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论与洪麦的接受意识

宋代诗论与洪麦的接受意识

一、宋代的诗意学说与洪迈的接受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1](2021)在《“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末五子”是后七子派领袖王世贞命名的一个文学群体,成员包括赵用贤、李维桢、屠隆、魏允中、胡应麟。他们文学交游活动广泛,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的辐射面广,影响者众。“末五子”处在七子派与公安派的过渡地带,在晚明文坛由复古向新变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对七子复古派的文论主张多有矫偏救弊之举,同时不断调和“师古”与“师心”的矛盾,发挥了扭转文学流弊的作用。他们坚守文学有益于世用的原则进行创作,与晚明作家宣传人性解放的文风有根本性的差别,起到了对晚明世风振起的作用。本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说明“末五子”命名的缘起及作为群体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探讨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意图及二者的依违离合。通过对“末五子”排序问题的分析,探讨王世贞的排名意图。第二章分析晚明文学思潮嬗变下,“末五子”的文学观念及其对晚明文学思潮的纠偏和折衷。第三章讨论“末五子”对明代博学思潮的接受及推进,聚焦李维桢、胡应麟诗文创作的博学特性。第四章第一节讨论晚明儒释道思潮对“末五子”的影响,从李维桢《续藏书序》两个版本的文字差异入手,分析他对狂禅派代表李贽的真实态度;第二节着重阐述屠隆的“三教合一”思想,屠隆与李贽的差异性特质,指出屠隆不属于狂禅派,从所掌握的材料出发,论证屠隆纵欲之说不成立,屠隆在生活上克欲寡欲,在作品中宣扬情欲的危害性,他是晚明世风的振起者。第三节重点讨论儒释道思想影响下的屠隆诗文创作。第五章分析在晚明复古文学思潮下,赵用贤、魏允中诗文创作中复古与新变的特点。第六章从文学交游的角度讨论胡应麟、屠隆、李维桢的文坛地位及影响。重点围绕他们的诗社活动、文坛盟主地位及对公安派、竟陵派的影响展开分析。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

邓珏[2](2020)在《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文中研究指明在自然界众多的音声当中,“风声”是非常特殊的一种。它的特殊性首先在于风的不可视性这一客观事实,风之声往往是通过其所接触的媒介而发声的,即“随物附声”。因此,风声并不是一种同质化的声音,其内部种类、层次和结构都十分丰富。具体说来,风声意象可以依据声源(松声、竹声、铎声等)、时间(如春风声、秋风声等)、及空间(东风声、西风声、北风声等)进行分类。由于风声是自然普遍存在的客观物象之一,远古先民很早便认识到了风声的多样性,并对之进行了许多超越风声物理存在性的文化阐释。就风声的渊源和早期的文化形态而言,可以分为“经验之风声”“思辨之风声”和“抒情之风声”三类。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风声一直为各种不同文学形式和绘画作品所呈现。一方面,后世对于风声的摹写继承了早期先民所创造的风声意象以及与之相应的心智和情感,形成了诸如伤春、悲秋等心理和感知传统;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历朝历代的具体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不尽相同,时人对于风声的抒写以及寄托于风声之上的情感表达,也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有宋一代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在“诗画一律”“六根互用”与“天人合一”等文化观念的影响之下,宋代的文学与图像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之上,又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有的精神风貌。宋代文人在创作中对于风声意象的呈现,主要涉及时间、空间、听觉主体三个维度。通过对于具体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在时间维度中,风声意象首先在不同艺术媒介当中,体现了时间存在的两个重要方式,即“绵延”和“顷刻”,它们分别强调的是风声所揭示的时间之流的持续性和片断性特征。这两个具有紧密关联性的特征,使得我们对风声意象的观照可以放置于更为广阔的听觉叙事背景之中,用以彰显在具体的作品中作为殊相的风声意象所体现的共相性特征。另外,风声意象对于时间观念的表达,是通过作品的物质结构(如手卷铺展连环的形制)、笔墨的节奏韵律(“动势”)以及相关的视觉符号(如云烟等)而得以实现的。在空间维度上,风声意象被纳入艺术作品的空间叙事中,并通过营造声景和远境,将风声意象作为有效的表现空间的载体进行观照。而在听觉主体的层面上,主体在作品中的存在形式(隐匿与在场),及其具体的实践行为(凝视或倾听),对于感知活动的态度(主动与被动)等,都通过对互动性的主客体经验的描绘,而被投射至对于风声意象的具体表现上。基于以上对风声意象呈现形式的考察,可以看到,风声并不是一种纯然客观的物质物像,而是深植于传统内部的文化存在,它反映了特定群体认识、看待、理解和阐释世界、自我以及世界与自我关系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中至为关键的,便是时间和空间观念,前者具有着不同的层次范畴(自然的和文化的),而后者则包含着不同的认知属性(虚实、内外和远近)。无疑,风声意象勾连了主客观世界的间隙,磨合了身体、心灵和世界的差距,主体可以通过对风声意象的解读与领悟,体味和感知个体存在的意义,以及他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上考察,能够对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作一整体性的分析判断。从而以小观大,一方面探讨文学与图像艺术对“声音”等非视觉对象的表现方式,参量和比照文学与图像各自的特征与不同的艺术形态,把握艺术门类间的异同;另一方面,使得“听觉”重新得到人们的关注,期待视、听、触等不同的知觉体系,在艺术学理论的“舞台”之上,合奏出激动人心的交响。

陈清灵[3](2020)在《宋代诗词中的罗浮山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岭南名山罗浮山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地位。东晋时期,葛洪、单道开分别开启了罗浮山的道教史和佛教史;南北朝时始有文人士子隐居罗浮读书,至唐代蔚为风尚。到了宋代,罗浮山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岭南宗教文化中心;关涉罗浮山的诗词作品骤增且表现出鲜明的特征。首先,宋人承袭前代文人的罗浮山书写,形成了罗浮“名山”的印象,并在深入接受罗浮仙山文化的基础上,建构起罗浮“仙山”的形象,使得诗词中的“罗浮”形象逐渐虚化、成为一个符号化的意象;其次,许多游览或隐居罗浮的文人在山中开展活动,消解这座“仙山”与人间的隔阂,并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罗浮山文学形象的多面性和真实感。除了书写罗浮山的外部形貌,宋人还深入挖掘罗浮山仙事神迹,并以诗词呈现“浮山傅罗”“罗浮野人”“罗浮梅花”三大主要传说,进一步丰富罗浮山书写的内容。此外,罗浮山相关重要人物也是宋代诗词着重表现的对象:罗浮山高道葛洪在宋人笔下被一再神仙化;罗浮名贤代表苏轼对罗浮山的书写不仅极大地增厚这座山岳的文化底蕴,也成为了其后文人书写所参照的典范。宋代文人中的特殊群体——罗浮山道士的诗词创作亦值得关注:主要包括道教修炼类、山水感悟类、寄赠友人类作品,与文人创作相较具有明显的宗教特色。相比唐代,宋人更加亲近罗浮山,其罗浮书写也更具多样性、细致性、深邃感,对后世罗浮山题咏具有一定的范式意义。

李佳忆[4](2020)在《南宋的韩愈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对象为南宋士人对韩愈人与文的批评,笔者先对其批评焦点于宏观处作归类整理;再结合相关作品、史料与近现代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从微观上对各家论说的客观性、合理性与褒贬态度做出判断,由此发现南宋士人对韩愈为人与作文的评价是不平衡的——呈现出单面性地褒奖进而推尊其诗文而双面性褒贬地进而探讨其人格的总体趋势,当然,万事无绝对,南宋尊韩人、贬低或不称赞韩文者,亦不乏人,本文仅从宏观趋势予以考量。继而笔者将对深入分析造成这种批评现象的各方面原因,以期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勾勒出韩愈在南宋士人心中的完整形象,以及南宋韩评对后世韩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我国近古的韩愈研究,于宋、清两个时期形成高峰,尤其是宋代,可以说基本奠定了后世韩评的格局,足见其影响之大。欧、王、苏、黄几位大家在批评与创作上对韩愈经典化的塑造与加强使得其在北宋“名不寂寞”,然南宋较北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南宋的批评者数量与批评字数均为北宋的二倍还多;且由于南宋理学、考据学的兴起,其对韩愈的批评角度与形式也愈加丰富,可补北宋无而发后来有。本文绪论部分包括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三个部分。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南宋士人就韩愈所行诸事能否推演出其人格知行不一、汲汲名利、敖诞狂妄、不善处穷、失贤者态的激烈争论,以持贬抑态度者居多。第二章是南宋士人以学习者的心态对他学力、气力、才力、笔力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均有明显的仰慕、赞许之情。比对前两章可知南宋士人对韩愈人格与文格的评价出现了割裂的现象:推尊其文而质疑其人。故第三章探析其失衡的原因,主要从对其人过分贬损和对其文过分抬高两个维度,思想与学说自身演进之规律、批评方法的选择、个人的与偶然的原因三个层面进行。第四章论南宋韩评的价值与影响:在对欧、王、苏、黄四位大家评韩或承继、或扬弃的基础上,南宋论者走向更为切实、创新的方向:考证本事、评述文章风格并发现了韩诗清新可喜的一面、与同韩愈有相似处的作家作比较研究、进一步阐释其在文学史的意义等。明清、近现代韩学中的论题几乎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它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广阔视野、丰富文献与方法论,使他们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作更深入的研究,于自己创作亦有启发。南宋文人盛赞其文而质疑其人与道,从中或可看出南宋在思想与文学两方面之得失:于文,多是一味肯定赞赏,少有批判眼光——南宋的诗、文发展确不及唐;于人于道,多是否定、质疑——南宋理学(新儒学)与韩愈旧儒学比,确是更加缜密、辩证,呈进步、上升趋势。综上,南宋韩评相较于后世固然有其局限,然不可因此而否定它的文献价值及对后世论者的启发处,故对其进行归类、述评、探因等研究具有理论意义。本文笔者运用材料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还原南宋韩愈批评的整体面貌;并运用社会历史批评、伦理批评、心理批评的批评方法,对其进行客观之再批评。

高磊[5](2020)在《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文中研究指明神话,是诗歌产生的源头。神话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拓展了诗歌的取材范围。诸多诗人受到神话独特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借鉴和吸收神话因素进行创作,使诗歌与神话完美融合。唐诗中大量的神话典故,既起到了保存神话的作用,又增加了诗歌的浪漫效果。唐人将神话故事、神话意象、神话思维与诗歌融为一体,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境界。本论文选取唐诗中的日月神话为研究对象,分八章进行研究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日神及日之出入神话。唐诗中的日神,既有“耀灵”“东君”“朱明”“大明”之名,又有“日灵”“阳灵”“灵晖”和“郁仪”之称。唐人应制诗中常以日喻唐皇,又与“捧日”典故融合,表达效忠、侍奉、守护君王之心。《淮南子·天文训》描绘了日行轨迹及行至之处的称谓,唐诗中常见的有“旸谷”“咸池”“扶桑”“蟠木”等日出之所和“崦嵫”“虞渊”“桑榆”等日入之处。唐诗中的“若木”有两种含义,既是东方扶桑,又是西极若木。此外,《淮南子》记述的“朏晨”“正中”“晡时”“高舂”“下舂”等日行各时段之称谓,唐诗中亦可见之,且多用其本义,表示时间。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阳乌与后羿射日神话。唐人将以“日乌”为诗歌意象,既以咏日,又以咏乌,或将二者融合,亦或以之代指太阳。因《淮南子》等古籍有“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乌尽死”的记载,又产生了“羿射九日”的神话。古籍中的“羿”形象,可归纳为三种:“实有的历史人物”“箭靶’式人物”和“神话人物”。神话之羿所为之事,与历史之羿有密切联系。唐诗中的“羿”亦不离以上三种形象。羿射九日,落入大海,是为沃焦,又称尾闾、归塘。这些意象也在唐诗中出现,用以表达不同的诗意。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羲和与驭日神话。“羲和”在古籍中有“日母”“历官”“日御”三义。三者之间互有关联,反映了神话的历史化和神话自身的演变。而“日御”之义是唐代羲和神话的主流。唐人将羲和神话意象与车、轮、鞭、辔、鞅等车马驾意象两两融合,并将“羲和驭日”典故引申化用为多种诗意表达。唐诗中的“羲和”及其相关意象,既代指太阳亦转指岁时,寄寓了时间的昼夜不停和转瞬即逝,抒发了诗人们对暮年的感喟和因时光易逝而引起的人生之叹,表达了对功成名就的追求和突破生命限制的愿望。“日车”“六龙”除了其中所含有的时间寓意之外,“日车”又衬托物之高、险,“六龙”又有“天子之驾六马”和“《易》乾卦的六爻”等义。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夸父逐日和鲁阳挥戈却日神话,二则神话本身寄寓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但唐诗在化用二典时却不独从神话本身的抗争寓意出发,而是结合诗人自身的理解,进行多种解读。夸父逐日的神话本身有“远大抱负”“不自量力”等多重寓意,唐人从不同的角度化用于诗中,表达了诸多不同的情感。鲁阳却日神话在唐诗中用作咏戈之典、咏军阵之典、咏日之典,既以之状军威之盛,又寄寓了人有回天之力和希望能驻景留时之意。而在李白《日出入行》诗中,却否定了鲁阳的“回天之力”,展现了诗人合于大道的自然观和宇宙观。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嫦娥与奔月神话。嫦娥又作恒娥、常娥、姮娥,其窃不死药而奔月的故事谓之奔月神话。目前可知的秦简《归妹》卦辞、《文选》引《归藏》《淮南子》等文献中均有奔月神话的相关记载,故事情节在东汉张衡《灵宪》的记载中已然完备。嫦娥的形象经文学作品的流传与修饰逐渐鲜活起来。唐人将嫦娥奔月神话中长生不死、孀居孤苦、去而无返三大主题蕴含诗中,用以抒情言志。这些诗中的嫦娥是女神的形象,并升华成为美人意象。嫦娥不仅用来比喻美人和衬托美好事物,其作为月亮的代称也在诗中出现。唐人对于嫦娥窃药之事又从不同的角度予以阐发,表现出多种态度。第六章是论述了唐诗中“蟾蜍”与食月诗歌。因为古人对月之轮廓无光之处的直观认识和蟾蜍的寓意,以及嫦娥奔月化为蟾蜍的神话等原因,古人认为月中有蟾蜍。故而把月蚀之时的月亮残缺,想象成因蟾蜍啮食所致,谓之“蟾蜍食月”。月有后宫群臣的寓意,故而唐诗中的食月诗常作为诗人抒发政治感慨的工具。卢仝歌行体《月蚀诗》是这方面诗歌的代表作,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诗中有一定数量的涉蟾蜍诗,多以“蟾蜍”代指月亮。第七章是对唐诗中“月兔”进行文化阐释。《楚辞·天问》“顾菟在腹”,王逸以“月中顾望之兔”释之,月兔神话由此而生。唐人涉月诗中常言及月兔,称之为“顾兔”“玄兔”“白兔”“玉兔”“阴兔”“金兔”等。“顾菟”之义,学术界有“月兔说”“蟾蜍说”“蟾兔说”“月虎说”四说。在唐诗中,有“月兔”“蟾蜍”两种释义。“玄兔”之称,解释了月中兔的来源,亦即“阴影说”。“白兔”寓意长寿,故唐人化用“白兔捣药”的神话入诗,借之抒情言志。“玉兔”既是“白兔”的喻称和美称,又暗指其为天上之兔。而且“玉兔”“阴兔”“金兔”之称与阴阳五行学说有一定的关联。因兔代指月,故唐诗以“兔轮”“兔钩”“兔影”“兔辉”来写月,以“乌飞兔走”形容时光流逝。唐诗中月兔的不同称谓,是我国传统文化多样化的沉淀,从中亦可窥探月兔神话的起源。第八章是对唐诗“月桂”的意象及其寓意进行探析。《淮南子》记载“月中有桂树”,《安天论》又有“月中仙人桂树”之说。唐代时产生的“吴刚伐桂”和“月落桂子”进一步丰富了月桂神话。唐人化用月中桂树的典故,以写月、咏桂、誉美人、赞贤达,或以“桂”代指月亮。又将月中桂的神话意象与科举寓意结合,使之成为了功名的象征。唐诗尤其是中晚唐诗歌以月桂喻功名者甚多,而且因“蟾宫”之说而衍生出“蟾宫折桂”的熟语。月中桂树以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丰富的情感内涵为唐人喜用,以表达对功名的追求。

刘艳菲[6](2020)在《宋代咏砚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砚作为文房四宝中留存最久的文化用品,历史文化悠久,蕴含感情深厚,与文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朴实厚重的砚从先唐时期,就已经是历代墨客骚人吟咏描写的对象,形成了创作传统,体现出鲜明的文化特色。砚至宋代,无论是生产技艺还是审美取向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宋代文人也更乐于去赏砚、品砚、藏砚,以砚为友,借砚交友。在此过程中,文人们抒发内心情怀,慨叹时光变迁,坚定自我人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创作潮流,为我们了解砚与宋代文学的关系提供了切入点。本文以砚与宋代整体社会和文人的关系为背景,深入、细致地剖析宋代咏砚诗歌。第一章,砚与宋代社会。本章主要对砚与宋代社会生活的基本状况进行梳理。首先从宋砚的品评标准、砚经济和砚工三方面来展现砚在宋代的发展概况,展示砚在宋代的新变。其次论述宋代社会对砚的崇尚,并探究宋砚在宋代社会中所扮演的多种角色。最后重点探究宋代文人涉砚活动,分析展现砚与宋代文人的亲密关系。第二章,宋代文人私有砚台考录。本章主要就所能收集的资料整理分析宋代文人所藏私砚类型,并对其获取途径、赠予去向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究。第三章,名砚韵味的诗意书写。本章以宋代十分推崇的几种砚类作为论述对象,归纳总结宋人对它们外在形态和内在韵味的描述。首先,宋人十分善于从多变的颜色、温润的质地等方面表达对砚的喜爱之情。与此同时,宋代文人还深入挖掘每一类砚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意,探究宋砚与前代相比的独特之处。第四章,咏砚诗歌的情感内涵。本章分四个部分来对宋代咏砚诗歌所描绘的情感进行细致解读:爱砚之情、怀思之情、勉励之情和失意之情,这几类情感内涵是在宋代社会和宋代砚文化共同影响、作用下而产生的,既有时代特色,又充满了诗人的个性化色彩。宋代文人的主体人格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诗歌可以很好地体悟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第五章,宋代咏砚诗歌的艺术解析。第一节,艺术风格方面,通过对宋代咏砚诗歌中常用艺术手法的分析,展现咏砚诗歌的独特风格。第二节分析宋代咏砚诗歌中体现的审美观念,主要是从“寓意于物而非留意于物”、“君子比德”、“尚雅”这三个美学观念出发,论述它们对于宋代咏砚诗歌的影响。第三节分析砚意象与其他意象的组合,意象组合不仅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更有助于诗歌意境的营造。余论部分简要论述宋代砚铭的发展状况。砚铭无论是以砚为物质媒介还是精神媒介,都是依托砚而存在,是除诗歌之外与宋砚联系最为紧密的文体之一,所以本部分简要的介绍了宋代砚铭的发展概况、情感内蕴和艺术风格。

叶晓兰[7](2020)在《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学者对美的价值定位,主要着眼于美育层面。但从历史来看,中国美学与政治的关系从来密切。自周公“制礼作乐”开始,中国的政治就充满了浓郁的美治主义色彩。近年来,随着“美丽中国”“弘扬和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的提出,曾经局限于个体层面的审美价值观,借助国家政治的激励开始发生转变。美的价值已从传统个体层面的“以美育人”转化成为现实政治层面的“以美立国”。由此,美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在当代中国被重新激活。鉴于现代美学理论普遍被西方学者规划的事实,站在中国的立场,研究者一方面要对西方美学的普世性提出质疑,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完善中国美学的话语建设,而以礼乐为本位的美学思想研究理应成为伸展民族立场的重要部分。正是基于以上三点的考量,本研究最终聚焦于宋徽宗的绘画美学思想。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一)宋徽宗绘画创作的历史语境。通过分析北宋中晚期的政治、文化背景及徽宗的社交轨迹,从身份制度的困境、文化氛围的熏陶、交游雅集的影响三个维度还原其生存状态和社会环境,以便了解其选择绘画素志的深层原因。(二)宋徽宗绘画作品的风格演变。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先分析“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形成原因,并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后形成自己的判断。随后,从文献记载和作品图像两方面考察徽宗画作的题材和风格,揭示其绘画创作的规律。(三)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主要架构。运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宣和画谱》的案例品评,从审美本质、审美功能、审美创作、审美境界四个方面,探讨其绘画美学思想及作品图载的精神内涵。这种表现性的思想认识体系是他对审美对象美的认识和审美评价能力的凝聚,融入了他的思想情感,并充分体现出时代的审美理想。(四)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文化成因。借以外观的方式把个案研究与文化史的研究联系起来,从二元的宗教信仰、人文的审美情趣等外部原因,考察影响其绘画美学思想形成的隐性文化因素。(五)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下价值。着眼于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下价值诠释,把美学理论问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整合研究,力图切入当代文化语境并服务于建构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时代新范式。本研究通过比对相关文献记载和徽宗现存作品,尤其以《宣和画谱》对宋代当朝画家的品评为主要依据,系统的论述了徽宗的绘画美学思想并从中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徽宗习画之初衷主要是为了摆脱宗室制度限制与隔绝的压抑,赋予其存在的意义与人生价值,他于绘画领域的努力追求更是为了这一素志,并使绘画等艺术活动成为其政治生涯的一个缓冲地带。其二,受朝廷推动的宗室文人化发展的影响,徽宗的画作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貌,一方面,作品显现出从严谨写实的设色工笔向情性抒发的水墨写意的完整演变轨迹;另一方面,作品又在形似的极致与笔墨的韵致中努力寻找沟通彼此的桥梁。其三,作品风格的演变不仅意味着绘画从装饰宫室的实用性向陶冶性情的欣赏性转变,更标志着绘画从偏于儒家教化功能向偏于道家审美功能的转变;而理趣与诗意相融的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则体现了传统绘画美学思想和即将到来的文人绘画美学思想的新主张。其四,徽宗的绘画美学思想是时代美学思潮的凸显,它呈现出一种多样的、复合的逻辑结构,具有极为丰富的艺术内涵,它可以在代际之间轮回重生,其顺应时代而又推动时代的艺术精神与我们当下的时代精神血脉相连,并在现代审美价值的重塑过程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在还原徽宗绘画美学思想全貌的基础上,本研究有助于整全认知中国古典绘画美学,了解中国绘画思想文化,乃至理解中华美学性格。而在当下的绘画创作和美术教育层面,其绘画美学思想亦有其不可取代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左攀[8](2019)在《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无量祖师、披发祖师、北帝、玄帝、祖师爷、上帝公等)是唐宋以后兴起的的具有长远影响力的道教神只。他源自上古四象中的北方玄武,玄武最初是神龟,汉代以后逐步演变成龟蛇合体的形象。在世俗社会,玄武是天空星象和地上建筑的北方意象,许多景观名胜都以“玄武”命名。道教也将包括玄武在内的四象纳入自己的神灵体系,充当天界神仙、人间羽士以及冥界死者的守护者。从先秦到唐代,玄武虽有神性,但神格地位始终不高,与其说是“神灵”,不如说是“神兽”。出于对北极和北斗的好奇与想象,华夏先民认为北方星空具有神奇的力量,加之北方属水,水生万物,道教逐渐形成一以贯之的北方崇拜,创造出太一、天皇大帝、紫微大帝等代表北极和北斗的北方神灵。这些神灵地位尊贵,神通广大。经过六朝时期的积累和整合,在唐代形成一个以北方神灵为崇拜对象的北帝派。这个道派塑造了多个北帝,将北方崇拜推向高潮。大约五代时期,川蜀地区的北帝派道士以北帝派经典为蓝本创作真武专属道经,让北方玄武从四象中脱颖而出,成为以斩妖伏魔为己任的人格化北方大神将。为了证明赵宋王朝受命于天的皇权合法性,宋真宗开展了一系列造神运动,面对来自北方契丹的威胁,作为北方守护者的玄武引起了他的注意。恰好天禧二年(1018年)京师军营出现醴泉祥瑞,宋真宗抓住机会,修建祥源观,加封真武为“真武灵应真君”,让真武神格得到跨越式提升。真宗去世以后,他的子孙继续围绕“灵应”基调建构真武神格,收集整理灵验故事,编纂《真武启圣记》等经典,将真武塑造成赵宋王朝的护国之神、降妖伏魔的北方战神、祈雨禳火的水火之神、赐福禳灾的治世福神。徽宗、钦宗、宁宗、理宗不断加封真武,利用国家力量为真武修造宫观,使真武成为家喻户晓且具有灵验特征的道教尊神。大约在宋仁宗时期,道门羽士将同属北方神灵的天蓬、天猷、黑煞、真武组合成北极四圣。四圣是北极紫微大帝麾下神将,以斩妖伏魔为主要神职,同时具有治疗疾病、祈雨祈晴等功能。四圣是天心、神霄、东华、清微等雷法道派经常召请的对象,也是护佑赵宋王朝的神将,对两宋之际的皇权更迭产生了重要影响。宋高宗之母韦太后为答谢神恩,在西湖孤山建四圣延祥观,使四圣信仰显赫一时。宋朝灭亡以后,其他三圣逐渐默默无闻,天蓬甚至被丑化成猪八戒,但真武信仰反而逆势崛起,长盛不衰,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真武是北极四圣中的北方玄天上帝,北中之北的叠加效应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二是因为真武得到皇家的多次册封,在四圣观之外另有专祀;最重要的是真武灵应之名遍天下,在民间拥有长远的影响力。早期武当山佛道并存,它既是佛教法华宗、禅宗的活动基地,也是道教丹鼎派和隐修者梦寐以求的仙山。宋徽宗宣和年间,紫霄宫落成,这可能是武当山第一座供奉真武的道观。从此以后,关于真武在武当山修道、飞升的传说逐渐生成,元代武当清微派形成,武当教团的本山意识觉醒,刘道明等高道考诸古籍,采访耆老,编纂《武当福地总真集》《武当纪胜集》《玄天上帝启圣录》等道经,将真武传说一一落实到武当山的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之中。元代道士、明代皇室根据真武传说大修宫观,神话传说和神圣空间紧密结合,原本虚无缥缈的真武修道传说因为落实到具体地域而变得更加真实可信,武当山也因为真武信仰的附会而声名鹊起。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出现多处以小武当、赛武当、东、西、南、北、中武当命名的道教名山,见证了真武信仰的兴起和武当文化的传播。真武大帝的出生和修道故事,明显受到释迦摩尼传记的启发。真武被附会成无量寿佛的化身,许多寺庙也供奉真武。真武是道教重要的劝孝之神,历史上曾经出现多部以真武为主神的劝善经典,力图以真武信仰监督儒家纲常伦理的落实和执行。真武信仰反映了唐宋以来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即使在真武专属经典中,玄天上帝的神阶地位也不是太高,他只是玉皇、紫微手下的神将而已。然而其影响力并不亚于三清四御。真武信仰之所以长盛不衰,除了宋元明三代皇室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他神格多样,能够满足不同阶层、职业的信仰需求;他以“灵应真君”为名,灵应故事广为流传,顺应了人们希望通过宗教解决实际问题的功利心理。他有武当山作为具象化的神圣空间,使传说故事更显真实,吸引无数善男信女朝山进香,让真武信仰随着信众的足迹广为流传。真武是唐宋以后道教新兴神灵的代表,反映了道教神仙信仰的转型和发展趋势。

康琦[9](2019)在《基于园记文献的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研究》文中提出两宋山水画风格发生了嬗变,本文希望通过对两宋私家园林园记文献的解析,对园记中的私园造园风格进行系统研究,解答与绘画关系密切的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是否也发生了转变。为此本文通过查阅《全宋文》和国图中华基本古籍库,共收集两宋私家园林记400篇,并针对所收集到的园记文献运用科学的拆分比较、归纳总结、统计对比、精选等方法,同时结合其它园林文献和少量的考古资料、园林遗迹作为旁证,总结出两宋私园造园风格概貌,并发现其具有共性,同时也存在明显的流变现象。进而通过综合考察两宋之前私家园林的发展历史、两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变迁,尝试性地剖析了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的动因。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初步勾勒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概貌。具体包括:①营建背景:两宋巴蜀地区私园持续兴盛;选址类型与明代计成在《园冶》中所总结出的六种一致;园主身份有五类,其中士人始终是造园主力;造园目的有五类,以寄意林泉为营建初衷者最多。②造园要素理法总结:山石造景理法有筑室见山、因山构室、人工掇山三种;水景利用,或借景自然或人力造设;建筑布局中平舒点缀型始终占主导地位,建筑类型中亭、堂的使用最为普遍,多建台与楼阁也是一大特色;园林观赏植物尤以松竹柏与观花植物为盛,种植方式以品别种列为主。③园林空间组构类型有广水无山、高台(亭)临水、背山面水或临水面山、两山间水、峰间萦涧、以建筑、植物为主六种类型,应用贯穿两宋始末。④园林生活精彩纷呈,主要包含个人栖居、宴宾交游、家族团聚三类;“隐”与“乐”则为两宋私园的核心思想内蕴。(2)研究发现两宋私园造园风格具有共性,同时确实存在明显的流变现象,且认为该流变是一种持续的渐变而非两宋之际的突变。具体表现为:①营建背景流变:造园高峰从北宋末年转为南宋开朝;造园重兴区域由中原转向江南;南宋私园选址城市地的数量明显减少,山林地、村庄地和江湖地明显增加;宗室贵族营园的比例增多;兴教后世、观物明理的私园比例上升。②造园要素理法流变:南宋私园筑室见山理法应用明显增多,更加注重对石头的应用,掇山能主之人也由文人主导变为山匠参与;城市私园造设水景的比例极大地提高,且愈发注重对动态水景的欣赏;因高就下进行建筑布局的私园比例上升,船形建筑与藏书楼阁的应用也在北宋后期逐渐增多;观花植物的应用愈发兴盛,植物象征意义也进一步理性深化,杂艺散植的种植方式应用也略有增多。③“两山间水”成为北宋私园新辟的主流空间组构类型,“峰间萦涧”则在南宋得到极大地发展,并对后世园林影响深远。④南宋私园中妓乐百戏和教习子弟的园林活动增多;隐逸思想始终与社会环境联动变化,“三乐”中的名教之乐上升为两宋社会的普世价值,观物之乐则为宋代新见。(3)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尝试性地剖析了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的动因。①两宋以前的园林实践与园林思想均对两宋私园风格产生影响,其中尤以中唐以降所确立的“中隐”思想和“壶中天地”空间指导原则为最。②两宋地理环境资源的嬗变对造园风格的流变产生了直接的影响。③两宋的文官政治国策、士人党争、权相政治、对外军事失利对造园主体士人心态影响甚大,进而影响了整体造园风格的形成;同时理学思想、土地制度、商品经济与城市变革和其他类型的文化艺术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两宋私园造园风格的形成与流变。

李丽丽[10](2019)在《宋代陈与义诗歌接受研究》文中认为陈与义是两宋之交的一位文人,以诗名显着于世,其诗歌在宋代被称作“陈简斋体”,在宋代文学史中起着前承江西诗派余绪后开南宋爱国主义诗歌先河的重要作用。目前学界对陈与义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艺术风格、价值意义、与江西诗派的关系等方面,对其在历代的接受研究仍有不足。尤其宋代作为陈与义诗歌接受的奠基阶段,学界目前对这一时期的陈诗接受研究还仅停留在揭示其现象,未能做深入具体的剖析,缺乏系统的概括与梳理。鉴于以上不足,本文从陈与义在宋代的接受这一方面切入,运用古代文学传统的文献搜集和西方接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宋代陈与义的接受情况进行细致梳理,以期对这种接受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给予揭示。论文由绪论、正文及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论述目前学界有关陈与义诗歌接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并指明论文的构想、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从宏观角度讨论宋代对陈与义诗歌接受的整体概况,从宋人对陈与义诗歌地位的肯定、对诗歌渊源的体认、对诗歌审美风格的评价和诗歌接受的特点四个方面展开。宋人普遍认可陈与义诗坛的“大家”地位,也能够辨明体制源流,认识到其诗学陶渊明、杜甫、陈师道等人,同时还能够指出其突破前人樊篱而自成一体的诗歌审美风貌。宋代对陈诗的接受呈现出普遍推尊和重视南渡时期诗作的特点,其诗歌在上至统治者下至普通文人之间广泛流传,在南渡时期的诗歌创作成就较高,奠定了陈与义在南渡诗坛无出其右的地位。第二章主要从微观角度以张嵲、胡穉和刘克庄为例,对宋代陈与义诗歌接受进行专题研究。张嵲主要从诗歌创作思想和诗歌风格两个方面接受陈诗,主要推阐陈与义诗歌中清远平淡的一面;胡穉则主要是考证陈与义的行迹编年和阐释陈诗与杜甫的联系,其发明之义主要在于发陈与义“江西诗派化”的先声;刘克庄则是从“简严”“雄浑”的诗歌风格和学杜成就两个方面评议陈与义诗歌,充分肯定了陈与义在南渡诗坛的领军地位。本章从上述三人不同的诗学观切入,展现在不同诗学思想的观照下对陈与义诗歌接受的不同维度,体现各自接受陈诗的独特性和典范性意义。第三章主要探析宋代对陈与义普遍推尊的原因。通过联系陈与义的经历与相关创作,并进一步结合时代背景与创作环境,主要从诗坛对“新变”的呼唤、江山之变的情感共鸣和陈与义诗歌自身特点对陈与义诗歌的接受三个方面展开,以期能够深入剖析陈与义在宋代被普遍接受的内因与外因。结语部分总结全文。陈与义作为两宋之交的一位杰出诗人,其得江山之助而形成的“新体”诗风对江西诗派具有积极的变革作用。宋人对陈与义诗歌的普遍推尊,为陈与义被方回列入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起到了理论铺垫的作用,也为陈与义在文学史中的经典化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宋代的诗意学说与洪迈的接受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宋代的诗意学说与洪迈的接受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末五子”命名缘起及其作为群体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意图及二者的依违离合
    第一节 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继承与变革意图
    第二节 胡应麟、李维桢与王世贞的依合
    第三节 魏允中、赵用贤、屠隆与王世贞的依违离合
第二章 晚明文学思潮与“末五子”的文学观
    第一节 万历前后文学思潮的嬗变
    第二节 “末五子”的文学观念
    第三节 末五子对晚明文学思潮的纠偏和折衷
第三章 晚明博学思潮与李维桢、胡应麟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末五子”与明代博学思潮
    第二节 李维桢的诗文创作
    第三节 胡应麟的拟乐府诗创作
第四章 晚明儒释道思潮与屠隆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晚明儒释道思潮概说
    第二节 晚明儒释道思潮对“末五子”的影响
    第三节 屠隆的“三教合一”思想及践履
    第四节 佛道思想影响下的屠隆诗文创作
第五章 晚明政治复兴理想与赵用贤、魏允中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晚明政坛与“末五子”的政治复兴理想
    第二节 赵用贤的诗文创作
    第三节 魏允中的诗文创作
第六章 “末五子”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第一节 胡应麟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第二节 屠隆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第三节 李维桢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李维桢年谱简编(1547-1626)
附录 2:赵用贤年谱简编(1535~1596)
附录 3:魏允中年谱简编(1544——1586)
附录:4:屠隆《吉道人传》为“唐伯虎点秋香”故事源头考论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源起与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创新性
第一章 风声意象及其文化渊源
    第一节 风声意象的意涵与流变
        一、经验之“风声”
        二、哲思之“风声”
        三、抒情之“风声”
    第二节 宋前文学与图像中的风声意象
        一、宋前辞赋与散文中的风声意象
        二、宋前诗歌中的风声意象
        三、宋前图像中的风声意象
    第三节 宋代文化语境中的“风声”
        一、“诗画一律”与风声意象
        二、“六根互用”与风声意象
        三、“天人合一”与风声意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分类
    第一节 随物赋声:风声意象按声源分类
        一、随物赋“形”与随物赋“声”
        二、松吟万壑: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松声意象
        三、风篁成韵: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竹声意象
        四、风铎和鸣: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铎声意象
    第二节 风有四时:风声意象按时间分类
        一、“四时之变”与风声意象
        二、宋代文学中的悲秋传统与秋声母题
        三、宋代图像中的四时观念与秋声母题
    第三节 风自四方:风声意象按空间分类
        一、四方与四时:“四方风”与风声意象
        二、“西”的方位语义与宋代文学中的西风声意象
        三、方位意识的成熟与宋代图像中的西风声意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方式
    第一节 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时间表达
        一、风声意象的“绵延”与“顷刻”
        二、宋代文学中的听觉叙事与风声意象
        三、宋代手卷的时间性与风声意象
        四、“动势”的时间意义与风声意象
        五、云烟的时间隐喻与风声意象
    第二节 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空间建构
        一、宋代文学中的空间叙事与风声意象
        二、“声景”与“远境”:风声意象在宋代图像中的空间呈现
        三、云烟的空间属性与风声意象
    第三节 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听风人”
        一、听觉主体在宋代文学中的缺席与隐匿
        二、听觉主体在宋代图像中的在场与意义
        三、凝视与倾听:听风主体在宋代图像中的呈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风声意象对时空观念的呈现
    第一节 风声意象与宋人的时间观念
        一、风声意象与时间观念
        二、宋人的时间观念及其产生背景
    第二节 《秋声赋》中的风声意象对时间观念的呈现
        一、时间的变动性与听觉的主导性
        二、《秋声赋》中时间的类型
        三、《秋声赋》中的风声意象与时间观念
    第三节 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风声意象对空间观念的呈现
        一、远与近:现实之景与记忆图式
        二、虚与实:物理世界与诗意空间
        三、内与外:自然风物与内在之境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宋代诗词中的罗浮山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罗浮山地区文化对文人的吸引
    第一节 道教文化视野下从“名山”到“仙山”定位的罗浮山
    第二节 罗浮山佛教文化的传入与发展
    第三节 宋前文人对罗浮山的倾慕及书写
    第四节 宋代文人登览、结庐罗浮山的原因
        一、罗浮山道教仙山文化
        二、罗浮山山林习业风气
第二章 宋代诗词中的罗浮山形象
    第一节 虚幻罗浮:罗浮山形象的符号化呈现
        一、名山象征
        二、仙山标签
    第二节 真实罗浮:罗浮山形象的细节化描写
        一、罗浮景观
        二、罗浮物产
        三、罗浮活动
第三章 宋代诗词中的罗浮山传说
    第一节 缔结仙缘——“浮山傅罗”传说
    第二节 建构神人——“罗浮野人”传说
    第三节 寄寓世情——“罗浮梅花”传说
        一、“罗浮梅花”传说之溯源
        二、“罗浮梅花”传说之吟咏
第四章 宋代文人对罗浮山神仙、名贤的追慕
    第一节 宋人对以葛洪为代表之罗浮山神仙的接受
        一、罗浮神仙魁首——葛洪
        二、其他神仙代表——浮丘公、安期生、麻姑、何仙姑
    第二节 宋人对以苏轼为代表之罗浮山名贤的接受
        一、罗浮名贤代表——苏轼
        二、宋代罗浮山书写的相承性
第五章 宋代罗浮山道士及其诗词创作
    第一节 书写丹道法诀:陈楠及其丹道诗词
    第二节 融汇诗艺道法:白玉蟾的罗浮诗词
    第三节 其他道士、隐士的罗浮书写及交游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涉罗浮山的宋诗汇总表
附录2 :关涉罗浮山的宋词汇总表
附录3 :关涉罗浮山的唐代诗词汇总表
附录4 :《全宋诗》《全宋词》辑佚32首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4)南宋的韩愈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对韩愈为人行事的批评
    (一)据“退之服硫磺”事探讨其人是否知行不一
    (二)据“劝学谒官”“谀墓”事探讨其人是否汲汲名利
    (三)据“不能下气”探讨其人是否敖诞狂妄
    (四)据“两表不一”事探讨其人是否不善处穷
    (五)据“华山之哭”事探讨其人有无失贤者态
二、对韩愈文学创作的批评
    (一)杂取博收,能自树立
    (二)气盛言宜,狂肆甚矣
    (三)求新求怪,笔补造化
    (四)清新可喜,冲淡圆融
三、南宋对韩愈人、文评价迥异的原因
    (一)哲学思想不同导致贬抑其道,进而及人
    (二)学说建构任务不同导致无法客观看待其人
    (三)自我角色塑造不同导致对其人要求严格
    (四)不恰当的批评方法导致对其人评价偏颇
    (五)“唯韩文论”导致抬高其文
四、南宋韩愈批评的地位与价值
    (一)上承北宋余绪
    (二)奠定韩愈批评的新格局
    (三)下开明清、近现代研究路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路径
    三、研究回顾与展望
    四、研究对象的界定
第一章 唐诗中的日神及日之出入
    第一节 日神之名
    第二节 日出之处
    第三节 日入之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诗中的阳乌与后羿射日
    第一节 日乌意象:咏日与咏乌
    第二节 古籍所载“羿”之形象
    第三节 唐诗之“羿”及射日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诗中的羲和与驭日神话
    第一节 羲和神话起源及其演变
    第二节 唐诗中的“羲和”含义
    第三节 “羲和驭日”诗歌引申
    第四节 羲和驾驭:日车与六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诗中的逐日、却日神话
    第一节 唐诗中的夸父逐日神话
    第二节 唐诗中的鲁阳却日神话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诗中的嫦娥与奔月神话
    第一节 嫦娥奔月神话的形成
    第二节 唐诗中奔月神话主题
    第三节 嫦娥形象:美的化身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唐诗中的蟾蜍与食月诗歌
    第一节 月中有蟾蜍的观念来源
    第二节 唐代的“蟾蜍食月”诗
    第三节 《月蚀诗》的相关问题
    第四节 以“蟾蜍”代月的唐诗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唐诗中的月兔及文化内涵
    第一节 “顾兔”四说及唐诗释义
    第二节 “玄兔”及月兔来源诸说
    第三节 “白兔”及月中捣药神话
    第四节 “玉兔”诸称的多重内涵
    第五节 “兔”在诗中的借代情况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唐诗中的月桂意象与寓意
    第一节 月中桂树异名及源流
    第二节 月中桂树的诗歌意象
    第三节 月中桂树的功名寓意
    第四节 月宫传说及蟾宫折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宋代咏砚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砚与宋代社会生活
    第一节 宋砚发展概况
    第二节 社会习俗对佳砚的崇尚
    第三节 宋代文人涉砚活动
第二章 宋代文人私有砚台考录
    第一节 北宋文人私有砚台考录
    第二节 南宋文人私有砚台考录
第三章 名砚韵味的诗意书写
    第一节 端砚
    第二节 歙砚
    第三节 铜雀瓦砚
    第四节 南唐后主砚
第四章 咏砚诗歌的情感内涵
    第一节 爱砚之情
    第二节 怀思之情
    第三节 勉励之情
    第四节 失意之情
第五章 宋代咏砚诗歌的艺术解析
    第一节 宋代咏砚诗歌的艺术风格
    第二节 宋代咏砚诗中的审美观念体现
    第三节 砚意象与其他意象的组合
余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宋徽宗绘画创作的历史语境
    第一节 “内苑寒梅欲放春”——身份制度的困境
        一、身份的转变
        二、制度的约束
    第二节 “君王笔下春风生”——文化氛围的熏陶
        一、“右文”的文化政策
        二、“人文”的文化精神
        三、“文玩”的文化心态
    第三节 “独向城西寻隐君”——交游雅集的影响
        一、端王的交游
        二、皇帝的雅集
第二章 宋徽宗绘画作品的风格演变
    第一节 “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困惑
        一、“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形成原因
        二、“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重新解读
    第二节 文献记载作品的统计归类
        一、作品统计
        二、题材归类
    第三节 现存传世作品的甄选分析
        一、作品甄选
        二、风格分析
第三章 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主要架构
    第一节 生命之美——审美本质观
        一、怡情适性
        二、生命求真
    第二节 和谐之美——审美功能观
        一、宣功颂德
        二、伦理教化
        三、粉饰天下
        四、政治隐喻
    第三节 理趣之美——审美创作观
        一、格物穷理
        二、格法明理
    第四节 诗意之美——审美境界观
        一、“与诗人相表里”
        二、“得诗人之清丽”
第四章 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文化成因
    第一节 二元的哲思体悟
        一、“格物致知”的理学
        二、“道法自然”的道教
    第二节 人文的审美情趣
        一、“皇家富贵”的画院传统
        二、“文墨涵濡”的学术精神
第五章 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下价值
    第一节 艺术精神的引领
        一、凸显:生命精神
        二、弘扬:家国情怀
    第二节 美术教育的借鉴
        一、谨严:办学之道
        二、性灵:为艺之源
    第三节 绘画创作的启迪
        一、继承:文化基因
        二、构建:时代范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记载的宋徽宗绘画作品
附录二 宋徽宗的御笔画和御题画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出版的论文和着作
后记

(8)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汉唐之际玄武意象及功能考析
    第一节 玄武溯源:四灵和四象的结合
    第二节 玄武形象:从神龟到龟蛇的转变
    第三节 世俗玄武:天空星象和地上建筑的北方意象
    第四节 道教玄武:守护人体及阳宅祖茔的北方精灵
第二章 北帝派对龟蛇玄武的人格化改造
    第一节 一以贯之的北方崇拜
    第二节 北帝神格的演变和北帝派的兴起
    第三节 五代川蜀北帝派道士与玄武的人格化
第三章 两宋时期真武神格的提升与完善
    第一节 宋真宗与真武神格的跨越式提升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真武神格的丰富与发展
    第三节 南宋时期真武信仰的完善与传播
    第四节 真武专属道经出世时间蠡测
第四章 北极四圣的兴衰与真武信仰的崛起
    第一节 天蓬、天猷、黑杀神格演变考
    第二节 北极四圣组合的形成和演变
    第三节 四圣信仰与两宋皇权嬗代
    第四节 四圣的没落和真武的崛起
第五章 从佛道共存到真武独尊——真武大帝与武当山
    第一节 六朝隋唐武当山的佛教历史与法脉传承
    第二节 汉宋之际武当山的神仙传说与道教史迹
    第三节 宋末元初真武传说在武当山的落实
    第四节 从新武当山现象看真武信仰的传播
第六章 真武大帝的神格功能及其演变
    第一节 伏魔之神与护国之神
    第二节 北方之神与水火之神
    第三节 治世福神与万能之神
第七章 真武信仰的思想内涵与文化意蕴
    第一节 真武信仰与佛教之关系
    第二节 真武信仰的孝道内涵和劝善功能
    第三节 从真武经典看道教放生观
    第四节 从真武信仰看唐宋以降道教神灵信仰的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
后记

(9)基于园记文献的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资料
        1.1.1 研究两宋私园造园风格及其流变之缘由
        1.1.2 以园记文献作为主要研究资料之原因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综述
        1.4.1 两宋私家园林的研究现状
        1.4.2 园记作为主要资料的研究
        1.4.3 评述
2、园记中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的研究方法
    2.1 园记的收集与筛选
        2.1.1 收集来源确定
        2.1.2 收集方法与筛选条件
        2.1.3 收集结果
    2.2 园记中造园风格的研究方法
        2.2.1 园记信息拆分与同类信息整合
        2.2.2 共性归纳总结与个性比较分析
        2.2.3 园记精选,文字解构与重组,提取抽象园林空间结构
    2.3 园记中造园风格流变的研究方法
        2.3.1 统计两宋私园园记各项记述内容与其在相应时期所占比例
        2.3.2 对比两宋私园园记各项记述内容与其在相应时期所占比例
        2.3.3 两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私园营建的影响
    2.4 研究框架
3 、园记中的私园背景述要
    3.1 时代背景
        3.1.1 私园营建时间与作记时间
        3.1.2 两宋私园营建数量的发展脉络
    3.2 地理环境背景
        3.2.1 两宋疆域范围变化
        3.2.2 两宋私园地理位置分布与变迁
        3.2.3 两宋私园相地选址
        3.2.4 两宋私园相地选址的流变
    3.3 人文背景
        3.3.1 两宋私园园主社会身份
        3.3.2 两宋私园园主社会身份的流变
        3.3.3 两宋私园营造园林目的
        3.3.4 两宋私园营造园林目的的流变
        3.3.5 园林记录方式
    3.4 本章小结
4、园记中的私园山石造景
    4.1 宋人对山石的欣赏
    4.2 山石造景理法
        4.2.1 筑室见山,一览可尽
        4.2.2 因山构室,天成自然
        4.2.3 人工掇山,游心寓意
    4.3 山石造景流变
        4.3.1 南宋较之北宋,筑室见山理法应用明显增多
        4.3.2 南宋较之北宋,私园更加注重对石头的应用
        4.3.3 掇山能主之人:从文人主导到山匠参与
    4.4 本章小结
5、园记中的私园水景造设
    5.1 宋人对水景的欣赏
    5.2 水景造设方法
        5.2.1 水景来源处理
        5.2.2 多种形态的水景理法
    5.3 水景造设流变
        5.3.1 南宋较之北宋,城市私园水景造设明显增多
        5.3.2 南宋较之北宋,郊野私园水景造设略有增加
        5.3.3 南宋较之北宋,私园动态理水手法应用增多
    5.4 本章小结
6、园记中的私园建筑营造
    6.1 宋人私园中建筑的功能与作用
    6.2 建筑布局
        6.2.1 建筑空间布局
        6.2.2 建筑平面形式
    6.3 建筑类型
        6.3.1 常见建筑类型及其位置经营
        6.3.2 特殊建筑类型的出现及意义
    6.4 建筑营造流变
        6.4.1 建筑空间布局流变
        6.4.2 建筑类型的变化
        6.4.3 建筑构造与细部的适应调整与深化
    6.5 本章小结
7、园记中的私园植物造景
    7.1 宋人对植物的欣赏
    7.2 植物应用种类
        7.2.1 食用植物
        7.2.2 药用植物
        7.2.3 观赏植物
    7.3 植物种植方式
        7.3.1 品别种列,种植分区
        7.3.2 杂艺散植,复层混交
    7.4 植物种植技术
        7.4.1 植物谱录的大量出现
        7.4.2 植物栽培、引种、嫁接技术
    7.5 植物种植特点
        7.5.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7.5.2 多样的植物空间塑造
        7.5.3 注重植物色彩与季相搭配
    7.6 植物造景流变
        7.6.1 植物应用种类流变
        7.6.2 植物种植方式变化
    7.7 本章小结
8、园记中的私园空间组构类型
    8.1 空间组构类型
        8.1.1 广水无山
        8.1.2 高台(亭)临水
        8.1.3 背山临水或临水面山
        8.1.4 两山间水
        8.1.5 峰间萦涧
        8.1.6 以建筑、植物为主
    8.2 空间组构类型的流变
        8.2.1 两宋私园空间组构类型的流承
        8.2.2 山石在私园造景中的地位变化与空间组构类型的发展
        8.2.3 空间组构类型流变影响
    8.3 本章小结
9 、园记中的园林生活与思想内蕴
    9.1 园林生活
        9.1.1 个人栖居
        9.1.2 宴宾交游
        9.1.3 家族团聚
    9.2 思想内蕴
        9.2.1 隐——政治抉择
        9.2.2 乐——人生追求
    9.3 本章小结
10、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探因
    10.1 两宋之前私家园林的发展
        10.1.1 先秦园林文化萌芽
        10.1.2 两汉隐逸风尚流转
        10.1.3 魏晋山水风骨浸润
        10.1.4 隋唐壶天中隐开启
        10.1.5 五代江南蜀地幸存
    10.2 两宋地理环境的嬗变
        10.2.1 山水资源变化
        10.2.2 林木资源变迁
        10.2.3 石材资源改变
    10.3 两宋社会变迁与士人心态转变
        10.3.1 杯酒驱将,文官崛起,士得与君共治天下
        10.3.2 改革变法,士人党争,中隐思想继续发展
        10.3.3 北宋灭亡,南宋偏安,心态转向逸豫习玩
        10.3.4 权相遮天,迫害义士,心态转向内敛自适
        10.3.5 理学兴盛,观物究理,心态转向寻微研深
    10.4 两宋经济发展的变迁
        10.4.1 族田义庄的开创与发展
        10.4.2 商品经济发展与城市革命
    10.5 两宋繁荣文化的渗透
        10.5.1 皇家造园艺术对私人营园影响
        10.5.2 山水画与画论对园林营建启示
        10.5.3 山水散文诗词与私园相互成就
        10.5.4 科技发展推动造园技艺的进步
    10.6 本章小结
11、结论与讨论
    11.1 研究总结
        11.1.1 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具有共性
        11.1.2 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存在流变
        11.1.3 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评价
    11.2 创新之处
    11.3 研究展望和未尽事宜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宋代陈与义诗歌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三、论文构想及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宋代陈与义诗歌接受概述
    第一节 宋代对陈与义诗歌地位的肯定
        一、南渡时期“大家数”
        二、肯定陈诗“造次不忘忧爱”的诗史地位
    第二节 宋代对陈与义诗学渊源的体认
        一、“上下陶、谢、韦、柳之间”
        二、“诗宗已上少陵坛”
        三、“以后山体用后山”
    第三节 宋代对陈与义诗歌审美风格的阐释
        一、“平淡有工”
        二、“亦江西诗派而小异”
    第四节 宋代对陈与义诗歌接受的特点
        一、官方推动兼以文人自发接受
        二、普遍关注南渡后的诗歌创作
第二章 宋代陈与义诗歌接受个案研究
    第一节 张嵲对陈与义诗歌的接受
        一、对“洗尽元和到建安”创作思想的接受
        二、对“萧散冲淡”创作风格的接受
    第二节 胡穉对陈与义诗歌的接受
        一、宋人注宋诗与《增广笺注简斋诗集》
        二、《增广笺注简斋诗集》对陈与义诗歌的阐释
    第三节 刘克庄对陈与义诗歌的接受
        一、“以简严扫繁缛,以雄浑代尖巧”的风格评价
        二、对陈与义学杜成就的评议
第三章 宋代对陈与义诗歌普遍推尊的原因
    第一节 诗坛对“新变”的呼唤
        一、南渡诗坛的“承继”与“新变”
        二、陈与义对江西诗派“新变”的创作实践
    第二节 江山之变的情感共鸣
    第三节 陈与义诗歌特点对其诗歌接受的影响
        一、诗歌创作取法唐人
        二、作诗兼具宋诗特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宋代的诗意学说与洪迈的接受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D]. 李敏. 兰州大学, 2021(09)
  • [2]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D]. 邓珏. 东南大学, 2020(02)
  • [3]宋代诗词中的罗浮山书写[D]. 陈清灵. 暨南大学, 2020(04)
  • [4]南宋的韩愈批评研究[D]. 李佳忆.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D]. 高磊. 吉林大学, 2020(08)
  • [6]宋代咏砚诗歌研究[D]. 刘艳菲.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 叶晓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D]. 左攀. 兰州大学, 2019(02)
  • [9]基于园记文献的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研究[D]. 康琦.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7)
  • [10]宋代陈与义诗歌接受研究[D]. 李丽丽. 河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宋代诗论与洪麦的接受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