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长安城市规划建设思想

论韩长安城市规划建设思想

一、论汉长安城规划营建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田长丰[1](2021)在《中国“山-水-城”地景模式建构溯源与表达机制探索》文中指出

关伟锋[2](2021)在《大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研究 ——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文中认为遗址展示在西方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从1955年的《雅典宪章》到2008年《文化遗产地阐释与展示宪章》的出现,标志着遗址展示理论日渐达成国际共识。中国大遗址是追溯华夏之源、国家记忆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科学艺术价值。然而,趋向于遗址“现状价值”还是文献研究的“历史原貌价值”的展示导向诉求博弈仍然存在,大遗址重保护而轻展示,展示方式多为静态展示,展示缺乏历史动态层次性,遗址潜在文化价值挖掘不够,由以上诸多问题导致的遗址展示效能差及遗址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些都成为当前急需应对的社会时代命题。本文选取我国大遗址中城址类遗址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出发,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借助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及遗产保护经典理论作为支撑,把大遗址中的遗址本体、本体复原再现形象、本体周边环境、人工辅助展示设施、人文场景实物再现及大遗址周边景观风貌等都作为遗址展示中的“景观要素”,探寻大遗址本体及遗址环境展示的景观策略。文章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运用到大遗址保护展示当中,微观层面,把遗址本体展示的时间纵轴转换为遗址空间展示横轴,形成遗址本体的现状价值展示、遗址历史原貌展示、非物质文化要素及叠压的遗产展示相融合的多维综合展示格局。以建筑类遗址本体展示为代表,提出建筑遗址异地复原再现示意展示、建筑遗址异地复原再现展示、建筑原址复原再现示意展示、建筑模拟示意展示等展示模式。宏观层面,景观规划指引下的大遗址整体环境观理念在大遗址展示中的运用能从大遗址展示主题拟定、遗址区功能调整与标识体系构建、重点展示节点控制及遗址环境景观风貌控制给予探讨。同时提出更为宏观的大遗址地景文脉的展示,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分别从城址类大遗址都城选址、规划思想、都城形态、水系格局等方面给出相应的展示策略,拓宽了遗址展示的范畴,能更为有效的为公众提供更为详尽的城市信息,增强文化感知,更好地发挥大遗址历史文化传播功能。在此基础上,针对遗址展示效果的判定首次提出“展示效能”这一概念。借助对大遗址使用人群及互动性体验展示方式的研究,选取20个遗址展示景点,从遗址景点的真实性、遗址信息可读性、游客互动体验性、大遗址景观风貌四个方面构建大遗址展示效能评价体系,通过实际调研游客驻足时间对遗址展示景点展示效能评价结果进行初步验证,评价模型的构建对于提升遗址展示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辛士午[3](2021)在《汉长安城遗址区聚落空间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时期文化遗产价值的凸起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使得遗址区聚落的治理发展成为了破解遗址保护与聚落发展博弈的重要导向。汉长安城遗址区作为我国大遗址的典型代表,其的聚落发展与遗址保护在城镇化影响冲击和政策机制的管控限定下,导致遗址区聚落为了自身基本需求与遗址保护政策进行了持续性的博弈对抗。不同的利益主体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使得遗址区中动态的人地关系特征凸显,如何破解两者的关系成为了学界一直探讨的重点。目前,汉长安城遗址区聚落面临着“发展不通”,遗址保护呈现的是“保护不保”的局面,遗址区聚落治理主体对聚落的发展进行“异化指导”,导致遗址区聚落发展差异化、聚落空间破碎化、人居环境空间恶劣化、遗址空间分割化等多重复杂问题的产生,地方政府对汉长安城遗址区中聚落空间发展问题试图通过建设申报“汉长安城国家文化公园”找寻其发展的路径,但是建设之前势必要对遗址区聚落空间以及遗址空间进行治理探索,同时,遗址区聚落村民生存的现实需求以及遗址保护的急迫拯救迫使对遗址区聚落空间进行治理修复。鉴于此,笔者基于硕士阶段对汉长安城遗址区聚落发展问题的研究,在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时空观视角下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民生发展协同性研究(17XKG005)》的基础上,将遗址区聚落空间发展和治理机制作为研究的重点,在人地关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历史信息空间转译法分析遗址区聚落空间发展与遗址空间保护之间的动态网络关系,找寻遗址区聚落空间治理发展机制,建构遗址区聚落独特的治理路径和空间治理模式,解决遗址区聚落当下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保障遗址区中遗址的保护实践,奠定汉长安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申报的基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新时代时期汉长安城遗址区保护和利用以及遗址区聚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以及近年来遗址保护、遗址区聚落空间治理发展、遗址区聚落空间治理的理论等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2)基于人地关系理论,通过历史信息空间转译法研究遗址区聚落的空间发展和聚落的治理发展特征和问题,分析遗址的演变发展和遗址的保护管理过程,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遗址区聚落空间治理的方向;(3)基于历史信息空间转译对遗址区聚落的现状发展以及空间问题进行识别,通过遗址区聚落空间发展呈现的圈层结构,确定选取典型聚落对其聚落的空间问题进行深入的识别研判以此确定聚落的空间治理方向;(4)针对遗址区聚落空间治理的问题,以聚落空间治理机制作为驱动,聚落治理监督平台作为支撑,聚落治理规划修复作为治理实践路径,以此实现对遗址区聚落空间治理发展研究的初步探索;(5)通过对遗址区聚落空间治理发展的问题治理探索,确定了遗址区聚落的空间发展存在典型的乡村聚落社会网络圈层结构,而遗址区聚落治理主体存在的社会网络关系产生的圈层结构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发展,维度方面表现为圈层结构中遗址区聚落在同一圈层中呈现的空间问题和识别路径是一致的;空间尺度方面表现为差异化聚落的空间治理在圈层结构中存在联动性治理的特征。

冀剑雄[4](2020)在《汉长安城遗址周边乡村聚落韧性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着力保护与发展具有突出价值的世界性遗产与依恋属性的地方性人居的文化遗产地,成为人居型遗产地保护与活化的重要方向。大遗址作为特殊的大型文化遗产,由于历史变迁与社会发展等个中复杂因素,不可避免同人类活动产生交集,尤其是聚落空间在不断扩张中侵占、破坏遗址,加剧了遗址与居民的冲突与矛盾。目前,汉长安城遗址周边乡村聚落正面临生态破坏、产业衰败、资源枯竭、人才流失、物质空间割裂、社会结构变化、文化凋敝、乡风与文脉中断等复杂问题,基于保护与发展的现实窘境,对乡村聚落进行干预和挽救的探索与研究,一方面源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来自于民生发展的迫切性。有鉴于此,论文将乡村聚落作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的研究重点与关注对象,在不确定的发展环境与复杂的发展机制下,培育其应对内外变化与冲击的“最佳”状态与潜质,引入描述社会生态系统在不确定性中学习、适应、转化发展的韧性理论体系,将韧性作为汉长安城遗址周边乡村聚落的发展目标,实现其应对风险与挑战的韧性能力与特征,保障乡村聚落与汉长安城遗址的延续与完整。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近年来大遗址保护、汉长安城遗址区乡村聚落发展、韧性理论等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2)在社会生态韧性理论框架下,依据适应性循环模型研究汉长安城遗址周边乡村聚落演进发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聚落的发展框架;(3)基于遗址保护利用与乡村聚落发展的协同目标,确定韧性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指标因子、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与等级,构建汉长安城遗址周边乡村聚落韧性评价体系;(4)通过对8个典型乡村聚落的韧性能力评价与分析,归纳不同层级乡村聚落的韧性特点与程度,总结汉长安城遗址周边乡村聚落的典型问题与优化方向。(5)针对乡村聚落韧性发展的典型问题,以韧性特征表征以及韧性能力实现为目标,结合典型乡村聚落的韧性发展路径,对乡村聚落的韧性发展的规划策略进行初步探索。

王玮珩[5](2019)在《文化传承视角下西安大兴东路街道风貌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关于历史遗址周边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研究逐渐增多,200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在中国西安通过的《西安宣言》首次阐明历史遗址周边环境的含义,正式把遗产环境的重要性提到与历史遗址同等地位。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历史遗址本体息息相关的周边街道空间遭到高强度开发,致使所形成的街道风貌难以体现出遗址文化特色,暴露出经济建设迫切性与遗址文化延续性之间的矛盾。汉长安城遗址作为规模宏大、文化内涵深厚的国家级大遗址,其周边街道风貌处于特色普遍孱弱的态势,传承与复兴遗址文化迫在眉睫。本文正是依托于这种现实背景,以文化传承这一历史遗址保护理念为视角,审视汉长安城遗址周边街道风貌相关问题,探讨文化传承下大遗址周边街道风貌提升方法,进而延续历史文脉,保护大遗址历史风貌的完整性。论文将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南侧大兴东路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对国内外大遗址周边区域风貌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大遗址保护观念的发展历程和趋势进行总结,指出大遗址周边街道风貌的特性与价值,并论述大遗址与周边风貌的关系。其次,对汉长安城遗址片区历史风貌背景进行认知,且以此为切入点引申至大兴东路街道风貌现状解析,归纳相关街道风貌问题。再次,明确大遗址文化传承的理念、目标及原则,剖析大遗址文化传承要素与街道文化传承载体,从整体保护下街道功能定位、历史空间格局保护与渗透、街道空间形态整合与延续、街道文化场景重塑与刻画、街道风貌管控与引导机制构建五方面架构文化传承下大遗址周边街道风貌提升方法。随后,确立汉长安城遗址文化传承要素的提取方法与标准,从历史空间格局、总体形态结构、建筑文化符号三方面分别进行挖掘、提取,并总结汉长安城遗址传承要素的空间设计手法。最后,文章基于以上理论方法研究,提出文化传承视角下大兴东路街道风貌提升策略。本文总结提出了文化传承下大遗址周边街道风貌提升方法,并以汉长安城遗址南侧大兴东路展开实证研究,希冀可为其他相似地段的街道风貌营造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胡岩涛[6](2019)在《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汉四百年间是中国历史从分裂走向统一,由王国迈入帝国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都城发展的关键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东汉洛阳城考古发掘工作的持续进行,历经半个多世纪,出土大量物质文化遗存,极大丰富人们对秦汉文明的认知。《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语道出军事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学术界虽在秦汉都城方面的成果层出不穷,但与军事相关的探讨却非常薄弱,专门性的研究更是鲜见。秦汉都城防御体系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空间大范围、多层架构相结合的有机整体。根据考古现有的成果和材料,结合历史文献学与历史地理学,采用“多重证据法”,在跨学科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特长,以此达到相得益彰的研究效果,从而实现对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历史构建和多元化、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本研究分别对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东汉洛阳城的军事防御设施及相关的考古材料进行信息提炼、梳理及阐释,使之具有启迪利用其它学科进行交叉研究的思路,并通过这些材料来透视人类行为和研究需要提出的问题与假设。针对单方面利用考古材料无法解决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诸多问题,结合历史文献学和历史地理学对其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第一,秦汉都城防御体系在空间布局上圈层特征明显,层次分明,分为城区军事防御、周边军事防御和外围军事防御。以都城宫城为核心,城区军事防御为中心,三个圈层之间各个要素互相影响、联系紧密、互动强烈,共同形成对大一统国家政权的有效保护。虽然每个圈层在军事防御设施、军事地位、地理环境、社会形势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它们在都城防御体系中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各个圈层的对都城的军事防御意义都极为重要。第二,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犹如一张巨大的网络,以都城为中心,都城周围一些扼守交通要道、物资丰富、等级较高的城邑,地处军事要地的离宫别馆,对都城具有防护作用的战略要地、驻军营地、关隘等等,是这张庞大网络上的节点,如众星拱日般环卫都城。直道、驰道、栈道及其他各类型的道路,桥梁、漕渠,烽燧、邮、亭、驿等,在这张网络中起到着连线与通讯的作用,一旦有进犯之敌,朝廷可以迅速调兵遣将、运送军需、下达军令。兵器作坊、武库、仓储是重要的后勤保障设施在战时情形紧张之际,能够极大提升军队战斗力,支撑战争进行。第三,山川形胜、河流池泽在秦汉都城防御体系中也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它们是阻挡敌人进攻都城的天然屏障。尽管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与东汉洛阳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但这三座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在构建防御体系过程中,都因地制宜,对地形地势进行充分的利用,特别是高度重视周边和外围关隘的军事战略地位。第四,秦汉都城防御体系及内部设施、结构的发展演变,在漫长的时间里,既存在着合理的成分,也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有很大关系,背后凸显出大一统王朝在历史进程中的沧桑巨变。总之,本文以秦汉都城防御体系为研究对象,但因考古材料、文献记载各自存在一定的欠缺及军事防御空间的广阔,所以本研究必然要采用“多重引证法”。利用考古材料自下而上、文献资料自上而下的重建和历史地理学的空间大范围审视,围绕着古代都城为核心问题,重点考察了历史时期秦汉都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并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在一定程度上增补了当前学术界对秦汉都城研究在军事领域的不足。

王曦月[7](2019)在《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而古代水利的营建为一城一地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陂塘水利系统是古人通过人工修筑滞蓄水源并综合利用、服务于城市及所在区域的重要环境支撑系统,为众多古代城市构建了融山合水、诗情画意风景体系。本文以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建构了陂塘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内涵体系并将其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研究首先梳理了陂塘的古今概念体系、基本内容与系统性特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畴;其次,梳理了从上古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陂塘营建的历史阶段及发展特征;探究了陂塘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陂塘系统空间的结构范式、组成单元和空间类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之间密切的支撑关系,以及因支撑关系而形成的空间关系和结构范式,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纵向挖掘研究,有针对性地探讨陂塘系统如何合形辅势地融合城市所在的山水基底、与城市发展脉络有怎样的关系、在整体系统功能驱动下形成的空间特征与景观风貌。此外,文章结合古籍文献梳理了陂塘系统的山水风景特征、人工管理体系以及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最后,提炼出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载体与可持续发展途径。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挖掘等研究方法对相关古籍文字及舆图、景图等可考资料进行挖掘,并通过空间分析法、地理模型法进行历史空间的推理与变迁分析,结合系统学、现象学及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构建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为:①“陂塘”是我国古代人居营建史中重要的水利梳理方式,是具有特定功能、营建方式与结构范式的多单元系统。②陂塘系统在历史时期的整体发展路径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国土范围上的地理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特点。③陂塘系统与所服务城市之间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与支撑关系,且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范式。④陂塘系统的风景具有一定的识别特征,对古代城市的景观体系和风貌具有塑造作用。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①本研究首次对“陂塘”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语汇源流考证,梳理了陂塘系统的概念体系。②本文首次将陂塘系统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将中国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人文三维视角构建其研究框架。③本文将古籍中的舆图、景图、文字记载与地理空间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推演分析,推测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与风景特征。

肖晗海[8](2019)在《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及其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独特的山水地理格局孕育不同的地域文化基因,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城市特色。但随着新型城镇化脚步的加快,粗放型、功利式的开发模式正在一步步蚕食千百年来形成的城市格局与文化特色,致使城市与自然山水之间关系割裂,城市空间秩序日益混乱,地域文化特色逐渐消亡。当今社会需要在城市快速发展与绿水青山之间重新找回原来的平衡之道,本文通过回溯到历史时期比对、反思、创新和继承,寻找古人人地和谐、顺应自然的城市山水图式,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城市山水空间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并将其植入到现代城市发展之中,营造和谐共融的城市文化生态空间环境。隋唐时期的西安聚集了当时最先进的营建思想和最璀璨的社会文化,在中国都城营建史上举足轻重,研究更具有典型性与传承性。本文旨在通过对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进行“认知解读——特征解析——价值研究——传承策略”的系统研究,借古观今,经世致用,以获得对当代城市山水复兴的启示。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阐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界定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并对国内城市山水图式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进行综合性的评述,建立论文研究的写作框架。第二章基于图式、山水图式以及城市山水图式概念认知的基础上,解读城市山水图式的构成要素、认知层次、研究层级和图式特征,并对城市山水图式进行文化溯源。第三章对西安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深入解读,梳理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历史脉络,并对隋唐时期西安“山水择城——礼制营城——人文藴城”的空间秩序认知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寻求城市山水图式背后的自然法则与文化内涵。第四章探求隋唐时期城市山水空间结构演变以及城市山水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性归纳,从而总结出城市山水格局演变的认知规律,挖掘其背后隐藏的动因。第五章基于城市山水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辩方正位的整体价值、体国经野的区域价值、巧取形胜的自然价值、因势利导的生态价值和天地化育的人文价值等这五方面价值观念,探求其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文态空间。第六章探索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古今之变,解读当代西安发展的重要机遇,提出西安城市山水图式复归与传承的策略。最后一章总结本文研究结论,并对西安山水图式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全昌阳[9](2019)在《秦都咸阳整体性认知及展示方法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秦都咸阳是我国历史上首个统一帝制王朝的都城,是秦人“九都八迁”中遗存发现最多、价值最高的都城。由于秦都咸阳尺度超大具有独特的格局特征,现状遗存碎片化、都城缺失整体结构要素的展示、各遗址点的展示利用程度不均衡,都城的历史信息难以有效传播,最终导致公众对秦都咸阳的整体感知较弱。秦都咸阳历史格局的完整性及其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如何结合有限的考古信息及历史信息对秦都咸阳进行整体性认知并展示其格局特征,提升公众对秦都咸阳的整体性感知,是当下十分迫切的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借鉴现代城市形态认知理论与方法,对古代都城布局思想、格局进行剖析,从时间、空间两个层面整体性认知秦都咸阳的历史格局,结合秦都咸阳各遗址点类型、分布特征提出“边界、轴线、片区、路渠、节点”五大格局要素,通过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当代研究的比对研究,梳理秦都咸阳展示内容框架,初步构建展示方法。具体而言,本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当代研究成果,总结了秦都咸阳认知及保护展示方面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分析了秦都咸阳的地理区位、建设历史沿革和考古历程,提出以“旁二百里”为秦都咸阳的研究范围,结合现状调研归纳了秦都咸阳各遗址保护与展示现状,提出秦都咸阳展示存在的问题与难点;第三部分,以现代城市形态认知理论与方法为切入点,对秦都咸阳前后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都城格局要素进行解析,从历史、空间两个层面整体认知秦都咸阳历史格局,提出“边界、轴线、片区、路渠和节点”五大秦都咸阳格局要素;第四部分,根据目前清晰可辨的秦都咸阳历史格局要素,借助多重证据法,充分比对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及当代研究,共梳理了包括“自然边界、5条轴线、26处轴线相关的关键遗址点、7条对外道路、10个遗址片区、8处节点”等展示内容;第五部分,提出了“视线可见,加强秦都咸阳要素视线间的联系”、“遗址可达,便捷游览秦都咸阳”、“标识统一,提升公众对秦都咸阳的整体感知”三个目标,构建“展示线路系统、展示标识系统”为核心的展示方法,初步提出“展示片区”层面的展示策略,上述三个方面能够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秦都咸阳展示中存在各遗址点联系较弱和整体感知较差等问题,初步构建秦都咸阳的展示方法框架。论文通过构建展示线路系统和展示标识牌系统,实现秦都咸阳格局要素间交通的可达与视线的可见,身处与“秦都咸阳展示线路”中,完善的展示标识牌让游客“观而可知”。所提出的展示方法立足于当前秦都咸阳展示存在的问题,促进秦都咸阳整体展示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起来,遗址的展示利用融入城市生活中,提升秦都咸阳在城市中的影响力。为与秦都咸阳情况相类似的规模超尺度、遗址分布散、展示缺乏联系的大型都城类遗址展示方法的构建提出了可供参考的研究框架,同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秦都咸阳展示方法打下基础。

贾俊侠,王博[10](2019)在《汉长安的营建思想与功能疏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长安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汉王朝的首都,城址起于秦,终于隋唐,延续近千年,其城市及周边生态环境长期保持着良好的状态,这在中国古代都城中比较罕见。究其原因,除自然环境因素外,其营建思想和对都市功能的有效疏解至为重要。汉长安是西周"礼制"都城和秦朝"象天法地"两种都市营建理念有机融合的产物,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天人合一"的都市。同时,它又通过设置陵县对城市功能和人口进行有效疏解,缓解了城市生态压力,对今天的大都市功能疏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论汉长安城规划营建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汉长安城规划营建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2)大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研究 ——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研究范畴
        1.2.2 相关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3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及其对大遗址展示的启发
    2.1 景观规划设计的三个方面理论基础及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2.1.1 景观规划设计三个理论基础
        2.1.2 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2.2 系统论及其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2.2.1 系统论的概念认知
        2.2.2 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2.3 遗址保护展示经典理论及其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2.3.1 基于国际宪章的遗址展示分析
        2.3.2 基于遗址保护展示原则的反思
        2.3.3 基于经典保护理论的展示实践
    2.4 小结
3 大遗址本体展示的价值诉求与历史动态层次设计模式
    3.1 大遗址本体展示的价值诉求
        3.1.1 遗址本体展示的价值诉求分歧
        3.1.2 价值诉求分歧的景观设计思考
        3.1.3 景观规划设计与遗址展示的内涵联系
    3.2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内涵与结构
        3.2.1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的内涵
        3.2.2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的结构
        3.2.3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的尺度
    3.3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模式
        3.3.1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建筑遗址展示
        3.3.2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城墙遗址展示
        3.3.3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河渠遗址展示
        3.3.4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聚落遗址展示
        3.3.5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手工业遗址展示
    3.4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遗址展示实例解析
        3.4.1 明德门遗址展示
        3.4.2 大明宫丹凤门遗址展示
        3.4.3 南宋皇城遗址展示
    3.5 小结
4 大遗址整体环境展示的价值诉求与景观规划模式
    4.1 大遗址整体环境展示的价值诉求与景观规划的内涵联系
        4.1.1 景观规划的概念认知
        4.1.2 大遗址整体环境观的内涵
        4.1.3 景观规划运用于大遗址展示的思考
    4.2 景观规划在大遗址展示中的应用模式
        4.2.1 大遗址展示主题拟定
        4.2.2 大遗址展示功能区调整与标识体系构建
        4.2.3 大遗址展示重点节点控制
        4.2.4 大遗址环境景观风貌把控
    4.3 大遗址地景文脉综合展示
        4.3.1 城址类大遗址都城选址
        4.3.2 城址类大遗址规划思想
        4.3.3 城址类大遗址都城形态
        4.3.4 城址类大遗址水系格局
    4.4 小结
5 基于环境行为心理的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方式研究
    5.1 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的认知与使用人群分类
        5.1.1 互动体验展示的概念
        5.1.2 大遗址互动体验人群分类及特点
        5.1.3 互动体验展示与景观三个理论基础的关系
    5.2 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调查与特征提取
        5.2.1 调查对象
        5.2.2 调查目标
        5.2.3 调查方法
        5.2.4 数据获取
        5.2.5 遗址展示中互动体验特征的提取
    5.3 互动体验展示理念下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策略
        5.3.1 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提升策略应用
        5.3.2 单体建筑类遗址互动体验展示策略
        5.3.3 城址类遗址互动体验展示策略
    5.4 小结
6 大遗址展示效能综合评价
    6.1 大遗址展示效能及研究对象选择
        6.1.1 遗址展示效能
        6.1.2 对象选择原则
        6.1.3 研究对象概况
    6.2 大遗址展示效能评价因子及评价方法构建
        6.2.1 评价因子
        6.2.2 评价方法
        6.2.3 评价指标赋值
    6.3 大遗址展示效能综合评价及分析
        6.3.1 遗址展示效能评价
        6.3.2 遗址展示效能评价分析
        6.3.3 评价结果聚类分析及应对策略
    6.4 小结
7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现状及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
    7.1 汉长安城遗址
        7.1.1 汉长安城遗址概况及构成
        7.1.2 汉长安城遗址价值
        7.1.3 汉长安城遗址面临问题
    7.2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规划及展示现状
        7.2.1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规划
        7.2.2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现状
        7.2.3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现状的思考
    7.3 景观规划在汉长安城遗址展示中的应用
        7.3.1 展示主题拟定
        7.3.2 遗址功能调整
        7.3.3 重要节点控制
        7.3.4 遗址风貌把控
        7.3.5 周边风貌协调
    7.4 汉长安城汉文化展示
        7.4.1 汉文化展示的作用
        7.4.2 汉长安城汉文化展示体系
    7.5 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2 文中图片及表格说明
附录3:问卷调研

(3)汉长安城遗址区聚落空间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新问题和新机遇
        1.1.2 汉长安城遗址聚落发展面临新挑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大遗址
        1.3.2 遗址区聚落
        1.3.3 空间治理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基础
    2.1 国内外对遗址区聚落问题的研究
        2.1.1 国内外大遗址保护的研究
        2.1.2 国内外聚落发展的研究
        2.1.3 汉长安城遗址区聚落空间及治理发展研究
    2.2 遗址区聚落空间治理的相关理论
        2.2.1 乡村聚落人地关系理论
        2.2.2 空间生产理论
    2.3 遗址区聚落空间治理案例分析
        2.3.1 杭州良渚遗址区良渚街道港南村
        2.3.2 榆林统万城遗址区白城则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长安城遗址区聚落空间治理概况分析
    3.1 汉长安城遗址区聚落空间演变发展
        3.1.1 汉长安城遗址演变发展概况
        3.1.2 汉长安城遗址聚落空间发展概况
        3.1.3 汉长安城遗址与遗址区聚落空间的人地关系研究
    3.2 汉长安城遗址区聚落治理演进发展
        3.2.1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管理实践发展
        3.2.2 汉长安城遗址区聚落治理模式发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长安城遗址区典型聚落现状与空间治理问题识别
    4.1 汉长安城遗址区典型聚落选取并分析
        4.1.1 遗址区典型聚落选取依据
        4.1.2 遗址区典型聚落选取划定
        4.1.3 遗址区典型聚落现状分析
    4.2 汉长安城遗址区典型聚落空间治理问题识别分析
        4.2.1 历史信息空间转译法应用于遗址区典型聚落空间研究
        4.2.2 历史信息空间转译法对遗址区典型聚落空间问题路径识别
        4.2.3 历史信息空间转译法对遗址区典型聚落空间问题的确定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长安城遗址区聚落空间治理探索
    5.1 汉长安城遗址区聚落空间治理机制
        5.1.1 遗址区聚落基层主导共管治理
        5.1.2 遗址区聚落政府—市场强权协作管治
        5.1.3 遗址区聚落共建共享协同治理
    5.2 汉长安城遗址区聚落空间治理监督实施平台
        5.2.1 遗址区聚落网格化空间治理平台搭建
        5.2.2 遗址区聚落空间网络权属关系的联动重塑
    5.3 汉长安城遗址区典型聚落空间治理规划策略
        5.3.1 典型聚落农业空间治理修复策略
        5.3.2 典型聚落遗址空间整治策略
        5.3.3 典型聚落遗址协调空间活化利用策略
        5.3.4 典型聚落人居环境空间治理改善策略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研究的创新点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汉长安城遗址周边乡村聚落韧性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利用困境
        1.1.2 对遗址周边及环境的关注与反思
        1.1.3 遗址周边村落是保护遗址的重要引擎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大遗址周边
        1.3.2 乡村聚落
        1.3.3 韧性发展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基础研究
    2.1 国内外对遗产地周边地区的研究
        2.1.1 国内外大遗址保护的研究
        2.1.2 国内外大遗址地区人居环境的研究
        2.1.3 汉长安城遗址区域乡村聚落的发展问题研究
    2.2 韧性理论的相关研究
        2.2.1 韧性理论基础
        2.2.2 韧性的空间应用研究
        2.2.3 韧性理论与乡村规划的研究
第三章 韧性目标引入汉长安城遗址周边乡村聚落
    3.1 汉长安城遗址周边乡村聚落历史渊源
        3.1.1 汉长安城遗址概况
        3.1.2 汉长安城遗址周边乡村聚落的演进研究
        3.1.3 汉长安城遗址周边乡村聚落的影响因素
    3.2 韧性目标引入汉长安城遗址周边乡村聚落的意义
        3.2.1 “刚”、“弹”思维导向下汉长安城遗址周边乡村聚落的发展困境
        3.2.2 韧性目标对汉长安城遗址周边乡村聚落的内涵拓展
    3.3 韧性能力导向下汉长安城遗址周边乡村聚落发展框架
        3.3.1 构建韧性能力评价体系
        3.3.2 汉长安城遗址周边乡村聚落韧性发展能力提高的框架构建
第四章 汉长安城遗址周边乡村聚落的韧性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4.1 遗址周边乡村聚落韧性评价体系构建基础
        4.1.1 韧性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4.1.2 评价内容确定
    4.2 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因子初选
        4.2.2 指标因子选取
        4.2.3 韧性指标体系构建
    4.3 评价指标权重
        4.3.1 评价方法可行性分析
        4.3.2 韧性能力指标权重计算
    4.4 面向韧性的汉长安城遗址周边乡村聚落评价方法构建
        4.4.1 韧性能力评价标准
        4.4.2 评价结果与分级
第五章 汉长安城遗址周边典型乡村聚落韧性评价
    5.1 典型乡村聚落选取
        5.1.1 分类依据
        5.1.2 适应性循环理论下汉长安城遗址周边乡村聚落的分类
    5.2 典型乡村聚落评价过程
        5.2.1 评价对象概况
        5.2.2 数据处理
    5.3 韧性能力结果分析
        5.3.1 评价内容(C层)的韧性能力分析
        5.3.2 各维度(B层)韧性能力分析
        5.3.3 综合(A层)韧性能力分析
        5.3.4 乡村聚落韧性能力横向分析
    5.4 韧性能力不足的问题归纳与总结
        5.4.1 维度影响
        5.4.2 尺度影响
        5.4.3 小结
第六章 汉长安城遗址周边乡村聚落韧性发展的规划策略
    6.1 多层级联动的韧性发展机制
        6.1.1 空间布局
        6.1.2 支撑体系
        6.1.3 实施保障
    6.2 乡村聚落体系的韧性发展平台
        6.2.1 韧性监测、评估、实施及管理工作平台构建
        6.2.2 遗址周边乡村聚落体系优化
    6.3 乡村聚落空间单元的韧性发展模式
        6.3.1 精细化管理社会生活
        6.3.2 精准化布局经济生产
        6.3.3 精确化保育自然生态
    6.4 典型乡村聚落韧性发展能力提升策略
        6.4.1 乡村聚落韧性实现路径
        6.4.2 典型乡村聚落韧性提升策略制定依据
        6.4.3 典型乡村聚落的韧性提升策略—以阁老门村为例
总结与展望
    主要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文化传承视角下西安大兴东路街道风貌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社会背景
        1.1.3 城市背景
    1.2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大遗址周边区域风貌研究
        1.3.2 汉长安城遗址周边区域风貌研究
        1.3.3 文化视角下街道风貌营造研究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文化传承
        1.4.2 街道风貌
        1.4.3 大遗址
        1.4.4 大遗址周边街道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大遗址与周边街道的风貌关联性研究
    2.1 大遗址风貌保护观念的发展
        2.1.1 保护范围扩大——大遗址本体至周边环境
        2.1.2 保护方式转变——被动保护至主动利用
        2.1.3 保护对象增加——单一物质要素至历史人文环境
    2.2 大遗址周边街道风貌特性与价值
        2.2.1 大遗址周边街道风貌特性
        2.2.2 大遗址周边街道风貌价值
    2.3 大遗址与周边街道风貌的关系
        2.3.1 核心与场
        2.3.2 共生并存
        2.3.3 触媒体与媒介载体
    2.4 小结
3 西安大兴东路街道风貌现状研究
    3.1 汉长安城遗址片区历史风貌背景
        3.1.1 历史空间演进
        3.1.2 遗址风貌现状
        3.1.3 遗址风貌保护区划
    3.2 大兴东路发展概况
        3.2.1 历史沿革
        3.2.2 功能变迁
        3.2.3 与遗址的空间关系
    3.3 大兴东路街道风貌现状分析
        3.3.1 空间形态格局
        3.3.2 沿街建筑风貌
        3.3.3 景观环境空间
        3.3.4 街道基础设施
        3.3.5 节庆文化活动
    3.4 大兴东路街道风貌问题归纳
        3.4.1 空间肌理形态失序,界面尺度失宜
        3.4.2 沿街建筑风貌断层,整体协调性差
        3.4.3 景观空间品质低下,文化特征缺失
        3.4.4 基础设施风格混乱,文化符号生硬
        3.4.5 文化活动互动性弱,感知程度不高
    3.5 小结
4 文化传承视角下大遗址周边街道风貌提升方法建构
    4.1 大遗址文化传承理念的提出与目标
        4.1.1 大遗址文化传承理念的提出
        4.1.2 大遗址文化传承的目标
    4.2 大遗址文化传承原则
        4.2.1 真实性原则
        4.2.2 区域整体原则
        4.2.3 动态持续原则
        4.2.4 以人为本原则
    4.3 大遗址文化传承要素与街道文化传承载体
        4.3.1 文化传承要素
        4.3.2 街道文化传承载体
    4.4 文化传承视角下大遗址周边街道风貌提升方法
        4.4.1 整体保护下街道功能定位
        4.4.2 历史空间格局保护与渗透
        4.4.3 街道空间形态整合与延续
        4.4.4 街道文化场景重塑与刻画
        4.4.5 风貌管控与引导机制构建
    4.5 小结
5 汉长安城遗址文化传承要素提取研究
    5.1 提取方法与标准
        5.1.1 提取方法
        5.1.2 提取标准
    5.2 汉长安城遗址文化传承要素
        5.2.1 历史空间格局
        5.2.2 总体形态结构
        5.2.3 建筑文化符号
    5.3 汉长安城遗址文化传承要素的空间设计手法
        5.3.1 协调保护与渗透共生
        5.3.2 延续控制与修补整合
        5.3.3 解构借鉴与转译重塑
    5.4 小结
6 文化传承视角下大兴东路街道风貌提升策略
    6.1 整体保护下大兴东路街道功能定位
    6.2 汉长安城遗址历史空间格局保护与渗透
        6.2.1 遗址复合廊道搭建
        6.2.2 土地利用性质协调
        6.2.3 遗址生态空间渗透
    6.3 大兴东路空间形态结构整合与延续
        6.3.1 街道空间结构整合
        6.3.2 空间肌理形态延续
        6.3.3 空间界面尺度控制
    6.4 大兴东路文化场景重塑与刻画
        6.4.1 景观环境空间重塑
        6.4.2 沿街建筑风貌修葺
        6.4.3 基础设施符号刻画
        6.4.4 节庆文化活动展示
    6.5 大兴东路风貌管控与引导机制构建
        6.5.1 构建风貌管控体系
        6.5.2 平衡社会多元利益
        6.5.3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6.6 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片目录
表格目录
附录:大兴东路沿街建筑现状调研表

(6)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对象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古代城邑军事防御思想
        二 秦汉都城军事防御设施
        三 学术研究不足之处
    第三节 研究意义、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四节 城区、周边和外围的层次划分
第一章 秦都咸阳军事防御设施
    第一节 咸阳宫、渭南宫殿区、望夷宫
        一 咸阳宫
        二 渭南宫殿区
        三 望夷宫
    第二节 都城周围的城邑、关隘
        一 都城周围的城邑
        二 关隘
    第三节 道路、烽燧
        一 道路
        二 烽燧
    第五节 与军事防御相关的设施
        一 兵器作坊
        二 武库、仓储
第二章 西汉长安城军事防御设施
    第一节 郭城、宫城、甘泉宫
        一 郭城
        二 宫城
        三 甘泉宫
    第二节 都城周围的城邑、关隘
        一 都城周围的城邑
        二 关隘
    第三节 渭桥、漕渠
        一 渭桥
        二 漕渠
    第四节 与军事防御相关的设施
        一 武库
        二 仓储
第三章 东汉洛阳城军事防御设施
    第一节 郭城、宫城
        一 郭城
        二 宫城
    第二节 都城周围的城邑、关隘
        一 都城周围的城邑
        二 关隘
    第三节 与军事防御相关的设施
        一 武库
        二 太仓
第四章 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秦都咸阳防御体系的构建
        一 选择形胜之地作为都城
        二 通过对争夺周围城邑扩大防御地带
        三 依托山河险峻御敌于外围关隘之外
        四 不断完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防御体系
    第二节 西汉长安城防御体系的构建
        一 建造城防设施与组建卫戍部队
        二 重视周边重要城邑与战略要地
        三 强化北部、西部外围地区的防御力度
        四 扩大东部外围地区的防御范围
        五 都城周围其他城邑、关隘的军事防御
    第三节 东汉洛阳城防御体系的构建
        一 加强城区军事防御建设
        二 以八关之险遏控周边交通
        三 利用四邻郡国拱卫都城
        四 建立黎阳营、雍营、长安营
第五章 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相关问题
    第一节 宫城、都城周围城邑、武库的防御问题
        一 宫城
        二 都城周围的城邑
        三 武库
    第二节 霸上、棘门、细柳的防御地位
        一 霸上
        二 棘门
        二 细柳
    第三节 汉武帝“广关”及相关举措
        一 “广关”出现的直接原因
        二 新安函谷关军事防线
        三 新安函谷关与长安城防御体系东拓
        四 京师仓对新安函谷关的军事意义
    第四节 渭桥、漕运与西汉长安城防御体系
        一 渭桥
        二 漕运
    第四节 东汉洛阳城城垣曲折与军事防御
        一 城垣曲折的军事防御意义
        二 东汉洛阳城城垣的军事防御规划
第六章 秦汉军事防御体系的比较
    第一节 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共性
    第二节 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差异性
        一 城区军事防御的差异性
        二 周边军事防御的差异性
        三 外围军事防御的差异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的矛盾
        1.1.2 城市水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3 古代人居科学与智慧的传承使命
        1.1.4 风景园林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深入挖掘古代人居环境营建智慧
        1.2.2 系统阐释古代多元的城—水关系
        1.2.3 构建陂塘系统的研究框架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陂与陂塘
        1.3.2 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
        1.3.3 人居环境系统、自然系统与支撑系统
    1.4 相关领域研究
        1.4.1 景观与文化:自然—人类系统的辨证思考
        1.4.2 城市与水利:营城理水的思想与实践
        1.4.3 陂塘相关研究
        1.4.4 古籍文献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陂塘系统营建的背景研究
    2.1 思想哲学基础
        2.1.1 农耕文明下的人地思想
        2.1.2 中国传统的自然形胜观
        2.1.3 中国古代的山水审美意识
    2.2 营建意匠基础
        2.2.1 传统农田水利:我国人居营建的基础
        2.2.2 区域水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地域适应性
        2.2.3 城市水利系统:人工与自然系统交织的集中呈现
3 陂塘系统的概念建构与基本内容
    3.1 陂塘系统的概念与识别
        3.1.1 “陂”与“陂塘”语汇源流考
        3.1.2 现代学科体系中的陂塘
        3.1.3 陂塘概念内涵的系统性
        3.1.4 相似概念辨析
    3.2 陂塘系统的基本内容
        3.2.1 陂塘系统基本功能
        3.2.2 系统结构框架与组成单元
        3.2.3 陂塘系统的管理体系
    3.3 小结
4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起源背景与变迁过程
    4.1 思想萌芽期:上古时期
    4.2 初创期:春秋战国时期
    4.3 奠定期:两汉时期
    4.4 曲折建设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4.5 最盛期:隋唐五代时期
    4.6 集中发展期:宋元时期
    4.7 拓展更迭期:明清时期
    4.8 小结
        4.8.1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整体发展进程
        4.8.2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发展的空间特征
        4.8.3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5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
    5.1 国土与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5.1.1 两淮地区
        5.1.2 江南地区
        5.1.3 西南及其他边陲地区
        5.1.4 小结
    5.2 陂塘系统及其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
        5.2.1 陂塘系统的基本空间架构
        5.2.2 陂塘系统的结构单元形态
        5.2.3 陂塘系统的典型空间类型
        5.2.4 陂塘系统的典型复合结构
    5.3 小结
6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对城市的支撑
    6.1 凭湖而蓄:城市水系调蓄
    6.2 倚湖而守:城市军事防御
    6.3 济河之运:城市漕运调剂
    6.4 构城之景:城市游憩与景观
    6.5 利民之生:城市物产供给
7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7.1 “山—陂—城”的基本空间格局
        7.1.1 竖向关系
        7.1.2 平面关系
        7.1.3 古代陂塘系统的择址原则
    7.2 “城—陂”空间关系的类型范式
        7.2.1 城绕陂周、城嵌陂中
        7.2.2 陂城比邻
        7.2.3 城牵离陂
        7.2.4 陂嵌城中
    7.3 小结
8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风景审美
    8.1 陂塘系统的典型风景范式
        8.1.1 融山合水的自然基底
        8.1.2 各司其职的系统单元
        8.1.3 揽胜抒怀的游赏体系
        8.1.4 渗透互融的世俗空间
        8.1.5 互惠共荣的生产生活
    8.2 陂塘系统与风景集称文化
        8.2.1 城市集称景观中的相关景名
        8.2.2 与陂塘系统相关的集称景观
    8.3 陂塘风景的艺术表达
        8.3.1 诗词歌赋
        8.3.2 山水画作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
        9.2.1 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
        9.2.2 可持续发展策略
    9.3 创新点
    9.4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附录 《水经注》中的陂塘经文及注疏

(8)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山水意识的丧失——生态危机
        1.1.2 城市景观面貌的趋同——城市失序
        1.1.3 本土与外来文化的博弈——文化失落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范围界定
    1.4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内城市山水相关研究
        1.4.2 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框架
2.城市山水图式的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图式的起源
        2.1.2 图式的认知
        2.1.3 概念界定
    2.2 城市山水图式的内涵
        2.2.1 城市山水图式的构成要素
        2.2.2 城市山水图式的认知层级
        2.2.3 城市山水图式的空间属性
        2.2.4 城市山水图式的研究层级
        2.2.5 城市山水图式的特征
    2.3 城市山水图式的文化源流
        2.3.1 传统的自然山水观念
        2.3.2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2.3.3 皇权至上的礼制秩序
        2.3.4 古朴的生态观念
    2.4 本章小结
3.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解读
    3.1 山环水绕的自然地理形胜
        3.1.1 宏观地理形势——关中平原
        3.1.2 微观地理特征——西安小平原
    3.2 多元繁荣的社会文化背景
        3.2.1 大一统的国家政治文化
        3.2.2 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3.3 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历史脉络
        3.3.1 周丰镐的相土尝水图式
        3.3.2 秦咸阳的象天法地图式
        3.3.3 汉长安的礼制为尊图式
        3.3.4 隋唐长安城的尊礼重势图式
        3.3.5 周秦汉唐山水脉络梳理
    3.4 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认知过程
        3.4.1 山水择城——寻胜、察势
        3.4.2 礼制营城——定序、筑城
        3.4.3 人文藴城——立点、塑境
    3.5 本章小结
4.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空间特征解析
    4.1 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空间格局的形成
        4.1.1 隋初区域环境下的城市选址
        4.1.2 隋唐时期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4.1.3 唐中后期区域城市山水格局的形成
    4.2 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空间分布特征
        4.2.1 城市山水要素空间分布
        4.2.2 城市山水空间格局特征
    4.3 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格局的认知规律
        4.3.1 空间维度——大尺度山水的空间统领
        4.3.2 时间维度——空间秩序的持续生长
    4.4 西安城市山水空间格局形成的动因
        4.4.1 外在动因
        4.4.2 内在动因
    4.5 本章小结
5.隋唐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价值研究
    5.1 辩方正位的整体价值
        5.1.1 表南山为阙的方位观
        5.1.2 复合轴线的空间重构
        5.1.3 “北阙—南山”的文化内涵
    5.2 体国经野的区域价值
        5.2.1 “国”、“野”比例
        5.2.2 国野一体,城乡协调
        5.2.3 前朝遗存的继承与利用
    5.3 巧取形胜的自然价值
        5.3.1 据高制胜的节点经营
        5.3.2 聚形展势的审美思想
        5.3.3 笼山水为苑的巧于因借
    5.4 因势利导的生态价值
        5.4.1 区域城市选址科学性
        5.4.2 八水五渠的景观网络
        5.4.3 环绕帝都的自然风景区
    5.5 天地化育的人文价值
        5.5.1 象天法地的城市布局
        5.5.2 崇天敬地的礼制祭祀
        5.5.3 天地同乐的景观空间
    5.6 本章小结
6.当代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复归与传承
    6.1 当代城市山水图式的发展
    6.2 新时代西安的机遇和挑战
    6.3 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复归与传承
        6.3.1 区域山水格局延续的山水之城
        6.3.2 城乡并举互动发展的和谐之城
        6.3.3 城市关键节点引领的特色之城
        6.3.4 景观网络体系构筑的生态之城
        6.3.5 传统地域文化复兴的人文之城
    6.4 本章小结
7.结论
    7.1 研究成果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Ⅰ图录
附录-Ⅱ表录

(9)秦都咸阳整体性认知及展示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基本概念解析
        1.3.2 秦都咸阳认知方面的研究
        1.3.3 秦都咸阳展示方面的研究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秦都咸阳的现状分析
    2.1 秦都咸阳的地理区位
        2.1.1 关中平原—秦都咸阳大都城地区
        2.1.2 关中平原中部—秦都咸阳核心区
    2.2 秦都咸阳建设沿革
        2.2.1 秦王国时期秦都咸阳的建设
        2.2.2 秦帝国时期秦都咸阳的建设
    2.3 秦都咸阳遗址的考古历程及现状
        2.3.1 第一阶段
        2.3.2 第二阶段
        2.3.3 第三、四阶段
    2.4 秦都咸阳的研究范围及现状构成
        2.4.1 秦都咸阳的范围
        2.4.2 秦都咸阳的遗址构成
    2.5 秦都咸阳遗址保护和展示现状
        2.5.1 秦都咸阳遗址保护与展示概况
        2.5.2 秦都咸阳重点遗址保护与展示现状
        2.5.3 秦都咸阳展示面临的问题
    2.6 本章小结
3 秦都咸阳整体性认知及格局构成解析
    3.1 城市形态认知视角下中国古代都城格局的认知
    3.2 中国古代都城规划思想溯源
        3.2.1 基于《周礼》的都城规划思想
        3.2.2 基于《管子》的都城规划思想
    3.3 中国古代都城的格局要素解析
        3.3.1 古代都城格局的构成
        3.3.2 古代都城格局要素解析
    3.4 秦都咸阳的整体性认知
        3.4.1 秦都咸阳时间层面下的整体性认知
        3.4.2 秦都咸阳空间层面下的整体性认知
    3.5 秦都咸阳的格局要素构成
    3.6 本章小结
4 秦都咸阳格局展示内容的梳理
    4.1 秦都咸阳的背景环境
    4.2 秦都咸阳本体展示内容
        4.2.1 秦都咸阳的边界
        4.2.2 秦都咸阳的轴线
        4.2.3 秦都咸阳的片区
        4.2.4 秦都咸阳的路渠
        4.2.5 秦都咸阳的节点
    4.3 秦都咸阳展示内容的框架
    4.4 本章小结
5 秦都咸阳格局展示方法的构建
    5.1 秦都咸阳格局展示的目标及基本思路
        5.1.1 秦都咸阳格局展示的目标
        5.1.2 秦都咸阳格局展示的策略
    5.2 秦都咸阳展示线路系统的构建
        5.2.1 展示线路系统的构成
        5.2.2 展示线路构建的导则
        5.2.3 感知点构建的导则
    5.3 秦都咸阳展示标识牌系统的构建
        5.3.1 标识牌的构成
        5.3.2 标识内容及布局
        5.3.3 标识样式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一: 遗址展示模式综述汇总表
附录二: 秦都咸阳遗址信息表
附录三: 历史文献、考古文献、当代研究及本文解读秦都咸阳格局内容汇总表
附录四: 秦都咸阳展示线路分段信息表

四、论汉长安城规划营建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山-水-城”地景模式建构溯源与表达机制探索[D]. 田长丰. 河南农业大学, 2021
  • [2]大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研究 ——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D]. 关伟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汉长安城遗址区聚落空间治理研究[D]. 辛士午. 长安大学, 2021
  • [4]汉长安城遗址周边乡村聚落韧性发展研究[D]. 冀剑雄. 长安大学, 2020(06)
  • [5]文化传承视角下西安大兴东路街道风貌提升策略研究[D]. 王玮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6]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 胡岩涛. 西北大学, 2019(04)
  • [7]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D]. 王曦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及其价值研究[D]. 肖晗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7)
  • [9]秦都咸阳整体性认知及展示方法初探[D]. 全昌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汉长安的营建思想与功能疏解[A]. 贾俊侠,王博. 中国古都研究(第三十六辑), 2019

标签:;  ;  ;  ;  ;  

论韩长安城市规划建设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