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vulgari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O. vulgari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一、暗孢耳霉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磊,龙友华,尹显慧,莫飞旭,喻会平[1](2020)在《烟蚜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进一步丰富烟蚜(Myzus persicae)生防菌资源。【方法】从烟田采集带菌烟蚜分离得到致病菌株进行室内测定和分子鉴定,并探究其菌丝和孢子的最适生长条件。【结果】从7株致病菌中筛选出感染效果较强的菌株YMJqx-3,室内测定第7天校正感染率达到81.48%。经鉴定,菌株YMJqx-3为米根霉(Rhizopus oryzae),菌丝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2℃和pH 7,在周期性光暗交替中生长良好,孢子最适萌发温度为30℃,紫外照射能够显着影响孢子萌发,湿度90%孢子萌发最高。【结论】米根霉对烟蚜具有较好的感染致死作用且生防潜力较大。

王江宏[2](2019)在《基于转录组学分析虫霉亚门蚜科专化病原菌暗孢耳霉致病性相关基因》文中指出虫霉亚门昆虫病原真菌具有专一性强、毒力高、致死快等优点,且能诱发寄主流行病,是昆虫种群的天然调控因子。暗孢耳霉广泛分布于各大洲,是一种具有生物防治应用价值的蚜科专化病原菌,寄主包括桃蚜和竹蚜等农林害虫。为解析暗孢耳霉的杀蚜毒力因子,本研究运用转录组学分析了暗孢耳霉致病相关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暗孢耳霉染病虫尸和体外培养物样品的转录组测序共产生1.4×108条Reads,总计拼接出76643个unigenes,注释源于病原菌暗孢耳霉17231个。在组装的暗孢耳霉unigenes中发现了很多致病性相关基因,包括类枯草杆菌蛋白水解酶(Pr1s),类胰蛋白酶(Pr2s),金属蛋白酶,羧肽酶和内切壳多糖酶等。相较于离体培养的真菌,在染真菌病虫尸中有1110个unigenes的表达发生显着变化,包括985个上调和125个下调的unigenes。在虫尸中上调最多的转录本主要是各种水解酶,包括各类蛋白酶,几丁质酶和酯酶等,这表明这些功能基因涉及侵染过程中破坏寄主表皮组织及利用寄主营养。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类Pr1和类杀虫晶体蛋白Cyt编码基因序列与已报道的同类基因相比具有一定独特性。2.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暗孢耳霉致病性基因在孢子、液培菌丝、固培菌丝和虫尸状态下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Pr1和Pr2在不同状态下表达差异显着,虫尸内表达水平达到最高,与转录组学分析结果相一致。此外,类Cyt基因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类Cyt表达的最佳培养温度为20℃,最佳葡萄糖浓度为4%,液体摇菌培养3天表达最高,且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该基因的表达会逐渐降低。本研究首次较全面地分析了暗孢耳霉所具有的致病相关因子,为进一步解析与寄主的互作机制及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莫飞旭,喻会平,龙友华,吴小毛,黎晓茜,李磊[3](2018)在《烟蚜虫霉菌的筛选、鉴定及培养条件初筛》文中研究指明为获得对烟蚜具有感染作用的虫霉菌,从贵州不同烟区采集受霉菌感染的烟蚜虫尸标本进行菌株分离,在室内进行感染率测定筛选获得优势菌株并通过rDNA-ITS序列测定,用菌丝生长速度法探索适宜虫霉菌生长的培养基、温度、光照和pH条件。结果表明,采集分离获得16株真菌,其中,感染作用较强的CM-4、CM-11和CM-15,在室内施用15d后,对烟蚜的感染率分别达68.07%、69.80%和72.05%;通过BLAST在线比对CM-4、CM-11和CM-153株虫霉菌分别与金色毛壳菌(Chaetomium aureum)、渐狭蜡蚧菌(Lecdanicillium attenuatum)和少根根霉菌(Rhizopus arrhizus)同源性最高;CM-11和CM-15适宜在培养基E,CM-4适宜在培养基A条件下培养;CM-4和CM-15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CM-4和CM-11的光照为半光照半黑暗,pH为6~7。研究表明,金色毛壳菌、渐狭蜡蚧菌和少根根霉菌对烟蚜具有较强的感染作用,可用于烟蚜的生物防治。

宋美玲,罗睿杰,张琦,蔡琦,李文斌,余志光,黄胜和[4](2018)在《夏天无种茎霉变菌种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为防治夏天无种质块茎保存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霉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霉变夏天无种茎为材料,分离霉变菌种,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种类,并研究温度、pH、相对湿度等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从霉变的夏天无块茎表面共分离出4种致霉菌,分别鉴定为卷枝毛霉、白地霉、花斑曲霉、橘青霉。其中,温度对4种霉菌菌丝生长影响较大,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0℃;卷枝毛霉最适pH为6,其他3种霉菌在pH≥4时平均生长速率没有显着变化;相对湿度≥75%时,卷枝毛霉平均生长速率保持恒定,而相对湿度≥60%时,白地霉、花斑曲霉、橘青霉平均生长速率变化不明显。结论:明确了夏天无种茎保存过程中霉变菌种的种类,为霉变防治奠定了基础。

唐潇潇[5](2017)在《皖西大别山区耳霉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耳霉属在新的虫霉分类系统中隶属于虫霉门(Entomophthoromycota)、虫霉纲(Entomophthoromycetes)、虫霉目(Entomophthorales)、新月霉科(Ancylistaceae),是虫霉真菌的重要类群之一,在世界范围广泛分布,腐生于土壤、枯枝落叶、苔藓,少数种被报道可作为某些昆虫和哺乳动物的致病菌。皖西大别山区位于安徽省西部和西北部境内,属于北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该地区自然植被完整,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拥有多个国家级及省级自然保护区,具有适合耳霉生长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本研究在2015年3月-2016年10月间,选择位于该地区的天堂寨自然保护区、鹞落坪自然保护区、马鬃岭自然保护区、霍山漫水河等地进行耳霉真菌的采样分离,共分离得到耳霉菌株50余株,通过形态学研究,初步鉴定出9个耳霉种,包括5个已知种:冠耳霉(Conidiobolus coronatus),异形孢耳霉(Conidiobolus heterosporus),块状耳霉(Conidiobolus thromboides),毛耳霉(Conidiobolus lachnodes),大乳突耳霉(Conidiobolus macropapillatus);2个新种:大别耳霉(Conidiobolus dabieshanensis)和鹞落坪耳霉(Conidiobolus yaoluopingensis X.X.Tang&B.Huang);2个待鉴定种:RCEF6332和RCEF6335。对形态学初步鉴定的9种耳霉进行分子鉴定,通过扩增28S rDNA基因位点,结合20余株耳霉模式菌株的分子数据,采用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法(MCMC)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这些耳霉在拓扑结构中被划分为三个主要分支,包括2个耳霉新种在内的9种耳霉在系统发育树中均获得了较高的支持率,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初步鉴定结果基本一致。2个耳霉待鉴定种在分子水平可鉴定为新种,但其在耳霉属中的确切分类地位还需要更多的形态学证据来明确。耳霉的高度异质性决定我们需要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方法来鉴定耳霉物种,本研究采用上述方法对皖西大别山区耳霉真菌资源开展调查,共得到9个耳霉种,明确了7个种的分类地位。对皖西大别山区耳霉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在丰富我国耳霉种质资源的同时,也为今后的耳霉属系统发育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

刘瑜,王海,王艳丹,孙文怡,郭雪霞,冉国伟,张慧媛[6](2017)在《枸杞鲜果霉变菌种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文中指出为确定引起枸杞霉变的菌种类型,该文以采后鲜枸杞果实为材料,分离导致其霉变的菌种,经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定确定类型,并对与其霉变速率相关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霉变的鲜枸杞中共分离出6株致霉菌,分别鉴定为:菌种1为镰刀菌、菌种2为交链孢霉、菌种6为尖孢镰刀菌、菌种7为青霉菌、菌种11为串珠状赤霉菌及菌种21为草酸青霉。经过回接试验发现6种霉菌均能使健康枸杞鲜果霉变,从这些病斑中再次分离得到相同霉菌。6种菌的致死温度不同,最高致死温度为54℃。菌种1的最适生长温度为40℃,菌种6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5℃,其余4株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6种菌在相对湿度为30%90%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相对湿度为75%85%。最适p H值范围为48,p H值为6时霉菌孢子萌发率最高。通过对6种霉菌与温度、相对湿度、p H值3个与干燥参数相关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为今后鲜枸杞干燥过程条件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户桂玲[7](2015)在《马鬃岭自然保护区耳霉属的物种多样性和时空动态研究》文中认为耳霉属在虫霉门乃至菌物的系统学中都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它在生态环境中是重要的分解者,某些种类还可用于害虫的生物防治。马鬃岭自然保护区是大别山北坡保存较好的具有北亚热带地带性植被特征的森林,保护区内拥有丰富的动植物和真菌资源,本研究采用高效的耳霉分离方法,选择马鬃岭自然保护区进行采样分离,并且对此保护区的耳霉种类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Drechsler和King的分离鉴定方法,从马鬃岭自然保护区采的样品中共分离得到1000株左右的耳霉。依据King和Ben-Ze’ev&Keneth的耳霉形态学分类系统,将这这些菌株鉴定为四个种,分别为冠耳霉(Conidiobolus coronatus),冠耳霉长柔毛变种(D. coronatus var.longvillosus),异形孢耳霉(Conidiobolus heterosporus)和有味耳霉(Conidiobulus osmodes)。其中冠耳霉数量最多,异形孢耳霉次之,有味耳霉最少,冠耳霉长柔毛变种在系统发育树中与冠耳霉的亲缘关系最近。由于聂勇博士在2010年安徽石台县白石岭分离到一株冠耳霉长柔毛变种,其显微下观察的柔毛比冠耳霉的柔毛长很多,其形态学所测结果与本实验结果相似,又因其基因测得序列与本实验所测序列相差7个碱基,相差结果不大。本实验在系统发育树上所测3株长柔毛变种的亲缘关系与冠耳霉最相近,但是另为一支,这就进一步论证了冠耳霉长柔毛变种可以作为冠耳霉的一个新变种来处理。另外还研究了马鬃岭自然保护区内耳霉属的时空动态变化。其中一年四季耳霉总数量都是不同的。夏季由于雨量最丰富,温度适宜,植被生长旺盛,耳霉的总数量相对比较多,冬季由于枯枝败叶里面的温度,湿度都比较合适,而且腐殖质营养比较丰富,所以耳霉的物种多样性相对比较好。春季和秋季的数量介于两者之间。海拔高度对耳霉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同海拔高度的微生态环境都不同,这就表现了耳霉数量与多样性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而不同。其中900米以上耳霉数量骤减,耳霉种类单一,这是因为900米以上温度变低,降水不足,植被组成发生变化,不利于耳霉的生长。而800米左右植被种类丰富,湿度和温度适宜,土壤表层营养物质优良,特别利于耳霉的生长。通过此次对马鬃岭地区耳霉菌种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分离耳霉菌种时可以选择在雨量丰富的季节和低海拔的地区进行取样,这样就可以提高取样的菌种数量和种类,增加了采样的效率和成功率。使本实验中耳霉属时空动态研究更有借鉴意义。

王大伟,马良进,周湘[8](2014)在《暗孢耳霉侵染竹梢凸唇斑蚜的生物学特征及毒力测定》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蚜科专化菌暗孢耳霉对竹梢凸唇斑蚜的侵染特征。孢子附着在蚜虫体表后可迅速萌发直接侵入虫体,24 h后即有蚜虫感病死亡。在寄主死亡6 h内,假囊状体先突破体壁,分生孢子梗随后出现,后者可通过产孢启动新一轮的侵染循环。毒力生物测定结果显示,暗孢耳霉对竹梢凸唇斑蚜具有高毒力。在高剂量接种浓度(192.6±20.3)个孢子·mm-2时,92.8%的接种蚜虫5天内死亡。经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第5天的半致死浓度低至51.6个孢子·mm-2,半致死时间在接种浓度100个孢子·mm-2时仅为2.3天。

王丹琪[9](2013)在《蚜虫病原真菌块状耳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休眠机制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块状耳霉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重要蚜虫生防真菌,它可以通过体壁接触感染并杀死害虫,而且能够引发流行病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本论文以分离自非洲大陆的块状耳霉Ct10201菌株为研究对象,进行与休眠孢子应用相关的基础研究。首先,利用基于Photoshop软件的快速有效测定菌落生长速率的方法,对该菌株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块状耳霉Ct10201的最适的生长温度范围为25-30℃。在培养基pH值为5-11的7个处理条件中,块状耳霉Ct10201菌株的最适pH值范围为7-8。光照条件在光暗交替(12L:12D)下块状耳霉菌落生长速度最快。另外,通过对该菌株的培养基营养因素进行筛选研究后发现,果糖和麦芽糖对Ct10201菌株的生长促进作用明显,而木糖对该菌株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t10201菌株在丙氨酸,亮氨酸和无氮条件下都生长良好。该菌在维生素需求方面没有特殊要求。其次,在对块状耳霉Ct10201菌株进行液体培养时意外发现,在培养2天后再转接培养2天会产生大量的相对均一的短菌丝,长度为134.6±65.7μm(n=50)。将长度相对均一的短菌丝平铺到培养皿中,可以在的25℃避光条件下,短时间内能够形成大量休眠孢子。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对分离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条件为乳化剂浓度1.68%、超声功率20w、超声时间45.80s,孢子量获得的最大值为72.40×104个/ml。将分离所得休眠孢子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发现滤膜过滤法是蔗糖密度梯度法,饱和硫酸锌漂浮法和滤膜过滤法三种分离方法中较优的一种。另外,我们还对分离纯化得到的休眠孢子进行萌发观察,用上述方法获得的休眠孢子萌发率在80%以上。最后,为了探索休眠孢子的可能休眠机制,将上述方法获得的纯净休眠孢子和通过“孢子浴”获得的分生孢子两者胞内的可溶性蛋白和SOD、POD,CAT和PPO等酶的酶活进行比较后发现,两者蛋白质含量和SOD活性相差较大,单个分生孢子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为23.63±0.67×10-8mg,是休眠孢子的十倍。同样,分生孢子内的SOD总活性也远大于休眠孢子,另外,分生孢子和休眠孢子的POD,CAT和PPO含量均未检出。我们对可溶性蛋白进行SDS-PAGE的结果显示,分生孢子和休眠孢子存在多条特异性条带差异明显,经软件分析后显示,分生孢子可溶性蛋白在41KDa,36KDa,29KDa,19KDa,15KDa左右处有特异性条带,休眠孢子可溶性蛋白在56KDa,32KDa,16KDa左右处有特异性条带。实验结果证明了分生孢子和休眠孢子可溶性蛋白中所含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差异明显。

聂勇[10](2013)在《耳霉属分子系统学及其中国资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耳霉属真菌是虫霉门重要类群之一,在其系统学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它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分解者,有些种还可用于害虫生物防治。王承芳等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间,选择安徽和山东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耳霉的分离和鉴定,共分离到耳霉菌株100余株,并发表了4株中国耳霉新记录种。本研究采用高效的耳霉分离方法,拟在我国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选择自然保护区进行采样分离,来丰富我国耳霉菌种资源并对耳霉属的系统发育研究提供菌种材料。由于耳霉菌株在形态学上的高度异质性,且形态结构较为简单,使得仅仅依据形态学特征难以准确将耳霉鉴定到种级水平;近年来,发现朝上耳霉(ConidiobolusadiaeretusDrechsler)既产生小分生孢子,又产生毛管孢子,这导致基于次生分生孢子产生的类型对耳霉属三个亚属的划分产生了疑问,因此,需要开发一些新的分类特征和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来解决耳霉属种的分类地位和确定耳霉属亚属的分类地位。本研究拟运用耳霉一些稳定的形态学分类特征、新开发的耳霉生理和细胞学特性(最高生长温度和初生分生孢子细胞核平均数)及多基因位点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准确鉴定中国耳霉分离菌株,澄清King耳霉分类系统中模式菌株的分类地位,并确定耳霉三个亚属的分类地位。通过对耳霉同种不同菌株和不同种的最高生长温度的比较,发现同种不同菌株间具有相同或相差不超过1℃的最高生长温度值,大部分不同种间具有相差超过2℃的最高生长温度值,也有少数不同种之间具有相同的最高生长温度值,揭示最高生长温度是一个稳定的特性,可以作为耳霉种级鉴定的分类学指标;通过对耳霉同种不同菌株和不同种之间的初生分生孢子细胞核平均数的比较,发现同种不同菌株间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细胞核平均数,大部分不同种间细胞核平均数差别较大,证明了初生分生孢子细胞核平均数与初生分生孢子大小相关性强,成正比关系,因而这种细胞学性状也是一个鉴定种的较为重要的分类特征。通过nuc-LSU、mt-SSU、EF-1α和RPB2这4个基因位点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耳霉在DNA水平上异质度高,形成了3个主要分支,且各分支类群之间遗传距离较远,再结合耳霉次生分生孢子类型和这三个类群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我们将耳霉属原有的3个亚属上升为属的分类地位:德拉霉属(DelacroixiaSacc.&P.Syd.)、毛管霉属(CapillidiobolusY.Nie&B.Huang)、耳霉属(ConidiobolusBrefeld);其中,在德拉霉属的基部产生3个独立的分支,形态学观察这3个分支所包含的种都未产生小分生孢子,由于这3个分支在系统发育树上的位置特殊,但没有明确的属的分类特征,因此,这3个分支的分类地位待定,暂时划为广义耳霉属(Conidiobolussensulato)处理。此外虽然朝上毛管霉(Capillidiobolus adiaeretus)和班加罗尔毛管霉(CapillidioboluS bangalorensis Srin.&Thirum.)在毛管霉属中形成独立的分支,但他们还是位于产生毛管孢子类群的基部,和毛管孢子类群关系较近,同时考虑在他们都产生毛管孢子,虽然朝上耳霉也可产生小分生孢子,我们仍将这两个种划为毛管霉属来处理。对基于数值分类法的King分类系统中的部分耳霉模式菌株的分类地位进行了修订,通过形态学特征、初生分生孢子细胞核平均数、最高生长温度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恢复了8个耳霉的种的分类地位,并将其中4个种组合进不同的属中:Capillidiobolus rugosus(Drechsler)Y.Nie&B.Huang.Delacroixia lichenicola(Srin.&Thirum.)Y.Nie&B.Huang、D.megalotocus var.indicus(Srin.&Thirum.)Y.Nie&B. Huang、D.mycophagus(Srin.&Thirum.)Y.Nie&B.Huang;其余4个种作为广义耳霉属处理:Conidiobolus nodosus Srin.&Thirum.、C. terrestris Srin.&Thirum.、C. undulates Srin.&Thirum.、C. parvus Drechsler。对15个耳霉种进行了新组合:Delacroixia macrosporus(Srin.&Thirum.)Y.Nie&B.Huang、D. mycophilus(Srin.&Thirum.)Y.Nie&B.Huang、D.khandalensis(Srin.&Thirum.)Y.Nie&B.Huang、D. humicola(Srin.&Thirum.)Y.Nie&B.Huang、D.polytocus(Drechsler)Y.Nie&B. Huang、D.incongruus (Drechsler)Y.Nie&B.Huang、D.firmipilleus(Drechsler)Y.Nie&B.Huang、D.megalotocus(Drechsler)Y.Nie&B.Huang、D.brefeldianus(Couch)Y. Nie&B.Huang.Capillidiobolus heterosporus(Drechsler)Y.Nie&B.Huang、C.lobatus (Srin.&Thirum.)Y.Nie&B.Huang、C. rhysosporus(Drechsler) Y.Nie&B.Huang、C. pumilus(Drechsler)Y.Nie&B.Huang、C. adiaeretus(Drechsler) Y.Nie&B.Huang、C. bangalorensis(Srin.&Thirum.)Y.Nie&B.Huang.本研究共分离得到250余株中国广义耳霉菌株,对这些中国分离株运用形态学特征,新分类性状以及分子数据进行了分类地位的确认,共鉴定出24个种,1个待鉴定种,其中包括12个新种:霍山毛管霉(Capillidiobolus huoshanensis Y.Nie&B. Huang)、黄孢毛管霉(C.flavosporus Y.Nie&B.Huang)、中国耳霉(C. sinensis Y. Nie&B.Huang)、牯牛降耳霉(Conidiobous guniujiangensis Y. Nie&B.Huang)、双孢耳霉(C. bisporus Y. Nie&B.Huang)、束梗耳霉(C. stilbella Y. Nie&B.Huang)、李氏德拉霉(Delacroixia lii Y. Nie&B.Huang)、石台德拉霉(C. shitaiensis Y. Nie&B.Huang).鼎湖山德拉霉(D. dinghushanensis Y. Nie&B.Huang)、琅琊山德拉霉(D. langyashanensis Y. Nie&B.Huang)、汉博德拉霉(D. humberii Y. Nie&B. Huang)和德雷克斯勒德拉霉(C. drechslerii Y. Nie&B.Huang);1个新变种:冠德拉霉长柔毛变种(D. coronatus var. longvillosus Y.Nie&B.Huang);3个新纪录种:皱孢毛管霉(Capillidiobolus rhysosporus Drechsler)、褶孢毛管霉(C. rugosus Drechsler)和毛耳霉(Conidiobolus lachnodes Drechsler);8个已知种:有味耳霉(Conidiobolus osmodes Drechsler)、块状耳霉(C. thromboides Drechsler)、大乳突耳霉(C. macropapillatus C. F. Wang&B. Huang)、近隔接合孢耳霉(C. iuxtagenitus S. D. Waters&Callaghan)、异形孢毛管霉(Capillidiobolus heterosporus Drechsler)、冠德拉霉(Delacroixia coronatus (Costantin) Sacc.&P. Syd.)、牢盖德拉霉(D. firmipilleus Drechsler)和布尔弗雷德德拉霉(D. brefeldianus Couch);和1株待鉴定种:RCEF5845。

二、暗孢耳霉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暗孢耳霉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转录组学分析虫霉亚门蚜科专化病原菌暗孢耳霉致病性相关基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虫霉亚门蚜科专化菌暗孢耳霉
        1.1 虫霉亚门昆虫病原真菌基本特征
        1.1.1 虫霉主要种类和寄主范围
        1.1.3 虫霉区别于丝孢类昆虫病原真菌的特征
        1.1.4 虫霉生活史
        1.1.5 迁飞传病
        1.2 暗孢耳霉研究现状
        1.2.1 生物学特征研究
        1.2.2 流行学研究
    2 昆虫病原菌的致病相关因子
        2.1 酶类致病因子
        2.1.1 蛋白水解酶
        2.1.2 几丁质水解酶
        2.1.3 脂类水解酶
        2.2 毒性次生代谢产物
    3 转录组学和实时定量PCR技术及应用
        3.1 转录组学技术
        3.1.1 转录组概述及研究进展
        3.1.2 RNA-Seq测序技术在昆虫病原真菌中的应用
        3.2 实时定量PCR技术的主要方法及应用
        3.2.1 实时定量PCR技术的主要方法
        3.2.2 实时定量PCR技术的应用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转录组学分析暗孢耳霉关键致病因子
    1 材料和方法
        1.1 暗孢耳霉菌丝培养和弹孢平板制备
        1.2 试虫饲养和接种
        1.3 健康蚜虫、培养真菌和感病虫尸样品收集
        1.4 RNA提取和转录组测序
        1.5 组装和转录组注释
        1.6 分析致病性相关基因
        1.7 进化树分析
    2 结果
        2.1 转录组测序结果概况
        2.2 unigenes在GO和KOG数据库的功能注释
        2.3 两个真菌相关文库中具有Nr注释的高表达unigenes
        2.4 虫尸和外培真菌两个文库中的差异基因表达
        2.5 产生多种水解酶
        2.6 搜索PHI数据库
        2.7 类Pr1和Cyt家族的系统发育树构建
    3 小结
第三章 暗孢耳霉致病基因的相对定量表达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真菌的来源和培养
        1.1.1 暗孢耳霉活化
        1.1.2 不同生长状态的菌体收集
        1.1.3 不同培养条件培养菌丝
        1.2 菌体RNA提取
        1.3 反转录c DNA
        1.4 q PCR分析选定的致病性相关基因的表达
    2 结果
        2.1 不同生长状态下致病性相关基因的表达
        2.2 不同培养条件类Cyt基因的表达
    3 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3)烟蚜虫霉菌的筛选、鉴定及培养条件初筛(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1.1 试验地点
        1.1.2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2.1 虫霉菌采集与分离
        1.2.2 菌悬液制作
        1.2.3 优势虫霉菌的筛选
        1.2.4 虫霉菌的鉴定
        1.2.5 虫霉菌适宜培养基的筛选
        1.2.6 虫霉菌适宜温度条件的筛选
        1.2.7虫霉菌适宜光照条件的筛选
        1.2.8 虫霉菌适宜p H条件的筛选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虫霉菌的采集、分离与筛选
    2.2 优势虫霉菌的鉴定
    2.3 不同培养基对虫霉菌生长的影响
    2.4 不同温度对虫霉菌生长的影响
    2.5 不同光照条件对虫霉菌生长的影响
    2.6 不同p H对虫霉菌生长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4)夏天无种茎霉变菌种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试剂
2 方法
    2.1 霉菌分离
    2.2 菌株纯化
    2.3 菌株的分子鉴定
    2.4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5 pH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6 相对湿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7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霉菌分离与鉴定
    3.2 温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3.3 pH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3.4 相对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4 讨论

(5)皖西大别山区耳霉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
        1.1 真菌物种多样性概述
        1.1.1 真菌物种多样性定义
        1.1.2 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2 虫霉目物种多样性概述
        1.2.1 虫霉目简介
        1.2.2 虫霉目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3 耳霉属分类研究进展
        1.3.1 耳霉属简介
        1.3.2 耳霉属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3.3 耳霉属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引言
第三章 皖西大别山区耳霉分离株的形态学研究
    3.1 菌株来源
    3.2 培养基的配制
    3.3 主要仪器设备
    3.4 实验方法
        3.4.1 样品的采集
        3.4.2 耳霉的分离和纯化
        3.4.3 耳霉的形态学观察
        3.4.4 耳霉菌株保存
    3.5 皖西大别山区耳霉分离株形态学初步鉴定
        3.5.1 冠耳霉
        3.5.2 大别山耳霉
        3.5.3 块状耳霉
        3.5.4 大乳突耳霉
        3.5.5 鹞落坪耳霉
        3.5.6 耳霉待鉴定种
        3.5.7 异形孢耳霉
        3.5.8 毛耳霉
        3.5.9 耳霉待鉴定种
第四章 皖西大别山区耳霉分离株的分子鉴定
    4.1 供试菌株
    4.2 培养基配制
    4.3 主要仪器设备
    4.4 主要试剂配制
    4.5 耳霉总DNA的提取和检测
    4.6 PCR扩增、产物检测及测序
        4.6.1 PCR扩增反应引物及程序
        4.6.2 PCR扩增产物检测及测序
    4.7 基于28SrDNA部分区段序列的耳霉属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4.7.1 用于系统发育树构建的耳霉菌株
        4.7.2 基于28SrDNA部分区段序列的耳霉属系统发育树
        4.7.3 皖西大别山区耳霉分离株的分子鉴定
        4.7.4 皖西大别山区耳霉分离株的分类地位
        4.7.5 皖西大别山区耳霉分种检索表
第五章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马鬃岭自然保护区耳霉属的物种多样性和时空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菌株
        2.1.2 PDA培养基的配制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主要试剂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耳霉菌株的分离及纯化
        2.2.3 耳霉形态学观察
        2.2.4 菌种保存
        2.2.5 DNA的提取
        2.2.6 DNA的检测
        2.2.7 PCR扩增反应引物、体系和程序
        2.2.8 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 结果与分析
    3.1 耳霉的形态学观察
        3.1.1 冠耳霉
        3.1.2 异形孢耳霉
        3.1.3 有味耳霉
        3.1.4 冠耳霉长柔毛变种
    3.2 耳霉的分子系统学鉴定
        3.2.1 nuc-LSU部分区段扩增产物电泳图
        3.2.2 基于单个基因序列的耳霉属系统发育分析
    3.3 不同季节耳霉种类数量与多样性的比较
        3.3.1 不同季节耳霉数量的比较
        3.3.2 不同季节耳霉多样性的比较
    3.4 不同海拔高度耳霉数量的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本实验用于系统发育分析的单基因(nuc-LSU)所测序列
致谢
作者简介

(8)暗孢耳霉侵染竹梢凸唇斑蚜的生物学特征及毒力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和竹蚜饲养
    1.2 生物测定暗孢耳霉对竹梢凸唇斑蚜的毒力
    1.3 扫描电镜观察暗孢耳霉侵染特征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暗孢耳霉侵染竹梢凸唇斑蚜的特征
    2.2 暗孢耳霉对竹梢凸唇斑蚜的毒力
3 讨论

(9)蚜虫病原真菌块状耳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休眠机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图和附表清单
1 绪论
    1.1 虫霉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现状
    1.2 块状耳霉及其休眠孢子的概述
    1.3 块状耳霉休眠孢子的分离纯化
    1.4 休眠孢子萌发机制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2 块状耳霉的基本生物学性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1.1 菌种
        2.1.1.2 化学试剂
        2.1.1.3 仪器设备
        2.1.1.4 培养基
        2.1.2 实验方法
        2.1.2.1 接种体制备
        2.1.2.2 不同温度对块状耳霉菌丝生长的影响
        2.1.2.3 不同 p H 值对块状耳霉菌丝生长的影响
        2.1.2.4 不同光照对块状耳霉菌丝生长的影响
        2.1.2.5 不同营养条件对块状耳霉菌丝生长的影响
        2.1.2.6 菌丝生长速率的测定
        2.1.2.7 数据处理和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温度对块状耳霉菌丝生长的影响
        2.2.2 不同 pH 值对块状耳霉菌丝生长的影响
        2.2.3 不同光照对块状耳霉菌丝生长的影响
        2.2.4 不同营养条件对块状耳霉菌丝生长的影响
    2.3 小结
3 休眠孢子的形成,分离纯化和萌发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1.1 菌种
        3.1.1.2 试剂
        3.1.1.3 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1.2.1 确定生成休眠孢子合适的菌丝长度
        3.1.2.2 不同培养天数休眠孢子的形态变化和数量变化
        3.1.2.3 休眠孢子的分离纯化
        3.1.2.3.1 超声振荡初步分离
        3.1.2.3.2 进一步纯化
        3.1.2.4 休眠孢子的萌发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确定生成休眠孢子合适的菌丝长度
        3.2.2 休眠孢子的形成和计数
        3.2.3 超声振荡初步分离结果
        3.2.4 进一步纯化结果
        3.2.5 休眠孢子萌发
    3.3 小结
4 休眠孢子和分生孢子相关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的差异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1.2.1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4.1.2.2 SOD 含量的测定
        4.1.2.3 POD 含量的测定
        4.1.2.4 PPO 含量的测定
        4.1.2.5 CAT 含量的测定
        4.1.2.6 可溶性蛋白电泳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休眠孢子和分生孢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其酶活
        4.2.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4.3 小结
5 总讨论
    5.1 产休眠孢子块状耳霉的生物学特性
    5.2 休眠孢子的收获和分离纯化
    5.3 休眠孢子和分生孢子相关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的差异
    5.4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耳霉属分子系统学及其中国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真菌的定义
    1.2 真菌分类系统研究概述
    1.3 真菌的分类方法研究概述
        1.3.1 形态学分类方法
        1.3.2 生理生化分类方法
        1.3.3 数值分类方法
        1.3.4 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
    1.4 虫霉目分类系统研究概述
    1.5 耳霉属分类系统研究概述
    1.6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引言
第三章 耳霉属两个新分类性状的研究
    3.1 耳霉生长温度研究
        3.1.1 实验材料
        3.1.2 PDA 培养基的配制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1.4 实验方法
        3.1.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 耳霉初生分生孢子细胞核数研究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耳霉属分子系统学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菌株
        4.1.2 主要培养基
        4.1.3 主要仪器设备
        4.1.4 主要试剂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DNA的提取
        4.2.2 DNA 的检测
        4.2.3 PCR 扩增反应引物、体系和程序
        4.2.4 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基因组 DNA 电泳图谱
        4.3.2 nuc-LSU 部分区段扩增产物电泳图谱
        4.3.3 mt-SSU 部分区段扩增产物电泳图谱
        4.3.4 EF-1α部分区段扩增产物电泳图谱
        4.3.5 RPB2 部分区段扩增产物电泳图谱
        4.3.6 基于四基因序列的耳霉属系统发育分析
第五章 耳霉属三个亚属和 kin g 分类系统中的耳霉种分类地位处理
    5.1 耳霉属三个亚属的分类地位处理
    5.2 king 分类系统中的耳霉种分类地位处理
        5.2.1 德拉霉属( Delacroixia)
        5.2.2 毛管霉属( Capillidiobolus)
        5.2.3 耳霉属( Conidiobolus)
第六章 中国耳霉分离株的分类地位研究
    6.1 实验材料
    6.2 培养基的配制
    6.3 主要仪器设备
    6.4 实验方法
        6.4.1 耳霉菌株的分离及纯化
        6.4.2 形态学观察
        6.4.3 菌种保存
    6.5 实验结果与讨论
        6.5.1 异形孢毛管霉
        6.5.2 皱孢毛管霉
        6.5.3 褶孢毛管霉
        6.5.4 黄孢毛管霉
        6.5.5 霍山毛管霉
        6.5.6 块状耳霉
        6.5.7 有味耳霉
        6.5.8 牯牛降耳霉
        6.5.9 中国耳霉
        6.5.10 束梗耳霉
        6.5.11 毛耳霉
        6.5.12 耳霉待鉴定种
        6.5.13 双孢耳霉
        6.5.14 冠德拉霉
        6.5.15 冠德拉霉长柔毛变种
        6.5.16 牢盖德拉霉
        6.5.17 布尔弗雷德德拉霉
        6.5.18 李氏德拉霉
        6.5.19 鼎湖山德拉霉
        6.5.20 汉博德拉霉
        6.5.21 石台德拉霉
        6.5.22 德雷克斯勒德拉霉
        6.5.23 琅琊山德拉霉
        6.5.24 近隔接合孢耳霉
        6.5.25 大乳突耳霉
    6.6 本研究中其他耳霉模式种的初生分生孢子细胞核染色图
    6.7 毛管霉属分种检索表
    6.8 耳霉属分种检索表(包含广义耳霉种)
    6.9 德拉霉属分种检索表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四、暗孢耳霉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烟蚜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特性[J]. 李磊,龙友华,尹显慧,莫飞旭,喻会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03)
  • [2]基于转录组学分析虫霉亚门蚜科专化病原菌暗孢耳霉致病性相关基因[D]. 王江宏.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3]烟蚜虫霉菌的筛选、鉴定及培养条件初筛[J]. 莫飞旭,喻会平,龙友华,吴小毛,黎晓茜,李磊. 中国烟草科学, 2018(06)
  • [4]夏天无种茎霉变菌种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宋美玲,罗睿杰,张琦,蔡琦,李文斌,余志光,黄胜和. 中药材, 2018(11)
  • [5]皖西大别山区耳霉物种多样性的研究[D]. 唐潇潇. 安徽农业大学, 2017(02)
  • [6]枸杞鲜果霉变菌种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 刘瑜,王海,王艳丹,孙文怡,郭雪霞,冉国伟,张慧媛. 农业工程学报, 2017(S1)
  • [7]马鬃岭自然保护区耳霉属的物种多样性和时空动态研究[D]. 户桂玲. 安徽农业大学, 2015(04)
  • [8]暗孢耳霉侵染竹梢凸唇斑蚜的生物学特征及毒力测定[J]. 王大伟,马良进,周湘. 林业科学, 2014(10)
  • [9]蚜虫病原真菌块状耳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休眠机制探索[D]. 王丹琪. 中国计量学院, 2013(02)
  • [10]耳霉属分子系统学及其中国资源研究[D]. 聂勇. 安徽农业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O. vulgari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