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信息技术和社会不平等:重新调整研究和政策议程

新信息技术和社会不平等:重新调整研究和政策议程

一、信息新技术与社会不平等:重新调整研究和政策议程(论文文献综述)

魏兵[1](2021)在《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在西方媒介理论的学术版图中,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从社会宏观层面批判性地研究西方政治与经济权力控制媒体等问题的研究思路与路径方法。从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电视媒体不仅是一种大众传媒,而且是经济生产与文化生产的结合体。研究电视媒体需要关注电视的产业结构、生产关系、广播电视体制和全球传播秩序等社会性与机制性问题。所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力主采取社会整体的宏观视野,考察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功能。整体而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相关概念、观点与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学术母体,着重研究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传播机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路径,它尤其关注电视媒体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结构和市场运行过程。该研究主张,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逐利性,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电视媒体,不仅受到资本与政治等权力的制约,而且成为控制大众意识形态和实施国际文化霸权的工具,呈现出复杂而消极的文化生产局面。深入透彻地了解西方广播电视机制的理论成果,既可以掌握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模式,又能进一步认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机制的缺陷与问题,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制度性优势。本论文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电视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厘清其学术渊源、研究背景、主要学者、核心观点与理论,进而阐述并评析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电视媒体权力控制问题的电视理论研究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电视理论研究和电视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学术探讨和理论镜鉴的态度拓展我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视角,为我国电视的管理实践、艺术创作、产业发展与对外传播汲取理论经验与发展启示。因此,本文围绕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概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别就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和学者群体等展开论述,以期描摹出该领域电视理论的整体特点。第一章为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生成语境,重点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思想渊源、学术借鉴和西方媒介的发展背景与机制等。第二章是对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主要学者的概说与评述,通过梳理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在北美与欧洲两大地区集中的核心学者,阐述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的学者集群、学术承继、重要电视理论与观点概况、主要着作和学术地位等,进而为探讨该领域电视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与理论价值做出相应的学理性准备。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即以电视媒体的政治经济权力控制问题展开三个方面的思考与研究,即经济宰制观、意识形态操控观和国际文化霸权批判观。第三章主要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起点,即经济控制下电视媒体的商品属性。通过对受众商品论、文化生产的双重意义、电视内部的隐形审查机制和资本主义商业媒体的逐利性原则等观点与理论的探讨与研究,提炼该研究领域对资本控制大众媒体的批判性观点。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围绕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就电视等大众媒体的思想控制议题提出的如“思想管理者”、“文化有限公司”、“媒体操控”、“宣传模型”等概念,或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属性的反思性观点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论述,指出该研究领域着力批判西方电视媒体的思想控制机制的研究逻辑与理论特点。第五章将视点转向该领域的国际电视媒体传播研究,通过整合该领域对电视的国际传播议题等相关观点,分别就其提出的“媒体依附论”、“文化帝国主义”和国际传播单向流动等文化霸权观点与理论展开论述与探讨。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总结性内容,即第六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特点和第七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我国的启示。第六章旨在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该领域的分析框架和批判焦点等研究价值,指出问题与偏颇。第七章以谨慎而镜鉴的态度,考量并发掘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电视研究对中国的电视理论建设和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交叉研究法等阐述相关论点,厘清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核心学者、研究方法、理论特点和重要议题等,探讨其对我国电视研究与产业的理论价值。

吕明洁[2](2020)在《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派别,它是西方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将女权主义理论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妇女解放思想中,形成了自己流派独特的理论和主张。[1]该流派一直追问的是:在男女两性关系中,女人处于怎样的位置?她们是客体性的存在,还是主体性的存在?可以说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存在由来己久,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女性一直以“他者”的身份存在着。由于女性长久处于被压迫的状态,因此她们一直在为争取自身权利的平等与自由而奔走疾呼,这也是一直以来世界范围内女性解放运动的初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因为它关乎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乃至全人类的解放。200多年前,德国的马克思、恩格斯曾以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观点,系统性的分析和阐述了女性地位、权益以及如何实现妇女解放等基本问题。而其后近一百年,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马克思主义对于女性问题分析研讨的基础上,立足于女性“他者”这一第二性的处境,探讨女性如何突破本体性困境,超越绝对“他者”的地位,实现自身的解放和独立。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相比,波伏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女性受压迫的复杂成因的分析,指出女性从他者走向主体,需要进行行为和观念上的升级。也就是说,她认为女性不仅要走出家庭参与社会生产活动,还要形成女性主体意识。可以说,时隔一百年,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了空间对话。波伏娃的《第二性》可谓是其一生最久负盛名的代表作,曾被誉为西方女性的“圣经”,奠定了波伏娃在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该着作从生物、心理、历史乃至文学等多重视角,通过对女性生活和境况的详察,揭示出“女人是他者”的悲天悯人的命运,指出女性从古至今无法摆脱被凝视、被规范、被束缚的生活状态;深刻阐发了女性他者处境及女性气质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成因,指出其背后的驱动力乃是男权制的压制;唤醒了女性为争取自身解放的权利意识。正是《第二性》在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激发了笔者对于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兴趣,并由此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和写作。本文的撰写是笔者在掌握大量国内外研究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资料的基础上,从阐述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发,以《第二性》为突破口,以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系为重点,来研究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来看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文章创新和不足之处,使读者了解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处的时代及理论背景以及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架构。第二章主要讨论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及思想来源。受波伏娃所处时代背景及文化思潮的影响,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汲取了传统西方哲学和现代法国哲学的精华。具体主要受到以下四个哲人理论学说的影响:首先,来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其次,取自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再次结合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最后借鉴了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第三章重点介绍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旨趣,主要围绕其“他者”理论及“女性气质”详述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其一阐发了其“他者”理论的主要内容、形成原因以及摆脱方式;其二将其他者思想与后现代哲人的“他者”观进行比较研究;其三从基本含义、形成机制及道德束缚三个层面论述男权视角下的“女性气质”。第四章阐述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干特质,主要以《第二性》为例解读其女权观,继而介绍了其代表作《女宾》、《他人的血》及《名士风流》等,使读者了解到波伏娃不同时期的女权观的微妙变化。最后将波伏娃与其他女权主义思想进行比较评析,以从另一个角度深入阐述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五章主要论述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藕合联姻,从其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基础、理性结合及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未来面向等几方面内容,论述了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借鉴和吸收、发掘和阐发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丰富。第六章是本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境遇及评价,首先陈述了我国妇女解放的历史溯源及现实建构,进而论述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贡献,最后记叙了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和困境。可以说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吸收了西方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妇女解放思想,其全方位、多领域、跨学科、先进的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其后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流派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何苗[3](2018)在《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传播促进科技本身的延续、积累和发展,以此带动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国家实力。科技传播是科学技术知识在不同传播主体之间传递并向社会扩散的过程,新媒体时代媒介的互动性特质和网络化思维使科技传播呈现“围观”的效应,不论是新闻还是事件,不论是科普还是教育,不断增大且无法确定变量的庞杂信息迅速扩充到传播过程中,新媒体作为传递信息具有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的媒介平台,如何与科技传播对内容严谨求实的要求相适应?科技传播生态是否与自然生态具有相似的结构和特征?将生态学思维中的关联性与整体性,动态性和平衡性的视角,作为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从生态学角度把握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本质和特点,分析现实问题,剖析其根源,以期能够实现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动态平衡目标。本文综合运用跨学科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系统研究法和历史与逻辑统一法,在系统、特征和现象三个方面比较归纳科技传播生态与自然生态的生态相似性,同时以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为基础,构建了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理论基础。从科技传播的存在方式、指引方式以及最终应达到的具有伦理意向性的澄明之境三方面剖析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本质。从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动态性的角度出发,在明确自然生态与科技传播生态的生态相似性基础上,分析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复杂适应性、过程混沌性和整体涌现性等特征。从具体案例出发,探究新媒体时代媒介特征变化,在梳理媒介发展线索的同时,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考察,从群体、资源和环境三方面揭示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结构构成。在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理论建构的基础上,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三个方面剖析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生态失衡现状:从传播主体看,意见领袖的舆论导向失衡和信源、受众的传播偏向失衡造成主体偏差;从传播内容看,新媒体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互动性的特点带来的信息虚假、信息超载和信息落差是造成内容污染冗余的主要源头;从传播媒介看,“媒介娱乐化”的科技传播叙事,一旦媒体行为与道德相违背,传播动机和方式偏离应有的伦理规范,更容易偏离科技传播导向。剖析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失衡表现,相对应地从主体根源、媒介根源和环境根源三方面进行反思。在科技传播传播主体根源中,自然责任感的缺位,人文关怀的缺失和娱乐至死的偏颇是造成科技传播主体伦理失范的主要原因;传播者的多元化,受众缺乏理性批判,传受界融合的“主体间性”引起传播主体异化;新媒体平台的把关转换和弱化是传播主体对消息源控制能力的消减。在科技传播传播媒介根源中,技术对新媒体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为新媒体发展带来了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互动性和全球化等特征,也有巨大的科技资源共享等机遇,但另一方面,技术的风险也可能使新媒体科技传播的风险失控。在科技传播传播环境根源中,从文化环境看,反思科学主义,解构科学的特权,保障公众和科学家之间的平等和沟通,才可能弘扬真正的科学精神;从社会环境看,不论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应用过程,还是在公众了解和认知科学技术的层面,风险社会的现状都促使科学技术本身的知识鸿沟和不确定性更需要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从监管环境看,监管机构分散,法律规定缺陷及行业自律局限等方面导致了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社会监管弱化。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平衡目标的实现是最终目的。基于此,主体的自律与基本素养,媒介自由与媒介秩序和环境优化与管理完善三个方面是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平衡目标可能实现的途径。

许晓敏[4](2017)在《互联网金融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极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增加了人民的选择范围,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象也不容忽视。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大于国际上通行的收入差距警戒线0.4。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下,缩小收入差距成为关键。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因素有经济因素、体制因素、金融因素等。其中金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联合国曾经在2005年提出建立普惠金融体系,旨在为金融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思路、方案和保障措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互联网金融因其交易成本较低、进入门槛相对不高、受众更加广泛等特点,具有普惠金融性质,受到许多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中国也不例外。自2007年以来,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2014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但,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无序竞争现象,甚至出现损害弱势群体利益事件。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重新审视互联网金融对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针对此,本文以金融功能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了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和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缩小收入差距的可能途径,并实证分析互联网金融对我国收入差距的影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报告,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型金融模式,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互联网企业开展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业务是狭义互联网金融:广义互联网金融还包括金融企业开展的互联网业务。互联网金融通常可以分类为网络支付、P2P借贷、网络众筹、非P2P小额借贷、互联网保险、互联网理财等。本文所研究的互联网金融主要指狭义互联网金融。本文研究发现,传统金融功能并没有充分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信用评估困境。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缓解金融信息不对称、信用评估困境,降低了金融信息不对称,提高了信用评估效率,进而降低了金融门槛,提高了低收入群体的金融可得性,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本文研究认为,在融资领域,P2P贷款、非P2P小额借贷对低收入者和农村家庭而言,扩展了融资渠道、降低了金融门槛、加快了融资速度、降低了贷款成本,众筹融资为创业者扩展了融资渠道、加快了融资速度。在投资领域,P2P借贷、互联网保险、互联网理财增加了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了非垄断行业收入、扩大了区域投资收益。在信息中介领域,互联网金融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缓解了信用评估困境。在支付领域,互联网金融凭借降低的支付成本和海量的服务客户,降低了服务成本,同时降低了低收入者的支付成本。本文从案例实证中还发现,互联网金融通过自有的技术优势和特有经营模式降低了金融门槛、扩展了融资渠道、增加了投资者收益。其原因是互联网金融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完善了信息结构,同时提升了信用评估效率和低收入群体信用等级,并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案例分析佐证了互联网金融对金融功能的补充和完善。本文研究还认为,互联网金融虽然对促进收入分配差距有作用,但是也有自身不规范引起的信用风险、政策风险、经营风险。最后,本文基于规范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和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两个角度,分别从政府、行业(企业)和消费者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李宏斌[5](2014)在《转型期社会冲突的文化调适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建设、社会转型都取得了辉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推动了经济高速发展,为人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基础。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影响和冲击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在促进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同时,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和共同理想出现分化和弱化。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严重两极分化,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价值观、文化建设、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等问题凸现出来,社会矛盾和冲突明显增多,我国社会表现出了多元、多向、多层和发展失衡、失序、失范等转型特征,陷入了“转型困境”。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国家法规、政策、制度等方面有待完善和改进,另一方面社会发展不同步、社会大众思想意识滞后于时代是一重要原因。当前我国社会有两大问题值得研究和反思:一是大众主体的遗忘,二是大众文化的缺位。强国亦须强民,这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真正的文化强国的关键点和困难点。从五四运动延续而来的救国救民语境,经改革开放语境的转换,应进一步转型到当前社会需要的强国强民语境,这是时代对中国振兴、民族复兴提出的一个重要转型任务。本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视阈,从我国当前社会三大现实性问题(一是如何统一大众思想意识,凝聚社会共识?二是如何妥善化解当前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三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的觉悟也能相应地提高到与之相适应的层面或阶段吗?)出发,以我国社会大众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社会大众为逻辑分析起点,综合运用文化层次结构、文化心理结构、“五位一体”文明建设三个分析框架,从文化和文明双转型角度和“三个差异(中国与西方、现代与传统、精英与大众)”、“四个审视(主体审视、文化审视、时代审视、方法审视)”,系统剖析了转型期社会冲突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提出改进、改善的对策与策略,力求引导和帮助社会大众适应社会转型,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在理论层面提出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理论的同时,在实践层面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大众文化的时代化观念体系。本论文的框架为:绪论、正文(四部分)、结束语。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相关文献评析、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第一章主要是从学术和理论的角度对本研究的三组基本概念和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进行了多角度辨析。从质的向度(时代性、公共性、公众性)创新性地界定了社会大众概念,从需的向度界定了大众文化。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大众观念文化的概念和任务。明确了本研究的分析工具——文明与文化双转型的框架、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双视角,研究背景——社会转型和社会文化,研究对象——社会冲突和社会大众。对文化调适的概念、历史经验及现实意义等进行了基本阐述。第二章主要从文明、文化、大众文化视角下,从全球化到中国梦,再到大众个体,对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社会冲突和社会大众进行了现实考察和学术剖析,探寻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社会现实内在根据、内在需要和内在可行性。第三章主要是从理论上构建文化调适理论。在明确文化调适概念与应用域,充分借鉴马克思主义等理论,深入挖掘中国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调适理论的模型,明确了文化调适的前提、对象、性质、原理、模式等。第四章是文化调适理论应用研究。提出两条关键性路径和四项国家性配套,具体推进三项新型文化(社会、政法、生产生活)的建设。总之,本研究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中的社会冲突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当前我国社会冲突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大众的时代化不够”和树立科学的矛盾冲突观等新论点,从文化调适角度提出了理论雏形和具体对策。其中总对策是“形成社会合力,综合促进大众的时代化转型”,重点是“三改”和“六模式转换”,具体是大众观念的系统化阐释、时代化更新等。试图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大众文化创新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学理研究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大众的现代化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全面进步。

席广亮[6](2014)在《城市流动空间组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移动互联网广泛应用加速改变城市要素的流动范式,并持续对城市的场所空间产生作用,各种要素流动性和流动空间对城市空间的重要性越来越超过场所空间成为空间组织新的逻辑。在信息化、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流动空间对城市和区域空间结构持续产生影响。当前中国城市空间整体上处于转型发展的背景,提升空间流动性有利于改善城市运行效率和城市品质,促进城市空间绿色、智慧和人文发展,围绕流动性所组织起来的“流动空间”无疑是信息时代城市空间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流动空间对于盘活僵化的城市土地利用,增强空间活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流动空间对于刚性的场所空间可以起到润滑作用,有助于引导柔性空间生产和混合功能场所发展。以往关于流动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研究上,大多认为是围绕各种要素流动所形成“流空间”概念,强调全球化、信息化对要素流动网络以及对地方空间的影响,并从全球和区域尺度上,研究技术、创新、资本、企业等生产要素所构成的流动空间。随着城市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变,对流动空间的研究也从生产要素相互联系的区域流动空间转向对以居民日常活动为主体的城市流动空间的高度关注。因此,本研究重点从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的角度进行流动空间分析,将流动空间组织结构具象化。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本文研究从流动空间组织理论分析入手,探讨流动空间相互作用机制,提出流动空间测度方法和组织形态。研究主要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城市流动空间组织的理论架构与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的分析,包括技术、活动、社会制度和物质环境等不同要素系统的耦合关系,信息时代的不同空间形态及其相互作用,以及赛博空间和场所空间相互作用和联系中时间、空间和距离三个维度对流动空间的建构影响,并提出流动空间组织形态和特征,提出流动空间的互动耦合以及流动空间促进场所空间转型等作用机制;二是从流动空间要素系统来测度流动空间并从居民日常活动空间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流动空间组织结构、形态和模式,结合实证研究和分析结果提出城市流动空间提升策略和规划建议。第一章是绪论。从信息时代城市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城市空间发展转型以及城市发展对流动空间的广泛关注等角度,分析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总结,明确本研究中的相关概念、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内容。第二章本章从要素系统、空间组织的不同维度、组织架构、形态结构、空间特征等方面进行城市层面的流动空间组织理论探讨,从赛博空间、场所空间、活动空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来架构流动空间,并从技术支撑、居民活动、社会经济系统、物质环境要素系统,时间、空间和距离三个维度,以及空间可达性、活动强度、空间活跃性等层面进行流动空间组织的系统耦合分析,进而分析流动空间的场所、路径、网络、边界等结构形态。第三章,城市流动空间作用机制。本章分析赛博空间、场所空间和流动空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解释流动空间的内在影响过程及其对场所空间转型的作用,分析流动空间作用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和组织形态变化。流动空间的出现,对流动性的认识和理解从“流空间”上升到“流动空间”的高度,新的流动范式带来城市空间形态、社会经济要素组织、移动生活、虚实空间融合等变化,以及要素流动的地理根植和空间积累对场所功能转型具有深刻影响。并对流动的场所再现带来的空间关系变化,以及流动空间对城市中心—边缘空间结构、场所空间提升、网络化结构的影响结果等进行分析。第四章为空间流动性和流动空间结构研究。结合理论分析,本章从空间可达性、居民活动强度和空间活跃性(土地利用强度)三方面来认识和评价空间流动性。除可达性和土地利用强度外,居民个体流动性越来越成为信息时代城市流动空间建构的核心要素。通过构建流动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南京城市空间流动性分布规律和空间特征,进而研究南京的流动空间结构。第五章为基于居民日常活动的流动空间组织研究。本章基于南京居民活动日志数据,分析居民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类型居民活动的时空联系差异性,分析居民行为活动的路径、强度以及联系的边界和尺度等特征;并从不同场所的活动内容视角分析场所空间的功能变化。通过居民日常活动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认识城市不同场所和功能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居民活动的视角探讨城市流动空间的组织模式。第六章是南京流动空间发展策略和规划建议。针对南京城市流动空间发展、流动空间对场所空间的作用,提出流动空间的发展策略和规划建议。分析空间流动效率提升、活动集聚、场所空间的功能转型、城市流动边界控制等南京流动空间发展策略。并提出基础设施整合规划、“人—活动—空间”协调规划、弹性用地规划、柔性用地和混合功能的空间发展。本论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①构建流动空间组织和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本文从赛博空间、场所空间、流动空间和活动空间在时间、空间和距离三个维度上的互动作用,以及技术、活动、社会文化和物质环境等要素系统耦合的视角,明确提出赛博空间、场所空间相互作用和结合的空间形态为流动空间,并认为流动空间包含了技术空间可达性、活动强度和空间活跃性三个层面。同时,本文从赛博空间和场所空间融合的新流动范式入手,建立了虚实空间相互作用机理的分析框架。已有学者研究缺乏对信息时代空间组织关系和作用机理的系统理解,本研究则从虚实空间相互作用、耦合的角度提出流动空间组织结构,从新流动范式和双向作用角度提出流动作用机理的分析框架,是本研究的重要理论创新。②建立空间流动性评价和流动空间测度的新方法。从基础设施支撑、居民活动和土地利用三大方面构建空间流动性评价模型,作为流动空间测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并从城市层面入手,进行空间流动性评价的指标体系选择、模型建立和评价分析,结合流动性评价结果分析城市具象的流动空间结构形态,是流动空间研究的重要方法创新。本研究所构建空间流动性评价模型,从技术支撑、居民活动和场所空间互动的角度进行流动空间测度,建立了全面系统性认识和把握流动空间结构的方法。③通过居民活动空间视角来认识城市流动空间。本研究通过南京居民行为活动空间的实证研究,从居民活动的时空分布、活动的空间联系和分布范围、不同场所的活动方式变化等内容,对居民活动空间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通过居民活动空间来认识城市流动空间组织,并划分不同类型的流动空间组织模式,居民活动空间为流动空间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丰富了流动空间研究的方向。

唐开福[7](2014)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田野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神生活是人全面发展与人的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它能够提升人的生存境界,赋予人以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关怀。每个时代的人,在其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总是希望追求同他们那个时代物质生活相一致甚至超越那一时代的精神生活,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农村教师作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资源之一,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不仅影响着其个人的发展,同样影响着农村学生、农村教育以及农村社区居民的生命成长。本文旨在全面了解田野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农村教师、在校学生、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亲属等进行观察、访谈以及问卷调查,尝试勾勒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变迁图景与可能缺失,同时深入探讨问题产生的内外因素与解决路径。通过田野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结论一,精神生活对农村教师个体的生命成长和职业发展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价值和意义。具体表现在:第一,有助于拓展农村教师对教育范畴的认识;第二,对于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学智慧的养成乃至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为农村教师个体发展提供方向和注入动力。结论二,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能够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推进教师从“职业道德”向“个体道德”回归,并最终向更高层次的“公共道德”跃升,从而有效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结论三,农村教师的精神生活与农村少年儿童个体生命成长和命运走向息息相关,高层次的教师精神生活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能够引领农村学生、农村居民的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结论四,当前农村教师个体之间的精神生活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类型的精神生活之间各有特点,但并不完全排斥,彼此之间存在着一些交叉,只是某一类型中的某一主导因素表现得更为突出。此外,当前农村教师的精神生活还存在一些缺失,如生命立场缺乏和主体性的缺失、公共性隐退和情感的变异、价值体系缺失与生活意义的失落。结论五,当前城乡社会发展失衡、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冲突、大众传媒和城市消费主义文化影响、教师政策缺陷以及个体化社会带来的公共生活瓦解以及极端个人主义是造成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现实境遇的外部因素,而农村教师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则是造成他们各自精神生活类型差异的主观原因。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精神生活层次,丰富农村教师精神生命的内涵,不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更好的为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城镇化”服务,必须从农村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思想以及教师个体等维度着手改革和完善,构建出一套基于当前中国农村教育实情的教师精神生活之系统理论。

李学楠[8](2014)在《行业协会政治行动的逻辑与资源依赖结构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行业协会是连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是政府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产物。然而先前的研究主要采用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集中于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移对行业协会产生的影响,研究路径上多采用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而本文通过对上海市行业协会的实证调查,借用资源依赖理论采取自下而上的分析路径进行研究,发现:行业协会的资源依赖结构对行业协会的政治行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在现有的制度空间和权力结构框架下,为什么一部分行业协会能够获得生存的机会并影响政府政策,而另一部分行业协会却被隔离在政治选择权之外?行业协会为了获得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策略?这些行动策略的选择将会对协会的资源依赖结构产生什么样影响?同时,协会的资源依赖模式又会产生何种政治行为方式和政治过程?不同的资源依赖结构将会对现有的权力结构和制度安排产生什么的政治后果?研究发现:第一,宏观制度环境的变迁是引致行业协会行为和行动的重要外部变量。整体而言,行业协会生存的宏观制度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国家对社会组织的管控已经逐渐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调控。然而,由于国家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中观层面的制度环境,诸如产业政策、政企关系、企业规模和行业特征等因素对行业协会的生存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再次,从微观层面而言,协会秘书长的认知、协会的收入结构和专业性权力往往直接决定着协会生存资源、行为方式和行动能力的差异。第二,本文重点考察了行业协会的行动策略、协会类型与资源依赖结构的关系。在社会转型期,行业协会为了获得生存资源往往采取沙龙式联盟策略、借助政治符号象征和远离媒体等策略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根据行业协会获取资源主体的不同,本文将行业协会分为全能型行业协会、半政府型、半市场型和市场型行业协会。全能型行业协会主要存在于总体性社会结构中,目前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半政府型行业协会在资源依赖上主要依靠政府购买服务,从而成为政府助手。部分协会甚至成为政府下属的办事机构,其发展的政治后果最终延续了政府的职能,例如纺织类行业协会中的家用纺织协会。半市场型行业协会在资源依赖上主要依靠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比如咨询、培训等获得生存发展的资源,逐渐发展成为独立于国家/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方力量,例如上海市医药行业协会。而市场型行业协会主要是经营型行业协会,类似于企业型协会,有自己的产品和经营渠道,例如有色金属行业协会。这种类型的行业协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其一,协会为了自身利益进行寻租,损害行业或者其他企业的利益;其二,在兼顾自身利益的同时担当起行业职责。同一政治环境中的行业协会由于生存资源依赖结构的差异,最终形成不同类型的行业协会,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政治后果。第三,不同的资源依赖结构往往导致行业协会政治影响力和行为方式的差异。首先,本文通过访谈20多家协会,了解到目前协会的政治行为方式,多采用偶然性、间接性、被动式、口头的方式影响政府行为。而少数协会采用书面的、激烈反抗的方式试图改变政府政策议题。其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共搜集到有效问卷44份,并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发现行业协会政治影响力差异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显着性影响:(1)与协会多元化的财政结构成正相关关系。协会收入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其影响力的提升。(2)与协会专业服务能力呈正相关关系。目前大多数协会提供经济服务能力往往决定协会政治影响力,这也是目前大多数转型国家行业协会的重要功能。(3)与协会秘书长年龄呈负相关关系。秘书长负责协会日常工作的运营,年富力强的秘书长一般而言思路更加活跃,精力充沛,更容易施加政治影响力。然而协会常务理事们的政治经历并不对协会的政治影响力产生正影响。原因是一方面常务理事往往是虚职,并不直接负责协会的日常事务;其二,常务理事们的政治经历往往使得他们更加懂得现有的政治体制运行,反而产生消极影响。第四,通过个案研究和比较案例研究目前协会的政治过程,进一步证明了协会专业性权力、财政结构和政治领导人对协会政治过程的影响以及带来的不同政治后果。两种不同类型的行业协会:半政府型行业协会和市场型行业协会将会产生权力内卷化和权力增长两种不同的政治后果。权力内卷化多发生在半政府类型行业协会,其是政府职能转移与协会选择政治依赖的结果。而权力增长则多生长在市场型行业协会,其多半是市场内生权力增长与行业协会多元化资源依赖的结果。资源依赖理论作为新的分析框架对目前行业协会的改革和政治体制的改革的贡献:第一,从理论层面而言,本文指出了不同的资源依赖结构对行业协会不同行为方式产生的可能性后果以及带来的不同政治差异性,从而为合作主义/法团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行提供可行的方案;第二,从实践层面而言,本文结论得出影响行业协会能力的差异性因素,对行业协会的改革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第三,从静态看,主要从微观和中观的层面分析行业协会的功能和行为方式的差异;第四,从动态看,分析了第三种力量影响政治的动力、策略和政治过程,有助于理清当今社会力量所在。

冷舜安[9](2011)在《当代中国性别和谐研究》文中提出当代中国性别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要义。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围绕“性别和谐”的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论文由导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分为五章。导论部分首先对当代中国性别和谐及相关概念进行了针对性的界定,提出了当代中国性别和谐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性别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型性别关系,是一种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的性别相处的形式,这种形式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进步的性别和谐形式。在整理和分析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性别和谐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第一章进行了性别和谐的理论溯源。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性别和谐思想、中外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和谐思想以及西方女性主义的“同异”思维等方面展开研究。在这一章的第一部分对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了“人学”、“劳动”、“历史”三个维度的解读,揭示出性别和谐的质的规定,即性别和谐是建立在人之为人的基础上,是人的感觉的发展,是建立在由劳动所诞生的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基础上的,实现实质性的性别和谐必须建立在共产主义的历史运动之中,也只有在共产主义的历史运动所创造的时代条件下才能逐步变成现实。其次从“生产”、“阶级”、“爱情”、“历史”四个视野对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进行解读。它使我们认识到私有制是随着社会生产而产生的,私有制的产生是“两性冲突”的开始,阶级对立是“两性冲突”的深刻根源,在阶级社会里存在的是“形式和谐”,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性别和谐需要两个“物质”条件:一是性别平等,二是消灭私有制。同时还对列宁、斯大林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性别和谐思想与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提出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性别和谐的前提条件、倡导两性从法律上的平等走向事实上的平等、强调性别和谐的实现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促进作用等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在革命和建设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性别和谐思想,主要提出了反对不平等、不和谐的封建婚姻制度、分析了中国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是“四权”、指明了阶级解放和社会发展是实现性别和谐的基本途径、肯定了女性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半边天”的作用,把男女平等提到基本国策的高度等思想。第二部分探析了中国和西方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和谐闪点,主要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和合”思想中来追寻性别和谐的渊源,同时也从古希腊、文艺复兴到思想启蒙运动中寻求性别和谐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在梳理女性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认识到女性主义在追求女性主体的解放和独立中,反对社会固有的偏见与歧视中,释放了许多当代社会所提倡的性别和谐的理念,如“差异而又平等的公民观、强调统一性而又凸现个体存在的生态观”等理念。这些理论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和渊源。第二章对中国性别和谐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历史考察,提出了中国性别和谐发展的三个阶段是男女相互依存阶段、男女相互觉醒阶段以及男女相互解放阶段。综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婚姻制度、人类认知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从狩猎社会的男女自然平等到农业社会的男女地位失衡,再到工业社会的男女平等。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男人和女人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在家庭生活中都将求同存异、协调发展。而且,不论哪个时期,男人和女人都能和谐相处。但是,这种和谐只是形式上的和谐,并不是质的和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中国社会性别关系的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有其共性,但更有中国特色。认识和把握其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性别和谐的基本概况和发展走势有个正确的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性别和谐应是整体和谐,不是局部和谐,不是部分人的事,而应是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社会主义性别和谐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第三章从当代中国性别和谐的现实背景与必然的视角探讨了当代中国性别和谐的机遇与挑战。联合国从成立起就坚持不懈的促进性别和谐,主要体现在一是成立妇女发展组织;二是召开世界妇女大会;三是制定一系列关于妇女问题和性别平等的国际公约。各国政府致力性别和谐的发展,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和政策,矫正性别偏见,保障性别平等,促进性别和谐。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性别和谐建设。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性别和谐作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积极支持女性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政治事务,致力于将性别和谐建设纳入整个社会发展战略的主流,使女性的经济权利、政治权利、受教育权利、婚姻家庭权益进一步得到保证。信息新技术为促进性别和谐提供了新的机遇,首先,信息新技术推进性别民主和平等的进程。其次,信息新技术为女性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再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性别双方的自我发展。最后,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性别双方的相互交流、合作。当男女双双获得空前发展机遇时,也面临着经济领域中性别歧视、政治领域中女性难以进入政治主流、社会领域中人口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调等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情况的挑战。性别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民主法治要求性别和谐,公平正义要求性别和谐,诚信友爱要求性别和谐,充满活力要求性别和谐,安定有序要求性别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性别和谐。第四章是关于当代中国性别和谐的困惑与认识。当今时代,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比较活跃,对各种问题、利益、矛盾和诉求的认识和看法比较丰富。在对待性别和谐的问题方面,更是如此。文章对人们在性别平等、性别分工、性别角色等方面存在的困惑进行了解析,关于历史存在的性别和谐的误区,我们不仅要走出去还要力求不要再次陷入其中,使性别关系真正朝着和谐的状态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反思性别和谐中所包括的诸多概念,让一直作为性别关系和谐发展的如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妇女“半边天”等这样的原则理念更富有时代性,更具科学性,从而在实践上指导社会主义性别和谐的建设。第五章对当代中国性别和谐建设展开了理论和实践的思考。当代中国性别和谐必须建立在对性别科学认知的基础之上,必须突出人的社会性,必须体现男女安定有序,必须以实现人类自由自觉发展状态为根本目的。当前,由于诸种因素的影响,性别歧视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严重影响男女共同协调发展。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树立科学性别观,营造良好的性别环境,将社会性别主流化,保障性别平等。并且,尽最大努力坚持公平正义,促进性别公正,实现性别和谐。性别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在文章结束时对未来性别和谐进行了展望,未来男女两性关系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李晓琼[10](2011)在《东南亚妇女问题及东盟的应对》文中认为本文是对“东南亚妇女问题及东盟的应对”的一项初步的分析,尝试探究东南亚妇女所面临的问题、东盟对东南亚妇女问题的应对措施、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东南亚妇女面临着如下问题:一方面,东南亚妇女由于东南亚历史及社会原因,面临着教育和就业上性别歧视以及家庭暴力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东南亚妇女还面临着在新技术领域被边缘化以及在跨国流动时拐卖和卖淫等问题。正是因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东南亚妇女问题会从一国内部的社会问题逐渐演变为制约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全球性的关键性问题,这也是妇女问题的时代发展内涵。面对东南亚妇女面临的上述问题,东盟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改进策略;东盟唯一的妇女合作组织—东盟妇女委员会也做出了相应的策略来解决相关妇女问题并且成效明显,东南亚妇女的现状在教育、就业、家庭暴力、新技术领域、跨国拐卖和卖淫及艾滋病等方面的问题都有了明显的改观。

二、信息新技术与社会不平等:重新调整研究和政策议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新技术与社会不平等:重新调整研究和政策议程(论文提纲范文)

(1)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学术母体: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一)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
        (二)社会结构观:有机整体的社会观念
        二、理论来源:对资本主义媒介生产机制的批判意识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理论
        (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第二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学术借鉴
        一、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媒介技术批判观
        (一)传播偏向:媒介技术决定政权形式
        (二)知识垄断:特权阶层掌控文化权力
        二、英国威斯敏斯特学派的媒介产业权力观
    第三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媒介环境
        一、政治经济变革下的媒介反思
        二、西方电视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一)北美电视市场的商业竞争机制
        (二)欧洲电视产业的多元市场格局
第二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学者集群
    第一节 批判资本主义电视权力机制的北美学者
        一、达拉斯·斯麦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开创者
        二、赫伯特·席勒:经济权力关系控制电视文化的批判者
        三、诺姆·乔姆斯基:美国主流媒体操纵意识形态的揭露者
        四、罗伯特·麦克切斯尼:美国电视权力集中的批评者与建言人
        五、文森特·莫斯可: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分析模式的归纳者
    第二节 透视电视生产商业逻辑奥秘的欧洲学者
        一、格雷厄姆·默多克:电视经济活动与文化生产的分析者
        二、尼古拉斯·加汉姆:电视媒体文化生产系统的反思者
        三、皮埃尔·布尔迪厄:电视内部审查机制的解魅者
        四、阿曼德·马特拉:全球电视传播霸权的披露者
        五、卡尔莱·诺登斯顿:国际电视单向流动的论证者
第三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经济宰制观
    第一节 对电视受众商品属性的探索
        一、受众商品论:商业电视隐秘的生产逻辑
        (一)受众商品:观众是电视生产的商品形式
        (二)“免费午餐”: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电视节目
        (三)收视率商品:控制论意义的电视信息商品
        二、受众商品论的理论意义与学术影响
        (一)开创政治经济学受众研究路径
        (二)激发后续理论探索与多元思辨
    第二节 对电视双重生产机制的分析
        一、整合集中:电视产业的结构性特征
        (一)电视产业化的结构集中方式
        (二)电视市场化的商业发展要素
        二、意义生产:电视系统的文化价值
        (一)作为公共文化商品的电视
        (二)作为共享礼物的当代电视
    第三节 对电视内部隐性审查机制的揭示
        一、电视的符号暴力维护象征秩序
        二、商业逻辑介越电视的文化生产
    第四节 对电视逐利性原则的政治批判
        一、“富媒体、穷民主”:垄断媒体的唯利是图与政治疏离
        (一)联合媒体的反民主性
        (二)联合媒体的聚集模式
        二、“传播革命”:针对美国媒体发展危机的改革策略构想
        (一)“紧要关头”:美国媒体的转型关键
        (二)回归公共:媒体改革的理想召唤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意识形态操控观
    第一节 对私有媒体控制大众思想生产的批判
        一、“思想管理者”:商业电视操控公众思想的工具本质
        (一)大众媒体管理思想制造的迷思
        (二)电视媒体操控意识形态的力量
        (三)媒体管理者的策略化信息传播
        (四)电视媒体制造的信息中立假象
        二、“文化有限公司”:私有媒体掌握文化生产的垄断力
        (一)私有电视:文化工业的生产主体
        (二)“信息圈地”:私有媒体侵占公共空间
    第二节 对美国主流媒体思想控制机制的揭露
        一、“媒体操控”:伪民主政治的宣传工具
        (一)伪民主政治的媒体附庸
        (二)美国媒体控制大众心智
        二、“宣传模型”:媒体制造共识的话语策略
        (一)“新闻过滤器”:媒体控制信息的层层伪装
        (二)“必要的幻象”:媒体有意策划的虚假现实
    第三节 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性的反思
        一、电视商品的意识形态属性
        二、文化公共领域的电视商品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国际文化霸权观
    第一节 对国际间媒体依附关系成因的深掘
        一、依附理论:揭示国际文化霸权的政治经济机制
        二、媒体依附:经济权力驱动国际间的文化控制
        (一)垄断资本主义:国际间媒体依附的深层原因
        (二)“意识形态工业”:被控制的国家大文化产业
    第二节 对全球电视传播失衡秩序的批判
        一、世界体系理论:审视全球传播霸权结构的理论基础
        二、文化帝国主义:剖析美国主导的跨国电视传播霸权
        (一)美国跨国公司构成国际传播权力主体
        (二)电视成为现代世界体系中的文化商品
        (三)美国迪士尼公司文化霸权的商业策略
    第三节 电视全球传播的霸权表现与单向趋势
        一、影像国际市场:政治经济的不平等格局
        (一)“地球城”:电子社会的依赖性国际传播
        (二)“传播的全球化”:资本推动的全球电视市场
        (三)“生命之火”:文化殖民意味的迪士尼产品
        二、对国际电视传播单向流动趋势的调研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特质
    第一节 分析模式:西方媒体的政治经济维度批评
        一、电视研究的商品视角
        二、电视研究的产业剖析
        (一)传媒产业的横向集中
        (二)传媒产业的纵向整合
        (三)跨国经营与灵活合作
        三、电视研究的权力批评
    第二节 批判焦点:电视文化生产的权力钳制
        一、聚焦政治经济控制的关键要素
        二、警示权力集中的媒体垄断格局
    第三节 理论局限:夸大媒体作用的强效果传播观
        一、注重批判电视的工具性,相对忽视内容的文化蕴含
        二、注重揭示电视的商品性,相对忽视受众的能动作用
        三、注重分析传播的单向性,相对忽视民族文化自主性
第七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对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路径启发
        一、拓宽理论视野:拓宽中国电视传播理论研究的学术路径
        二、充实方法体系:提供中国电视文化产业研究的多元视角
        三、切准问题之脉:探索中国电视文化发展研究的中心议题
    第二节 对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镜鉴意义
        一、强化电视的公益职能:以社会效益为取向,而非一味逐利
        二、提升电视文化竞争力:以优质内容为核心,而非商业逻辑
        三、增强国际文化传播力:以文化自信为底色,而非拿来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及思想来源
    2.1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
        2.1.1 女权主义理论的概念界定及其主要特征
        2.1.2 男权制的压迫和统治
        2.1.3 女权主义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主张
    2.2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
        2.2.1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2.2.2 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
        2.2.3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2.2.4 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
第3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旨趣
    3.1 丧失主体地位的“他者”
        3.1.1 “他者”理论的主要内容
        3.1.2 “他者”地位的形成原因
        3.1.3 “他者”困境的摆脱方式
    3.2 与后现代“他者”理论的比较研究
        3.2.1 与列维纳斯他者观的比较
        3.2.2 与德里达他者观的比较
        3.2.3 与拉康他者观的比较
    3.3 男权视角下的“女性气质”
        3.3.1 “女性气质”的基本含义
        3.3.2 “女性气质”的生成机制
        3.3.3 “女性气质”的道德束缚
第4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干特质
    4.1 从《第二性》看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4.1.1 对精神分析学的批判
        4.1.2 对“女人神话”的批判
        4.1.3 对女性处境的分析
        4.1.4 对性关系的解读
    4.2 从文学作品看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4.2.1 “三人之恋”—《女宾》
        4.2.2 实现我的存在—《他人的血》
        4.2.3 上流社会的爱情—《名士风流》
    4.3 波伏娃与其他女权主义思想的比较评析
        4.3.1 与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权主义思想的异同
        4.3.2 与露西·伊利格瑞女权主义思想的比较
        4.3.3 与朱迪斯·巴特勒女权主义思想的比较
第5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藕合联姻
    5.1 波伏娃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基础
        5.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女性问题成因
        5.1.2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女性解放思想
        5.1.3 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前提基础
    5.2 波伏娃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性结合
        5.2.1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借鉴和吸收
        5.2.2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掘和阐发
        5.2.3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丰富
    5.3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未来面向
        5.3.1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5.3.2 新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第6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境遇及评价
    6.1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妇女解放
        6.1.1 中国妇女解放的历史溯源
        6.1.2 中国妇女解放的现实建构
        6.1.3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构建妇女解放的维度
    6.2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贡献
        6.2.1 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推动作用
        6.2.2 对补充和拓展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指引作用
        6.2.3 对深化和完善中国特色妇女解放理论的启思
    6.3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和困境
        6.3.1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
        6.3.2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审视
    2.1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界说
        2.1.1 新媒体的界定
        2.1.2 科技传播的概念
        2.1.3 科技传播生态的内涵
    2.2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何以必要
        2.2.1 生态学理论发展的现代意蕴
        2.2.2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生态隐喻
        2.2.3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社会基础
    2.3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何以可能
        2.3.1 时代特征:新媒体的时代发展
        2.3.2 理论基础:媒介技术哲学的延伸
        2.3.3 环境依赖:风险社会的科技传播生态
3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理论构成
    3.1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本质特征
        3.1.1 科技传播的存在方式:展现和解蔽
        3.1.2 科技传播的指引方式:从空虚意向走向充实意向
        3.1.3 科技传播的澄明之境:伦理意向性
    3.2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分析
        3.2.1 科技传播生态的复杂适应性
        3.2.2 科技传播生态的过程混沌性
        3.2.3 科技传播生态的整体涌现性
    3.3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结构:以雾霾事件为例
        3.3.1 雾霾事件回顾及社会认知过程
        3.3.2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群体
        3.3.3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资源
        3.3.4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环境
4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失衡的现状剖析
    4.1 传播主体导向偏差
        4.1.1 意见领袖的舆论导向失衡
        4.1.2 信源和受众的传播偏向失衡
    4.2 传播内容异化表现
        4.2.1 信息虚假的网络谣言
        4.2.2 信息超载的选择泛滥
        4.2.3 信息落差的“数字鸿沟”
    4.3 传播媒介生态失衡
        4.3.1 媒介生态位重叠的同质化恶性竞争
        4.3.2 “媒介娱乐化”的科技传播叙事
        4.3.3 风险社会的媒介呈现
5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失衡的根源反思
    5.1 科技传播主体根源
        5.1.1 科技传播主体的伦理失范
        5.1.2 科技传播主体的异化
        5.1.3 科技传播主体把关缺失
    5.2 科技传播媒介根源
        5.2.1 技术对新媒体的影响
        5.2.2 新媒体自身的技术困境
        5.2.3 媒介的风险隐患
    5.3 科技传播环境根源
        5.3.1 科学主义反思
        5.3.2 风险社会存在
        5.3.3 社会监管弱化
6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平衡目标
    6.1 主体自律与基本素养
        6.1.1 发挥主体自律精神
        6.1.2 提升受众科学素养
    6.2 媒介自由与媒介秩序
        6.2.1 媒介伦理:实践中“善”的德行
        6.2.2 媒介融合: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6.2.3 媒介控制:自由与责任同在
    6.3 环境优化与管理完善
        6.3.1 风险社会责任
        6.3.2 健全监管过程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互联网金融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二、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主要文献综述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和内涵
        二、互联网金融的理论依据及其分类
        三、小结
    第二节 传统金融对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的文献综述
        一、影响收入分配差距主要因素的文献综述
        二、金融发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文献综述
        三、金融发展扩大收入分配差距的文献综述
        四、小结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对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的文献综述
        一、有关互联网金融积极作用的文献综述
        二、有关互联网金融负面影响的文献综述
        三、小结
第三章 金融功能理论及其在互联网背景下深化
    第一节 金融功能理论产生的背景
        一、经济快速发展
        二、网络电子技术支撑
        三、金融系统制度创新
    第二节 主要观点
        一、早期金融功能观点
        二、戈德史密斯的金融功能观
        三、内生金融功能观
        四、莫顿的金融功能观
    第三节 金融功能深化面临的主要瓶颈
        一、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
        二、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
        三、信用评估困境
    第四节 金融功能理论最新发展
        一、新技术的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功能
        三、互联网金融功能作用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融资端
    第一节 网络支付提高低收入群体金融服务可获得性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中的融资特征
        二、扩展融资渠道
        三、降低金融门槛
        四、加快融资速度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家庭融资的影响
        一、农村家庭信贷现状和特点
        二、增加融资渠道
        三、降低贷款成本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投资端
    第一节 收入来源结构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提高小额投资和低收入人群的投资收益
        一、为小额投资人群提供收益较高的投资渠道
        二、为低收入者购买保险提供便利
        三、互联网保险为低收入者提高了补偿性收入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提高非垄断行业收入
        一、降低了理财成本
        二、非垄断行业阶层成为主要参与用户
        三、互联网金融提高非垄断行业投资收益
    第四节 互联网金融扩大区域投资收益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互联网金融对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的实例研究
    第一节 人人贷概述
        一、人人贷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人人贷产品特点
    第二节 人人贷数据统计分析
        一、数据采集
        二、数据数量较多、结构化强
        三、数据分析
    第三节 原因分析
        一、减少逆向选择
        二、减少道德风险
        三、提高信用等级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促进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
        二、高度警惕互联网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后记

(5)转型期社会冲突的文化调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研究的目的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特点和创新点
        (一)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二) 研究的特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文化调适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一、文化与中国文化
        (一) 文化与文明
        (二) 中国文化传统与文明
    二、社会大众与大众文化
        (一) 社会大众
        (二) 社会大众文化
    三、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
        (一) 社会转型
        (二) 文化转型
        (三) 文明转型
    四、文化调适与社会发展
        (一) 文化调适的内涵
        (二) 文化调适的历史经验及现实意义
第二章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与冲突的剖析
    一、文明视角下当代中国社会大转型
        (一)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外因性背景
        (二) 当今中国追求的内生性新目标
        (三)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容与特点
    二、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引致的社会冲突
        (一) 当前中国社会失调与冲突的现象
        (二) 当前中国社会冲突的文化根源
    三、文化与文明双转型框架下的大众与大众文化
        (一) 大众的时代差度与转型
        (二) 大众文化的时代关注与紧张
第三章 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理论构建
    一、文化调适的理论依据与借鉴
        (一) 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 相关借鉴——西方学界的相关理论
    二、社会历史文化资源的现代挖掘与整合
        (一) 文化调适与文化整合
        (二) 文化调适与思想借鉴
        (三) 文化调适与传统资源
    三、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理论雏形
        (一) 文化调适的分类与对象调适
        (二) 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特性与局限性
        (三) 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思路与原理
        (四) 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理论模式框架
第四章 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应用研究
    一、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现实性路径
        (一) 继续努力培育新型社会大众
        (二) 积极促进大众观念文化的转化
    二、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国家性配套
        (一) 加强互动,大力促进新型社会认同
        (二) 改善制度,提供更为公平合理的制度硬环境
        (三) 改革体制,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和软环境
        (四) 改革教育,提高社会教育及教化质量
    三、社会冲突调适与社会文化重构
        (一) 倡导和践行新道德文化
        (二) 端正信仰和尊崇观
        (三) 从整体上追求和谐
        (四) 加快促进共享文化
    四、社会冲突调适与政法文化重构
        (一) 发展新型政治文化
        (二) 大力建设法律文化
    五、社会冲突调适与经济文化重构
    六、社会冲突调适与生态文化重构
        (一) 改进生产及生活方式
        (二) 简化礼俗,强化规则
        (三) 净化社会风气与环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典籍文献类
    二、中文着作类
    三、中文译着类
    四、期刊论文类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6)城市流动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空间组织理论回顾与新进展
        1.2.1 传统的城市空间组织理论研究进展
        1.2.2 信息时代城市流动空间组织理论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 概念界定与辨析
        1.3.1 流动空间的概念界定
        1.3.2 概念辨析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和框架
        1.4.2 研究区域、研究方法和数据调查
第二章 城市流动空间组织理论
    2.1 城市流动空间组织要素系统
        2.1.1 传统的城市空间要素系统
        2.1.2 城市流动空间的要素系统
    2.2 流动空间组织的维度
        2.2.1 流动空间的分析维度
        2.2.2 不同维度在流动空间建构的作用
    2.3 流动空间的组织形态
        2.3.1 流动空间组织架构
        2.3.2 流动空间的结构形态
        2.3.3 流动空间类型
    2.4 流动空间的特征
        2.4.1 用地和功能的混合化
        2.4.2 活动的灵活性
        2.4.3 空间的流动性
        2.4.4 空间联系的高效性
第三章 城市流动空间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
    3.1 “流空间”到“流动空间”:空间的融合与粘性流动
        3.1.1 新的流动范式
        3.1.2 虚实空间的互动融合作用
        3.1.3 粘性流动作用下的时空观
    3.2 流动性作用下的场所功能转型:地理根植性与空间积累
        3.2.1 要素流的地理根植和场所依赖
        3.2.2 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地方化:场所的空间积累
        3.2.3 场所提升与功能转型:流动空间的整合
    3.3 场所的流动:远程控制与空间(再)生产
        3.3.1 远程控制作用
        3.3.2 场所的空间再生产
    3.4 流动空间的空间效应:结构重构与形态变化
        3.4.1 空间集聚与扩散变化:空间极化与分散化
        3.4.2 城市空间结构重构:多中心和网络化
        3.4.3 城市形态变化与空间转型
        3.4.4 新的空间形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空间流动性评价和流动空间结构
    4.1 空间流动性及其评价意义
        4.1.1 空间流动性及其变化
        4.1.2 流动性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4.2 空间流动性评价方法
        4.2.1 评价指标选取与赋值
        4.2.2 指标权重确定
    4.3 南京城市空间流动性分析
        4.3.1 流动性要素特征
        4.3.2 流动性的总体特征
    4.4 南京城市流动空间结构
        4.4.1 场所节点
        4.4.2 流动路径
        4.4.3 流动边界
        4.4.4 功能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居民日常活动的南京流动空间组织
    5.1 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5.1.1 居民日常活动的总体时空特征
        5.1.2 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特征分异
    5.2 居民日常活动的空间联系特征
        5.2.1 南京居民活动联系的网络结构
        5.2.2 不同区域居民的活动联系特征
        5.2.3 不同区域活动的集聚特征
    5.3 居民日常活动的场所集聚特征
        5.3.1 不同场所的活动类型
        5.3.2 虚实活动的空间融合特征
    5.4 南京流动空间组织特征
        5.4.1 老城集聚型流动空间
        5.4.2 外城均衡型流动空间
        5.4.3 新城区扩散型流动空间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京流动空间发展策略和规划建议
    6.1 城市流动空间发展策略
        6.1.1 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来提升空间流动效率
        6.1.2 通过活动集聚来提升流动空间质量
        6.1.3 通过流动空间来促进场所空间的功能转型
    6.2 流动空间的规划引导
        6.2.1 流动性基础设施的整合规划
        6.2.2 “居民—活动—空间”的协调规划
        6.2.3 混合土地使用和功能的规划引导
        6.2.4 柔性的城市改造规划
        6.2.5 基于流动性边界的城市增长管理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建立从“流空间”到“流动空间”的组织架构
        7.1.2 提出城市流动空间相互作用的三种机制
        7.1.3 从“技术—活动—空间”耦合角度进行城市空间流动性评价
        7.1.4 提出基于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的流动空间组织模式
    7.2 论文创新点
        7.2.1 构建流动空间组织和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
        7.2.2 建立空间流动性评价和流动空间测度的新方法
        7.2.3 通过居民活动空间视角来认识城市流动空间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参与的研究课题
    已发及待发表学术论文
    着作及章节
致谢

(7)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一) 基于价值的追问:精神生活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意义
        (二) 基于现实的拷问:农村教师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 基于意义的追寻:教师精神生活之于农村学生生命发展的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已有研究述评
        (四) 已有研究的趋势和留下的拓展空间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目标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主要创新点
    五、概念界定与内涵评析
        (一) 城镇化
        (二) 农村
        (三) 农村教师
        (四) 精神生活
        (五) 农村教师精神生活内涵
    六、田野点概述与研究过程
        (一) 田野点的选定
        (二) 研究过程
第二章 一所农村中学的前世今生
    一、校长角色的变迁
    二、组织结构与社会关系的流变
    三、学校公共生活的式微
        (一) 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师公共生活趋于弱化
        (二) 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师生公共生活走向异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现实镜像
    一、生活史视阈下的底层教师生活图景
        (一) 刘老师眼中的情感、学习与休闲生活
        (二) 董老师的“爱恨情愁”
        (三) 代老师的自我超越之路
    二、全域视野下农村教师精神生活透视
        (一) 心理生活
        (二) 情感生活
        (三) 学习生活
        (四) 休闲生活
        (五) 信仰生活
    三、当前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类型
        (一) 得过且过型
        (二) 知足常乐型
        (三) 越而胜己型
    四、当前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可能缺失
        (一) 生命立场缺乏与主体性的渐失
        (二) 公共生活隐退与情感关系的变异
        (三) 师德滑坡与生活意义的失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影响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多元因素
    一、城乡社会发展的失衡
        (一) 城乡分化的扩散
        (二) 价值取向的冲突
    二、个体化社会的滋扰
        (一) 传统价值的崩解
        (二) 公共生活的隐退
        (三) 权利边界的模糊
    三、农村教师政策的缺失
        (一) 精神文化的旁落
        (二) 培养理念的滞后
        (三) 管评机制的虚空
        (四) 政策执行的乏力
    四、农村教师素养的欠缺
        (一) 时代意识的缺位
        (二) 自我超越的折翼
        (三) 生命自觉的萎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未来展望
    一、完善农村教育制度
        (一) 坚守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价值取向
        (二) 调整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三) 构筑经费保障机制
        (四) 改革人事管理制度
    二、重建学校公共生活
        (一) 重铸学校仪式
        (二) 改造学校日常活动
    三、培育教师文化生态
        (一) 构建校内新型教师文化生态
        (二) 融入乡村文化生态
    四、走向生命自觉
        (一) 培育生命自觉意识
        (二) 养成生命自觉能力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着作类
    期刊类
    学位论文类
    外文类
    报纸
附录
    附1. S 中学组织结构图
    附2. S 中学岗位职责
    附3. 农村教师精神生活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4. 农村教师精神生活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5. 农村教师精神生活调查问卷(家长卷)
    附6. 校长访谈提纲
    附7. 教师访谈提纲
    附8. 学生访谈提纲
    附9. 官员访谈提纲
    附10. 家长访谈提纲
    附11. 访谈目录表
致谢

(8)行业协会政治行动的逻辑与资源依赖结构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行业协会研究综述
        二、国外行业协会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问题、理论与研究意义
        一、行业协会的界定与研究问题
        二、理论:资源依赖VS.制度主义
        (一) 资源依赖理论
        (二) 制度主义与资源依赖理论的差异
        (三) 融合:以资源依赖切入法团主义
        三、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为什么选择上海?
        二、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内容分析法
        (三) 深度访谈
        (四) 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
        (五) 问卷调查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章节安排
        一、论文的思路与框架
        二、章节安排与内容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行业协会发展的曲折进程
    第一节 权力的消长:历史深处的忧虑(近代-1949年)
    第二节 权力的消逝:行业协会的隐退(1949-1978年)
    第三节 权力的伸张:行业协会的重生(1978-2012年)
    第四节 路径依赖:偶然性事件与国家干预路径的强化
第二章 行业协会的生存现状与行动场域
    第一节 上海经济转型中的行业协会:印象派的描述
        一、从“黑暗小屋”到“明亮大厦”:直观行业协会工作环境
        二、从“蜻蜒点水”到“深层次”:行业协会的功能差异
        三、从“温水中的青蛙”到“沸水中的挣扎”:行业协会的生存状态
    第二节 行业协会外部环境:国家权力的式微与产业政策
        一、外部环境:国家权力的式微与调控的兴起
        二、产业政策导向下行业协会的生存空间与差异
    第三节 行业协会的内部环境:谁拥有权力?谁决策?
        一、外部环境的认知:协会领导人对权力的感知
        二、协会专业性权力的衡量
        三、秘书长的权力网络:协会获取资源的重要渠道
        四、小结
第三章 行业协会行动的逻辑:动力机制、条件约束与策略选择
    第一节 行业协会行动的动力机制
        一、组织行动的动力学研究
        二、行业热情与职业操守:行业协会行动的情感动力
        三、政府政绩与协会利益的驱动:行业协会行动的政治经济因素
    第二节 行业协会政治行动的条件约束
        一、政府-企业关系:行业协会行动的外在约束
        二、低度信任:协会行动的软约束
        三、制度弹性:行业协会行动的制度性约束
    第三节 基于外部环境约束的回应:行业协会行动策略的选择
        一、组织应对策略的归纳与分类
        二、“沙龙式联盟”:传统行业协会行动的策略
        三、“远离媒体”:社会舆论的信度缺失
        四、“政治符号的象征”:制度缺失的政治合法化策略
        五、小结
第四章 行业协会政治行为方式、影响力与资源依赖
    第一节 资源-依赖理论
        一、组织间关系的理论渊源
        二、资源-依赖理论的萌芽
        三、资源依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四、多种组织理论的联合
    第二节 行业协会的政治行为方式
        一、行业协会的资源汲取模式与依赖结构
        二、西方国家行业协会政治行为途径与方式
        三、中国行业协会政治行为方式与途径:以上海市为例
    第三节 行业协会的政治影响力与资源依赖:统计性分析
        一、行业协会的政治影响力与估量
        二、理论假设、数据来源和方法
        三、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四、行业协会的政治影响力与资源依赖:收入结构的差异性后果
        五、小结
第五章 行业协会行动的过程分析:案例与比较案例研究
    第一节 财政自主、专业性权力与政治权力扩张:以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为例
        一、医药行业的历史沿革与国家产业政策
        二、多元化的收入结构与财政自主性:经济权力的增长
        三、行业特征与专业知识:专业性权力的增长
        四、“温情脉脉”的利益表达与权力的转移
        五、带着镣铐的舞蹈:行业协会行动的限度
    第二节 魅力型领导人与政治网络的形成:人才服务行业协会
        一、人才服务行业协会简介
        二、资料获取与方法
        三、魅力型领导、行动策略的选择与利益表达
        (一) 春节表“心意”——传统文化中的政治韵味
        (二) 常“串门”——日常生活中的政治交流
        (三) 送“关怀”——政策、建言绝好机缘
        (四) 给“面子”,也懂“礼尚往来”
        (五) 挑“担子”——协会秘书长对自身政治角色的定位
        四、协会行动策略的政治结果——政治网络与政治资本
        五、小结
    第三节 传统产业中的两种资源依赖模式:纺织与有色金属行业的比较研究
        一、纺织与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简介
        二、传统行业:国家经济政策下的悲剧
        (一) 产业政策调整下的纺织行业与“母亲工业”的衰落
        (二) “归、异、并、存”政策下的有色金属
        三、市场化经营与政府依赖:两种不同的资源依赖模式
        (一) 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市场化经营与利益表达
        1、自主经营与议价权
        2、规制权与规范标准的制定过程中的利益表达
        (二) 上海纺织类行业协会:半政府化运作
        1、依赖结构转型与政府的“工作站”
        2、强“项目化”生存与弱利益传输
第六章 结论:行业协会行动的政治经济后果
    第一节 协会权力“发展”还是“内卷”半政府型行业协会的政治后果
        一、“内卷化”概念辨析
        二、“增长的”经济职能与“无发展”的政治
    第二节 行业协会行动的限度:市场型行业协会
        一、行业协会:谁在乎?
        二、政府职能转移:遥远的神话?
    第三节 权力的生长与制度建设
        一、权力的生长与非正式利益表达
        二、行业协会的类型与公民社会的成长
        三、建立有序的利益表达渠道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访谈提纲
附录三:参考文献
后记

(9)当代中国性别和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当代中国性别和谐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六、研究意义
第一章 性别和谐的理论溯源
    1.1 马克思主义的性别和谐思想
        1.1.1 马克思性别和谐思想的三个维度
        1.1.2 恩格斯性别和谐思想的四个视角
        1.1.3 德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性别和谐思想
        1.1.4 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性别和谐思想
        1.1.5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性别和谐思想
    1.2 中外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和谐思想
        1.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和谐思想
        1.2.2 西方古文化的性别和谐思想
    1.3 西方女性主义性别和谐的"同异"思维
        1.3.1 在"求同"中认识性别和谐
        1.3.2 在"存异"中展现性别和谐
        1.3.3 "求同而存异"性别和谐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中国性别和谐的历史考察
    2.1 男女相互依存阶段
        2.1.1 女主男从阶段
        2.1.2 男主女从阶段
        2.1.3 男强女弱、男尊女卑阶段
    2.2 男女相互觉醒阶段
        2.2.1 男女平等意识兴起
        2.2.2 有识之士呼吁男女平等
        2.2.3 知识女性力争男女平等
    2.3 男女相互解放阶段
        2.3.1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妇女解放
        2.3.2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男女平等
        2.3.3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男女平等
第三章 当代中国性别和谐的现实与必然
    3.1 当代中国性别和谐建设的良好机遇
        3.1.1 联合国坚持不懈地促进性别和谐
        3.1.2 世界各国政府致力发展性别和谐
        3.1.3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性别和谐
        3.1.4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促进性别和谐提供了机遇
    3.2 当代中国性别和谐面临的关键挑战
        3.2.1 经济领域的挑战
        3.2.2 政治领域的挑战
        3.2.3 社会领域的挑战
        3.2.4 女性自身的挑战
        3.2.5 男性方面的挑战
    3.3 性别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3.3.1 民主法治要求性别和谐
        3.3.2 公平正义要求性别和谐
        3.3.3 诚信友爱要求性别和谐
        3.3.4 充满活力要求性别和谐
        3.3.5 安定有序要求性别和谐
        3.3.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性别和谐
第四章 当代中国性别和谐的困惑与认识
    4.1 性别和谐的困惑
        4.1.1 性别分工的困惑
        4.1.2 性别价值的困惑
        4.1.3 性别角色的困惑
        4.1.4 性别道德的困惑
    4.2 性别和谐存在的误区
        4.2.1 传统夫妻关系和谐的误区
        4.2.2 男女绝对平等的误区
    4.3 正确认识性别和谐
        4.3.1 正确认识男女平等
        4.3.2 正确认识妇女解放
        4.3.3 正确认识"妇女半边天"
第五章 当代中国性别和谐发展的思考
    5.1 当代中国性别和谐发展的理论思考
        5.1.1 当代中国性别和谐必须建立在对性别科学认知的基础之上
        5.1.2 当代中国性别和谐必须突出人的社会性
        5.1.3 当代中国性别和谐必须体现男女安定有序
        5.1.4 当代中国性别和谐必须以实现人类自由自觉发展状态为根本目的
    5.2 当代中国性别和谐发展的实践思考
        5.2.1 树立科学性别观,营造性别环境
        5.2.2 社会性别主流化,保障性别平等
        5.2.3 坚持公平正义,促进性别公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东南亚妇女问题及东盟的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本论文的核心问题及其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研究背景
    二、"东南亚"、"妇女"、"东南亚妇女"和"妇女问题"
第二章 东南亚妇女问题
    第一节 东南亚妇女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东南亚妇女问题的严重性和跨国性
第三章 东盟对东南亚妇女问题的应对
    第一节 东盟对东南亚妇女问题的应对
    第二节 东盟妇女委员会的成立、贡献及问题
第四章 东盟应对东南亚妇女问题的成果及问题
    第一节 东盟应对东南亚妇女问题的成果
    第二节 今天的东南亚妇女仍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信息新技术与社会不平等:重新调整研究和政策议程(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D]. 魏兵.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D]. 吕明洁. 吉林大学, 2020(08)
  • [3]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研究[D]. 何苗.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6)
  • [4]互联网金融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研究[D]. 许晓敏.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1)
  • [5]转型期社会冲突的文化调适研究[D]. 李宏斌.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5)
  • [6]城市流动空间组织研究[D]. 席广亮. 南京大学, 2014(04)
  • [7]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田野考察[D]. 唐开福.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8]行业协会政治行动的逻辑与资源依赖结构 ——以上海市为例[D]. 李学楠. 复旦大学, 2014(03)
  • [9]当代中国性别和谐研究[D]. 冷舜安.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2)
  • [10]东南亚妇女问题及东盟的应对[D]. 李晓琼. 暨南大学, 2011(11)

标签:;  ;  ;  ;  ;  

新信息技术和社会不平等:重新调整研究和政策议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