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互联网外文科技期刊开展目录报告的实践

利用互联网外文科技期刊开展目录报告的实践

一、利用网上外文科技期刊开展目次报导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刘峥,孙坦,张建勇[1](2020)在《NSTL资源的深度组织和揭示:从资源描述到语义描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回顾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NSTL)20年来资源的深度组织和揭示发展历程,总结NSTL知识组织发展变化:知识内容描述从记录到实体结构、知识组织体系从科学术语到本体关系、知识应用系统从封闭孤立到融合统一,最后对NSTL知识组织建设的未来发展进行思考。

郑茹[2](2018)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文中指出学术期刊是以探索、积累和传播人类的科技知识、先进思想为基本目标的特殊出版物。学术期刊凝聚着学者的智慧,对科学研究具有导向作用,学者以期刊为阵地分化出动态聚合的论域,催化新的成果的产生。学术期刊的出版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学术期刊出版活动的诸多环节以及出版要素,揭示学术期刊出版的演化历程,探索学术期刊出版规律,揭示出版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贯穿出版活动始终的准则和规范等。相比于自然科学期刊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研究更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与制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具有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独特功能,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进行长时段研究,能够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下社会对学术知识、先进思想的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所呈现出的表现形态和差异性,可以镜观不同时期的学术发展情况。本研究采集1949-2016年CNKI近60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征稿启事,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并且有针对性的利用CNKI公开的期刊出版数据,作为征稿启事的补充,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历年期刊出版史料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的时间跨度涵盖建国至今,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19个一级学科,因此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和学术期刊出版生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基本情况,梳理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的概貌。包括期刊种类走势、地域分布、学科的基本分布等。(2)揭示建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规范演变及完善历程。包括审稿制度、出版要求,如稿件类型以及论文格式(题名、摘要、引文)等方面的要求。(3)通过分期研究将建国后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揭示每个阶段期刊的发展特征;通过分层研究重点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以及网络期刊等特殊类型,揭示名刊工程期刊的示范作用、核心期刊的引领效应以及网络期刊的倒逼效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现有的研究中宏观层面、全景式、整体性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从宏观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演化状况所做全景式描摹,是对以往以单一期刊或某类期刊、某地区出版期刊为主的个案式研究的补充,能够从多维度揭示建国以来学术期刊出版演变的过程。同时,也能够从微观层面,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期刊的出版特征。(2)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长时间段连续性研究的方法、区别于节点研究。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建国至今,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生态,既可以形成时间上的演化研究,也可以针对某一时间进行横向比较,在已有的期刊出版史研究中较为少见。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其一,建国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基本生态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展过程较为波折,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差距较大。其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受欧美影响,日益与世界对接,审稿制度、稿件类型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完善。其三,从分期情况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期刊出版在种类、发展速度、学科组成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术水平、科学技术的影响,期刊的出版呈现不同的状态。从分层情况看,核心期刊对学术期刊的规范具有引领效应,“名刊工程”对大学学报的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网络期刊对纸本期刊具有倒逼效应。本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呈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整体面貌和出版规范发展的完整过程,从学术期刊出版中出现的基本现象出发,涉及到学术期刊出版的诸多方面,揭示学术期刊发展中经历的低谷和浪潮,从而为本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陆建平[3](2017)在《中国学术出版的国际化进程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学术出版国际化的历史从晚清和民国初期开始发端,经历了西方传教士办报建社的初创奠基时期(1887—1949)、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旧更迭时期(1949—1965)、"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的坚守时期(1966—1976)、改革开放后的恢复与改革创新时期(1978—2008)以及2009年以来的转型升级持续发展时期,中国学术出版的国际化进程可谓跌宕起伏。一百多年来,中国学术出版为融入国际付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互联网时代,中国的出版规模、传播技术等条件已与国际同步,应考虑改革现有评价体制和标准,完善中国学术出版的生态环境,提升中国学术出版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树立自信和威信。

白新勤[4](2013)在《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态势》文中指出总结了国内影响较大的CALIS、CASHL、NSTL、DRAA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项目提供的典型服务,并通过图书馆网站,调研了河南高校信息资源保障项目应用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强化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的举措,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张魁清,魏清华,王波[5](2012)在《国内外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文中认为在对国内外典型的科技信息资源生产机构、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新型集成信息服务机构进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科技信息资源的出版形式、发行方式、利用环境以及科技人员的信息使用方式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归纳出科技信息资源呈现出资源数字化、获取途径多样化、加工深度化与组织专业化、信息服务知识化等发展态势,提出专业情报机构文献信息部门应在资源建设方面关注开放存取、在资源加工与组织方面关注深度揭示与个性化组织、在信息服务方面关注知识化服务的同时,要超前谋划、积极应对、主动调整业务定位,以适应未来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殷建秋[6](2010)在《普通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资源服务保障体系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当前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馆藏建设所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外文期刊资源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方针,并对外文期刊信息源检索系统的建设,原文传递的服务保障,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引进,以及纸质外文期刊的取舍进行可行性探讨。

吴震[7](2010)在《目次提醒在学科领域外文期刊报导中的实际应用》文中提出图书馆期刊目次报导通过定制数据库提醒服务来实现。期刊提醒包括目次提醒和检索策略提醒。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结合学校三大学科群专业特色,突出馆藏期刊学科运用性,推进外文期刊目次报导个性化服务。在学科领域外文期刊报导中应用目次提醒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其做法值得借鉴学习。

杨坚红[8](2010)在《CALIS CASHL NSTL三大文献传递系统服务比较》文中认为CALIS CASHL NSTL是目前为我国高校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保障的最具影响力和运作最为成功的三大文献传递服务体系,本文在介绍文献传递服务概念的基础上,阐明了三大系统的概况,详细分析比较了CALIS CASHL NSTL文献传递系统各自的主要特点,并针对它们存在的问题从方便读者使用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完善文献传递系统服务的建议。

宋利敏[9](2010)在《论网络环境下的期刊目次通报服务》文中认为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介绍了网络环境下利用E-mail进行期刊目次通报服务的方式以及RSS技术在期刊目次通报服务中的应用,并对两种服务方式进行了比较。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应利用新技术不断开辟新的服务模式,提升其信息服务水平,为用户获取信息提供更多选择。

金胜勇[10](2010)在《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践的发展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研究提供了迫切的要求。该研究旨在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概括,分析相关理论研究的主要范畴,梳理研究内容的逻辑关系,形成以目标为逻辑起点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框架,并对其具体内容进行论证。和谐社会的构建为该研究提供了理论契机,实践的发展为该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该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已有的研究现状对该研究提出了深层次的要求。论文共分九章,第三章到第八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三章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进行构建,第四章至第八章则主要论述目标导向型理论体系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概念和目标、相关理论、原则和机制、模式以及实现共建共享目标的保障等。该研究属理论研究,遵循演绎推理的一般逻辑对目标导向型理论体系进行构建,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表达。具体而言,主要使用文献法收集资料,使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资料。在收集资料过程中,除了采用文献法之外,“相关理论”部分计划使用德尔菲法做专家调查,“共建共享模式”部分使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做典型调查;在分析资料过程中,“理论体系类型”研究内容会使用比较法,“共建共享模式”特别是其中的““布局模式”、“共建模式”研究内容计划使用功能—结构分析法。研究表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包括的具体理论内容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概念、历史、目标等基本问题,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理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政策、法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机制,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方法、技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指,图书馆作为收藏和保存丰富文献信息资源、公开向公众提供信息和知识服务的社会机制,对信息资源所进行的共同选择、共同建设、共同组织、共同利用的社会活动,其目标是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合力建设并自由共享完整而不重复的信息资源体系,即“完整的学科拼图”。从理论发展来看,包括图书馆学五定律、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以及系统论、拥有与存取理论、资源配置理论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的相关理论,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起着重要的支撑、引导或借鉴作用。面向“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应该坚持共建与共享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以政府平衡为主、社会平衡和市场平衡为辅的动力机制,并坚持以科学的评估方法保证上述机制的实现。面向“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所应采取的管理模式是:在国务院下设一个全国信息资源建设委员会(或全国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直接负责各系统。各行业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所应采取的布局与共建模式应该是一个三级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即在在全国建立几个一级信息资源单位,按照学科构成来分工建设信息资源,目标是保证各学科的一次信息资源达到完整级、数字化。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以课题招标的形式建立若干二级信息资源单位,主要任务是建设二次、三次信息资源,开发各种专题数据库。,而其余众多的三级信息资源单位将不再承担信息资源的建设任务。其服务模式即共享模式应该是:一级单位和二级单位主要承担信息资源共建任务,而三级单位的信息服务将主要集中于检索服务、专题服务、推送服务等更深层次的服务形式,同时要负责收集用户的信息需求,反馈给一、二级单位以促进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为实现“完整学科拼图”的共建共享目标,要求深入分析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宏观环境和影响因素,加大共建共享的人文保障、法律与制度保障、技术保障。论文的研究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构建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第二,提出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第三,确定了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二、利用网上外文科技期刊开展目次报导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网上外文科技期刊开展目次报导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NSTL资源的深度组织和揭示:从资源描述到语义描述(论文提纲范文)

1 NSTL知识组织的发展阶段
    1.1 基础建设阶段
    1.2 稳步发展阶段
2 NSTL知识组织的发展变化
    2.1 知识内容描述从记录到实体结构
    2.2 知识组织体系从科技术语到本体
    2.3 系统应用从封闭孤立到融合统一
3 NSTL知识组织建设的展望
    3.1 加强数据治理融合,建设开放关联的科技文献大数据网络
    3.2 注重STKOS的应用推广,提升知识组织的服务能力
    3.3 深入挖掘数据的语义关系,奠定智能知识发现的基础

(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存在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研究述评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学术期刊与学术着作
        2.1.2 学术规范与出版规范
        2.1.3 出版、学术出版与期刊出版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与分类
        2.2.2.文献计量学与期刊统计
        2.2.3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
    2.3 研究现状述评
        2.3.1 国外期刊研究前沿与热点
        2.3.2 国内期刊研究成果及研究态势
第三章 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总况
    3.1 研究史料的采集与处理
        3.1.1 史料的采集
        3.1.2 数据的处理
    3.2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基本分布情况
        3.2.1 期刊的种类、年发行数量以及期刊载文量的变化情况
        3.2.2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更名、停刊情况
        3.2.3 期刊的版本分化情况
    3.3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地域分布研究
        3.3.1 期刊的出版地域整体分布
        3.3.2 强势期刊出版区域
        3.3.3 弱势期刊出版区域
    3.4 学术期刊出版的学科分布研究
        3.4.1 期刊种类的学科分布
        3.4.2 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期刊的学科占比
        3.4.3 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期刊的差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的演化
    4.1 审稿制度的演化
        4.1.1 三级审稿制
        4.1.2 双向匿名审稿制与同行评议制
    4.2 稿件类型的演化
        4.2.1 手稿
        4.2.2 打印稿
        4.2.3 电子稿
    4.3 论文结构规范的演化
        4.3.1 题名规范
        4.3.2 文章篇幅
        4.3.3 摘要与关键词
        4.3.4 引文规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分期与分层研究
    5.1 期刊的分期与分层
        5.1.1 期刊的分期依据
        5.1.2 期刊的分层依据
    5.2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分期研究
        5.2.1 七年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5.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 年)
        5.2.3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7 年)
        5.2.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 年至今)
    5.3 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分层研究
        5.3.1 CSSCI与“北大核心”期刊的基本情况
        5.3.2 核心期刊引入前后的出版情况比较
        5.3.3 核心期刊对规范的引领效应
    5.4 高校学报与名刊工程的分层研究
        5.4.1 学报的基本情况
        5.4.2 高校的更名情况
        5.4.3 名刊工程的示范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国学术出版的国际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19世纪中后期至1949年:初创奠基时期
    (一) 学术期刊的出现
    (二) 学术出版机构的创建
        1. 京师同文馆等官办出版机构
        2. 商务印书馆等民办出版机构
        3. 人民出版社等共产党的进步出版机构
二、1949年—1965年:新旧更迭时期
    (一) 出版社的建设与改造
        1. 科学出版社成立
        2. 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改造
    (二) 学术期刊的创办和改革
        1. 创办以《中国科学》为代表的新刊
        2. 改革与发展老刊
三、1966年—1976年:浩劫中的坚守时期
    (一) 科学出版社的沉浮
    (二) 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的离合
    (三) 学术期刊的停刊和复刊
四、1978年—2008年:恢复与改革创新时期
    (一) 出版社进行市场化改革并“走出去”
        1. 科学出版社依托品牌探索市场化
        2. 商务印书馆强化品牌“走出去”
        3. 外研社从无到有发展迅猛
    (二) 英文学术期刊数量增加引起世界关注
        1. 科技类期刊拓展办刊, 重视质量
        2. 人文社科类期刊开启“文化走出去”之旅
    (三) 数字化出版模式开始兴起
五、2009年至今:转型升级持续发展时期
    (一) 政府重视制定规划并增加投入
    (二) 出版单位转型升级直面全球
    (三) 学者关注话语权问题并探讨重建评价体系

(5)国内外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外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现状分析
    1.1全文文献信息服务网络传递已经成为现实
    1.2开放存取和网络直购创新了文献资源采集模式
    1.3国内科技文献资源事业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2国内外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发展趋势分析
    2.1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正在向数字环境快速过渡
    2.2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将成为文献信息服务的主流方式
    2.3资源揭示深度日益深化, 资源加工组织自动化
    2.4集成联合已成为资源建设的主流
3近期工作的关注点
    3.1在资源建设方面关注开放存取
    3.2在资源加工与组织方面关注深度揭示与个性化组织
    3.3在信息服务方面关注知识化服务
    3.4专业情报机构文献信息部门应积极主动调整业务定位
4结束语

(7)目次提醒在学科领域外文期刊报导中的实际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库提醒服务
2 外文期刊目次报导
3 围绕学科领域开展个性化目次推送
4 目次报导的实际应用及管理过程中获取的经验
    4.1 具体目次报导服务实施
    4.2 邮件收、发管理
    4.3 邮箱设置
    4.4 邮箱存档
5 结语

(8)CALIS CASHL NSTL三大文献传递系统服务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传递服务简介
二、CALIS CASHL NSTL文献传递系统概况
三、CALIS CASHL NSTL三大系统文献传递服务的分析比较
    (一)成员单位比较。
    (二)传递服务模式比较。
        1. 分布式。
        2. 集中式。
    (三)服务资源比较。
    (四)服务承诺与费用比较。
四、完善文献传递系统服务的建议
    (一)CALIS和CASHL应加大开放程度。
    (二)CALIS馆际互借系统有待于升级和完善。
    (三)CASHL和NSTL要进一步提高信息资源数字化的深度。
    (四)加强三大系统之间的合作与共享。

(9)论网络环境下的期刊目次通报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目次通报服务的发展背景
2因特网上期刊目次通报服务的方式
    2.1 利用E-mail的期刊目次通报服务
        (1) 文献传递服务机构提供的期刊目次通报服务[2]
        (2) 出版机构提供的期刊目次通报服务
        (3) 国内图书馆中的期刊目次通报服务[3]
        (4) 图书馆自行开发的期刊目次通报服务
    2.2 利用RSS技术提供期刊目次订阅服务
        2.2.1 RSS含义及优点
        (1) 信息过滤。
        (2) 信息聚合。
        (3) 信息推送。
        2.2.2 期刊目次信息的RSS订阅
        2.2.3 期刊RSS订阅优于E-mail alerts服务之处
3结语

(10)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标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1 主要内容与观点
        1.2.2 重点和难点
        1.2.3 论文基本框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回顾
    第一节 相关文献检索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述评
第三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构建
    第一节 理论体系构成
        3.1.1 研究假设的提出
        3.1.2 基于德尔菲法的调查分析
        3.1.3 构成要素分析
    第二节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理论体系表达
        3.2.1 数据收集
        3.2.2 关键词预处理
        3.2.3 关键词整体网络分析
    第三节 理论体系类型划分
        3.3.1 事业导向型
        3.3.2 服务导向型
        3.3.3 模式导向型
        3.3.4 技术导向型
        3.3.5 目标导向型
第四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的确定
    第一节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概念
        4.1.1 研究主题的语词确定
        4.1.2 共建共享主体
        4.1.3 共建共享客体
        4.1.4 共建共享过程
    第二节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价值观
        4.2.1 信息共享是信息的增值
        4.2.2 信息共享是知本的置换
        4.2.3 信息共享是价值的共享
    第三节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
        4.3.1 5A目标及肖氏目标
        4.3.2 完整的学科拼图
第五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相关理论
    第一节 各相关理论基本内容阐述
        5.1.1 图书馆学五定律
        5.1.2 传统文献资源建设理论
        5.1.3 存取与拥有理论
        5.1.4 资源配置理论
        5.1.5 系统论
    第二节 相关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的关联性分析
        5.2.1 图书馆学五定律与共建共享目标
        5.2.2 传统文献资源建设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5.2.3 存取与拥有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5.2.4 资源配置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5.2.5 系统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第三节 相关理论对共建共享的要求
        5.3.1 "以用户为中心"为宗旨
        5.3.2 信息资源"有机生长"
        5.3.3 自建与共建相结合
        5.3.4 追求整体效率
        5.3.5 成员馆协调发展
第六章 以目标为导向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第一节 共建共享原则
        6.1.1 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原则分析
        6.1.2 共建共享目标对传统建设原则的影响
        6.1.3 以目标为导向的共建共享原则制定
    第二节 共建共享机制
        6.2.1 共建共享机制的功能
        6.2.2 共建共享机制的类型分析
        6.2.3 以目标为导向的共建共享机制选择
    第三节 共建共享评估
        6.3.1 共建共享评估的价值
        6.3.2 共建共享评估方法
        6.3.3 以目标为导向的评估指标体系
第七章 以目标为导向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第一节 共建共享的管理模式
        7.1.1 国内管理模式分析
        7.1.2 国外管理模式分析
        7.1.3 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模式的提出
    第二节 共建共享的布局与共建模式
        7.2.1 国内布局与共建模式分析
        7.2.2 国外布局与共建模式分析
        7.2.3 以目标为导向的布局与共建模式的提出
    第三节 共建共享的服务模式
        7.3.1 国内服务模式分析
        7.3.2 国外服务模式分析
        7.3.3 以目标为导向的服务模式的提出
第八章 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的保障
    第一节 共建共享的思想观念保障
        8.1.1 打破观念中的条块分割
        8.1.2 明确共建共享目标
        8.1.3 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第二节 共建共享的法律与制度保障
        8.2.1 图书馆法
        8.2.2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8.2.3 相关信息法规
        8.2.4 标准规范制度
    第三节 共建共享的技术保障
        8.3.1 共建共享对存储技术的要求
        8.3.2 共建共享对资源组织技术的要求
        8.3.3 共建共享对访问技术的要求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主要贡献
        9.1.1 研究结论
        9.1.2 主要贡献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9.2.1 研究局限
        9.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利用网上外文科技期刊开展目次报导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NSTL资源的深度组织和揭示:从资源描述到语义描述[J]. 刘峥,孙坦,张建勇.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0(07)
  • [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D]. 郑茹. 东南大学, 2018(05)
  • [3]中国学术出版的国际化进程研究[J]. 陆建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5)
  • [4]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态势[J]. 白新勤. 情报科学, 2013(03)
  • [5]国内外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J]. 张魁清,魏清华,王波. 情报学进展, 2012(00)
  • [6]普通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资源服务保障体系可行性研究[J]. 殷建秋.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 [7]目次提醒在学科领域外文期刊报导中的实际应用[J]. 吴震. 图书馆建设, 2010(08)
  • [8]CALIS CASHL NSTL三大文献传递系统服务比较[J]. 杨坚红.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07)
  • [9]论网络环境下的期刊目次通报服务[J]. 宋利敏.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0(05)
  • [10]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D]. 金胜勇. 南开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利用互联网外文科技期刊开展目录报告的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