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数学的思想特点(一)应用于世界

中国古代数学的思想特点(一)应用于世界

一、我国古代数学的思想特色(一)经世致用(论文文献综述)

蒋飞燕[1](2021)在《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鸦片战争之后,我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处于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悲惨局面。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难题与历史使命。为此,中国人民历尽艰难,进行了伟大卓绝的探索与抗争。在救亡图存和复兴民族的探索过程中,中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人们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试图以科学救国,以科学实现民族的复兴。这一时期,“科学”被赋以了极大的期待。在当时中国人的眼中,科学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它不仅意味着可以制造坚船利炮,可以富国强兵,还意味着可以用以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由此,当时的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科学价值观,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中国人价值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指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特殊时代里,中国人在以“科学”救亡图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科学的价值观念、价值思想、价值理论体系。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落后贫困时期,科学并不发达,科普程度也十分有限,当时社会各阶层状况又复杂多样,很难一一分类加以研究,只能将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的科学价值观作为典型代表加以研究。具体而言,选取的代表人物有梁启超、张君劢、胡适、蔡元培、丁文江、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等。研究认为,他们的有关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起,“赛先生”和“德先生”逐渐广为人知,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例如,当时的“科玄论战”对当代中国人仍然影响重大。1949年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通过论战、宣传、教育等,使广大民众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认知和认同。1915—1949年期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向当代演进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之加以研究,对了解把握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于继续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915—1949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形成,除了借鉴和基于西方科学价值观之外,还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赋予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回应“救亡图存”和“自强保种”时代使命的价值期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价值观主要以文化科学价值观和制度科学价值观为主。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因此多种科学价值观并存。除了上述两种之外,主要还有以下三种:其一是以西方近代科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其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其三是以新儒家哲学为代表的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注重科学的工具性仍是这个时期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一个主要特点。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期间的先进知识分子看重科学具有反对封建迷信、启蒙民众思想乃至变革社会制度的作用,相应的科学价值观在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轨迹主要是中国人以“科学”作为利器,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走向民族复兴道路的过程。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演变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那就是当时中国人以科学为基础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加以重新解读和选择,从而对自己国家的整体价值观、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加以重新选择。其中,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中华民族“经世致用”等文化传统观念,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形成和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之明显地兼备了两者的特点。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历史经验证明,要使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必须经过相应的教育才能达成;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前后时代之间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从五四新文化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继承发展而来,而且,在当代,这种价值观还在不断演进之中。通过梳理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进及其得失,我们可以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处于新时代的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启示意义。

许伟[2](2021)在《《周易时论合编》易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周易时论合编》一书,共二十三卷,是明代方孔炤在继承祖父《易蠡》、父亲《易意》思想的基础上,历二十五年时间几易其稿而成,方以智及其子侄、学生等也参与了此书的前后稿的合编。此书汇集了几百易学家的思想,反映了当时易学发展的盛况,是明代易学的鸿篇巨着,也展现了桐城方氏一在二中、寂历同时、兼容并包、集义大成的易学主张。此书不是一本易学资料的简单堆积,而是一本为解决社会问题、学术问题而贯通诸家思想的易学大作,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思想和自然科学发展状况。之前,由于各种原因,此书一直没能被读者发现,而关于此书卷数、版本及书中征引哪些着作都成为学界讨论的重要话题,本文特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桐城方氏“节义、孝悌、忠贞”的家风、“明善、崇实、穷理”的家学,对方孔炤、方以智父子思想及其坚贞不屈、敢于担当精神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方孔炤父子以刚正不阿、正色凛然的品格,历经忧患却素位中节、卓然挺立的人生经历,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思想形成及演变。桐城方氏易学,肇始于方学渐,其思想“揭性善以明宗,究良知而归实”,提出“至善之妙,不落有无”的观点,认为至善非空无一物,而是有客观之理蕴含其中。不落有无,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是一种对有无的兼有、贯通,是一种思辨方法,更是一种包容、折中、会通、集大成的思想,这种方法为方氏后人所继承。桐城方氏易学,发展于方大镇,他传父性善之学,以“荷薪”名馆,取“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之意,其继述家学的宏愿被后代遵从。方孔炤庐墓期间继承其父“荷薪”之志,研读家传易学,作《时论》。方以智在庐墓合山期间,遵父命着手合编《时论》前后稿。方大镇反对“无善无恶”说、“执总恶别”说,研究《易》图、《易》理,贯通先后天关系,提出“因二贞一”“太极不落有无”“《易》贵时用”“下学上达”“先在后中,止有善用”等命题,对方孔炤、方以智影响很大,是方氏易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其“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是万古之时用”的观点,是方孔炤《时论》所要阐发的思想主旨。时用,意在强调具体事物的变化中有其本然的律动之理,人与自然、社会交接时需要时刻践行之,这也是一种“其要无咎”的主体自觉与价值选择。《时论》,更有对集义大成“孔子圣之时”的无限向往与责任期许,对符合宇宙律动之理的真理性认识的集大成和维护儒学的合法性也自然是题中之义。方孔炤转向象数易学,则得益于与黄道周西库论《易》,使他开始重视象数之价值,重视对宇宙万物及其律动之理的考察,并鼓励子孙辈学习象数易学。黄道周提出“学者动卑象数,故天道不着”“吾道最忌笼统,交盘不得”的观点,指出“四顾星河,烟云草木,都是性道,都是文章,至此便有要约”。方孔炤吸收了黄道周的独变、积变、独存、游魂的卦变思想,更发展出“推变”“贞悔变”“互换变”“伏变”“倚变”“叠变”等卦变方法。他与黄道周,皆刚正不阿,敢于与权贵作斗争,在危难时敢于挺立君子人格、勇于担当。道周“素位中行”的处事方式更让他深受感染,即“富贵、贫贱、患难、一毫着心,便是不素,便行不去”。他晚年更跳出易学图式的研究,探索物理之学,提出“即质知通”“至理藏于物理”等观点,更“通黄公之塞”,提出“虚空皆象数,象数即虚空”“公因、反因”的观点。王宣广泛研究物理、图书之学,师承方学渐,调和方大镇与吴观我论争,授学方以智,对方氏家学的传承和象数易学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桐城易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方孔炤“两间,物物皆河洛”“河洛,为一切生成之公证”“中五”说,主要受王宣的《河》《洛》易学思想影响,并令儿侄辈学习王宣的易象思想。虚舟提出“格致研极之精旨,皆具于《易》”的观点,指出只有符示宇宙律动的象数学才是真绝学,认为只有广泛研究象数物理才能避免了走向纯粹虚无,也避免了拘泥于小的视域,从而达到至虚、至实的合一。方孔炤编着《周易时论合编》主要分为几个时期:会通家传易学时期,会通象数易学时期,桐城研易时期。会通家传易学时期,主要继承性善说,反对无善无恶说,吸收方学渐的“至善不落有无”思想、方大镇的“太极不落有无”思想,阐明其折中调和、归纳整理、集义大成的思维内涵,为其建构一在二中、寂历同时的思想提供了进路。需要指出的是,此时期方孔炤主要以维护儒学的合法性为主要目标,以儒学系统中有关道德性理学说的归纳为主,也可能涉及一些象数学内容,但对象数学、物理学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会通象数易学时期,是1640年入狱西库期间,方孔炤受黄道周影响,开始对邵雍象数学产生兴趣,认识到人无论是经纬天地还是洒扫应对,都要涉及到自然象数问题。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肆赦之后,用两年时间,他又融会贯通扬雄、关朗、京房、邵雍等人思想,建立了一个博大的象数易学体系,并于1643年命儿侄等编录《图象几表》。桐城研易时期,是1644年9月后,方孔炤因在弘光政权受排挤、迫害,心灰意冷,归隐桐城白鹿山庄环中草堂,因筮得“潜龙勿用”,自号“潜老夫”,潜心研《易》。他耗费十二年时间,《时论》又三易其稿,并完成对《系传》的解读,“虚空皆象数”“公因反因”等命题,皆是方孔炤此时提出的。方以智参加《周易时论合编》的编订,主要在其父亲去世后,并对《图象几表》作了大量扩充,添加了文字注解,又阐发了很多易学图式,如《冒示》《密衍》《极倚》等。他为此书的编撰,花费了大量时间,书中有方以智1656、1657两年参与编撰的明确记载,大量的“智曰”“智按”可能就是这时期加入的。大约在1657年冬到1658年,方以智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再亲自编录,将工作交给方鸦立、方中德、方中通、方中履、方中发及学生等。《周易时论合编》编录时,收录了大量方以智《浮山文集前编》和《浮山文集后编》中的着作。《周易时论合编》中的很多思想,也出现在方以智的着作中。通过不同着作中关于相同或相似观点的整理,能更加了解其思想内涵,能够更加清晰的知道哪些观点是方以智提出的,哪些观点的提出则要溯源到其父方孔炤,甚至祖父方大镇、曾祖父方学渐。桐城方氏,方大镇首先阐述“天下随时”,主要是为了人们在与自然、社会交际时,能够不违背客观事物之理,而真正实现主客观相统一。随时,并不是说人可以任意妄为,而是应对客观世界过程中能时宜中节、唯变所适,既需要认清客观现实,又需要时刻检视个我的行为是否符合客观之理。方孔炤认为,古今圣贤没有相因袭而不变的,后世贤人只有在随时表法中随时拾薪,才能开创出未有之事业。他对前人的思想,既不是全盘肯定,又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批判的吸收人类的真理性认识,即“供薪举火,集义大成”。他溯源儒学系统中关于时的“时序”“时乘”“时义”“时行”“时中”“时用”“时习”等论述,体现了他对礼乐文化之维护与扞卫;阐明了因时制用、因时觉世、时义大成、治历明时、冬炼三时、善用惟时之大义,展示了其与客观律动之理偕行的自觉,实现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经权合一的目标期许。方以智提出“以六虚之归环中者,时也。”时,可以用来表述自然界四时更替、寒暑推移、物候变化、昼夜运转等自然现象,也可以用来表述宇宙中万事万物有其本然秩序和运作之理,既包括自然之物理,也包括社会之宰理以及统贯万事万物的至理,更有人要时宜中节、因时制用、经世务实的价值导向。方孔炤与黄道周西库论《易》后,重视以象数征理,更以邵雍元会运世思想建构了其独特的“午会之时”的象数易学体系。《周易时论合编》凝结了桐城方氏几代人的心血,其对于小人道长的忧患,成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他们借助“午会”思想,论证礼乐文化的合法性,以及维护礼乐文化的必要性,更是一种为万世考量的时义担当。他们对火的重视,凸显了其对礼乐文化的坚定,有让人们清晰认识世界律动之理、向明而治的希冀。他们认为,纷繁芜杂的世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事物对立的两端有其相互转化、相互贯通处,通过对世界万事万物及其运动过程的考察,建构了一个寂历同时、以立统泯、《易》贯费隐的时用哲学体系。王畿的“无善无恶”说,过分强调先天之体,致使中下根之人尚未开悟良知的情况下,又没有后天诚意、戒慎之功,而陷入个我的肆无忌惮,对社会秩序破坏极大。方孔炤通过寂然在历然中、大一在大二中、无极在有极中、绝待在对待中、先天在后天中、公因在反因中等命题,建构了一个贯通先天与后天、形而上与形而下、体与用、有与无、知与行、一与多的哲学体系,既重视对宇宙中具体事物及其过程性的考察,又于过程中实现对其终极本体的贯通。他通过对先后天关系的探讨,提出“先天不能不后天”“止尽后天即是先天”,重视宇宙有机体中的个体性及其过程性价值,为“为善去恶”的道德修养论、“即质知通”的认识论、经世致用实践论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通过易学图式、贞悔卦变思想,阐释了交轮几、公因反因、统辨相一等,阐释了方氏“寂历同时、一在二中”的易学主张。方孔炤通过对“周易”字义的解释,指出易是大一、是贯通于至变过程中的真阳,离二无一,舍一亦无二,建立了一个“寂历同时”“体用一源”“不落有无”“用即其体”的哲学体系。方氏认为,《易》能融合理气象数、贯通费隐为一体,是法天道设政教、各正性命之书,阐明了宇宙万事万物中有其律动之理,给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法论的启迪。方氏认为宇宙万事万物可以通过卦爻象数展现其运动规律,人可以通过卦爻、蓍策的推衍来认识万物律动之理,人类一切认识皆可以归结为“极数知来”的大蓍占,对于我们通过具体事物及其运动过程的考察而发现其固有规律有启发意义。《周易》是圣人仰观俯察、极深研几而得到的智慧,是一部探讨宇宙律动变化之书,是让人与时偕行、各正性命之书。人们对卦变及其易学图式的重视,实际上是探讨其背后所表法的宇宙动变规律,而不是机械、僵化地把图式看做静止的图片,而不懂其背后的旨归和精蕴。方孔炤反对把“虚空”解释成空无一物,认为“虚空”不是否定万事万物的抽象范畴,不是排除万物的独立空间,不是孤悬于外的独立化境,而是万事万物充塞其中、通贯古今、律动不息的宇宙时空,更有充塞于宇宙空间中实物、实事中的客观之理律动不已。他以“虚空皆象数”“理寓象数”的命题,反对了王畿的“四无”说,重视了世界的多样性和过程性价值,并且于现实世界中发现了其本有的律动之理,认为客观事物变化之理不孤悬于事物变化过程之外,而是存在于事物变化过程中的固有联系,实现了形而上与形而下在现实世界的贯通。《周易》之象数、卦爻,是古之圣贤对客观世界之律动的真理性认识。“象数即虚空”命题,阐明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尊重与探索,也阐明了主客体相统一之应然目标。他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皆是象,不仅包括自然物象,如日月山川、草木鱼虫之物象,也包括社会之象,如日用饮食、伦理纲常、礼仪规矩之象,甚至包括意象、言象、像象、数象、内象、外象,又有费象、隐象,但无非是阴阳二象。方孔炤认为,学易者须明易学图式背后所符示和表法的宇宙律动之理,而不是泥于易学图式不明其背后蕴含的微言大义,应重视对宇宙间万事万物之理的考察。他认为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包括自然界之物理、人伦社会之宰理,甚至包括宇宙中“费隐弥纶”的至理。《河》《洛》象数,符示了宇宙的律动,是宇宙间一切生成之公证,对万事万物之律动无所不备。方孔炤认为,虚空皆象数,象数中有所以然之理,人们可以即“睹闻”睹“不睹闻”,即通过有形有象之象数,认识隐藏在象数之中的所以然之理。方氏易学中的“象数”有两层内涵:一是大宇宙有机体的律动之实存,并通过宇宙万物鲜活的律动展现表法出来。二是圣贤通过对客观宇宙之理的认识,所摹略和符示出的客观世界之运动规律的象数图式。《易》之卦爻、图式,符示了宇宙之变动规律,是宇宙的律动之理的反映和符示。“象数征理”的观点,并不是要求我们只学习易学图式,而忽视具体事物律动之理。人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可以“下学上达”“即费知隐”“即质知通”。其“五行尊火”“文即质”“藏罕于雅”等命题,阐明了人要重视真理性认识,明确其是主体对宇宙客观律动之理的开显,并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其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以获得更高达认识。方氏主张“藏悟于学”,认识到胶柱于文章训诂之学有不能会通之弊,但是偏于空理则有空疏之弊,但空疏之弊甚于胶柱,强调于藏顿于渐、下学即上达,以解决二者的贯通问题。他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关连,提出“因物转物”的观点,重视世界的客观性和事物律动之理,对于一味玩弄灵明心性、意念自守的心学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他既反对踞荒高而独尊,又反对胶训诂、膏词章,主张通过征质物理贯通全费全隐之物,真正建立一个“一多相贯、博约同时”的哲学体系。王畿“四无说”对于接引上根之人有重要价值,但对于中下根之普通百姓、甚至部分学者来说,难以领会其精髓,反而成为恣情纵欲之口实。至善,不仅是一种道德本体,更是人对自然、社会规律的掌握和善用,使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行动中的动而不失其正。贞一,是肯定宇宙万事万物变化过程中固有的律动之理,也是方氏一门坚贞不屈的道德品质与节操。方氏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活动中有很多是不合客观之理的,只有通过理其情,才能让人为了更好的实现主客体的统一,不仅是在社会伦理道德领域,也是人面对对整个宇宙时所要解决的问题。戒惧,在《易》《中庸》中多有出现,不是对主体的限制与恐惧,而是为了实现实现主客体统一,保证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能时宜中节的一种必然要求。各正性命,实际上是人自觉的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指导原则和价值目标。方孔炤认为,圣人作《易》、制礼,皆是通过仰观俯察探究天地之理而得,尊重宇宙律动的客观性是必然要求,人若能以圣贤所开显的智慧为指导,在具体活动中能够做到时宜中节,必然取得活动才成功,若忽视客观世界的律动之理,必将受规律的惩罚。方氏甚至提出“六经皆礼、皆《易》”的观点,皆是看到了圣贤对宇宙客观性及其律动之理的尊重。方氏乘一贯、集大成的时论易学,提出了许多有创建性的观点,建构了象数与义理兼顾、理学与心学融合、古今中西会通的宏大体系,促进了宋明易学和哲学的发展。

杨旭东[3](2020)在《儒家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中学数学教育的影响 ——开设儒学与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儒家的教育思想对我国2000多年的教育发展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古代传统教育一直是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导,在教学思想、学习思想及方法上有许多特色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教育有着深刻影响。本文的选题正是以文献查阅研究儒学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中学数学教育的积极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开设儒学与数学文化校门课程的可行性。本文首先介绍了儒家教育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了儒家教育思想中的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学方法。认为儒家教育思想对我国传统的数学教育具有深刻影响,并且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学方法在我国当今数学教育中仍然有其踪影。接着分析了我国数学教育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及问题。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教育主要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及近代数学教育受到西方数学教育的影响。重点从数学课标的三基到核心素养的发展历程分析,数学教育从思想方法的要求逐步演变成更加全面的核心素养的要求,并且初步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各学科素养的学科性太强,缺乏融合性等,这也是接下来我国数学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再阐述了儒家教育思想其经世致用、笃信好学、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精讲多练、循序渐进等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数学教育有着深远影响,并且从启发诱导、精讲多练、循序渐进三个方面结合我国现有的高中数学知识印证了这些教学方法对我国当今数学教育仍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进一步叙述了以儒学为主干的传统文化逐步得到国家的重视,儒学复兴思想渐渐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而且对近几年的数学高考试题分析发现,对数学文化的考查越发频繁,而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甚至到中学,也出现了以儒学为主题的特色高中。由此可见,儒学与数学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对改变我国数学教育发展的现状可能会有促进作用。本文最后一部分从中学数学教育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出发,认为儒家教育思想是有其先进性和代表性的,对我国当今的数学教育有着积极影响。数学文化本身也是数学教育的一部分,将儒学渗透到数学文化中是切之可行的。重点探讨在中学开设以儒学与数学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的可行性。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开设儒学与数学文化校本课程是有利于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课堂中经常渗透数学文化也是有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并且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做了初步规划及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而且自身所在高中正在创设以儒学为主题的特色高中,数学作为一个重要学科,开设以儒学与数学文化的校本课程变得十分必要。而且学校的语文组已经率先开设了儒学校本课程,并且该课程已走向成熟,进入到了学生必修课程之中,这对儒学与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因此稳步开展儒学与数学文化的校本课程有了政策和理论上的支持。并且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做了初步规划及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在学校创建儒学特色高中的特色课程的需求下,在中学数学教育改革逐步从教书到育人的目的下,在新高考试题改革加强渗透数学文化的背景下,在问卷调查反馈数学文化学习有助于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与成绩下,开设儒学与数学文化校本课程是符合当代教育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目的,是符合特色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宗旨。

刘爱华[4](2020)在《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教材是课程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教材建设也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我国有着历久弥新的教育发展史,也有着独具匠心的教材建设史。中国古代学校教材是新时代教材改革与创新不可替代的文化源流,遗憾的是,虽然已有部分学者开展了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的研究,但对明清时期学校教材(以下简称‘明清教材’)缺乏专门的探讨,有待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明清教材在宋元教材体系的基础上予以改版,并新编了一批经典教材,是中国古代学校教材集大成者,倾注了明清统治者与精英知识分子的教育理想,折射出了中国近五百年的教育发展轨迹,是明清历史时期教育生态的高度总结和生动反映,深度隐含着关于中国教育的永恒思考。根据教材研究的特点,本研究采取了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梳理明清教材体系的基础上,直接面向一本本教材的文本,用多元的视角考察分析了明清教材的发展背景、影响因素、知识体系、文本特征与实践价值,共分成七个章节予以论述。在本研究中,第一章阐述了明清教材研究的意义,整理了明清教材专门研究、当代教材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以及与本研究有关的其他文献,并确定了研究思路:在收集与整理明清教材史料的基础上,从社会和文化视角分析其嬗变与发展,从知识视角梳理其知识类型与框架,从教育价值视角分析其文本特征,从实践视角归纳与总结对当代教材建设的启示,各阶段研究层层递进,朝向现实的借鉴价值归拢。第二章解析了明清教材体系的嬗变与发展。一是明清文化思想的流变与传播。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导致了以理学为宗的教材体系的形成与续接,陆王心学的崛起使教材增加了更多注释之本,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经义之学的民间传播;颜元实学的涌现使明清教材呈现了专科式发展的萌芽,丰富了明清教材的知识体系;二是明清专制的文教政策与八股选材。政教合一不仅使诸多律法类、文体类文本成为官方教材,而且导致部分教材成为科举的附庸,强化了部分教材的功利性和保守性;书院讲学形成了一批具有高度思想性或应用性的着作式教材,书院藏书更是极大丰富了明清教材的版本与存量,并带动了蒙学教材的学科式发展。第三章对明清(公元1368年-1840年)时期官学教材、着名书院教材和蒙学教材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教材的作者、产生背景、主要内容、社会影响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共整理明清教材80余本。第四章对明清教材的知识指向与存量进行了解读,将明清教材的历史与人文、思想与义理、法制与礼仪、诗词与文体、科学与技术等知识进行了分类呈现,并结合具体的文本进行了解读与分析。第五章分析明清教材文本特征,从“存量”、“呈现”、“表达”三个层面解析了明清教材文本的教育性。明清教材文本存量是“丰富”的,是基于生活应用的百科读物,并凭借丰富帮助学习者走向整全的生活、生动的实践及价值意义的生成;明清教材文本是基于百家之言的启蒙与建构,错落有致的内容布局和言之有理的历史论证显现了朴素的说理风格;明清教材文本是基于诗词歌赋的文化隐喻,韵律与诗词、典故与神话能给予学习者广泛的想象与思考空间。第六章是在分析明清教材文本的教育性的基础上,揭示了理想教材的文本模型。理想的教材文本作为本土文化的基因应是“活性”的知识,具有知识体系、表达呈现、接收逻辑三个基因链;教材文本作为知识的载体应实现价值超越,作为客体与他者的关系价值是教材文本的功能指向。教学生态是教材价值超越的藩篱,个体的认知建构是如何实现价值超越的心理逻辑;教材文本要来源于本土文化,并作为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予以表达和呈现,“文以载道”作为中国文化的表达模式应予以回归,“由博返约”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有益经验应予以推广,教材文本以“厚”为导向是“最经济”的教材本土化原理。作为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的典型代表,明清教材警示了部分当代教材文本的粗放性与空乏性、文本表达的抽象性与直接性、文本选材对中国文化的疏离性与固化性。在第七章结论部分,全面总结分析了明清教材的成就与局限。明清教材是在明清时代产生和流传的,其被浸润的封建糟粕应予以批判和摈弃;明清教材属于明清时代,不能施以“拿来主义”,要予以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总之,未来教育的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的关系都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未来的教材也正面临新一轮的改革创新与发展诉求,明清教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永恒瑰宝,为新时代教材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创新视角和文化关照,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熊易文[5](2020)在《从“中国古代有无数学”之辩究思中国古代数学的核心理念及历史价值》文中指出中国古代数学历史悠久,从公元前后至公元14世纪,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先后历经了三次高峰,创作出了举世瞩目的数学成就。中国古代数学史料丰富,但由于与西方数学的差异,导致学界对其评价不一,“中国古代有无数学”的争论就是其中之一。以刘钝和吴国盛的观点为代表:刘钝认为中国古代数学“有术有学”,即中国古代有数学;吴国盛认为中国古代数学“有术无学”,即中国古代无数学。这场争论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我们可以从争论中究思中国古代数学的核心理念和历史价值。论文以“中国古代有无数学”之辩为切入点,究思中国古代数学的核心理念和历史价值。通过刘钝和吴国盛关于“中国古代有无数学”的不同观点的分析,发现探讨“中国古代有无数学”还需回到中国古代数学本身。中国古代数学史料丰富,诸如“算术十经”等数学古籍。研究中国古代数学史料,探究中国古代数学的核心理念有三:一、中国古代数学以实用理性为观念前提;二、中国古代数学以天人合一为观念基础;三、中国古代数学以格物致知为思维方式。通过对中国古代数学核心理念的研究,挖掘中国古代数学的历史价值及其当代意义。中国古代数学在实用理性、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的观念引导下,中国古代具有构造性、机械化的特点。正是机械化的中国古代数学,带来了数学发展的算法化倾向,使中国古代数学在算法化的今天焕发出生命与活力。论文通过“中国古代有无数学”之辩,挖掘中国古代数学的核心理念和历史价值。通过对中国古代数学史料理念与价值的研究,正视中国古代数学、展望数学当代发展、增强中国文化自信,中国古代数学正在中华文明史中彰显其独有的文化价值。

王静[6](2018)在《晚明儒学与科学的互动 ——以徐光启实学思想的构建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明朝社会政治走向衰落之时,儒学却在外在刺激和内在发展的逻辑中进行着自我更新与转型,即从通经、修德、经世致用的实学传统中发展出以经世致用为中心的实学思潮。当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历经曲折终于踏上中国土地时,实学思潮中的经世致用搭建了儒学与西方科学沟通的桥梁,长达三百多年的儒学与科学的互动就此拉开历史序幕。在晚明士人对经世致用的迫切追求,以及利玛窦等制订附儒、补儒、合儒的学术传教策略的共同促动下,诸多儒士参与到晚明儒学与科学的互动过程中,徐光启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为学而优则仕的儒家,徐光启深受通经、修德、经世致用实学传统的浸染,是经世致用实学思潮的主要倡导者。同时他还是西学东渐以来接触、传播、译撰西方科学着作的先行者。可以说,徐光启实学思想的构建与实践过程亦是晚明儒学与科学互动的具体呈现。简要而言,徐光启实学思想的构建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内核确立阶段。传教士本想通对《几何原本》严密的逻辑结构和其经世致用的功能吸引中国士人走向信仰上帝的道路,但徐光启却结合自身的文化背景重新解读。在他看来,《几何原本》是“度数之宗”,是“不用为用,众用所基”的典范。因此,徐光启一方面注重《几何原本》经世致用的功效,另一方面则把《几何原本》中体现出的公理化体系和对求其故的重视强调为“不用为用”的“大用”。这就为此后徐光启将度数之学视为实学的内核提供了内在的支持。徐光启将度数之学确立为其实学的内核主要是通过对算学的正本清源,为度数之学进入实学核心扫除了障碍;通过对度数之学贵义重证的阐释,为度数之学成为实学内核提供了方法保障;通过对度数之学的拓用旁通,为度数之学进入实学内核搭建内容框架三方面的努力而实现。(2)框架搭建阶段。徐光启实学思想主要是以“度数旁通十事”为框架搭建起来的。在“度数旁通十事”的思想来源上,徐光启受到了中国古代算学和西方几何之学的共同影响。徐光启对“度数之学”的定位和理解也在此基础上形成。“度数旁通十事”的构建中显现出了内容确立上的融会古今中西、展开次序上的对国情国势的关联以及在补充推广上友人门徒的支持的特点。最终徐光启的实学内容框架涵盖了测量、农业、律吕、会计、与地、医药、军事、历法等十个领域。(3)实践展开阶段。徐光启实学的实践展开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其中明线表现为基于晚明社会政治需要的急迫程度而呈现的时间先后顺序:因勾股测望“广其术而以之治水、治田之为利巨,为务急也,故先之”;水利失修造成水旱灾害频发时,翻译《泰西水法》对西方水利知识和工具的介绍与引进便成为应对之举;面对后金对明朝威胁的加重,徐光启又将他的实学关注点转移到军事领域,强调西洋火炮和铳台引进和仿制。最后当历法误差已经不得不顾时,徐光启又担负起改历的重任,主持修订了《崇祯历书》。暗线则体现了徐光启对西方科学认识的逐步全面与深化的过程。《几何原本》的翻译让徐光启认识到度数之学“不用为用,众用所基”的基础地位,他在勾股测望、农田水利、军事领域实学实践的开展则是对西方科学知识、方法、技术的全面运用。崇祯改历时对尽用西法的坚持则显示了徐光启对西方科学内容、方法、思维方式的深刻认同。两条线索并行不悖,互为促进。(4)逻辑完成阶段。徐光启制订了与大统历“会通归一”的改历方案但却“尽用西法”,看似矛盾实则是晚明儒学与科学张力下徐光启的选择与应对。在科学强大张力下,徐光启在对中西历学进行了客观比较、对逻辑自洽性与一致性思维方式的深刻认同和对历学重新划界后,改历尽用西法成为他的必然选择。而“会通”为名的改历方案扫除了“分曹而治”提议的弊端且避免了议用西历所引发的南京教案类似事件的发生,显示了他应对儒学张力的智慧。这一结果不但在时间上处于最晚,徐光启对儒学与科学关系的处理也最为全面、成熟,所以崇祯改历成为徐光启实学构建的最终呈现和逻辑完结。而且徐光启在崇祯改历中“尽用西法”与“会通为名”之间的圆融应对也表明儒学与科学间的张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弱化或转化。简而言之,徐光启实学思想的构建是以中西相遇为时代背景,以度数之学为构建内核,以“旁通十事”为内容框架,以崇祯改历为逻辑完成,注重经世致用的同时又强调“求其故”的一种过渡型学问形态。他在儒学与西方科学的具体互动中实现了对儒学知识的更新、对诸如格物穷理等儒学核心概念的突破,也将西方科学方法、思维方式等融入到儒学传统中。从以徐光启为代表的晚明儒学与科学互动的一系列丰硕成果的取得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来看,晚明儒学与科学的关系在整体上呈现良性互动态势。经世致用中的实理型致用在实学思潮中的发展也为儒学与科学提供了学理上亲和的内在依据。时至今日,中国经历了近代化的阵痛,科学已在中国扎根生长,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经历了发展低潮后也迎来了复兴契机。儒学与科学的张力虽然客观存在,但通过对晚明儒学与科学互动过程的历史考察,有理由相信儒学与科学在现代同样可以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陈近[7](2018)在《我国小学数学双基教学的发展 ——基于历史研究视角》文中指出“数学双基教学”即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小学数学双基教学”是一个教学系统,主要包含小学数学双基教学师生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五要素,该系统存在于一定环境中,系统各要素互相作用,形成稳定结构。“小学数学双基教学”亦是一种教学理论,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依据政治史时间维度和教育史学体系进行分期,其主要历经四个历史时期:小学数学双基教学思想萌芽期,小学数学双基教学体系创立期,小学数学双基教学制度成型期,以及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双基教学创新期。数学双基教学是我国数学教学的传统特色,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重视“四基”,强调“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有学者认为数学双基教学仍是我国数学教学的精髓;也有学者认为“双基”的提法不能与时俱进……本研究基于历史研究视角,客观梳理我国小学数学双基教学发展的历史轨迹(春秋战国-至今),依据路径依赖分析法理性总结其演进规律,深入剖析其演进原因,以期更好地理解我国小学数学双基教学的“来龙去脉”,回应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为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意见。本研究主要运用了历史分析法,路径依赖分析法和系统论方法等三种研究方法,解决四个主要研究问题,这四个问题与前述历史分期相呼应,分别是:1.我国小学数学双基教学思想是如何萌芽的?2.我国小学数学双基教学体系是如何创立的?3.我国小学数学双基教学制度是如何成型的?4.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小学数学双基教学是如何创新的?本研究第四章回应了第一个研究问题,追溯我国小学数学双基教学思想的萌芽。研究表明:数学双基教学思想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有着悠久历史。春秋战国时期讲究“正名”教学,为小学数学双基教学之“重视基础知识”思想打下基础;汉代强调“术”的教学,为小学数学双基教学之“重视基本技能”思想奠定基础,此后,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小学数学双基教学思想出现萌芽,并呈现出重视“基础性”“实用性”和“掌握性”的核心特征,该特征对数学双基教学之后发展产生深厚影响。本研究第五章回应了第二个研究问题,分析我国小学数学双基教学体系的创立。研究表明:隋唐时期重视“明数造术,详明术理”的算学教学体系初步形成,“明数造术”就是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详明术理”就是理解“术”(即算法)的原理和用法,算学教学体系的初步形成意味着小学数学双基教学系统的初步创立,该系统包括小学数学双基教学师生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要素;宋元时期,该系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隋唐宋元时期我国小学数学双基教学体系的创立和完善为近现代数学双基教学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本研究第六章回应了第三个研究问题,分析我国小学数学双基教学制度的成型。1904年,清政府实施《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该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个由政府颁布并实施的学校教育制度;1923年,制度层面提及教学“限度”,即教学最低标准,形成数学双基教学之“基”;1929年,制度层面首次区分知识、技能维度,形成数学双基教学之“双”;1942年,制度层面首次出现关键词“基础知识技能”,把“双”和“基”联系在一起;1952年,制度层面首次规定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范畴,标志着我国小学数学双基教学制度层面的正式形成。制度的成型意味着我国小学数学双基教学进入稳定阶段。本研究第七章回应了第四个研究问题,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小学数学双基教学的创新。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聚焦于创新型人才竞争,而我国传统数学双基教学又出现“异化”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致力于通过“课程改革”推进传统双基教学的发展和创新。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三维目标”,201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正式提出重视“四基”,2014年开始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四基”“核心素养”体现了“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突破,强调从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而重视“学习过程”,明确了学生所应具备的数学素养,凸显了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宗旨。本研究第八章在梳理前四章“历史轨迹”的基础上,依据路径依赖分析法,探寻小学数学双基教学演进规律及其原因。分析表明:小学数学双基教学的发展历经“路径发生-路径强化-路径依赖-路径创造”等四个阶段,“初始条件”促动小学数学双基教学的路径发生,在此基础上,形成“稳定网络结构”,推动小学数学双基教学路径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新时代背景下“内外因素”则成为小学数学双基教学路径创造的主要动力,促使双基教学基于原有路径形成新的“良性路径依赖”。纵观小学数学双基教学演进过程,存在明显的“惯性”(路径依赖性),并正在通过路径突破实现路径创造。何谓历史的眼光,从哲学层面上来讲,就是唯物辩证的眼光。辩证唯物主义要求人们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认识和把握事物。本研究基于历史研究视角考察小学数学双基教学的发展,在梳理“历史轨迹”基础上(第四章-第七章),分析小学数学双基教学演进规律及原因(第八章),以便更好地理解我国小学数学双基教学发展的“来龙去脉”,形成对待小学数学双基教学之正确态度,指导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树立我国小学数学双基教学之民族自信,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作出合理预测。

李方[8](2015)在《汉译《几何原本》对晚明科技发展的影响(1607-1644)》文中提出晚明时期,大批传教士来华传教,《几何原本》作为传教工具被引入我国。通过对汉译《几何原本》的学习,部分晚明学人开始注重逻辑演绎方法,将经验论的治学方法上升为责实求证的科学精神。在该书的影响下,他们不仅翻译了大量与几何学相关的书籍,还在吸收该书内容的基础上,编译与编着了很多不同科技领域的着作。这一系列的科技成果都是汉译《几何原本》对晚明科技发展产生影响的有利证据。目前,学界围绕汉译《几何原本》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影响的研究多集中于清朝及其以后的时期,较少涉及晚明这一特殊时期。介于此,本文以晚明学人的科技思想与科技实践活动为依托,系统地归纳总结了汉译《几何原本》对晚明科技发展的影响。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来华传教士实施的“学术传教”策略、晚明的科举制度、腐败的政治、“实学”思潮等社会背景对《几何原本》能够在晚明被翻译汉语的间接影响。第二部分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从徐光启与利玛窦各自的角度论述了他们选择翻译《几何原本》这部科学着作的原因;(2)介绍了晚明学人对《几何原本》的翻译工作,包括翻译的内容与方法;(3)分析了晚明人对《几何原本》的推广,包括宣传和应用两个方面。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汉译《几何原本》对晚明科技出版的影响。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证:(1)在此汉译《几何原本》的带动下,晚明开明学人将目光投向了西学,翻译了大量科技书籍;(2)晚明学人借鉴汉译《原本》的名词术语与几何原理,编译与比编着了很多科技书籍;第四部分共分为三个方面:(1)汉译《几何原本》对晚明学人科技思想的影响;(2)汉译《几何原本》对晚明学人科技实践活动的影响;(3)汉译《几何原本》为晚明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数学人才。其中,前两部分的论证主要以徐光启的科技思想和科技实践活动为例,主要体现在培养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塑造了他的实证精神,帮助他重视客观规律。第五部分深入探讨了汉译《几何原本》在我国的历史价值及其传播的局限性。

傅荣贤[9](2015)在《中国近代知识观念和知识结构的演进》文中提出社会精英的学术思想必须以知识形态实现社会化,才能被普罗大众所接受,并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精神动力。因此,与中国近代(1840-1919年)“翻天覆地”的社会变迁彼此鼓桴的是社会大众意义上的知识的变迁。这一变迁既包括传统知识的近代化,也包括西方知识的中国化。而无论是传统知识的近代化抑或西方知识的中国化,都包括知识观念之“化”和知识结构之“化”。鸦片战争以来国运多舛,“经世致用”观念兴起,以传统史部知识为主要资源的“经济之学”被重新挖掘出来。同时,出于军事上争胜于列强的动机,以坚船利炮为主要内容的“夷技”和以西方历史地理为主要内容的“夷情”引起了国人的关注。洋务运动在军事“自强”的基础上产生了经济“求富”的诉求,西方自然科学以及以国际法为代表的社会科学知识被渐次引入中国。甲午战争以后,先驱们开始反思封建政体的不足,制度近代化遂成为继军事近代化和经济近代化之后产生的时代要求。相应地,西方社会科学知识被大规模地输入到中国,传统知识面临着进一步的批判。民国以降,国体虽更而专制依旧的现实,被推原于国民的思想认识和普遍素质,由此滋生出国民素质近代化的问题。随着对西方科学精神以及科学体系的把握,从“天下”知识的高度审视传统知识成为常态,西方学理成为打量传统知识的主要维度,传统的知识观念和知识结构都发生了转型。而传统知识的转型,与西方知识观念和知识结构的“东渐”相结合,共同构成了中国近代“知识”的总体生态。中西之学最终融汇为一个以西学为主但仍不失中学之旧的知识图谱。这一演进过程作为历史的选择,自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值得认真反思。

王刚[10](2014)在《明清之际东传科学与儒家天道观的嬗变》文中指出本论文通过对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会通中一些重要原着的考察与梳理,通过对利玛窦及中士一些重要人物的科学实践活动的追踪和考察,认为,东传科学通过三条主要途径对儒家天道观产生了影响,这三条途径是:(1)利玛窦通过宗教哲学对儒家天道观的调适和改造,尽管很难用具体数据来揭示这种调适和改造对儒家天道观的影响程度,但是,从中士的对之回应来说,其影响范围和力度亦可见一斑;虽然,利玛窦对宋明理学的“理”展开了批驳与改造,但是,他从学理上对于儒学的调适方法中,已经承认了“格物穷理”的合法性,并试图以“格物穷理”的名义引进西学,其目的是为了西学传播的合法身份,并博得中士的亲近与好感,不过,就实际效果而言,他已经率先以其对儒学理解的前结构,改变了程朱格物穷理的一些主要原则及方法,从而引发了徐光启在中西科学会通的实践过程中,对格物穷理的界定与程朱之格物穷理有了本质性的变化。(2)西方科学对儒家天道知识内容的更新和转型,促使中国传统数学中以“通神明”为主的内算,让位于以“类万物”为主的外算,也引发了中国传统天文学向前近代天文学的转向;用数学、实验等科学方法认识天道,考察天道的方式中已经排除了儒家体悟和默会的方式;这既使中国传统天算的儒家文化功能发生了变化,又使儒家对天道的格物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从而,既增加了儒家天道中宇宙普遍规律性的内涵,淡化了儒家天道观中天道与人事吉凶的联系,也淡化了儒家知识论与道德论之间的联系;(3)有些儒士试图利用西学来重新构建儒家天道观,其构建的天道观中理性程度明显加强,而性命文化中的神秘性也有所弱化。这些都表明儒家天道观已经呈现出嬗变的特征。

二、我国古代数学的思想特色(一)经世致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古代数学的思想特色(一)经世致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需
        (二)科学价值观理论发展之需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概念界定
        (一)科学
        (二)价值和价值观
        (三)科学价值观
        (四)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五)分期说明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1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
        (一)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二)近代科学价值观范式的转向
        (三)科玄论战与科学万能观念的胜利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理论渊源
        (一)中国传统的科学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价值观
        (三)西方的科学价值观
第2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文化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
        (一)制度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第3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一、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
        (一)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
        (一)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三、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
        (一)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第4章 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轨迹和内在逻辑
    一、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点
        (一)始终与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紧密相联
        (二)“科学”与“技术”混淆并存且“重术轻学”
        (三)重科学的工具性而轻科学精神
    二、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主要轨迹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三、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内在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促进了科学价值观的演变
        (二)科学价值观的演变渗透了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精神
        (三)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观照了救亡图存的科学诉求
第5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立场和当代启示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一)坚定人民立场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
        (二)坚持唯物史观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正确出路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当代启示
        (一)科学价值观的成熟与完善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二)正确科学价值观的树立必须经过理论与实践教育
        (三)科学的精神价值观需要进一步培育与强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2)《周易时论合编》易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学术史回顾
        (一) 《周易时论合编》研究现状
        (二) 方以智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学术创新与研究不足
第一章 《周易时论合编》作者及征引书目
    第一节 《周易时论合编》成书语境
        一、政治背景
        二、思想语境
        三、自然科学状况
    第二节 方孔炤、方以智与方氏家风
        一、桐城方氏家风
        二、方孔炤: 《时论》之创立者
        三、方以智: 《时论》之完成者
    第三节 《周易时论合编》版本、征引文献
        一、《周易时论合编》卷数
        二、《周易时论合编》版本
        三、《周易时论合编》征引着作
第二章 《周易时论合编》成书过程
    第一节 《时论》之思想渊源
        一、方学渐“性善”哲学:至善不落有无
        二、方大镇的“《易》贵时用”思想
        三、黄道周象数易学
        四、王宣的河洛易学思想
    第二节 方孔炤编着《周易时论合编》
        一、会通家传易学时期
        二、会通象数易学时期
        三、桐城研《易》时期
    第三节 方以智编定《周易时论合编》
        一、方以智等编撰《周易时论合编》
        二、《周易时论合编》征引方以智着作
        三、《周易时论合编》与方以智的思想关联
第三章 “时论”之义理阐释: 善用惟时,时义大成
    第一节 “时论”之义涵
        一、随时拾薪,以供薪举火
        二、圣人因天用天、因时觉世
        三、天下随时,有开必先
        四、以六虚之归环中者,时也
    第二节 “时”之儒学发微
        一、时之儒学溯源
        二、时序: 雨旸燠寒风来备
        三、时乘: 统御同时
        四、时义: 藏密于前用
    第三节 “时”之经世义涵阐发
        一、时行: 入民善动
        二、时中: 乘时中节
        三、时用: 因时制用
    第四节 环中寂历,善用惟时
        一、治历明时,随时而息
        二、四分用三,冬炼三时
        三、《易》贵善用,善用惟时
第四章 “时论”之象数阐释:午会之时,乘一贯也
    第一节 “午会之时”的内涵
        一、“午会之时”提出的历史语境
        二、午会之姤: 一阴滋生,小人道长
        三、午会圣人,制度礼乐,以烹养万世
    第二节 “午会之时”义涵发微
        一、向明而治,继明照四方
        二、阳统阴阳,居贤善俗
        三、以立统泯,多识一贯
    第三节 “乘一贯”思想的实现
        一、寂历同时: 形上与形下的兼顾
        二、顿渐同时: 先后天功夫的统一
        三、《易》贯费隐: 交轮一贯的实现
第五章 “寂历同时、一在二中”的本体论
    第一节 寂历同时的理论建构
        一、寂历同时: 寂然在历然中
        二、一在二中: 大一在大二中
        三、绝待在对待中
    第二节 不落有无的太极观
        一、“无极而太极”说
        二、太极不落有无
        三、至理藏于物理
        四、全图皆太极
    第三节 先天在后天中
        一、先后天八卦图
        二、先后并用,圣人随时发明
        三、先天不能不后天
        四、先在后中,止有善用
    第四节 贞悔卦的交轮、统辨
        一、公因在反因中
        二、交轮几
        三、统辨、互根说
第六章 “两间皆易”的易象观
    第一节 《周易时论合编》之周易观
        一、《周易》新诠
        二、《易》合理气象数,为费隐一贯之书
        三、蓍龟守《易》,藏大于小
    第二节 “虚空皆象数”
        一、“四无”之弊
        二、虚空皆象数
        三、象数即虚空
    第三节 河洛象数,为一切生成之公证
        一、《图》《书》一也
        二、图书一理,皆是易道
        三、中五,用三藏一旋四
        四、五合互藏说
第七章 “博约同时”的格物说
    第一节 “下学即上达”格物说
        一、藏悟于学,下学上达
        二、以物观物,交格交贯
        三、博约同时,一多相贯
    第二节 即费知隐
        一、即费知隐
        二、即质知通
        三、象数征理
    第三节 “圣人体天宰天”的文明观
        一、五行尊火
        二、文即质
        三、藏罕于雅
第八章 “顿渐同时”的功夫论
    第一节 善体,在“遏恶扬善”之善用中
        一、“四无”与“四有”之争
        二、先后并建,顿渐同时
        三、至善,在为善去恶中
        四、贞一,以善天下之动
    第二节 “戒惧”功夫论
        一、理其情,而“情即性”
        二、戒惧即飞跃
        三、《易》官天继善、各正性命
        四、全《易》,无非教学,无非圣功
    第三节 礼者,卫道之藩、居身之舆
        一、礼者,天所秩而用于人
        二、《易》《礼》不二
        三、礼者,安上下、合外内
结语
    一、《周易时论合编》之会通特色
    二、乘一贯、集大成的目标
    三、儒学立场和经世致用之指向
    四、《周易时论合编》的易学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周易时论合编》藏本问题
    附录二 周易时论合编之版式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儒家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中学数学教育的影响 ——开设儒学与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儒家教育思想
    1.1 儒家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1.1.1 儒家思想的起源
        1.1.2 儒家思想的发展
    1.2 儒家教育思想的内容
        1.2.1 教育目的
        1.2.2 教育的对象
        1.2.3 教学方法
2 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2.1 我国数学教育发展的历程
        2.1.1 我国古代数学教育发展深受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
        2.1.2 我国近代数学教育发展
    2.2 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
        2.2.1 我国当前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2.2.2 我国数学教育的最新发展
3 儒家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数学教育的积极影响
    3.1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教学方法对我国当今数学教育方法的影响
        3.1.1 启发诱导
        3.1.2 精讲多练
        3.1.3 循序渐进
    3.2 儒家教育思想与我国当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
        3.2.1 数学抽象
        3.2.2 逻辑推理
        3.2.3 数学建模
        3.2.4 数学运算
        3.2.5 直观想象
        3.2.6 数据分析
4 开设以儒学与数学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的可行性探讨
    4.1 数学考查加大了对数学文化的渗透
        4.1.1 2018-2020年高考题中数学文化试题统计
        4.1.2 高考试题中以数学文化为背景材料的试题评析
    4.2 创建传统文化主题儒学特色高中的需求
        4.2.1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需求
        4.2.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需求
    4.3 儒学与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开设的探讨
        4.3.1 调查问卷的设计背景
        4.3.2 调查问卷的开展形式
        4.3.3 调查问卷研究方向
        4.3.4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4.4 儒学与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规划
        4.4.1 儒学与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规划
        4.4.2 儒学与数学文化校本课程课堂实施计划
        4.4.3 儒学与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具体落实——以“圆周率”的教学为例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明清教材专门研究
        二、教材(教科书)有关研究
        三、教材文本有关研究
        四、研究评价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明清教材的嬗变与发展
    第一节 明清思想流变与教材发展
        一、程朱理学为宗与教材
        二、陆王心学崛起与教材
        三、颜元实学涌现与教材
    第二节 明清的文教政策与教材发展
        一、教材体系的界定与增编
        二、官学教材成为知识权威
        三、书院派特色教材的兴起
        四、蒙学教材学科式发展
        五、教材集成与训诂考订
第三章 明清教材概览
    第一节 明清教材概览(上):官学教材
        一、经义类教材
        二、律政类教材
        三、礼制类教材
        四、告诫类教材
        五、文体类教材
        六、军事类教材
        七、科技类教材
    第二节 明清教材概览(中):书院教材
        一、讲求理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二、讲求心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三、以实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四、考据学派书院的特色教材
    第三节 明清教材概览(下):蒙学教材
        一、基础识字类教材
        二、伦理规范类教材
        三、名物典故类教材
        四、诗歌作文类教材
        五、数理科技类教材
第四章 明清教材的知识体系
    第一节 关于历史与人文的知识:人物及其事件文本
        一、鲜活的人物:以《三字经》、《千字文》为例
        二、具体的事件:以《幼学琼林》、《龙文鞭影》为例
        三、文化的标识:以《二十四孝图说》、《为善阴骘》、《孝顺事实》为例
    第二节 关于思想与义理的知识:论着与经义文本
        一、直抒义理:以《三字经》、《小儿语》、《续小儿语》为例
        二、官修权威:以《五经大传》为例
        三、名家导读:以《四书大全》为例
        四、博览众家:以《性理大全》为例
        五、经世致用:以《武经七书》、《孝经》、《说苑》为例
    第三节 关于生存与生活的知识:律法与礼制文本
        一、行为样本:以《弟子规》为例
        二、角色规则:以《皇明祖训》为例
        三、生存法则:以《大明律》、《大明会典》、《明大诰》为例
    第四节 关于审美与文体的知识:诗词与文体文本
        一、创作与审美启蒙:以《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增广贤文》为例
        二、诗词大会:以《千家诗》、《神童诗》、《唐诗三百首》为例
        三、能臣作文:以《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书文》为例
        四、文豪经典:以《唐宋八大家文钞》、《古文观止》、《文章辨体》为例
    第五节 关于科学技术的知识:科技与数理文本
        一、天文地理:以《千字文》、《三字经》、《畴人传》为例
        二、渔林制造:以《幼学琼林》为例
        三、数理科学:以《九章算术》、《数理精蕴》为例
第五章 明清教材的文本特征
    第一节 丰富展现:基于生活应用的百科读物
        一、凭借丰富走向整全的生活
        二、凭借丰富走向生动的实践
        三、凭借丰富走向意义的生成
    第二节 朴素说理:基于百家之言的启蒙与建构
        一、错落有致——基于个体心理成长的内容布局
        二、言之有理——基于百家之言的历史论证
    第三节 诗性表达:基于诗词歌赋的文化隐喻
        一、律对与诗词:创造的空间
        二、比兴与典故:隐喻的展现
第六章 透析:来自明清教材文本的启示
    第一节 教材文本“基因”:活性知识
        一、基因链之一:知识存量
        二、基因链之二:表达呈现
        三、基因链之三:接受逻辑
    第二节 教材价值拓展:何以超越
        一、价值超越的核心:客体价值
        二、价值超越的藩篱:教学生态
        三、价值超越的逻辑:认知建构
    第三节 “教育性”落地图景:本土化
        一、语言风格:文以载道
        二、文本扩展:由博返约
第七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主要观点
        一、明清教材是明清时期传统文化的集中表达
        二、明清教材展示了理想教材的基因模型
        三、明清教材文本教育性的现实价值
        四、明清教材的时代局限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存在的不足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明清官学主要教材目录
附录2:明清书院主要特色教材目录
附录3 :明清表蒙学主要教材目录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5)从“中国古代有无数学”之辩究思中国古代数学的核心理念及历史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与评论
        (一)“中国古代有无数学”争论的相关文献
        (二)中国古代数学的一般研究文献
        (三)中国古代数学理念价值的研究文献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特色
        (二)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有无数学”的争论及其影响
    一、“中国古代有无数学”之辩的背景研究
        (一)“中国古代有无数学”问题的提出
        (二)“中国古代有无数学”的相关研究
    二、“中国古代有无数学”之辩的代表性观点
        (一)刘钝:有体有学
        (二)吴国盛:有术无学
        (三)两种观点的差异性和合理性
    三、“中国古代有无数学”争论的影响
        (一)引发对中国古代数学理念的思考
        (二)引发对中国古代数学价值的思考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中国古代数学的核心理念
    一、实用理性:观念前提
        (一)实用是中国古代数学的存在前提
        (二)实用理性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观念
    二、天人合一:观念基础
        (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数学的思想观念
        (二)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数学的理论基础
    三、格物致知:思维方式
        (一)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数学的数学内涵
        (二)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逻辑方法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中国古代数学的历史价值及当代意义
    一、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
        (一)构造性
        (二)机械化
    二、中国古代数学的历史价值
        (一)数学发展的算法化倾向
        (二)数学研究的史证化趋势
    三、中国古代数学的当代意义
        (一)以史为镜,正视中国古代数学
        (二)以史为脉,展望数学当代发展
        (三)以史为体,增强中国文化自信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晚明儒学与科学的互动 ——以徐光启实学思想的构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四、论文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晚明儒学与科学互动的开端
    第一节 儒学中的实学传统
        一、通经之实学
        二、修德之实学
        三、经世致用之实学
    第二节 经世致用实学思潮的兴起
        一、实学思潮兴起的内外因探察
        二、经世致用上升为实学思潮的核心
    第三节 实学转型对西方科学的接引之功
        一、开辟空间之功
        二、搭建桥梁之功
        三、推动传播之功
    小结
第二章 徐光启实学与西学互动基础的奠定
    第一节 文化环境与徐光启早期实学品格的积累
        一、家庭文化环境与徐光启实学思想的陶冶
        二、儒学教化作用与徐光启实学思想的积淀
        三、结社文化环境与徐光启实学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徐光启早期着作中的实学因子
        一、《毛诗六帖讲意》与《诗经传稿》简介
        二、通经中的审慎考据
        三、修德相关的思想继承
        四、经世致用思想的初步显露
    第三节 徐光启与西人、西学的早期互动
        一、徐光启与西人、西学的交往
        二、以实学的态度审视西学
    小结
第三章 《几何原本》与徐光启实学内核的确立
    第一节 实学传统中的明代算学
        一、新增算学书籍数量较多
        二、算学教育普及范围日广
        三、算学地位缓慢隐性上升
    第二节 《几何原本》“四进三止”的翻译历程
        一、由器物扩展为知识的首次翻译尝试
        二、以知识扩大声望的第二次翻译
        三、心有余力不足的第三次翻译尝试
        四、内容形式全面展现的第四次尝试
    第三节 《几何原本》的“不用”与“众用”
        一、西方传统中的《几何原本》之“用”
        二、徐光启选择、调整后的《几何原本》之“用”
    第四节 度数之学在徐光启实学思想中内核地位的确认
        一、正本清源:为度数之学进入实学内核扫除障碍
        二、贵义重证:为度数之学进入实学内核提供方法保障
        三、拓用旁通:为度数之学进入实学内核搭建内容框架
    小结
第四章 度数旁通与徐光启实学框架的搭建
    第一节 徐光启的“度数之学”
        一、《几何原本》中的“几何”与“度数”
        二、徐光启选用“度数之学”的原因
    第二节 徐光启“度数旁通十事”的思想来源
        一、“度数旁通十事”的中国古代算学思想来源
        二、影响“度数旁通十事”形成的西方数学思想来源
    第三节 徐光启“度数旁通十事”的特点
        一、融汇古今中西的内容确立
        二、依据国情国势的次第开展
        三、依托友人门徒的补充推广
    小结
第五章 富国强兵与徐光启实学实践的展开
    第一节 度数之学与徐光启对勾股“义”的增补
        一、《测量法义》中的度数之“义”
        二、《测量异同》中对中西测量的比较
        三、《勾股义》中对勾股之“义”的系统总结
    第二节 《泰西水法》与徐光启农学知识的更新
        一、水利与徐光启重农富国思想的结合
        二、勾股测望与水利兴修
        三、《泰西水法》对西方农业水利知识的引进
    第三节 火炮、铳城与徐光启军事实学技术的引进
        一、中国古代算学与军事实学的结合
        二、度数之学与徐光启对西洋火炮、铳城的认识
        三、徐光启对西洋火炮的引进和仿制
    小结
第六章 崇祯改历与徐光启实学构建的逻辑完成
    第一节 明朝《大统历》沿革
        一、《大统历》的制订与修正阶段
        二、《大统历》的守成与僵化阶段
        三、《大统历》的弊端爆发及历学研究的复兴阶段
    第二节 崇祯改历之前徐光启的历学积累
        一、对中西历算知识的不断了解
        二、对治历仪器的知识学习和操作运用
        三、对中西历学理论的接触
    第三节 崇祯改历中徐光启的实学实践
        一、对西方宇宙论和历学基础理论的引入
        二、度数之学在历法修订中巨大功用的彰显
        三、对西方历法测量仪器的介绍与制造
    第四节 文化张力下徐光启实学的逻辑完成
        一、徐光启崇祯改历设想与成果之间的“矛盾”剖析
        二、历学西化:中西比较后的必然选择
        三、“会通”为名:应对历学中文化张力的圆融举措
    小结
第七章 晚明儒学与科学关系总论
    第一节 晚明儒学与科学的关系表现为良性互动
        一、即时呈现方面:晚明儒学与科学多层面的互有调适
        二、后世影响层面:近代科学的扎根与儒学的近代转型
    第二节 儒学与科学互动视野下“经世致用”再思考
        一、经世致用的类型划分
        二、后世偏颇理解经世致用的原因及反思
    第三节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我国小学数学双基教学的发展 ——基于历史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数学双基教学本质研究
        一、数学双基教学的概念界定
        二、数学双基教学的特征研究
    第二节 数学双基教学历史研究
        一、我国数学教学历史研究
        二、数学双基教学的发展研究
第三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思路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历史分析法
        二、路径依赖分析法
        三、系统论方法
第四章 双基教学思想之萌芽(春秋-汉代)
    第一节 春秋战国重视“正名”的数学教学思想
        一、正名理论的主要思想
        二、正名理论与数学概念
        三、从“概念范畴”看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第二节 汉代强调“术”的数学教学思想
        一、从《九章算术》体例看“术”
        二、从《九章算术》内容看“术”
        三、从早期数学着作看中西方数学传统的差异
    第三节 重视“正名”与“术”的传统数学教学
        一、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
        二、传统考试文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基教学体系之创立(隋唐-宋元)
    第一节 重视“明数造术,详明术理”算学教学体系的形成(隋唐时期)
        一、算学教学师生观:博士、助教与学生
        二、算学教学目的:“明数造术,详明术理”
        三、算学教学内容:以《算经十书》为主
        四、算学教学方法:讲经诵经和自学辅导相结合
        五、算学教学评价:国子监考试
    第二节 以“三舍法”为特征的算学教学体系的完善(宋元时期)
        一、算学师生观:博士、学正、学录、学谕等和三舍生
        二、算学教学内容:《算经十书》活字印刷本
        三、算学教学评价:“三舍法”
        四、私学中的数学教学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双基教学制度之成型(1904-1952 年)
    第一节 体现“双基”本质的近代第一个学制
        一、《奏定初等/高等小学堂章程》算术科目之形成
        二、体现“双基”本质的教育要义
    第二节 数学教学“限度”与“知识”“技能”维度的提出
        一、《小学算术科课程纲要》之形成及其修订
        二、数学教学“限度”的提出
        三、数学教学“知识”和“技能”目标维度的首次提出
        四、数学教学“基本知识技能”的首次提出
    第三节 规定“双基”范畴的建国后第一个统一的数学教学大纲
        一、《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之形成
        二、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范畴的首次规定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时代背景下双基教学之创新(21世纪初)
    第一节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
        一、“三维目标”的提出
        二、小学数学教学从“双基”到“三维目标”
    第二节 从“双基”到“四基”
        一、“四基”的提出
        二、小学数学教学从“双基”到“四基”
    第三节 从“双基”到“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提出
        二、小学数学教学从“双基”到“核心素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双基教学演进路径分析
    第一节 双基教学路径发展分析
        一、双基教学路径发展阶段
        二、双基教学路径发展规律
    第二节 双基教学路径原因分析
        一、“初始条件”促动路径发生
        二、“稳定网络结构”推进路径强化
    第三节 双基教学路径依赖实例分析
        一、双基教学是1952 年学习前苏联才开始形成的?
        二、“三维目标”只是提法创新?
第九章 研究结论、讨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春秋汉代注重“正名”和“术”的传统数学教学思想的形成标志着双基教学思想的萌芽
        二、隋唐时期“明数造术,详明术理”算学教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双基教学体系的创立
        三、1952年教学大纲“基本数学知识、技能”的提出标志着双基教学制度的成型
        四、21世纪初数学教学“三维目标”“四基”和“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双基教学的创新
    第二节 讨论
        一、我国小学数学双基教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二、“四基”“核心素养”是双基教学基础上的创新
        三、双基教学的发展是路径依赖影响下的动态变迁过程
    第三节 建议
        一、数学教学应注重双基教学优良传统的继承和超越
        二、数学课程建设应基于“双基”并发展“四基”“核心素养”
        三、数学教学实践应重视学生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古籍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汉译《几何原本》对晚明科技发展的影响(1607-164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晚明学人翻译《几何原本》的背景
    第一节 实学思潮的兴起
        一、晚明社会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二、晚明实学思潮的兴起
    第二节 “学术传教”策略的实施
        一、传教士入华传教
        二、“学术传教”策略的实施
第二章 《几何原本》的翻译与推广
    第一节 徐光启与利玛窦翻译《几何原本》的原因
        一、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契机
        二、利玛窦翻译《几何原本》的缘由
    第二节 晚明学人对《几何原本》的翻译
        一、瞿太素翻译《几何原本》第一卷
        二、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前六卷
    第三节 晚明学人对《几何原本》的推广
        一、晚明学人对《几何原本》的宣传
        二、晚明学人对《几何原本》的应用
第三章 汉译《几何原本》对晚明科技出版的影响
    第一节 汉译《几何原本》推动科技书籍的翻译工作
    第二节 科技书籍对汉译《几何原本》中名词术语的借鉴
        一、《圆容较义》中的名词术语
        二、《比例规解》中的名词术语
        三、《几何要法》中的名词术语
        四、《测量法义》中的名词术语
    第三节 科技书籍对汉译《几何原本》中几何原理的借鉴
        一、《测量异同》中的几何原理
        二、《勾股义》中的几何原理
        三、《西法神机》中的几何原理
        四、《测量法义》中的几何原理
第四章 汉译《几何原本》对晚明学人科技思想及科技实践的影响
    第一节 对晚明学人科技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对晚明学人科技实践活动的影响——以徐光启为例
        一、《除蝗疏》对逻辑思维的提倡
        二、《甘薯疏》对实证精神的推崇
        三、《崇祯历书》对客观规律的重视
    第三节 为晚明培养一批优秀的数学人才
第五章 汉译《几何原本》的历史价值及其传播的局限性
    第一节 汉译《几何原本》的历史价值
    第二节 汉译《几何原本》传播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国近代知识观念和知识结构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独创性
第一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知识观念与知识结构(1840-1860年)
    第一节 鸦片战争时期的知识观念
        一、社会生态和传统知识观念的变化
        二、有关西方知识的观念及其对中西学术关系的界定
    第二节 鸦片战争时期的知识结构
        一、传统知识结构的近代化改变
        二、西方知识的传入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知识观念与知识结构(1861-1894年)
    第一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知识观念
        一、对西方知识观念的认识
        二、中西学术关系的界定
    第二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知识结构
        一、传统知识结构的变化
        二、西方知识输入的主要路径
        三、西学知识的主要类型
        四、中西知识结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时期的知识观念与知识结构(1895-1910年)
    第一节 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时期的知识观念
        一、社会变化及其知识支持
        二、中西学术关系的界定
        三、传统知识观念的变化
        四、国粹运动及其西方化本质
    第二节 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时期的知识结构
        一、传统知识结构
        二、《经世文编》系列中的知识结构
        三、西方知识的输入路径
        四、西方具体门类的知识输入及其特点
        五、中西知识的总体结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初期的知识观念与知识结构(1911-1919年)
    第一节 民国初期的知识观念
        一、社会变化及其对知识的需求
        二、对西方知识观念的认识
        三、在西方学理观照下的中学知识观念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知识结构
        一、西方知识的输入路径及其特点
        二、中西知识的总体结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传统知识的近代境遇及其当代重建:兼结语
    一、中国古代的知识观念
    二、中国古代知识观念的近代境遇
    三、中国古代的知识结构
    四、中国古代知识结构的近代境遇
    五、传统知识的当代重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10)明清之际东传科学与儒家天道观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利玛窦对儒家天道观理解的前见
    第一节 利玛窦来华前的精神与境
        1. 基督教人文中理性与信仰的张力
        2. 利玛窦时代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第二节 耶稣会简介
    第三节 利玛窦教育背景中的知识框架
        1. 童年和少年的知识经历
        2. 加入耶稣会前后的知识经历
        3. 利玛窦的记忆法及在华的应用
        4. 丁先生对利玛窦的科学塑造
        5. 动身来华途中的知识经历
        6. 利玛窦来华前的知识积累总结
第二章 利玛窦来华后知识结构的体现与应用的一个案例
    第一节 《山海舆地全图》之前
        1. 范礼安钦点利玛窦来华传教
        2. 利玛窦对中国文化的初次印象
    第二节 利玛窦世界地图的风采
        1. 利玛窦第一版世界地图的绘制缘起
        2. 利玛窦世界地图的版本及影响
    第三节 由浑天说的比喻而引发的问题
    第四节 浑天说思想的形成及其儒家文化元素
        1. 浑天说思想的初期形成要素
        2. 张衡浑天说的要点及思想
    第五节 浑天说与儒家经典中天道观的融合与协调
        1. 陆绩对浑天说论证中的儒经模式
        2. 葛洪对浑天说论证中的儒家文化元素
        3. 朱熹新浑天说中的理学注入
    第六节 利玛窦世界地图中的地球观及天文内容详解
        1. 利玛窦的地球观
        2. 世界地图的作图原则及地球经纬度的标示
        3. 两种测量地理纬度的方法
        4. 直观演示天球和地球的关系的《天地仪图》
        5. 亚里士多德的固体同心球的宇宙体系的介绍
        6. 介绍四元行及气之三际说
        7. 日食、月食图及其说明
        8. 《范天图》及绘制节气线的方法
第三章 《天主实义》中利玛窦对儒家天道观的理解与调适(Ⅰ)
    第一节 《天主实义》成书背景及其对儒学的整体理解
        1. 《天主实义》成书背景
        2. 利玛窦对儒学的定位及综合理解
        3. 《天主实义》成书时间考
    第二节 利玛窦对儒家天道观调适的原则
    第三节 天主的移植及其文化意义
        1. 天主是天地万物的主宰
        2. 天主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
        3. 天主唯一性的论证
        4. 利玛窦对天主论证的文化意义
    第四节 利玛窦对宋明儒学天道观的批评与改造
        1. 对佛家、道家本体论的批评
        2. 对宋儒“太极”说的界定和批评
    第五节 天主的嫁接:“吾天主,乃古经书所称上帝也”
第四章 利玛窦对儒家天道的理解与调适(Ⅱ)
    第一节 利玛窦对“性”的规定与调适
        1. 对“性”及“人性”的规定
        2. 对天主赋性论的解释与论证
        3. 对儒家复性说的质疑与拒斥
        4. “良善”与“习善”的区分对儒学思想的意义
    第二节 利玛窦论“为己之学”
        1. 论学及认识事物的机制与过程
        2. 对儒家仁学的补充与改造
    第三节 对儒家“万物一体”命题的分析与拒斥
        1. 儒家“万物一体”命题的内涵
        2. 对“万物一体”的误读及拒斥
第五章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
    第一节 观象授时之儒家文化功能的延伸
        1. 沟通天人及体察天道
        2. 《论语》案例:“历数”与为政及知命的关联
    第二节 礼与政皆以天道为根本
    第三节 孔子以历书考察礼的案例分析
    第四节 儒家天算观念中改正朔的文化意义
    第五节 司马迁儒家天道观念中对律历的看法
    第六节 司马迁之后诸名士对天文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的素描
    第七节 周易象数与历法的关联性案例:《大衍历》历议解析
    第八节 欧阳修、程颐对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的理解
        1. 欧阳修对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的理解
        2. 程颐对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的理解
第六章 关于程朱格物穷理的几点解析
    第一节 二程从穷理知天道到穷致物理
    第二节 对自然的格物穷理在二程理学思想中的位置
    第三节 二程体察天道的两种方式
    第四节 朱子的“格物致知”补传及其说明
        1. 朱子的“格物致知”补传
        2. 朱子“格物致知”补传的说明
    第五节 朱子格物学说中的知识主义取向及问题
        1. 朱子格物学说中的知识主义取向
        2. 知识与道德:儒学框架内的一种相互协调
        3. 与徐光台先生商榷:自然知识在朱子格物穷理中的地位问题
    第六节 儒家传统中知识论元素的两点说明
        1. 早期儒经中的天算知识
        2. 朱子对孔子“游于艺”观念的解析
    第七节 朱子格物致知实践中的天文历法研究
        1. 朱子对历法的研究
        2. 朱子的天文思想
第七章 《几何原本》与格物穷理
    第一节 中国传统数学的儒家文化源头及功能
    第二节 《几何原本》的翻译过程和目的
        1. 《几何原本》的翻译过程
        2. 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目的
    第三节 徐光启对《几何原本》的“艺用”定位
    第四节 徐光启对《几何原本》的形式思维方法的定位
    第五节 徐光启之格物穷理之学中的儒家传统象数观的变迁
        1. 儒家传统象数的含义
        2. 中国古代数学的象数学传统
        3. 徐光启所领悟的东传科学的象数观
第八章 从《几何原本》至《崇祯历书》的中西天算会通
    第一节 《几何原本》之后的数学会通
        1. 徐光启的数学会通工作
        2. 李之藻的数学会通工作
    第二节 《崇祯历书》之前的东传天文学会通
        1. 利玛窦的《乾坤体义》
        2. 阳玛诺的《天问略》
        3. 熊三拨、徐光启合着的《简平仪说》
        4. 熊三拔、周子愚合着的《表度说》
    第三节 《崇祯历书》编修过程中的几个文化因素
        1. 西法改历先声中的中西科学比较
        2. 徐光启改历筹划中的有关文化方针
        3. 改历过程中的中西历法斗争及其文化因素
第九章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的研究及其儒家天道观
    第一节 薛凤祚正弦法原和《崇祯历书·大测》的关系
        1. 邓玉函之《大测》中的正弦法原
        2. 薛凤祚之《历学会通》中的正弦法原
        3. 薛凤祚正弦法原和《大测》的基因相似性与变异性
        4. 薛凤祚对《大测》的会通特征
    第二节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的选要和重构
        1.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的选要基调定位及选要文本的来源
        2.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日躔历指》的选要和重构
        3.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月离历指》的选要和重构
        4. 本节结语
    第三节 明末清初东传科学与薛凤祚的天道观
        1. 天道有定数之双层含义
        2. 自然的客观性和性命观的神秘性之比重问题
        3. 性命观的神秘性对自然的客观性之制约作用
        4. 自然的客观性对性命观的神秘性的制约作用
        5. 本节结语
第十章 游艺对儒家天道观的诠释和构建过程
    第一节 《前集》内容简介及卷一吸收西学的考证
    第二节 游艺天道观中西方天文学和儒家天文的互释与评析
        1. 中西天文学的关联与互释
        2. 西方天文学对儒家天文概念的界定和评析
    第三节 游艺天道观中的儒家文化意蕴
        1. 游艺天道观中的两重治历思想
        2. 游艺天道观中的儒家星象政治学之双层意蕴
        3. 游艺天道观中对西学解释的儒学前提
        4. 西方科学知识为儒家性命文化服务的一个案例
    第四节 游艺对儒家天道观的多维诠释和构建
        1. 中学与西学的探讨和交流
        2. 自然现象的物理解释
    第五节 游艺对“科学”和“伪科学”的划界
        1. 对天文观测和吉凶占候的划界
        2. 对地理观察和风水堪舆的划界
        3. 对“科学”之“数”和吉凶祸福之“数”的划界
        4. 对“科学”和“伪科学”划界的不彻底性
        5. 划界的思想基础和目的
        6. 本节结语
论文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我国古代数学的思想特色(一)经世致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D]. 蒋飞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周易时论合编》易哲学思想研究[D]. 许伟. 山东大学, 2021(12)
  • [3]儒家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中学数学教育的影响 ——开设儒学与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的可行性研究[D]. 杨旭东. 西南大学, 2020(05)
  • [4]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D]. 刘爱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5]从“中国古代有无数学”之辩究思中国古代数学的核心理念及历史价值[D]. 熊易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6]晚明儒学与科学的互动 ——以徐光启实学思想的构建为中心[D]. 王静. 山东大学, 2018(11)
  • [7]我国小学数学双基教学的发展 ——基于历史研究视角[D]. 陈近.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8)
  • [8]汉译《几何原本》对晚明科技发展的影响(1607-1644)[D]. 李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5(01)
  • [9]中国近代知识观念和知识结构的演进[D]. 傅荣贤. 黑龙江大学, 2015(03)
  • [10]明清之际东传科学与儒家天道观的嬗变[D]. 王刚. 山东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中国古代数学的思想特点(一)应用于世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