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农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

理顺农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

一、理顺农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尹利民[1](2022)在《中国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与治理体系塑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党和国家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发生了系统性和结构性的变革,继而推动了中国乡村治理的领导与运行方式、治理体制与机制等方面的结构性转换。这种结构性的转换,一方面重构了中国乡村的治理体系,但另一方面却带来了党领导方式的统领与分工、"一肩挑"法律法规的割裂与衔接以及基层组织的"政经"分开与合一等新问题和新挑战。为此,需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加快法律法规的衔接以及推动"政经分开"来推进中国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塑造,进而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夏琪,王卓[2](2021)在《国家在场与村民自治:扶贫第一书记制度的实践逻辑》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运用个案研究法和过程一事件法,选取江西省赣村作为田野调查点,以扶贫第一书记政策分析国家力量与村民自治的互动关系,探索乡村治理模式。研究发现,第一书记肩负政治任务,携带大量的国家资源,以国家身份嵌入乡村场域,形塑乡村结构和发展秩序。总体来看,村庄治理主体实现了再造,作为治理载体的自组织被培育,村庄的治理形态由一元治理到协同共治,村民自治的功能得以重构。第一书记以行政力量嵌入乡村社会,是国家以"外力"推动乡村社会内部问题解决的一种积极探索。

郭嘉儒[3](2021)在《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的困境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实施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制度有利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进乡村振兴。这一制度在实施中面临着一些困境:权力相对集中、工作任务重、政策宣传不到位、候选人标准高等。要因地制宜实施"一肩挑"制度,完善内外部权力监督体系,拓宽选人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高飞[4](2021)在《城乡融合进程中“三元化社区”治理困境及其解释——以珠三角龙腾区为观察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元化社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普遍的基层存在样态,面临严重的转型难题,显然不符合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既有研究认为,社区具有较强资源支配能力是突破治理困境的重要出路。然而,现实证明满足这一条件的社区并未如愿以偿。这与其人口规模扩张、组织内卷化以及对村委型治理架构的习惯性依存关联。以历史制度主义为视角,通过长期参与式观察研究方法,对珠三角龙腾区"三元化社区"这一复杂社会治理情境进行分析,认为"三元化社区"虽然在行政建制上完成了村改居制度变革,进入城市社区治理序列,但其内核仍然延续着村委型混合治理惯性,具体表现为:服务对象仍然是社员股东;治理属性仍然是三位一体;组织结构仍然是重重封闭。上述结论启示我们,突破"三元化社区"治理困境,需要实现理念和实践上的两方面转变。一方面需要将城、乡摆在同一位置,不再以"同化""吸收"等话语来进行叙事;另一方面关注点从社区外部的地域空间转换到内部的组织与群体关系,摆脱村委型治理状态。

胡肖华,陈潮辉[5](2021)在《基层党组织统率下的政经分离:乡村治理体制现代化改革的必由之路》文中认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我国乡村政社分设治理体制改革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然而,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性,当下乡镇一级实现了政社分立,村组一级并未彻底实现政社分立,后者转而形成了"政经合一"的管制性乡村治理体制——村委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农村经济组织"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管制模式。如此导致治理组织之间,特别是村委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互相激扰,不能在各自的封闭系统内根据自身的原初设定实现各自的功能优势,甚至还存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彼此充减的负效应。在社会系统功能分化的背景下,唯有不断推进乡村政经分离治理体制改革,重构以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的农村基层治理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方能更好地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一核二元"善治格局的形成,进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现代化转型。

叶敏,娄芹芹[6](2021)在《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实施机制与制度效应》文中指出全面推进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是一项重大的农村基层治理制度变革。在梳理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研究脉络和政策演进的基础上,结合各地政策经验分析了"一肩挑"制度的差异化实施机制。从政治领导能力、组织团结能力、村级治理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四个维度分析了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制度效应。全面推进村级负责人"一肩挑"制度有助于增强党对农村社会的政治领导能力,而能否增强组织团结能力、村级治理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则存在不确定性因素。

辛凯[7](2021)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研究》文中提出

王佳楠[8](2021)在《多元化主体参与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以吉林省梨树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肖利华[9](2021)在《“党建+N”:农村多元治理主体整合机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崔文娅[10](2021)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乡村治理结构转型研究》文中指出

二、理顺农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理顺农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与治理体系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中国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
    (一)以“一元主导”为特征的党全面领导加强
    (二)以“三治”为框架的治理体系拓展
    (三)以“合作共治”为核心的治理机制构建
二、当前中国乡村治理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
    (一)党全面领导方式的统领与分工问题
        第一,政治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相互嵌入问题。
        第二,党的基层组织功能发挥问题。
    (二)“一肩挑”法律法规的割裂与衔接问题
    (三)基层组织中“政经合一”与“政经分开”的问题
三、中国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塑造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全面领导方式,平衡党的“统领”与“分工”关系
    (二)推进乡村治理的法治化,强化“一肩挑”的法律和政策的有效衔接
    (三)进一步完备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基层组织的“政经分开”
        第一,厘清农村基层组织的职能关系,有序推进职能分工。
        第二,加快推进中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要素市场。
结 语

(3)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的困境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的价值意蕴
    (一)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
    (二)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效能
    (三)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面临的困境
    (一)权力相对集中,监督难度增大
        1. 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客观上形成了权力相对集中的局面。
        2. 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监督的难度。
    (二)工作任务重,新挑战增多
    (三)政策宣传不到位,影响政策落实
    (四)候选人标准高,选人难
        1. 农村优秀人才严重缺乏。
        2.“一肩挑”村党组织书记选拔门槛设置较高。
        3. 矛盾集中的村选人困难。
三、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的对策
    (一)加强监督,完善内外部权力监督体系
        1. 强化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
        2. 建立外部的监督保障机制。
    (二)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制定适当的选拔标准
        1. 拓宽选人用人渠道。
        2. 制定适当的选拔标准。
    (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升群众满意度

(4)城乡融合进程中“三元化社区”治理困境及其解释——以珠三角龙腾区为观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问题
二、理论背景与解释框架
    (一)制度变迁的限制
    (二)制度依赖激发组织内卷
    (三)案例介绍
三、人民公社的制度遗产与村委型治理并存
四、组织内卷效应下社区的三重封闭机制
五、城乡中国之建构:新型城乡关系是当下基层治理的基本底色

(5)基层党组织统率下的政经分离:乡村治理体制现代化改革的必由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乡村治理体制改革的历史变迁与现状呈现
    (一)乡村政社分设治理体制改革的历史及其不彻底性
        1.乡村政社分设治理体制改革的历史
        2.乡村政社分设治理体制改革的不彻底性
    (二)乡村政社分设治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及其成因
        1.乡村政社分设治理体制改革的问题
        2.乡村政经合一管制体制的成因分析
二、乡村治理体制改革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
    (一)乡村治理体制改革的理论逻辑
        1.政经分离是宪法的制度性安排
        2.政经分离是社会系统功能分化的要求
    (二)乡村治理体制改革的现实逻辑
        1.政经分离促进乡村治理体制向现代化转型
        2.政经分离促进乡村振兴
三、乡村治理体制“一核二元”善治格局的形塑
    (一)基层党组织统率下“一核”乡村治理体制的塑造
        1.村党支部权力的来源
        2.村党支部领导核心的锚定
    (二)治理体系现代化下“二元”乡村善治格局的形成
结 语

(6)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实施机制与制度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研究综述
    (一)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制度的学理解释
    (二)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制度的实现路径
    (三)推进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制度的利弊
二、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政策演进
    (一)2002年之前:地方探索阶段
    (二)2002—2017年:政策倡导阶段
    (三)2017年至今:全面推行阶段
三、推进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实施机制
    (一)“一肩挑”干部的选用机制
    (二)对落选人员的安置机制
    (三)对“一肩挑”干部的激励监督机制
四、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制度效应
    (一)政治领导能力:“一肩挑”会强化党对农村社会的领导力吗?
    (二)组织团结能力:“一肩挑”会提升村级组织的内部凝聚力吗?
    (三)村级治理能力:“一肩挑”会增强村级组织的治理能力吗?
    (四)社会动员能力:“一肩挑”会更加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吗?
五、结语

四、理顺农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与治理体系塑造[J]. 尹利民. 甘肃社会科学, 2022(01)
  • [2]国家在场与村民自治:扶贫第一书记制度的实践逻辑[J]. 夏琪,王卓. 西部发展研究, 2021(01)
  • [3]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的困境与对策[J]. 郭嘉儒. 党政干部学刊, 2021(09)
  • [4]城乡融合进程中“三元化社区”治理困境及其解释——以珠三角龙腾区为观察对象[J]. 高飞. 河南社会科学, 2021(09)
  • [5]基层党组织统率下的政经分离:乡村治理体制现代化改革的必由之路[J]. 胡肖华,陈潮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4)
  • [6]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实施机制与制度效应[J]. 叶敏,娄芹芹. 地方治理研究, 2021(03)
  • [7]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变迁研究[D]. 辛凯.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8]多元化主体参与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以吉林省梨树县为例[D]. 王佳楠. 吉林师范大学, 2021
  • [9]“党建+N”:农村多元治理主体整合机制优化研究[D]. 肖利华. 广西大学, 2021
  • [10]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乡村治理结构转型研究[D]. 崔文娅.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  

理顺农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