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论现代设计教育的特点

创新设计——论现代设计教育的特点

一、创新设计──现代设计教育特征论(论文文献综述)

汪亮[1](2022)在《文化自信下高校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进设计教育创新发展,实现中国由"追赶型设计"到"引领型设计"的转变,是当前高校设计教育的责任与使命。文章以新文科建设为引导,以文化传承、融合创新的设计学科命题,探索文化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建设与实施途径,构建文化引领设计创新的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内容改革,搭建实践平台,实现设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曹勇[2](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曹斌华[3](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蓝凡[4](2021)在《媒介变革与媒介变量:实用艺术新论》文中提出实用艺术不是艺术分类的结果,而是相对于观赏艺术(纯艺术)的艺术基本形态之一。实用艺术与纯艺术(观赏艺术)的最大区别是它的材料和使用的特殊性。将实用艺术仅限定在"造型艺术"之中,这是用西方视点观察"艺术"的结果。人类创造的精神世界——艺术,在本质上就存在两种形态:在日常生活中能同时被使用的艺术——实用艺术形态和不能被使用仅供观赏的艺术——纯艺术(观赏艺术)形态。实用艺术的本质也就是艺术的本质。以叙事为本质的艺术,依赖人类的感觉经验——审美(审美或审丑),通过叙事(故事、情节和细节)的展开,获得情感的宣泄与接受,最终达到人类精神的交流。实用艺术的三大本质特征,在于使用性与审美性、使用性与形象性和使用性与情感性的矛盾统一,并从而构筑起本质特征的三条刚性原则:使用性与艺术性不能分离的一致性原则,使用性与功能性互为重叠的互叠性原则和使用性与人类同步的随同性原则。设计是人类从另一种新的维度上对人类创造活动实践的一种概括,但设计不是一种新兴的艺术类型——艺术分类的结果。设计学作为独立学科的确立,其魅力在于艺术,审美化、形象化和情感化构成了实用艺术叙事的特征,也是设计叙事的最基本特征。设计的审美是通过不同的形状、线条和色彩的表达,形象是通过不同的具象和抽象的形象构造,情感是通过不同的情趣、意趣和志趣的传递,以"艺术性"——创造性地完成设计目标,展开设计过程,达成设计结果。人类即将进入智能文明时期,艺术的实用功能将从特定功能变为通用功能,实用的形态(行为和物品)也将从特定通约化为一般的行为和物品。艺术的精神性将逐渐融合在物质性与实用性之中,彼岸的世界将逐渐融合在此岸的世界之中,观众观看的叙事的艺术将逐渐成为观众参与的叙事的艺术,艺术的叙事成为生活的叙事——作为物种的人类将达到最终的自由。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张甜甜[6](2020)在《“二十四节气”主题文化丝巾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具代表性的“二十四节气”,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文化基因、生存智慧等历久弥新,至今仍闪耀着恒久的思想光芒。对“二十四节气”进行深刻挖掘和阐发,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是培植文化自信的沃土,也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二十四节气”指导着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体现了中国先民尊重自然、尊重生命节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哲学。是我国民俗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二十四节气”所独有的文化元素为载体,以文化丝巾设计为研究对象,对“二十四节气”文化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萃取与提炼,并分别从丝巾设计的文化图形、鲜明色彩、材质选择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总结,在全面阐释“二十四节气”主题元素与文化丝巾设计要素及现存问题基础上,探讨在现代传播中新的表现形式与运用价值,科学论述了将“二十四节气”主题文化应用于文化丝巾设计的可行性与实现路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实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二十四节气”主题文化的典型图形提取以及表达形式进行探究,完成一系列具有理论基础佐证的文化丝巾设计实证方案。因此,本文研究成果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杨洁[7](2019)在《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应用的教育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各国交流日益密切,建筑形式逐步朝着趋同的方向发展。在我国,建筑设计中“千城一面”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对传统文化符号应用的不足以及传统文化内涵的缺失是造成“千城一面”的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1982年,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是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内地建造的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意义的作品,香山饭店的整个建筑设计在延续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精神的同时加入了对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符号、园林景观符号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挖掘与提炼,使得香山饭店虽然是一座现代化十足的建筑,却具有比一般的现代建筑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象,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建筑设计结合的典范,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本文以贝聿铭先生设计的香山饭店做为主题,将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在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的存在价值,研究在香山饭店中,设计师是如何将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转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的,并将其运用到当代的设计中,从而发掘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应用的设计策略,并以此对中国当代设计艺术的教育现状进行反思。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创新点等进行了研究综述。第二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于现代设计的意义”,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文中涉及的传统文化符号的相关概念,以及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香山饭店的设计综述,本章通过实地考察研究,对香山饭店的设计进行了综述,对贝聿铭的设计经历及其在香山饭店中的设计手法进行总结。第四部分“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符号应用方法”,从香山饭店的建筑外形、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整体空间意向四个角度出发,系统的分析了香山饭店中的传统文化符号应用方法,并讨论其教育意义。第五部分“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应用方法的教育意义”,总结了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应用的规律性方法,从而讨论其对新中式设计、当代艺术设计及当代艺术教育发展创新的影响及教育意义。第六部分“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讨论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领域中的重要性及其背后的教育意义,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设计文化思想,为当代中国设计发展创新拓展新路径建言。

韩建伟[8](2018)在《灵璧皮影装饰语言研究》文中指出皮影作为我国重要的民间艺术,除了体现传统文化的特色,还具有重要的现代应用价值。皮影的传承面临断层的困境,灵璧皮影作为中国皮影的重要分支,其传承与发展同样面临严峻考验。皮影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带有各自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心理模式,其装饰具有独立审美价值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对现代地方特色装饰设计艺术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本文分析了灵璧皮影装饰语言要素的造型、色彩、图案、雕刻的地域性特征,并通过案例设计论述了其装饰语言要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将灵璧皮影装饰元素通过再创造,应用到现代装饰设计,有助于灵璧皮影的发展、创新与传承,以使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艺术得以延续,研究可为现代多元的文化注入新的艺术维度提供理论准备。根据本文研究涉及的内容,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现状、研究策略及技术路线;第二部分是对皮影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内涵的阐述,通过对灵璧皮影历史文化进行概述,梳理出灵璧皮影的来源及传播路径;第三部分梳理了灵璧皮影四种基本装饰语言要素,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皮影对装饰语言特征进行深入剖析;第四部分基于灵璧皮影装饰语言特征的剖析,将灵璧皮影装饰语言要素进行案例应用设计,在案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试探究其装饰语言现代应用的多种可能;第五部分是基于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总结了灵璧皮影装饰语言对现代装饰艺术设计的启示作用,得出这些装饰语言在现代应用的可行性;结语部分对全文工作进行总结,给出灵璧皮影装饰语言的地域审美心理,以及在现代文化背景主题意旨下的转化和拓展。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针对灵璧皮影装饰语言进行归纳分析,试探究其装饰语言在现代设计的应用。将灵璧皮影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通过现代新媒体技术手段使大众保持对传统文化的记忆,以传承并创新这一传统艺术。因此,这一课题后期仍有继续研究的空间和价值。

张君梅[9](2018)在《海派文化视野下上海美专图案教育研究(1918-1937)》文中研究表明上海美专作为早期美术教育具有影响力的学校,在创办及发展的过程中深受海派文化的影响,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在海派文化的视野下上海美专图案教育于1918年至1937之间的建构与价值。首先,本文通过挖掘和分析海派文化的背景资料,总结海派文化的发展特征;并通过以上海美专图案教育为依托,分析海派文化与上海美专图案教育的关系。其次,通过研究上海美专图案教育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结构,分析海派文化的特色在上海美专图案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再次,通过分析上海美专海派图案教育的对于当时的普通大众、其他艺术院校以及社会工商业的影响,揭示上海美专图案教育对于海派文化的价值。最后,通过总结上海美专海派图案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分析在现代设计教育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而研究上海美专海派图案教育对于现代设计教育的意义。

段卫斌[10](2018)在《解构与重塑 ——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认知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选题立足工匠精神本体,在当下设计教育中解构和重塑。从史鉴的角度梳理其演进过程,运用教育学、伦理学、历史学等跨学科理论,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个案调研、纵横比较、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尝试从逻辑上构建基于历史与现代、理论解构与实践应用的四维研究体系,考述中国古代“师徒授受”式教育、近代工艺美术教育、改革开放后设计教育的传承、发展,以及工匠精神在当代设计教育中遭致“悬置”的原因,分析中世纪欧洲教会学校美术教育和“作坊制”学徒工教育、文艺复兴后“工场式”美术教育、工艺美术运动、包豪斯设计教育和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中的历史嬗变,解构工匠精神的现代性特质,总结工匠精神在国内外设计教育中的发展脉络。梳理了工匠精神振兴设计教育的成功案例,结合案例探究工匠精神融入当代设计教育的核心原则和方法。通过研究,提出了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核心价值,这种价值是对尊重劳动、崇尚自然、注重传承、追求创新等职业操守的认同,其内涵集中于“精”“守”“信”三种价值观。“精”为设计之标准与目标,致力于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守”为臻艺求精之过程中秉持专心、专业、专职的守业精神;“信”为怀抱设计之信仰,坚信价值,遵从道德,德以立名的职业信念。这三种价值观成为重塑当下设计教育的优良基因。若立“大国工匠”,必育工匠精神。通过对设计教育中工匠精神价值认知和培育策略的研究,提出了路径之“技”——技术先导与实践锤洗,路径之“艺”——审美熏染与创新思维,路径之“道”——价值引领与道德准则,路径之“器”——机制建设与人才培养等路径的建构;并在其基础上,以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设计教育改革中所取得的阶段性验证,来科学检验工匠精神融入中国当代设计教育的方法与问题,以论证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现实应用价值与可行性,进而提出了在中国当代设计教育中建构基于“技、艺、道”一体相生的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施方案。并以此作为在厘清框架、审视困境的基础上施行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课程化”,多视域凸显其要旨,遂而形成利其“生长”的因素,实现对设计人才“核心素养”的培育和符合国际设计新发展的领军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创新设计──现代设计教育特征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设计──现代设计教育特征论(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自信下高校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明确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 设计专业文化创新能力培养举措
    3.1 构建文化引领设计创新的课程体系
        3.1.1 课程体系改革遵循原则
        3.1.2 课程体系改革主要思路
    3.2 课程内容改革
        3.2.1 专业理论课程———吸取传统造物艺术思想创新性发展与贯彻“四传统”
        3.2.2 设计创新课程———当代设计融合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树立“四意识”
        3.2.3 专项实践课程———设计源于实践与课程实践教学“三必须”
    3.3 实践平台搭建
4 研究成果推动设计专业建设和发展
    4.1 实践应用成效显着
    4.2 强力推动专业内涵建设
5 结语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媒介变革与媒介变量:实用艺术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概念辩正:实用艺术与实用美术
三、本质界分:实用艺术的历史公案
    (一)公案之一:实用美术(工艺美术)可以是以观赏性为主的。
    (二)公案之二:工艺美术的最本质特征在于装饰。
四、使用与观赏:实用艺术的本质
五、媒介变量:设计与工业设计
六、结语:精神与实用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6)“二十四节气”主题文化丝巾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创新点
第二章 “二十四节气”及其主题情绪
    (一)春雨惊春清谷天:平缓、温和、抒情
    (二)夏满芒夏暑相连:炽热、躁动、勃发
    (三)秋处露秋寒霜降:深沉、稳重、清冷
    (四)冬雪雪冬小大寒:安宁、含蓄、憧憬
    (五)小结
第三章 文化丝巾设计的核心要素及现存问题
    (一)丝巾演变历程
    (二)文化丝巾设计的核心要素
        1.文化图形
        2.鲜明色彩
        3.特色材质
    (三)文化丝巾设计的问题——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1.文化内涵缺乏
        2.审美价值缺失
        3.创新意识不足
    (四)小结
第四章 “二十四节气”主题文化元素介入文化丝巾设计的思路
    (一)“二十四节气”主题元素介入文化丝巾设计的理念、定位与方法
        1.设计理念
        2.设计定位
        3.设计方法
    (二)“二十四节气”主题文化元素的典型图形提取
        1.春季节气:万物复苏、花团锦簇
        2.夏季节气:水波涟漪,躁中清爽
        3.秋季节气:丰收喜悦,硕果累累
        4.冬季节气:隐藏之力,团圆宁静
    (三)“二十四节气”典型图形在文化丝巾设计中的表现
        1.主题表现
        2.视觉表现
    (四)小结
第五章 “二十四节气”主题元素介入文化丝巾设计的实践——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例
    (一)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二)设计方案的技术路线
        1.关键原则
        2.对象选取
        3.节气主题元素与情绪识别
        4.概念与视觉、形态表现图例
        5.工艺材质
    (三)实施设计方案
        1.方案初始图
        2.方案的优化与完善
        3.最终效果呈现
    (四)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片来源
附录二
附录三 专业能力展示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7)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应用的教育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2.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现状综述
        2.2 研究方法
    3.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3.1 研究创新点
        3.2 论文结构
    4.本章小结
第1章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于现代设计的意义
    1.1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概念
    1.2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意义
    1.3 本章小结
第2章 香山饭店的设计综述
    2.1 香山饭店综述
        2.1.1 香山饭店的空间布局
        2.1.2 香山饭店的周边环境
        2.1.3 香山饭店对中国现代设计的意义
    2.2 香山饭店的设计师贝聿铭
        2.2.1 贝聿铭简介
        2.2.2 贝聿铭的设计历程
        2.2.3 贝聿铭的设计风格
    2.3 贝聿铭在香山饭店中的设计手法
        2.3.1 香山饭店的建筑设计手法
        2.3.2 香山饭店的室内设计手法
        2.3.3 香山饭店的景观设计手法
        2.3.4 香山饭店的整体设计手法
    2.4 贝聿铭在香山饭店中设计手法的教育意义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符号应用方法
    3.1 香山饭店建筑外形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符号应用
        3.1.1 “硬山式”屋顶的设计转化
        3.1.2 江南民居色彩体系的创新运用
        3.1.3 菱形窗的创新应用
        3.1.4 民居建筑窗框的平面化创新应用
        3.1.5 江南民居合院意象的创新营造
    3.2 香山饭店室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符号应用
        3.2.1 园林中月洞门形式的设计转化
        3.2.2 海棠花漏窗形式的设计转化
        3.2.3 宫灯形式的设计转化
        3.2.4 冰裂纹形式的设计转化
        3.2.5 方胜纹形式的设计转化
    3.3 香山饭店景观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符号应用
        3.3.1 “曲水流觞”的重建
        3.3.2 百年古树的保护
        3.3.3 “飞”来的石林
        3.3.4 “十八景”的营建
        3.3.5 传统庭院景观的再现
    3.4 香山饭店整体空间意向的传统借鉴与创新
        3.4.1 传统江南民居建筑外形的创新借鉴
        3.4.2 传统江南民居合院的室内营造创新
        3.4.3 传统江南民居前宅后园的景观布局创新
        3.4.4 传统江南园林诗韵的整体营造与创新
        3.4.5 中国传统文化空间的现代营造与创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应用方法的教育意义
    4.1 对新中式设计创新的影响
        4.1.1 对新中式室内设计创新的影响
        4.1.2 对新中式建筑设计创新的影响
        4.1.3 对新中式景观设计创新的影响
    4.2 对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设计中应用创新的影响
    4.3 对当代设计艺术教育创新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贝聿铭生平年表

(8)灵璧皮影装饰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策略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灵璧皮影概述
    2.1 皮影的内涵和特点
    2.2 灵璧皮影来源梳理
    2.3 灵璧皮影装饰语言概念和内涵
第三章 灵璧皮影装饰语言特征分析
    3.1 灵璧皮影的形象造型
        3.1.1 简洁化
        3.1.2 拟人化
        3.1.3 平面化
        3.1.4 影像化
        3.1.5 意象化
    3.2 灵璧皮影的色彩意识
        3.2.1 表意性
        3.2.2 主观性
        3.2.3 象征性
        3.2.4 传承性
        3.2.5 程式化
    3.3 灵璧皮影的图案装饰
        3.3.1 图案题材及形式
        3.3.2 构成图案的点线面
        3.3.3 图案的形式规律
    3.4 灵璧皮影的雕刻工艺
        3.4.1 雕刻工具简单
        3.4.2 实物代替雕刻
        3.4.3 镂空计白为用
        3.4.4 制作流程复杂
第四章 灵璧皮影装饰语言在设计中的应用
    4.1 造型应用
        4.1.1 直接应用
        4.1.2 组合应用
        4.1.3 卡通化和抽象化
        4.1.4 和现代元素融合
    4.2 色彩应用
        4.2.1 增强色相对比
        4.2.2 重构色彩基调
        4.2.3 改变面积对比
        4.2.4 用无彩系调和
    4.3 图案应用
        4.3.1 归纳创新
        4.3.2 抽象变化
        4.3.3 夸张变形
        4.3.4 分解重组
    4.4 雕刻工艺应用
        4.4.1 结合现代设备
        4.4.2 结合新型材质
        4.4.3 结合现代技术
        4.4.4 结合其他工艺
第五章 灵璧皮影装饰语言对装饰艺术设计的启示
    5.1 造型结合新媒体手段
    5.2 色彩的保留与转化
    5.3 图案的多维艺术表达
    5.4 雕刻工艺的艺术转化
    5.5 应用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5.6 皮影自身的传承与繁荣
结语
参考文献
灵璧皮影艺人及相关资料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论文
致谢

(9)海派文化视野下上海美专图案教育研究(1918-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起因及目的
    二 选题的意义
    三 选题的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海派文化与上海美专图案教育的关联性分析
    第一节 海派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海派文化与上海美专图案教育的关系
第二章 海派文化在上海美专图案教学中的体现
    第一节 上海美专西洋化的图案教学思想
    第二节 上海美专多样化的图案教学方法
    第三节 上海美专多元化的图案课程设置结构分析
第三章 上海美专海派图案教育的影响
    第一节 西式图案教育对于民众思维方式的影响
    第二节 灵活图案教学对民国其他艺术院校的影响
    第三节 上海美专图案教学对工商业的影响
第四章 上海美专海派图案教育对现代设计教育的意义
    第一节 上海美专海派图案教育的价值
    第二节 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第三节 上海美专海派图案教学对于现代设计教育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解构与重塑 ——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认知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选题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1.2.1 设计教育中的相关概念
        1.2.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安排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点
        1.4.2 创新点
第2章 致知: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认知
    2.1 工匠之意涵
        2.1.1 工匠的界定
        2.1.2 传统工匠及其职业界别
    2.2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演进
        2.2.1 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
        2.2.2 工匠精神的历史演进
    2.3 工匠精神的价值认知
        2.3.1 手工劳作中“技”之淬炼
        2.3.2 生活美学中“艺”之修持
        2.3.3 造物理念中“道”之推崇
第3章 史鉴: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传承
    3.1 工匠精神在中国造物传承中的历史嬗变
        3.1.1 古代师徒制教育中的传承
        3.1.2 近代工艺美术教育中的延续
        3.1.3 现代设计教育中的曲折发展
    3.2 工匠精神在西方造物传承中的历史嬗变
        3.2.1 中世纪欧洲:“作坊”式的学徒工教育
        3.2.2 文艺复兴后:“工场式”工匠教育和学院派美术教育
        3.2.3 工业革命后:从工艺美术运动到包豪斯时期的设计教育
        3.2.4 二战结束后:发达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
    3.3 工匠精神在当代中国设计教育中的缺失
        3.3.1 设计教育的“躁状”
        3.3.2 设计教育“同质化”现象普遍
        3.3.3 设计教育“东方性”特质缺失
第4章 再兴: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培育路径
    4.1 工匠精神融入当代设计教育的原则
        4.1.1 格物致知,美用和谐
        4.1.2 博学广识,跨界创新
        4.1.3 求真务实,艺理共通
        4.1.4 科技驱动,精工善育
    4.2 工匠精神在当代设计教育中的培育路径
        4.2.1 路径之“技”:技术先导与实践锤洗
        4.2.2 路径之“艺”:审美熏染与创新思维
        4.2.3 路径之“道”:价值引领与道德准则
        4.2.4 路径之“器”:机制建设与人才培养
第5章 实践:设计教育中践行工匠精神的探索
    5.1 工匠精神振兴设计教育的国际案例
        5.1.1 德国当代设计教育中的工匠精神
        5.1.2 日本当代设计教育中的工匠精神
        5.1.3 美国当代设计教育中的工匠精神
        5.1.4 北欧及瑞士当代设计教育中的工匠精神
    5.2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5.2.1 精于“技”的实践先导
        5.2.2 守于“艺”的审美铸造
        5.2.3 信于“道”的价值修持
        5.2.4 益于“器”的机制保障
    5.3 启示:工匠精神在设计教学实践中培育的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创新设计──现代设计教育特征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自信下高校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汪亮.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2(01)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媒介变革与媒介变量:实用艺术新论[J]. 蓝凡. 艺术百家, 2021(01)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二十四节气”主题文化丝巾设计研究[D]. 张甜甜.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7]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应用的教育意义研究[D]. 杨洁.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19(09)
  • [8]灵璧皮影装饰语言研究[D]. 韩建伟. 淮北师范大学, 2018(09)
  • [9]海派文化视野下上海美专图案教育研究(1918-1937)[D]. 张君梅.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 [10]解构与重塑 ——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认知与实践研究[D]. 段卫斌. 中国美术学院, 2018(01)

标签:;  ;  ;  ;  ;  

创新设计——论现代设计教育的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