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开发银行驻华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唐敏在文章中写道,小额贷款可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亚洲开发银行驻华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唐敏在文章中写道,小额贷款可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一、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撰文认为——小额贷款能解农户增收大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周志波[1](2019)在《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全球农业资源环境呈现总体持续恶化趋势,农业生产基础环境不断遭到侵蚀和破坏,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威胁到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形势也不容乐观,同时面临内源性面源污染和外源性面源污染的双重压力,这将严重制约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审议农业绿色发展的文件时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因此,研究农业面源污染规制问题,具有宏大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战略意义。理论研究表明,环境税在点源污染规制方面比较有效,发达国家的政策实践也证实,环境税规制点源污染具有有效性。但是,环境税制度能否向农业面源污染延伸呢?如果可行,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是否有效呢?由此,提出本文研究的科学问题——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是否具有有效性?本文将在既有文献的研究基础上,建立基准分析框架,利用实验经济学、博弈论、制度经济学等方法,分析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问题,随后放松相关经济假设,寻求最优的环境税政策工具组合,并就具体的制度设计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趋势、经济规制理论基础及规制工具选择。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全球和国内农业面源污染发展态势,阐述农业面源污染产生和规制的相关理论,分析各种规制政策工具的比较优势。(2)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在外部性内生化和有条件的完全信息情境下,构建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基准分析框架,主要运用博弈论、实验经济学等方法,从效率性和稳定性两个维度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环境税机制和集体罚款机制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进一步放松基准模型假设,引入减排成本信息不对称和污染者异质性,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集体罚款和污染总量型环境税机制下污染者的合作共谋行为,对两种机制的有效性进行再检验。(3)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优政策工具组合。进一步细化农业生产过程,在一个局部均衡分析框架下,研究基于环境税和环保补贴的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的政策效应,并据此得出最优的政策工具组合。(4)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设计。根据理论研究结果,就中国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模式选择、制度要素设计和配套制度建设等提出具体建议。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可行性。从技术层面讲,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技术可行性,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作用的比较优势。从政治层面讲,只要制度设计科学合理,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政治可行性。(2)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有效性。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比较分析发现,要素投入型环境税、产出水平型环境税两种机制在效率性和稳定性方面都令人满意。以规制效率性、实验组间稳定性和博弈轮次间稳定性三个指标为依据,对几种机制的优先级按由高到低排序为:要素投入型环境税→产出水平型环境税(与要素投入型环境税基本相当)→污染总量型环境税→集体罚款→污染总量型环境税—补贴。(3)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双向激励。实现社会最优的方法很多,但最优的环境税规制政策组合包含三大工具,即要素投入型环境税、产出水平型环境税、绿色农业发展补贴。(4)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科学的制度设计以确保合意性。在制度模式选择层面,要坚持财政中性改革原则,实行政策预告、试运行、专款专用等制度,并防止出现“框架效应”。在税制要素设计层面,需要重点关注规制对象、规制标准和规制手段,可以通过间接规制达到政策目标。在配套制度建设层面,需要从法律法规、财政预算、农业技术推广认证、工程技术和强制管制等方面加强保障。本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结果,对农业面源污染规制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1)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分类施策。农业面源污染的规制应当根据面源污染的不同特征和各种规制政策的适用范围,进行分类规制、综合施策。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性比较优势,在污染排放弹性大、污染损害小且环境破坏可逆的情境下才能得到有效发挥。(2)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双向激励。农业面源污染的规制,需要从正向和反向两个方面同时给予面源污染者激励,建立一种双向激励机制,以更好地实现环境政策目标。(3)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纠正政策偏差。本文的研究表明,要素投入型环境税和产出水平型环境税,在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具有效率性和稳定性,并且相对其他机制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建议调整当前关于污染性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品和农业产出品的增值税政策,实行统一的增值税税率。一方面,理论上的增值税制度要求实行单一的税率,并尽量减少免税和不征税的环节,以保持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另一方面,对污染性要素投入品和产生污染较多的农产品征收统一的增值税,有利于纠正免税或实行低税率政策可能诱导面源污染过度排放的政策偏差。本文的研究可能存在四个方面的创新:(1)信息约束下的间接规制。鉴于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随机性和不易观测性,在信息不对称的约束条件下,突破传统庇古税(Pigouvian tax)理论的直接规制框架,按照间接规制思路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规制,规避了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相关信息需求。(2)面源污染外部性的内生化。在有条件的信息不对称情境下,考虑污染者与环境之间的反馈效应,假设农业面源污染者本身受到污染的影响,将面源污染的环境负外部性内生化,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环境税机制及集体罚款机制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3)实验经济学方法的适切应用。在环境税并未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实际单独征收的背景下,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对政策情境进行模拟,使得研究结论更具可信性、政策建议更具可行性。(4)统一框架下的政策模拟。构建一个基准框架,将四种环境税机制和集体罚款机制放在同一框架内进行比较分析,以无规制的情境为基准,模拟了各种规制机制的政策效应,并根据效率性和稳定性两个层面的三个指标,对各种规制机制进行排序。

常健[2](2016)在《论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法律规则完善——以村镇银行为核心》文中指出作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提出"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该文件的出台表明我国开始从原有农村金融机构的"存量调整"进入农村金融"增量发展"的新时期。[1]2005年至今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均关注农村金融的发展,将农村金融改革列为重要的议题。为顺应中央发展农村金融的要求,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颁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后,2007年中国银监会先后发布《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贷款公司组建审批工作指引》《农村资金互助社组建审批工作指引》《农村资金互助社示范章程》《关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监督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村镇银行监管的意见》《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关事宜的通知》等规章制度。依据上述规则,大量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破茧而出。依据中国银监会2013年的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底,全国组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含筹建和开业)包括:1071家村镇银行、14家贷款公司和49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小额贷款公司数据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394家。[1]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是自2006年开始的本轮农村金融"增量"改革的结果,被监管层寄予厚望。改革至今已近8年,改革的成效是否达到了银监会制度设计的初衷?银监会相关法律制度设计是否存在漏洞?这些事项均关涉此次农村金融改革的成效,详细梳理改革思路、评价改革效果、完善相关法律规则,是改革深入有效发展的基本保障。

黎骅锋[3](2014)在《河源市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用了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两种方法进行论述。文章首先分析了小额信用贷款的含义和特点,进而明确农村小额信贷的内涵。文章还对小额信贷产生的背景、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小额信贷模式的相关理论等几个方面来进行了分析。河源地处欠发达地区,小额农贷发展相对滞后,其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各种矛盾更为复杂、更为特殊。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可以推动加快农村的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步伐,特别是在农业、林业、渔业等各个产业方面,这有助于加快农村贫困农户增收的步伐。笔者在相关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河源市实际情况的全面了解,重点阐述河源农村地区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的主体运作情况、小额信用贷款2009年到2013年的发放状况、河源市小额信贷业务的运行模式以及河源市发放贷款的管理流程。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剖析了不同发放主体之间机构特征、信用风险管理以及信贷产品供需方面的特点,总结出河源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河源市是一个山区城市,小额信贷发放主体在服务“三农”的大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有利于河源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民增收。本文归纳了河源市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现状以及实际操作中暴露出问题,进一步运用swot剖析的方法对河源市实现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阐述。结合河源市的实际情况和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总结出河源农村地区实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王超[4](2014)在《包容性视角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文中认为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提出包容性增长的经济发展理念,强调所有国家应该拥有经济发展的平等机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公平的建设,贫困的减少和自然环境的保护。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亚洲博鳌论坛上把包容性增长理念继续深化,提出包容性发展,进一步强调经济发展要惠及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共同富裕和以人为本的发展。包容性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正是基于上述理念而提出的命题。为了验证该命题,本文通过相关理论借鉴与研究评述,阐释了包容性旅游的理论分析框架,为研究打下了学理基础。在摸清学理基础之后,本文总结了当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并分析了这些模式的不足与启示,以了解研究的必要性与创新性。基于上述文献分析,研究提出包容性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的设计思路。这个设计思路是基于政府主导均等发展机会、企业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制度保障村民话语权利、鼓励发挥公民组织作用、倡导游客参与社区建设、重视旅游环境包容发展等六个基本假设,进行模式的陈述。为了验证模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采用了国际和国内的典型案例调查办法。研究首先选择印度和泰国这两个典型的旅游国家作为国外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印度政府可以从发展旅游的顶层设计入手,引导企业力量参与旅游开发,依法保障弱势群体的话语权。泰国政府鼓励公民组织和游客参与景区建设,以发展少数民族山区的旅游事业,促进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同步发展。研究又对贵州省的三个发展旅游的典型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逐步深入的调查。第一次采用田野调查,结果发现开始设计的模式有不符合地方旅游发展特点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指导实际工作开展的毛病。因此进行了相应的修正,进而提出了生产参与型、全民参与型和决策参与型三种模式,并针对这三种模式设计了相应的旅游包容性开发的实践指标体系。第二次采用问卷调查,检查理论层面的模式与现实发展的匹配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模式指标体系的修正,并通过问卷数据的主成分分析,找到促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包容性开发的关键因素。上述研究工作具有以下两个意义:在理论贡献上,系统梳理了包容性视角下旅游开发模式的理论根源,第一次将包容性增长理论体系运用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并提出和修正了包容性视角下旅游开发模式的基本理论模型,为完善旅游开发模式理论体系做出了贡献;在实践活动中,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如何促进旅游经济有质量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整个研究的结论是:要推进贵州少数民族景区经济与社会的双轨发展,必须考虑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发展特点,并基于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做强当地旅游企业,做好社会公益事业,保障村民话语权,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以共同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因此,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包容性发展,应做好以下几个事情:一是正确分析旅游目的地所处生命周期的发展特点,针对性地做好旅游包容性发展规划;二是制定科学系统的旅游开发政策,营造均等发展机会的氛围;三是支持景区相关企业做强自身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四是完善景区弱势群体话语权利制度,做好基层善治;五是培育公民组织发展的土壤,鼓励各种公民组织发挥作用;六是引导景区企业和居民积极与游客互动,建立奖励机制来鼓励游客参与景区发展;七是以制度规范与监督奖惩并行的方法,推动旅游景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文昌[5](2013)在《本刊执行总编朱敏对话国务院参事汤敏:如何应对潜伏的黑天鹅》文中认为Q朱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A汤敏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常务理事长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经济系博士。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家、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兼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专家成员。着有《亚洲成长三角区区域间经济合作的一种新形式》等学术专着,主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一、二、三集)》,并发表亚洲经济、中国宏观经济、部门经济、金融改革及教育改革方面的论文百余篇。

卓骏,倪日群,黄颖锐[6](2012)在《温州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发展途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商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供需双方对接存在的问题和工商资本参与资金供给的可能性,总结出工商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本文认为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大有可为,但实际实施中可能存在许多障碍和不足,需要政府完善好制度等顶层设计为工商资本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吴国起[7](2011)在《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改革研究》文中指出消除贫困,实现经济社会繁荣进步,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经济高速增长和积极的扶贫政策支持,我国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成为全球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在此过程中,作为积极扶贫政策载体的财政扶贫资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近年来贫困人口减少速度逐渐放缓、对贫困问题认识的深化以及公共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日益强化,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制度性缺陷和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实现“贫困人口显着减少、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迫切需要在进一步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同时,充分借鉴国际上推进减贫与发展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通过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来切实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从国际减贫与发展事业的进程以及发展援助理念的演变过程来看,过去三十多年,恰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理念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私营部门扩展到公共部门,并通过多、双边发展援助机构将发展领域的绩效管理一“发展绩效管理”理念向发展中国家渗透和推广的阶段。西方国家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强调建立目标导向、财政控制、绩效评估、公众参与和监督四大机制。以此为基础,“发展绩效管理”结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援助的实践,更加强调制定战略规划和绩效目标、采用结果导向型框架对绩效进行监测与评价、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各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机制、加强人力资本投入和机构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性。借鉴上述理念和经验做法,我国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可包括扶贫战略规划和政策框架、绩效目标与指标体系、滚动预算和项目库、绩效评价与结果运用、问责和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等五大要素。其中,制定战略规划是前提,设定绩效目标和指标体系是对战略规划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判断是否实现预期结果的重要依据,编制滚动预算是有效衔接战略规划与年度绩效计划的重要环节,开展绩效评价是重要手段,利用评价结果强化问责和各利益相关者充分参与是实现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目标的保障。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直接针对贫困地区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战略以来,特别是通过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我国在强化扶贫开发组织体系、瞄准扶贫对象、完善制度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研究表明,我国的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与贫困人口收入增长、贫困人口减少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绩效。但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扶贫资金投入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我国农村的减贫速度却渐趋放缓、扶贫效益逐步降低。除了扶贫难度加大、脱贫成本上升等客观因素外,深层次的原因是现行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体制上表现为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扶贫责任划分不够清晰;扶贫重点县作为扶贫的重要平台缺乏动态调整机制;扶贫资金多部门、分散管理,难以有效形成合力。在机制上表现为资金分配缺少正向激励;扶贫资金投入的目标瞄准存在偏离;贫困人口参与程度低;缺乏全面、系统、有效的监测评价体系和问责制度;对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作用重视不足等。在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中落实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理念,首先要求结合我国现阶段农村贫困的基本特征,明确扶贫战略规划的基本思路,即把显着减少贫困人口、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作为首要目标,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战略重点,坚持以开发式扶贫为主、开发扶贫与救助扶贫有效衔接的指导思想。为将扶贫战略规划落到实处,应沿着探索-完善-成熟三个阶段依次演进的路线图,从七个方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一是理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提高识别和瞄准贫困人口的准确度;二是对扶贫重点县进行动态调整,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三是以绩效为基础进行资金分配,有效发挥绩效评估结果的作用;四是有机整合财政扶贫资源,切实形成合力;五是完善滚动预算和项目库,增强长期战略规划与年度绩效计划之间的联系;六是完善绩效目标导向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七是建立各利益相关者充分参与、合作共赢的机制。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相比较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理论分析为基础,理清西方发达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政府绩效管理改革与国际开发援助机构发展绩效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总结提炼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对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绩效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启示。二是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般原理,对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和分类,分析各方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的博弈关系,就构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共赢机制提出建议。三是客观分析我国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改革进展、存在问题和面临挑战,并就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改革的路线图和体制机制创新提出设想和建议。

刘广清[8](2011)在《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有了长足发展,截至2010年7月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经发展到一万多家,其中依法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已经达到6000家左右,位居全国前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需要大量的金融支持。1993年,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国家各专业银行要尽快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按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运行,加剧了农村资金外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本文正是基于农村金融供需所面临的这一事实,为了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对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进行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引言,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第二章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的基础理论,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论述了合作社、资金互助及运行机制的基本概念,其次阐述了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合作金融理论、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第三章分析了农民行为特征和农民金融需求特征。分析了我国和河北省农村金融现状,得出农村资金流出严重的结论。接下来,从资金需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角度分析,对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进行可行性研究。第四章对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运行机制进行系统性构建。分别从运行机制构建原则、机构设置、股权管理、信贷规则和财务管理角度进行研究。第五章对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业务提出对策建议,包括制度供给对策、监督机制对策和培训教育对策。第六章把河北省顺平县广兴蔬菜专业合作社作为典型案例,系统描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组织从组建到业务管理的各种实务,为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提供参考。第七章为本文的研究结论。

胡晓媛[9](2011)在《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农村小额信贷在我国诸多省份开始运作,并取得一定成绩,使部分穷人摆脱了贫困。而吉林省属于我国欠发达地区之一。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数据显示全国人均GDP 22698元,而吉林省人均GDP 18126元,后者明显小于前者。又据重庆市统计局2008年数据表明吉林省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2829元和4933元,很显然农民收入远远低于城镇收入。为了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状况,在2006年2月2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制定了《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草案)》第十二条中明确提出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更好地发挥服务于“三农”的主力军作用。在推进我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金融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农村信用社充当重要作用;在推行我省农村小额信贷的进程中,农村信用社起到核心作用。但在现有模式的运作下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如信贷期限不合理、信贷业务效率低、风险防范系统不完善,这将很难保证为农户提供可持续性的信贷服务。本文针对农村信用社在推行小额信贷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问题的内外部原因,如农村资金容量存在巨大缺口、政策导向偏移、对小额信贷的本质认识欠缺、信贷管理存在漏洞及信贷系统功能落后。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可行性措施,以便农村小额信贷能够持续、平稳地运行。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小额信贷运作模式的理论,分别对国外三种农村小额信贷运作模式加以对比分析,介绍了国内农村小额信贷运作较成熟的两个地区模式,并分析了国内外模式的区别,同时总结出有利于我国借鉴的成功经验。其次介绍了吉林农村信用社推行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对其实际状况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和数据,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某一地区影响农户小额信贷的各方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验证农村小额信贷有助于提高农户收入的可行性。文章最后针对现存问题,以农村信用社可持续性地推广农村小额信贷服务为出发点,将GB模式本地化为农村信用社所用,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健全小额信贷法律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高信贷服务效率;引入保险机制作为保障等,这些建议的有效实施将大大促进我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朱兴荣[10](2009)在《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存贷款持续增加,金融服务已覆盖了绝大部分农村地区。但由于历史和体制性的原因,我国农村在发展过程中仍处于相对弱势状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安排没有充分考虑我国小农经济占主体的农村经济基本特点和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缺乏针对农村分层次金融需求特点的整体性农村金融体系设计,农村金融改革滞后、金融供给不足以及金融需求与供给严重不匹配等,这些问题在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情况尤为突出。由于广东省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偏高,第二、三产业发展不充分。这些地区普遍存在农业人口数量众多、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与较大的农业占比不相对称的问题,从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一方面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决定了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农村金融的发展滞后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因此,对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定量分析等方法,重点阐述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历史,介绍历次改革的政策出发点、出台的各项政策及其实际达成的效果,分析总结历次改革未能达到理想效果的原因以及可为当前及今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借鉴的经验教训。总结印度、泰国、孟加拉国等“世界范围的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并以肇庆、汕尾、清远等三个广东省欠发达地区为为例,分析了该类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以及现行的有关政策执行效果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二、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撰文认为——小额贷款能解农户增收大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撰文认为——小额贷款能解农户增收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总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标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理论框架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点
        1.4.1 信息约束下的间接规制
        1.4.2 面源污染外部性的内生化
        1.4.3 实验经济学方法的适切应用
        1.4.4 统一框架下的政策模拟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借鉴与术语界定
    2.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主流研究
        2.1.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的发轫
        2.1.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效应机制
        2.1.3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效率问题的质疑
        2.1.4 农业面源污染者的合作共谋问题
    2.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理论前沿
        2.2.1 合作共谋因素和团队绩效机制的引入回应质疑
        2.2.2 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引领理论前沿
        2.2.3 政治经济学视角的研究得到更多关注
    2.3 相关研究评述
        2.3.1 国内外研究对比
        2.3.2 相关研究的贡献
        2.3.3 相关研究的不足
        2.3.4 今后研究的方向
        2.3.5 本文研究的理论贡献
    2.4 理论借鉴
        2.4.1 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相关理论
        2.4.2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的相关理论
    2.5 基本概念界定
        2.5.1 污染
        2.5.2 环境税
        2.5.3 规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规制政策工具比较
    3.1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
        3.1.1 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
        3.1.2 全球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
        3.1.3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
    3.2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政策工具类型
        3.2.1 基于命令控制的规制政策
        3.2.2 基于市场机制的规制政策
        3.2.3 基于工程技术的规制政策
        3.2.4 基于公众参与的规制政策
    3.3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的关键问题及政策工具选择
        3.3.1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三大关键问题
        3.3.2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政策工具的适用范围和比较优势
        3.3.3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政策工具(组合)的选择
    3.4 农业面源污染经济规制的常规政策工具
        3.4.1 农业面源污染常规经济规制机制的基本类型
        3.4.2 农业面源污染常规经济规制机制的比较优势
        3.4.3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经济规制工具
    3.5 农业面源污染经济规制政策需要突破的难题
        3.5.1 信息不对称
        3.5.2 污染排放与污染结果间的随机性
        3.5.3 面源污染对污染者的负外部性
        3.5.4 面源损害对污染者的反馈效应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基准框架
    4.1 基准框架
        4.1.1 研究基础
        4.1.2 研究方法
        4.1.3 研究框架
    4.2 理论模型
        4.2.1 基本假设
        4.2.2 理论预测
        4.2.3 合作共谋行为
    4.3 实验设计
        4.3.1 实验描述
        4.3.2 实验参数设定
        4.3.3 评估标准:效率性和稳定性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农业面源污染者的要素投入决策
        4.4.2 各种规制机制的效率性和稳定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污染总量型环境税和集体罚款机制有效性再检验
    5.1 公共物品供给“志愿者困境”与农业面源污染者合作共谋
        5.1.1 公共物品供给与面源污染减排
        5.1.2 公共物品供给“志愿者困境”
        5.1.3 公共物品供给“志愿者困境”的实验经济学研究
        5.1.4 面源污染减排“志愿者困境”的实验经济学研究设计
    5.2 博弈模型和实验设计
        5.2.1 理论模型
        5.2.2 实验设计
    5.3 理论预测
        5.3.1 完全信息情境
        5.3.2 不完全信息情境
    5.4 实验结果分析解释
        5.4.1 实验结果
        5.4.2 完全信息情境的分析
        5.4.3 不完全信息情境的分析
        5.4.4 路径依赖效应
        5.4.5 偏好类型的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优政策工具组合
    6.1 研究基础
        6.1.1 环境税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的发端
        6.1.2 环境税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的设计
    6.2 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基本模型
        6.2.1 模型假设
        6.2.2 模型设定
        6.2.3 社会最优问题
        6.2.4 私人利润最大化问题
    6.3 最优环境税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
        6.3.1 情境1:最优庇古税情境
        6.3.2 情境2:完全信息情境
        6.3.3 情境3:可以观测投入数量的有限信息情境
        6.3.4 情境4:可以观测部分产出和投入的有限信息情境
        6.3.5 情境5:可以观测产出数量的有限信息情境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设计
    7.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模式选择
        7.1.1 坚持财政中性改革原则
        7.1.2 实行政策预告和试运行
        7.1.3 选择合意的环境税政策工具组合
        7.1.4 对环境税收入实行专款专用
        7.1.5 减少环境税改革政策描述的“框架效应”
    7.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要素设计
        7.2.1 规制谁(规制对象)——差异化规制
        7.2.2 规制什么(规制标准)——间接规制
        7.2.3 如何规制(规制方法)——双向激励
    7.3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配套制度建设
        7.3.1 法律法规制度配套建设
        7.3.2 财政预算制度配套建设
        7.3.3 农业技术推广认证配套制度建设
        7.3.4 工程技术和强制管制制度建设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可行性
        8.1.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有效性
        8.1.3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优政策组合包含三种工具
        8.1.4 科学的制度设计让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合意性
    8.2 政策启示
        8.2.1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分类施策
        8.2.2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双向激励
        8.2.3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纠正政策偏差
        8.2.4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关注现实困难
    8.3 研究的贡献、不足和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第4章实验统计数据
    附录2 第4章渐进值估计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河源市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与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额信贷的理论分析
    2.1 小额信贷的概述
        2.1.1 小额信贷的定义
        2.1.2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定义
        2.1.3 小额信贷的特点
        2.1.4 小额信贷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
        2.1.5 小额信贷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
    2.2 可持续发展的概述
        2.2.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2.2.2 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2.2.3 小额信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第三章 河源市农村小额信贷的现状
    3.1 河源农村小额信贷的现状
        3.1.1 基本情况
        3.1.2 河源市发放小额信贷机构现状
        3.1.3 小额贷款发放情况
        3.1.4 河源市小额信贷的运行机制
        3.1.5 发放贷款的管理流程
    3.2 河源小额信贷发放主体的比较分析
        3.2.1 发放主体的机构特征比较
        3.2.2 发放主体的信用风险管理比较分析
        3.2.3 发放主体的产品供给需求比较
    3.3 河源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3.3.1 影响河源市农村小额信贷开展的外在因素
        3.3.2 从小额信贷的供给方面来看
        3.3.3 从小额信贷的需求方面来看
第四章 河源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 SWOT 分析
    4.1 河源农村小额信贷的优势与劣势分析(SW)
        4.1.1 河源开办小额信贷的优势方面
        4.1.2 河源开办小额信贷的劣势分析
    4.2 河源农村小额信贷的机遇与威胁分析(OT)
        4.2.1 河源发展小额信贷业务机遇分析
        4.2.2 小额信贷业务开展存在的威胁
    4.3 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5.1 国内外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
        5.1.1 国外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经典模式
        5.1.2 国内小额信贷发展的典型模式
    5.2 国内经验借鉴
        5.2.1 河南省汝南县、安泽县小额信贷开展的案例借鉴
        5.2.2 山西临县湍水头小额信贷开展的案例借鉴
        5.2.3 山西省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案例借鉴
        5.2.4 广东省高州市小额信贷业务开展案例借鉴
    5.3 小结
第六章 河源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6.1 加强机构信贷管理
    6.2 促进利率市场化
    6.3 减少政府干预
    6.4 构建经营风险防范体系
    6.5 健全激励机制
    6.6 创新农户小额信贷产品
    6.7 创新小额信贷模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4)包容性视角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内容
    1.3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资料及数据处理
        1.4.1 研究资料
        1.4.2 研究数据处理
    1.5 可能的创新点及研究特色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研究特色
第2章 相关理论借鉴与研究评述
    2.1 相关理论借鉴
        2.1.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1.2 包容性增长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2.2.1 国外研究动态:从增长与不平等到旅游包容性增长
        2.2.2 国内研究动态:从不平等研究到包容性发展
        2.2.3 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包容性旅游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相关概念梳理与比较
        3.1.1 基本概念的界定
        3.1.2 相关概念的比较
    3.2 包容性旅游的内在机理
    3.3 包容性旅游的理论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4.1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模式
        4.1.1 按行政省份划分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
        4.1.2 其它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
        4.1.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的总结
    4.2 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存在的不足
        4.2.1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资力度有限,影响旅游目的地发展
        4.2.2 旅游吸引物开发不够充分,其潜藏价值挖掘程度不高
        4.2.3 旅游社区话语机制不完善,存在隐性社会问题
        4.2.4 公民组织活动十分缺乏,社会力量参与景区建设不突出
        4.2.5 游客互动平台建设缺失,游客作用体现不够明显
        4.2.6 环保意识教育有待继续加强,旅游环境质量需要控制
    4.3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的启示
        4.3.1 政府主导投资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4.3.2 引进企业合作开发,加强旅游市场营销
        4.3.3 挖掘民族文化价值,保护传承文化财富
        4.3.4 因地制宜开发模式,有效促进地区脱贫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包容性视角下旅游开发模式的设计与调查
    5.1 包容性旅游开发模式与其它旅游开发模式的辨析
        5.1.1 包容性旅游开发模式与一般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的辨析
        5.1.2 包容性旅游开发模式与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模式的辨析
    5.2 包容性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的设计
        5.2.1 理论假设
        5.2.2 模式构建
        5.2.3 指标设计
    5.3 理论模式的调查
        5.3.1 对比分析——以印度和泰国为例
        5.3.2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田野调查
    5.4 模式的修正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包容性视角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模式
    6.1 生产参与型旅游开发模式
        6.1.1 加强基层配套政策建设,保障村民基本权利的实现
        6.1.2 鼓励村民参与选举,充分发挥精英式人物的模范带头作用
        6.1.3 实行集约化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打好旅游吸引物基础
        6.1.4 基于生态农业的品牌化,发展市场化民族村落旅游经济
        6.1.5 引入社会第四方法律支持,积极发挥社会公共舆论监督功能
    6.2 全民参与型旅游开发模式
        6.2.1 政府提供制度供给,做好包容性旅游开发的顶层设计
        6.2.2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基层政府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
        6.2.3 鼓励当地企业参与投资,履行旅游开发中企业社会责任
        6.2.4 突出公民组织的辅助功能,全力保护旅游社区的弱势群体
        6.2.5 构建社会舆论监督网络,支持全民参与型旅游开发系统
        6.2.6 建设民族山区美丽环境,提升旅游社区环境品质
    6.3 决策参与型旅游开发模式
        6.3.1 考虑相关利益主体矛盾,制定基于多方沟通的旅游开发方案
        6.3.2 公开透明财政预算与开支,获得广大人民群众信任与支持
        6.3.3 深入一线进行调查研究,重视方案的试行与意见的反馈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不同模式指标体系的设计与验证
    7.1 指标设计的原则
    7.2 指标设计的思想
    7.3 指标体系的构建
        7.3.1 生产参与型旅游开发模式指标构建
        7.3.2 全民参与型旅游开发模式指标构建
        7.3.3 决策参与型旅游开发模式指标构建
        7.3.4 调查指标验证情况的评估计算方法
    7.4 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7.4.1 月亮河景区
        7.4.2 西江千户苗寨
        7.4.3 梵净山景区
    7.5 调查发现的问题
        7.5.1 包容性视角下的旅游开发,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
        7.5.2 旅游社区居民话语机制建设,需要基层政府政策支持
        7.5.3 公民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群众对其认识不清晰
        7.5.4 重视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相关发展矛盾
        7.5.5 游客与企业做好景区公益事业,有利于景区和谐发展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包容性视角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保障措施
    8.1 问卷调查的主成分分析
        8.1.1 月亮河景区
        8.1.2 西江千户苗寨
        8.1.3 梵净山景区
    8.2 包容性视角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保障措施
        8.2.1 政策鼓励公民组织积极活动,提供法制咨询与人权保障服务
        8.2.2 赋予居民话语权利,打造旅游开发过程中意见表达平台
        8.2.3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多方引资提升旅游开发基础条件
        8.2.4 重视旅游产品品牌建设,提升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
        8.2.5 营造良好旅游社区环境,积极鼓励发展社会公益事业
        8.2.6 落实环境保护制度,做好自然与社会环境监察的奖惩工作
        8.2.7 打造决策沟通互动平台,协同创新推动景区发展
        8.2.8 认真做实土地工作,合理赔偿景区百姓的经济损失
        8.2.9 做好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全面统筹民族地区旅游开发
        8.2.10 科学定位旅游实力,因地制宜打造民族特色旅游综合体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的结论
        9.1.1 包容性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需要充分考虑旅游目的地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发展特征
        9.1.2 政府制定科学系统的政策供给制度,是保障旅游开发中各利益主体均等发展机会的必要条件
        9.1.3 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利益共享发展方式,必须在做强自身的同时发展旅游社区社会公益事业
        9.1.4 完善旅游社区居民话语权制度,是政府做好民族地区基层善治的重要举措
        9.1.5 政府引导培育社会公民组织成长的土壤,是充分发挥公民组织辅助作用的前提条件
        9.1.6 构建景区管理者与游客的互动和奖励机制,积极发挥游客能动作用以提升景区建设质量
        9.1.7 要实现旅游社区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度规范与监督奖惩并行
    9.2 研究的不足
        9.2.1 研究数据的局限性,导致研究结论不突出利益均衡
        9.2.2 研究范围的狭窄性,导致操作性建议难以普遍推广
        9.2.3 研究视角的宏观性,导致理论系统构建有较高难度
    9.3 研究的展望
        9.3.1 进一步扩大典型地区调查范围,不断夯实一手材料
        9.3.2 对一个旅游景区进行制度试点,在实践中验证理论
        9.3.3 政策引导体系要继续科学验证,新旅游开发需谨慎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本刊执行总编朱敏对话国务院参事汤敏:如何应对潜伏的黑天鹅(论文提纲范文)

短期内可能出现的黑天鹅
谨防长期发展中的黑天鹅
会否再次被甩出工业革命?
正在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

(7)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定义与内涵
        1.2.1 财政扶贫资金
        1.2.2 绩效管理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贫困的内涵与成因
        1.3.2 关于经济增长、减贫与发展
        1.3.3 关于中国减贫实践与扶贫资金管理
        1.3.4 关于公共支出绩效管理
        1.3.5 关于发展绩效管理
    1.4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基本框架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的理论分析
    2.1 政府在减贫事业中的作用
        2.1.1 公共产品理论
        2.1.2 外部效应理论
        2.1.3 区域经济理论
    2.2 公共财政的减贫职能
    2.3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2.3.1 公共选择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2.3.3 交易成本理论
        2.3.4 管理主义理论
    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2.4.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演变
        2.4.2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际减贫实践中的绩效管理--发展绩效管理
    3.1 西方国家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3.1.1 历程回顾
        3.1.2 主要特征和经验做法
    3.2 绩效管理在发展援助领域的渗透与推广
    3.3 发展绩效管理实践综述
        3.3.1 国别层面
        3.3.2 项目管理层面
        3.3.3 发展援助机构自身实践
    3.4 对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绩效的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
    4.1 扶贫战略规划与政策框架
    4.2 绩效目标和指标体系
        4.2.1 确定绩效目标和指标体系的方法和基本原则
        4.2.2 确定财政资金绩效目标的复杂性
    4.3 多年度滚动预算与项目库
    4.4 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
    4.5 问责和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扶贫战略规划与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制度体系
    5.1 我国扶贫战略规划的演变
        5.1.1 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扶贫开发战略
        5.1.2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5.1.3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
    5.2 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制度体系
        5.2.1 财政扶贫资金的来源
        5.2.2 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
        5.2.3 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
        5.2.4 财政扶贫资金的拨付和财务管理
        5.2.5 对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5.2.6 财政扶贫资金的信息监测与管理
        5.2.7 财政扶贫资金的绩效考评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整体绩效分析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6.1 我国财政扶贫资金的整体绩效分析
    6.2 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6.2.1 各级政府的扶贫开发责权划分不清晰
        6.2.2 资金分配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6.2.3 缺乏扶贫重点县动态调整机制
        6.2.4 扶贫资金投入的目标瞄准存在偏离
        6.2.5 资金管理分散,缺乏有机整合
        6.2.6 政府主导模式造成资金使用的低效率
        6.2.7 监测评价体系和问责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6.2.8 对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作用和博弈关系重视不足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改革构想
    7.1 新时期农村贫困的基本特征和扶贫战略规划思路
        7.1.1 新时期农村贫困的基本特征
        7.1.2 新时期扶贫战略规划的基本思路
    7.2 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改革的路线图
        7.2.1 面临的约束和障碍
        7.2.2 改革路线图
    7.3 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
        7.3.1 完善责任制,提高资金瞄准度
        7.3.2 对扶贫重点县进行动态调整
        7.3.3 建立以绩效为基础的资金分配机制
        7.3.4 有机整合财政扶贫资源
        7.3.5 完善多年度滚动预算和项目库
        7.3.6 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7.3.7 建立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共赢机制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8)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与农村金融体系供给不足的矛盾
        1.1.2 农村金融商业化改革目标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不经济的矛盾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总结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对象和范围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本文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合作社的概念
        2.1.2 资金互助的含义
        2.1.3 运行机制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合作金融理论
        2.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2.2.3 产权理论
        2.2.4 委托代理理论
3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可行性分析
    3.1 农民行为及农户的金融需求特征
        3.1.1 农民经济行为理论
        3.1.2 农民的行为特征
        3.1.3 农户金融需求特征
    3.2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需求调研
        3.2.1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需求调查分析
        3.2.2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金融需求调查分析
    3.3 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3.3.1 我国正规金融农村资金流失现状
        3.3.2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供给受到限制
        3.3.3 我国金融供给不足的原因
    3.4 河北省农村金融分析
        3.4.1 河北省农村金融供给与农业产值相关性分析
        3.4.2 河北省农村金融资金流失数据分析
    3.5 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经济效益分析
        3.5.1 合作社资金互助对成员的借贷可得性分析
        3.5.2 合作社成员贷款方式的成本比较分析
    3.6 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社会效益分析
        3.6.1 诱发性变迁农村生产关系
        3.6.2 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稳定性
        3.6.3 有效补充农村金融供给
    3.7 结论
        3.7.1 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宏观必要性
        3.7.2 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微观必要性
        3.7.3 农民合作社资金互助可行性
        3.7.4 农民合作社资金互助可行
4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运行机制构建
    4.1 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运行机制构建原则
        4.1.1 合作制原则
        4.1.2 微利可持续原则
        4.1.3 产权清晰原则
        4.1.4 风险监控原则
    4.2 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组织机构的设置
        4.2.1 互助成员代表大会
        4.2.2 办公室
        4.2.3 稽核室
    4.3 股权管理
        4.3.1 股权设置形式
        4.3.2 原始股权与后续股权
        4.3.3 股权设置与“股金额-贷款额”联动机制
    4.4 信贷规则
        4.4.1 信贷原则
        4.4.2 信贷利率
        4.4.3 信贷担保与抵押
        4.4.4 信贷流程
    4.5 财务管理
        4.5.1 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
        4.5.2 印章使用的管理
        4.5.3 固定资产的管理规定
        4.5.4 物资采购管理规定
        4.5.5 本互助部员工差旅费的规定
        4.5.6 三级财务核算报销制度
5 河北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业务的对策建议
    5.1 制度供给对策
        5.1.1 基础制度供给
        5.1.2 特殊机制供给
    5.2 监督机制对策
        5.2.1 监管理念
        5.2.2 监管标准与费用
    5.3 培训教育对策
        5.3.1 部门管理人员培训
        5.3.2 资金互助管理人员培训
        5.3.3 信用培训
6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实务
    6.1 创建实务
        6.1.1 组建程序
        6.1.2 制度创建
    6.2 业务管理
        6.2.1 成员准入管理
        6.2.2 存款管理
        6.2.3 贷款管理
        6.2.4 流动性管理
    6.3 特殊实务
        6.3.1 风险准备金
        6.3.2 特殊救助金
        6.3.3 红利分配
        6.3.4 报表编制
7 结束语
    7.1 结论
    7.2 本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9)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 创新点
        2. 不足之处
一、中外农村小额信贷典型模式分析
    (一) 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的理论基础
        1. 小额信贷的概念
        2. 小额信贷的特点
    (二) 国外农村小额信贷模式发展情况
        1. 孟加拉格莱珉银行
        2.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小额信贷部
        3. 乌干达村银行互助组模式
    (三) 国内农村小额信贷模式发展现状
        1. 河南虞城
        2. 陕西安康
        3. 我国小额信贷试点地区采取的主要模式
        4. 国内小额信贷与GB 模式的区别
    (四) 国外代表性模式的成功经验
二、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现状
        1.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特点
        2. 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信贷具体实践---农安县新农乡信用社
    (二)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主要问题
        1. 信贷期限不合理
        2. 信贷业务效率低
        3. 风险防范系统有待改进
    (三)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 外部原因
        2. 内部原因
    (四)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推广小额信贷的意义
        1. 有利于信用社资金结构的优化
        2. 有利于信用社业务的创新
        3. 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4. 有利于农户自身发展能力的提高
        5. 有利于我省农民收入的增加—实证分析
三、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 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1. 健全小额信贷法律体系
        2.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3. 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二) 完善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内部机制
        1. 引入经典运行原理—孟加拉格莱珉银行模式
        2. 外资入股增强优势
        3. 提高信贷服务效率
        4. 引入保险机制作为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政策研究的现状分析
        1.2.2 国外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政策研究的现状分析
        1.2.3 简要评价
    1.3 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理论问题
    2.1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的界定
    2.2 农村金融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涵义
        2.2.1 农村金融的涵义
        2.2.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涵义
    2.3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在“三农”及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4 政策因素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占有主导地位
    2.5 本文研究应用的主要理论
        2.5.1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5.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第三章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现状
    3.1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历次政策变革
        3.1.1 第一阶段(1979 年—1993 年):农村金融体系恢复发展阶段
        3.1.2 第二阶段(1994 年—1996 年):建立系统性农村金融体系阶段
        3.1.3 第三阶段(1997 年—2002 年):清理整顿阶段
        3.1.4 第四阶段(2003 年以后):进一步改革阶段
    3.2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3.2.1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
        3.2.2 肇庆、汕尾、清远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3.3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现行政策
        3.3.1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现行政策的主要内容
        3.3.2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现行政策的效果分析
    3.4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3.4.1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农村服务体系建设现行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3.4.2 原因分析
第四章 国内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借鉴
    4.1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政策及其启示
        4.1.1 孟加拉国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
        4.1.2 泰国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
        4.1.3 印度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
        4.1.4 国外经验对我国现代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
    4.2 我国其他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政策及其启示
        4.2.1 浙江省淮安市农村金融主要政策和发展经验
        4.2.2 陕西省商洛市农村金融的主要政策和发展经验
        4.2.3 对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
第五章 完善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政策的建议
    5.1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目标
    5.2 促进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撰文认为——小额贷款能解农户增收大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D]. 周志波. 西南大学, 2019(05)
  • [2]论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法律规则完善——以村镇银行为核心[A]. 常健. 金融法学家(第八辑), 2016
  • [3]河源市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D]. 黎骅锋.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4(04)
  • [4]包容性视角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 王超. 华侨大学, 2014(01)
  • [5]本刊执行总编朱敏对话国务院参事汤敏:如何应对潜伏的黑天鹅[J]. 文昌. 新经济导刊, 2013(04)
  • [6]温州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发展途径研究[A]. 卓骏,倪日群,黄颖锐. 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管理分会场论文集(选编), 2012
  • [7]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改革研究[D]. 吴国起.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01)
  • [8]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运行机制研究[D]. 刘广清. 河北农业大学, 2011(07)
  • [9]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对策研究[D]. 胡晓媛. 吉林财经大学, 2011(05)
  • [10]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研究[D]. 朱兴荣. 华南理工大学, 2009(S2)

标签:;  ;  ;  ;  ;  

亚洲开发银行驻华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唐敏在文章中写道,小额贷款可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