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大学氛围”的探讨与构建

校园“大学氛围”的探讨与构建

一、院区“大学氛围”的探讨与营造(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瑶[1](2021)在《基于使用后评估的口腔专科医院医疗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近二十年来,医院建筑的建设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以期改善我国长期以来医疗匮乏的状况,但是大量医院的建设依然未缓解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继而国家推出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实现从全科到专业化的医疗过程。口腔专科医院开始迅速发展,其医疗水平医疗环境也慢慢受到社会关注。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口腔医院的建设标准,口腔医院的建设都以综合医院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忽视了口腔医疗空间与综合医院的差别以及使用者实际需求和心理感受,使得口腔医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运用使用后评估的评价方法,对口腔医院医疗空间进行研究,以期改善口腔医院现状。本论文以我国口腔专科医院医疗空间为研究对象,同时引入使用后评估(POE)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进行资料研究、国内口腔医院实例调研与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归纳口腔医院医疗空间调研情况,构建满意度评价表与层次分析模型。以使用者感受和使用效率角度出发,展开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以及呼市口腔医院的综合评价。首先对口腔医院使用者进行满意度评价,通过数理计算,获得评价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检验与多维度对比。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比值,明确设计侧重点。最后以使用者的行为心理需求开展问卷调研,了解使用者对医疗空间使用时的真实需求,将满意度评价结果、层级分析结果与问卷结果统计分析,整合归纳得出口腔医院医疗空间在建筑功能布局、交通流线组织、建筑安全与空间环境舒适性几个方面的设计要点与核心问题,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合理的口腔医院医疗空间设计策略,并将理论化的设计策略进行实践转化,对呼和浩特市口腔医院医疗空间进行优化设计。本论文以上研究是对口腔专科医院医疗空间设计研究理论的补充,也是对使用后评估在医疗建筑领域的扩展。以期通过研究改善口腔医院医疗环境,提高医院综合效率,并为后期口腔医院的设计提供基础资料与设计建议,推动口腔医院医疗空间的发展更加专业化。

万博文[2](2021)在《西安城市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十八大始终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发展、创新城市的建设,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中,众创空间作为城市创新空间的代表,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了城市创新发展的关键一环。西安作为国内科教资源的高地之一,创新基础好、众创空间发展火热。研究西安城市众创空间的布局,能够为促进西安创新发展和创新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支撑。而近年来,随着区位布局理论、地点理论等城乡规划学、人文地理学经典理论的发展,“微区位”的概念和相关研究正成为当下的前沿热点之一。将众创空间和微区位的概念结合,探讨众创空间的微区位布局特征,既可为相关理论发展提供支持,亦可从规划的视角为城市众创空间发展提供指导。本文以西安城市众创空间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开源数据获取法、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法、实地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按照“研究体系构建——众创空间总体分布的区位特征——典型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众创空间微区位动力机制与组织模式研究——规划视角下众创空间优化提升策略”的逻辑思路,对西安众创空间布局的微区位特征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在城市“社会—行为—文化—经济”空间视角下,构建了包括发展基础、社会区域、地点感知、行为文化四大维度的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进而延伸出由13个二级维度和三十余项具体指标组成的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框架。(2)从发展情况、总体特征、不同类型特征、总体布局的区位关系等层面,梳理西安众创空间总体分布的区位特征:总体布局呈“整体分散,区域集聚,南密北疏”的特点,其空间聚类特征呈较为显着的集聚状态,能够较好的与城市发展结构相适应,与其所在地区的科创氛围、政策力度、技术资源等存在较强的联系。(3)众创空间集聚区的发展基础和社会区域两项指标要明显优于独立众创空间,但各处众创空间都有其相应的区位优势资源。而结合各众创空间微区位现状和主观认知得分反馈,亦能够发现各处众创空间的优劣势所在,也体现出了微区位布局特征和认知存在因人而异、因“空间”而异的特点。(4)对西安众创空间微区位特征进行深度提炼,总结其“临近性、融合性、依赖性”、“圈层式、组团式、分散式”、“临近情况、空间区位、空间布局模式”等一些模式化、类型化的特征内容。并提炼出了以发展基础维度为众创空间产生的核心驱动力,以社会区域维度为众创空间发展的强劲支持力,以地点感知和行为文化两个维度共同构成众创空间激活的吸引力的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动力机制系统,进而演绎出由众创核心驱动圈、众创设施配套圈、众创环境服务圈三个圈层构成的“城市众创发展圈”的理想微区位组织模式。(5)在规划的视角下,西安众创空间优化提升策略主要有:注重在大关中层面遵循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打造区域众创联盟,在大西安层面抓住城市战略目标的引导,发展文化、创新、产业的各项抓手;在总体空间维度上建立创新空间体系,在资源维度上注重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的整合,在管理维度上深化编制专项规划,强化空间联系;注重优化调整土地利用布局模式,增强众创空间与各类用地的功能连接;注重明确街区人群画像和发展定位,合理组织横向、竖向空间功能;在布局选址上结合自身优势融入区域产业发展,依托资源特色促进众创空间营造;在服务设施上注重总体配套与各类型配套相结合;在空间环境上注重提升可视性和可进入性、提升环境氛围增强互动体验、丰富街区形象展示活力氛围。

汝文欣[3](2021)在《人性化视角下的医院建筑“医疗街”设计优化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建筑在提供疾病治疗和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向创造家庭化、生活化、绿色生态的医院环境转变。近些年,医院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医疗功能和专业化程度逐渐增加,医院建筑设计中出现了“医疗街”模式,医疗街成为适应医院功能要求的重要空间,与人们的看病就医息息相关。如何更好地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及行为、营造人性化的医疗街,成为医疗街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合肥市典型性医疗街为研究样本,旨在探究人性化视角下医疗街的设计优化策略。首先,通过对医疗街的相关文献、相关案例进行研究,了解医疗街的发展过程、组织要素和空间环境,并对样本医疗街进行实地考察,梳理其空间环境的现状条件。其次,对医疗街使用者需求及行为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对样本医疗街使用者进行行为观察以及需求的问卷调查,归纳医疗街人群需求及行为的环境影响要素。再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和陪同人员对医疗街人性化设计的满意度评价,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到影响使用者满意度的主要因子,并计算各级因子的权重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公共因子和最终评价目标的满意度值。接着,运用四分图分析法将各因子的重要性与满意度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医疗街人性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从高效性、氛围性、物理性、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六个方面提出设计优化策略。最后,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为例,对该医院医疗街存在的问题进行设计优化。本研究对医疗街、人群需求及行为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对创造健康化、家庭化的医疗街空间环境具有现实意义。

李思宏[4](2020)在《哈尔滨市清颐田园式养老院景观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据全国老龄办2019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超过2.5亿人,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在此背景下中国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也日益凸显。当前,中国很多养老机构在空间设计方面还较为落后,由于大部分机构在设计之初只是仅仅为了考虑老年人的食宿和一些简单的安全问题,而对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缺乏研究,因此在养老院的整体建筑设计上,建筑细节设计上并没有结合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进行优化,也极大的影响了老年人在养老院中的生活体验。而近年来随着田园式养老模式的普及,社会各界开始结合养老院建筑设计的规范、服务规范、结合田园式养老的特点研究专业性养老院的设计实践,提供一处能够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陶冶情操、放松心情、接触自然的静谧、舒适的养老场所。田园式养老是近年来针对老年人养老问题日益退出提出的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目前在很多城市中都已经开始了试点,通过田园式养老模式,老年人能够有事可做、同时可以通过劳作、农耕活动锻炼身体、减缓身体的退化。同时,对一些高龄老年人来说也可以达到接近自然、享受生活、放松心情的效果,因此田园式养老院设计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即在此背景下展开研究,结合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研法、案例实践法等针对田园式养老的内容、特点、田园式养老院设计的原则等进行分析,并最终完成本文的清颐田园式养老院的整体规划、景观设计、节点设计等内容。本文的研究有以下结论:(1)本文结合田园式养老院的调查、设计原则、相关理论等,针对清颐养老院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在养老院分区规划层面设计了花园景观区、入口办公区、自由养殖区、中心水景区、中心广场休闲区、医疗保障区、自由种植区、室外娱乐区、居住区、健身区等;(2)在道路规划方面路网分为2级,1级路网6米,是行车道以及消防通道,2级路网为人行步道宽2米,分布在院区内的各活动区域;(3)在景观方面设计了广场景观、水体景观、植物景观等等,营造了丰富的院内景色;(4)在专项设计层面结合田园式养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设计了相应的专项设计,包括植物专项设计、照明专项设计、小品设施专项设计、铺装专项设计等,在铺装专项设计之中考虑到了无障碍设计、人性化设计等,保障了老年人的安全通行,并最终实现了清颐田园式养老院的整体设计方案。

胡二平[5](2020)在《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设计研究 ——以郑州和开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人口正步入老龄化阶段,预计至2050年,老年人口将猛增至19.6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1%。近年来,我国老龄化形势愈发严重,半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逐年上升,居住与照料问题更为突出。老年人需要能提供专业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的养老机构来解决居住和照料问题。政府部门以及国家卫健委组织为解决这一现象颁布多项政策,倡导医养结合类型养老机构的发展和创新,规范行业标准,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当前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我国养老设施设计和养老服务体系还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如何设计出多元化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也是建筑师们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重要课题。当前研究主要分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类型讨论、医疗方面的功能配置与组织流线、老年康复景观设计等。但是,针对医养环境现状、医养结合的深度、以及老年人对医养环境的需求研究比较欠缺。“医养结合”模式下的养老建筑发展需要数据支撑,要将需求和设计策略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需要结合老年人的特点,收集有关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数据,分析当前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环境是否满足老年人需求,有针对性的优化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医疗与康养环境。本文以文献回顾为基础,将国内外关于医和养结合的相关政策和环境设计研究成果做了归纳总结,结合我国当前医养结合的模式,以及医疗和康养方面的主要关注点,提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评估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证案例调研中。本研究调研了郑州和开封两个城市共五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研收集数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地分析老人对环境的使用感受和认知评价等,分别从“医”与“养”两个角度展开对机构环境现状和使用满意度的调研。主要调研内容包括:a.机构基本信息,例如机构建设时间和规模等;b.医疗服务现状,例如医疗空间配置、医养结合深度、医疗服务未满足度;c.康养服务现状,例如居住空间现状、活动空间现状、采光满意度、安静满意度、私密满意度等。根据实证调研,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郑州和开封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现状和使用满意度。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状环境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建筑环境优化策略。本文使用循证设计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了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评估方法,以郑州和开封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为例,提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建筑环境优化策略,对未来养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林瑞雪[6](2020)在《基于疗愈环境理念的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疗愈环境是一处可以对空间使用者产生正向影响且唤起身体自我疗愈的场所。本文是基于疗愈环境理念下的儿童医疗空间艺术化设计研究,尝试将疗愈环境与儿童医疗空间艺术化设计结合。在儿童医疗空间中融入疗愈属性,将空间艺术化设计作为呈现手段,不仅能够美化就医环境,还可以缓解儿童的心理压力、促进生理上的疾病愈合,形成一个可以提升儿童生理、心理、精神健康的环境。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法总结出目前国内儿童医院艺术化设计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外儿童医院优秀获奖设计案例,归纳得出儿童医院在国际上的设计趋势;通过问卷法,得到了儿童对于医疗空间的艺术形式偏好情况。根据研究所得,本文尝试性地提出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需具备叙事性的空间结构、包容性的空间功能、自然相关的空间主题、多感官的空间体验、互动为主的艺术形式、源于自然的艺术品、儿童参与艺术品设计的设计策略。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特需门诊作为设计实践,并对所提出的设计策略进行验证。

于江珊[7](2020)在《罗汉松园植物造景研究与评价 ——以南宁园博园罗汉松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植物专类园既是保存植物种质资源的基因库,又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途径,还是专科、专属和专类植物研究与展示的重要基地。随着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植物专类园也逐步呈现主题多元化的趋势,目前我国已经兴建了许多如梅花、牡丹、杜鹃、桂花等观赏植物专类园,但以罗汉松为主题的植物专类园还比较罕见,相应的研究也较少。南宁园博会罗汉松园是一个集罗汉松植物品种保护、园艺展示、科学研究以及科普教育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罗汉松专类园,本研究以其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分析园内罗汉松主题景观与植物群落,并对植物景观美景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之上探究影响其美景度的景观要素,从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归纳总结出罗汉松专类园在植物造景时应从规划设计、植物生态习性、游憩需求及审美需求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为我国日后进行罗汉松专类园建设时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对罗汉松园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罗汉松主题景观造景分析:园内景观依据其特色分为六个景观分区,罗汉松植于除次生林带之外的五个景观区域,园中共有罗汉松35种,共计343棵;罗汉松在不同景观分区的配置形式包括孤植、对植、丛植、列植、散植、盆景栽植多种类型;在造景形式上,结合不同的园林要素如山石、建筑、水体、园路、绿化以及主题工艺构成不同的景观类型;运用了欲扬先抑、虚实结合、步移景异、巧借自然的造景手法。(2)植物群落景观调查分析:通过总体普查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调查,共记录园内观赏植物68种,隶53科62属;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种类比为1.1:1.3:1,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种类比为12.6:1;植物群落空间以半开敞式为主;乔木、灌木、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平均值为4.267。(3)景观评价研究:研究采用SBE美景度评价法对园内植物景观进行景观质量评价,并结合SD语义分析法对其各景观因子进一步量化,利用SPSS 24.0软件对美景度及各评价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的评价群体具有较为一致的审美取向。模型显示色彩美、天际线、层次感与和谐度是影响罗汉松植物景观美景度的主要因子,这四个方面应该是今后罗汉松专类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中首要考虑的方向。

李美慧[8](2020)在《北京协和医院各历史阶段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位于北京东单的北京协和医院创建于1917年,建成于1921年。历经百年风雨,建成至今仍担负着医疗及教学功能,其中院区的老楼部分于2006年被评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协和医院的前身即协和医学院,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成立的最重要的医学院项目,医院建设全程以当时的高标准进行。建成后的北京协和医院为中国的西医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医学发展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在中国医疗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搜集和整理老协和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并对当代协和医院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以及对协和医院相关人物进行采访,对不同时期的协和医院建筑进行纵向对比,并进行梳理和评价。通过对北京若干具有文物保护单位的医院进行调研,与协和医院进行横向对比。通过纵横两向对比,提出协和医院的未来发展建议性策略。论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归纳介绍,并对论文中涉及的协和医学堂、协和医学院及当代协和医院等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通过史料研究,对协和医学院时期的医院建筑进行了梳理归纳与评价。第三章通过现场调研,对当代协和医院建筑进行评价研究。第四章从总体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建筑形态与整体环境塑造、建筑环境塑造等几个方面,将以上各历史阶段的医疗建筑设计进行纵向对比。第五章选取北京若干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及具有文物保护单位的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的建筑发展使用状况进行横向对比。第六章通过根据北京协和医院往期建设经验,结合其他历史型医院的建设得与失,给出北京协和医院未来在总体规划、功能整合、疗愈环境、建筑风貌延续及人性化方面的相关建议。北京协和医院是中国医院建设史上杰作,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医院发展提供了实际案例。在百年的使用与变迁过程中,在一代代协和医院的改扩建中,在新老建筑的融合发展中,有着种种优秀的建筑处理手法,同时也暴露出种种的设计弊端。笔者在充分研究协和医院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将协和医院中的利与弊进行归纳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对协和医院甚至对同类型历史型医院的未来发展提供启发与参考作用。

罗曦[9](2020)在《当代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中心手术部作为综合医院发展与建设的重中之重,其设计过程集多专业于一体,极具复杂性、综合性与发展性。我国手术部建设起步较晚且基础薄弱,现阶段仍然存在大量设计问题,而我国关于中心手术部的建筑设计的系统研究仍然较少,尤其是对现状问题及满足时代需求的设计策略的研究甚少。如何设计建设一个高标准的中心手术部已是医院管理者与设计师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当代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通过对中心手术部的发展概况、基本设计要素、功能流程与空间组织进行系统分析,最终提出当代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设计策略。手术室的概念源于国外,由早期简易型、分散型、集中型、层流洁净型发展至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相比较而言,我国手术部建设起步较晚且基础薄弱。本文选取国内5家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进行调研、问卷与访谈,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调研医院为代表的我国当代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的现状问题与不足,包括功能用房配置前瞻性不足、医护人员流线组织欠妥、手术部与相关部门联系不便、舒适性较差、灵活性较低、改扩建需求与现有空间的矛盾、数字化水平较低、传统设计及建设过程不科学,由此提出全面协同、安全经济、医疗高效、可持续性、健康舒适的设计原则。基于国内外实际案例及设计指引等理论研究,对中心手术部的基本功能组成、空间规模、用房分级、手术室及必备辅助用房的基本设计要素展开系统分析,并对中心手术部科学高效的院区总体规划、基本流线构成、功能流程关系、空间组织方式进行归纳与探讨。最后,结合国内外的优秀案例分析,提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中心手术部设计策略:关注多维介入的互动式设计、关注健康舒适的人性化设计、关注可持续性的弹性化设计及关注医疗高效的智慧型手术部设计。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未来从事手术室部建设的医院管理者与设计工作者提供一定指导,并促进相关设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周睿杰[10](2020)在《基于循证设计的儿童医院康复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儿童医院作为儿童身心康复的首要场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儿童发病率上升等社会背景,儿童医院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凸显。康复景观具有促进人体身心康复的效果,而循证设计作为方法论,可以为其提供理论指导。针对这一课题,本文以儿童医院康复景观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探讨。研究前期,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循证设计理论及康复景观领域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基于前期研究内容对循证设计理论展开研究,采用对比分析法,将循证设计与传统设计方法进行比较,了解差异性。采取案例分析法,分析其指导儿童医院景观设计的可行性。接着,对儿童医院的定义、院内使用者特征、康复景观概念、相关基础理论、作用机理与特定疗法展开论述。然后对儿童医院景观规划与自然要素展开探讨,分析研究对象的诸项设计要点。经过分析,得出如下成果:(1)从宏观角度上提出循环模型概念,并对模型运用在儿童医院康复景观设计中的适应性进行解析。(2)从中观角度阐述循环模型不同环节的实践流程,并分析模块库建立的思路和实践方法。(3)以循环模型为基本框架,从微观角度展开探讨,采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对相关证据进行整理,并遵循证据提出设计优化策略。(4)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开展实证环节,进行实地调研及设计实践,并提出设计解决方案。经研究发现,目前儿童医院景观环境包含缺乏绿化、缺乏户外活动空间、缺乏康复景观功能等问题。儿童医院景观品质的提升,不仅需要研究者们的推广,还需相关从业者给予足够的关注。若将医院景观打造成康复景观环境,可为儿童医院使用者们带来一定的身心康复效果。而循证设计作为“舶来品”,因环境不同虽存在一定局限,但可以借鉴其核心思想,试着对其改进优化,用于探索更佳的儿童医院康复景观设计模式。

二、院区“大学氛围”的探讨与营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院区“大学氛围”的探讨与营造(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使用后评估的口腔专科医院医疗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口腔医疗需求的增长
        1.1.2 口腔医院医疗空间有待改进
    1.2 研究内容
        1.2.1 研究的对象及范围
        1.2.2 研究的内容
        1.2.3 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口腔医院研究现状
        1.4.2 使用后评估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口腔医院现状调研与分析
    2.1 口腔医院调研分析
        2.1.1 调研目的
        2.1.2 调研对象
    2.2 实地案例调研
        2.2.1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使用现状分析
        2.2.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使用现状分析
        2.2.3 呼和浩特市口腔医院使用现状分析
        2.2.4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使用现状分析
    2.3 相关案例分析
        2.3.1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
        2.3.2 波尔图的某牙科诊所
        2.3.3 Swiss Concept牙科诊所
    2.4 口腔专科医院调研情况总结
        2.4.1 功能布局
        2.4.2 交通流线组织
        2.4.3 建筑环境安全
        2.4.4 空间环境需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口腔专科医院的使用后评估
    3.1 建筑使用后评估(POE)理论概述相关理论概述
        3.1.1 使用后评估概述
        3.1.2 使用后评估的基本程序
        3.1.3 使用后评估框架建立的原则
        3.1.4 使用后评估的评价方法
        3.1.5 评估方法的设计
    3.2 构建口腔医院医疗空间满意度评价表
        3.2.1 后评估评价框架的建立
        3.2.2 评价因素的测量方法
    3.3 口腔医院医疗空间满意度评价
        3.3.1 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3.3.2 整体样本数据均值分析
        3.3.3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样本平均值分析
        3.3.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样本均值分析
        3.3.5 呼和浩特市口腔医院样本均值分析
        3.3.6 满意度评价总结
    3.4 层次分析法权重分析
        3.4.1 准则层与子准则层重要度排序
        3.4.2 准则层与子准则层权重分析
    3.5 口腔医院医疗空间主观倾向评价
        3.5.1 问卷设计及采集
        3.5.2 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3.6 口腔医院医疗空间设计要点及问题总结
        3.6.1 功能空间设计要点及问题
        3.6.2 交通流线设计要点及问题
        3.6.3 医院环境安全问题设计要点及问题
        3.6.4 空间环境舒适性设计要点及问题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口腔医院医疗空间设计策略
    4.1 口腔医院医疗空间设计原则
        4.1.1 集约有序原则
        4.1.2 高效安全原则
        4.1.3 舒适共享以人为本的原则
    4.2 功能空间设计策略
        4.2.1 平面布局有序化
        4.2.2 增加门诊大厅导向性
        4.2.3 候诊空间多样化
        4.2.4 医疗单元集约化
    4.3 交通组织设计策略
        4.3.1 交通系统高效性
        4.3.2 增加寻路标识明确性
    4.4 建筑环境安全设计策略
        4.4.1 防感染安全性设计
        4.4.2 增加无障碍设计完善度
    4.5 空间环境舒适性设计策略
        4.5.1 驻留空间人性化
        4.5.2 辅助功能便利性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呼和浩特市口腔医院优化设计
    5.1 呼和浩特市口腔医院项概述
        5.1.1 项目概况
        5.1.2 区位分析及场地环境
    5.2 呼和浩特市口腔医院现状及优化方法
        5.2.1 功能空间现状及优化方法
        5.2.2 交通流线现状及优化方法
        5.2.3 建筑环境安全现状及优化方法
        5.2.4 空间环境现状及优化方法
    5.3 呼和浩特市口腔医院优化设计
        5.3.1 建筑功能和空间优化设计
        5.3.2 交通流线优化设计
        5.3.3 建筑环境安全优化设计
        5.3.4 空间环境舒适性优化设计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图录
附录 B 表录
附录 C 口腔医院医疗空间满意度评价问卷
附录 D 口腔医院患者主观倾向问卷
附录 E 图纸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介

(2)西安城市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城市创新空间
        1.2.2 众创空间
        1.2.3 微区位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市创新空间研究进展
        1.3.2 众创空间研究进展
        1.3.3 区位布局和微区位理论研究进展
        1.3.4 研究综述小结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围
        1.4.3 数据来源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案例与研究体系构建
    2.1 理论解读
        2.1.1 创新、众创相关理论
        2.1.2 区位、微区位相关理论
        2.1.3 产业集群与创新集群理论
        2.1.4 生活圈理论
    2.2 案例研究
        2.2.1 国外案例
        2.2.2 国内案例
        2.2.3 借鉴启示
    2.3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影响因子选取
        2.3.1 基于理论研究的影响因子研究
        2.3.2 基于主体感知的影响因子研究
    2.4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构建与解读
        2.4.1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构建
        2.4.2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指标解读
    2.5 本章小结
3 西安众创空间总体分布的区位特征分析
    3.1 西安众创空间发展情况
        3.1.1 西安创新产业发展环境
        3.1.2 西安众创空间布局演化历程
    3.2 西安众创空间总体布局特征
        3.2.1 总体空间格局
        3.2.2 空间发展导向
        3.2.3 空间聚类特征
        3.2.4 众创空间布局与城市结构的耦合关系
    3.3 西安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布局特征
        3.3.1 西安众创空间的类型
        3.3.2 西安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特点
        3.3.3 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布局特征
    3.4 西安众创空间布局与各微区位因子的关系
        3.4.1 区位发展基础要素
        3.4.2 区位社会区域要素
        3.4.3 区位地点感知和行为文化要素
    3.5 本章小结
4 西安典型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实证
    4.1 研究对象与内容
        4.1.1 典型实例选取
        4.1.2 众创空间微区位因子街区层面表达要素
    4.2 众创空间集聚区的微区位特征
        4.2.1 各集聚区基本情况
        4.2.2 发展基础特征
        4.2.3 社会区域特征
        4.2.4 地点感知特征
        4.2.5 行为文化特征
    4.3 独立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
        4.3.1 各众创空间基本情况
        4.3.2 发展基础特征
        4.3.3 社会区域特征
        4.3.4 地点感知特征
        4.3.5 行为文化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西安众创空间微区位的动力机制与组织模式研究
    5.1 特征规律提炼
        5.1.1 发展基础规律
        5.1.2 社会区域规律
        5.1.3 地点感知规律
        5.1.4 行为文化规律
    5.2 类型时序特征
        5.2.1 类型性特征
        5.2.2 时序性特征
    5.3 动力机制解析
        5.3.1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客观因子权重获取
        5.3.2 基于综合调研分析的主观因子权重获取
        5.3.3 综合视角下众创空间微区位因子权重比较
        5.3.4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体系构成的动力机制
    5.4 组织模式阐释
        5.4.1 “城市众创发展圈”的理想微区位组织模式
        5.4.2 不同空间属性众创空间的组织模式偏好
        5.4.3 不同专业性质众创空间的组织模式偏好
    5.5 本章小结
6 规划视角下众创空间优化提升策略
    6.1 规划引导策略
        6.1.1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视角
        6.1.2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视角
    6.2 街区设计策略
        6.2.1 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6.2.2 完善城市设计引导
    6.3 众创提升策略
        6.3.1 布局选址优化策略
        6.3.2 服务设施配套策略
        6.3.3 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一:西安众创空间使用感受调查
附录二:西安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特征指标重要程度调查
致谢

(3)人性化视角下的医院建筑“医疗街”设计优化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医疗街
        1.3.2 人性化设计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医疗街研究现状
        1.4.2 医院建筑人性化研究现状
        1.4.3 研究现状总结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医疗街空间环境概况
    2.1 医疗街的发展概述
        2.1.1 医疗街的起源
        2.1.2 医疗街的发展过程
    2.2 医疗街的空间组织
        2.2.1 医疗街的组成方式
        2.2.2 医疗街的空间形式
        2.2.3 医疗街的作用
    2.3 医疗街空间环境概述
        2.3.1 整体布局
        2.3.2 物理环境
        2.3.3 色彩环境
        2.3.4 材料材质
        2.3.5 室内设施
    2.4 医疗街空间环境实态调研
        2.4.1 调研对象选取
        2.4.2 功能结构分析
        2.4.3 交通组织分析
        2.4.4 空间构成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医疗街使用者的需求与行为
    3.1 医疗街使用者的需求
        3.1.1 需求及行为概述
        3.1.2 需求层次分析
    3.2 医疗街使用者行为观察
        3.2.1 行为观察实验概要
        3.2.2 医疗街使用者的行为模式
        3.2.3 影响人群行为的空间要素
    3.3 医疗街使用者需求的问卷调查
        3.3.1 问卷设计及数据采集
        3.3.2 结果统计
    3.4 人群需求及行为的环境影响要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疗街人性化设计的满意度评价
    4.1 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问卷设计
        4.1.1 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2 问卷设计
    4.2 样本描述性统计
        4.2.1 评价主体基本信息
        4.2.2 问卷的信度检验
        4.2.3 满意度平均值分析
    4.3 因子分析与指标权重确定
        4.3.1 效度检验
        4.3.2 公因子方差分析
        4.3.3 解释的总方差
        4.3.4 旋转成分矩阵
        4.3.5 指标权重确定
    4.4 满意度的模糊综合评价
    4.5 评价结果排序
        4.5.1 医疗街人性化设计各因子重要性排序
        4.5.2 医疗街人性化设计各因子满意度排序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医疗街人性化设计综合分析及优化策略
    5.1 医疗街人性化设计综合分析
        5.1.1 医疗街人性化设计四分图分析
        5.1.2 医疗街人性化设计问题总结
    5.2 医疗街人性化设计优化策略
        5.2.1 高效性优化
        5.2.2 氛围性优化
        5.2.3 物理性优化
        5.2.4 安全性优化
        5.2.5 舒适性优化
        5.2.6 便利性优化
    5.3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医疗街设计优化
        5.3.1 门诊大厅
        5.3.2 中庭空间
        5.3.3 廊道空间
        5.3.4 节点空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医疗街使用者需求问卷调查
附录2 医疗街人性化设计满意度问卷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4)哈尔滨市清颐田园式养老院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1.1.2 中国老年人养老方式的变化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本文研究框架和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4.2 本文研究的意义
2 哈尔滨市清颐田园式养老院的基础研究
    2.1 老年人需求特征
        2.1.1 老年人的生理需求特征
        2.1.2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特征
    2.2 田园生活的理念
        2.2.1 田园生活的内容
        2.2.2 田园生活的基本特征
    2.3 养老院相关理论研究
        2.3.1 环境心理学理论
        2.3.2 都市田园理论
3 哈尔滨市清颐田园式养老院需求与调研分析
    3.1 哈尔滨市清颐田园式养老院模式需求调查
        3.1.1 调查目的与方法
        3.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3.2 相关案例分析
        3.2.1 哈尔滨市道里区敬老服务中心案例分析
        3.2.2 哈尔滨市呼兰区安康社会福利院案例分析
    3.3 养老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3.4 针对本文研究的田园式养老院的启发
4 哈尔滨市清颐田园式养老院设计的营建策略研究
    4.1 养老院设计的依据
    4.2 田园式养老院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4.2.1 自然生态功能优先原则
        4.2.2 满足智能化功能原则
        4.2.3 以人为本,适老原则
        4.2.4 根据地域文化因地制宜
    4.3 田园景观在田园式养老院中的设计内容
        4.3.1 居住户外空间设计
        4.3.2 植物设计
        4.3.3 道路交通设计
        4.3.4 水体设计
        4.3.5 灯光照明标志设计
        4.3.6 无障碍设计
        4.3.7 动物设计
5 哈尔滨市清颐田园式养老院设计实践研究
    5.1 项目设计概述
        5.1.1 设计理念
        5.1.2 设计目标
        5.1.3 对象分析
        5.1.4 经济技术指标
    5.2 哈尔滨市清颐田园式养老院设计方案
        5.2.1 区位及基础条件分析
        5.2.2 养老院的总体规划
        5.2.3 景观设计
        5.2.4 专项设计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设计研究 ——以郑州和开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老龄化现状及养老特点
        1.1.2 中国老龄化现状
        1.1.3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前景和研究趋势
    1.2 研究问题、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定义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回顾法
        1.4.2 实证调研法
    1.5 研究的创新性
    1.6 论文的基本框架
2 研究回顾
    2.1 相关概念和现状阐述
        2.1.1 老年人的特点
        2.1.2 养老机构的类型特征
        2.1.3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类型特征
    2.2 国内外有关养老机构环境的研究
        2.2.1 国内有关养老机构环境的研究
        2.2.2 国外有关养老机构环境的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评估方法
    3.1 国内外老年人环境评估量表简述
    3.2 医疗方面的环境评估方法
        3.2.1 医疗空间配置方面的评估方法
        3.2.2 医养结合深度方面的评估方法
        3.2.3 医疗需求未满足度方面的的评估方法
    3.3 康养方面的环境评估方法
        3.3.1 居住空间的评估方法
        3.3.2 活动空间的评估方法
    3.4 调研和分析方法
        3.4.1 观察表
        3.4.2 问卷
        3.4.3 数据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实证案例
    4.1 案例1 开封市某邦健康公寓
        4.1.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4.1.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4.1.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4.1.4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4.1.5 调研数据分析和讨论
    4.2 案例2开封某光老年之家
        4.2.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4.2.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4.2.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4.2.4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4.2.5 调研数据分析和讨论
    4.3 案例3 河南省某养老公寓
        4.3.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4.3.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4.3.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4.3.4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4.3.5 调研数据分析和讨论
    4.4 案例4 某馨阳光城老年公寓
        4.4.0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分布
        4.4.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4.4.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4.4.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分布
        4.4.4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4.4.5 调研数据分析和讨论
    4.5 案例5 郑州某弘养老院
        4.5.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4.5.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分布
        4.5.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分布
        4.5.5 调研数据分析与讨论
    4.6 案例总结
    4.7 本章小结
5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优化策略
    5.1 医疗空间
        5.1.1 规划和建筑设计层面的建议
        5.1.2 细节设计层面的建议
        5.1.3 智能化设计层面的建议
    5.2 康养空间
        5.2.1 规划和建筑设计层面的建议
        5.2.2 细节设计层面的建议
        5.2.3 智能化设计层面的建议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基于疗愈环境理念的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儿童医院发展的需求
        1.1.2 医疗领域中疗愈理念的兴起
        1.1.3 艺术对于儿童医院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实际应用价值
    1.3 研究现状
        1.3.1 疗愈环境理念发展概述
        1.3.2 艺术百分比法案发展概述
        1.3.3 艺术在医院中的应用发展概述
        1.3.4 儿童心理学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儿童医疗空间艺术化设计相关理论概述
    2.1 儿童医疗空间艺术化设计概述
        2.1.1 儿童医疗空间艺术化设计的概念
        2.1.2 艺术在儿童医院门诊空间的应用形式分析
    2.2 疗愈环境理念
        2.2.1 疗愈环境理念概述
        2.2.2 疗愈环境的构成元素
    2.3 艺术介入空间对儿童起到的疗愈作用
        2.3.1 积极分心
        2.3.2 缓解压力与疼痛
        2.3.3 产生环境认同感
        2.3.4 提供多感官环境
        2.3.5 提供自我调节的环境
        2.3.6 结合自然疗愈力量
        2.3.7 赋予病患权利
    2.4 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2.4.1 发达国家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的启示
        2.4.2 符合儿童心理行为特征
        2.4.3 疗愈环境理念融入空间设计实现疗愈环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3.1 国内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的现状分析
        3.1.1 上海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实地调研分析(泸定路院区)
        3.1.2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实地调研分析(万源路院区)
        3.1.3 南京儿童医院(河西院区)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实地调研分析
        3.1.4 国内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总结
    3.2 国外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的现状
        3.2.1 SEGD奖项的获奖案例分析
        3.2.2 IIDA奖项的获奖案例分析
        3.2.3 AIA奖项的获奖案例分析
        3.2.4 国外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趋势总结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儿童对于医疗空间中艺术形式的偏好调研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问卷法
    4.4 研究内容
        4.4.1 儿童对于艺术的态度
        4.4.2 儿童在医院的情绪与状态
        4.4.3 儿童对于医院现有艺术形式的偏好情况
        4.4.4 儿童对于理想中的医院艺术化设计的偏好情况
    4.5 小结
第5章 疗愈环境理念下的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的应用研究
    5.1 疗愈环境理念与医疗空间艺术化的设计步骤的相关性分析
        5.1.1 儿童医疗空间艺术化设计步骤
        5.1.2 疗愈环境理念与医疗空间艺术化设计步骤的关联
    5.2 疗愈环境理念下的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的设计策略
        5.2.1 叙事性的空间结构
        5.2.2 包容性的空间功能
        5.2.3 自然相关的空间主题
        5.2.4 多感官的空间体验
        5.2.5 互动为主的艺术形式
        5.2.6 源于自然的艺术品
        5.2.7 儿童参与艺术品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疗愈环境理念下的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的设计实践
    6.1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背景分析
        6.1.1 项目分析
        6.1.2 场地分析
        6.1.3 人群分析
    6.2 设计原则
    6.3 设计分析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1.1 主要成果
        7.1.2 不足之处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附录二
附录三

(7)罗汉松园植物造景研究与评价 ——以南宁园博园罗汉松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植物专类园
        1.3.2 植物景观
        1.3.3 植物造景
        1.3.4 景观评价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文献检索说明及领域维度分析
        1.4.2 植物专类园的研究综述
        1.4.3 植物景观评价的研究综述
        1.4.4 研究综述小结
    1.5 罗汉松属植物概述
        1.5.1 资源分布与品种分类
        1.5.2 植物美学与文化
        1.5.3 罗汉松的园林应用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方法研究
    2.1 植物造景相关理论
    2.2 专类园植物配置原则
    2.3 罗汉松造景研究
        2.3.1 罗汉松种植形式
        2.3.2 罗汉松与园林要素
        2.3.3 罗汉松造景特色
    2.4 植物景观评价方法研究
        2.4.1 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应用频度分析
        2.4.2 不同方法的应用成果及方法特点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罗汉松主题景观调查与分析
    3.1 研究地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气候条件
        3.1.3 植物资源
    3.2 罗汉松园规划设计
        3.2.1 整体布局
        3.2.2 景观分区
        3.2.3 设计解析
    3.3 品种及分布
    3.4 不同分区造景分析
    3.5 与园林要素的配合
    3.6 造景手法分析
    3.7 造景实例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罗汉松园植物群落调查分析
    4.1 调查内容与方法
        4.1.1 调查方法
        4.1.2 样地的选择
    4.2 研究方法
    4.3 调查结果分析
        4.3.1 种类构成分析
        4.3.2 生活型构成分析
        4.3.3 季相结构分析
        4.3.4 植物群落空间特征分析
        4.3.5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4.3.6 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罗汉松专类园美景度评价
    5.1 评价对象
    5.2 评价思路
    5.3 样本的选取与解析
        5.3.1 评价样地选取原则
        5.3.2 评价照片采集与筛选
        5.3.3 评价样地解析
    5.4 评价群体选择
    5.5 评价程序
    5.6 数据处理
    5.7 结果分析
        5.7.1 不同测试组景观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5.7.2 不同景观分区评价结果差异性分析
        5.7.3 不同景观类型评价结果差异性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SD法景观评价与因子分析
    6.1 评价程序
        6.1.1 评价者和评价方式
        6.1.2 评价因子和评价尺度的确定
    6.2 问卷数据处理
    6.3 SD法景观因子评价结果分析
        6.3.1 景观形象因子分析
        6.3.2 空间感知因子分析
        6.3.3 印象要素因子分析
    6.4 评价模型的建立
        6.4.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6.4.2 评价模型解释
        6.4.3 评价模型应用
    6.5 典型罗汉松园植物景观样地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罗汉松园植物名录表
    附录Ⅱ 罗汉松园30个植物群落样方图片
    附录Ⅲ 罗汉松园景观美学评价样本照片
    附录Ⅳ 南宁园博园罗汉松园植物景观质量评价问卷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北京协和医院各历史阶段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国内医院建筑高速发展后的种种乱象亟需规避
        1.2.2 北京协和医院的突出研究价值
        1.2.3 提供北京协和医院及同类型医院未来建设参考依据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名称界定
        1.6.1 协和医学堂(Union Medical College)
        1.6.2 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1.6.3 当代协和医院
第二章 协和医学院时期建设过程及建筑设计分析
    2.1 协和医学院创办背景
        2.1.1 协和医学院的前身——协和医学堂
        2.1.2 国内形势
        2.1.3 洛克菲勒基金会与驻华医社
    2.2 协和医学院时期建设过程
        2.2.1 协和医学院的类前期策划
        2.2.2 高标准的建设水平
    2.3 协和医学院建筑设计解析
        2.3.1 总体规划布局
        2.3.2 内部功能流程及空间设计
        2.3.3 建筑形态与整体形象塑造
        2.3.4 建筑环境塑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协和医院建筑设计分析
    3.1 当代协和医院发展情况概述
    3.2 总体规划布局
        3.2.1 基本建筑信息
        3.2.2 出入口规划
        3.2.3 流线规划
    3.3 内部功能流程及空间设计
        3.3.1 老楼部分
        3.3.2 国际部
        3.3.3 内科楼
        3.3.4 新门急诊及外科楼
    3.4 建筑形态与整体形象塑造
    3.5 建筑环境塑造
        3.5.1 园林营造
        3.5.2 人性化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协和医院各历史阶段建筑设计对比
    4.1 总体规划布局
        4.1.1 建筑布局变化
        4.1.2 出入口设计
        4.1.3 流线规划
    4.2 功能分区与内部空间设计
        4.2.1 功能分区及功能整合
        4.2.2 内部空间设计
    4.3 建筑形态与整体形象塑造
    4.4 建筑环境塑造
        4.4.1 园林建设
        4.4.2 人性化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京协和医院建设经验与其他历史型医院比较
    5.1 对比案例的选定
    5.2 与北大人民医院白塔寺院区的比较
    5.3 与北京积水潭医院的比较
    5.4 与北京儿童医院的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北京协和医院未来建设发展建议
    6.1 前期策划方面
    6.2 总体规划方面
        6.2.1 总体规划原则
        6.2.2 出入口规划
        6.2.3 院区流线规划
    6.3 功能调和与内部空间设计方面
        6.3.1 功能调和
        6.3.2 内部空间设计
    6.4 建筑形态与整体形象塑造方面
        6.4.1 历史建筑部分
        6.4.2 当代加建部分
    6.5 建筑环境塑造方面
        6.5.1 园林建设
        6.5.2 人性化设计
    6.6 历史与文化价值的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当代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
        1.1.2 当代中心手术部的发展需求
    1.2 研究对象
        1.2.1 当代综合医院
        1.2.2 中心手术部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实地调研法
        1.6.3 跨学科研究法
        1.6.4 总结归纳法
    1.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当代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的发展概述
    2.1 国外中心手术部的发展历程
        2.1.1 简易型手术室
        2.1.2 分散型手术室
        2.1.3 集中型手术室
        2.1.4 层流洁净手术室
        2.1.5 数字一体化手术室
    2.2 我国中心手术部的发展历程
        2.2.1 萌芽阶段
        2.2.2 形成阶段
        2.2.3 成长阶段
        2.2.4 全面发展阶段
    2.3 我国当代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的现状调研与问题思考
        2.3.1 我国当代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的现状调研认知
        2.3.2 调研医院中心手术部现状问题与不足
    2.4 当代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的设计原则探讨
        2.4.1 全面协同
        2.4.2 安全经济
        2.4.3 医疗高效
        2.4.4 可持续性
        2.4.5 健康舒适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当代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的基本设计要素
    3.1 中心手术部的功能组成
        3.1.1 基本功能用房组成
        3.1.2 基于无菌水平的功能区域划分
    3.2 中心手术部的空间规模与用房分级
        3.2.1 中心手术部的空间规模
        3.2.2 中心手术部的用房分级
    3.3 中心手术部的功能用房设计基本解析
        3.3.1 手术室设计的基本解析
        3.3.2 必备辅助用房设计的基本解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当代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的功能流程与空间组织
    4.1 中心手术部的院区总体规划
        4.1.1 避免污染、自成一区
        4.1.2 与相关医疗部门联系紧密
        4.1.3 院区交通高效便捷
    4.2 中心手术部的功能流程设计
        4.2.1 中心手术部的基本流线构成
        4.2.2 .中心手术部的功能流程关系
    4.3 中心手术部的空间组织方式
        4.3.1 物流组织方式的影响
        4.3.2 器材准备区分布形式的影响
        4.3.3 中心手术部的空间组织模式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当代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设计策略研究
    5.1 关注多维介入的互动式设计策略
        5.1.1 详细的设计导引
        5.1.2 多学科参与的设计过程
        5.1.3 3D设计平台
    5.2 关注健康舒适的人性化设计策略
        5.2.1 改善手术部环境品质
        5.2.2 完善手术部功能配置
    5.3 关注可持续性的弹性化设计策略
        5.3.1 适应未来发展的模块化设计
        5.3.2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可变性设计
    5.4 关注医疗高效的智慧型手术部设计策略
        5.4.1 紧凑型功能空间设计
        5.4.2 医疗资源高效整合新型手术室及智慧型手术室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总结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当代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调研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基于循证设计的儿童医院康复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一:城市发展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
        1.1.2 研究背景二:儿童发病率上升对于环境改善的需求
        1.1.3 研究背景三:医疗卫生环境设计变革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与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循证设计理论研究
    2.1 循证设计概述
        2.1.1 循证设计起源与发展
        2.1.2 循证设计的定义与目标
    2.2 循证设计实施过程与传统设计过程
        2.2.1 传统设计过程
        2.2.2 循证设计实施过程
    2.3 循证设计研究方法、优势与局限及应对策略
        2.3.1 循证设计研究方法
        2.3.2 循证设计的优势、局限及应对策略
    2.4 循证设计的应用
第3章 儿童医院康复景观概念阐述及相关理论研究
    3.1 儿童医院定义与特色
    3.2 儿童医院使用者特征
        3.2.1 患病儿童特征
        3.2.2 患儿陪同人员特征
        3.2.3 医护人员特征
        3.2.4 其他访客特征
    3.3 康复景观概念与相关基础理论
        3.3.1 康复景观概念
        3.3.2 康复景观相关基础理论
    3.4 康复景观作用机理与特定疗法
        3.4.1 康复景观作用机理
        3.4.2 康复景观特定疗法
第4章 儿童医院康复景观规划与自然要素分析
    4.1 儿童医院康复景观规划分析
        4.1.1 儿童医院康复景观功能分析
        4.1.2 儿童医院交通流线分析
        4.1.3 儿童医院景观节点分析
    4.2 儿童医院康复景观自然要素分析
        4.2.1 儿童医院康复景观植物要素
        4.2.2 儿童医院康复景观水景要素
第5章 基于循证设计的儿童医院康复景观设计思路与策略研究
    5.1 循证设计指导下的儿童医院康复景观设计循环模型
        5.1.1 循环模型的建立与运作流程
        5.1.2 循环模块库与界定
        5.1.3 循环模块库与控制量的关系
    5.2 基于循证设计的儿童医院康复景观设计流程
        5.2.1 前期项目团队建设与资料采集阶段
        5.2.2 证据分析与提出设计策略阶段
        5.2.3 设计建造实践阶段
        5.2.4 建后评估研究阶段
    5.3 儿童医院康复景观设计证据分析
        5.3.1 儿童医院康复景观使用者证据
        5.3.2 儿童医院康复景观相关专业证据
        5.3.3 儿童医院康复景观既往研究成果
    5.4 儿童医院康复景观设计策略与建议
        5.4.1 儿童医院康复景观亲和性设计
        5.4.2 儿童医院康复景观康复性植物设计
        5.4.3 儿童医院康复景观自然强化策略
        5.4.4 儿童医院康复景观特色区域设计
第6章 儿童医院景观实地调研与设计实践
    6.1 儿童医院景观实地调研
        6.1.1 武汉儿童医院景观实地调研与分析
        6.1.2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景观实地调研与分析
        6.1.3 儿童医院景观环境问题小结
    6.2 武汉儿童医院康复景观设计实践
        6.2.1 项目背景与设计目标
        6.2.2 前期证据资料收集与分析
        6.2.3 设计方案与空间分析
        6.2.4 分区设计
        6.2.5 专项设计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图片目录
附录2 图表目录
附录3 问卷调查表
附录4 毕业设计

四、院区“大学氛围”的探讨与营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使用后评估的口腔专科医院医疗空间设计研究[D]. 王璐瑶.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2]西安城市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研究[D]. 万博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人性化视角下的医院建筑“医疗街”设计优化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D]. 汝文欣.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4]哈尔滨市清颐田园式养老院景观设计[D]. 李思宏.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5]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设计研究 ——以郑州和开封为例[D]. 胡二平. 河南大学, 2020(06)
  • [6]基于疗愈环境理念的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研究[D]. 林瑞雪.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7]罗汉松园植物造景研究与评价 ——以南宁园博园罗汉松园为例[D]. 于江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北京协和医院各历史阶段建筑设计研究[D]. 李美慧.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9]当代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设计策略研究[D]. 罗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基于循证设计的儿童医院康复景观设计研究[D]. 周睿杰.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校园“大学氛围”的探讨与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