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村合作医疗健康发展的因素分析与建议

影响农村合作医疗健康发展的因素分析与建议

一、影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莉[1](2021)在《吉林省基层卫生机构就诊患者忠诚状况、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患者忠诚是指患者对某一特定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存在的情感偏爱及重复购买行为。培育忠诚的患者不仅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经济效益、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而且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机构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以及促进患者健康结局的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开展对于提高居民就医公平,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动分级诊疗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吸引并留住更多的患者,与患者建立一种持久、牢固的关系,建立患者对机构的忠诚,从而引导居民合理利用医疗卫生服务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目的:本研究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患者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忠诚现状,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模型分析个体(人口社会学特征、健康素养、感知价值、满意度和信任)、组织机构(机构的举办主体、机构辖区每万服务人口的业务用房面积、药品种类、人力资源配置、培训情况、患者参与的服务提供、服务质量、)以及政策环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会支持)三方面因素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患者忠诚的影响;以刺激-有机体-反应模型(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O-R)为理论框架,构建内部刺激(患者健康素养)、组织机构刺激(患者感知参与、患者感知服务质量)、政策环境刺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会支持)以及情感有机体(患者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患者信任)在影响患者忠诚中的作用路径;探讨患者忠诚对基层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从而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患者忠诚培育机制,提高患者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定量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第一阶段:综合考虑吉林省各市州经济发展和地理位置分布等因素,在吉林省选取4个市州;第二阶段:每个市州中随机选取2个区/县级市/县;第三阶段:每个区/县级市/县由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专家根据基层卫生机构门诊量立意抽取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个乡镇卫生院,全省共计选取16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第四阶段:由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调查员于2019年8月到9月在抽中的每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就诊患者进行面对面询问,并由调查员进行电子问卷填写。定量研究的调查对象为16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在所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1225名患者。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①机构调查的内容:机构举办主体、业务用房面积、辖区服务人口数、药品种类、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年龄、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接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数;接受社区护士岗位培训人数、家庭医生签约总人口数以及家庭医生团队数量;②患者问卷调查内容:调查对象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健康素养、患者感知参与、感知服务质量、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患者信任、患者忠诚、社会支持、患者基层卫生服务利用以及是否签约家庭医生等信息。本研究使用IBM SPSS24.0及Amos21.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单因素t检验、多因素回归分析、中介效应、调节效应及多群组路径分析模型等。定性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8月,选取22名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患者和27名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人员为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对访谈中的录音和笔录资料手工转为文字形式,以Word文档进行保存,然后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对定性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吉林省基层卫生机构就诊患者忠诚的总体评分为3.30±0.96分(得分范围为1-5分),其中口碑宣传意愿评分为3.45±1.08分,高于推荐意愿(3.38±1.08)、再诊意愿(3.33±1.12)及首诊意愿(3.06±1.14)。(2)个体因素对患者忠诚的影响分析表明:已婚患者(3.33±0.97)的忠诚得分高于未婚/离婚/丧偶患者(3.19±0.89)(P<0.05)。自评健康状况较差患者(3.49±0.93)的忠诚得分高于健康状况好(3.24±0.98)的患者和健康状况一般(3.18±0.94)的患者(P<0.05)。患者健康素养(B=0.681)、感知价值(B=0.695)、满意度(B=0.840)以及信任(B=0.499)的评分越高,患者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忠诚得分越高(P<0.001)。(3)组织机构因素对患者忠诚的影响分析表明:在举办主体为公立医院的基层卫生机构就诊患者(3.42±0.92)的忠诚得分高于在举办主体为政府的机构就诊患者(3.25±0.98)(P<0.05)。在药品种类相对较多(≥240)机构就诊患者(3.42±0.95)的忠诚得分高于在药品种类相对较少(<240)机构就诊患者(3.25±0.96)(P<0.05)。在医生与护士比例<1的机构就诊患者(3.38±0.97)的忠诚得分高于在医生与护士比例≥1的机构就诊患者(3.22±0.94)(P<0.05)。在接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数所占比例≥50%的机构就诊患者(3.50±0.95)的忠诚得分高于在接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数所占比例<50%的机构就诊患者(3.25±0.95)(P<0.001)。患者感知参与(B=0.086)和感知服务质量(B=0.734)的评分越高,患者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忠诚得分越高(P<0.001)。(4)政策环境因素对患者忠诚的影响分析表明:签约家庭医生患者(3.47±0.99)的忠诚得分高于未签约家庭医生患者(3.04±0.86)(P<0.001)。在每个签约服务团队平均服务人口数<2000的机构就诊患者(3.38±0.97)的忠诚得分高于在每个签约服务团队平均服务人口数>2000的机构就诊患者(3.23±0.94)(P<0.05)。患者领悟到的社会支持越高,患者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忠诚得分越高(B=0.027,P<0.001)。(5)患者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患者信任在患者健康素养影响患者忠诚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2409(95%CI=[0.1776,0.3071])/0.2990(95%CI=[0.2315,0.3702])/0.1798(95%CI=[0.1187,0.2430])。患者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和患者信任在患者健康素养影响患者忠诚中发挥着链式中介效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调节了患者健康素养对患者忠诚的直接效应、以患者感知价值为中介的间接效应、以患者满意度为中介的间接效应以及以患者信任为中介的间接效应。多群组路径分析模型检验链式中介模型在签约和未签约群体中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调节了路径“患者健康素养→患者信任→患者忠诚”(效应值差异为0.042,P<0.05)和路径“患者健康素养→患者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患者忠诚”(效应值差异为0.178,P<0.05)。(6)患者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患者信任在患者感知参与影响患者忠诚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323(95%CI=[0.0226,0.0430])/0.0369(95%CI=[0.0270,0.0479])/0.0301(95%CI=[0.0202,0.0407])。患者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和患者信任在患者感知参与影响患者忠诚中发挥着链式中介效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调节了患者感知参与对患者忠诚的直接效应、以患者感知价值为中介的间接效应、以患者满意度为中介的间接效应以及以患者信任为中介的间接效应。多群组路径分析模型检验链式中介模型在签约和未签约群体中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调节了路径“患者感知参与→患者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患者忠诚”。(效应值差异为0.030,P<0.001)。(7)患者感知价值/患者信任在患者感知服务质量影响患者忠诚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为 0.5066(95%CI=[0.3331,0.6838])/0.2557(95%CI=[0.1548,0.3688]);患者满意度在患者感知服务质量影响患者忠诚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6352(95%CI=[0.4778,0.8062])。患者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和患者信任在患者感知服务质量影响患者忠诚中发挥着链式中介效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调节了患者感知服务质量通过患者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患者信任对患者忠诚的间接影响。多群组路径分析模型检验链式中介模型在签约和未签约群体中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调节了路径“患者感知服务质量→患者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患者忠诚”。(效应值差异为0.245,P<0.05)。(8)患者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患者信任在患者社会支持影响患者忠诚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061(95%CI=[0.0040,0.0085])/0.0074(95%CI=[0.0051,0.0099])/0.0037(95%CI=[0.0021,0.0055])。患者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和患者信任在患者社会支持影响患者忠诚中发挥着链式中介效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调节了患者社会支持对患者忠诚的直接效应、以患者感知价值为中介的间接效应、以患者满意度为中介的间接效应以及以患者信任为中介的间接效应。多群组路径分析模型检验链式中介模型在签约和未签约群体中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调节了路径“患者社会支持→患者忠诚”(效应值差异为0.015,P<0.05)和路径“患者社会支持→患者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患者忠诚”(效应值差异为0.003,P<0.05)。(9)高忠诚得分患者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常规卫生服务来源(OR=10.693)、去年一年来该机构就诊次数≥13次(OR=5.725)、在该机构持续就诊时间>1年(OR=1.818)、接受过预约服务(OR=2.997)、接受过随访服务(OR=2.900)、接受过转诊服务(OR=6.209)、接受过上门诊疗服务(OR=5.207)、接受过健康教育服务(OR=1.762)、接受过康复护理服务(OR=10.114)、接受过优先就诊服务(OR=17.372)、接受过用药长处方服务(OR=13.987)以及接受过免费测量血压血糖服务(OR=3.133)的比例高于低忠诚得分患者(P<0.05)。(10)定性访谈结果显示,影响基层卫生机构就诊患者行为意向的因素有个体因素(患者的固有就医观念),组织机构因素(医生的年龄、医生的数量、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医疗卫生费用、药品供给、医疗技术水平、医疗卫生服务薄弱)以及政策环境因素(同伴支持、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患者和医疗卫生人员希望从政府加大财政支持,提高服务的宣传力度和服务态度,完善体检项目,建设专科特色科室,增加药品供给、提高报销比例,加强医疗团队建设、改善设施配置短板,强化医防结合工作以及基层与上级医院的纵向合作等多方面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进而提高患者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行为意向。结论:(1)患者忠诚可以促进其对基层卫生服务的利用,并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常规医疗机构来源,但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患者的忠诚得分尚处于中等水平。提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管理者应加强培养忠诚患者的意识,重点关注健康状况较差患者的忠诚状况,逐步培养其他患者忠诚。(2)随着患者健康素养、感知价值、满意度以及信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忠诚越高。因此,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管理者应重视患者的健康素养、感知价值、满意度以及信任对患者忠诚的驱动作用,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措施,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以及信任程度,强化患者对服务价值的感知以及对服务的满意程度。(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药品种类、医生与护士的比例、接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数所占比例以及全科医生的数量会影响患者对机构的忠诚情况,提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完善药品配置、加强护理以及全科医生的队伍建设,可以提高患者的忠诚。此外,随着患者感知参与以及感知服务质量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机构的忠诚越高。因此,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管理者应重视改善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参与行为以及就诊体验,通过普及“医患共同决策”服务模式、关注患者医疗卫生需求等措施,提高患者的参与程度,强化患者对服务质量的感知。(4)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患者忠诚具有一定的影响,卫生服务管理人员应通过宣传激励引导政策提高居民的签约积极性和服务团队的工作积极性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而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医患互动服务体系。(5)社会支持对患者忠诚具有积极正向的预测作用,提高患者家属和医疗卫生人员对就诊患者的支持度以及加强同伴情感互助支持可以强化患者对机构的忠诚。(6)本研究通过中介效应、调节效应、有调节的中介效应以及多群组路径分析模型等方法探讨了患者忠诚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以及患者忠诚对其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为患者忠诚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文献依据和实证基础。也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管理者了解患者就诊过程的认知心理和购买服务的内在驱动因素,培育忠诚患者策略、增强患者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提供了参考。

田艳梅[2](2021)在《宁夏南部山区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研究 ——基于宁夏医保补偿政策调整》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了解宁夏南部山区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分析医保补偿政策(起付线、封顶线、补偿比等)对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评价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并进一步分析医保补偿政策对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的贡献情况,为政府提供制定相关医保政策的数据支持。方法: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宁夏医改试点县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费用负担及公平性的动态研究与医保补偿政策的关系研究”和宁夏“创新支付制度,提高卫生效益”医改项目,选取宁夏南部山区海原、盐池、彭阳和西吉2009年、2012年、2015年和201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60岁及以上常住(居住6个月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效应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医保补偿政策对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利用集中指数和集中曲线评价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情况,并运用集中指数分解法分析医保补偿政策对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的贡献情况。结果:(1)基线及三次追踪随访年,老年人两周就诊率先降低后升高,分别为16.6%、16.1%、14.8%、19.8%,2019年较基线期升高3.2%;老年人平均门诊就诊次数不断降低,分别为1.50次、1.35次、1.15次、0.77次。老年人住院率不断升高,分别为17.0%、18.2%、24.8%、30.5%,2019年较基线期升高13.5%;老年人平均住院次数先增加后降低,分别为1.33次、1.41次、1.51次、1.49次。(2)分析医保补偿政策对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人口规模越大、女性、非务农、患慢性病、自感健康状况越差,两周就诊率越高;补偿比越高、年龄越大、非务农,两周就诊次数越高。女性、非务农、患慢性病、自感健康状况越差,住院率越高;补偿比越高、封顶线越高、非务农、患慢性病,住院次数越高。经济收入也是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之一。(3)集中指数和集中曲线结果显示:基线及三次追踪随访年老年人两周就诊率和三次追踪随访年老年人两周就诊次数CI均为正数,说明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主要集中于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基线及三次追踪随访年老年人住院率和住院次数CI均为正数,说明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主要集中于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集中曲线与绝对公平线的距离均非常近,说明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程度较低。(4)集中指数分解法结果发现,卫生服务利用率(两周就诊率和住院率)公平性分解中,基线及三次追踪随访年经济收入对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性的贡献最大;慢性病和自感健康状况的贡献率也较大。两周就诊次数公平性分解中,补偿比:2012年贡献率为19.6%,符号为负;2015年贡献率为2.01%,符号为负;2019年贡献率为2.79%,符号为正;2015年封顶线贡献率为3.53%,符号为负。住院次数公平性分解中,起付线:2009年贡献率为43.70%,符号为负;2012年贡献率为20.02%,符号为负;2015年贡献率为26.48%,符号为正;2019年贡献率为5.18%,符号为正;补偿比:2009年贡献率为37.55%,符号为正;2012年贡献率为67.96%,符号为负;2015年贡献率为7.05%,符号为正;2019年贡献率为2.87%,符号为正;封顶线:2015年贡献率为9.78%,符号为负。结论:(1)与基线期相比,老年人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水平有所提高。(2)补偿比、经济水平、家庭规模、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慢性病、自感健康状况是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补偿比、封顶线、经济水平、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慢性病、自感健康状况是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3)老年人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均主要集中于经济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但是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程度较低。(4)医保补偿政策调整期间,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不公平主要由经济收入不公平导致,慢性病和自感健康状况对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影响也较大,补偿比对门诊服务利用公平性起到积极作用,补偿比、起付线对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起到积极作用。

李敏[3](2020)在《林区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扶贫战略的实施,中国农村即将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全面脱贫目标。在中国扶贫进程中,内外共同作用的贫困治理模式下,村级组织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外源式扶贫的资源传递中,村级组织作为扶贫项目在基层社会的承接者,占据重要一环;内源发展式脱贫方式中,村级组织作为村内的精英力量,对于带动村内经济发展,实现脱贫目的有着重要意义。因而,提高基层组织治理能力,削弱“精英俘获”对扶贫资源造成的贫困治理“内卷化”问题,提升村级组织的能人带动效应,对于农村贫困治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乡村治理视角出发,从村庄层面探寻农村贫困治理的新思路,着重回答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村级治理能力是否能显着影响村内贫困状况?这种影响是否一致,是否因村庄贫困程度不同存在显着差异?如果能够显着影响农村贫困,那么村级治理能力的减贫路径与机制为何?对于以上问题的解答,以期为提升中国扶贫治理效率,推进乡村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现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借鉴。本研究在“贫困陷阱”理论、“内生式发展”理论、与“治理”理论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综述的基础上,构建了村级治理能力对农村贫困的作用框架,并对村级治理能力的提升路径进行了探讨。基于陕西省内宝鸡市、咸阳市、安康市、榆林市、商洛市共5市16个县154个乡镇546个村庄的调研数据,采用多种计量模型及方法,实证检验了村级治理能力对农村贫困的作用机制,并指出提升村庄治理能力的可行性路径。依据本文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可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2010-2018年以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无论是在绝对人口分布还是相对贫困人口比重均表现出在山区更高的聚集度,且在2015年以后进一步山区聚集的趋势。基于陕西省内的调研样本的分析中,安康市贫困程度最深,商洛市贫困发生率较低但人均收入水平不高,与之相反的宝鸡市人均收入水平最高但市内村庄贫困发生率却排第二,榆林与咸阳市的贫困程度最轻;从健康、受教育程度与生活水平来看,依然是安康与商洛表现最为贫困,宝鸡、咸阳次之,榆林贫困程度最轻。对比林区与非林区两组样本村庄发现,林区样本村庄在四个维度贫困程度均显着高于非林区样本,再次论证了贫困人口在林区地形聚集的结论。村庄参与扶贫项目的分析中,不难发现扶贫资源向贫困程度最深的安康与商洛市倾斜较多,榆林市虽贫困程度最浅,但扶贫项目的参与程度排名第三,其次为宝鸡市,扶贫资源相对投入最少的为咸阳市。在分地形的扶贫项目对比分析中,林区样本村庄获得的扶贫资源要显着高于非林区样本,但因贫困村的进入退出机制并不完善,可能存在扶贫资源瞄准效率低下的情况。(2)基于村级治理能力的概念及内涵的界定,从资源获取能力、发展经济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四个维度构建村级治理能力度量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对其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对调研样本村庄的村级治理能力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其综合水平相对较低,整体样本均值仅为0.136,四个维度的均值大小排序依次为资源获取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发展经济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分地级市对比分析中,总体村治能力水平排名为榆林市>宝鸡>咸阳>安康>商洛,其中榆林市在村治能力综合指数与各维度指数中均排名第一,安康与商洛市除个别维度外,均表现靠后,表明村级组织的治理能力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表现更高,在贫困林区的均值水平则较低;林区与非林区的样本对比来看,林区样本组除社会管理能力外,均显着低于非林区样本的均值表现,这一结果说明了村治能力与地形条件、植被覆盖状况等因素存在相关关系。(3)为进一步了解村级治理能力影响因素,从“制度”与“主体”的角度出发,探讨二者对村庄治理能力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因素中民主选举变量的选举候选人个数与选举投票率、民主监督变量中的监委会成员数以及宗族规模变量均显着正向影响村庄治理能力,村干部个体特征因素中,村支书受教育程度、村支书任职年数、村主任受教育程度及村主任特殊经历均对村级治理能力有显着正向影响,而村主任任职年数却有显着负向影响;在民主选举制度与村干部个体特征的交互作用分析中,民主选举能够通过选举出高素质的、管理经验丰富的村干部,通过提高村庄引进资源能力及发展村内经济的能力来提升村庄综合治理能力;民主监督制度与村干部个体特征的交互作用检验中,民主监督手段并不能让高素质的村干部表现出更好的能力,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村主任的社会管理能力;非正式制度变量的宗族网络规模与村干部个体变量的交互项影响均未通过显着性检验,但对村干部管理村内公共事务有促进作用。(4)在对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效应的分析中发现村级治理能力对农村贫困存在显着负向影响,即村级治理能力越高的村庄能够产生显着的减贫效果。整体调研样本中,村级治理综合能力显着负向影响农村贫困状况,同时村庄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下、农业生产劳动力比重高、耕地资源质量差、自然灾害频发、灌溉设施及公共交通水平低、地理位置偏僻、村内没有发展特色产业和引进企业等因素也是造成村庄贫困的重要因素;为考察不同贫困程度背景下的村级组织行为是否存在显着差异,进一步对样本进行分类回归,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结果表明,村级治理能力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系数,随着贫困程度的加深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门槛回归结果进一步证明,村级治理能力与农村贫困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且在贫困程度越深的村庄,提升村级组织的治理能力的减贫效果要高于贫困程度较浅的样本村。同时,对样本依据林区分类回归的结果表明,处于林区内的村庄村级治理能力的减贫效果十分显着,而非林区样本村庄的村级组织减贫效果并未通过显着性检验。(5)村级治理能力四个维度减贫效应的分析中,村级组织在不同贫困程度背景下的四个维度减贫效果存在显着差异。在整体样本分析中,仅社会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能构显着影响村内贫困状况,表明当前农村社会,村庄治理目标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方向是较为正确的。在对不同贫困程度分组回归的结果中,在贫困程度较浅的村庄,发展经济能力减缓贫困的作用更为显着,而资源获取能力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并未通过显着性检验,相反的,在贫困程度较深的村庄,村级资源获取能力与农村贫困呈显着负向相关,而发展经济能力并不显着,社会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在门槛回归中在两个样本组中均有显着负向影响,表明在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仍然需要依靠加大外部资源流入来推动村庄经济发展,实现减贫目标,而贫困程度较浅的村庄,主要依靠激发村庄内源式发展动力,带动村内居民生产发展积极性来改善村庄贫困;林区与非林区地带村级治理能力减贫路径对比分析中,林区样本中的社会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能显着减少村内贫困状况,非林区样本村庄则主要依靠村级组织的发展经济能力来带动农村发展。(6)在对村级治理能力减贫路径分析结果中,揭示了村级治理能力通过“主观减贫机制”直接作用于贫困户的减贫效果最为显着,其次为通过发展农业产业措施的间接效应的影响,最后是通过特色产业经营,调节特色资源利用效率,拓展农户收入渠道的方式。村级治理能力四个维度的减贫路径来看,资源获取能力与发展经济能力通过发展村内产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中介效应以实现减贫的效果要优于直接减贫的效果,而社会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的直接减贫效应是高于通过发展产业的间接减贫效应的。第五,从四个维度的减贫总效应对比来看,村级组织社会管理能力减贫效果最佳,其次为公共服务能力,再次为发展经济能力,最后为资源获取能力,表明当前农村需要通过村级组织实现减贫目的时,应以提升村级组织的社会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村级组织的管理经验与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是实现减贫的有效路径,单纯依靠外部资源输入以实现减贫的效率相对要低一些。对比林区与非林区村级治理能力的减贫机制发现林区地带村级组织通过直接减贫措施以及产业发展的中介作用能够显着改善村内贫困状况,而非林区样本中仅通过企业发展与开发特色资源的方式能显着减少贫困。

李春晖[4](2020)在《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被征地农民问题事关国家发展战略,而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不仅涉及农民群体的生存,而且与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等息息相关。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政府需征收大量农地用于城镇化建设,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也随之出现并日趋凸显。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公平正义。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密切关联的辩证关系。社会保障为被征地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但如果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得以解决,其基本的生活保障就可以解决,且就业的被征地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可以因为从事某项工作而获得更多的社会存在感和荣誉感,可以因为有价值的工作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认为,就业就是最好的社会保障。然而,并不是所有被征地农民都适合就业,都能就业,也不是就业之后就不再失业,因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仍然是最后一道保障,起着保障的基础性作用。本研究将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关联起来研究,就业作为优选项,社会保障作为基础项。围绕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本研究基于多地区、大样本的实际调查,对其就业和社会保障现状、存在困境、主要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利用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主要客观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博弈理论对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及其与政府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借鉴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东、中、西部分别选取了山东省济南市、安徽省当涂县和凤台县、四川省郫都区和彭山区作为调研区域,分别抽样了480、400、210个被征地农民样本,基于调查数据,对被征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就业状况、社会保障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统计分析。调查显示:不论东、中、西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均大量存在被征地农民群体,东部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状况好于中西部,但社会保障状况却低于中西部。被征地农民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期望较高,但由于教育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职业技能水平低下、创业意识和能力低下、对政府安置存在依赖、政府就业培训工作相对欠缺、就业和人才服务平台的可及性较差等原因,致使就业率不高,就业层次主要集中在非正规就业领域,由于社会保障政策、体制、机制及农民自身问题等原因,被征地农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参保率参差不齐、保障水平偏低。归纳起来,政府与民众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中央与地方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执行部门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等这些政府层面的问题是造成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主要原因。除政府层面的原因外,被征地农民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也影响着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本研究利用抽样调查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多变量Logistic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在既定政策背景下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如何影响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在就业影响因素方面,研究发现:被征地农民的年龄和教育程度对其就业有重要影响,其中教育程度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年龄的影响;居住在主城区的被征地农民具有更大的就业机会,与就业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培训具有正向影响,而且显着高于其他变量;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就业的正向影响最高,起到基本“安全网”的作用;公共安置途径有积极作用,但作用较小。在被征地农民工作关系认同度(满意度)影响因素方面,不同地区的影响因素存在着地区差异:受教育程度在东部地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家庭就业人口比例在中部地区有显着正向影响;东部和中部地区虽然具有共同的影响因素,如年龄、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和就业培训,但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方面,研究发现:当被征地农民年龄相对较小、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家庭子女数量相对较多时,更不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时,更加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对政府养老保险补贴预期相对较高、对养老保险政策了解相对较深时,更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的个人缴费金额相对较高、认为参保程序相对较为复杂时,更不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此外,性别也对被征地农民养老意愿的选择具有显着影响。在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影响因素方面,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健康状况、新农合的规定报销水平和缴费水平、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与农民的参合行为显着相关,收入水平、性别等因素对农民参合意愿的影响并不显着。除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客观因素外,本文还通过扎根理论深入讨论了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主观因素。结合深度访谈和对访谈资料的三级编码发现: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需求来自于利益状况的改变,现有的利益分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该群体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依赖被放大,但是无论是其群体自身的心态转换困局还是外部政策设计都制约了其实际行动。在此过程中,被征地农民所面临和经历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土崩瓦解以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都使得其对社会支撑体系的诉求异常强烈。因此,本研究构造出“利益重塑-心态转换-政策优化-社会支撑”的问题解决模型。另外,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既离不开政府,也离不开被征地农民本身,双方存在复杂的博弈关系。基于博弈论,本文对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中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就业博弈中,当“政府进行就业安置,被征地农民找工作”时实现长期均衡;在社会保障博弈中,当“政府提供社会保障,被征地农民不进行抵抗”时实现长期均衡。为更好地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应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研究发现: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是所有国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并不单单是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确保被征地农民权利的关键;政府和被征地农民均应承担相应责任;应根据实际采取多种补偿形式;对被征地农民进行培训是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举措。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优化征地补偿制度、构建项目齐全公平合理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和被征地农民间信息沟通机制、加强政府部门和第三方组织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充分考虑被征地农民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住所位置、就业环境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加强管理服务以改善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环境,加强宣传教育以增强被征地农民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的了解程度,充分发挥公众安置途径;通过提高被征地农民工资水平和政府的社会保障金,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工作能力,减少被征地农民缴纳的社会保障比例等措施实现被征地农民和政府博弈的长期均衡。

张庆玲[5](2020)在《山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效率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差异所产生的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健康运行是社会公平性的体现,是居民享受平等的医疗服务的保障,同时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政策制度。2016年国务院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整合基本制度政策,截至2018年底已有8974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山东省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同时也作为我国的战略强省,自2014年开始试点、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来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由于医疗服务经办机构、医保基金及资源配置等方面运行效率不够高,这就使得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大打折扣,保障水平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对医疗保障的需求,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仍然存在。因此,对于现行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对完善山东省乃至整个医保体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描述性分析与实证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山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行情况进行了系统评价。首先,对山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按照时间顺序,把山东省的医保体系自建国至今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总结,对山东省现行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运行机制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描述性的分析方式为本文对于山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效率分析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其次,确定了运行效率评价所需的实证研究模型,并构建了多投入、多产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再次,通过将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与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综合应用,分别从静态及动态的角度、截面和面板的层次出发,对运行效率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PanelData-Tobit模型对于外部解释变量进行面板数据回归找出相关的影响因素,并确定其相关关系;最后,通过总结分析结果得出了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效率进行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目前山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经基本整合,但在运行情况及运行状态上,各地市差异化明显;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存在收支不平衡的问题,基金运行过程中可持续性不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效率有待提高,超半数的地市运行情况未达到有效的状态,整体的运行状况还不稳定;外部因素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效率存在显着影响。对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1)科学整合城乡医保,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均衡发展(2)筹资标准多元化发展,构建稳定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结构;(3)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及医保基金,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效率;(4)加强政府管理,提升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加强医疗服务监管。

张嘉雯[6](2020)在《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代际比较研究 ——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福建省数据》文中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社会保障问题也日益突出。虽然农民工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实际上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以及跟随着他们四处转移的家属,却在城镇里无法完全享有和当地市民一样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尤其是在现阶段,农民工内部之间已经出现代际更迭的现象,新生代农民工逐步代替了第一代农民工的位置,逐渐成为主力军。两代农民工在面临社会保障的合法权益时,所面对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是否也如代际更迭一样,产生代际差异,是否需要针对两代农民工构建不一样的社会保障制度等,这一系列问题,已然变得十分重要。本研究以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福建省的数据为样本,从“就医行为”为出发点,以小见大,结合已有文献和理论基础,探索两代农民工是否在“就医行为”方面已产生代际差异,为进一步完善两代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制度做铺垫,以期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为农民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本文首先对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特征进行描述统计,从个体特征、社会特征及就医行为方面进行代际比较。其次,将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流动时间、流动范围、个人收入等变量纳入两代农民工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两代农民工的就医行为的,最后得出两代农民工是否存在差异的结论。研究结果发现:农民工就医行为是受多种变量共同影响的结果,例如,个人特征的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等,社会特征方面的个人收入和就业身份等因素;此外,两代农民工的就医行为选择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从大体上看,两代农民工的就医行为选择和医疗服务需求等方面还没有发生代际差异。

张琦[7](2020)在《农村居民患病就医机构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以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为例》文中认为医疗投资呈现出明显的正向外部效应,同时在边际回报率上这一指标上,城市居民低,农村居民高,两者呈现出较大的差距。当前我国农村存在诸多的医疗卫生问题,具体表现在:农民医疗负担较重、身体健康水准参差不齐、卫生服务配套和使用不充分等。所以,分析影响患者选择就医机构的相关因素,科学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优化居民就医机构,满足农村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各种需求,提升农民的健康水平,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第六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辽宁省鞍山市数据库作为参考资料,对台安县农村居民在就诊机构选择这一情况予以了解和分析,了解居民需求以及使用情况,进而对影响患者选择就医机构的影响因素予以全面深入地探究分析,指导当地人口科学就医,改进卫生服务政策,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实施,为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本论文以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满15周岁的近两周以来就诊的243位患者作为样本数据,展开后续的研究分析。依据相关文献资料中的基础概念以及理论,将影响就医机构选择行为的变量划分为个人经济水平、身体状况、医疗环境等,运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多因素回归等研究方法予以分析处理,进而明确影响村民就诊机构选择行为的全部因素。通过研究得出下述结论:(1)样本人群的两周患病就诊机构大部分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明显存在乡镇社区医院(一级)闲置的显着问题。(2)年龄大、健康、无患癌家属、新农合保险的患者一般都会直接选择前往诊所/村卫生所予以就诊。学历层次高、经济收入高、医疗压力大、发病周期长、距医疗机构较远、医疗支出多的患者更加认可三级医院,进行诊断治疗。(3)例如个人经济水平、社会地位、身体状况、就医预期等都是一些潜在变量,也可以作用于患者就诊机构的选择行为,其中影响最为显着的因素即就医预期,次者则是身体状况,与其呈现负相关性,而影响最为薄弱的因素则是个人社会地位以及经济收入。当然,患者的身体状况还是其社会经济地位选择就医机构的一个中间变量,个人社会经济地位也会对其身体状况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两者呈现正相关性,其与患者的病程、病情呈现负相关性,也会对患者的就医机构选择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贾欢欢[8](2020)在《吉林省201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吉林省201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一方面了解新农合基金的受益人群特征和机构流向等特点,另外一方面通过探讨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了解造成农村居民住院费用不断上涨的因素,为完善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吉林省部分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样本机构。从样本机构中抽取2018年全年新农合住院患者的就诊记录,包括年龄、性别、出生日期、疾病诊断、就诊科室、ICD-10编码、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和统筹报销费用等指标。利用Excel 2019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利用Stata12.0建立“吉林省2018年样本机构新农合住院患者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利用SPSS 24.0进行递归系统分析,最后绘制影响因素路径图进行更直观的表达。结果:本研究抽取了吉林省省本级、吉林市、通化市、延边朝族自治州和白城市的205家医疗机构作为样本机构,共获得新农合住院患者就诊记录313973条。住院费用共394208.00万元,次均住院费用为12555.47元,平均住院天数为9.39天,统筹报销比例为48.80%。从性别来看,女性患者的就诊人次数多于男性患者的就诊人次数,但是男性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和统筹报销比例高于女性;从年龄来看,15-59岁年龄组患者就诊人次数最多,次均住院费用也最高,0-14岁儿童患者就诊人次数最少,次均住院费用也最低,而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统筹报销比例最高;从疾病类型来看,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就诊人次数最多,占全部就诊人次数的26.36%,肿瘤患者次之,患者人次数占全部人次数的15.61%,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的次均费用最高,为23615.03元,精神和行为疾患的平均住院天数最多,为49.91天,其报销比也最高,为57.87%;从机构类型和机构级别来看,综合医院的就诊人次数占全部就诊人次数的75.61%,住院费用占全部住院费用的84.25%,次均费用最高,为13990.02元,同时省级医疗机构的就诊人次数占全部就诊人次数的36.08%,住院费用占全部住院费用的64.85%,次均费用最高,为22566.96元,而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人次数只占全部就诊人次数的4.01%,次均费用最低,为3104.70元,报销比例最高,为78.17%;从地区分布来看,省本级机构就诊人次数最多,占全部就诊人次数的36.08%,延边朝族自治州患者的次均费用水平最低,为5395.02元,白城地区患者的报销比例最高,为63.26%;递归系统模型结果显示,住院天数,医疗机构级别和样本地区对住院费用影响较大,同时与其他疾病相比,循环系统疾病、肿瘤、肌肉骨骼肌和结缔组织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疾病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效应较大。结论:1.新农合住院患者的人群特征、住院费用存在差异,即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就诊人次数高于其他人群,并且住院费用较高;女性患者就诊人数大于男性,但是男性次均住院费用水平高于女性。2.新农合住院患者中,循环系统疾病的就诊人次数最多,其次为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肌肉骨骼肌和结缔组织等疾病。同时0-14岁儿童中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就诊人次数最多;15-59岁人群中,肿瘤患者就诊人次数最多;60岁以上老年人中,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就诊人次数最多。3.新农合住院患者中,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的次均住院费用最高,其次为肿瘤、肌肉骨骼肌和结缔组织疾病、耳和乳突等疾病,而这些疾病的次均统筹报销水平较低。4.新农合患者倾向于到综合医院或较高级别的医疗机构就诊,虽然基层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较高,但是其接诊的患者量较少,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状况欠佳。5.住院天数和医疗机构级别是新农合患者住院费用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与其他人群相比,60岁以上老年人和循环系统疾病、肿瘤、肌肉骨骼肌和结缔组织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等疾病对住院费用影响较大。

苏瑞珍[9](2020)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减贫机理及政策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项应对疾病风险冲击的制度安排,医疗保障制度从两个方面发挥减贫效应,一是提供财务保护,避免或减少因医疗费用支出而陷入贫困,二是促进医疗服务利用,避免或减少因健康人力资本损害而陷入贫困,因此,发挥减贫效应是医疗保障制度的内在功能。2003年以来,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政府主导型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模式,农村地区已被普惠性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和特惠性医疗救助制度所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的三重保障制度安排,在减轻农村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改善健康、增进福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减贫效应。进一步增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减贫效应,不仅是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托底保障之一,同时也是2020年后巩固脱贫成果和实现减贫战略转向、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所必须依赖的重要制度路径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减贫的路径和方式面临可持续困境。一是资源约束下通过提高制度保障水平增强普惠性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减贫效应的实现路径面临边际效应递减困境。二是特惠性医疗救助制度发挥了一定程度的济贫效应,但是也面临补偿水平提升困境。三是对贫困人口的倾斜政策有利于改善医疗保障制度的亲贫性,但是也产生了“悬崖效应”,引致新的社会不公平和社会矛盾。基于此,首先,本文在分析医疗保障制度减贫机理的基础上,界定了我国农村不同层次医疗保障制度在减贫中的功能定位,并阐述了发挥减贫效应的传导机制。其次,基于功能定位及传导机制,分别对减贫目标下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的减贫效应进行了评估分析。再次,在分析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减贫效应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国际经验借鉴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减贫效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包括: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意义,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的目标、思路、方法及内容,指出了研究重点、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和不足,认为深入研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减贫效应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第二章是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减贫效应的理论分析。首先,从历史视野下的贫困研究和新时代我国减贫战略的转向两个方面,分析了增强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减贫效应的背景。其次,阐述了医疗保障减贫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国家干预的再分配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健康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公平正义理论,并指出这些理论的启示意义。再次,从内在机理、亲贫性及基本依据、逻辑动因、制度条件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减贫效应的一般机理。最后,从功能定位和传导机制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减贫机理。一是界定了不同层次医疗保障制度在减贫中的功能定位,认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应在改善亲贫性中增强减贫效应,医疗救助在减贫中应发挥“平整竞技场”保障效应和托底保障效应。二是分析了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的“济贫”和“防贫”机制。第三章是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减贫实现路径及政策效果分析。一是在阐释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变迁基础上,分析了其在农村减贫中的重要贡献。二是深入阐述了社会医疗保险发挥减贫效应的再分配实现路径,提出了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要在改善亲贫性中增强减贫效应的观点,并运用实证方法评估了制度变迁下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亲贫性改善,结果表明制度变迁中亲贫性趋恶化,筹资和偿付环节都加剧了逆向再分配,不利于推进公平减贫,而农村医疗救助并未发挥有效的“平整竞技场”效应。三是利用CFPS(2016)数据测算了减贫目标下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保障缺口,结果表明制度变迁中的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并未有效降低低收入群体的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但是降低了非低收入群体的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而且社会医疗保险补偿后,农村低收入家户的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依然高达30%到50%,比非低收入家户高10到20个百分点。第四章是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减贫实现路径及政策效果分析。一是分析了我国医疗救助制度减贫效应不断增强的实现路径。二是基于减贫目标实证评估了我国农村医疗救助的减贫效果。结果显示,减贫目标下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对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的覆盖缺口率分别高达58.02%和47.66%,而总体保障水平远未到实现减贫目标的保障需求,即减贫目标下应该有80.46%的医疗救助农村家户获得的医疗救助补偿资金占家户自付医疗费用支出的比重应在60%以上,而实际上只有19.75%的医疗救助农村家户在这一比重范围内。三是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村家户医疗救助需求的因素,指出实际救助对象识别中可能存在问题。四是测算了减贫目标下农村医疗救助的资金需求规模。测算结果显示,以2016年为例,减贫目标下全国低保户需要医疗救助资金805亿元、低保边缘户需要446亿元、因病致贫户需要1000亿元,如果把医疗救助支出占政府医疗保障财政支出比由当前的5%提高到10%,则可以实现对低保户的充分保障。第五章从医疗资源非均衡配置导致的医保利用困境、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逆向收入再分配困境、农村医疗救助的补偿不足及结构性困境、农村补充医疗保障制度的充足性发展困境以及不同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困境五个方面分析了增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减贫效应的现实困境。第六章基于医疗保障制度模式,深入分析了典型国家医疗保障发挥减贫效应的制度特征,并总结出经验教训和方法启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医疗保障制度的筹资累进性、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倾斜力度、提高初级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以及改善医疗保障制度治理水平。第七章从明确减贫功能定位,增强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的协同效应;统筹医疗卫生与医疗保障改革发展,助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减贫效应;改善社会医疗保险的亲贫性,增强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加大救助资金投入并优化结构,增强医疗救助的托底保障功能;发展补充性医疗保障制度,壮大农村医疗保障减贫力量五个方面提出具体政策建议,以增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减贫效应。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基于我国现行医疗保障制度安排,创新性地梳理和探索了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的减贫机理,分析了医疗保障制度“济贫”和“防贫”的功能差异及其不同传导机制,并尝试拓宽医疗保障减贫效应的研究视域。论文通过对当前基于灾难性医疗支出设计的农村医保制度所做的评估,发现现行农村医疗保障的减贫效应对低收入群体是不敏感的,可能存在对低收入群体的挤出现象,即减贫有限、亲贫不足。因此,引入医疗保障的“亲贫”概念,建议把改善亲贫性作为医疗保障制度优化的方向,以实现惠及更广泛群体的防贫减贫目标。第二,提出社会医疗保险要在改善亲贫性中增强减贫效应。本研究认为,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存在逆向收入再分配效应,因此仅具有“涓滴”减贫效应。应把改善亲贫性作为增强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减贫效应的实现路径,并据此对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减贫效应进行了评估。第三,基于减贫目标,利用微观数据对农村医疗救助的减贫效应进行了评估。本研究利用CFPS(2016)数据,对充分减贫目标下我国农村医疗救助的覆盖缺口、保障水平、资金需求规模进行了测算,并运用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村家户医疗救助需求的因素,特别是从政府医疗救助支出与政府医疗保障支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并未体现出良好亲贫性的观点。

王皎宇[10](2020)在《朝阳市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满意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朝阳市自2017年实施健康扶贫以来,效果显着,朝阳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政策整体知晓率和满意率较高,但仍存在薄弱之处。今后应进一步注重加强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宣传和扶贫政策的实施,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县乡级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大病不出县”解决贫困人口就医困难,降低就医成本,减轻贫困家庭经济负担。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挥“健康守门人”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控制贫困人口因病返贫和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的有效方法。通过对朝阳市五个县(市)中的省级贫困村的5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入户调研。从而了解朝阳市贫困人口对健康扶贫政策及实施情况的满意度状况,为进一步完善、改进相关政策和工作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次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朝阳市5个贫困的县(市)500名贫困人口作为调查对象,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通过入户调查问卷和电话咨询的方式。调查内容包括贫困人口年龄、文化程度、致贫原因、健康状况、家庭医生签约、健康扶贫政策知晓度和健康扶贫满意度状况。运用Stata15.0统计软件进行运算,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朝阳市贫困人口对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为99.8%,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对健康扶贫总体评价为“基本满意”,其中对健康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最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最低。健康状况、贫困人口对健康扶贫知晓度、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对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满意度、对健康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是影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对健康扶贫满意度为主要因素。

二、影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基层卫生机构就诊患者忠诚状况、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患者忠诚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患者忠诚的概念
        1.2.2 患者忠诚的测量维度
        1.2.3 患者忠诚的作用
        1.2.4 患者忠诚的现状研究
        1.2.5 患者忠诚的影响因素
    1.3 以往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理论框架构建
    2.1 理论基础
        2.1.1 社会生态学理论
        2.1.2 刺激-有机体-反应模型理论
        2.1.3 价值共创理论
        2.1.4 期望失验理论
        2.1.5 社会交换理论
        2.1.6 计划行为理论
    2.2 本研究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2.2.1 理论框架
        2.2.2 研究假设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文献研究法
    3.2 问卷调查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样本量计算
        3.2.3 调查方法
        3.2.4 研究工具与评价标准
        3.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3.2.6 质量控制
    3.3 深入访谈法
        3.3.1 访谈对象
        3.3.2 访谈资料收集
        3.3.3 访谈资料分析
        3.3.4 质量控制
第4章 基层卫生机构就诊患者忠诚现状及影响因素
    4.1 预调研
        4.1.1 预调研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4.1.2 患者忠诚测量条款的优化
    4.2 正式调研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4.3 患者忠诚的现状
        4.3.1 患者忠诚的信效度检验
        4.3.2 患者忠诚得分情况
    4.4 患者忠诚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个体因素对患者忠诚的影响
        4.4.2 组织机构因素对患者忠诚的影响
        4.4.3 政策环境因素对患者忠诚的影响
        4.4.4 患者忠诚的多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层卫生机构就诊患者忠诚影响因素作用路径
    5.1 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5.2 患者健康素养、患者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患者信任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患者忠诚的影响路径
    5.3 患者感知参与、患者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患者信任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患者忠诚的影响路径
    5.4 患者感知服务质量、患者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患者信任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患者忠诚的影响路径
    5.5 患者社会支持、患者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患者信任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患者忠诚的影响路径
    5.6 患者忠诚影响因素作用路径的整体模型
    本章小结
第6章 患者忠诚对基层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
    6.1 患者基层卫生服务利用的现状
    6.2 患者基层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6.2.1 人口社会学特征对患者基层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
        6.2.2 患者忠诚对基层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
        6.2.3 患者基层卫生服务利用的多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7章 定性研究结果
    7.1 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
    7.2 主题分析框架
    7.3 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的行为意向
    7.4 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
    7.5 提高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就诊行为意向的建议
    本章小结
第8章 讨论
    8.1 患者忠诚状况及影响因素
    8.2 患者健康素养、患者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及患者信任对患者忠诚的作用路径
    8.3 患者感知参与、患者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及患者信任对患者忠诚的作用路径
    8.4 患者感知服务质量、患者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及患者信任对患者忠诚的作用路径
    8.5 患者社会支持、患者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及患者信任对患者忠诚的作用路径
    8.6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患者忠诚提升路径中的调节作用
    8.7 患者忠诚对基层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
第9章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患者忠诚的对策建议
    9.1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管理者应加强培养忠诚患者的意识
    9.2 重点关注健康状况较差患者的忠诚,逐步培养其他患者忠诚
    9.3 完善药品配置和药物使用目录,减少药品供应限制
    9.4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护理人员的数量,优化医护配比
    9.5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的数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9.6 提高患者健康素养,转变不合理的就医观念
    9.7 提高患者参与程度,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9.8 关注患者医疗卫生需求,提高患者感知服务质量
    9.9 重视患者感知价值,维持长期患者忠诚
    9.10 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9.11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患者信任
    9.12 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稳定的长期互动服务体系
    9.13 建立多方支持环境,扩大患者社会支持网络
第10章 结论与创新点
    10.1 结论
    10.2 创新性
    10.3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宁夏南部山区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研究 ——基于宁夏医保补偿政策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2.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3.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4.研究内容
    5.研究指标
    6.质量控制
    7.分析方法
    8.技术路线
    9.创新之处
结果
    1.样本县基本情况
    2.样本基本情况
        2.1 样本县家庭基本情况
        2.2 样本县老年人基本情况
    3.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3.1 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率情况
        3.1.1 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率的总体描述
        3.1.2 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率的总体描述
        3.2 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次数情况
    4.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分析
        4.1 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率公平性分析
        4.2 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次数公平性分析
    5.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分解分析
        5.1 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率公平性分解分析
        5.2 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次数公平性分解分析
讨论
    1.样本县老年人健康状况
    2.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状况
        2.2 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3.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分析
    4.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影响因素分析
        4.1 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公平性影响因素分析
        4.2 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影响因素分析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医保补偿政策对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影响研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

(3)林区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贫困的相关研究
        1.3.2 村级治理相关研究
        1.3.3 村级治理能力与农村贫困
        1.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6 技术路线
    1.7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贫困
        2.1.2 村级治理能力
        2.1.3 林区
    2.2 理论基础
        2.2.1 贫困陷阱理论
        2.2.2 内源发展理论
        2.2.3 治理理论
    2.3 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机制理论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贫困现状与减贫效果
    3.1 农村贫困分布与贫困聚集特征
        3.1.1 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特征
        3.1.2 农村贫困人口集聚特征
    3.2 样本数据描述性分析
    3.3 样本区域贫困特征
        3.3.1 分地区的贫困特征对比
        3.3.2 林区与非林区的贫困特征对比
    3.4 样本区域参与扶贫项目状况
        3.4.1 分地区村庄参与扶贫项目状况
        3.4.2 林区与非林区村庄参与扶贫项目状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村级治理能力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4.1 村级治理能力的度量
        4.1.1 指标选取
        4.1.2 权重赋值
        4.1.3 综合指数测算
    4.2 村级治理能力特征分析
        4.2.1 村级治理能力区域差异分析
        4.2.2 村级治理能力林区与非林区间差异
    4.3 村级治理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4.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3.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4.3.3 村级治理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效应分析
    5.1 问题的提出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1 理论分析
        5.2.2 研究假设
    5.3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取
        5.3.1 模型构建
        5.3.2 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5.4.1 村级治理能力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分析
        5.4.2 林区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效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村级治理能力减贫路径分析
    6.1 问题的提出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1 理论分析
        6.2.2 研究假说
    6.3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6.3.1 模型构建
        6.3.2 变量说明
    6.4 村级治理能力减贫路径的实证结果分析
        6.4.1 模型整体拟合度分析
        6.4.2 村级治理能力减贫路径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6.4.3 林区与非林区村级治理能力减贫路径结果对比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
        7.2.1 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提升村级组织治理能力
        7.2.2 保障村级组织治理资源,调动村级组织减贫动力
        7.2.3 明确基层项目目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7.2.4 提高村级组织发展经济能力,激活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7.2.5 明确村干部公共服务供给责任,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附录 村庄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4)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逻辑结构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逻辑结构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被征地农民
        2.1.2 就业与被征地农民就业
        2.1.3 社会保障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2.2 相关理论
        2.2.1 就业领域中的基本理论
        2.2.2 社会保障领域的基本理论
        2.2.3 扎根理论和博弈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政策
        2.3.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
        2.3.3 关于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的博弈研究
        2.3.4 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与农民被征地情况
        3.1.1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
        3.1.2 样本地区农民被征地情况
    3.2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现状
        3.2.1 东部地区
        3.2.2 中部地区
        3.2.3 西部地区
    3.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归纳
        3.3.1 政策因素
        3.3.2 市场因素
        3.3.3 农民自身因素
    3.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
        3.4.1 养老保险参保情况
        3.4.2 医疗保险参保情况
        3.4.3 其他社会保险参保情况
    3.5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3.5.1 征地补偿方面
        3.5.2 保障体系方面
        3.5.3 被征地农民自身问题
        3.5.4 农民土地所有权的缺失
    3.6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主要原因分析
        3.6.1 政府与民众认识和考虑偏差
        3.6.2 中央与地方在认识和考虑方面的偏差
        3.6.3 执行部门认识和考虑偏差
    3.7 本章小结
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客观影响因素分析
    4.1 样本基本情况
    4.2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2.1 数据来源、变量和模型选择
        4.2.2 单变量Logit回归分析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4.2.3 多变量Logistic回归建模与结果分析
    4.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工作关系认同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3.1 数据来源、样本选取和变量
        4.3.2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4.3.3 实证研究结论
    4.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4.4.1 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的地区差异分析
        4.4.2 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5.1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4.5.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4.5.3 实证研究结论与建议
    4.6 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6.1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4.6.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4.6.3 实证研究结论
    4.7 实证分析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4.8 本章小结
5 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分析及博弈分析
    5.1 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分析
        5.1.1 数据来源和数据描述
        5.1.2 编码过程和编码结果
        5.1.3 模型的政策意蕴
    5.2 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就业中的博弈分析
        5.2.1 模型假设
        5.2.2 支付矩阵
        5.2.3 纳什均衡分析
    5.3 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博弈分析
        5.3.1 模型假设
        5.3.2 支付矩阵
        5.3.3 纳什均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
    6.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6.1.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
        6.1.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国际经验的启示
    6.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内实践与启示
        6.2.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内实践
        6.2.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国内实践的启示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相关政策建议
        7.2.1 针对性克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7.2.2 依据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影响因素制定对策
        7.2.3 采取措施实现被征地农民的主观需求和与政府博弈的长期均衡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山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创新之处
        1.3.2 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1.2 效率
        2.1.3 运行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2 社会公平理论
        2.2.3 公共物品理论
3 山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发展状况分析
    3.1 山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发展历程分析
        3.1.1 农村传统合作医疗发展阶段(建国-2004 年)
        3.1.2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并行发展阶段(2003-2013)
        3.1.3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发展阶段
    3.2 山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机制分析
        3.2.1 组织管理机制
        3.2.2 资金筹集机制
        3.2.3 补偿机制分析
        3.2.4 监管机制分析
4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4.1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4.1.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1.4 投入产出指标综合分析
    4.2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4.2.1 运行效率评价方法的选择
        4.2.2 运行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5 山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效率评价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研究方法
    5.2 基于DEA模型的整体静态分析
        5.2.1 运行效率测算
        5.2.2 综合效率(crste)分析
        5.2.3 综合技术效率分解分析
        5.2.4 非有效决策单元改进意见
    5.3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分析
        5.3.1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5.3.2 结果分析
6 山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6.1 变量及实证模型的选取
        6.1.1 变量选取
        6.1.2 Tobit模型设定
    6.2 相关检验及模型影响形式确定
        6.2.1 平稳性检验
        6.2.2 模型影响形式的确定
    6.3 回归数据结果分析
7 主要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1.1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整合,运行程度差异化明显
        7.1.2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可持续性不足
        7.1.3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效率有待提高,整体运行状况不稳定
        7.1.4 外部因素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效率存在显着影响
    7.2 对策建议
        7.2.1 科学整合城乡医保,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均衡发展
        7.2.2 筹资标准多元化发展,构建稳定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结构
        7.2.3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及医保基金,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效率
        7.2.4 加强政府管理,提升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加强医疗服务监管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代际比较研究 ——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福建省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技术路线图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代际比较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主要概念厘定
        一、农民工
        二、就医行为选择
        三、代际差异
    第二节 研究基础理论
        一、代际差异理论
        二、社会融入理论
        三、政府责任理论
    第三节 “就医行为选择”的衡量指标
    第四节 研究假设
        一、两代农民工在医疗机构选择上的影响因素
        二、两代农民工在医疗费用报销方式选择上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一项经验研究: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福建省的数据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选择
    第二节 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主要特征
        一、个体特征的代际比较
        二、社会特征的代际比较
        三、就医行为选择的代际比较
    第三节 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异同点
第四章 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
        一、个体特征对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
        二、个体特征对医疗费用是否报销的影响
        三、社会特征对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
        四、社会特征对医疗费用是否报销的影响
    第二节 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第五章 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特征的公共政策分析
    第一节 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特征的政策环境
        一、国家关于农民工就医行为的政策演变
        二、农民工就医行为的政策特征
    第二节 农民工就医行为政策执行的主体责任
        一、政策执行主体责任不清
        二、执行力不足
    第三节 农民工就医行为政策执行的保障原因
        一、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二、社会保障制度灵活性弱
    第四节 完善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待遇
        二、加强责任主体的政策执行力
        三、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医疗服务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农村居民患病就医机构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以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4.3 文献述评
    1.5 研究内容
    1.6 调查内容与方法
        1.6.1 调查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
    1.7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村居民
        2.1.2 就医行为
        2.1.3 就医机构选择行为
        2.1.4 医疗费用
        2.1.5 消费者选择行为
    2.2 相关理论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健康与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对象
    3.3 个体社会经济情况
        3.3.1 基本社会人口学特征
        3.3.2 基本经济情况
    3.4 就医者的疾病状况
        3.4.1 慢性病患病情况
        3.4.2 行动方便程度
        3.4.3 病伤发生时间
        3.4.4 健康自评
        3.4.5 疾病严重程度
    3.5 医疗机构情况
        3.5.1 样本人群就医的可及性
        3.5.2 就医预期
        3.5.3 各级医疗机构就诊人数
        3.5.4 疾病严重程度对医疗机构选择的影响
第四章 农村居民就医机构选择的多因素分析
    4.1 基本人口社会经济情况对就医机构选择的分析
        4.1.1 基本社会人口学变量
        4.1.2 基本经济变量
        4.1.3 基本人口社会经济变量对居民就医机构选择的多因素分析
    4.2 个体身体情况因素对就医机构选择的分析
        4.2.1 个人身体状况变量
        4.2.2 个人身体状况因素对居民就医机构选择的多因素分析
    4.3 医疗机构因素对就医机构选择的分析
        4.3.1 医疗机构可及性变量
        4.3.2 就医预期变量
        4.3.3 医疗机构因素对居民就医机构选择的多因素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就医指导和经济补贴
        5.2.2 转变患者就医观念
        5.2.3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
        5.2.4 加强医疗资源城乡匹配的均衡
        5.2.5 发挥医疗保险的杠杆作用
        5.2.6 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的实施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吉林省201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
        2.2.2 政策分析
        2.2.3 抽样调查
        2.2.4 递归系统模型(Recursive System Model)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 质量控制
    2.5 技术路线图
第3章 结果
    3.1 新农合患者住院费用情况
        3.1.1 不同性别新农合患者住院费用情况
        3.1.2 不同年龄组新农合患者住院费用情况
        3.1.3 不同疾病别的新农合患者住院费用情况
        3.1.4 不同机构类型的新农合患者住院费用情况
        3.1.5 不同机构级别的新农合患者住院费用情况
        3.1.6 不同地区新农合患者的住院费用情况
        3.1.7 年龄与疾病类型的交叉分析
        3.1.8 机构级别与疾病类型的交叉分析
    3.2 新农合患者住院费用的单因素分析
    3.3 基于递归系统模型的新农合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变量选择
        3.3.2 模型的拟合
        3.3.3 绘制路径图并计算各影响因素的直接和间接效应
第4章 讨论
    4.1 新农合住院患者特征及住院费用分析
        4.1.1 性别特征及住院费用差异分析
        4.1.2 年龄特征及住院费用差异分析
        4.1.3 疾病特征及住院费用差异分析
        4.1.4 不同机构类型和机构级别的患者特征及住院费用差异分析
        4.1.5 住院费用报销情况分析
    4.2 新农合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
    4.3 对策与建议
        4.3.1 转变医疗模式,积极发挥预防作用
        4.3.2 继续推进分级诊疗政策,合理引导患者的就医流向
        4.3.3 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农民收益水平,促进社会公平
    4.4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减贫机理及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现状评价
    1.3 研究目标、思路、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与思路
        1.3.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2.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减贫效应的理论分析
    2.1 医疗保障减贫效应研究的背景
        2.1.1 历史视野下的贫困问题研究
        2.1.2 新时代我国减贫战略的转向
    2.2 医疗保障减贫效应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国家干预的再分配理论
        2.2.2 可行能力理论
        2.2.3 健康人力资本理论
        2.2.4 社会公平正义理论
    2.3 医疗保障制度减贫效应的一般机理分析
        2.3.1 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减贫效应的内在机理
        2.3.2 医疗保障制度的亲贫性含义及基本依据
        2.3.3 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减贫效应的逻辑动因
        2.3.4 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减贫效应的制度条件
    2.4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减贫机理分析
        2.4.1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减贫效应的功能定位
        2.4.2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减贫效应的传导机制
3.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减贫实现路径及政策效果分析
    3.1 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变迁
        3.1.1 “旧农合”的历史演进与制度特征
        3.1.2 “新农合”的历史演进与制度特征
    3.2 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减贫贡献
        3.2.1 构建起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减贫的制度框架
        3.2.2 整体上减轻了农村居民的医疗费用支出负担
        3.2.3 纵向上改善了农村弱势群体的医疗服务利用
    3.3 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亲贫性及对减贫的影响
        3.3.1 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减贫的再分配实现路径
        3.3.2 实证评估的分析模型、方法与数据说明
        3.3.3 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亲贫性评估与分析
    3.4 减贫目标下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保障缺口评估
        3.4.1 评估社会医疗保险保障缺口的必要性分析
        3.4.2 评估社会医疗保险保障缺口的基本方法
        3.4.3 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保障缺口分析
4.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减贫实现路径及政策效果分析
    4.1 我国医疗救助制度减贫效应不断增强的实现路径
    4.2 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减贫效果的实证评估分析
        4.2.1 评估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减贫效应的方法
        4.2.2 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减贫效果的评价
    4.3 农村医疗救助需求的影响因素及适度资金规模
        4.3.1 农村家户医疗救助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4.3.2 减贫目标下农村医疗救助的适度规模与资金缺口
5.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减贫效应面临的现实困境
    5.1 医疗资源非均衡配置导致的医保利用困境
    5.2 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逆向收入再分配困境
    5.3 农村医疗救助的补偿不足及结构性困境
        5.3.1 农村医疗救助的补偿困境
        5.3.2 农村医疗救助的结构困境
    5.4 农村补充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充足性困境
    5.5 不同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性困境
6.典型国家医疗保障减贫的制度分析及经验启示
    6.1 美国医疗保障减贫的制度安排与效果评价
        6.1.1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
        6.1.2 美国弱势群体的公共保险计划
        6.1.3 美国医疗保障减贫的效果评价
    6.2 印度医疗保障减贫的制度安排与现实困境
        6.2.1 印度医疗卫生的基本情况
        6.2.2 印度的医疗健康保险体系
        6.2.3 印度医疗保障减贫的困境
    6.3 欧洲部分国家医疗保障减贫的制度安排与评价
        6.3.1 德国医疗保障减贫的制度安排
        6.3.2 法国医疗保障减贫的制度安排
        6.3.3 英国医疗保障减贫的制度安排
        6.3.4 制度优势与现实困境
    6.4 国外医疗保障减贫实践的经验启示
        6.4.1 增强医疗保障的筹资累进性
        6.4.2 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倾斜力度
        6.4.3 提高初级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6.4.4 改善医疗保障制度治理水平
7.增强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减贫效应的政策建议
    7.1 明确减贫功能定位,增强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的协同效应
        7.1.1 功能定位协同
        7.1.2 保障项目协同
        7.1.3 管理服务协同
    7.2 统筹医疗卫生与医疗保障改革发展,助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减贫效应
        7.2.1 加强医疗保障制度与其它基本卫生制度统筹
        7.2.2 加强医疗保障制度与突发重大卫生事件统筹
        7.2.3 推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提高农村初级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7.3 改善社会医疗保险的亲贫性,增强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
        7.3.1 增强公共筹资累进性,改善筹资环节的亲贫性
        7.3.2 强化医保利用公平性,改善偿付环节的亲贫性
    7.4 加大救助资金投入并优化结构,增强医疗救助的托底保障功能
    7.5 发展补充性医疗保障制度,壮大农村医疗保障减贫力量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朝阳市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满意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相关概念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评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具体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朝阳市贫困人口健康扶贫现状
    2.1 朝阳市健康扶贫概况
        2.1.1 朝阳市人文地理资源概况
        2.1.2 朝阳市医疗卫生资源概况
        2.1.3 朝阳市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概况
    2.2 健康扶贫的具体实施情况
        2.2.1 加大对健康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
        2.2.2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网底建设
        2.2.3 发挥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2.2.4 开展义务诊治等,免费健康服务
        2.2.5 建立卫生健康、医疗保障和财政部门的协调机制
    2.3 健康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三章 朝阳市农村贫困人口对健康扶贫满意度现状调查
    3.1 调研设计与样本说明
        3.1.1 贫困人口的样本基本特征
        3.1.2 贫困人口对健康扶贫了解程度分析
    3.2 农村贫困人口对健康扶贫满意度的基本情况
        3.2.1 对住院治疗费用报销的满意度
        3.2.2 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
        3.2.3 对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满意度
        3.2.4 对健康扶贫政策的满意度
        3.2.5 对健康扶贫政策实施的满意度
第四章 朝阳市农村贫困人口对健康扶贫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变量选择与描述
    4.2 计量模型选择与建立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提升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满意度对策建议
        5.2.1 强化对贫困人口的教育培训
        5.2.2 提升贫困人口的健康素养
        5.2.3 全面深入宣传扶贫政策
        5.2.4 完善健康扶贫保障制度
        5.2.5 深化卫生健康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影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基层卫生机构就诊患者忠诚状况、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D]. 张莉. 吉林大学, 2021(01)
  • [2]宁夏南部山区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研究 ——基于宁夏医保补偿政策调整[D]. 田艳梅.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3]林区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机制研究[D]. 李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李春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5]山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效率评价研究[D]. 张庆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6]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代际比较研究 ——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福建省数据[D]. 张嘉雯. 华侨大学, 2020(01)
  • [7]农村居民患病就医机构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以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为例[D]. 张琦. 沈阳农业大学, 2020(12)
  • [8]吉林省201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D]. 贾欢欢. 吉林大学, 2020(08)
  • [9]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减贫机理及政策效果研究[D]. 苏瑞珍.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10]朝阳市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满意度分析[D]. 王皎宇. 沈阳农业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影响农村合作医疗健康发展的因素分析与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