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湟水森林公园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快湟水森林公园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对加快发展湟水森林公园旅游业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杨泽宽[1](2021)在《兰州锦汇集团马家窑彩陶综合文旅项目开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旅游的纵深发展,促进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消费需求的转变,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趋于多元化,文化旅游与精神旅游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观光旅游。文旅综合项目在打造特色旅游经济、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兰州新区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以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重点,以建设华夏彩陶之乡为路径,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支持文旅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地方品牌,提升城市文化氛围与城市形象。论文重点研究兰州新区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的开发策略,以彩陶文化旅游为突破口,立足兰州新区马家窑彩陶遗址的保护与发展,通过文化旅游等相关理论的梳理,在调研当前文化旅游现状及马家窑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项目资源、政策、项目条件及市场等基本条件进行深入分析,结合项目资源优势、政策支撑力度、项目现状条件、企业开发管理水平及经验,确定兰州新区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在总体、产业及功能方面的定位,制定项目的竞争与营销、开发、规划设计及实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开发策略,通过制定“彩陶文化”多元发展战略,生态培育,激活周边各种文化资源等策略,从多角度为马家窑彩陶文化资源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整合资源、创造条件,塑造地域文化旅游品牌,促进地域文旅产业健康发展。

郭咏嘉[2](2020)在《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文中指出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发生,用乡村吸引物来满足城市旅游者休闲怀旧需要的旅游活动。现阶段正是我国乡村旅游行业转型与提升发展的关键时期,探究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变规律及布局形成机制,对于整合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完善乡村旅游设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发展乡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七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阐释问题提出的背景、解决问题的目的和意义,并介绍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总体框架。第二章侧重论文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的产生背景、形成发展和研究内容等。第三章梳理归纳了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源远流长的历史、异彩纷呈的民族特色、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崭露头角的旅游产业等。基于三生理论对吉林省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然后确立指标对吉林省各市县域的乡村性指数进行测算,最后得出吉林省各市县域的乡村性指数情况及冷热点布局。第四章选取200个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样本点,对样本乡村旅游地时间尺度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在确定样本点时间尺度、类型归属和空间尺度选择依据的基础上,对于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地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总结出其数量历时性、类型历时性、空间重心特征和空间热点特征。最后引入空间尺度,用最临近距离、崔王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指数、核密度等指标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用地理学的视角表现出来;同时归纳总结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发展的空间演化特征。第五章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引入相关指标,分析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的5项基础影响因子和4项助力影响因子。第六章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切入点,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过程嵌入其中,构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模型。利用网络舆情做参考,选取长春市奢爱良疏果蔬农场、红旗朝鲜族民俗村、缘山湖农业园三个实证案例,基于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资料进行检验,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深入剖析各种尺度乡村旅游地布局优化路径。第七章简要梳理主要结论,展望新时期乡村旅游地发展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以期对乡村旅游发展宏观政策制定和乡村旅游地理微观研究具有参考价值。通过研究,论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在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发展客观分析时利用三生理论将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分为3大类、11亚类、43小类。进一步测算出吉林省乡村性指数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平庸的特征,区域总体差异显着,局部差异不大,乡村性水平最高的地区属于汪清县,最弱的地区是乾安县,总体乡村性水平不高,乡村性指数平均值为0.25。(2)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间尺度的演变规律。根据论文选取样本的分析,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地时间演化分为4个阶段:1990年之前为原始阶段;2000-2008年为启蒙阶段;2009-2013年为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为爆发阶段。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类型演变中1990年之前的原始阶段,涉及到的1个乡村旅游地属于乡村生态类;2000-2008年的启蒙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8个,乡村生活类的11个,乡村生态类的2个;2009-2013年的发展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有36个,乡村生活类的11个,乡村生态类的19个;2014年至今的爆发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25个,乡村生活类的20个,乡村生态类的67个。(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分析。(1)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呈带状集聚特征。(2)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集中程度。辽源市和松原市乡村旅游地的集聚程度呈高度集中的状态,地理集中指数在吉林省各地市州中居于首位和第二位;其他7个市州的乡村旅游地都是分散状态。(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均衡程度。利用基尼系数对吉林省及其下辖8市1州的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均衡程度进行测定,最终得出辽源市的基尼系数属于尚且均衡状态,其余市州基尼系数均属于极高等级。(4)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进行测算发现,生产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通化市和白山市,生活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长春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生态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长春市和吉林市。(5)通过重心模型测算,得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重心演变轨迹经历了远离地理中心-靠近地理中心-远离地理中心的过程,且总体呈向南、向东趋势。(4)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影响因子分为基础影响因子和助力影响因子。基础影响因子按照单项指标得出乡村性指数较弱或者中等、低海拔、水系密度高、公路密度高、4A级以上旅游景区周边的条件更适合乡村旅游地的形成和发展,将影响因子进行排列组合后得出乡村指数低+地势海拔高+水系河流密度低+公路密度高+距离A级以上旅游景区距离近最适合乡村旅游地发展,乡村指数低+地势海拔高+水系河流密度高+公路密度高+距离A级以上旅游景区距离近最不适合乡村旅游地发展;助力影响因子中得出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乡村旅游的客观条件,当地旅游业情况调动起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的引导规划三者共同影响才形成了吉林省目前的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5)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行动者确认为:人类行动者包括社区居民、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投资商、专家学者;非人类行动者包括地理环境、扶持政策、主体产品、规划开发等共8项。将200个示范点的网络舆情作为基础考量,将各类型乡村旅游地中平均评论数最多的作为实证样本点,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出长春奢爱良疏果蔬农场、万宝镇红旗村朝鲜族民俗村、吉林省缘山湖农业园的演化机制。最后得出三个层次的优化路径:宏观层面从吉林省政府监管出发,引导市场介入,通过正式制度创新和市州政策差异化等方面优化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中观层面以长春市为例,首先以传统旅游产业为基础对其进行转型升级,确定中观尺度地域的客源地核心,进而选择扇形辐射,由近及远进行圈层布局。微观层面以长春市双阳区为例,首先环绕初始旅游基础设施对乡村旅游地进行布局支撑,注重当地精英对引导乡村旅游者消费模式的作用,同时布局方式向类型集中化转型。

张江峰[3](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薛姣龙[4](2014)在《基于遗产旅游的瞿昙镇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对历史文化名镇非常重视,在保护、发展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有历史文化遗产但不是历史文化名镇的一般小城镇的关注不足。此类小城镇处在一定的经济区域中,受到遗产所在地的辐射、扩散和周围农村腹地的多重影响,加之其自身的城镇化发展过程,必然呈现出与一般小城镇不同的发展特征和现象。为此,此类小城镇该如何面对发展中的诸多矛盾,以及如何结合遗产旅游进行发展成为现阶段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以乐都县瞿昙镇为例,探讨具有遗产旅游资源的小城镇,在发展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合理规划,依托遗产旅游带动城镇发展,形成以旅游发展及其相关产业发展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城镇建设与遗产保护之间平衡发展。文章主要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关联的方法来分析遗产旅游发展背景下瞿昙镇的规划设计问题。而小城镇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对小城镇规划设计的研究也应该运用辨证分析与系统研究的方法来分析论证。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首先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环境三个方面分析瞿昙镇现状及发展面临的问题,对未来瞿昙镇依靠发展遗产旅游提出假设。其次剖析瞿昙寺的的遗存构成,分析旅游展示利用、服务设施及游客现状,论证瞿昙镇发展遗产旅游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就瞿昙寺如何发展遗产旅游提出具体对策:以瞿昙寺为中心,重点发展遗产旅游;开展相关宗教活动,丰富文化体验;加强瞿昙寺及相关文化遗产的展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联合发展。最后在瞿昙寺保护的背景下,将这些具体的措施落实在瞿昙镇的规划项目上,以指导瞿昙镇的建设。

金旻[5](2013)在《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区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特殊环境所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人文与宗教特征,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近现代发展史上,山区的地位更加突出,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山区发展,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律以保障山区发展。我国是一个山地大国,山区是我国领土的主体,我国国土面积69.3%的陆地是山区。山区为我国超过半数的人口提供生存发展空间,同时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支撑。因山区的地域和生态环境特点所致,我国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全部在山区。山区发展特别是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协调山区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林业是关键。林地是山区的主要土地类型,森林是山区生态系统的主体。山区林业建设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点。如何处理好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关系,化解相互制约和影响,促进协调配合发展,是一个具有战略价值的课题。本研究选取典型的贫困山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通过系统深入调查,以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贡献、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制约、林业建设与贫困的关系及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等问题为重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以山区发展和林业建设的主体林农为对象,对林业建设绩效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测度分析,进而提出了可选择的协调发展模式和具体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现阶段,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具有较大的直接、间接和潜在的贡献,但直接经济贡献不充分,从而导致生态建设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协调发展的关键;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存在显着制约作用,生态补偿不足等问题影响着林农对生态建设的响应;采取协调度分析方法研究表明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不高,但协调性处于不断增长状态;现行相关政策缺乏系统性,山区发展政策和生态建设政策的协调性较差,但改进余地大。因此,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潘华丽[6](2013)在《环境税背景下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世界各国关于发展问题的共识越来越清晰,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各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给民众的经济利益已不再是人们对生活的唯一奢望,在经济支撑的前提下,更多地关注生活的质量和品位。而外出旅游恰恰是人们高层次需求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逐步发展壮大也证实了这一点。一方面各地旅游开发与规划如火如荼,另一方面林地践踏、物种减少等生态失衡现象日益严重,旅游规模的扩大与生态环境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逐渐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一对突出矛盾,生态环境在旅游经济发展中担负着双重责任,既是旅游产品生产所依赖的源泉,又是旅游消费的废物容纳器,面对双重压力,生态环境危机越来越影响甚至阻碍旅游经济的发展。在环境税出台的呼声中,在费改税的改革浪潮中,如何从经济角度更好地补偿生态环境效益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基于旅游业迅速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诸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忧虑,尤其是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立足于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及生态环境影响,着眼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环境税对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以及对二者的关系协调,探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税调节机制,既有理论上的拓展,又有实践上必要。税收作为一种利润调节机制,环境税是一种经济环境手段,其本质是调节经济和环境效益,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理论也被广泛认可,尤其在发达国家。为了调节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关系,西方一些国家已经进行了许多有关环境税的理论探讨和实践验证。面对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对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消耗和改变,本研究探讨了环境税对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矛盾关系调节的理论机制,丰富与扩展环境税的理论内涵和影响范围;并且将旅游生态环境这项公共物品纳入旅游经济效益评估体系,进一步探讨旅游业发展在经济与生态环境领域的影响以及这两个子系统之间矛盾调解的实现机制。旅游业是世界性的产业,面对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和日益增长旅游客源市场,中国的旅游资源人均占有量比较薄弱且旅游环境容量也非常有限,如何在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约束下实现旅游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永续利用是我国中长期规划中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和要求。通过对环境税收的宏观考察和微观研究,本项研究就环境税这一新兴的环境规制工具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就其应用模式提出相应建议;并结合本国国情有条件地选择和借鉴其他国家在旅游环境税收方面的成功经验,给出在环境税收体制改革、环境税的设计以及环境效应评估等方面的参考和借鉴;从环境税的角度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提供政策性建议。本研究从理论研究、调控机制、实证分析、政策建议四个方面开展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理论。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采用定性定量、比较分析、动态模拟、系统动力学、实证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构建了旅游环境税征收的理论框架与实现机制。从对旅游业发展带给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分别影响效应入手,到引入环境税后两大系统效益重新评估,明析环境税这一杠杆对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益的调节作用,从而寻找调节二者矛盾的有效可行之途径,获得两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为我国旅游业环境税的征收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思路,也有助于最终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环境税收及旅游环境相关理论分析。主要梳理了环境税产生的理论基础,包括生态补偿理论、外部性理论、庇古税理论。基于这些理论,环境税得以产生并被发展运用;由于双红利理论的支撑,环境税才有其存在的意义;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为环境税在旅游业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这些理论为旅游环境税的提出和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二、国外推行环境税的概况与模式探讨。主要介绍和探讨了西方发达国家旅游税目的实施状况,并对美国、加拿大、瑞典、丹麦、爱尔兰、芬兰等北美西欧国家在实施环境税方面的政策进行介绍和总结,对其实施效果做出评价。得出结论:旅游环境税的实施对旅游业得以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环境税政策体系的完善,全民素质及环保意识的培养等方面都值得推广和学习。我国旅游业的环境税收几乎处于空白,但对生态环境的未来充满憧憬,对环境税的出台充满期望,为下文的展开做好铺垫。第三、旅游业的经济地位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分析了发展旅游业对经济及生态环境的正负面影响,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这两大系统的相互影响关系;重点分析了旅游业发展对经济的贡献,利用旅游乘数理论分析了不同发达程度的国度及社会经济制度对旅游乘数效应的影响;定量衡量了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对经济的贡献;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的良性互动与矛盾冲突分析入手,探讨了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这两大系统之间矛盾的原因所在,最后总结出旅游业发展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但是,旅游业是经济贡献大而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行业,调节生态环境与经济之间矛盾的经济手段是环境税收。第四、环境税对旅游经济与环境效应影响分析。首先利用旅游增加值的测算方法对环境税征收前后的旅游宏观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用成本收益核算方法分析微观层面环境税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得出环境税征收在短期内会减少经济效益的增长;由于征收环境税而增加了对环境保护投入,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及对环境的保护会改善环境效益,以巴特勒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对环境税征收平衡环境效益的机理进行探讨和效果模拟;利用环境税的双红利效应,探讨环境税调整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原理,模拟环境税对这两大系统的调控与改善。第五、实证分析。从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获得性等方面考虑,选区典型景区——泰山风景区进行实证研究。设计三种征税方案,比较环境税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环境税征收对环境效益的改善,模拟环境税对经济及生态环境这两大系统的调控,得出结论:环境税在短期内使经济效益增速放缓,环境效益提升,从长远看来,能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第六、我国旅游环境税的构建思路及实施的对策建议。首先从理论角度总结了基于可持续发展指导下的我国旅游环境税实施的原则与思路;在借鉴国外环境税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理顺和构建旅游环境税体系,明确指出我国旅游环境税的实施路径,并从引入基础、实施依据、实施保障、实施渠道、加强旅游业绿色管理等角度提出我国环境税实施的相关建议。本文的核心内容就是将环境税这个新生事物纳入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探讨其分别对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这两大系统的作用与影响,从理论上探讨对这两大系统的调控机理,并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环境税是调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矛盾的有力手段,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本文共包括八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综述与实践借鉴,一方面对以往研究进行总结述评,另一方面对国外推行环境税的现状及模式进行总结,为我国引入和出台环境税提供实证经验;第三章对环境税及旅游环境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主要奠定旅游环境税产生的理论根基;第四章分析了旅游业的经济地位以及与旅游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了旅游业发展对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正负面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五章引入环境税分别对旅游经济效益和旅游生态环境效益影响分析,以及对二者的调控模拟;第六章以泰山风景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第七章为我国旅游环境税的构建和实施的政策建议;第八章为结论与展望。

徐群[7](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吴云超[8](2011)在《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在大中城市的人们空前地渴求着远离城市的喧嚣、卸掉压力和释放心理积郁,希望返璞归真,追求清新宁静与自然的乡村环境,更深层地体验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那种淳朴简单的乡村生活。于是越来越多的都市居民在享受丰富的物资生活的同时,开始利用闲暇时间追求身心的宁静和安逸。在这样的背景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湖南省俗称湘西,以下称湘西)优美的自然环境、浓郁的民族风情、原始风貌的居住环境以及古老的传统生活习俗等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资源,正好满足都市人回归自然和亲近自然以及体验乡村生活的条件,为其寻求安宁生活方式提供了一个渠道,同时也给湘西的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个绝好的机会。另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实现产业联动和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满足游客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此,中共中央自2004至2007年连续四年发布的一号文件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进而把农村工作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多年的实践证明,旅游业的发展能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国家旅游局因势利导在2006年推出“中国乡村游”,2007年推出“中国和谐城乡游”,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湘西属于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州,“三农问题”比较突出,但是境内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神奇迷离的人文景观、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以及浓郁古朴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不可多得的资源宝藏。湘西乡村旅游虽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却非常迅速,近年来更是处于快速增长的高峰期并驱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该地区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文化生活的改善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其自发式的和粗放式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造成了湘西旅游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社会文化的变质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以及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乡村旅游的外部性问题,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制约了湘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该文以湘西的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用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结合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各利益主体的诉求、主要存在问题。采用调查问卷法、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构建湘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对湘西凤凰县山江镇的乡村旅游发展的综合水平进行了衡量,评价结果发现山江镇的乡村旅游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准备阶段。基于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得出的相关成果,提出湘西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同时也给以湘西民族地区类似的其他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该文研究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包括第一,二、三章。主要从当前时势发展需要出发,提出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并明确了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同时对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发展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梳理和总结了与该文研究相关的概念体系、理论基础、国内外较为成功的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与模式。第二部分为正文,包括第四、五、六、七章,主要以湘西的少数民族村寨为实例进行研究,其中:第四章,介绍湘西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从湘西基本情况出发,对其乡村旅游的缘起、旅游资源特色、产品供给类型以及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五章,实证分析乡村旅游发展对湘西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的综合效应,在实地调查和市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发展乡村旅游对湘西社会经济、就业、传统文化习俗、自然生态环境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指出乡村旅游在促进湘西发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当地传统文化习俗和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冲击。第六章,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和湘西的实际情况,构建湘西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相关指标的检验发现湘西乡村旅游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准备阶段,同时指出湘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乡村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乡村旅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乡村旅游软硬环境建设以及乡村旅游市场的开拓能力的加强。第七章,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依据湘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和对策,建议湘西的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以扶贫型发展模式为主导,以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共容型为重点的5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第三部分为结论,对该文的论述加以总结,得出全文的研究结论,以此同时提出了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以及对湘西和以其类似的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研究展望。

唐余宽[9](2011)在《遵义旅游持续化发展的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旅游业成为新世纪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旅游业是一门综合产业,并已经成为“扩大内需”战略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当前,在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西部省份,旅游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国家“西部大开发”与“扩大内需”政策的指导下,遵义也搭上了旅游发展的快车道。旅游业持续化发展是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发展壮大的,而红色旅游是在中国历史条件下配合爱国主义情怀活动而形成并随之不断推进与兴盛起来的;同时,作为全国首批历史名城的遵义还兼具有丰富的文化特色和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两者的和谐发展构成了遵义旅游’持续化发展的战略特色。本文从论述遵义旅游的发展战略出发,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托,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来阐述遵义旅游持续化发展的策略。文章的具体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文献综述,是本文的研究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根据SWOT理论集中分析遵义旅游资源的优势、劣势,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遵义旅游发展的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地理原因。第三部分论证遵义旅游持续化发展的可行性与紧迫性。第四部分分析遵义旅游持续化发展的理论依据与对策措施。本文从旅游战略角度出发,同时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区位理论、SWOT理论等系统对遵义旅游持续化发展的历程进行研究阐述。指出通过旅游的策略开发和战略选择既可以让遵义有效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又可以促进遵义经济的持续和谐发展。同时结合遵义旅游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在总结遵义旅游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指出遵义旅游应该走区域优势之路、特色旅游之路,使旅游成为遵义的一张特色名片。在探索遵义旅游持续化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出适合遵义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依托红色旅游的资源,有效整合开发特色文化的旅游模式,走持续化发展的旅游之路。

张红[10](2011)在《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公园建设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公园在发展森林旅游产业中具有主导作用。森林公园通过发展森林旅游业,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而且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在促进区域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江西是森林公园建设大省,森林公园在省生态建设中地位十分显着,同时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促进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强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江西建设旅游大省的重要步骤和环节。本研究以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国内外森林公园建设和发展历程基础上,通过大量调研,运用生态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等理论,对江西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产业现状进行了回顾,系统分析了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经济收入情况,及在全省旅游经济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并对其在全国森林公园发展中的地位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论文运用SSM分析方法对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收入的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对其发展优势和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江西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层次;找出了影响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建设的内在因素。文章最后从目标、原则、思想等方面对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体系建设进行构建,并对发展重点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发展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发展优势和竞争力,但内部层次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生态文化旅游建设是江西省森林公园旅游产业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健全的产业体系是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的保障。本研究主要创新为: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是林业建设热点议题,但是内部结构在国内还没有开展系统研究,运用SSM分析方法研究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结构及产业竞争力;运用聚分析方法对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建设进行分类说明,所得结论合理可信,在方法应用上具有新意。

二、对加快发展湟水森林公园旅游业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加快发展湟水森林公园旅游业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兰州锦汇集团马家窑彩陶综合文旅项目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旅综合项目相关研究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文化旅游
        2.1.2 文旅综合体
        2.1.3 体验式旅游
        2.1.4 遗产及遗产旅游
    2.2 理论研究基础
        2.2.1 产业经济理论
        2.2.2 体验经济理论
        2.2.3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理论
        2.2.4 旅游景区开发理论
    2.3.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综述
        2.3.2 文旅项目开发研究综述
        2.3.3 马家窑彩陶文化研究综述
第三章 文旅综合项目开发与马家窑彩陶文旅项目概述
    3.1 文旅综合项目开发概述
        3.1.1 文旅综合项目的开发意义
        3.1.2 文旅综合项目开发类型
        3.1.3 文旅综合项目开发的当前问题
    3.2 马家窑彩陶文旅项目概述
        3.2.1 马家窑彩陶文化资源概述
        3.2.2 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的开发原则
        3.2.3 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的开发思路
第四章 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可行性分析
    4.1 资源分析
        4.1.1 自然生态资源分析
        4.1.2 人文景观资源分析
        4.1.3 历史文化资源分析
    4.2 市场分析
        4.2.1 游客需求分析
        4.2.2 周边旅游市场分析
    4.3 政策分析
        4.3.1 政府层面
        4.3.2 文化层面
        4.3.3 区域层面
    4.4 项目现状条件分析
        4.4.1 区位条件分析
        4.4.2 交通分析
        4.4.3 用地条件分析
        4.4.4 场地分析
    4.5 项目SWOT分析
        4.5.1 Strengths(优势)
        4.5.2 Weakness(劣势)
        4.5.3 Opportunity(机遇)
        4.5.4 Threat(威胁)
    4.6 相关案例分析
        4.6.1 良渚文化村文化遗址项目
        4.6.2 三星堆国家考古公园项目
第五章 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开发的定位
    5.1 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的总体定位
        5.1.1 定位依据:统筹策划、协同发展
        5.1.2 定位原则
        5.1.3 总体目标
    5.2 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的旅游形象定位
    5.3 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的产业定位
    5.4 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的功能定位
第六章 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的开发策略
    6.1 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的整体规划
        6.1.1 规划原则
        6.1.2 空间结构规划与用地布局
        6.1.3 建设开发控制
    6.2 马家窑彩陶文旅项目的开发策略
        6.2.1 项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6.2.2 项目开发策略分析
        6.2.3 项目开发模式
    6.3 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竞争策略与营销策略
        6.3.1 竞争发展策略
        6.3.2 营销模式
        6.3.3 盈利模式
    6.4 项目开发管理的保障机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比较
        四、国内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旅游
        二、乡村旅游
        三、乡村旅游地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核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体验经济理论
        二、支撑理论——城乡统筹理论、三生空间与三生功能理论
        三、布局理论——核心边缘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
第三章 基于三生视角的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乡村性评价
    第一节 基本概况
        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
        二、源远流长的历史沿革
        三、异彩纷呈的民族特色
        四、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
        五、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
        六、崭露头角的旅游产业
    第二节 三生视角下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一、乡村生产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二、乡村生活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三、乡村生态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第三节 三生视角下市县域乡村性评价
        一、研究方法
        二、结果分析
第四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与格局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选择
        二、计量方法与依据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历时性演化过程
        一、乡村旅游地演化基础数据
        二、乡村旅游地时间演化
        三、乡村旅游地类型演化
        四、乡村旅游地距离城市中心点演化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分析
        一、乡村旅游地地理位置
        二、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
        三、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及重心演变
        四、乡村旅游地空间集聚与扩散
    第四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一、水平时序呈渐次上升态势且增长趋势分为四个阶段
        二、空间分布呈东西分散中部集中格局且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
        三、不同功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异质性存在极差化分布
        四、空间形态上各市州属于“团状”、“带状”和“点状”并存的格局
        五、区域功能定位直接影响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
        六、空间重心演变遵循先远离又靠近再远离地理中心的轨迹
第五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影响因素
    第一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因子选取
        一、乡村旅游地演化因子选取原则
        二、乡村旅游地演化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基础影响因子
        一、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乡村性指数的关系
        二、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三、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水系河流的关系
        四、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公路密度的关系
        五、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关系
        六、基础影响因子组合定量评价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助力影响因子
        一、国家休假制度变革
        二、区域旅游经济总体情况
        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四、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与规划
第六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与优化路径
    第一节 行动者网络理论引入
        一、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渊源
        二、关键概念
    第二节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模型构建
        一、行动者初选与发展目标确立
        二、角色转换与利益联盟
        三、网络构建
        四、异议
    第三节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实证检验
        一、生产类乡村旅游地——长春奢爱良疏有机果蔬农场
        二、生活类乡村旅游地——万宝镇红旗朝鲜族民俗村
        三、生态类乡村旅游地——缘山湖农业园
    第四节 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优化路径
        一、优化原则与目标
        二、优化路径选择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基本结论
    二、研究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4)基于遗产旅游的瞿昙镇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研究现状
        1.4.1 基于遗产旅游的小城镇规划设计研究现状
        1.4.2 瞿昙镇及瞿昙寺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遗产旅游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瞿昙镇现状及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环境现状
    2.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2.1 现状规模
        2.2.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3 建设环境现状
        2.3.1 居住环境现状
        2.3.2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2.3.3 基础设施现状
    2.4 瞿昙镇发展面临的问题
        2.4.1 瞿昙镇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2.4.2 瞿昙寺保护对瞿昙镇发展的制约
        2.4.3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2.4.4 现状交通对瞿昙镇发展的制约
        2.4.5 生态环境脆弱
    2.5 基于遗产旅游的瞿昙镇规划设计的引出
    2.6 本章小结
3 瞿昙寺概况及旅游发展现状
    3.1 瞿昙寺概况
        3.1.1 瞿昙寺历史沿革
        3.1.2 瞿昙寺遗存现状
        3.1.3 瞿昙寺价值认知
    3.2 瞿昙寺旅游发展现状
        3.2.1 展示利用现状
        3.2.2 旅游服务设施现状
        3.2.3 游客行为现状分析
    3.3 瞿昙镇发展遗产旅游潜力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瞿昙寺旅游发展对策
    4.1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4.1.1 旅游资源分析
        4.1.2 旅游资源评价
    4.2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定位
        4.2.1 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
        4.2.2 旅游客源市场的定位
    4.3 旅游发展总体策略
        4.3.1 以瞿昙寺为中心,重点发展遗产旅游
        4.3.2 开展相关宗教活动,丰富文化体验
        4.3.3 加强瞿昙寺及相关文化遗产的展示
        4.3.4 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联合发展
    4.4 旅游服务设施的策划
        4.4.1 旅游环境容量的估算
        4.4.2 游客规模的预测
        4.4.3 旅游项目策划
        4.4.4 旅游活动策划
        4.4.5 旅游展示及服务设施策划
    4.5 旅游空间及线路组织
        4.5.1 旅游空间发展格局
        4.5.2 旅游功能分区
        4.5.3 旅游线路组织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遗产旅游的瞿昙镇镇区规划设计
    5.1 瞿昙寺保护对瞿昙镇建设的要求
        5.1.1 保护区划要求
        5.1.2 建设控制要求
        5.1.3 环境整治要求
    5.2 镇区宏观层面规划—人口与用地规模预测
    5.3 镇区中观层面规划
        5.3.1 空间结构规划—瞿昙寺为核心主导
        5.3.2 土地利用规划—整合镇区公共设施用地,为遗产旅游发展提供空间
        5.3.3 道路交通规划—旅游交通与镇区交通相关联的交通体系
        5.3.4 绿化系统规划—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净化瞿昙寺周边环境
    5.4 镇区微观层面设计—重点建设项目设计导引
        5.4.1 寺前旅游餐饮购物步行街
        5.4.2 旅游综合服务区
        5.4.3 瞿昙新村居住区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5)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2 研究综述
    2.1 区域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
        2.1.1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发展背景
        2.1.2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1.3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1.4 区域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3.1 从经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角度进行的研究
        2.3.2 从山区发展与非山区发展关系角度进行的研究
        2.3.3 从山区发展模式角度进行的研究
        2.3.4 从三农角度进行的研究
        2.3.5 从生态旅游角度进行的研究
        2.3.6 从林业发展角度进行的研究
        2.3.7 从扶贫角度进行的研究
    2.4 相关概念内涵研究
        2.4.1 林业建设
        2.4.2 山区发展
    2.5 相关研究评述
3 湘西自治州的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概况
    3.1 湘西自治州自然资源特点
        3.1.1 地貌气候特点
        3.1.2 生物资源特点
        3.1.3 土地、矿产及水资源特点
        3.1.4 旅游资源特点
    3.2 湘西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3.2.1 经济发展特点
        3.2.2 社会发展特点
    3.3 湘西自治州林业基本概况和特点
        3.3.1 林业概况
        3.3.2 林业发展特点
    3.4 湘西自治州资源与发展的关联特征分析
        3.4.1 资源禀赋对发展的促进作用
        3.4.2 资源禀赋对发展的约束作用
    3.5 本章小结
4 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贡献分析
    4.1 林业建设基本情况
        4.1.1 林业建设概况
        4.1.2 林业建设特点分析
    4.2 林业建设对山区生态环境的贡献
        4.2.1 森林资源快速增长
        4.2.2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4.2.3 生物多样性受保护
    4.3 林业建设对山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4.3.1 促进山区经济增长
        4.3.2 推动山区旅游业发展
        4.3.3 增加山区农民收入
    4.4 林业建设对山区社会发展的贡献
        4.4.1 山区农民就业机会增加
        4.4.2 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4.5 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贡献的实证分析
        4.5.1 模型假设
        4.5.2 数据描述
        4.5.3 结果及讨论
        4.5.4 研究结论
    4.6 本章小结
5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相互制约
    5.1 山区发展对林业建设的影响和制约
        5.1.1 经济增长本身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
        5.1.2 森林资源遭破坏难以快速恢复
        5.1.3 粗放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剧石漠化
        5.1.4 人类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5.2 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制约
        5.2.1 对森林资源利用的限制
        5.2.2 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
    5.3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相互制约的成因分析
        5.3.1 历史原因
        5.3.2 资源总量不足
        5.3.3 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5.3.4 发展能力欠缺
        5.3.5 基层管理薄弱
    5.4 本章小结
6 林业建设与山区贫困问题的关联分析
    6.1 研究区域的贫困现状
    6.2 林业建设在山区减贫中的作用
        6.2.1 不同贫困程度农户的特征分析
        6.2.2 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林业建设与山区减贫的矛盾
        6.3.1 生态公益林建设与农民增收的矛盾
        6.3.2 退耕还林工程与山区减贫的矛盾
    6.4 本章小结
7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协调性评价
    7.1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一般协调关系分析
        7.1.1 林业建设的生态功能
        7.1.2 林业建设的经济功能
        7.1.3 林业建设的社会功能
    7.2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度计量与分析
        7.2.1. 指标选取及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7.2.2.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综合协调度测算
    7.3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关系分析
    7.4 基于农户认知的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7.4.1. 基于农户视角的林业建设
        7.4.2 基于农户视角的山区发展
    7.5 本章小结
8 林业建设和山区发展现行政策分析
    8.1 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相关政策分析
        8.1.1 国家和地方层面关于林业建设的法律法规
        8.1.2 现行的林业建设政策关系
    8.2 湘西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分析
    8.3 林业建设政策与山区发展政策的关系及协调性分析
        8.3.1 政策目标不一致
        8.3.2 缺乏政策协调机制
        8.3.3 缺乏管理和监督机制
    8.4 本章小结
9 协调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合理模式
    9.1 湘西自治州协调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典型模式分析
        9.1.1 生态治理模式——凤凰县石漠化治理
        9.1.2 新农村生态能源模式——古丈县沼气开发
        9.1.3 建设优势作物示范基地的模式——古丈县油茶示范基地
        9.1.4 生态型林场模式——泸溪县生态林场
    9.2 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协调模式探索
        9.2.1 林业经济驱动模式
        9.2.2 生态恢复与保护模式
        9.2.3 生态服务市场化模式
        9.2.4 特色产业带动模式
10 结论与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协调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0.2.1 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0.2.2 利用资源优势兴办绿色产业
        10.2.3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10.2.4 强化能力建设
        10.2.5 实现生态补偿市场化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主要成果目录
致谢

(6)环境税背景下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1.1 缓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矛盾的现实需求
        1.1.2 落实国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2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 研究主要创新及特色
    1.5 研究不足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和实践借鉴
    2.1 国内外研究述评
        2.1.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2.1.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2.1.3 研究趋势及启示
    2.2 国内外旅游环境税收的实践借鉴
        2.2.1 旅游环境税收在国外的实践
        2.2.2 旅游环境税收在国内的实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及有关说明
    3.2 环境税收及旅游环境相关理论基础
        3.2.1 生态补偿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外部性理论
        3.2.4 庇古税理论
        3.2.5 双红利理论
        3.2.6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
第四章 旅游业的经济地位及与生态环境关系分析
    4.1 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4.1.1 旅游业发展对经济的正效应分析
        4.1.2 旅游业发展对经济的负效应分析
    4.2 生态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4.2.1 生态环境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
        4.2.2 生态环境与旅游业的矛盾冲突
    4.3 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4.3.1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促共进
        4.3.2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对立
    4.4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矛盾机理分析
        4.4.1 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4.4.2 效应滞后与政府失灵
        4.4.3 资金不足与行业分散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境税对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效应影响分析
    5.1 环境税对旅游经济效应影响分析
        5.1.1 旅游经济增加值的测算
        5.1.2 比较与分析
    5.2 环境税对旅游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分析
        5.2.1 旅游生态环境状况
        5.2.2 旅游生态环境价值的估算
        5.2.3 旅游环境税收平衡生态环境效益的机理与效果模拟
    5.3 环境税对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效应的调控与改善
        5.3.1 环境税对旅游业的双红利效应
        5.3.2 环境税的环境经济效果评估
        5.3.3 环境经济关系的路径选择及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修正
        5.3.4 环境税调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原理与效果模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环境税的经济环境效应实证分析——以泰山风景区为例
    6.1 泰山风景区基本概况
    6.2 泰山风景区环境承载力与生态效益分析
        6.2.1 泰山风景区环境承载力评估
        6.2.2 泰山风景区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6.3 泰山风景区旅游经济效益影响分析
        6.3.1 未征收环境税泰山风景区旅游对经济的贡献
        6.3.2 征收环境税时泰山风景区旅游对经济的贡献
    6.4 环境税对泰山风景区旅游经济环境效应的调控与改善
        6.4.1 旅游生态环境效应估算模型
        6.4.2 主要系数确定
        6.4.3 不同征税情境下旅游经济环境效应模拟效果
    6.5 小结
第七章 我国旅游环境税的构建及对策建议
    7.1 我国旅游环境税构建的原则
        7.1.1 突出生态环境效益原则
        7.1.2 重视长远利益的原则
        7.1.3 推进宏观效益的原则
        7.1.4 市场调节与行政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7.1.5 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7.2 我国旅游环境税的构建
        7.2.1 环境税在我国的应用及改进
        7.2.2 旅游环境税制构建的目的与意义
        7.2.3 旅游环境税种体系的理顺与构建
        7.2.4 旅游环境税制实施的路径选择
    7.3 我国旅游环境税实施的对策建议
        7.3.1 开展宣传教育,为旅游环境税的引入做好铺垫
        7.3.2 建立管理机制,为旅游环境税的实施提供保障
        7.3.3 完善法律体系,为旅游环境税的实施提供依据
        7.3.4 规范相关制度,为旅游环境税实施拓宽渠道
        7.3.5 加强绿色管理,为旅游环境税的实施保驾护航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一、海岸线变迁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基本自然环境
    二、农业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第五节 小结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一) 方志类
(二) 专着类
(三) 论文类
(四) 学位论文类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研究进展的评价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乡村旅游概念和类型
        2.1.1 乡村旅游概念辨析
        2.1.2 乡村旅游的类型
    2.2 生态旅游概念和类型
        2.2.1 生态旅游概念
        2.2.2 生态旅游的类型
    2.3 农业旅游的概念和类型
        2.3.1 农业旅游的概念
        2.3.2 农业旅游的类型
    2.4 乡村旅游与相关旅游类型的关系
    2.5 乡村旅游资源与乡村旅游业的内涵
        2.5.1 乡村旅游资源
        2.5.2 乡村旅游业
    2.6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2.6.1 共容利益协调理论
        2.6.2 利益主体理论
        2.6.3 制度经济学理论
        2.6.4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6.5 博弈论
        2.6.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7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实践
    3.1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评述
        3.1.1 网络营销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3.1.2 政府干预和市场培育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3.1.3 城乡互动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3.1.4 中介组织引导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3.1.5 外向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3.1.6 合作社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3.2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评述
        3.2.1 贵州天龙屯堡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3.2.2 成都市三圣乡红砂村的发展模式
    3.3 本章小结
4 湘西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4.1 湘西简介
        4.1.1 人口民族
        4.1.2 特色村寨和主要旅游线路
    4.2 湘西乡村旅游的缘起
        4.2.1 湘西乡村旅游的萌芽阶段
        4.2.2 湘西乡村旅游探索阶段
        4.2.3 湘西乡村旅游初期发展阶段
        4.2.4 湘西乡村旅游规范发展阶段
    4.3 湘西乡村旅游资源及产品类型
        4.3.1 湘西乡村旅游资源
        4.3.2 湘西乡村旅游产品类型
    4.4 湘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4.4.1 乡村旅游开发的理念不清晰
        4.4.2 乡村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
        4.4.3 地域发展不均衡
        4.4.4 旅游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不高
        4.4.5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协调不当
        4.4.6 经营管理落后,旅游产品开发滞后
        4.4.7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力度不够
        4.4.8 相关体制与政策不够完善
        4.4.9 城市化和商业化淡化了乡村旅游地的原真性
        4.4.10 乡村旅游资源产权不明晰
        4.4.11 乡村旅游飞地化和低价竞争现象严重
        4.4.12 乡村旅游收入分配不平等
    4.5 乡村旅游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以德夯村为例
        4.5.1 德夯村概况
        4.5.2 德夯村收入及就业情况分析
        4.5.3 德夯村旅游收益家庭的收入分配与基尼系数分析
        4.5.4 农户家庭旅游业增收的影响因素分析
        4.5.5 实证分析结论
    4.6 本章小结
5 湘西乡村旅游的综合影响分析
    5.1 湘西乡村旅游的经济作用和影响的定量分析
        5.1.1 基于湘西凤凰县、吉首市和永顺县的统计分析
        5.1.2 乡村旅游经济指标的回归分析
    5.2 乡村旅游对湘西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5.2.1 乡村旅游业与农业的协同效应分析
        5.2.2 乡村旅游对村民增收的作用
    5.3 乡村旅游的生态影响—以永顺小溪为例
        5.3.1 永顺小溪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
        5.3.2 乡村旅游对小溪旅游景区生态的影响
    5.4 乡村旅游对乡村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影响—以德夯村为例
        5.4.1 德夯村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5.4.2 乡村特征和民族特征被淡化
        5.4.3 乡村古村落的原真性遭到破坏
    5.5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的效用分析
        5.5.1 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5.5.2 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5.6 本章小结
6 湘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评述
        6.1.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6.1.2 联合国统计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6.1.3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的评价模型
        6.1.4 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型
    6.2 湘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6.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6.2.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方法
        6.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2.4 指标水平值的标准化方法
    6.3 湘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6.3.1 综合评价湘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步骤
        6.3.2 凤凰县山江镇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衡量
    6.4 本章小结
7 促进湘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7.1 尽快确定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目标
    7.2 加快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与市场定位
        7.2.1 加快乡村旅游资源评价
        7.2.2 注重湘西乡村旅游市场定位
    7.3 加快乡村旅游产品和商品开发
        7.3.1 明确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7.3.2 明确乡村旅游商品开发思路
    7.4 明确乡村旅游生态功能的合理区划及有效利用
    7.5 优化乡村旅游空间结构
    7.6 选择适宜的湘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7.6.1 生态友好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7.6.2 多主体利益共容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7.6.3 政府主导的扶贫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7.6.4 城乡互动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7.6.5 开放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7.7 重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协同发展
        7.7.1 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7.7.2 新农村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带动作用
        7.7.3 科学规划,协调发展
    7.8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8.4 展望
参考文献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录

(9)遵义旅游持续化发展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内区域旅游持续化发展的相关文献综述
        1.3.2 关于贵州与遵义旅游发展的研究文献
        1.3.3 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综合述评
    1.4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1.4.3 位理论
第二章 遵义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
    2.1 遵义旅游发展的区位条件
        2.1.1 历史简况
        2.1.2 地理区位
    2.2 遵义旅游发展现状
        2.2.1 内部优势—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
        2.2.2 内部劣势—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差
        2.2.3 外部优势—政策导向开发红色资源
        2.2.4 外部劣势—旅游市场机制低市场竞争激烈
    2.3 遵义旅游存在的问题
        2.3.1 缺乏合理发展的理论指导
        2.3.2 存在制度缺陷
        2.3.3 市场开发不完善
        2.3.4 配套服务缺失
        2.3.5 旅游营销效果不佳
    2.4 遵义旅游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4.1 政府角度—政府政策缺乏科学性统一性
        2.4.2 市场角度—缺乏市场运作旅游市场不完善
        2.4.3 地理角度—制约遵义旅游发展的瓶颈
第三章 遵义旅游持续化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 遵义旅游持续化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3.1.1 遵义旅游持续化发展的必要性
        3.1.2 遵义旅游持续化发展的紧迫性
    3.2 遵义旅游持续化发展的可行性
        3.2.1 持续化发展的旅游观念得到民众的认可
        3.2.2 持续化发展的旅游战略得到政府的重视
        3.2.3 遵义的旅游资源得到市场的认同
    3.3 遵义旅游持续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3.3.1 遵义旅游持续化发展战略的定义
        3.3.2 遵义旅游持续化发展战略的内容
第四章 遵义旅游持续化发展的对策
    4.1 路径策略选择
        4.1.1. 宏观层面
        4.1.2. 微观方面
    4.2 具体对策措施
        4.2.1 制定遵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规划
        4.2.2 采用政府推动市场运行的发展模式
        4.2.3 完善遵义旅游市场的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
        4.2.4 建立红色旅游与特色旅游整合的旅游发展机制
        4.2.5 内入贵州旅游的体系打造西部的区域优势
结语
附录1
附录2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10)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森林公园
        2.1.2 产业体系
        2.1.3 生态旅游
    2.2 生态经济理论
        2.2.1 生态经济的内涵
        2.2.2 生态经济理论的特点
        2.2.3 低碳经济模式
        2.2.4 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理论
    2.3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2.3.1 区域产业结构模式
        2.3.2 区域产业结构特征
        2.3.3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2.4 产业竞争力理论
        2.4.1 公共物品的外部性理论
        2.4.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5 生态文化理论
        2.5.1 国外生态文化理论研究
        2.5.2 国内生态文化理论研究
        2.5.3 我国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森林公园及其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3.1 国外森林公园发展概况
        3.1.1 美国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
        3.1.2 澳大利亚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
        3.1.3 加拿大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
        3.1.4 日本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
    3.2 国外森林旅游产业建设现状
        3.2.1 国外森林旅游产业现状
        3.2.2 国外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
    3.3 我国森林公园建设现状
        3.3.1 我国森林公园建设概况
        3.3.2 我国森林公园建设历史发展进程
    3.4 我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4.1 我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4.2 我国森林公园管理体制
    3.5 我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江西森林公园建设及其旅游产业经营现状分析
    4.1 江西森林公园建设状况
        4.1.1 数量与面积发展情况
        4.1.2 分布及类型情况
        4.1.3 与风景名胜区重叠或交叉情况
        4.1.4 旅游产业经营管理形式
        4.1.5 旅游产业经营情况
    4.2 在全国森林公园旅游经济收入中的地位分析
        4.2.1 旅游产业年收入比较分析
        4.2.2 旅游产业年收入增长率比较分析
        4.2.3 旅游产业年收入的贡献分析
    4.3 在全省旅游经济年收入中的地位分析
        4.3.1 旅游年收入比较分析
        4.3.2 旅游年收入增长率分析
        4.3.3 旅游年收入的贡献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结构分析
    5.1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收入来源分析
        5.1.1 SSM分析方法概述
        5.1.2 基于SSM方法的江西省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结构实证分析
        5.1.3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收入来源分析结论
    5.2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聚类分析
        5.2.1 按照江西森林公园评定的不同等级聚类分析
        5.2.2 利用聚类分析法对江西国家级森林公园分类
        5.2.3 按照旅游产业投入产出不同聚类分析
        5.2.4 典型性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的分析
        5.2.5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聚类分析结论
    5.3 本章小结
6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
        6.1.1 天然资源
        6.1.2 人力资源
        6.1.3 产业文化资源
        6.1.4 资本资源
        6.1.5 基础设施
    6.2 市场需求条件
        6.2.1 生态保护的需求
        6.2.2 国内外旅游市场的需求
    6.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及利益相关者的表现
        6.3.1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
        6.3.2 利益相关者的表现
    6.4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的竞争
        6.4.1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
        6.4.2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结构
        6.4.3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同业的竞争
    6.5 政策与机遇
        6.5.1 江西及全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政策
        6.5.2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
    6.6 实证研究:南昌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建设
        6.6.1 南昌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基本情况
        6.6.2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6.6.3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建设发展的方向选择
    6.7 本章小结
7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合理调整产业组织结构
    7.2 区别对待具有差异性的森林公园
    7.3 实施跨区域联合发展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7.4 健全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体系构架
        7.4.1 旅游产业体系构架的目标、原则和指导思想
        7.4.2 旅游产业体系构架的内容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件三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对加快发展湟水森林公园旅游业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兰州锦汇集团马家窑彩陶综合文旅项目开发策略研究[D]. 杨泽宽. 兰州大学, 2021(02)
  • [2]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D]. 郭咏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4]基于遗产旅游的瞿昙镇规划设计研究[D]. 薛姣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5]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研究[D]. 金旻.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6]环境税背景下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潘华丽.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8)
  • [7]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8]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吴云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9]遵义旅游持续化发展的策略研究[D]. 唐余宽. 复旦大学, 2011(01)
  • [10]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 张红.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关于加快湟水森林公园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