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及区位分析

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及区位分析

一、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空间分布及区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祝美琪,翟国方[1](2021)在《新城高新技术企业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五个新城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城市重要的创新载体之一,对处于发展机遇期的新城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五个新城为例,运用核密度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超大城市周边新城高新技术企业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上海五个新城高新技术企业的生长环境。分析结果表明:在时序演进方面,新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模有待提升,产业结构尚未成熟,各新城之间存在企业发展阶段性差异;在空间演化方面,新城高新技术企业在空间上大多呈现由离散分布向"单核多节点—环绕中心城区外围"分布模式演变,存在集聚趋势及邻近跨区域交通干道的区位选择偏好,具有空间结构圈层差异性;在影响因素方面,企业集聚与高校、科研所及孵化空间等创新环境对企业分布有显着积极影响,高速出入口与商业服务可达性等建成环境因素对企业分布有一定吸引力,机场、高铁站等交通枢纽对企业分布无明显作用。

杨玥[2](2021)在《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过去四十余年,以办公或产业发展为目的的新城园区建设是中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的关键部分,正逐步从关注单一经济增长目标的产业集聚地向关注综合发展目标的复合功能都市区转变。当前中国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并迎来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发展,科创园区成为未来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产”的发展离不开“城”“创”这两个关键要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代表我国最新园区发展趋势,经历了政府规划、房地产开发、城中村自发嵌入等不同主体主导下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层级的发展过程。其汇集了多类型科创园区及创新平台,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社区共生资源、西溪湿地生态、老余杭仓前文脉,是创新要素集聚、多元功能混合、园区社区并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共赢的新城代表,是研究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的典型范本。本文以衡量科创园区发展的“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以衡量城市用地功能混合的“职住关系”反映“城”,以衡量创新资源的“高校创新力”反映“创”,通过分析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来研究“产”“城”“创”的关系,进而从“产城创”融合角度展开对大走廊科创园区发展的研究。采用多元数据包括科创企业发展数据、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高校创新资源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运用统计学回归、案例研究等方法。首先,研究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和空间特征。然后,从企业聚集程度、发展规模、创新能力、经营状况、综合实力选择科创企业发展指标作为因变量;从职住平衡指数和通勤距离选择职住关系指标,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学术影响、产学合作选择高校创新力指标,作为两组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研究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性。最后,选择大走廊“阿里系”园区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和梦想小镇,从园区科创企业发展、职住关系、及其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案例剖析。研究结论:“产城创”融合为未来科创园区提供了极具活力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激发科创园区活力、实现新城综合发展。“产”“城”“创”之间存在关联性,职住平衡和高校创新资源溢出有利于促进科创园区企业发展。本研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从“产城创”融合角度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科创园区发展,及时总结我国科创园区发展的智慧和新鲜经验,为未来园区和新城实践提供参考,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徐乐怡[3](2021)在《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日渐提升的背景下,科技新城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依托以及全球竞争力重塑的平台和载体,其重要性日显突出。近年来,关于科技新城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分析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系统性研究仍有待完善,尤其是关于科技新城的定量测度、空间分布、形成机理、与企业共生绩效和区域空间效应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新城的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确定“科技新城”这一研究对象,首先梳理相关的文献,并结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构建了科技新城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运用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和杭州未来科技城三个案例阐述科技新城国内外模式,并总结了经验启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新城定量测度指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科技新城空间演化格局,探讨了科技新城空间演化特征和规律;再次,基于市级层面和省级层面两个地理维度,运用Logit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随后,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研究了科技新城与企业的共生绩效;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两方面,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区域空间效应。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以及政府-市场协作型,开发类型主要分为:地理交通型、自然资源型、产业集群型。关于科技新城选择机理,在宏观层面,科技新城应注重政府主导功能,在微观层面,科技新城开发可采用企业主导型模式。第二,科技新城在集聚上呈现以苏南、浙北和上海相交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的区域特征,同时呈现由东部地区带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演化特征。科技新城的国家级空间联系网络表现出由单中心逐渐向均衡型的复杂网络结构过渡的特征,且科技新城数量和空间联系总量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本文从人民生活、科技企业状况和土地资源状况三个方面构建了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直接排序法计算指标结果,并进行排序。第三,针对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的研究得出结论。在市级尺度下,工业基础、人口城镇化、交通设施和创新要素都对科技新城形成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另外,创新服务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在省级尺度下,互联网+、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经济基础、区域科技金融、对外开放水平和企业家精神这些因素对科技新城的设立和空间联系总量均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第四,科技新城与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共生绩效,科技新城的设立对经济集聚、人才吸引和产出提升均具有明显正向效应,且存在一定的时间异质性。其一,针对经济集聚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形成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发展。其二,针对人才吸引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形成人才吸引效应,促进要素的聚集发展,推动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其三,针对产出提升效应,科技新城能够助推企业产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产业间良性互动和区域经济发展。科技新城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人才吸引效应大致经历了一个先变大、后变小再逐渐稳定的一个动态过程,产出提升效应具有较强的波动性。第五,科技新城能提升当地创新能力,却对临近地区具有负向效应;科技新城无法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却能促进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与设置的地理距离阈值有关,数据表明科技新城的建立对周围地区的创新提升具有负向影响,呈现“倒U”形关系,但科技新城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存在一定的空间衰减特征。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三点政策启示:第一,构建以政府和市场结合的科技新城资源配置模式,资源分配需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政府可以采取政策手段助力科技新城的建设,保护市场制度,促进科技新城的发展,并打造以科技新城为核心的创新源和经济增长极,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第二,构筑以产城融合为核心的科技新城发展模式,加强科技新城与当地的产业联系,科技新城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土壤和物质基础,同时保证高品质的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促进产城融合;第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的重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新城的良性共生发展;第四,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优势产业,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万博文[4](2021)在《西安城市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十八大始终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发展、创新城市的建设,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中,众创空间作为城市创新空间的代表,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了城市创新发展的关键一环。西安作为国内科教资源的高地之一,创新基础好、众创空间发展火热。研究西安城市众创空间的布局,能够为促进西安创新发展和创新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支撑。而近年来,随着区位布局理论、地点理论等城乡规划学、人文地理学经典理论的发展,“微区位”的概念和相关研究正成为当下的前沿热点之一。将众创空间和微区位的概念结合,探讨众创空间的微区位布局特征,既可为相关理论发展提供支持,亦可从规划的视角为城市众创空间发展提供指导。本文以西安城市众创空间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开源数据获取法、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法、实地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按照“研究体系构建——众创空间总体分布的区位特征——典型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众创空间微区位动力机制与组织模式研究——规划视角下众创空间优化提升策略”的逻辑思路,对西安众创空间布局的微区位特征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在城市“社会—行为—文化—经济”空间视角下,构建了包括发展基础、社会区域、地点感知、行为文化四大维度的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进而延伸出由13个二级维度和三十余项具体指标组成的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框架。(2)从发展情况、总体特征、不同类型特征、总体布局的区位关系等层面,梳理西安众创空间总体分布的区位特征:总体布局呈“整体分散,区域集聚,南密北疏”的特点,其空间聚类特征呈较为显着的集聚状态,能够较好的与城市发展结构相适应,与其所在地区的科创氛围、政策力度、技术资源等存在较强的联系。(3)众创空间集聚区的发展基础和社会区域两项指标要明显优于独立众创空间,但各处众创空间都有其相应的区位优势资源。而结合各众创空间微区位现状和主观认知得分反馈,亦能够发现各处众创空间的优劣势所在,也体现出了微区位布局特征和认知存在因人而异、因“空间”而异的特点。(4)对西安众创空间微区位特征进行深度提炼,总结其“临近性、融合性、依赖性”、“圈层式、组团式、分散式”、“临近情况、空间区位、空间布局模式”等一些模式化、类型化的特征内容。并提炼出了以发展基础维度为众创空间产生的核心驱动力,以社会区域维度为众创空间发展的强劲支持力,以地点感知和行为文化两个维度共同构成众创空间激活的吸引力的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动力机制系统,进而演绎出由众创核心驱动圈、众创设施配套圈、众创环境服务圈三个圈层构成的“城市众创发展圈”的理想微区位组织模式。(5)在规划的视角下,西安众创空间优化提升策略主要有:注重在大关中层面遵循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打造区域众创联盟,在大西安层面抓住城市战略目标的引导,发展文化、创新、产业的各项抓手;在总体空间维度上建立创新空间体系,在资源维度上注重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的整合,在管理维度上深化编制专项规划,强化空间联系;注重优化调整土地利用布局模式,增强众创空间与各类用地的功能连接;注重明确街区人群画像和发展定位,合理组织横向、竖向空间功能;在布局选址上结合自身优势融入区域产业发展,依托资源特色促进众创空间营造;在服务设施上注重总体配套与各类型配套相结合;在空间环境上注重提升可视性和可进入性、提升环境氛围增强互动体验、丰富街区形象展示活力氛围。

闯家梁[5](2020)在《网络嵌入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产业集群作为特定区域内企业聚集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合作网络产生的协同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仅有利于提升区域的竞争力水平,更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力量,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助于调整我国传统产业结构,提高行业附加值,增加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产业集群,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集聚企业、高校、中介及其他各种机构形成集群内部的创新网络,各行为主体都嵌入在集群网络之中,从网络嵌入视角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为集群企业创新和发展提供良好氛围,能有效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提高集群创新能力,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推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网络嵌入性理论、吸收能力等理论及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基于Citespace从知识图谱视角对产业集群创新进行了研究。随后阐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汇总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政策,通过产业集群集聚度测度模型,刻画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集聚度,从以上三个角度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重点探讨了网络嵌入性的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两个视角对集群创新的作用机理,并提出吸收能力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在此理论假设基础上,选择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问卷方式,历时六个月,对南京398家企业进行调研,运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行信效度检验、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检验了假设。得出网络嵌入性视角下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四个维度: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均正向影响集群创新,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对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吸收能力正向影响集群创新,并在网络嵌入性与集群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最后,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概况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焦英俊[6](2020)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经济增长规模令世人瞩目,基本成绩不容否定。但是,当前国内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传统增长红利空间日趋紧缩,后发优势逐渐消退,实体经济大而不强的特征仍旧明显,经济下行风险依然较大。单纯依靠要素驱动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良性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由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变。历史和现实表明,创新是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源动力,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创新高地不仅能够直接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而且具备很强的外部性,对于提高经济技术效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已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产业增加值跃居世界第一位。同时,作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要载体,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发展日新月异,创新产出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然而,高新技术产业是否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起了良好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需要进一步验证。鉴于此,本文基于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层面和国家高新区层面的双重研究视角,剖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外部市场绩效,这种外部市场绩效在本文集中体现为区域技术效率的提升。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首先,从理论上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机理进行阐释;其次,从中国省级、地级市视角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协同分布特征;再次,利用中国省级、地级市和国家城市群数据实证剖析了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在不同环境变量约束下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的异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基于主要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启示。第一,通过理论论证,本文阐释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机理与特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具有较强的外部性,能够带来显着的技术效率溢出效应,同时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对于本地区而言,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通常能够产生直接技术效率溢出,提高本地区技术效率;另一方面,长期内,高新技术产业也有可能带来路径依赖和技术锁定效应,阻碍本地技术效率进步。另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集聚倾向性,因此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带来规模效应,但是若其集聚程度过高,则可能会引发拥塞效应,导致负向技术效率溢出。对于邻近地区而言,一方面,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可能带来回波或极化效应,导致邻近地区发展环境恶化,不利于技术效率提升;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也可能带来扩散或涓滴效应,使得邻近地区的发展环境得到优化,促进技术效率提升。第二,基于中国省级层面数据,利用传统数理统计模型、随机前沿模型以及地统计模型考察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两者的空间相关关系。从空间分布来看,东部沿海大部分省份以及陕西、四川等地的高新技术产业整体集聚程度较高;东部沿海大部分省份以及四川、安徽、湖北等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程度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的专业化集聚程度较高;除河北以外,广大东部沿海省份的技术效率较高,其他地区相对较低。另外,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布重心整体上均向南移动,且近十年以来,技术效率空间分布重心整体上朝东南方向移动,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重心朝西南方向移动,两者空间分布重心相向而动,呈空间收敛态势。此外,技术效率与高新技术产业区位商、多样化集聚指数显着正相关,与专业化集聚指数显着负相关。第三,基于中国省级层面数据,应用地统计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不同集聚形式下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各省级地区的技术效率呈显着空间正相关关系;技术效率和高新技术产业区位商的“热点-冷点”区域重叠范围较大,且近年来两者的“热点”区域大致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而“冷点”区域位于青海及其周边省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集聚和多样化聚集均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和邻地技术效率的提升,且技术效率溢出呈“倒U型”特征;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专业化聚集未能促进本地和邻地技术效率的提升。第四,基于中国地级市和国家高新区层面数据,采用传统数理统计和地统计模型刻画了国家高新区和城市技术效率的空间协同演进和空间耦合状况。研究发现,样本城市的技术效率整体上不断提高,同时,设有国家高新区的城市技术效率明显高于未设国家高新区城市,且2007年后差距更大。从整体上看,地级城市技术效率和国家高新区产值的空间分布格局皆是以南-北方向为主,东-西方向较弱,空间分布平均中心均位于浙江省境内,二者地理距离较近。近年来,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布主趋势明显地向国家高新区产值的空间分布主趋势方向偏移,同时,二者在空间发展上呈现出高度耦合状态,而且在2017年两者的空间耦合系数更是高达93.58%,说明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第五,基于中国地级市和国家高新区层面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揭示了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的异质性特征及其空间衰减边界。研究发现,2000-2017年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技术效率提升,但不利于邻地技术效率提升。然而,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区域整体技术效率提升。就不同阶段而言,2000-2010年国家高新区未能促进本地和邻地技术效率提升。但在2010-2017年,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和邻地技术效率提升,同时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溢出随地理距离的增大而衰减,且衰减区域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一是160公里以内,此范围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的密集区域,且溢出系数未明显下降;二是160-260公里以内,此范围内溢出系数仍显着为正,但其数值快速下降,同时260公里也是技术效率外溢的半衰距离;三是大于260公里地区,此时空间溢出系数不再显着,且当地理距离达到440公里时下降为0。事实上,对于大部分省份而言,以省份中心为圆心,以260公里为半径的圆弧基本上能够辐射一省绝大部分区域,大于260公里的区域极有可能超出了省界。因此,可以认为,省界对于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国家高新区更倾向于提供“本地化服务”,尤其在省级层面上表现得更加突出。第六,基于中国城市群和国家高新区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剖析了不同地区、不同时段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2000-2017年全部10个样本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都能够显着促进本地技术效率的提升。但是,在京津冀内部的本地国家高新区不利于邻地技术效率提升,而海峡西岸、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内部的本地国家高新区却能够促进邻地技术效率提升。从整体上看,山东半岛、中原、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等7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促进区域整体技术效率的提升,而东三省、京津冀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未能对整个地区技术效率产生促进作用。从不同时段来看,2000-2010年,除了关中城市群外,其他城市群内部的本地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技术效率提升,同时在京津冀和成渝城市群内部,本地国家高新区能够积极促进邻地技术效率的提升。从整体上看,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和和成渝等4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区域整体技术效率的提升。然而,东三省、山东半岛、海峡西岸、珠三角、中原和关中平原等6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未能对整个地区的技术效率产生促进作用。2010-2017年,全部样本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都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技术效率提升。但是,京津冀城市群内的本地国家高新区不利于邻地技术效率提升,而海峡西岸、珠三角和关中平原等3个城市群的本地国家高新区却能够显着地促进邻地技术效率提升。此外,东三省、山东半岛、中原、海峡西岸、珠三角、关中平原和和成渝等7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区域整体技术效率提升。但是,京津冀、长三角和长江中游等3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未能对整个地区技术效率产生促进作用。第七,利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的影响因素。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不仅取决于内部创新效率,而且与地区间“发展距离”有关。研究发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的创新效率总体上呈不断上升趋势,同时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和西部次之,东北地区最低;拥有较多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地区不仅具有更高的创新效率,而且创新效率波动较小;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结构对其创新效率水平和波动都没有显着影响;在国有高新技术企业比重较大的地区,虽然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创新效率波动较小;政府干预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水平的提升,同时对创新效率的波动没有显着影响;开放程度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水平和波动均无显着影响;地区间的“工资距离”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高度相关,工资水平差异越小,技术效率空间溢出越大。本文论证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机理,基于空间视角实证剖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本研究预期能够为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国家高新区和国家城市群战略规划等提供科学的理论和经验依据。

张彩云[7](2020)在《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技术产业凭借知识和技术要素密集、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等优势,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高技术产业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快速发展,2000-2018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81.63%,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9%。在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表现出在特定地区集聚的现象,且集聚区发展势头超过传统产业集聚区,如美国硅谷、韩国大德科技园、中国中关村等,这种产业集聚形式提升了产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成为促进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因此,研究高技术产业集聚及其产生的效应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高技术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首先对产业集聚及相关理论的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回顾、分析和评述,阐述了产业集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基本理论并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再对其产生的三个效应进行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格局演变。然后,对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产生的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进而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中国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经济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变缓。在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中,电子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的增长速度最快。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区域分布不均衡,表现为区域差异先扩大后缩小,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广东、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北京等地区集中最明显。在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中,医药制造业在区域分布上与其他细分行业相比较为均衡。第二,高技术产业及其大部分细分行业集聚度处于较高水平,在2008年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最高出现了拐点,在拐点之前集聚度的增长速度较快,超过拐点后增长速度变缓。东部是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最高的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广州和江苏等地区集聚水平最高。高技术产业及细分行业集聚水平普遍存在显着且正向空间相关性,主要集聚类型是HH型和LL型。第三,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整体上来看对经济增长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在对其进行非线性研究中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度低于门槛值时,对经济增长有正向效应,超过门槛值后会降低经济增长率。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强。全国大部分省份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有少部分省市出现集聚的负外部效应大于正外部性的现象。第四,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本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和邻近省域技术创新水平都起到促进作用,对邻近省域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表现为空间溢出效应,同时发现溢出效应受到地理距离远近的影响较大,即距离越近溢出效果越显着。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本地和邻近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着正向促进作用,西部地区该效果不显着。第五,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总体劳动生产率和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产生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对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最大,并且在后期的促进效果要高于前期。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对总体劳动生产率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不显着,对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较弱。

黄玲燕[8](2020)在《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工业发展正处在空间重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双重转型过程中。工业用地布局是否合理、产业结构是否协调、利用程度是否高效集约,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亟需对城市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水平进行综合研究,为工业用地管理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依据。针对发展转型时期工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变化快,传统调查评价时效性不高、客观性可靠性难保障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杭绍甬经济带为研究区,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地图兴趣点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建立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的方法,并探索2005-2018年城市工业用地时空演变规律。然后从宏观尺度上分析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情况,并建立微观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测算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综合绩效水平,同时进一步揭示不同工业集聚区和分行业绩效水平的差异性。通过建立全面客观调查评价工业用地利用状况的方法,在研究区加以应用,并提出针对性的提升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遥感监测建设用地时空变化与POI动态反映利用类型信息的优势,以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POI为主要数据源,提取2005-2018年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扩张与退出的变化信息。引入自然语言处理法,通过中文分词、词向量化和TF-IDF特征提取,充分挖掘公司名称信息,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文本分类模型,筛选出表现最优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文本分类模型用于2005-2018年杭绍甬经济带工业产业结构的预测与分类,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2.8%,实现了不同类型工业用地的有效识别。同时,借助住宅小区、宾馆酒店、行政机构和公园广场等多种类型的POI,对工业用地退出后的更新类型进行追踪。研究初步建立了适合城市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的方法体系,能够满足快速高效的工业用地调查与评价研究。(2)基于2005-2018年工业用地扩张和产业结构分类信息,揭示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扩张的格局:(1)工业用地由快速扩张阶段进入控制扩张阶段,2005-2009、2009-2014年分别新增工业用地16051.1公顷、26770.1公顷,2014-2018年下降至仅7040.4公顷。(2)2005-2018年,工业用地呈现显着的集聚发展,78.2%的新增工业用地落实在各类工业集聚区内。国家级工业集聚区中,宁波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2162.7公顷,居所有工业集聚区的首位。各省级工业集聚区的新增工业用地面积差异较大,浙江绍兴滨海工业园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和浙江余姚经济开发区的新增工业用地面积位居前列。市级及以下工业集聚区的数量多、规模小,扩张规模较大的主要分布在萧山区、北仑区、镇海区和慈溪市等。(3)工业用地出让的产业结构方向在逐步改变,食品轻纺业和原材料加工业的比例下降,现代制造业的比例上升。高新技术工业的年均增长率普遍较高,是各城市的重点发展领域。(3)基于2005-2018年工业用地退出与更新类型识别信息,揭示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退出与更新的格局:(1)工业用地退出持续推进,退出面积由2005-2009年的685.6公顷增加至2014-2018年的2851.9公顷。早期工业用地退出主要分布在各个城市的主城区,如杭州的江干区、下城区、拱墅区和上城区,宁波的三江口沿岸,以及绍兴的越城区和柯桥区,随着“腾龙换鸟”措施和“三改一拆”行动在浙江省的推进,工业用地退出逐渐蔓延至下辖县(市)区的老城区。(2)2005-2018年,住宅用地凭借其短期收益高、资金回笼快等优势,成为工业用地退出后最主要的更新路径,比例达36.4%;其次转换为交通运输用地和商服用地,比例分别为12.8%和12.1%。公园与绿地及林地、河流等生态用地的比例较小,分别仅为3.6%和6.3%。(4)结合2005-2018年工业用地信息提取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宏观尺度探究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随着建设用地“节流减量”供应计划的实施和存量建设用地挖潜行动的开展,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得到了有力控制,杭州、宁波的工业用地比例在2014-2018年呈下降态势。(2)经济绩效分析结果表明,杭绍甬经济带的亩均工业总产值在2005-2014年显着增加,但在2014-2018年有所下降,其中绍兴在这一时期的下降幅度达32%,这是由于绍兴大力推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削减污染物、淘汰落后产能、搬迁集聚等整治提升措施,降低了产能、减少了产出。2005-2018年,杭州滨江区、上城区和江干区的亩均工业总产值增加较为明显,这是由于近年来杭州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视频安防等电子信息产业,这些行业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污染少、土地利用强度低,有效提升了经济效益。(3)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地区万元工业总产值用电量呈下降趋势,节能降耗成效良好。(5)构建工业用地“经济-社会-生态-用地结构”四维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建立微观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测算工业用地的综合绩效水平,并揭示不同工业集聚区和分行业的绩效水平差异,全面客观地反映当前工业用地利用状况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2018年,工业用地的综合绩效参差不齐,一级综合绩效的工业用地比例较小,仅为13.3%,二级综合绩效水平的工业用地占28.5%,工业用地的绩效水平有待提高。(2)典型工业集聚区绩效比较分析发现,在国家级工业集聚区中,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绍兴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浙江宁波出口加工区,而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最低。在省级工业集聚区中,浙江嵊州经济开发区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前进工业园、浙江余姚工业园区、浙江绍兴滨海工业园区和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宁波望春工业园区最低。(3)分行业绩效比较分析发现,电子信息业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汽车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表明这些行业在经济、社会、生态和用地结构方面发展较为均衡,而造纸印刷业的绩效水平最低。(6)对比国际大都市,杭绍甬经济带的工业用地总量大、占比偏高,市级及以下工业集聚区多、小、散,工业用地绩效偏低、差异大,分行业绩效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实施工业用地减量化、促进工业用地集聚集群发展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三个方面的提升对策与建议。

唐昕[9](2020)在《高新区产城融合研究 ——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例》文中指出自上世纪80年代高新区启动建设以来,一直肩负推动我国高新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的使命。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新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载体被任命为落实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担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任。而传统以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为发展动力的“经开区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于当下高新区的发展,“重产轻城”的建设直接导致高新区难以集聚创新型人才及研发团队,因此为解决这一难题,产城融合会是大多数高新区的未来趋势。本文选取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案例研究对象,园区从镇级工业园逐步发展跃升为国家级高新区核心园,是典型以“经开区开发模式”推动、政府主导建设的园区。发展至今,园区已经获得巨大经济成就,培育了特色产业集群和数量可观的高新技术企业,但作为新时期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之一,园区面临诸多发展困境。本文试图通过构建产城融合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逻辑框架,为此类园区寻找一条破解之道,更好地完成新时期国家赋予的重任。本文梳理了高新区的发展阶段及其阶段特征,针对新时期我国高新区创新发展中遭遇的困境,分析了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及空间响应,构建了产城融合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逻辑框架,并结合代表性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归纳出具体的规划路径。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作为实证研究的案例,结合园区发展历程、实态特征、发展阶段研判和调研访谈对园区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进行识别,并以此逻辑和路径为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产城融合是针对当前高新区创新发展瓶颈的一种响应措施,面对当前创新发展阶段高新区难以吸引、留住、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困境,产城融合可以通过为高新区的创新发展提供高品质的空间支持,从而为高新区的创新发展吸引和集聚对工作、生活、学习、休闲有较高空间品质需求的创新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产城融合促进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是从空间、产业和管理体制三个方面展开,空间上加强园区和城区在区域层面的互联互动,实现一体化发展,园区层面上推动园区创新服务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高度融合;产业上深化产业高端化与集群化发展;管理体制上实施市场化管理制度。对于创新导向下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的产城融合主要从区域协调上和空间修补两方面开展,通过狮山核心区联动佛山西站新城发展融入佛山城市发展格局;构建园区内部“科创服务中心+创新产城组团”空间格局,集聚园区各独立发展功能组团的资源,通过三旧改造的更新方式,促进狮山核心区功能融合发展。

孙未未[10](2020)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甘肃省的省际经济合作空间探索》文中提出甘肃省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省份,具有发展通道经济的优势,且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优势较明显。但由于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起步晚,发展慢,导致甘肃省产业发展不协调、优化升级遇瓶颈。因此,确定产业合作对象,通过省际间经济合作协调产业发展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以研究甘肃省的省际经济合作为出发点,以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增长极理论等为理论支撑,分析了甘肃省各产业发展及开展省际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得出甘肃省种植业、畜牧业、文化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发展亟需合作带动的结论。其次,为梳理各产业合作对象。本文首先利用标准差椭圆法分析各产业分布格局、集聚状况,分析甘肃省各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并根据标准差椭圆相关数据及椭圆分布格局大致确定合作对象。之后,基于标准差椭圆结果,引入地缘经济相关指标,运用欧式距离法进一步筛选各产业合作对象。最后从依靠“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差异化合作、提升甘肃省产业竞争力等角度提出来深化甘肃省各产业省际合作空间的对策建议。

二、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空间分布及区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空间分布及区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城高新技术企业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五个新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数据
    1.2 研究方法
2 上海新城高新技术企业时空演化特征
    2.1 上海新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时序演进
    2.2 上海新城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演化特征
        2.2.1 上海市域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演化
        2.2.2 上海新城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演化
        (1)嘉定新城
        (2)青浦新城
        (3)松江新城
        (4)奉贤新城
        (5)南汇新城
3 上海新城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3.1 指标选取
    3.2 主成分提取与回归分析
    3.3 结果分析
    3.4 上海五个新城高新技术企业生长环境评价
4 结语

(2)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产业园区发展面临转型
        1.1.3 科创园区已成为创新驱动背景下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1.1.4 “互联网+”数字经济发达的杭州在长三角的重要战略地位
        1.1.5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城代表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科创园区
        1.4.2 “产城创”融合
        1.4.3 “互联网+”新兴产业
        1.4.4 多元数据
    1.5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对象
        1.5.3 研究方法
        1.5.4 论文章节安排
        1.5.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2.1 科创园区由来及发展历程
        2.1.1 国外园区发展历程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3) “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2.1.2 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3)“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2.2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2.2.1 科创园区发展研究
        (1)机制路径研究
        (2)影响因素研究
        (3)评价指标建立
        (4)空间规划布局
        2.2.2 “产城创”融合相关研究
        (1)产城融合
        (2)职住关系
        (3)产学合作
    2.3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中运用的数据方法
        2.3.1 多元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运用
        2.3.2 科创园区发展常用量化研究方法
    2.4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当前实践探索
        2.4.1 科创园区规划与实践发展趋势
        2.4.2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践与研究
    2.5 文献研究评述与启示
        2.5.1 文献研究评述
        2.5.2 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2.6 研究框架构建
        2.6.1 研究假设
        2.6.2 “产城创”指标选择
        (1)以“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
        (2)以“职住关系”反映“城”
        (3)以“高校创新力”反映“创”
        2.6.3 研究思路
        2.6.4 研究框架
    2.7 本章小结
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与空间特征研究
    3.1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演绎
        3.1.1 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独立组团发展起步阶段(2007 年以前)
        3.1.2 以科技城为核心的产城一体发展加速阶段(2007-2011 年)
        3.1.3 以创新为重点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6 年)
        3.1.4 “产城创”融合发展的科创大走廊阶段(2016 年至今)
    3.2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空间分布分析
        3.2.1 科创园区空间
        3.2.2 居住区空间
        3.2.3 高等院校空间
        3.2.4 科研院所空间
        3.2.5 综合交通体系
    3.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特征归纳
        3.3.1 混合性
        3.3.2 创新性
    3.4 本章小结
4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关联性量化研究
    4.1 研究概述
    4.2 研究数据
        4.2.1 科创企业发展数据
        (1)指标选择依据
        (2)数据采集
        (3)数据结果和指标确定
        4.2.2 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
        (1)LBS数据采集
        (2)职住关系指标确定
        4.2.3 高校创新资源数据
        (1)指标选择依据
        (2)数据来源和指标确定
        4.2.4 地理空间数据
    4.3 研究方法
        4.3.1 核密度分析
        4.3.2 偏最小二乘回归
    4.4 “产城创”指标分析
        4.4.1 科创企业发展指标分析
        4.4.2 职住关系指标分析
        (1)职住平衡指数分析
        (2)职住通勤距离分析
        4.4.3 高校创新力指标分析
    4.5 职住关系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4.5.1 回归分析步骤
        4.5.2 回归分析结果
    4.6 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4.6.1 回归分析步骤
        4.6.2 回归分析结果
        (1)高校创新力与科创园区企业发展关联性分析结果
        (2)不同类型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对比分析结果
    4.7 本章小结
5 大走廊“阿里系”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案例研究
    5.1 研究概述与案例背景
        5.1.1 研究概述
        5.1.2 案例背景
    5.2 “阿里系”园区科创企业发展
        5.2.1 园区空间布局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空间布局
        (2)梦想小镇空间布局
        5.2.2 园区科创产业发展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2)梦想小镇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5.3 “阿里系”园区职住关系
        5.3.1 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2)梦想小镇周边业态分布
        5.3.2 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5.4 “阿里系”园区与高校融合发展
        5.4.1 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关系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
        (2)梦想小镇与高校空间分布
        5.4.2 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2)梦想小镇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3)梦想小镇职住通勤分析
    5.5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路径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大走廊经验对未来科创园区发展的建议
    6.3 研究创新点
    6.4 研究局限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2 大走廊科创园区企业创始人和工作者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3 大走廊居住区居民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4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SCI)上的文章
    附件5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Land(SSCI)上的文章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篇章安排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研究的发展回顾
        2.1.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的提出和早期研究
        2.1.2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发展和后期实证研究
    2.2 区域政策和创新研究的发展回顾
        2.2.1 创新集群研究进展
        2.2.2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进展
        2.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2.3 开发区和科技新城研究的发展回顾
        2.3.1 产城融合研究进展
        2.3.2 开发区与高新区研究进展
        2.3.3 科技新城研究进展
    2.4 研究评述
3 科技新城发展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3.1 科技新城开发建设模式的理论基础
        3.1.1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的定义与内涵
        3.1.2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3.1.3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生态经济学分析
    3.2 科技新城的开发类型和核心主体
        3.2.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
        3.2.2 科技新城核心主体
    3.3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类型的选择机理
        3.3.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依据
        3.3.2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科技新城案例研究
    4.1 国外模式借鉴:美国硅谷科技新城
        4.1.1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优势条件
        4.1.2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经验分析
    4.2 国外模式借鉴:日本筑波科学城
        4.2.1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发展条件
        4.2.2 日本筑波科学城与硅谷比较
        4.2.3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经验分析
    4.3 国内模式借鉴:杭州未来科技城
        4.3.1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规划布局
        4.3.2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运行机制
        4.3.3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优劣势分析
        4.3.4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总结分析
    4.4 国内外模式对比启示
        4.4.1 国内外模式对比分析
        4.4.2 国内外模式对比的相关启示
5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与空间联系格局研究
    5.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分析
        5.1.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构建
        5.1.2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结果分析
    5.2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研究方法
        5.2.1 核密度分析
        5.2.2 科技新城空间联系网络模型
        5.2.3 数据来源
    5.3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及和核密度特征
        5.3.1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
        5.3.2 科技新城集聚的核密度分析
    5.4 科技新城的空间联系特征
    5.5 科技新城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研究
    6.1 地市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6.1.1 理论假说
        6.1.2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6.1.3 结果分析
    6.2 省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6.2.1 理论假说
        6.2.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2.3 描述性分析与平稳性检验
        6.2.4 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科技新城与企业共生绩效研究
    7.1 研究设计
    7.2 变量说明与指标选取
    7.3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7.4 共生绩效的时间效应分析
        7.4.1 经济集聚的时间效应分析
        7.4.2 人才吸引的时间效应分析
        7.4.3 产出提升的时间效应分析
    7.5 稳健性检验
        7.5.1 共同趋势假设检验
        7.5.2 反事实检验
    7.6 本章小结
8 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研究
    8.1 理论假说的提出
    8.2 模型、方法与数据
        8.2.1 空间杜宾模型
        8.2.2 变量说明
    8.3 实证检验
        8.3.1 整体回归结果
        8.3.2 分区域回归结果
        8.3.3 分城市群回归结果
        8.3.4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西安城市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城市创新空间
        1.2.2 众创空间
        1.2.3 微区位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市创新空间研究进展
        1.3.2 众创空间研究进展
        1.3.3 区位布局和微区位理论研究进展
        1.3.4 研究综述小结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围
        1.4.3 数据来源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案例与研究体系构建
    2.1 理论解读
        2.1.1 创新、众创相关理论
        2.1.2 区位、微区位相关理论
        2.1.3 产业集群与创新集群理论
        2.1.4 生活圈理论
    2.2 案例研究
        2.2.1 国外案例
        2.2.2 国内案例
        2.2.3 借鉴启示
    2.3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影响因子选取
        2.3.1 基于理论研究的影响因子研究
        2.3.2 基于主体感知的影响因子研究
    2.4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构建与解读
        2.4.1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构建
        2.4.2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指标解读
    2.5 本章小结
3 西安众创空间总体分布的区位特征分析
    3.1 西安众创空间发展情况
        3.1.1 西安创新产业发展环境
        3.1.2 西安众创空间布局演化历程
    3.2 西安众创空间总体布局特征
        3.2.1 总体空间格局
        3.2.2 空间发展导向
        3.2.3 空间聚类特征
        3.2.4 众创空间布局与城市结构的耦合关系
    3.3 西安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布局特征
        3.3.1 西安众创空间的类型
        3.3.2 西安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特点
        3.3.3 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布局特征
    3.4 西安众创空间布局与各微区位因子的关系
        3.4.1 区位发展基础要素
        3.4.2 区位社会区域要素
        3.4.3 区位地点感知和行为文化要素
    3.5 本章小结
4 西安典型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实证
    4.1 研究对象与内容
        4.1.1 典型实例选取
        4.1.2 众创空间微区位因子街区层面表达要素
    4.2 众创空间集聚区的微区位特征
        4.2.1 各集聚区基本情况
        4.2.2 发展基础特征
        4.2.3 社会区域特征
        4.2.4 地点感知特征
        4.2.5 行为文化特征
    4.3 独立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
        4.3.1 各众创空间基本情况
        4.3.2 发展基础特征
        4.3.3 社会区域特征
        4.3.4 地点感知特征
        4.3.5 行为文化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西安众创空间微区位的动力机制与组织模式研究
    5.1 特征规律提炼
        5.1.1 发展基础规律
        5.1.2 社会区域规律
        5.1.3 地点感知规律
        5.1.4 行为文化规律
    5.2 类型时序特征
        5.2.1 类型性特征
        5.2.2 时序性特征
    5.3 动力机制解析
        5.3.1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客观因子权重获取
        5.3.2 基于综合调研分析的主观因子权重获取
        5.3.3 综合视角下众创空间微区位因子权重比较
        5.3.4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体系构成的动力机制
    5.4 组织模式阐释
        5.4.1 “城市众创发展圈”的理想微区位组织模式
        5.4.2 不同空间属性众创空间的组织模式偏好
        5.4.3 不同专业性质众创空间的组织模式偏好
    5.5 本章小结
6 规划视角下众创空间优化提升策略
    6.1 规划引导策略
        6.1.1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视角
        6.1.2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视角
    6.2 街区设计策略
        6.2.1 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6.2.2 完善城市设计引导
    6.3 众创提升策略
        6.3.1 布局选址优化策略
        6.3.2 服务设施配套策略
        6.3.3 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一:西安众创空间使用感受调查
附录二:西安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特征指标重要程度调查
致谢

(5)网络嵌入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产业集群
        2.1.2 高新技术产业
        2.1.3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2.2 产业集群创新
        2.2.1 集群创新
        2.2.2 知识图谱分析
        2.2.3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
    2.3 网络嵌入性
        2.3.1 社会网络理论
        2.3.2 网络嵌入性理论
    2.4 吸收能力
        2.4.1 吸收能力概念演变
        2.4.2 吸收能力维度构成
        2.4.3 吸收能力的中介或调节效应
第三章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3.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3.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政策
    3.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集聚度分析
        3.3.1 产业集群集聚度测度模型
        3.3.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集聚度刻画
第四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4.1 网络嵌入性对集群创新的影响
        4.1.1 结构嵌入对集群创新的影响
        4.1.2 关系嵌入对集群创新的影响
    4.2 网络嵌入性对吸收能力的影响
        4.2.1 结构嵌入对吸收能力的影响
        4.2.2 关系嵌入对吸收能力的影响
    4.3 吸收能力对集群创新的影响
    4.4 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
    4.5 理论模型
第五章 研究设计
    5.1 问卷设计
    5.2 变量测量
    5.3 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5.4 样本结构统计
    5.5 统计分析方法
第六章 实证分析
    6.1 信度与效度分析
        6.1.1 信度分析
        6.1.2 效度分析
    6.2 相关分析
    6.3 回归分析
第七章 政策建议
    7.1 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创新能力
    7.2 推进产学研融合,营造良好集群环境
    7.3 完善产业集群网络,重视网络嵌入特征
    7.4 重视企业吸收能力,促进知识整合吸收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6)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技术效率测度相关研究
        1.2.2 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相关研究
        1.2.3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相关研究
        1.2.4 现有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结构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新技术
        2.1.2 高新技术产业
    2.2 技术效率及其空间溢出概述
        2.2.1 技术效率内涵
        2.2.2 技术效率测度
        2.2.3 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内涵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技术创新理论
        2.3.2 新经济增长理论
        2.3.3 新经济地理理论
        2.3.4 区域经济空间均衡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机理分析
    3.1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正向溢出机理分析
        3.1.1 技术效率正向溢出机制理论分析
        3.1.2 技术效率正向溢出具体路径
    3.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负向溢出机理分析
        3.2.1 累积因果过程机制
        3.2.2 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差异机制
        3.2.3 双边贸易机制
    3.3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溢出不确定性机理分析
        3.3.1 技术效率溢出不确定性现实分析
        3.3.2 技术效率溢出不确定性理论分析
    3.4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理论模型构建
        3.4.1 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相关理论模型
        3.4.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理论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省级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演进分析
    4.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述
        4.1.1 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状况统计分析
        4.1.2 高新技术产业投入水平空间收敛性分析
        4.1.3 高新技术产业产出水平空间收敛性分析
    4.2 省级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状况
        4.2.1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整体集聚
        4.2.2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多样化集聚
        4.2.3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专业化集聚
    4.3 省级地区技术效率测度
        4.3.1 随机前沿模型设定
        4.3.2 变量与数据来源说明
        4.3.3 技术效率估计与结果分析
    4.4 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统计分析
        4.4.1 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空间分布重心演变轨迹
        4.4.2 整体集聚水平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4.4.3 多样化集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4.4.4 专业化集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4.4.5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效率空间相关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省级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5.1 空间计量经济学概述
        5.1.1 空间计量经济学简述
        5.1.2 空间相关性检验方法
        5.1.3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简介
    5.2 变量空间相关性实证检验
        5.2.1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5.2.2 莫兰指数空间相关检验
        5.2.3 空间冷点—热点分析
    5.3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5.3.1 空间面板模型设定
        5.3.2 高新技术产业整体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
        5.3.3 高新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
        5.3.4 高新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与城市技术效率空间耦合分析——基于国家高新区层面
    6.1 国家高新区发展统计分析
        6.1.1 国内外高新区发展概述
        6.1.2 国家高新区基础性统计分析
        6.1.3 国家高新区空间地统计分析
    6.2 地级城市技术效率测度与统计分析
        6.2.1 变量与数据来源说明
        6.2.2 随机前沿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6.2.3 地级市技术效率空间地统计分析
    6.3 国家高新区与地级城市技术效率空间耦合分析
        6.3.1 基础性统计对比分析
        6.3.2 空间耦合分析统计模型原理
        6.3.3 国家高新区与地级市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6.3.4 国家高新区与地级市技术效率空间耦合系数测度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基于国家高新区层面实证分析
    7.1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理论分析
        7.1.1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性分析
        7.1.2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不确定性分析
        7.1.3 相关理论对比分析
    7.2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基于地级市层面
        7.2.1 变量空间相关性检验
        7.2.2 空间面板模型设定与估计
        7.2.3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结果分析
        7.2.4 分时段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
        7.2.5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溢出空间衰减边界实证分析
    7.3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基于城市群层面
        7.3.1 国家级城市群发展概况
        7.3.2 各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发展和技术效率统计
        7.3.3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7.3.4 各城市群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
        7.3.5 分时段各城市群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8.1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8.1.1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界定
        8.1.2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8.1.3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技术效率实证模型设定
        8.1.4 模型估计与实证结果分析
    8.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区际溢出影响因素分析
        8.2.1 技术效率区际溢出影响因素实证案例介绍
        8.2.2 技术效率区际溢出影响因素经验分析
        8.2.3 研究结论与启示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7)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产业集聚概念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文献综述
        1.2.3 关于产业集聚效应的文献综述
        1.2.4 关于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文献综述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集聚
        2.1.2 高技术产业
        2.1.3 高技术产业集聚
    2.2 产业集聚的基础理论
        2.2.1 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
        2.2.2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2.2.3 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
        2.2.4 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2.2.5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第3章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动因及效应机理
    3.1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动因
        3.1.1 资源优势
        3.1.2 规模经济递增
        3.1.3 知识外溢
        3.1.4 政府引导
    3.2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效应机理
        3.2.1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3.2.2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
        3.2.3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理
第4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集聚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4.1 中国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1.1 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4.1.2 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2 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4.2.1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
        4.2.2 产业集聚水平的时空演变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5.1 相关文献借鉴
        5.1.1 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线性效应
        5.1.2 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
    5.2 面板回归模型的选择
        5.2.1 线性回归——静态面板模型
        5.2.2 非线性回归——门槛面板模型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1 模型的设定
        5.3.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5.3.3 平稳性检验
        5.3.4 静态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5.3.5 门槛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
    6.1 相关文献借鉴
    6.2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
        6.2.1 空间自回归模型
        6.2.2 空间误差模型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3.1 模型的设定
        6.3.2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6.3.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6.3.4 空间相关性检验
        6.3.5 空间计量回归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劳动生产率效应
    7.1 相关文献借鉴
    7.2 动态面板模型
        7.2.1 差分GMM
        7.2.2 水平GMM
        7.2.3 系统GMM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3.1 模型设定
        7.3.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7.3.3 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研究
        1.3.2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研究
        1.3.3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组织框架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工业集聚区概况
    2.2 基础数据介绍
        2.2.1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
        2.2.2 地图兴趣点数据
        2.2.3 工业普查数据
        2.2.4 其他数据
3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研究
    3.1 工业用地扩张及其产业结构识别
        3.1.1 工业用地扩张监测
        3.1.2 工业用地产业结构识别
    3.2 工业用地退出及其更新类型识别
        3.2.1 工业用地退出监测
        3.2.2 工业用地更新类型识别
    3.3 讨论与小结
4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研究
    4.1 工业用地扩张格局
        4.1.1 数据介绍与分析方法
        4.1.2 扩张规模特征
        4.1.3 工业集聚区视角下的空间分布特征
        4.1.4 产业结构特征
    4.2 工业用地退出及更新格局
        4.2.1 数据介绍与分析方法
        4.2.2 退出规模特征
        4.2.3 空间分布特征
        4.2.4 更新路径分析
    4.3 讨论与小结
        4.3.1 工业用地扩张时空特征
        4.3.2 工业用地扩张结构特征
        4.3.3 工业用地退出时空特征
        4.3.4 工业用地退出后更新路径
5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研究
    5.1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概述
    5.2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
        5.2.1 评价思路与数据介绍
        5.2.2 四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3 指标现状值测算与理想值确定
        5.2.4 数据标准化
        5.2.5 指标权重确定
        5.2.6 绩效评价模型确定
        5.2.7 工业集聚区的绩效比较
        5.2.8 分行业的绩效比较
    5.3 四维指标测算结果分析
        5.3.1 经济指标测算结果
        5.3.2 用地结构指标测算结果
        5.3.3 社会指标测算结果
        5.3.4 生态指标测算结果
    5.4 地块尺度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5.4.1 单一绩效结果分析
        5.4.2 综合绩效结果分析
    5.5 工业集聚区绩效比较分析
        5.5.1 单一绩效比较分析
        5.5.2 综合绩效比较分析
    5.6 分行业绩效比较分析
        5.6.1 单一绩效比较分析
        5.6.2 综合绩效比较分析
    5.7 讨论与小结
        5.7.1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
        5.7.2 地块尺度工业用地绩效现状
        5.7.3 研究进展与不足
6 提升对策与建议
    6.1 工业用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6.1.1 工业用地总量大
        6.1.2 工业集聚区多、散、小
        6.1.3 工业用地亩均产出绩效偏低
        6.1.4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差异大
        6.1.5 分行业绩效不平衡
    6.2 提升对策与建议
        6.2.1 推进工业用地减量化
        6.2.2 促进工业用地集聚集群发展
        6.2.3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6.3 讨论与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
        7.1.2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规律
        7.1.3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
        7.1.4 提升对策与建议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9)高新区产城融合研究 ——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火炬计划”下的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地
        1.1.2 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高新区,产城融合势在必行
    1.2 研究问题与目的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的典型性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基于Citespace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图谱分析
        2.1.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研究知识图谱及特点
    2.2 高新区的研究热点
        2.2.1 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
        2.2.2 高新区创新发展的相关研究
        2.2.3 产城融合的相关研究
        2.2.4 高新区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
    2.3 研究评述
    2.4 国内外产城融合促进园区创新发展的案例研究
        2.4.1 新加坡纬壹科技城
        2.4.2 苏州工业园
        2.4.3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
        2.4.4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第三章 产城融合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逻辑构建
    3.1 高新区的发展历程
        3.1.1 要素驱动:生产要素集聚阶段
        3.1.2 投资驱动:产业集聚阶段
        3.1.3 创新驱动:创新发展阶段
    3.2 当前创新驱动下高新区发展的内在需求
        3.2.1 发展困境:产城分离的创新环境导致创新人才难以集聚
        3.2.2 需求特征:以吸引创新人才集聚为目标
    3.3 产城融合:高新区创新发展空间需求的响应
        3.3.1 产城融合的内涵:以人为本,实现产、城空间融合
        3.3.2 产城融合通过塑造高品质空间促进创新人才的集聚
    3.4 创新导向下高新区产城融合的路径构建
        3.4.1 区域联动,促进城市与园区空间融合
        3.4.2 功能完善,推动园区创新服务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高度融合
        3.4.3 产业结构优化,深化产业高端化与集群化发展
        3.4.4 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市场化管理制度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历程与实态研究
    4.1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概况与阶段划分
        4.1.1 狮山镇的发展概况
        4.1.2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概况与阶段划分
    4.2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历程
        4.2.1 分散发展阶段:从“农村社区工业化”到“园区工业化”
        4.2.2 整合发展阶段:从“一园多镇”到“园镇合一”
    4.3 佛高区核心园的实态特征
        4.3.1 空间:粗放利用,功能结构失衡
        4.3.2 产业:集聚现象较明显,粗放型与高级化并存
        4.3.3 管理体制:“市统筹、区建设”,缺乏社会事务管理
    4.4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阶段研判
        4.4.1 经济成就巨大,制造业发展迅猛
        4.4.2 产业集聚已形成,高企培育数量可观
        4.4.3 创新引领正在进行,传统制造业产值占主导
    4.5 基于企业访谈的佛高区核心园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识别
        4.5.1 佛高区核心园创新环境的构建
        4.5.2 产城脱节的园区环境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创新导向下佛高区核心园产城融合策略研究
    5.1 战略谋划:从“园区”向“城区”的空间战略演进
        5.1.1 市级层面规划:从“城市组团”到“城市副中心”
        5.1.2 区镇级层面规划:从"承接东部"到"产业中枢+交通枢纽"
    5.2 空间修补:功能补强,优化园区内部空间
        5.2.1 重塑园区内部结构,构建“科创服务中心+创新产城组团”空间格局
        5.2.2 集聚园区各组团资源,以三旧改造促进核心区功能融合发展
    5.3 区域协调:核心引领,联动新城融入城市发展格局
        5.3.1 实现空间一体化发展
        5.3.2 融入区域生态格局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狮山镇政府访谈提纲
    附录2 佛山高新区核心园企业访谈提纲
    附录3 佛山高新区核心园企业访谈记录
    附录4 狮山镇村、社区访谈记录
    附录5 狮山镇政府部门访谈记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甘肃省的省际经济合作空间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梳理
        1.2.1.1 甘肃省省际经济合作现状
        1.2.1.2 “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1.2.2 国外经济合作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2.相关理论概述
    2.1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2.1.1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2.1.2 竞合理论
    2.2 区位理论
        2.2.1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
        2.2.2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
    2.3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
    2.4 区域布局理论
        2.4.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4.2 增长极理论
        2.4.3 点轴开发理论
        2.4.4 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
3.拓展省际合作空间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3.1 甘肃省深化省际合作的可行性
        3.1.1 甘肃省特色农业发展良好
        3.1.2 甘肃省产业结构优化效果显着
        3.1.3 甘肃省具有良好的省际合作基础
    3.2 甘肃省发展省际合作的必要性
        3.2.1 数据信息产业需要技术带动和支撑
        3.2.2 服务业发展亟需均衡化
4.“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甘肃省与其他省份经济合作领域探索
    4.1 标准差椭圆分析方法相关介绍
        4.1.1 标准差椭圆方法介绍
        4.1.2 标准差椭圆文献梳理
    4.2 产业类型及其指标体系构建
        4.2.1 结合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确定产业类型
        4.2.2 指标类型构建
    4.3 “一带一路”背景下各产业分布格局
        4.3.1 种植业分布格局
        4.3.2 畜牧业分布格局
        4.3.3 交通物流业分布格局
        4.3.4 文化旅游业分布格局
        4.3.5 高新技术产业分布格局
        4.3.6 能源制造业分布格局
        4.3.7 服务业分布格局
5.基于欧式距离方法的合作对象分析
    5.1 欧式距离方法适用性分析
    5.2 指标选取
    5.3 指标标准化及欧式距离计算
    5.4 各产业省际经济关系分析
        5.4.1 种植业省际经济关系分析
        5.4.2 畜牧业省际经济关系
        5.4.3 交通物流业省际经济关系
        5.4.4 文化旅游业省际经济关系
        5.4.5 高新技术产业省际经济关系
        5.4.6 能源制造产业省际经济关系
        5.4.7 服务业省际经济关系
    5.5 本章小结
6.融合“一带一路”倡议深化甘肃省与其他省份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6.1 明确地缘经济关系,开展差异化合作
        6.1.1 差异化发展,规避同质竞争
        6.1.2 积极争取经济关系不明确省份
    6.2 农业合作建议
        6.2.1 构建“一带一路”区域农产品产销链
        6.2.2 集聚西部省份,规模化发展农业
        6.2.3 借助循环农业提高甘肃省农业竞争力
    6.3 交通物流业合作建议
        6.3.1 依靠政府推动“一带一路”西部省份交通基础设施共建
        6.3.2 借助物流枢纽优势拓展与“一带一路”中东部省份合作
    6.4 文化旅游业合作建议
        6.4.1 以“西北联游”模式深化周边省份合作
        6.4.2 搭建旅游平台以推动省际间旅游互动
        6.4.3 以红色旅游深化民心相通
    6.5 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建议
        6.5.1 以人才、技术引进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6.5.2 以基础设施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
    6.6 以清洁能源生产促能源制造业合作
    6.7 服务业合作建议
        6.7.1 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
        6.7.2 壮大服务业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空间分布及区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城高新技术企业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五个新城为例[J]. 祝美琪,翟国方. 上海城市规划, 2021(06)
  • [2]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D]. 杨玥. 浙江大学, 2021(01)
  • [3]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D]. 徐乐怡. 浙江大学, 2021(01)
  • [4]西安城市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研究[D]. 万博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网络嵌入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研究[D]. 闯家梁.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6]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 焦英俊. 吉林大学, 2020(03)
  • [7]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研究[D]. 张彩云. 吉林大学, 2020(03)
  • [8]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D]. 黄玲燕. 浙江大学, 2020(01)
  • [9]高新区产城融合研究 ——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例[D]. 唐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甘肃省的省际经济合作空间探索[D]. 孙未未.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及区位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