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非裔美国小说初探

20世纪非裔美国小说初探

一、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初论(论文文献综述)

陈亚[1](2021)在《亚历克斯·哈利小说《根》非虚构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77年,美国国家书籍奖金委员会把“历史特等奖”授予了哈利的小说《根》,用以表彰他的这本“非虚构历史作品”。近三十年以来,西方学术界对《根》是否是一部严格意义的非虚构小说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人们对这部作品文体性质的探讨已经远远超过了对作品内容本身的关注。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具体文本的分析,全面的描述和考察《根》非虚构写作技巧,并揭示《根》的非虚构书写对文体审美以及美国黑人历史的再现做出的尝试与努力。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亚历克斯·哈利其人其作,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从“非虚构”一词的历史由来入手,结合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个案分析等方式,对非虚构写作的特征进行理论探索。通过解读美国黑人文学中典型的非虚构文学作品,梳理美国黑人文学中“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脉络,概述美国黑人文学非虚构写作的特征。第二章在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文本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从书写层面对《根》的非虚构写作策略进行分析。并结合其语言的历史性、意象化特征,探讨《根》非虚构语言的文体价值。论文认为《根》的历史语言整体上不具有侵入性,语言逻辑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其意象化语言体现了作者对“修辞与真实并存”这一命题的思考。第三章从历史记忆、历史人物、社会空间三个角度探究文本再现美国建制性种族歧视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小说中呈现出从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演变之态,并且最终成为了美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运转的基础。第四章从非虚构文学与美国黑人文学的角度,探究《根》非虚构书写的价值与意义。结语部分总结全文,阐述《根》非虚构写作对思考当下美国复杂的族裔问题的现实意义。《根》的非虚构写作策略的背后,暗含着作者亚历克斯·哈利对历史语言、历史叙事的思考。非虚构历史语言具有想象性、隐喻性等主观性因素,但是它能够真实再现黑人历史实在;非虚构历史叙事是还原美国建制性种族歧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对黑人历史、黑白关系的主观建构。

王卓欢[2](2020)在《科尔森·怀特黑德小说黑人抗争书写研究》文中认为科尔森·怀特黑德(1962~),美国黑人文学后种族时代的代表作家之一,《地下铁道》使他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第一位凭借同一部小说擒得美国图书奖最佳小说奖(2016)和普利策文学奖(2017)这两项大奖的小说家,并因此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对种族问题的讨论依然是后种族时代的美国黑人作家最重要的书写内容。诸多评论家一致认为,后种族时代的美国处于少数族裔和白人混合却不平等的状态,种族问题不再简单表现为显而易见的种族歧视,却转变为通过尊重少数族裔的异质性来达到证明不公平机制的合理性之目的,它反映在个人的行为上、固化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这种所谓的“尊重”并不是对黑人作为“人”的尊重,而是对黑人拥有特殊肤色的表面化的尊重,因此后种族时代的种族问题变得更加隐晦、复杂和棘手。面对种族问题表现形式的变化,怀特黑德坚持以创作革新的方式进行反映和讨论。怀特黑德所作之六部小说具有一贯性,在尊重和继承黑人文化、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关注美国黑人的人生境遇、心理状态和种族关系,对黑人抗争书写进行再创造。他运用反讽、戏仿等叙述方法,通过不同背景、层面探讨种族问题,不再局限于公式化的结论,将黑人的抗争置于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中,不断从历史中挖掘关于未来的可能性,最后再落实于现在的抗争行为中,突出黑人抗争种族主义的意义。关于怀特黑德小说的抗争书写研究,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对怀特黑德及其作品做了简单的介绍,综述了怀特黑德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表明了研究意义和目的。接着对黑人文学传统中的抗争书写进行梳理、并界定了后种族时代的含义。论文的第一章论述怀特黑德小说中黑人抗争需具备的思想要素。怀特黑德对黑人的思想关照,无疑延续了黑人文学对黑人传统和认知能力的重视;另一方面,出于对种族主义形式变化的认识,黑人自身的思想基础成为了后种族时代黑人认识自我、保障生存发展的根本条件。因此,小说人物精神之源泉大多来自于黑人的历史、文化、传统、群体和教育等自身因素。第二章探讨怀特黑德小说中黑人抗争的必要性、群体性等特点。小说中,怀特黑德论证了黑人抗争种族主义的必要性,只有抗争才有可能改变种族主义的生存现状;强调群体性,认为黑人抗争只有在领袖的指引和群体的支撑下才能不断壮大、发展,不能寄希望于白人种族主义者的转变和善心。第三章探讨怀特黑德小说中黑人抗争的书写特点。怀特黑德的小说在叙述上其实是对白人话语下黑人历史书写的戏仿和重新思考,叙事特征可归纳为颠覆与发展,从向内性和普遍性等方面概括怀特黑德小说中黑人历史话语建构下的黑人抗争的书写特点。论文结语指出,怀特黑德的小说不仅是黑人群体的生存哲学,也是对世界范围内弱势群体的命运的思考。

彭周静[3](2020)在《黑人女作家赫斯顿创作研究》文中指出佐拉·尼尔·赫斯顿(1891-1960)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坛的领军人物之一,也是“哈姆莱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黑人女作家。美国的黑人一开始并没有获得文学话语权,传统美国小说中关于非裔美国人的描写往往带有悲剧色彩,大部分小说所刻画得也都是关于黑白人混血儿的,赫斯顿在黑人文学和妇女文学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美国20世纪50-60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及新妇女运动的勃发,美国学术界在70年代也开始了一场“赫斯顿复兴”,由此,赫斯顿的作品跻身到美国经典文学作品中,赫斯顿如今已成为美国大学课堂必读的非裔美国妇女作家之一。赫斯顿作为美国社会与文化中具有双重边缘身份——黑人和女性的作家,其创作活动具有多重重要意义。在美国黑人文学、文化刚起步的时代,赫斯顿有自己的独特追求,作品主题多样,在以表现种族歧视和种族对抗为主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中,赫斯顿的文学创作主题与其他人不同,具有超前性。首先,她选取的是从普遍的人的角度关注黑人的生存及黑人民众的精神特质。其次,在黑人女性逆来顺受的时代,她的创作对女性的生存,尤其是婚姻家庭中的两性关系进行了重点关注;对黑人女性的觉醒进行探索,写出了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增长,塑造了寻找自我、积极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黑人女性形象。与其他黑人作家相比,赫斯顿更加关注黑人女性的生活状况及其自我价值的追寻,这在她的两部长篇小说《约拿的葫芦蔓》、《他们眼望上苍》及其他作品中都有体现。其中,《他们眼望上苍》刻画了一个积极的黑人女性形象——主人公珍妮,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寻找自我,并最终实现了自我。这部小说后来被誉为第一部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作品。此外,作为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对黑人民俗文化研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作家,赫斯顿深刻认到黑人文学要发展必须要植根于黑人的文化传统之中,她对黑人民间文化和宗教兴趣浓厚,花了多年时间收集黑人民间文化,挖掘黑人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阐扬他们独立、自由、平等,热情、积极的个性特质,塑造向上的黑人民族文化与个性形象。赫斯顿收集大量黑人方言、民间歌曲和黑人民俗风情,整理记录了宗教仪式和民间布道等多种形式进而使黑人民俗文化得到彰显。她着名的民俗研究文本《告诉我的马》、《骡子与人》及长篇小说创作中都有对黑人民俗文化的精彩描写和展示。赫斯顿认为,黑人民俗文化在女性身上有了非常完美的表现,使黑人女性的自我追求和黑人民俗文化有机关联起来,进而探寻黑人女性的未来之路。从种族和性别政治角度,能够更好地分析赫斯顿作品的多元主题。从性别理论的角度探究赫斯顿作品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黑人女性形象与黑人男性形象。赫斯顿结合了黑人文化传统来书写文学作品,形成了她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手法,从她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黑人女性创作得独特魅力。

李菡烨[4](2020)在《拉尔夫·埃里森小说中的黑人身份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拉尔夫·埃里森是第二代美国黑人作家的杰出代表,在长篇小说《无形人》和《六月庆典》中,他并未延续第一代黑人作家单纯抨击和控诉白人对黑人的种族压迫的传统,而是用平和的笔触记叙了黑人在严峻的种族形势下艰难的生存处境,通过细致绘美国黑人的求学、工作和爱情的生活画卷,让隐匿在生活背后的黑人种族身份问题浮出水面。同时,美国黑人褪去“他者”身份的特殊性后,作为一名普通美国公民的人性和思想也是小说中讨论的重要问题。此外,埃里森还探讨了解决美国黑人生存困境的几种可能性,他分别对黑白对立、黑白融合和用宗教信仰与爱来调解种族问题这三种不同的解决思路进行了叙述和反思,梳理这个部分能帮助我们从宏观层面更清晰地把握埃里森在创作生涯不同阶段对黑人种族身份问题的不同看法。本论文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埃里森的艺术成就和小说创作背景,把国内外对《无形人》和《六月庆典》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梳理。第一章首先从历史文化角度入手,通过结合美国历史背景和作家人生经历来探究造成美国黑人种族身份问题的根源。其次,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梳理《无形人》和《六月庆典》中黑人种族身份问题的具体表现,并进一步从种族、文化、阶级三个方面,宏观地探究在《六月庆典》和《无形人》中黑人的“他者”身份是如何被白人建构的。第二章则探讨拉尔夫·埃里森小说中黑人的身份和伦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分别从“看不见的人”、“第三种人”、家庭伦理关系的混乱无序这三幅黑人生活图景,微观地讨论种族身份问题给黑人造成的现实生存困境。第三章总结了埃里森对解决美国黑人生存困境的种种思考,纵向对比了埃里森在不同阶段对关于如何解决黑人生存困境问题的思考,在两部小说中埃里森分别对黑白对立、黑白融合和宗教信仰与爱这三种不同的解决方式进行了叙述和反思,梳理这个部分能帮助我们从宏观层面更清晰地把握埃里森在创作生涯不同阶段对黑人种族身份问题的不同看法。

施俞辛[5](2020)在《论拉尔夫·埃利森的融合思想》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黑人文学中的“双重意识”以及早年的成长环境与经历的合力作用下,埃利森产生了超越差异、彼此共建的融合思想。在之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始终坚持这一宗旨,并通过大量的文学和文化作品不断丰富其内涵。总体来说,埃利森的融合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创作内容上,推动黑人传统与主流文化相融合。埃利森始终坚信,文化融合是解决种族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只有超越文化上的差异和谐相处,美国文化乃至整个美国社会才能具备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第二,在创作形式上,主张表达抗议与宣扬艺术相结合。事实上,从决定成为作家的那天起,埃利森就没有把自己局限在既定的创作范式中。尽管先后受到了不同组织、个人的约束和影响,但埃利森坚决地拒绝了一切试图吞噬他的力量,而是以发展的眼光和超越的态度将自己早年受到的多元、复杂的影响融会贯通。第三,在创作目的上,提出追求自由与承担责任相统一。追求个人自由是黑人文学中的永恒主题,但埃利森却重新定义了自由、界定了自由的限度,主动承担起作为黑人和美国人的社会责任,基于此,他的融合思想便具有了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埃利森的融合思想超越了以往狭隘的种族观念和抗议文学传统,这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也引发了后世的激烈讨论。尽管几十年来关于埃利森的争论一直不断,但在当今的美国乃至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超越差异、彼此共建已经成为了发展大势,融合思想的现世意义越来越得到彰显。可以说,埃利森对当代美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20世纪的美国黑人文学打开了新局面,正因如此,其融合思想的内涵与价值应该得到更多重视和研究。

张银霞[6](2019)在《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南方地理空间与政治想象》文中认为文学叙事中的地理空间是一种包含了主观情感体验的构成要素,它与社会的深层权力结构和政治生态有着密切关联。非裔美国文学呈现出突出的地理书写现象,不同时期的作品有着符合各自时代特点的地理景观。作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非裔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文学世界中充满了对美国南部的想象与书写,这种书写与早期非裔文学中逃离南方的地理叙事不同,南方被象征性地塑造为美国黑人文化的贮留地并对黑人群体的身份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莫里森的南部地理空间书写修正和补充了白人文学对南方地理空间的想象性呈现,集中展现了作家对黑人群体的历史遭遇及其当代困境的思考。莫里森早期小说滋养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和民权运动的历史文化环境,作品将南方地理空间和黑人青年的身体实践与种族身份建构联系起来,造成一种深刻的文化“体验”。《秀拉》中匹斯家三代女性通过个人身体实践打破了界域化空间梅德林的深层权力结构,从不同层面完成了女性的主体性建构。《所罗门之歌》中生活于北方都市的黑人青年由于阶级的变化致使其种族身份和价值观失落,后通过深入南方腹地获得民族文化认同。南方乡村保留了非洲和美洲“在场”的诸多痕迹,虽然闭塞而落后,但完整而鲜活的非裔美国传统文化使该地绽放出勃勃生机。它被象征性地塑造为非裔美国人的精神家园,这为此后的南方地理空间叙事定下基调。“历史三部曲”主要以记忆为手段再现了美国内战前后和南部重建时期非裔美国人获得自由及建立家园的种种努力。《宠儿》中人物对南部种植园“甜蜜之家”的记忆重访确证了他们曾经的奴隶身份,鬼魂则打通了生死界限,将过去带入现在,持续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林间空地”仪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黑人的群体性创伤,但真正的自由之路依旧漫长。叙事揭示出,只有直面奴隶制的伤痛记忆,黑人群体才能够获得某种解放。《天堂》展示了非裔美国人建立家园的渴望及其在南部的种种乌托邦实验。黑文是一个位于西南腹地的封闭黑人村镇,它维持了短暂的前现社会模式;其后继者鲁比卷入了现代化进程,突出的肤色政治和代际转换造成了城镇传统的瓦解;女修道院则提供了一个种族平等融合的政治样板,它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作家关于黑人理想家园的政治设想。20世纪末,全球化现象和民族主义勃兴的背后是经济繁荣和国际政治环境的宽松,这造成了政治及文化的多元化面貌,文学创作题材进一步得到拓展。莫里森对该现象的关注散见于她不同时期的创作,作品可以被看作是“超越南方”的文学叙事。《柏油娃娃》着重强调了流动的地域与文化身份之间的关系。主人公经历了文化身份的错位、重建,南方小镇也无法改变她“局外人”的命运,最终远赴欧洲,走向身份漫游。《恩惠》出版于奥巴马就职前,小说回溯了美州被殖民时期弗吉尼亚的种族景观并展现了种族主义生产过程。白人移民从欧洲“弃儿”摇身一变成为美洲“主人”,印第安人则成为“本土的背井离乡者”,非洲黑人奴隶被“他者化”。与此相应的法律同时产生,造成了美洲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问题。两部小说依旧涉及到南方地域,同时延续了《所罗门之歌》确立的关于南方想象的基调,但叙事显然超越了对地域本身的执着而趋向更宏大的时代命题。与南方乡村相对的是北方都市,它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莫里森小说中关于都市的引入体现了作家对都市黑人命运的关注。美国黑人的两次移民潮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进入北方城市的黑人面临着价值观的断裂,《爵士乐》再现了这一历史境遇。一方面,以黑人布鲁斯为灵魂的爵士乐融合了突出的时代精神,被塑造成充满情欲面貌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黑人群体的南方经验又赋予了这种艺术形式以严肃而忧伤的美学特质,都市黑人通过它来弥合上述断裂。《家》以战争和种族迫害为题材展现了 20世纪50年代黑人的命运。受到战争创伤和种族迫害的主人公通过南归实现了创伤疗治和自我重塑。南部乡村再次被塑造为当代黑人获得文化救赎的乌托邦。无论是《爵士乐》中对南方乡村的记忆与回望,还是《家》中的返乡,都体现出黑人面对现代社会困境时的一种姿态——回到象征性的南方以获得救赎。可以说,这种地域构想是作家对现代性反思后的选择,也是对早期创作的某种回归。莫里森关于南方的想象性塑造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政治诉求,它始终与黑人群体的境遇密切相关。虚构的南方一方面用于安放他们在美洲南部的历史,使他们在被压抑的“在场”中获得某种历史合法性;另一方面,也更为重要的是,南方被象征性地塑造为非裔美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他们处理当下困境和未来获得多种政治可能性的文化基础。

陈海容[7](2019)在《雷蒙德·安德鲁斯作品对黑人受害叙事传统的现代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以受害叙事为主导的政治化美学的旋律中,雷蒙德·安德鲁斯的作品代表了后民权运动时代黑人美学的变奏。它们打破了由种族观念主导的白人在场的叙事,转而从人物日常生活与现代性的范畴去正面受害者身份、受害者心态以及受害叙事的思想基础等问题,对黑人受害叙事传统既有继承,也有背反。本研究从空间、情感、物质文化三个文本表征来展现安德鲁斯作品与黑人受害叙事传统之间的对话,认为安德鲁斯在受害这一文化命题和文学主题上的视野突出表现为对黑人受害者主体性的强调、对受害者心态的批判、对为受害叙事所忽略的黑人文化的呼吁。研究内容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首先对非裔美国文学中受害叙事传统的脉络进行梳理,对受害叙事中的典型受害者形象进行归类、总结,继而呈现非裔美国作家、批评家,特别是后民权运动时代的作家与批评家对受害叙事传统的论辩,最后从安德鲁斯的创作思想出发,探讨他面对受害叙事传统的立场。第二章探讨安德鲁斯作品中的空间书写,通过空间政治、空间的流动、身体对空间的重塑三个部分,分析空间内隐含的政治结构,探讨具有受害者身份的个体如何摆脱种族空间对自我的禁锢,完成对自我文化身份的重新定义,从而颠覆被动的、沉默的受害者形象,实现从受害者到有主体性的行动者的蜕变。第三章从安德鲁斯的反受害意识出发,分析安德鲁斯作品如何通过对跨种族家庭以及社区的重新想象,对以受害者/黑人与施害者/白人的二元认知为基础的受害者心态进行文学解构,对受害本质主义提出了批判与质疑。第四章聚焦于物质文化,探讨安德鲁斯如何立足于后民权运动时代,从文化的视角重新审视受害叙事的思想基础。将南方从一个受难地重构为一个具有精神家园性质的诗意的栖居地,安德鲁斯作品所展现的独特的文化乡愁,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现代性的反思,表达了在现代社会重塑精神生活,将文化作为抵抗“进步”叙事中新的受害形式的渴望。本研究发现,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看,安德鲁斯作品都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他的作品突破了种族观念的限制,对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日常生活的异质性、南方文化的丰富性的关注,表现出深厚的人文思想,为我们反思现代社会中日益盛行的受害者文化以及如何在政治民主、社会进步、经济发达等进步话语中保留文化精神提供了楔子。

黄倩倩[8](2019)在《拉尔夫·埃里森文化融合主义的创作理念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拉尔夫·埃里森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非裔美国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个美国文学评论家与文化研究者。埃里森在自己的文学、文化评论与小说作品中表现出超前的文化融合主义创作理念。20世纪60年代,欧文·豪与埃里森关于非裔美国文学创作的艺术美学与意识形态孰轻孰重的论战反映了埃里森对文学前辈理查德·赖特“影响的焦虑”,其深层动因在于当时非裔美国文学产生了以赖特为代表的“抗议小说”与以埃里森为代表的新型黑人文学的分歧。在此背景下,埃里森在批判吸收前辈文学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融合创作观,主张超越黑人民族主义与黑人同化主义的弊端,以提倡文化与种族融合的创作态度引导非裔美国文学的发展。自小成长于理性、开放的“边疆”环境使他产生种族融合的愿望,而血缘混杂的美国中,黑人与白人、黑人文化与白人文化早有融合的趋向。这些条件使埃里森决心在文学创作上践行“融合”观念。埃里森的文化融合主义创作观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非裔美国文学受到黑人文学与西方文学传统的双向熏陶,因此其系谱呈现出黑白融合的特点。此外,他认为没有黑人文化与白人文化之分,二者早已相互交融,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国文化。他指出非裔美国文学创作的文化基础就在于美国文化的整一性。美国文化整体中蕴含着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事实给少数族裔作家的创作带来了一种“多样性焦虑”,消除这一“焦虑”的有效方式是用“黑人经验”来诠释“美国经验”,这正是非裔美国作家的创作目的所在。而展现黑人经验的最佳方式便是对自身民族文化——黑人民俗文化进行再阐释。在此前提下,埃里森将黑人民俗文化,如布鲁斯、民间故事、方言俚语等视作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创作素材来源。最后,埃里森反对将意识形态与文学艺术割裂开来,他认为政治与艺术可以融合在作品中。在其两部长篇小说中,埃里森借鉴欧洲白人文学传统,继承黑人民俗文化资源,以这一“融合”的书写方式在文学实践上映证文化融合主义的创作理念。

罗超[9](2017)在《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文中指出美国内战后,南部经历了短暂温和的“约翰逊重建”,它实质上是林肯重建政策的延续。在“林肯之死”与“孟菲斯骚乱”后,一场持续时间较长的激进重建随之而来。作为“去南部邦联化”的国会重建,它加剧了南部民众对代表黑人利益的共和党政权的抵制,使得本在襁褓中的“失去事业”(Lost Cause)迅速发展,为建立种族隔离制度铺平道路。南部的集体记忆形成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从1865年到1898年。其中,第一阶段又可以划分成两时期,第一时期从1865至1884年,称为南部内战记忆的分裂期,从“南部重葬运动”的兴起到罗伯特·李塑像在新奥尔良的落成。第二时期从1884至1898年,称为实现南部内战记忆统一的时期,以“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与“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的建立为终点。第二阶段是从1898年到1914年,即是“失去事业”要义被北方民众广泛接受的阶段。南部白人社会精英虽在1877年完成了“政治救赎”,但至1884年前,他们的集体记忆依旧是分裂的。南部城镇的纪念与扫墓活动虽繁多,但在组织过程中,均存在各自为政,领导不统一且目标混乱的问题。为募集活动经费,满足会员的诉求,扩大其影响力,纪念组织、妇女团体与老兵协会常常口诛笔伐,内讧不断。至1870年代末,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依旧凌乱,具有低调悲伤、去政治化的特征。不同于1860年代的“仇恨记忆期”,1870年代是老兵记忆的“休眠期”,很多老兵忙于生计,无暇内战记忆的讨论,尽管存在少数前高级军官整理战地记忆的情况。从1880年代开始,随着商业文化与煽情思想在美国流行,南北老兵开始举行各种战场旧址重聚活动。同时,在《世纪》等期刊的推动下,美国社会掀起了一股内战记忆民主化与商业化的浪潮。此外,南部在战后废除了奴隶制,但无法改变单一农作物的经济模式。这种情况使南部更依赖于北方的工业资本主义。在“新南部建设”中的很多问题就是这种经济矛盾性的缩影。然而,这种地区差异却有利于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朝着继往开来,服务全美工业建设大局的方向转变。直至美西战争前,南部勉强实现了集体记忆的统一,但在与北部老兵在实现“文化和解”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尽管北方年轻一代已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失去事业”的要义。随着美西战争的爆发,参军潮与爱国主义思想加速了和解进程。1913年,为共同纪念葛底斯堡战役爆发50周年,南北老兵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内战纪念活动,通过威尔逊总统的“葛底斯堡演说”将南北和解的进程推向顶峰。随着《一个国家的诞生》的上映,北方老兵从文化上最终承认了南部奋斗已久的“失去事业”。这一切的实现都是以抹去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为代价。随着一战的爆发,非裔美国人再次获得千载难逢的觉醒契机。通过与法属非洲士兵的并肩作战与思想交流,非裔美国人渐渐恢复了自我认知与被抹去的战争集体记忆。一战后,非裔美国人走向了民权斗争的国际化之路。当然,这条国际化道路是漫长而艰险的。

张晓敏[10](2016)在《理查德·赖特小说的文化构建与价值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理查德·赖特(1908-1960)作为公认的非裔美国文学作家,其小说、诗歌和政论性散文对非裔美国文学的发展与黑人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赖特的作品,诸如《汤姆叔叔的孩子们》(1938)、《土生子》(1940)、《黑孩子》(1945)、《局外人》(1953)、《野蛮假日》(1954)和《长梦》(1958)等均已被视为非裔美国文学经典。文学作为一种文化产物,是基于作家所处年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而创作出来的。有责任感的作家必须关心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同时政治、社会和历史也为作家的的创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素材。作为黑人群体的一份子,赖特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个黑人在当时的美国社会里意味着什么:城市里种族之间的藩篱与禁闭,法律上的不合理,政治上的压迫和经济上的剥削,都使当时的美国黑人苦不堪言。在那个种族主义充斥美国社会的年代,作为知识分子的赖特用笔墨控诉了他的愤懑。从这个意义上说,探讨赖特小说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内涵,特别是从小说中塑造的黑人形象入手,分析其内心活动、行为模式与语言表述,既有助于理解作品主题内涵与叙事策略相互统一的文学性贡献,也为观察美国20世纪前半叶的种族主义逻辑与社会现实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论证,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学评论界普遍认为,赖特在1945年之前“抗议”文学主题特征鲜明,因此被学术界视为“抗议小说”创作阶段。这些文学作品主要指赖特的四部中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孩子们》、《土生子》、《黑孩子》和《长梦》。其中,最后一部小说《长梦》是赖特旅居法国时创作的作品,但在题材上同样彰显了“抗议”的主题。在这些“抗议”题材的小说中,赖特重复着一个主题:在美国黑人与白人之间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这不仅是当时美国社会种族偏见的直接衍生物,而且也阻碍了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理解赖特“抗议小说”类型定位所遵从的文化逻辑较为恰当的方式是探讨他的创作意图和作品内涵,因此,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通过剖析赖特及同时期黑人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困境,从作家的创作意图入手,剖析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为赖特“抗议小说”文化逻辑的形成提供可信服的论证。赖特的“抗议小说”既向读者展示特定时代城市贫民区中黑人的痛苦挣扎,也细致地表现出黑人个体乃至美国边缘群体的反抗精神,其用意不仅仅在于描写黑人在美国的悲惨遭遇,而且试图通过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来唤醒黑人的反抗意识,同时也警示白人否定黑人性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赖特的“抗议小说”可被视为黑人在面对社会压迫、被迫生存于杜波伊斯所言的“双重意识”、远离传统文化的困境下艰难地在美国寻找自我认同、反思黑人民族性的缺陷、并试图重新塑造“黑人性”的尝试。这种文化逻辑是理解赖特小说的关键,也是赖特对非裔美国文学传统所做的杰出的贡献。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时也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如果说赖特通过“抗议”题材的小说展示了他特有的文化逻辑,那么,细腻的心理描写和象征主义手法是赖特小说艺术的一大特色,或者说,也是他所采用的一种叙事策略。因此,从心理描写、甚至是从对心理变态者的准确刻画出发,借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福柯的权力机制来剖析赖特小说中人物复杂的心理,阐释主人公看似变态、残忍、冷漠的行为背后所存在的必然性与象征性,是解读赖特文本的必由之路。赖特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剖析,即表层的仇恨、恐惧和压抑以及深层的、或者说是潜意识层面的梦境与幻觉,而心理动机的背后则是外部社会因素所造成的。在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基础上,赖特能娴熟地运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表现出主人公存在意义上的荒诞性。如果说心理探索重在揭示白与黑、强与弱、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那么赖特笔下主人公的种种心理症候,也正是美国当代政治的反映与隐喻,从中不难发现赖特在政治和哲学上对传统二元对立结构的超越,以及由这种超越所带来的美学风格与叙事策略的转变。显然,作为“抗议文学”的先驱,赖特是哈莱姆文艺复兴和芝加哥文艺复兴运动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其作品不仅具有鲜明的革命性,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赖特对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阶级问题和黑人文化问题所做出的文学反思,拓宽了非裔美国文学的题材与主题。正是缘于赖特的卓绝贡献,美国着名黑人学者勃莱顿·杰克逊甚至把1940年至1957年这段时期称为“赖特时代”。赖特作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非裔美国作家的杰出代表,掀起了一场文学改革的潮流,引领了一大批作家,其作品中蕴涵的社会价值观在现当代非裔美国文学中得到了传承与发展。赖特拒绝迎合白人读者的阅读口味,坚持展现美国黑人自己的声音,从而改变了非裔美国作家创作的前景。在非裔美国文学史上,正因为有了赖特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才迎来了后来的詹姆斯·鲍德温、拉尔夫·埃利森和托妮·莫里森等非裔作家的辉煌成就,从而使非裔美国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以说,赖特的小说创作是非裔美国人文化发展与自身觉醒意识不断强化的必然结果。从文学史意义上讲,赖特的重要作用在于承上启下,开创了非裔美国文学新的历史篇章。在其创作中,赖特不仅强调黑人民族的自省与反思,同时也对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予以关注。从文本创作上看,赖特的一系列作品赋予了非裔美国小说以新的主题元素、丰富的表现手法与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连接哈莱姆文艺复兴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再度繁荣的非裔美国文学的桥梁。除了作为成功的小说家被载入史册以外,赖特对于种族问题、阶级压迫等社会问题也时常撰文,直抒己见,还是一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美国黑人社会活动家;此外,赖特与约翰·里德俱乐部等美国左翼文艺界的合作与分歧,对于中国学术界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及其文艺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新的社会需求和新的阐释理论为重新评估赖特的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空间。赖特小说思想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与丰富性都值得学术界做进一步的挖掘和阐释。

二、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初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1)亚历克斯·哈利小说《根》非虚构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亚历克斯·哈利其人其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非虚构文学写作及其理论探源
    第一节 “非虚构”溯源
        一、“非虚构”的历史溯源
        二、非虚构文学的内涵
    第二节 美国黑人文学中非虚构传统的建构
        一、美国黑人文学中非虚构写作发展脉络
        二、美国非虚构文学当代建构
第二章 《根》非虚构写作技巧探究
    第一节 《根》非虚构写作策略
        一、非虚构写作之“我”的在场
        二、非虚构写作之填空法
        三、非虚构写作之节奏法
    第二节 《根》非虚构写作语言
        一、历史语言: 因果不连贯的、非解释性语言艺术
        二、意象化语言: 修辞和真实兼容的语言艺术
第三章 《根》非虚构叙事研究
    第一节 《根》非虚构历史记忆
        一、历史记忆与种族歧视的再现
        二、黑白关系的动态性表达
    第二节 《根》非虚构历史人物
        一、历史人物与黑人主体意识的嬗变
        二、家族精神的完整化表述
    第三节 《根》非虚构生存空间
        一、生存空间的入侵与白人意识的形成
        二、生存空间的转移与强制驯化
第四章 《根》非虚构写作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对非虚构文学的再思与创新
    第二节 对美国黑人文学的继承与革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亚历克斯·哈利作品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科尔森·怀特黑德小说黑人抗争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怀特黑德其人其文
    第二节 中外文研究现状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目的
    第四节 黑人文学中的抗争书写
第一章 怀特黑德小说中黑人抗争的思想要素
    第一节 基础:独立的意识
        一、黑人自我意识的形成
        二、黑人抗争意识的传承
    第二节 发展:种族的提升
        一、教育权的把握
        二、话语权的书写
    第三节 超越:死亡的认知
        一、意义的超越
        二、身体的超越
第二章 怀特黑德小说中黑人抗争的特点
    第一节 必要性
        一、对两种抗争选择的反思
        二、对黑人抗争意义的肯定
    第二节 群体性
        一、对黑人领袖的需要
        二、对黑人族群的重视
第三章 怀特黑德小说中黑人抗争的独特书写
    第一节 向内性书写
        一、以建构黑人意识为抗争手段
        二、以黑人意识为黑人本质
    第二节 普遍性书写
        一、揭示相同的复杂人性
        二、探索平等的对话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黑人女作家赫斯顿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赫斯顿及其作品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三、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赫斯顿作品中的多元主题
    第一节 “非主流”的黑人书写主题
        一、哈莱姆文艺复兴中的文学主流
        二、书写个人梦想及人性的局限
        三、黑人民俗文化写作及小说的复调性
    第二节 黑人女性的婚姻与自我寻求
        一、婚姻:黑人女性的非主体性生存
        二、黑人女性对自我主体的追寻
        三、对婚姻中两性平等地位的追求
第二章 赫斯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第一节 性格鲜明的黑人女性形象
        一、追求自我的新型黑人女性
        二、父权制统治下的传统女性
        三、不趋于父权的坚强女性
    第二节 多样化的黑人男性形象
        一、黑皮“白瓤”的白人文化归化者
        二、黑色皮肤下的黑色灵魂
        三、父权制文化的抗拒者
    第三节 普通且具典型意义的白人形象
        一、父权制的坚定遵从者
        二、传统婚姻中的白人女性
第三章 赫斯顿独特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迁徙式叙事模式
        一、回到原点式的迁徙叙事
        二、回归中的精神超越
    第二节 隐喻与象征的运用
        一、隐喻的运用
        二、象征手法的运用
    第三节 黑人方言与民间口语的结合
        一、黑人方言的运用
        二、黑人民间口语的运用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拉尔夫·埃里森小说中的黑人身份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种族、文化与阶级:黑人的“他者”身份建构
    第一节 美国黑人“他者”身份建构史
    第二节 埃里森和黑人种族身份问题的渊源
    第三节 埃里森小说中的黑人“他者”建构问题
第二章 拉尔夫·埃里森小说中黑人的身份和伦理困境
    第一节 被双重否定的“看不见的人”
    第二节 被异化的“第三种人”
    第三节 黑人身份和伦理秩序的失衡
第三章 冲突、融合与信仰:黑人突破身份困境的尝试
    第一节 对黑白对抗模式的叙述与反思
    第二节 对黑白融合模式的叙述与反思
    第三节 宗教信仰与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论拉尔夫·埃利森的融合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融合思想的历史溯源与埃利森的个性选择
    (一)黑人文学中的“双重意识”
    (二)埃利森的成长环境与早年经历
二、黑人传统与主流文化相交融
    (一)继承黑人传统
    (二)接受主流文化
    (三)多元文化协同发展
三、表达抗议与宣扬艺术相结合
    (一)黑人文学中的抗议传统和埃利森的左翼生涯
    (二)埃利森对抗议文学传统的逃离
    (三)抗议与艺术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
四、追求自由与承担责任相统一
    (一)埃利森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二)承担对黑人民族的责任
    (三)承担作为美国人的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南方地理空间与政治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少数族裔家园困境与莫里森小说中的地理现象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阐述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路径
第一章 体验南方:身体实践与种族身份构想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建构:《秀拉》中的身体实践
        一、界域化空间:梅德林“底部”
        二、女性身体实践与主体性建构
        三、解域化身体实践的意义
    第二节 塑造南方与文化身份认同:论《所罗门之歌》
        一、先天不足:种族身份与价值观的断裂
        二、沙理玛:非洲和美洲的共生体
        三、黑人文化英雄再造
    小结
第二章 回忆南方:历史记忆与政治理想
    第一节 《宠儿》中的记忆政治
        一、回忆“甜蜜之家”与奴隶身份确证
        二、124号鬼魅与奴隶制遗产
        三、“林间空地”仪式与黑人的自由之路
    第二节 南方乌托邦实验:《天堂》中的政治实践
        一、黑文的创立及其前现代乌托邦形态
        二、鲁比:现代化进程中的黑人城镇
        三、女修道院:种族融合的政治样板
    小结
第三章 超越南方:全球化时代流散群体的伦理关怀
    第一节 《柏油娃娃》中流动的地域与身份
        一、加勒比海骑士岛与文化身份的错位
        二、纽约与黑人文化身份重塑
        三、埃罗和“局外人”
        四、巴黎及其它与身份漫游
    第二节 《恩惠》:殖民时期的种族景观及种族主义生产
        一、从“弃儿”到“主人”:欧洲白人移民的身份转变
        二、“本土的背井离乡者”:印第安人主体性的失落
        三、非洲黑人奴隶的“他者化”
    小结
第四章 回归南方:现代性视野下的地域构想
    第一节 《爵士乐》:音乐、小说形式与政治
        一、爵士乐与小说形式
        二、移民潮、北方都市和爵士乐
        三、南方经验与爵士乐
    第二节 危机与救赎:论《家》的反现代性叙事
        一、战争与人性的失落
        二、人体医学实验、“斗狗”:种族迫害与伦理
        三、南归:塑造乌托邦和文化救赎
    小结
结语
    一、作为虚构和象征的南方
    二、南方与非裔美国人的家园
    三、保守退避抑或野心勃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位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雷蒙德·安德鲁斯作品对黑人受害叙事传统的现代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雷蒙德·安德鲁斯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安德鲁斯作品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对象、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思路和论文结构
第一章 关于黑人受害叙事传统的论辨
    第一节 黑人受害叙事的文学表征及“受害者”形象
    第二节 1920-1960 年黑人作家对受害叙事的反思
    第三节 后民权运动时代的“反受害”声音
第二章 受害者身份重新定义的空间表征
    第一节 《阿巴拉契之红》中的空间政治
    第二节 流动的空间:“白宫”之社会转型
    第三节 女性身体对种族空间的反书写
第三章 受害者心态的情感超越
    第一节 雷蒙德·安德鲁斯的反受害心态意识
    第二节 《田纳西》对“跨种族家庭”伦理的重新想象
    第三节 “棉铃虫灾害”观照下的社区重塑
第四章 黑人受害叙事的文化变奏
    第一节 葬礼作为正在消逝的文化图像
    第二节 食物召唤下的文化乡愁
    第三节 收音机对黑人文化的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黑人书写南方小说的必要性
作者简介

(8)拉尔夫·埃里森文化融合主义的创作理念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文化融合主义创作理念形成的背景和资源
    (一)埃里森与欧文·豪的文学论战
    (二)黑人文学创作分歧与埃里森对赖特的“误读”
    (三)埃里森文化融合主义的思想基础与根源
二、埃里森的文化融合主义创作观
    (一)非裔美国文学具有双重传统
    (二)非裔美国文学创作的文化基础:美国文化的整一性
    (三)非裔美国文学的创作目的:用黑人经验诠释美国经验
    (四)非裔美国文学创作素材:发掘黑人民俗文化
    (五)寻求“艺术”与“抗议”的融合
三、文化融合主义的创作实践
    (一)对欧洲白人文学传统的借鉴
        1、《看不见的人》与《奥德赛》
        2、《六月庆典》与《圣经》
        3、《看不见的人》与《地下室笔记》
    (二)对黑人民俗文化资源的继承
        1、布鲁斯音乐的叙事策略
        2、黑人民间故事的化用
        3、黑人方言俚语的使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
        1. 国内学术研究状况
        2. 美国学界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资料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战争死亡与扫墓日(1865-1869)
    第一节 战争形态与士兵死伤
        一、北方的军事制度缺陷
        二、武器装备因素
        三、宗教复兴运动
        四、现代性、内战与伤亡感知
    第二节 北方的国家公墓与纪念仪式
        一、国家阵亡将士日的缘起
        二、“国家重葬”
        三、战俘问题的政治化
        四、北方的纪念内战仪式
    第三节 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与纪念亡灵
        一、战败与海外逃亡
        二、忠诚奉献的南部妇女
        三、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
    小结
第二章 “第一次失去事业”与南部救赎(1870-1884)
    第一节 第一次“失去事业”运动与“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
        一、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建立
        二、“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自辩体系
        三、“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缺陷
    第二节 70年代的内战记忆与遗忘
        一、1874年的杰克逊塑像落成典礼
        二、普莱尔演说与记忆较量
        三、“霍尔姆斯记忆模式”与“士兵至上”
    第三节 内战记忆与南部政治救赎
        一、“自由派共和党运动”与1873年经济危机
        二、独立战争100周年纪念与1877年政治妥协案
    第四节 战争经历与70年代的老兵记忆
        一、内战士兵记忆的多样性
        二、白人老兵集体记忆的初步形成
    小结
第三章 新民族身份在南北地区的确立
    第一节 罗伯特·李纪念碑与南部记忆统一的开始
    第二节 内战记忆的民主化与碎片化
    第三节 内战记忆的商品化与南北老兵的重聚
    第四节 跨越代际的记忆产物—19世纪晚期的美国内战文学
        一、南部煽情内战文学流派
        二、内战写实文学流派
        三、进步叙事内战文学流派
    小结
第四章 未实现和解的民族重聚与黑人内战记忆的分裂
    第一节 南部内战纪念组织的平民化
        一、“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United Confederate Veterans)
        二、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United Daughters of the Confederacy)
    第二节 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及其大众化
        一、“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
        二、“第二次失去事业”的大众化
    第三节 南北事业的对立与地区和解的局限性
        一、南部圣贤:罗伯特·李与“石墙杰克逊”
        二、戴维斯的葬礼与“查塔诺加国家军事公园”的揭幕式
        三、“记忆消毒”的产物:普通的阵亡士兵塑像
        四、针锋相对的“纯洁教科书运动”
        五、“女士纪念协会”的偏执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
        一、路易斯维尔非裔美国人大会
        二、未完成的非裔美国人之集体内战记忆
    小结
第五章 大众文化、美西战争与南北和解的实现(1898-1915)
    第一节 南北和解的外在推力---美西战争
    第二节 南北和解的内部拉力---1913年内战纪念活动
    第三节 南北和解的伤痕---黑人他者化形象的确立
    第四节 关于美国内战记忆建构的思考
    小结
第六章 一战与恢复自我认知的非裔美国人(1917-1918)
    第一节 黑人族群的参战之争
    第二节 民主幻象—法兰西
    第三节 战场交流与自我认知的复苏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一战遗产与战争记忆
    小结
第七章 纳粹士兵与二战记忆
    第一节 未完成的去纳粹化
    第二节 战俘经历、社会保障和去集体罪责化
        一、纳粹战俘的经历
        二、纳粹老兵与救济金法案
        三、50年代的精神创伤评价机制
    第三节 西德的“克服过去”与东德的“消毒记忆”
    小结
结语 两种集体记忆的对比与跨时空影响
    1. 对比可行性
    2. 集体记忆路径与主体性的差异
    3. 集体记忆文化差异性与相似性
    4. 美国南部老兵与纳粹老兵之集体记忆比较
    5. 两种非同时代集体记忆的产物:非裔美国人公民权运动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后记

(10)理查德·赖特小说的文化构建与价值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理查德·赖特:现代非裔美国小说之父
    第二节 国外研究评述
    第三节 国内研究评述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赖特的个人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赖特小说的本土创作源泉
        一、城市聚居区的藩篱和禁闭
        二、政治和经济上的“二等公民”
    第二节 赖特文学创作的域外影响
        一、存在主义主题:来自法国的影响
        二、政论性文学的源泉:亚非经历
        三、英语俳句的创作:来自日本的影响
第二章 赖特小说的文化逻辑与政治伦理
    第一节 赖特小说的文化逻辑:黑人民族心理的转型
        一、奴性十足的“汤姆大叔”范式
        二、杜波依斯与黑人的“双重意识”
        三、赖特笔下的“坏黑鬼”:新时期黑人民族心理的转型.
    第二节 超越二元对立:赖特小说的政治伦理
        一、政治伦理与文学
        二、赖特的政治观念与文学表达
        三、跨越种族与阶级的书写
第三章 赖特小说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内涵
    第一节 对《大小子离家》中“私刑”的揭露和批评
        一、不公正的经历与被施以“私刑”的命运
        二、个人成长与自由意识的觉醒
    第二节 对《土生子》中的权力压制与个体行动的揭露与批评
        一、别格的“新黑人”形象
        二、别格的命运与权力机制
    第三节 《黑孩子》:关于“自己”的神话
        一、一个黑奴的现代叙述
        二、对宗教的矛盾心理
        三、对白人与黑人之间关系的反思
        四、对美国社会的观察
    第四节 《长梦》:无法实现的“黑人梦”
        一、关于“成长”的悲剧
        二、成长的困惑及其动因
第四章 赖特小说中的心理探索与叙事策略
    第一节 社会压迫下的心理畸变
        一、压抑导致的仇恨心理
        二、对宗教的怀疑与摒弃
        三、无可逃遁的恐惧感
        四、畸形社会下的绝望心理
    第二节 《野蛮的假日》中的创伤与困境
        一、焦虑心理的精神分析学审视
        二、权力机制在小说中的体现
    第三节 意象和象征的叙事策略
        一、《土生子》中的意象和象征:凸显种族隔离的主题
        二、《黑孩子》中叙事技巧:彰显“我”的成长
        三、《长梦》中的意象和象征:烘托成长主题
    第四节 赖特对自然主义文学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第五章 赖特对黑人文学传统及创作思想的传承
    第一节 赖特小说中的奴隶叙事与黑人文化价值观
        一、赖特的新奴隶叙事
        二、赖特小说中的黑人音乐
        三、赖特的黑人“美国梦”
    第二节 “赖特派”作家的形成与影响
    第三节 赖特对左翼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一、左翼思想与文学
        二、赖特作品对于左翼思想的体现
    第四节 赖特对当代非裔美国作家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四、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初论(论文参考文献)

  • [1]亚历克斯·哈利小说《根》非虚构书写研究[D]. 陈亚. 扬州大学, 2021(09)
  • [2]科尔森·怀特黑德小说黑人抗争书写研究[D]. 王卓欢. 广西大学, 2020(07)
  • [3]黑人女作家赫斯顿创作研究[D]. 彭周静. 吉首大学, 2020(03)
  • [4]拉尔夫·埃里森小说中的黑人身份问题研究[D]. 李菡烨. 南开大学, 2020(04)
  • [5]论拉尔夫·埃利森的融合思想[D]. 施俞辛.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南方地理空间与政治想象[D]. 张银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雷蒙德·安德鲁斯作品对黑人受害叙事传统的现代反思[D]. 陈海容. 浙江大学, 2019(08)
  • [8]拉尔夫·埃里森文化融合主义的创作理念与实践[D]. 黄倩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9]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D]. 罗超. 厦门大学, 2017(02)
  • [10]理查德·赖特小说的文化构建与价值传承研究[D]. 张晓敏. 吉林大学, 2016(10)

标签:;  ;  ;  ;  ;  

20世纪非裔美国小说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