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

论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

一、试论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帕提曼[1](2021)在《浅析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及服务的重要性》文中提出高校图书馆是为师生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同时还承担着社会服务的职责,也是反映学校办学能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图书馆的发展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真正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则必须从图书馆的本质——服务性着手探讨。作为服务业最高标准的人性化管理及服务在高校图书馆的推广和实施,显得极其重要。

连艳英[2](2020)在《基于公共人文服务理念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文章指出公共人文服务理念是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核心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服务方式、以用户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馆藏建设、以人文关怀为基点的建筑设计、以信息公平获取为目标的资源体系建设。阐述了当代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应遵循的原则,包括读者平等原则、人本管理原则、人性化服务原则。并从人文风气、制度体系、服务机制角度探究了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的具体举措。

洪碧云[3](2020)在《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各界的运作方式都有了变化,人民的生活质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获得了显着提高,并开始注重提升文化修养。公共图书馆是百姓提升文化修养的主要场所,相关管理人员应该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及时进行工作方式的革新,才能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人力资源,提高公共图书馆整体工作效率。

何震宇[4](2020)在《群众性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长效机制研究 ——以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由此也带来了马拉松、自行车等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快速发展,赛事数量迅速增加,活动类型多样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且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行,我国体育志愿服务事业也逐渐走上正轨并迅速得到发展。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开展体育赛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促进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志愿者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直接关系到赛事的质量与服务水平。国内看似蓬勃发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存在一定的短期性,因此能否持续保持体育志愿服务活动是持续高效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的一大课题。探讨群众性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长效机制建立的必要性以及主要内容展开探索和思考,从招募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评估反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出群众性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长效机制,确保群众性体育活动能够长期有效开展,对推动我国社会和谐发展以及群众性体育赛事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背景,以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志愿者管理长效机制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了解志愿者基本信息,参与动机、渠道及影响因素、培训评价、服务评价、激励方式与反馈渠道、可持续参与等方面进行测定,了解志愿者对组委会在招募、培训、激励、评估反馈等各个环节中的态度评价。由此分析得知,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志愿者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尤其在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等方面,更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因此,本文构建了群众性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长效机制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目前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志愿者人员特点:男女比例不均衡,以年轻化、高素质、无志愿服务经验的女学生为主;参与动机大都为拓宽视野,提升自我,满足社交需求,服务动机志愿性较为明确;受参与渠道和培训内容不完善的影响,志愿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激励方式单一,没有评估反馈机制,造成志愿者人员流失。2、通过研究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志愿者管理现状,分析出山地马拉松目前存在的问题:招募渠道集中,宣传形式单一;培训力度不够,专业知识缺乏;激励措施不足,缺少人文关怀;评估工作缺失,反馈渠道不畅。3、结合群众性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现状与山地马拉松志愿者管理出现的问题,遵循持续性、科学性、创新性原则,构建出群众性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长效机制,包括:招募机制(志愿者规划分析、选择招募渠道、招募信息发布、选择遴选方式)、培训机制(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激励机制(掌握服务动机、激励方式、激励制度)、评估反馈机制(评估反馈内容与方法),四种机制相互渗透形成有机整体,使群众性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为使群众性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工作长效发展,提出了构建志愿者管理长效机制的对策,分别为:培育和弘扬志愿文化;完善志愿者管理组织体系;实施科学人性化管理;拓宽赛事宣传渠道。

陈珏[5](2020)在《上海女犯改造70年变迁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表明女犯改造与男犯改造的区别不仅在于监管场所的男女隔离,而且在于两者在改造难度、改造方式上有很大不同。建国70年来我国在女犯改造上进行了理论和实务的长期探索,已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出现了不同于男犯改造的理论成果。了解这段历史时期女犯改造的变迁情况,无论对于女犯改造思想理论的整理和研究,还是以史为鉴、指导女犯改造实务工作都是极其宝贵的。但目前尚未发现针对建国70年来女犯改造文献整理分析的系统研究。从历史史料看,与女犯改造相关史料主要有两类:一类为文献史料,一类为口述史料。文献史料以上海保存最为丰富完整、公开透明。上海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在民国时期便建有女子“监狱”、管理上兼具中西特色,新中国成立后吸收和借鉴了其好的经验,在70年的历史中成为中国女犯改造工作的翘楚。上海有属于自己的监狱志,记载了1949年以来的监狱改造全貌,并且在2000年后每年均编写年鉴可供查阅。另外,上海有关政法类的报纸和书刊等文献资料也存有记载女犯改造的史料,这些均可公开查阅。口述史料是建国以来监狱监管实务工作中有关罪犯监管方法、工作体会等方面的口述资料,通过它可以更细致地了解不同时期监狱管理的实际情况。但目前,这类资料极少,仅在报纸或档案中零星出现。但建国以来上海从事女犯监管的退休人员健在的仍有不少,他们对不同时期监狱工作的实际情况最为熟悉,这些潜在资料是研究这段历史的最好补充。因而,及时地对健在的历史见证者进行访谈、固定这些口述史料极为紧迫、也很必要。鉴于以上原因,本文拟通过书面和口述史料的广泛收集、整理、分析,系统研究上海1949~2019年这70年的女犯改造情况。论文将综合采用史料收集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个案访谈法、数量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通过对历史的总结和提炼,以期对女犯的犯罪预防、犯罪改造等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参考。全文包括导言和五个章节。导论的第一和第二部分明确了选题的意义,对文章中提到的“女犯”和“女监”概念进行界定,以便后续论述的展开。第三部分对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包括中外理论界、实务界对女犯改造和女犯改造历史研究成果的梳理和研究内容的提炼,发现在建国后上海女犯改造历史研究领域是一块空白。第一章对建国后上海女犯改造的历史阶段进行划分,分为初创与停滞阶段、恢复与重振阶段、改革与创新阶段。初创阶段的女犯管理没有单独的关押机构,在管理手段上与男犯管理差别不大,比较强硬。经历了文革的停滞阶段后,女犯改造进入恢复与重振阶段,法制体系逐渐完善,工作制度逐渐完备,并建立了专门的女犯监狱,形成分类改造模式。进入21世纪后,开始进入改革和创新阶段,女犯改造开始整合各类资源、加大教育改造的比重,并创新性地研发了全国独有的女犯评估量表,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女犯改造品牌。第二章论述了上海女犯改造70年指导思想的变迁,从以惩治为主过渡到以管理安全为主,最终确定到以再社会化为主的思想变化历程。以惩治为主指导下的女犯改造思想,来源于建国初期反革命罪犯数量多,阶级斗争激烈的历史状况,形成了男女无差别对待的女犯改造表现形式。以管理安全为主指导下的女犯改造思想,来源于改革开放后犯罪类型的增多、女犯结构的日益复杂化和向西方学习借鉴的成果。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对女犯改造的要求就是守住安全底线,但同时也兼顾宽严相济的刑罚执行手段,并尝试对表现较好的女犯以人文关怀的形式实现文化改造。以再社会化为主指导下的女犯改造思想强调通过狱内改造帮助女犯实现回归后顺利开始社会生活的目标。第三章详细论述了70中上海女犯政治改造、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和文化改造的变迁历程。政治改造作为具有统领作用的改造手段,始终贯穿于女犯改造中,并且与国家政治思想工作同步发展和跟进。监管改造是监狱工作的基础,内容丰富和多样,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教训,但总体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教育改造和文化改造在总体上其内容和形式都呈现出不断丰富的过程。劳动改造则从以生产效能为主演变为以培养劳动技能为主的变迁过程。第四章介绍了与女犯改造相关的法律环境、生活卫生环境、管理环境和改造主体环境的变迁。法律环境方面,针对女犯的减刑假释、通信会见、探家、安置等法律制度均发生了变化。生活卫生环境方面,对女犯人权保障不断增强,在女犯伙食、医疗卫生、生产生活、囚被服和作息时间等方面均有较大进步。管理环境方面,监狱警戒和应急条件明显提升,惩戒和证据保全条件逐步完善,体现了监狱执法不断规范。主体环境方面,其变迁进程表现为监狱民警来源的正规化、工作制度的规范化、培养机制不断优化,科研能力也不断增强。第五章是对前述四章的总结和思考,论述了女犯改造变迁的动力,分析了女犯改造与同时期男犯改造相比较的特点,以及研究70年变迁历史带来的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反思,对女犯改造和女性犯罪预防工作的启示。

贺飞飞[6](2020)在《分析民办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中的人性化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提高民办高校图书馆的流通服务质量,需要加强民办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的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的实现可以有效满足读者的需求,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本文主要阐述了人性化管理在民办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中发挥的作用,并且就如何加强人性化管理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可以采取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和制定人性化的管理机制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强化人性化管理,提高流通服务的质量。

肖楚乔[7](2020)在《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看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文中指出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读者们在图书馆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需要优质的图书馆环境,人性化管理模式下的图书馆可以为读者带来舒适的阅读环境。本文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实现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进行分析。

韩敏,井文文[8](2019)在《农村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性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现阶段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使人们对文化精神的熏陶越来越重视,图书馆作为人们最主要的学习场所之一,在人们掌握知识文化与陶冶精神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确保满足人们对文化精神熏陶的要求,图书馆需要在电子阅览室实施人性化管理,为人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才能够确保对电子阅览室的功能进行充分发挥。

曾华弟[9](2019)在《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有效模式研究——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最佳结合》文中提出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不仅要实现人性化管理,还需要做好制度化管理,因为只有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真正保障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为读者提供最佳的服务。为此,本文也就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中的有效应用与结合进行了研究。

安丽萍[10](2019)在《浅论公共图书馆人性化读者服务》文中认为图书馆是我们获取信息、增长知识、提升文化素养、进行终身学习的阵地,其所提供的服务,关系到了人们对于图书馆的感受和对于阅读的积极性。作为公共图书馆,更是面对着庞大的读者群体,为其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试论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及服务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及特点
    (一)主要职能。
    (二)基本特点。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二、人性化服务
    (一)人性化服务的定义。
    (二)如何做到人性化服务。
三、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及服务
    (一)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发展。
    (二)人性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根本宗旨。
    (三)对读者服务的人性化。
    (四)对内部管理的人性化。
四、如何真正在高校图书馆实现人性化服务
    (一)针对人性化服务理念投入实践的若干建议。
    (二)针对人性化管理理念投入实践的若干建议。
        1.对馆员的人性化管理。
        2.从薪金待遇入手。
        3.从诚信、公平、合理入手。
五、结语

(2)基于公共人文服务理念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图书馆公共人文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
    1.1“以人为本”的服务方式
    1.2 以用户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馆藏建设
    1.3 以人文关怀为基点的建筑设计
    1.4 以信息公平获取为目标的资源体系建设
2 基于公共人文服务理念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遵循的原则
    2.1 读者平等原则
    2.2 人本管理原则
    2.3 人性化服务原则
3 基于公共人文服务理念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的具体举措
    3.1 普及人文理念,构建良好的人文风气
    3.2 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体系
    3.3 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机制
4 小结

(3)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概念
二、公共图书馆领域实施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原有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疏漏之处
    (二)人性化管理理念对于公共图书馆的重要意义
三、影响公共图书馆领域人性化管理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人性教育的力度有待加大
    (二)图书馆管理者并不具有先进的工作理念
    (三)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进行工作思想的革新
四、图书馆领域实施人性化管理的主要渠道

(4)群众性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长效机制研究 ——以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
        1.1.2 志愿服务助力群众体育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志愿者的相关概念
    2.2 关于体育赛事志愿者的研究
        2.2.1 国外体育赛事志愿者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体育赛事志愿者的相关研究
        2.2.3 国内外体育赛事志愿者的研究小结
    2.3 关于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长效机制的研究
        2.3.1 长效机制的相关概念
        2.3.2 国外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长效机制的相关研究
        2.3.3 国内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长效机制的相关研究
        2.3.4 .国内外体育志愿者管理长效机制的研究小结
    2.4 综述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考察法
        3.2.3 访谈法
        3.2.4 问卷调查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发展概况
    4.2 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志愿者管理现状分析
        4.2.1 志愿者基本情况分析
        4.2.2 志愿服务整体情况分析
        4.2.3 志愿者管理评价
    4.3 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志愿者管理机制问题分析
        4.3.1 招募渠道集中,宣传形式单一
        4.3.2 培训力度不够,专业知识缺乏
        4.3.3 激励措施不足,缺少人文关怀
        4.3.4 评估工作缺失,反馈渠道不畅
    4.4 群众性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长效机制构建
        4.4.1 构建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4.4.2 长效机制的构建原则
        4.4.3 长效机制的构建框架
        4.4.4 招募机制
        4.4.5 培训机制
        4.4.6 激励机制
        4.4.7 评估反馈机制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培育和弘扬志愿文化
        5.2.2 加强志愿者管理人才培养
        5.2.3 实施科学人性化管理
        5.2.4 拓宽赛事宣传渠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件一:访谈提纲
    附件二:访谈纪要
    附件三: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志愿者调查问卷
    附件四:问卷效度检验评价表

(5)上海女犯改造70年变迁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
        ㈠理论意义
        ㈡实践意义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㈠对“女犯”的解读
        ㈡对“女监”的界定
    三、目前研究现状分析
        ㈠研究成果概述
        ㈡研究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上海女犯改造70年变迁的几个阶段
    第一节 新中国女犯改造事业的初创与停滞
        一、建国早期女犯改造的初创阶段
        ㈠关押机构“大集中小分散”
        ㈡管理手段强硬
        二、文革时期女犯改造的停滞阶段
        ㈠文革前的社会背景
        ㈡冲击与亮点并存——“开门改造”试点
    第二节 新中国女犯改造事业的恢复与重振
        一、改革开放后女犯改造的恢复阶段
        ㈠改革开放后的社会情况
        ㈡改革开放后的法制与监狱工作恢复
        二、20世纪80年代开始女犯改造的重振阶段
        ㈠从数据看女犯改造形势已发生变化
        ㈡从管理看分类改造已形成
    第三节 新中国女犯改造事业的改革与创新
        一、21世纪女犯改造的改革阶段
        ㈠整合资源为女犯改造服务
        ㈡加大对女犯的文化教育比重
        二、新时代女犯改造的创新阶段
        ㈠打造上海特色的女犯改造品牌
        ㈡研发具有可推广性的女犯评估量表
第二章 上海女犯改造70年指导思想的变迁与体现
    第一节 以惩治为主的女犯改造指导思想与体现
        一、以惩治为主的女犯改造指导思想
        ㈠旧上海侵犯女性人格尊严的思想
        ㈡20世纪50年代改造旧时代的运动思想
        二、惩治思想在上海女犯改造中的体现
        ㈠女犯关押机构未形成独立监狱设置
        ㈡看守人员未形成专业化队伍
        ㈢改造手段与男犯基本无异
        ㈣携带儿童服刑的特权逐渐被剥夺
        ㈤对孕产妇女犯的规定趋于规范
    第二节 以管理安全为主的女犯改造指导思想与体现
        一、以管理安全为主的女犯改造指导思想
        ㈠划分警戒度的监狱管理理念
        ㈡以分类促安全的监狱管理理念
        二、管理安全思想在上海女犯改造中的体现
        ㈠严峻社会形势带来的新要求——安全底线
        ㈡管理手段之新尝试——宽严相济
        ㈢文化改造之初体验——人文关怀
    第三节 以再社会化为主的女犯改造指导思想与体现
        一、以再社会化为主的女犯改造指导思想
        ㈠再社会化改造的思想理念
        ㈡罪犯再社会化改造的发展历程
        二、再社会化为主的思想在上海女犯改造中的体现
        ㈠与地区衔接促进监所内外联动
        ㈡将“循证矫正”理论引入女犯改造
        ㈢实践“个体定制化”改造方式
        ㈣探索民警与女犯“同频共振”
第三章 上海女犯改造70年的内容变迁
    第一节 政治改造的变迁
        一、建国早期上海女犯的政治改造
        ㈠20世纪50年代初期改造反革命为主要目标
        ㈡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为主要目标
        二、文革时期上海女犯的政治改造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上海女犯政治改造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上海女犯政治改造
    第二节 监管改造的变迁
        一、建国早期上海女犯的监管改造
        ㈠监管工作有较为规范的制度支撑
        ㈡出现了分类管理的雏形
        ㈢监管和教育工作界限不明朗
        二、文革时期上海女犯的监管改造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上海女犯监管改造
        ㈠在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基础上注重人性化
        ㈡女犯整体结构的变化导致手段变革
        ㈢变性人之殇——监管改造面对的新形势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上海女犯监管改造
        ㈠民警管理工作规范度提升层级
        ㈡女犯管理模式在稳定中求变革
        ㈢通过狱务公开检验女犯监管改造工作成效
    第三节 教育改造的变迁
        一、建国早期上海女犯的教育改造
        ㈠以女犯思想动态的掌握为核心
        ㈡以文化教育为重要内容
        二、文革时期上海女犯的教育改造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上海女犯教育改造
        ㈠以普及法律常识教育为媒介
        ㈡重视综合素质提升
        ㈢以“个别谈话”解决个体问题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上海女犯教育改造
        ㈠通过系列读书活动提高整体文化素质
        ㈡“高低并轨同行”提升个体女犯学历
        ㈢开展精品技术教育
    第四节 劳动改造的变迁
        一、建国早期上海女犯的劳动改造
        ㈠女犯劳动改造强度大
        ㈡以生产效能为主要评价标准
        ㈢劳动改造与其他改造手段高度熔合
        二、文革时期的上海女犯劳动改造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上海女犯劳动改造
        ㈠准确定位适合女犯的劳动项目
        ㈡“监企分离”适度改变女犯劳动改造方向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上海女犯劳动改造
        ㈠以生产安全为衡量劳动改造的红线和底线
        ㈡质量控制成为核心环节
        ㈢将女犯技能培训与劳动改造紧密结合
    第五节 文化改造的变迁
        一、建国早期上海女犯的文化改造
        二、文革时期上海女犯的文化改造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上海女犯文化改造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上海女犯文化改造
        ㈠以亲情专题系列教育为抓手
        ㈡以警囚互动为形式
        ㈢以科学评估为前提
第四章 上海女犯改造70年的环境变迁
    第一节 女犯改造之法律环境的变迁
        一、女犯减刑、假释等权利的变迁
        ㈠减刑假释法律制度的变迁
        ㈡女犯减刑假释执行情况的变迁
        二、女犯通信、会见权利的变迁
        ㈠基本通信、会见制度逐渐规范
        ㈡资源共享搭建特殊会见平台
        ㈢通讯模式电子信息化
        三、女犯探家、安置权利的变迁
        ㈠“周末监禁”、探家等回归前的探索与尝试
        ㈡通过安置政策确保顺利回归
        四、女犯其他法律权利的变迁
        ㈠申诉、控告权利得到法律保护
        ㈡法律援助保障女犯权益
        ㈢保护狱内的其他合法权利
        ㈣关注外籍女犯合法权利保护
        五、女犯深挖工作的变迁
    第二节 女犯改造之生活卫生环境的变迁
        一、女犯伙食条件变迁
        二、女犯医疗卫生条件变迁
        ㈠女犯医疗机构专业化
        ㈡对重点时间段和重点病犯的管理不断加强
        ㈢规范疾病预防和病情档案整理工作
        三、女犯生活和生产条件变迁
        四、女犯囚被服、作息时间变迁
    第三节 女犯改造之管理环境的变迁
        一、警戒条件的变迁
        ㈠提高监狱二大门科技水平以加强警戒
        ㈡监管信息技术化的实现为警戒工作护航
        ㈢加强对重大事件的组织策划和管理
        ㈣集约警务与增强责任意识并举
        二、应急条件的变迁
        ㈠应急预案演习种类不断完备、形式更加科学
        ㈡通过单位联动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㈢健全应急处置机制中的单元格
        三、惩戒条件的变迁
        四、证据保全条件的变迁
    第四节 女犯改造之管理者环境的变迁
        一、女犯改造管理者的变迁
        ㈠监狱管理者来源正规化
        ㈡监狱管理者工作制度详细化
        ㈢监狱管理者培养机制化
        二、女犯改造科研环境的变迁
第五章 上海女犯改造70年变迁的思考
    第一节 女犯改造变迁的动力
        一、政治是女犯改造变迁的原动力
        ㈠国家的政治走向决定女犯改造的政策指导方向
        ㈡国家的政治变革引起女犯改造的重要变化
        ㈢国家的重大政治事件可能引发女犯改造方式的变化
        二、经济为女犯改造变迁提供物质基础
        ㈠国家的经济基础决定女犯改造的物质条件
        ㈡国家的经济进步促进女犯改造的物质环境改善
        ㈢国家的经济政策变革可能造成女犯改造具体措施的改变
        三、法制为女犯改造变迁提供规则支持
        ㈠国家的法制精神是女犯改造的制度渊源
        ㈡国家的法制原则是女犯改造原则的形成依据
        ㈢国家的重大法制事件可能引起女犯改造制度的变化
        四、文化为女犯改造变迁提供精神助力
        ㈠国家的文化底蕴是女犯改造的精神基础
        ㈡国家的文化氛围制约女犯改造的变迁速度
        ㈢国家的文化进步是女犯改造变迁的起点
    第二节 女犯改造变迁的特点与原因分析
        一、女犯改造变迁的三大特点
        ㈠在法制层面比男犯相对宽松
        ㈡在改造手段上比男犯更多样
        ㈢在文化领域比男犯更易受影响
        二、主要原因分析
        ㈠政治改造上把女性社会责任融入
        ㈡监管改造上能兼顾女性生理特点
        ㈢教育改造上与女性特色贴近匹配
        ㈣劳动改造上向培养适宜女犯的实用技能倾斜
        ㈤文化改造上用女性元素构建氛围
    第三节 女犯改造变迁历史带来的启示
        一、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反思
        ㈠社会文化决定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㈡女性法律地位的提升是社会地位提升的体现
        ㈢女犯改造的进步依赖于女性整体社会地位的提升
        二、对女犯改造的启示
        ㈠改造精神上注重树立培育自立女性的矫治理念
        ㈡改造原则上注重形成有利于女犯回归的矫治目标
        ㈢改造手段上注重建立符合当地发展的矫治模式
        ㈣预防警囚“互害”模式的产生
        三、对女性犯罪预防的启示
        ㈠从“女权主义”分析女性犯罪原因
        ㈡改变女性的依附从属地位
        ㈢增强女性的个人能力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分析民办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中的人性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办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人性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二、民办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人性化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人性化管理的流通服务理念
    (二)建立和完善人性化管理的流通服务机制
三、民办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人性化管理的一些思考
四、结语

(7)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看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图书馆人性化管理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思想与图书馆人性化管理
    2.1 图书馆为读者营造和谐的阅读环境
    2.2 强化图书馆团队建设,使管理团队实现内部和谐
    2.3 在格局上展现出读者与阅读环境的和谐
    2.4 促进读者之间的和谐,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关怀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思想与图书馆人性化管理
4 结语

(8)农村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性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性化管理与个性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1.2 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1.3 对读者的引导不够正确
2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性化管理与个性化服务的策略
    2.1 对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提高
    2.2 对电子阅览室的硬件设施质量进行提高
    2.3 对舒适的学习环境进行营造
3 小结

(9)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有效模式研究——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最佳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1. 管理制度建设渗透人性化管理
2. 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共行
    2.1 管理理念的人性化
    2.2 管理思路的人性化
    2.3 管理制度的人性化
结语

(10)浅论公共图书馆人性化读者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一、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内涵
二、公共图书馆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意义
    1. 对人的本质特征的积极迎合
    2. 能够凸显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功能
    3. 吸引读者, 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
三、公共图书馆如何实施人性化的读者服务
    1. 秉承人性化文化服务思路
    2. 营造人性化馆内服务设施环境
    3. 注重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培养
    4. 全面考虑特殊读者群体的服务需求
四、结语

四、试论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及服务的重要性[J]. 帕提曼. 办公室业务, 2021(03)
  • [2]基于公共人文服务理念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研究[J]. 连艳英.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0(05)
  • [3]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探究[J]. 洪碧云. 文教资料, 2020(25)
  • [4]群众性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长效机制研究 ——以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为例[D]. 何震宇.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5]上海女犯改造70年变迁研究(1949-2019)[D]. 陈珏.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6]分析民办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中的人性化管理[J]. 贺飞飞. 山西青年, 2020(12)
  • [7]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看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J]. 肖楚乔.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0(10)
  • [8]农村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性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探析[J]. 韩敏,井文文. 广东蚕业, 2019(10)
  • [9]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有效模式研究——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最佳结合[J]. 曾华弟. 才智, 2019(23)
  • [10]浅论公共图书馆人性化读者服务[J]. 安丽萍. 大众文艺, 2019(13)

标签:;  ;  ;  ;  

论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