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新的文件连接?

如何建立新的文件连接?

一、如何建立新的文件连接?(论文文献综述)

刘爽[1](2021)在《“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文中认为城市的拓展亦是一个征服高地的过程,从罗马城的“七丘”到帝国境内的大量山地城市,“山地建城”的理念也成为多数罗马城市的一大共性,在中世纪的宗教狂热中催生出一座座“山巅之城”,那些在图像中高悬山巅的建筑,成为与神明最为接近的“圣地”,赋予了城市一顶形制特殊的“冠冕”。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理想在“七丘之城”罗马得到极大强化,通过一系列的城市改造、在罗马之劫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的圣城,不仅引起境内城市的竞相效仿,更在海权时代再度拓展到地中海的“边缘”,从而在曾经历罗马化的伊比利亚半岛获得了自由,发展出更具适应性的本土化山城格局。但与4世纪已将自身打造成“第二罗马”的君士坦丁堡不同,这些城市虽与罗马教廷的宗教运动息息相关,却同本国的海外事业有着更大的关联。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不仅通过系列“重建罗马”的计划向圣城靠拢,更将其改造成以“下城区”为核心的“滨海山城”,以此展现海权时代的核心推动力——跨洋贸易。在这一过程当中,经过葡萄牙“本土化”的山城理念被带往印度洋的各个海岸和岛屿,罗马教廷的强盛势力也通过里斯本王室渗透其中,最终以一座座群山环抱下的新城塑造了葡萄牙帝国的海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果阿凭借绝对的政治、宗教地位被打造成一个东方的罗马,它不仅与地中海的第一罗马遥相呼应,更使“高地建城”的理念进一步向远东传递,借助完备的山地建设和系列适应政策,将“真十字之地”澳门营建成一座特征鲜明的“妈港神名之城”。然而,在这种不断“移动”的圣城背后,是罗马人“从山地到海滨”的城市化进程,并在海权时代“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局势下,经历了建城“媒介”的一次次转变,从而在适应山区、平原、海滨与岛屿的过程中,由古典向近代社会迈进,最终在中西交汇的“十字路口”,将遥想中的“真十字之地”(澳门)化作了现实。

姚峰[2](2021)在《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评价和考量国际战略的成败是战略研究的一大重点问题,也是研究难点所在。一般来说,判断国际战略的成败有很多标准。本文认为,战略成功与否是以能否实现战略目标为标准。那么,如何评估和考量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和进展情况是战略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战略管理过程中众多环节里的重要一环。本文综合国际战略学和管理学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从战略管理角度切入,建立国际战略评估的基本分析框架,并围绕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实践进行深入剖析。本文以战略管理为核心,把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估有机结合起来,并对战略目标、战略资源、战略手段、战略绩效等元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具体实用并可操作衡量的战略评估工具,对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成效开展评估。第一章是本文理论部分,明确把国际战略评估作为战略执行层面,提出基于战略的绩效评估方法,并构建了“战略——绩效”评估模式。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部门整体战略层面的评估,第二层次是围绕国际战略开展所实施的具体项目评估。第二章介绍第一层次国务院整体战略评估,按照“战略——绩效”评估模式,从美国国务院战略规划入手,确定国务院国际战略各层级战略目标,并将战略目标转为绩效目标,对绩效目标开展绩效评估以确定战略目标实现情况。第三章是介绍第二层次具体项目评估,项目评估是部门整体战略评估的基础和关键,从项目设计和绩效管理两个方面来规划和实施项目管理基本流程,并对项目评估主要类型和有关做法进行全面分析。在前两章分析国际战略评估具体做法基础上,第四章重点分析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的法律体系、制度保障、机制运行等内容,并充分运用评估产生的结果。第五章以美国对外援助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并检验“战略——绩效”评估模式实际效用,认为开展战略评估对美国对外援助战略具有积极作用和深刻影响。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已形成一整套成熟完善且行之有效的基于战略的评估机制、制度和做法,取得了良好成效。当然,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也存在不足和面临挑战,在学习借鉴其评估做法基础上,不断推进我国国际战略评估研究和实践,进而为中国国际战略发展作出贡献。

达乐汉(Darkhan)[3](2021)在《新经济带丝绸之路对哈萨克斯坦的意义》文中提出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同前面亚洲和欧洲的道路。哈萨克斯坦是中国在中亚地区的重要邻国,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国际金融机构和条约框架内的个别项目,确定各参与方之间的一致性,确定加强两国战略互信,分析-加强在欧亚经济联盟合作框架内的协作,以及如何在最佳路线上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链中的环节物流系统。分析遵守规范和法律要求的情况,建立一个区域合作机制,在区域范围内开展合作,并探讨以包容性和参与性方式开展合作的途径。项目参与方的互利。本文通过对中哈关系的历史和意义的讨论,分析哈中双边关系的特点和问题路径、哈萨克斯坦与邻国关系的潜力是一个出路。以及分析“地区方针”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发现了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前景和因素,在实施“一个在整个地区”的项目过程中影响中亚国家企业增长的因素中亚国家和中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地缘方面,哈萨克斯坦境内现代运输和物流系统在整个中亚地区具有极强的重要性,并逐渐融入国际运输系统,本文将实际哈萨克斯坦在区域内地方运输基础设施的发展,分析相关政策措施。与此同时“顺风”项目目前对中亚国家的意义和丝绸之路的发展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项目之一,结合此案例,对一带一路倡议之于哈萨克斯坦的意义进行全方位探讨。在这一阶段,两国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关系。自从丝绸之路经济地带倡议问世以来,我们两国的关系达到了全新的高度。自那时以来,我们的关系在我们的双边关系中具有全新的性质和质量。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区的出现,我们的经济和人道主义联系进一步加强。通过这一项目,我们各国不仅在经济领域进行合作,而且在其他领域扩大了机会。对我们这些国家来说,过去从未有过的前景已经显现。我们各国的形象和整体形象得到了改善。我们的人道主义合作已经深入到一个全新的水平。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在这一大流行病期间,我们各国做了大量工作,展现了我们各国友谊的真实面貌。

张安然[4](2021)在《基于新能源和物联网的校园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智慧化时代的到来,各类智能家居设备和智能基础服务设施不断出现,智慧城市和智慧校园建设开始步入快车道。社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日渐加大,校园生态环境更是关乎师生员工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在智慧校园建设中,更要提倡将各种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其核心教育功能。本文课题以绿色智慧校园为目标,以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区的实践创新教育为动力,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建立基于新能源与物联网的校园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积极践行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本文设计的校园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由新能源发电子系统、生态环境监测站点、生态环境监测网站三大部分构成。新能源发电子系统负责为整个系统的运行提供所需电能,每个监测站点都有相应的新能源供电模块;生态环境监测站点负责采集校园内的各项生态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数据的采集与传输依托于物联网工程技术,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建立校园体感温度计算模型;生态环境监测网站的创建基于web建站技术,负责将系统采集到的生态数据以及计算得到的体感温度数值在网页中呈现给用户,并作为学生参与实践创新的入口平台来发挥系统的教育作用。校园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一部分,融合应用了多种新技术,对系统在校园智慧化、节能化、生态化、教学化方面的应用拓展做了一些大胆规划设想。将这些内容有机融入到学生的校园生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以及专业实践教学之中,力图创建一个大学生学习、实践、创新、成长的沉浸式泛在实践教学环境平台,既能利用广阔的校园环境完善教学实践,又能使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潜移默化地提升,还能锻炼学生的工程应用和实践创新能力。

柳承址(SEUNGJI RYU)[5](2021)在《冷战后韩国国家安全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以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冷战时期韩国政府通过韩美同盟提高防卫力,推进了旨在减少国家安全脆弱性的政策。但是,卢泰愚政府为了适应冷战的结束,推进新的对朝政策,采取了以和解合作改善韩朝关系为核心的政策,以解除安全威胁。为保障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创建了由东北亚六国参加的东北亚和平协议会,通过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使朝鲜半岛和平体制制度化,并营造引导朝鲜走向改革开放的环境。当时卢泰愚政府推进的对朝政策和多边安全合作构想,在此后历任政府的对朝政策和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中都得到继承。但是,尽管韩国历届政府数十年来在政策上进行了各种试图消除朝鲜威胁的努力,朝鲜对韩国的安全威胁仍然无法消除,在某些方面还有所增大,作为韩国国家安全政策中心的对朝政策呈现出前进与倒退的反复的问题。由此出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冷战结束以来历届韩国政府的对朝政策与多边安全合作构想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并归纳其特点,分析其成果及局限性等,以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为了更具体、更全面地探讨和评估,本论文将立足于历史研究分析方法与文献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笔者发现,在既有研究中,对冷战后时代韩国历届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既缺少系统、全面的梳理,也没有对它们的演变、异同、不同的特点及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进行过深入的分析。因此本研究主要阐述的内容及创新点是从国家安全视角,通过系统、全面梳理韩国历届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分析韩国对朝政策和多边安全合作构想的演变、异同以及造成异同的原因。通过本研究,能够了解冷战后时期韩国安全政策的特点。其特点是从冷战时期开始逐步演进的,并不是其政策方向发生了急进的转变,而且比冷战时期更加具体化、体系化,其领域也日益扩大。但是,由于历届政府的政策都只是暂时改善了韩朝关系,所以韩朝关系反复出现前进和倒退的循环,对解除传统安全威胁并没有做出太大贡献。不过,通过和解合作改善韩朝关系和与国际社会的多边安全合作,试图使朝鲜半岛和平体制制度化的政策方向是正确的。今后,韩国政府应克服各种变数,为制定能够消除安全威胁的对朝政策,并实现多边安全合作构想而努力。

骆明婷[6](2021)在《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文中认为贫困是社会生活中普遍的经济现象,传统意义上的贫困指的是物质生活的匮乏,通常局限于一定区域或国家内部;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贫困问题突破地域和国界的局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某一特定人群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能力的社会性问题。联合国成立后,减除贫困、促进发展成为联合国的核心议题之一,联合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陆续开展了四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MDGs)”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在联合国的行动下,全球逐渐形成了一个涵盖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双边或多边协议、私营部门、公民自愿行动的庞大的减贫机制,旨在通过联合不同的力量,合理利用资源,应对单一国家无法独立解决的全球性贫困问题。本文的阐述基于以下假设:第一,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没有一个凌驾于各主权国家之上的强制性权力和有约束性的法律结构;第二,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交往中的主要行为体,各国的行为决策是根据本国利益作出的,寻求在安全、权力、财富上的最大收益;第三,国家间的合作是可能的,良性合作预期会带来共赢的局面,但各行为体的行为方式取决于行为体对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和收益的综合考量,并符合某种“集体行动的逻辑”,合作的实现和维系是艰难的。本文试图采用制度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来分析全球贫困治理中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分配模式以及各行为体在其中的行为方式。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就将发展议程作为核心议题之一,致力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减除贫困、提升各国人民福祉,从20世纪60年代起,其发展理念经历了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到试图“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再到“可持续发展”的演变,逐步建立起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为核心的全面的减贫体系,包括较为完善的决策程序、议事规程和监督体系。2015年,在对千年发展目标的终期评估中发现,虽然千年计划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有很多指标尚未达成,且出现了发达国家未履行筹资承诺、减贫领域的全球公共产品(GPGs)供应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低收入国家减贫进展缓慢等现象。随后,联合国提出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千年发展目标的内容进一步扩展、深化,期待实现经济发展、环境可持续和社会包容性相结合的目标。本文认为造成全球减贫机制未能发挥有效作用的原因主要在于减贫领域的全球公共产品(GPGs)是由发达国家供给、发展中国家消费,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利益提供GPGs,由于减贫领域的GPGs供给成本高,见效周期长,且与供给国的核心利益关系不密切,通常不会获得优先投入,当投入成本过高或与国家核心利益产生冲突时,发达国家将减少或放弃对其的投入。发展中国家不能参与到GPGs供给的决策过程,无法根据本国需求改变GPGs供应和分配的规则,只能被动接受,这一过程是低效、混乱的。国际组织在GPGs供应和分配中发挥着激励和衔接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有强制力的权威机构,且随着减贫议题的扩大,国际机制呈现碎片化状态,导致国际组织指导的减贫机制效率低下,交易成本高。本文介绍了自2002年蒙特雷发展问题筹资会议以来国际社会关于MDGs筹资问题和GPGs供给模式的论争,通过这个案例进一步讨论了为什么在全球层面推进减贫领域的改革、重塑减贫GPGs筹资和分配体系存在着困难,并进一步佐证本文的结论。虽然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较于“千年发展目标”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但全球减贫机制的内核和运行模式没有本质性的变化,GPGs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联合国始终希望能通过建立一种制度化的全球伙伴关系来保证减贫领域GPGs的充足供应,这个体系可以减轻发达国家在面临国内财政或政治危机中筹集资金所遇到的困难,也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资源以推进其减贫进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减贫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将中国经验传递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减贫机制,增加对外援助,并提出了“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援助理念,中国的援助模式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传统的援助理念,但与联合国建立互利合作的新型减贫机制的理念更加契合。本文的创新和贡献在于:首先,梳理了联合国成立以来发展理念的变化和发展议程的推进、“千年计划”的实施过程和结果,总结了现有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减贫机制的决策过程、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和各行为体参与方式;其次,将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交易成本”的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引入到国际关系领域,注意辨析市场中的“理性人”和全球公域中的“理性的国家”之间的行为差异;一国内部有强制性权力下的公共选择和在全球无政府状态下的公共选择之间的差异;以及全球不同问题领域(根据是否与国家核心利益相关、是否能取得即时的利益来划分)中行为体的行为决策的差异,并最终聚焦到全球减贫领域的相关问题。第三,通过分析全球减贫领域各行为体之间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分配的行为模式,论证为什么减贫领域公共产品的供需存在矛盾?为什么全球减贫机制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吴爽[7](2021)在《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科学交流不断获得新的工具和平台,传统的科学活动正面临更开放的环境,并可能引发整个科学系统的变革。Science 2.0让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使成果交流变成互动探索,成果刊布也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全面提升了科学交流的时效性和广泛性。科学活动因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传统的科学运行机制也逐步面临新的挑战,包括:科学活动过程出现新变化、科学成果发布呈现新趋势、科学成果传播面临新问题,科学评价机制迎接新挑战。进入互联网时代,科研主体走向了多元化的线上研究模式。一方面,网络时代开创了基于大数据的协同研发的新模式。大小科学的在线重构使得知识和信息实现广泛的交融,网络所搭建的共建和共享平台不仅实现了大科学项目资源和平台的共享,同时,分散在各地的小科学实验装置和数据也被系统地集成和聚合。此外,专门的数字馆藏还有云存储的出现不仅有助于解决海量数据存储的新难题,云计算管理技术与深度学习相关软件的开发也为大数据的在线并行分析和智能处理提供了新路径。这一科研模式的转变促使在线协作成为常态,有利于在海量数据中发现和挖掘新的知识和规律,有利于科学研究从部分走向整体,同时加强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另一方面,网络时代引领人类科学活动走向即时交流与全面协作的新时代。多元化的网络互动式平台将促使科学走向广泛而密集的合作,尤其是在线平台使众多学者的即时交互成为可能,这就意味着科学家可以通力合作,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更高效地推动科学的进步。同时,在线科研的众包模式将最大化激发公众全面参与科研创新的热情。总之,网络实现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仪器的相互关联使科学活动走向全面开放与合作。在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平台的多样性和发布内容的丰富性逐渐推动学术出版走向开放、高质、高效,基于网络本体的成果发布方式将成为未来科学交流的核心。首先,网络预发布平台已在一些学科渐成新规,不仅对论文成果发表的时效性有质的提升,同时解决了纸质预印本的众多技术难题,对传统首发权的确认机制发起了挑战。其次,开放获取期刊打破了传统科技期刊的垄断僵局,将在实践模式和运营机制上推动出版体系的变革和重塑。社交网络平台的盛行和盗版网站的搅局更是扰乱了现有发表规则和格局,倒逼出版商积极适应开放获取的新形势。这些都将促成所有学术成果实现免费开放与共享,从而进一步突破传统交流体系的障碍。最后,网络技术的提升会促使科学交流体系的各个功能的在线重构,网络本体发布的新模式不仅意味着科研全程的在线呈现,人人皆可随时随地发表,同时,也要时时都能得到评论和反馈,又有精准、迅速的过滤机制和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基于网络的发表模式和传播方式仍在摸索当中,但我们已经遇到了开放获取的路径偏差、优先权的判定疑难、评审机制的频频失效等难题。第一,开放获取在实践知识共享的理念过程中更着重于免费阅读文献导致其在制度设计、服务路径和运营模式方面都面临着困难,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科学出版体系的各个功能及其价值,包括:权威的筛选机制、持续的认证过程,和对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从而在技术变迁中实现这些功能和服务的优化升级,构筑更加合理、高效、健康的学术出版体系。第二,科学活动全面开放、即时共享,由此必将引发科学发现优先权和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新问题。首先是优先权的判定将由以科研成果为主转向关注整个研究过程,随着科研主体的不断变化、科研过程的全面开放,优先权归属面临新的判定难题,需要重新考虑划分标准和判定规则;其次是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由于科研成果发布方式从传统媒介向在线网络转移,传统的以纸质媒介为主要依据的优先权确认机制亟待更新。第三,科学信息的自由发布和科研的全程在线必然导致现有过滤机制遭受全面危机。一方面,网络同行评审机制依然作为评判在线科研成果价值的主要手段,但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对其改造升级。另一方面,科学信息呈现多元化已经超过了传统过滤器的范围。实现信息流聚合和过滤的前提是面向整个科研流程的生态系统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结合替代指标体系和定性化评论,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使得科学信息得到高效地利用。基于传统出版体系所构建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使科学难以实现媒体转换历史惯性的突破。传统学术评价体系依然局限在对论文的成果鉴定方面,不仅如此,正以一种扭曲的科研生态价值导向阻碍着科学朝向更开放、更多元的交流文化而发展。所以打造一个适应网络环境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替代计量学旨在多元科学度量标准的开发和应用,不仅评价对象多元化,可以识别并衡量学术成果的新形式,同时影响力的范围也被拓展了,除了全面衡量学术影响力,还包括科学成果对整个社会影响的潜力。不过作为促进开放科学的关键因素,现阶段的发展依然还集中在论文级别的影响力的架构,并未真正开启向开放科学的过渡评价指标的构建,还需要以开放科学愿景和框架进行补充。随着替代指标的开发和成熟,势必就要改变激励结构,纠正失调的激励机制。通过全面地考虑研究人员的产出,我们将走向一个更有用和更灵活的学术交流系统,这也是未来科学活动走向更加开放、进行全程协作的基础。

冯春艳[8](2021)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时代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实效性,科学教育的目标由只关注知识的获得转向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观念性思考在聚合碎片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高阶思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生命观念”置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首位,生命观念最具学科特色属性,是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标志和关键。然而,教师们仍未真正进入教学改革的浪潮之中,他们的教学仍旧停留于传统概念教学范式之内:重内涵轻外延、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探查、重表象轻深度。在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时代,高中生物碎片化教学必须要改革,传统概念教学必须要转型,那么,为落实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概念教学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通过生命观念这样一个概念聚合器将相关概念关联起来,交织成概念网络,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内容的深度理解。本研究聚焦于生命观念,依据概念转变理论、知识结构理论以及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三轮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并证明了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是可行的。首先,本研究利用文献法梳理了与学科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相关的研究,并对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进行概念界定,明确指出生命观念是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纵观性认识和理解,是在生物学事实、概念基础之上对概念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或对核心概念的概括性表述和系统阐释。其次,本研究以S学校为个案,通过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进行问题诊断,分析、概括出一线生物学教师们在落实“生命观念”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解上,一线生物学教师对生命观念的内涵认识模糊;在实践上,教师们滞于传统的概念教学范畴之内:缺少促进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教学过程,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存在不足。再次,本研究基于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的深入思考,构建出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包括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价值意蕴、目标定位、内容分析,并基于与学科观念相关的理论、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最后,本研究在S学校的高一年级的X班级,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实施流程”进行了三轮行动研究,通过“确定问题——制定计划——行动实施——效果检测——总结反思”的步骤程序,不断改进和完善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培养学生形成“系统观”、“结构与功能观”等生命观念。通过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深入总结、反思,本研究得出这样五条结论: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构建形成、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提出这样四条建议:《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高元照[9](2021)在《面向监管的大数据世系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数据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塑造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对人民生活具有重大影响。然而,大数据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其面临的安全威胁也日益严重。近年来,大数据安全事件频发,大数据安全监管能力与其所处的重要地位不相适应。数据世系描述了数据的起源以及数据到达当前状态所经历的操作与处理过程,是实现数据安全监管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面向大数据与大数据系统的大规模、多样化、分布式和多用户等特点,将世系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监管面临世系理论模型构建和世系追踪、融合、质量分析等技术挑战,亟待深入研究。本文围绕上述挑战性问题对面向监管的大数据世系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为大数据安全监管提供理论、技术与数据支撑。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大数据系统广泛集成了多源异构数据并提供了多种数据存储与处理框架。为支持对多样化数据对象及其操作与处理过程的监管,首先需要构建能够有效表达多样化数据类型以及多样化数据存储与处理模式世系信息的大数据世系模型。针对现有世系模型难以应用于大数据场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监管的大数据世系模型(Big Data Provenance Model,BDPM)。首先,分析大数据的主要特点、典型大数据系统技术框架的组成结构与数据安全监管需求,归纳了大数据世系模型的构建需求。然后,采用子类细化和新关系定义等方式对当前被广泛应用的通用世系模型PROV-DM进行扩展构建了BDPM模型。该模型以有向无环图的方式表示世系信息,根据大数据的主要数据类型和大数据系统的主要组成细化世系节点类型、扩充世系关系类型以提升世系的表达能力与监管效能,同时具有可扩展性以适应不断演化的大数据系统。最后,根据提出的大数据世系建模需求,对BDPM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理论评估。结果表明,BDPM模型能够有效表达多样化、多层级、多粒度数据对象在大数据系统多种存储、处理或通信等组件共同作用下的完整流转演化过程。2.在大数据系统中,数据安全监管所需的世系信息通常涉及多个用户、应用与工作节点。当前,仅基于多日志分析的世系追踪方法具备获取完整表达数据对象在大数据系统中操作与处理过程所需世系信息的能力,但实际能够获取的世系信息受到日志固有信息的限制。该类方法的理论可行性,也即基于现有日志能够完整获取所需世系信息需要在构建世系生成方法之前进行证明。鉴于世系与日志类型的多样性以及数据操作与处理过程的复杂性,提出专门的可行性证明方法。首先,提出了世系完整性的形式化定义与证明方法。然后,针对基于Hadoop的大数据系统,为证明基于多日志分析的Hadoop世系追踪可行性,根据BDPM模型与Hadoop数据监管需求指定了所需获取的世系信息,在此基础上对21种Hadoop日志与一种操作系统级世系追踪工具Progger日志的内容进行了调查。最后,采用提出的世系完整性证明方法证明了对于给定的世系类型,基于上述日志能够完整获取所需世系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基于多日志分析的Hadoop世系生成方法进而促进数据安全监管建立了基础。3.针对多用户、多应用与分布式场景下基于多日志分析的大数据世系实时生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辅助数据结构与多线程的多源异构日志联合分析方法。首先,选用了10种日志并采用各日志并行分析的方式获取Hadoop数据监管所需的世系信息。其次,构建了4种辅助数据结构与2种辅助文件并提出了4种子线程创建场景以提升日志分析效率并保障日志分析的正确性。然后,在上述日志分析架构下,提出了不同日志分析范畴内各类操作在不同操作执行模式、参数与结束状态,不同文件类型、大小与数量,以及不同类型的操作执行者等条件下的分析方法以及各日志分析进程的协同方法,并将一种基于世系不变量的Map Reduce任务工作者异常行为的检测方法融合到日志分析过程中。最后对所提方法的效率、正确性以及在异常检测上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日志分析速率高于日志记录的最高生成速率,通过正确设置在进行操作类型、对象等判断时所依赖的时间阈值,分析方法正确率能达到100%,可支持近实时的世系信息正确生成,为数据安全威胁快速发现与数据安全态势准确掌控提供有力数据支撑。提出的异常检测方法能够有效检测由Map Reduce任务工作者执行的异常操作。4.由于世系追踪环境与世系生成方法的复杂性,获取的世系信息在对数据状态演化过程的描述上难免存在冲突或矛盾,即存在不一致问题,影响世系的数据监管效用。针对在分布式、多日志场景下获取的世系数据的一致性检验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世系图查询与世系节点/关系有序序列分析的世系一致性检验方法。首先,基于BDPM模型,提出了一个有效世系图在结构与属性上应当满足的17条一致性规则。然后,以图数据库Neo4j作为世系存储基础,提出了两种基于世系图查询的检验方法。一种通过将世系一致性规则的违反表现转化为数据库查询条件,直接采用世系图查询对一致性规则进行检验。另一种则是在仅凭世系图查询难以准确检验世系数据是否违反一致性规则时,首先通过世系图查询将待检验的世系节点或关系输出为一个有序序列,然后利用序列记录的多维属性比较做进一步检验。在公开与人工生成世系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检测世系图在结构与属性上的不一致,方法执行效率较高,可扩展性良好,为世系监管效用的发挥提供了保障。

张宇[10](2021)在《卫星光网络组网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需要便捷和高质量的通信服务。近些年,地面通信网络快速发展,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更高速率、更大带宽的通信服务。但地面通信网络依赖地面基站,因而面临着覆盖范围有限、易受地面灾害影响等问题。卫星网络不依赖地面基站,能够实现全球覆盖且不受地面灾害影响。但现有卫星网络所使用的微波无线通信有天线尺寸大、功率消耗大、速率有限、带宽有限、频谱资源紧张、较易受到星间环境干扰等缺点,难以满足新时代对通信网络提出的高数据速率、大通信容量、抗干扰等新需求。卫星光网络在卫星网络中使用空间光通信来弥补微波无线通信的不足,不仅具有卫星网络的全球覆盖能力,还具有数据速率高、通信容量大、功耗低、天线尺寸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能够满足通信新需求。同时,卫星光网络组网面临着网络拓扑动态变化、网络资源有限、硬件资源有限等问题,进而限制了其在未来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和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分别从天地一体化网络仿真平台和基于星间激光链路的组网协议两个角度对卫星光网络组网技术展开了研究,其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拓扑优化和预判保护的业务传输保障设计卫星光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导致星间激光链路的频繁中断,进而影响卫星光网络中的业务传输。针对该问题,本文设计了考虑链路可用时间的拓扑构建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增加所建立网络拓扑中星间链路的可用时间;设计了预判保护机制,该机制能够预判网络拓扑规律性变化导致的星间链路中断,提前建立新的业务路径。结果表明,拓扑构建算法使得在其所构建的网络拓扑中,各时间片内稳定不变的动态链路占所有动态链路的70%以上,从而增加了网络拓扑的稳定性;预判保护机制能够保障拓扑规律性变化时的业务的稳定传输。2)基于OSPF优化的链路状态数据库自更新机制和单向链路机制卫星光网络中较长的链路传输时延增加了传统OSPF(Open Shor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的收敛时间;同时其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使得传统OSPF协议需要频繁产生泛洪信息来更新网络拓扑变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OSPF协议进行了优化,设计了链路状态数据库自更新机制,该机制能够根据网络拓扑变化规律自行更新本地链路状态数据库,以有效提高路由收敛速度并减少网络资源消耗;设计了单向链路机制,该机制使得OSPF协议能够识别单向链路并将其链路状态更新到链路状态数据库,从而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3)基于标签交换的AOS帧转发机制卫星光网络通信多遵循 CCSDS(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框架,其中AOS(Advanced Orbiting Systems,高级在轨系统)帧在各节点转发时需要进行拆包、组包、高层协议处理等操作,从而占用有限的卫星平台硬件处理能力。针对该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标签交换的AOS帧转发机制,该机制使得中间节点通过标签交换实现AOS帧的转发,从而能够避免上述操作并对AOS帧进行快速转发。结果表明,AOS帧转发机制能够加快中间节点转发效率并减少硬件性能消耗。其中在相同的FPGA逻辑和CPU资源消耗下,该机制处理IPv6和IPv4报文的速度分别比传统机制快3.6倍和2.9倍。综上,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卫星光网络组网技术进行了研究,为当前卫星光网络组网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也为未来卫星光网络的组网和应用提供了一些分析与参考。

二、如何建立新的文件连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建立新的文件连接?(论文提纲范文)

(1)“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主要视角与方法
    第三节 论文结构
    第四节 15-18世纪欧亚大陆“罗马城市”图像的研究语境
        一、葡萄牙“罗马城市”景观研究
        二、葡萄牙殖民地城市景观研究
        三、澳门城市图像的跨文化研究
    第五节 问题的提出:罗马圣城景观在里斯本、果阿与澳门?
第一章 、七丘:罗马“圣城”景观的形成
    第一节 罗马早期的山地景观及其演变
        一、“七丘”的建立
        二、城市形象的早期传播
    第二节 七丘之城: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理想形象
        一、尼古拉五世的“理想城市”图形式规划
        二、利奥十世时期的“重建罗马”建筑计划
        三、耶稣会与保罗三世时期的高地建设
        四、世界的形象:新时期的“七丘之城”
    第三节 又见罗马?——圣城景观的转移
    小结
第二章 、里斯本的山城建设与“水上罗马”的形象
    第一节 背景:葡萄牙的“山城”传统与大航海时期的形象改造
        一、山城传统与基督教的空间理念
        二、高地与内城建筑、道路体系
        三、高地防御的新发展
    第二节 里斯本山城的早期“罗马化”
    第三节 曼努埃尔一世的理想城市与高地重心转移
    第四节 若昂三世的“重建罗马”与“七丘之城”形象
        一、罗马教廷与罗马城市图像的影响力
        二、奥朗达的“重建罗马”城市改造
    第五节 水上的罗马:若昂五世时期的“形象转变”
        一、耶稣会的高地争夺战
        二、菲利波·尤瓦拉的里斯本“新罗马”计划
    第六节 结束与开始:震后的里斯本
    小结
第三章 、果阿与葡萄牙海外殖民地的“滨海山城”理想
    第一节 山城理想初探:七城岛与真十字
    第二节 葡萄牙亚洲殖民地中的山城与理想的图形式规划
    第三节 前殖民时期的山城果阿
    第四节 殖民时期果阿的高地景观演变
        一、城市高地与圣城格局的形成(1510-1604年)
        二、又见“水上的罗马”:滨水区的建筑景观建设(1605-1759年)
    第五节 里斯本还是罗马?——果阿的“七丘之城”形象
    小结
第四章 抵达远东:澳门半岛上的“东方圣城”景观
    第一节 濠镜澳——被遗忘的“真十字”之地
        一、东亚的“维拉科鲁兹地”
        二、“另一端的岛屿”:七洲山
        三、十字与王冠之盟——十字门
    第二节 开埠前的高地景观(1557年之前)
    第三节 开埠早期“中央高地”的建立(1558-1582年)
        一、“城市制高点”——圣保罗山
        二、澳城的另一面相:本土力量对高地景观的影响
    第四节 “山巅之城”格局的形成(1583-1700年)
        一、17世纪“高地建筑”的建立
        二、七个“堂区”,一种格局
    第五节 水上圣城的东方形象:妈港神名之城
        一、“复原”记忆:源自地中海的岛屿“理想”
        二、新旧理想的交替:山城形象的革新与没落小结
    小结
第五章 、从复制到改写:15-18世纪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转移”
    第一节 从山地、平原到海滨:罗马山城的“转移”
    第二节 “水上的圣城”及其形象的形成
    第三节 从地中海、大西洋到印度洋:岛屿山城的崛起
        一、贸易模式与滨海山城的形成
        二、新媒介中心的出现:“岛屿”上的帝国理想
        三、高地的竞争者——宗教团体
    第四节 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圣城景观的“改写”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葡萄牙东方殖民地所有要塞、城镇平面图之书》图像、部分文本列表
附录二、果阿、里斯本教区列表、示意图
附录三、从全景到街景——从里斯本东方艺术博物馆藏“十三行潘趣酒碗”看“长卷式”城市视野的形成
附录四、由“指针”导向的城市视野——一件东西城市瓷盘上的跨洋航路与家族版图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2)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既有研究现状及不足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框架结构及存在不足
第一章 国际战略评估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际战略评估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国际战略的层次分析
    第三节 战略评估方法和模式
第二章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总体框架
    第一节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概括
    第二节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目标规划
    第三节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绩效评估
第三章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项目管理与评估
    第一节 国际战略项目管理流程
    第二节 国际战略的项目设计
    第三节 国际战略的项目绩效管理
第四章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制度、机制和结果运用
    第一节 国际战略评估法律依据
    第二节 国际战略评估运行机制和流程
    第三节 国际战略评估的结果运用
第五章 案例分析:美国对外援助战略评估实践
    第一节 美国对外援助总体情况和评估发展历程
    第二节 美国对外援助战略规划和评估政策
    第三节 美国国际开发署对外援助评估机制分析
    第四节 美国国际开发署对外援助绩效评估做法
    第五节 评估对美国对外援助战略的影响分析
结论与启示
    一、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成效及不足
    二、对中国国际战略评估的几点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3)新经济带丝绸之路对哈萨克斯坦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毕业设计的相关性
    二、文凭项目的目的
    三、研究对象
    四、任务
    五、论文项目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
第一章 “一带一路”在哈萨克斯坦的发展问题
    第一节 “一带一路”对哈中关系的历史和意义
    第二节、新丝绸之路项目中哈中双边关系实施的形成,特征和问题
    第三节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之间在“一带一路”方面的关系潜力
第二章 中亚经济带成员国经济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一带一路”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影响中亚国家在“一条路”项目中商业活动增长的因素
第三章 “一带一路”的实施情况
结论
俄中英文参考文献
附录 A 符号和缩写
附录 B
致谢

(4)基于新能源和物联网的校园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课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应用研究动态
        1.2.2 新能源发电的应用研究动态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3.1 目标任务
        1.3.2 具体工作
        1.3.3 工作难点
第2章 校园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总体功能规划
    2.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2.3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2.4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2.5 系统的软件开发环境
    2.6 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校园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终端子系统设计
    3.1 终端子系统的硬件设计
        3.1.1 主控模块设计
        3.1.2 发供电模块设计
        3.1.3 传感模块设计
        3.1.4 通信模块设计
    3.2 终端子系统的软件设计
        3.2.1 终端子系统的主控软件设计
        3.2.2 终端子系统的传感模块软件设计
        3.2.3 终端子系统的LCD显示模块软件设计
        3.2.4 终端子系统的Wi-Fi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校园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网页端设计
    4.1 网页端的功能规划
        4.1.1 网站整体功能
        4.1.2 注册登录功能
        4.1.3 页面显示功能
        4.1.4 数据存储功能
        4.1.5 体感温度计算功能
    4.2 网页端的编程设计
        4.2.1 登录注册模块的编程设计
        4.2.2 主页显示模块的编程设计
        4.2.3 数据显示模块的编程设计
        4.2.4 体感温度模块的编程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校园生态环境体感温度建模与算法
    5.1 舒适度与体感温度概述
    5.2 体感温度计算的研究现状
    5.3 RBF神经网络
    5.4 烟花算法与k-means聚类算法
    5.5 体感温度建模计算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校园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运行测试与应用规划
    6.1 终端子系统的运行测试
    6.2 网页端的运行测试
    6.3 校园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应用规划
        6.3.1 校园智慧化应用拓展
        6.3.2 校园节能化应用拓展
        6.3.3 校园生态化应用拓展
        6.3.4 校园教学化应用拓展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冷战后韩国国家安全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以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欧美学术界关于国家安全的研究
        1.2.2 韩国学界关于国家安全及安全政策的研究
        1.2.3 中国学界关于韩国安全政策及朝鲜半岛安全的研究
        1.2.4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范围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关于国家安全政策的理论考察
    2.1“国家安全”与“安全威胁”
        2.1.1“国家安全”的概念
        2.1.2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2.1.3“安全威胁”的概念
        2.1.4“安全威胁”的认知
    2.2 国家安全政策
        2.2.1 对国家利益的追求
        2.2.2“国家安全政策”的定义和范围
        2.2.3 “国家安全政策”与国防、外交、经济之间的关系
        2.2.4 关于“多边安全合作”
第三章 关于韩国的国家安全及安全政策
    3.1 韩国的国家安全及安全威胁
        3.1.1 关于韩国的国家安全及其目标
        3.1.2 韩国的战争历史及威胁认知
        3.1.3 韩国面临的现实安全威胁
        3.1.4 韩国国家安全与现有威胁、潜在威胁的关系
    3.2 关于韩国的国家安全政策
        3.2.1 韩国的“国家安全政策”与“国家安全战略”
        3.2.2 冷战时期韩国的国家安全政策
        3.2.3 韩国的安全政策与对朝政策、多边安全合作构想的关系
第四章 韩朝关系的转换时期:对话与对立的共存
    4.1 卢泰愚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1988-1993)
        4.1.1 对朝政策的主要推进内容
        4.1.2 多边安全作的构想-“东北亚和平协议会”
        4.1.3 卢泰愚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4.2 金泳三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1993-1998)
        4.2.1 对朝政策的主要推进内容
        4.2.2 多边安全合作的构想-“东北亚多边对话”
        4.2.3 金泳三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第五章 韩朝关系的前进与发展时期:探索合作与共赢
    5.1 金大中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1998-2003)
        5.1.1 和解合作政策的概念和推进内容
        5.1.2 多边安全合作的构想-“东北亚和平与稳定的六国宣言”
        5.1.3 金大中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5.2 卢武铉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2003-2008)
        5.2.1 和平繁荣政策的概念和推进内容
        5.2.2 多边安全合作的构想-“东北亚时代构想”
        5.2.3 卢武铉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第六章 韩朝关系的倒退时期:矛盾与对话的断绝
    6.1 李明博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2008-2013)
        6.1.1 相生共荣政策的概念和推进内容
        6.1.2 多边安全合作的构想-“新亚洲构想”
        6.1.3 李明博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6.2 朴槿惠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2013-2017)
        6.2.1 “韩半岛信任进程”的概念和推进内容
        6.2.2 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
        6.2.3 朴槿惠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6.3 现任文在寅政府的安全政策现状(执政中前进和倒退的循环)
        6.3.1 文在寅政府“韩半岛政策”的基本内容
        6.3.2 “东北亚+责任共同体构想”
        6.3.3 安全政策现状
第七章 结论
    7.1 韩国历届政府安全政策的演变
    7.2 冷战后韩国历届政府的安全政策的特点
    7.3 冷战后韩朝关系前进与倒退的反复的原因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附录A:冷战后时期历届韩国政府的对朝政策和主要内容-卢泰愚政府-朴槿惠政府
附录B:冷战后时代历届韩国政府的多边安全合作构想:卢泰愚政府-朴槿惠政府
附录C:韩国政府的对朝政策的演变及继承
致谢

(6)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列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贫困治理问题的提出:为什么全球减贫机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一、什么是贫困
        二、全球贫困的地区分类与现状
        三、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概念辨析
        一、国际制度和国际机制
        二、治理和统治
        三、公共产品和全球公共产品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贫困的产生
        二、解决贫困的手段
        三、国际机制理论、全球公共产品和全球贫困治理
        四、中国减贫的理论与实践
    第四节 研究假设、基本观点及章节安排
        一、研究假设
        二、基本观点
        三、章节安排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思路
第二章 机制化减贫的理论解析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
        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演进
        二、交易费用理论
        三、公共选择理论
    第二节 全球公共产品的概念及其作用模式
        一、全球公共产品的概念
        二、全球公共产品的作用模式
        三、全球公共产品的的供给模式
        四、国际社会对全球公共产品筹资模式的探索
    第三节 制度理论语境下的全球贫困治理
        一、国际机制理论
        二、全球治理理论
        三、全球贫困治理:集体行动的逻辑
第三章 联合国的发展理念和减贫机制
    第一节
        一、贫困是人类发展的痼疾
        二、全球化下贫困治理的新路径
        三、贫困治理的多元方式
    第二节 联合国的发展议程和贫困治理路径
        一、联合国的发展理念演进
        二、联合国治理贫困的组织体系和议事规程
        三、发展议程中的联合国与区域合作
    第三节 联合国四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
        一、1960—1969,第一个发展十年:重视经济增长
        二、1970—1979,第二个发展十年: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三、1981—1990,第三个发展十年:人的全面发展
        四、1991—2000,第四个发展十年: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千年发展目标下的减贫机制及其实施
    第一节 联合国千年发展宣言与千年发展目标
        一、千年计划的形成
        二、千年计划的具体内容
        三、千年计划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 千年计划的机制化实施
        一、千年计划的推进
        二、千年计划的实施结果
    第三节 千年计划的减贫价值与挑战
        一、千年计划的减贫价值
        二、千年计划遇到的挑战
第五章 联合国减贫机制运行分析及后2015 议程
    第一节 减贫领域的公共产品供给与分配
        一、减贫领域的公共产品作用模式
        二、减贫领域不同行为体的行为方式
    第二节 关于“千年发展目标”筹资问题和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论争
        一、关于“千年发展目标”筹资问题和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论争
        二、国际筹资与全球公共产品供应
    第三节 后2015 议程展望
        一、后2015——《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二、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争议
        三、对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评析
第六章 贫困治理的中国经验:对世界的贡献
    第一节 中国的减贫历程与成就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的演进历程
        二、中国减除贫困的治理手段
        三、中国的减贫进程中的挑战
    第二节 中国参与全球机制化减贫的实践
        一、中国参与全球机制化减贫的实践
        二、中国参与全球减贫机制的贡献与挑战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
        1.2.1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整体的变革
        1.2.2 网络时代科研模式的变革
        1.2.3 网络时代基于大数据科研方式的变革
        1.2.4 网络时代出版模式趋势分析
        1.2.5 开放共享背景下科学活动面临系列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从Science 1.0到Science 2.0
    2.1 小科学与大科学
        2.1.1 从小科学时代到大科学时代
        2.1.2 科学发展对信息载体需求的变化
    2.2 信息载体变革与Science 2.0的提出
        2.2.1 纸媒到Web 2.0: 载体发展过程存在阶段性质变
        2.2.2 载体的质变对科学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2.2.3 网络逐渐已经成为科学活动的主流载体
    2.3 Science 2.0时代科学活动新特征
        2.3.1 使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
        2.3.2 使成果交流走向全程探索
        2.3.3 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
    2.4 小结
第3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过程的新变化
    3.1 网络时代科研主体的新变化
        3.1.1 独立主体内涵的丰富
        3.1.2 不同主体联系的增强
        3.1.3 协作主体交流的拓展
        3.1.4 创造主体格局的突破
    3.2 网络时代数据处理的新演化
        3.2.1 数据采集走向自动化
        3.2.2 数据存取实现即时化
        3.2.3 数据分析呈现协同化
        3.2.4 数据处理尝试智能化
    3.3 小结
第4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趋向
    4.1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舞台: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与推广
        4.1.1 纸媒预发表的瓶颈
        4.1.2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以物理学arXiv为例
        4.1.3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推广——以PeerJ Preprints和bioRxiv为例
        4.1.4 网络预发布平台与期刊共存
    4.2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途径: 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现和发展
        4.2.1 开放获取期刊旨在打破访问权限
        4.2.2 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步履维艰
        4.2.3 开放获取期刊是新希望还是乌托邦?
        4.2.4 开放获取期刊的未来: 资本和价值的共生
    4.3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模式: 基于网络本体成果发布的探索
        4.3.1 去中心化: 人人皆可随时发表
        4.3.2 去期刊化: 随时随地皆可发表
        4.3.3 未来: 一条微博可能就是你的学术成果
        4.3.4 科学评价和认可机制的再造
    4.4 小结
第5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传播的新问题
    5.1 开放获取的功与过
        5.1.1 需与传统商业期刊出版体系相抗衡
        5.1.2 在与资本不断斡旋中出现偏差
        5.1.3 在对传统功能地解构中不断重构
    5.2 传播方式的“是”与“非”
        5.2.1 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论文也算侵权?
        5.2.2 Sci-Hub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5.2.3 出版商的权利比分享研究的利益更重要?
    5.3 谁来确认优先权
        5.3.1 科研主体多元化所导致的优先权归属难题
        5.3.2 科研过程开放化所造成的优先权判定疑难
        5.3.3 信息载体的升级导致科学创意及成果发布方式的变化
        5.3.4 成果发布渠道的多样化导致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
    5.4 在线科学信息价值的判定疑难
        5.4.1 传统同行评审机制频繁失效导致判定失真
        5.4.2 传播方式多样化导致依据出版的评判标准失效
        5.4.3 传播内容多样性亟待建立新的过滤机制
        5.4.4 网络时代的过滤机制由谁重构: 从同行评审走向全面过滤
    5.5 小结
第6章 网络时代科学评价机制的新挑战
    6.1 默顿理想的背离
        6.1.1 “普遍主义”遭破坏
        6.1.2 “公有性”被侵犯
        6.1.3 “无私利性”的缺失
    6.2 科学计量评价的新机遇: 替代计量学
        6.2.1 矫正传统评价机制带来的“马太效应”
        6.2.2 推动论文评价指标走向“多元即时透明”
        6.2.3 构建面向科研全程的个人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
    6.3 科学奖励机制的新内容: 基于科研产品的全面认定
        6.3.1 从科研成果走向科研产品
        6.3.2 最大限度地激发集体在科研全程地全面合作
        6.3.3 从个体成果认定到产品认证集成
    6.4 小结
第7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与应对
    7.1 科学活动在线化与科学协作创新的演变
    7.2 成果发布网络化与在线交流系统的构建
    7.3 信息动态交互与优先权和过滤机制的再造
    7.4 评价方式变化与科学社会运行机制的调整
    7.5 在危机与变革中走向科学活动新常态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一)科学教育对于深度理解的需要
        (二)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诉求
        (三)高中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四)传统概念教学转型的现实指向
        (五)个人对于生命观念的研究旨趣
    二、 研究问题
        (一)研究的基本问题
        (二)研究的具体问题
    三、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 概念界定
        (一)核心概念
        (二)相关概念
        (三)小结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 有关学科观念的研究
        (一)学科观念基本内涵的研究
        (二)学科观念构建的教学的研究
    二、 有关生命观念的研究
        (一)生命观念内涵的研究
        (二)生命观念教学的研究
        (三)生命观念评价的研究
    三、 有关概念教学的研究
        (一)关于前概念的研究
        (二)国外概念转变理论的研究
        (三)国外概念转变教学的相关研究
        (四)国内概念教学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对象的选取
        (一)S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
        (二)选取S学校的原因分析
    三、 研究取向
        (一)质的研究
        (二)个案研究
    四、 具体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访谈法
        (三)观察法
        (四)文本分析法
        (五)行动研究法
    五、 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一)身处研究现场——研究者的双重身份
        (二)资料搜集与整理
    六、 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一)研究的效度
        (二)研究的伦理
第三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
    一、 理解上的偏颇:对内涵认识模糊
        (一)对生命观念定义的理解偏于一隅
        (二)对生命观念的具体内容认识不清
    二、 实践上的退缩:滞于传统概念教学
        (一)单向度传授概念,缺少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过程
        (二)面面俱到理概念,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
        (三)重重测试考概念,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不足
    三、 理解与实践困境之因
        (一)自身之维:思维与行为的怯于尝试
        (二)环境之维:学校与社会的压力制约
第四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
    一、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概念转变理论
        (二)知识结构理论
        (三)逆向教学设计理论
    二、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事物的深度理解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
        (三)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
        (四)有利于教师精简教学内容
        (五)有利于教师重构教学方式
    三、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目标定位
        (一)高中生物学中生命观念的内涵
        (二)确定高中生物学中的观念目标
        (三)对观念素养层级水平的分析
        (四)基于“理解”指向表达与应用
        (五)生命观念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
    四、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内容分析
        (一)高中生物学科内容特点分析
        (二)系统分析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生命观念
        (三)解析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中的生命观念
    五、 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分析
        (一)对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的整体性分析
        (二)本研究构建的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模型
    六、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
        (一)单元教学是实现生命观念整体素养的优选路径
        (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系统分析
        (三)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阶段阐释
第五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与探索
    一、 对教与学的分析
        (一)教学分析
        (二)学情分析
    二、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三、 制定行动计划
        (一)确定行动目标
        (二)确定研究对象
        (三)制定行动计划
    四、 行动实施
        (一)系统提取
        (二)揭示前概念
        (三)激发元认知
        (四)抽象概括
    五、 效果检测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六、 总结反思
        (一)研究成效
        (二)反思不足
第六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与改进
    一、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二、 制定行动计划
        (一)确定行动目标
        (二)制定行动计划
    三、 行动实施
        (一)任务型预习的教学实施
        (二)活动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三)加强表达指导的教学实施
        (四)精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施
    四、 效果检测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五、 总结反思
        (一)研究成效
        (二)反思不足
第七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与应用
    一、 第三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二、 制定行动计划
        (一)确定行动目标
        (二)制定行动计划
    三、 行动实施
        (一)设计任务型学习活动
        (二)针对任务型学习活设计表现性评价
        (三)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实施
        (四)方案设计学习活动的实施
    四、 效果检测
        (一)对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效果分析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的效果分析
    五、 基于整体行动研究的总结反思
        (一)研究成效
        (二)研究反思
第八章 结论与反思
    一、 研究结论
        (一)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
        (二)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而构建形成
        (三)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
        (四)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
        (五)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
    二、 研究建议
        (一)《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
        (二)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
        (三)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
        (四)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三、 研究不足
        (一)缺乏对更大范围内的高中生物学教师的调查
        (二)教学行动研究的范畴需进一步扩大
        (三)在考查学生生命观念形成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 研究展望
        (一)促使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有机融合
        (二)持续推进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面向监管的大数据世系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数据世系定义
        1.2.2 世系模型研究现状
        1.2.3 世系追踪方法研究现状
        1.2.4 世系质量分析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面向监管的大数据世系模型
    2.1 引言
    2.2 大数据世系模型构建需求
        2.2.1 大数据与大数据系统技术框架
        2.2.2 世系模型构建需求
    2.3 BDPM模型
        2.3.1 世系节点
        2.3.2 世系关系
        2.3.3 世系图定义与分析
    2.4 世系模型评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日志分析的大数据世系追踪可行性证明
    3.1 引言
    3.2 世系完整性证明方法
        3.2.1 世系完整性定义
        3.2.2 完整性证明过程
    3.3 世系信息指定
    3.4 Hadoop与 Progger日志调查结果
        3.4.1 Hadoop日志调查结果
        3.4.2 Progger日志调查结果
    3.5 世系完整性证明
        3.5.1 HDFSFile相关的世系类型
        3.5.2 作业/任务相关的世系类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大数据世系生成的多源异构日志联合分析方法
    4.1 引言
    4.2 选用日志与分析范畴划分
    4.3 辅助数据结构与文件
        4.3.1 HDFSFile哈希表
        4.3.2 HDFSFile数据块与层级关系文件
        4.3.3 已分析记录链表
        4.3.4 HTA-Log与 JNN-Log链表
        4.3.5 Container进程文件
        4.3.6 作业哈希表
    4.4 子线程创建场景
    4.5 Edit Log分析
        4.5.1 文件夹创建
        4.5.2 文件创建
    4.6 HA-Log分析
        4.6.1 分析对象识别
        4.6.2 操作类型判断
        4.6.3 文件操作分析
    4.7 Yarn日志分析
    4.8 P-Log分析
        4.8.1 SYS_MKDIR
        4.8.2 SYS_CREATE
        4.8.3 SYS_OPEN
        4.8.4 SYS_UNLINK 与 SYS_RMDIR
        4.8.5 SYS_LSTAT
        4.8.6 SYS_CLOSE
        4.8.7 SYS_CHMOD
        4.8.8 SYS_WAIT4与SYS_KILL
        4.8.9 其它类型系统调用
    4.9 世系生成框架
        4.9.1 整体框架
        4.9.2 日志采集与传输
        4.9.3 日志分析
        4.9.4 世系存储
    4.10 实验与分析
        4.10.1 实验设置
        4.10.2 分析方法效率评估
        4.10.3 分析方法正确性评估
        4.10.4 Container异常行为检测有效性评估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数据世系一致性检验方法
    5.1 引言
    5.2 问题描述
    5.3 世系一致性规则
        5.3.1 结构一致性规则
        5.3.2 属性一致性规则
    5.4 一致性检验方法
        5.4.1 基本一致性检验方法
        5.4.2 组合一致性检验方法
    5.5 实验与分析
        5.5.1 实验设置
        5.5.2 检验方法有效性评估
        5.5.3 检验方法效率评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卫星光网络组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背景综述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卫星光通信发展现状
        1.2.2 卫星光网络发展现状
    1.3 本文研究工作
    1.4 本文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卫星光网络组网关键技术
    2.1 引言
    2.2 SDN技术
        2.2.1 SDN技术基础
        2.2.2 SDN技术在卫星网络中的应用
    2.3 MPLS技术
        2.3.1 MPLS技术基础
        2.3.2 MPLS技术在卫星网络中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天地一体化网络仿真平台研究
    3.1 引言
    3.2 仿真平台架构
        3.2.1 平台模块组成
        3.2.2 平台内部交互
        3.2.3 平台管控架构
    3.3 功能设计
        3.3.1 网络物理架构
        3.3.2 网络拓扑构建
        3.3.3 网络路由计算
    3.4 仿真和分析
        3.4.1 星座性能分析
        3.4.2 拓扑仿真分析
        3.4.3 网络性能仿真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星间激光链路的组网协议研究
    4.1 引言
    4.2 组网协议架构
        4.2.1 平面架构
        4.2.2 模块架构
    4.3 管理平面设计
        4.3.1 管理中心
        4.3.2 网管代理
    4.4 控制平面设计
        4.4.1 连接控制模块
        4.4.2 路由模块
        4.4.3 信令模块
        4.4.4 链路模块
    4.5 传送平面设计
        4.5.1 传送平面代理
        4.5.2 硬件模块
    4.6 仿真和测试
        4.6.1 软件仿真
        4.6.2 硬件测试
    4.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附录1: 缩略语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四、如何建立新的文件连接?(论文参考文献)

  • [1]“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D]. 刘爽.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2]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研究[D]. 姚峰. 外交学院, 2021(11)
  • [3]新经济带丝绸之路对哈萨克斯坦的意义[D]. 达乐汉(Darkhan).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基于新能源和物联网的校园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设计[D]. 张安然.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5]冷战后韩国国家安全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以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为中心[D]. 柳承址(SEUNGJI RYU). 北京大学, 2021(09)
  • [6]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D]. 骆明婷.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7]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D]. 吴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8]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D]. 冯春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9]面向监管的大数据世系关键技术研究[D]. 高元照.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10]卫星光网络组网技术研究[D]. 张宇.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如何建立新的文件连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