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次照射方法治疗骨转移瘤68例疗效分析

不同分次照射方法治疗骨转移瘤68例疗效分析

一、不同分割照射法治疗骨转移癌68例疗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19)在《不同分割放射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对疼痛和体力状况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分析不同分割放射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对疼痛和体力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将某院在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9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48)采用常规剂量(200cGy)放射治疗,试验组(n=46)采用大剂量(300cGY)分割放射治疗,对比不同剂量对两组患者疼痛和体力状况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在治疗前NRS评分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NRS评分(5.04±1.08)与试验组NRS评分(2.41±1.02)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39例(81.25%)明显低于试验组总有效率44例(95.65%),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体质、活动尚可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大剂量分割放射治疗,这种治疗方式比常规治疗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体力状况。

彭婷婷[2](2017)在《定向穴位透药疗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1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定向穴位透药疗法联合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癌痛的疗效,以及与单纯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癌痛相比,是否具有增强止痛效果、减少爆发痛、减轻止痛药物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作用,以期为中西医结合缓解癌性疼痛提供思路与方法。2研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将6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过程中剔除2例,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例。对照组:依据WHO三阶梯给药原则给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定向穴位透药疗法(身痛逐瘀汤经足三里穴位透药)进行治疗。7天为一周期,共观察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后对不同组别镇痛后的镇痛疗效、NRS评分、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爆发痛次数、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等进行综合比较以及相关分析。3结果3.1两组基线比较:两组患者资料在性别、年龄、病种、病程、癌痛程度、治疗前KPS评分及QOL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可比。3.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缓解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RS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两组患者的镇痛起效时间比较:治疗组的起效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5两组患者的镇痛维持时间比较:治疗组的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6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爆发痛次数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7两组患者的止痛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8两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9两组患者治疗后的QOL评分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定向穴位透药疗法结合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癌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率、NRS评分、镇痛起效时间与维持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KPS评分和QOL评分等方面的比较,发现定向穴位透药疗法联合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癌痛能够弥补单纯运用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的不足,且起效所需时间较短、维持时间较长,并能减少西药副作用、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痛苦。

董新军[3](2016)在《不同分割剂量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骨转移瘤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骨转移重要治疗手段,以往临床上多采用普通常规的放疗分割方式进行治疗,常规放疗方式多存在副作用较大,治疗时间长以及治疗费用高等不足之处。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课题将通过采用新型的放射治疗技术调强放疗手段,研究和评估大剂量分割方式治疗骨转移瘤的疗效,并与常规放疗方法相比较,目的在于发现新的更有效的放射治疗方法,以便更好地提高肿瘤患者骨转移的治疗效果、较少放疗后的不良反应、缩短治疗时间以及降低治疗费用。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的13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进行研究,该组患者临床资料齐全完整。骨转移瘤经ECT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T (Computed Tomography)、 MRI (Nucl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或 PET-C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T)诊断确诊。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剂量分割和常规剂量分割两组。大剂量和常规剂量分割组患者分别为66和64例。放射治疗开始前应用专门的放疗体架制作体模,随后在螺旋CT下进行定位扫描,根据CT扫描的图像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患者设计三维调强治疗计划。靶区包括肿瘤靶区、计划靶区和临床靶区三部分。用6MV-X直线加速器进行调强放疗,大剂量分割组的每次剂量300cGy,每日一次,每周5次,总剂量3000cGy。常规剂量分割组给予每次200cGy,每日一次,每周5次,放疗总量5000cGy。病人疼痛程度分级按照0-10数字评分量表进行评定,一般状况评分采用Karnofsky评分方法评定,放疗后副反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进行评价。对大剂量和常规剂量分割两组骨转移瘤患者从疼痛强度、一般身体状况、骨痛缓解、放射后不良反应、以及治疗费用和时间等几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均数t检验,检验水准α=0.05,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骨转移瘤患者的基本信息130例骨转移瘤患者中,男性66例(50.8%),女性64例(49.2%),男女比值为1.03:1;发病年龄38-85岁,中位年龄64岁,59±12岁。60岁以上患者53例(占40.8%);60岁以下77例(占59.2%)。单发骨转移24例(18.5%),多发106例(81.5%)。单纯骨转移25例占(19.2%),合并其它脏器转移105例(80.8%)。130例骨转移瘤患者有如下病理类型:57例肺癌中有腺癌32例、鳞癌16例、小细胞肺癌5例和大细胞癌4例;5例肾癌中有透明细胞癌4例及颗粒细胞瘤1例;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甲状腺癌均为腺癌;鼻咽癌均为鳞状细胞癌。骨转移瘤诊断需要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共同确诊,所有130例患者中ECT检查有122例(93.8%),CT检查有115例(88.5%),MRI检查有85例(65.4%), PET-CT检查有19例(16.4%)和X-片检查有15例(11.5%)。130例发生骨转移瘤患者的原发恶性肿瘤中,以肺癌最多见,为57例(占43.8%);其次是乳腺癌38例(占29.2%);结直肠癌10例(占7.7%),胃癌6例(占4.6%);卵巢癌5例(占3.8%);肾癌5例(占3.8%);前列腺癌、肝癌和鼻咽癌共9例(共占7.1%)。本研究中130例骨转移瘤患者在不同骨骼区域分布情况是:脊柱区共有83例(占63.8%);骨盆区有62例(占47.7%);胸廓区有44例(占33.8%);四肢区有36例(占27.7%),颅骨区有12例(占9.2%)。结果表明130例发生骨转移瘤患者的骨转移部位主要见于脊柱和骨盆;130例患者中共发生237区域骨转移,每个病人平均发生1.82个区域转移。2.大剂量和常规剂量分割组对骨转移瘤患者治疗结果比较2.1放疗对骨转移瘤患者疼痛疗效评估130例患者经疗效评定,共有119例获疼痛缓解,总疼痛缓解率为91.5%,其中完全缓解86例(占66.2%),部分缓解25例(占19.2.%),轻度缓解8例(占6.2%),无效11例(占8.4%)。经统计学分析,放射治疗前后总疼痛缓解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由放射前均值7.71下降到放射后2.47,放射治疗前后的差异比较具有显着性(P<0.001)。通过对NRS疼痛评分的研究,也表明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放疗后骨转移性疼痛缓解。常规剂量分割组治疗疼痛的有效率89.4%,大剂量分割组为90.0%,两组治疗疼痛的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揭示两种放射治疗方法具有相同的止痛效果。2.2放疗止痛的起效时间放疗后止痛开始起效的时间,常规剂量分割组平均时间7.7天,大剂量分割组则为5.5天,两组起效时间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大剂量分割放射治疗方法止痛起效快。2.3患者一般状况的改善情况常规剂量分割放疗组放疗前KPS分值平均为68.024±16.46,放疗后KPS分值平均为84.57±11.40;大剂量分割放疗组放疗前KPS分值平均为67.19±15.49,放疗后KPS分值平均为85.63±13.67。每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评分比较后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间患者一般状况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大剂量分割放疗方法对患者一般情况改善与常规剂量分割法相同。2.4放疗后的不良反应常规剂量分割组发生消化道反应有27例(占42.2%),大剂量分割组有48例(占72.7%),差别有显着性(P<0.01),提示大剂量分割放疗反应重。但是,深入分析消化道副反应的程度,发现两组副反应差异主要在相对较轻的Ⅰ度和Ⅱ度损伤程度,而且对症治疗后很快恢复,无严重的不可逆损伤发生。常规剂量分割组发生白细胞下降有13例(占20.3%),大剂量分割组15例(占22.7%),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发生白细胞下降均在Ⅰ度和Ⅱ度损伤程度上,无感染病例发生,而且放疗结束后很快恢复。常规剂量分割组发生血小板下降只有2例(占3.1%),大剂量分割组有3例(占4.8%),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引起的血小板下降发生率较低,表现为轻Ⅰ度的损伤,对放射治疗没有影响,患者也无出血情况发生。放射性皮肤损伤也是常见的放射治疗副反应,常规剂量分割组发生放射性皮肤损伤有53例(占80.3%),大剂量分割组有56例(占84.8%),两组间皮肤损伤程度及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以Ⅰ度和Ⅱ度为主,没有出现Ⅲ度和Ⅳ度皮肤损伤。2.5放疗费用常规剂量分割放射治疗时患者需要25次,大剂量分割治疗则需10次;放疗费每次按900元计算,常规剂量分割总共需放疗费22500元,大剂量分割则需放疗费9000元,常规剂量分割与大剂量分割的放疗费用之比为2.5:1。常规剂量分割放射治疗时间为33天,而大剂量分割治疗则仅为10天。结论1.本研究130骨转移瘤例患者中,原发性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患者容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瘤常在骨骼系统多处部位发生,以脊柱、胸廓、骨盆等部位多见。2.放疗对骨转移瘤止痛效果较好,大剂量分割放疗不但与常规剂量分割放疗具有同样的止痛效果,而且还具有止痛起效快的特点。3.放射治疗使患者一般状况明显改善,大剂量分割与常规剂量放射治疗具有相同的改善患者一般情况的效果。4.虽然大剂量分割治疗引起的消化道副反应较常规组严重,但副反应均为轻度,无严重的不可逆损伤。两种放射治疗方法在引起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以及放射性皮肤反应方面没有差别。5.在两种放疗方法疗效相同的情况下,大剂量分割放疗方法明显降低了医疗费用以及缩短了放射治疗时间。

程玲[4](2014)在《补肾化瘀中药联合热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补肾化瘀中药联合热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疗效,探讨益肾骨康方与最新热疗技术相结合在提高止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将60例骨转移癌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氨酚羟考酮加用补肾化瘀中药联合热疗组)和对照组(氨酚羟考酮组)。试验组在氨酚羟考酮基础上口服益肾骨康方,1日1剂,早晚分服,连续服用14天,第3、6、9、12天对疼痛部位进行热疗,42.5℃-43.5℃,持续60分钟;对照组仅口服西药氨酚羟考酮。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疼痛评分、疼痛影响评分及行为状态方面的差别,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的差异。结果:有效病例60例,试验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83.3%(25/30),对照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46.6%(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全程止痛药物平均为58.13±12.506,对照组为70.97±18.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镇痛效果满意度及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卡式评分为68.00±13.746,对照组为61.67±16.206,两组治疗后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试验组卡氏评分提高16例,对照组提高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显着性(P<0.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在日常活动、情绪、睡眠及生活享受这四方面,试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极显着性(P<0.001)。对照组在日常活动、情绪、睡眠这三方面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组间比较,与对照组在日常活动、情绪、睡眠及生活享受这四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在睡眠及生活享受方面(P<0.01)。而在步行能力、正常工作、与他人关系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氨酚羟考酮加用补肾化瘀中药联合热疗更能降低骨转移癌患者的疼痛;②益肾骨康方以补肾化瘀止痛为法联合热疗温阳祛寒止痛治疗能够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从而减少其副作用;③氨酚羟考酮加用补肾化瘀中药联合热疗可以减少疼痛影响因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④补肾化瘀中药联合热疗加用氨酚羟考酮可降低骨相关事件的发生率。

倪雪莉,黄锡英,冯活林[5](2014)在《圣愈汤加味联合大分割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圣愈汤加味联合大分割放射改善骨转移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将骨转移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综合治疗组[圣愈汤加味联合大分割放疗(3 000 cGy/10次,1次/d,5次/周)]、大分割组、常规分割组,于4周后观察3组患者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综合治疗组、大分割组、常规分割组对骨转移癌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84.38%、82.14%、80.0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明显改善率、生活质量提高率方面综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大分割组及常规分割组(P<0.05)。结论:圣愈汤加味联合大分割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疗效确切,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吴宗明[6](2014)在《四肢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策略与疗效评价》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四肢骨转移癌的临床特点,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治疗的126例四肢转移性肿瘤患者资料。男性69例、女性57例,平均年龄65.8岁,其中肿瘤假体人工关节置换42例,单纯人工关节置换14例,骨水泥加带锁髓内钉内固定38例,骨水泥加钢板固定19例,瘤段灭活加钢板内固定4例,肢体短缩加钢板固定3例,外固定支架固定6例。对患者术前及术后的1个月疼痛评分,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估比较。疼痛评分采用数字评分法0-10分法;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评分系统。术后肢体功能评分按照MSTS在术后3个月进行评分。结果:术中顺利,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11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1例、应激性溃疡1例、轻度脑梗塞2例、深静脉血栓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伤口感染1例,髋关节脱位2例等。手术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0个月,平均32个月。疼痛评分由术前的6.85±3.11分下降到术后1个月的1.26±0.81分(t=9.978,P<0.001),术后疼痛明显改善。在生活质量方面,术前生活质量平均为38.30±13.05,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平均为65.78±10.65(t=-18.550,P<0.001),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在肢体功能方面,术后MSTS评分范围17-30分,平均为23±3(t=-1.450, P=0.016)。术中广泛切除和边缘切除的术式对术后无瘤生存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四肢骨转移癌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肢体功能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包乌吉斯古冷[7](2013)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探讨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特征;2统计分析不同证素与年龄、放射治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1文献调研:系统整理有关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中医文献研究和收集专家问卷调查结果,并参照相应的诊断标准,初步归纳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中医证型及证素。2回顾性研究:收集我院肿瘤科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61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病历资料,对61例患者常见证素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归纳证素分布特征。3统计分析: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中医证型、证素的分布特征以及证素与年龄、放射治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因素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病位证素以肾最多见,其次是筋骨、膀胱、肝、脾;病性证素以气虚最多见,其后依次是血瘀、热、湿、气滞、阴虚、痰。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不同年龄阶段与证素分布的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一个月内放疗与否与阴虚、热病性证素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差异,与其它证素的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一个月内存在放疗或正在放疗中患者阴虚、热证素较无放疗者多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证素分布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证素经聚类分析得出常见中医证型:肾气亏虚证、瘀滞筋骨证、膀胱湿热证。结论: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病位证素以肾最多见,病性证素以气虚最多见。放疗会影响证素的分布,一个月内放疗与否与阴虚、热病性证素的相关性有统计学差异,放疗患者阴虚、热证素较无放疗者多见。常见中医证型为肾气亏虚证,其次是瘀滞筋骨证和膀胱湿热证,本课题总结出来的常见中医证型与其他文献报道的相似。

亓鹏[8](2012)在《低分割模式腹部X线照射对大鼠肝的放射生物学效应》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低分割模式腹部X线照射对大鼠肝脏放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为低分割模式在腹部照射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Gy组、4Gy组、6Gy组、12Gy组,每组各20只。各照射组分别接受相应分割剂量的分次照射,分别于大鼠放射结束后第2、4、6、8及10周测肝质量与系数,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的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蛋白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各照射组均可观察到不同程度肝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甚至纤维化。各组间及不同时间点GPT、GOT比较,差异有显着性(F=11.833~781.972, F=20.857~264.692, P均<0.001)。各组间Bcl-2及Bax表达差异有显着性(F=211.607、116.577,P均<0.001),不同时间点Bcl-2及Bax表达差异有显着性(F=54.083、68.749,P均<0.001)。结论:腹部低分割模式照射可造成大鼠肝脏的放射性损伤,损伤程度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促凋亡蛋白Bax高表达、抑制凋亡蛋白Bcl-2低表达引起细胞凋亡有关。

齐创[9](2012)在《速效止痛膏治疗及联合吗啡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癌症患者1000余万,大约有50%的癌症患者伴有疼痛,80%-90%的晚期癌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一半以上癌痛不能从治疗中得到足够的缓解。中医外治法止痛迅速,在癌痛治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适合于晚期危重患者或不能口服给药者,具有安全可靠、无毒副、易于被患者接受等优点。但目前中医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科研设计欠完善、深入,缺乏统一、公正、客观的疗效判定标准,这就导致统计学结果可靠性差,不易进行各个研究组间的疗效对比分析。本研究立足于导师多年来临床经验总结而成的“速效止痛膏”,以循证医学理论为指导,以骨转移癌、肝癌患者出现的疼痛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随机、安慰剂对照评价速效止痛膏治疗及联合吗啡治疗癌症疼痛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建立适于推广的癌症疼痛的以中医外治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资料与方法:1.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骨转移癌痛、肝癌疼痛患者且符合中医辨证为瘀血阻络证病例84例。其中轻度癌痛42例(骨转移癌伴轻度疼痛18例,肝癌伴轻度疼痛24例),中重度癌痛病例42例(骨转移癌伴中重度疼痛18例,肝癌伴轻度疼痛24例)。分别将轻度癌痛、中重度疼痛观察病例随机分为速效止痛膏药物组和速效止痛膏模拟剂组。2.方法:2.1处理编码的产生:采用分层区组随机的方法,借助DAS统计软件,给定种子数,产生84例受试者所接受处理-试验药和对照药(外用药模拟剂)的随机安排(即随机编码表)。2.2用药方法:研究者按每位受试者就诊先后顺序依药物编号发放药品。以速效止痛膏或者速效止痛膏模拟剂贴敷患者疼痛部位,先以温水清洁局部皮肤,每天每个部位一贴,每隔10小时休息2小时后再次贴用,疗程为7天。治疗期间除用规定药物吗啡外,不能合并使用任何止痛中药制剂和止痛西药。用药前及用药后记录NRS评分、疼痛程度、疼痛时间、睡眠时间、速效吗啡服用次数、镇痛满意度、治疗满意度、中医证候总积分和疼痛总积分。结果:1.轻度癌痛用速效止痛膏后,第7天试验药组和模拟剂组的NRS评分(静止)分别为1.619±0.921和0.238±0.53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NRS评分(运动)分别为1.952±1.244和0.428±1.20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主诉疼痛程度分别为0.810±0.602和0.095±0.30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疼痛时间分别为3.333±1.528和0.048±1.60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睡眠时间分别为-1.524±0.981和0.048±1.39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镇痛满意度分别为1.810±0.750和0.000±1.14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满意度分别为1.762±0.700和-0.333±1.35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中医总积分分别为2.191±1.887和0.714±1.10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疼痛总积分分别为11.238±6.340和3.524±6.90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2.中重度癌痛用速效止痛膏后,用药后第7天试验组与模拟剂组的睡眠时间、治疗满意度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S评分、疼痛程度、疼痛时间、睡眠时间、镇痛满意度、治疗满意度、中医总积分、疼痛总积分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7天两组吗啡用量分别为63.095±17.540和89.398±27.805,均数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爆发痛次数分别为0.429±0.746和1.314±1.157,均数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1.在临床治疗对照观察中,速效止痛膏能迅速有效缓解轻度癌痛,明显延长止痛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提高镇痛满意度和治疗满意度,从而达到了缓解癌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其痛苦的目的。2.在临床治疗对照观察中,速效止痛膏联合吗啡治疗中重度癌痛,能减少吗啡的用量,增强吗啡的止痛效果,同时也能减少疼痛发作次数,有效延长止痛时间和镇痛效果。与吗啡合用用于中重度癌痛能有效延长止痛时间和镇痛效果。

王义法[10](2011)在《50例骨转移癌疼痛放射治疗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放射治疗不同分割方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止痛效果。方法 50例骨转移癌患者,28例采用低分割照射,DT3Gy/次,4~5次/周,总DT30Gy;22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DT2Gy/次,5次/周,总DT40Gy。结果 68处骨转移灶放疗后止痛总有效率为94.1%(64/68),大剂量低分割组有效率为94.8%(37/39),常规分割剂量组有效率为93.1%(27/29),两组止痛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癌疼痛是一种好的止痛方法,大剂量低分割方式与常规分割方式放射治疗止痛疗效相近。

二、不同分割照射法治疗骨转移癌68例疗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分割照射法治疗骨转移癌68例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分割放射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对疼痛和体力状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强度
        1.3.2 对比两组体力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
    2.2 对比两组体力状况
3 讨论
    3.1 恶性肿瘤骨转移
    3.2 不同剂量治疗分析

(2)定向穴位透药疗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 癌痛的现代医学研究
    二 癌痛的中医学研究简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病例选择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原则
        3.2 治疗方法
        3.3 观察指标
        3.4 统计学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两组一般资料的基线比较
        4.2 两组癌痛患者镇痛疗效比较
        4.3 两组癌痛患者镇痛后 NRS 评分比较
        4.4 两组癌痛患者镇痛起效时间比较
        4.5 两组癌痛患者单次镇痛持续时间比较
        4.6 两组癌痛患者治疗后爆发痛次数比较
        4.7 两组癌痛患者止痛药不良反应比较
        4.8 两组癌痛患者治疗后 KPS 评分比较
        4.9 两组病例癌痛镇痛后 QOL 评分比较
    5 分析与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致谢

(3)不同分割剂量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骨转移瘤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补肾化瘀中药联合热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综述一 骨转移癌疼痛的中医研究进展
        1 病名溯源
        2 病因病机
        3 骨转移癌疼痛的中医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骨转移癌疼痛的西医研究进展
        1 骨转移的发生率
        2 发病机制
        3 临床症状
        4 诊断
        5 治疗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脱落标准
        1.6 停止治疗指征
    2 材料与方法
        2.1 病例分组与治疗方法
        2.2 研究用药及热疗机型
        2.3 观测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基线对照
        3.2 疗效判定
        3.3 安全性指标
    4 结论
    5 讨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CRF表
致谢
个人简介

(5)圣愈汤加味联合大分割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治疗方法
        1.3.1 综合治疗组
        1.3.2 大分割组
        1.3.3 常规分割组
    1.4 观察指标
        1.4.1 癌痛缓解率
        1.4.2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1.4.3 行为状况评分标准
    1.5 不良反应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后骨转移瘤疼痛缓解情况
    2.2 中医证候改善情况
    2.3 生存质量评价
    2.4 不良反应
3 讨论

(6)四肢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策略与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四肢骨转移癌的概述
    1.四肢骨转移癌的发病率及发病机制
    2.四肢骨转移癌的临床表现
    3.四肢骨转移癌的影像学特征
    4.四肢骨转移癌的诊断
第二部分 126 例四肢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及方法
        3.观察指标
        4.统计方法
    结果
        1.一般情况
        2.骨转移情况
        3.围手术期情况
        4.治疗方式
        5.术后处理及并发症
第三部分 126 例四肢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疗效评价
    1.随访时间及评价指标
    2.局部复发
    3.典型病例
第四部分 讨论
    1.发病情况
    2.转移部位
    3.临床表现
    4.影像学诊断
    5.四肢骨转移癌的诊断
    6.围手术期的处理
    7.治疗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前列腺癌骨转移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8)低分割模式腹部X线照射对大鼠肝的放射生物学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分组
        1.1.2 主要药品和试剂
        1.1.3 主要仪器设备
    1.2 实验方法
        1.2.1 大鼠的麻醉
        1.2.2 低分割模式照射
        1.2.3 标本的采集
        1.2.4 形态学观察
        1.2.5 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的检测
        1.2.6 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Bcl-2及Bax的表达
    1.3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结果
    2.1 肝脏形态学改变
    2.2 各组肝脏系数的变化
    2.3 各组血GPT、GOT的变化
    2.4 各组Bcl-2表达情况的比较
    2.5 各组Bax表达情况的比较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速效止痛膏治疗及联合吗啡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临床资料
2 方法
3 结果:
分析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50例骨转移癌疼痛放射治疗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疼痛程度分级
    1.3 治疗方法
    1.4 疗效评定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四、不同分割照射法治疗骨转移癌68例疗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分割放射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对疼痛和体力状况的影响[J]. 王鹏飞.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03)
  • [2]定向穴位透药疗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D]. 彭婷婷.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7(03)
  • [3]不同分割剂量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骨转移瘤临床研究[D]. 董新军. 山东大学, 2016(02)
  • [4]补肾化瘀中药联合热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研究[D]. 程玲.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07)
  • [5]圣愈汤加味联合大分割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倪雪莉,黄锡英,冯活林. 西部中医药, 2014(05)
  • [6]四肢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策略与疗效评价[D]. 吴宗明. 苏州大学, 2014(11)
  • [7]前列腺癌骨转移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的研究[D]. 包乌吉斯古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10)
  • [8]低分割模式腹部X线照射对大鼠肝的放射生物学效应[D]. 亓鹏. 青岛大学, 2012(08)
  • [9]速效止痛膏治疗及联合吗啡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研究[D]. 齐创.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06)
  • [10]50例骨转移癌疼痛放射治疗临床观察[J]. 王义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23)

标签:;  ;  ;  ;  ;  

不同分次照射方法治疗骨转移瘤68例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