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消炎注射液临床疗效及对比治疗观察

清热消炎注射液临床疗效及对比治疗观察

一、清热消炎注射液临床疗效及对比治疗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董子洵,华之卉,韩晟,陈楠[1](2022)在《痰热清注射液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以临床常用痰热清注射液为例,探索中成药综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为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价值的研究开发以及药品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推动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方法 基于系统检索文献和药品生产企业提供的研究资料,利用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等基本方法,从药学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宜性、可及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对痰热清注射液进行评价。结果 痰热清注射液有效成分和在说明书适应症上的药理作用明确,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药品质量有保障。在其他中药注射剂方案对比中部分适应症的有效性和经济性结果并不一致。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的临床证据已形成一定的体系,但在不同临床应用中的药理机制挖掘、临床扩展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个体精准用药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陈佳欣[2](2021)在《疏散消蛾汤治疗小儿急乳蛾风热犯肺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疏散消蛾汤治疗风热犯肺型小儿急乳蛾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的急乳蛾患儿,将资料完整并符合条件的72例风热犯肺型急乳蛾患儿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以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治疗,治疗组以疏散消蛾汤治疗,分别治疗5天,观察各组的咽痛、扁桃体肿大、发热及其他伴随症状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1)总有效率: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80.6%,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疏散消蛾汤的临床疗效优于蒲地兰消炎口服液。(2)症状体征的总积分:两组的总积分治疗后均降低(P<0.05),治疗组总积分降低幅度比对照组更大(P<0.05)。(3)症状体征的单项积分:两组组内比较:在咽痛、扁桃体肿大、发热、咽部黏膜充血、咽干、烦躁不安及颌下淋巴结肿大积分方面,治疗后均降低(P<0.05),表明两组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以上症状体征;鼻塞流涕及咳嗽咯痰症状积分方面,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不能显着改善以上两症状,治疗组可以显着改善以上两症状。组间比较,除烦躁不安这一症状,治疗组比对照组能更好的改善咽痛、扁桃体肿大、发热、咽部黏膜充血、咽干、鼻塞流涕、咳嗽咯痰及颌下淋巴结肿大症状体征(P<0.05),在烦躁不安这一症状的改善方面不能认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疏散消蛾汤治疗小儿急乳蛾风热犯肺型疗效确切,优于蒲地兰消炎口服液组。(2)在咽痛、扁桃体肿大、发热、咽部黏膜充血、鼻塞流涕、咳嗽咯痰、咽干及颌下淋巴结肿大的症状体征积分方面,疏散消蛾汤疗效优于蒲地兰消炎口服液,可以推广应用。

马晓峰[3](2021)在《穴位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拟观察穴位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改善急性湿疹患者的皮损及瘙痒等症状,为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湿疹患者,共78例,按不平衡指数最小分配原则,将病人分为两组,试验组39例,对照组39例,试验组穴位注射盐酸利多卡因并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对照组口服左西替利嗪片。每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症状体征变化和不良反应等,并进行记录,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总记录,经统计学方法处理后综合客观评价穴位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已经经过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两组各项症状的评分检验,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组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的各症状评分、瘙痒评分及皮损面积评分均比治疗前要降低,说明试验组的各项疗效都要比对照组好。3.两组疗效比较:将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总有效率的对比,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为71.79%,经检验,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均较要优于对照组。4.单项症状的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单项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面积一项评分大于0.05),说明治疗后各单项症状在治疗后均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改善。5.安全性观察:整个治疗期间,试验组有1例患者治疗完后出现手臂麻木,经休息后症状缓解,对照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结论:1.穴位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明显,要强于盐酸左西替利嗪片;2.穴位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治疗急性湿疹副作用低,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有效。3.穴位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治疗急性湿疹复发率低,有更好的远期疗效。

李攀[4](2021)在《自拟清胆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探讨湖北省中医院外一科自拟清胆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通过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腹痛情况、体征情况、炎症标记物五个指标评估自拟清胆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自拟清胆汤的中医渊源及现代药理研究。研究设计:1.病例来源于2019年1月至12月湖北省中医院外一科病房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予以自拟清胆汤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予以相同西医治疗方案。统计分析并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后的各指标变化情况。2.所收集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腹痛VAS评分、年龄、性别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在治疗后总有效率、腹痛情况(包括腹痛VAS评分、腹痛完全消失时间)、体征情况(体征完全消失时间)、中医症候积分几项指标评估上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与对照组经过治疗炎症标记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治疗前与治疗后炎症标记物比较而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安全性评价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1.自拟清胆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与单纯西医治疗急性胆囊炎两种治疗方案疗效均明确,口服自拟清胆汤可提高疗效且在改善症状、体征情况上具有优势。2.自拟清胆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在控制炎症情况(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上相比未见明显优势,可能与本次研究观察炎症指标无法即时检测、时间跨度稍大(6天)有关。3.自拟清胆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更有优势,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研究。

胡启炳[5](2021)在《痔疮消炎软膏纱条对肛裂内括约肌松解术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痔疮消炎软膏纱条在肛裂行内括约肌松解术术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术后并发症治疗以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从而验证痔疮消炎软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80例,入院后手术均采取肛裂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术后第2d坐浴消毒后开始使用痔疮消炎软膏纱条换药,对照组在术后第2d坐浴消毒后开始使用肛泰软膏纱条换药,每天一次。以量化评分的形式分别记录两组肛裂手术病人在换药前、以及术后第3d、7d、14d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创面出血、渗出并发症以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比较术后上述时间点两组创面大小改变;出院后嘱咐患者每日返院换药,评价术后第14d两组总体疗效并随访记录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上述评分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此次临床研究共有77例患者最终纳入观察,其中治疗组38例,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肛裂分期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分析后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首次换药前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及创面大小经比较后,无明显差异(P>0.05)。痔疮消炎软膏纱条换药对比肛泰软膏纱条换药治疗结果如下:1.肛门疼痛比较:两组间肛门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0.983,P组间=0.001),且术后第3d、7d、14d,治疗组肛门疼痛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3、7、14=0.000);组内比较,两组肛门疼痛评分均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514.400,P时间=0.000)。2.肛缘水肿比较:两组间肛缘水肿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5.800,P组间=0.018),其中术后第3d治疗组与对照组肛缘水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3=0.200),术后第7d、第14d治疗组肛缘水肿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7=0.040,P14=0.000);组内比较,两组肛缘水肿评分均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44.815,P时间=0.000)。3.创面出血比较:两组间创面出血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5.857,P组间=0.000),其中术后第3d、7d、14d,治疗组创面出血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3、7=0.000,P14=0.045);组内比较,两组创面出血评分均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80.548,P时间=0.000)。4.创面渗出比较:两组间创面渗出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7.76,P组间=0.007),其中术后第3d、7d、14d,治疗组创面渗出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3=0.039,P7=0.000,P14=0.045);组内比较,两组创面渗出评分均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71.503,P时间=0.000)。5.肉芽组织生长比较:两组间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2.298,P组间=0.001),其中术后第3d,治疗组与对照组肉芽组织生长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3=0.130),术后第7d、第14d,治疗组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7=0.000,P14=0.049);组内比较,两组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均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00.971,P时间=0.000)。6.创面大小比较:两组间创面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1.001,P组间=0.320),其中术后第3d治疗组与对照组创面大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3=0.607),术后第7d、第14d治疗组与同期对照组创面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7=0.033,P14=0.002);组内比较,两组创面面积均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而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880.869,P时间=0.000)。7.创面愈合平均时间比较:治疗组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为16.36±1.85d,对照组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为18.10±2.13d,两组经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总体疗效比较:术后第14d两组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17%。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疮消炎软膏纱条应用于肛裂内括约肌松解术术后换药上,能有效减轻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创面出血及渗出等并发症,同时能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证实其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梁小青[6](2021)在《外剥内扎术加芍倍注射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外剥内扎术加芍倍注射术配合我科中药坐浴1号方苦劳汤熏洗坐浴治疗中重度混合痔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与外剥内扎术加消痔灵注射术进行疗效对照,为其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提供可信的依据。方法:本课题的病例均来源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肛门外科收治入院的60例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外剥内扎术加芍倍注射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外剥内扎术加消痔灵注射术进行治疗,术后第一天均进行坐浴,随后给予肛泰栓、肛安软膏换药,每天两次。通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肛门坠胀感程度、术后出血、术后渗液、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的情况、术后2周、1个月、3个月肛门直肠狭窄发生的情况,收集数据,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运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肛门疼痛方面:两组术后第3、7天比较,观察组术后肛门疼痛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肛门坠胀感方面:术后第3、7天,观察组改善术后肛门坠胀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出血情况方面:术后第3、7天,观察组改善术后出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渗液情况方面:术后第3、7天,观察组在改善术后渗液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住院时间方面: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情况方面:两组患者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临床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术后1个月、3个月肛门直肠狭窄发生情况方面: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3个月,观察组肛门直肠狭窄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外剥内扎术加芍倍注射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2)外剥内扎术加芍倍注射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可以有效改善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坠胀感、术后出血、减少渗出液、降低肛门直肠狭窄发生率等术后并发症。(3)外剥内扎术加芍倍注射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安全性好且远期疗效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王建新[7](2021)在《基于GRADE系统方法学的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目前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证据有限,本研究拟运用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系统方法学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指南制定手册,系统检索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Cochran系统评价方法,参考当前最佳证据,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的原则,制定《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遴选出临床定位准确、疗效确切、具有循证医学证据或专家共识意见高度支持的中成药,解决哮喘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中成药滥用、不合理使用的问题,规范化并推广中成药在成人哮喘防治中的应用,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并推动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的产生。研究方法:1.形成指南制定小组:指南发起者中国中药协会建立指南指导委员会,指南指导委员会按照中西医并重的原则确立指南共识专家组成员、指南秘书处和指南专家顾问。2.指南选题:依据PICO(P:人群;I:干预措施;C:对比;O:结局指标)模式,确定指南范围、临床问题和结局指标。本指南主要关注中成药对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优势。通过两轮调查问卷获取临床专家的意见并使用专家共识法完成临床问题的确立和结局指标重要性排序。临床问题通过PICO进行解构,达成共识。结局指标分为关键结局(7-9分)、重要结局(4-6分)、不重要结局(1-3分),由指南小组组员进行打分并有效排序。3.中成药遴选:基于全面的数据库(《国家医保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等药品查询网站)检索和专家推荐意见进行中成药的筛选。4.证据获取与系统评价:制定高效准确的检索策略,运用网络检索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6月30日,根据纳排标准,筛选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如果为质量较高的系统评价则直接利用,如果需要更新则在原研究基础上进行更新。如需进行新的系统评价,则严格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指导手册进行。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结局指标相同、数据类别相同的RCT研究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结合中医药的特殊性,本指南充分考虑中医古典文献、中医教科书中推荐的中成药并将中医经典方药的汤剂文献也纳入到指南证据当中。5.证据质量分级:对于证据数量充足的中成药,采用GRADE方法对纳入的中成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证据体进行汇总和质量评价,制定证据总结表和从证据到决策的框架表。证据数量不足、无法进行Meta分析的中成药由秘书组制作共识意见表,通过德尔菲法进行问卷调查,形成基于专家共识的推荐意见。根据GRADE方法,专家应在充分考量5个降级因素(偏倚风险、间接性、异质性、不精确性和发表偏倚)和3个升级因素(大效应量、剂量效应关系和负偏倚)基础上形成证据总结表,得出初步推荐意见。6.推荐意见形成与共识方法:指南共识小组成员基于当前最佳研究证据,考虑经济学因素、患者偏好和价值观、公平性、可及性等因素就形成推荐意见。对基于临床证据水平的推荐意见采取1次或多次的专家共识法,对于某些中医传统经典名方和根据名老中医验方化裁的中成药,采用德尔菲(Delphi)法通过1轮调查,形成推荐意见共识。研究结果:1.循证研究:共纳入10种中成药(循证证据支持:8种,专家共识推荐:2种),涉及研究文献69篇,包括13篇小青龙汤研究、32篇苏黄止咳胶囊、3篇玉屏风颗粒、2篇丹龙口服液相关、3篇平喘益气颗粒、喘可治注射液10篇、2篇固本咳喘胶囊、三拗片4篇,另有寒喘祖帕颗粒、止喘灵口服液通过德尔菲(Delphi)专家共识法纳入指南。2.指南推荐意见:(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遇寒受冷发作,咳嗽痰少或清稀泡沫痰,舌淡苔白(寒哮证)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推荐联合使用小青龙制剂(极低质量,强推荐);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咳嗽,咳痰较重(寒哮证)的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寒喘祖帕颗粒(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白清稀、神疲乏力,怕风怕冷(气虚寒哮证)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推荐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平喘益气颗粒(低质量,弱推荐)。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黄粘稠、烦热燥渴,舌红苔黄(热哮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推荐联合使用丹龙口服液(中等质量,强推荐)。(2)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以喘息,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多,痰黄粘稠,舌红苔黄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丹龙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以喘息,咳嗽,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期患者,如胸闷、咳嗽较重,兼见痰多,色白或黄白相间,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止喘灵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以喘息,胸闷,气短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症状反复加重,怕风怕冷,面色苍白,腰膝酸软(肾虚挟痰证)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喘可治注射液(极低质量,弱推荐);间歇状态或轻度持续患者,如患者不耐受或不接受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可考虑单独使用丹龙口服液、止喘灵口服液或喘可治注射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3)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以出汗多,怕风怕冷,气短乏力,体弱易感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玉屏风颗粒(极低质量,弱推荐);以气短乏力,咳痰,食少,面色萎黄,手脚发冷,腰腿酸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固本咳喘胶囊(低质量,弱推荐);(4)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以咳嗽,阵发性咳嗽,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薄白(风咳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苏黄止咳胶囊(低质量,强推荐);以咳嗽声重,咳嗽有痰,痰白清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推荐联合使用三拗片(低质量,弱推荐)。3.指南质量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方面,本指南纳入的多数研究质量偏低,严重影响了研究结果的证据水平,因此本指南推荐意见的质量等级较低,只有1项B级(中等质量)、4项C级(低质量)和3项D级(极低质量)。指南方法学方面,基于AGREE-Ⅱ工具的指南评价显示本指南的得分较高,范围与目的得分为96.3%、参与人员为75.9%、制定的严谨性为93.1%、清晰性与可读性为90.5%、应用性为16.7%、编辑的独立性为100%,全面评估方面均为建议使用。研究结论: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本指南的制定,将中成药治疗哮喘从经验用药发展为“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推荐。经专家共识后得出以下推荐意见: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患者正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小青龙制剂(强推荐,极低质量)、寒喘祖帕颗粒(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气虚寒哮证患者推荐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平喘益气颗粒(弱推荐,低质量),热哮证患者推荐联合使用丹龙口服液(中等质量,强推荐)。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推荐痰热壅肺证患者使用丹龙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胸闷咳嗽痰多患者使用止喘灵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肾虚挟痰证患者使用喘可治注射(极低质量,弱推荐),间歇状态或轻度持续患者,如患者不耐受或不接受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可考虑单独使用以上中成药(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推荐表虚自汗证患者使用玉屏风散(弱推荐,极低质量)、脾肾气虚证患者使用固本咳喘胶囊(弱推荐,低质量)。咳嗽变异性哮喘,推荐风咳证患者使用苏黄止咳胶囊(强推荐,低质量)、咳嗽声重有痰患者使用三拗片(弱推荐,低质量)。本指南基于循证方法,严格遵循指南制定方法学,但局限于低质量的临床研究和有限的证据,本指南推荐意见证据质量较低,且依赖于间接证据和专家共识意见,因此本指南的推荐意见可靠性较低。未来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为中成药治疗哮喘提供有力的证据。

倪志钢[8](2020)在《釜底抽薪散贴敷辅助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釜底抽薪散贴敷疗法辅助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治疗方案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病例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治疗,同时给予饮食指导以及其他对症治疗,治疗组在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治疗的基础上予釜底抽薪散贴敷双侧涌泉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及愈显率。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病情轻重上,分布均匀,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对照组治疗前症状总积分为14.875±2.691,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为8.08±2.45。治疗组治疗前症状总积分为14.575±3.396,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为6.58±2.34。两组治疗后总积分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3.治疗组治疗后患儿症状总积分均数为6.58±2.34,对照组治疗后患儿症状总积分均数为8.08±2.45,两者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总体症状的缓解效果优于对照组。4.两组愈显率比较,对照组治愈和显效共计22例,占对照组总数的55%;治疗组治疗治愈和显效共计32例,占治疗组总数的80%。对两组愈显率进行卡方检验比较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愈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治愈效果优于对照组。说明在对照组的方案基础上,同时给予釜底抽薪散贴敷涌泉穴治疗可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结论:釜底抽薪散贴敷疗法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良好,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发热、口腔疱疹及咽痛症状。可作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辅助疗法加以推广。

冯智琼[9](2020)在《壮医红鞭岗梅汤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壮医红鞭岗梅汤治疗疱疹性咽峡炎(风热乘脾证)患儿的临床疗效,对壮医红鞭岗梅汤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进行临床挖掘整理并深入研究,为壮医药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提供可靠的临床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将经过儿科医生专业检查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壮医红鞭岗梅汤)和对照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两组各为40例。当患儿腋温≥38.5℃时,两组均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退热。治疗5d后,统计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治疗前后组内症状体征积分比较,诊治后典型症状起效时间比较,典型症状开始消退时间以及中医症状临床疗效比较,同时观察两组患儿服药依从性和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结果: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可进行临床疗效对比。⑴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疱疹数量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发热、拒食、口痛/流涎、烦躁哭闹、咳嗽、流涕、大便干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⑵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组内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的治疗均有明显的疗效。⑶临床疗效对比,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5%,87.18%(P>0.05),治疗后两组发热、疱疹数量、口痛/咽痛或流涎、拒食、烦躁哭闹、咳嗽、流涕、大便干等中医症状疗效比较(P>0.05),说明壮医红鞭岗梅汤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疗效是相当的。⑷两组患儿四个典型症状的起效时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发热、疱疹数量、拒食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口痛或咽痛/流涎起效时间两组患儿未见显着差异(P>0.05),说明壮医红鞭岗梅汤较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起效快。⑸两组患儿四个典型症状的消失的时间比较,观察组在治疗疱疹消退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热退、进食量恢复、口痛或咽痛/流涎消失时间方面未见显着差异(P<0.05),说明壮医红鞭岗梅汤的优势在于能较快缩短疱疹愈合时间。⑹退热药使用例数比较,观察组在减少使用退热药物治疗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⑺两组患儿服药依从性对比,观察组25例平素服药困难患儿2例需要灌服药物。对照组23例平素服药困难患儿9例需要灌服,经统计学比较(P<0.05),差异有显着性,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⑻不良反应比较方面,两组患儿服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中1例大便偏稀,对照组出现5例大便偏稀,偶有腹痛,所有的患儿在暂缓用药后均可得到缓解,未出现过敏、皮疹的情况,说明观察组不良反应极少,安全性高。⑼治疗费用比较方面,观察组药物费用较低廉。结论:壮医红鞭岗梅汤可缩短疱疹性咽峡炎(风热乘脾证)患儿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提高患儿服药依从性,有较高的安全性,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蒋琴[10](2020)在《复方洗剂一号治疗急性湿疹(湿热浸淫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复方洗剂一号治疗急性湿疹(湿热浸淫证)的临床疗效,验证复方洗剂一号治疗急性湿疹安全有效;观察复方洗剂一号对急性湿疹皮损表面常见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阐述复方洗剂一号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临床观察部分:收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湿疹(湿热浸淫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口服依巴斯汀片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复方洗剂一号治疗,对照组采用3%硼酸溶液湿敷,疗程7天,观察记录临床症状、湿疹的皮损面积和严重度、瘙痒程度改善情况、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实验部分:观察复方洗剂一号对湿疹皮损表面常见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实验,进一步阐述复方洗剂一号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结果: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经7天治疗后,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复方洗剂一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与红霉素相当,MIC值为0.25。表明复方洗剂一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结论:复方洗剂一号是治疗急性湿疹的有效方法,疗效肯定。对湿疹皮损面积和严重度、瘙痒症状、湿热浸淫证候有着良好的改善效果。复方洗剂一号对急性湿疹皮损表面常见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抑菌效果是复方洗剂一号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之一。

二、清热消炎注射液临床疗效及对比治疗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热消炎注射液临床疗效及对比治疗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痰热清注射液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与文献检索方法
    1.1 检索方法与结果
    1.2 调研访谈
    1.3 从相关数据库和企业获得的资料
2 药品综合评价的内容
3 痰热清注射液的药学特性
    3.1 处方组成
    3.2 主要成分
    3.3 药代动力学(PK)
    3.4 药物相互作用
4 痰热清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
    4.1 上市前安全性评价
        4.1.1 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4.1.2 上市前临床研究的安全性评价
    4.2 药品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信息
        4.2.1 文献报道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信息
        4.2.2 文献报道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及影响因素信息
        4.2.3 药品监管部门和企业收集的药物不良反应信息
    4.3 痰热清注射液的质量评价
        4.3.1 痰热清上市后定量分析
        4.3.2 痰热清上市后定性分析
        4.3.3 稳定性
        4.3.4 均一性
        4.3.5 上市后药品质量检验
5 痰热清注射液有效性评价
    5.1 说明书适应症有效性评价
        5.1.1 上市前研究
        5.1.2 上市后研究
        5.1.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5.1.2.2 社区获得性肺炎
        5.1.2.3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5.1.2.4 放射性肺炎
        5.1.2.5 病毒性肺炎
        5.1.2.6 支气管扩张症
        5.1.2.7 小儿呼吸道感染
        5.1.2.8 其他感染
    5.2 超说明书适应症有效性评价
6 痰热清注射液的经济性评价
    6.1 纳入文献的特征及质量评价
    6.2 痰热清注射液在不同适应症应用的经济性评价
        6.2.1 AECOPD
        6.2.2 肺炎
        6.2.3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6.2.4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7 适宜性评价
    7.1 药品技术特点适宜性
        7.1.1 药品说明书适宜性
        7.1.2 药品标签适宜性
        7.1.3 药品储存条件适宜性
    7.2 药品使用适宜性
        7.2.1 临床使用适宜性
        7.2.2 患者使用适宜性
        7.2.3 指南评价
8 可及性评价
    8.1 价格水平
    8.2 可获得性
    8.3 可负担性
9 创新性评价
    9.1 药品技术创新性
        9.1.1 组方创新
        9.1.2 工艺创新
        9.1.3 产业创新
    9.2 临床应用创新性
10 评价结果与建议
    10.1 综合评价的主要结果
        10.1.1 药学特性研究全面,物质基础有一定研究
        10.1.2 安全性证据充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10.1.3 有效性证据较多,部分适应证获指南推荐
        10.1.4 质量达标可控,质量管理体系完善
        10.1.5 在说明书适应症中有经济获益,高质量评价有待更新
        10.1.6 药品技术特点和临床使用适宜性较高,仍存在改善空间
        10.1.7 可及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临床应用创新性尚不明确
    10.2 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与建议
        10.2.1 成分和药理作用机制研究值得继续深入
        10.2.2 补充标志性高质量有效性研究
        10.2.3 需要疾病特异性及多因素安全性研究
        10.2.4 多方面补充药物经济学证据
        10.2.5 临床适宜性与创新性的完善
11 研究的局限性

(2)疏散消蛾汤治疗小儿急乳蛾风热犯肺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剔除标准
2 病例分组及治疗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测指标
    2.4 疗效判定
    2.5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疗效判定及结果
4 讨论
    4.1 中医对小儿急乳蛾的认识
    4.2 西医对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认识
    4.3 导师对小儿风热犯肺型急乳蛾病因病机认识
    4.4 疏散消蛾汤治疗小儿急乳蛾风热犯肺型的机理探讨
    4.5 研究结果讨论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小儿乳蛾近10年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介绍

(3)穴位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样本含量估计
        1.3 病例选择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临床评价评分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
        2.5 统计分析方法
    3.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之间的比较
        3.2 疗效评价
        3.3 安全性观察指标
        3.4 不良反应
        3.5 脱落病例
        3.6 结果分析
讨论
    1.现代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1.1 定义及分类
        1.2 病因
        1.3 治疗措施
    2.祖国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2.1 病名
        2.2 病因病机
        2.3 治法方药
    3.立题依据
    4.穴位注射的用药分析
    5.穴位分析
    6.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症状体征评分
    附表2 临床观察评分表
    附表3 知情同意书
    附表4 不良反应记录表
湿疹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自拟清胆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病例
        1.1 病例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剔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定标准
        2.5 统计方法
    3.研究结果
        3.1 病例资料
        3.2 临床疗效
        3.3 安全性评价
    4.研究结论
讨论
    1.现代医学对急性胆囊炎的认识
        1.1 胆囊的解剖与生理
        1.2 急性胆囊炎的病因
        1.3 急性胆囊炎的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
        1.4 急性胆囊炎的病理分型与并发症
        1.5 急性胆囊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6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
    2.中医学对急性胆囊炎的认识
        2.1 中医对胆的认识
        2.2 急性胆囊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与证型
        2.3 急性胆囊炎的中医治疗
        2.4 自拟清胆汤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综述 急性胆囊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VAS评分
    附录3.中医症候积分量化标准
    附录4.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痔疮消炎软膏纱条对肛裂内括约肌松解术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1 中医学对肛裂的认识
        1.1 中医古籍对肛裂的认识
        1.2 中医学肛裂的病因病机
    2 现代医学对肛裂的认识
        2.1 肛裂的症状与病理表现
        2.2 肛裂的发病机制
    3 肛裂的治疗
        3.1 肛裂的中医治疗
        3.1.1 中药内治法
        3.1.2 中药坐浴
        3.1.3 油膏外敷
        3.1.4 栓剂纳肛
        3.1.5 中医其他疗法
        3.2 肛裂的西医疗法
        3.2.1 西医药物治疗
        3.2.2 手术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肛裂的西医诊断标准
        1.2.2 肛裂的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2 实验方案
        2.1 实验分组
        2.2 术前准备
        2.3 手术方式
        2.4 药物选择及制备
        2.5 术后常规治疗及换药
        2.6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2.7 疗效评定标准
        2.8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病例脱落情况
        3.2 一般情况对比
        3.3 换药前(术后第2 天)症状评分及创面大小对比
        3.4 临床疗效对比
        3.5 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医对肛裂术后并发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2 西医对肛裂术后并发症及创面愈合的认识和治疗
    3 中药软膏外敷的作用和机理
    4 痔疮消炎软膏的组成及方药分析
    5 痔疮消炎软膏的现代药理学分析
    6 痔疮消炎软膏的作用机制
    7 肛泰软膏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8 研究结果分析
    9 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术后评分表
综述 肛裂术后中医药疗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外剥内扎术加芍倍注射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1 痔的认识
        1.1 祖国医学对痔的认识
        1.2 祖国医学对痔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西医对痔的认识
        1.4 西医对痔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2 痔的治疗
        2.1 痔的中医治疗
        2.2 痔的西医治疗
    3 中西医结合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术前准备
        2.2.1 术前准备工作
        2.2.2 术前检查
        2.3 手术方式
        2.4 术后常规护理
        2.5 药物来源
    3 统计学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病例脱落情况
        4.2 一般情况对比
        4.2.1 两组性别比较
        4.2.2 两组年龄比较
        4.2.3 两组内痔分期比较
    5.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痔的注射疗法的发展
    2 芍倍注射液的组成及药理作用
    3 芍倍注射液的药用特点
    4 消痔灵的用药特点
    5 熏洗疗法
    6 苦劳汤方药分析及药理作用
    7 对混合痔术后出现常见并发症的认识
        7.1 从中医角度认识混合痔术后并发症
        7.1.1 术后疼痛
        7.1.2 术后出血
        7.1.3 术后渗出物
        7.2 从现代医学角度认识混合痔术后并发症
        7.2.1 术后疼痛
        7.2.2 术后出血
        7.2.3 术后渗出液
    8 研究结果分析
        8.1 改善术后肛门疼痛效果分析
        8.2 改善术后肛门坠胀感效果分析
        8.3 改善术后术后出血、渗出液效果分析
        8.4 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效果分析
        8.5 肛门直肠狭窄发生率低效果分析
    9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综述 痔疮中西医治疗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7)基于GRADE系统方法学的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近20年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述评
        一、前言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
        四、技术路线
        五、文献综述结果与结论
        六、文献质量评估结果与结论
        七、讨论
        八、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我国中成药发展历程与临床应用分析
        一、前言
        二、中成药的概念
        三、中成药的发展简史
        四、中成药的命名与分类
        五、中成药常见剂型与制备
        六、中成药临床应用现状——以连花清瘟胶襄为例
        七、中成药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
        八、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
    一、前言
    二、研究方法
        1. 临床问题
        2. 中成药遴选
        3. 文献检索
        4. 纳排标准与资料提取
        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6. 证据综合分析
        7. 证据体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
        8. 推荐意见形成
    三、结果
        1. 研究概述
        2. 推荐意见及其证据描述
        2.1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2.2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
        2.3 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
        2.4 咳嗽变异性哮喘
        4. 指南质量评价
    四、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课题组
    附录2:临床问题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临床问题调查问卷
    附录3 常用产品使用临床情况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临床应用指南》常用产品临床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4 慢性持续续期中成药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拟通过专家共识法新增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成药的调查问卷
    附录5 新增中成药及修改意见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拟通过专家共识法新增中成药品种及修改推荐意见调查问卷
    附录6 中成药筛选目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釜底抽薪散贴敷辅助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选择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1.6 样本量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案
        2.2 对照组和治疗组
        2.3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2.4 数据分析统计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2.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2.2 两组治疗后总症状积分比较
        2.3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2.4 两组治疗后主症积分比较
讨论
    1. 中医对小儿疮疹性咽峡炎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治疗概况
    2. 西医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2 治疗概况
    3. 釜底抽薪散
        3.1 方药组成
        3.2 取穴依据
    4. 临床疗效分析
        4.1 基本资料分析
        4.2 总体疗效分析
        4.3 两组治疗前后总症状积分比较
        4.4 两组治疗后主证、次证积分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西医对疱疹性咽峡炎的现代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9)壮医红鞭岗梅汤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西医学对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与研究
        1.1 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
        1.2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
    2 中医学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与研究
        2.1 古医籍中关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名探讨
        2.2 古医籍中关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病机论述
        2.3 古医籍中关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则治法
    3 现代中医学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
        3.1 现代中医学的病因病机认识
        3.2 现代中医学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及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案
        2.2 观察指标
        2.3 安全性评价指标
        2.4 随访及记录方式
        2.5 中医症候评分
        2.6 疗效评定标准
    3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基线资料比较
        4.2 临床疗效分析
        4.3 两组药物价格的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壮医药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
        1.1 壮医理论渊源
        1.2 三气同步整体观与气机理论
        1.3 毒虚致病
        1.4 三道两路理论
        1.5 小儿货烟妈病因病机
    2 壮药的起源与应用
        2.1 壮药的起源
        2.2 壮药的分类
        2.3 壮药的组方特点
        2.4 壮药的用药原则
    3 壮医红鞭岗梅汤组方分析
        3.1 来源与组方
        3.2 组方药物分析
    4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组方分析
    5 壮医红鞭岗梅汤的临床运用优势
    6 结果分析
    7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10)复方洗剂一号治疗急性湿疹(湿热浸淫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1.1 病名的认识
        1.2 流行病学的研究
        1.3 病因的认识
        1.4 治疗方法
    2 祖国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2.1 病名的认识
        2.2 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临床表现的认识
        2.4 治法的认识
        2.5 中医药治疗湿疹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6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及病例选择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剔除标准
        2.2.6 脱落/终止标准
        3、研究方法
        3.1 病例分组
        3.2 治疗方法
        3.3 注意事项
        3.4 疗效观察指标
        3.5 疗效判定标准
        3.6 不良反应观察
    4 统计方法
    5 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2.1 实验菌种
        2.2 药物及试剂
        2.3 主要仪器及材料
    3 培养基的制备
        3.1 平板培养基制备
        3.2 不同浓度含药试管培养基的制备
    4 受试菌的转种活化
    5 菌种鉴定
    6 菌悬液的制备
    7 复方洗剂一号抑菌实验研究
        7.1 牛津杯法
        7.2 含药试管稀释法
    8 抑菌效果判定
        8.1 牛津杯法抑菌效果的判定
        8.2 含药试管稀释法抑菌效果的判定
    9 研究结果
        9.1 牛津杯法的抑菌结果
        9.2 含药试管稀释法的抑菌结果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立题依据
        1.1 湿疹疾病的现状
        1.2 湿疹的诱因
    2 中药制剂外用的作用
    3 复方洗剂一号治疗急性湿疹(湿热浸淫证)的中医机理探讨
    4 复方洗剂一号治疗急性湿疹(湿热浸淫证)的现代机理探讨
    5 关于临床观察部分的讨论
        5.1 对湿疹评分方法的认识
        5.2 EASI积分方面比较
        5.3 对于减轻瘙痒方面比较
        5.4 两组中医证候结果分析
        5.5 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6 关于实验观察部分的讨论
        6.1 关于中药的MIC值
        6.2 关于药敏方法的选择
        6.3 微生物与湿疹的关系与实验菌种选择
        6.4 实验结果的讨论
    7.关于基础药敏试验和临床观察的情况的几点思考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中西医治疗急性湿疹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清热消炎注射液临床疗效及对比治疗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痰热清注射液综合评价研究[J]. 董子洵,华之卉,韩晟,陈楠.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2(06)
  • [2]疏散消蛾汤治疗小儿急乳蛾风热犯肺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佳欣.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穴位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研究[D]. 马晓峰.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自拟清胆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D]. 李攀.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5]痔疮消炎软膏纱条对肛裂内括约肌松解术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D]. 胡启炳.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外剥内扎术加芍倍注射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研究[D]. 梁小青.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基于GRADE系统方法学的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研究[D]. 王建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釜底抽薪散贴敷辅助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研究[D]. 倪志钢.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壮医红鞭岗梅汤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D]. 冯智琼.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复方洗剂一号治疗急性湿疹(湿热浸淫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蒋琴.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  ;  ;  ;  

清热消炎注射液临床疗效及对比治疗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