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试验区水稻土退化原因及对策

贵港试验区水稻土退化原因及对策

一、贵港试验区水稻土退化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周永华[1](2019)在《岩溶洼地水土漏失特征及防治技术试验 ——以广西平果县龙何屯龙烈洼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范围内,水土流失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环境生态问题,特别是在地表地下二元结构的岩溶区。地表水土流失与地下水土漏失的并存直接导致土壤丢失,肥力下降,基岩大面积裸露,加剧石漠化程度,对农业生产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选取平果县果化基地为研究区域,对研究区进行定点采样与监测,通过监测2018年全年降雨量与落水洞径流量、含沙量的关系,对土壤物理性质、同位素137Cs进行检测,并在示范区龙烈洼地修建径流小区,在水土保持效应方面进行试验,分析洼地水土漏失特征、不同作物及种植方式的保持水土效果,为研究岩溶地区水土漏失及其防治措施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岩溶洼地水土漏失主要有两种途径:洼地地表侵蚀→落水洞漏失→地下暗河;洼地地下裂隙漏失→地下暗河。落水洞是水土漏失一个重要通道,监测显示:降雨达到中雨、暴雨、大暴雨强度时,降雨量对落水洞流量影响最为明显,小雨影响较小,降雨量与流量呈正相关关系。2018年9月18日11时,龙烈洼地出现内涝,内涝深度大约为200cm。含沙量峰值比流量峰值滞后30min-90min左右。落水洞的浊度与泥沙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其线性方程为y=801.33x+1.7833,决定系数R2=0.5627,表明利用浊度对含沙量的估算是可行的。由落水洞沉沙池沉积一年的泥沙量,计算得洼地土壤侵蚀模数为49.73442 t/(km2·a),所截留的泥沙颗粒以粉粒为主,黏粒进入地下河的比例最大。(2)研究区2018年降雨总量为1531.81mm,5-10月降雨最为集中,占全年降雨量83.5%,其中9月降雨最多,占年降雨量的19.67%,11月降雨最少,仅占年降雨量0.85%。就降雨天数而言,7月和8月最多,2月最少。各月日平均降雨量为9月最大,为10.04mm,2月的最小,仅有0.47mm,两者相差约为21倍。2018年内降雨天数为154天,小雨天数最多,中雨次之,再者为大雨与暴雨,大暴雨出现过一次。(3)2018年降雨侵蚀强度主要集中在6月至10月,其中,最大日降雨侵蚀力为9月18日,为1238.83MJ·mm/(hm2·h)。日降雨侵蚀力范围在50-100MJ·mm/(hm2·h),所占比例为50%,200MJ·mm/(hm2·h)以上占到25%。月降雨侵蚀力最强出现在9月,为2353.60MJ·mm/(hm2·h),最弱在11月,仅为14.05MJ·mm/(hm2·h)。(4)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进行统计分析,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均大于75%。大团聚体所占比例越大,表明样采样地水稳性较好。表层土壤(0-5cm)水稳性大团聚所占比例最大值出现在W4,最小值出现在W1。W4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MWD和GMD均大于其他采样地,显示W4的土壤团聚体效果最好,说明林地土壤结构稳定。(5)利用土壤剖面的137Cs质量比活度证明岩溶洼地存在土壤漏失现象,例如W2地区,在45-50cm 137Cs质量比活度还出现较高值。运用土壤团聚体、粘粒、有机质与137Cs的相关性关系来分析水土漏失,结果证明:137Cs质量比活度与大于0.25mm的大团聚体含量相关性仅为0.3453,表明大团聚体分布对137Cs质量比活度影响不大,因此,土壤团聚体不能用来证明水土漏失现象;137Cs质量比活度与粘粒、有机质相关性较好,但是W2剖面除外,是由于该地存在较大量的土壤漏失,打破了这种规律。(6)从试验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水土保持防治试验效果可以得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产生的地表总径流量是不相同的,径流小区产生径流量大小顺序为火龙果套种赤苍藤>火龙果套种牛大力幼苗>火龙果套种扶芳藤幼苗>火龙果套种花生>火龙果套种黄豆。土壤侵蚀产沙量大小顺序为火龙果套种牛大力幼苗>火龙果套种赤苍藤>火龙果套种花生>火龙果套种扶芳藤幼苗>火龙果套种黄豆。火龙果套种黄豆水土保持效果优于其他四种套种方式。

侯远瑞[2](2014)在《桂西南石漠化治理造林树种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桂西南岩溶石漠化治理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地跨广西4个市的19县(市、区)。该区域石漠化面积大,石漠化退化程度深,自然灾害频繁,生态区位重要,经济贫困,治理难度大。如何选择适生树种,进行人工造林快速恢复该区域植被,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生态建设任务。本文通过对7年生的9个参试树种的造林保存率、生长量及枯落物持水特性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筛选出桂西南石漠化治理的优良树种,并完善其栽培经营技术,为桂西南石漠化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试验研究的9个造林树种造林保存率最高的是银合欢[Leucaena leucacephala (Lam.)De Wit.],保存率达100%,柚木(Tectona grandis L.f.)、任豆(Zenia insignis Chun)、秋枫(Bischofia javanica Bl.)、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 Wight ex Am.)等树种造林保存率也达80%以上,达到或超过国家造林保存率验收标准,可初步认为这5个树种适宜在桂西南石漠化地区推广造林。(2)9个树种之间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其中任豆、柚木、银合欢、顶果木树高及胸径生长快,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达1.1m以上,年平均胸径生长量达0.9cm以上;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 (Linn).Skeels]、秋枫和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树高及胸径生长速度中等,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达0.5m,平均胸径生长量达0.5cm以上;人面果(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 Pierre)和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树高生长较慢,苏木胸径生长最慢。任豆的单株材积最大,其次为柚木,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达63.02m3/hm2和47.26m3/m2。银合欢和顶果木单株材积生长速度中等,海南蒲桃、樟树、人面果、秋枫、苏木单株材积生长速度较慢。初步认为任豆、柚木、银合欢、顶果木可作为用材林树种在桂西南石漠化地区推广造林,以快速恢复石漠化地区的森林植被,并增加该地区的森林蓄积量。(3)试验研究的9个树种之间林下枯落物总蓄积量差异明显,枯落物总蓄积量变化范围为1.55t/hm2~6.74t/hm2,总蓄积量最大的柚木是苏木的4倍多。枯落物总蓄积量大小顺序为:柚木>樟树>银合欢>顶果木>秋枫>人面果>海南蒲桃>任豆>苏木。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持水量差异较大,未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最大是苏木,为其自身质量的2.26倍;而枯落物半分解层持水量最大是任豆,为其自身质量的2.35倍。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关系呈对数函数关系,浸水前1/6h持水量增长幅度最大,浸泡时间到达2-4h后,持水量增长幅度减小,24h后基本达到饱和。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关系呈幂函数关系,不同枯落物层均表现出浸水前期的吸水速率变化最快,在前1/6h达到了最大值,随后吸水速率逐渐降低,在前2h期间吸水速率降低最快,4h至8h逐渐减缓,8h后明显减缓,24h基本趋向饱和。不同树种枯落物有效拦蓄量差异显着,9个树种有效拦蓄量变化范围为2.08t/hm2~8.89t/hm2,其中柚木的有效拦蓄量最大,是苏木有效拦蓄量的4倍多;各树种有效拦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柚木>樟树>顶果木>任豆>秋枫>银合欢>人面果>海南蒲桃>苏木。(4)依据试验研究结果,结合桂西南石漠化特点,综合认为轻度石漠化土地可采用任豆、柚木、顶果木等速生树种营造用材林。中度石漠化土地可推广任豆、柚木、顶果木、银合欢、秋枫等树种。对重度及极重度石漠化土地可采用银合欢、苏木等树种的种子进行人工直播造林,同时结合封山育林快速恢复该类型石漠化土地的植被。

刘金花[3](2013)在《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低碳土地利用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文中指出全球变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土地利用变化和化石燃料燃烧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探索低碳土地利用评价及发展路径,对减排温室气体,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应对全球变暖,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重要意义。目前,低碳土地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机理、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和实现土地低碳利用的措施和模式上,而对于低碳土地利用概念和内涵尚无统一理解,对低碳土地利用评价、预测和优化方法、技术研究甚少。基于此,本文将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首先构建低碳土地利用研究理论框架,然后提出一套适合于市域低碳土地利用评价、预测、优化、验证的方法、技术,最后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促进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和发展路径。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IPCC温室气体清单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建立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及其效应评估方法,为碳足迹核算和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动态分析提供基础方法。(2)提出时空生态足迹概念,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从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土地多功能系数、时空二维表达、动态预测功能、碳足迹、与社会经济耦合综合评价可持续6个方面进行改进。(3)基于改进的时空生态足迹模型构建低碳土地利用评价模型;基于数理统计模型,采取情景预测法,建立低碳土地利用预测方法;基于预测结果,依托模糊线性规划和CLUE-S集成技术,对不同情境下土地利用进行时空优化并采取低碳土地利用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和景观格局分析法对优化方案进行验证,筛选出最优低碳土地利用方案。(4)以济南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及效应动态变化、生态足迹时空动态变化;评价土地利用低碳程度的动态变化;预测2020年土地利用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土地利用时空优化和方案验证筛选;最后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划分生态环境功能区、发展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引导消费结构、降低生态足迹,研发低碳土地利用技术,完善低碳土地利用保障机制6个方面提出增汇减源降排的促进区域土地低碳利用的发展路径,从而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减排目标的实现。

陆柳霖[4](2012)在《广西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用地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的需求急剧增加,由此引发了农用地数量日益减少、农用地的污染与退化、农用地发展资金及科技等投入的严重不足、农用地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农用地的低效利用等问题。面对新的复杂形势,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多重考验之下,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必须对有限且不断减少的农用地进行内涵挖潜,在保证农用地数量的同时实现农用地集约利用,促进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循环有序发展。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地协调理论为基础,以严格保护耕地和集约高效利用农用地为核心,针对广西各县(市)农用地利用实际,以翔实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利用SPSS、GIS等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综合运用熵值法、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聚类法等,对广西各县(市)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测算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广西农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分析,运用综合优势指数法分析农用地利用主要产出农产品的优势度,引用障碍度对农用地利用障碍因子进行分析,就此有针对性的提出广西各县(市)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具体建议和措施,实现农用地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结果显示:(1)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中,准则层各指标权重排序为:综合效率>利用程度>综合效益>投入程度,若把综合效率细分,则为:利用程度>耕地效率>综合效益>水域效率>园地效率>林地效率>投入程度。(2)广西各县(市)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影响其差异的主要是由于各区域农用地利用优势度及因子障碍度各不相同,综合为自然条件、地理区位、经济发展水平、利用程度、制度和政策等因素的不同,这些因素综合交错共同影响农用地集约利用,因而提高全区农用地集约利用重点应充分发挥各区域农用地利用的优势并减少障碍因子限制的强度,因地制宜努力实现各区域农用地集约利用。(3)从空间格局上看,位于桂西北的县(市)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普遍较低,而桂东南的县(市)则普遍比较高,全区农用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与地形、水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大致一致。

阎磊[5](2012)在《GIS和RS支持下的福州市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景观空间格局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之一,也是当今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是自然的和人为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定区域生态环境的综合反映,同时景观斑块的类型、形状、大小、数量和空间组合既是各种干扰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又影响着区域的生态过程。因此,对区域景观格局的研究,是揭示其生态状况及其空间变异的有效手段。对景观格局演变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发现自然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机制,通过人类调整自身行为,优化配置资源,控制生态恶化,强化规划调控,为实现区域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作为海西建设的龙头,福州市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因此,本论文选择福州市辖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近十年福州市辖区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定量评价了景观生态安全程度,规划设计了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福州市辖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本论文的研究不但能认清福州市辖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机制,为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实现景观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能为全球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提供区域案例。

蔡青[6](2012)在《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分析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文中提出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由于人口高度集中,以及工业与交通的集聚发展,城市化往往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表现为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环境质量下降;森林、农田、水面被侵占,地表覆盖的组成和空间结构被显着改变,生物多样性保持受到挑战。因此研究城市化过程的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及其生态效应具有科学意义,对城市发展规划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首先讨论了景观生态学和城市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基础,并综述了近年来城市景观生态学重要发展方向,提出了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根据研究目的与内容确定了研究采用和方法和使用的基础数据。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成果包括:(1)长沙市城市扩张与景观格局演替规律。以长沙市域和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近三十年城市扩张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对城市扩张的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景观格局指数随城市化推进过程的演变规律。同时将中心城区作为重点区域,分析近三十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流转趋势,城市空间的扩展方向。研究发现,长沙市城市化过程主要占用了农田和林地,由于城市单核扩张,在中心城区形成了典型的环状城市结构,景观格局指数也表现出相应的梯度规律。长沙市中心城区主要是向东扩展,近年来,随着长株潭一体化以及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的开发进程,城市又出现了向南向西的扩展趋势。城市化过程导致景观破碎化现象明显,中心城区逐渐形成了连通度和蔓延度较大的城市景观为主导的格局体系。(2)城市化过程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以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规划范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不同景观格局指数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显不,PLANDu指数与SHDI指数呈现明显的二次曲线关系,曲线的拐点在PLANDu指数取40%时取得,而SHDI指数与CONTAG指数、LPI指数均呈线性关系,随着SHDI增加,这两项指数均减小。城市化与SHDI指数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城市化初期的区域SHDI指数增加,景观格局复杂,成熟城市化区域SHDI指数降低,景观格局逐渐简单化和单一化。(3)城市景观格局分析中的尺度问题。以长沙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尺度选择对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并使用小波分析和地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景观系统的特征尺度进行识别。研究显示景观格局指数随分析的幅度和粒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大体上分为六类,不同的指数之间体现出截然不同的规律,因此选择合适的分析尺度(幅度与粒度)对景观格局分析结果十分重要。对研究区域的特征尺度识别显示城镇、农田和林地样区均具有120m的特征尺度,且小波分析与地统计学方法的尺度识别结果具有一定的重现性。(4)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生态廊道识别。主要分析了生态廊道的结构功能特征,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不确定性的生态廊道构建方法,并在模拟景观中进行了计算,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进行生态廊道的提取识别。研究显示该方法识别出的廊道具有一定的宽度和冗余性,部分地区甚至存在廊道分岔。同时,廊道上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瓶颈地带,瓶颈区域是物种运行面临风险较大的区域,同时也是生态恢复的关键区域。(5)基于连通性的区域景观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以长沙市市域范围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区域景观安全格局。分别提取了生态安全格局的五个组成部分:源地、缓冲区、廊道、辐射通道、节点,明确了研究区域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同时研究发现,由于长沙市东西长南北短的形状特征,南部和北部的生态屏障需要与周边地市联合构建,尤其是在南部的长株潭城市群融城区域,需要参考长株潭绿心规划等相关内容,在城市之间留出一定的生态保育带,确保区域生态安全。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区域城市发展与扩张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城市扩张与区域景观格局演变的内在联系,并对影响研究结论的尺度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然后研究了生态廊道的提取与识别方法,使用模拟景观对廊道识别方法进行测试,并对大河西先导区廊道识别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将前面的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用于实践,构建了长沙市景观安全格局体系,为城市规划提供支撑与建议。

余婷[7](2011)在《广西干旱区类型划分及农村治旱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由于水资源匮乏导致的干旱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气象灾害,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包括农业在内等多行业的波动。广西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湿润,雨量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mm-2000mm之间。辖区内河流众多,河系发达,水库密布。但因为本区降水分布不均,河川径流具有地带性和周期性,因而导致的干旱,使农业、林业和畜牧业受灾,严重的还导致江河断流、水资源短缺,城市供电、供水及内河旅游受影响、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并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恶化。2009年入秋到2010年春,广西遭遇史上罕见的秋冬春季节连旱,是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灾害,影响范围广泛,区域几乎覆盖全区各地。遭遇此严重旱灾,暴露出广西“农村治旱工程”建设中的不少问题。为了有效治理干旱,必须从多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治理。本文依据广西气候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水资源承载能力等,探讨了广西干旱灾害出现的一些特点及原因,并依据广西各区域的区间差异性和区内一致性,划分出不同的农业干旱区。在此基础上,分析广西农村治旱工程建设的现状及治旱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针对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不同的治旱节水发展模式,并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西治旱减灾的对策措施,为构建广西有效的治旱减灾综合管理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卢海滨[8](2010)在《攀枝花钒钛产业园规划中的空间决策支持研究》文中指出攀枝花作为西部典型山地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与城市规划建设的矛盾十分突出。为提高攀枝花城市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发展的未来空间格局,分析判断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对区域经济的联动影响,提出山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可行方案和决策依据,是本文开展空间决策支持研究的重要意义。从实践地方到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考虑,在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软硬件环境已具雏形的前提下,进一步实施现有园区规划和制定区域协调发展对策,实现园区近十年的规划建设目标,决策者还将面临如下问题:(1)建设绿色生态园区缺乏新颖可行的空间规划方法,(2)环境影响与规划缺乏系统的空间尺度评价依据,(3)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缺乏空间决策依据。因此,从广义角度来看,对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宏观规划决策应当放眼于园区的整体空间结构、区域环境承载与影响、以园区主要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辐射影响和带动作用。从微观尺度、中小尺度,到宏观尺度的有机组合,本文致力于解决由局部到整体的空间规划决策问题。以GIS为空间决策问题的主要解决手段,结合城市规划、生态环境、经济地理等多学科方法,依次完成了空间结构规划、空间环境规划和空间决策规划三项有关决策支持的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针对攀枝花钒钛产业园现有规划控制方案在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表现出适应性方面的不足,提出在S2N的交通网和绿地网之上,纳入高程、坡度、山体状况等构成垂直方向的网络,形成山地环境下空间三维EIP规划框架,并对钒钛产业空间规划进行了优化重构。首先,在交通网的规划布局中采用了节点重要度模型;在绿地网的规划布局中采用景观生态学中关于构建景观格局的经典做法:斑-廊-基结构;垂直网络构建中综合分析了高程、坡度、坡向,山体状况,研究其对园区用地竖向设计、道路选线等工作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园区企业的生态产业链,结合地形地貌特征及钒钛产业园的四大主导产业:钒钛、化工、电冶、钢铁,对四大组团布局进行了规划。在网络的构建过程中采用GIS技术,克服了传统的CAD规划对空间信息分析能力不足的缺陷。最后,通过规划决策方案的讨论,从空间规划与产业规划的统一、入园企业的绿色选择与生态产业链的改造与整合、园区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防治、数字园区的建设等给出了钒钛产业园空间规划的对策建议。通过对攀枝花市东区、西区、仁和区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得出:东区的生态承载力最高;西区和东区的生态承受力相当;仁和区生态承载受力最差,生态承受度和生态弹性度不高,目前其生态压力也低。认为随着金江镇及仁和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钒钛产业园的迅速扩张,仁和区生态环境压力度会不断加大,将对该区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为提高仁和区生态承载力,提出在保持耕地红线的基础上,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压力度方面,在进行金江城镇化建设和钒钛产业园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节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进一步提高三产比例。利用单项指数法数学模型对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对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环境质量进行预测,利用预测结果进行了决策支持分析,分别提出了各项污染的环境控制对策。最后,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钒钛产业园结构与功能是相匹配的观点。为了发挥区域生态整体设计对各产业园内各项目区生态功能的重要反馈作用,调控人为干扰对园区周边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从生态依托区和生态学设计、防护林工程和绿地系统的树种选型、移民安置和生态承载能力、入园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四个方面对钒钛产业园区生态建设提出保护对策,为进行产业园环境空间决策支持提供规划依据。基于增长极理论,从经济走势与产业结构、政府导向与政策支持力度、园区的选址区位和交通条件、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职能转变等方面,对攀枝花钒钛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条件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西南五省(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2009年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公路网络数据,选取与攀枝花地区联系较为密切的31个市县抽象为道路网络中的节点,据“引力模型”测算各地区对攀枝花市经济联系量;再通过回归分析确定经济联系强度及其决定系数。研究发现,与攀枝花之间拟合效果很好的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等城市,他们在接轨攀枝花市的过程中占据了相对的优势。基于“衰减因子”的经济辐射半径分析,得出攀枝花市的辐射半径几乎覆盖了云南省的绝大部分城市和四川省的大部分城市,形成了经济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特定经济区域。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攀枝花市及其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决策研究提供了空间定量的运筹学基础。最后,为响应建设国家级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示范区的战略部署,加快攀枝花及其钒钛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发展速度,从交通物流改造和区域交通枢纽建设、优化投资结构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等角度对攀枝花及其钒钛产业集群发展决策进行了讨论。

王安周[9](2008)在《郑州市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数量化方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研究领域的逐步拓展及生态学理论体系的逐步完善,景观生态学已成为当前国际研究前沿和热点领域。从1990年起郑州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在推动了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城市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变化,产生了一系列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后果,严重地影响城市进一步发展。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城市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交通堵塞、热岛效应等问题,大多是由于城市景观的组成、结构和格局不合理,景观要素间在结构、功能和空间关系等方面不协调造成的。因此,研究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和动态变化特征,对于揭示景观演替的机制和规律,预测城市复杂生态系统的演变趋势,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郑州市区和近郊区1988、1995和2002年三幅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在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通过遥感影像解译、景观格局指数选取与计算、逐步回归分析等,对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景观格局分析基础上,基于景观生态优化原则,对郑州市景观空间生态优化进行了探讨。主要结论如下:(1) 1988-2002年来郑州市建设用地、林地显着增加,水浇地、旱地明显减少,且呈持续减少趋势。其中建设用地增加85.27km2,主要由农村居民点和水浇地转化而来,达67.76%。景观空间结构仍以农业用地为主,水浇地、菜地和旱地三者所占比重变化不大,约为55.81%,而建设用地处于斑块地位。(2) 14年来,建设用地破碎度降低,分布趋于集中连片;农用地分离度和破碎度增大,景观趋于复杂破碎;整体城市景观趋于复杂化、破碎化和多元化。对城市景观NDVI和空间梯度变化进行了分析,表明受自然和人为干扰双重作用,郑州市植被覆被表现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恶化的演化趋势,城市景观存在显着空间梯度变化特征,且存在明显方向分异,NW-SE向为城市扩展主轴线。(3)对城市扩展数量、强度以及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表明2000年以来进入快速扩展时期,且主要集中在三环路内。城市扩展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东部金水区扩展强度最大,年均扩展2.24 km2,而北部的惠济区最小。对城市扩展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表明自然条件是城市扩展限制性因素,社会经济和交通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城市规划与政策导向是关键性因素。(4)针对当前郑州市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样性、整体性、持续性等原则,提出景观空间生态优化对策:推行文化兴市战略,塑造良好城市风貌;优化城市结构与布局,促进城市协调发展;加强生态建设,营建良好生态环境。论文共分八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内容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研究进展,简要回顾了城市景观生态学国外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当前国内研究现状、存在不足和今后发展趋势。第三部分研究理论基础,包括景观和景观生态学、城市景观和城市景观生态、城市景观格局与过程等相关概念以及等级尺度、空间异质性、自组织等基本理论。第四部分研究区概况,包括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概况。第五部分研究方法,包括遥感影像处理分类以及景观格局指数合理选取等。第六部分研究结果,包括景观镶嵌体动态和斑块动态变化以及城市建设用地空间结构以及城市扩展速度、强度和驱动机制等。第七部分景观生态优化分析,包括景观生态优化原则和对策等。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

田静毅[10](2007)在《秦皇岛市生态环境信息图谱模型及生态安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生态安全、地学图谱信息、景观生态学、土地利用变化等原理为指导,以3S集成技术为支撑,运用生态环境图谱信息模型,进行秦皇岛市生态安全研究。首先,以土地利用变化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建立了秦皇岛市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图谱模型,根据图谱模型分析秦皇岛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发现了秦皇岛市14年间生态环境时空演变过程和规律。构建Logistic-CA-Markov多图谱信息耦合模型,基于栅格,综合了社会、经济和自然等因素,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根据空间回归系数创建了土地利用适宜性图集,实现了2016年秦皇岛市的土地利用数量及其空间分布综合预测,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基础上,对秦皇岛市土地利用图谱进行了重分类,得到了景观图谱分类,制作了1988年和2002年景观生态图。确定了秦皇岛市景观图谱模型,包括密度大小及其差异、边缘、多样性和聚散性等指标模型。对不同时期、不同景观的土地覆盖景观格局及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对秦皇岛市景观格局及其演变规律进行分析。运用RS-GIS-USLE耦合图谱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土壤侵蚀量定量实验研究,基于Arc/info的空间分析模块,得到了图谱模型因子图集,进行图谱运算,获得了秦皇岛市像元土壤侵蚀量图、土壤侵蚀等级图,统计了不同侵蚀级别、不同地类的土壤侵蚀量和侵蚀面积,为秦皇岛市水土保持提供了科学依据。以生态环境信息图谱模型为基础,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取各指标数据;确定指标生态安全标准值;建立了支持向量机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实现研究区生态安全评价,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贵港试验区水稻土退化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港试验区水稻土退化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岩溶洼地水土漏失特征及防治技术试验 ——以广西平果县龙何屯龙烈洼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土漏失概念及科学内涵
        1.2.2 水土漏失机理研究
        1.2.3 水土漏失监测方法探索
        1.2.4 岩溶地区水土漏失防治措施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龙烈洼地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降雨监测
        2.2.2 土壤特征研究
        2.2.3 水样采集与测试
        2.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岩溶洼地水土漏失特征
    3.1 岩溶洼地水土漏失过程
        3.1.1 洼地地表侵蚀过程
        3.1.2 落水洞水土漏失过程
        3.1.3 裂隙水土漏失过程
        3.1.4 水土在地下河运移过程
        3.1.5 土层变薄过程
    3.2 岩溶洼地水土流失特征
        3.2.1 地表水土流失
        3.2.2 地下水土漏失
    3.3 岩溶洼地水土漏失研究
        3.3.1 降雨对落水洞流量动态变化影响
        3.3.2 降雨对落水洞含沙量动态变化影响
        3.3.3 落水洞土壤流失量
        3.3.4 落水洞浊度与含沙量关系
        3.3.5 岩溶洼地土壤侵蚀模数
        3.3.6 妙冠地下河出水口泥沙含量
    3.4 本章小结
4 岩溶洼地水土漏失评价及影响因素
    4.1 研究区降雨统计分析
        4.1.1 降雨规律研究
        4.1.2 降雨侵蚀力研究
    4.2 岩溶洼地土壤理化性质
        4.2.1 岩溶洼地粒径分析
        4.2.2 岩溶洼地土壤剖面有机质分布特征
        4.2.3 岩溶洼地土壤团聚体分布
    4.3 岩溶洼地~(137)Cs分布特征
        4.3.1 岩溶洼地土壤剖面~(137)Cs分布特征
        4.3.2 土壤的~(137)Cs与土壤大团聚体相关性分析
        4.3.3 土壤的~(137)Cs与<2μm黏粒相关性分析
        4.3.4 土壤的~(137)Cs与有机质相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岩溶洼地水土漏失防治技术试验
    5.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地表径流量变化特征
    5.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泥沙流失特征
    5.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径流量与泥沙量相关系分析
    5.4 试验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5.5 洼地其他水土防治技术试验
        5.5.1 生物措施
        5.5.2 工程措施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及科研成果
致谢

(2)桂西南石漠化治理造林树种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石漠化治理研究现状
    2.1 漠化成因及危害研究
    2.2 石漠化治理工程技术研究
    2.3 石漠化治理封山育林技术研究
    2.4 石漠化治理育苗及造林技术研究
    2.5 石漠化治理造林树种选择研究
    2.6 广西石漠化治理研究状况
    2.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3 研究区基本概况
    3.1 桂西南石漠化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概况
        3.1.3 桂西南石漠化地区社会经济状况
    3.2 试验区基本概况
        3.2.1 试验区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概况
        3.2.2 试验区植被及土壤自然概况
        3.2.3 试验区社会经济状况
4 桂西南石漠化治理造林树种保存率
    4.1 试验地概况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计
        4.2.3 试验林营建及管理措施
        4.2.4 试验林造林保存率调查方法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
5 桂西南石漠化治理造林树种生长量
    5.1 试验林基本概况
    5.2 试验林调查及分析方法
        5.2.1 造林树种胸径、树高调查方法
        5.2.2 造林树种单株材积计算方法
        5.2.3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造林树种树高生长量对比分析
        5.3.2 造林树种胸径生长量对比分析
        5.3.3 造林树种材积生长量对比分析
    5.4 小结
6 桂西南石漠化造林树种枯落物的持水特性
    6.1 研究区概况
    6.2 研究方法
        6.2.1 林下枯落物采集与蓄积量测定
        6.2.2 枯落物持水动态的测定
        6.2.3 枯落物持水能力的测定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蓄积量的比较
        6.3.2 不同树种枯落物持水量差异分析
        6.3.3 不同树种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关系分析
        6.3.4 不同树种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关系分析
        6.3.5 不同树种枯落物持水能力的比较
    6.4 小结
7 桂西南石漠化土地类型与造林树种应用
    7.1 石漠化土地类型划分
    7.2 桂西南石漠化土地现状
    7.3 桂西南石漠化的主要特点
    7.4 桂西南石漠化治理造林树种应用策略分析
        7.4.1 轻度石漠化土地
        7.4.2 中度石漠化土地
        7.4.3 重度石漠化土地
        7.4.4 极重度石漠化土地
    7.5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不同树种造林保存率
    8.2 不同造林树种生长量
    8.3 不同树种枯落物持水特性
    8.4 桂西南石漠化治理造林树种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A 课题实施相关图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3)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低碳土地利用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进展
        1.2.2 生态足迹法的研究进展
        1.2.3 低碳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1.2.4 土地利用时空优化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与方法技术
    2.1 相关概念及内涵
        2.1.1 时空生态足迹
        2.1.2 低碳土地利用
    2.2 理论基础
        2.2.1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2.2.2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2.2.3 脱钩理论
        2.2.4 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2.2.5 土地优化配置理论
    2.3 方法及改进
        2.3.1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
        2.3.2 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估算法
        2.3.3 预测优化方法
    2.4 低碳土地利用评价、预测优化集成技术
        2.4.1 低碳土地利用评价
        2.4.2 低碳土地利用时空预测优化
    2.5 本章小结
3 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估算
    3.1 济南市概况
        3.1.1 自然地理
        3.1.2 社会经济
        3.1.3 生态环境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1 空间数据
        3.2.2 非空间数据
    3.3 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3.3.1 土地利用景观要素时空转移变化
        3.3.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3.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变化
    3.4 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分析
        3.4.1 2010 年土地利用净碳排放测算
        3.4.2 2000-2010 土地利用变化直接碳排放测算
        3.4.3 2000-2010 年净碳排放量动态变化分析
        3.4.4 2000-2010 年土地利用碳排放结构分析
        3.4.5 碳排放效应分析
        3.4.6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3.4.7 碳排放预测
    3.5 本章小结
4 济南市生态足迹及低碳土地利用评价
    4.1 时空生态足迹测算
        4.1.1 2010 年生态足迹测算
        4.1.2 2010 年生态足迹空间变化
        4.1.3 2000-2010 年生态足迹动态变化
        4.1.4 2000-2010 年生态足迹社会经济分析
        4.1.5 生态足迹预测
    4.2 低碳土地利用评价
        4.2.1 2010 年低碳土地利用分析
        4.2.2 2010 年低碳土地利用空间分析
        4.2.3 2000-2010 年低碳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4.2.4 2000-2010 年低碳土地利用时空聚类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济南市低碳土地利用时空优化及发展路径
    5.1 低碳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5.1.1 约束条件
        5.1.2 目标函数
        5.1.3 优化方案分析
        5.1.4 优化方案评选
    5.2 低碳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配置
        5.2.1 约束限制图层输入
        5.2.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输入
        5.2.3 土地利用格局驱动因子分析
        5.2.4 空间格局优化
        5.2.5 优化方案验证
    5.3 低碳土地利用发展路径
        5.3.1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生态承载力,增汇减源
        5.3.2 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实现规模效应,增汇减源
        5.3.3 划分生态环境功能区,探索低碳土地利用模式
        5.3.4 引导消费结构,降低生态足迹
        5.3.5 研发低碳土地利用技术
        5.3.6 完善低碳土地利用保障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和研究不足
        6.2.1 创新点
        6.2.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广西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索引
图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 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第2章 农用地集约利用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广西农用地利用概况
    3.1 自然地理条件
    3.2 社会经济状况
    3.3 农用地利用现状
    3.4 小结
第4章 广西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评价单元的确定与划分
    4.3 评价方法
    4.4 评价结果
    4.5 小结
第5章 广西农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分析
    5.1 优势度分析
    5.2 障碍因子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措施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与措施
    6.3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5)GIS和RS支持下的福州市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一章 城市景观格局研究的理论基础
    1 景观与景观格局的基本内容
        1.1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1.2 景观生态学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景观与景观格局的概念
    2 城市景观
        2.1 城市景观格局的研究进展
        2.1.1 景观分类研究
        2.1.2 景观格局的指数研究及尺度研究
        2.1.3 城市景观格局特征及动态变化研究
        2.2 城市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
    3 城市景观格局与城市生态安全相关研究
        3.1 生态安全的含义
        3.2 城市生态安全的基本含义
        3.3 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4 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生态格局研究
        4.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安全影响研究
        4.2 景观生态规划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1 研究区概况
        1.1 自然概况
        1.2 福州市主要生态问题
    2 研究区选取的依据
        2.1 主要数据源
        2.2 遥感数据与非遥感数据
    3 空间数据获取过程
        3.1 遥感图像数据预处理
        3.2 景观的分类处理
        3.3 遥感影像解译
第三章 福州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1 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
    2 景观指数指标的选取
    3 研究区总体景观变化分析
    4 不同景观类型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第四章 福州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及格局优化设计
    1 福州市生态格局空间的特征
        1.1 自然要素空间特征
        1.2 福州城市社会生态要素特征
    2 福州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2.1 生态源区的确定
        2.2 生态廊道
        2.3 生态斑块与生态楔
    3 福州市生态安全控制与调整
        3.1 福州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3.1.1 城市建设用地布局调整
        3.1.2 生态用地的布局与调整
        3.2 福州市景观类型系统模式设计方案
        3.2.1 西北—北—东北部生态防护区景观生态设计
        3.2.2 水域景观及周边生态防护区生态设计
        3.2.3 城市建筑用地景观及周边生态防护区景观生态设计
    4 景观生态安全环境管理对策
        4.1 提高决策和公众的景观生态保护意识
        4.2 优化福州市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型新型产业
        4.3 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
        4.4 加强科学研究与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
        4.5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创新之处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分析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
        1.2.1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
        1.2.2 城市化与城市景观生态学
        1.2.3 城市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与文献综述
    1.3 数据来源与处理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第2章 长沙市城市空间扩张与景观格局演替
    2.1 引言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区域
        2.2.2 遥感影像的解译与景观数据库的建立
        2.2.3 景观格局的表征——景观指数
    2.3 长沙市城市空间格局扩展过程
        2.3.1 市域景观格局演变
        2.3.2 中心城区城市扩张及景观格局演变
    2.4 城市化过程景观格局和景观梯度变化
        2.4.1 梯度带的划分
        2.4.2 样带景观格局指数梯度分析
        2.4.3 圆形样区景观格局指数梯度分析
    2.5 景观粒级变化趋势分析
        2.5.1 景观要素斑块大小变化
        2.5.2 景观要素粒级变化趋势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化过程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区域与方法
        3.2.1 研究区域
        3.2.2 遥感影像的解译与景观分类
        3.2.3 城市景观格局状态的表征
        3.2.4 区域网格化
    3.3 城市化区域景观格局指数变化趋势
        3.3.1 全局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
        3.3.2 网格样本景观格局指数统计特征
    3.4 城市化过程景观格局指数响应规律
        3.4.1 景观异质性指数对城市化过程的响应
        3.4.2 景观异质性指数与其它指数相关分析
    3.5 景观格局指数空间相关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3.6.1 结论
        3.6.2 对区域规划的建议
第4章 城市景观格局分析中的尺度问题
    4.1 引言
    4.2 粒度与幅度对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
        4.2.1 粒度与幅度划分
        4.2.2 PALND_urban指数粒度与幅度效应及其年际变化
        4.2.3 其他景观格局指数的粒度与幅度效应
    4.3 基于小波分析的空间景观格局特征尺度识别
        4.3.1 小波尺度分析理论基础
        4.3.2 分析样线与样区的选择
        4.3.3 基于生态样线的一维小波分解
        4.3.4 不同地物覆盖类型景观格局尺度识别
        4.3.5 小波尺度分析结论的生态学解释
    4.4 基于地统计学的城市景观格局尺度分析
        4.4.1 地统计学在景观尺度分析中的应用
        4.4.2 生态样线地统计学尺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生态廊道识别
    5.1 引言
    5.2 生态廊道识别方法
        5.2.1 生态廊道识别的理论依据
        5.2.2 栅格表面廊道的提取与识别方法
    5.3 模拟景观研究
        5.3.1 生成模拟景观
        5.3.2 不同模拟景观的计算
    5.4 实证研究
        5.4.1 研究区域概况
        5.4.2 建立阻抗表面
        5.4.3 生态廊道宽度确定
        5.4.4 实际廊道的识别与提取
        5.4.5 廊道冗余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连通性的区域景观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
    6.1 引言
    6.2 基于景观安全的生态适宜性分区
        6.2.1 基于累积阻力模型的适宜性分区原理
        6.2.2 源地识别
        6.2.3 阻力表面的建立
        6.2.4 累积阻力表面分析
        6.2.5 分区结果
    6.3 长沙市景观安全格局体系构建
        6.3.1 生态源地重要性评估
        6.3.2 生态廊道识别
        6.3.3 关键生态节点识别及其重要性评价
        6.3.4 景观安全格局体系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的研究课题

(7)广西干旱区类型划分及农村治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农业区划及干旱分区研究
        1.3.2 抗旱减灾对策研究
        1.3.3 启示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广西干旱区类型划分
    3.1 广西气候概况
        3.1.1 气候温暖,热量丰富
        3.1.2 降水丰沛,干湿分明
        3.1.3 灾害频繁,旱灾突出
    3.2 广西干旱成因分析
        3.2.1 广西干旱成因综合分析
        3.2.2 广西2009-2010 年大旱情况和主因分析
    3.3 广西干旱区划分方法
        3.3.1 已有划分方法介绍与方法选取
        3.3.2 划分的指标
    3.4 广西干旱区类型划分
        3.4.1 低丘陵平原干旱区
        3.4.2 丘陵山地旱农区
        3.4.3 大石山旱农区
第4章 广西农村治旱存在的问题
    4.1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凸现工程性缺水严重
        4.1.1 水资源利用率低,控制性工程少,骨干水源工程缺乏
        4.1.2 大量中小型水库普遍年久失修,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4.1.3 已有水利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完善
        4.1.4 基层管理难,管护资金缺乏
    4.2 治旱资金紧缺,投资分散
        4.2.1 相关各部门各行其是
        4.2.2 社会救灾资金安排不及时,物资储备少
        4.2.3 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压力大
    4.3 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落后,治旱能力不强
        4.3.1 水源工程形式单一
        4.3.2 水利化程度低
        4.3.3 农民节水意识差,积极性不高
        4.3.4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不大,治旱意识不足
    4.4 生态环境退化,水源涵养功能减弱
    4.5 特定自然条件约束,局限了传统的水资源利用模式
    4.6 其它问题
        4.6.1 水文水情等资料不足,应急治旱矛盾显现
        4.6.2 预报预测能力亟待提高,责任落实和管理调度有待科学化
第5章 广西农村治旱减灾措施和对策
    5.1 不同类型干旱区农业节水发展模式选取
        5.1.1 低丘陵平原干旱区农业节水发展模式
        5.1.2 丘陵山地旱农区农业节水发展模式
        5.1.3 大石山旱农区农业节水发展模式
    5.2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5.2.1 对重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予以倾斜
        5.2.2 加大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力度
        5.2.3 完善水利配套设施建设
        5.2.4 保障贫困地区水利资金投入
        5.2.5 稳定水利基层队伍
        5.2.6 统筹新农村建设和水利项目建设
    5.3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5.3.1 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
        5.3.2 完善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5.3.3 加大农业科技示范项目的推广力度
    5.4 重视生态公益林保护
    5.5 建立干旱综合应对系统
        5.5.1 干旱综合应对思路转变
        5.5.2 干旱综合应对系统
    5.6 探索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5.6.1 广西岩溶地下河概况
        5.6.2 广西岩溶地下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5.6.3 建议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
    6.1 研究结论
    6.2 后续研究
        6.2.1 研究方式需完善
        6.2.2 研究深度需加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攀枝花钒钛产业园规划中的空间决策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标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城市规划中的空间性问题与模型
        1.3.2 城市规划中的空间分析与空间决策支持
        1.3.3 工业园区规划的研究热点和方法技术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组织
    1.5 技术路线和主要方法
    1.6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第2章 山地资源型城市攀枝花及钒钛产业园概况
    2.1 山地资源型城市及其发展问题分析
        2.1.1 山地资源型城市概念的界定
        2.1.2 山地资源型城市基本特征及其类型划分
        2.1.3 资源型城市及其面临的发展决策问题
    2.2 山地资源型城市——攀枝花概况及其发展问题
        2.2.1 自然地理、地质和地貌
        2.2.2 河流水文与环境气候
        2.2.3 土壤类型与土地利用
        2.2.4 社会经济概况
        2.2.5 攀枝花市发展问题分析
    2.3 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概况及其发展规划
        2.3.1 园区区位
        2.3.2 园区经济及企业发展
        2.3.3 钒钛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现状
第3章 山地环境下钒钛产业园的EIP 空间规划
    3.1 生态工业园(EIP)概述
        3.1.1 EIP 的特征
        3.1.2 国内外EIP 建设情况
        3.1.3 国内外EIP 规划研究现状
    3.2 山地环境下EIP 空间规划方法
        3.2.1 一般EIP 空间规划原则
        3.2.2 山地环境下EIP 空间布局的特殊要求
        3.2.3 山地环境下立体网络式EIP 规划方法
    3.3 攀枝花钒钛产业园EIP 空间规划
        3.3.1 园区规划和建设现状
        3.3.2 空间三维EIP 规划决策分析:优化和重构
    3.4 对钒钛产业园EIP 空间规划的决策建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生态承载力与钒钛产业园环境决策评价
    4.1 攀枝花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4.1.1 测算方法
        4.1.2 生态承载力动态评价
        4.1.3 生态承载力分区静态评价
    4.2 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环境质量评价
        4.2.1 水环境质量
        4.2.2 大气环境质量
        4.2.3 声环境质量
        4.2.4 土壤环境质量
        4.2.5 其他污染源
    4.3 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环境质量预测与决策分析
        4.3.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预测
        4.3.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预测
        4.3.3 声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
    4.4 园区生态建设和保护对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攀枝花及钒钛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决策分析
    5.1 攀枝花钒钛产业集群类型及发展决策问题
        5.1.1 产业集聚理论模型及其空间效应
        5.1.2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分类
        5.1.3 攀枝花市产业集群特征及规划问题
    5.2 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模型比较
        5.2.1 工业区位模型
        5.2.2 “集聚-扩散”模型
        5.2.3 增长极模型
        5.2.4 产业集群空间模型的综合比较
    5.3 基于增长极理论的攀枝花区域发展空间决策评价
        5.3.1 攀枝花钒钛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条件综合评价
        5.3.2 基于“引力模型”的区域增长极评价
        5.3.3 基于“衰减因子”的经济辐射半径分析
    5.4 攀枝花及钒钛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决策讨论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

(9)郑州市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城市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2.2 国内城市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2.2.1 城市景观生态研究内容进展
        2.2.2 城市景观生态研究存在不足
        2.2.3 城市景观生态今后发展趋势
3 城市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1.1 景观和景观生态学
        3.1.2 城市景观与城市景观生态
        3.1.3 城市景观格局与过程
        3.1.4 景观生态规划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
    3.2 景观生态学理论基础
        3.2.1 时空尺度理论
        3.2.2 空间异质性理论
        3.2.3 等级理论
        3.2.4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3.2.5 景观连接度和渗透理论
        3.2.6 耗散结构和自组织理论
    3.3 景观生态规划理论
4 研究区概况
    4.1 自然地理条件
    4.2 社会经济概况
5 研究方法
    5.1 数据来源与数据预处理
    5.2 景观分类系统建立
    5.3 遥感解译标志建立
    5.4 遥感影像解译分类
    5.5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与计算
        5.5.1 斑块特征指数
        5.5.2 景观镶嵌体特征指数
6 结果分析
    6.1 郑州市景观镶嵌体动态变化
        6.1.1 城市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6.1.2 城市景观格局变化
        6.1.3 城市景观NDVI 变化
        6.1.4 城市景观空间梯度变化
    6.2 郑州市景观斑块动态变化分析
        6.2.1 景观斑块质心变化
        6.2.2 景观斑块形状变化
        6.2.3 景观斑块破碎度变化
        6.2.4 景观斑块密度变化
    6.3 郑州市城市建设用地空间结构动态变化
        6.3.1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速度分析
        6.3.2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分析
        6.3.3 城市建设用地空间结构分析
        6.3.4 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7 郑州市城市景观生态优化探讨
    7.1 郑州市城市景观生态存在问题
    7.2 郑州市城市景观生态优化原则
        7.2.1 自然优先原则
        7.2.2 以人为本原则
        7.2.3 多样性原则
        7.2.4 整体性原则
        7.2.5 地方特色原则
        7.2.6 可持续性原则
    7.3 郑州市城市景观生态优化对策
        7.3.1 城市建筑景观优化
        7.3.2 城市绿地空间优化
        7.3.3 生态敏感区优化
8 结语
    8.1 结论
    8.2 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10)秦皇岛市生态环境信息图谱模型及生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
        1.3.3 论文的组织结构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1 生态安全的理论和方法
        2.1.1 生态安全概念
        2.1.2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2.1.3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2.1.4 生态安全研究存在的问题
    2.2 地学信息图谱概述
        2.2.1 地学信息图谱的研究背景
        2.2.2 地学信息图谱的研究进展
        2.2.3 地学信息图谱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3 LUCC理论概述
        2.3.1 LUCC的内涵
        2.3.2 LUCC的研究理论
        2.3.3 LUCC的研究技术及方法
        2.3.4 LUCC研究进展
    2.4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
        2.4.1 景观的概念
        2.4.2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2.4.3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2.4.4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2.5 土壤侵蚀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2.5.1 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
        2.5.2 土壤侵蚀研究概况
第三章 秦皇岛市生态环境概况与图谱单元的建立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生态系统特征
        3.2.1 特有性
        3.2.2 多样性
    3.3 秦皇岛市生态环境信息图谱单元的建立
        3.3.1 栅格信息图谱单元
        3.3.2 矢量信息图谱单元
        3.3.3 研究区信息图谱单元的确定
        3.3.4 综合信息图谱单元-小流域的划分技术
    小结
第四章 秦皇岛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预测研究
    4.1 秦皇岛市土地利用图谱的提取
        4.1.1 主要数据源和技术平台
        4.1.2 数据的预处理
        4.1.3 遥感数据的解译
        4.1.4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方法
    4.2 秦皇岛市土地利用图谱动态变化分析
        4.2.1 区域土地利用的类型图谱模型
        4.2.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模型
    4.3 秦皇岛市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子分析及预测图谱模型
        4.3.1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4.3.2 回归分析结果
    4.4 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图谱模型
        4.4.1 CA—Markov模型原理
        4.4.2 Logistic-CA-Markov模拟步骤
        4.4.3 预测结果分析
    小结
第五章 秦皇岛市景观变化动态分析
    5.1 景观格局分析指标体系
        5.1.1 景观生态类型信息图谱
        5.1.2 景观生态格局图谱模型
        5.1.3 景观格局分析软件
    5.2 秦皇岛市景观图谱动态分析
        5.2.1 景观水平的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5.2.2 类型水平的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小结
第六章 秦皇岛市土壤侵蚀研究
    6.1 秦皇岛市土壤侵蚀概况
    6.2 土壤侵蚀的形成因素分析
    6.3 USLE图谱模型因子集的确定
        6.3.1 技术路线和方法
        6.3.2 R因子图谱
        6.3.3 K因子图谱
        6.3.4 地形系数LS因子图谱
        6.3.5 C因子图谱
        6.3.6 P因子图谱
    6.4 秦皇岛市土壤侵蚀图谱模型的计算
    6.5 秦皇岛市土壤侵蚀分析
        6.5.1 区域土壤侵蚀分析
        6.5.2 地类土壤侵蚀分析
        6.5.3 小流域土壤侵蚀分析
    小结
第七章 秦皇岛市生态安全研究
    7.1 区域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
        7.1.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7.1.2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2 生态安全指标的提取
        7.2.1 小流域生态安全景观指标体系的提取
        7.2.2 其他指标的提取
    7.3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和评价等级的确定
        7.3.1 区域生态安全的评价等级的确定
        7.3.2 生态安全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7.4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7.4.1 向量支持机的理论基础
        7.4.2 基于SVM的生态安全评价
    7.5 区域生态安全防治与对策
        7.5.1 秦皇岛市水土保持对策
        7.5.2 重点保护天然林
        7.5.3 湿地保护对策
    小结
结论和建议
    结论
    建议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主要学术成果
摘要
ABSTRACT
致谢

四、贵港试验区水稻土退化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岩溶洼地水土漏失特征及防治技术试验 ——以广西平果县龙何屯龙烈洼地为例[D]. 周永华.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2]桂西南石漠化治理造林树种选择研究[D]. 侯远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02)
  • [3]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低碳土地利用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D]. 刘金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
  • [4]广西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 陆柳霖. 广西师范学院, 2012(09)
  • [5]GIS和RS支持下的福州市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研究[D]. 阎磊.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2)
  • [6]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分析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D]. 蔡青. 湖南大学, 2012(05)
  • [7]广西干旱区类型划分及农村治旱对策研究[D]. 余婷. 广西师范学院, 2011(10)
  • [8]攀枝花钒钛产业园规划中的空间决策支持研究[D]. 卢海滨.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2)
  • [9]郑州市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优化研究[D]. 王安周. 河南大学, 2008(09)
  • [10]秦皇岛市生态环境信息图谱模型及生态安全研究[D]. 田静毅. 吉林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贵港试验区水稻土退化原因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