候条件与水稻迁飞害虫发生动态分析
    3.小结和讨论
第四章 重庆稻区水稻病虫害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应用
    1.材料与方法
        1.1 示范地设计方法
        1.2 病虫害调查区域及方法
        1.2.1 二化螟调查方法
        1.2.2 稻飞虱调查方法
        1.2.3 稻纵卷叶螟调查方法
        1.2.4 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调查方法
        1.2.5 农药减量效果
        1.2.6 增益效果
    2.结果与分析
        2.1 示范区用药结果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期
        2.2 重庆稻区水稻病虫害发生程度及防治效果
        2.2.1 重庆稻区水稻病虫害重发生区县发生程度及防治效果
        2.2.2 对水稻病虫害轻发生区县防治效果
        2.3 减量用药的减药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
    3.小结和讨论
第五章 不同肥药双减组合对水稻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1.2 试验规划
        1.3 试验材料
        1.4 试验方法
        1.4.1 试验设计
        1.4.2 水肥管理
        1.4.3 产量测定
        1.5 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施肥情况比较
        2.2 施药情况比较
        2.3 病虫害发生情况比较
        2.4 水稻主要经济性状及增产效果
    3.小结和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水稻苗期两种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蓝抗根肿病种质资源鉴定及抗性相关基因挖掘[D]. 王神云. 扬州大学, 2021(02)
  • [2]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生物制剂应用与操作规程制定[D]. 严羽. 扬州大学, 2021(08)
  • [3]棉花立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棉花抗性候选基因的发掘[D]. 刘新.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黑龙江省水稻恶苗病发病条件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D]. 邱月.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5]3株放线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D]. 吴冰越. 扬州大学, 2021
  • [6]生防菌与杀菌剂联合应用对水稻主要病害病原菌的作用[D]. 王兵.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7]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D]. 蒲小剑.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8]江苏省粳稻品种/系抗稻瘟病优异基因和基因组合分析[D]. 李明友. 扬州大学, 2021
  • [9]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TiAP1抗小麦白粉病的分子机制[D]. 杨艳琳.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10]水稻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以川渝稻区为例[D]. 杜润帮. 西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水稻苗期两种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