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声纳信号高速双向复用研究

机载声纳信号高速双向复用研究

一、机载声呐声信号的高速双向多路传输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宋云鹏[1](2020)在《中水多波束接收采集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外声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都需要不断提升对海底地形地貌的探索能力。在水下探测研究方面,多波束测深系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论文以中水多波束系统为项目背景,研究设计该项目中的接收采集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对中水多波束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同时介绍其未来发展趋势,并依据中水多波束项目设计要求,确定了中水多波束接收采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介绍了多波束测深仪工作原理并分析了接收采集系统的具体结构。其次,依据中水多波束总体方案以及主动声呐方程,对接收系统所需的固定增益与可控增益等参数进行推导,同时设计了信号调理模块、A/D转换模块、增益控制模块。并完成了多通道模拟接收电路的原理图设计,同时设计接收系统电源模块,以此为基础绘制完成接收系统PCB。之后,依据采集系统所需的技术要求,对数字芯片进行选型,设计系统内各个硬件模块,包括电源模块以及接口管理模块,完成其原理图并绘制PCB。设计编写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的逻辑并进行仿真验证,实现控制FPGA的数据传输流程功能并搭建了QSYS系统,完成数据采集传输功能设计。最后,对接收采集系统的实物电路进行测试与调试,包括对模拟通道的一致性调试以及模拟通道增益测试、零输入噪声测试、以及静态功耗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拟接收电路符合设计指标。并用Signal TapⅡ工具对采集系统的逻辑信号进行抓取,观察到采集系统能正常采集并传输数据,验证了采集系统逻辑的正确性,整个系统能够正常稳定工作。

江静[2](2020)在《SAS信号成像及运动补偿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合成孔径声呐(Synthetic Aperture Sonar,SAS)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声呐,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小孔径基阵的匀速运动来获得方位向上的虚拟大孔径,从而得到方位向的高分辨率。无人潜航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是一种能够进行自主航行和智能作业的水下平台,不仅运行稳定,且自身携带传感器装置,运动补偿方便,是合成孔径声呐样机的理想载体。因此,基于UUV的合成孔径声呐在民用和军用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合成孔径声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依托企事业合作项目,研究基于UUV的SAS系统信号处理技术,包括运动补偿、成像算法、信号处理系统实现等方面的内容。UUV在三维载体坐标系上的自由度误差对SAS成像质量的影响很大,运动补偿技术是消除或降低运动误差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本文在运动补偿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1)对于UUV载体自带的惯性测量系统回传的位置信息,提出一种基于延时表的SAS运动补偿方法,避免因航迹多变需反复更新延时表带来的庞大运算量。(2)分析了“停-走-停”假设和“等效相位中心”近似带来的相位误差,提出一种精确的多接收阵SAS补偿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水池实验和湖试实验的成像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在成像算法方面,本文针对常规时域算法运算量过于庞大的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成像方法,改进后的运算量得到大幅度降低。同时,分析了方位向速度扰动对SAS成像质量的影响,提出一种简单高效的速度平滑处理方法,减少惯性测量系统测量值误差所引起的SAS图像质量损失。在信号处理系统实现方面,本文设计了一种多线程并行处理结构,将整个信号处理流程划分为5个线程并行处理,必要时可以开启GPU(图像处理单元)加速运算。对于多批次的数据处理,采用流水线模式,实现了高效高分辨率成像系统。经水池实验验证,本系统工作稳定,运动补偿效果明显,成像分辨率可达5cm×2cm,最大无模糊探测距离可达180m。

卓怡琳[3](2020)在《基于FPGA的SAS实时成像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合成孔径声呐(Synthetic Aperture Sonar,SAS)是一种高分辨力成像声呐,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小孔径基阵的移动,对不同位置的接收信号做相干处理,来获得方位向上虚拟的大孔径,从而实现方位向的高分辨力。相比于普通声呐系统,SAS需要对大数据量的原始回波数据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同时对实时性提出很高的要求,给工程实现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选择与设计实时SAS成像系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随着可编程器件的高速发展,FPGA因其具有高速的运算能力,丰富的存储单元及流水线操作,让运算量庞大的SAS信号实时性处理成为可能,因此将FPGA作为实时信号处理领域的核心处理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研究适用于SAS实时系统的高效稳健的成像算法,首次采用FPGA为硬件平台完成SAS实时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提出适合实时性处理的设计架构和优化方案,并加以实现,最后结合仿真和实测数据成功验证其可行性。首先,本文研究SAS成像的基本原理,通过建立回波模型,结合多子阵技术分析SAS系统的性能参数,在传统时域延时相加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延时表的快速逐点成像算法,并分别从成像精度、运算量、内存消耗等方面对这两种成像算法进行性能分析,为构建SAS实时信号处理系统提供了数据支持。成像算法的硬件实现是整个SAS实时系统的关键。因此,本文研究了基于FPGA的SAS算法实现的各个模块设计与优化,主要包括距离向脉冲压缩的优化设计及时域成像算法的实时处理架构,详细分析和阐述了各模块在FPGA中的设计思路及具体步骤,提出硬件资源复用方案和实时迭加的时延求解结构,以区块分割的多路并行“阵列式”寻址方式完成SAS波束形成,有效降低了FPGA资源的消耗并提升了处理速度,使得实时性处理得到满足。同时,对模块进行参数化设计,可满足不同探测距离的要求,增加了系统灵活性和适应性。通过水池实验获得的实测数据,对本文提出的优化算法和设计结构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实现的系统达到成像所需的各项指标要求。

郝运博[4](2020)在《水下信标定位系统信号处理平台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飞机失事坠海后,飞行记录仪沉入海中。飞行记录仪上的声信标入水开始工作。声信标声源级低,发射信号频率高,在海水中声衰减快,而且工作寿命短。这些不利因素导致声信标难以被找到。由于信号频率高,数据量大,导致复杂的信号处理算法难以应用到声呐系统中。本文针对此问题,设计了运算性能强,稳定性高的实时水下声信标定位声呐系统。而且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可以搭载于水下无人潜器,下潜2~6km进行精确定位。本文完成了该系统信号处理平台的部分软硬件设计。系统平台分为模拟接收机、信号采集系统、信号处理模块三大部分。首先根据系统平台的功能需求,给出了设计指标,根据设计指标提出了三个部分的总体设计方案。模拟接收机部分加入增益控制功能,使用单片机配合数字电位器实现在可控范围内任意改变接收机放大倍数。对于系统平台实时性、小体积和稳定性的需求,平台数字部分采用坚固可靠的Compact RIO控制器和信号处理功能强大的DSP C6678来搭建。Compact RIO控制器作为平台的信号采集系统,独自完成了信号采集、实时预处理、数据存盘、数据网络传输以及串口数据接收功能。其中数据预处理实现了波束形成算法和信号降采样。信号处理模块由两块C6678组成,分别处理两条水听器阵的数据。C6678强大的信号处理能力可以完成大量数据的实时操作。两块DSP数据传输采用高速接口SRIO实现,其带宽高的特点使传输延时大大减小,为两块DSP并行处理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完成了增益控制电路设计、信号采集电路设计和SRIO接口互连背板设计,实现了增益控制、信号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网络传输和SRIO接口数据传输功能。软硬件设计完成后,进行实验室调试,包括电路调试和各部分功能调试。最后通过实验室联调、水池试验和湖上试验验证了系统平台的整体可行性、实时性和稳定性。

李明[5](2019)在《定位测距声呐测控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定位测距声呐技术一直是水声探测定位的前沿发展方向,对水下航行目标进行实时、精准的定位及导航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战略意义。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联合卫星定位(GPS)系统、无线电局域网通信系统、长基线水声定位系统和高精度时统系统的定位测距声呐系统测控平台,其在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情况下实现定位测距声呐水面单元对水下目标的精准实时定位。首先,针对定位测距声呐系统的功能及性能指标,设计定位测距声呐系统测控平台的实施方案,论证了定位测距声呐系统测控平台的组成结构,主要包括有时统系统、无线电通信系统和FPGA数据控制系统三大部分,并分别对各组成部分开展方案设计。完成时统系统的实现原理及性能分析设计、无线电传播特性分析,无线电局域网组网方式及通信协议设计、FPGA选型及外围电路设计、GPS、无线电模块及其他设备的选型。然后,本文依据设计方案,对方案中涉及的硬件电路进行了细致展开。包括稳压电源电路、输入输出缓冲电路、串口通信电路及FPGA外设接口电路。各电路均从参数计算、器件选型、电路连接等多角度作工作说明,附加了 PCB的设计,布局布线等,所有电路设计均充分考虑了低功耗、低噪声的电路设计准则。最后,在定位测距声呐系统测控平台的硬件实现后,对焊接完成的PCB进行了调试测试,对采用的设备进行了功能实验测试,包括无线电拉距实验、GPS定位测试、原子钟同步精度测试、原子钟同步稳定性测试及数据控制板功能测试,所有测试结果均达到功能需要及性能需求,符合设计指标。

刘欣[6](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认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席瑞[7](2019)在《基于Turbo均衡的可靠高速率水声通信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类对海洋探索和开发的不断深入,无论是在军事领域还是民用领域,世界各国对水下信息传输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低速率水声通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要求,迫切需要的是一种高速率、高可靠性的实时信息传输技术。针对这一迫切需求,本文进行了基于Turbo均衡的可靠高速率水声通信技术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水声信道下的单载波块传输系统,提出适用于稀疏水声信道的低复杂度频域Turbo均衡方法。该方法利用插入的扩频码进行稀疏信道估计及相位补偿,无需迭代信道估计;接收端通过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下的频域Turbo均衡技术和多通道联合处理消除多途效应造成的符号间干扰(ISI)。湖试结果表明:在10.8km通信距离,QPSK和8PSK调制方式下分别实现了有效数据率为4 kbps和6 kbps的无误码通信。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加噪声处理:QPSK/8PSK映射方式下,当初始误码率为1.31×10-1/1.11×10-1时,3次迭代之后误码率降为7.43×10-4/5.12×10-5。2、针对时变信道下的单载波Turbo均衡系统,提出了多通道时频域联合Turbo均衡接收机。该方法将频域均衡后的多路信号合并为单路信号,随后采用低阶时域Turbo均衡处理以消除残余ISI,并采取双向时域均衡结构进一步降低系统误码率。湖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0.8km通信距离下可以实现无误码通信。对数据进行加噪声处理:QPSK/8PSK调制方式下,当初始误码率为1.18×10-1/1.22×10-1时,三次迭代单向均衡和双向均衡之后的误码率分别可达5.18×10-5/5.10×10-4,0/1.87×10-4。3、针对单载波空间调制(SC-SM)以及单载波广义空间调制(SC-GSM)系统,结合使用频域反馈频域Turbo均衡器(FDTE-FDDF)和软反馈连续干扰消除的联合频域Turbo均衡器(FDTE-SSIC)。前者将接收信号与上一次迭代的软判决信号转换到频域进行联合均衡处理,后者则利用上一次迭代的软判决信号来对频域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消除。仿真结果表明:在10-4这一量级下,对于FDTE-FDDF方法,SC-SM系统下三次迭代的系统增益约为2.5d B,SC-GSM系统则为2.8d B;对于FDTE-SSIC方法,SC-SM系统三次迭代的性能增益为3.2d B,SC-GSM系统则提升5.0d B左右。4、为提高水下高速率通信系统的能量效率,提出了基于块传输结构的单载波索引调制水声通信方法(SC-IM)。该方法先将数据分组,再在分组中选择符号发送。接受机则采用基于子阵列被动时反的多通道时域双向Turbo均衡器(Sub-PTR-Bi Mc TDTE)。Sub-PTR-Bi Mc TDTE方法将接收阵列分成若干子阵列进行被动时间反转处理,然后进行多通道双向时域Turbo均衡。湖试结果表明:在1km通信距离下,(4,1,4)配置参数的数据率为1.5kbps,5次迭代后4Sub-PTR-Bi Mc TDTE算法可实现零误码传输;(4,3,4)配置参数的系统通信数据率为3kbps,5次迭代后4Sub-PTR-Bi Mc TDTE算法的误码率可以达到2.85×10-3。

何奇毅,宗思光[8](2019)在《跨空水介质激光声技术发展分析与思考》文中指出跨空水介质间的激光声技术是世界各国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开展激光声作为通信声源的技术研究有助于海洋通信的发展应用,该通信技术利用激光在水中产生声波,在空中获取声回波信号,综合应用了激光技术、声学与电子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利用机载平台产生激光,在水中产生声波并在空中接收被水下目标反射或散射的声波,从而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是光、声联合探测领域的一项新的交叉技术,可满足不同海域、不同战术使用下的作战需要。论文介绍了不同条件下的激光致声原理,分析了激光声技术在探测和通信领域的应用场景,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激光声技术的发展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孙珂[9](2019)在《基于OMAP-L138的蛙人探测声呐目标模拟应答器设计》文中认为近年来,水下蛙人对近岸港口、码头和军事设施等海上军事目标构成了严重威胁。作为一种用于探测水下的蛙人、机器人和小型运载器等具有威胁性小目标的声呐,蛙人探测声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由于水下小目标的散射强度小且活动范围广,蛙人探测声呐如何提高蛙人探测声呐对蛙人等小目标的定位精度,是当前研究开发蛙人探测声呐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针对蛙人探测声呐目标模拟应答器展开研究。应答器旨在声呐投入使用前对蛙人进行目标模拟以及定位辅助,并在声呐投入使用后进行定期检验性能。其工作时由蛙人等水下小目标携带。在接收到声呐的发射信号后,目标模拟应答器延迟发射一个较强的应答信号用于调基。蛙人探测声呐对接收到的真实蛙人弱回波和强应答信号进行定位,以强信号的定位作为基准,对弱回波的定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据此初步判断蛙人探测声呐对弱目标定位的准确性,并逐次调整自身算法和声学参数使其接近准确定位。此外,为进一步降低蛙人探测声呐的测试试验成本,本文提供另外一种工作模式,可以代替蛙人进行声呐测试。该模式下,应答器在接收到声呐发射的声信号后发射两个模拟回波:一个模拟蛙人反射的弱回波,另一个为定位用强脉冲信号。蛙人探测声呐接到两个信号后,仍以强信号作为基准,对弱信号的检测和定位能力进行分析和判断。这两种工作模式可初步检验蛙人探测声呐自身的定位算法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定位精度的目的。本文的主要工作集中在目标模拟应答器的总体方案设计、硬件平台设计、信号处理技术研究和实验验证。首先从蛙人探测声呐工作原理出发,总体上对目标模拟应答器两个工作模式的功能和参数选择作了设计论证。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硬件平台的设计方案,包括整体结构框图、DSP选型、AD/DA选型、硬件接口配置以及CCS软件配置。其中硬件平台是以OMAP-L138为核心板、AD8568为接收板、DA5724为发射板的硬件系统。针对应答器的信号处理,本文从应答器对主动声呐信号的检测、自适应门限设定、信号到达时刻解算等过程分别进行了分析。在研究信号检测算法时,本文首次将自适应频域匹配滤波应用于应答器的信号检测,提高了应答器对信号的检测概率。为了对目标模拟应答器的功能进行初步验证,最后进行了硬件系统的电联调以及定点水池实验,实验结果皆符合设计要求。

陈广彪[10](2019)在《大动态范围水声信号记录装置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声信号是研究海洋信息的一种重要参考数据。水声信号的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随着现代军事发展的需要和海洋事业的发展,水声信号的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必将变得更快,为了更好地了解海洋信息,有必要收集海水声信号数据。本研究针对长期放置在海洋中记录水声信号的目的,对大动态范围长时间水声信号定标记录进行创新,改进接收放大及采样等电路设置方法,设计了一种大动态范围长时间水声信号记录装置,使其在低功耗状态下既能监测水声生物发声又能够对海洋工程爆破声进行监测。论文首先根据设计要求提供了整个水声信号记录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及理论研究。然后,设计并绘制电路原理图,并为器件的工作特性和数据采集要求创建电路板。硬件电路设计主要包括主控芯片选择,放大电路设计,滤波电路设计,模数转换电路设计,存储电路设计和一些辅助电路设计。论文第四章讲述了大动态范围水声信号记录装置的软件开发流程,主要介绍了系统的开发工具、系统时钟工作方式、实时时钟模块工作方法、水声信号采集方法、数据存储程序设计及FATFS文件系统使用方法,最后,水声信号数据以txt文本存储在微SD中。最后,本文分析了整个水声信号记录装置的性能和实验结果。经测试,本文设计的水声信号记录装置可以工作稳定,并能在低功耗模式下长时间记录大动态范围水声信号。

二、机载声呐声信号的高速双向多路传输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载声呐声信号的高速双向多路传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水多波束接收采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多波束测深仪系统概述
        1.2.1 国内外研究水平和动态
        1.2.2 多波束测深仪系统发展趋势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 多波束测深工作原理以及组成
    2.2 中水多波束接收采集系统方案
        2.2.1 多通道接收机的组成结构
        2.2.2 数字信号采集系统方案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水多波束多通道接收系统设计
    3.1 多通道接收机技术指标
    3.2 接收机信号调理模块结构
    3.3 接收机低噪声设计
    3.4 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3.5 固定增益放大电路和可控增益放大电路设计
        3.5.1 固定增益放大电路设计依据
        3.5.2 固定增益放大电路设计
        3.5.3 可控增益放大电路设计
    3.6 接收机带通滤波器电路设计
    3.7 A/D转换模块设计
    3.8 增益控制模块设计
        3.8.1 增益控制模块结构设计
        3.8.2 数模转换模块设计
        3.8.3 单端转差分电路设计
        3.8.4 低通滤波模块设计
    3.9 多通道接收机电源设计
    3.10 多通道接收机PCB设计
        3.10.1 单通道结构布局
        3.10.2 PCB器件布局设计
    3.11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水多波束采集系统设计
    4.1 系统芯片选型
        4.1.1 采集FPGA简介
        4.1.2 控制FPGA简介
        4.1.3 接口管理器件简介
        4.1.4 其他器件简介
    4.2 采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2.1 数字采集系统电路的电源模块设计
        4.2.2 采集系统接口管理模块设计
        4.2.3 采集系统PCB设计
    4.3 采集FPGA逻辑设计
        4.3.1 数据采集模块
        4.3.2 FPGA数据传输模块
    4.4 系统控制FPGA逻辑设计
        4.4.1 控制FPGA系统方案
        4.4.2 数据传输模块设计
        4.4.3 增益控制逻辑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接收采集系统调试
    5.1 接收系统调试与测试
        5.1.1 接收系统模拟通道前置放大模块增益指标测试
        5.1.2 接收系统模拟电路幅频指标测试
        5.1.3 接收系统模拟电路静态功耗指标测试
        5.1.4 接收系统模拟电路零输入噪声测试
        5.1.5 接收系统模拟电路可控增益电路测试
        5.1.6 接收系统通道一致性调试
    5.2 采集系统调试与测试
        5.2.1 采集模块测试
        5.2.2 信号传输模块测试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SAS信号成像及运动补偿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2章 SAS基本原理
    2.1 声呐简介
    2.2 合成孔径声呐技术简述
        2.2.1 合成孔径技术
        2.2.2 LFM信号和脉冲压缩技术
    2.3 SAS信号模型
        2.3.1 回波信号模型
        2.3.2 空间采样要求与测绘效率
        2.3.3 多子阵技术
        2.3.4 距离徙动
    2.4 SAS系统相位误差分析
        2.4.1 “停-走-停”假设误差分析
        2.4.2 “等效相位中心”近似误差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运动误差分析
    3.1 UUV六自由度误差
    3.2 相位误差对脉冲压缩影响
    3.3 平动误差分析
        3.3.1 横荡误差分析
        3.3.2 纵荡误差分析
        3.3.3 升沉误差分析
    3.4 转动误差分析
        3.4.1 偏航角误差分析
        3.4.2 俯仰角误差分析
        3.4.3 横滚角误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运动补偿方法研究
    4.1 常用的运动补偿方法
    4.2 基于惯性测量系统的运动补偿方法
        4.2.1 载体坐标系和惯性坐标系
        4.2.2 坐标系转化和姿态角计算
        4.2.3 基于延时表修正的运动补偿方法
        4.2.4 仿真实验分析
    4.3 基于原始回波信号的运动补偿方法
        4.3.1 相位中心重叠算法原理
        4.3.2 DPC补偿方法改进
    4.4 精确的多接收阵补偿方法
        4.4.1 不同测绘距离下的误差补偿
        4.4.2 仿真实验分析
        4.4.3 水池实验分析
        4.4.4 湖泊实验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号处理系统实现
    5.1 系统架构
        5.1.1 载体平台
        5.1.2 系统组成
    5.2 系统控制方案
        5.2.1 脉冲重复间隔控制方案
        5.2.2 接收增益控制方案
        5.2.3 发射功率控制方案
        5.2.4 发射信号带宽控制方案
        5.2.5 SSD存储方案
        5.2.6 收发同步方案
        5.2.7 调试上位机方案
    5.3 惯性测量系统测量值的预处理
        5.3.1 方位向速度变化对SAS成像的影响
        5.3.2 测量值预处理
    5.4 时域算法实现
        5.4.1 常规实现
        5.4.2 改进实现
        5.4.3 仿真实验分析
        5.4.4 水池实验分析
    5.5 异构环境下的并行处理
        5.5.1 多线程任务划分
        5.5.2 CPU+GPU协同处理
        5.5.3 系统并行效率分析
    5.6 系统性能分析
        5.6.1 成像分辨率
        5.6.2 最大测绘距离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基于FPGA的SAS实时成像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SAS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发展概况
        1.2.2 国内发展概况
    1.3 SAS实时成像系统概述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SAS基本原理
    2.1 SAS成像的基本原理
        2.1.1 距离向分辨力
        2.1.2 方位向分辨力
    2.2 SAS信号模型
        2.2.1 距离徙动
        2.2.2 信号模型
        2.2.3 空间采样要求与测绘效率
        2.2.4 多子阵技术
    2.3 图像重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SAS成像算法
    3.1 脉冲压缩原理
    3.2 时域延时相加算法
        3.2.1 基本逐点成像算法
        3.2.2 多子阵逐点成像算法
        3.2.3 多子阵空间采样特点
    3.3 改进后的逐点成像算法
        3.3.1 算法原理
        3.3.2 仿真结果
    3.4 性能分析
        3.4.1 成像质量比较
        3.4.2 运算量比较
        3.4.3 内存消耗比较
    3.5 实时迭代的延时求解结构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FPGA的 SAS实时成像算法的实现
    4.1 实现框图及设计指标
    4.2 距离向脉冲压缩实现
        4.2.1 时域脉冲压缩
        4.2.2 频域脉冲压缩
    4.3 距离向脉冲压缩的FPGA设计
        4.3.1 FFTIP核函数
        4.3.2 具体实现方案
        4.3.3 仿真结果分析
    4.4 延时相加算法的FPGA设计
        4.4.1 脉压数据缓存模块
        4.4.2 延时索引计算与寻址模块
        4.4.3 地址生成控制模块
        4.4.4 方位向延时相加模块
        4.4.5 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章总结
第5章 实时SAS成像系统的实现
    5.1 实时SAS成像系统结构
    5.2 参数设计指标
    5.3 算法处理机
        5.3.1 流水线处理
        5.3.2 模块分配
        5.3.3 工作流程
        5.3.4 实时系统
    5.4 SAS成像的水池实验
        5.4.1 实验场景
        5.4.2 实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总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水下信标定位系统信号处理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安排
第2章 信号处理平台总体设计
    2.1 系统概述
    2.2 模拟接收机
    2.3 信号采集系统
    2.4 数字信号处理模块
    2.5 核心器件选型
        2.5.1 可控增益放大
        2.5.2 数据采集系统
        2.5.3 信号处理模块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号处理平台硬件设计
    3.1 概述
    3.2 增益控制电路硬件设计
    3.3 信号采集板卡硬件设计
        3.3.1 C系列模块简介
        3.3.2 硬件电路设计框架
        3.3.3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3.3.4 睡眠电路设计
        3.3.5 电源电路设计
    3.4 SRIO总线硬件设计
        3.4.1 C6678间接口互连
        3.4.2 PCB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号处理平台软件设计
    4.1 概述
    4.2 开发环境介绍
        4.2.1 PIC单片机开发环境
        4.2.2 Compact RIO控制器开发环境
        4.2.3 DSP开发环境
    4.3 增益控制程序设计
        4.3.1 程序设计流程
        4.3.2 UART通信
        4.3.3 SPI通信
    4.4 信号采集程序设计
        4.4.1 C系列模块识别
        4.4.2 C系列模块初始化
        4.4.3 AD时序控制与采集
    4.5 数据预处理程序设计
        4.5.1 程序设计流程
        4.5.2 解析信号构建
        4.5.3 波束预成
        4.5.4 混频
        4.5.5 降采样与抗混叠
    4.6 数据管理
        4.6.1 方位姿态与导航信息采集
        4.6.2 数据存储与网络传输
    4.7 SRIO总线通信
        4.7.1 SRIO总线介绍
        4.7.2 SRIO初始化
        4.7.3 Direct I/O传输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功能测试与验证
    5.1 功能测试
        5.1.1 增益控制功能测试
        5.1.2 数据存储功能测试
        5.1.3 信号采集功能测试
        5.1.4 数据预处理功能测试
        5.1.5 网络传输功能测试
        5.1.6 实时性测试
        5.1.7 SRIO通信功能测试
    5.2 实验验证
        5.2.1 模拟器联调
        5.2.2 水池试验
        5.2.3 湖上试验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定位测距声呐测控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定位测距声呐系统概述
        1.2.1 系统介绍
        1.2.2 功能需求
        1.2.3 主要指标要求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定位测距声呐测控平台方案研究
    2.1 整体方案分析
    2.2 时统系统研究设计
        2.2.1 时统系统说明
        2.2.2 设计原理
        2.2.3 方案研究
    2.3 无线电通信系统研究设计
        2.3.1 无线传输特性分析
        2.3.2 传播距离
        2.3.3 多址方式
        2.3.4 通信协议
        2.3.5 模块设计
        2.3.6 电台及天线
    2.4 数据控制系统设计
        2.4.1 数据控制器功能设计
        2.4.2 FPGA器件选型
    2.5 主控器及其他辅助设备
        2.5.1 船载测控信息处理机
        2.5.2 GPS及天线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测控平台电路设计与实现
    3.1 时统电路硬件
        3.1.1 电源电路
        3.1.2 通信电路
        3.1.3 监测电路
        3.1.4 输入输出缓冲电路
        3.1.5 负载驱动电路
    3.2 数据控制系统实现
        3.2.1 电路设计
        3.2.2 基于NIOSⅡ处理器的FPGA开发流程
        3.2.3 QSYS架构
        3.2.4 NIOSⅡ软件程序
    3.3 PCB的布局布线
    3.4 PCB及实物展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功能测试与性能分析
    4.1 无线电通信距离测试
    4.2 GPS功能测试
    4.3 时统板测试
        4.3.1 时同板精度测试
        4.3.2 时同板稳定性测试
    4.4 数据控制器功能调试测试
        4.4.1 串口控制
        4.4.2 功能测试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基于Turbo均衡的可靠高速率水声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水声信道传输特性
    2.1 声波传播速度
    2.2 传播损失
    2.3 海洋环境噪声
    2.4 带宽
    2.5 多径传播
    2.6 多普勒效应
    2.7 水声信道特性仿真分析
    2.8 实测水声信道特性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Turbo均衡的单载波块传输水声通信系统
    3.1 引言
    3.2 Turbo均衡
        3.2.1 主要原理
        3.2.2 卷积编码
        3.2.3 交织
        3.2.4 MAP译码
        3.2.5 LOG-MAP和 MAX-LOG-MAP译码
    3.3 单载波块传输系统结构
    3.4 低复杂度单载波频域Turbo均衡水声通信
        3.4.1 发射机结构
        3.4.2 接收机结构
        3.4.3 稀疏水声信道估计
        3.4.4 频域软反馈频域均衡器
        3.4.5 计算机仿真实验
        3.4.6 实验验证
    3.5 单载波时频域联合Turbo均衡水声通信
        3.5.1 系统结构
        3.5.2 归一化最小均方算法
        3.5.3 时频域联合双向Turbo均衡
        3.5.4 计算机仿真实验
        3.5.5 实验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Turbo均衡的空间调制水声通信系统
    4.1 引言
    4.2 传统多天线技术
        4.2.1 空分复用V-BLAST
        4.2.2 空时编码STBC
    4.3 空间调制技术
        4.3.1 基本原理
        4.3.2 系统模型
        4.3.3 信道估计与均衡
        4.3.4 广义空间调制
        4.3.5 计算机仿真实验
    4.4 基于频域Turbo均衡的空间调制水声通信系统
        4.4.1 频域反馈频域Turbo均衡(FDTE-FDDF)
        4.4.2 基于软反馈连续干扰消除的联合频域Turbo均衡(FDTE-SSIC)
        4.4.3 计算机仿真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Turbo均衡的索引调制水声通信系统
    5.1 引言
    5.2 单载波块传输索引调制系统
        5.2.1 系统结构
        5.2.2 计算机仿真
    5.3 基于子阵时反处理的多通道索引调制Turbo均衡系统
        5.3.1 被动时反
        5.3.2 多通道时域Turbo均衡器(Mc-TDTE)
        5.3.3 联合被动时反处理的时域Turbo均衡器(PTR-TDTE)
        5.3.4 子阵列被动时反多通道时域双向Turbo均衡器(Sub-PTR-Bi Mc TDTE)
    5.4 计算机仿真实验
    5.5 实验验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8)跨空水介质激光声技术发展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不同条件下激光致声的激发机理
    2.1 热膨胀机制
    2.2 汽化机制
    2.3 光击穿机制
3 激光声技术的应用场景
    3.1 激光声作为探测声源的研究
    3.2 激光声在水雷遥控中的应用
    3.3 机载激光声对潜通信技术
4 结论

(9)基于OMAP-L138的蛙人探测声呐目标模拟应答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蛙人探测声呐的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水声应答器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蛙人探测声呐工作原理及应答器设计方案
    2.1 蛙人探测声呐工作原理
        2.1.1 主动式声呐
        2.1.2 蛙人探测声呐的阵列基本模型
        2.1.3 波束形成的一般原理
    2.2 蛙人探测声呐作用距离分析
    2.3 水下蛙人散射目标强度
        2.3.1 水下蛙人散射目标强度简化模型
        2.3.2 水下蛙人散射目标强度理论仿真
    2.4 目标模拟应答器硬件平台设计
        2.4.1 硬件设备介绍
        2.4.2 硬件接口资源
        2.4.3 CCS软件配置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应答器实时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3.1 匹配滤波检测算法与性能分析
        3.1.1 匹配滤波检测模型
        3.1.2 匹配滤波检测的设计实现
        3.1.3 线性调频信号
        3.1.4 奈曼-皮尔逊准则
        3.1.5 仿真及结果分析
    3.2 自适应频域匹配滤波检测
        3.2.1 重构信号原理
        3.2.2 原理仿真及结果分析
        3.2.3 自适应线谱增强器
        3.2.4 频域自适应匹配滤波
    3.3 自适应门限设定方法
        3.3.1 幅度门限的选取
        3.3.2 宽度门限的选取
        3.3.3 多径传输的影响
        3.3.4 门限的动态设定
    3.4 信号脉冲到达时刻解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验证
    4.1 实验室电联调
        4.1.1 工作方式一实验验证
        4.1.2 工作方式二实验验证
    4.2 水池实验测试
        4.2.1 实验方案与实验说明
        4.2.2 发射声源级测试结果
        4.2.3 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大动态范围水声信号记录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1.2 海洋环境水声信号源概述
    1.3 数据采集系统发展概况
    1.4 论文的研究目标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系统装置的理论研究
    2.1 水声信号记录装置的研究背景
    2.2 水声信号记录装置采集信号的特点
        2.2.1 信号源种类
        2.2.2 信号源的强度
    2.3 信号传输理论分析
        2.3.1 被动声呐理论分析
        2.3.2 与声呐方程相关的理论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硬件电路组成和原理
    3.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2 大动态范围调理模块电路设计
        3.2.1 大动态范围调理模块的设计方案及功能框图
        3.2.2 系统滤波电路设计
        3.2.3 运放电路设计
        3.2.4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3.3 数字处理模块设计
        3.3.1 主处理芯片的选型
        3.3.2 复位电路与启动模式接口电路设计
        3.3.3 调试模式
        3.3.4 FLASH电路设计
        3.3.5 数据存储电路设计
    3.4 电源模块设计
        3.4.1 主控电路电源设计
        3.4.2 大动态范围调理电路电源设计
    3.5 扩展接口电路的设计
        3.5.1 CAN控制电路设计
        3.5.2 网络通信控制电路设计
        3.5.3 电平转换电路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概述
    4.2 MDK5简介
    4.3 系统模块程序设计
        4.3.1 系统时钟模块程序设计
        4.3.2 时间记录模块程序设计
        4.3.3 模数转换模块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4.3.4 数据存储模块程序设计
        4.3.5 FATFS文件系统及程序编写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路测试及分析
    5.1 系统装置控制电路实物
    5.2 信号接收电路的测试
        5.2.1 滤波电路测试
        5.2.2 信号放大测试
        5.2.3 微弱信号测试
        5.2.4 干扰信号测试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机载声呐声信号的高速双向多路传输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水多波束接收采集系统设计[D]. 宋云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2]SAS信号成像及运动补偿技术研究与实现[D]. 江静.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3]基于FPGA的SAS实时成像技术研究与实现[D]. 卓怡琳.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4]水下信标定位系统信号处理平台设计[D]. 郝运博.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5]定位测距声呐测控平台设计与实现[D]. 李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7]基于Turbo均衡的可靠高速率水声通信技术研究[D]. 席瑞. 西北工业大学, 2019
  • [8]跨空水介质激光声技术发展分析与思考[J]. 何奇毅,宗思光. 激光与红外, 2019(01)
  • [9]基于OMAP-L138的蛙人探测声呐目标模拟应答器设计[D]. 孙珂.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9)
  • [10]大动态范围水声信号记录装置的研究[D]. 陈广彪.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标签:;  ;  ;  

机载声纳信号高速双向复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