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羽与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对峙”

苏羽与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对峙”

一、粟裕与毛泽东的一次战略思想“交锋”(论文文献综述)

关泠[1](2020)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以“编纂”为核心的创造性精神劳动,是社会科学文化活动中的专业实践活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中国军事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也是军事辞书编纂的重要领域。编纂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中国军事科学发展史和辞书编纂史上的一项开创性工作。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一版及《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军事百科全书、辞典,系统介绍古今中外军事领域知识,全面总结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百科知识体系,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中国当代军事科学发展水平,在传播军事知识,推动军事科学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对于编纂实践,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的探索虽然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还不够丰富,特别是近10年鲜有系统的研究。本文以近代以来世界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谱系为框架,将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置于该框架中研究与考量。以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为主线,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编纂机构、编纂人员、编纂成果的发展,总结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经验。通过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过程,编纂系统工程的运行方式,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与方法。通过探讨编纂的政治性与客观性的科学考量,以及文献资料研究在编纂中的作用,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规律。以中国当代3部大型军事百科全书为个案,从其编纂内容、编纂实践、编纂现代化着手,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特色与创新。本文运用军事学、辞书学、史学、编辑出版学及传播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作了系统研究。从“学科论”出发,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的知识分类及其与军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的关系。从文化缔构的角度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系在建立新的军事知识秩序,实现军事知识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辞书框架理论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主体与编纂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首次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查阅了1980年至2016年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原始文件、资料、档案、会议记录等,访谈了部分直接参与编纂的专家学者和重要事件亲历者,厘清了编纂中的重要事件、节点及发展脉络。通过考察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制和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并与国内外其他百科全书编纂进行比较,提炼并总结了编纂特点、作用和贡献。通过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及发展进行系统探索,认为编纂活动为军事学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动和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首次集中对编纂中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进行探究,通过文献梳理、档案整理、访谈记录等,重点研究了解放军军战史、重要人物若干问题的编纂原则、标准,以及表述、评价标准(准则)的形成,如长征“密电事件”、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等表述的形成及我军36位军事家的确定过程等,集中反映了编纂工作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促进及其统一。本文拓展了军事百科全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李嘉敏[2](2020)在《中国红色经典电影的话语权力变迁研究》文中提出经典电影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自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传承方式。而红色经典电影作为反映特定时代社会现实的影像文本,呈现出的话语更具现实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红色经典电影在多元话语主体的更迭中不断更新;因此,深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探究红色经典电影,对厘清红色经典电影的流变及其呈现的话语权力变迁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红色经典电影为研究对象,探讨电影中国家、资本和大众话语权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嬗变。全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概述红色经典电影的发展历程,界定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引入话语权力理论,以此作为全文的研究起点;第二章分析1949-1977年红色经典电影在文艺服从政治年代中的具体表现;“十七年”时期主要是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工具,“文革”时期则较为沉寂,革命样板戏取而代之成为政治的传声筒;第三章探讨1978-2000年红色经典电影在新时期的发展,这一时期伴随个人意识的觉醒和政治形势的变化,红色经典电影倚仗着政府的“红头文件”和经济补贴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新高潮,电影以对人的关注和真实的英雄形象为大众展演了宏大的历史画卷;第四章考察2001-2019年红色经典电影在新世纪呈现的面貌,这一阶段红色经典电影走向市场化与类型化,媒介技术的发展提升了红色经典电影的表现力,商业化包装下的偶像面孔参与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现代书写。红色经典电影的产生与流变,呈现了其从一元的国家话语强势主导到国家、大众话语的双重叙事再到国家、大众以及资本等多元话语主体共存博弈的历史变迁。可见,红色经典电影的发展变迁与国家话语权力密不可分,在未来抑或呈现新的发展样态。

李国亮[3](2020)在《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遏制和最后击败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在反对国际绥靖主义、争取苏联及世界人民援助、推动英美加入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发展东方各民族反侵略统一战线等的过程中形成的统一战线思想。它是在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的指导下,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思维及中国国内革命实践的经验、教训后,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国际统战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际统一战线的理论是其理论内核、根系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智慧则是其内在气质、文化土壤。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统战工作的经验、教训为其提供了实践基础。此外,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也并非一成不变,在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动及相互作用下,它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瓦窑堡会议召开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其思想具体表现为拥护国际和平阵线,反对德日意侵略阵线;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到苏德战争爆发,其思想表现为组织国际反帝统一战线;从苏德战争爆发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其思想体现为重建、坚持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由于英法在远东均有保全殖民地的意图,美日在经贸上又有密切往来,这些国家对日本的侵略扩张皆采取了妥协与绥靖的态度。从批评美国孤立主义者“不应隔岸观火”、批评英国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就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到揭露英日东方慕尼黑阴谋是完全损人利己的“坐山观虎斗”,再到揭穿、反对日美策动的东方慕尼黑新阴谋、严密关注美日谈判进程,奉劝美国不应与日本订立任何妥协,上述一系列实践均体现了毛泽东在国际安全问题上期望各国能够同舟共济,反对以邻为壑。抗战时期,毛泽东正确处理了同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首先,终止从属关系,实现独立自主。随着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中共党内独立自主的政治路线得以树立和巩固,其与共产国际及苏联的关系呈现出逐渐弱化的趋势(尽管这种弱化并不妨碍双方继续保持基于相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特殊关系)。其次,毛泽东也极为关注苏德战局的发展,并根据苏德战况灵活调整国共关系。抗战时期的国、共、苏、美三国四方是处在一种相互咬合的链条关系中。这一链条包含三个要素:欧战态势、日苏关系、国共关系。作用机制则为:欧战态势影响日苏关系,日苏关系又进而影响国共关系。因此,毛泽东关注苏德战况就是关注中共自身的生存、发展状况。再次,毛泽东在对苏联及共产国际开展的国际统战活动中突出体现了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在苏德战争期间,毛泽东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向其提供了情报和军事等方面的援助。最后,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的重心经历了由苏到美、由美到苏的转换过程,表明毛泽东抗日国际统战思想并非缺乏现实主义的逻辑。抗战时期,毛泽东对美国的认知随局势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对美国的形象认知实现了由帮凶到盟友的转变。皖南事变后,美国在调解国共冲突上的举动一度给毛泽东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由此他逐渐将国际统一战线的重心置于美国,不仅主动邀请中外记者团及美军观察组来延,而且在军事、政治上与之展开密切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中共七大期间,随着美国对华政策日趋反动,毛泽东的对美统战策略也随之发生转变,即由刚开始的团结为主、斗争为辅转为斗争为主、团结为辅。抗战时期毛泽东也十分重视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并揭示出中国民族解放经验对其他国家革命具有重要引领、示范作用。此外,他还关心、支持、指导在华日本人民开展反战斗争,不仅阐述了运动的必要性、可能性、发展规律,而且提出了一系列争取日本士兵及宽待俘虏的办法,并大力援助日共领导人野坂参三来华开展反战工作。抗战时期毛泽东关注国际政治、军事局势乃是一种常态,他的很多决策都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三个极富代表性的案例来对此进行分析。第一,认同、支持同盟国的反法西斯世界战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国民党、社会舆论围绕反法西斯世界战略问题展开过数次论战,借此可管窥这三种声音在当时社会的横向互动、竞争。此外,本文在论证毛泽东对欧洲第二战场开辟问题的关注时,特别就中共“今年打垮德国,明年打垮日本”口号的出台、调整、废止,中共中央与各根据地的互动过程作了详细考察,揭示出了抗战时期中共决策、执行机制的复杂性。第二,关注、回应同盟国高层会议。抗战时期,面对同盟国间的高层互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未沉默,其在关注、评论的同时,于决策层面也给出了相应的应对之策。第三,关注、参与联合国创建事宜。本文通过考察毛泽东对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一系列标志性事件的评价,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对联合国创建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登上国际舞台,面对国际形势剧变,毛泽东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经验、原则灵活运用到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的构建、实施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创新。具体而言,其方法论原则可概括为:既要广泛联合,又要区别对待;以必要的斗争,求必需的团结;坚持原则性,讲究灵活性;立足自力更生,努力争取外援;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两条统一战线,相互促进配合。毛泽东通过建立、驾驭抗日国际统一战线,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发展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也为中国共产党在国际舞台纵横捭阖、折冲尊俎提供了正确的战略指导。具体而言,其历史意义可概括为: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及谣言,扩大了中共的国际影响力;抑制国民党反共摩擦,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共争取到了外援,加速了抗战胜利进程;战略配合盟军作战,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为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积累了经验、培育了人才、奠定了基础。新时代条件下,争取有利外部环境的共同诉求使得我们今天学习借鉴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成为必要。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中蕴含的外交智慧及方法论原则为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新时代谋求合作共赢,促进地区和平提供启发性思考,更为当前应对美国贸易霸凌主义提供方法论支撑。因此,回顾研究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为新时代处理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把握世界前进大势提供了重要启示。

周玉文[4](2018)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打击日本侵略者和反投降斗争是抗日战争的一体两面,毛泽东以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担当精神,敏锐观察抗战形势,着手反投降斗争理论的构建,用以指导打击投降主义的伟大实践。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的理论渊源,即马克思主义反投降斗争理论与中华民族发扬民族气节的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反民族投降主义思想主要包括原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创立了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最高形式,谴责资产阶级丧失民族气节投降的可耻行为,批判各种庸俗的爱国主义,运用阶级分析法,对地主、资本家及走狗和小资产阶级投降采取分类施策的策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族气节的精神元素,主要包括威武不屈、反抗侵略、和合统一、忧国忧民等,这些基本元素通过数千年的沉淀,已经深深的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抗战时期反投降斗争缘于三方面的因素,日寇的侵略和诱降,英美等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绥靖和劝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妥协投降,致使亡国灭种阴霾笼罩中国,抗战局势时刻处于危险境地,因此必须开展反投降斗争。毛泽东的反投降斗争理论包括了六个方面,第一,构建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的孤立投降派。第二,主张以军事和法制手段打击、威慑和教育投降分子。第三,巩固党的团结统一,为反投降斗争提供组织保证。第四,毛泽东提出了构建心防,占领道德制高点,从精神上鞑伐投降分子。第五,开展外交反投降斗争。第六,发动群众是反投降斗争的最好形式。在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展反投降斗争有序推进,成效斐然。反投降斗争实践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从1935年1月开始到武汉会战结束,此阶段主要是为反投降斗争做准备,形成反投降斗争形势的基本认识,对投降主义的表现形式、对反投降的基本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第二阶段是汪精卫公开投降至汪精卫建政前夕。此阶段是反投降斗争实践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全方位的反投降斗争。第一,毛泽东对反投降斗争形势的研判与部署。第二,驳斥汪精卫的投降主义言论。第三,开展军事反投降工作,消灭死心塌地的汉奸,重点开展对伪军的政治攻势。第四,以党的宣传媒体为阵地开展宣传文化战线上的反投降斗争;党的文艺工作者在文艺战线上开展反投降斗争,与日汪的奴化教育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第五,坚决反对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制造东方慕尼黑阴谋,争取苏联和共产国际等民主进步力量对反投降斗争的理解和支持。第六,开展反投降斗争的群众运动。第七,开展国民参政会平台的反投降斗争。第八,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有力地打击了抗战阵营内的投降暗流。第三阶段汪精卫建政至抗战胜利期间的反投降斗争。汪精卫建政建军增加了反投降斗争的难度,中国共产党反投降斗争的重点有所调整。第一,加强宣传媒体、文艺战线、教育战线的反投降斗争。第二,利用日伪矛盾深入开展伪军工作,大大抵消了日伪的军事优势。第三,继续开展外交战线的反投降斗争,坚决反对美日制造东方慕尼黑阴谋,继续寻求苏联与共产国际等民主进步力量的支持。第四,加强打击投降暗流,使国民党投降反共均不能实现。第五,抗战胜利后坚持除恶务尽的原则揭发、抓捕、审判投降分子,汉奸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与实践凸显了鲜明的特色。第一,鲜明的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反投降斗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及应用,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关于民族气节优秀传统文化在抗战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二,彻底的人民性。汪精卫因为叛国投降而被人民抛弃,蒋介石却因限制民众不能获得全面支持,只有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三,兼具国际性和民族性。表现出驾驭各种反投降斗争的能力。第四,凸显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国际形势扑朔迷离、反投降对象混成难辨、各种矛盾纠缠交织。第五,彰显完美性。与近代史上历次反投降斗争相比、与蒋介石国民党反投降斗争相比均体现了完美性。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审视。第一,历史价值,保证了抗战进行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完美演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为后来的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第二,精神文化价值,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为探询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精神沉沦与人格沉沦提供了一把钥匙。第三,当代价值,为应对美、日等对中华民族的现实和潜在威胁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绝不妥协的创造了反击美国贸易战的经典范例;为打击“台独”等各种民族分离主义的卖国行径提供了历史启示和借鉴。

邹琪[5](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敖四江[6](2018)在《八一精神研究》文中认为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重要的革命精神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成员”,充分体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在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的典型特征。八一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其他形态同根同源、一脉相承,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灵魂、不断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契合时代主旋律的革命精神形态,共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为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需要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传承和弘扬八一精神,更好地举好精神旗帜、立好精神支柱、建好精神家园,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研究八一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价值层面,能够将当前革命精神研究中相对较为薄弱的八一精神研究引向深入,促进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系统化和完整性,更好地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保持革命斗志、坚定“四个自信”;能够拓展和深化中共党史研究,从革命精神传承和发展的维度观察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发展和壮大;还能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军队建设与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实践意义层面,能够很好地驳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回应革命精神是否具有时代价值这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并能让我们更为客观地评价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及其重大贡献,也能让我们更好地利用红色资源、红色记忆开展主题纪念活动,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助力。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切入,主要从六个部分对八一精神进行研究。第一部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内涵及相关理论。文章首先对革命、精神、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革命精神的相关论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线条,为八一精神研究提供科学、系统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第二部分梳理了八一精神孕育形成的实践基础、理论来源和文化根基。即:八一精神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南昌起义为中心的革命斗争,理论灵魂是科学、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根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赣鄱文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等多元文化的融合。第三部分提出了八一精神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从八一精神孕育形成于南昌起义这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的角度出发,通过挖掘整理革命人物、革命事迹所表现出来的、个性与共性兼具的精神要素,并结合当下语境,阐释了八一精神的内涵,即听党指挥、追求真理,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勇于牺牲、一心为民,它们分别是八一精神的核心、支柱和本质,集中体现了八一精神的精髓。同时,还分析了八一精神所具有的实践性、先进性、创造性等鲜明特征。第四部分揭示了八一精神传承发展的演进逻辑和主要功能。对八一精神发展、演进的内在规律进行了解析,从理论层面上对八一精神的传承发展规律及其主要功能作出剖析,将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以及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中的内在关联和不同之处,并提出了八一精神的主要功能,包括旗帜、凝聚、导向、激励、育人等功能。第五部分厘清了八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从历史性的视角分析了八一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从时代性的视角分析了八一精神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通过研究认为,八一精神的时代价值至少体现在:蕴含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定力、折射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理想信念、彰显了人民军队勇往直前的本色风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奋斗为民的价值追求,必须在新时代予以弘扬和发展。第六部分提出了新时代推进八一精神弘扬和发展的对策建议。首先以八一精神弘扬和发展面临的形势为出发点,从有利条件和时代挑战两个维度进行阐述;其次提出了八一精神弘扬和发展应遵循把握共性与突出个性相融合、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协同创新与教育宣传相契合等三个原则;最后明确了八一精神弘扬和发展的基本路径,包括深耕不辍、推进八一精神的研究与阐释,深化认同、增强八一精神的教育与认知,深入笃行、聚焦八一精神的塑造与实践等三个方面,以激发八一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以此培养出更多具有正知正念正能量的人才,集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朱楹[7](2017)在《粟裕的军事战略思想》文中研究指明开国大将粟裕,是我党我军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长期革命和军队建设中,粟裕历任我军各级指挥员,直至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常务委员会委员。无论斗争环境怎样残酷,敌情怎样严峻,粟裕始终以坚定的政治信念,以奇谋、奇兵、奇战,屡建殊勋,为党史军史增添光辉。

谭晓玲[8](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王胜杰[9](2015)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哲学透视》文中研究表明哲学透视,是以哲学追本溯源的精神,探究事物存在的终极原因和根据。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哲学透视,是透过毛泽东军事思想,把握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原因和根据,即毛泽东在长期敌强我弱的态势下,始终能够克敌制胜的内在逻辑。论文认为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原因和根据在于高超的战争运思方式,毛泽东克敌制胜的内在逻辑,是以科学的战争观和战争方法论为理论指导,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问题,概括总结出中国革命战争的根本规律,即战争制胜之道,再运用于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制定出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实现实践致胜的目的。论文前两章,通过探究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发展历程,透视出毛泽东战争运思方式的形成渊源与历程。毛泽东军事思想吸收了古今中外的优秀军事理论成果,其理论渊源有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传统兵学智慧的吸收、运用和发展;二是批判地吸收资产阶级创造的军事思想;三是直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逐步产生、抗日战争时期的走向成熟、解放战争时期的不断完善和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创新发展四个阶段。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发展脉络中,探讨毛泽东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是如何运思加以解决,并进行理论概括,以及在推动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进程中所发挥出来的理论先导作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深深地植根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成功范例。毛泽东军事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是完整科学且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体现着毛泽东认识和把握战争问题的独特逻辑。首先是战争观和战争方法论。战争观是对战争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主要包括战争的起源、消灭、本质、性质,以及对待战争的根本态度等问题。毛泽东的战争观是对马列主义战争观的继承和发展,主要内容是揭示战争的最一般规律,包括认为战争的起源、存在的条件是私有制和阶级,战争的本质是政治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性质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两类,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是以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毛泽东的战争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战争观的动态展开,主要内容强调通过学习哲学,特别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伟大的认识工具,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坚持实践第一性,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实践基础上努力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符合一致。也就是通过调查研究,熟识敌我双方面的情况,找出行动的规律,并且运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毛泽东的战争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在军事领域内的具体应用,是一切从战争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通过敌我双方诸多要素的分析,从中发现内在的本质联系和主要矛盾,找出战争的客观规律,再制定出战争行动计划和方案,付诸战争实践。毛泽东高超的战争方法论,是在复杂多变的战争环境中赢得战争胜利的万变不离之宗。其次是对战争制胜之道的揭示。毛泽东从分析战争的制胜因素入手,阐明了战争规律的内涵和不同类型,进而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根本规律。毛泽东高度重视经济、技术、武器装备等战争客观物质条件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指出经济力、政治组织力、军力是战争双方力量强弱的主要制约因素,但并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赢得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是人不是物,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兵民才是胜利之本,战争力量的发挥要依靠人的自觉能动性。毛泽东强调要从战争双方诸多因素中,找出其主要的本质的联系,就是战争规律,认为战争规律有其特殊性,有不同类型,包括一般战争规律和特殊战争规律,以及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以此为指导,毛泽东详细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特点,从敌我双方的诸多因素中,综合为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双方优势和劣势的动态变化中,得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根本规律是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坚持战争的正义性质,动员和依靠人民战争,发展和壮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发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通过持久作战,在战略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在战役战斗中以强击弱,以多胜少,最终转弱为强,实现优劣势的转化,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革命战争的根本规律体现着新生事物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解决了人类军事史上如何在战略上实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军事难题。毛泽东在军事实践中再现了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特例,使之在战略上成为必然,体现为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中国革命战争以弱胜强的辉煌历程。最后,搭建从军事理论到战争实践的桥梁。毛泽东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概括总结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原则,体现了高超的战争指导艺术。从“十六字诀”到“十大军事原则”等,集中回答了人民军队作战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战法、战斗风格和作战保障等重大问题。其中包括军事的第一要义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最高指导原则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实质是牢牢把握军事行动的主动权,以我为主,争取军事自由,灵活机变;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总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基本的作战指导原则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各个击破敌人;备战才能止战,不打无把握无准备之战。不打则已,打则必胜。慎重首战,着眼于最坏可能性,做好多手准备等。这些充满着军事哲学智慧的战略战术,是人民军队长久的克敌制胜的法宝。论文最后阐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地位与价值。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长期实践检验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体系,在世界军事史上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当代中国国防建设、军队建设和未来作战的指导思想。科学地认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既要历史地、联系地把握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完整体系,又要在当代信息化战争的时代背景下,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原理,用以指导研究当代战争特点规律、以及未来作战的指导原则与战法,在新的实践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

王超[10](2015)在《论毛泽东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解放战争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对台方针政策。这些对台方针经过不断实践和发展,形成了毛泽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基本战略思想,“文卫武攻”就是毛泽东在基于一个中国的前提下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战略思想,同时,这也为后来中共“一纲四目”、“一国两制”等方针政策的提出定下了总基调。近些年来,学术界、理论界发表了大量关于毛泽东对台方针政策的学术论文及着作,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毛泽东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战略思想。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学术论文及专着,对关于研究毛泽东对台战略思想的主要成果,特别是在不同时期毛泽东在对台问题上战略思想的转变进行研究,其中毛泽东在台湾问题上“文卫武攻”战略思想是本文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重点。

二、粟裕与毛泽东的一次战略思想“交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粟裕与毛泽东的一次战略思想“交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1.2 关键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百科全书研究的主要专着和论文
        1.3.2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研究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5 研究理论及其说明
第二章 编纂概述
    2.1 军事百科全书的性质、特点
    2.2 军事百科全书的功用
    2.3 编纂指导思想及目的
        2.3.1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3.2 为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服务
    2.4 出版、修订与版别
第三章 编纂发展历程
    3.1 编纂历史背景
        3.1.1 新时期社会文化需求和军队建设总目标催生
        3.1.2 中国国防现代化和军事斗争准备迫切需要
        3.1.3 新军事革命强力推动
    3.2 编纂历程及阶段
        3.2.1 编纂的开创与奠基(1980~1986)
        3.2.2 编纂的专业化与全面建设(1986~2002)
        3.2.3 编纂的纵深化、系统化、多元化发展(2002~2016)
    3.3 编纂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
        3.3.1 兼具行政性和学术性的领导机构
        3.3.2 从临时性机构到正式定编的组织机构
    3.4 权威型的撰写和编审人员
    3.5 专业型的专门编纂人员
第四章 编纂理论与方法:博采、萃取与确定
    4.1 博采:基于军事科学研究成果
        4.1.1 “学科论”与军事百科全书总体设计
        4.1.2 以军事科学研究为基础
    4.2 萃取: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
        4.2.1 积淀与初建
        4.2.2 完善与架构
        4.2.3 传承与创新
    4.3 确定:系统工程的运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治性与客观性:科学考量标准
    5.1 坚持政治原则
        5.1.1 “事关国家和军队的科学文化基本建设”
        5.1.2 反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成果
        5.1.3 政治性问题的处理解决
        5.1.4 作为“武器”的军事百科全书
    5.2 秉持客观性
        5.2.1 人物条目评价原则的提出
        5.2.2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献资料研究与条目撰写审定
    6.1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文献资料
        6.1.1 编纂的广度、深度取决于文献资料的占有度
        6.1.2 基础建设与长远保存
    6.2 藏用并重
        6.2.1 文献资料建设
        6.2.2 文献资料核对
    6.3 条目专题资料与条目撰写、审定
        6.3.1 “因条而宜”建立条目专题资料系统
        6.3.2 收集、鉴别、取舍——以“段德昌”条目专题资料为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编纂特色与创新
    7.1 编纂内容
        7.1.1 知识内容:从填补空白到全面反映
        7.1.2 知识体系:在创新中发展
        7.1.3 文体语言:百科体裁与军事特色
    7.2 编纂实践
        7.2.1 “国家编纂体制”
        7.2.2 “小核心、大外围”的编纂机制
        7.2.3 与其他百科全书编纂模式之比较
    7.3 编纂现代化设想
        7.3.1 编纂技术平台现代化
        7.3.2 构建军事知识服务体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发展
    8.1 推动军事辩证法学科建设
        8.1.1 条目范畴的确定
        8.1.2 学科的建立
        8.1.3 在发展中调整
    8.2 拓展军队政治工作学科范畴
        8.2.1 学科之争
        8.2.2 学科体系的完善
    8.3 夯实军事法学科研究基础
        8.3.1 学科的增设
        8.3.2 填补军事法研究空白
    8.4 构建军事装备学科理论体系
        8.4.1 反映军事装备知识增长
        8.4.2 创新发展军事装备理论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9.1 解放军军战史若干重要问题
        9.1.1 长征“密电事件”的争论
        9.1.2 西路军相关条目的表述
        9.1.3 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问题
        9.1.4 对百团大战的认识和评价
    9.2 军事人物相关问题
        9.2.1 清除“左”的影响——以被错杀人物条目为例
        9.2.2 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以“项英”“粟裕”条目为例
        9.2.3 人物评价“功是功,过是过”——以“林彪”条目为例
        9.2.4 人物图片阐释知识语言
        9.2.5 解放军“军事家”的论证和确定
        9.2.6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人物评价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中国红色经典电影的话语权力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红色经典电影
        二、关于话语权力与电影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红色经典电影与话语权力的运作
    第一节 红色经典电影
        一、“红色经典”的界定
        二、红色经典电影的发展
        三、红色经典电影的类型
    第二节 话语权力理论
    第三节 红色经典电影中的话语权力呈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红色经典电影的国家权力建构(1949-1977)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红色经典电影的社会背景
        一、新生国家政权的合法性
        二、计划经济凸显国家意志
        三、厚重的革命文化历史
    第二节 “十七年”时期红色经典电影的国家话语表达
        一、红色政权的显性宣传
        二、革命英雄构筑红色记忆
        三、1960年电影《红旗谱》:透视国家话语权力的合法性
    第三节 “文革”时期红色经典电影的现实境况
    第四节 “文革”时期红色经典电影的国家权力呈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红色经典电影的双重话语叙事(1978-2000)
    第一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复苏与探索
        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
        二、经济上的改革开放
        三、个人思想的解放
    第二节 双重话语主体的融合与共生
        一、凸显对“人”的关注
        二、真实的革命英雄
        三、历史史诗的展演
    第三节 1991年电影《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人民战争的胜利
        一、《大决战之淮海战役》的历史画卷
        二、纪实的美学追求
        三、军民鱼水情的歌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红色经典电影多元话语的共谋(2001-2019)
    第一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社会转向
        一、消费文化的异军突起
        二、官方权力机构的助推
        三、媒介技术的更新迭代
    第二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影像塑形
        一、大众话语权力的僭越
        二、资本聚合下的审美体验
        三、主流话语下的拟红色经典
    第三节 2017年电影《建军大业》: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实践
        一、《建军大业》的现代书写
        二、年轻英雄的追求与反抗
        三、家国同构的主旋律弘扬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述评
        (一)涉及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相关史料
        (二)涉及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
    第一节 对马克思主义国际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二、列宁:“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的继承发展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智慧的借鉴吸收
        一、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联盟”思想
        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理念
    第三节 对中国共产党国内统战工作经验与教训的科学总结
        一、对大革命时期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经验教训的汲取
        二、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错误的批判总结
        三、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的借鉴发挥
第二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演进历程
    第一节 拥护国际和平阵线,反对德日意侵略阵线(1935 年 12 月—1939 年 9月)
        一、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提出
        二、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初步阐述
        三、“不是反对一切帝国主义”,拥护国际和平阵线
        四、坚定抗战必胜信心,提出争取外援办法
    第二节 组织国际反帝统一战线(1939 年 9 月—1941 年 6 月)
        一、用革命的统一战线对抗反革命的统一战线
        二、利用矛盾,部分突破共产国际指示
    第三节 重建、坚持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41 年 6 月—1945 年 8 月)
        一、重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二、关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发展与扩大
第三章 反对国际绥靖主义
    第一节 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一、委婉、私下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二、直接、公开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第二节 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
        一、国民党反共投降危险的国际背景
        二、拉开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序幕
        三、掀起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高潮
        四、落下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帷幕
    第三节 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
        一、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
        二、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的缘由
    第四节 关注、批评美日谈判
        一、“劝告英美勿对日容忍,勿蹈张伯伦覆辙”
        二、“美国绝不应听信日本的阴谋,与日本订立任何的妥协”
第四章 正确处理同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
    第一节 终止从属关系,实现独立自主
        一、灵活抵制苏联、共产国际的错误指挥
        二、开展整风运动,强化独立自主政治路线
        三、支持共产国际解散,终止双方从属关系
    第二节 声援苏联卫国战争,调整国共关系
        一、关注苏德战局,坚信苏联必胜
        二、纠正党内悲观情绪,鼓舞全党必胜信心
        三、明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相结合
    第三节 坚持爱国主义,践行国际主义
        一、坚持爱国主义,婉拒苏方不合理要求
        二、践行国际主义,战略策应苏军
    第四节 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转移与回归
        一、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转移
        二、苏联重拾远东影响力
        三、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回归
第五章 争取、开展同美国的合作
    第一节 对美国形象认知的转变
        一、批评美国充当日本侵华帮凶
        二、“应与英美作外交联络”
    第二节 从中外记者团到美军观察组
        一、冲破国民党新闻封锁
        二、影响美国对华政策制定
    第三节 借助美国调处,促进国内政治改革
        一、签署《延安协定草案》
        二、“必须攻掉”美国政府的扶蒋主张
    第四节 批评、应对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一、美国对华政策从扶蒋容共滑向扶蒋反共
        二、“我们反对美国政府扶蒋反共的政策”
第六章 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及日本人民反战运动
    第一节 重视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一、组织召开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会
        二、关心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第二节 支持日本人民开展反战运动
        一、阐述支持日本人民反战运动的缘由
        二、提出争取日本士兵及宽待俘虏的办法
        三、援助野坂参三来华开展反战工作
第七章 关注、参与国际政治、军事局势
    第一节 认同、支持同盟国反法西斯世界战略
        一、围绕反法西斯世界战略问题展开论战
        二、关注欧洲第二战场开辟问题
        三、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阴谋
    第二节 关注、回应同盟国高层会议
        一、对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二、对开罗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三、对德黑兰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四、对雅尔塔会议及波茨坦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第三节 关注、参与联合国创建事宜
        一、关注联合国创建事宜
        二、“旧金山会议我们要参加”
第八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节 既要广泛联合,又要区别对待
    第二节 以必要的斗争,求必需的团结
    第三节 坚持原则性,讲究灵活性
    第四节 立足自力更生,努力争取外援
    第五节 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
    第六节 两条统一战线,相互促进配合
第九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
    第一节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意义
        一、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及谣言,扩大了中共的国际影响力
        二、抑制国民党反共摩擦,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为中共争取到了外援,加速了抗战胜利进程
        四、战略配合盟军作战,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
        五、为新中国的外交工作积累经验、培育人才、奠定基础
    第二节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为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原则性指导
        二、为新时代谋求合作共赢,促进地区和平提供启发性思考
        三、为应对美国贸易霸凌主义提供方法论支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年谱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5 基本概念界定
第二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溯源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反投降斗争理论
        2.1.1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民族投降主义的理论
        2.1.2 列宁、斯大林反对民族投降主义的理论
    2.2 中华民族历史上关于民族气节的优秀传统文化
        2.2.1 威武不屈
        2.2.2 反抗侵略
        2.2.3 和合统一
        2.2.4 忧国忧民
第三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缘起
    3.1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与诱降
    3.2 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的绥靖与劝降
    3.3 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妥协与投降
第四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维度与内涵
    4.1 夯稳基石:高举团结、抗战、进步旗帜最大限度地孤立投降派
        4.1.1 高举团结旗帜,巩固扩大抗战阵营
        4.1.2 高举抗战旗帜,反对中途妥协投降
        4.1.3 高举进步旗帜,勇当民族中流砥柱
    4.2 强化保障:以军事与法制手段保障反投降斗争顺利开展
        4.2.1 加强惩治汉奸的法制建设
        4.2.2 加强军事打击震慑投降分子
    4.3 整党建党: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反投降斗争领导权
        4.3.1 巩固党的团结与统一对于反投降斗争的重要性
        4.3.2 开展党内两条战线斗争是反民族投降主义的重要前提
        4.3.3 巩固党组织是取得反投降斗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4.4 构建心防:加强文化建设占领道德制高点保持对投降派精神打击
        4.4.1 加强党的宣传媒体建设揭露汪精卫集团的卖国投降的活动
        4.4.2 驳斥汪精卫的汉奸理论
        4.4.3 加强抗战文艺建设铸就民族精神
        4.4.4 反对日汪的奴化教育
    4.5 争取外援:发挥国际正义力量的作用进行反投降斗争
        4.5.1 阐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外交路线
        4.5.2 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共产国际紧密配合开展反投降斗争
        4.5.3 争取英美等反法西斯国家援助开展反投降斗争
        4.5.4 联合其他国家人民革命力量开展反投降斗争
    4.6 组织群众:反投降斗争的根本方法
        4.6.1 群众是取得反投降斗争胜利的决定力量
        4.6.2 反投降与维护群众利益紧密集合
        4.6.3 在反投降斗争中注重改进群众工作方法
第五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实践与成效
    5.1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初起阶段(1935. 1——汪精卫出逃)
        5.1.1 对反投降斗争的基本认识
        5.1.2 反投降斗争的初步尝试
    5.2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高峰阶段(汪精卫出逃——汪伪政府成立)
        5.2.1 毛泽东对时局的研判与反投降斗争部署
        5.2.2 驳斥汪精卫的投降主义言论
        5.2.3 开展反投降的军事斗争
        5.2.4 开展反投降的宣传和文化斗争
        5.2.5 开展反投降的外交斗争
        5.2.6 开展反投降的群众运动
        5.2.7 开展国民参政会内的反投降斗争
        5.2.8 开展反投降暗流的斗争
    5.3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后续发展阶段(汪伪政府成立——抗战胜利)
        5.3.1 强化反投降的宣传和文化斗争
        5.3.2 强化伪军和伪组织工作
        5.3.3 继续开展外交反投降斗争
        5.3.4 强化反投降暗流的斗争
        5.3.5 抗战胜利后对汉奸的揭发、逮捕与审判
第六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鲜明特色
    6.1 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6.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抗战反投降斗争实际相结合
        6.1.2 对中华民族固有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6.1.3 注重对反投降主义传统性的扬弃
    6.2 依靠群众:彰显人民性
        6.2.1 汪精卫因充当日寇傀儡得不到群众
        6.2.2 蒋介石因独裁专制限制群众运动
        6.2.3 毛泽东因坚决抗日反投降能够彻底发动群众
    6.3 宏大视野:兼具国际性和民族性
        6.3.1 驾驭反投降斗争各种力量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6.3.2 指导思想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6.3.3 审判投降分子方法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6.4 云谲波诡:凸显复杂性
        6.4.1 国际形势的变换扑朔迷离
        6.4.2 反投降的对象浑成难辨
        6.4.3 各种矛盾纠缠交织
    6.5 惟精惟一:彰显完美性
        6.5.1 与近代中国几次反投降斗争相比,彰显完美性
        6.5.2 与国民党反投降斗争相比,彰显完美性
第七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价值”
    7.1.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的历史价值
        7.1.1 确保抗战坚持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
        7.1.2 完美演绎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7.1.3 为后来的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7.2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精神文化价值
        7.2.1 铸就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抗战精神
        7.2.2 为探询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的精神沉沦和人格沉沦提供了一把钥匙
    7.3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当代价值
        7.3.1 为应对美、日等对中华民族的现实威胁和侵略提供了精神支撑
        7.3.2 绝不屈服地创造了反击美国贸易战的经典范例
        7.3.3 为打击各种民族分离主义的卖国行径提供了理论武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5)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八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革命
        2.1.2 精神
        2.1.3 革命精神
        2.1.4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
    2.2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革命精神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革命精神的论述
        2.2.2 毛泽东对革命精神的论述
        2.2.3 邓小平对革命精神的论述
        2.2.4 江泽民胡锦涛对革命精神的论述
        2.2.5 习近平对革命精神的论述
第3章 八一精神的形成
    3.1 八一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
        3.1.1 大革命失败后激烈的阶级斗争形势
        3.1.2 中国共产党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实践
    3.2 八一精神形成的理论来源
        3.2.1 八一精神的理论灵魂是马克思主义
        3.2.2 八一精神的思想源流是中共早期领导人相关论述
        3.2.3 八一精神的红色元素是早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
    3.3 八一精神形成的文化根基
        3.3.1 八一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3.3.2 八一精神是对江西赣鄱文化精髓的升华
        3.3.3 八一精神是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借鉴
第4章 八一精神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4.1 八一精神的内涵
        4.1.1 听党指挥、追求真理
        4.1.2 百折不挠、敢为人先
        4.1.3 勇于牺牲、一心为民
    4.2 八一精神的基本特征
        4.2.1 八一精神的实践性
        4.2.2 八一精神的先进性
        4.2.3 八一精神的创造性
第5章 八一精神的演进逻辑和主要功能
    5.1 八一精神的演进逻辑
        5.1.1 八一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源头
        5.1.2 八一精神是苏区精神的起点
        5.1.3 八一精神是长征精神的雏形
        5.1.4 八一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前驱
        5.1.5 八一精神是西柏坡精神的先导
    5.2 八一精神的主要功能
        5.2.1 八一精神的旗帜功能
        5.2.2 八一精神的凝聚功能
        5.2.3 八一精神的导向功能
        5.2.4 八一精神的激励功能
        5.2.5 八一精神的育人功能
第6章 八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6.1 八一精神的历史地位
        6.1.1 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
        6.1.2 八一精神是人民军队的建军灵魂
        6.1.3 八一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发展
        6.1.4 八一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节点
    6.2 八一精神的时代价值
        6.2.1 八一精神蕴含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定力
        6.2.2 八一精神折射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的价值追求
        6.2.3 八一精神彰显了人民军队勇往直前的本色风骨
        6.2.4 八一精神诠释了共产党人奋斗为民的家国情怀
第7章 八一精神的弘扬和发展
    7.1 八一精神弘扬和发展面临的形势
        7.1.1 八一精神弘扬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7.1.2 八一精神弘扬和发展的时代挑战
    7.2 八一精神弘扬和发展遵循的原则
        7.2.1 坚持把握共性与突出个性相融合
        7.2.2 坚持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7.2.3 坚持协同创新与教育宣传相契合
    7.3 八一精神弘扬和发展的基本路径
        7.3.1 深耕不辍:推进八一精神的研究与阐释
        7.3.2 深化认同:增强八一精神的教育与认知
        7.3.3 深入笃行:聚焦八一精神的塑造与实践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粟裕的军事战略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作为军事指挥员, 应该懂得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个指挥员对战略问题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有了清醒的头脑, 才能运筹自如地指挥作战。”
“战争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对比, 也是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 是各种力量的总决赛。”
一旦战争爆发, 将不是“围剿”与“反围剿”的重复, 而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战, 是敌我双方在全国诸多战区、战场的交锋与较量
系统提出未来反侵略战争的战略战术构想

(8)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一、组织机构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四) 课题组
    二、运行机制
        (一) 项目建设
        (二) 基地建设
        (三) 团队建设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二) 工程成果丰硕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一) 经典着作编译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一) 建设概况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一、总体部署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一) 基础理论教材
        (二) 重点学科教材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四) 其他重点教材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一、学术交流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二、人才培养
        (一) 开展国情调研
        (二) 进行国外考察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一、理论读物
        (一) 学习读本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一) 报刊
        (二) 电视
        (三) 网络
        (四) 微式宣传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一) 扩大宣传范围
        (二) 丰富宣传形式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一) “四大平台”建设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一) 健全学科体系
        (二) 完善教材体系
        (三) 构建人才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9)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哲学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引言:毛泽东何以能成为伟大的军事家?
第一章 理论渊源
    第一节 批判继承中国古代军事智慧
    第二节 批判吸收资产阶级军事思想
    第三节 继承创新马列主义军事理论
第二章 发展历程
    第一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逐渐形成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走向成熟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发展完善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创新发展
第三章 战争观和战争方法论
    第一节 战争观
    第二节 战争方法论
第四章 战争制胜之道
    第一节 战争制胜因素
    第二节 善于把握战争规律
    第三节 掌握中国革命战争的根本规律
第五章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第一节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第二节 掌握主动,灵活机变
    第三节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第四节 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第五节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第六节 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第六章 地位与价值
    第一节 影响深远的科学体系
    第二节 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三节 推动创新的思想武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论毛泽东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学术观点述评
    1.4 研究方法
2 毛泽东对台湾问题的基本认识
    2.1 甲午战争后的台湾
    2.2 国共内战后的台湾
3 影响毛泽东对台战略思想的各种因素
    3.1 台湾岛内因素的影响
    3.2 大陆内部因素的影响
    3.3 外部国际因素的影响
4 毛泽东在台湾问题上“文卫武攻”的战略思想
    4.1“武攻”思想与“武力解放”的战略构想
        4.1.1 以武力方式直接解放台湾的战略构想
        4.1.2 以武力方式分步解放台湾的战略构想
    4.2“文卫”思想与“和平解放”的战略设想
        4.2.1 因时而动,提出“和平解放”
        4.2.2 开辟渠道,寻求国共接触
    4.3“文卫武攻”思想正式形成与和平统一思想的发展
        4.3.1 炮击金门成为“文卫武攻”思想的具体形式
        4.3.2“一纲四目”成为“文卫武攻”思想的理论基础
        4.3.3“文卫武攻”思想为解决台湾问题奠定了坚实的法理基础
5 毛泽东“文卫武攻”战略思想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启示
    5.1 解决台湾问题要牢牢把握“两个立足点”
        5.1.1 解决台湾问题要牢牢把握“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不动摇
        5.1.2 解决台湾问题要牢牢把握反对“台独”的基本立场不改变
    5.2 解决台湾问题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5.2.1 解决台湾问题要处理好两岸关系
        5.2.2 解决台湾问题要处理好中美关系
    5.3 解决台湾问题要始终坚持“两手准备”
        5.3.1 解决台湾问题要始终坚持“和平统一”的愿望不动摇
        5.3.2 解决台湾问题要始终坚持“武力反独”的底线不放弃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粟裕与毛泽东的一次战略思想“交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D]. 关泠. 河北大学, 2020(02)
  • [2]中国红色经典电影的话语权力变迁研究[D]. 李嘉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D]. 李国亮. 湘潭大学, 2020(12)
  • [4]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D]. 周玉文. 湘潭大学, 2018(04)
  • [5]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
  • [6]八一精神研究[D]. 敖四江.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7]粟裕的军事战略思想[J]. 朱楹. 百年潮, 2017(08)
  • [8]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9]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哲学透视[D]. 王胜杰.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1)
  • [10]论毛泽东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思想[D]. 王超.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2015(11)

标签:;  ;  ;  ;  ;  

苏羽与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对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