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 E 人类最渴望拥有 PDA

时尚 E 人类最渴望拥有 PDA

一、时尚E人类最渴望拥有PDA(论文文献综述)

范定希[1](2017)在《B2B品牌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文中认为在B2B品牌发展的过程中,中国B2B企业的品牌意识一直淡薄,中国制造带给全球的感觉只是一个加工基地,在研究B2B领域的学者、专家抑或是广告公司,也都寥寥无几,但与其对立的则是,世界前十大品牌,有近一半是B2B品牌,而B2B天生的与众不同性,要求我们不能再用B2C的研究方法去架构他们,但国内大部分企业都还未能找到更好的方法,而相关的研究理论也处于初期阶段。基于此,本文对B2B品牌化的形象构建传播进行了梳理。与B2C的以态度感知为主的形象构建传播方式不同的是,B2B企业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观念的构建传播。为了能更好地找到B2B顾客所需要的价值标准,本文以定位理论为核心方法论,根据B2B市场特有的规律和品牌营销传播特征,总结形成了以实效为导向的“B2B品牌价值理论”的品牌形象建构方法。本文从B2B环境的改变及问题的提出开始,对B2B品牌形象的基本概念、价值、问题的理论阐述。针对与B2C品牌认知的不同,对B2B品牌化的认知误区、差异化及环境变化进行了相关描述。接下来则研究了品牌心智模式的基本运行规律及B2B品牌价值系统模式的提出。内容的核心是阐述B2B品牌建构传播的战略选择、品类聚焦、差异化定位、运营配称系统、价值传播、品牌管理的价值系统模式。案例分析则选取Intel和锦湖日丽两个典型的B2B品牌。最后则是本文研究结论的阐述,表述了本文的创新及理论贡献。本文对B2B品牌化建构的具体操作提出了相关的概念、工具、模型及举措,从而为B2B品牌如何有效创建、如何基业长青,保持长久活力提供了帮助与建议。本文认为B2B品牌的市场基础是小众化。与B2C感性观念的不同,B2B品牌则更偏理性的价值观念。在品牌传播方面,B2B品牌更全面化。B2B品牌更注重公司品牌而非产品品牌。此外,B2B品牌形象是价值系统的构建。这些都为B2B企业如何更好的创建强势品牌提供了战略指引与方向。

郑燕[2](2014)在《人是媒介的尺度 ——保罗·莱文森媒介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媒介环境学派的第三代旗手保罗·莱文森的媒介思想作为研究的目标,用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路径,剖析了莱文森在媒介环境学派中的地位及其主要的媒介思想,并结合我国的媒介技术应用和媒介环境进一步印证了莱文森具有历史关怀和富有洞察力的预见性理论,为我们当前的媒介研究寻求一个参考性的视野和研究的样本。在技术的变迁中,媒介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也总是在某些方面违背人的本性或者说诱惑了人本性中劣根性的张扬,所以说技术在实现人类对生活的种种美好理想的同时,也把我们推到更大的交流困境中。不少学者对此保持足够的警醒,比如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媒介就是对人的精神奴役和全面控制。对于媒介非人性化的一面,我们要进行具体分析,不能因为媒介负面性的存在否定了传播技术的进步作用,否定了传播技术变迁中媒介不断趋向人性化的事实,从而对技术采取拒斥的态度,这是保罗·莱文森在倾其一生的媒介研究中坚持的态度与原则。他继承和发展了麦克卢汉媒介分析的研究视角,借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和卡尔·波普尔“渐进社会工程”的变革方案,提出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形态的变革是自然界动态进化过程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非唯一的决定性力量这一“软”决定论。莱文森对技术促进媒介形态的变革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人的主体性是构成媒介人性化趋势的根本原因。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在媒介演化中进行理性选择,能够主动地选择和改进媒介,这是决定媒介使用、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不仅展现了他积极乐观的媒介技术观,而且体现了媒介环境学派的核心思想,是莱文森最重要的媒介思想之一。同时他还认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媒介功能的补救,从而使媒介越来越完美,越来越“人性化”。他的人性化趋势、补救性媒介、技术进化论思想使他成功地超越了麦克卢汉,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是后麦克卢汉主义第一人”。本文共分为五章。首先,将保罗·莱文森放置于媒介环境学派中,剖析了他在三代研究群体中的地位以及对前两代学人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在对待媒介、技术与人的关系问题上,莱文森继承了麦克卢汉“道德中立”的立场,在媒介即信息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并发展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四定律思想,展开自己的“补救性”媒介理论。对自己的导师波兹曼,莱文森却没有那么听话,在学术旨趣和思想渊源上都大相径庭。在媒介形态上,波兹曼认为文字培养理性,图像降低思考,而莱文森却认为文字易受干扰,图像符合感知。对于技术催生的新媒介,波兹曼认为电子文化是对印刷文化的颠覆,而莱文森却认为是对印刷文化的补救。俩人最集中的对立,是在对待技术演化中人的地位的认识,波兹曼的态度是悲观的,人在技术发展中变得越来越无能为力,而莱文森却认为人可以对技术进行理性的选择,能够主动去选择和改进媒介。进化论是莱文森媒介思想体系形成的关键。他深受芝加哥社会学派技术乐观主义思想的启蒙,康德的先验认识论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互动论为莱文森的技术进化论思想提供了哲学基础,他借鉴并发展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借用唐纳德·坎贝尔的生物进化三部曲推出自己的知识演化的三部曲,并对波普尔的3个世界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自己的3个“技术-世界”观念。莱文森的技术进化论为他的媒介进化思想提供了哲学基础,他创造性地提出每一种媒介都是沿着玩具-镜子-艺术的演化路径展开,沿着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尺度的方向上演进,比如文字的出现使得人类交流第一次超越了自身的生物边界,信息和思想跨越时空得以延展和流传,后继而来的印刷、报纸、电报、摄影术都在视觉上更趋向于人的交流需求,广播、电话、留声机则是在听觉上跨越时空满足人的需求,电影、电视从试听两个方面使得技术的发展趋于人的需求,后一种媒介是对前一种媒介不足的补偿。莱文森的数字传播思想与实践。相比于麦克卢汉和波兹曼,莱文森有幸目睹并参与了数字媒体发展的整个过程,他的主要论着也大多完成于世纪之交前后的十年,他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考察数字传播中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的影响。本文用了两章的篇幅来讨论他的数字媒介思想。手机作为补偿性媒介的集大成者,莱文森关注了移动性媒介给传统媒介和社会带来的巨大解构作用,手机的出现解放了人们远距离交流被困守在房间内的窘境,也让办公从固定的场所移至你所到的每一个地方。莱文森写作《手机》的时候是2004年,十年后的手机所带来的变革更是难以阻挡,它不仅仅作为媒介信息的传递者而存在,更重要的是它对我们社会的传统行业造成的冲击和颠覆令人震惊,创造了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不仅如此,莱文森将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不同于网络聊天室、邮件、BBS等网络新应用创造性取名为“新新媒介”,以区别于互联网早期的应用。所谓新旧只是个相对的概念,有很多人对这一提法提出不同的看法,笔者也不尽赞同这一概念,但是这一概念的提出确实帮助我们能够更方便、直观地观察和研究以博客、推特、微博与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介形式。“新新媒介”人们也习惯地称之为“自媒体”,它们的出现对传统主流媒体以及社会管理方式都带来新的冲击和消解,似乎真的实现了“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的民主社会,迫使国家赋权于民、网民的个性化透过社交网络尽显本色,同时也成为社会公共生活的舆论场,尤其是在中国,网民透过自媒体平台实施了一场又一场个人命运的救赎。当然,莱文森也关注到一切媒介都具有的双刃剑功能,带来利的同时,弊也无可避免。比如网络话语权的赋予,消解了专业人士对专业问题的权威性,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的词条良莠不齐,缺乏权威性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社会精英把持话语权而导致的草根话语权形同虚设和自身批判精神的缺失,网络围观而导致的群体极化现象严重等。如果说莱文森的导师尼尔·波兹曼的研究是从人性和道德的尺度鞑伐技术的负面性,而莱文森则侧重于媒介变迁的技术、社会、文化的根源与发展趋势,从分析媒介演化的历史入手,通过揭示媒介演化的规律和趋势,不但肯定传播技术和媒介的重要意义,而且突出了人作为媒介的创造者和控制者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加全面地剖析了我们所处的数字时代。相比于波兹曼去裁决媒介是有益还是有害的人文主义视角,莱文森的视角更加宏大。他认为媒介的进化服从于人的理性,有无穷的发展潜力,更加人性和合理化。所以,莱文森对待技术与媒介的态度要明亮的多,对未来也更积极与乐观。

李新祥[3](2013)在《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全面梳理了国内外数字时代读者阅读行为研究文献,描述了研究现状,讨论了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整合分析了我国历年全国国民阅读及相关调查的数据,对抽象的、理论化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进行可操作化描述,提炼出一个包括阅读主体、阅读媒介、阅读环境三个维度的指标体系。根据这一指标体系设计问卷,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调查。基于调查所得4256个样本数据,展开量化研究,描述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具体表现。调查发现:(1)数字化时代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在数量上是不断扩大的,总体阅读率上升。但阅读主体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结构异常复杂。数字时代我国国民对阅读重要性进一步认可,对纸质阅读的前景不如网络出现前那么乐观,但依然有相当比重的读者对“数字阅读会取代纸质阅读”的观点不太认可。读者的阅读需求进一步多元化,知识需求依然是第一需求,但资讯需求提升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思想需求和审美需求没有随着数字化进程减弱,反而有提升的趋向。读者的阅读耐心减弱是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出的一个重要特点,而阅读能力、阅读目的、阅读积极性、阅读范围、阅读量等指标总体上呈现出积极的变化。个人阅读总体满意度提升不明显,尤其是女性读者的阅读满意度比会上网前还有所降低。读者阅读习惯发生改变的比例较高,但认为“改变程度有限”的比“改变很大”的还是要多,而且读者比较认可自己的阅读习惯。(2)从阅读媒介维度看,数字阅读媒介兴起,书报刊等传统纸质媒介的阅读率提升乏力。但远未到唱衰纸本阅读的时刻,纸本阅读依旧有其魅力,将在很长时期内与数字阅读并存。数字阅读的付费意愿有所增强,但仍然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3)阅读内容方面,功利阅读超越人文阅读,“浅阅读”、泛阅读的取向明显。流行阅读超越经典阅读,信息获取超越知识习得,新闻关注超越文学感受,娱乐追求超越理论探讨,但这并不表明经典、知识、文学、理论阅读的缺失。(4)阅读方式上,由过去单纯的读,变为现在的读、听、看三种方式并存。随着多种媒体的兴起,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快速浏览和扫读超越慢速凝视和审读,选择性阅读超越接受性阅读,跳跃性阅读超越连续性阅读,“F”式阅读超越“Z”式阅读。在传统纸质文献上深度阅读的频率和时长均有下降的趋向,但研究性阅读并没有受到轻视。(5)阅读环境方面,第一,在途阅读兴起,传统的图书馆、书店作为阅读场所其吸引力有所降低,去咖啡馆阅读的兴起说明读者对阅读环境的舒适度要求进一步提高;第二,读者对个人阅读环境改善的认可度高于对社会总体阅读环境改善的认可度,说明社会阅读环境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第三,读者认可社会各界为改善和促进国民阅读做出积极努力,大多数读者个人也愿意为此付出努力。结合个人访谈和专家访谈,质化方法与量化方法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探寻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原因和影响。作者认为数字化技术引发的阅读媒介发生变化,是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直接原因;现代市场化、产业化体制下发展的中国媒介的重合性和叠加性,是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特殊原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制的变化,是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环境因素;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在信息素养、生活形态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导致阅读需求的变化是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基础原因。从个体读者而言,阅读行为嬗变的积极影响是阅读更自由便捷,相应的,读者的精神生活也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消极影响可以概括为数字阅读硬件设备存在的缺陷形成不良影响、阅读耐心的减弱、思想深度的缺失等。从社会性影响而言,积极的方面表现为阅读行为的嬗变会推动政治民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进程,消极的方面则表现为对政治权威的怀疑、对经济发展的迷茫、对文化发展的失望和对社会共同理想的消解。应对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对策主要包括:(1)就国民个体而言,首先要树立能够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大阅读观”,要有“阅读是一种权利”、“阅读并非万能”的意识;其次要提升阅读素养;第三要建构自己的意识框架。家庭组织可以在优化家庭阅读硬环境、塑造家庭阅读软环境两方面努力,特别注意要避免数字媒介成为孩子的“保姆”。(2)政府组织的对策包括:将促进国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并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是促进阅读的根本之策,加强阅读的权利意识,政府在主导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释放全社会的积极性,努力消除“阅读障碍”和“阅读歧视”,加强基层阅读服务组织建设,提高阅读推广活动的协同性和长效性,提升社会组织参与阅读推广的积极性等。(3)教育组织应该承担特殊重要的角色并发挥重要的功能。就基础教育组织而言,理念层面要明确“掌握知识和技能不是阅读教育的落脚点”,阅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精神、思想自由和敢于表达的公民。操作层面主要是建设专业的阅读指导教师队伍、推进分级阅读、迎接数字化等。高等教育组织应成为国民阅读的示范中心,要改善大学生的阅读结构,要发挥高校教师意见领袖的作用,大学生可成为推广国民阅读的志愿者,高校的阅读资源向社会开放,高校应为社会培养专业的阅读指导人才等。(4)媒介组织的对策:遵循扩大信息流量、追求阅读价值、追求易读指数、追求美学品格的原则,优化传播渠道,顺应媒介融合,生产与传播能满足和引导读者需求的阅读产品。(5)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公共阅读资源,提高阅读服务水平;顺应阅读媒介形态的变动潮流,开展新型阅读服务。其他社会组织也应该为促进国民阅读贡献自己的力量。社会各界应该通力合作,构建更个性化、更快捷、更有效、更准确的交流信息、知识、情感、思想的阅读生态。

郑杨硕[4](2013)在《信息交互设计方式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信息交互设计方式入手,以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为研究背景,探寻信息交互设计方式在演进中的各个历史阶段的本质特点,以及对于社会发展所体现出的巨大影响。从社会历史形态的演进为视角进行信息交互设计的理论研究,可以更加全面、综合、深刻地把握信息交互设计的发展规律与脉络,并对当代的信息交互设计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启示。本文重点研究三个部分:一、在跨学科的基础上,认识与拓展了设计学视野下的信息交互设计概念及内涵,更加明晰了信息交互设计构成体系以及本质特征;二、构建了信息交互设计系统思维模型,从“境-人-技-物”四个维度展开了对于社会语境、用户心理需求、信息技术、信息交互方式的研究;三、以信息交互设计系统思维模型在各个社会历史形态的存在与应用形式为研究对象,从演进之角度予以深刻剖析与实证,探讨信息交互设计方式与社会历史形态发展之间的对应性关系转化过程。本文的创新点表现在以信息交互设计概念及构成体系为理论支点,构建了“境-人-技-物”四维度的信息交互设计系统思维模型。本文认为,信息交互设计方式的研究目标在于洞察“境-人-技-物”在一定社会性语境中的整体关系,协调与平衡四个模型组成元素之间的系统转换过程,重建信息交互设计之内外因素的不同视角,进而为人们创造更加合理的信息交互方式以及更加愉悦的用户情感体验。本文的研究思路在于,透过社会历史形态发展演进的角度,追溯信息交互设计方式的源头,探讨信息交互设计方式的内在发展规律与外在表现形式,剖析当代信息交互设计方式的设计方法、设计案例、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及设计过程,并展望信息交互设计方式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趋势。本文的研究内容既有信息交互设计方式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存在的时空性描述,又有对于信息交互设计系统思维模型“境-人-技-物”之整体与个体联系与转换过程的关注,真正地将人类社会历史形态的发展进程与信息交互设计方式的演进过程融为一体,通过审视社会历史形态的发展逻辑与规律,探索信息交互设计方式演进的原理与本质。以“境-人-技-物”信息交互设计系统思维模型出发的信息交互设计方式研究,不仅是对于社会历史形态演进过程的系统性思考,更是在多维、立体的研究思路下实现的信息交互设计方式理论创新。

乔亚兰[5](2011)在《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移动电话作为20世纪一项重要发明于1973年首次面世。与人类社会早期的通讯方式相比,移动电话具有便携性、移动性、交互性等显见特点,加之使用门槛低、功能多、人性化、多媒体化因而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此,移动电话的发展极为迅速,成为普及广、信号覆盖率高的移动通讯工具。同时,这一特殊的技术载体与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融合日趋紧密,而且呈现不断变化、加快发展的趋势。移动电话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给人类社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便利,给人类社会管理贡献了新的工具。移动电话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变革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加快了其价值观念更新;移动电话有力促进人类社会生产,不仅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移动电话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互动,它引起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领域的变革。然而,移动电话的发展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许多问题。移动电话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失范现象,造成了对公共领域的干扰,产生了时间空间观念的混淆,出现了社会交往的混乱,引发了道德、伦理及法律问题,还直接或间接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与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本文以当代社会为现实语境,结合移动通讯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时代特点,运用科学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跨学科的视角,对广泛使用移动电话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剖析,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问题,包括移动电话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移动电话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移动电话发展的社会控制,并提出了有利于我国移动电话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分析了移动电话技术发展现状,阐明了移动电话科学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并综述其相关理论基础。第二章回顾了移动电话技术发展的历史,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分析移动电话发展的特点,包括移动电话的诞生、技术的革新到功能的拓展。研究移动电话在技术、生产和服务领域的不断创新,结合中国当代社会移动电话生产、运营、使用发展的特点,对移动电话的未来进行分析和预测,进而预示移动电话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第三章分析移动电话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要从生产、生活、文化、军事,社会管理等方面研究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分析其中的社会现象。首先,分析了年长人群、青少年及特殊人群使用移动电话的原因和需求。其次,分析了移动电话对办公、工农业生产、物流发展带来的影响。由于移动电话的运用对人类社会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有助于缓解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有利于政府与民众进行有效沟通。因此,有必要对移动电话与社会管理的关系进行重点研究,在第三节中从促进沟通、提高效率、树立形象、参与管理四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不同国家与文化的人们,在移动电话使用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文化差异,分析了以山寨手机为起始点的山寨文化现象。最后,概述了战争对移动通讯技术的催化作用,以及移动电话技术对国防军事的影响。第四章探索移动电话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分析了移动电话带来的一系列失范现象和社会问题,诸如侵犯个人隐私问题、手机出版物版权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垃圾信息问题、手机广告侵权问题、手机传播色情淫秽信息问题等,并从法理的角度对这些失范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移动电话给人类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模式,造成了人类时间和空间的交错,以及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模糊,对公共领域形成了无形的干扰。文中还提到了移动电话的使用也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分析了移动电话的使用与社会发展的道德和伦理、礼仪与礼节以及生态伦理问题。第五章研究移动电话发展的社会控制。立足于我国移动电话技术发展现状,着眼于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的良性循环,研究了移动电话在信息传播及媒体监管方面产生的有关法律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措施。移动电话的发展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良性循环,离不开法律法规建设和政府及行业部门的监管,同时也离不开技术发展的支持以及人类自身意识的提高。第六章分析了本研究的重难点,并指明了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杨曼[6](2011)在《个人随身听的设计诉求及其实现研究》文中认为随身听从20世纪70年代末被发明出来至今,几十年屹立不倒,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这是时代的产物,是人们生活世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同时也是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文化价值和现代社会的结构变化影响最大的一类产品。本文着眼于个人随身听,将个人随身听产品与设计实践相结合,进而将设计引向当代人的生活世界与人身体体验的深层研究之中。运用现象学中还原的方法,将研究视野从设计的对象性存在转向设计与人的存在经验及其生存智慧的关联上,从而创造性地反思人——设计——产品之间的关系。全文按逻辑关系分为4个部分:第1章个人随身听的设计现状与存在问题,介绍了随身听的诞生及其历史沿革,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第2章个人随身听的设计诉求,从创意诉求、技术诉求、情感诉求三个方面进行阐释,例证结合。第3章个人随身听的设计实现,针对上一章所提出的诉求,提出作者自己的想法,盼能解决以上问题。第4章为结语,展望个人随身听的发展趋势,从当前的国际化趋势和人们追求环保的理念出发,指出可持续发展设计的重要性。在对随身听的研究中,本文力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其一,在这些纷繁复杂的设计历史中理清随身听发展的脉络;其二,在随身听设计发展的过程中寻找相应的参照物;其三,就随身听的设计现象及其问题进行解析和深入的思考。

吴韵[7](2010)在《专业杂志对室内设计行业发展的影响 ——以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为例》文中指出室内设计是融工学、美学、工艺美学、伦理学、心理学、历史学、建筑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交叉学科。是建筑设计在室内环境中的深入与继续。现如今随着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和兴盛,关于室内设计方面的媒体出版行业也逐渐升温,其中专业杂志可以称得上是与其结合最为紧密媒体之一,是室内设计行业市场兴盛的产物。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论是室内设计行业本身还是与其相关的专业杂志在这样的大形势下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尝试从学科交叉的角度出发,希望在室内设计与传播学之间的交叉领域中对室内设计和室内设计专业媒体进行联系与分析,从而得到对双方都得到更为深刻的认识。室内设计专业杂志作为一种传播工具,为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记录、促进发展、对外展示、潮流引导的作用。从传播的角度看设计,一定程度上更加能够贴近行业的需要,拓展室内设计行业的外延,从而促进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而专业杂志的进步,对室内设计行业也可以起到推动的作用。室内设计,除了装点人们的功能空间和视觉愉悦,也是联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在物与物,人与人之间通过设计传播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审美趋向,更是当代社会的文化特征。而它承载的这些信息,最终成为了某种社会规则,建立起了一定的社会联系。杂志作为一种传播中的重要手段和室内设计的交叉范围研究也正是这样一个具有启发功能和应用价值的领域。由此可见,对于室内设计专业杂志的研究,就是室内设计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研究,无论是对于室内设计专业本身还是对于传播学来讲都是一种突破与创新。

张永年[8](2009)在《基于产品情感价值的设计策略研究 ——以3G手机设计开发为例》文中指出在非物质化与以体验为特征的经济环境下,以满足使用者的情感需求与情感体验为主要目标的产品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设计管理者以及设计师等相关人士的广泛重视。同时,顾客的情感需求和情感体验得以满足来源于好的产品设计与开发策略,因此基于产品情感价值的设计策略研究必然成为企业发展和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产品情感价值的层面,详尽的分析了产品情感价值的形式语言及产品情感价值与3G手机的关联性,、提出了从产品情感价值的视角来研究3G手机设计策略的论点,从理论层面阐释了基于产品情感价值的3G手机的设计策略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具体案例加以阐述。全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展开论述,以设计管理学和设计心理学为理论支撑,结合产品设计的相关理论,分别按照从理论到实践,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证。首先,是基本概念的认知阶段。主要对产品设计策略与产品情感价值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展开论述,奠定全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就产品情感价值与3G手机的关联性进行解读。主要通过对产品情感价值的形式语言、3G手机的时代特征、产品的情感诉求以及产品情感价值对3G手机的作用及影响四个部分的内容来解读其关联性。再次,在基于产品情感价值的3G手机设计策略的理论思考基础上,分别从理论研究的基础、一般性原则、执行程序、评价因子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论阐释。最后,通过对诺基亚N97与苹果I-phone 3GS手机的实证研究,找出3G手机市场的现状和发展瓶颈,并结合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对理论研究的进一步论证并指导实践。

管晨[9](2009)在《生态友好型社会背景下的设计伦理研究》文中提出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已被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这无疑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人与环境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远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在我国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其要义是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双向良性互动。中国传统造物艺术的文脉和伦理观念里就包含着非常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例如儒家生态从善的思想和物质循环观、墨家的社会蓝图与造物理念以及道家的辩证思想和造物伦理观,这些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设计师应该按照生态原理和生态思想,预先构思,设计物品的形式和功能,使所设计之物符合生态保护的要求,从而使产品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实现人类对自然的关怀和责任。当前中国的设计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电子废弃物的增多、过度包装的泛滥、非环保廉价材料的充斥等对我国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应该从强调设计师的伦理责任、在设计教育中贯彻生态伦理思想出发,在实践层面上探讨绿色设计方法,并加以实施,不让设计伦理流于表面的口号,真正意义上实现可持续设计和绿色设计。随着设计向着非物质设计方向的扩展,设计对人们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影响也日益扩大,人与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是设计应该考虑的首要因素。设计的产品必须是高质量、高品质、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真正有价值的产品,这对于生态友好型社会的进步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不仅有助于增加财富,而且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生态友好型社会与设计伦理学之整体关系和相关因素的研究,有助于为设计的生态伦理观与设计教育之间的沟通架起一座桥梁。

毛娜[10](2009)在《Jewellery v[I,T]“首饰”是个动词 ——当代首饰作为主动沟通的媒介》文中研究指明当代艺术的平台拓展了首饰的概念。首饰成为首饰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媒介。当代首饰艺术需要不断打破规则,还原创造的本质,这是首饰从名词转变为动词的意义所在。首饰创作的重点不仅在实用性和表现形式的创新,还在于为什么创作和如何创作,这是—个方法论问题。首饰作为沟通的媒介,建立了一种动词体系的创作方式:Jewellery v[I,T]。在首饰创作中人的主体位置是创作者和佩带者,“首饰”转变为动词,意味着主体对物的态度的转变、创作者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佩带者主动性位置的提升。首饰定义从佩饰、物质价值、仪式等扩展为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本文试图从“物”是什么?“及”与“不及”的词义,动词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物”指首饰的名词特性,偏重结果;V指“首饰”作为动词,突出过程和意图。“及(T)”体现象征和现实,“不及(I)”强调动作和精神、思考和体验。两者与“首饰”互动创建动作实义。一,时代赋予首饰“物”的概念和象征性的“及物”特征。首饰作为以小见大的镜子,呈现出现实世界的转折性变化。二,当代首饰艺术构成首饰动词化的平台,创作者的主体位置转变。首饰艺术家通过诠释新的观念、探索新的创作方式,拓展了首饰艺术的定义。其实验成果体现出从“及物”到“不及物”特性的转变。“首饰”作为动词的实义得以成立。三,提出Jewellery v[I,T]公式体系,将佩戴者主动性提升,艺术家角色变为规则构建者。展望未来生活方式和内在态度演变下,首饰艺术与情感取向的紧密联系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探讨达到更深层面理想境界的途径。首饰从满足他人需求的产物、构成自我和体验存在的“私有人生”,成为主动沟通的媒介。为了实现思想和情感的无碍表达,还原同质性世界以丰富性和独特性,找到分享的生命快乐和精神自由。

二、时尚E人类最渴望拥有PD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时尚E人类最渴望拥有PDA(论文提纲范文)

(1)B2B品牌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B2B品牌形象建构与传播的意义
    (一)B2B品牌形象的概念、研究目的和意义
        1.B2B品牌形象概念的含义
        2.B2B品牌研究的背景
        3.B2B品牌形象建构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B2B品牌形象建构的功能与原则
        1.B2B品牌形象建构的功能
        2.B2B品牌形象构建的原则
    (三)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1. B2B品牌形象现状
        2.B2B品牌形象建构的主要问题
    (四)B2B品牌形象建构的理论分析
        1.国外研究相关概况
        2.国内研究相关概况
二、B2B品牌形象构建的差异化特点
    (一)B2B品牌化认知误区
        1.品牌内涵更为丰富
        2.品牌是品牌价值化综合体现
        3.品牌比关系和利益重要
        4.品牌观念是系统性观念
    (二)B2B品牌与B2C品牌的显着差异化
        1.产品形态的多样性
        2.顾客受众的集中性
        3.购买过程的复杂性
        4.营销方式的差异性
    (三)商业环境的变化对品牌创建的影响
        1.从生产为王到生产过剩
        2.移动互联时代企业面临的挑战
三、B2B品牌价值系统的提出
    (一)选择过剩背景下B2B品牌的挑战
        1.品牌面临传播过度的社会
        2.媒体大爆炸下顾客的选择变化
    (二)心智模式对品牌创建的重大影响
        1.心智模式的概念及作用
        2.如何选择心智的阶梯
    (三)B2B品牌价值系统的提出
        1.B2B品牌价值系统是品牌化成功关键
        2.B2B价值系统的阐述
四、探寻价值机会——B2B品牌竞争战略选择
    (一)B2B品牌战略选择的原则
        1.战略选择的兵力原则
        2.战略选择的防御优势原则
    (二)四种B2B战略选择形式
        1.B2B品牌的防御战略
        3.B2B品牌的进攻战略
        4.B2B品牌的侧翼战略
        5.B2B品牌的游击战略
五、创建价值基础——B2B品类创新
    (一)品牌与品类的关系
        1.品类——隐藏在品牌背后的关键力量
        2.品类的定义与理解
        3.品牌的竞争实质是品类竞争
        4.创建品牌的本质:锁定品牌和品类
    (二)品类创新的分化理论
        1.创新的本质是分化而非融合
        2.分化是商业发展的原动力
        3.分化与市场细分的差异分析
    (三)新品类创建的问题
        1.现有市场空白是最佳机会
        2.避免品类的过度分化
        3.新品类需要新品牌名称
    (四)B2B创新品类的关键点
        1.界定原点人群和市场
        2.与竞争对手保持认知联系
        3.用公关启动新品类
        4.作为必要条件的耐心
六、如何确立价值——B2B品牌差异化定位
    (一)B2B品牌定位的方法
        1.抢占优势位置
        2.关联认知强势
        3.与领导者对立
        4.心智类别分化
        5.取舍与聚焦
        6.重新定位
    (二)提升B2B品牌信任状的途径
        1.领导地位是最有效的信任状
        2.与权威证明相联系
        3.独特的制造方法
        4.品牌背书带来强信任
        5.品牌开创者和经典历史
七、如何打造价值——B2B品牌的运营配称
    (一)运营增强定位优势
        1.战略化的运营配称
        2.战略配称的持续性优势
        3.B2B品牌的关键运营环节
    (二)B2B品牌命名
        1.命名是B2B品牌的第一决策
        2.B2B品牌命名原则
        3.B2B品牌命名的策略方法
    (三)B2B定位广告语
        1.B2B定位广告语的创意来源
        2.B2B品牌定位广告语的原则
    (四)B2B品牌话术
        1.品牌话术与战略定位
        2.品牌话术中要考虑的心理学原理
        3.创作B2B品牌话术
    (五)B2B品牌视觉锤
        1.视觉锤的力量
        2.B2B品牌视觉锤的表现分析
    (六)B2B品牌运营配称的5大聚焦
        1.聚焦代表品项
        2.聚焦重度用户
        3.聚焦专业渠道
        4.聚焦主流市场
        5.聚焦核心价格
    (七)B2B品牌的研发管理
        1.围绕定位的研发布局
        2.研发是提升品牌运营的关键动作
    (八)B2B品牌的精神价值系统
        1.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2.B2B品牌个性形象塑造
        3.建立品牌故事
八、如何传递价值——B2B品牌传播方式
    (一)关于品牌传播的理论
        1.品牌传播的理论研究
        2.B2B品牌传播的方法综述
    (二)口碑传播
        1.控制负面口碑
        2.口碑传播大使推荐
        3.顾客参与形成忠诚
    (三)社会化媒体传播
        1.表达性社会媒体
        2.合作性社会媒体
    (四)B2B内容营销传播
        1.直观简化的表现形式
        2.B2B品牌情感化运用
        3.多角度引发顾客兴趣传递
        4.通俗易懂展现亲和力
    (五)B2B公关传播
        1.新闻传播彰显公正性
        2.政府公关塑造品牌形象
        3.事件传播是B2B传播最重要手段之一
    (六)B2B品牌广告
        1.精准的专业出版物广告
        2.电视及户外广告是辅助补充
        3.直复营销是B2B重要广告手段
        4.更受B2B企业认可的网络广告
        5. B2B品牌广告联盟传播
    (七)B2B体验传播
        1.感观体验建立形象认知
        2.情感体验激发顾客感受
        3.文化体验形成独特内涵
    (八)关于B2B品牌赞助传播
        1.赞助社会慈善事业传播
        2.赞助公益活动传播
        3.赞助体育活动传播
    (九)B2B品牌利用展销展览传播
        1.展览营销战略传播
        2.品牌自身组织展览传播
九、如何管理价值——B2B品牌管理
    (一)品牌管理的理论研究
    (二)B2B品牌资产管理
        1.B2B品牌知名度管理
        2. B2B品牌认知质量管理
        3.B2B品牌联想管理
        4.B2B品牌忠诚度管理
    (三)B2B品牌组合管理
        1.B2B品牌组合管理的主要内容
        2.有效的利用B2B公司品牌
    (四)B2B品牌长期管理
        1.B2B品牌审计
        2.强化B2B品牌
        3.激活B2B品牌
        4.B2B品牌全球化
十、B2B品牌形象建构传播的案例分析
    (一)Intel的品牌案例
        1.Intel的发展与困境
        2.明确Intel的品类定位
        3.Intel品牌的全方位传播
        4.Intel品牌的组合管理
    (二)锦湖日丽的品牌案例
        1.锦湖日丽的竞争状况
        2.锦湖日丽的品牌定位
        3.锦湖日丽的运营配称
        4.锦湖日丽的品牌化成果
结论:B2B品牌形象构建的五个基点
    (一)B2B品牌市场基础是小众化
    (二)B2B品牌是偏理性的价值观念
    (三)B2B品牌传播更为全面化
    (四)B2B更注重公司品牌而非产品品牌
    (五)B2B品牌形象是价值系统的构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致谢

(2)人是媒介的尺度 ——保罗·莱文森媒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选题的依据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保罗·莱文森对媒介环境学的超越与反叛
    第一节 媒介环境学
        一、媒介环境学的思想源流
        二、媒介环境学的核心命题与建构
        三、媒介环境学派的代际传承
    第二节 保罗·莱文森的生平
        一、保罗·莱文森的学术历程
        二、保罗·莱文森的学术成就
        三、保罗·莱文森获得的荣誉
    第三节 媒介环境学派第三代旗手的超越与反叛
        一、莱文森对麦克卢汉的继承与超越
        二、莱文森对尼尔·波兹曼的背离和开拓
第二章 保罗·莱文森的技术进化论思想
    第一节 芝加哥社会学派对莱文森思想的启蒙
        一、芝加哥社会学派的技术主义观点
        二、芝加哥社会学派对莱文森传播研究的影响
    第二节 进化认识论为莱文森的技术进化论提供了方向
        一、进化认识论的兴起
        二、莱文森对进化论思想的吸收与改造
    第三节 先验认识论为莱文森技术进化论提供哲学基础
        一、康德的先验认识论为技术进化论做先驱
        二、理性与进化
        三、人是媒介的尺度,技术是人类思想的物质表现
第三章 莱文森的媒介演进图谱
    第一节 媒介进化的路径:玩具-镜子-艺术
        一、玩具-镜子-艺术的演化路径
        二、媒介技术演化的动力: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对技术潜力的需求
        三、玩具-镜子-艺术的演化语境是对单一媒介的自我进化,而非针对新旧更替的各类媒介
    第二节 媒介演进的方向:适应人的“小生境”
        一、适应人类的“小生境理论”的提出
        二、媒介适者生存的规律
    第三节 媒介进化的方式:以人为尺度的补救性演进
        一、什么是媒介的补救性演进
        二、人性化是媒介补救的尺度与方向
        三、以微信为例的补偿性进化分析
第四章 手机:从挡不住的呼唤到移动的家园
    第一节 手机——补偿性媒介的集大成者
        一、手机发展史
        二、手机是补偿性媒介的集大成者
    第二节 手机:挡不住的呼唤
        一、呼叫难以转移
        二、改变难以阻挡
    第三节 手机:移动的家园
        一、手机创造移动互联网时代
        二、手机重构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模式和理念
        三、手机正在成为我们“移动的家园”
第五章 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莱文森的新新媒介思想
    第一节 媒介向何方延伸——新新媒介的兴起
        一、新新媒介的界定
        二、新新媒介的类别及其在中国的形态
    第二节 新新媒介改变了什么
        一、新新媒介的特征
        二、新新媒介带来的变革
    第三节 新新媒介的自由与边界
        一、对新新媒介舆论场中言论自由的反思
        二、言论自由的边界在哪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我国国民阅读行为研究的文献统计与方法选择
        1.2.2 我国国民阅读行为研究成果述评
        1.2.3 评析:我国国民阅读研究存在的问题
        1.2.4 国外对数字时代阅读行为问题的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3.2 范畴界定
        1.3.3 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可操作化描述
        1.3.4 研究的基本框架
        1.3.5 研究的理论工具与方法
2 已有相关调查结果的整合分析
    2.1 与本课题有关的调查
    2.2 我国阅读媒介发展状况
        2.2.1 纸质阅读媒介发展情况
        2.2.2 数字阅读媒介发展情况
    2.3 我国成年人阅读媒介接触情况
        2.3.1 我国成年人媒介接触状况
        2.3.2 我国成年人媒介使用目的
        2.3.4 我国成年人使用各种阅读载体的场所
    2.4 我国成年人图书阅读状况
        2.4.1 我国成年人图书阅读状况及变化
        2.4.2 我国成年人读书目的及不读书的原因
        2.4.3 我国成年人的图书获取途径与家庭藏书量
        2.4.4 我国成年人最喜爱的图书与作者
    2.5 我国国民报刊阅读状况
        2.5.1 我国成年人报纸阅读率与阅读量
        2.5.2 我国成年人的期刊阅读状况
    2.6 我国成年人音像电子出版物阅读状况
    2.7 我国成年人数字出版物阅读状况
        2.7.1 我国成年人数字出版物阅读总体情况
        2.7.2 我国成年人电子书刊阅读状况
        2.7.3 我国成年人上网情况及网络阅读状况
        2.7.4 我国成年人手机及移动阅读状况
    2.8 小结:与本课题有关的调查给予本研究的启示
3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3.1 研究流程
    3.2 问卷调查
        3.2.1 问卷设计
        3.2.2 采样过程
        3.2.3 调查实施
        3.2.4 数据分析
    3.3 个人访谈
        3.3.1 开展个人访谈的目的
        3.3.2 个人访谈问卷
        3.3.3 挑选被采访者的原则
        3.3.4 采访人
        3.3.5 采访情况
    3.4 专家访谈
        3.4.1 专家访谈的目的
        3.4.2 专家访谈问卷
        3.4.3 挑选被采访者的原则
        3.4.4 采访人
        3.4.5 采访情况
        3.4.6 采访内容的记录与分析
4 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表现
    4.1 基于阅读主体维度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
        4.1.1 我国国民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及嬗变
        4.1.2 我国国民对阅读前景的认知及嬗变
        4.1.3 我国国民阅读需求的嬗变
        4.1.4 我国国民的阅读素养认知及嬗变
        4.1.5 我国国民的阅读效果认知及嬗变
        4.1.6 我国国民对阅读习惯变化的认知及嬗变
        4.1.7 小结
    4.2 基于阅读媒介维度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
        4.2.1 我国国民的媒介使用率变化
        4.2.2 我国国民的媒介使用频率嬗变
        4.2.3 我国国民的媒介使用时长嬗变
        4.2.4 我国国民的数字阅读付费行为及嬗变
        4.2.5 小结
    4.3 基于阅读内容维度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
        4.3.1 我国国民的阅读主题偏好及嬗变
        4.3.2 我国国民的作品符号类型偏好及嬗变
        4.3.3 我国国民的作品长度类型偏好及嬗变
        4.3.4 我国国民对广告的接受度及嬗变
        4.3.5 小结
    4.4 基于阅读方式维度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
        4.4.1 泛读与研读并存
        4.4.2 职业/专业阅读
        4.4.3 通过网络分享阅读心得
        4.4.4 小结
    4.5 基于阅读环境维度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
        4.5.1 我国国民的阅读场所偏好及嬗变
        4.5.2 我国国民对阅读环境的评价及嬗变
        4.5.3 我国国民对阅读对策的认知
        4.5.4 小结
5 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原因
    5.1 影响国民阅读行为的因素
    5.2 阅读媒介的变化
        5.2.1 数字化技术引发的阅读媒介变革
        5.2.2 中国媒介发展的市场化与产业化
    5.3 阅读的社会环境因素
        5.3.1 政治环境
        5.3.2 经济环境
        5.3.3 文化环境
    5.4 阅读主体因素
        5.4.1 人口发展
        5.4.2 阅读需求
        5.4.3 生活形态
6 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影响
    6.1 国民阅读行为嬗变影响分析的角度设置
    6.2 阅读行为嬗变在国民个体层面的影响
        6.2.1 阅读行为嬗变对国民个体产生的积极影响
        6.2.2 阅读行为嬗变对国民个体产生的消极影响
    6.3 阅读行为嬗变在社会整体层面的影响
        6.3.1 阅读行为嬗变在社会整体层面的积极影响
        6.3.2 阅读行为嬗变在社会整体层面的消极影响
7 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对策
    7.1 国民个体与家庭组织的对策
        7.1.1 国民个体的对策
        7.1.2 家庭组织的对策
    7.2 政府组织的对策
        7.2.1 国际社会与国外政府在促进国民阅读方面的部分举措
        7.2.2 我国政府组织应对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对策建议
    7.3 教育组织的对策
        7.3.1 教育组织应对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特殊作用
        7.3.2 基础教育组织的对策
        7.3.3 高等教育组织的对策
    7.4 媒介组织的对策
        7.4.1 媒介组织向读者传播阅读产品的基本策略
        7.4.2 媒介组织向读者提供怎样的阅读产品
        7.4.3 媒介组织通过什么渠道向读者提供阅读产品
    7.5 公共图书馆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对策
        7.5.1 公共图书馆的对策
        7.5.2 其他社会组织的对策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8.3 后续研究的设想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表录与图录
附录2: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4)信息交互设计方式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技术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革
        1.1.2 网络社会语境下的当代设计新解读
    1.2 研究意义
        1.2.1 “信息交互设计”系统化的理论研究
        1.2.2 对完善设计学科建设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信息交互设计及系统模型
    2.1 关于信息交互设计
        2.1.1 信息交互设计的基础
        2.1.2 信息交互设计的概念
    2.2 “信息”与“交互”的含义探析
        2.2.1 信息的概念
        2.2.2 信息的特征
        2.2.3 信息的价值
        2.2.4 交互的概念
        2.2.5 交互的属性
        2.2.6 交互的类型
    2.3 信息交互设计的构成体系
        2.3.1 信息设计
        2.3.2 交互设计
        2.3.3 感知设计
    2.4 信息交互设计的特征
        2.4.1 交互性特征
        2.4.2 复杂性特征
        2.4.3 社会性特征
    2.5 信息交互设计系统模型的构建
        2.5.1 “境-人-技-物”的信息交互设计系统模型
        2.5.2 从“境-人-技-物”关系出发的信息交互设计
        2.5.3 “境-人-技-物”信息系统模型的转换原则
        2.5.4 基于“境-人-技-物”的设计创新思维
第三章 原始及农业社会的信息交互设计方式
    3.1 原始及农业社会的“境”
        3.1.1 社会语境关系的提出
        3.1.2 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特点
        3.1.3 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特点
    3.2 原始及农业社会的“人”
        3.2.1 人类本质的探讨
        3.2.2 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特点
        3.2.3 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特点
    3.3 原始及农业社会的“技”
        3.3.1 “技术”的含义解析
        3.3.2 原始社会中的技
        3.3.3 农业社会中的技
    3.4 原始及农业社会的“物”
        3.4.1 物-信息交互方式的载体
        3.4.2 原始社会中的物
        3.4.3 农业社会中的物
第四章 工业社会的信息交互设计方式
    4.1 工业社会的“境”
        4.1.1 工业社会的产生
        4.1.2 工业革命的进程
    4.2 工业社会的“人”
        4.2.1 社会属性的增强
        4.2.2 个体意识的提高
        4.2.3 复杂的社会关系
    4.3 工业社会的“技”
        4.3.1 摄影术与电影术
        4.3.2 电报、电话与无线电技术
        4.3.3 广播与电视技术
        4.3.4 工业社会的科学技术特点总结
    4.4 工业社会的“物”
        4.4.1 信息传播的一般理论模式
        4.4.2 工业社会的信息传播模式及“物”之载体
    4.5 工业社会与原始及农业社会之对比
        4.5.1 社会生产关系层面的演进
        4.5.2 信息交互方式层面的演进
第五章 信息社会的信息交互设计方式
    5.1 信息社会的“境”
        5.1.1 信息社会的产生
        5.1.2 信息社会的生产方式
        5.1.3 网络社会的崛起
        5.1.4 网络社会的巨大意义
        5.1.5 社会文化性语境的起始
    5.2 信息社会的“人”
        5.2.1 “人”因素的全新发展
        5.2.2 用户体验的提出与构建
        5.2.3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5.3 信息社会的“技”
        5.3.1 信息社会初期的信息技术概述
        5.3.2 当代信息社会的信息技术概述
    5.4 信息社会的“物”
        5.4.1 信息社会的信息互动模式
        5.4.2 自媒体-代表性的信息交互设计应用
        5.4.3 信息社会的物之变化
        5.4.4 物之设计原则
        5.4.5 物之设计策略
        5.4.6 物之设计过程
    5.5 信息社会与传统社会之对比
        5.5.1 社会历史形态的演进
        5.5.2 人际关系的演进
        5.5.3 信息技术水平的演进
        5.5.4 信息交互方式的演进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成果总结
    6.2 未来社会的信息交互设计方式展望
        6.2.1 未来社会的“境”
        6.2.2 未来社会的“人”
        6.2.3 未来社会的“技”
        6.2.4 未来社会的“物”
    6.3 后续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二章 移动电话发展及其技术创新
    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通讯方式
    第二节 移动电话技术发展轨迹
        一、移动电话的诞生
        二、从模拟到数字信号移动电话
    第三节 移动电话及其技术发展
        一、移动电话特点
        二、移动电话技术创新特点
第三章 移动电话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移动电话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移动电话与人际交往
        二、移动电话与青少年使用者
        三、移动电话与老年使用者
        四、移动电话与特殊人群使用者
    第二节 移动电话对人类社会生产的影响
        一、移动电话与办公
        二、移动电话与工农业生产
        三、移动电话与物流
    第三节 移动电话对人类社会管理的影响
        一、促进沟通
        二、提高效率
        三、树立形象
        四、参与管理
    第四节 移动电话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手机称呼的文化
        二、手机使用文化差异
        三、手机与山寨文化
    第五节 移动电话对国防军事的影响
        一、战争是移动电话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二、移动电话技术给现代军事带来的影响
        三、移动电话使用与国家信息安全
第四章 移动电话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
    第一节 移动电话使用的失范现象及法律问题
        一、移动电话使用的失范现象
        二、移动电话使用的信息传播乱象
    第二节 移动电话对公共领域的干扰问题
        一、移动电话带来的时空观念混淆
        二、移动电话带来的社会交往混乱
    第三节 移动电话带来的道德及伦理问题
        一、移动电话带来的社会道德问题
        二、移动电话带来的生态伦理问题
    第四节 移动电话带来的健康与安全问题
        一、移动电话带来的手机辐射
        二、移动电话带来的手机病菌
        三、移动电话带来的手机依赖
        四、移动电话带来的手机伤害
第五章 移动电话发展的社会控制
    第一节 强化法规建设
        一、明确移动电话发展的政策导向
        二、加快移动电话发展的立法
    第二节 强化政府监管
        一、全面履行政府监管职责
        二、尽快建立独立监管机构
    第三节 强化技术安全
        一、提高技术安全标准
        二、开展技术安全研究
        三、实施技术安全过滤
    第四节 强化生产者责任
        一、坚持绿色生产
        二、发展循环经济
        三、倡导生产与服务伦理
    第五节 强化消费者意识
        一、建设生态文明
        二、引导理性消费
        三、维护自身权益
第六章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6)个人随身听的设计诉求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1.3 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1.4 本文基本结构
    1.5 研究方法
2 个人随身听的设计现状与存在问题
    2.1 随身听与人的生活世界
        2.1.1 随身听的诞生
        2.1.2 随身听的历史沿革
        2.1.3 随身听的代表性作品
    2.2 个人随身听的现状
        2.2.1 设计引导消费
        2.2.2 消费促使设计
        2.2.3 设计改变生活
    2.3 个人随身听所存在的问题
        2.3.1 个人随身听对身体的影响
        2.3.2 个人随身听对技术的影响
        2.3.3 个人随身听对欲望的影响
3 个人随身听的设计诉求
    3.1 个人随身听的创意诉求
        3.1.1 创新与流行的考量
        3.1.2 共性与个性的交织
        3.1.3 情感和文化的传达
    3.2 个人随身听的技术诉求
        3.2.1 技术与功能的结合
        3.2.2 技术与形式的更新
        3.2.3 技术与时尚的融合
    3.3 个人随身听的情感诉求
        3.3.1 个性化
        3.3.2 趣味性
        3.3.3 体验性
4 个人随身听的设计实现
    4.1 个人随身听的创意实现
        4.1.1 创新理念的实现
        4.1.2 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4.1.3 概念的互换与组合
    4.2 个人随身听的技术实现
        4.2.1 现代科技的应用
        4.2.2 跨界设计的兴起
        4.2.3 产品与用户的互动
    4.3 个人随身听的情感实现
        4.3.1 情感实现的原则
        4.3.2 情感实现的要素
        4.3.3 情感实现的方式
结语 从CES 看未来随身听的发展趋势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专业杂志对室内设计行业发展的影响 ——以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二章 专业杂志的特点及其对室内设计行业的影响
    2.1 专业杂志的概念和特点分析
    2.2 媒体的历史沿革及主流专业杂志其对设计的影响
        2.2.1 西方杂志演变史
        2.2.2 中国杂志演变史
        2.2.3 主流设计专业杂志的历史沿革
        2.2.4 先锋专业杂志对设计的影响
    2.3 《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
        2.3.1 《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的发展历程
        2.3.2 《室内设计与装修》的传播效果解析
第三章 《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的社会影响及发展策略
    3.1 《室内设计与装修》的社会意义
        3.1.1 《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专业形象树立分析
        3.1.2 《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对于专业人士的影响分析
    3.2 《室内设计与装修》的发展策略
        3.2.1 如何提升专业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3.2.2 在新媒体冲击下如何成功转型
第四章 专业杂志对室内设计行业发展的责任和作用
    4.1 室内设计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反思
        4.1.1 室内设计行业发展的现状
        4.1.2 室内设计行业发展的反思
    4.2 专业室内设计杂志的责任及作用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详细摘要

(8)基于产品情感价值的设计策略研究 ——以3G手机设计开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关于设计策略的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情感设计的研究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1.3.1 研究的意义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产品设计策略及产品情感价值的认知
    2.1 产品设计策略概述
        2.1.1 设计策略的定义
        2.1.2 设计策略的三个层次
        2.1.3 影响产品设计策略的因素
        2.1.4 产品设计策略的作用
    2.2 情感及产品情感价值概述
        2.2.1 情感的定义与类别
        2.2.2 产品情感的力量与作用
        2.2.3 产品价值的构成
        2.2.4 产品情感价值的内涵
    2.3 小结
第三章 产品情感价值与3G手机的关联性解读
    3.1 产品情感价值的形式语言
        3.1.1 原始情感价值
        3.1.2 外在情感价值
        3.1.3 内在情感价值
    3.2 3G手机的时代特征和情感诉求
        3.2.1 3G手机的概念
        3.2.2 3G手机产生的时代背景
        3.2.3 3G手机与传统手机的区别
        3.2.4 3G手机的定制
        3.2.5 3G手机的情感诉求
    3.3 产品情感价值对3G手机的作用及影响
        3.3.1 有利于准确把握市场定位
        3.3.2 有利于深化产品价值
        3.3.3 有利于促进3G业务发展及品牌延续
第四章 基于产品情感价值的3G手机设计策略的理论阐释
    4.1 基于产品情感价值的3G手机设计策略的理论基础
        4.1.1 以人为本
        4.1.2 以市场发展动向为依托
        4.1.3 以产品情感价值为出发点
    4.2 基于产品情感价值的3G手机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4.2.1 易用性原则
        4.2.2 愉悦性原则
        4.2.3 沟通性原则
        4.2.4 持续性原则
    4.3 基于产品情感价值的3G手机设计策略的执行程序
        4.3.1 产品设计前的情感采集
        4.3.2 产品设计中的情感编码
        4.3.3 产品投放后的情感解码
    4.4 基于产品情感价值的3G手机设计策略的评价因子
        4.4.1 适应未来梦想社会的情感需求目标
        4.4.2 实现目标产品的情感诉求
        4.4.3 满足产品价值的情感延续
    4.5 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以3G手机为例
    5.1 3G手机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5.1.1 3G手机市场现状
        5.1.2 3G手机发展趋势
    5.2 个案分析
        5.2.1 诺基亚N97的评测与分析
        5.2.2 苹果I-phone3GS的评测与分析
        5.2.3 小结
    5.3 3G手机的现存问题及发展瓶颈
        5.3.1 3G通信频宽受限,产业链不成熟
        5.3.2 3G手机终端发展滞缓
        5.3.3 3G市场尚未形成,任需大力培育
        5.3.4 小结
    5.4 3G手机的后续发展及设计策略
        5.4.1 合理价格定位
        5.4.2 优化界面设计
        5.4.3 跟进功能技术
        5.4.4 加强情感互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3G手机消费市场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诺基亚N97调查问卷
    附录3.Apple I-Phone 3GS调查问卷
    附录4.调查问卷分析结果统计表
        (一) 3G手机消费市场现状调查问卷分析与统计结果(附录4-1)
        (二) N97性能满意度分析统计表(附录4-2)
        (三) I-phone3GS性能满意度分析统计表(附录4-3)
    附录5.手机用户行为及需求例证分析图
    附录6.专业名词释义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9)生态友好型社会背景下的设计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研究方法
    1.3 选题意义
    1.4 国际国内研究状况与进展
第二章 中国造物艺术的文脉和伦理观念
    2.1 概述
    2.2 儒家生态从善的思想和物质循环观
    2.3 墨家的社会蓝图与造物理念
    2.4 道家的辩证思想和造物伦理观
第三章 生态友好型社会——中国设计伦理精神的理性回归
    3.1 生态友好型社会的理论基石
    3.2 生态友好型社会的设计目标
    3.3 中国设计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3.4 中国当代设计师的伦理责任
    3.5 生态友好型社会在当下提出的意义
第四章 艺术设计的生态伦理策略
    4.1 可持续设计:从概念到实施
    4.2 绿色设计方法论
第五章 设计的生态伦理观与设计教育
    5.1 对自然的关怀与责任——作为一种社会伦理导向的艺术设计教育
    5.2 如何在设计教育中贯彻生态伦理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Jewellery v[I,T]“首饰”是个动词 ——当代首饰作为主动沟通的媒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首饰——作为媒介
    1.1 "物"指什么
    1.2 首饰作为媒介"物"
    1.3 "物"与主体的关系
二、动词——主动表达
    2.1 实验艺术拓展了首饰的概念,构成"首饰"动词化的平台
    2.2 V[IT]:动词"及物"与"不及物"
    2.3 艺术家主体时代,从上帝的灵光到个人的灵光
    2.4 首饰艺术家是寻找者,建构者和引爆者
    2.5 当代首饰的时代特征
三、Forever yours——主动沟通
    3.1 "首饰是个动词"关系公式:"Jewellery v [I,T]
    3.2 首饰是一个故事,讲述的是艺术的人的生活
    3.3 参与,协作,分享——你就是你生活的作品,你就是你生活的创造者
    3.4 "+"创造一种连接方式,以网络平台建立联动
    3.5 V动作
    3.6 动词公式的实践
文献索引
致谢

四、时尚E人类最渴望拥有PDA(论文参考文献)

  • [1]B2B品牌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D]. 范定希. 上海大学, 2017(02)
  • [2]人是媒介的尺度 ——保罗·莱文森媒介思想研究[D]. 郑燕. 山东大学, 2014(10)
  • [3]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及对策研究[D]. 李新祥. 武汉大学, 2013(05)
  • [4]信息交互设计方式的历史演进研究[D]. 郑杨硕. 武汉理工大学, 2013(11)
  • [5]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研究[D]. 乔亚兰. 武汉大学, 2011(04)
  • [6]个人随身听的设计诉求及其实现研究[D]. 杨曼. 武汉纺织大学, 2011(12)
  • [7]专业杂志对室内设计行业发展的影响 ——以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为例[D]. 吴韵.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5)
  • [8]基于产品情感价值的设计策略研究 ——以3G手机设计开发为例[D]. 张永年. 中南大学, 2009(S1)
  • [9]生态友好型社会背景下的设计伦理研究[D]. 管晨. 湖南工业大学, 2009(03)
  • [10]Jewellery v[I,T]“首饰”是个动词 ——当代首饰作为主动沟通的媒介[D]. 毛娜. 中央美术学院, 2009(11)

标签:;  ;  ;  ;  ;  

时尚 E 人类最渴望拥有 PDA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