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例体外循环术后静脉输液用药的管理

267例体外循环术后静脉输液用药的管理

一、体外循环术后静脉输液用药的管理267例(论文文献综述)

熊伟[1](2021)在《肥大细胞参与右美托咪定心脏保护效应的炎性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右美托咪定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脏保护效应:随机对照双盲研究[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择期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或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的40例成年患者,随机对照双盲分为2组(N=20例/组),对照组(CON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内予以右美托咪定1 μg/kg负荷量,然后0.5μg/kg/h持续泵注至术毕。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注射负荷量药物、切皮、锯开胸骨前后SBP及HR变化情况,注射负荷量药物后高血压、低血压和严重心动过缓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PMACE)发生率。在术前和术后检测血常规,在术前、停机时、术毕和出ICU时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TnI和TPS浓度。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cTnI、TPS和NLR预测PMACE的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间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注射负荷量药物后,SBP和HR变化率DEX组高于CON组;但切皮和锯开胸骨后,SBP和HR变化率DEX组低于CON组(P<0.05)。DEX组较CON组的高血压和严重心动过缓发生率高,而低血压发生率低(P<0.05)。去氧肾上腺素使用率和多巴胺使用量,DEX组低于CON组;而阿托品使用率,DEX组高于CON组(P<0.05)。DEX组的低心排综合征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CON组低(P<0.05)。与CON组比较,DEX组在停机时、术后即刻和出ICU前的外周血中cTnI和TPS的浓度降低(P<0.05),且 cTnI 和 TPS 呈正相关(R2>0.9)。NEUT、MONO 和 WBC绝对值变化率DEX组高于CON组,而LYMPH绝对值和NLR变化率DEX组低于CON组(P<0.05)。单独使用NLR、TPS和cTnI预测PMACE具有较高准确性(AUC分别为0.831、0.833和0.848)。另外,联合使用NLR、TPS和cTnI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用于预测PMACE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其中联合cTnI和NLR,TPS 和 NLR,cTnI、TPS 和 NLR 的 AUC 分别为 0.902、0.892和 0.895。[结论]右美托咪定治疗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可抑制切皮和开胸刺激,减少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和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术后cTnI、TPS和NLR,联合cTnI、TPS和NLR在预测PMACE中具有一定准确性。第二部分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对抗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对抗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缺血)和再通120min(再灌注)构建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予以右美托咪定和肥大细胞促分泌剂C48/80处理。在体预实验分为五组(N=6只/组),Sham组、MIRI组、Group Ⅰ 组(C48/80 0.1 mg/kg.i.v.)、Group Ⅱ 组(C48/80 0.5mg/kg.i.v.)和 GroupⅢ组(C48/80 1 mg/kg.i.v)。在体正式实验分为五组(N=12只/组),Sham组、I/R 组、DEX+I/R 组(DEX20 μg/kg.i.v.)、C48/80+I/R 组(C48/800.5 mg/kg.i.v.)和 DEX+C48/80+I/R 组(DEX 20 μg/kg.i.v.+C48/80 0.5 mg/kg.i.v.)。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心律失常,以及术后左心室功能改变,并采用TTC法、ELISA法、透射电镜、HE染色、甲苯胺蓝和TUNEL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染色、QRT-PCR和Western blot进行检测。[结果]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 min和再灌注120 min成功构建大鼠在体MIRI模型,C48/80在一定范围内(0.1、0.5、1.0mg/kg.i.v.)可以加重I/R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与Sham组比较,I/R组术中血流动力学紊乱和心律失常严重程度评分明显升高,术后左心室功能障碍和心肌梗死面积比明显增加,cTnl和TPS含量明显升高;而这些损伤在C48/80+I/R组中明显加重,在DEX+I/R组中明显减轻(P<0.05)。另外,I/R组较Sham组病理组织学评分和肥大细胞脱颗粒比明显升高,心肌纤维波状扭曲、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左室心肌和冠状动脉超微结构明显损伤,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有所改善,但C48/80可以加重这种损伤。然而,这些损伤在DEX+C48/80+I/R组中较C48/80+I/R组部分逆转。与Sham组比较,I/R组细胞凋亡率升高,心肌组织中HMGB1、TLR4和NF-κB p65的阳性细胞率、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DEX+I/R组中这些改变被部分逆转,而C48/80+I/R组中加剧了这些改变(P<0.05)。另外,DEX+C48/80+I/R组中较C48/80+I/R组细胞凋亡率和HMGB1、TLR4和NF-κBp65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炎性相关因子级联释放和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对抗大鼠在体I/R损伤。第三部分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心脏常驻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心脏常驻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大鼠离体MIRI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停止灌注30 min(全心缺血)和复灌60 min(再灌注)构建大鼠心脏离体MIRI模型。离体预实验分为五组(N=6 只/组),Control 组、MIRI 组、GroupⅠ 组[(C48/80 1 μg/mL×5 min+KHB × 5 min)× 4]、Group Ⅱ 组(C48/80 1 μg/mL × 5 min+KHB × 5 min)和 GroupⅢ组(20 μg C48/80)。离体正式实验分为五组(N=12只/组),Control组、I/R组、DEX+I/R 组(10 nM DEX × 30 min)、C48/80+I/R 组(C48/80 1 μg/mL × 5 min)和 DEX+C48/80+I/R 组(10 nM DEX × 30 min+C48/80 1μg/mL × 5 min)。观察血流动力学、心律失常和心肌水含量改变,并采用TTC法、ELISA法、透射电镜、HE染色、甲苯胺蓝和TUNEL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染色、QRT-PCR和Western blot进行检测。[结果]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停止灌注30 min(全心缺血)和复灌60 min(再灌注)成功构建大鼠离体MIRI模型。离体预实验中Group I组中反复的C48/80干预洗脱,可改善MIRI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心律失常、心肌水肿和梗死,而Group Ⅱ和Group Ⅲ经短时程C48/80干预激发肥大细胞脱颗粒,可加重I/R损伤(P<0.05)。离体正式实验中,与Control组比较,I/R组血流动力学紊乱、心律失常、心肌水肿和梗死升高,cTnI和TPS含量升高(P<0.05)。I/R组较Control组病理组织学评分和肥大细胞脱颗粒比升高,心肌纤维波状扭曲、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左室心肌和冠状动脉超微结构明显损伤。与Control组比较,I/R组细胞凋亡率升高,心肌组织中HMGB1、TLR4和NF-κBp65的阳性细胞率、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上述改变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有所改善,但C48/80可以加重这种损伤;同时,DEX+C48/80+I/R组较C48/80+I/R组上述改变被部分逆转(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心脏常驻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炎性相关因子级联释放和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对抗大鼠离体I/R损伤。第四部分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构建大鼠心肌细胞H9C2(2-1)和大鼠肥大细胞RBL-2H3共培养体系,分别予以右美托咪定10 nM和肥大细胞促分泌剂C48/80 10 μg/mL预处理。实验分为三组(N=6孔/组):S组(不予以任何药物处理)、C组(C48/8010μg/mL 干预 30 min)和 DC 组(10 nM DEX 预处理 60 min,然后 C48/80 10μg/mL干预30min)。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及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和肥大细胞标志物TPS含量,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HMGB1、TLR4和NF-κBp65的阳性细胞率、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C组较S组的H9C2(2-1)和RBL-2H3细胞活性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cTnI和TPS释放明显升高,而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DC组可部分抑制(P<0.05)。另外,C组较S组的心肌细胞中HMGB1、TLR4和NF-κB p65的阳性细胞率、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而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DC组中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以及炎性相关信号通路HMGB1/TLR4/NF-κB,从而减轻肥大细胞脱颗粒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陈梅华[2](2021)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肠内喂养不耐受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评估成人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术后患者肠内喂养不耐受(Enteral feeding intolerance,EFI)的发生现况,探究EFI与不良预后的关联。探究CPB术后患者EFI的影响因素,为识别EFI风险人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设计,选择2020年3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福建省某心脏医学中心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CPB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肠内营养资料收集表》,收集患者的基线特征和临床资料。自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开始,持续至EN第7天内,评估并记录肠内营养实施情况和EFI的症状、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等,收集患者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的发生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检验,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方法,以及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93例研究对象,其中267名患者出现EFI,发生率为67.9%。(1)EFI以便秘症状为主,发生率达47.1%,腹胀、腹泻、呕吐及大量胃残留量症状的发生率依次为24.7%、20.1%、17.8%及5.1%;83.6%的EFI患者出现1项或2项症状;94.0%的EFI出现在EN开始后的4天内,79.8%的EFI出现于EN第3天;64.4%的EFI患者出现持续不耐受,95.9%的EFI持续时间在4天内,复发性EFI占EFI的6.0%。(2)EFI组与非EFI组在急性肾损伤、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死亡、脑卒中和总体不良预后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肝功能不全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非EFI组、EFI症状数量1~2组和3~5组的不良预后发生率分别为27.0%、40.8%和88.6%;各组间和任意两组间,不良预后发生率差异均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性别、脑梗塞史、手术时长、CPB时长、肠内营养开始时间、SOFA评分、VIS值、高血糖、使用多种抗生素药物、使用调节肠道菌群药物和使用镇静镇痛药方面,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679,95%CI=1.038-2.716,P=0.035)、SOFA评分(OR=1.167,95%CI=1.016-1.340,P=0.029)和高血糖(OR=1.690,95%CI=1.008-2.833,P=0.047)是CPB术后患者发生EF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PB术后患者EFI的发生率较高,以便秘症状为主,好发于EN第3天,EFI患者多出现持续不耐受现象,EFI症状数量越多,不良预后发生率越高,因此,医护人员应提高对EFI的关注度。女性、SOFA评分高和术后高血糖是CPB术后EFI的独立影响因素。医务人员应关注女性、病情严重和高血糖的CPB术后患者EFI的发生情况。

吴茜[3](2021)在《双肺移植术中行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对ICU治疗时间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肺移植是多种终末期肺病的终极治疗方法,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和肺囊性纤维化等,它能使受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麻醉方式一般采用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后使用双腔支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对于一些术前或者术中发生低氧血症或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肺动脉高压等可能性较大的患者,往往会使用体外膜肺氧合进行呼吸或循环的支持,以便于肺移植手术的顺利完成,这一技术甚至延用至肺移植术后的继续治疗。但是是否在术中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对术后在重症监护室的进一步治疗有无影响,尚无相关的对比研究,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双肺移植术中是否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对ICU治疗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移植中心完成双侧肺移植手术的病例,详细登记了所有受体的临床数据,包括手术资料和术后短期的随访资料。该项目研究通过本院的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60例术后稳定状态的受体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具有肺移植的手术指征并得到临床医师关于肺移植治疗的建议。根据双肺移植手术患者麻醉后的呼吸支持方式是否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分为机械通气组(C组)和ECMO辅助组(E组)。机械通气组(C组)剔除3例死亡和2例资料不全患者,最终有25例患者入组;ECMO辅助组(E组)剔除2例死亡患者,最终共纳入28例患者。其中C组平均年龄为49.76±15.98岁,男性18例,女性7例,ASA分级22例为Ⅳ级,3例为Ⅴ级。E组平均年龄为56.42±12.66岁,男19例,女9例,ASA分级23例Ⅳ级,5例Ⅴ级。记录两组双侧肺移植受体的年龄、性别、体重、BMI(Body mass index,BMI)、ASA分级、术前呼吸状态、主要术前诊断、术前肺灌注和肺功能评级:包括肺功能正常,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和极重度通气功能障碍;记录两组双侧肺移植受体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静脉输液量、术中输血量、输注白蛋白量、血浆、失血量、尿量;记录两组双肺移植患者移植术前和术后一个月内的的肺功能测量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1/FVC比值(1秒率),峰值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MMEF75/25);记录两组双肺移植患者移植术前(T0)、术后第1天(T1)、术后第3天(T3)、术后第7天(T7)、术后第30天(T30)的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E/A;记录两组患者双侧肺移植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气管插管时间、ICU治疗时间、E组的ECMO使用时间,住院期间费用。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3例双肺移植患者,C组25例,其中男性肺移植受体18例,女性肺移植受体7例;E组28例,其中男性肺移植受体19例,女性肺移植受体9例。C组和E组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静脉输液量、术中输注白蛋白量、尿量上没有差异(P>0.05),而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输注红细胞和血浆量,C组小于E组(P<0.05)。两组患者双侧肺移植术前、术后一个月内的肺功能在FEV1、FVC、FEV1/FVC、PEF、MMEF75/25上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第1天(T1)、术后第3天(T3)、术后第7天(T7)、术后第30天(T30)的心脏彩超在LVEF,LVEDD,LVESD,E/A上没有差异(P>0.05)。两组双肺移植受体的住院时间没有差异(P>0.05),术后气管插管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费用,C组小于E组(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双肺移植术中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后受体在重症监护室(ICU)的治疗时间延长,但不影响患者术后短期一个与月内的心、肺功能和住院时间。

李轶楠[4](2021)在《机械通气时间对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根治术患儿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根治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研究目的:机械通气时间延长(PMV)是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PA/VSD)患儿,行根治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PA/VSD根治手术后PMV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我们回顾性地分析220例阜外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PA/VSD根治手术的患者,PMV定义为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超过5天。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和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明确PA/VSD根治手术后患者发生PMV的危险因素。此外,本研究还探索了 PMV与PA/VSD根治手术后患儿短期预后的关系。研究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PA/VSD根治手术后PMV的发生率为39.1%,其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体外循环(CPB)时间延长(OR,2.51,95%CI,1.33-4.71,P=0.004)、术后侧枝血管介入封堵术(OR,8.06,95%CI,1.94-33.40,P=0.004)和术前白细胞计数异常(OR,2.44,95%CI,1.30-4.58,P=0.005)。快速通道麻醉(UFTA)(OR,0.10,95%CI,0.01-0.86,P=0.038)可使 PMV 发生风险显着降低。Logistic 回归模型的 ROC 下面积(AUC)为 0.72(95%CI,0.65-0.79,P<0.001)。PMV 与院内死亡、肺部并发症、二次气管内导管、肾脏替代治疗(RRT)和其他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增高有关。研究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CPB时间延长、术后侧枝血管介入封堵术、术前白细胞计数异常和不实施UFTA是PMV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对患儿的炎症状态进行充分和全面的评估,同时,优化术中及术后综合管理策略,减少侧枝血管开放及血流量,或有利于缩短PA/VSD患儿根治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进而改善其短期预后。第二部分早期拔除气管内导管改善行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根治手术患儿预后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探究早期拔除气管内导管(EE)是否可改善行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PA/VSD)根治手术患儿的预后。研究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 2016年至2018年间,诊断为PA/VSD,并于我院接受根治手术的儿童患者。本研究采用1:2比例进行倾向性匹配评分(PSM),以调整除拔管因素外,其余可能对组间临床差异造成影响的因素。本研究主要结局指标为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LOIS),住院时间(LOHS)和院内医疗花费,次要结局指标为围术期并发症(如二次气管内导管,二次开胸,院内死亡,心律失常等)。此外,血制品输注情况也是一项重要的观察指标研究结果:在行PSM后,早期拔除气管内导管组患者LOIS(中位数:1.9天vs.4.1天,p=0.039),LOHS(中位数:9天vs.17天,p=0.007)均显着缩短,院内医疗花费(中位数:69.5×1000元vs.1 13.6×1000元,p=0.041)显着降低。在围术期并发症方面,两组之间二次气管插管,二次开胸,院内死亡,心律失常及肾脏替代治疗(RRT)的发生率均无显着差异,但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在EE组中显着降低(p=0.049)。此外,EE组患者的新鲜冰冻血浆(FFP)输注量显着降低(p=0.041),而两组间悬浮红细胞(pRBCs)及血小板输注量无显着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EE可改善行PA/VSD根治手术患儿的短期预后,并减少其院内医疗花费,同时,不会额外增高该类患儿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综述加速康复外科在儿童心脏手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在过去的数十年间,随着手术技术及围术期管理理念的进步,外科手术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显着的提升。而近些年,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提出和实践使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管理理念产生变革,进而使其预后获得进一步改善。然而,由于儿童心脏手术患者在自身疾病及社会心理方面较成人心脏手术患者存在一定特殊性,直接将成人指南条目全数应用至儿童患者,其依从性及有效性势必都会有所降低。本文将基于目前我国儿童心脏手术的临床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儿童心脏手术ERAS研究的最新结果、成人心脏手术ERAS指南以及其他学科ERAS指南,对ERAS在儿童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加以回顾和总结,以进一步促进其在我国儿童心脏外科临床实践中的规范开展及普及应用。

童媛媛[5](2021)在《基于不同灌注方式的婴幼儿主动脉弓部手术脑保护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婴幼儿主动脉弓畸形合并心内病变的一期矫治是目前的首选手术方式,传统区域性脑灌注(Standard Regional Cerebral Perfusion,SRCP)或脑-心联合灌注(Cerebro-myocardial Perfusion,CMP)的体外循环灌注方式被选择性应用于这类矫治手术。研究目的在匹配良好的情况下,探讨脑-心联合灌注与传统区域性脑灌注的应用在一期复杂主动脉畸形矫治手术中,对患儿脑、心脏功能恢复的影响,并综合评价两种策略对患儿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的差异。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5月实施一期复杂主动脉畸形矫治手术的284例患儿。全部患儿按照区域性脑灌注方式分为:传统区域性脑灌注(SRCP组,n=202)组和脑-心联合灌注组(CMP组,n=82)。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并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比较匹配后两组(以CMP组为基准进行PSM匹配后,共76对匹配成功)的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数据。研究结果全部人群中,术前早产率达9.2%(26/284),发育迟缓发生率可达11.6%(33/284),匹配前后两组之间早产及发育迟缓发生率均没有差异。匹配后,两组主动脉病变诊断、伴随心内畸形、术前心脏超声(LVEF、LVEDD值)及实验室心肌损伤有关检查(CK、CK-MB、LDH)均具有可比性。CMP组中,区域性灌注期间流量、最低鼻咽温较高(中位流量和鼻咽温度分别是45.3ml/kg/min vs.33.0ml/kg/min和30.6℃ vs.26.0℃,p<0.05);复温时间明显缩短(平均时间分别为42.3min vs.31.0min,p<0.05)。CMP组中术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病例报道,而SRCP中有两例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2.6%(n=2),该并发症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术后苏醒时间两组具有可比性,苏醒延迟(苏醒时间>6hr)比例两组分别为4.7%(SRCP组,n=3)和8.6%(CMP组,.n=6),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50)。两组患儿心肌缺血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CMP及SRCP组中位缺血时间分别为29.0和58.0min,SRCP组中HTK停跳液使用率较高(68.4%,n=52,p<0.05)。两组患儿停机时心脏自动复跳率无显着性差异(93.4%vs.92.1%,p=1.00)。SRCP组中30名(39.5%)患儿发生术后早期心脏不良预后事件(CAPE),CMP组中为24名(31.6%),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40)。两组患儿术后机械辅助通气、ICU停留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在早期并发症方面,两组院内死亡率、延迟关胸、延迟拔管(>24h)、二次入ICU、腹膜透析等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在这个合并心内畸形的复杂主动脉弓部病变矫治手术回顾性队列研究中,传统区域性脑灌注及脑-心联合灌注两种方法对机体器官的保护作用相近,对患者的整体预后影响没有显着差异。临床工作中,可根据患儿病变特点和术者习惯,可相应选择不同方式的灌注策略。研究背景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后远期神经功能及学习能力损伤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既往研究表明,4-HNE(4-Hydroxynonenal,4-羟壬烯醛)是DHCA后常见产物,这类醛类物质的蓄积可能会导致突触结构损伤,突触可塑性参与了神经功能及学习能力的修复。激活ALDH2酶活性可以加速4-HNE的清除,可能是DHCA后脑保护的重要靶点。研究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深低温停循环模型,首先确定深低温停循环后大鼠神经元损伤,特别是证实存在突触结构损伤,其次论证ALDH2酶活性激活对神经元受损程度的保护,及其对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调节作用。研究方法清洁级健康大鼠按照不同处理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n=6),深低温停循环组(DHCA组n=6),ALDH2特异性激活剂(Alda-1)预处理组(Alda-1组,n=6)。取脑海马组织检测ALDH2酶活性、蛋白及mRNA表达量、Elisa法检测4-HNE加合物产量、HE染色技术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改变、TUNEL法检测各组凋亡神经元数量、透视电镜下观察各组细胞核,突触结构及线粒体损伤、检测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研究结果DHCA海马组织内线粒体乙醛脱氢酶酶2活性显着降低,Alda-1预处理后,酶活性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较DHCA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H2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表达在各组中均未见差异;脑海马神经组织中4-HNE加合物在深低温停循环组明显增加,Alda-1预处理后加合物显着降低(22.92± 9.36 ug/mg vs.131.69± 58.89 ug/mg vs.62.67± 28.02 ug/mg,Sham 组 vs.DHCA 组vs.Alda-1组,p<0.05)。TUNEL凋亡细胞染色可以发现,Alda-1预处理可明显减少DHCA后神经元凋亡数量。透视电镜结果提示DHCA组中海马神经元细胞核、突触结构受损;Alda-1预处理可减轻突触结构损伤程度。突触可塑性相关的蛋白检测结果提示,DHCA组及Alda-1组中突触有关修复蛋白Gap43明显增高,且Alda-1组中Gap43升高较DHCA组明显,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HCA及Alda-1预处理组中均存在p38的磷酸化激活,pp38/p38比例明显增高,与Sham组相比,DHCA组中pp38/p38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及Alda-1组相比,DHCA组中,Bax/Bcl-2比例显着增加,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Alda-1预处理可在大鼠DHCA模型中发挥脑保护作用,可减少神经元凋亡,促进突触结构损伤恢复,其潜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LDH2活性,增加有毒醛类物质的清除,进而在一定程度降低DHCA导致的pp38-p38通路的激活,增加突触可塑性蛋白表达,增加突触结构修复,减少DHCA导致突触损伤;与此同时,减少DHCA促进的Bax易位至线粒体,减少Bax/Bcl-2的比例进而减少神经元损伤;Alda-1预处理可以通过。该研究可为临床工作中实现更好的神经系统保护提供了分子学依据,为降低DHCA后脑并发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李俊昌[6](2021)在《右美托咪定联合静态膨肺对心脏瓣膜患者体外循环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静态膨肺对心脏瓣膜患者体外循环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年龄18-65岁,ASA分级III-IV级,NYND心功能分级II-III级,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n=20)和右美托咪定联合静态膨肺组(B组,n=20)。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0μg·kg-1·h-110min,随后持续泵注维持剂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至手术结束。A组患者CPB期间常规停止机械通气,B组患者CPB期间停止机械通气后,调节麻醉机氧流量阀与限压(APL)阀,维持呼吸环路压力于10cm H2O,使双肺保持静态膨胀状态。观察记录麻醉诱导前(T0)、CPB前5min(T1)、CPB结束后5min(T2)、CPB结束后60min(T3)、CPB结束后180min(T4)、以及气管导管拔出后(T5)、患者出监护室后(T6)7个时间点测定并计算记录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 DO2)、肺内分流率(Qs/Qt)、呼吸指数(RI)、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并记录各时刻点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术后监护室中患者带管时间(min)与停留时间(h)以及患者住院天数(d)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组内比较:与T0相比,两组患者OI在T1-T5均低于T0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OI自T1-T5呈上升趋势,且B组上升趋势较A组明显。两组患者A-a DO2、RI、Qs/Qt在T1-T5均高于T0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A-a DO2、RI、Qs/Qt在T1-T5均呈现下降趋势,且B组下降趋势较A组明显。两组患者PaO2在T1-T5均高于T0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T2-T5,与A组相比,B组患者PaO2、OI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5,与A组相比,B组患者A-a DO2、RI、Qs/Qt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监护室带管时间(min)、停留时间(h)及患者住院天数(d)较A组患者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患者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Pa CO2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各时间点Pa CO2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患者SBP、DBP、MAP、HR在T0-T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静态膨肺相较单纯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功能,且能降低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张勇[7](2020)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过程安全管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危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通常与预后不良、死亡率升高及医疗费用增加有关。持续性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凭借血流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和液体平衡易于控制等优点,被公认为危重症患者AKI的首选治疗方法。CRRT虽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但关于其适应症、治疗时机、剂量、抗凝等问题的争议延续多年,实际应用模式在不同国家和医疗机构之间存在普遍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患者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CRRT相关不良事件和并发症频繁发生,给患者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胁。国内CRRT应用近年来快速增长,但关于CRRT医疗安全相关问题的研究却鲜有报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通过描述CRRT临床应用及不良事件特征,探索影响CRRT患者安全的临床因素,应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确定CRRT过程中威胁患者安全的高危失效模式,进而制定改进措施并对干预效果加以验证,为改善CRRT质量控制和患者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研究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使用依据国外相关研究改编的调查表,以辽宁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和肾脏病学分会会员单位为现场,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ntenve Care Unit,ICU)和肾内科CRRT临床应用特征和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第二阶段研究以第一阶段调查结果为基础,结合文献报道的CRRT患者安全影响因素,针对CRRT实施过程开展FMEA分析。通过制定工作流程图、构建风险评分矩阵对潜在安全影响因素进行量化评估,确定CRRT实施过程中的高危失效模式及相应的失效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第三阶段是应用CRRT实施核查表的前后对照研究,比较核查表实施前后CRRT相关风险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验证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CRRT应用情况调查共回收问卷72份,反馈率为92.3%。在返回的问卷中,66份填写完整并纳入数据分析(91.7%,35份来自ICU,31份来自肾内科)。调查结果显示,最常用的CRRT技术模式是持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共63个科室(95.5%)报告使用。绝大多数科室(50,75.8%)采用L/h作为治疗剂量开具方式。前后联合的稀释方式无论在CVVH还是持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中都是使用最多的。如果CVVH以L/h方式开具,剂量≦2L/h使用频率最高(30,47.6%);如果以m L/kg/h方式开具,剂量>25m L/kg/h最为常见(10,15.9%)。总体上CRRT每日治疗时长7-8小时(22,33.3%)最多见。报告经常和总是进行持续24小时治疗的科室均为ICU(16,24.2%)。此外,颈内静脉是最常用置管部位(45,68.2%),普通肝素是最常用的抗凝剂(43,65.1%)。CRRT不良事件调查共发放问卷3006份,回收2262份,反馈率为75.2%。其中412份问卷报告了430例CRRT相关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3%。在报告的不良事件中,占比较高的是体外循环凝血和血流下降(89,20.7%)、代谢性碱中毒(46,10.7%)、代谢性酸中毒(38,8.8%)、高血压(28,6.5%)、低钙血症(26,6.0%)、心率失常(24,5.6%)、高钙血症(23,5.3%)和置管穿刺部位出血(22,5.1%)。共131份问卷(4.4%)报告了CRRT病历相关缺陷,涉及159例处方和监测记录信息缺失。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过程中,FMEA团队绘制了CRRT实施流程图,列出CRRT实施流程潜在失效模式22项,讨论分析得出失效模式对应的失效原因98项。通过计算RPN值进行危害分析,最终确定12项潜在失效模式及对应的25项失效原因。通过对失效原因的讨论分析,制定了14项改进措施,依据改进措施开展专项培训并制定了CRRT实施核查表。在应用CRRT实施核查表的前后对照研究中,改进措施实施前后分别有96例和89例CRRT患者纳入分析,干预实施后严重的凝血病、有证据的出血、低体温、处方记录缺失和肾功监测缺没有再出现,滤器凝结和管路凝血等不良事件数量也明显较少。结论:本研究发现辽宁省CRRT应用在机构间和专业间存在服务能力与治疗实践的差异,缺乏统一规范。CRRT实施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很高,最常见的是体外循环凝血和血流下降。通过FMEA分析制定的CRRT实施核查表,在临床应用中可以减少CRRT相关风险和不良事件,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祝利花[8](2020)在《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及其短期预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ardiac Surgery Intensive Care Unit,CSICU)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的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POD对CSICU患者的短期预后影响。为确定CSICU术后谵妄高危患者,进一步采取预防干预措施,优化CSICU的管理,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纵向研究,选取2019年1月—5月于某三甲综合医院CSICU住院的心脏手术后3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谵妄评估采用ICU患者意识模糊评估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第二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量表(APACHEⅡ)、中文版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ICU环境压力源量表(ICUESS)收集资料。采用SPSS 22.0录入资料并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ICU患者POD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描述预测模型及各危险因素预测POD的发生效能。采用卡方检验及非参数检验中的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和多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POD对CSICU患者的短期预后影响。结果1.共纳入316例研究对象,发生术后谵妄的81例(25.6%),其中活动增多型10例(12.3%)、活动减少型42例(51.9%)、混合型29例(35.8%)。术后谵妄发生时间中位数(P25,P75)为术后第25.70h(20.67h,38.12h),术后谵妄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5.00天(3.00,7.00)天,混合型术后谵妄持续时间最长,其中位数为6.00天(4.00,8.00)天。2.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谵妄组与非术后谵妄组在年龄、疾病严重程度、手术类型、体外循环时间、停循环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CSICU住院天数、使用镇静药、低氧血症、高钠血症、术后疼痛平均得分、睡眠质量得分、ICU环境压力源得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疾病严重程度(OR=1.257,95%CI=1.018~1.553)、停循环时间>15分钟(OR=6.943,95%CI=1.288~37.429)、术后疼痛平均得分(OR=2.918,95%CI=1.749~4.867)、睡眠质量得分(OR=1.147,95%CI=1.038~1.267)、ICU环境压力源得分(OR=1.161,95%CI=1.110~1.214)是CSICU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4.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45,模型的灵敏度为0.815,特异性为0.923。疾病严重程度、停循环时间>15分钟、术后疼痛平均得分、睡眠质量得分、ICU环境压力源得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5、0.617、0.758、0.837、0.910。疾病严重程度、术后疼痛平均得分、睡眠质量得分、ICU环境压力源得分的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分(0.864,0.515)、3 分(0.840,0.609)、14 分(0.704,0.843)、72 分(0.901,0.779)。5.术后谵妄组与非术后谵妄组在有创机械通气时间(Z=-5.317,P<0.001)、ICU 住院天数(Z=-6.356,P<0.001)、总住院天数(Z=-3.054,P=0.002)、院内死亡率(χ2=11.742,P=0.001)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三种类型术后谵妄在谵妄持续时间(χ2=9.078,P=0.011)、死亡率(χ2=8.021,P=0.018)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方面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SICU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较高(25.6%),以活动减少型为主。2.疾病严重程度、停循环时间>15分钟、术后疼痛,睡眠质量差、ICU环境压力是CSICU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谵妄诊断预测模型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疾病严重程度评分>9分、停循环时间>15分钟、术后疼痛平均得分>3分、睡眠质量得分>14分,ICU环境压力源得分>72分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谵妄。分析其危险因素便于医护人员识别术后谵妄的高危患者,早期评估和干预谵妄危险因素有利于减少术后谵妄发生,有利于谵妄管理。3.术后谵妄患者有不良的短期预后,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更长、ICU住院天数增加、总住院天数延长、院内死亡率增加等。三种类型术后谵妄中混合型术后谵妄的短期预后最差。指导临床工作人员重视术后谵妄及其分型的早期评估,针对不同类型术后谵妄采取不同的预防干预措施,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刘家鹏[9](2020)在《5%白蛋白注射液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肺保护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中应用5%白蛋白注射液与晶体液对患儿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difference,A-a DO2)的影响,探讨应用5%白蛋白注射液的输液方案对患儿的肺保护作用;应用家兔建立CPB动物模型,观察5%白蛋白注射液预充液对家兔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通过HMGB1/TLR4/NFкB信号通路的表达研究5%白蛋白注射液预充对CPB肺损伤的保护机制,进一步观察白蛋白使用与炎性因子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小儿外科接受心脏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所有患儿按照术中液体使用方案的不同分为应用5%白蛋白注射液输注组(观察组)和晶体液输注组(对照组)两组,采集记录患儿一般资料;记录围术期相关数据;采集患儿围术期血气检查数据;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建立家兔CPB动物模型,家兔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白蛋白注射液预充CPB管路组)和对照组(晶体液预充CPB管路组),每组5只家兔。采集家兔血样及肺组织,测定血中炎性因子TNF-α、IL-1、IL-6、IL-10,观察肺组织病理切片及测量肺湿重/干重比。通过Real-time PCR检测了5%白蛋白注射液预充组和晶体液预充组肺组织中HMGB 1和TLR4 m RNA的相对表达,通过Real-time PCR检测了肺组织中IL-1β、IL-6、IL-10和TNF-αm RNA的相对表达。结果:机械通气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短(15.1±1.6 vs 20.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液量较对照组低(219.2±78.8 vs 361.8±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红细胞使用量较对照组低(0.7±0.2 vs1.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T2时间点观察组A-a DO2较对照组低(83.6±42.3 vs 121.9±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3时间点观察组A-a DO2较对照组低(75.3±27.9 vs 103.1±30.3),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肺损伤相关病理结果提示两组家兔的肺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但与晶体液预充组家兔相比,白蛋白预充组家兔的肺组织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相对较轻。血清IL-1、IL-6、IL-10及TNF水平比较两组家兔的血清IL-1、IL-6、IL-10及TNF水平随着CPB的进行,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家兔在T3时间点的血清IL-1、IL-6、IL-10及TNF水平均较对照组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果提示与晶体液预充组相比,5%白蛋白注射液预充组家兔肺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m RNA表达明显降低,而IL-10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肺组织HMGB 1和TLR4 m RNA的表达明显降低。家兔肺组织p-NF-κB和NF-κB的表达,实验发现5%白蛋白注射液预充组家兔肺组织中NF-κB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小儿心内直视术中应用5%白蛋白注射液能明显改善A-a DO2值,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术中红细胞的应用。应用5%白蛋白注射液作为CPB预充液,可以降低CPB期间血浆IL-1、IL-6和IL-10水平,减轻肺间质水肿及炎性反应程度,起到一定的肺保护作用。5%白蛋白注射液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发挥对CPB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张小宁[10](2020)在《右美托咪定对开腹肝切除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开腹肝叶切除患者早期血清炎性因子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择期行开腹肝叶切除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麻醉诱导前以1μg/kg的负荷剂量静脉泵入DEX,15min泵完,随后开始麻醉诱导并以0.4μg/kg/h的速度持续泵入,直至手术结束前30min停药。对照组以相同剂量生理盐水对照。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失血量及尿量;入室后静息时(T0)、麻醉诱导前(T1)、切皮时(T2)、肝切除后即刻(T3)、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及术中循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别于肝门阻断前(T5)、第一次肝门开放后2h(T6)、4h(T7)、6h(T8)采集颈内静脉血4mL,离心分离血清,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6,IL-6)的浓度。结果:(1)两组患者MAP 比较:组内比较:与T0时比较,T1与T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两组患者MAP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T0~T4各时间点两组患者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HR 比较:组内比较:与T0时比较,对照组T1与T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T1时H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两组患者HR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1时右美托咪定组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TNF-α和IL-6比较:组内比较:TNF-α:与T5时比较,T6、T7、T8时两组血清TNF-α 浓度明显升高(对照组:33.2±3.6、51.6±4.5、68.9±5.2 比 7.1 ±0.8;右美托咪定组:28.6±3.5、34.7±3.3、41.6±4.2比7.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与T5时比较,T6、T7、T8时两组血清IL-6浓度明显升高(对照组:26.1±2.0、39.2±4.2、52.0±4.3比5.1±0.5;右美托咪定组:18.5±1.8、25.5±3.1、32.1±3.3 比 5.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T5时,两组血清TNF-α和IL-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6-T8时,右美托咪定组血清TNF-α和IL-6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NF-α:28.6±3.5 比 33.2±3.6、34.7±3.3 比 51.6±4.5、41.6±4.2比 68.9±5.2;IL-6:18.5± 1.8 比 26.1 ±2.0、25.5±3.1 比 39.2±4.2、32.1 ±3.3比52.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可减少开腹肝叶切除术患者早期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减轻肝门阻断引起的肝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

二、体外循环术后静脉输液用药的管理267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外循环术后静脉输液用药的管理267例(论文提纲范文)

(1)肥大细胞参与右美托咪定心脏保护效应的炎性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言
第一部分 右美托咪定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脏保护效应:随机对照双盲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对抗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心脏常驻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四部分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右美托咪定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从基础到临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肠内喂养不耐受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
    4 研究意义
    5 操作性定义
    6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肠内喂养不耐受现况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CPB 术后患者 EFI 的影响因素研究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肠内营养资料收集知情同意书
    附录2 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肠内营养资料收集表
    附录3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表
综述 危重患者肠内喂养不耐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双肺移植术中行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对ICU治疗时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剔除标准
    2.2 试验设备与药物
        2.2.1 主要试验设备
        2.2.2 药物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一般资料
        2.3.2 麻醉方法
        2.3.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3.1.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
        3.1.2 两组患者术前呼吸系统疾病诊断
        3.1.3 两组患者术前肺部主要检查结果
        3.1.4 两组患者术前呼吸状况
    3.2 两组患者术中资料
    3.3 两组术前和术后心肺功能
        3.3.1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肺功能
        3.3.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3.4 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支持情况比较
    3.5 两组患者术后ICU治疗时间
    3.6 两组患者总住院时间和费用情况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双肺移植手术围术期的麻醉管理
    参考文献
致谢

(4)机械通气时间对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根治术患儿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全文第一部分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根治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结果讨论
    五、局限性
    六、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第二部分 早期拔除气管内导管改善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根治手术患儿预后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结果讨论
    五、局限性
    六、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加速康复外科在儿童心脏手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基于不同灌注方式的婴幼儿主动脉弓部手术脑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总体思路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两种区域性脑灌注策略对婴幼儿复杂主动脉弓部手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研究结果
    研究讨论
    研究局限性
    研究结论
第二部分 深低温停循环中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改变及ALDH2活化的调节作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研究讨论
    研究局限性
    研究结论
综述 婴幼儿围体外循环期脑损伤及保护策略进展
    1. 背景
    2. 婴幼儿CPB相关脑保护策略
    3. 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6)右美托咪定联合静态膨肺对心脏瓣膜患者体外循环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与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体外循环相关肺功能损伤机制及临床肺功能保护措施的研究现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7)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过程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辽宁省持续性肾替代治疗的应用与不良事件调查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CRRT应用情况调查
        2.1.2 CRRT不良事件调查
        2.2 研究内容
        2.2.1 CRRT应用情况调查
        2.2.2 CRRT不良事件调查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工具
        2.3.2 相关定义
        2.3.3 检测和判断标准
        2.3.4 统计分析
        2.3.5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情况
        3.1.1 一般资料
        3.1.2 调查医院和科室基本特征
        3.1.3 医护人员特征
        3.2 CRRT服务能力
        3.2.1 CRRT服务时间可及性
        3.2.2 CRRT治疗模式可及性
        3.2.3 CRRT设备
        3.2.4 年治疗患者量
        3.3 CRRT技术操作特征
        3.3.1 CRRT技术模式和治疗剂量
        3.3.2 治疗时长
        3.3.3 静脉穿刺部位
        3.3.4 滤器膜材料
        3.3.5 抗凝剂使用
        3.4 CRRT相关不良事件
        3.4.1 CRRT治疗适应症
        3.4.2 CRRT相关不良事件
        3.4.3 不良事件促成因素
        3.4.4 处方和监测缺陷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基于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的CRRT患者安全管理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头脑风暴法
        2.2.3 FMEA分析
        2.2.4 RPN指标计算标准
        2.2.5 数据整理
        2.2.6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CRRT实施流程图
        3.2 CRRT患者安全失效模式
        3.2.1 CRRT失效模式和潜在原因
        3.2.2 CRRT失效模式危害分析
        3.3 制定CRRT患者安全改进措施
        3.3.1 改进措施制定
        3.3.2 CRRT专题培训
        3.3.3 CRRT实施核查表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核查表在CRRT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工具
        2.3.2 相关变量
        2.3.3 监测和判断标准
        2.3.4 统计分析
        2.3.5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情况
        3.1.1 一般资料
        3.1.2 干预前后CRRT处方与治疗特征
        3.2 CRRT相关风险和不良事件
        3.2.1 干预实施前后失效模式RPN值比较
        3.2.2 干预实施前后CRRT不良事件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附录
本研究的创新性和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质量与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及其短期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术后谵妄的研究现状
    2.2 术后谵妄的评估工具
    2.3 术后谵妄的相关危险因素
    2.4 术后谵妄的预后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指标和工具
    3.4 资料收集
    3.5 质量控制
    3.6 医学伦理学考虑
    3.7 统计学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现状
    4.2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4.2.1 研究对象指标的统计描述
        4.2.2 CSICU患者发生POD的单因素分析
        4.2.3 CSICU患者发生POD的多因素分析
        4.2.4 术后谵妄预测模型及各危险因素的ROC曲线分析
    4.3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术后谵妄的短期预后分析
        4.3.1 术后谵妄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4.3.2 不同类型术后谵妄患者的短期预后分析
第五章 讨论
    5.1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现状
    5.2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5.2.1 疾病严重程度
15分钟'>5.2.2 停循环时间>15分钟
        5.2.3 术后疼痛
        5.2.4 术后睡眠障碍
        5.2.5 ICU环境压力
        5.2.6 术后谵妄预测模型及各危险因素的ROC曲线分析
    5.3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术后谵妄的短期预后分析
        5.3.1 术后谵妄患者比非术后谵妄患者短期预后差
        5.3.2 3种类型术后谵妄中混合型术后谵妄患者短期预后最差
    5.4 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5.4.1 创新性
        5.4.2 局限性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5%白蛋白注射液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肺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5%白蛋白注射液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肺保护作用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对象
        1.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1.2 结果
        1.2.1 基本信息
        1.2.2 两组术中输液量比较
        1.2.3 两组患儿围术期血气分析相关指标的比较
    1.3 讨论
        1.3.1 关于基本资料的讨论
        1.3.2 关于两组患儿术中相关容量数据比较的讨论
        1.3.3 两组患儿围术期血气分析主要数据分析
        1.3.4 两组患儿ICU留驻时间与总住院分析
        1.3.5 本观察的不足之处
    1.4 小结
二、家兔CPB模型下肺损伤的系统性炎性因子表达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家兔CPB模型的建立
        2.1.3 样本采集方法
        2.1.4 炎症细胞因子检测ELISA
        2.1.5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家兔肺组织病理切片检测结果
        2.2.2 家兔血清相关炎性因子检测
    2.3 讨论
        2.3.1 实验动物的选择
        2.3.2 肺组织发育特点与肺损伤的关系
        2.3.3 炎性因子与组织损伤的关系
        2.3.4 研究的不足之处
    2.4 小结
三、家兔CPB肺损伤模型下HMGB1/TLR4/NFкB信号通路的表达
    3.1 实验对象和方法
        3.1.1 实验动物
        3.1.2 实验方法
        3.1.3 Western Blot方法
        3.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3.1.5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5%白蛋白注射液预充减轻家兔肺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
        3.2.2 5%白蛋白注射液对CPB肺损伤的保护是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3.3 讨论
        3.3.1 IL-1β、IL-6、IL-10和TNF-αm RNA的相对表达
        3.3.2 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与肺损伤过程
        3.3.3 不足之处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CPB期间输血相关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右美托咪定对开腹肝切除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药品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3 病例选择与分组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3.3 病例分组
    1.4 试验方法
        1.4.1 术前准备
        1.4.2 分组处理
        1.4.3 麻醉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标本采集与检测
        1.6.1 标本采集
        1.6.2 TNF-α、IL-6的检测
        1.6.2.1 检测方法
        1.6.2.2 检测原理
        1.6.2.3 操作步骤
    1.7 统计学方法
第2章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中一般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的比较
        2.3.1 两组患者MAP比较
        2.3.2 两组患者HR比较
    2.4 两组患者术中循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2.5 两组患者术中麻醉药使用量的比较
    2.6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浓度的变化
第3章 讨论
    3.1 检测指标选择依据及临床意义
    3.2 DEX对TNF-α、IL-6的影响
    3.3 DEX对循环的影响
    3.4 本研究的不足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致谢

四、体外循环术后静脉输液用药的管理267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肥大细胞参与右美托咪定心脏保护效应的炎性调控机制研究[D]. 熊伟.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2]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肠内喂养不耐受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梅华.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双肺移植术中行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对ICU治疗时间的影响[D]. 吴茜.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4]机械通气时间对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根治术患儿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D]. 李轶楠.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5]基于不同灌注方式的婴幼儿主动脉弓部手术脑保护研究[D]. 童媛媛.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6]右美托咪定联合静态膨肺对心脏瓣膜患者体外循环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D]. 李俊昌.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7]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过程安全管理研究[D]. 张勇.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2)
  • [8]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及其短期预后研究[D]. 祝利花. 山东大学, 2020(12)
  • [9]5%白蛋白注射液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肺保护作用研究[D]. 刘家鹏.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10]右美托咪定对开腹肝切除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D]. 张小宁.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267例体外循环术后静脉输液用药的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