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看到女工在农业科研中的作用

很高兴看到女工在农业科研中的作用

一、喜看女职工在农业科研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唐文焱[1](2018)在《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女教师身份困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教育场域中,教师是最主要的行动者之一。教师如何建构自己的身份,如何为自己的行动赋予意义,以及为什么这样赋予意义,是教师发展的本源性问题。高校女教师具有性别身份、社会身份和职业身份三重身份。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夹击下,当代高校女教师性别身份面临“平等人”与“次性人”的冲突,社会身份面临“公共人”与“家庭人”的冲突,职业身份面临“学术人”和“教学人”的冲突。本研究从文化的视野观照高校女教师身份困境,首先将高校女教师置于中国历史文化脉络中进行审视,追溯不同时期社会文化对女性的角色期待和女教师的身份定位,勾勒出高校女教师身份变迁的群体影像,说明高校女教师身份困境从何而来。1840年前,男尊女卑社会文化在中国占据绝对主流,女性扮演着贤妻良母角色,困守家庭身份,缺席高等教育。清末民初西方列国的强势入侵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唤醒了民众,女性的社会身份浮出地表,成为高等教育的参与者。新中国建立后,在国家制度和国家话语的强力干预下,女性顶起了半边天,但性别身份遭到消解,高校女教师成为失语者。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传统与现代交织,女性多重身份重叠,“女性解放”与“女性回家”话语并存,高校女教师陷入了挣扎与迷茫之中。本研究基于文化洋葱理论以及人与文化互动的理论,构建了文化结构——互动分析框架,将文化分为观念、制度和行为三层,逐层剖析高校女教师身份困境,同时,在探究社会文化如何建构高校女教师身份的同时,考察高校女教师如何在与社会、他人的互动中进行自我身份建构。从观念层分析,高校女教师身份受到男尊女卑的生命价值、双重标准的成功价值、反向抑制的母性价值等性别观建构。从制度层分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均以文化再生产制度的方式型构着女教师身份。从行为层分析,时间贫困、他控时间和碎片时间其实质是一种性别化的时间,规制着女教师身份。反观高校女教师自身,也以能动的方式进行着自我建构,形成了成功恐惧、替代成就和性别防御的文化心理;实行让渡社会权力、把控家庭权力,让渡决策权、掌握事务权,让渡学术权力,固守教学权力的权力博弈;采取家庭时间优先,家庭事业两全兼顾,以时间换取空间的时间策略。为实现高校女教师身份的文化超越,在观念层面应当立足于生命的平等理解,基于生命的性别特点,建构和而不同、价值无差的性别观;在制度层面应以性别公正为基础,消弭教育中显性和隐性的性别歧视;在行为层面,高校女教师应具有主体文化自觉,实现多重身份的全面自由和谐和自我时间赋权。本研究总结指出,高校女教师身份困境是由社会文化和女教师主体双重建构而形成的;高校女教师的性别身份与社会身份、职业身份具有同构性;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在与社会和他人的互动中,高校女教师身份处于生成、流变之中;应当追求以性别公正为尺度的高校女教师多重身份的和谐。

吴丹[2](2018)在《兰州城市形象变迁的媒介呈现研究 ——以《甘肃日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从城市形象的媒介呈现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建国后兰州市主要报纸刊物《甘肃日报》自1949年发刊起对兰州城市形象的叙述。按照时间顺序,借助空间政治事件和历史事件,纵横交叉勾勒出兰州城市形象的变迁。借助文本分析方法,对文献进行深度挖掘,建构出不同阶段兰州城市的形象。结合城市空间理论及媒介地理学相关理论,分析每个阶段城市媒介形象呈现的内在动因。每个阶段的研究重点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城市形象描述及媒介呈现;其二是城市形象建设的核心点及建设原因,结合媒介地理学分析城市形象本身因此出现了什么变化,这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研究最后一部分通过梳理兰州城市不同阶段的媒介呈现,分析其定位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和阶段性媒介形象相符合,进而对兰州城市形象构建和定位存在的问题作出总结。自古以来兰州城市形象意蕴丰富,在古代就已形成“军事要塞”、“丝绸之路中心城市”、“少数民族大融合”、“佛教文化”、“西域文化”和“茶马古道”共同构筑了兰州灿烂的历史文明。近代由于特殊的战略地位,兰州又被定义为“军工城市”和“西北货物集散中心”。1949年至1978年,在第四个五年结束之前的这段时间内,正值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热潮,兰州形象演变为“西部工业区重镇”。在全国积极打造化工业中心、建设一盘棋的大背景下,兰州作为西部中心城市被有效地组织进全国工业规划网格里。正是因为兰州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化原料、雄厚的军工发展基础,使得兰州迅速在国家部署下成为“西部工业中心城市”和“石化重镇”。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兰州还是作为西部工业中心的主要形象出现,但其定位和发展方向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即部分工厂的功能逐渐转向民用,国家性的战略功能在逐渐弱化。主要原因在于80年代国家追求现代化,同时也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现代化,即整个区域大的战略性工业城市的规模都在缩减。90年代至新世纪,商业社会崛起,消费主义浪潮席卷全国,消费至上的观点使得各个城市除了发展主导产业外,更注重发展城市特色,如区域经济、特色产业、文化产业等。而兰州也意识到城市定位和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因此借助于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部署。但这个阶段兰州城市形象也因为定位没有充分结合兰州特色而显得十分混乱,且始终停留在浅层次的政策宣传和号召上,没有形成兰州特色形象。2010年以来,兰州城市形象也有了大的突破和发展,借助“兰州新区”、“兰州治霾成功兰州蓝”、“一带一路”、“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等符号向外发生,兰州在逐渐找到属于自身的特色定位。

马修伦[3](2013)在《影像呈现与重构:新中国纪实影片研究(1949-1976) ——以传统文化观念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里,中国电影生产运作机制进入了高度意识形态化时期。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亚类型之一,纪实影片被权力机构定位为“形象化的政论”。本文以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为研究对象,以传统文化观念为视角,重点考察这一时期纪实影片与传统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对传统观念进行了呈现与重构,并将这种呈现与重构作为一种影像修辞和话语策略加以使用,以实现纪实影片创作的目的表述。具体来看,首先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创作中,“载道”功能是其最突出的价值特点;其中体现的由“天人合一”转化而来的“人定胜天”的自然观,与当时社会建设的现实要求与情感鼓动宣传相关;新的政府和执政党在塑造其合法地位的要求表述方面,纪实影片借助了“家国同构”的传统观念加以完成;为了更好地实现意识形态的表述,该时期的纪实影片借用了剧情电影的“影戏”观念与“影戏”手段、民俗和传统艺术形式,通过这些手段和方式的使用提高了影像的修辞表达能力。传统观念在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中充当了意识形态影像展示的修辞手段和话语方式。其次,这一时期纪实影片与传统观念之间重构的原初动力,来自于对政治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宣传的目标要求,来自于社会文明形态的发展变化,更来自于不同历史时期对艺术形式的不同价值观念定位。该时期的纪实影片中对许多观念的极端强调(如“载道”、“家国同构”等观念在意识形态上的偏执和滥用),直接导致了观众与众多艺术工作者对这些观念的排斥和抵触,也造成了这些观念在政治传统道路上表述的终结;并推动新时期的纪实影片在表述目的和表述方式上走向多元共生之路。再次,时代纪录影像与传统观念之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矛盾辩证关系: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既反对又借用,既抵抗又发展,既排斥又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共融的关系。立足当下回望新中国成立后近三十年间的纪实影片,已经作为一种历史景观和历史文本存在,成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影像建构的参照物象。文章共分为下述部分:绪论部分除阐明本论文写作的背景和研究缘起外,重点对研究视域内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综述,从而发现本论题得以成立的前提,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学术背景和方法。第一章总体上对1949—1976年间的纪实影片进行概貌总结,主要对当时的创作环境与创作状况进行归纳与分析;并试图概括出其总体特点,以便为下面的论述提供基础。第二章从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天人合一”入手,论述1949—1976年的纪实影片呈现出“人定胜天”的表征,这一表征的形式是“天人合一”观念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异化。本部分结合影像文本,重点从题材角度分析了阶级斗争、现代化建设、科考等方面的纪实影片中,对“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同时,从人物造型、自然造型、场景造型、氛围造型等影像本体角度,分析了纪实影片对“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以及这一现象形成的深层原因。第三章从对中国传统政治伦理观念“家国同构”渊源的探究出发,论述了该观念在中国电影中的发展,然后从劳动场景、人物身份、解说词等方面阐述了“国家利益”至上的特点;通过纪实影片题材的选择、民众对“政党”与“国家”情感的微妙差别等角度论述了“国党”符号的合二为一;从劳动场景与生活空间等方面论述了私人空间的“国有化”;从性别定位,特别是女性身份定位体现出了国家中心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纪实影片实现了多层次、多维度地对“家国同构”观念的呈现与重构。第四章论述了从中国传统文艺价值观念“文以载道”在电影中形成“影以载道”的过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载道”也成为中国电影的传统观念,并通过叙事结构、场景渲染、色彩修辞强化等角度,论述了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对“载道”观念的呈现与重构。第五章从中国电影“影戏”观的形成与发展着手,论述了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在人物形象的定型化、字幕与解说的程式化、幕表式的叙事单元、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策略、以及注重表现而疏离写实等方面,对“影戏观”的呈现与重构。第六章结合传统民俗、民族艺术、以及少数民族艺术形式,论述了纪实影片对传统民俗、民族艺术的呈现与重构。第七章作为延伸和总述,在前六章的基础上对该时期的纪实影片与传统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反思,认为该时期的纪实影片对传统观念的呈现与重构存在着历史的必然性及矛盾性;这种呈现与重构有明确的意识形态目的,体现了政治想象与观念引导的纠结;传统观念在纪实影片中作为一种影像修辞与话语策略存在。时至今日,当时的纪实影片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景观和历史文本,成为进一步了解当时艺术形式与社会现实关系的独特影像文本。

王玲珍,陈宗麒[4](2002)在《喜看女职工在农业科研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

二、喜看女职工在农业科研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喜看女职工在农业科研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女教师身份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1、人的存在的相关理论研究
        2、女性主义理论相关研究
        3、教师发展的相关研究
        4、教师身份的相关研究
        5、现有研究的评述
    (三)核心概念辨析
        1、文化
        2、高校女教师身份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五)研究设计
        1、分析框架
        2、研究方法
        3、研究说明
一、高校女教师身份变迁的文化回溯
    (一)1840年前:困守家庭的女性与高等教育的缺席者
        1、社会文化背景:从母性崇拜到男尊女卑
        2、女性形象的社会期待:贤妻良母
        3、高等教育中的女性:困于家庭身份的缺席者
    (二)1840—1949年:走入社会的女性与高等教育的参与者
        1、社会文化背景:女性觉醒
        2、女性形象的社会期待:女国民
        3、高等教育中的女性:社会身份浮出的参与者
    (三)1949—1978年:男性化的女性与高等教育的失语者
        1、社会文化背景:男女趋同
        2、女性形象的社会期待:半边天
        3、高等教育中的女性:性别身份消解的失语者
    (四)1978年至今:迷惘的女性与高等教育的挣扎者
        1、社会文化背景:多元冲突
        2、女性形象的社会期待:四自女性
        3、高等教育中的女性:多重身份交织的挣扎者
二、当代高校女教师的身份困境
    (一)性别身份困境
        1、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定位:次性人
        2、现代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平等人
        3、平等人与次性人之间的冲突
    (二)社会身份困境
        1、传统文化对女教师的定位:家庭人
        2、现代社会对女教师的要求:公共人
        3、公共人与家庭人的身份冲突
    (三)职业身份困境
        1、传统文化对高校教师的定位:教学人
        2、现代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要求:学术人
        3、学术人与教学人的身份冲突
三、高校女教师身份的文化观念层分析
    (一)性别价值观对女教师身份的建构
        1、男尊女卑的性别价值确立了女教师的第二性身份
        2、双重标准的成功价值加剧了女教师身份冲突
        3、过度推崇的母性价值造成对女教师身份的反向抑制
    (二)高校女教师身份自我建构的文化心理
        1、成功恐惧带来对学术人身份的回避
        2、替代成就获得家庭人身份的满足
        3、性别防御造成公共人身份的退让
    (三)高校女教师身份的观念重塑
        1、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向
        2、现代西方文化的本土改造
        3、构建和而不同、价值无差的身份观
四、高校女教师身份的文化制度层分析
    (一)教育制度对女教师身份的型构
        1、家庭教育对性别文化进行代际传递
        2、学校教育的隐蔽课程进行着文化再生产
        3、社会教化潜移默化地支配人的身份
    (二)高校女教师自我身份建构的权力博弈
        1、让渡公共权力,把控家庭权力
        2、让渡决策权力,掌握事务权力
        3、让渡学术权力,固守教学权力
    (三)高校女教师身份的制度突破
        1、教育是女性身份建构的重要途径
        2、性别公正是基于人的生命性别特征基础上的公平正义
        3、建立性别公正的教育制度
五、高校女教师身份的文化行为层分析
    (一)性别化的时间行为对女教师身份的建构
        1、时间贫困造成了对女教师多重身份的挤压
        2、他控时间削弱了女教师身份的自主性
        3、碎片化时间剥夺了女教师身份的完整性
    (二)高校女教师自我身份建构的时间策略
        1、家庭时间优先策略
        2、两全性时间策略
        3、以时间换取空间策略
    (三)高校女教师身份的时间超越
        1、女教师多重身份的和谐
        2、实现高校女教师多重身份的和谐
        3、实现高校女教师自我时间赋权
六、结论与反思
    (一)结论
        1、高校女教师身份是社会文化与教师自我建构而成
        2、女教师的性别身份与社会身份、职业身份具有同构性
        3、女教师身份处于不断生成和流变之中
        4、追求以性别公正为尺度的高校女教师多重身份的和谐
    (二)反思及后续研究打算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访谈提纲
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2)兰州城市形象变迁的媒介呈现研究 ——以《甘肃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问题
        0.1.3 研究内容
        0.1.4 选题意义
    0.2 城市形象文献研究综述
        0.2.1 城市形象范式概述及文献内容分析样本统计
        0.2.2 2000 年之前的“城市形象”研究
        0.2.3 2000 年至2007年“城市形象”研究
        0.2.4 2008 年至今“城市形象”研究
        0.2.5 兰州城市形象
        0.2.6 文献述评
    0.3 研究方法
    0.4 兰州城市历史形象分析
        0.4.1 两汉时期的“军事重镇”形象凸显
        0.4.2 “丝绸之路中心城市”
        0.4.3 “唐蕃古道”和“茶马互市”
        0.4.4 “西北政治与商贸中心城市”
        0.4.5 “军工城市”形象呈现
        0.4.6 “西北货物集散中心”形象呈现
第一章 工业化时期兰州城市形象变迁
    1.1 “一五”:欣欣向荣建设新兰州
    1.2 “二五”:工业中心城市形象凸现
    1.3 “三五”“四五”:全国一盘棋下兰州城市形象的弱化
    1.4 小结
第二章 改革开放时期兰州城市形象变迁
    2.1 “工业城市”内核转变:由快速发展转向理性管理
    2.2 “干旱城市”和“污染城市”初露端倪
    2.3 “商业城市”和“瓜果城市”概念初现
    2.4 小结
第三章 市场经济发展以来兰州城市形象变迁
    3.1 市场经济中兰州“商贸中心”地位的确定
    3.2 “和谐兰州”、“物流中心”、“旅游城市”的新定位
    3.3 兰州城市形象出现新突破
    3.4 小结
第四章 兰州城市形象变迁历程及存在问题
    4.1 “工业城市”形象与定位
    4.2 “商贸中心”形象与定位
    4.3 “丝绸之路中心城市”形象与定位
    4.4 “和谐城市”形象与定位
    4.5 从“污染城市”到“兰州蓝”环境治理典范
    4.6 兰州城市形象塑造过程中的缺陷分析
        4.6.1 兰州品牌形象树立中自我限制,使重大资源旁落
        4.6.2 观念约束导致资源优势始终不能变成优势资源
        4.6.3 历史文化的挖掘始终缺乏底蕴
        4.6.4 近年来兰州形象急需更加清晰的宣传定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影像呈现与重构:新中国纪实影片研究(1949-1976) ——以传统文化观念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缘起
    二、 纪实影片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纪实影片的创作及特点(1949-1976)
    第一节 纪实影片的创作背景
    第二节 纪实影片的创作概貌及特点
        一、 创作概貌
        二、 创作特点
第二章 自然观的呈现与重构:“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
    第一节 “天人合一”观念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人定胜天”观念的发展演变
    第三节 纪实影片对“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1949-1976)
        一、 题材选择与“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
        二、 造型表征与“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
        三、 “人定胜天”观念重构的内在驱动
第三章 政治伦理观的呈现与重构:“家国同构”
    第一节 “家国同构”观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中国电影与“家国同构”观
    第三节 纪实影片与“家国同构”观念的呈现与重构(1949-1976)
        一、 “国家利益”至上
        二、 “党”“国”符号的合二为一
        三、 “私人空间”的“国有化”
        四、 性别定位与国家中心
第四章 文艺价值观的呈现与重构:“文以载道”到“影以载道”
    第一节 “文以载道”到“影以载道”的发展
        一、 “文以载道”观的历史渊源
        二、 “影以载道”观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纪实影片的“载道”历史
    第三节 纪实影片对“载道”观的呈现(1949-1976)
        一、 叙事结构展示“载道”功能
        二、 场景呈现“载道”功能
        三、 “色彩”修辞强化“载道”功能
    第四节 纪实影片对“载道”观的重构(1949-1976)
第五章 影像观的呈现与重构:“影戏”观
    第一节 中国电影理论与“影戏”观
        一、 关于“影戏”的论争与定型
        二、 “影戏”观念发展历史
    第二节 “影戏”观与电影创作
        一、 早期电影创作与“影戏”观
        二、 新中国的电影创作与“影戏”观
    第三节 纪实影片与“影戏”观的呈现(1949-1976)
        一、 人物形象的定型化
        二、 “幕表”式的叙事单元
        三、 戏剧冲突律
        四、 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策略
        五、 注重表现,疏离写实
    第四节 纪实影片对“影戏”观的重构(1949-1976)
第六章 民俗与民族艺术形式的呈现与重构(1949-1976)
    第一节 纪实影片中的民俗、民族仪式
        一、 传统民俗仪式的借用与呈现
        二、 “仪式”化的影像
        三、 少数民族仪式的借用与呈现
    第二节 传统艺术与政治表述
    第三节 作为修辞的传统民俗和民族艺术
第七章 对传统观念影像呈现与重构的反思
    第一节 传统观念影像呈现与重构的必然
        一、 传统观念的稳定性
        二、 传统观念重构的必然性
    第二节 影像修辞与话语策略
        一、 影像修辞
        二、 话语策略
    第三节 政治想象与观念纠结
    第四节 景观呈现与纪实影片
附录
    重要参考资料
        一、 参考文献
        二、 参考影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一、 公开发表的论文
        二、 参与的科研项目
        三、 获奖情况
后记

(4)喜看女职工在农业科研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女性形象
2 兢兢业业,科研工作结硕果
3 尽心尽力为科研服务

四、喜看女职工在农业科研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女教师身份困境研究[D]. 唐文焱.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2]兰州城市形象变迁的媒介呈现研究 ——以《甘肃日报》为例[D]. 吴丹. 兰州大学, 2018(11)
  • [3]影像呈现与重构:新中国纪实影片研究(1949-1976) ——以传统文化观念为视角[D]. 马修伦. 上海大学, 2013(06)
  • [4]喜看女职工在农业科研中的作用[J]. 王玲珍,陈宗麒. 云南农业科技, 2002(S1)

标签:;  ;  ;  ;  

很高兴看到女工在农业科研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