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素质与训练分析

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素质与训练分析

一、浅析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及其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郭涛[1](2020)在《基于供能特点比较对我国优秀大学生中跑运动员训练计划的研究》文中指出通过收集国内外能量供应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国外优秀运动员,国内优秀运动员,国内优秀大学生运动员中距离跑的能量供应特点和训练计划对比研究,找出适合于我国优秀大学生中距离跑运动员的训练计划。以国内外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与国内优秀大学生中距离跑运动员的供能特点以及训练计划的制定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国内外及大学生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的能量供应特点,阐释中距离跑的项目特征,制定训练计划。通过收集国外优秀中跑运动员最佳成绩10个,我国优秀中跑运动员最佳成绩10个,我国优秀大学生中跑运动员最佳成绩10个,及国内外中距离跑运动员训练计划的比较进行数据的分析,计算出三者的供能比例,找出中间差,制定出适合“学训结合”的我国优秀大学生中跑运动员训练计划。结果表明:中距离跑的供能特点发生一定的变化,尤为乳酸能系统供能能力提高,这意味着有氧和无氧系统供能比例缩小,体现了中距离跑项目向无氧供能方向发展的态势。能量的供应与消耗随时都在发生,利用能量供应规律特点制定计划,指导训练,能有效提高竞技水平。决定中距离跑成绩的关键因素是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和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统计得出有氧无氧比例为800米接近6:4;1500米接近7:3。结论:1.运动中无氧供能比例被不断提高,国外优秀运动员无氧供能占比较高,国内优秀运动员及国内优秀大学生运动员有氧供能仍占较大比例。综合所得,国外优秀运动员800米的无氧、有氧比例约为56.8:43.2,国内优秀运动员的无氧、有氧比例约为55.7:44.3,国内优秀大学生运动员的无氧、有氧比例约为52.2:47.8。国外优秀运动员1500米的无氧、有氧比例约为26.18:73.82,国内优秀运动员的无氧、有氧比例约为25.78:74.22。国内优秀大学生运动员的无氧、有氧比例约为24.96:73.04,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无氧供能要高于国内。2.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计划中都对机体多次进行了短时能量供应刺激,单次的训练都控制在2分以内,总距离不超过2000米,是在无氧供能能力时间内进行的训练。注重无氧能力,速度素质的强化,计划的制定符合能量供应特点。国内优秀大学生运动员同样是在无氧状态下进行计划的制定,但跑动的时间更短,距离更近,是在短时间、短距离跑动下刺激无氧能力和速度素质发展。3.我国优秀大学生中距离跑运动员训练现状呈现周期短,时间少,训练、学业兼顾难,外在影响因素多的特点。比较发现国内优秀大学生运动员的计划同样突出速度练习,但针对性相对较差,速度能力练习不够突出。

李超[2](2020)在《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400米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及其训练研究》文中指出400米跑运动项目是一项以体能为主导的速度耐力型项目,其专项体能训练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400米运动员的成绩。本研究以运动训练学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400米运动员为调研对象,对其专项体能训练的结构特征、训练现况及不足之处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与评价,进而提出了针对性优化策略,旨在提升湖南省高水平400米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水平。(1)调查了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400米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现状及训练现状。(1)专项身体形态:运动员的克托莱指数等各项形态学指标无显着校际差异,男子克托莱指数显着高于女子,但较之国内外优秀选手,男女运动员的肌肉发展仍待提升;(2)专项生理机能:运动员各项指标无显着校际差异,且在肺活量/体重、安静心率、血压等指标上无显着性别差异,但男子运动员的肺活量/体重指数等与国内优秀选手仍差距显着,女子差异则相对不大;(3)在运动素质方面,985/211大学400m跑男女运动员各项指标整体表现更优,尤其是男子运动员,在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300m及400m成绩上均要显着优于其他高校,但整体水平与国内优秀选手仍差距显着,总体呈现女性高于男性的现况。(2)发现了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400m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问题,主要包括:专项力量素质中缺乏对核心力量与反应力量的训练;专项速度素质中缺乏对反应速度的训练;专项耐力素质中忽略了有氧耐力的训练;专项柔韧素质中缺乏对髋部柔韧与上肢柔韧的训练;整体上忽略了对协调灵敏素质的训练。(3)针对现状及问题从专项力量层面、专项速度层面、专项耐力层面、专项柔韧层面、灵敏协调层面等五个方面,提出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400m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优化策略。

陈燕飞[3](2020)在《三种训练方法对中学生短跑运动成绩的影响研究 ——以官坝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研究发现,训练方法对运动员的运动成绩直接相关,因此,掌握良好的训练方法对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至关重要。研究背景:一直以来,在我国基层的学校体育中,对于短跑的训练方法都是比较传统单一的,这个传统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速度训练方法以及手段的单一,二是力量训练内容比较片面。在我国基层学校体育训练中,大部分体育教师在对中学生运动员进行短跑速度训练时一般会采用传统的重复训练法或者间歇训练法,几乎没有人尝试把这两种方法进行融合训练,且他们的速度训练手段也较为单一,往往就是对单个距离进行不断重复训练;另外在进行短跑力量训练时训练内容也比较片面,不能够有效发展运动员的全面素质,比如在很多基层学校的体育教师一般在对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时都会采用器械不断重复训练且更多注重的是对四肢力量的训练,经常忽视身体核心力量的训练,缺乏科学全面的训练方法。研究目的:本文将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的特征进行提炼融合,找到一种新的混合训练法,通过对三种训练方法进行为期8周的系统训练后作具体数据的对比研究,从而验证混合训练对中学生的短跑成绩的影响效果。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以重庆市忠县官坝中学校运动队的36名学生田径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并把这36名田径运动员随机分为混合训练组、重复训练组以及间歇训练组,混合训练组为实验组,另外两种训练法为对照组,经过为期8周的系统训练,最后把三种训练方法实验后的数据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实验前三组运动员在短跑项目100m上的数据分别为:重复训练组13.8±0.46,间歇训练组13.9±0.49,混合训练组13.73±0.45,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三组运动员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可以确定三组运动员的100m短跑成绩均没有显着性差异,适合进行下一步研究。实验后三组运动员在短跑项目100m上的数据分别为:重复训练组13.5±0.46,间歇训练组13.59±0.45,混合训练组13.2±0.36,通过对实验后三组运动员运动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混合训练组相比另外两组发生了显着性差异(P<0.05),而重复训练组与间歇训练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通过对实验后三组运动员短跑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混合训练组实验前与实验后发生了显着性差异(P<0.05),而另外两组则没有发生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经过为期8周的系统训练,混合训练相比重复训练法,更能提高中学生的100m短跑成绩。(2)经过为期8周的系统训练,混合训练相比间歇训练法,更能提高中学生的100m短跑成绩。(3)经过8周系统训练,间歇训练法相比重复训练法,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显着性差异。

马虎成[4](2020)在《普通高校优秀马拉松学生运动员邱旺东赛前训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拉松是一项以有氧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具备一定的有氧供能能力以及混氧和无氧供能能力,从而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因此,马拉松运动项目中运动员的赛前训练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保障。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追踪调查法、个案研究法,以普通高校优秀马拉松学生运动员邱旺东赛前训练为研究对象,对邱旺东备战厦门、杨凌国际马拉松赛前训练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从赛前训练阶段的划分、训练内容、训练方法与手段、负荷调控以及竞技状态调整等方面的训练学特点研究与分析。从而为其提高运动成绩探索有效路径,并为相关的马拉松教练员、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借鉴。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普通高校优秀马拉松学生运动员邱旺东在2017、2018年先后参加了多次国内重大比赛且成果颇丰,取得的成绩包括6个冠军、1个亚军以及1个第四名。邱旺东个人的竞技能力已经达到了国内普通高校学生运动员的顶尖水平。2.普通高校优秀马拉松学生运动员邱旺东赛前训练,共分为四个阶段8周的训练周期。其中过渡调整阶段为2周;恢复训练阶段为3周;强化训练阶段为2周;赛前调整阶段为1周。3.普通高校优秀马拉松学生运动员邱旺东赛前训练的内容安排呈现如下特点:主要以场地和公路交叉训练为主线,其中过渡调整阶段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恢复训练阶段以有氧耐力训练和速度耐力训练为主;强化训练阶段以专项耐力训练和速度训练为主;赛前调整阶段以小负荷量高强度的训练模式调整身体机能和竞技状态为主。4.普通高校优秀马拉松学生运动员邱旺东赛前训练以持续训练法为主的16km—32km的长距离配速跑完成,根据阶段训练任务的不同完成时间不等;间歇训练法以3km×4训练等,前两个要求9min20s最后一个9min10s完成;法特莱克法以1km+2km+3km+2km+1km训练等,要求1km/3min10s完成;并以以赛代练的训练方法完成全马一次,根据每个阶段周训练任务的不同,训练方法和手段也不同。通过赛前8周的训练,完成训练任务。5.普通高校优秀马拉松学生运动员邱旺东的赛前训练期间的整体负荷变化呈现波浪式特征,训练量表现为由小到大,达到峰值后又逐渐减小,训练量与训练强度呈相反态势。整个赛前训练阶段训练总跑量为1245km、平均周跑量为156km、单日最大负荷量为32km、周最大负荷量为196km、最小负荷量为95km,最高负荷强度为97%,最低负荷强度为60%。6.普通高校优秀马拉松学生运动员邱旺东在训练的时间安排上不同于专业运动员,在完成所制定的学业课程内容后进行训练,其中周内的训练时间灵活多变,周末正常进行。同时,影响邱旺东其赛前竞技状态的主要因素包括:训练内容安排的优化,运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合理调控,心理状态调整和身体机能状态的保持,教练员训练的科学化安排以及参赛次数的控制。

王孟森[5](2020)在《山东省中长跑体能训练方法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山东省中长跑队在全国各种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与山东省中长跑队的日常体能训练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体能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专项体能以及一般体能水平,体能的提高又必然带来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得运动员的运动成绩逐年攀升。为了科学的、系统的研究山东省中长跑队的体能训练方法的优化和创新,本文运用了观察法、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将山东省中长跑队的体能训练方法与传统的体能训练方法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山东省中长跑队对力量素质训练方法进行了优化;(2)山东省中长跑队对关节养护训练方法进行了创新优化;(3)山东省中长跑队对恢复性训练方法进行了优化;(4)山东省中长跑队对灵敏和协调素质训练方法进行了创新优化;(5)山东省中长跑队对耐力素质和速度素质没有进行优化。

黄佩玉[6](2019)在《我国优秀女子800米跑运动员胡志英备战2017年全运会赛前训练安排研究》文中提出800米跑在田径径赛中是最为艰苦的项目,对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与女子800米跑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女子800米跑项目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通过对2017年天津全运会女子800米跑季军获得者胡志英的赛前训练情况进行研究,并通过分析总结出她的赛前训练安排、负荷特点以及训练方法手段等,分析胡志英800米跑的赛前训练特点,探索胡志英的赛前训练规律,希望可以为其以后的赛前训练安排提供借鉴,同时也希望为中国其他女子800米跑运动员提供可参考的范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我国800米跑优秀女子运动员胡志英备战天津全运会比赛的赛前训练进行研究,得出结论:1.胡志英备战2017年全运会的赛前训练共计8周,且这8周均为赛前准备周。其中第6周是胡志英的赛前调整周。赛前训练的内容主要有:有氧能力训练、专项速度耐力训练、速度能力训练以及身体素质训练。2.在负荷安排上,有氧能力的训练负荷量较大,强度相对较小;专项速度耐力的训练负荷以第6周调整周为界,调整周之前负荷量增加,负荷强度不变,调整周之后是负荷量减少,负荷强度增加;速度耐力的负荷强度呈现出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身体训练负荷变化不大。3.有氧能力是胡志英训练的基础,主要采用持续训练法;其次是胡志英的专项速度耐力训练,该训练内容每周保持在4次左右,训练距离在200-1000米,专项速度耐力训练主要以间歇训练法为主,并结合组合训练的方式,全面发展胡志英的多种能力;速度能力的训练每周在3次左右,速度能力的训练手段主要以80-100米冲刺跑为主的间歇训练法。4.胡志英在赛前训练中有效的避免了伤病的出现,是比赛成绩的取得的重要条件。但胡志英在赛前并没有进行全面的身体机能监控,因此在比赛计划的排上缺少客观的指标支撑。5.胡志英赛前的目标是能进入前8名,所以比赛压力较小,情绪较稳定,也是能够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所在。胡志英的专业训练年限为5年,此次比赛的良好发挥充分证明胡志英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另外,此次比赛的成功,也与赛前潘少奎教练合理的战术安排关系密切。

黄真山[7](2019)在《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训练状况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重庆市青少年的中长跑项目是潜优势运动项目,而重庆市体育局2018年刚组建中长跑队。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描述记录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重庆市中学生业余训练中中长跑训练水平最突出并在全国比赛中取得10枚金牌的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运动员和教练为调查对象,从鲁能巴蜀中学对中长跑队历史成绩、当前的训练现状、招收运动员的途径及参考因素、年度训练周期的划分及其各个周期间对训练内容和负荷的具体安排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统计数据结合实地观察以及对教练的访谈,对其训练特点进行总结。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最为突出的项目是800米和1500米项目,其次是3000米项目,并且大多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运动成绩表现更为突出。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训练成绩,笔者通过为期一年的实地深入了解调查和对他们教练与运动员的访谈结合训练中的相关数据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运动员对中长跑训练兴趣是选拔运动员首要参考因素,其次是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最后是身体素质。(2)教练对训练负荷强度的精确调控及保持训练的系统性是中长跑队取得优异成绩的核心的因素。(3)通过力量练习、跑的技术练习,提高了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动作的经济性和把握节奏的能力。(4)教练和运动员对中长跑运动的热爱及家长的大力支持为中长跑队取得优异的成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学校领导对中长跑训练的重视有所欠缺。(5)从比赛成绩和训练特征都反映出,鲁能巴蜀中长跑队的训练方式方法对800米和1500米项目更为适用。

田嘉鑫[8](2019)在《男子800米运动员大卫·鲁迪沙的速度分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长跑(middle and long distance race)是历史悠久且开展普遍的运动项目。中跑是中长跑的一个分支。中距离跑分为男、女800米和1500米。1896年,首届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男子800米和1500米跑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中长跑在英国盛行于19世纪,后来各个国家也都相继开展起来。男子800米从1896—1912、1912—1932、1932—1981、1981—1997、1997—2012经历了五个阶段的飞跃,而现世界纪录保持者大卫·鲁迪沙的成绩会不会被超越?人类能不能再一次突破自身极限?本论文将从男子800米运动员大卫·鲁迪沙三次打破世界纪录以及其参加多次世界大赛的速度分配展开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图像信息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世界优秀男子800米运动员和大卫·鲁迪沙的运动成绩、比赛速度分配特点、速度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旨在了解大卫·鲁迪沙的800米速度分配规律,探究其在800米比赛中的速度分配特点和速度变化特征,并找出其他运动员与他的差异以及影响因素,通过可借鉴的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打破世界纪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促使世界以及中国男子800米运动更好更快发展。本研究为男子800米运动员大卫·鲁迪沙的个人速度分配,涉及到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多变,本研究的结论为:(1)优秀800米运动员成绩突出,段落速度分配均匀,我国训练人才短缺。(2)优秀800米运动员100米成绩突出,把控比赛节奏能力强。(3)大卫·鲁迪沙步幅变化曲线平稳,步幅差距小,前后400米时间差值小。(4)大卫·鲁迪沙800米各段落速度分配率差值小。针对上述结论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我国800米应增加运动员基数培养。(2)我国运动员应加强100米基础速度,加强对于比赛节奏的把控。(3)我国运动员应加强步幅练习,注重400米速度的提升。(4)我国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应细化各段落速度的练习。

张健[9](2019)在《800米跑竞技能力特征及其训练方法优化研究》文中认为800米跑是中距离项目之一。运动训练项群理论中被归属为体能主导类速度耐力性项目。项目发展的特点需要有高速运动的能力,而高速运动的能力需要良好的速度耐力来进行辅助。在体能主导类项目中是最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之一。运动员在比赛以及训练中,只有把速度与速度耐力能力达到一定平衡,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提高竞技水平。随着社会发展,对竞赛项目的挑战愈发激烈,800米跑的关注度将会越来越大。而我国在此项目一直比较落后,想要在当今激烈的竞技比赛中脱颖而出,必须要从项目的特征入手,明确项目特征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有突破性的进展。对其特征的研究能够为教练员跟运动员理论学习与训练实践提供参考。800米虽然是大众了解的单项,但对其竞技能力特征、竞技能力的提高以及运动员选材尚缺乏更深层次的认知,本研究以运动训练学理论为依托,以800米跑项目的竞技能力特征为研究目标,通过对优秀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进行对比,了解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因素,根据优秀教练员的训练计划,进行训练方法优化。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并吸收和借鉴与此相关的的研究成果,对800米跑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及其训练方法进行了全面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800米跑优秀运动员的成绩受身高及克托莱指数影响很大。在体重相同的情况下,较好的身高可以提高运动成绩。随着本项目的不断发展,运动员的身体形态逐渐向短跑运动员的指标发展。世界顶尖男子800米跑运动员的身高平均值为180.2±6.7(cm),体重为68.3±7.7(kg),克托莱指数为378.2±34(kg/cm)。女子运动员的身高平均值为166±7(cm),体重为55.5±8.5(kg),克托莱指数为333±43(kg/cm)。2.速度耐力是800米跑运动员的基础,速度是核心,力量耐力是保证。缺少它们任何一项素质,都会影响最终的成绩。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的发展主要受体能与技能的制约,而其它子因素(心理、战术、智能)只能通过速度、耐力和力量来间接影响竞技能力。3.优秀女子运动员最快分段速度都出现在0—200m这一段上,平均速度分配占总成绩的23.26%;由此进行递减,其后面三个200m的平均速度分配为24.99%、25.37%和26.38%,这是世界优秀女子800米跑运动员的共性特征;4.男子前快型运动员的最快速度出现在200—400m段上,总的平均速度分配占总成绩的23.15%,次最快速度出现在400—600m段上,总的平均速度分配占总成绩的24.5%;最慢速度出现在最后的200m阶段,总的平均速度分配占总成绩的27.29%,而男子后快型运动员的最快速度出现在0—200m段上,平均速度分配占总成绩的23.19%;次最快速度以及最慢速度跟前快型运动员一样,都是出现在400—600m段跟最后一段上。由此分析可以确认,不管前快型运动员还是后快型运动员,其400—600m段的速度水平是最终成绩优劣的关键。5.通过对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计划以及学者的训练研究可以发现,目前800米跑训练方法采用的都是传统训练模式,容易引起伤病的发生,教练员缺乏强烈的创新意识,对新颖的训练方法运用欠缺,在训练时针对性较低,与项目结合不够紧密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并且对今后的专项水平发展有所限制。6.针对800米跑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以对现有的训练方法进行优化重组,使其符合当下800米跑的发展要求,更加科学化并且更具针对性。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出现的伤病问题以及因身体的不稳定因素而导致的竞技能力发挥,采用康复性训练和核心稳定性训练,并且可以借鉴同项群其它项目好的训练方法融入到本项目的训练当中。

敬艳[10](2018)在《我国三名女子竞走运动员备战里约奥运会年度训练安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提升我国女子竞走项目科学化训练水平,运用专家访谈法、测试分析法、跟踪观察法以及个案分析法等,以我国三名女子竞走运动员备战里约奥运会年度训练安排为研究对象,对奥运年全年训练周期、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负荷安排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包括:(1)全年在双周期安排模式下,通过小周期的板块训练,实现全年训练负荷的平稳有序发展。(2)全年训练内容以专项有氧能力为核心,技术为关键,重视技术性小力量,强调有氧能力发展的同时提升技术能力,力量和速度训练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冬训初期力量训练占比大,夏训占比小,而速度训练安排相反。其中,一般准备阶段,以有氧能力和力量耐力为主,重视技术改进和完善;专门准备阶段,提升有氧能力的基础上发展混氧能力,强调建立技术动力定型;比赛期注重有氧和混氧能力向比赛转化,突出稳定的技术能力。(3)全年训练手段安排方面,以大负荷量课为核心,大强度课为突破口,技术训练强调体能化、系统化以及技术与速度协调发展。其中,刘虹和切阳什姐注重功能性力量,技术训练强调整体技术协调能力。吕秀芝强调下肢力量,技术训练突出纠正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个人技术风格。(4)由刘虹和切阳什姐全年负荷安排可知,两位运动员常年坚持中、低强度大负荷量积累,两个周期均重点发展专项有氧能力,并通过适当安排大强度负荷,促使机体完成“刺激-适应-再刺激-再适应”过程,逐步提升竞技能力。而由吕秀芝全年负荷安排可知,其将中、低强度有氧训练作为全年训练主体内容,冬训与夏训阶段分别侧重于发展基础有氧能力与提高专项有氧能力,在低强度、大运动量累积效应的基础上,通过适时穿插大强度内容,引起机体新异刺激,提高竞技能力。(5)全年训练中,三位运动员均具有在保证有氧能力厚度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安排大强度混氧和无氧能力训练“拉动”有氧能力的特点,即“提低—限高—增量”的总体特点。高原训练前均注重有氧能力的沉淀,高原训练过程中强调高原训练平原化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递增专项有氧能力负荷强度;赛前阶段,均安排两周时间的减量训练进行调整,表现为减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但是,由负荷变化可知,刘虹和切阳什姐全年负荷强度以专项有氧能力为核心,强调长期持续高质、大负荷量、大强度刺激的训练理念,而吕秀芝呈现出“平台”与“阶梯”相结合的强度增加特点。

二、浅析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及其训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及其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供能特点比较对我国优秀大学生中跑运动员训练计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中距离跑的能量供应比例计算方式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中距离跑
        2.1.2 中距离跑的能量供应
    2.2 理论基础
        2.2.1 《运动生理学》理论基础
        2.2.2 《运动训练学》理论基础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国内外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能量供应特点的对比分析
        3.1.1 国外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的能量供应特点
        3.1.2 国内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的能量供应特点
        3.1.3 国内优秀大学生中距离跑运动员的能量供应特点
        3.1.4 国内优秀大学生与国内外优秀运动员能量供应特点对比
    3.2 国内外优秀中距离运动员训练计划与供能特点关系的对比分析
        3.2.1 国外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训练计划与供能特点的关系
        3.2.2 国内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训练计划与供能特点的关系
        3.2.3 国内优秀大学生中距离跑运动员训练计划与供能特点的关系
        3.2.4 国内优秀大学生运动员与国内外优秀运动员训练计划的比较
    3.3 我国优秀大学生中距离跑赛前训练计划的制定
        3.3.1 训练计划的制定原则
        3.3.2 训练计划的三阶段制定
        3.3.3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400米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及其训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创新之处
2 文献的梳理与回顾
    2.1 概念的界定
        2.1.1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
        2.1.2 体能
        2.1.3 专项体能
        2.1.4 专项体能训练
    2.2 关于400m跑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的研究动态
    2.3 关于400m跑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构成的研究动态
        2.3.1 关于400m跑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方面的研究
        2.3.2 关于400m跑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方面的研究
        2.3.3 关于400m跑运动员专项生理机能方面的研究
        2.3.4 关于高水平运动员其他方面的研究动态
    2.4 关于400m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研究动态
        2.4.1 国内外有关专项体能训练的现状
        2.4.2 国内外有关专项体能训练的原则
        2.4.3 国内外有关专项体能训练的差异化
        2.4.4 国内外有关专项体能训练的专项化
        2.4.5 国内外有关专项体能训练的方法与实践
    2.5 个人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及调查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测试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400m跑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体系
        4.1.1 专项身体形态
        4.1.2 专项生理机能
        4.1.3 专项运动素质
    4.2 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400m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现状
        4.2.1 专项身体形态的现状与评价
        4.2.2 专项生理机能的现状与评价
        4.2.3 专项运动素质的现状与评价
        4.2.4 小结与讨论
    4.3 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400m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现状
        4.3.1 专项体能训练的总体情况
        4.3.2 专项力量素质训练情况
        4.3.3 专项速度素质训练情况
        4.3.4 专项耐力素质训练情况
        4.3.5 专项柔韧素质训练情况
        4.3.6 协调灵敏素质训练情况
        4.3.7 小结与讨论
    4.4 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400m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问题
        4.4.1 专项力量素质中缺乏对核心力量与反应力量的训练
        4.4.2 专项速度素质中缺乏对反应速度的训练
        4.4.3 专项耐力素质中忽略了有氧耐力的训练
        4.4.4 专项柔韧素质中缺乏对髋部柔韧与上肢柔韧的训练
        4.4.5 整体上忽略了对协调灵敏素质的训练
    4.5 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400m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优化策略
        4.5.1 专项力量层面体能训练的优化策略
        4.5.2 专项速度层面体能训练的优化策略
        4.5.3 专项耐力层面体能训练的优化策略
        4.5.4 专项柔韧层面体能训练的优化策略
        4.5.5 灵敏协调层面体能训练的优化策略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致谢

(3)三种训练方法对中学生短跑运动成绩的影响研究 ——以官坝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重复训练法
        2.1.2 间歇训练法
        2.1.3 混合训练
        2.1.4 核心力量
    2.2 有关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区别研究
    2.3 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在短跑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2.3.1 重复训练法在短跑训练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2.3.2 间歇训练法在短跑训练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2.4 高强度间歇性训练训练效果的相关研究
        2.4.1 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对专业运动员训练效果的相关研究
    2.5 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现状
        2.5.1 有关核心训练对中学生短跑成绩的影响研究
        2.5.2 有关核心训练对专业运动员训练效果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实验法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重复训练法对中学生短跑成绩的影响分析
    4.2 间歇训练法对中学生短跑成绩的影响分析
    4.3 混合训练法对中学生短跑成绩的影响分析
    4.4 三种训练方法实验后比较与分析
    4.5 实验后分析与讨论
        4.5.1 短跑的供能特点及过程
        4.5.2 影响运动员短跑成绩的因素
        4.5.3 核心力量对短跑的影响
        4.5.4 实验组训练手段与对照组训练手段比较与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4)普通高校优秀马拉松学生运动员邱旺东赛前训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选题依据
    1.1 马拉松已经成为路跑项目中发展最快的运动之一,历史悠久,普及程度高
    1.2 赛前训练是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
    1.3 校园马拉松运动精彩纷呈,丰富了体育活动项目,取得了较好成绩和效果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3 文献综述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学生运动员
        3.1.2 赛前训练
        3.1.3 最佳竞技状态
    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3.2.1 有关赛前训练方面的研究
        3.2.2 有关马拉松项目赛前训练的相关研究
        3.2.3 赛前训练时间安排和阶段划分的研究
        3.2.4 赛前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手段的研究
        3.2.5 赛前训练负荷的研究
    3.3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3.3.1 有关赛前训练方面的研究
        3.3.2 有关马拉松赛前训练方面的研究
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专家访谈法
        4.2.3 追踪调查法
        4.2.4 个案研究法
5 结果与分析
    5.1 优秀马拉松学生运动员邱旺东的基本情况
    5.2 邱旺东备战厦门、杨凌国际马拉松赛前训练阶段划分分析
        5.2.1 过渡调整训练阶段
        5.2.2 恢复训练阶段
        5.2.3 强化训练阶段
        5.2.4 赛前调整阶段
    5.3 邱旺东备战厦门、杨凌马拉松赛前训练内容的分析
        5.3.1 过渡调整阶段训练内容的分析
        5.3.2 恢复训练阶段内容的分析
        5.3.3 强化训练阶段内容的分析
        5.3.4 赛前调整阶段训练内容的分析
    5.4 邱旺东备战厦门、杨凌国际马拉松赛前训练的方法与手段分析
        5.4.1 邱旺东赛前训练方法
        5.4.2 邱旺东赛前主要训练手段
    5.5 邱旺东备战厦门、杨凌国际马拉松赛前训练负荷的分析
    5.6 邱旺东备战厦门、杨凌国际马拉松赛前竞技状态的分析
        5.6.1 影响赛前竞技状态的因素
        5.6.2 邱旺东赛前竞技状态调整的具体做法
    5.7 优秀马拉松学生运动员邱旺东赛前训练的优化策略
        5.7.1 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训练目标,优化和调整训练阶段和周期
        5.7.2 完善和修订训练计划,优化训练手段和方法
        5.7.3 动态调整训练负荷,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5.7.4 合理安排比赛次数,保持最佳竞技状态
        5.7.5 增强营养补充,保持身体参赛的能量需求
        5.7.6 提升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处理好学训矛盾,最大限度保持高竞技状态的能力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山东省中长跑体能训练方法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结果与分析
    1.1、山东省中长跑队体能训练方法的分析
    1.2、传统中长跑的体能训练方法
    1.3、山东省中长跑队力量素质训练方法优化研究
    1.4、山东省中长跑队耐力素质训练方法优化研究
    1.5、山东省中长跑队速度素质训练方法优化研究
    1.6、山东省中长跑队关节养护训练方法优化研究
    1.7、山东省中长跑队恢复性训练方法优化研究
    1.8、山东省中长跑队灵敏和协调素质训练方法优化研究
2、结论
    2.1、力量素质训练
    2.2、耐力素质和速度素质训练
    2.3、关节养护训练
    2.4、恢复性训练
    2.5、灵敏和协调性素质训练

(6)我国优秀女子800米跑运动员胡志英备战2017年全运会赛前训练安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1.2.3 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有关800 米跑训练方法的研究
        2.1.2 有关中长跑项目赛前训练的研究
        2.1.3 有关800 米跑赛前训练的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文献综述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1.3 技术路线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3.2.1 研究重点
        3.2.2 研究难点
        3.2.3 研究创新点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4.1 胡志英个人情况简介
        4.1.1 胡志英参加训练及比赛情况
        4.1.2 胡志英从事800 米跑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条件分析
        4.1.3 胡志英专项能力特点分析
        4.1.4 胡志英与其他优秀女子800 米跑选手的对比分析
    4.2 胡志英参加2017 年天津全运会比赛的目标及赛前训练安排
        4.2.1 参赛目标
        4.2.2 全运会赛前训练安排
    4.3 胡志英备战2017 年天津全运会800 米比赛赛前训练情况分析
        4.3.1 赛前训练阶段划分
        4.3.2 胡志英天津全运会赛前训练负荷变化分析
        4.3.3 胡志英天津全运会赛前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4.4 胡志英2017 年天津全运会800 米跑成绩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附录
    附录 A 胡志英教练访谈提纲
    附录 B 运动员胡志英访谈提纲
    附录 C 中长跑项目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 D 中长跑项目访谈专家信息
    附录 E 胡志英2017 年天津全运会赛前8 周训练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训练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中长跑运动员选材文献综述
    2.2 中长跑训练文献综述
        2.2.1 中学生中长跑训练内容文献综述
        2.2.2 中学生中长跑训练负荷文献综述
        2.2.3 中学生中长跑训练的负荷监测指标文献综述
        2.2.4 中学生中长跑训练方法文献综述
        2.2.5 中学生中长跑训练恢复手段文献综述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调查法
        3.2.3 测量法
        3.2.4 访谈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的学校基本情况
        4.1.1 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对中长跑队实行的招生政策
        4.1.2 鲁能巴蜀中学对中长跑队的培养目标
        4.1.3 鲁能巴蜀中学对中长跑队训练经费的投入
        4.1.4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训练场地器材的情况
        4.1.5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教练员队伍情况
        4.1.6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运动员的招收途径
        4.1.7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选拔运动员的参考因素
    4.2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运动员基本情况
        4.2.1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往届运动员的去向
        4.2.2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现届运动员在各个年级的分布情况
        4.2.3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现届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
        4.2.4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现届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
        4.2.5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父母的运动经历及其对子女的参训的态度
    4.3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训练成绩基本情况
        4.3.1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每年固定参加的比赛
        4.3.2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优秀运动员在不同级别的比赛中的获奖情况
        4.3.3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运动员在各个项目上的获奖情况
        4.3.4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运动员在各个项目上取得运动技术等级情况
        4.3.5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与全国中学生中长跑纪录对比分析
        4.3.6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现届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及运动技术等级
    4.4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训练基本情况——以2016-2017 年为例
        4.4.1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年度训练周期的划分
        4.4.2 鲁能巴蜀中学长跑队训练的次数和时间安排
        4.4.3 鲁能巴蜀中学长跑队训练中训练负荷强度的转化
        4.4.4 鲁能巴蜀中学长跑队训练的内容
        4.4.5 鲁能巴蜀中学长跑队对耐力的训练
        4.4.6 鲁能巴蜀中学长跑队力量的训练
        4.4.7 鲁能巴蜀中学长跑队对技术的训练
        4.4.8 鲁能巴蜀中学长跑队的训练方法
        4.4.9 鲁能巴蜀中学长跑队训练的恢复手段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男子800米运动员大卫·鲁迪沙的速度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 概念的界定
    2.2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3 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图像信息解析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对比分析法
4.结果分析
    4.1 800米跑速度变化特征
        4.1.1 800跑速度分配特点与作用
        4.1.2 世界及中国优秀男子800 米跑成绩变化
        4.1.3 男子800 米跑速度变化进展特征
        4.1.4 世界优秀男子800 米跑速度分配(曲线)特征
    4.2 大卫·鲁迪沙全程速度模式分析
        4.2.1 大卫·鲁迪沙800 米跑最好成绩分析
        4.2.2 大卫·鲁迪沙最好成绩步幅变化
        4.2.3 大卫·鲁迪沙最好成绩步频变化
        4.2.4 步频、步幅和前倾角度的关系
    4.3 大卫·鲁迪沙800 米跑全程速度分配特点分析
        4.3.1 800米比赛全程加速跑阶段
        4.3.2 800米比赛全程途中跑阶段
        4.3.3 800米比赛全程最后冲刺阶段
    4.4 分析讨论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参考文献
致谢

(9)800米跑竞技能力特征及其训练方法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田径运动在各种综合赛事中占据重要地位
        1.1.2 800米跑成绩亟待提升的需要
        1.1.3 对 800米跑本质特征制胜认识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关于 800米跑体能的研究概述
        2.1.2 关于 800米跑技术的研究概述
        2.1.3 关于 800米跑战术的研究概述
        2.1.4 关于 800米跑心理能力的研究概述
        2.1.5 关于 800米跑训练的研究概述
    2.2 国外关于 800米跑的研究现状
    2.3 文献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观察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800米跑的起源与发展
        4.1.1 800米跑的起源
        4.1.2 800米跑的发展
    4.2 800米跑竞技能力特征
        4.2.1 竞技能力概述
        4.2.2 体能特征
        4.2.3 技术能力特征
        4.2.4 战术能力特征
        4.2.5 心理能力特征
        4.2.6 运动智能特征
    4.3 800米跑主项与其翼项的相关性研究
        4.3.1 800米跑运动员主翼项的特点
        4.3.2 800米跑优秀运动员的类型
    4.4 800米跑竞技能力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4.4.1 800米跑运动员专项体能与技、战术关系分析
        4.4.2 800米跑运动员专项体能与心理能力关系分析
        4.4.3 800米跑运动员技、战术与心理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4.4.4 800米跑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与智能的关系分析
    4.5 800米跑专项训练方法优化的研究
        4.5.1 800米跑专项训练方法的分类
        4.5.2 800米跑不同素质训练方法的分类
        4.5.3 800米跑现有训练方法的优化
        4.5.4 800米跑新颖训练方法的运用
        4.5.5 800米跑训练方法的项间借鉴
        4.5.6 800米跑训练方法的创新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我国三名女子竞走运动员备战里约奥运会年度训练安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女子竞走项目发展现状分析
        1.1.2 我国女子竞走项目发展现状分析
    1.2 选题依据
        1.2.1 我国女子竞走项目重回世界之巅的发展之实
        1.2.2 竞走专项训练理论亟待深化之需
        1.2.3 提升竞走项目科学化训练水平的实践之求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2.1 竞走项目训练周期安排研究
        2.2.2 竞走项目身体素质训练研究
        2.2.3 竞走项目技术运动学研究
        2.2.4 竞走项目训练负荷研究
    2.3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3.1 竞走项目技术运动学研究
        2.3.2 竞走项目训练相关研究
    2.4 述评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测试分析法
        3.2.4 跟踪观察法
        3.2.5 个案分析法
        3.2.6 对比分析法
        3.2.7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我国三名女子竞走运动员奥运年基本情况分析
        4.1.1 年龄特点分析
        4.1.2 身体形态特点分析
        4.1.3 身体素质特点分析
        4.1.4 运动技术特点分析
        4.1.5 小结
    4.2 我国三名女子竞走运动员里约奥运会备战目标的确定
    4.3 我国三名女子竞走运动员奥运年全年参赛安排分析
    4.4 我国三名女子竞走运动员奥运年全年训练安排分析
        4.4.1 全年训练周期安排
        4.4.2 全年训练内容、方法手段安排
        4.4.3 全年训练负荷安排
        4.4.4 小结
    4.5 我国三名女子竞走运动员奥运年第一周期训练安排分析
        4.5.1 准备期训练安排分析
        4.5.2 比赛期训练安排分析
        4.5.3 小结
    4.6 我国三名女子竞走运动员奥运年第二周期训练安排分析
        4.6.1 准备期训练安排分析
        4.6.2 比赛期训练安排分析
        4.6.3 小结
    4.7 我国三名女子竞走运动员奥运年训练效果的检查评定
        4.7.1 身体素质训练效果的检查评定
        4.7.2 技术训练效果的检查评定
        4.7.3 奥运会参赛成绩的检查评定
        4.7.4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浅析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及其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供能特点比较对我国优秀大学生中跑运动员训练计划的研究[D]. 郭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湖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400米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及其训练研究[D]. 李超.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三种训练方法对中学生短跑运动成绩的影响研究 ——以官坝中学为例[D]. 陈燕飞.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4]普通高校优秀马拉松学生运动员邱旺东赛前训练研究[D]. 马虎成.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山东省中长跑体能训练方法优化研究[J]. 王孟森.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10)
  • [6]我国优秀女子800米跑运动员胡志英备战2017年全运会赛前训练安排研究[D]. 黄佩玉.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1)
  • [7]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训练状况调查[D]. 黄真山.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1)
  • [8]男子800米运动员大卫·鲁迪沙的速度分配研究[D]. 田嘉鑫.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800米跑竞技能力特征及其训练方法优化研究[D]. 张健.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10]我国三名女子竞走运动员备战里约奥运会年度训练安排研究[D]. 敬艳.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素质与训练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