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氨冷却发酵罐的设计——直接氨冷却发酵罐的工作原理之二

直接氨冷却发酵罐的设计——直接氨冷却发酵罐的工作原理之二

一、直接氨冷式发酵罐的设计——直接氨冷式发酵罐工作原理之二(论文文献综述)

黄显昆[1](2019)在《现代生态农业园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模拟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基于现代生态农业园的能源供需关系,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平台,构建了沼气发电与好氧发酵余热联合驱动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Distributed co-supply system of cool,heat and power system,CCHP),并对系统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及优化,探究现代生态农业园建设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可行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介绍了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沼气发电及其余热回收、好氧发酵及其余热回收的国内外应用和研究现状。以南宁市某农业生态示范园区为例,对生态园区潜在的能源供给和能源需求进行分析计算,提出了一套以沼气发电和好氧发酵余热联合驱动的生物质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方案。(2)根据“以热定电”的原则,对沼气发电和好氧发酵余热联合驱动的生物质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进行设计。利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构建了沼气发电系统、烟气双效性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系统、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和烟气/废气-水换热器系统四个模拟流程,并对各子系统性能进行模拟分析。(3)分析了分布式冷热电联供各单元模块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根据模拟分析结果,对系统运行参数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并对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关键设备进行选型分析。(4)通过系统技术经济性能、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个指标,对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现代生态农业园,建设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在节能性、环保性和经济性上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张露岚[2](2019)在《光伏/光热与沼气联合发电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常规能源供电系统具有能耗大以及太阳能供电系统利用率低、供电可靠性差等问题,文章设计了光伏/光热与沼气联合发电系统。该系统将光伏、光热与沼气三者结合,所需能源为太阳能和沼气,皆为清洁能源,实现了排放零污染。对于供电可靠性问题,虽太阳能受天气影响较大,但该系统所提供了双重保障,足以解决供电可靠性问题。在太阳辐射强度不足时,可由系统中蓄电池和储热罐补充所需能量。在阴天或夜间时,启动沼气系统,从而使两者协调工作以互补供电的形式对用户供电,实现光伏/光热与沼气供电系统不间断供电的目标。CPC-PV/T是集光伏与光热为一体的电热连用装置,该系统是在现有的CPC-PV/T系统基础上,将沼气锅炉、ORC与CPC-PV/T发电系统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发电系统,主要由3个子环节组成,包括CPC-PV/T系统聚光集热环节、ORC发电环节以及太阳能沼气环节。对于系统的设计,首先收集研究地区的原始资料及基本负荷情况,根据设计原则,考虑一定的发电裕度,本文将设计一个容量为15k W的发电系统。然后对系统CPC-PV/T、发酵罐、ORC热发电机,逆变部分、储能部分、控制部分进行选型设计,并对联合发电系统经济性的主要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最后设计出光伏/光热与沼气联合发电系统的设计图,详细叙述了3个子环节,并提出了系统的3种运行模式,为供电可靠性提供了保障。本文设计了光伏/光热与沼气联合发电的系统后,建立该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以此来研究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以及进水流量对该发电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流量在一定范围内时,CPC-PV/T系统的热效率随着进水流量的增加呈先急剧升高而后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并随着太阳辐射强度的降低而降低,当进水流量为0.012kg/s时,CPC-PV/T系统的热效率最高;当环境温度为0℃且进水流量较大时,热效率为0;光伏/光热与沼气联合发电系统综合发电效率的最大值为21.79%,约为单一CPC-PV/T发电系统的2倍。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能实现持续供电,还能提高单一系统利用率低的问题。因此光伏/光热与沼气联合发电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构建国家工业4.0绿色能源格局发挥重要作用。

邹远志[3](2018)在《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工艺与关键设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种植业和养殖业迅速发展,有力保障了粮食和肉蛋奶供给,但是所产生的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并实现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对于秸秆和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有燃烧法、饲料化法和堆肥法。有机废弃物使用燃烧法和饲料化法处理后,仍然需要进行二次处理才能达到无害化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传统好氧堆肥方法发酵效果不理想,无法处理养殖场每天产生的污水。本文针对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工艺与关键设备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对影响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的因素进行研究,设计一条发酵效率高、可每天处理污水、具有两次发酵过程的好氧发酵工艺路线,并对该工艺配套的设备进行了研究与开发;(2)对一次好氧发酵过程所需的翻堆机及其配套设备(换轨机和喷淋机)进行设计。对翻堆机的搅拌阻力、液压升降系统进行了理论计算;对换轨机的驱动功率进行计算,并对其主轴的强度进行了校核;对喷淋机的驱动系统进行了设计,完成喷淋机弹性轮组件的理论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完成翻堆机、换轨机和喷淋机的三维设计;(3)对二次好氧发酵过程所需要的立式发酵机进行了开发。对立式发酵机筒体及保温层厚度进行了计算;完成了搅拌系统和通风结构的设计;进行搅拌系统阻力矩的理论计算,完成立式发酵机传动系统设计;对立式发酵机所需风量进行了计算,为风机的选型提供依据;完成了上料系统、卸料系统的设计;(4)针对大型养殖场的发酵工艺进行改进,并对供料设备进行理论研究。各设备试制、安装和调试完成后,利用好氧发酵工艺进行堆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堆肥成品的平均含水率为27.31%,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种子萌发率试验表明,试验组种子萌发率83.5%,试验组种子的平均萌发率是对照组的95.5%,说明堆肥成品对种子无害。

秦天宇[4](2016)在《基于单片机的菌类发酵培养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对于发酵产物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国产的设备还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国内的生产要求,对于控制的精确度以及采集数据的精确度,都会有一定的要求,并且能够直接影响我们最终的需要产物。这样的生产条件已经制约了发酵业的发展。针对目前的这种现状,对发酵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与设计,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完善,控制采集精度高,成本较低的菌类发酵培养系统。本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STM32F103VET6单片机调节发酵的过程。主要对温度,PH值,溶氧量,压力值等一系列的参数进行采集与控制,并且可以相互通信。我们会给系统设定预设值,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的要求。上位机界面使用的是有北京迪文科技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液晶触摸屏,这种液晶屏与传统的工业控制液晶屏的功能与使用方法类似,以此设计人机交换界面。通过多次数据采集与分析,我们完善了单片机的各项功能。通过对硬件的设计和对软件的编写以及对操作界面的,并且在搭建的实验平台反复的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对温度溶氧压力进行调节能够极大的提高发酵物的产量。

赵超[5](2013)在《啤酒发酵二氧化碳回收及汽化系统设计》文中提出啤酒生产是我国的一个传统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我国啤酒工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啤酒生产企业技术装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低。提高啤酒生产的综合自动化水平,增强我国啤酒产业的综合实力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同时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啤酒行业呈现出向着节能、低耗和效益化发展。青岛啤酒二厂发酵二氧化碳回收系统二氧化碳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冷却水降温,目前冷却水系统在夏天达不到要求,影响二氧化碳回收系统的效率。而二氧化碳的使用都是以气体的形式,所以制备好的纯净液体二氧化碳必须通过汽化器蒸汽加热汽化才能供应给使用部门,进而消耗大量的蒸汽。针对以上两个问题,企业提出用二氧化碳汽化吸热这个过程给二氧化碳冷却水降温的改造项目。课题将发酵二氧化碳回收及汽化系统改造分为设备改造和电器控制改造两个部分:设备改造主要包含管道的改变和一台二氧化碳汽化换热盘管的安装;电器控制改造主要为用PLC根据冷却水温度和二氧化碳汽化温度对相关阀门进行切换,从而实现节约冷却水系统氨制冷的用电和节约二氧化碳汽化过程蒸汽的消耗,总体节能效益可观。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作为现代化的自动控制装置已普遍应用于工业企业的各个领域,是生产过程自动化必不可少的智能控制设备。本设计使用一台松下电工FP0—C14型PLC,并采用松下GT32触摸屏实现系统操作和运行状态的显不。主要包含:设计二氧化碳节能循环系统:液体二氧化碳从设备冷却水中吸收热量汽化,并降低冷却水温度,减小制冷用氨;同时节约二氧化碳汽化所需蒸汽。设计安装PLC自动控制系统,编写控制程序,实现阀门开关控制、安全操作保护、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运算处理、操作流程控制、触摸屏操作显示等内容。编写触摸屏操作界面,实现手、自动二氧化碳汽化器切换操作。存储近期运行数据、报警信息,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状态跟踪。本课题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二氧化碳汽化最多是通过蒸汽加热法,另外较少采用空气换热汽化的方式。利用二氧化碳压缩机冷却水汽化的方式在啤酒厂内尚属首例。2、编写PLC控制程序的同时采用触摸屏进行人机交互,实现程运行状态显示和操作控制。具有系统操作简单、方便、人机交互直截了当等优点。

黄小祥[6](2008)在《啤酒厂节水工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全球明确提出包括减少自然资源耗用在内的清洁生产概念,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啤酒行业单位水耗情况参差不齐,大部分啤酒厂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本论文详细分析、研究了三得利啤酒(上海)有限公司的水耗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了降低水耗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取得的主要结论有:首先研究了啤酒厂的水耗组成结构,可分为酿造用水、清洗用水和辅助生产用水,这三类用水按本公司近几年的实际用量约为1.5:2:1。由于酿造水2/3要形成啤酒,能够回收使用的主要是用于冲洗与顶水部分,可降低水耗0.15 m3/kL左右;同时可根据工艺与损耗水水质情况降低酿造水制备过程的损耗。各类清洗用水量占整个啤酒厂用水量的50%,由于相当部分使用后仍很清洁或稍加处理后即变清洁,是降低啤酒用水的主要方面,可降低水耗0.45 m3/kL左右。各类辅助用水由于不与啤酒或其容器直接接触,添加必要的回流或添加不同种类的化学药品后可实现循环使用或延长使用周期,可降低水耗0.25 m3/kL左右。提高月产量与日产量是非技术性降低啤酒水耗的有效途径,本公司在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其水耗可比半满负荷生产降低近2.0 m3/kL。酿造过程的节水比重较低,重点是各类辅助用水,本章论述的节水措施平均每年可降低水耗0.15 m3/kL(约30000 m3水)。降低酿造过程用水量主要通过设备和工艺改造,或将使用后比较洁净的水不经处理再次使用;由于酿造过程是形成啤酒品质的关键,对设备管路的清洁与无污染要求非常苛刻,一般情况下不考虑水的循环使用。啤酒厂节水的重点应放在清洗用水和辅助用水方面,各项节水技术的实施方向是水的重复与循环使用。在本公司近5年以来的节水项目中,清洗用水与辅助用水的重复和循环使用占到很大的比例,大约占到整个降低水耗总份额的85%。啤酒厂必须建立完善的各类用水与各部门用水计量体系,这是节水技术项目立项、分析、计划、实施与评估必不可少的基础,更是持续降低啤酒厂水耗的关键前提条件。各类用水管路的泄漏检查与防漏措施是个长期工作,是降低水耗的重点方面之一,在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逐步将水管地上化(架空化),是减少用水管路跑冒滴漏的万全之策。公司2007年啤酒水耗达到5.93 m3/kL,随着其它节水技术改造项目的持续展开,公司水耗将逐年降低,逐步向国内先进水平迈进。

林兴华,施建强,朱维波[7](2002)在《直接氨冷式发酵罐的控制——直接氨冷式发酵罐工作原理之三》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直接氨冷却式发酵罐的压力控制和温度控制,并对集散式控制系统(DCS)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二种控制方案进行比较,FCS 控制系统具有先进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实时性和经济性等优点。

林兴华,徐秋华[8](2002)在《直接氨冷式发酵罐的设计——直接氨冷式发酵罐工作原理之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直接氨冷式发酵罐的设计及发酵罐夹套的结构与特点,着重介绍分片式蜂窝夹套的强度以及应用于生产上发酵罐的降温曲线。

林兴华[9](2001)在《发酵罐直接氨冷式工艺的节能——直接氨冷式发酵罐工作原理之一》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发酵罐采用直接氨冷却工艺和酒精水冷却工艺的原理,根据计算和实际应用证明,发酵罐采用直接氨冷却比酒精水冷却可节省能耗24%以上。并就直接氨冷却工艺对发酵罐的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直接氨冷式发酵罐的设计——直接氨冷式发酵罐工作原理之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接氨冷式发酵罐的设计——直接氨冷式发酵罐工作原理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生态农业园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我国农业有机废弃物污染形式严峻
        1.1.2 我国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1.1.3 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
        1.1.4 课题研究意义
    1.2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研究现状
        1.2.1 国外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应用及研究现状
        1.2.2 国内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应用及研究现状
    1.3 沼气发电及其余热利用研究概述
        1.3.1 国内外沼气工程及沼气发电概述
        1.3.2 国内外沼气发电研究概述
        1.3.3 国内外沼气发电余热利用概述
    1.4 好氧发酵及其余热利用国研究现状
        1.4.1 国外好氧发酵余热回收研究进展
        1.4.2 国内好氧发酵余热回收研究进展
    1.5 课题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课题研究内容
        1.5.2 课题来源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现代生态农业园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设计
    2.1 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2.1.1 分布式供能系统概念
        2.1.2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简介
        2.1.3 冷热电联供系统分类
    2.2 系统设计流程及原则
        2.2.1 设计流程
        2.2.2 设计原则
    2.3 现代生态农业园能源供给和供需分析
        2.3.1 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简介
        2.3.2 能源需求分析
        2.3.3 园区能源供给潜能
    2.4 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设计
        2.4.1 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简介
        2.4.2 确定沼气发电机组
        2.4.3 确定沼气发电余热利用设备
    2.5 现代生态农业园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生态农业园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模型构建
    3.1 沼气发电系统
        3.1.1 沼气发电系统工作原理
        3.1.2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相关模型
    3.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
        3.2.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分类
        3.2.2 烟气双效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热水机组工作原理
        3.2.3 烟气双效性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相关模型
    3.3 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
        3.3.1 氨水吸收式机组制冷循环工作原理
        3.3.2 氨水溶液物性计算模型
        3.3.3 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相关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Aspen Plus的现代生态农业园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模拟分析
    4.1 Aspen Plus简介
    4.2 沼气发电机组模拟分析
        4.2.1 沼气发电机组物性方法选择
        4.2.2 沼气发电机组模型选择及流程建立
        4.2.3 沼气发电机组模拟参数分析
        4.2.4 沼气发电机组的模拟与结果分析
    4.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模拟分析
        4.3.1 烟气双效性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物性方法
        4.3.2 烟气双效性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模型选择及流程建立
        4.3.3 烟气双效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热水机组模拟参数分析
        4.3.4 烟气双效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热水机组模拟与结果分析
    4.4 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模拟分析
        4.4.1 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物性方法
        4.4.2 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模型选择及流程建立
        4.4.3 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模拟模拟参数分析
        4.4.4 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模拟与结果分析
    4.5 烟气/废气-水换热器模拟分析
        4.5.1 烟气/废气-水换热模拟流程构建
        4.5.2 烟气/废气-水换热工艺初始模拟参数
        4.5.3 烟气/废气-水换热流程模拟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关键参数模拟分析及优化
    5.1 沼气发电机组性能探究
        5.1.1 沼气流量和甲烷质量分数对沼气发电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5.1.2 环境温度对沼气发电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5.2 烟气双效性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性能探究
        5.2.1 高压发生温度对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5.2.2 稀溶液流量对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5.2.3 稀溶液质量分数对机组性能影响分析
    5.3 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探究
        5.3.1 精馏塔进料浓度对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5.3.2 精馏塔回流比对机组性能的影响
    5.4 现代生态农业园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
        5.4.1 各系统优化设置
        5.4.2 优化结果
    5.5 现代生态农业园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关键设备选型
        5.5.1 沼气发电机组选型
        5.5.2 烟气双效性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选型
        5.5.3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选型
        5.5.4 烟气/废气-水换热器选型
        5.5.5 泵选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代生态农业园分布式冷热电系统综合评价
    6.1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技术经济性能
        6.1.1 供热比
        6.1.2 供热发电比
        6.1.3 联产系统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
        6.1.4 一次能耗率
    6.2 环境效益
    6.3 经济效益
        6.3.1 动态经济分析计算
        6.3.2 项目初始投资估算
        6.3.3 年运行成本费用估算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光伏/光热与沼气联合发电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能源利用现状
        1.1.1 国外能源利用现状
        1.1.2 国内能源利用现状
    1.2 太阳能资源和沼气资源的优势以及储量
        1.2.1 太阳能资源的优势和我国太阳能储量
        1.2.2 沼气的利用优势和沼气储量
    1.3 太阳能利用技术
        1.3.1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1.3.2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1.3.3 聚光光伏光热技术
    1.4 沼气发电技术
        1.4.1 沼气发电技术的概念及意义
        1.4.2 国内外关于沼气发电的研究情况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1.5.1 本文研究的目的
        1.5.2 本文研究的内容
        1.5.3 本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光伏/光热与沼气联合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案
    2.1 联合发电系统设计的原则及流程
        2.1.1 设计的原则
        2.1.2 设计的流程
    2.2 联合发电系统的设计基础
        2.2.1 研究地区资源概况
        2.2.2 研究地区负荷情况
    2.3 联合发电系统的方案设计
        2.3.1 CPC-PV/T系统选型
        2.3.2 发酵罐容量的确定
        2.3.3 ORC热发电机选择
        2.3.4 逆变器选型设计
        2.3.5 系统储能的选型
        2.3.6 系统的控制
    2.4 联合发电系统经济性的主要因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伏/光热与沼气联合发电系统的各环节工作方式
    3.1 联合发电系统的原理
    3.2 CPC-PV/T系统聚光集热环节
        3.2.1 CPC-PV/T系统的摆放方向
        3.2.2 CPC-PV/T系统的连接方式
        3.2.3 CPC-PV/T系统的工作方式
    3.3 ORC发电环节
        3.3.1 有机朗肯再热循环
        3.3.2 系统ORC发电环节的工作方式
    3.4 太阳能沼气发酵环节
        3.4.1 太阳能恒温沼气发酵技术
        3.4.2 太阳能恒温沼气发酵温度的控制
        3.4.3 太阳能沼气发电环节的工作方式
    3.5 系统的工作模式设定
        3.5.1 发电优先级确定
        3.5.2 联合系统运行模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伏/光热与沼气联合发电系统的仿真
    4.1 数学模型的假定条件
    4.2 数学模型的建立
        4.2.1 CPC-PV/T系统出口水温
        4.2.2 CPC-PV/T系统的发电效率
        4.2.3 系统热效率
        4.2.4 系统综合发电效率
        4.2.5 光伏/光热与沼气联合发电系统仿真模型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3.1 模拟参数
        4.3.2 结果分析
    4.4 仿真验证
        4.4.1 数值模拟
        4.4.2 分析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3)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工艺与关键设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1.3 好氧发酵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工艺与关键设备
    2.1 好氧发酵原理与影响因素
    2.2 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工艺
    2.3 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关键设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异位发酵床配套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3.1 异位发酵床设计
    3.2 翻堆机设计
        3.2.1 翻堆机主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3.2.2 翻堆机液压升降系统的设计计算
    3.3 换轨机设计
        3.3.1 换轨机驱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3.3.2 换轨机主动轴强度的校核
    3.4 喷淋机设计
        3.4.1 电机功率计算
        3.4.2 弹性轮支撑弹簧的设计计算
        3.4.3 泵和搅拌机的选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立式发酵机的研究与开发
    4.1 立式发酵机筒体与搅拌系统设计
        4.1.1 发酵筒体的体积确定
        4.1.2 发酵筒体高径比的设计
        4.1.3 保温层厚度的计算
        4.1.4 搅拌系统设计
        4.1.5 通风结构设计
    4.2 立式发酵机传动系统设计
        4.2.1 搅拌系统阻力矩的计算
        4.2.2 驱动功率的计算
        4.2.3 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4.3 立式发酵机通风系统计算
    4.4 上料系统的设计计算
    4.5 卸料系统的设计计算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型养殖场发酵工艺改进及试验研究
    5.1 大型养殖场发酵工艺改进
    5.2 供料设备选型及其理论研究
    5.3 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工艺试验研究
        5.3.1 试验原材料的准备和发酵过程
        5.3.2 有机肥质量试验
        5.3.3 试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基于单片机的菌类发酵培养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发酵培养系统总体控制方案
    2.1 发酵控制系统介绍
        2.1.1 现有设备状况
        2.1.2 工控机系统
        2.1.3 PLC控制系统
    2.2 单片机控制系统
    2.3 菌类发酵整体控制系统方案
第三章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发酵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3.1 发酵系统的设计要求
    3.2 单片机设计整体方案
    3.3 STM32单片机介绍
        3.3.1 A/D模/数转换的简介
        3.3.2 D/A模/数转换的简介
    3.4 STM32单片机外围电路介绍
        3.4.1 稳压电源模块
        3.4.2 复位电路和晶振电路的介绍
        3.4.3 数据量I/O通道
        3.4.4 外部D/A转换芯片
        3.4.5 信号采集的隔离模块
        3.4.6 通信模块
        3.4.7 Modbus通信
        3.4.8 数据存储模块
第四章 发酵系统控制程序设计
    4.1 微生物发酵控制系统的构成
    4.2 过采样原理
    4.3 温度采集方案
        4.3.1 建立温度控制数学模型
        4.3.2 A/D模块采集程序
        4.3.3 温度PID采集程序
    4.4 DO控制方案设计
        4.4.1 溶解氧含量的闭环控制
        4.4.2 控制溶氧的目的及作用
        4.4.3 溶解氧含量控制过程
        4.4.4 微生物对氧的需求
        4.4.5 溶解氧控制系统分析
    4.5 对系统酸碱含量控制分析
        4.5.1 初始PH值得确定
        4.5.2 发酵过程中的PH变化分析
    4.6 培养液ORP的测量
    4.7 发酵罐压力采集程序
    4.8 人机界面手动干预设计
    4.9 数据存储模块的设计
第五章 发酵系统的操作界面设计
    5.1 主界面设计
    5.2 参数界面的设计
    5.3 数据监测界面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5)啤酒发酵二氧化碳回收及汽化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二氧化碳在啤酒生产中的重要性及其回收原理
    1.3 二氧化碳汽化器发展现状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2.1 机械部分设计
        2.1.1 二氧化碳回收汽化系统改进方案比较
        2.1.2 二氧化碳回收汽化系统方案选定
    2.2 控制部分设计
        2.2.1 控制系统整体组成框图
        2.2.2 控制系统单元选择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各子系统设计
    3.1 汽化器设计
        3.1.1 现有汽化器能力估算
        3.1.2 换热器及附属管道设计
    3.2 PLC控制设计
        3.2.1 PLC程序的总体结构
        3.2.2 PLC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3.2.3 PLC控制程序设计
        3.2.4 PLC程序的传输
    3.3 触摸屏控制设计
        3.3.1 概述
        3.3.2 触摸屏界面设计
        3.3.3 触摸屏程序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优化设计
    4.1 安全、节能设计
    4.2 系统稳定性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啤酒厂节水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啤酒厂水耗现状
        1.2.2 中国啤酒厂啤酒水耗现状
        1.2.3 啤酒清洁生产标准
        1.2.4 典型年产20万千升啤酒厂水耗现状
    1.3 主要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啤酒厂水耗研究
    2.1 概述
    2.2 酿造水水耗结构研究
    2.3 清洗水的水耗结构
    2.4 辅助用水的水耗结构
    2.5 水耗与啤酒产量之间关系的研究
        2.5.1 月单位水耗与月产量之间关系的研究
        2.5.2 日单位水耗与日产量之间关系的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降低啤酒酿造过程水耗的研究
    3.1 降低糖化酿造用水量
        3.1.1 麦汁煮沸二次蒸汽的回收利用
        3.1.2 糖化用酿造水的回收利用
    3.2 降低发酵用水量
        3.2.1 发酵工段用水情况
        3.2.2 降低酵母洗涤用水量
        3.2.3 发酵罐CIP节水技术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降低啤酒生产其它过程用水量的研究
    4.1 降低过滤清洗用水量
    4.2 降低包装辅助用水技术研究
        4.2.1 延长灭菌机用水更换时间的节水研究
        4.2.2 减少短暂停机时高温区补降温水时水溢流量的研究
    4.3 降低锅炉辅助用水技术研究
    4.4 降低冷冻蒸发式冷凝器用水量
    4.5 降低净化水与酿造水制备过程水耗技术研究
        4.5.1 降低净化水制备过程水耗的研究
        4.5.2 反渗透制水过程中浓水的重复利用
    4.6 啤酒厂水管网系统检漏防漏技术研究
    4.7 啤酒厂耗水计量系统与节水关系研究
    4.8 啤酒厂地面千燥化节水理念
    4.9 清洁污水回用技术研究
    4.10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直接氨冷式发酵罐的设计——直接氨冷式发酵罐工作原理之二(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生态农业园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模拟研究[D]. 黄显昆. 广西大学, 2019(01)
  • [2]光伏/光热与沼气联合发电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研究[D]. 张露岚.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3]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工艺与关键设备研究[D]. 邹远志.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4]基于单片机的菌类发酵培养系统研究[D]. 秦天宇. 长春理工大学, 2016(03)
  • [5]啤酒发酵二氧化碳回收及汽化系统设计[D]. 赵超. 山东大学, 2013(05)
  • [6]啤酒厂节水工程研究[D]. 黄小祥. 江南大学, 2008(04)
  • [7]直接氨冷式发酵罐的控制——直接氨冷式发酵罐工作原理之三[J]. 林兴华,施建强,朱维波. 啤酒科技, 2002(03)
  • [8]直接氨冷式发酵罐的设计——直接氨冷式发酵罐工作原理之二[J]. 林兴华,徐秋华. 啤酒科技, 2002(01)
  • [9]发酵罐直接氨冷式工艺的节能——直接氨冷式发酵罐工作原理之一[J]. 林兴华. 啤酒科技, 2001(12)

标签:;  ;  ;  ;  ;  

直接氨冷却发酵罐的设计——直接氨冷却发酵罐的工作原理之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