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松等五种松树的醇溶蛋白谱研究

火炬松等五种松树的醇溶蛋白谱研究

一、火炬松等5种松树的醇溶蛋白图谱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解庆[1](2015)在《柴松分类地位与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柴松是一种形态特征与油松十分相似的松属植物,其仅分布于陕西省富县和尚塬林场的大麦秸沟中上部,纯林面积约337.3 ha。与油松相比,柴松具有诸多优点,如树体高大通直、天然整枝好、天然繁殖能力强、耐瘠薄、适应性强、单位面积蓄积量大等,被誉为黄土高原地区的珍贵遗传资源,因此,对其应该进行积极的保护并合理的开发利用。然而,关于柴松在松属物种中的分类地位问题在学术界尚无定论,加之对其遗传多样性现状也缺少了解,因此制约了人们对这一优良遗传资源的系统研究和有效保护利用。本研究选取柴松与油松及其变种(黑皮油松和扫帚油松)和近缘种(巴山松和马尾松)各1个较大的自然居群,分别从DNA分子标记分类、形态学分类、解剖学分类以及化学分类等4个层面上对柴松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另外,本研究还从形态和DNA分子层次上对柴松仅有2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现状进行了分析。所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前人在松属其它树种中已开发出的82对SSR引物进行了筛选,从中成功筛选出13对多态性高、特异性好、重复性强的SSR引物用于柴松分类地位研究。应用筛选出的13对SSR引物对上述6树种153个单株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13对SSR引物共检测到84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数从3个到15个不等,平均为6.50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从0.293到0.875,平均值为0.600。对扩增所得数据分别进行Structure分析、NJ邻接关系树分析(以树种和单株2层面)和PCo A主坐标分析。3种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表明巴山松和马尾松来源于两个不同的物种,而柴松、油松、黑皮油松和扫帚油松为同一物种(油松)。2.依据形态特征和木材解剖特征测量计算所得数据以及松脂和针叶精油中各化合物的含量数据对6树种进行聚类分析和PCA作图。以各指标均值对6树种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柴松与油松始终优先相聚在一起,其余4树种则按照不同顺序与两者相聚;以各指标原始数据对参试的各单株进行聚类分析和PCA作图的结果显示,6树种各单株杂乱无章的相互间参杂着聚在一起,关系十分复杂。此现象表明表型性状特征、木材解剖特征和化学成分特征在上述6树种间无树种的特异性,无法将彼此区分。3.对柴松与油松间各形态特征、木材解剖特征、松脂化学成分特征以及针叶精油化学成分特征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出两树种间存在的极显着或显着差异的相关指标,它们是针叶的大小与形状、雄球花的大小与形状、球果的大小、形状和重量、种鳞的长度、种翅的大小、种子的大小和重量、侧枝与主干夹角的大小、胸高形率的大小、木材中树脂道的大小、木材中管胞腔直径的大小、木材中管胞壁腔比的大小、木材中早材和晚材宽度的大小、松脂中12种化学成分(3-蒈烯、35号未知二萜、长叶松酸、枞酸、7,13,15-枞三烯酸、56号未知二萜、58号未知二萜、β-蒎烯、异海松酸、异长叶松酸、新枞酸、45号未知二萜)含量的多少、针叶精油中9种化学成分(α-石竹烯、γ-依兰油烯、α-蒎烯、斯巴醇、桉叶醇、喇叭醇、兰桉醇、α-杜松醇、西柏烯)含量的多少。另外根据前人的相关研究报道,两树种还在树皮形状与裂纹、针叶颜色、侧枝与主干间的夹角大小(与本研究相同)、球果形状与大小(与本研究相同)、树干通直度、材质坚硬度、天然整枝好坏、茎中树脂道数目与大小以及髓射线数目、针叶中维管束大小、针叶中内皮层大小与所占比例、针叶中树脂道多少与总面积、针叶的树脂道中泌脂细胞多少、花粉粒大小、花粉粒体的大小、花粉粒气囊大小及萌发孔(沟)宽等诸多方面亦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依据本研究SSR分子分类结果和上述各项种下分类依据,结合种下各分类单元概念的内涵,认为将柴松归为油松的变种较为适宜。另外,文中根据柴松的分类地位(油松的变种)结合柴松林的特点以及相关历史事件对柴松的起源亦进行了探讨。4.研究通过对柴松现有2居群100个单株的17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发现17个表型性状中除种翅长仅在居群间存在显着差异外,其余16个表型性状在柴松居群内、居群间皆存在极显着差异。柴松针叶、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5类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11.34%,12.80%,14.06%,19.47%和30.16%,亦表明柴松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水平较高。柴松针叶、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的17个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45.03%,说明柴松两居群的表型变异在居群间的贡献占45.03%,居群内的贡献占54.97%,居群内多样性大于群体间多样性。柴松17个表型性状间大多呈现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其中针叶长、针叶宽、球果长、球果径、球果干重、种鳞长和种翅长为柴松易测定和重要的表型性状。13对SSR引物共检测到74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数从3个到10个不等,平均为5.69个,多态性信息含量从0.415到0.865,平均值为0.62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树种水平为0.3956,Shannon信息指数(I)在树种水平上为1.0021;居群水平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体现出的趋势相一致,表明柴松两居群中居群1(阳坡居群)的多样性水平略高于居群2(阴坡居群);两居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232,Shannon’s居群分化系数((Isp-pop)/Isp)为0.0270,可见在柴松总的遗传变异中有不足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有超过9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分子方差分析(AMOVA)所得结果与基因分化系数(Gst)和居群分化系数((Isp-pop)/Isp)所得相符,同样指出有2.6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97.3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文中依据柴松的遗传多样性现状结合柴松林的特点对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蔡娟娟[2](2009)在《利用SSR标记和大配子体构建马尾松遗传图谱》文中认为本文以160粒马尾松胚乳为作图材料,利用235对SSR引物,构建了马尾松的遗传连锁框架图谱,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比较CTAB和SDS两种方法,发现SDS法比较适合马尾松胚乳DNA提取。2、确定了适合马尾松胚乳的最佳SSR反应体系:10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为15ng,引物浓度为0.1μM,dNTP浓度为0.3mM,Mg2+浓度为2.0mM,Taq酶浓度为1.0U。扩增程序为:94℃,4min;94℃,30s;Tm-5℃,15s;72℃,30s;,40cycles;72℃延伸30min;4℃保温。扩增产物在8%PAGE胶上分离检测,银染法显带。试验证明扩增效果好,条带丰富,稳定性强,重复性好。3、利用筛选出的多态SSR引物30对,对160个胚乳个体进行检测,获得分离位点97个,平均1.62位点/引物。4、连锁图谱构建用FsLinkageMap2.0软件。通过对86个标记的连锁关系进行分析,获得一张包含74个标记、11个连锁群的马尾松连锁图谱。该图谱总图距长度为927.91cM,最大连锁群为359.89cM,包含18个标记,最小连锁群为20.44cM,包含2个标记;标记最大间距为29.2cM,最小间距为0cM,标记平均间距12.54cM。估算的马尾松基因组的大小为2541.21cM,基因组覆盖度为36.5%。

王磊[3](2009)在《我国油松主要分布区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MAPD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具有生长快、材质好、根系发达、适应性强,耐干旱贫瘠,造林易成活等特点,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绿化造林树种。油松天然分布于我国北方14个省(区),其生态分布区达300公顷,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针叶造林树种。油松分布范围内的地形复杂,且各地区气候分带差异显着,这必然导致物种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类型,具有极大遗传多样性基础。本实验利用随机微卫星扩增多态性DNA(RM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油松12个天然居群245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具体结论如下:(1)确立了可用于RMAPD扩增的快速有效的提取油松DNA方法。(2)通过对RMAPD反应体系的优化,确立油松扩增的最佳反应体系为:10 X扩增缓冲液2.0μL(Tris-HCl 200mmol/L pH 8. 3,KCl 500mmo1/L),Mg2 +为2.2mM ,dNTPs为0.16mM,Taq酶为1.0U,随机引物为1.0μL,特意引物0.4μL,模板DNA为50ng/μL,双蒸水补足25μL。(3)用筛选出的18个引物对245个油松单株进行扩增,共扩增出303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的条带为229条,占总扩增条带数的77.58%,显示了油松群体内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建立了245个油松单株之间的遗传关系聚类图,在遗传相似系数在0.68的水平上,245株油松可以聚为四大类:府谷部分材料与内蒙古宁城聚为一类、山西地区单独聚在一起外,甘肃小陇山地区与陕西的洋县、留坝、周至、洛南、柞水聚为一类,黄龙、黄陵、府谷部分材料与聚为一类。

李毳[4](2008)在《油松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地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根系发达,极耐干旱贫瘠,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及改良土壤的作用,是我国华北及西北荒山绿化和营造生态林的重要树种。山西是天然油松林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也是油松的分布中心,以油松为建群种构成的寒温性针叶林是分布于山西关帝山、太岳山和中条山等地的优势植被类型,在山西森林生态系统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以往对油松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多集中于形态学、细胞学和蛋白质水平。分子水平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油松的许多遗传指标仍知之甚少,这对于油松天然林的合理保护和可持续经营是远远不够的。RAPD分子标记和ISSR分子标记是研究种群遗传结构的两个非常有效的工具。本研究在对山西油松地理分布实地考察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历山、紫团山、灵空山、芦芽山和关帝山5个天然油松种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RAPD和ISSR标记两种方法,检测天然油松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其空间分布格局,探讨各种生态因子与遗传变异的关系,揭示油松对复杂生境的分子适应机制。运用两对引物扩增了叶绿体trnT-trnL和trnS-trnG基因间隔序列,为松属基因组的比较和系统进化研究提供重要信息。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山西油松种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和多样性指数。用15个RAPD引物对油松种群140个个体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2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99个,占79.20%;Nei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853和0.4232,在5个油松种群中其变化范围分别介于0.2243~0.2626和0.3352~0.3860之间。5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35个位点,多态位点28个,占80.00%;Nei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085和0.4468。两种标记估算的多样性能比较一致地反映各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即灵空山种群和关帝山种群拥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芦芽山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通过与松属其它物种的比较,油松种群遗传多样性在松属中处于中等偏高水平。2.山西天然油松种群的遗传结构。RAPD标记扩增的油松种群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2853,种群内变异为0.2428,遗传分化系数为0.1491;ISSR扩增的油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085,种群内变异为0.2667,遗传分化系数为0.1356。两种标记反映出油松种群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和分化,在总的遗传变异中85.00%以上的变异存在于种群内,种群间的变异近15.00%。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种群间的变异虽然不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但这是不可忽视的,说明各种群间已经产生一定的遗传分化,从种群分布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可知,种群遗传结构格局的形成是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和物种本身生物学特性综合作用的结果。3.5个油松种群间的遗传关系。基于ISSR标记,根据Nei的方法计算油松种群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芦芽山种群和关帝山种群遗传一致度最高为0.9716,遗传距离最小为0.0288,这两个种群的相似程度最大;紫团山种群和关帝山种群遗传一致度最低为0.8999,遗传距离最大为0.1054,这两个种群亲缘关系相对较远。RAPD标记和ISSR标记反映5个种群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稍有不同,但UPGMA的聚类结果完全一致。灵空山种群和紫团山种群首先聚在一起,再与历山种群聚为一组,芦芽山种群和关帝山种群聚为另一组,2组再聚在一起,地理距离相近的种群首先聚在一起。4.油松叶绿体DNA间隔序列的特点及应用。由于叶绿体DNA的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分子进化速度不同,因而适用于不同阶元的系统学研究。本研究用两对特异引物扩增油松叶绿体非编码区trnT-trnL和trnS-trnG间隔序列,序列对比结果显示这两个片段在物种水平十分保守和稳定,而在松科各属间变异位点丰富,说明这两个序列片段不适合作为物种以下种群间的分析,适合作为物种以上的分子标记和系统学研究。结合GenBank(http://www.ncbi.nlm.nih.gov)中已有的序列资料,下载其它有关的松科植物trnT-trnL和trnS-trnG序列,一起进行分支分析,构建邻接系统进化树。分析了油松与其近缘物种的亲缘关系,为松科属间或种间植物提供更多更深入的信息。山西高原油松种群遗传多态性主要来自等位基因频率的不同,而不是等位基因的组成的差异。说明部分个体的死亡不会发生基因丢失,但个体数的减少会使种群在某些位点有遗传漂变的趋势,降低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影响到种群的质量和进化潜力。对油松天然林保护要有科学的理念,长远的策略,保护生境,减少人为干扰,使其不片断化是油松资源保护工作的重点。

林启龙[5](2007)在《湿地松、火炬松适应性分析》文中指出在同样的立地条件和抚育条件下,在120 a内,湿地松的生长明显优于火炬松和马尾松。2030 a内,国外松生长不如马尾松,而且对地力的适应性也不如马尾松。作为短轮伐期的速生丰产纸浆林,湿地松是适应性比较强的速生丰产的引进树种,但在立地差、集约度低或海拔高处应以本地树种马尾松为主。

龚佳[6](2007)在《马尾松实生种子园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种子园是生产改良种子的重要途径,它搭建了育种与育林的桥梁,其子代的遗传多样性将直接影响到人工林群体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本文以福建白砂林场马尾松实生种子园建园家系及其自由授粉子代为研究对象,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亲、子代遗传多样性,同时在单株空间上分方位对种子园的遗传品质进行空间变化研究,综合比较了马尾松在改良过程中遗传多样性的变化,并提出了种子园合理管理策略。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从火炬松(Pinus taeda)、辐射松(P. radiata)、欧洲赤松(P. sylvestris)和瑞士五针松(P. cembra)等松属其它树种的152对SSR引物中通过对实生种子园子代个体的SSR分析,最终筛选出十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共检测到64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检测到的数目4~10个不等,平均每个位点6.4个等位基因。2.建园亲本及子代有着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对整个子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参试家系亲本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在平均等位基因数方面,子代的平均等位基因数6.4比亲本平均等位基因数4.2高出2.2;子代的有效等位基因数2.2377高于亲本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1.9947;多样性指数方面子代(1.0146)仍高于亲本(0.8804);杂合度方面除了平均观察杂合度子代群体(0.6728)略低于亲本外(0.6842),其平均期望杂合度(0.5291)、Nei基因多样度(0.5285)均高于亲本群体(0.4906、0.4842),且子代群体花粉流(4.6049)大于亲本(1.5814),表明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由于其频繁的基因交流减小了种子园子代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种子园子代保持着较宽的遗传基础,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3.种子园所产种子在单株的西、北、南三个方位的种质遗传多样性均较高,东面方向较差。这与单株在种子园所处地理位置、环境因子有一定关联。该种子园面积较小,根据该种子园的坡向和授粉期主风向观测结果,树冠的西、北、南三方位授粉率较高与授粉期主风向相一致,故产生的种子其遗传多样性高于其他方位。4.对亲、子代群体遗传距离聚类分析表明,遗传距离与其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虽然亲本群体的亲缘关系对子代群体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从研究结果看整个子代群体家系间的遗传距离与亲本相比有一定的差异,说明种子园初建时各家系单株配置比较合理,基本避免了近交衰退,整个种子园享有一个共同的基因库。

宿俊吉[7](2007)在《普通小麦—冰草异源二体附加系中冰草P染色体的分子标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冰草属(Agropyron)是小麦族中的一个多年生近缘种属,其染色体组为P,包括二、四、六3种倍性。四倍体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L.)是该属植物的模式种,具有极强的抗寒性、抗旱性和适度的耐盐性,同时高抗小麦白粉病、黄矮病、锈病等病害。本研究室首次突破小麦-冰草远缘杂交并且获得了19个小麦-冰草异源二体附加系。本实验对小麦SSR和EST-SSR引物在冰草上的通用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SSR及EST-SSR分子标记对普通小麦-冰草异源二体附加系进行了分析,其目的是筛选出小麦-冰草异源二体附加系中冰草P染色体的分子标记,并结合形态学性状及叶锈抗性对附加系进行归类。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形态学性状比较,可将19个附加系归为9类;通过苗期抗小麦叶锈混合小种PHT和THT鉴定,发现Fukuho表现高感,冰草Z559表现近免疫,5个附加系(Ⅱ-30-5、Ⅱ-1-3、Ⅱ-3-1、Ⅱ-9-3、Ⅱ-11-1)表现完全免疫,表明该5个附加系中的冰草染色体携带有小麦抗叶锈基因,是挖掘抗小麦叶锈种质资源的宝贵材料。2.小麦SSR和EST-SSR引物对冰草的通用性比较发现,有89.0%的SSR和89.5%的EST-SSR引物对Fukuho基因组DNA可有效扩增, 42.3%的SSR和73.5% EST-SSR引物对Z559基因组DNA可有效扩增,表明小麦EST-SSR对冰草的通用性明显高于SSR; SSR引物和EST-SSR引物的扩增强带比率分别为76.1%、84.1%,说明小麦EST-SSR引物在冰草上扩增带的质量亦优于SSR;SSR引物在3个小麦品种间扩增产物的多态性高于EST-SSR引物,而两类引物在3个不同倍性冰草间扩增产物的多态性水平相当。通用性和多态性比较分析表明,普通小麦EST-SSR和SSR经筛选虽都能转用于冰草,但相比之下EST-SSR更优。3.通过对19个小麦-冰草附加系及其双亲的PCR分析,共筛选到62个冰草P染色体的SSR和EST-SSR标记。利用13个附加系筛选到19个标记,其中5个标记(即ksum41208、ksum62148、cnl123240、swes160228和Xgwm124126)可用来追踪附加系Ⅱ-21-2和Ⅱ-21-6中P染色体; 6个标记(即hafl18146、swes19220、swes22225、swes157205、swes143272和Xgdm107316)可用于检测和追踪附加系Ⅱ-4-2、5038、Ⅱ-5-1和5043中P染色体;7个标记(即swes90126、swes160228、swes220170、swes223132、swes236180、cfe37158和Xgwm162182)可用于检测和追踪附加系Ⅱ-30-5、Ⅱ-1-3、Ⅱ-3-1、Ⅱ-9-3和Ⅱ-11-1中P染色体; cfe37158和ksum154148分别是附加系Ⅱ-7-1和Ⅱ-8-1中P染色体的唯一标记。通过四倍体冰草筛选获得的这些标记在3个不同倍性的冰草中扩增带型基本一致,即也适用于二、六倍体冰草P染色体的快速检测与追踪。对另外6个小麦-冰草附加系进行PCR扩增, 43对引物在6个附加系中扩增出冰草染色体的特异标记,其中29对小麦SSR和EST-SSR引物在6个附加系中均有冰草特异带的扩增。在6个附加系均有扩增的引物中,第六同源群的引物占到一半以上,其它各同源群引物仅有少量分布,初步断定该6个小麦-冰草附加系中的冰草染色体与小麦第六同源群具有部分同源关系,但该染色体可能与冰草其它染色体间发生了复杂的重排。据此,将这6个附加系中的冰草染色体暂命名为6P染色体,但相互间不尽完全相同。另外比照小麦染色体遗传图谱简要地绘制出了这6个附加系中的冰草P染色体遗传模式图谱。上述研究建立的SSR和EST-SSR分子标记不仅能够迅速、准确、可靠地检测和追踪小麦-冰草远缘杂交后代中的外源冰草染色质,而且为附加系归类和确立附加系中冰草染色体的部分同源群归属提供依据。结合形态学性状将19个附加系归为6类:第一类是Ⅱ-21-2和Ⅱ-21-6,其中的P染色体涉及第一和第四部分同源群;第二类,Ⅱ-4-2、5038、Ⅱ-5-1和5043,其中的P染色体可能归属第七部分同源群;第三类是Ⅱ-30-5、Ⅱ-1-3、Ⅱ-3-1、Ⅱ-9-3和Ⅱ-11-1,其中的P染色体携带有抗叶锈基因,但存在复杂的遗传重排;第四类是Ⅱ-7-1;第五类是Ⅱ-8-1;第六类是Ⅱ-29-2ii、5114、5113、Ⅱ-26、5106和4844-12,其中的P染色体归属第六部分同源群。上述研究结果为冰草染色体遗传图谱的构建和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奕洁[8](2007)在《苦杏仁蛋白组分鉴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目的研究苦杏仁(Semen Armeniacae Amarum)信息物质——可溶性蛋白组分,建立苦杏仁蛋白组分的鉴定方法,为中药信息物质组分鉴定学的建立提供科学数据和技术。2研究内容和方法2.1总蛋白的含量测定采用Bradford法。对苦杏仁类药材、饮片及其不同制剂条件下的可溶性总蛋白进行了含量测定。2.2苦杏仁蛋白的电泳鉴定方法研究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包括对苦杏仁类中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条件(上样量、凝胶浓度、胶片规格、染色方法、脱色程度、凝胶类型)的优选、谱带特征分析、谱带分子量计算、鉴别方法的考察与确定、电泳图谱分析与电泳图谱聚类分析等。2.3苦杏仁类中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别方法的适用性研究分别对炮制品(饮片)和不同入药方式剂型的适用性、鉴别方法的可重复性进行了研究。3研究结果3.1苦杏仁类中药总蛋白含量变化规律为:炒制品<生品<燀制品,含量分别为:苦杏仁:杏(Prunus armeniaca L.)(6.76%,11.53%,13.54%);山杏(Prunus armeniaca L. var. ansu Maxim.)(6.18%,9.67%,14.62%)。桃仁:山桃(Prunus davidiana (Carr.) Franch.)(9.75%,16.81%,17.90%);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9.59%,17.75%,16.28%);甜杏仁:李光杏(A. vularis var. glabras. X. Sun)(7.52%,11.88%,12.73%)。3.2苦杏仁类中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最佳电泳条件为:凝胶浓度:浓缩胶C=2.6%,T=3.9%;分离胶C=2.6%,T=12%;上样量:20μg(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10μg(银染色);恒压电泳U=150V;冷凝回流条件下电泳时效果最佳。3.3确定苦杏仁类中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谱带特征:结合考马斯亮蓝染色和银染色结果,蔷薇科李属的9个种子类供试品,SDS蛋白电泳图共得到39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按分子量大小不同,可大致划分为三个特征区组,即高分子量组A(60 kDa105 kDa)、中分子量组B(29 kDa59 kDa)和低分子量组C(10 kDa28 kDa)。其中各供试品在B、C组内均有34条高含量谱带,此二组谱带的具体数目、位置及深浅度显示明显差异,具有鉴别意义。具体鉴别特征的应用可通过分种检索表形式加以实现。3.4得到苦杏仁类中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电泳图谱中特征峰主要集中在44 kDa 55 kDa和21 kDa 24 kDa两区域内,为苦杏仁类供试品电泳图谱的共有特征;而各供试品在此两组特征峰处的具体峰数目、位置和峰强显示出明显差异,为苦杏仁类供试品电泳图谱的主要鉴别特征区。3.5蛋白质电泳图谱聚类分析结果与植物系统分类基本一致。3.6炮制和制剂过程对苦杏仁类中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高含量谱带影响不显着。因此,在中药品种层次上,炮制方法的改变,或一般制剂工艺过程理论上不影响对中药饮片蛋白组分的鉴别。对具体含苦杏仁中药的制剂的电泳鉴别方法的实践表明:在单制剂中蛋白电泳鉴别法可行,且不受炮制过程影响;在复杂制剂中,可用于桃仁杏仁来源中药的鉴别。4结论4.1蛋白质类成分为苦杏仁类中药主要组分之一,燀制后的饮片总蛋白含量略有增加,炒制后的饮片总蛋白含量减少,电泳结果显示饮片中低含量谱带明显少于药材。4.2 SDS-凝胶电泳谱带(图谱)特征为:苦杏仁类中药蛋白质SDS-凝胶电泳在44 kDa 55 kDa和21 kDa 24 kDa两区域内均出现34条高含量谱带(峰),为苦杏仁类中药的电泳图谱特征区。依据各供试品特征区内谱带(峰)的具体数目、位置、深浅程度(峰强)等数据,可进行品种鉴别。电泳鉴别法可作为苦杏仁类中药品种的鉴别方法。4.3蛋白质电泳图谱聚类分析结果与系统分类基本一致,即该蛋白组分是特征性组分,为将SDS-电泳鉴别法作为苦杏仁类中药的鉴定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品种判断的归类提供了定量依据。4.4苦杏仁类中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别方法适用于药材的鉴定、对饮片及其复方制剂的鉴别有一定实用性。5创新点5.1确定了苦杏仁特征蛋白组分。5.2建立了苦杏仁蛋白SDS-凝胶电泳特征的鉴别检索表。5.3建立了苦杏仁蛋白SDS-凝胶电泳鉴别方法。

贾敏[9](2007)在《火炬松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与遗传评价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根据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与评价的相关技术理论,以火炬松种质资源为对象,建立了火炬松(Pinus taeda L.)种质资源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以通过常规表型观测为主,辅之以现代遗传分析技术,分析了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格局,并探索了火炬松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的表型多样性测定技术、遗传多样性测定技术和种质保存的数据库信息管理等技术方法,开展了火炬松种质资源遗传评价技术研究的实践。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开展了火炬松种质资源的搜集普查工作,摸清了家底,同时规范火炬松种质资源数据库性状描述;2.将调查所得的火炬松种质资源信息综合保存,构建了网络共享的火炬松种质资源数据库信息系统,妥善保存火炬松种质资源信息;种质资源数据库种质信息卡片包括5类信息,各项标准参照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技术标准。3.对火炬松种质资源开展了表型测定和RAPD分子标记相结合的遗传多样性评价技术。表型遗传多样性测定表明,火炬松种质资源在不同类型无性系内和无性系间两个水平上都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树高、胸径、材积、侧枝角和针叶长5个重要形态学性状上的遗传变异较大,变异系数从9.71%~38.55%之间;方差分析得出这5个形状在火炬松种质资源库的238个无性系之间差异极显着,这些差异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制约,说明本研究用5个火炬松主要形态学性状分析得出火炬松种质资源无性系之间的差异性显着。无性系间的平均变异度为18.03%大于不同类型的无性系的平均变异度17.31%,说明研究中所用的5个形态学变异主要存在于无性系间。火炬松形态学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胸径与树高、胸径与材积以及树高与材积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侧枝角与树高呈显着正相关关系,针叶长与树高、胸径、材积和侧枝角均呈负相关关系。4.利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了较高质量的火炬松DNA,采用8个引物对火炬松5个群体共114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RAPD分子标记分析,扩增出45个位点,多态位点38条,多态比率为84.44%,群体基因多样性(Ht)为0.2803,平均Shannon指数为0.4195,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497。

刘爱萍[10](2007)在《中国12个省(区)马尾松主要种质资源的RAPD与ISSR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中国12个省(区)的35份马尾松种质资源为材料,摸索出适合马尾松嫩梢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建立并优化了马尾松RAPD和ISSR反应体系;采用RAPD和ISSR标记,结合聚类分析,进行了我国马尾松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马尾松嫩梢DNA提取方法的建立。针对马尾松嫩梢富含多糖、多酚、蛋白质等物质,采用改良的CTAB法,以新鲜幼嫩的马尾松梢部为材料,在细胞核被裂解之前,加入了用DNA提取洗净液先除糖这一步骤,能有效地消除糖类物质的干扰,这是提取高质量马尾松DNA的关键技术之一。第二是在提取液中加入2%PVP来消除酚类物质的干扰。第三,在提取过程中两次加入2%β-巯基乙醇,β-巯基乙醇是还原剂,有效地抑制了多酚及其它物质的氧化。从马尾松嫩梢中提取了较高纯度和产量的DNA,适宜作为马尾松RAPD和ISSR分析。2、马尾松RAPD和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经过反复试验,本研究中建立的马尾松RAPD反应体系为:在扩增反应总体积25μL中,包含25 ng模板DNA,2.5 mmol/L MgCl2,0.8μmol/L引物,0.16 mmol/L dNTP,1.0 U Taq DNA聚合酶,1×Buffer缓冲液。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37℃退火1 min,72℃延伸2 min,45个循环;72℃延伸7 min,退出。ISSR最佳反应体系为:在扩增反应总体积25μL中,包含50 ng模板DNA,2.5 mmol/L MgCl2,0.5μmol/L引物,0.2 mmol/LdNTPs,1.0 U Taq DNA聚合酶,1×Buffer缓冲液。ISS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s,特定温度下退火45s,72℃延伸2 min,35个循环;72℃延伸7 min,退出。3、马尾松RAPD和ISSR标记的多态性程度分析。从20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8条在样品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对马尾松35份样品进行扩增,共产生153条RAPD标记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37条,多态性百分率为89.5%,平均每个引物检测到的条带数为8.5条;从6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6条在所有样品中均能产生清晰扩增条带的ISSR引物,扩增共产生153条ISSR标记带,其中多态性带136条,多态性百分率为88.9%,平均每个引物检测到的条带数为9.6条。对两种标记的检测效果表明,ISSR和RAPD标记所得结果呈极显着相关,证明这两种标记技术均可用于马尾松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但ISSR效果明显优于RAPD。4、马尾松RAPD和ISSR标记的聚类分析。RAPD和ISSR标记的35份供试样品两两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均在0-1之间。RAPD和ISSR标记分析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711,在0.01水平呈极显着正相关。这进一步说明了两种标记聚类结果的一致性,也表明RAPD和ISSR两种遗传标记技术应用于马尾松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可行性。

二、火炬松等5种松树的醇溶蛋白图谱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火炬松等5种松树的醇溶蛋白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柴松分类地位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问题的提出
    1.2 关于植物分类地位研究
        1.2.1 形态分类法
        1.2.2 解剖学分类法
        1.2.3 细胞分类法
        1.2.4 生化标记分类法
        1.2.5 孢粉学分类法
        1.2.6 化学分类法
        1.2.7 DNA分子标记分类法
    1.3 关于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柴松分类地位的SSR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DNA提取结果分析
        2.3.2 PCR扩增结果
        2.3.3 Structure分析
        2.3.4 NJ邻接关系树
        2.3.5 PCoA分析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基于形态特征的柴松分类地位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采集
        3.2.2 性状测定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柴松与油松特征指标间方差分析
        3.3.2 聚类分析
        3.3.3 PCA分布图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基于木材解剖特征的柴松分类地位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采集
        4.2.2 木材切片的制作
        4.2.3 观察测量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柴松与油松特征指标间方差分析
        4.3.2 聚类分析
        4.3.3 PCA分布图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基于化学成分特征的柴松分类地位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采集
        5.2.2 化学成分分析
        5.2.3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基于松脂化学成分的柴松分类地位研究
        5.3.2 基于针叶精油化学成分的柴松分类地位研究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柴松遗传多样性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6.2.2 SSR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柴松表型多样性研究
        6.3.2 柴松遗传多样性SSR分析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柴松分类地位综合分析与遗传资源保护策略
    7.1 柴松分类地位
        7.1.1 柴松与油松是同一物种
        7.1.2 柴松是油松的变种
    7.2 柴松遗传多样性
    7.3 柴松起源与保护策略
        7.3.1 柴松起源
        7.3.2 保护策略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本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利用SSR标记和大配子体构建马尾松遗传图谱(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林木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1.1.1 遗传图谱的概况
        1.1.2 林木遗传图谱研究现状
        1.1.2.1 针叶树分子遗传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1.1.2.2 阔叶树分子遗传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1.1.3 林木常用作图群体
        1.1.3.1 亲本的选择
        1.1.3.2 林木作图群体的种类
        1.1.3.3 作图群体大小
        1.1.3.4 构建饱和图谱所需基因座位数
        1.1.4 用于遗传图谱构建的分子标记
        1.1.4.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RFLP)
        1.1.4.2 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
        1.1.4.3 加锚微卫星寡核苷酸标记(ISSR)
        1.1.4.4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AFLP)
        1.1.4.5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s)
        1.1.4.6 微卫星标记(SSR)
        1.1.5 构建遗传图谱的软件
        1.1.6 遗传图谱的制作过程
        1.1.6.1 分子标记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1.1.6.2 连锁的两点检验
        1.1.6.3 利用MLE(最大似然估计)法估计重组值
        1.1.6.4 多点分析与基因直线排序
        1.1.7 遗传图谱的应用
        1.1.7.1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定位和分析
        1.1.7.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1.1.7.3 目的基因定位与分离
        1.1.7.4 比较基因组研究
        1.1.8 林木遗传图谱构建发展趋势
        1.1.9 林木遗传图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2 马尾松及其标记的研究进展
        1.2.1 马尾松的概述
        1.2.1.1 马尾松的生物学特征
        1.2.1.2 马尾松的资源分布
        1.2.1.3 马尾松的主要用途及经济价值
        1.2.2 马尾松标记研究进展概述
        1.2.2.1 马尾松同工酶水平研究
        1.2.2.2 马尾松DNA 分子水平研究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马尾松胚乳DNA 提取
    2.1 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种子胚乳挑取
        2.2.2 胚乳DNA 样品的制备
        2.2.2.1 SDS 法的提取步骤
        2.2.2.2 CTAB 法的提取步骤
        2.2.3 DNA 浓度测定
        2.2.4 DNA 纯度鉴定
        2.2.5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2.2.6 样品稀释保存
    2.3 结果分析
        2.3.1 SDS 法与CTAB 法的琼脂糖电泳结果比较
        2.3.2 SDS 法抽提次数对DNA 纯度的影响
        2.3.3 SDS 法与CTAB 法提取DNA 纯度的比较
        2.3.4 SDS 法与CTAB 法提取DNA 浓度的比较
    2.4 讨论
        2.4.1 提取方法的选择
        2.4.2 种子的预处理
        2.4.3 水浴时的注意事项
        2.4.4 DNA 纯度
        2.4.5 抽提方法
3 SSR-PCR 条件优化
    3.1 SSR反应体系各组分的确定
        3.1.1 正交设计及结果分析
        3.1.1.1 正交设计
        3.1.1.2 结果分析
        3.1.2 单因素优化
        3.1.2.1 TaqDNA 聚合酶对扩增效果的影响
        3.1.2.2 MG~(2+)浓度对扩增效果的影响
        3.1.2.3 dNTP 浓度对扩增效果的影响
        3.1.2.4 引物浓度对扩增效果的影响
        3.1.2.5 模板DNA 对扩增效果的影响
        3.1.3 最佳组合的确定
    3.2 PCR 扩增程序各因素水平的确定
        3.2.1 正交优化
        3.2.2 结果分析
        3.2.3 与张薇(2008)结果的比较
    3.3 退火温度的优化
    3.4 讨论
        3.4.1 单因素与正交设计优缺点比较
        3.4.2 关于退火温度的讨论
        3.4.3 其它因素
4 SSR 引物筛选及群体检测
    4.1 PAGE 电泳分析
    4.2 引物初筛和复筛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结果
        4.3.2 讨论
5 遗传图谱的构建
    5.1 理论分析
    5.2 遗传图谱的构建
    5.4 基因组大小的估计
    5.5 结果
        5.5.1 连锁图谱
        5.5.3 马尾松基因组遗传长度的估计
    5.6 分析与讨论
        5.6.1 连锁图谱的比较
        5.6.2 作图软件的比较
        5.6.3 连锁图谱的质量
        5.6.4 作图群体的大小
        5.6.5 SSR 引物的多态性
        5.6.6 关于分子图谱与染色体对应关系的探讨
        5.6.7 马尾松遗传图谱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3)我国油松主要分布区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MAPD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油松概况
    1.2 国内外油松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1.2.1 表型性状形态标记
        1.2.2 细胞学标记(cytological markers)
        1.2.3 同工酶标记(biochemical markers)
        1.2.4 分子标记技术(Molecular Markers)
    1.3 分子标记技术以及该技术在林木上的应用
        1.3.1 分子标记技术
        1.3.2 不同遗传标记技术在林木上的应用
    1.4 RMAPD 标记(随机微卫星扩增多态)
        1.4.1 RMAPD 的分子机理
        1.4.2 RMAPD 的可靠性
        1.4.3 RMAPD 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试剂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研究方法
        2.2.1 DNA 的提取方法的优化
        2.2.2 引物筛选
        2.2.3 PCR 反应因素水平的确定与正交表的设计
        2.2.4 RMAPD 反应的建立及检测
        2.2.5 RMAPD 扩增结果统计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油松总DNA 的提取与浓度测定
    3.2 油松RMAPD 反应体系的优化
        3.2.1 Mg2+浓度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3.2.2 dNTP 浓度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3.2.3 引物浓度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3.2.4 模板、Taq 浓度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3.3 反应体系的确定
    3.4 油松RMAPD 产物多态性分析
    3.5 遗传相似系数分析及不同区域油松聚类分组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油松总 DNA 提取对实验材料的筛选
        4.1.2 对提取工艺的改进
        4.1.3 RMAPD 体系优化
        4.1.4 油松居群内及居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4.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本文使用英文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4)油松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地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研究的目的意义
    2.研究依据
    3.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3.1 形态学标记及应用
        3.2 细胞学标记及应用
        3.3 生化标记及应用
        3.4 分子标记及应用
        3.4.1 RAPD分子标记
        3.4.2 ISSR分子标记
        3.5 DNA序列分析技术
    4.遗传标记在油松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4.1 形态学标记
        4.2 细胞学标记
        4.3 生化标记
        4.4 DNA分子标记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其取样地自然概况
    1.油松及其地理分布
        1.1 油松的生物学特性
        1.2 油松的地理分布
    2.取样地自然概况
        2.1 历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2.2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2.3 关帝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2.4 灵空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2.5 紫团山自然概况
第三章 利用RAPD技术对油松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1.1.2 油松基因组DNA的提取与纯化
        1.2 试验方法
        1.2.1 RAPD反应条件的建立
        1.2.2 RAPD扩增产物的分析
    2.油松RAPD扩增结果分析
        2.1 油松多态位点分析
        2.1.1 不同引物检测油松多态位点
        2.1.2 多态位点在不同种群的出现频率
        2.1.3 不同油松种群的多态位点比较
        2.2 油松遗传多样性分析
        2.2.1 油松不同位点的遗传多样性
        2.2.2 油松不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2.3 油松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
        2.3.1 油松多态位点的遗传特征
        2.3.2 5个油松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2.4 油松不同种群间的遗传关系和聚类分析
    3.讨论
        3.1 多态位点百分率
        3.2 山西天然油松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3.3 影响山西天然油松种群遗传结构的原因分析
        3.4 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的关系
        3.5 RAPD是一个有效的分子标记
第四章 利用ISSR技术对油松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DNA提取
        1.2.2 ISSR扩增反应
        1.2.3 ISSR扩增产物的分析
    2.油松ISSR扩增结果分析
        2.1 多态位点比率
        2.2 油松不同种群多态位的出现频率
        2.3 油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2.4 天然油松种群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
        2.5 种群间的遗传关系和聚类分析
    3.结果与讨论
        3.1 山西油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3.2 油松种群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
        3.3 山西天然油松种群的基因流
        3.4 山西高原天然油松种群遗传多样性原因分析
        3.4.1 油松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
        3.4.2 环境条件有利于遗传多样性的维持和积累
        3.4.3 油松的生活史与遗传多样性
        3.5 天然油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保护
        3.5.1 油松遗传多样性的恢复与保护
        3.5.2 天然油松种群的基因流与保护
        3.5.3 遗传多样性保护策略
第五章 油松叶绿体DNA间隔序列特点及在松科系统发育中的应用
    1.试验材料
    2.试验方法
        2.1 基因的克隆和回收
        2.1.1 PCR扩增反应
        2.1.2 目的DNA片段回收和纯化
        2.2 目的片段与T-easy载体的连接
        2.3 连接产物的转化
        2.3.1 连接产物的转化
        2.3.2 平板制作
        2.3.3 涂板
        2.4 重组子筛选
        2.5 质粒的提取和鉴定
        2.5.1 重组质粒的提取
        2.5.2 重组质粒的鉴定
        2.6 测序
        2.7 序列分析
    3.结果分析
        3.1 油松cpDNA基因间隔区序列特征
        3.1.1 油松trnT-trnL基因间隔区序列特点
        3.1.2 油松trnS-trnG基因间隔区序列特点
        3.2 油松及松科植物的trnT-trnL和trnS-trnG序列比较
        3.2.1 油松及松科植物的trnT-trnL序列比较
        3.2.2 油松及松科植物的trnS-trnG序列比较
        3.3 松科属间系统树的构建
        3.3.1 基于cpDNA trnT-trnL间隔序列构建的系统树
        3.3.2 基于cpDNA trnS-trnG间隔序列构建的系统树
    4 讨论
        4.1 叶绿体trnT-trnL和trnS-trnG序列在系统发育中的应用
        4.2 松科各属间的关系
        4.3 松属在松科的系统地位
        4.4 进一步的工作
第六章 总结
    1.山西天然油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2.山西油松种群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分化
    3.山西油松种群间的基因流
    4.山西天然油松种群间的遗传关系
    5.油松cpDNA间隔序列特点及在松科系统发育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表1 5个油松种群RAJPD扩增多态位点显性频率
附表2 由Nei指数估计的油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分化系数
附表3 5个油松种群ISSR扩增多态位点显性频率
附表4 由Nei指数估计的油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分化系数(ISSR)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湿地松、火炬松适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和调查方法
2 国外松的生长状况分析
    2.1 火炬松的生长状况分析
        2.1.1 未达速生丰产目标
        2.1.2 没有达到速生丰产原因分析
    2.2 湿地松比火炬松高产
    2.3 马尾松在生长量和适应性上仍具优势
3 小结

(6)马尾松实生种子园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遗传多样性概述
        1.1.1 遗传多样性含义
        1.1.2 影响群体内遗传多样性的因素
        1.1.3 测定方法
        1.1.4 评价指标参数
        1.1.5 遗传多样性研究概述
    1.2 种子园概况
        1.2.1 种子园现状
        1.2.2 种子园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
    1.3 马尾松种子园研究概况
        1.3.1 马尾松种子园种子产量方面
        1.3.2 马尾松种子园遗传多样性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材料概况
        2.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2.2 试验方法
        2.2.1 总DNA 的提取及纯化
        2.2.2 PCR 反应条件的优化
        2.2.3 马尾松SSR 反应体系的构建
        2.2.4 PAGE 电泳分析
        2.2.5 引物筛选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子园遗传多样性分析
        3.1.1 单位点等位基因频率
        3.1.2 参试亲本分析结果
        3.1.3 自由授粉子代分析结果
        3.1.4 种子园单株空间方位上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1.5 亲子代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3.2 F-统计量及基因流分析
        3.2.1 参试亲本分析
        3.2.2 自由授粉子代分析
    3.3 群体间遗传距离
        3.3.1 参试亲本分析
        3.3.2 自由授粉子代分析
4 讨论
    4.1 对试验方法的讨论分析
        4.1.1 DNA 提取及试验材料选择
        4.1.2 PCR 扩增反应体系的构建
        4.1.3 SSR 引物选择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4.1.4 扩增产物的电泳和判读
    4.2 马尾松遗传多样性分析
    4.3 群体分化
    4.4 Hardy-Weinberg 平衡分析
    4.5 进一步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7)普通小麦—冰草异源二体附加系中冰草P染色体的分子标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冰草远缘杂交的进展
        1.1.1 冰草属的分类及植物学性状
        1.1.2 冰草属植物的分布及可利用性
        1.1.3 普通小麦与冰草属间的杂种
        1.1.4 小麦-冰草异源二体附加系的创建和研究
        1.1.5 向普通小麦转移冰草有益基因的进展
    1.2 小麦外源染色质的鉴定和追踪
        1.2.1 形态标记鉴定
        1.2.2 细胞学方法鉴定
        1.2.3 生化标记鉴定
        1.2.4 分子标记鉴定
        1.2.5 异源染色体与小麦部分同源群关系的确定
    1.3 小麦族植物基因组分子标记的建立和应用
        1.3.1 小麦属植物基因组(A、B、G、D)分子标记
        1.3.2 黑麦属植物基因组(R)分子标记
        1.3.3 大麦属植物基因组(H)分子标记
        1.3.4 山羊草属植物基因组(SCUMD)分子标记
        1.3.5 偃麦草属植物基因组(StE)分子标记
        1.3.6 簇毛麦属植物基因组(V)分子标记
        1.3.7 其它小麦族植物基因组的分子标记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1.4.1 目的意义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普通小麦-冰草二体附加系的形态学性状与抗叶锈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小麦-冰草附加系的形态学调查方法
        2.1.3 小麦-冰草附加系的抗叶锈鉴定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形态学性状
        2.2.2 小麦-冰草附加系的抗叶锈鉴定
    2.3 讨论
第三章 小麦SSR 和EST-SSR 引物对冰草扩增通用性的比较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DNA 提取
        3.1.3 PCR 扩增与电泳检测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小麦SSR 和EST-SSR 引物在普通小麦品种Fukuho 和四倍体冰草Z559 中的扩增效果比较
        3.2.2 普通小麦SSR 和EST-SSR 引物在小麦及冰草上的多态性比较
        3.2.3 普通小麦SSR 和EST-SSR 引物对冰草通用性的比较
    3.3 讨论
        3.3.1 SSR 和EST-SSR 在近缘物种上的通用效率
        3.3.2 小麦SSR 和EST-SSR 在近缘物种中的多态性
第四章 冰草P 染色体SSR 和EST-SSR 标记的建立与应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SSR 和EST-SSR 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普通小麦与冰草间多态性SSR 和EST-SSR 引物的筛选
        4.2.2 小麦-冰草附加系SSR 和EST-SSR 分析
        4.2.3 3 对引物的染色体定位
        4.2.4 部分特异引物在3 个不同倍性冰草中扩增情况
        4.2.5 冰草P 染色质分子标记的应用
    4.3 讨论
        4.3.1 SSR、EST-SSR 标记对于鉴定小麦外源P 染色质的利用价值
        4.3.2 利用 SSR、EST-SSR 标记确定冰草P 染色体部分同源群归属
        4.3.3 P 染色体遗传重排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作者简介

(8)苦杏仁蛋白组分鉴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苦杏仁及同属来源中药的使用现状
    第二章 苦杏仁研究进展
    第三章 蛋白质提取与含量测定
    第四章 电泳鉴别法
    第五章 电泳技术在鉴别中药方面的应用进展
    第六章 蛋白电泳图谱技术
    第七章 中药鉴定特征的聚类分析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整体实验设计及技术路线图
        1.1 整体实验设计
        1.2 整体实验技术路线图
    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 实验试剂
        2.2 仪器设备
        2.3 供试品学名
    第一章 总蛋白含量测定
        总蛋白测定技术路线图
        1 供试品制备
        1.1 供试品收集
        1.2 供试品处理
        1.2.1 炮制品制备
        1.2.2 制剂制备
        2 总蛋白提取
        2.1 配备蛋白提取缓冲溶液
        2.2 蛋白提取液提取供试品可溶性总蛋白
        2.3 提取供试品水溶性蛋白
        2.4 制剂供试品处理
        2.4.1 匀浆剂
        2.4.2 水煎剂
        2.4.3 丸剂
        2.4.4 汤剂
        2.4.5 凝胶剂
        2.5 提取供试品、方法归纳表
        3 总蛋白含量测定
        3.1 实验原理及特点
        3.1.1 实验原理
        3.1.2 实验特点
        3.2 实验方法
        3.2.1 制备染色液
        3.2.2 制备标准浓度蛋白
        3.2.3 绘制标准曲线
        3.2.4 供试品含量测定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5.1 苦杏仁及类似中药蛋白含量比较
        5.2 生品与炮制品总蛋白含量比较
        5.3 苦杏仁等蛋白提取方法比较
        5.4 不同入药类型总蛋白含量比较
        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苦杏仁类中药电泳鉴别
        电泳鉴别技术路线图
        1 试验目的
        2 电泳试剂准备
        3 供试品制备
        4 试验方法
        4.1 制胶
        4.1.1 配制浓缩胶和分离胶
        4.1.2 灌制迷你胶
        4.1.3 灌制常规胶
        4.2 电泳
        4.3 考马斯亮蓝R-250 染色
        4.4 银染色
        4.5 计算及分析
        4.5.1 蛋白迁移率
        4.5.2 计算分子量
        4.5.3 确定供试品蛋白鉴别特征
        4.5.4 蛋白电泳图谱分析
        4.5.5 供试品聚类分析
        5 电泳条件的优化
        5.1 上样量对电泳结果的影响
        5.2 分离胶浓度对电泳结果的影响
        5.3 胶片规格对电泳结果的影响
        5.4 冷凝回流对电泳结果的影响
        5.5 染色方法对电泳结果的影响
        5.6 脱色程度对电泳结果的影响
        5.7 凝胶类型对电泳结果的影响
        5.8 电泳条件优选结果
        6 实验结果与讨论
        6.1 电泳结果图
        6.2 电泳谱带分子量确定
        6.3 苦杏仁类中药各供试品电泳谱带特征分析
        6.4 杏仁类中药各供试品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别方法拟定
        6.5 蛋白电泳图谱分析
        6.6 电泳图谱聚类分析
        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泳鉴别法对炮制品及其制剂的适用性研究
        本章技术路线图
        1 炮制品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1.1 试验目的
        1.2 试验方法
        1.3 电泳结果
        1.4 讨论
        2 可溶性蛋白、水溶性蛋白、匀浆剂和水煎剂的电泳分析
        2.1 试验目的
        2.2 试验方法
        2.3 电泳结果
        2.4 讨论
        3 含苦杏仁丸剂的鉴别应用
        3.1 试验目的
        3.2 供试品来源
        3.3 试验方法
        3.4 电泳结果
        3.5 讨论
        4 含苦杏仁汤剂的鉴别应用
        4.1 试验目的
        4.2 供试品来源
        4.3 试验方法
        4.4 电泳结果
        4.5 讨论
        5 含苦杏仁匀浆剂的鉴别应用
        5.1 试验目的
        5.2 供试品来源
        5.3 试验方法
        5.4 电泳结果
        5.5 讨论
        6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全文总结
第四部分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9)火炬松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与遗传评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植物种质资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国外植物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1.2.2 国内植物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1.2.3 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火炬松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研究
    2.1 火炬松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总体构架
    2.2 火炬松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2.2.1 系统开发平台选择
        2.2.2 系统数据库的选择
        2.2.3 火炬松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构架设计
    2.3 火炬松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安全性设计
        2.3.1 ASP自身安全性分析
        2.3.2 ASP数据库安全及防范
    2.4 火炬松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字段设计
        2.4.1 火炬松种质编码信息字段
        2.4.2 种质类型信息字段
        2.4.3 种质基本特性描述信息
        2.4.4 收藏单位信息
    2.5 火炬松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分析及运行实例
        2.5.1 系统登录
        2.5.2 系统运行示例-注册用户功能分析
第三章 火炬松种质资源形态学变异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性状测定方法
        3.1.3 数据统计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平均值
        3.2.1.1 不同种质类型无性系平均值
        3.2.1.2 无性系各性状平均值
        3.2.2 无性系间形态变异度—变异系数
        3.2.3 无性系间形态性状差异显着性分析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RAPD分子标记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和分析
        4.2.1 火炬松基因组DNA的提取
        4.2.2 RAPD扩增结果
        4.2.3 火炬松无性系RAPD标记多态性分析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结论
    5.2 讨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10)中国12个省(区)马尾松主要种质资源的RAPD与I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马尾松的研究概况
        1.1.1 马尾松的生物学特征
        1.1.2 马尾松的资源分布
        1.1.3 马尾松的主要用途及经济价值
        1.1.4 马尾松研究进展
    1.2 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遗传标记与分子标记的概念
        1.2.2 分子标记的种类及特点
        1.2.3 分子标记技术在松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马尾松材料类型
        2.1.2 供试马尾松材料的采集
    2.2 主要实验设备、试剂及所需溶液的配置
        2.2.1 主要实验设备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溶液的配制
    2.3 试验方法
        2.3.1 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与检测
        2.3.2 基因组DNA的RAPD-PCR扩增反应
        2.3.3 基因组DNA的ISSR-PCR扩增反应
        2.3.4 引物筛选与扩增
        2.3.5 验证部分
        2.3.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DNA提取结果与质量检测
    3.2 RAPD-PCR最佳反应体系建立
        3.2.1 Taq DNA聚合酶对PCR结果的影响
        3.2.2 引物浓度对PCR结果的影响
        3.2.3 模板DNA用量对PCR结果的影响
        3.2.4 Mg~(2+)对PCR结果的影响
        3.2.5 dNTPs用量对PCR结果的影响
        3.2.6 热循环参数对扩增结果的影响
        3.2.7 RAPD-PCR最佳反应体系与反应程序的确立
    3.3 ISSR最佳反应体系建立
        3.3.1 引物退火温度对PCR结果的影响
        3.3.2 Mg~(2+)对PCR结果的影响
        3.3.3 引物浓度对PCR结果的影响
        3.3.4 dNTPs用量对PCR结果的影响
        3.3.5 模板DNA用量对PCR结果的影响
        3.3.6 Taq DNA聚合酶对PCR结果的影响
        3.3.7 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与反应程序的确立
    3.4 引物筛选结果
        3.4.1 RAPD引物筛选结果
        3.4.2 ISSR引物筛选结果
    3.5 验证结果与分析
    3.6 马尾松的RAPD和ISSR遗传聚类分析
        3.6.1 马尾松的RAPD遗传聚类分析
        3.6.2 马尾松的ISSR遗传聚类分析
        3.6.3 RAPD和ISSR聚类结果的相似性分析
        3.6.4 RAPD和ISSR分析结果的一致性
4 讨论
    4.1 马尾松DNA提取及纯度
    4.2 RAPD和ISSR反应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4.3 多态性带的检出率及提高途径
    4.4 马尾松种质资源研究中标记的选择
    4.5 马尾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4.6 马尾松种质资源的聚类结果探讨
    4.7 马尾松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火炬松等5种松树的醇溶蛋白图谱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柴松分类地位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 解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2]利用SSR标记和大配子体构建马尾松遗传图谱[D]. 蔡娟娟. 南京林业大学, 2009(02)
  • [3]我国油松主要分布区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MAPD技术研究[D]. 王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4]油松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地位分析[D]. 李毳. 山西大学, 2008(03)
  • [5]湿地松、火炬松适应性分析[J]. 林启龙. 福建林业科技, 2007(02)
  • [6]马尾松实生种子园遗传多样性研究[D]. 龚佳.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7]普通小麦—冰草异源二体附加系中冰草P染色体的分子标记[D]. 宿俊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8]苦杏仁蛋白组分鉴别方法研究[D]. 王奕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S2)
  • [9]火炬松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与遗传评价技术研究[D]. 贾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06)
  • [10]中国12个省(区)马尾松主要种质资源的RAPD与ISSR分析[D]. 刘爱萍. 福建农林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火炬松等五种松树的醇溶蛋白谱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