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与雕塑

城市公共空间与雕塑

一、城市公共空间与雕塑(论文文献综述)

郭严泽[1](2021)在《邯郸市商业综合体外部微观建成环境要素对空间吸引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商业综合体(下简称商业综合体)以其集约化、功能复合化等优势在国内迅速发展,其外部空间作为联系自身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纽带,成为承载城市户外消费和娱乐的重要容器,重要性日渐凸显。在此趋势之下,空间吸引力作为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品质高低的重要体现,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此同时,微观建成环境要素作为外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备较强易改性的同时,可以直接影响使用者的空间感受及活动方式,从而对空间吸引力产生显着影响,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基于以上,本文以邯郸市为研究范围,以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中的微观建成环境要素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空间吸引力的影响机制。首先在对邯郸现有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现有研究观点及相关专家的参考意见,构建了涵盖空间界面要素、空间景观要素、空间设施要素、空间路径要素的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微观建成环境要素体系以及确立了基于自发性、连锁性活动的数量和其吸引力强度的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吸引力量化方法。其次选取典型商业综合体——美乐城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勘测的方式获取其外部空间微观建成环境要素的相关数据,通过定时定点拍照(拍摄)的方式追踪访客的行为活动状况,绘制相应的“行为地图(behavior map)”,实现对空间吸引力的量化。最后以微观建成环境要素为自变量,以空间吸引力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系统解释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机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吸引力的优化方法,为今后相关研究和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构建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微观建成环境要素体系以及确立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吸引力量化方法。(2)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定量的角度系统解释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微观建成环境要素对其空间吸引力的影响机制。(3)依据微观建成环境要素对空间吸引力的影响机制,提出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吸引力的优化方法。

余彩霞[2](2021)在《基于城市公共空间塑造的雕塑艺术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公共空间塑造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必然结果。作为城市居民重要的工作生活场域,城市空间不仅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且关乎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公共空间设计布局中,合理和应用雕塑艺术来展现空间主题、彰显空间氛围,已经成为空间塑造的常用表现方式。文章围绕雕塑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塑造中的应用展开论述,在探讨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对公共空间中雕塑艺术设计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城市公共空间雕塑艺术设计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且细致的研究。

高婕[3](2021)在《区域公共艺术整体设计研究》文中指出

郭婷[4](2021)在《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发展程度在国际竞争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我国的经济硬实力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而相比之下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还亟待提升。城市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城市纪念空间作为城市空间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类型,是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推动力,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的对城市层面的纪念空间研究还较为匮乏,更多的是从建筑层面对空间进行解读和研讨,关于城市纪念空间管理机制的内容就更为匮乏了。实际上,城市纪念空间的管理保护与城市形态演变、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条文控制、城市宏观经济策略调整、城市更新改造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息息相关。因此城市纪念空间的研究是能够为我国重点关注的文化建设提供实质性的理论支撑和借鉴意义的。米兰是全球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城市身份使得其纪念性建筑、纪念性广场、纪念性公园等相关城市纪念空间遍布各处,数量众多,同时作为世界四大时尚之都,创意时尚文化的加持使得其城市文化建设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影响力都极大,研究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建设是十分有意义的。[2]据此,本研究以米兰为对象,对其城市纪念空间的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进行深入的探析和研究。首先,笔者对本文研究内容即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所提到的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并对现有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和归纳,形成基本的研究路线。笔者首先从米兰市的城市区位条件、城市格局演变及城市文化建设等内容出发对米兰市进行基本的概况介绍,再次通过历史文献搜集、实地调研、资料整理等途径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各时期的城市纪念空间发展历程进行解读,厘清各时期城市纪念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纪念形式、政策导向等内容,最终总结出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总体发展特征。其次,本文还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进行了解读,主要从西方纪念空间和欧洲纪念空间的一般内涵入手,探析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首先依据米兰现有纪念性文化资源的分类及目前国内外纪念空间的分类依据,结合米兰城市特点,将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成不同的空间类型,并对每一类纪念空间进行细分,解读和阐释各类型纪念空间的一般概念、纪念主题、空间形态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研究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现状分布,对各类别的纪念空间在米兰现状城市格局上的数量、位置、面积等信息进行统计和梳理,形成基本的信息数据库。再次,运用定量对比分析法、横向比较法和Gis核密度估计法,对米兰市域内城市纪念空间的宏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其纪念空间的分布形成与城市形态演变之间的关系;其次,对各类别城市纪念空间进行专项分析,结合各类型纪念空间的属性及主题,得出纪念性古迹、纪念性建筑、纪念性构筑物、纪念性广场、纪念性公园、纪念性公墓这六类城市纪念空间每一个单一类型空间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探究其与城市本体的关系。最后,根据对现有文献调研和法律法规的归纳和解读,笔者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机制中的立法、机构设置、职能分配等方面进行解析,以探究其本土管理机制在纪念空间建设和保护中的有效性、适配性和可操作性。基于以上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经验的研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和中国城市纪念空间的发展进程以及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总结得出适用于中国城市纪念空间管理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梁晓晶[5](2021)在《基于多因子分析法的城市雕塑空间布局体系研究 ——以广安市主城区为例》文中指出在“城心双修”的宏观背景下,城市地域文化空间的营造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城市雕塑是切入点,是城市地域文化空间展示的重要窗口。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形象、经济形象、环境形象的集中展示,其空间布局受到城市发展中历史人文、空间环境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国内有些城市盲目跟风,大量城市雕塑不合理布局和无序建设,一方面导致城市公共空间品质降低,城市特色逐渐缺失,不合理的城市雕塑空间布局还会对城市公共资源造成浪费,从而增加了城市经济负担。因此,本文基于此背景对城市雕塑空间布局进行合理控制,以期在满足城市发展的前提下,建成与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环境等相适宜的城市雕塑。本文首先梳理国内外关于城市雕塑空间布局的研究成果。从历史人文、空间环境、政治经济、社会需求四个方面对影响城市雕塑空间布局的因素进行总结,以可量化为前提,通过剔除受人为因素较大且不可量化的因子,筛选城市雕塑空间布局的九大影响因子,分别为地域文化、城市形象、城市结构、开敞空间、道路交通、人口密度、景观风貌、空间氛围、地形条件,构建“目标层—因素层—因子层”雕塑空间布局指标影响体系。然后基于城市雕塑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重复性,本文以多因子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依托ArcGIS平台进行量化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城市雕塑空间布局影响因子权重,对各个基础因子进行多因子叠加分析之后,得到城市雕塑空间布局的基础模型,从景观风貌、空间氛围、地形条件三个角度对基础模型进行修正,最终得出城市雕塑空间布局结果,从而构建以“基础模型—修正模型—最终结果”为核心的城市雕塑空间布局体系,最后以广安市主城区进行实例验证,通过分析广安市地域特征,结合因此,本文以城市雕塑空间布局作为研究要点,梳理并总结城市雕塑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筛选城市雕塑空间布局影响因子,构建城市雕塑空间布局体系,为城市雕塑空间布局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让城市雕塑空间布局有依有据,以期为城市雕塑空间布局提供一定的借鉴。

贾晨茜[6](2021)在《“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中交通、人口、就业与服务的高度聚集区,是城市的功能核心、产业核心与物质空间网络核心。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作为一个城市的开敞地带与公共环境,为市民提供活动的场地,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和节日聚会;也作为节点和过渡空间,承载着城市的公共生活及各项功能需求;更是成为一个窗口,为人们展现城市的气质。因此如何创造更加人性化、更加优质的城市外部空间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与发掘。然而国内近些年来的部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缺乏整体设计,问题矛盾重重,同时缺乏专门针对外部空间的研究。故而对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进行设计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位于沣东新城能源金贸区商务核心区,是大西安新中心的起步区、示范区,作为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一次成功的创新和探索,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和样本,也为后续同类型的城市建筑设计实践带来启发。本文重点关注城市空间的实体空间层面,综合运用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理论,试图在对西咸中心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和理论的研究,试图达到如下的研究目的:一、整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发展的演变历程、相关特征以及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案例,总结得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五大设计要点以及发展走向;二、对“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进行系统化梳理研究,对项目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对实践内容进行总结深化;三、结合前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结合使用后评价研究的结论,总结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设计策略,为后续其他的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和启发。本文的全部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研究(第一章、第二章)。重点阐释论文的相关背景、基本概念、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理论研究的总结,构筑论文的研究框架。之后阐明了本文中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研究范围,总结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相关特征,以及使用后评价(POE)的相关理论概念。第二部分(第三章)为案例研究和设计体系架构。本部分首先对国内外四个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的优秀案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其内涵与外沿,总结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中的“五大设计要点”,即规模尺度、交通组织、空间特质、景观绿化与配套设施,为后续的实践研究与策略总结提出了基本的研究框架,最后总结得出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第四章)为“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设计的具体实践。首先阐述了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西咸中心项目的基本概况以及城市设计导则;而后以前文总结出的五大设计要点为框架,对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的设计进行重点研究分析;最终结合项目调研,对项目进行初步的使用后评价研究(POE),总结出项目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第四部分(第五章)为设计策略的总结归纳。该部分基于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的建设实践与使用后评价(POE)的初步结论,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和深化,并结合国内外的优秀设计案例,以前文总结出的五大设计要点为研究框架,将项目的使用后评价研究结论作为支点,以期对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策略性的建议,总结出城市设计视角下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与策略,为营造优质的城市空间提供新的方法。通过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希望对今后我国城市中心区建设以及外部空间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建立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杨琬莹[7](2021)在《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公众审美及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增长,营造舒适、美观、宜居的城市景观环境已成为公众、城市建设者及管理者三方共同追求的愿望。然而,不少已建成的景观环境与公众目标相悖难以被公众接受,并在舆论的压力下面临“打破重来”的窘境。随之而来的反复拆建,对城市形象、经济及人们日常生活都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协调景观环境与公众接受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社会和业内学者不断思索的命题。本文以城市景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出发,通过多理论融合分析,以接受活动过程为依据,从接受活动中的实体、目标、中介、活动四个方面展开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的研究,建立公众接受视角下的景观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及设计模式。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构建。研究以接受美学、知觉现象学、景观美学、环境行为学等相关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对城市景观环境中接受活动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构建以“实体——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中介——公众行为模式、目标——公共艺术接受效应、活动——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实现路径”组成的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2)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评价分析。1)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分析。公共艺术接受效应是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中的研究目标,本文以公众在景观环境中的接受活动过程作为分析路径,从“审美接受”及“身体接受”两个角度揭示公共艺术接受效应产生的因素,构建由期待效应指标、召唤效应指标、交流效应指标、身体效应指标4个二级指标,及1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分析。2)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与评价分析。公共艺术景观环境是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中的研究实体组成部分,本文从公共艺术、景观类型、空间特征等角度分析,确定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中物理要素集,并以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物理要素进行成分提取及分析,提出由场所性因子、审美性因子、自然性因子、维护性因子组成的特征因子,并运用SBE分析方法及方格测量法对公共艺术景观环境中物理要素进行评价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总结接受性景观环境特征和空间模式特征。3)基于SEM的影响路径及中介效应评价分析。根据上述分析结论,采用SEM对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影响路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及筛选,解析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产生接受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影响路径以及公众行为模式作为中介变量的影响效应,形成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解释框架。(3)提出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策略。综合前文各个章节结论提取关键影响因素,以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研究为基础提出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原则;根据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提出景观设计策略;并运用模块化思维方法提出包括信息收集与提取(Collect)、要素思维地图(Map)、景观模式应对(Pattern)的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模式。最后,通过对西安华清宫街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践,对策略的有效性做进一步的应用与探索。通过以上核心内容研究,本论文旨在为风景园林学中有关公众接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为景观设计实践提供现实指导。

武淑琪[8](2021)在《基于使用后评价的西安曲江商业街空间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业街作为城市中的公共空间,既应该满足其空间中具体使用者的日常购物、休憩、娱乐等各类活动需求,又承担着展现城市文化特征、塑造地方风貌的职能。在城市增量发展日渐式微的情况下,存量更新力度愈发加大,商业街空间改造也引发了大家更多的关注。在十九大之后,西安商业街区的改造也逐渐被重视起来。近年来,曲江新区GDP增长迅速,在调研中发现,曲江现状的一些商业街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商业街空间现状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消费理念和空间需求,存在一些人性化缺失、空间环境品质较差的问题。城市大规模的更新改造工程往往从城市的功能、形象或公共性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具体使用人群需求方面的关注较为缺失,城市中的人是商业街空间的主要使用者,为了让商业街空间改造效果更具实用性,应更多地从不同使用群体的空间需求和行为方式出发,针对性地进行改造。由此,本论文旨在对曲江商业街现状空间使用后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设计研究。本文主要针对曲江现状的商业街空间,以使用后评价作为基础理论,根据不同使用群体的空间需求,确立使用后评价的旨趣和具体方法,包括曲江商业街物质空间环境的满意度量化评价和空间使用方式质化评价,前者的具体指标为街道空间形态和功能划分、交通流线、设施小品和街道空间界面四个方面满意度状况,空间使用方式评价主要通过行为注记图和观察访谈法研究商业街空间中不同人群的活动类型以及各类行为活动的空间需求。选取通易坊、芙蓉坊、红渠路、雁南五路商业街作为调研样本,对其进行使用后评价的研究并分析研究结果。根据使用后评价结果,对曲江商业街空间改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使用者需求的角度,对唐文化背景下以人为本的商业街空间改造方向和策略进行探讨。最后针对现状问题和影响因素,从商业街纵向空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改造、商业街节点空间改造、横断面空间功能复合和流线组织、街道设施和景观小品提升和街道空间界面改造这几个方面总结出更具人性化的曲江商业街空间改造设计方法和措施,并加以设计实践论证。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今后曲江、西安以及其他地区同类型的相关商业街空间改造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使用后评价-再策划的研究思路也可以为今后同类型的改造设计以研究方法上的理论指导,从而能够让改造后的空间环境更具实用性、更为长久地被人使用,也是让空间更具活力的一种思路。

李强[9](2021)在《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渐成为一座世界着名的城市,并以其特殊的历史与文化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象。雕塑作为一种设置在城市中的艺术表达已有悠久的历史记载,早在建国之前便存在着诸多久负盛名的雕塑作品。然而,“城市雕塑”被定义为一种概念,依法纳入城市建设之中是二十世纪80年代。城市雕塑起初以美化城市、纪念革命、精神导向为理念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上海作为我国城市雕塑的重要试点城市,自建国至今的七十余年中呈现出了跨越式的发展,总体呈现出有如从教化走向美化、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外化走向客观、从官方走向商业、从精英走向大众等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的开放性、包容性、合作性、引领性、国际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这座城市的显着特点,其展现城市精神的城市雕塑也越来越需要经得起各种文化思想的检视。本论文研究基于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现象,在性质上可称之为文化雕塑,通过文化批判理论的视角对上海城市雕塑进行全面考察。随着文化工业在我国的风起云涌、突飞猛进,上海城市雕塑显现出了其文化现状堪忧,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具理性的效用、拜金主义的观念、功利主义的张扬结合到城市雕塑的建设之中,使得城市雕塑作品在思想内涵上空洞无物,在造型语言上千篇一律,在人文精神上支离破碎,甚至与这座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抗,从而影响着城市精神的追求。为此,需要从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环境与文化构成方面重新探索这种文化雕塑存在的真实本性,通过对城市雕塑现状的批判和城市雕塑实践的分析,在制度性、艺术性、公共性之间阐发城市雕塑未来的向度,以促使城市的管理者、艺术的创作者和文化的享有者形成一种共识,建构起美好城市的意象。在文化批判中产生出创新的进步力量,在公众交流中寻求鲜活的创作题材,在跨界互动中生成共赢的合作方式,让上海的城市建设展现出求真务实的精神态度,城市文化体现出遏恶扬善的人性品格,城市雕塑表现出美丽动人的理想境界。

赵露菡[10](2021)在《合肥市改建型文化创意街区外部空间环境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双修工作的深入,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用地功能升级、工业文化传承、城市特色彰显等方面优势明显的改建型创意街区引发公共广泛关注。外部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何更好地洞悉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提升空间活力,成为优化城市环境品质、突出园区价值特色以及丰富公众体验的关键问题。本文旨在探究具有实际意义的合肥市改建型文化创意街区外部空间环境提升策略。首先,通过解读改建型文化创意街区和环境心理、外部空间理论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梳理改建型文化创意街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其次,对合肥市8个改建型文化创意街区进行满意度评价,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到影响街区满意度的主要成分分别为改建适应性因子、环境及创意因子、功能吸引力因子、休憩空间及契合性因子、社交因子、空间结构清晰性因子、照明设施的合理性、街区空间结构合理性、服务可达性因子、卫生环境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八个样本在主成分上的得点合柴1972文创园最高;选取中隐于市创业街区、庐阳建华文创园、合柴1972文创园作为研究案例。然后,以中隐于市创业街区、庐阳建华文创园、合柴1972文创园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满意度评价法、行为观察法,分别研究样本的外部空间特征、外部空间中行为分布,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行为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行为心理的角度提出外部空间优化提升策略。最后,综合调研结论,从改建适应性因子、环境及创意因子、功能吸引力因子、休憩空间及契合性因子、社交因子、空间结构清晰性因子八个方面入手,结合影响整体满意度的品质因子、使用者心理和行为特征提出改建型文化创意街区外部空间环境的具体提升策略。本论文基于外部空间理论、环境心理理论,将人与环境的互动作为切入点,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合肥市改建型文化创意街区外部空间环境提升策略。

二、城市公共空间与雕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公共空间与雕塑(论文提纲范文)

(1)邯郸市商业综合体外部微观建成环境要素对空间吸引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时代趋势
        1.1.2 学科热点
        1.1.3 微观建成环境要素自身多重特点
        1.1.4 国家“微更新”政策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相关研究
        1.3.2 建成环境对空间使用影响相关研究
    1.4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框架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研究及技术方法阐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商业综合体
        2.1.2 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
        2.1.3 微观建成环境要素
        2.1.4 户外活动
        2.1.5 空间吸引力
    2.2 基础理论研究
        2.2.1 环境心理学理论
        2.2.2 环境行为学理论
        2.2.3 城市触媒理论
        2.2.4 基础理论对本文的启示
    2.3 多元线性回归相关内容阐述
        2.3.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概述
        2.3.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应用步骤
        2.3.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应用缘由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邯郸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现状调研与分析
    3.1 邯郸市及其商业综合体概况
    3.2 邯郸市现有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现状调研与分析
        3.2.1 项目概况
        3.2.2 外部空间类型
        3.2.3 外部微观建成环境要素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观建成环境要素体系构建与空间吸引力量化方法确立
    4.1 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微观建成环境要素体系构建
        4.1.1 一级要素选取
        4.1.2 二级要素选取
        4.1.3 体系构建及相关内容阐述
    4.2 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吸引力量化方法确立
        4.2.1 空间吸引力量化层面确立
        4.2.2 空间吸引力量化公式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乐城外部空间实证研究
    5.1 实证研究对象选取
    5.2 调研范围确立及子空间单元划分
        5.2.1 调研范围确立
        5.2.2 子空间单元划分
    5.3 调研时间选取与调研程序确立
        5.3.1 调研时间选取
        5.3.2 调研程序确立
    5.4 调研数据整理
        5.4.1 屋顶花园调研数据整理
        5.4.2 地面空间调研数据整理
    5.5 调研数据分析
        5.5.1 屋顶花园调研数据分析
        5.5.2 地面空间调研数据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吸引力影响机制与优化方法
    6.1 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微观建成环境要素对空间吸引力的影响机制
        6.1.1 空间界面要素的影响
        6.1.2 空间景观要素的影响
        6.1.3 空间设施要素的影响
        6.1.4 空间路径要素的影响
    6.2 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吸引力优化方法
        6.2.1 空间界面要素层面
        6.2.2 空间景观要素层面
        6.2.3 空间设施要素层面
        6.2.4 空间路径要素层面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2)基于城市公共空间塑造的雕塑艺术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于城市公共空间塑造的雕塑艺术设计的意义
    (一)美化城市环境,打造和谐公共空间。
    (二)凸显空间主体,丰富公共空间层次。
    (三)提升城市品位,有效增强城市活力。
二、基于城市公共空间塑造的雕塑艺术设计策略
    (一)注重雕塑艺术主题选择与城市公共空间的适应性。
    (二)强调雕塑艺术工艺材质与城市空间环境的统一性。
    (三)确保雕塑艺术形态位置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和谐性。

(4)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提升
        1.1.2 中国当代城市纪念空间体系亟待完善
        1.1.3 意大利城市纪念空间管理经验值得学习
    1.2 研究对象阐述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标及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1.6.1 城市纪念空间的定义
        1.6.2 城市纪念空间的意义
        1.6.3 城市纪念空间的分布特征研究
        1.6.4 城市纪念空间的管理机制研究
    1.7 研究方法及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米兰纪念空间的发展历程及内涵
    2.1 米兰市概述
        2.1.1 城市区位条件
        2.1.2 城市历史简述
        2.1.3 城市格局演变
        2.1.4 城市文化空间建设
    2.2 纪念空间发展历程概述
        2.2.1 第一阶段:起源期
        2.2.2 第二阶段:沉寂期
        2.2.3 第三阶段:高潮期
        2.2.4 第四阶段:成熟期
    2.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和具体内容
        2.3.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
        2.3.2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主题
        2.3.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价值
    2.4 小结
第三章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类型划分
    3.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类型划分
        3.1.1 城市纪念空间的一般类型划分
        3.1.2 米兰现有纪念性文化资源分类
        3.1.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类型划分
    3.2 纪念性古迹
        3.2.1 纪念性古迹定义
        3.2.2 纪念性古迹功能及分类
        3.2.3 代表性案例
    3.3 纪念性建筑
        3.3.1 纪念性建筑定义
        3.3.2 纪念性建筑功能及分类
        3.3.3 代表性案例
    3.4 纪念性构筑物
        3.4.1 纪念性构筑物定义
        3.4.2 纪念性构筑物功能及分类
        3.4.3 代表性案例
    3.5 纪念性广场
        3.5.1 纪念性广场定义
        3.5.2 纪念性广场功能及分类
        3.5.3 代表性案例
    3.6 纪念性公园
        3.6.1 纪念性公园定义
        3.6.2 纪念性公园功能及分类
        3.6.3 代表性案例
    3.7 纪念性公墓
        3.7.1 纪念性公墓定义
        3.7.2 纪念性公墓功能及分类
        3.7.3 代表性案例
    3.8 小结
第四章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现状分布及特征分析
    4.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研究依据及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2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总体分布现状统计
        4.2.1 数量统计
        4.2.2 面积统计
    4.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总体分布特征分析
        4.3.1 特征1 中心集聚、分布均衡且可达性高
        4.3.2 特征2“强中心集聚、点状分散”分布
        4.3.3 特征3 内密外疏、各圈层差异明显
    4.4 米兰各类型纪念空间现状分布及特征分析
        4.4.1 纪念性古迹分布特征
        4.4.2 纪念性建筑分布特征
        4.4.3 纪念性构筑物分布特征
        4.4.4 纪念性广场分布特征
        4.4.5 纪念性公园分布特征
        4.4.6 纪念性公墓分布特征
    4.5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格局分布的动因解析
        4.5.1 历史因素
        4.5.2 规划保护
        4.5.3 专项计划
        4.5.4 民间因素
        4.5.5 空间辐射
    4.6 小结
第五章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管理机制及启示
    5.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体系概述
        5.1.1 立法
        5.1.2 政府支持
        5.1.3 民间组织
        5.1.4 相关机构
        5.1.5 职能分配
    5.2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的动力机制
        5.2.1 城市历史空间的传承
        5.2.2 城市精神纪念活动的举行
        5.2.3 城市公共空间、基础设施的完善
        5.2.4 城市生态环境的提升
        5.2.5 城市、地区经济的发展
    5.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干预策略
        5.3.1 纪念空间传承历史空间体系,增强可识别性
        5.3.2 赋予景观资源纪念属性,提升空间吸引力
        5.3.3 城市纪念空间日常化,增加公众参与度
        5.3.4 城市纪念空间功能复合化,提高空间兼容性
        5.3.5 融合文化片区,借力创意产业的发展
    5.4 米兰纪念空间管理机制对中国的启示
        5.4.1 中国纪念空间管理现状
        5.4.2 中国纪念空间管理的问题
        5.4.3 米兰纪念空间管理机制对中国的启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与不足
    6.3 未来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5)基于多因子分析法的城市雕塑空间布局体系研究 ——以广安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城市双修背景下重视地域文化空间营造
        1.1.2 发展诉求:城市雕塑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1.1.3 现实困境:我国城市雕塑空间布局问题凸显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城市雕塑空间布局研究
        1.3.2 国内城市雕塑空间布局研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城市雕塑空间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2.1 城市雕塑相关概念
        2.1.1 城市雕塑
        2.1.2 城市雕塑的分类
        2.1.3 城市雕塑的作用与内涵
    2.2 城市雕塑空间布局相关理论基础
        2.2.1 中心地理论
        2.2.2 城市意象
        2.2.3 场所精神
        2.2.4 需求层次理论
    2.3 城市雕塑空间布局的研究方法
    2.4 城市雕塑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2.4.1 国外关于城市雕塑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2.4.2 国内关于城市雕塑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雕塑空间布局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3.1 城市雕塑空间布局影响因素构成
        3.1.1 历史人文因素
        3.1.2 空间环境因素
        3.1.3 政治经济因素
        3.1.4 社会需求因素
    3.2 城市雕塑空间布局影响因子选取原则
    3.3 城市雕塑空间布局影响因子选取
        3.3.1 地域文化因子
        3.3.2 城市形象因子
        3.3.3 城市结构因子
        3.3.4 开敞空间因子
        3.3.5 道路交通因子
        3.3.6 人口密度因子
        3.3.7 景观风貌因子
        3.3.8 空间氛围因子
        3.3.9 地形条件因子
    3.4 城市雕塑空间布局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3.4.1 影响因素体系的设计
        3.4.2 影响因素体系的构建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多因子分析法的城市雕塑空间布局体系构建
    4.1 雕塑空间布局体系构建的原则
    4.2 雕塑空间布局体系构建的思路
    4.3 城市雕塑空间布局基础模型
        4.3.1 单因子筛选及评分
        4.3.2 确定单因子权重
        4.3.3 雕塑空间布局基础模型
    4.4 城市雕塑空间布局修正模型
        4.4.1 基于景观风貌的雕塑空间布局调整
        4.4.2 基于空间氛围的雕塑空间布局调整
        4.4.3 基于地形条件的雕塑空间布局调整
    4.5 城市雕塑空间布局最终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广安市主城区雕塑空间布局体系构建
    5.1 广安市主城区雕塑现状分析
        5.1.1 广安市主城区地域特征分析
        5.1.2 广安市主城区雕塑现状分析
        5.1.3 现状雕塑问题总结
    5.2 广安市主城区雕塑空间布局体系构建思路
    5.3 广安市主城区雕塑空间布局基础模型
        5.3.1 单因子筛选及评分
        5.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5.3.3 广安市主城区雕塑空间布局基础模型
    5.4 广安市主城区雕塑空间布局修正模型
        5.4.1 基于景观风貌的雕塑空间布局调整
        5.4.2 基于空间氛围的雕塑空间布局调整
        5.4.3 基于地形条件的雕塑空间布局调整
        5.4.4 广安市主城区雕塑空间布局修正模型
    5.5 广安市主城区雕塑空间布局结果分析
        5.5.1 空间结构
        5.5.2 等级数量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广安市主城区现状雕塑调查公众问卷
附录2 广安市主城区雕塑空间布局影响因子相对重要性调查专家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城市中心区迅猛发展
        1.1.2 城市中心区的外部空间缺乏整体设计
        1.1.3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创新和探索
    1.2 相关概念
        1.2.1 城市中心区
        1.2.2 城市外部空间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1.3.2 国内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研究范围与涉及层面
        2.1.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研究范围
        2.1.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涉及层面
    2.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发展演变
        2.2.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两种传统模式
        2.2.2 国外城市外部空间的演变
        2.2.3 我国城市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
    2.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特征研究
        2.3.1 城市中心区相关特征
        2.3.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基本属性及相关特征
        2.3.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作用
    2.4 使用后评价(POE)基础理论
        2.4.1 使用后评价(POE)的概念
        2.4.2 “结构-人文”的评价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实例与设计要点
    3.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实例
        3.1.1 日本东京六本木之丘
        3.1.2 香港中环核心区
        3.1.3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3.1.4 深圳福田中心区
    3.2 案例经验总结
    3.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要点
        3.3.1 规模尺度
        3.3.2 交通组织
        3.3.3 空间特质
        3.3.4 景观绿化
        3.3.5 配套设施
    3.4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发展趋势
        3.4.1 形式多元化
        3.4.2 功能复合化
        3.4.3 空间立体化
        3.4.4 体量巨型化
        3.4.5 环境人文化
        3.4.6 景观多样化
    3.5 本章小结
4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设计研究与使用后评价
    4.1 项目概况
        4.1.1 大西安新中心
        4.1.2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
        4.1.3 新区城市设计导则
        4.1.4 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的作用
    4.2 街区规模尺度
    4.3 交通组织
        4.3.1 交通网络
        4.3.2 步行系统
        4.3.3 停车系统
    4.4 空间特质
        4.4.1 空间构成
        4.4.2 空间布局
        4.4.3 空间尺度
        4.4.4 空间界面
        4.4.5 空间秩序
    4.5 景观绿化
        4.5.1 自然景观
        4.5.2 人工景观
    4.6 配套设施
        4.6.1 公共服务设施
        4.6.2 休闲设施
    4.7 使用后评价(POE)研究
        4.7.1 区域建设使用现状
        4.7.2 调研方法及目的
        4.7.3 行为地图数据分析
        4.7.4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4.7.5 综合评价结论
    4.8 本章小结
5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5.1 合理的政策调控
        5.1.1 政策规定
        5.1.2 政策实施
        5.1.3 控制要素
        5.1.4 设计导则
        5.1.5 分图图则
    5.2 适宜的街区规模尺度
        5.2.1 交通因素
        5.2.2 经济因素
        5.2.3 建筑布局因素
        5.2.4 人性化因素
    5.3 便捷的交通组织
        5.3.1 建构合理的交通网络
        5.3.2 步行网络的水平布局与竖向组织
        5.3.3 步行网络与建筑的高效连接
    5.4 良好的空间特质
        5.4.1 基本构成方式
        5.4.2 空间布局模式
        5.4.3 空间尺度控制
        5.4.4 城市界面设计
        5.4.5 建立空间秩序
    5.5 宜人的景观绿化
        5.5.1 城市景观设计原则与设计要素
        5.5.2 城市景观系统的建设
        5.5.3 人工水体设计
        5.5.4 人工绿化景观设计
        5.5.5 硬质环境设计
        5.5.6 景观建筑一体化
        5.5.7 对自然景观资源的利用
    5.6 人性化的配套设施
        5.6.1 休闲设施的种类
        5.6.2 休闲设施的尺度
        5.6.3 休闲设施的位置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问卷调查
    附录3 图录
    附录4 表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公共艺术建设需求增长引发公众接受问题
        1.1.2 风景园林学视角协调公共艺术与公众关系
        1.1.3 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接受机制、接受效应与设计策略
    1.2 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
        1.2.1 研究对象
        1.2.2 核心概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景观公共艺术研究综述
        1.4.2 国内景观公共艺术研究综述
        1.4.3 景观接受研究
        1.4.4 研究现状总结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理论启发与接受机制模型构建
    2.1 接受美学的启发
        2.1.1 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2.1.2 审美接受启发与局限
    2.2 知觉现象学的启发
        2.2.1 知觉现象学的基本观点
        2.2.2 身体接受启发与局限
    2.3 风景园林学相关理论启发
        2.3.1 景观美学的启发
        2.3.2 环境行为学的启发
    2.4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构成与理论模型构建
        2.4.1 接受活动中的结构要素分析
        2.4.2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分析
        2.4.3 公众行为模式分析
        2.4.4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
        2.4.5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实现路径
        2.4.6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构建
    2.5 技术路线
    2.6 本章小节
3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1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内涵
        3.1.1 接受效应的内涵认知
        3.1.2 接受效应的产生维度
        3.1.3 接受效应的接受层次
    3.2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构建原则
        3.2.2 期待效应指标
        3.2.3 召唤效应指标
        3.2.4 交流效应指标
        3.2.5 身体效应指标
    3.3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
        3.3.1 研究区域分析
        3.3.2 研究对象选取
        3.3.3 评价方法选择
        3.3.4 评价指标赋权
    3.4 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4.1 街道环境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4.2 公园环境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5 本章小节
4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与评价分析
    4.1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
        4.1.1 指标来源
        4.1.2 问卷调查
        4.1.3 因子适宜性判断
        4.1.4 因子提取与命名
    4.2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分析
        4.2.1 场所性因子分析
        4.2.2 审美性因子分析
        4.2.3 自然性因子分析
        4.2.4 维护性因子分析
    4.3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定量化评价
        4.3.1 评价体系
        4.3.2 研究步骤
        4.3.3 照片测量方法
        4.3.4 分析评价
    4.4 接受性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总结
        4.4.1 景观环境特征总结
        4.4.2 空间模式特征总结
    4.5 本章小结
5 接受机制影响路径及中介效应评价分析
    5.1 概念框架与研究假设
        5.1.1 概念框架
        5.1.2 研究变量
        5.1.3 研究假设
        5.1.4 研究方法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5.2.1 问卷与量表设计
        5.2.2 问卷数据收集
        5.2.3 正式调查问卷
        5.2.4 信度与效度检验
        5.2.5 CFA分析
        5.2.6 相关分析及区别效度
    5.3 SEM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5.3.1 SEM拟合度分析
        5.3.2 SEM路径系数
        5.3.3 SEM模型修正
        5.3.4 中介效应检验
    5.4 实证结果与讨论
        5.4.1 公众行为模式在机制模型中介效应讨论
        5.4.2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影响路径与效应讨论
        5.4.3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与接受效应关系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应用
    6.1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原则
        6.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6.1.2 满足期待性原则
        6.1.3 整体性思维原则
        6.1.4 过程性思维原则
    6.2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策略
        6.2.1 易于识别的景观结构
        6.2.2 激活空间的景观比照
        6.2.3 空间留白的景观联想
        6.2.4 情感沉浸的景观体验
        6.2.5 支持行为的景观路径
        6.2.6 生态协同的景观表达
    6.3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模式
        6.3.1 信息收集与提取(C)
        6.3.2 要素思维地图(M)
    6.4 西安市华清宫街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践与探索
        6.4.1 项目背景
        6.4.2 场地概况
        6.4.3 策略应用
        6.4.4 设计方法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1: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2:西安公共艺术信息汇总表(部分)
附录3:调查问卷
附录4:预调研与量表修订

(8)基于使用后评价的西安曲江商业街空间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商业街区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使用后评价(POE)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使用后评价理论及曲江商业街空间研究
    2.1 使用后评价的基础理论
        2.1.1 使用后评价(POE)的概念及内涵
        2.1.2 使用后评价(POE)的依据
        2.1.3 使用后评价的不同阶段
    2.2 商业街空间理论研究
        2.2.1 街道空间的形态
        2.2.2 街道空间的界面
        2.2.3 各类街道设施
        2.2.4 商业街中的活动类型
    2.3 西安曲江自然人文背景
        2.3.1 历史背景
        2.3.2 自然人文环境
    2.4 西安曲江商业街空间布局及分类研究
        2.4.1 曲江商业街空间布局演变
        2.4.2 曲江商业核心区
        2.4.3 西安曲江商业街空间分类梳理
    2.5 本章小结
3.曲江商业街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
    3.1 西安曲江商业街空间评价旨趣及流程
    3.2 曲江商业街物质空间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
        3.2.1 相关文献研究及指标提取
        3.2.2 相关的商业型街道设计导则比较研究及指标提取
        3.2.3 实地调研指标提取
        3.2.4 专家意见
        3.2.5 评价指标集的汇总
        3.2.6 确定曲江商业街使用后评价体系指标权重及评分方法
    3.3 曲江商业街空间使用行为方式评价方法
    3.4 西安曲江商业街调研样本选取
        3.4.1 调研对象选取原则
        3.4.2 典型商业街概况
    3.5 西安曲江典型商业街空间使用后评价
        3.5.1 红渠路商业街空间使用后评价
        3.5.2 雁南五路商业街空间使用后评价
        3.5.3 通易坊商业街空间使用后评价
        3.5.4 芙蓉坊商业街空间使用后评价
    3.6 曲江商业街空间使用后评价结果比较分析及问题总结
        3.6.1 总体评价
        3.6.2 街道空间形态及功能划分的评价结果及问题
        3.6.3 交通流线的评价结果及问题
        3.6.4 街道设施的评价结果及问题
        3.6.5 街道空间界面的评价结果及问题
    3.7 本章小结
4.使用后评价结果的商业街空间维度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1 街道空间形态及功能划分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
        4.1.1 街道纵向空间的连续性和节奏性
        4.1.2 街道横断面空间的功能复合性
        4.1.3 节点空间的舒适性
    4.2 交通流线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
        4.2.1 步行通行空间的通畅性
        4.2.2 商业活动流线的便捷性
    4.3 街道设施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
        4.3.1 城市家具数量、位置的合理性
        4.3.2 景观小品的文化性和趣味性
    4.4 街道空间界面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
        4.4.1 空间整体界面的文化性
        4.4.2 建筑单体立面美感
        4.4.3 商业建筑界面的识别性
    4.5 本章小结
5.基于使用后评价的曲江商业街空间改造设计原则及策略分析
    5.1 改造设计原则
        5.1.1 使用后评价-再策划原则
        5.1.2 人性化原则
        5.1.3 安全可达性原则
        5.1.4 唐文化建构原则
        5.1.5 整体性原则
        5.1.6 绿色生态性原则
    5.2 改造设计整体策略分析
        5.2.1 增强商业街纵向空间的连续性和节奏性
        5.2.2 节点空间营造
        5.2.3 合理引导人车流线
        5.2.4 增强商业街横断面空间功能复合性
        5.2.5 完善街道设施和景观小品
        5.2.6 街道空间界面整体风貌塑造
    5.3 本章小结
6.西安曲江商业街空间改造设计策略及实证研究
    6.1 商业街纵向空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改造设计
    6.2 商业街节点空间改造设计
        6.2.1 商业街空间节点的公共性和参与性设计
        6.2.2 商业街空间节点的功能流线优化
    6.3 商业街横断面空间功能复合及流线组织
        6.3.1 步行通行空间改善
        6.3.2 商业活动空间的氛围营造
        6.3.3 不同类型街道空间分类改造
    6.4 街道设施和景观小品提升
        6.4.1 休憩设施
        6.4.2 照明等其他设施
        6.4.3 景观小品
    6.5 街道空间界面改造
        6.5.1 街道空间底界面改造
        6.5.2 街道空间侧界面改造
        6.5.3 街道空间建筑立面节点改造
    6.6 实证研究——雁南五路商业街空间改造设计
        6.6.1 雁南五路商业街空间改造项目前期分析
        6.6.2 雁南五路商业街空间改造设计
    6.7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1 成果与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1 图录
附录2 表录
附录3 前期调研问卷
附录4 重要程度评价表
附录5 西安曲江商业街使用后评价调查表
致谢

(9)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1.1 城市雕塑
        1.1.2 上海城市雕塑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研究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其主要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观点
第二章 从雕塑到城市雕塑的兴起
    2.1 雕塑的起源及历史形态
    2.2 雕塑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2.3 城市雕塑在当代中国的兴起
        2.3.1 从实践活动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外延
        2.3.2 从城市管理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内涵
        2.3.3 从雕塑创作中建立城市雕塑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类型
    3.1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前期
        3.1.1 上海的古代雕塑遗存
        3.1.2 晚清时期的上海雕塑
        3.1.3 民国时期的上海雕塑
    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时期
        3.2.1 上海美术教育院校的建设
        3.2.2 上海美术社团与研究机构
        3.2.3 上海雕塑创作与雕塑建设
    3.3 上海城市雕塑的发展时期
        3.3.1 上海城市雕塑的管理建制
        3.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建设概况
        3.3.3 上海城市雕塑的类型特征
第四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结构
    4.1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
    4.2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要素
        4.2.1 上海城市雕塑的制度性文化
        4.2.2 上海城市雕塑的艺术性文化
        4.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物态性文化
第五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批判
    5.1 城市雕塑与文化批判
    5.2 对创作方式标准化与伪个性的文化批判
        5.2.1 上海城市雕塑“标准化”的表现及其批判
        5.2.2 上海城市雕塑“伪个性”的表现及其批判
    5.3 对创作题材仿造性与照搬化的文化批判
        5.3.1 上海城市雕塑“国内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5.3.2 上海城市雕塑“国外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第六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实践分析
    6.1 编制城市雕塑规划推动城市雕塑建设
    6.2 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城市雕塑建设
        6.2.1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6.2.2 上海“雕塑公园”建设
    6.3 借助国际活动进行城市雕塑建设
        6.3.1 2007 世界夏季特奥会主题雕塑园建设
        6.3.2 中国2010 上海世界博览会园雕塑建设
第七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未来向度
    7.1 文化批判意识的内化与审美霸权的解构
    7.2 地缘性经验的建构与跨学科平台的认知
    7.3 参与角色的互动合作与社会评价的制衡
        7.3.1 城市雕塑的管理与委托
        7.3.2 城市雕塑的创作与合作
        7.3.3 城市雕塑的评审与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社会项目
致谢

(10)合肥市改建型文化创意街区外部空间环境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2.1 文化创意街区相关理论研究
        1.2.2 外部空间环境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文化创意街区相关概念
        2.1.1 创意产业的内涵
        2.1.2 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2.1.3 文化创意街区概念
    2.2 改建型文化创意街区相关概念
        2.2.1 改建型文化创意街区的定义
        2.2.2 改建型文化创意街区发展历程及现状
        2.2.3 改建型文化创意街区外部空间的内涵
        2.2.4 改建型文化创意街区外部空间发展需求
    2.3 理论解读
        2.3.1 外部空间理论解读
        2.3.2 空间行为的理论解读
        2.3.3 环境心理的理论解读
    2.4 优秀文化创意街区案例分析
        2.4.1 北京南锣鼓巷——北京胡同
        2.4.2 北京798 艺术街区
        2.4.3 田子坊——上海弄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合肥市改建型文化创意街区满意度评价
    3.1 文化创意街区概述
        3.1.1 国内文化创意街区概述
        3.1.2 合肥文化创意园区概述
        3.1.3 合肥市改建型文化创意街区
    3.2 合肥市改建型文化创意街区满意度评价
        3.2.1 基础调研
        3.2.2 整体满意度评价分析
        3.2.3 各街区满意度评价分析
    3.3 因子分析
    3.4 主成分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外部空间与行为关联性分析
    4.1 案例外部空间对比分析
        4.1.1 空间量化分析
        4.1.2 空间形态、现状格局分析
        4.1.3 特色空间节点分析
        4.1.4 人群聚集程度
    4.2 调研目的、方法与设计
        4.2.1 调研目的
        4.2.2 调研方法
        4.2.3 调研设计
    4.3 行为类型
        4.3.1 基于观察的行为研究
        4.3.2 基于问卷调查的行为心理研究
    4.4 人群行为分布图示化分析
        4.4.1 中隐于市创业街区人群行为分布图示化分析
        4.4.2 合肥庐阳建华文创园人群行为分布图示化分析
        4.4.3 合柴1972 文创园人群行为分布图示化分析
    4.5 空间行为关联性分析
        4.5.1 休闲类行为与空间关联性
        4.5.2 游玩类行为与空间关联性
        4.5.3 观赏类行为与空间关联性
        4.5.4 工作类行为与空间关联性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肥市改建型文化创意街区外部空间环境提升策略
    5.1 基于可识别性、开放性的内部交通组织
        5.1.1 停车空间规划与品质提升
        5.1.2 内部交通的清晰性和可识别性
    5.2 基于文化性、创意性的街区整体氛围营造
        5.2.1 文化资源挖掘
        5.2.2 公共观赏设施
        5.2.3 街区艺术、体验活动
    5.3 基于原真性和适应性的建筑风貌
        5.3.1 立面改造
        5.3.2 材料细部的运用
        5.3.3 外摆空间
    5.4 基于人性化、社交性的公共服务设施改造
        5.4.1 尊重不同的使用群体
        5.4.2 完善无障碍设计
        5.4.3 开放性和私密性
        5.4.4 休憩设施
        5.4.5 夜景营造
        5.4.6 水景空间营造
        5.4.7 景观绿化的层次性
        5.4.8 生态性、可持续性
    5.5 基于活动吸引力的空间组织与品质提升
        5.5.1 空间结构清晰性与功能融合
        5.5.2 街道及空间节点
    5.6 加强政府引导,唤醒民间力量
        5.6.1 注重安全性和规范化运营
        5.6.2 设计指导管理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四、城市公共空间与雕塑(论文参考文献)

  • [1]邯郸市商业综合体外部微观建成环境要素对空间吸引力的影响研究[D]. 郭严泽. 河北工程大学, 2021
  • [2]基于城市公共空间塑造的雕塑艺术设计策略研究[J]. 余彩霞. 绥化学院学报, 2021(08)
  • [3]区域公共艺术整体设计研究[D]. 高婕.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4]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研究[D]. 郭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多因子分析法的城市雕塑空间布局体系研究 ——以广安市主城区为例[D]. 梁晓晶.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6]“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 贾晨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 杨琬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基于使用后评价的西安曲江商业街空间改造设计研究[D]. 武淑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D]. 李强. 上海大学, 2021
  • [10]合肥市改建型文化创意街区外部空间环境提升策略研究[D]. 赵露菡.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城市公共空间与雕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