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载人航天活动展望(一)

21世纪载人航天活动展望(一)

一、21世纪载人航天活动展望(1)(论文文献综述)

蔡文玲[1](2021)在《《人民日报》中国航天员媒介形象建构研究(1998-2019)》文中研究表明

韩颖琦[2](2021)在《美国太空开发中的公私伙伴关系探析》文中指出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日益深入。美国虽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但是其相对霸权地位却在不断衰弱,为了保持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大力发展太空产业、开展太空开发活动成为重要路径。但是巨大的太空支出费用使得政府部门已经越来越难以独立支撑太空开发的工作,同时伴随美国私人太空公司的出现,美国逐步出台了美国《国家航天政策》《商业航天法》《商业航天发射法案》等一系列相关的太空法律法规和一揽子资助计划,支持私营太空公司的发展。美国私营太空公司在太空开发中的开放竞争,降低了美国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激励了太空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升了美国的太空竞争力。公私伙伴关系已成为美国太空开发的重要模式。本文以公私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模式理论为指导,分析目前美国太空开发中的公私合作情况,希望能够对激活中国太空开发中私人资本的活力有所帮助,提升中国的太空开发水平。绪论简略介绍了国内外对美国太空开发中的PPP模式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对本文相关的太空开发和私营太空部门进行了核心概念的界定以及对PPP模式理论进行了解读;第二章将美国太空开发中公私伙伴关系分为三个发展阶段,通过对美国法律基础、工业基础和市场环境的分析得出美国太空开发PPP模式发展的动因,并总结归纳了美国太空开发中PPP模式的三种形式,包括政府为私营太空公司提供资金,为私营太空公司提供技术和基础设施服务,招投标形式;第三章对美国太空开发中的PPP模式进行评估,从国际太空产业、私营太空公司和美国政府三个层面分析了PPP模式在美国太空开发中取得的成果,讨论这三个层面在公私伙伴关系模式中存在或可能产生的问题。第四章根据美国太空开发中PPP模式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从国际合作层面、国家政府层面和中国民间资本层面分析对中国发展太空事业的借鉴意义。结语部分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并对我国太空开发事业中的公私伙伴合作提出展望。

王秀芳[3](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王丽[4](2021)在《防御性现实主义视角下中国与俄罗斯太空安全合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际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国与国之间政治上的彼此制约反映到了太空发展上来。在目前信息化的时代,太空的重要地位日益凸现,各国在太空领域的权力争夺和制衡也不断加剧。在太空安全领域,航天器发射数量的不断增多,人类在太空行为的不加节制导致了太空环境越来越恶劣。美国等国家为了追求权力制衡,大肆发展太空武器,部署反导系统,加剧了太空武器化趋势的发展。以上种种对于各国发展太空事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限制。太空领域的发展可以带动一国多个领域的发展,中国在太空发展上有较强的利益追求。但在太空发展问题上,中国面临重重困境,美国在太空领域对我国的合作禁令以及禁止我国加入国际空间站的行为影响了我国在太空领域的发展,周边国家如日本、印度等在太空领域的崛起以及对“太空大国”称谓的虎视眈眈对我国太空领域发展构成威胁,这启发我国需要加强与其他航天国家之间的联系,并完善合作与发展模式。对与俄罗斯而言,俄罗斯自苏联时期,太空实力便十分强大,苏联解体后虽然有一段时期实力下降,但俄罗斯一直将发展太空视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计划,不断壮大太空实力。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太空安全合作是必然趋势,中国历来和俄罗斯交好,两国在太空领域的合作从苏联时期便已经开始,自中国和俄罗斯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后,两国的关系朝着友好合作的方向越走越远,两国间的友好关系也同样上升到了太空领域。两国在太空领域有着共同的发展利益,并且俄罗斯和中国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中国可以为俄罗斯提供资金支持,俄罗斯可以将先进的太空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与中国分享,二者的太空安全观总体较为相容,在太空安全领域,两国有合作的需求:恶劣的太空环境对两国在轨卫星和其他航天器的运行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两国也同样面临着美国等国家在太空发展上的围追堵截。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在对搜集到的关于中俄太空安全合作的文献和数据详细整理、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分析中俄太空关系、两国太空安全合作的背景、原因、发展过程,找出两国之间在合作中面临的诸如太空政治化困境、制度缺失、技术垄断等一系列问题,并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当前国际太空形势,对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的意见与建议,促进两国在太空安全领域的合作朝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同时也促进太空发展的国际环境朝着稳定、和平的方向发展。

顾逸东,吴季,陈虎,范斌,焦维新,刘建波,孟新,肖国青,袁洪,袁利,张晓敏,张效信,赵光恒,周徐斌,朱振才[5](2021)在《中国空间探测领域40年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成立的40年,是中国空间探测逐渐走进世界舞台的40年,空间探测极大推动了空间科学和相邻学科的发展,也影响到经济、军事和日常生活诸多方面.本文简要回顾了从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成立的1980年至今,中国空间探测领域的主要发展历程,包括探空火箭、高空气球、科学卫星、月球与行星探测、载人航天空间探测、遥感卫星地面站等主要项目、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对未来若干年空间探测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李莹辉,孙野青,郑慧琼,商澎,曲丽娜,雷晓华,刘红,刘敏,赫荣乔,龙勉,孙喜庆,王俊峰,周光明,孙联文[6](2021)在《中国空间生命科学40年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空间生命科学的探索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1981年随着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的正式成立,依托此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空间生命科学进入多学科并进多机构建设的新阶段.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及空间探索研究的深入发展,以分支学科或重大问题为牵引,我国在空间生命科学的几个重要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成果.本文从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平台模型、重大项目与后续展望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空间生命科学40年的发展历程与标志性成果,为后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时蓬,王琴,白青江,范全林[7](2021)在《2020年深空探测热点回眸》文中提出2020年国际深空探测事业稳步推进。回顾了2020年世界深空探测的工程成就和科学产出,评述了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采样返回任务以及嫦娥四号/三号的成果产出,对比了美国、中国和阿联酋3个火星探测任务,围绕在轨的35个深空任务梳理了包括太阳探测和行星科学的多项科学发现,讨论了深空探测发展的环境因素特别是新冠疫情的影响,并展望了全球2021年即将实施的深空探测任务。

孟骏晔[8](2020)在《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 ——《深空科学船概念简介》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近年来,“嫦娥四号”“天问一号”等探测器的成功部署运行,标志着我国空间探索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也昭示着我们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的决心。但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同航天科技强国仍有较大差距,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除了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还要坚持学习西方空间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深空科学船概念简介》系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2019年宇航学国际会议收录的会议论文,作者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的罗伯特·霍华德博士。论文从技术背景、内部结构、搭载设备、机组构成、应用场景等方面详细介绍了NASA为执行登陆火星等载人深空探测任务而提出的“深空科学船”概念,对于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翻译实践报告在完成某航天工程研究机构对该论文的引介任务基础上撰写而成。针对科技英语语体特征,作者在实践中采用了“机器翻译+机辅工具+译后编辑(MT+CAT+PE)”模式进行文本翻译,即利用Trados 2019软件平台,首先通过机器翻译引擎进行全文预翻译,而后调用自建的记忆库进行匹配修改,并最后进行人工校对,以期同时实现较高的翻译效率和翻译质量。报告着重介绍了翻译引擎的对比选择过程、翻译记忆库的建设维护过程、译后编辑风格指南的制订使用过程以及翻译质量框架的参考评估过程,并针对译后编辑中解决的机器翻译错误问题进行了案例分析,一些处理方法可以作为同类文本翻译的参考。

孙靖[9](2020)在《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管理研究 ——XX载人飞船地面试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航天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航天器地面试验对我国航天工业的发展又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航天器地面试验意义重大,但是航天器地面试验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试验,不仅仅技术要求高,而且涉及的因素很多,因此在航天器地面试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这各种风险。长期以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从未停止过对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的研究,但是航天器地面试验事故仍时有发生,并且所造成的损失也是非常巨大的,这就为航天器地面试验的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如何做好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管理,将所有风险降到最低已成为航天器地面试验中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国内外对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管理的现状出发,以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航天器地面试验事故案例分析,结合有关数据,对如何应对我国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从加强合作技术改进,降低技术风险;调整进度,循序渐进;控制成本,进行成本模拟化试验;防止事故的安全性风险;优化组织内部结构以及防止外部管理事故的发生六个方面提出了管理的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够对我国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管理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蔺陆洲[10](2020)在《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文中指出太空竞争与空间合作的关系变化和政策调整是航天外交的基本问题。本文围绕竞争与合作的主轴,建构了一种航天外交的理论框架并以商业航天为基点分析了航天外交的现实转型。在回顾航天外交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方法和创新点,进而界定了航天外交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特征。通过梳理自1957年以来航天外交的发展历史和当前航天外交的发展趋势,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相互依存、霸权稳定、世界体系、国家主义和依附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分析范式,总结了航天外交在战略、资金和科技各方面的理论要素。基于这三个航天外交的理论要素,将航天产业的计划经济属性、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和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确立为航天外交理论的范式,以航天相对实力的变化和航天外交政策的调整为主要逻辑,建立航天外交的理论模型,在太空竞赛和空间合作方面形成理论推论。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对理论和推论进行检验。通过理论限制性条件分析,将商业航天识别为改变航天外交理论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颠覆性变量,并对航天外交理论的发展进行预测。随后,以文章建构的航天外交理论框架,针对世界航天外交总体态势、主要航天国家和国际航天组织的结构与政策,利用案例研究和博弈论进行分析,解释当前航天外交关系的状态和变化趋势。特别是基于中国的航天外交实践的总结,在大国博弈、多边主导和应用推广方面进行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并提出政策建议。最终回顾和总结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并对未来的航天外交进行展望。

二、21世纪载人航天活动展望(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载人航天活动展望(1)(论文提纲范文)

(2)美国太空开发中的公私伙伴关系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问题的提出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现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和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太空开发
        二、私营太空公司
    第二节 公私伙伴关系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公私伙伴关系模式的定义
        二、美国太空开发中的公私伙伴模式
第二章 美国太空开发中PPP模式的缘起与发展
    第一节 美国太空开发中PPP模式的发展阶段
        一、萌芽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20 世纪 80 年代
        二、发展阶段:20 世纪80 年代~2010年
        三、成熟阶段:2011 年~至今
    第二节 美国太空开发中PPP模式的基础
        一、美国完备的太空立法
        二、美国雄厚的太空工业基础
        三、美国宽松的市场环境
    第三节 美国太空开发中PPP模式的形式
        一、政府提供资金
        二、政府提供技术和基础设施
        三、招投标形式
第三章 美国太空开发中PPP模式的评估
    第一节 美国太空开发中PPP模式及其成效
        一、美国政府层面
        二、私营太空公司层面
        三、美国太空开发产业层面
    第二节 美国太空开发中PPP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增加国际太空治理的难度
        二、私营太空公司经营状况不稳定
        三、政府监管难度增加
第四章 美国太空开发PPP模式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第一节 国际合作层面
        一、倡导推动太空国际法的发展
        二、把握“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航天合作
    第二节 中国政府层面
        一、完善公私合作和商业航天法律体系
        二、为私营太空公司提供资金、技术、基础设施服务支持
    第三节 中国民间资本层面
        一、打造完整产业链
        二、培育民营太空公司
        三、吸引航天技术人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防御性现实主义视角下中国与俄罗斯太空安全合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防御性现实主义
        (二)太空安全
        (三)中国与俄罗斯太空安全合作
第一章 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概述
    一、防御现实主义发展历程
    二、防御性现实主义安全观
    三、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在本文中的适用性分析
        (一)威胁平衡理论
        (二)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合作观点
第二章 中俄太空安全观
    一、中国太空安全观
    二、俄罗斯太空安全观
第三章 中俄太空安全合作的缘由
    一、太空安全问题凸显
        (一)太空碎片增多
        (二)频率及轨道资源紧张
        (三)太空武器化问题凸显
    二、美、日、印的太空竞争加剧
        (一)美国在太空领域对中国的压制
        (二)日本太空政策转变
        (三)印度太空发展迅速
    三、中俄的太空利益受到挑战
        (一)中国太空利益需求
        (二)俄罗斯太空利益受到挑战
第四章 中俄太空合作的形成与发展
    一、冷战时期:1957 年-1991 年
    二、冷战结束后:1991 年-2014 年
    三、乌克兰危机后:2014 年至今
第五章 中俄太空安全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太空政治化时代的到来导致两国之间合作深度不高
    二、技术垄断导致太空治理进程缓慢
    三、国际制度不完善,外部环境具有不确定性
第六章 推动中俄太空安全合作的基本路径
    一、确立规范性太空法律
    二、联手应对太空武器化,营造稳定、自由的太空环境
    三、减少技术垄断,拓展多层次合作模式
    四、加强互信建设,应对太空政治化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国空间探测领域40年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人类空间探测的历史
    1.1 探索与进入空间的历史
    1.2 开展空间探测的动机和目的
2 空间探测及其内涵
3 中国空间探测的发展历程
    3.1 早期天文卫星与临近空间飞行器
        3.1.1 探空火箭
        3.1.2 高空气球
        3.1.3 平流层飞艇
    3.2 科学卫星探测
        3.2.1 地球空间双星计划
        3.2.2 先导专项科学卫星
        3.2.3 其他相关卫星探测任务
    3.3 月球及深空探测工程与空间环境探测
    3.4 载人航天空间探测
    3.5 地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探测成果
    3.6 空间探测支撑系统建设
4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6)中国空间生命科学4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国空间生命科学发展历程
2 中国空间生命科学重要成果
    2.1 失重效应与生命适应能力研究
        2.1.1 航天医学基础研究
        2.1.2 空间干细胞与胚胎发育研究
        2.1.3 空间生物节律研究
        2.1.4 高等植物研究
        2.1.5 空间微生物学研究
        2.1.6 空间蛋白质结晶
    2.2 辐射效应与辐射风险研究
    2.3 亚磁世界与模拟技术研究
    2.4 面向深空探测研究地外生存技术
        2.4.1 受控生态生保综合集成试验系统
        2.4.2 月宫一号——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综合实验系统
3 重大研究项目布局与进展
    3.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
    3.2 国家重大仪器开发专项
4 展望

(7)2020年深空探测热点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 月球探测中国工程成就斐然
    1.1 嫦娥五号实现人类44年来再次月球采样返回
    1.2 嫦娥四号首次表征月表辐射环境
    1.3 月球探测成果深化地月关系认知
2 国际在轨深空探测任务不断挺近科学目标
    2.1 美中阿抓住2020火星探测窗口
    2.2 科学探测发现火星气辉和频繁小火星震
    2.3 金星、木星等深空探测促进行星科学发展
    2.4 小行星采样任务中间科学产出丰硕
    2.5 多个深空天文台揭秘深远宇宙
3 深空探测发展的若干环境因素
    3.1 新冠疫情波及深空任务
    3.2 深空探测相关制度和法律
        3.2.1 行星保护
        3.2.2 深空资源开发
    3.3 近地小天体防御事宜
4 2021年多个深空任务值得期待
    4.1 2021年深空任务发射清单基本明确
    4.2 金星任务或成为下一个热点
5 结论

(8)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 ——《深空科学船概念简介》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Chapter Two Source/Target Text Analysis
    2.1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EST)
    2.2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2.3 Target Readers and Expectation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Tool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y
    3.1 Machine Translation
    3.2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CAT)and SDL Trados2019
    3.3 Translation Memory(TM)
    3.4 MT+CAT+PE
Chapter Four Procedure of Translation
    4.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4.1.1 Comparison and Choice of Translation Engines
        4.1.2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ranslation Memory
    4.2 Translating Process
    4.3 Post-Editing
        4.3.1 Post-Editing Style Guide
        4.3.2 Translation Errors Correction
        4.3.3 Terms Consistency
    4.4 Quality Assessment(QA)
        4.4.1 Proofreading by the Author
        4.4.2 Proofreading by Professional
        4.4.3 Proofreading by Clients
Chapter Five Case Study:MT Error Types and Corrections
    5.1 Lexical Errors
        5.1.1 Mistranslation
        5.1.2 Under-translation
        5.1.3 Over-translation
        5.1.4 Omissions
    5.2 Syntactic Errors
        5.2.1 Word Order Errors
        5.2.2 Phrase Mistranslation
        5.2.3 Subordinate Clause Errors
    5.3 Punctuation Errors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1.1 MT:Selection of the Most Suitable Engine
        6.1.2 CAT:Maximization of the Assistance of the Software
        6.1.3 PE:Faithful Execution against Style Guide
    6.2 Implications
    6.3 Limitations and Prospects
Acknowledgement
Bibliography
Appendix1 The Source Text
Appendix2 The Target Text
作者简历

(9)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管理研究 ——XX载人飞船地面试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文献
        1.2.2 国内相关文献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风险管理概念
        2.1.2 航天项目风险管理
    2.2 相关理论
        2.2.1 分散风险和非保险方式转移理论
        2.2.2 实质性风险管理理论
第三章 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管理技术
    3.1 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策划
    3.2 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识别
        3.2.1 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识别的方法
        3.2.2 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识别的过程
    3.3 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类型
        3.3.1 技术风险
        3.3.2 进度管理风险
        3.3.3 成本管理风险
        3.3.4 技术安全风险
    3.4 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评价
        3.4.1 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量化
        3.4.2 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整合
        3.4.3 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排序
        3.4.4 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汇总
    3.5 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应对
        3.5.1 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应对的内容
        3.5.2 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应对的方法
    3.6 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监控
第四章 XX载人飞船地面试验风险管理
    4.1 XX载人飞船地面试验风险识别
        4.1.1 识别过程
        4.1.2 风险识别结果
    4.2 XX载人飞船地面试验主要风险来源及特点
        4.2.1 论证设计方面存在的风险
        4.2.2 方案阶段存在的风险
        4.2.3 实施阶段存在的风险
    4.3 XX载人飞船地面试验风险分析
        4.3.1 AHP层次分析法
        4.3.1.1 建立风险因素对项目影响重要度排序结构
        4.3.1.2 构造判断矩阵
        4.3.1.3 矩阵正确性验证
        4.3.1.4 所有风险因素权重确定
        4.3.2 定性(RAC)风险评价指数分析法
        4.3.2.1 模块的确立
        4.3.2.2 风险指标选取计算
        4.3.2.3 风险评价
    4.4 XX载人飞船地面试验风险应对与监控
        4.4.1 加强合作技术改进,降低技术风险
        4.4.2 调整进度,循序渐进
        4.4.3 控制成本
        4.4.4 防止安全性风险
        4.4.5 优化组织内部结构
        4.4.6 防止外部管理事故的发生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附件

(10)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军事安全
        二、法律政策
        三、经济产业
        四、科学技术
        五、文化认知
        六、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概述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四节 论证框架与章节结构
第二章 概念界定
    第一节 航天的基础概念
        一、作为技术概念的航天
        二、航天科技
        三、航天系统和系统工程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概念和定义
        一、历史沿革
        二、定义范畴
        三、构成要素
        四、本质特性
    第三节 航天与国际关系理论
        一、航天与地缘政治理论
        二、航天与国际政治理论
        三、航天与外交理论
第三章 历史与现实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历史阶段
        一、第一个时段:1957 年-1975年
        二、第二个阶段:1975 年-1985年
        三、第三个阶段:1985 年-2000年
        四、第四个阶段:2000 年-至今
    第二节 太空竞赛与现实主义
        一、冷战早期50年代的航天外交
        二、冷战早期60年代的航天外交
        三、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三节 空间合作与相互依赖
        一、冷战中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二、自由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四节 冲突对抗与霸权稳定
        一、冷战后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二、新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五节 世界航天体系与依附
        一、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计划
        二、世界体系中的航天外交
    第六节 商业航天与国家主义
        一、全球化与商业航天
        二、国家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七节 航天外交的核心要素
        一、科技是核心基础
        二、战略是根本动力
        三、资金是重要条件
第四章 理论框架
    第一节 理论范式
        一、航天经济的计划属性
        二、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
        三、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理论模型
        一、关键要素
        二、理论内核
        三、主要逻辑
    第三节 理论推论
        一、太空竞赛
        二、空间合作
    第四节 理论验证
        一、定量检验
        二、定性检测
    第五节 理论颠覆
        一、理论界限
        二、商业航天
        三、理论发展
第五章 理论分析
    第一节 总体态势分析
        一、综合分析
        二、分项分析
    第二节 主要国家分析
        一、美国的航天外交
        二、俄罗斯的航天外交
        三、欧洲的航天外交
        四、日本的航天外交
        五、印度的航天外交
    第三节 国际组织分析
        一、国际组织类型分析
        二、多边平台博弈策略
        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第六章 中国的航天外交
    第一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实践
        一、中国航天外交的基础
        二、中国航天外交的历史
    第二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
        一、大国博弈
        二、多边主导
        三、应用推广
    第三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政策建议
        一、坚持高举高打的战略定位
        二、改革管理体制和创新模式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
        一、航天外交的本质
        二、航天外交的启示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未来
        一、持续的竞争
        二、潜在的合作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四、21世纪载人航天活动展望(1)(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日报》中国航天员媒介形象建构研究(1998-2019)[D]. 蔡文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美国太空开发中的公私伙伴关系探析[D]. 韩颖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4]防御性现实主义视角下中国与俄罗斯太空安全合作分析[D]. 王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中国空间探测领域40年发展[J]. 顾逸东,吴季,陈虎,范斌,焦维新,刘建波,孟新,肖国青,袁洪,袁利,张晓敏,张效信,赵光恒,周徐斌,朱振才. 空间科学学报, 2021(01)
  • [6]中国空间生命科学40年回顾与展望[J]. 李莹辉,孙野青,郑慧琼,商澎,曲丽娜,雷晓华,刘红,刘敏,赫荣乔,龙勉,孙喜庆,王俊峰,周光明,孙联文. 空间科学学报, 2021(01)
  • [7]2020年深空探测热点回眸[J]. 时蓬,王琴,白青江,范全林. 科技导报, 2021(01)
  • [8]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 ——《深空科学船概念简介》翻译实践报告[D]. 孟骏晔.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4)
  • [9]航天器地面试验风险管理研究 ——XX载人飞船地面试验为例[D]. 孙靖.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10]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D]. 蔺陆洲. 外交学院, 2020(08)

标签:;  ;  ;  ;  ;  

21世纪载人航天活动展望(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