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天然产物产业化

海绵天然产物产业化

一、海绵天然产物产业化(论文文献综述)

池豪铭,刘天罡[1](2021)在《合成生物学助力天然产物的高效合成及创新发现》文中提出天然产物是候选药物以及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但传统的天然产物生产方式及新天然产物发现的速度和数量日益无法满足社会的巨大需求。随着合成生物学各方面技术的发展,合成生物学在天然产物高产和发现两个领域上的新策略、新方法、新应用应运而生,尤其在复杂天然产物的高效生物全合成、天然产物复杂前体结构的化学半合成、沉默天然产物的高通量挖掘等方面有着里程碑式的发展。该文讨论并总结了目前合成生物学在天然产物研究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如何解决复杂天然产物合成机制难以解析、基于微生物发酵的天然产物"出口"受限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孙贯永[2](2021)在《外热式气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政府明确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实现炼铁工序CO2排放的绝对减排,以及高端特钢对优质纯净海绵铁原材料的需求,促使企业及研究院所加快开发适应我国国情的气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论文是与山西某企业合作开发新型外热式加热炉在低阶煤热解及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H2的成功中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延展合作开发新型外热式气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历时十年时间,全面进行了外热式气基直接还原工艺的基础理论及实验研究,并依据基础研究结果设计了年产3000吨、8万吨、30万吨规模的工艺和装备。外热式气基直接还原炼铁设置两个各自独立的内、外系统,之间由高导热的材料(火墙)隔离,其特点是还原所需的热能由外热系统以燃气燃烧后通过火墙向炉内传热的方式提供,还原气和球团在还原炉内被外热系统加热到所需的还原温度,而不是还原气在炉外被加热到还原温度后进入还原炉,具备球团和还原气常温入炉,还原铁低温出炉,还原气压强损失小,吨铁能源消耗低等特点。外热燃烧系统具有独立的蓄热室火道加热功能,可以实现炉内还原系统温度的精准控制,提高了还原气的利用率,有效避免了还原初期高温段球团的粘结和末期得到海绵铁后的低温析碳。外热式气基竖炉所构造的高温反应容器中,还原气与铁氧化物组成多元多相体系在炉内完成平衡反应,还原铁的生产效率与CO+H2为主的还原气的成分、还原温度、外加热能源的消耗有关,而CO+H2为主的还原气在900℃的气体利用率极限只有31.098%~37.181%,还原气体还原、升温、降温、换热等过程中将引起热焓的大幅度的波动,从而影响吨铁综合能耗。有必要结合外热式气基直接还原的特点,研究提高不同还原气的利用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的机理,这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首先根据最小自由能原理的需要,以等压比热容和热力学方程,推导了体系中物质在不同温度区间的吉布斯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式,用于编制相应温度区间的最小自由能计算程序。设定初始还原气量、各组元的浓度组成、压强、温度等条件,得到相应的平衡态组成,延伸得到还原气体的利用率、平衡态浓度、还原气参与度、反应热焓、产气比等参数。根据构建的外热式气基直接还原炼铁的能耗模型,获得不同条件下吨铁气体的升温热焓、反应热焓、固体升温热焓、总热焓需求及体系热焓输入、可回收热焓及热焓回收率等参数。通过对各种不同组成的还原气的研究发现,当还原分别处于Fe2O3→Fe3O4、Fe3O4→Fe0.947O、Fe0.947O→Fe 阶段,即发生铁氧化物逐级还原的阶段,还原气体利用率及平衡态浓度、气体的还原参与度、还原气体中CH4的转化率、产气比等参数保持不变,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反推氧化铁中的Fe完全还原时的还原气的需求量、还原后气体的组成和各组元物质的量及反应热焓。对%CO+%H2=100还原气还原Fe2O3的多元多相热力学平衡体系进行了研究:1)分析了不同组成的还原气体的初始成分与其利用率等随着还原气组成不同的演变规律,发现对于%CO=%H2=50的还原气体,研究了还原产物不含Fe3C+C+CH4体系与包含Fe3C+C+CH4体系在Fe0.947O→Fe阶段的各种反应参数的区别,发现后者的反应热焓更低,因为该阶段为吸热反应,而CH4的生成是放热反应,两者叠加,反应吸热减少;当CO初始浓度大于50%,随着温度增加,CO+H2气体利用率呈降低趋势;当CO初始浓度小于50%,随着温度增加,CO+H2气体利用率呈增加趋势。CO初始浓度越大,CO+H2气体总的利用率越小。900℃时,压强对CO+H2气体利用率有着明显的影响;当温度1000℃以上时,压强对CO+H2气体利用率的影响可以忽略。2)理论模型计算了用CO+H2气体还原Fe2O3过程的理论能源消耗,发现当CO初始浓度小于10%,体系综合热焓(即热收入与热消耗的差)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CO初始浓度为20%,体系综合热焓随着温度变化的幅度很小,但总的趋势是体系综合热焓随CO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CO初始浓度大于30%,体系综合热焓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CO初始浓度在65%~71%时,体系综合反应热焓为零。在热焓输入项的构成占比中,从大到小依次是气体升温吸热、固体升温吸热、反应热焓。体系的压强对吨铁能源消耗的影响较小。不同组成的CO+H2还原气还原吨铁体系的热焓输入在108.062~122.051 kgce区间,热焓回收率在65%~95%区间变化。对于还原气成分组成多样化的特点,利用多元多相的最小自由能模型研究了%CO+%H2=90,%CH4+%N2=10初始还原气还原Fe2O3的反应特征和理论能源消耗的规律。研究发现:900℃条件下,还原气中每增加1 Nm3 CH4减少吨铁还原气需求量约6.100~7.337 Nm3,减少吨铁的化学反应热焓1.940~9.666 MJ,减少吨铁还原气升温热焓6.058~7.598 MJ,减少吨铁热焓能输入4.118~17.264 MJ。利用这一特点,理论研究了使用CH4+H2构成还原气所必须的条件,减少纯H2还原体系的吸热量,整体降低局部的加热需求的热量和工艺条件;或使用CH4+CO构成还原气,减小纯CO还原体系的放热量,降低局部过热可能性所对应的工艺条件。焦炉煤气是典型的富含H2和CH4的工业气体,对焦炉煤气还原Fe2O3的热力学平衡和能源消耗模型的研究发现:焦炉煤气在热力学上具有不重整直接用于还原炼铁的可行性,但需要对焦炉煤气量、氧化铁的量、还原温度及还原的动力学条件进行精确的控制,加入过多的焦炉煤气有析出C的可能,且增加了吨铁能源消耗。Fe2O3恰好完全被还原时的焦炉煤气的利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900℃时为81.900%,吨铁热焓需求为165.416 kgce,但这两项会由焦炉气体组成的变化而改变。进一步对%CO+%H2+%CH4=100还原气在900℃下还原Fe2O3的多元多相热力学平衡和能源消耗模型的研究发现:1)随初始CH4浓度的增大,反应焓变和总热焓需求量增大,气体升温热减小,反应焓变的能耗占比持续增加,气体升温热和固体升温热的能耗占比持续减小。2)在%CH4=50时,总热焓需求量为 275.412~276.433 kgce/tFe,与不含 CH4 的%CO+%H2=100还原气相比,总热焓需求量增加量为76.668~98.420 kgce/tFe,相当于%CH4/(%CO+%H2)=0 总热焓需求量的 38.379%~55.629%。在理论模型计算的基础上,对%CO=%H2=50还原气还原Fe3O4过程的析碳情况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发现:在400℃~750℃范围内,%CO=%H2=50还原气出现最大析碳现象,而400℃之下反而没有明显碳黑析出。这与理论计算的%CO≥30时,CO+H2还原Fe2O3在750℃以下有大量的析C生成相吻合,但在400℃以下实验发现不会析碳且与热力学理论计算结果不同,尚需进一步研究。因此,在外热式还原炉的炉型温度节点控制时,如果还原气中CO含量大于30%,在400~750℃区间要控制还原气与海绵铁接触的时间要尽可能的短;对气基还原得到的海绵铁进行了熔分精炼合一的冶炼研究,用气基还原海绵铁熔分20 min后一步得到了纯度99.9%的纯铁,为未来气基海绵铁进行纯净化冶炼提供了依据。最后在以上各种可能组成的还原气还原氧化铁进行的多元多相最小自由能理论计算的基础上,设计了由外加热方式精确控制独立的内还原体系的气基直接还原炼铁竖炉,并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物料平衡、化学平衡、热平衡、压强损失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研究发现:1)外热式竖炉气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中,在还原气组成和炉型结构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外加热的手段调控内部体系的温度,可以预先通过热平衡法和传热法精确计算一定产量下燃气需求量,通过反复校正,可使理论计算与实际需求相等,以此提高还原气利用率、降低吨铁能耗、降低炉顶气温度、降低压降损失。2)外热式气基直接还原竖炉还原铁工艺可以满足不同CO+H2浓度组合的还原气的应用,其中H2浓度越大,则吨铁能耗越高,炉顶气温度越低,气体压强损失越少。

杨逸如[3](2021)在《煤气化-闪速炼铁耦合工艺的数值模拟及优化》文中研究表明传统长流程炼铁工艺包含烧结、焦化、高炉炼铁等工序,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稀缺的冶金焦资源又会造成成本上涨、能量消耗等问题。经过多年发展,传统高炉炼铁技术在降低燃料消耗、提高能量利用方面有所进步,但是以焦炭为骨架的根本性结构并未发生改变。因此,无法从源头上消除炼铁环节中的高污染高能耗工序。近年来,闪速炼铁作为新兴的非高炉炼铁工艺而受到关注,该工艺利用高温还原性气体在气流床中直接还原小粒径矿粉颗粒,从而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获得高质量的海绵铁。本文在闪速炼铁技术的实验室开发基础上,提出中试规模的工业化应用方案,即煤气化-闪速炼铁耦合流程。该方案利用成熟的煤气化工艺制备还原气,并在同一反应器中实现工艺耦合以减少反复转化,提高能量、物料的综合利用效率。本文对该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并利用热平衡模型、CFD数值模型等对耦合工艺进行广泛的工艺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1)首先开展闪速炼铁还原实验,利用高温还原气逆流接触小粒径矿粉,在颗粒下落过程中实现快速还原。结果表明,45-100μm粒径的赤铁矿颗粒在CO气氛下峰值温度1550℃的管式炉内飘落到底部,即可获得还原度60%左右的还原铁,而在H2气氛下峰值温度1450℃时就可获得还原度90%以上的还原颗粒。针对样品进行SEM微观形貌分析发现,实验温度较低时,颗粒呈现疏松多孔的状态,而当颗粒接近熔化温度时,渣、铁相出现明显分离,这是由于两相受表面张力影响而互相排斥。在CO气氛中,矿石颗粒的还原度相对较低,颗粒所含有的FeO量较大,因此致密铁核被渣相包裹。而在H2气氛下,颗粒还原度较高,所以流动性差,直到1550℃高温下才出现致密铁相,而渣相被排斥到还原铁表面。同步建立实验室条件下的小粒径高温还原动力学CFD数值模型,将文献中所获得的动力学参数用于预测矿石还原度,并和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对照,取得了良好的验证结果。(2)利用热平衡模型对中试规模下的闪速还原+粉煤气化耦合过程开展基础研究,并通过研究不同物料参数下的工况寻找优化条件。结果表明,随着氧煤比的降低和矿煤比的上升,平衡温度持续下降。在特定工况下,平衡温度会低于还原铁的最大产出温度,由此说明这些工况下的耦合过程是热量不足的,应当尽可能避免。随着矿煤比的升高,铁矿石还原度(R)主要呈现下降趋势,煤气利用率则有所上升。进一步通过气液两相平衡的方式构建熔池部分的热平衡模型,用于预测熔池部分的理想产物,根据指定的技术指标:液相温度(>1450℃)、金属收得率(>95%)和残碳量(<90kg/h),可以最终划定可行的操作范围,将区间内的最低煤耗工况(mcoal=0.80 kg,moxygen/mcoal=0.85)定为最优化工况。(3)进一步建立中试规模的闪速炼铁-矿石还原数值模型,模拟结果显示,突扩管结构会形成稳定的湍流结构,主要包括射流区(Ⅰ)、回流区(Ⅱ)、平推流区(Ⅲ)三个区域。对颗粒路径的分析结果表明,流场结构中的回流区域对于颗粒的停留时间有显着影响。在基础工况中,煤气化-闪速炼铁耦合模型所预测的一次还原度高达95%,理论上证实了在单一反应器中同时实现闪速炼铁和煤气化生产的可行性。随着矿煤比的增加,高温区形状逐渐从“∧”型分布转变为“∨”型,靠近喷嘴位置出现低温中心。根据不同工况下的产物质量对比,最终给出了两种可行方案。第一种是低矿煤比(<0.4)下可以同时获得高质量海绵铁(R>99%)和高质量合成气(η>90%),将海绵铁作为煤气化工艺的副产品;第二种是在较高矿煤比(=1.6)下获得合格的还原铁(R=75.57%)和较高热值的合成气(η=71.52%)。(4)在热平衡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分析方法,用于考察关键耦合工序和全流程工艺中的(?)值转移过程。利用分步式热平衡展开的煤气化-闪速炼铁耦合过程(?)流图显示,煤气的(?)经过闪速还原过程转移到还原铁而被有效储存。由于这一转移过程产生的损失,导致最终耦合工序的(?)效率为76.0%,略低于单纯煤气化的输出(?)效率77.5%。但是还原铁作为最终产物,其后续利用过程中的损耗较低,在考察全流程效率时,多联产系统的优势得以体现。最终得到的煤气化-闪速炼铁-循环发电的(?)效率(49.4%)领先于传统的煤气化-循环发电流程(44.0%),其中以物理、化学(?)形式储存在还原铁中的(?)值占整体(?)输出的17%。更加复杂的煤气化-闪速炼铁-甲醇合成-发电联产系统的(?)效率更是高达56.3%,由此证明了煤气化-闪速炼铁耦合流程可以利用还原铁储存(?)来提升系统效率,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张北红[4](2020)在《柠檬醛型樟组树种优良单株筛选及其精油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天然柠檬醛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精油成分,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极具经济价值及开发潜力,市场需求量大。我国天然柠檬醛目前主要来源于山鸡椒,但山鸡椒的规模化开发利用仍存在雌雄异株、采摘果实人工成本高等制约因素,因此,天然柠檬醛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富含柠檬醛的天然植物有十余种,其中樟组树种(Sect.Camphora(Trew)Meissn.)占近一半比例,且樟组树种的叶精油得率高,主要化学成分相对含量高,叶生物量大,因此,樟组树种是天然柠檬醛值得探索的新来源之一。本研究在樟组树种天然分布区内,对于化学型多样化的樟组树种进行筛选,利用筛选获得的柠檬醛型樟组树种样株,开展不同繁殖后代化学型分化、扦插后代叶精油及柠檬醛时空动态特征、扦插后代油细胞动态特征、叶精油合成机制等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17~2020年在樟组树种天然分布区通过闻香法获得48株柠檬醛型樟组树种样株,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及GC-MS法,利用叶精油得率和精油中化学成分柠檬醛相对含量指标建立柠檬醛型樟组树种划分标准,最终筛选获得优良单株8株,并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一级优良单株1株;二级优良单株无入选样株;三级优良单株1株;四级优良单株6株。(2)通过叶精油及主要化学成分测定,柠檬醛型樟组树种有性繁殖后代精油得率为0.64±0.02%~2.10±0.08%,平均值为1.35%;叶精油主要化学成分发生分化,经聚类分析,有性繁殖后代叶精油主要分化为7个化学类型;而扦插繁殖后代叶精油得率为1.09±0.11%~1.33±0.10%,平均值为1.22%。柠檬醛相对含量为43.07%~54.46%,平均为49.42%,较好的保持了母株叶精油特性。(3)柠檬醛型樟组树种扦插后代叶精油得率及柠檬醛相对含量总体特征为生长季节较高,非生长季节较低,叶精油得率最高为夏季达1.81±0.16%;叶片发育过程中,精油动态积累呈现近“S”型积累模式,嫩叶在成熟前期存在一个精油快速积累期。柠檬醛两个顺反异构体的相对含量变化趋势不同,其中香叶醛的相对含量动态变化与柠檬醛相对含量变化总体趋势一致,而橙花醛的相对含量较为平稳。柠檬醛型樟组树种扦插后代精油中共分离及鉴定出127种化学成分,精油化学成分的组分、类别、结构等均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化学成分组成以醇类、酮类、醛类、烯类等为主,其中叶精油以醛类化学成分为主,根精油以烯烃类为主;叶精油中以链状结构化学成分为主,而根精油中以环状结构化学成分为主。(4)利用组织透明法观察发现,油细胞大小可考虑作为精油得率最佳月份筛选依据,油细胞密度可考虑作为优良芳香资源筛选依据;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发现,柠檬醛型樟组树种扦插后代的芽、叶、茎、根等部位均有油细胞分布;4种化学型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的叶片解剖结构存在差异,可考虑将叶片解剖结构作为化学型分化的依据;利用超薄切片法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油细胞发生发育及其超显微结构,油细胞中的嗜锇滴、线粒体、质体等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油囊的形成。(5)两种化学型香樟扦插后代叶片转录组测序分析,通过KEGG pathway注释和GO分类,经筛选匹配共获得9个有功能注释的差异表达关键基因,其中DXS是萜类生物合成的关键酶,TPS14可能是影响单萜合成的关键基因。综上所述,柠檬醛型樟组树种中存在叶精油富含柠檬醛的单株,筛选获得的优良单株经扦插繁殖后,精油得率及柠檬醛相对含量均能较好的保持母本优良特性,因此樟组树种是天然柠檬醛资源的理想新来源,有望缓解天然柠檬醛市场供需压力。精油的合成与代谢活动息息相关,呈现出特定的时空动态特征,依据精油代谢时空动态特征,更好的指导生产。精油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萜类及单萜类关键酶的作用下叶精油形成并贮藏于油细胞中,而油细胞中嗜锇滴、线粒体等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精油合成。

蒋启蒙[5](2020)在《基于玉米秸秆载银复合抗菌材料的绿色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秸秆作为一种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在包装运输、家居家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玉米秸秆本身没有抗菌活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是一种抗菌效果好、不产生耐药性的广谱抗菌剂。然而,纳米银存在因过快释放引起的累积毒性问题,且其制备过程一般需要用到化学还原剂和稳定剂。基于此,本文以玉米秸秆为还原剂和稳定剂,绿色合成纳米银,并分别以水热碳球、氧化石墨烯、甲壳素为复合载体,借助物理、化学方法探讨纳米银的固定化技术,制备出安全无毒的基于玉米秸秆的纳米银复合抗菌材料,并探究其抗菌机理及应用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载银玉米秸秆基水热碳球抗菌纸的制备及对草莓保鲜的研究以玉米秸秆为还原剂和碳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同时实现碳球的制备和AgNPs的合成与固定,获得载银水热碳球(AgNPs@CS)。并采用分散-混合-抽滤方法将AgNPs@CS和纳米纤维素复合制成抗菌复合纸(CNF/AgNPs@CS)。结果表明,复合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性能。由于水热碳球和纳米纤维素的双重锚定作用,AgNPs的释放速率得到控制,且最终释放量是安全的,可有效解决其累积毒性问题,同时实现持久性抗菌。此外,AgNPs@CS的添加提高了复合纸的结构致密性,从而改善了纳米纤维素纸的机械和阻隔性能。保鲜实验表明,该复合纸可以让草莓保鲜达9天之久,无腐烂变质现象,且复合纸安全无毒。(2)三明治状壳聚糖/还原氧化石墨烯固定化纳米银抗菌膜的制备及性能以玉米秸秆为还原剂,氧化石墨烯(GO)为模板,采用微波辅助制备AgNPs,同时GO被还原成r GO,一步得到r GO@AgNPs。进一步地,采用流延溶剂蒸发法将r GO@AgNPs和壳聚糖(CS)溶液层层静电自组装制备得到三明治状CS/r GO@AgNPs复合膜。结果表明,该三明治结构有效降低了AgNPs的释放率,在14天后AgNPs的释放率仅为1.9%,且复合膜仍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与单纯壳聚糖膜相比,r GO和AgNPs的协同作用还改善了复合膜的机械和阻隔性能。细胞毒性分析表明该复合膜具有生物安全性,对细胞无毒性,可以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3)块状玉米秸秆绿色合成并固定纳米银及其持久抗菌性能研究利用块状玉米秸秆的还原特性和蜂窝状结构原位合成并固定AgNPs,开发了一种高效持久抗菌的填充材料。结果表明,AgNPs持续释放12天后,其最大释放量仅为0.011mg/L,在安全范围内,该固定纳米银的块状秸秆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优异且持久的抗菌能力。主要归因于从秸秆中缓慢释放的AgNPs可以穿透细胞膜,破坏细胞完整性,泄漏细胞内容物并使细菌窒息而达到杀菌效果。该研究为原位合成并固定AgNPs的生物质基抗菌材料提供了新途径,其可以持久抑制细菌的生长,在食品包装和家装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4)载银蒙脱土/块状玉米秸秆的制备及耐火阻燃抗菌性能研究以脱木质素处理后的块状玉米秸秆为还原剂和固定剂,在其蜂窝状结构上原位还原并固定AgNPs,然后采用真空抽滤法将蒙脱土颗粒(MMT)固定到部分脱除木质素秸秆的管胞和维管束中,制备得到抗菌和耐火的块状玉米秸秆(DLCS/MMT/AgNPs)。结果表明,该块状秸秆在高温800oC的氮气和空气氛围燃烧后仍然保留原有质量的65.8%和61%,而未处理之前的样品基本燃烧殆尽。在模拟条件下,该复合秸秆在5 s内基本保持形貌不变,而未处理的样品在1 s内就开始燃烧逐渐变成焦炭。采用抑菌圈、抑菌率和OD600值法验证了该复合秸秆良好的抗菌活性和持久抗菌性。该耐火抗菌秸秆适合用于食品包装和家装领域。(5)玉米秸秆/纳米银/甲壳素复合海绵的制备及抗菌止血性能研究采用玉米秸秆和AgNPs改善纯甲壳素海绵的物理结构和止血抗菌性能,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多孔可压缩复合海绵(CH/CS/AgNPs)。结果表明,复合海绵的血液吸附率分别是甲壳素海绵和商业海绵(PVF)的2.4倍和2.7倍。体外凝血指数(19%)也远低于甲壳素海绵(45%)和PVF海绵(65%),表明了其良好的止血性能。细胞毒性和溶血率(3.18%)也证明了该复合海绵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大鼠肝脏止血实验证明了该复合海绵良好的止血能力和效率,且不会引起伤口炎症反应。由于玉米秸秆还原得到AgNPs的加入,该复合海绵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展示了良好的抗菌活性,能够有效避免止血过程的伤口感染,并能促进伤口愈合。

代娟[6](2020)在《基于ZIFs的新型复合分离材料构建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吸附分离作为化工分离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造纸废水染料、林产精细化工等多个领域,其核心是发展高效的吸附分离材料。类沸石金属有机骨架(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s,简称ZIFs)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可作为分离材料应用于水处理和天然产物分离:作为吸附剂可从水中快速高效吸附造纸废水染料,作为改性材料可同时提高分离膜的选择性和渗透性。但其晶体结构特点和粉末状形态致使ZIFs材料实用性变差,如吸附后难以快速回收,且在水中分散性较差阻碍了与被吸附物质的充分接触,ZIFs粉末填充在高分子铸膜液中易团聚而产生界面缺陷使膜选择性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提出将ZIFs材料与易加工和改性的高分子材料二者结合,构建兼具两材料优点的新型复合分离材料,用于造纸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天然产物的分离,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新型ZIFs(Co)/树脂复合微球分离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以羧基化高分子树脂球为载体,通过原位自组装法在其表面生长一层ZIFs(Co)纳米粒子外壳层,制备即显示树脂球微球形态又具备ZIFs(Co)材料微孔结构的ZIFs(Co)/树脂复合微球(ZIF-9@SMM和ZIF-67 CMs)。ZIF-67 CMs对100 mg/L造纸废水染料溶液进行1 h和5 h静态吸附中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9%和99.1%,表现出快速高效的吸附分离性能。(2)基于上述ZIFs(Co)/树脂复合微球的吸附性能,分析了4种ZIFs(Co/Zn)/树脂复合微球(CSS-ZIFs)吸附天然色素的可能性,进一步制备了ZIFs(Zn)/树脂复合微球。利用二价Zn或Co离子与树脂微球表面的羧基官能团间的配位作用制备一系列具有核-壳结构的CSS-ZIFs;其作为吸附剂分离纯化与染料分子结构类似的天然色素玫瑰茄红时,CSS-7表现出最佳的吸附分离性能并优于其他CSS-ZIFs//树脂复合微球,去除率高达95%,这主要归因于ZIFs壳层与玫瑰茄红分子之间的π-π作用和阳离子-阳离子排斥作用。(3)基于ZIF-8树脂微球的高截留率、高渗透性新型复合纳滤膜的制备、表征及对天然药物的分离性能研究。为解决高含量ZIFs粉末填充在高分子铸膜液中易团聚而产生界面缺陷使膜选择性下降的问题,以ZIF-8树脂微球(ZIF-8@RMs)作为填料与聚亚苯基砜(PPSU)铸膜液共混制备PPSU/ZIF-8@RMs混合基质膜并测试其纳滤性能。ZIF-8的亲和力、微孔结构以及树脂球的球形外壳有利于减少ZIF-8@RMs与PPSU基质之间的界面缺陷,并使PPSU/ZIF-8@RMs膜对染料甲醇溶液具有更高的选择性。与纯PPSU膜(对甲基红具有53%的截留率和35.2 kg m-2 h-1的甲醇通量)相比,PPSU/5.0 wt%ZIF-8@RMs膜则表现出88.8%的截留率,此时甲醇通量略降至33.0kg m-2 h-1,同时也对20 mg/L的熊果酸去除率高达93.2%。(4)木质素基ZIFs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分离性能研究。以具备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可再生等特点的木质素磺酸盐(LS)为改性剂,利用木质素磺酸盐的阴离子与二价金属盐的配位作用通过原位生长法生长ZIF-8,制备出一系列具有球形形态的ZIF-8-LS26复合材料,其在水中的分散性显着提高。ZIF-8-LS4复合材料对25 mg/L刚果红水溶液的吸附容量和去除率分别可达到31.5 mg/g和99.1%,均高于ZIF-8和其他配比的ZIF-8-LS复合材料,具有快速高效的吸附分离性能。(5)基于木质素基ZIFs分离膜的制备、表征及分离性能研究。为了解决(4)所述ZIF-8-LS复合材料的粉末状问题并提高其在吸附应用中的操作性,以聚偏氟烯(PVDF)膜为基底,通过气相沉积法以环保的方式在其表面快速生长致密均匀的ZIF-8-LS层,制备出超薄PVDF/ZIF-8-LS复合膜。与PVDF/ZIF-8膜相比,PVDF/ZIF-8-LS复合膜表面的水接触角减少了22°,亲水性明显提高;其对100 mg/L刚果红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07.3 mg/g,明显提高了13.1%。此外,PVDF/ZIF-8-LS复合膜的膜形态使其在吸附分离应用中的实用性与操作性明显提高。

黄艳球[7](2019)在《牡蛎肉及其酶解产物对半去势雄性大鼠性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牡蛎是我国的主要海水养殖贝类之一,它富含蛋白质、多糖、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等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同时还含有牛磺酸、活性肽、生物碱、锌、硒等生理活性成分。牡蛎在典籍中有补肾壮阳效果的记载,现代临床医学试验研究也证实牡蛎有改善男性性功能的作用,但其改善性功能作用的功能因子和作用机理尚不清楚。近年来,男性性功能障碍(ED)已成为全球比较突出的一大男性疾病,而当前ED的药物治疗治愈率只有70%~80%,且副作用明显,迫切需要研究开发一种辅助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保健食品。本研究以半去势大鼠为实验对象,探讨牡蛎肉、牡蛎酶解产物及其初步分离产物改善半去势大鼠性功能的作用效果,为研究开发一种以牡蛎为主要原料、辅助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保健功能产品、提高牡蛎加工附加值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动物实验评价牡蛎肉和牡蛎酶解产物对半去势大鼠性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半去势导致大鼠的性功能下降,表现为性腺器官系数下降、性交配效率低、性活力下降、精子活力下降、血清性激素水平降低等。牡蛎肉和牡蛎酶解产物可以提高半去势大鼠精囊腺-前列腺(p<0.01)、睾丸系数(p<0.05)、血清T、LH、FSH水平(p<0.01)和精子数量及活率(p<0.01),这说明了牡蛎肉和酶解产物具有较强的雄激素样作用和生精特性;牡蛎肉和牡蛎酶解产物提高了半去势大鼠的IF(p<0.01)和MF,并缩短了IL、ML和EL(p<0.01),说明牡蛎具有提高大鼠性活力的作用;牡蛎肉和酶解产物提高了半去势大鼠阴茎组织NO含量(p<0.01),实验结果初步可表明,牡蛎肉和酶解产物可以通过增强NO的释放,增加平滑肌松弛而引起勃起。(2)通过超滤手段分离牡蛎酶解产物,分别收集<3 ku、3~5 ku和>5 ku这3种组分后进行基本化学组成分析。结果显示,牡蛎酶解产物及各超滤组分的分子量分布主要集中在<3 ku范围内,含量百分比高达53%~90%,且所含氨基酸构成比较完整。超滤组分中粗蛋白含量均比酶解产物高,说明超滤起到了浓缩蛋白的作用。>5 ku组分中,Mn、Fe、Zn含量较高,其次是<3 ku组分,3~5ku组分含量较低。Se和Cu元素<3 ku组分含量较高,其次是>5 ku组分,3~5 ku组分含量较低。(3)通过动物实验评价牡蛎酶解产物超滤组分对半去势大鼠性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显示,与半去势模型组相比,超滤组分显着缩短了大鼠的勃起潜伏期和IL(p<0.01)、增加了IF(p<0.01)和延长EL,说明超滤组分提高了大鼠的性活力和性效率;与半去势模型组相比,<3 ku睾丸系数和精囊腺-前列腺系数显着增大,3~5 ku精囊腺-前列腺系数显着增大(p<0.05),超滤组分均显着提高了血清T、LH、FSH、E2的含量(p<0.01),初步表明超滤组分具有一定的雄激素样作用;超滤组分均增加了精子数量(p<0.01)及提高了睾丸组织LDH、ACP、ALP酶活(p<0.01),表明超滤组分具有较强的生精能力;超滤组分均提高了阴茎组织NO、NOS含量,但c GMP含量无明显变化;超滤组分显着提高了睾丸组织GSH-Px活性(p<0.01),<3 ku组分显着降低了MDA活性(p<0.01),说明<3 ku超滤组分具有提高组织细胞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起到预防机体受自由基损伤的作用,进而起到保护生殖系统的作用。(4)通过Sephadex G-25凝胶层析色谱分离纯化<3 ku超滤组分,收集纯化得到的5个组分(OP-1、OP-2、OP-3、OP-4和OP-5),并对其进行TM3细胞增殖活性和睾酮分泌活性评价。结果显示,相比于空白组,OP-2组分在不同浓度(100、50、25μg/ml)下对TM3细胞均具有增强增殖活性和睾酮分泌活性的作用。在浓度为50μg/ml时,增殖活性最强,在浓度为100μg/ml时,促进细胞睾酮分泌活性最强。OP-1、OP-3、OP-4和OP-5组分浓度为100μg/ml和50μg/ml时,具有增强细胞增殖活性和促进睾酮分泌的作用。综上所述,牡蛎肉及其牡蛎酶解产物可以提高半去势大鼠精囊腺-前列腺、睾丸系数、血清T、LH、FSH水平和精子数量及活率,具有较强的雄激素样作用和生精特性,提高大鼠的性活力,通过提高了阴茎组织NO、NOS含量,增加平滑肌松弛而引起勃起,且增强TM3细胞增殖活性和睾酮分泌活性,具有改善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功能作用。

吴正国[8](2019)在《壳聚糖基固定化纳米银复合抗菌材料的绿色构建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生物质多糖壳聚糖(Chitosan,CS)是一种良好的食品活性包装、医用止血原料,但其抗菌活性不够高,抗菌不够持久。而银纳米颗粒(AgNPs)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类广谱抗菌剂,可增强壳聚糖的抗菌活性。但纳米银在抗菌过程中,短时间的大量释放会对人体产生累积毒性。因此,寻找绿色、高效的固定化技术,开发安全、无毒的壳聚糖基固定化纳米银抗菌剂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生物质或活性物质为还原剂和稳定剂,“绿色”高效地合成银纳米颗粒,并以脂质体、锂皂石(LAP)、改性碳球为载体,借助物理、化学方法探讨固定化或包埋纳米银的技术,制备出安全无毒的壳聚糖基纳米银复合抗菌剂,并探讨了其固定化机制、抗菌机理及多功能化的应用。本研究不仅实现了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利用,还为拓展纳米银基抗菌剂在食品包装、医用材料等中的安全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木质素为还原剂,合成了亲水性的木质素-AgNPs。并以木质素-AgNPs、月桂精油(LEO)为芯材,磷脂、胆固醇为壁材,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了具有良好包覆效率的Lip-LEO-AgNPs复合脂质体,然后与壳聚糖溶液混合,涂抹于聚乙烯醇(PE)膜上,制备用于猪肉保鲜的复合涂抹膜。结果表明:虽然仅有11.79%的纳米银从复合膜中释放出,但是所制备的复合涂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且该复合脂质体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猪肉的感官评定、pH和挥发性盐基氮评估表明该涂膜可有效延长猪肉的贮藏期(4℃,延长6天),且安全无毒。(2)利用锂皂石的限域效应,以壳聚糖季铵盐为还原剂,LAP为固定化剂,合成了锂皂石固定化纳米银(LAP@AgNPs),并与壳聚糖混合制备复合膜,用于荔枝的贮藏保鲜。结果表明:仅5.6%的纳米银从复合膜中释放出,其释放率大大降低;且锂皂石固定化纳米银显着改善了壳聚糖基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氧阻隔性,降低了溶解性能。与商业保鲜膜相比,固定化纳米银/壳聚糖复合膜有效地延长了荔枝的贮藏保鲜时间(25℃,延长3天),且安全无毒。(3)利用硫代苹果酸对壳聚糖进行巯基化改性,获得巯基化改性壳聚糖(TMC),并利用巯基与金属的螯合作用,以其为载体合成固定化纳米银,最后制备成巯基壳聚糖/固定化纳米银复合海绵,应用于医用伤口止血中。结果表明:复合海绵内部呈现出复杂交错管状多孔结构,且孔隙率高(99.42%)、密度低(0.4037 g/cm3);具有良好柔软性、高的吸水性、稳定性。巯基化壳聚糖对纳米银具有良好的固定化效率,其释放率为14.35%;且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另外,体内、体外止血实验表明,该复合海绵具有快速、高效的止血性能,其止血机理为高吸血能力、氨基、巯基与血细胞的协同作用。而且,由于巯基壳聚糖对纳米银的固定化作用,该止血海绵具有良好的安全性。(4)为了进一步降低纳米银的释放率,将TMC预先水热碳化,获得碳纳米球;利用碳球表面丰富的巯基、氨基等活性基团与银离子作用,制备碳球固定化纳米银;并与壳聚糖复合制备复合膜。结果表明:纳米银释放率降低到5.0%,且该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且抗菌持久。继续简化制备过程,将TMC与银离子混合,“一步水热法”制备碳包覆纳米银,并与壳聚糖混合制备复合膜。结果表明:纳米银释放率为9.03%,该复合膜的抗菌活性良好,但由于外层碳基的作用,其抗菌活性较前者弱。

张岗,陈军,许莉,李国强,吴彰哲,罗联忠[9](2018)在《养殖叶片山海绵(Mycale phyllophila)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养殖叶片山海绵Mycale phyllophila次生代谢产物,为药源海绵规模化养殖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综合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结合NMR、MS等光谱方法和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叶片山海绵的低极性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1个单体化合物:3-吲哚甲醛(1)、(1 H-indol-3-yl)oxoacetamide(2)、3-hydroxyacetyl-indole(3)、3-(2-(1 H-indol-3-yl)-2-oxoethyl)-5,6-dihydropyridin-2(1 H)-one(4)、胆固醇(5)、麦角甾-5,24(28)-二烯-3β-醇(6)、胆甾-5,22-二烯-3β-醇(7)、花生酸(8)、1-棕榈酸甘油酯(9)、正十六烷基甘油醚(10)和对羟基苯甲醛(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叶片山海绵M.phyllophila中获得。

刘剑[10](2017)在《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及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文中研究指明石墨烯及其应用技术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占据重要地位。天然石墨制备石墨烯过程中原料选取及品质控制工作是石墨烯产业化瓶颈问题之一,该工作对指导石墨烯产业终端应用和推动石墨烯产业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然而,这方面见诸文献的报道很少。论文选择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矿床学、矿物学、晶体化学与晶体物理学、资源产业经济学、石墨烯制备过程中原料选择及品质控制研究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新方法,引进石墨矿床的研究方法并提出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这样一个新命题,探讨了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从新视角入手以揭示特定成矿地质条件约束的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下游应用的适用性。论文主要结论:(1)全球鳞片石墨、脉型石墨和土状石墨的形成条件主要是热力学条件、碳源、有机生物、沉积建造等方面。(2)天然石墨成因及石墨化程度决定了石墨晶体的结构、特征及物理化学特征,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对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结构、属性及电化学性能、导电性能有重要影响。(3)鳞片石墨的成因是影响石墨烯属性及电性能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石墨烯制备过程中氧化-还原产物性能的重要因素。(4)天然石墨都能作为石墨烯制备过程中的初始原料,根据赋矿地质条件可以预测石墨矿物对石墨烯下游应用的适用性,且能够预先确定特定地质条件产出石墨矿物制备的石墨烯粉体适合或不适合供给下游前沿新材料石墨烯企业。(5)从企业集团、产业集群、数据库系统、石墨烯资源经济带、区域协调政策、环境法规、行业标准、动态检测等方面,提出了推动石墨烯产业化的建议。论文创新性表现在:(1)绘制了天然石墨成矿过程框架图,将天然石墨成矿过程概括为“碳质来源+含矿岩石+热力学条件+石墨化”,定义为天然石墨成矿的四要素。(2)构建了下游前沿新材料石墨烯的原料选取及品质控制的理论模型。表达式为Ggeo= F(Bat,Flex,Bio,Cor,Com,Thermo)= αBat + βFlex + γBio + δCor +εCom + ζThermo模型限定了成矿地质条件→石墨矿物→石墨烯粉体→石墨烯材料的逻辑关系,以及制备的石墨烯粉体适合或不适合作为石墨烯材料的原料,为石墨烯产业终端应用提供理论基础。(3)探索了鳞片石墨制备石墨烯具可控性的技术方法,认为石墨化程度、比表面积、缺陷度、固定碳含量、碳质来源、变质相、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等多种因素对其有不同影响,可根据对石墨烯的层数或性能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天然石墨原料。(4)基于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将石墨烯看作战略性矿产资源并提出了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范式。

二、海绵天然产物产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绵天然产物产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1)合成生物学助力天然产物的高效合成及创新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产物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天然产物生产方法上的问题
    1.2 传统天然产物发现方法上的问题
2 合成生物学助力天然产物的高效合成
    2.1 基于合成生物学的生物全合成
    2.2 基于合成生物学的化学半合成
3 合成生物学助力天然产物的创新发现
    3.1 激活沉默基因簇
    3.2 在模式生物中进行基因簇异源表达
    3.3 使用高效前体供应底盘进行高通量挖掘(图4)
4 合成生物学在天然产物研究领域所面临的困境
    4.1 植物天然产物合成基因元件挖掘困难
    4.2 工程化微生物的发酵产物市场准入受限
    4.3 新型天然产物实体库的建立
5 总结与展望

(2)外热式气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气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的发展
        2.1.1 竖炉工艺基本特点
        2.1.2 Midrex工艺流程
        2.1.3 HYL-Ⅲ/Energiron工艺
        2.1.4 CSDRI工艺
        2.1.5 煤制气-气基竖炉直接还原工艺
        2.1.6 使用焦炉煤气生产还原铁工艺
        2.1.7 外热式竖炉工艺
        2.1.8 氢冶金研究进展
    2.2 气体还原铁氧化物的研究现状
    2.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外热式气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的设想
    3.2 多元多相平衡的研究
        3.2.1 多元气体还原铁氧化的反应特点
        3.2.2 热力学平衡的研究方法
        3.2.3 最小自由能法
    3.3 多元多相气基直接还原炼铁的热力学平衡模型
        3.3.1 气基直接还原铁氧化物的最小自由能模型
        3.3.2 吉布斯自由能函数的推导
        3.3.3 初始反应条件的设置
        3.3.4 多元多相平衡状态的解析
    3.4 金属铁完全还原时平衡态组成和反应热焓的计算方法
    3.5 还原过程能量消耗模型
    3.6 小结
4 CO+H_2还原气对Fe_2O_3还原的热力学研究
    4.1 还原气量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4.1.1 还原气量对平衡态产物的影响
        4.1.2 还原气量对气体利用率的影响
        4.1.3 还原气量对气体平衡态浓度的影响
        4.1.4 还原气量对气体平衡浓度的影响
        4.1.5 还原气量对还原参与度的影响
        4.1.6 还原气量对体系反应热焓的影响
        4.1.7 体系设定对平衡态产物的影响
        4.1.8 体系设定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4.2 还原温度对平衡产物的影响
        4.2.1 体系设定中不含Fe_3C+C+CH_4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4.2.2 体系设定中包含Fe_3C+C+CH_4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4.3 对平衡状态影响因素的分析
        4.3.1 温度和压强对还原参与度的影响
        4.3.2 温度和压强对平衡浓度的影响
        4.3.3 温度和压强对平衡态浓度的影响
        4.3.4 温度和压强对气体利用率的影响
    4.4 气基还原过程能源消耗影响因素的分析
        4.4.1 还原温度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4.4.2 体系压强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4.4.3 初始浓度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4.4.4 还原温度900℃时的气基直接还原炼铁的能耗分析
        4.4.5 热回收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小结
5 含CH_4还原气对Fe_2O_3还原的热力学研究
    5.1 还原气量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5.1.1 还原气量对平衡态下产物的影响
        5.1.2 还原气量对气体利用率的影响
        5.1.3 还原气量对气体平衡态浓度的影响
        5.1.4 还原气量对气体平衡浓度的影响
        5.1.5 还原气量对还原参与度的影响
        5.1.6 还原气量对体系反应热焓的影响
        5.1.7 还原气量对CH_4转化率的影响
        5.1.8 还原气量对产气比的影响
    5.2 平衡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温度对平衡态的影响
        5.2.2 压强对平衡态的影响
        5.2.3 CO初始浓度对平衡态的影响
        5.2.4 CH_4初始浓度对平衡态的影响
    5.3 CH_4初始浓度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5.3.1 CH_4初始浓度对还原气需求量的影响
        5.3.2 CH_4初始浓度对体系反应热焓的影响
        5.3.3 CH_4初始浓度对还原气升温显热的影响
        5.3.4 CH_4初始浓度对体系热效应的影响
    5.4 焦炉煤气还原Fe_2O_3的研究
        5.4.1 焦炉煤气量对还原Fe_2O_3的影响
        5.4.2 压强对焦炉煤气还原Fe_2O_3的影响
        5.4.3 温度对焦炉煤气还原Fe_2O_3的影响
    5.5 CO+H_2+CH_4还原Fe_2O_3的能源消耗研究
    5.6 小结
6 多元多相气基直接还原平衡的实验验证
    6.1 还原-熔分实验
        6.1.1 实验原料
        6.1.2 实验方法
        6.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2 气基直接还原过程析碳现象实验
        6.2.1 实验方法与过程
        6.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 小结
7 外热式气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的应用研究
    7.1 外热式还原竖炉的构成
    7.2 外加热下气基还原体系的物料平衡的研究
        7.2.1 碳酸钙球团在还原过程的分解研究
        7.2.2 原料铁品位对还原铁的铁含量的影响
        7.2.3 气体利用率对还原气量的影响
        7.2.4 气体利用率对炉顶气成分的影响
    7.3 外热式气基还原体系的热平衡的研究
        7.3.1 炉顶段热平衡研究
        7.3.2 还原段热平衡研究
        7.3.3 炉下段热平衡研究
        7.3.4 炉底段热平衡研究
        7.3.5 还原体系所需的能量补充和燃气需求量的分析
    7.4 外热式气基还原体系中还原气体压强变化的研究
        7.4.1 外热式还原竖炉的温度分布和气体分布
        7.4.2 气体压降模型的基本原理
        7.4.3 气体压降模型的应用
        7.4.4 气基还原炉体系内部压降分析
        7.4.5 气体利用率对炉内压降的影响
    7.5 外热式气基还原体系中各系统间传热的研究
        7.5.1 火道燃烧室的供热研究
        7.5.2 外加热火道燃烧室与炉壳间散热损失的研究
        7.5.3 火道蓄热室的换热损失研究
        7.5.4 火道导热壁的传热研究
        7.5.5 气体与球团的换热研究
    7.6 讨论
        7.6.1 球团尺寸对气体压降的影响
        7.6.2 还原气浓度组成对外热式竖炉工艺参数的影响
        7.6.3 Fe产量对外热式竖炉工艺参数的影响
    7.7 小结
8 结论和展望及创新点
    8.1 结论
    8.2 展望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A 以Lingo求解最小自由能问题的程序和结果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煤气化-闪速炼铁耦合工艺的数值模拟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炼铁工艺的技术发展和趋势
        2.1.1 高炉炼铁技术发展
        2.1.2 非高炉技术发展
    2.2 闪速炼铁技术发展与研究
        2.2.1 气基直接还原机理
        2.2.2 闪速炼铁的提出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2.2.3 闪速炼铁与煤气化耦合
    2.3 炼铁过程的数值模拟发展
    2.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2.4.1 研究思路
        2.4.2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3 实验室条件下的闪速炼铁研究基础
    3.1 铁矿石气基直接还原过程热力学分析
    3.2 铁矿石闪速还原实验
        3.2.1 实验研究方法
        3.2.2 实验原料及设备
        3.2.3 实验步骤及方案设计
        3.2.4 结果讨论
    3.3 实验室下落管数值模型
        3.3.1 气粒两相流的模型框架
        3.3.2 闪速还原动力学
        3.3.3 模型结果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煤气化-闪速炼铁耦合工艺的热平衡模型
    4.1 还原塔气化还原过程的热平衡模型
        4.1.1 热力学平衡模型构建
        4.1.2 模拟工况方案
        4.1.3 结果讨论
    4.2 熔池粉煤补吹过程的热力学建模
        4.2.1 热力学平衡模型构建
        4.2.2 模拟工况方案
        4.2.3 结果讨论和优化工况
    4.3 本章小结
5 煤气化-闪速炼铁数值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5.1 计算流体力学框架
        5.1.1 欧拉-拉格朗日框架下的多相流模拟
        5.1.2 流体流动的基本控制方程
        5.1.3 颗粒追踪的基本控制方程
        5.1.4 计算域及模型边界条件
        5.1.5 均相/异相化学反应
    5.2 粉煤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
        5.2.1 脱挥发分过程
        5.2.2 粉煤气化反应
        5.2.3 气相组分间的化学反应
        5.2.4 煤气化过程的结果讨论
    5.3 煤气化-闪速炼铁耦合过程的结果讨论
        5.3.1 炉内分布特征
        5.3.2 颗粒行为分析
        5.3.3 产物预测与关键问题论证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煤气化-闪速炼铁数值模型的物料参数优化
    6.1 不同煤种的影响
    6.2 不同氧/煤比对煤气化过程的作用
        6.2.1 煤气温度和组分
        6.2.2 炉内分布特征
        6.2.3 颗粒特性
    6.3 矿/煤比对耦合过程的作用
        6.3.1 流场分布
        6.3.2 温度和组分分布
        6.3.3 颗粒停留时间
        6.3.4 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数值模拟的反应器结构设计和优化
    7.1 双通道喷嘴下的炉型结构优化
        7.1.1 矿粉投料位置的作用
        7.1.2 炉身半径的影响
        7.1.3 炉身长径比的影响
        7.1.4 顶部曲面与优化炉型
    7.2 旋流喷嘴反应器的基本特征和工况优化
        7.2.1 旋流喷嘴下的煤气化特征
        7.2.2 旋流角度对于工况的影响
    7.3 本章小结
8 煤气化-闪速炼铁耦合工艺的全流程设计与模拟计算
    8.1 煤气化-闪速炼铁-发电联产工艺
        8.1.1 燃气轮机发电
        8.1.2 蒸汽轮机发电
    8.2 煤气化-闪速炼铁-甲醇合成-发电多联产工艺
        8.2.1 CO变换工序
        8.2.2 甲醇合成工序
        8.2.3 精馏工序
        8.2.4 热量回收与蒸汽发电
    8.3 基于GSP气化炉的燃气发电工艺
    8.4 基于(?)分析概念的能量计算
        8.4.1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分析
        8.4.2 耦合过程的效率计算
        8.4.3 全流程工艺的(?)流计算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柠檬醛型樟组树种优良单株筛选及其精油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天然柠檬醛产业现状及问题
        1.2.2 樟组树种资源开发利用及良种选育
        1.2.3 樟组树种精油及其化学型分类
        1.2.4 樟组树种叶精油特征
        1.2.5 油细胞及其特征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意义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意义
        1.3.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柠檬醛型樟组树种优良单株选择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来源
        2.1.2 研究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叶精油得率和主要化学成分相对含量比较分析
        2.2.2 柠檬醛型樟组树种初选优株的确定
        2.2.3 柠檬醛型樟组树种优良单株的选择
        2.2.4 优良单株分布情况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柠檬醛型樟组树种后代化学型分化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来源
        3.1.2 研究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有性繁殖后代叶精油得率
        3.2.2 有性繁殖后代叶精油主要化学成分及化学型
        3.2.3 扦插繁殖后代叶精油得率
        3.2.4 扦插繁殖后代叶精油主要化学成分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柠檬醛型樟组树种扦插后代精油时空动态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扦插后代叶精油代谢年动态
        4.2.2 扦插后代叶发育过程中精油代谢动态
        4.2.3 扦插后代精油代谢空间分布特征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柠檬醛型樟组树种扦插后代油细胞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来源
        5.1.2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扦插后代油细胞年动态特征
        5.2.2 扦插后代叶发育过程中油细胞特征
        5.2.3 扦插后代不同部位油细胞的分布
        5.2.4 不同化学型香樟叶片油细胞分布比较
        5.2.5 油细胞的发生发育与其超显微结构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叶片转录组的柠檬醛型樟组树种叶精油代谢差异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来源
        6.1.2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柠檬醛型及杂合型香樟的叶精油成分分析
        6.2.2 两种化学型香樟转录组样本关系
        6.2.3 测序数据分析
        6.2.4 两个化学型香樟叶精油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讨论
        7.2.1 精油及主要化学成分积累差异的原因
        7.2.2 油细胞、结构发育、精油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关联关系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5)基于玉米秸秆载银复合抗菌材料的绿色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玉米秸秆概述
        1.1.1 玉米秸秆的组成
        1.1.2 玉米秸秆的结构特点
        1.1.3 玉米秸秆的应用
    1.2 抗菌材料概述
        1.2.1 抗菌材料的定义
        1.2.2 抗菌剂的分类
    1.3 纳米银
        1.3.1 纳米银的制备方法
        1.3.2 纳米银的累积毒性
        1.3.3 纳米银的固定载体
    1.4 选题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载银玉米秸秆基水热碳球抗菌纸的制备及对草莓保鲜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AgNPs@CS的制备
        2.2.3 CNF/AgNPs@CS复合纸的制备
        2.2.4 AgNPs@CS和 CNF/AgNPs@CS结构分析
        2.2.5 CNF/AgNPs@CS的阻隔性能分析
        2.2.6 AgNPs累积释放分析
        2.2.7 CNF/AgNPs@CS的抗菌性能分析
        2.2.8 CNF/AgNPs@CS的细胞毒性分析
        2.2.9 CNF/AgNPs@CS对草莓保鲜性能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S的制备条件优化分析
        2.3.2 AgNPs@CS的结构和性能分析
        2.3.3 CNF/AgNPs@CS的结构和性能分析
        2.3.4 CNF/AgNPs@CS的抗菌性能分析
        2.3.5 CNF/AgNPs@CS的细胞毒性分析
        2.3.6 CNF/AgNPs@CS对草莓保鲜性能分析
    2.4 结论
第三章 三明治状壳聚糖/还原氧化石墨烯固定化纳米银抗菌膜的制备及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rGO@AgNPs的制备
        3.2.3 CS/rGO@AgNPs复合膜的制备
        3.2.4 rGO@AgNPs性能表征
        3.2.5 CS/rGO@AgNPs的形貌表征
        3.2.6 CS/rGO@AgNPs的润胀和水溶性能分析
        3.2.7 CS/rGO@AgNPs的机械性能分析
        3.2.8 CS/rGO@AgNPs的阻隔性能分析
        3.2.9 AgNPs的累积释放性能分析
        3.2.10 CS/rGO@AgNPs的抗菌性能分析
        3.2.11 CS/rGO@AgNPs的细胞毒性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rGO@AgNPs的结构分析
        3.3.2 CS/rGO@AgNPs的形貌结构分析
        3.3.3 CS/rGO@AgNPs的物理性能分析
        3.3.4 CS/rGO@AgNPs的抗菌性能分析
        3.3.5 CS/rGO@AgNPs的细胞毒性分析
    3.4 结论
第四章 块状玉米秸秆绿色合成并固定纳米银及其持久抗菌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CS@AgNPs的制备
        4.2.3 CS@AgNPs的结构分析
        4.2.4 CS@AgNPs的抗菌性能分析
        4.2.5 AgNPs的累积释放分析
        4.2.6 CS@AgNPs的持久抗菌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S@AgNPs的表面形貌分析
        4.3.2 CS@AgNPs的结构特征分析
        4.3.3 CS@AgNPs的抗菌性能分析
        4.3.4 CS@AgNPs的持久抗菌性能分析
    4.4 结论
第五章 载银蒙脱土/块状玉米秸秆的制备及耐火阻燃抗菌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DLCS/MMT/AgNPs的制备
        5.2.3 DLCS/MMT/AgNPs的结构表征分析
        5.2.4 DLCS/MMT/AgNPs的耐热性能分析
        5.2.5 DLCS/MMT/AgNPs的抗菌性能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DLCS/MMT/AgNPs的表面形貌分析
        5.3.2 DLCS/MMT/AgNPs的热稳定性分析
        5.3.3 DLCS/MMT/AgNPs的热释放性能分析
        5.3.4 DLCS/MMT/AgNPs的燃烧残渣形貌分析
        5.3.5 DLCS/MMT/AgNPs的抗菌性能分析
    5.4 结论
第六章 玉米秸秆/纳米银/甲壳素复合海绵的制备及抗菌止血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
        6.2.2 AgNPs的绿色制备
        6.2.3 CH/CS/AgNPs复合海绵的制备
        6.2.4 CH/CS/AgNPs的物理性能表征
        6.2.5 CH/CS/AgNPs的抗菌性能表征
        6.2.6 CH/CS/AgNPs的体外止血性能表征
        6.2.7 CH/CS/AgNPs的体内止血性能表征
        6.2.8 CH/CS/AgNPs的细胞毒性分析
        6.2.9 CH/CS/AgNPs的体外溶血分析
        6.2.10 CH/CS/AgNPs的炎症分析
        6.2.11 CH/CS/AgNPs的伤口愈合性能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复合海绵条件优化形貌分析
        6.3.2 复合海绵条件优化性能分析
        6.3.3 复合海绵条件优化止血性能分析
        6.3.4 CH/CS/AgNPs的形貌特征分析
        6.3.5 CH/CS/AgNPs的物理性能分析
        6.3.6 CH/CS/AgNPs的抗菌性能分析
        6.3.7 CH/CS/AgNPs的体外止血性能分析
        6.3.8 CH/CS/AgNPs的肝脏止血性能分析
        6.3.9 CH/CS/AgNPs的细胞毒性分析
        6.3.10 CH/CS/AgNPs的炎症分析
        6.3.11 CH/CS/AgNPs的伤口愈合分析
    6.4 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基于ZIFs的新型复合分离材料构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分离技术
        1.2.1 天然产物简介
        1.2.2 天然产物的提取
        1.2.3 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
        1.2.4 吸附分离
        1.2.5 膜分离
    1.3 类沸石金属-有机骨架(ZIFs)材料的简介
        1.3.1 类沸石金属-有机骨架(ZIFs)材料
        1.3.2 ZIFs材料的制备方法
        1.3.3 ZIFs材料的应用
    1.4 基于ZIFs分离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4.1 基于ZIFs材料的吸附分离
        1.4.2 基于ZIFs材料的膜分离
        1.4.3 ZIFs材料对天然产物的吸附分离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论文立题依据
        1.5.2 论文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2 ZIFs(Co)/树脂复合微球的构建及对性能测试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ZIFs(Co)/树脂复合微球的制备
        2.2.4 材料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2.2.5 ZIFs(Co)/树脂复合微球对染料的吸附实验
        2.2.6 吸附等温方程
        2.2.7 吸附动力学方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ZIF-9/树脂复合微球的表征
        2.3.2 ZIF-67/树脂复合微球的表征
        2.3.3 ZIF-9/树脂复合微球对刚果红染料的吸附性能
        2.3.4 ZIF-67/树脂复合微球对亮蓝染料的吸附性能
        2.3.5 ZIFs(Co)/树脂复合微球吸附染料的机理
    2.4 本章小结
3 ZIFs/树脂复合微球的构建及吸附分离天然色素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ZIFs/树脂复合微球的制备
        3.2.4 材料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3.2.5 ZIFs/树脂复合微球对玫瑰茄红色素吸附性能测试
        3.2.6 解吸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ZIFs/树脂复合微球的结构表征
        3.3.2 ZIFs/树脂复合微球对玫瑰茄红的吸附性能
        3.3.3 ZIFs/树脂复合微球的吸附机理
        3.3.4 ZIF-7/树脂复合微球的再生性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ZIF-8树脂微球的复合纳滤膜及对天然药物的分离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ZIF-8@RMs的制备
        4.2.4 复合纳滤膜PPSU/ZIF-8@RMs的制备
        4.2.5 材料的物理化学结构表征
        4.2.6 PPSU/ZIF-8@RMs膜对染料分离性能测试
        4.2.7 PPSU/ZIF-8@RMs膜对天然药物的分离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ZIF-8@RMs的结构表征
        4.3.2 复合纳滤膜的结构表征
        4.3.3 不同种类复合纳滤膜对染料的分离性能
        4.3.4 PPSU/ZIF-8@RMs复合纳滤膜的分离机理
        4.3.5 PPSU/5.0 wt%ZIF-8@RMs复合纳滤膜的稳定性
        4.3.6 PPSU/5.0 wt%ZIF-8@RMs膜对天然药物分离性能
    4.4 本章小结
5 木质素基ZIFs材料的构建及其分离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材料的合成ZIF-8-LS复合材料的制备
        5.2.4 ZIF-8-LS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5.2.5 ZIF-8-LS复合材料对染料水溶液的吸附分离性能
        5.2.6 吸附等温方程
        5.2.7 吸附动力学方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ZIF-8-LS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5.3.2 ZIF-8-LS的吸附分离性能
        5.3.3 吸附机理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木质素基ZIFs吸附膜的构建及分离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6.2.2 实验仪器
        6.2.3 PVDF/ZIF-8-LS复合膜的制备
        6.2.4 PVDF/ZIF-8-LS复合膜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6.2.5 PVDF/ZIF-8-LS复合膜的吸附性能测试
        6.2.6 吸附等温方程
        6.2.7 吸附动力学方程
    6.3 结果与讨论
        6.3.1 PVDF/ZIF-8-LS复合膜结构表征
        6.3.2 PVDF/ZIF-8-LS复合膜的吸附分离性能
        6.3.3 吸附机理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牡蛎肉及其酶解产物对半去势雄性大鼠性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说明
1 绪论
    1.1 香港牡蛎简介
    1.2 牡蛎的营养价值和改善性功能的作用
        1.2.1 牡蛎的营养成分及药用价值
        1.2.2 改善性功能的牡蛎加工产品开发现状
    1.3 天然活性物质改善性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1.3.1 男性性功能障碍
        1.3.2 勃起功能障碍治疗方式
        1.3.3 天然活性物质改善勃起功能障碍的评价方法
        1.3.4 阴茎勃起通路研究
    1.4 本论文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4.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牡蛎肉及其酶解产物改善半去势雄性大鼠性功能的功效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牡蛎肉及其酶解产物试验样品的制备
        2.3.2 实验动物
        2.3.3 半去势模型构造
        2.3.4 动物分组
        2.3.5 交配实验
        2.3.6 附性腺器官脏器系数
        2.3.7 精子数量与活率
        2.3.8 性激素水平测定
        2.3.9 阴茎组织NO、NOS含量测定
        2.3.10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牡蛎对大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2.4.2 牡蛎对大鼠性行为的影响
        2.4.3 牡蛎对大鼠精子数量和活率的影响
        2.4.4 牡蛎对大鼠血清激素的影响
        2.4.5 牡蛎对阴茎组织NO、NOS含量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牡蛎酶解产物的初步分离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牡蛎酶解产物的制备
        3.3.2 超滤分级
        3.3.3 牡蛎酶解产物及其超滤组分分子量分布
        3.3.4 超滤组分基本化学组成测定
        3.3.5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牡蛎酶解产物及其超滤组分分子量分布
        3.4.2 牡蛎肉及其酶解产物以及超滤组分的基本化学组成
        3.4.3 微量元素含量
        3.4.4 氨基酸组成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牡蛎酶解产物初步分离组分对半去势雄性大鼠性功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牡蛎超滤产物制备
        4.3.2 实验动物
        4.3.3 半去势模型构造
        4.3.4 动物分组及给药
        4.3.5 阴茎勃起实验
        4.3.6 交配实验
        4.3.7 附性腺器官脏器系数
        4.3.8 精子数量
        4.3.9 性激素水平测定
        4.3.10 阴茎组织NO、NOS、c GMP含量测定
        4.3.11 睾丸组织酶LDH、ACP、ALP含量测定
        4.3.12 睾丸组织丙二醛含量测定
        4.3.13 睾丸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含量测定
        4.3.14 睾丸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测定
        4.3.15 数据处理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阴茎勃起实验
        4.4.2 对大鼠性腺脏器系数的影响
        4.4.3 对大鼠性行为的影响
        4.4.4 对大鼠精子数量的影响
        4.4.5 对大鼠血清激素的影响
        4.4.6 对大鼠阴茎组织NO、NOS、c GMP含量的影响
        4.4.7 对大鼠睾丸组织酶LDH、ACP、ALP含量的影响
        4.4.8 对大鼠睾丸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1 原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Sephadex G-25 凝胶层析分离纯化
        5.4.2 Sephadex G-25 分离组分对TM3 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5.4.3 Sephadex G-25 分离组分对TM3 细胞睾酮分泌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8)壳聚糖基固定化纳米银复合抗菌材料的绿色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抗菌材料概述
        1.1.1 抗菌材料的定义
        1.1.2 抗菌材料的分类
    1.2 纳米银及其复合抗菌材料
        1.2.1 纳米银概述
        1.2.2 纳米银的制备方法
        1.2.3 纳米银的抗菌机理
        1.2.4 纳米银的生物毒性
    1.3 纳米颗粒载体或固定化方法
        1.3.1 锂皂石
        1.3.2 脂质复合体
        1.3.3 球形碳材料
    1.4 壳聚糖及其在抗菌材料中应用
        1.4.1 壳聚糖概述
        1.4.2 壳聚糖基抗菌材料及其应用
    1.5 选题的目的、意义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脂质体包覆纳米银-精油/壳聚糖涂膜液及在猪肉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亲水性木质素-AgNPs的合成
        2.2.3 Lip-LEO-AgNPs复合脂质体的制备
        2.2.4 纳米复合脂质体的表征
        2.2.5 体外释放试验
        2.2.6 抗氧化活性测试
        2.2.7 抗菌活性测试
        2.2.8 猪肉贮藏实验
        2.2.9 复合涂膜细胞毒性评估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纳米复合脂质体的表征
        2.3.2 脂质体中LEO和AgNPs的释放行为分析
        2.3.3 纳米脂质体抗氧化性能分析
        2.3.4 抗菌活性分析
        2.3.5 贮藏性能研究
        2.3.6 细胞毒性评估
    2.4 结论
第三章 锂皂石固定化纳米银/壳聚糖复合膜及其对荔枝的保鲜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锂皂石固定化纳米银/壳聚糖基复合膜的制备
        3.2.3 LAP@AgNP复合物的表征分析
        3.2.4 壳聚糖基复合膜的表征分析
        3.2.5 纳米银累积释放研究
        3.2.6 细胞毒性评估
        3.2.7 抗菌活性分析
        3.2.8 贮藏保鲜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LAP@AgNP的TEM和XRD分析
        3.3.2 壳聚糖基复合膜的微观形态和结构分析
        3.2.3 壳聚糖基复合膜的性能研究
        3.3.4 纳米银累积释放率分析
        3.3.5 细胞毒性评估分析
        3.3.6 抗菌活性分析
        3.3.7 贮藏保鲜性能分析
    3.4 结论
第四章 巯基化壳聚糖固定纳米银复合海绵及抗菌止血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巯基化壳聚糖基固定AgNPs的制备
        4.2.3 TMC/AgNPs复合止血海绵的制备
        4.2.4 材料表征
        4.2.5体外生物降解实验
        4.2.6 凝血指数分析
        4.2.7 止血海绵与血细胞相互作用分析
        4.2.8 止血海绵中AgNPs的累积释放
        4.2.9 止血海绵抗菌活性分析
        4.2.10 动物实验
        4.2.11 细胞毒性评估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止血海绵的结构与形态分析
        4.3.2 止血海绵的性能分析
        4.3.3 止血性能分析
        4.3.4 AgNPs的累积释放行为
        4.3.5 抗菌活性分析
        4.3.6 动物实验
        4.3.7 细胞毒性分析
    4.4 结论
第五章 巯基碳球固定化纳米银/壳聚糖复合膜及抗菌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碳球固定化纳米银的制备
        5.2.3 碳球固定化纳米银/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
        5.2.4 AgNPs-SMCS复合物的表征分析
        5.2.5 壳聚糖基复合膜的性能分析
        5.2.6 复合膜中纳米银的释放研究
        5.2.7 AgNPs-SMCS及复合膜抗菌活性实验
        5.2.8 细胞毒性作用实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碳球固定化纳米银及复合膜的结构与形态分析
        5.3.2 碳球固定化纳米银抗菌机理分析
        5.3.3 复合膜微观结构分析
        5.3.4 复合膜性能分析
        5.3.5 复合膜中纳米银累积释放规律分析
        5.3.6 复合膜抗菌活性分析
        5.3.7 复合膜细胞毒性分析
    5.4 结论
第六章 碳包覆纳米银/壳聚糖复合膜及抗菌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
        6.2.2 碳球包覆纳米银的制备
        6.2.3 碳球包覆纳米银/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
        6.2.4 SMCS-Ag复合物的表征分析
        6.2.5 壳聚糖基复合膜表征分析
        6.2.6 复合膜中纳米银的释放研究
        6.2.7 SMCS-Ag及复合膜抗菌实验
        6.2.8 细胞毒性作用实验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碳包覆纳米银及复合膜的结构与形态分析
        6.3.2 碳包覆纳米银的抗菌机理分析
        6.3.3 复合膜的微观结构分析
        6.3.4 复合膜性能分析
        6.3.5 复合膜中纳米银累积释放规律分析
        6.3.6 复合膜抗菌活性分析
        6.3.7 复合膜细胞毒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养殖叶片山海绵(Mycale phyllophila)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2 生物材料
    1.3 提取分离
2 结构鉴定
3 结果与讨论

(10)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及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立题思想
1.2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计划安排
    1.4.4 主要工作量
1.5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成果
    1.5.2 创新点与特色 第2章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分析
2.1 石墨矿床研究现状分析
    2.1.1 国外石墨矿床研究现状分析
    2.1.2 国内石墨矿床研究现状分析
2.2 石墨矿物学研究现状分析
    2.2.1 国外石墨矿物学研究现状分析
    2.2.2 国内石墨矿物学研究现状分析
2.3 石墨烯制备研究现状分析
    2.3.1 石墨烯
    2.3.2 国内外石墨烯制备研究现状分析
2.4 石墨烯产业化现状分析
    2.4.1 石墨烯产业化
    2.4.2 国外石墨烯产业化现状分析
    2.4.3 国内石墨烯产业化现状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石墨矿地质矿产特征
3.1 石墨资源概况
    3.1.1 石墨工业类型
    3.1.2 全球石墨资源概况
    3.1.3 中国石墨资源概况
3.2 石墨矿床主要类型
    3.2.1 深变质石墨矿床
    3.2.2 浅变质石墨矿床
    3.2.3 接触变质石墨矿床
    3.2.4 重熔花岗岩浆型石墨矿床
    3.2.5 伟晶岩脉型石墨矿床
3.3 石墨矿成矿地质背景
    3.3.1 全球石墨矿成矿背景
    3.3.2 中国石墨矿成矿地质背景
3.4 石墨矿空间分布
    3.4.1 全球石墨矿空间分布
    3.4.2 中国石墨矿空间分布
3.5 石墨矿时间分布
    3.5.1 全球石墨矿时间分布
    3.5.2 中国石墨矿成矿时代
3.6 小结 第4章 典型石墨矿床
4.1 晶质(鳞片)石墨矿
    4.1.1 全球鳞片石墨矿
    4.1.2 黑龙江鸡西市柳毛石墨矿床
    4.1.3 河南淅川县小陡岭石墨矿床
    4.1.4 内蒙古兴和县黄土窑石墨矿床
    4.1.5 山东平度市刘戈庄石墨矿床
4.2 脉型(块状、致密结晶状)石墨矿
    4.2.1 全球脉型石墨矿
    4.2.2 麻粒岩型石墨矿床(Granulite-hosted deposits)
    4.2.3 火成岩型石墨矿床(Igneous-hosted deposits)
    4.2.4 脉型石墨矿成矿作用
4.3 隐晶质(土状、无定形、微晶)石墨矿
    4.3.1 全球隐晶质石墨矿
    4.3.2 内蒙古大乌淀石墨矿床
    4.3.3 湖南鲁塘石墨矿床
4.4 小结 第5章 天然石墨成矿过程
5.1 石墨的形成条件
    5.1.1 热力学条件
    5.1.2 碳源
    5.1.3 前寒武纪生态系统
    5.1.4 前寒武纪沉积建造
5.2 石墨矿床矿化特征
5.3 成矿模式
5.4 小结 第6章 典型矿床石墨矿物学
6.1 石墨晶体结构
6.2 石墨晶体特征
    6.2.1 光学性质
    6.2.2 X射线衍射谱线及晶胞参数
6.3 物理化学性质
    6.3.1 物理性质
    6.3.2 热效应
    6.3.3 石墨化学组分
6.4 石墨物理化学参数
    6.4.1 石墨化
    6.4.2 石墨化程度
    6.4.3 石墨化程度检验
    6.4.4 变质相检验
6.5 小结 第7章 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
7.1 模型构建的依据及思路
    7.1.1 天然石墨与石墨烯产业
    7.1.2 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因素
    7.1.3 模型构建的思路
7.2 石墨成矿地质特征的专属性
    7.2.1 石墨矿石学
    7.2.2 石墨岩系物源性质及沉积环境
    7.2.3 石墨岩系变质及矿化蚀变
    7.2.4 石墨碳同位素组成
    7.2.5 地球动力学及生态演化
7.3 石墨晶体化学特征的专属性
7.4 天然石墨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属性
    7.4.1 天然石墨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的属性
    7.4.2 天然石墨制备的石墨烯的属性
7.5 天然石墨制备的石墨烯的性能
    7.5.1 天然石墨制备的石墨烯的电容性能
    7.5.2 天然石墨制备的石墨烯的吸附性能
    7.5.3 天然石墨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的吸附性能
7.6 石墨烯原料选择原则
    7.6.1 天然石墨制备石墨烯的原料选择
    7.6.2 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表征
7.7 石墨烯的特性与应用前景
7.8 前沿新材料石墨烯的原料选取及品质控制的理论模型
    7.8.1 天然石墨制备石墨烯原料选择的影响因素
    7.8.2 物理模型构建
    7.8.3 数学模型构建
7.9 小结 第8章 鳞片石墨制备石墨烯实证研究
8.1 实验
    8.1.1 原料与化学试剂
    8.1.2 氧化石墨(烯)制备
    8.1.3 氧化石墨烯还原
    8.1.4 结构表征方法
    8.1.5 石墨烯的性能实验
8.2 结果与讨论
    8.2.1 天然鳞片石墨的表征
    8.2.2 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表征
    8.2.3 石墨烯的导电性能
    8.2.4 石墨烯超级电容性能
8.3 实验结论
8.4 理论模型验证
    8.4.1 物理模型有效性分析
    8.4.2 数学模型有用性分析
8.5 小结 第9章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及建议
9.1 资源战略的界定
9.2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分析
    9.2.1 SWOT分析原理
    9.2.2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SWOT分析
9.3 资源勘查开发战略分析
    9.3.1 石墨矿勘查战略
    9.3.2 石墨矿开发战略
    9.3.3 石墨提纯技术突破战略
    9.3.4 前沿新材料石墨烯突破战略
9.4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9.4.1 石墨烯技术专利驱动战略
    9.4.2 石墨烯资源产业集群式开发战略
    9.4.3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化战略
9.5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及建议
    9.5.1 产业倾斜政策
    9.5.2 区域协调政策
    9.5.3 健全完善环境法规和行业相关标准
    9.5.4 建立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动态检测数据库
9.6 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研究成果
10.2 结论
10.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海绵天然产物产业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合成生物学助力天然产物的高效合成及创新发现[J]. 池豪铭,刘天罡. 生命科学, 2021(12)
  • [2]外热式气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的基础与应用研究[D]. 孙贯永.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3]煤气化-闪速炼铁耦合工艺的数值模拟及优化[D]. 杨逸如.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4]柠檬醛型樟组树种优良单株筛选及其精油特征研究[D]. 张北红.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5]基于玉米秸秆载银复合抗菌材料的绿色构建及应用研究[D]. 蒋启蒙.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基于ZIFs的新型复合分离材料构建及性能研究[D]. 代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7]牡蛎肉及其酶解产物对半去势雄性大鼠性功能的影响[D]. 黄艳球.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2)
  • [8]壳聚糖基固定化纳米银复合抗菌材料的绿色构建及应用[D]. 吴正国.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养殖叶片山海绵(Mycale phyllophila)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J]. 张岗,陈军,许莉,李国强,吴彰哲,罗联忠. 中国海洋药物, 2018(04)
  • [10]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及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D]. 刘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11)

标签:;  ;  ;  ;  

海绵天然产物产业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