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女性学教学的发展——关于“女性学教学本土化——亚洲经验”国际研讨会的记述

亚洲女性学教学的发展——关于“女性学教学本土化——亚洲经验”国际研讨会的记述

一、女性学教学在亚洲的发展——记“女性学教学本土化——亚洲经验”国际研讨会(论文文献综述)

侯典牧,黄河,李莹,马良,李慧波,戴昭,魏开琼,周应江,陈虹,孙晓梅[1](2020)在《不负历史重托 谱写新的篇章(笔谈)》文中认为追溯历史,再展宏图。2020年是北京世妇会召开25周年。1995年9月4—15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于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主题是"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联合国系统各组织、专门机构及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共1.7万余人出席了会议。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率81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可谓盛况空前。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为契机,早在1990年,陈慕华主席提议,把妇女干部学院扩建升格为女子大学,其前身是1949年8月15日由宋庆龄、何香凝、蔡畅、邓颖超等革命前辈创建的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在全国妇联的领导下,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向海内外筹集资金用于学校建设,一砖一瓦来之不易。1995年8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华女子学院,成为一所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并存的学校。1995年9月,参加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各国妇女代表团来新校址参观。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转制为普通高等院校。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成为中华女子学院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学校承载着重托,实现了从更名—并轨—转制为普通高校—开办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1)2019年中华女子学院迎来了70华诞,中华女子学院加挂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牌子,学校又迈向了新的征程。中华女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凝结着党和国家对妇女事业的高度重视及老一辈革命家的殷切期望,展现出党领导下的中国妇女事业和妇女高等教育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学校正肩负着建设成为妇联干部、妇女干部培训的重要阵地,中国妇女对外民间交流交往的重要窗口,培养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服务社会、服务家庭的人才摇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家庭建设研究与创新的基地的使命担当而砥砺前行。

王俊,郭云卿[2](2020)在《中国妇女/性别研究需要“学科化”的女性学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经过40余年的发展,"学科化"的诉求已然成为一种情结。在国家学科政策大幅调整、高校"双一流"建设方略稳步实施及学科评估刚性推进的背景下,远未成为独立学科的"妇女/性别研究(女性学)"又被迫卷入新一轮学科竞争与资源争夺中。现实是,在国家学科目录的"溢出效应"和学科建设的"单位制"境遇中,"女性学"学科建设的传统路径受到了极大挑战,特别是目前的制度性瓶颈很难突破。未来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的发展路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思考:一是中国妇女/性别研究需要"学科化"的女性学作为其制度性依托,这是知识时代学科化的命名需要和制度安排,也是一种求生存的话语策略;二是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的学科建设应从学科知识建设和学科组织建设两个维度寻求出路。短时期内需要对接国家政策话语,捆绑相应的在各单位比较强势的一级学科,采取"对标建设"的策略,以期获取必要的生存和发展资源;长期建设则需要以问题为导向,遵循国家和社会需求逻辑,进行学科知识的内涵建设;在学科组织建设上,助力"跨学科"制度和评估机制的完善,或通过"再学科化",谋求女性学"一级学科"建制的达成。

杨阳[3](2020)在《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文中提出教育公平作为衡量社会文明和进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重视。然而,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偏见一直是个国际性问题,在高等教育300多年发展的历史中,女子高等教育不过区区的100多年而已。日本作为亚洲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儒教圈国家,其女子高等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有独特的发展历程。本论文运用文献法、历史法、图表法、案例法和因素分析法,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数据等资料,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进行研究。女性主义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强烈的批判意识,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领域发起挑战。以女性主义的视角,观察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性别平等与女子高等教育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四个基本问题:第一,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基于什么样的性别平等观念发展起来的?第二,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如何落实性别平等的?第三,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都发挥了什么样的功能?第四,影响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促进性别平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本论文以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与性别平等之间的作用关系为横轴,以作者所支持的历史分期为纵轴建立分析框架,借助女性主义理论及女子高等教育的相关理论,系统地分析和论述了战后70余年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和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论文重视女子高等教育发展与性别平等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清晰地从教育对社会整体及女性学生个体两方面明确各阶段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所发挥的功能,并结合结构、价值、话语三个维度反观社会现实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功能的制约,分析了日本社会形式上的性别平等和现实中的性别平等之间的分裂、矛盾和冲突以及逐步解决这种表里不一问题的策略,对于儒教圈国家的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具有参考价值。通过综合探究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战后日本高等教育体系内,长期存在一种基于生理性别的知识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一方面促使日本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另一方面也加固了既有的性别价值秩序。纵观战后70余年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史,可以发现,在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高学历女性群体始终处于被动的处境。但随着日本社会环境的变化,日本女性尤其是高学历女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分为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及意义、研究方法及视角、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概念界定及历史分期五部分,在细致梳理问题意识、总结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本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构想、分期结构等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第二章,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分为女性主义理论、女子高等教育相关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三节,系统梳理了女性主义发展的历史、理论流派、哲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女性主义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以表明女性主义作为本论文的研究视角、理论基础的合理性与可能性。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则针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期式的论述分析。其中,第三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确立期,集中分析论述战后初期到1960年代中后期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第四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期,集中分析论述1960年代中后期到1990年代中期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第五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革期,集中分析论述1990年代中期至今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为方便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阶段性对比,依照本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框架,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别对时代背景和对女性的价值期待、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及变化、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四个主要内容进行了剖析,并阐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内涵的性别平等观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内在机制。第六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过程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根据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得出的关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阶段性发展的结论,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脉络进行梳理,并对本研究提出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回应。

刘秀珍[4](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田玥[5](2018)在《日本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日本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女子大学一直占据重要地位,除了培养出许多活跃在政治、经济舞台中的女性精英,还培养了大量的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女性研究员和学者,对于推动日本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的女子大学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和变革才逐渐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概括来讲是“因性施教”和“以人为本”。为了培养优秀的女性人才,日本女子大学仍然不断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各个方面寻求突破,传递先进的科学知识,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领导力并且紧跟时代步伐的女性人才。文章从社会性别理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十一所女子大学作为研究案例,对日本女子大学的发展情况和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阐释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论,包括女子大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及社会性别理论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理论。第三部分,从历史角度对日本女子大学的发展历程、重要教育思想进行梳理。第四部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女子大学进行分析,全面的、系统的对其当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讨论,着重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和措施两方面内容。培养目标主要根据当前为适应社会需求以及办学定位产生的“精英教育”“独立女性培养”的两类目标进行分析,培养措施从女子大学的培养制度、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途径这四个方面进行讨论研究,并且总结日本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各个方面的特点与不足。第五部分,通过与我国女子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和措施的比较,思考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措施。日本女子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明确。其中,独立自强的教育目标体现在通过各类技能的学习,从而发挥女性自身价值,在此基础上精英教育目标则更注重女性领导力的培养。专业学科设置除了要求符合教育目标之外,主要受到社会需求以及女性发展两个方面的影响,社会需求怎样的人才,大学也会敏锐的察觉并调整专业学科设置。课程方面,丰富的女性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对于培养具有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生活技能的全面发展的女性人才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学习内容。这些女子大学通过各类研究机构承担相关课程的授课、女性问题的研究,同时发挥向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平台作用。各类制度的设计则是根据女性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普通大学人才培养制度的基础上突出女性教育特色,同时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出的。吸取日本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一方面对于我国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不论是我国女子大学还是普通男女共学大学,在方式、方法上对女性高级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参考。

程珍珍[6](2017)在《美国高校女性学课程设置及启示 ——以马里兰大学为例》文中认为女性学的发展来自于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女性学是在女权主义理论和女性主义视角下展开的。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成立女性学课程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女性学课程开始兴起,近几十年来女性学课程在美国高校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美国高校女性学课程备受国内外关注。我国高校女性学课程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努力下也从无到有,在课程设置和学科定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与美国高校女性学课程设置相比,我国高校女性学课程设置起点较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重重困难。通过研究美国高校女性学课程的设置,以马里兰大学为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女性学课程设置的优势,以期对我国高校女性学课程设置提供借鉴。马里兰大学开展女性学教育历史较长,女性学教育资源丰富。其课程目标实现了理论化、专业化、实践化,课程结构实现了系统化、层次化、多元化,课程内容实现了国际化、全球化、时代化,课程评价体现了标准化、体系化、外部化等特点。本研究在详细考察马里兰大学女性学课程设置的同时,简要回顾、评价了我国女性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提出当前我国女性学教育和女性学课程设置的关键在于,坚持女性学课程目标设置的理论化与实践化相结合,坚持课程内容设置的学科化与非学科化并举,坚持课程类型的学位课程与非学位的证书课程并举,同时,积极提升并增加女性学课程资源,培养高素质的女性学师资力量。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开展女性学教育,为女性主义运动提供资源、动力,为女性的权利提升保驾护航。

陈新叶[7](2014)在《高等学校中的社会性别偏差问题与性别意识教育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世界范围内曾普遍地存在着男权制的社会制度与文化,一直在社会性别制度乃至整个社会权利关系、社会文化意识的建构中,形成了限制女性以第二性的社会位置而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导致男女两性一直在参与高等教育中存在事实上的明显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在高等教育领域,自从西方女权运动兴起以后,女性才逐步获得参与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时至今日还仍存有许多社会性别偏差问题或性别不平等问题。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中的社会性别偏差问题或性别不平等问题并未得到实质上的解决,其不良后果从某种程度上衡量或许正日益突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消解高等教育中的性别歧视等性别不平等问题以促进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发展,既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目前,性别平等发展作为人本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最基本的权利关系诉求,是衡量一个民族或社会能否发展的重要尺度和标准,而高等教育的性别平等是实现社会性别平等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围绕研究高等学校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而关注大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教育问题,分析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对于重构高校中广大学生尤其是高师院校学生、教师以及管理者的性别社会价值观的意义,探讨高校中实施性别意识教育,从意识形态和人文素养的塑造入手逐步解构高校中的社会性别偏差或不平等问题,消除性别偏见、性别刻板印象等在高校教育中的潜在不利影响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性别平等发展,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高校教育领域的贯彻落实。本研究从社会性别视角透视我国目前高等学校中主要存在的社会性别偏差问题或性别不平等现象,重点探索了导致高等学校中的社会性别偏差问题和影响高校教育性别平等发展的关键因素,阐明将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意义、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将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理性层面与实践层面的构想,力求为新时代下高校德育与综合素质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教师教育改革以及推动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构建先进性别文化提供依据和启示。社会性别与发展理论结合教育性别平等理念是本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点。社会性别与发展理论尤其关注运用性别分析探索两性发展中的不平等性偏差和歧视,为解读和审视人类的知识体系和性别观念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其主张和采用的社会性别分析方法现已成为改变不公平的社会性别结构、促进两性共同发展的有力工具。在研究和解决高等教育性别偏差问题时,社会性别与发展理论为之提供了新的理论支点和研究视角。本研究以社会性别作为探查教育问题的重要分析手段,将社会性别视角和教育性别偏差问题有机结合,多角度深入剖析了当前制约我国高校教育性别不平等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实质,并发现解决高等教育性别偏差问题的主要着力点和突破口。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和社会性别分析法,在研究中凸显性别向度,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性别平等发展的实际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五章。第一章围绕将社会性别偏差作为社会问题的厘清,基于女性主义视角进行社会性别的本质阐释,从社会性别观念的创生入手,分析了社会性别为何是反映和解析社会问题的重要范畴,以及社会性别的建构机制与成因;重点探讨了社会性别偏差问题的实质,社会性别偏差问题的产生与性别偏差具象;围绕分析中国传统性别制度、性别文化对社会性别偏差问题的建构,揭示社会性别偏差问题在中国历史中的展延以及在现代中国中的客观存在情况。第二章围绕社会性别如何作为教育问题的诠释,指出社会性别偏差问题是构成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与分析教育问题的重要向度;进一步揭示社会性别偏差问题用以解析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意蕴,基于社会性别视域探析高等教育中的社会性别偏差问题,摭采社会性别视角透视出的高等学校中的社会性别偏差问题众象,重点探析了高等学校中的社会性别偏差问题的主要表现、导致高等学校中的社会性别偏差问题的主要因素和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第三章围绕探析高校实施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意蕴及其价值,分析了社会性别意识及其形成,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现状,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意蕴,以及高校中实施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教育价值与社会价值。第四章围绕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已有的发展概况,比较分析了国外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发展概况及经验启示,国内高校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证了突出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女子高校在推动高校性别意识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以及国内外女子高校进行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特色示范与实践经验。第五章重点围绕我国高校实施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措施,探讨建构高校德育的性别意识培养向度、赋予高校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结构以性别意识、将性别意识教育纳入高师教育主流体系、彰显性别问题学术研究、推动性别意识教育的教育行政管理和规范性别课程体系建设问题;提出建构社会性别发展性高校德育模式,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建构性别意识通识教育和在教师教育中实施性别意识教育的主要措施。本研究认为,社会性别偏差问题是作为社会问题的客观实在,是诸多社会问题的构成成分,是反映和解析社会问题的重要范畴。性别首先是人类基本社会制度形成的基石,社会性别的影响和作用存在于整个社会所有的制度、机制、组织与行为之中。社会性别偏差问题作为社会问题而存在,表现为两性在基本的社会关系中尤其是社会权力关系上出现了人为的不公正、不平等的性别区隔,集中反映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社会性别偏差与性别不平等问题。社会性别偏差问题展延在中国漫长历史中也依然是现代中国中的客观实在。社会性别偏差问题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体系中以构成性别的符号所表达的社会问题,在本质上反映和解释了性别不平等问题形成与延续的范式。性别制度因素与性别文化因素是形成社会性别的主要因素,社会性别制度对人施加的影响事实上是通过性别文化及其影响下的性别观与性别意识的直接影响得以实现的。其中,性别观是建构性别的价值取向及性别关系的意识根源。性别偏差问题的社会本质在于性别不平等,其形成的直接因素在于传统的性别文化建构形成的社会的与个体的性别观及性别意识。传统性别文化境域、性别形成的主要社会化作用者与个体的社会学习机制之间的动态的循环交互作用是个体性别的社会差异的心理机制。同时,社会性别偏差问题也是作为教育问题的客观实在,是构成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与分析教育问题的重要向度。性别平等是构成和评价学校教育公平的重要尺度,是衡量学校教育人本发展的自然维度,是评价学校教育平等的关键指标。教育中的社会性别偏差问题是教育中的最为基本的问题之一。其中,高校教育的性别平等发展问题既是一个教育公平问题,更是一个影响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在高校教育现实中,尚存在诸多事实上的性别不平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教育中的社会性别偏差问题集中体现为女性不平等地参与高等教育的问题。即使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逐步实现的当下,由于经济、文化、家庭等条件制约和传统习惯势力的影响,我国女性在平等参与高校教育的诸多宏观或微观层面上仍严重存在着事实上的性别偏差问题,女性接受高校教育在数量、层次和质量等方面,在入学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和性别意识现状方面,与男性存在明显性别偏差。聚焦于高等学校领域,高校教育社会性别偏差问题主要形成于教育系统内部,导致的主要外因在于传统性别文化观念。导致高校教育中的社会性别偏差问题和影响高校教育性别平等发展的潜在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于教育中的传统的性别观念与性别意识,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路径将在于在高等学校进行社会性别意识教育。所以,本研究探究了我国高校性别意识教育正确实施和发展应该确立的诸如建构高校德育的性别意识培养向度、赋予高校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结构以性别意识、将性别意识教育纳入高师教育主流体系、彰显性别问题学术研究、加强性别意识教育的教育行政管理、规范性别课程体系建设等性别意识教育建设要件方面的原则与向度,并论证了建构实施性别意识通识教育的社会性别发展性高校德育模式,建构实施高校性别意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范式和规范管理高校性别意识教师教育的主体方案构想,为推动新时代下高校综合素质教育改革、高师教育改革,规范建设高等学校实施性别意识教育的各个要件,逐步解构、消除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偏差问题,促进高等教育性别平等发展,构建先进性别文化,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贯彻落实,将提供较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实践参考。此外,本研究认为,未来的高校性别意识教育研究应围绕性别意识教育的教育学科的学理建构、教学论层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高师教师教育研究、教材建设研究以及进行性别意识教育效果检验方面的心理学实证研究等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王静[8](2013)在《女性主义教育学视域下大学性别平等课程研究》文中指出女性主义源于女性解放运动,在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中逐渐成为一种价值观与方法论,被广泛地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意识到教育对于性别意识的传播与建构的重要意义后,女性主义学者遂以高校为阵地,以课程为载体,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以期将女性主义思想引入教育领域,女性主义教育学思潮应运而生。女性主义教育学旨在以女性主义价值观、方法论等相关理论发现、分析并试图解决教育学领域中存在的问题,用多元共生的思维方式改革教育,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大学性别平等课程是女性主义教育学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成果。西方女性主义以性别平等课程为媒介,建立相应的教学与研究机构,向各个学科领域进行有效渗透。使被边缘化和隐形化的女性议题主流化与显性化,促使其被纳入课程体系,改变大学课程文化的男性权威形象;为女性融入高等教育体系,成为真正的知识主体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知识基地和平台。性别平等课程进入中国高等教育机制,既是西方女性主义学术影响的必然结果;也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对中国现实中女性状况的密切关注和我国性别研究深入发展所带来的学科化趋势。本研究以南京某高校所开设的专业特色选修课程——《性别与社会》为个案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参与式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大学性别平等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学习以及教学过程进行了粗浅的评价。在女性主义教育学视域下反观该课程,可以发现:该教学实践的课程目标女性主义特色显着、课程内容丰富详实、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注重赋权于学生、重视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研究表明,该课程对受众群体的性别意识以及自我认同等意识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大学性别平等课程从引进到创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学术界潜在的父权制规则以及僵化的教育体制使得我国目前所开展的大学性别平等课程存在着碎片化、西方化、本质化及边缘化倾向,如何拓展性别平等课程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影响,推动大学性别平等课程的体系化、本土化、与主流化建设,是女性主义教育学未来的努力方向。

杜芳琴[9](2013)在《从研究到学科化并通向行动主义:中国妇女学30年反观与理论化》文中认为自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以来,国内妇女学走过以妇女问题和性别议题为对象的研究为主的妇女学,到本世纪以学科背景下的学术研究、高校内的课程发展与组织体制的机制化探索的学科化推动的历程。同时对30年来,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妇女学推动者(集体或个人)在学理、概念和推进策略、方法上的异同及产生的影响进行梳理并力图理论化。在此基础上,展望妇女学的未来走向——通向学术女性主义与行动女性主义的联手推动中国社会的积极变革。

王兰[10](2012)在《性别研究的教学科研实践》文中研究说明课程建设是一门学科建设的基本前提,是学科知识的积累、传承、传播不可或缺的路径与载体。本文分析了性别课程的学习、教学实践过程,并对性别课程教学和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反思。

二、女性学教学在亚洲的发展——记“女性学教学本土化——亚洲经验”国际研讨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女性学教学在亚洲的发展——记“女性学教学本土化——亚洲经验”国际研讨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不负历史重托 谱写新的篇章(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在与时俱进中凝练女院人才培养特色
    一、与时俱进中的专业发展
    二、在发展中凝练特色人才培养目标
    三、在前进中推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全面规范教学管理,加强教育教学标准化建设
        (二)优化学分、学籍制度,立德树人释放学生个性发展的机会
        (三)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给学生释放自主发展的空间
        (四)推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主动参与、讨论与思考的机会
    四、围绕妇女/性别、儿童、家庭、婚姻等主题培育优质课程/教材
    五、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女大学生领导力培养
        (一)成立育慧书院,实施“卓越女性人才培养计划”
        (二)探索“三位一体”女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方式
    六、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
    七、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妇女/性别研究的缩影及发展理路
    一、妇女/性别研究的缩影
    二、妇女/性别研究的发展理路
        (一)描述性研究主导:以女性眼光探究妇女问题
        (二)重视实证研究:妇女与社会结构的性别视角审视
        (三)倡导多维度研究:在聚焦服务中推进妇女议题的精专化
    三、妇女/性别研究的未来展望
女子高校国际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基于“女性领导力和社会发展”专业硕士项目的分析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背景
        (一)提高女性官员的素质和能力,是各国政府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的重要举措
        (二)培训发展中国家妇女,是中国履行对国际社会庄严承诺的必要举措
        (三)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战略,促进合作共赢,是中华女子学院办学职责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的实施举措
        (一)社会工作能力建设与领导力培训的有机结合
        (二)女性领导力和妇女发展培训的有机结合
        (三)女性领导力和了解中华文化与中国发展经验的有机结合
        (四)女性领导力和内容丰富、层次鲜明的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坚持国家政策引领,创造共同利益
        (二)明确高校办学定位,创新发展模式
        1.让推进性别平等、培养女性专门人才成为学校的重要使命
        2.加强学科建设,成为妇女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基地
        3.凝练办学特色,拥有女性领导力培训不可替代的优势
    四、小结
图书馆特色立馆的实践探索
    一、坚持特色立馆,建中国女性图书馆
        (一)博采众长,摸索前进方向
        (二)披沙拣金,确立建设目标
        (三)厚积薄发,女性特色立馆
    二、建设特色资源,提升文献保障能力
        (一)资源获取方式多样
        (二)妇女口述资料收藏
        (三)女性专题分类探索
        (四)相关特色文献整合
        (五)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六)特色资源建设对比
    三、加强科研助力,探索知识服务途径
        (一)提升学术科研能力
        (二)探索知识服务途径
    四、新时代,再出发:构建研究型数字图书馆
        (一)广搜特色资源
        (二)打造特色平台
        (三)开展读者共建
        (四)探索学科交叉
从妇女问题研究走向学科化建设:女性学学科发展的脉络
    一、从“妇运”到“妇女”: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指导的学科建设
    二、从“妇女”到“女性”: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学科化探索
    三、从“女性研究”到“女性学”:对标学科标准的学科化
        (一)强调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男女平等价值观的立场
        (二)学科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培养具备从事妇女工作能力的人才
        (四)学科建设支撑妇女干部培训工作
    四、女性学学科建设的未来
        (一)坚持跨学科研究的使命
        (二)博士人才培养是关键
        (三)坚持本土问题与行动导向的视角
在推进保障妇女权益的法治体系不断完善的进程中发挥独特作用
    一、深入研究妇女权益法律保障的理论与现实问题,逐渐建立起在全国独树一帜的妇女法学特色学科
    二、为妇女权益相关立法和政策的出台建言献策,发挥妇女权益法律保障的智库作用
    三、积极推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努力成为妇女与法律领域的交流窗口
    四、以妇女法律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导向,培养服务妇女发展与维权、推进性别平等的女性法律人才
    五、组织师生参与妇女儿童法律服务,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实践中发挥作用
学前教育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探索与思考
    一、从学术、技术取向到能力取向:人才培养定位的转变
    二、从技能练习到专业素质内化:实践教学价值的澄清
        (一)实践教学是学生全方位体验教师职业、深入理解幼儿教师工作特点、涵养师德和教育情怀、渗透理念的手段
        (二)实践教学是学生内化重构专业知识、形成实践智慧的中介
        (三)实践教学是学生发现自我、促进个人成长与终身发展的助推器
    三、从割裂到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一)形成时间贯通、内容融合、空间拓展、形式多样的统整性实践教学体系
        (二)建立系统规范的教育见实习指导与管理保障体系
        (三)推进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
    四、从封闭到开放: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形成
坚持不懈地推动中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和实施
    一、申请举办世妇会:与国际反家暴研究接轨
    二、筹备和召开世妇会:中国反家暴研究进入正轨
    三、世妇会的后续行动:《反家庭暴力法》框架形成
    四、坚持世妇会的精神:加快反家庭暴力立法进程
    五、纪念世妇会:推进《反家庭暴力法》出台

(2)中国妇女/性别研究需要“学科化”的女性学吗?(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科政策下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的制度性困境
    (一)学科、学科制度、中国学科制度
    (二)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方略与学科评估政策
    (三)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面临的制度性困境
二、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脉络
    (一)概念呈现与问题导向: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起步阶段
    (二)中西交流与项目导向: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探索阶段
    (三)学理深入与学科导向: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的五种路径
        1.以传统学科的院、系为组织依托,通过向成熟学科渗透、建制来传播女性学知识,培养人才。
        2.成立独立建制的女性学系。
        3.在建制上采取“虚”的形式,在工作中采取“实”的行动,以大学校区为基础,进行科研/教学、教师/学生、校园/社区合作互动的尝试。
        4.回避女性学的建制问题,采取国际合作办学的形式开展研究和教学。
        5.成立实体组织机构,进行女性学“跨学科”建制的尝试。
    (四)多元发展与行动导向: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知识建设新探索阶段
三、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的新路径
    (一)中国妇女/性别研究需要“学科化”的女性学
    (二)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的新思维与新路径
        1.学科知识建设。
        2.学科组织建设。

(3)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战前日本教育系统的性别失衡
        二、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男女平权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视角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视角
    第四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现状
        二、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概念界定及历史分期
        一、相关概念及用法的界定
        二、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第一节 女性主义理论
        一、女性主义的概念及发展
        二、“生物性别”与“社会性别”
        三、“性别平等”与“性别差异”
    第二节 女子高等教育相关理论
        一、传统认识论视域下高等教育的特征
        二、女性主义认识论对传统认识论的思辨
        三、教育机会均等概念及原理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三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确立期:以法定女性人权为基础的性别平等观念
    第一节 战后复兴时期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一、GHQ占领政策:女性解放思想的兴起
        二、日本战后复兴:传统女性观的延续
    第二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二、“男女同校”与“男女分校”并行的发展方式
    第三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
        一、高等教育面向女性招生及女子大学的设立
        二、短期大学的设立及发展
        三、女子大学的学部构成和课程设置
        四、女子高等教育的第一次危机:关于“女大学生”的论争
    第四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一、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二、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第五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结构维度: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平等
        二、价值维度:传统社会女性观的干扰
        三、话语维度:女性失语、女性保护主义
第四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期:两分主义的性别平等观念
    第一节 日本工业社会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一、日本型工业社会的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分工观念
        二、日本型福祉社会的形成:以“核家庭”为单位
        三、日本型学历社会的形成:学历主义、名校主义
    第二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化及发展
        一、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的原因
        二、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三、高等教育“女性专用轨道”的形成和固化
        四、女子高等教育的第二次危机:关于“女大”存在意义的论争
        五、“家政学”的变革和“女性学”的兴起
    第三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一、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二、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第四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结构维度:社会结构中的不平等
        二、价值维度:性别平等思维下的价值陷阱
        三、话语维度:男性语境下的自我规范
第五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革期:均质的性别平等观念
    第一节 日本后工业社会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一、日本型工业社会的瓦解和后工业社会的形成
        二、男女共同参与社会的构筑:以“女性”为核心
        三、21世纪日本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机构的“大淘汰”时代
    第二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动向
        一、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二、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特征
        三、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
    第三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一、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二、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第四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结构维度:女性环境改善
        二、价值维度:“二流劳动力”以及社会价值的“女性通道”
        三、话语维度:男性化的均质平等
第六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过程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
    第一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性成就和特征
        一、确立期:以“制度”为中心
        二、扩大期:“女性专用轨道”
        三、变革期:流动性增强
    第二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底色:日本社会性别平等观念的变化
        一、确立期:女性解放思想和保守女性观
        二、扩大期:“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观
        三、变革期:以男性为标准的均质性别平等观
    第三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对性别平等的促进作用
        一、确立期:促进女性解放的变革功能
        二、扩大期:抑制性别平等的保守功能
        三、变革期:促进女性多样化发展的变革功能
    第四节 高学历女性的价值和功能:在男性中心社会中的机遇与困境
        一、确立期:少数女性精英
        二、扩大期:“家庭主妇”和“二流市民”
        三、变革期:劳动市场中的“二流劳动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日本战后女大学生人数变化曲线图
    附录2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变化曲线图
    附录3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变化概况(表)
    附录4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学生数变化概况(表)
    附录5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教员人数变化概况(表)
    附录6 战后日本18岁人口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变化概况
    附录7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男女差值对比
    附录8 战后日本大学院在籍者数男女对比
    附录9 各学科学生入学状况(1980-2019)
    附录10 2014 年日本全国女子短期大学列表
    附录11 2014 年日本全国女子大学列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5)日本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
2.相关基本概念及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女子大学
        2.1.2 人才培养模式
    2.2 理论阐述
        2.2.1 社会性别理论
        2.2.2 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理论
3.日本女子大学的历史沿革及主要教育思想
    3.1 日本女子大学的历史沿革
    3.2 日本女子大学的主要教育思想
        3.2.1 传统思想影响大学教育
        3.2.2 宗教思想融入大学教育
        3.2.3 国际化教育理念深入大学教育
4.日本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4.1 日本女子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
        4.1.1 以培养女性精英为导向的目标
        4.1.2 以培养独立自强女性为导向的目标
    4.2 日本女子大学的人才培养制度
        4.2.1 日本女子大学的学分制度
        4.2.2 日本女子大学的留学制度
    4.3 日本女子大学的专业设置
        4.3.1 日本女子大学专业设置的总体情况
        4.3.2 社会需求导向的专业设置
        4.3.3 女性发展导向的专业设置
    4.4 日本女子大学的课程设置
        4.4.1 女子大学的课程结构
        4.4.2 女子大学的课程内容
    4.5 日本女子大学的人才培养途径
        4.5.1 日本女子大学的产学与地区合作
        4.5.2 日本女子大学的女性研究机构
    4.6 日本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局限性
        4.6.1 日本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4.6.2 日本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5.中日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5.1 中日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5.1.1 中国女子大学发展概述
        5.1.2 培养目标的比较
        5.1.3 培养制度的比较
        5.1.4 专业设置的比较
        5.1.5 课程设置的比较
        5.1.6 培养途径的比较
    5.2 日本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5.2.1 更新教育理念,培养时代人才
        5.2.2 打破性别壁垒,重视能力培养
        5.2.3 建立学分互换制度,鼓励交流学习
        5.2.4 丰富女性学课程,帮助学生成长
        5.2.5 开展职业教育课程,增强社会适应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

(6)美国高校女性学课程设置及启示 ——以马里兰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1.4.1 教育学的女性主义
        1.4.2 女性学
        1.4.3 女性学与社会性别学
        1.4.4 课程与课程设置
        1.4.5 女性学课程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女权运动、女性学及女性学教育发展历程
    2.1 女权主义运动回顾
    2.2 女性学研究历程
    2.3 美国女性学课程设置历程
        2.3.1 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2.3.2 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
        2.3.3 稳定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第3章 美国马里兰大学女性学教育概况
    3.1 马里兰大学女性学教育历史
    3.2 马里兰大学女性学教育资源
        3.2.1 资金协助
        3.2.2 学校服务部门
        3.2.3 校内女性学教学、研究资源
        3.2.4 区域资源
        3.2.5 网络资源
    3.3 马里兰大学女性学师资力量
第4章 马里兰大学女性学课程的设置体系及其特点
    4.1 马里兰大学女性学课程的设置体系
        4.1.1 女性主义教育观下课程目标设置
        4.1.2 马里兰大学女性学课程类型设置
        4.1.3 马里兰大学女性学课程内容设置
        4.1.4 马里兰大学女性学课程评价设置
    4.2 马里兰大学女性学课程设置特点
        4.2.1 课程目标理论化、实践化、专业化
        4.2.2 课程结构系统化、层次化、多元化
        4.2.3 课程内容国际化、全球化、时代化
        4.2.4 课程评价标准化、体系化、外部化
第5章 美国高校女性学课程对我国的启示
    5.1 当前我国女性学课程设置的现状
        5.1.1 我国高校女性学课程的数量
        5.1.2 我国女性学课程设置的内容
        5.1.3 我国女性学课程发展的主要特征
        5.1.4 我国女性学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改进我国高校女性学课程设置的建议
        5.2.1 课程目标设置坚持女性主义理论与女性主义实践结合
        5.2.2 课程内容设置坚持学科化内容与非学科化内容并举
        5.2.3 课程类型设置坚持学位教育与证书教育结合
        5.2.4 改善女性学课程资源,培养优质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高等学校中的社会性别偏差问题与性别意识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内容
    四、主要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性别偏差问题作为社会问题的厘清
    第一节 社会性别及其成因探析
        一、关于社会性别本质内涵的阐释
        二、社会性别的建构机制与成因研究
    第二节 社会性别偏差问题探析
        一、社会性别偏差问题的实质
        二、社会性别偏差问题的表现
    第三节 社会性别偏差问题在中国历史中的展延
        一、中国传统性别制度与性别文化对社会性别偏差问题的建构
        二、当前中国的社会性别偏差问题分析
第二章 社会性别偏差问题作为教育问题的解析及消解对策
    第一节 社会性别偏差问题作为教育问题的诠释
        一、社会性别偏差问题是构成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与分析教育问题的重要向度
        二、社会性别偏差问题用以解析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意蕴
    第二节 社会性别视角下高等学校社会性别偏差问题探析
        一、社会性别视域下高等学校中的性别偏差问题众象摭采
        二、高等学校中社会性别偏差问题的建构因素与路径
        三、解决高等学校社会性别偏差问题的宏观方略
第三章 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意蕴及其价值
    第一节 社会性别意识与性别意识教育的意蕴
        一、社会性别意识及其形成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现状
        三、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意蕴
    第二节 高等学校中社会性别意识教育之价值
        一、高等学校中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教育价值
        二、高等学校中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社会价值
第四章 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已有发展概况
    第一节 国外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发展比较研究
        一、性别平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建立与教育行政管理概况
        二、性别平等与教育问题学术研究现状
        三、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学科、课程的研究与建设现状
        四、社会性别意识教师教育发展概况
        五、女性组织的助推作用状况
    第二节 国内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发展概况
        一、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国家政策要求
        二、我国大陆高等学校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发展现状
        三、国内高等学校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女子高校进行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特色示范
        一、女子高校在推动高校性别意识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二、国内外女子高校进行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特色示范
第五章 高等学校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目标与措施
    第一节 高校实施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主要目标
        一、建构高等学校德育的社会性别意识培养向度
        二、赋予高等学校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结构以社会性别意识
        三、彰显性别问题学术研究
        四、规范性别课程体系建设
        五、社会性别意识教育进入高师教育主流体系
        六、推动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教育行政管理
    第二节 我国高等学校实施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建构社会性别发展性高等学校德育模式
        二、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建构社会性别意识通识教育
        三、在教师教育中实施社会性别意识教育
结语与研究展望
    一、结语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8)女性主义教育学视域下大学性别平等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性别平等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1.1.2 大学是先进性别文化的传播阵地
        1.1.3 高等教育中存在男性中心主义价值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女性主义教育学相关文献综述
        1.3.2 性别平等课程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个案研究法
        1.4.3 访谈法
        1.4.4 参与式研究法
第2章 女性主义教育学:大学性别平等课程研究的新视角
    2.1 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教育学
    2.2 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2.2.1 批判的女性主义教育学
        2.2.2 差异的女性主义教育学
        2.2.3 本质论的女性主义教育学
        2.2.4 构成论的女性主义教育学
    2.3 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学科特色
        2.3.1 批判性思维
        2.3.2 纳入女性经验
        2.3.3 赋权与参与式学习
第3章 国内外大学性别平等课程的历史透视
    3.1 国(境)外大学性别平等教育的缘起与发展
    3.2 我国大学性别平等课程的本土化探究
第4章 大学性别平等课程实践研究——以《社会与性别》为例
    4.1 大学性别平等课程的课程目标
    4.2 大学性别平等课程的教学方法
    4.3 大学性别平等课程的教学内容
    4.4 大学性别平等课程评价
        4.4.1 课程评价
        4.4.2 学生评价
第5章 反思与重构:推进大学性别平等课程的主流化发展
    5.1 反思:我国大学性别平等课程体系与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 碎片化倾向
        5.1.2 西方化倾向
        5.1.3 边缘化倾向
        5.1.4 本质化倾向
    5.2 重构:推进大学性别平等课程的主流化发展
        5.2.1 体系化
        5.2.2 本土化
        5.2.3 主流化
结语
附录—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9)从研究到学科化并通向行动主义:中国妇女学30年反观与理论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程回顾:30年做了些什么? (1982—2012年)
    (一) 以研究为主的妇女学 (1982—1999年)
        1. 世妇会前的妇女研究 (1982—1991年)
        2. 与国际接轨:世妇会进入中国与引入社会性别的研究走向 (1992—1999年)
    (二) 基金会支持下的多元妇女学学科化课题运作 (2000—2006年)
    (三) 妇女学机制化的多途径探索 (2006年至今)
二、从学理概念与策略方法的异同看妇女学的多元分化
    (一) 妇女学的学理与概念
        1. 女性 (权) 主义 (Feminism) :认同或排拒
        2. 社会性别 (Gender) :共识与歧解
    (二) 妇女学推进策略与方法
        1. 赋妇女学以灵魂的学理差异
        2. 空间策略上的不同议论:本土与本土化
        3. 体制策略:推动妇女学进入高等教育主流
三、展望:主流化与通向行动主义
    (一) 体制内:向妇女学三个合法化的主流化致力
        1. 学科/学理合法化。
        2. 行政合法化。
        3. 社会合法化。
    (二) 主流化的新策略:学理研究与行动研究结合———通向行动主义

四、女性学教学在亚洲的发展——记“女性学教学本土化——亚洲经验”国际研讨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不负历史重托 谱写新的篇章(笔谈)[J]. 侯典牧,黄河,李莹,马良,李慧波,戴昭,魏开琼,周应江,陈虹,孙晓梅.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0(06)
  • [2]中国妇女/性别研究需要“学科化”的女性学吗?[J]. 王俊,郭云卿. 妇女研究论丛, 2020(04)
  • [3]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D]. 杨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5]日本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田玥. 西安理工大学, 2018(11)
  • [6]美国高校女性学课程设置及启示 ——以马里兰大学为例[D]. 程珍珍. 湖南科技大学, 2017(02)
  • [7]高等学校中的社会性别偏差问题与性别意识教育研究[D]. 陈新叶.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9)
  • [8]女性主义教育学视域下大学性别平等课程研究[D]. 王静.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4)
  • [9]从研究到学科化并通向行动主义:中国妇女学30年反观与理论化[J]. 杜芳琴.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3(02)
  • [10]性别研究的教学科研实践[J]. 王兰. 丝绸之路, 2012(14)

标签:;  ;  ;  ;  ;  

亚洲女性学教学的发展——关于“女性学教学本土化——亚洲经验”国际研讨会的记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