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疑难杂症中医证候与治疗理论探讨

现代疑难杂症中医证候与治疗理论探讨

一、现代难治病中医证治理论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梅[1](2021)在《基于《金匮要略》复杂病症辨治体系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研究杂病经典《金匮要略》,挖掘临床应对棘手的复杂病症在“因、机、证、治”等方面的内涵、产生的原因、常见类型、应对思路及方法,为中医临床提高疗效提供借鉴。方法:本文采用理论探讨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整理、医案搜集、分析总结复杂病症在“因、机、证、治”等方面的复杂难辨内涵,挖掘复杂规律,总结建立复杂类型,探讨应对思路和方法。结果:1.杂病(证)古今含义不一,并非都是复杂病症。2.复杂病症临床广泛存在,历代医家都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主要围绕杂病、两感、合病和并病、坏病和变证、难治病和疑难病、兼病(证)、慢性病等展开分析讨论,虽然对疾病认识较难统一,但不可否认,都是对复杂病症的一种客观认识,存在“名与实”的问题。3.基于临床需要的客观性、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学在诊治复杂病症方面的优势及中医理论和临床应用能力存在“继承不够”的客观事实,认识到回归中医学本土环境,继承好中医学原创理论是非常有必要的。4.通过研究,认为造成临床诊治复杂病症困局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诊疗系统的特色决定的,司外揣内和整体审查都偏依赖于医者的主观认识;(2)中医视角下的人体是有机体,具备开放、恒动、复杂的特征;(3)中医学理论具备系统的特点;(4)疾病病因多、病机杂、传变方式多、辨治思维活、辨证方法多的特点,使得复杂病症的应对难以把控;(5)患者层面,因其诉求多样性、模糊性而致使医者临证时较难把握;(6)医者层面,受其学识水平的影响,在认识病症本质方面主观性较强,有局限性,对疾病本质不易把控,造成临证复杂难辨。5.以《金匮要略》原文为依据,总结了八大复杂类型:脏腑经络相兼型、寒热错杂型、虚实夹杂型、多层病机型、有形与无形相兼为患型病、因病生变型、因治生变型、症状疑似型。杂病在“因、机、证、治”方面的复杂性存在广泛。6.通过分析《金匮要略》复杂病症类型,明晰诊治复杂病症困局所在,总结启发应对临床复杂病症的原则,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六个方面:(1)务求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2)勿虚虚、勿实实;(3)握好标本先后缓急;(4)把握整体,治未病;(5)有形实邪盘踞,攻所合;(6)整体联系,“辩证”治疗。7.基于《金匮》探讨复杂病症的应对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多种辨证方法综合运用;(2)以常带变,知常达变;(3)整体观下辨病、证、体的有机运用;(4)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结论:复杂病症当代常见,以《金匮》为代表之一的中医学经典在诊治复杂病症方面有丰富的内容,学好复杂病症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应用能力对辨治临床复杂病症有重要意义。中医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应基于自身规律发展自己的优势,在追求中医现代化、科学化的同时应不忘“继承”经典,经典之学为临床复杂病症的辨治提供源头活水。

窦豆[2](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张功[3](2020)在《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挖掘及对当代传染病防治启示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通过全面系统地整理研究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归纳总结温疫学派对温疫的认识、温疫辨证体系、治法、方药特色以及对当代传染病的防治启示,以期对现当今时代重大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与辨治有所启迪,促进中医药在防治疫病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传统文献研究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于“理、法、方、药、防”等方面梳理总结温疫学派学术特色,深入挖掘防疫治疫的主要方法以及主要特色,从而探究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研究结果:明清温疫学派有丰富的防疫治疫理论,对疫病发生、治疗、愈后有独特的认识,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内容,对当今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以及应对公共卫生挑战具有理论指导意义。1.综合探讨温疫学派对温疫发病的认识是:疫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结果,体现“天-地-人”三才发病观。2.归纳总结温疫学派辨证体系是融汇多种辨证方法于一体以适应疫病特殊性的结论。3.总结温疫学派治法特色为:截—疏,截断病势,疏利透达;导—下,予邪出路,下法新篇;和—解,多法调和,重视清解;时—位,因时制宜,注重阶段;升—降,调畅气机,注重肺肠;攻—养,祛邪扶正,攻即是养;内—外,内化外解,特色外治。4.归纳温疫学派方药运用特色:用药精专,专方专药;辟秽化浊,宜施芳香;重视性味,注重配伍;药物法象,选药新法;用药宜忌,谨遵禁忌。5.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对当代防疫治疫的启示为:中医治疫别具特色,以因势利导予邪以出路为原则,重视五运六气在中医防疫治疫的应用,立足中医“治未病”学说,培护正气,避其邪气,集中体现在温疫学派护窍思想。同时三因制宜,辨证论治是精髓。防治疫病总的原则,在于随机而变圆机灵活,运用之妙,存乎一心。6.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探讨温疫学派学术思想的实践应用,以“天地人”三才发病观探究新冠肺炎的发病,立足“时-位”“和-解”等治法思想探究在此次新冠肺炎中的应用与不足,同时提出“大疫良方,专方专药”,治疫要“守正创新”的观点。研究结论:明清温疫学派医家丰富的防治疫病的经验,为当今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有助于中医药在当今时代防治疫病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施唯玮[4](2020)在《从伏邪致病角度研究《金匮要略》中杂病证治规律》文中认为目的中医“伏邪”病因理论在诸多内伤杂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黄帝内经》是中医“伏邪”病因理论之渊薮,而将其理论最早应用于内伤杂病具体临床证治当中的是汉代张仲景所着《伤寒杂病论》。如外寒内饮之小青龙汤证,热入血室之小柴胡汤证;《金匮要略》之伏饮,留饮,里水等。为了更客观、科学地阐述仲景杂病中的伏邪理论。拟从《金匮要略》中对相应涉及“伏邪”理论的各个篇章、条文进行提取、分析、整理,初步总结出仲景针对伏邪致病的证治规律及后世发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内经》、《金匮要略》中相关伏邪理论进行归纳总结。(1)机检与手检相结合,首先通过查阅《说文解字》、《中医大辞典》、《中华医典》及《中医辞海》等明确“伏邪”概念之内涵,确定相关文献。(2)比对《内经》中与“伏邪”相关的条文进行分析、分类,找寻其中规律。(3)通过逻辑分析与纵横比较,对《金匮要略》中有关伏邪内容结合上述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在仲景“内伤杂病伏邪致病说”的病因学领域做出初步探索。结果(1)从《黄帝内经》中整理“伏邪”相关理论,发现伏邪之产生与正虚、气血失谐相关;伏邪之发病形式可分为诱发与自发;伏邪匿藏特点即有相对稳定性,又具备阶段游走性;伏邪的类型大致分为外感伏邪和杂病伏邪两大类。(2)借助查阅《说文解字》、《中医大辞典》、《中华医典》等工具书中关于“伏”、“故”的释义,发现《黄帝内经》中“伏邪”与“故邪”这两组相近概念。(3)整理《金匮要略》中涉及“伏邪”的相关条文,大致归纳出伏邪的发病形式为自发和诱发两种。其中伏邪自发以气机失调、营卫失谐为重;伏邪诱发因素较多,可受运气四时、外感淫邪、不良习惯、失治误治、机体久伏他邪等影响。(4)在《金匮要略》中伏邪的匿藏特点亦存在相对稳定性和阶段游走性。根据条文分析发现,伏邪的相对稳定性大多发生于邪伏实证之初期。而伏邪作为致病邪气之一,亦具备传变、游走的特点,故在机体正虚情况下,伏邪具备阶段游走性。(5)伏邪在《金匮要略》中的分类可大致分为六淫之伏邪、疫戾时毒之伏邪、旧病所遗之伏邪。此外,仲景还从四诊、体质诊断及特殊诊断的诊断特征阐述“伏邪”内容。笔者发现仲景在痰饮咳嗽病篇提到伏饮与留饮这两个相似概念,并根据原文,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6)整理《金匮要略》中相关伏邪治法条文,发现仲景治疗伏邪大法不外乎标本之治、表里之治与扶正祛邪三方面。结论(1)以《内经》为切入点研究伏邪产生、部位、类型。从伏邪产生发展的整体角度看,伏邪的原发条件和诱发条件相互影响。原发条件会影响诱发条件,机体所藏伏邪能有倾向性的选择外界诱发条件。同样,诱发条件会加重原发条件。伏邪之发病形式需外界诱因刺激发作,亦可积聚而自发。伏邪发病传变亦遵循五行生克制化规律。(2)《内经》中有关伏邪的分类可分为外感伏邪和杂病伏邪两大类。其中外感伏邪又可分为外感六淫伏邪与外感疫毒伏邪,这一部分是后世温病流派发展的重点。杂病伏邪的思想可大致分为三类,即禀赋先天之伏邪,机体内生之伏邪及旧病所遗之伏邪。(3)查找《内经》中涉及“故邪”的相关原文,共出现39次。经过比对分析得出结论,《内经》中所论故邪等同于广义伏邪概念。(4)研究《金匮要略》中涉及伏邪发病形式的原文,发现其袭承部分《内经》中对伏邪的思想,如对于伏邪自发的条文描述中,都强调了营卫失和与气机失调对其产生的影响;在诱发伏邪的因素中,都强调了四时运气、失治误治等外界因素对伏邪发病的影响。仲景通过临床观察、经验积累,在此基础上,充实了伏邪相关内容,如在诱发伏邪的因素中,除四时运气、失治误治等外界诱因外,仲景亦强调了不良习惯等自身诱因对于伏邪发病的影响。(5)笔者通过整理《金匮要略》中涉及伏邪匿藏特点的原文,发现影响伏邪阶段游走性的因素诸多,如有因正气亏虚而“向虚而伏”、有根据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而伏、有因个体差异引起的倾向性而伏等。其规律特点复杂,对此研究不应拘泥于所伏部位的浅深,而更应注重伏邪所藏至发病的时间长短及发作频率。(6)通过归纳《金匮要略》中伏邪的分类,亦能发现其分为外感伏邪和杂病伏邪两大类。仲景善用不同诊法阐述疾病之病机,《金匮要略》中主要应用望诊与脉诊作为反应伏邪致病的依据。通过《金匮要略》中“诸家”与“诸类人”的描述,笔者将体质划分为病理体质和生理体质,而伏邪是造成不同病理体质的前提。故笔者推断,部分伏邪发病与不同病理体质受外界致病因素诱发相关。通过“留饮”、“伏饮”相关条文分析,证明“伏饮”、“留饮”皆为饮邪之伏,仲景因二者发病形式不同,故分而命之。(7)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汇聚了各种伏邪相关证治,其中,根据“间者并行,盛者独行”的思想进行对应的标本之治与表里之治;根据伏邪发病之缓急,制定“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则;根据伏邪自发的正虚特点制定的“扶正以祛伏邪”治法中包括了引阳气、调营卫、固脾土。根据伏邪诱发的邪实特点制定的祛邪治法中包括了发汗、涌吐、下法、和法、温法、清热、消散等。丰富地应用了多种祛邪方式,将伏邪因势利导驱除体外。

李佳静,丁元庆[5](2019)在《疑难病的中医思考与认识》文中认为疑难病是难以言明、诊治乏术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在古代医籍中早有论述,而今已成为临床医学常见问题与研究热点。奇病、杂病、慢性病中具有疑难病特点者均可归于疑难病范畴,而难治病仅为难治,与疑难病不尽相同。疑难病之所以疑难,其责在对理法方药、症因脉治知之不多,或认知局限,或经验不足。基于古今医家的经验,读经典、勤思考、多临证方为解决疑难病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寿崟[6](2019)在《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电针调节2型糖尿病小鼠血浆外泌体CircRNA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发病年龄日趋低龄化,如何有效防治2型糖尿病已成为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以前,随着不断有医家对糖尿病的理论与实践的补充,中医学对糖尿病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认识体系,梳理其学术源流,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非常宝贵的借鉴意义。同时,针灸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也具有其自身优势,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索,对开拓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分为文献研究及实验研究两部分。在文献研究部分,梳理中医对消渴的认识源流、外泌体的研究进展并说明其对中医和针灸学的意义;在实验研究部分,以外泌体为切入点,探索电针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浆外泌体circ RNA表达和信号通路的影响,为阐明电针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第一部分文献研究:梳理中医古籍“消渴”认识源流及外泌体研究对中医针灸的意义目的:系统回顾中医古籍中有关消渴的内容及外泌体最新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系统论述中医各个历史时期对消渴的认识理论体系,全面总结各时期的代表医家或着作对中医消渴的防治所做的贡献并进行评价;同时总结外泌体最新研究进展并说明其对中医及针灸学研究的意义,为现代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通过采用文献整理归类方法与现代文献检索手段等检索秦汉以前至近现代时期中医古籍中有关消渴病的病名、病机、症状、鉴别诊断、治则、方剂、针灸、运动、食疗、预防调护以及外泌体的研究进展等内容。按照厘清历史脉络、文献检索、文献筛查、学术思想凝练、学术体系总结与思考等步骤,对中医对消渴的认识源流及外泌体研究对中医及针灸学研究意义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分为中医对消渴的认识、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外泌体的认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及外泌体对中医及针灸学的研究意义等部分进行论述。结论:综观中医对消渴的认识源流,各代医家对消渴的认识上各具特点,古代医家注重针药结合或艾灸法治疗消渴病,对病机的认识的变迁也使得针灸取穴也随之变革,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前景十分广阔,以外泌体作为切入点来研究对探索电针作用机制是非常有益的尝试。第二部分实验研究: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电针调节2型糖尿病小鼠血浆外泌体CircRNA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研究电针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浆外泌体circ RNA表达和信号通路的影响,为阐明电针作用机制提供新的切入点。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模型组(M)和模型+电针组(M+EA)。M组及M+EA组先予以高脂饮食6周,之后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电针组双侧“足三里”、“脾俞”穴,自高脂饮食4周后开始,每次15min,隔日1次,一周三次,共四周。监测空腹血糖(FBG)的变化,并对各组切片行HE染色及TUNEL凋亡率等对成模情况进行评价。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小鼠血浆外泌体对其进行Westernblot、透射电镜及NTA检测等。应用RNA-seq技术对各组小鼠血浆外泌体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1)造模后,小鼠空腹血糖显着升高(P<0.001);而电针治疗对降低空腹血糖具有一定疗效(P<0.001)。M+EA组的胰岛结构得到了较大的保留。M组、M+EA组同N组比较凋亡率,结果有显着性差异(P=0.001;P=0.014)。说明造模后细胞凋亡较显着。M+EA组与M组比较也有显着性差异(P=0.001),这说明电针能显着改善凋亡率。(2)通过透射电镜与NTA实验测定的小鼠血浆外泌体大小和粒径分布,证明其大小介于70到200nm之间,且呈茶托状的囊泡状结构。经WB检测发现其CD9、CD63和TSG101都显着表达。表明通过采用超速离心法,本实验已经提取了相对较高质量的小鼠血浆外泌体。(3)RNA-seq结果显示,电针后共有165个CircRNA的表达发生明显变化,其中144个基因下调,21个基因上调;电针作用主要集中在调节多环节的代谢、细胞生长、器官发育有关的功能和通路上;电针后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上的某些CircRNA表达上调(MED13、MED13L、NCOA2、PIK3CB、SLC16A10),而某些CircRNA(MED12L、PLCG2、PRKCA、TSC2)表达下调;电针后呈表达显着下调的CircRNA中的CIRCpedia_31003预测与mi RNA中的mi R-7092-3p靶向结合,该分子位于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Phosphatidylinositol signaling system)上。结论:(1)造模对小鼠胰岛破坏影响比较大,细胞凋亡较显着,电针干预能显着改善凋亡,维持胰岛结构的完整性,保护胰岛功能。(2)造模后2型糖尿病小鼠血浆外泌体CircRNA表达谱发生变化,电针能通过引起多环节的代谢、细胞生长与发育等功能与通路发生变化而产生干预作用。(3)电针后共有165个CircRNA的表达发生明显变化,其中144个基因下调,21个基因上调。(4)电针对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的调节非常活跃。(5)CircRNA中的CIRCpedia_31003预测与mi RNA中的mi R-7092-3p靶向结合,表明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也与电针作用机制相关。

侯玉[7](2019)在《咳嗽证治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针对学术界有关咳嗽辨证论治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诸如:一些行业标准和教材有关咳嗽证型论治的差异、不同行业标准的咳嗽分类标准不一致、一些行业标准与临床丰富的咳嗽证型相脱节等,拟通过对咳嗽当代国标、中西医各类标准或指南、教材、临床报道、古代医籍等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修订咳嗽辨证论治标准,丰富相关中医基础理论。方法(1)对我国现行涉及咳嗽的4类标准开展研究: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包括:疾病国标、证候国标、治法国标。2)中医药行业标准,包括: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中医内科学教材、西医行业标准中的中医内容。3)中西医结合行业标准。4)西医咳嗽诊疗指南。(2)对2015年至2017年的3000篇临床文献的比较与研究,了解近年来临床咳嗽辨证论治的现状。(3)对历代代表性中医药古籍文献有关咳嗽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整理和研究。(4)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制定咳嗽常见证候的辨证论治标准。结果(1)对我国现行涉及咳嗽的4类标准研究发现:1)97版中医国标内容丰富而详实,但存在病证名分类不一致、疾病与证候术语分开、证候国标与治法国标所对应的证候不匹配、不同证候采用了类似的治法的问题。2)中医药行业标准存在的问题是一些标准内容前后不衔接,所纳入证候内容数量不足(在7~9个之间,合并后仅计15个),与国标56个证候有着很大的差距,难以对应临床复杂的常见证候。3)中西医结合标准与之前另两类标准比较,存在的问题仍是常见证候部分缺失、证候命名标准不一、一些病证的脏腑重点不在肺脏等问题。通过对以上标准的比较、汇总,可以获得相对完整的咳嗽常见证候。而这一研究结果,会优于各资料来源原有的标准,更具代表性和完整性。(2)对2015年至2017年的3000篇临床文献的比较与研究,发现临床文献所涉及咳嗽证候更加丰富,不但远远超出了若干中医药行业标准,还与以上所汇总的4类标准证候存在异同。综合临床报道,结合先前汇总的各类标准所涉证候,将相近者合并、重复者删除,获得95个证候。这较之以上行业标准,更贴近临床实际。(3)对历代代表性中医药文献有关咳嗽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整理和研究,选取了64本含有咳嗽专篇的代表性中医古籍作为咳嗽病证名的数据来源,汇总两千年来有关咳嗽同病异证的主要证候与处方用药,并对出现频次高的中药及其性味功效、中药分类及其出现频次、针对不同病症咳嗽治疗中药的频次等予以刻画。(4)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调整并制定了92个咳嗽常见证候的辨证论治标准。该标准荟萃了以上3个文献源的辨证论治学术内容,引用了建国以来有关辨证论治研究的学术成果,为临床咳嗽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支持。结论通过对比研究,较为完整地继承了中医药行业对咳嗽辨证论治的经验和理论,有关理论可以上溯到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时代;同时,也准确揭示了既往一些标准和文献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咳嗽辨证论治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在充分吸收各类资料长处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辨证论治标准制定理论,制定了较为完备、实用的咳嗽辨证论治标准。本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假说,即通过对咳嗽当代国标、中西医各类标准或指南、教材、临床报道等开展理论研究,进而对古医籍有关咳嗽相关文献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常见证候及其理法方药,对比和分析以上所有涉及咳嗽证候的异同,以及有关咳嗽的诊疗,将有助于制定符合临床实际、内容丰富且可行的咳嗽辨证论治标准方案,丰富相关中医基础理论。

李炳辰[8](2019)在《基于辨体论治理论探讨涤痰汤加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涤痰汤对痰湿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探讨基于辨体论治理论下祛湿化痰类方剂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以期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寻求更佳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选取体质评分符合痰湿质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药涤痰汤加减组(观察组)和西药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各40例,观察一疗程(12周)治疗前后中医体质评分、颈部血管彩超及TC、TG、LDL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对痰湿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服药一个疗程后,痰湿质评分、斑块大小、血脂等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变化均不明显。在降低体质评分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8%,两组比较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改变斑块大小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8%,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中药涤痰汤加减通过降低痰湿体质评分、改善偏颇体质、缩减斑块大小及降低血脂水平,延缓甚至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从而为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血脂有关。

朱丹[9](2019)在《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证治规律研究及知识图谱构建探索》文中认为1.研究背景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FLD)系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及动态平衡失调,以致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目前,脂肪性肝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慢性肝病。迄今西医学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临床上亦缺乏公认有效的治疗药物。相比之下,中医药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防治脂肪性肝病不良反应少,显示了较大的优势。近年来,中医药在脂肪性肝病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各学会对脂肪性肝病认识也基本达成了一致,制定了相关的中医药诊疗指南和规范,供临床参考。但这些意见仍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不利于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发挥,需要在临床上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后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另一方面,名老中医作为中医药学术的带头人,代表着当代中医的最高学术水平,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和解决疑难问题的主力军。因此,对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证治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对于提高中医药对脂肪性肝病的理论认识及丰富诊疗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研究目的本论文是在“十五”、“十一五”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项目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基础上的深入研究。在学习古代文献及现代中西医对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的同时,基于当代一百余位名老中医辨治脂肪性肝病的文献、临证医案以及导师姚乃礼教授治疗脂肪性肝病的学术特色和临证医案分析,系统总结当代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证治规律,进行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共性经验总结和个性经验分析。并将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进行知识图谱构建探索,以提高对该病的辨证论治水平。3.研究方法(1)中医药对脂肪性肝病的认识;结合有关文献及古籍从中医理论及临床治疗上对脂肪性肝病进行论述。(2)对一百余位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经验总结的137篇文献和493例患者共1469诊次临证医案进行整理总结,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挖掘方法,人机结合,以人为主,对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经验进行分析,以总结其共性规律和个性经验,包括病名、病因病机认识、证候特征、方药规律等。(3)对导师姚乃礼教授治疗脂肪性肝病的学术见解和340例患者628诊次临证医案进行整理总结,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导师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辨治特色和辨证用药规律。(4)探索将知识图谱应用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和疾病证治规律的研究之中,并结合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进行了构建探索,以便更好的传承中医药经验,提升中医药临床水平。4.研究结果4.1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文献研究通过对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经验总结的137篇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病名: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临床经验文献资料中所论述的中医病名有25种之多,其中列入前5种的分别是“胁痛”、“积聚”、“痰证”、“肝癖”、“积证”,以“胁痛”为最多。但“胁痛”及“痰证”、“积聚”、“积证”都属于一类代表广泛的疾病,特异性太差,以其命名不合适。而其中以“肝癖”特异性较强,但认知度不够高,说明就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病名而言,尚缺乏共识。(2)病因病机:病因认识,基本达成一致,以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大量饮酒、劳逸失度、久病体虚为主要病因。病机方面,以脾虚失运、肝失疏泄、痰癖互结、肝郁脾虚、血瘀为主。(3)证候特征:文献中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证候很多,常见的证候为肝郁脾虚、湿热蕴结、痰瘀互结、痰湿内阻、肝郁气滞、肝肾不足、肝肾阴虚、脾虚失运、肝脾不调等。(4)治法:健脾、活血、疏肝、化痰、理气、清利湿热、祛湿、化湿、化浊、益气为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基本治法,其中健脾使用的频率最高。在临床应用中,名老中医常多种治法合并使用。如两种治法并用的健脾与疏肝,健脾与活血,疏肝与活血,活血与化痰等;三种治法合用的健脾、疏肝、活血,健脾、化痰、活血等;四种治法合用最常见的是健脾、疏肝、化痰、活血。说明上述治法针对主要病机,可以起到综合辨证而施治的目的。(5)选方特点:共使用方剂155种,其中自拟方102种,时方及经方53种,使用方剂以自拟方为主,反映了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治疗上,个性化治疗比较突出。这些自拟方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其基本病机、个体经验及相关方剂加减组合而成。除自拟方之外,常用成方有二陈汤、逍遥散、柴胡舒肝散、一贯煎、茵陈蒿汤、四逆散、小柴胡汤、血府逐瘀汤、龙胆泻肝汤、复元活血汤等,反映了健脾、疏肝、化痰、活血的基本治法。(6)用药特点:共使用了 208种中药,1674药次。常用中药有泽泻、丹参、茯苓、柴胡、炒决明子、麸炒白术、炒山楂、生山楂、陈皮、白芍、郁金、法半夏、茵陈、赤芍、黄芪、当归、醋莪术、虎杖等。药物的使用种类很广,共计16大类,最多的是补虚类和利水渗湿类,其次是活血化瘀、消食及清热类。从用药规律上反映了脂肪性肝病脾虚为本运化失调的病机特点。(7)核心药物:组成治疗方剂的核心药物包括泽泻、丹参、茯苓、柴胡、炒决明子、生山楂、炒山楂、白芍、陈皮、郁金、法半夏、茵陈、黄苗、赤芍、当归、醋莪术、虎杖、荷叶、麸炒枳壳、制何首乌、麸炒苍术、麸炒枳实、甘草、川芎、姜厚朴、党参、海藻、木香。这些药物根据证候的不同,组成核心处方,其功效为祛湿活血、健脾疏肝、消积化痰、清利湿热,反映了本病的基本病机及病机的复杂性,治疗上不能单用健脾疏肝等方面的药物。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整个病证情况,注意运用祛湿活血、化痰消积、清利湿热等相关治法。4.2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医案研究通过对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临证医案493例1469诊次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临床特征:临床表现以乏力、右胁肋胀痛不适、大便溏、口苦、口干、腹胀、纳呆、小便黄、眠差、头晕等常见。舌象以苔白、舌红、苔黄、舌暗、舌尖红、舌暗红、苔腻、舌淡暗、舌边有齿痕、苔白腻较为常见。脉象以弦、细、沉、滑以及由此组成的复合脉象常见。(2)证候特征:常见中医证候有痰瘀互结、肝络不和、热毒内蕴、肝脾不调、湿热蕴结、肝郁脾虚、肝阳上亢、阴虚阳亢、痰浊内蕴、肝胆湿热等。(3)相关中医疾病:与脂肪性肝病相关中医病名共64种,排在前五位的为:肝痞、胁痛、眩晕、肝着、肝癖,由于“痞”和“癖”经常互用,所以“肝痞”和“肝癖”可以一道统计,达322诊次,占全部病名记录诊次(977次)的33%,而胁痛和眩晕包含的病种比较多,缺乏特异性,很难作为病名来考虑。“肝着”是传统病名,作为五脏之积“肝积”的病名,要从病名上全盘考虑。从以上分析,说明对脂肪性肝病的病名尚缺乏统一认识,但多数医生考虑以“肝癖”或“肝痞”较为适宜,“肝着”亦在考虑范围,而其他病名认可较少。所以脂肪性肝病的病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4)兼夹西医疾病:“原始医案”所涉及到的西医疾病达174种,分布非常广泛,但从总体来看,主要的兼夹病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排在前10位的兼夹西医病种依次为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胃炎、胆囊息肉、肝功能异常、糖耐量异常、肝囊肿、高尿酸血症。(5)治法:常用治法有活血、疏肝、化痰、健脾、清热、解毒、化浊、清利湿热、理气、化湿等。由于脂肪性肝病病机证候相互兼夹,治法也应是多法同用。两种治法中使用最多的是疏肝与活血、活血与化痰、疏肝与化痰、清热与活血、清热与解毒。三种治法中常以疏肝、化痰、活血,解毒、活血、清热,化痰、活血、清热,化痰、解毒、活血,化痰、解毒、清热相合而用。四种治法合用最常见的是解毒、化痰、活血、清热,其次为解毒、疏肝、活血、清热。(6)选方特点:共使用方剂182种,其中自拟方107种,时方及经方75种。经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种方剂依次为:逍遥散、四君子汤、温胆汤、柴胡疏肝散、二陈汤、六君子汤、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天麻钩藤饮、四逆散。(7)用药特点:共使用了 456种中药,19106药次。常用中药有丹参、郁金、茯苓、泽泻、炒决明子、甘草、白芍、陈皮、柴胡、茵陈、麸炒白术、赤芍、荷叶、黄芩、法半夏、莱菔子、当归、醋莪术、黄连、麸炒枳壳等。中药的使用类别很广,共计16大类,最多的是利水渗湿类和清热类,其次是活血化瘀类、补虚类、消食类。所用中药的性味分布排序为性微寒、平、温、寒、微温。所用中药归经分布排序为肝经、脾经、胃经、肺经。用药特点反映了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用药的规律性,即以“健脾疏肝、活血化痰、清利湿热”为整体治疗思路,这与前述脂肪性肝病的基本病机是相吻合的。(8)核心药物:组成治疗方剂的核心药物包括丹参、郁金、茯苓、泽泻、炒决明子、甘草、白芍、陈皮、柴胡、茵陈、麸炒白术、赤芍、荷叶、黄芩、法半夏、炒莱菔子、当归、醋莪术、黄连、麸炒枳壳、垂盆草、生山楂、黄芪、虎杖、海藻、连翘、六月雪。4.3通过姚乃礼教授临证医案分析其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证治规律通过对姚乃礼教授治疗脂肪性肝病临证医案340例628诊次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临床特征:乏力、大便溏、眠差、口干、嗳气、胃脘胀满、口苦、右胁肋痛不适、腹胀、反酸等常见。其中以乏力出现的频率最高,这与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医案的统计分析结果一致,反映了脾在脂肪性肝病发病中的关键作用。舌象以苔暗红、舌淡暗、苔黄腻出现的频率最高。脉象以弦脉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为脉弦细。(2)证候特征:肝脾不调、湿热蕴结、湿浊内停、脾虚失运、肝郁脾虚、脾胃虚弱、痰浊内蕴、浊邪内滞、浊邪瘀滞、肝血亏虚等。其中肝脾不调所占比例远远超过其他证候。常见相兼中医证候为肝脾不调与湿浊内停,肝脾不调与痰浊内蕴,肝脾不调与浊邪内滞,肝脾不调与浊邪瘀滞,肝脾不调与湿热蕴结。反映了导师对脂肪性肝病基本病机的认识,强调肝脾不调是其基本病机。(3)相关中医疾病:与脂肪性肝病相关中医疾病共19种,导师认为将脂肪性肝病命名为“肝癖”能反映该病的特点,较为贴切。(4)兼夹西医疾病:所涉及到的兼夹西医疾病共116种,排在前10位的病种依次为高脂血症、慢性胃炎、高血压、肝囊肿、肝功能异常、糖尿病、糖耐量异常、胆囊息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胃息肉。分析结果与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医案结果大致一致。(5)治法:常用治法有健脾、调和肝脾、化浊、化湿、疏肝、清利湿热、活血、理气、化痰等。两种治法中使用较多的是化浊与健脾、化浊与调和肝脾、健脾与疏肝、活血与化浊。三种治法中化浊、调和肝脾、活血,化浊、疏肝、健脾,化浊、健脾、活血等常相合而用。(6)选方特点:共使用方剂27种,临床选方时以自拟方为主,这与脂肪性肝病病机复杂多样,涉及多脏腑,且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有关。故选方时也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经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中方剂依次为:四君子汤、逍遥散、平胃散、当归芍药散、柴胡疏肝散、二陈汤、温胆汤、香连丸、四逆散。(7)用药特点:导师治疗脂肪性肝病医案共使用了 312种中药,10767药次。常用中药有茯苓、麸炒白术、丹参、甘草、醋莪术、法半夏、赤芍、太子参、白芍、当归、黄连、豆蔻、焦山楂、柴胡、木香、茵陈、陈皮、夏枯草、姜厚朴、厚朴花、党参、醋鸡内金。中药类别最多的是补虚类和利水渗湿类,其次是清热类、活血化瘀类、化痰止咳平喘类。所用中药的性味分布排序为性温、平、微寒、寒、微温等。所用中药归经分布排序为脾经、肝经、肺经、胃经等。(8)核心处方:茯苓、麸炒白术、丹参、醋莪术、法半夏、赤芍、太子参、白芍、当归、黄连、豆蔻、焦山楂、柴胡、木香、茵陈、炙甘草等。4.4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共性规律和个性经验分析共性规律的研究,选取一百余位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文献及医案资料,通过不同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以探求其共性经验和规律。这些名老中医,无论从所处地域、专业水平、时间跨度和提供的资料,虽不能全面代表各方面的学术和经验,但基本上反映了当前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诊疗经验,所以得出的证治规律可以供我们来学习提高。在此基础上,选取医案数据库中医案数最多的三位名老中医就治法、选方、中药进行个性经验分析。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名老中医对脂肪性肝病的病机认识基本一致,认为其发病病位在肝,与肝、脾关系密切,为本虚标实之证。但侧重点不同,或侧重于本虚,或侧重于邪实,也有自己比较独特的见解和认识。就治法而言,侧重于本虚者,常用健脾、疏肝的方法。侧重于邪实者,常用活血、化痰、清利湿热等方法。方剂而言,以自拟方为主,反映了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治疗上,个性化治疗比较突出。用药而言,反映了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用药的规律性,即以“健脾疏肝、活血化痰、清利湿热”为整体治疗思路,这与前述脂肪性肝病的基本病机是相吻合的。当然也囊括了个人用药习惯的特殊性。因此,对名老中医个性化经验的分析挖掘,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个体化诊疗特色并发现总结其共性经验,让名老中医经验得到不断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并能开拓临床思路,为中医理论注入鲜活的新鲜血液。4.5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知识图谱构建探索本部分利用图形数据库中的Neo4j作为存储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知识的数据库,探索构建了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知识图谱,并以名老中医为例进行了初步的展示。从有关图谱中,可以直观的了解各个信息之间的关系,对病因、病证、治法、方药之间的关系可以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的进行理论探析,对于学习和传承名老中医经验增添了新的方法,对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有重要的意义。但知识图谱的方法还处在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增加其可视性、重要性及达到解决临床中实际问题的目的,努力提高中医药临床水平。

张惜燕[10](2019)在《当代中医病机创新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60余年来中医病机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分类整理病机创新理论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以及中医病机创新理论体系的构建,全面展示现代中医病机理论创新研究的现状,深入探讨现代中医病机理论的演变规律,明确中医病机理论的发展趋势与研究路径,以期能补充丰富传统中医病机理论体系,推动构建当代中医病机学。方法:充分收集中医病机理论创新研究的相关文献,在对“病机创新理论”的范畴进行严格界定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对象及目的,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文献查找、筛选,再依据逻辑分析法、科学哲学研究法对提取归纳的病机创新理论进行概念规范、特性厘清、层级划分、分类鉴别,创新性质及其临床意义的评价,病机创新理论演变规律的分析,最终构建创新性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结果: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中医病机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1)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要素、分层、分类)对“病机”进行科学定义,从而准确指导病机创新理论的评价研究。病机作为疾病发生、发展、转归机理的本质概括,以因、位、性、势四者为基本要素,可分为单一病机与复合病机两类,层级划分是对病机从宏观到具体的准确把握。现代对“证”的内涵研究认识未达统一,病机与证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探索。(2)系统梳理病机理论创新的研究成果,依据内容划分为毒邪病机、络病病机、毒损络脉病机、伏邪病机、玄府病机、情志病机、上火病机、复合病机及其他病机九个方面。界定各病机理论的概念或含义,厘清其形成原因、致病特性、致病机理、临床表征、生物学基础、鉴别分类、创新应用等,理清其逻辑层次,展示病机创新理论的研究现状,初步形成了共识性的病机创新理论。(3)从传统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到建立,深入剖析其所存在的内容不确定、层级不清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构建创新性的中医病机理论体系。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以脏腑经络分系统,以外感内伤分类病,明确系统病机与类病病机的概念内涵及要素;二是明确内生五邪病机是内伤病机,应归属于类病病机范畴;三是初步将病机理论创新的研究成果纳入创新性中医病机理论体系。(4)剖析中医病机创新理论形成的规律,建立病机理论创新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病机创新理论形成的四大影响因素,包括哲学思维、疾病谱变化、现代科技和其他因素;探索了病机创新理论形成的三大模式,包括临床实践的总结概括,经典理论的挖掘诠释,病机假说的检验验证;提出了病机理论的创新路径和整体要求。结论:界定“病机”“伏邪”“玄府”“情志病因”“上火”等概念范畴,为病机创新理论的研究和病机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梳理总结毒邪病机、络病病机、毒损络脉病机、伏邪病机、玄府病机、情志病机、上火病机、复合病机及其他病机九个方面的病机创新理论,可促进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创新构建一个内容明确、结构合理、逻辑清晰的中医病机理论体系,阐明中医病机理论的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研究病机理论的创新规律,为病机创新理论的系统评价提供依据,有助于形成科学有效的病机创新理论。诸方面一定程度上补充丰富了传统中医病机理论,促进了现代中医病机学的发展。

二、现代难治病中医证治理论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难治病中医证治理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金匮要略》复杂病症辨治体系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复杂病症概述
    一、复杂病症概念认识
        (一)复杂病症相关概念
        (二)有关“复杂”的认识
        (三)复杂病症概念反思
    二、研究复杂病症的必要性
        (一)提高临床疗效的需要
        (二)医学模式的转变
        (三)中医学诊治复杂病症有优势
        (四)中医学存在“继承不够”的客观事实
第二部分 诊治复杂病症困局析因
    一、基于中医诊疗系统的特色
        (一)司外揣内的诊断原理
        (二)整体审查的诊断原则
    二、中医视角下的人体——开放的恒动的复杂巨系统
        (一)有关开放性
        (二)有关动态性
        (三)有关复杂性
    三、中医学理论的系统性
        (一)阴阳五行学说
        (二)藏象学说
    四、疾病病因多样化
        (一)从单一性转向复杂性
        (二)从生物因素转向多因
        (三)《金匮》中多因杂至的发病观
    五、疾病病机复杂化
        (一)病机的多样性
        (二)病机的矛盾性
        (三)病机的(复合)兼夹性
        (四)病机的潜在性
        (五)病机的真假性
        (六)症机的分离性
    六、疾病传变多样性
        (一)六经辨证下的传变
        (二)脏腑经络辨证下的传变
    七、辨治思维层面
        (一)基于整体观的联系性
        (二)基于恒动观的预知性
        (三)基于辩证观的灵活性
    八、辨证方法多样,难以把握辨证契合点
    九、患者诉求的模糊、多样性
    十、医者层面
        (一)诊疗技术的个体化、能力化
        (二)认识病症主体化
第三部分 基于《金匮要略》探讨复杂病症常见类型
    一、脏腑经络相兼型
        (一)脏腑经络同病型
        (二)脏腑同病型
    二、寒热错杂型
        (一)同部位错杂型
        (二)不同部位错杂型
    三、虚实夹杂型
        (一)虚实互见型
        (二)虚实两端型
    四、多层病机型
        (一)八纲各部相兼型
        (二)气血水俱病型
    五、有形与无形相兼为患型
        (一)气郁致实型
        (二)寒实阻滞型
        (三)热实互结型
    六、因病生变型
    七、因治生变型
        (一)病重药轻型
        (二)热药过用型
        (三)治法与病机相左型
    八、症状疑似型
    九、病案举例
        (一)脏腑经络相兼型
        (二)寒热错杂型
        (三)虚实夹杂型
        (四)多层病机型
        (五)有形与无形相兼为患型
        (六)因病生变型
        (七)因治生变型
        (八)症状疑似型
第四部分 《金匮》中复杂病症的治疗
    一、《金匮》中针对复杂病症的应对原则
        (一)务求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二)勿虚虚、勿实实
        (三)握好标本先后缓急原则
        (四)把握整体,治未病
        (五)有形实邪盘踞,攻所合
        (六)整体联系,“辩证”治疗
    二、基于《金匮》探讨复杂病症的应对方法
        (一)多种辨证方法综合运用
        (二)以常带变,知常达变
        (三)整体观下辨病、证、体的有机运用
        (四)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2)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七节 上篇总结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4 小结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第四节 下篇总结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第三节 结果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2 生物信息分析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4 本研究的结论
    第五节 附篇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挖掘及对当代传染病防治启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温疫探赜
    1.温疫概念
        1.1 疫的内涵
        1.2 温与瘟辨
    2.疫病探索
第二部分 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探究
    1.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概述
        1.1 创立戾气学说,启温疫学派
        1.2 别诸家立医林,治疫家荟萃
    2.温疫学派“天-地-人”三才发病观
        2.1 天运时气异常,特异因素发病
        2.2 人烟稠密酿疫,正气损而发病
        2.3 地理方位特异,环境恶浊发病
    3.温疫学派辨证体系研究
        3.1 伤寒温病,首辨阴阳
        3.2 疫邪见症,不出表里
        3.3 虚实之辨,尤为重要
        3.4 洞悉寒热,务须辨明
        3.5 疫病辨证,在乎气血
        3.6 温疫六经,殊与伤寒
        3.7 卫气营血,温疫可参
        3.8 温疫发展,三焦辨证
    4.温疫学派治法研究
        4.1 “截—疏”截断病势,疏利透达
        4.2 “导—下”予邪出路,下法新篇
        4.3 “和—解”多法调和,重视清解
        4.4 “时—位”因时制宜,注重阶段
        4.5 “升—降”调畅气机,注重肺肠
        4.6 “攻—养”祛邪扶正,攻即是养
        4.7 “内—外”内化外解,特色外治
    5.温疫学派方药特色探究
        5.1 用药精专,专方专药
        5.2 辟秽化浊,宜施芳香
        5.3 重视性味,注重配伍
        5.4 药物法象,选药新法
        5.5 用药宜忌,谨守禁忌
第三部分 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对当代防治疫病理念的启示
    1.“治未病”,培护正气
        1.1 未病先防,培护正气
        1.2 早期干预,重视隔离
        1.3 善后调理,引起重视
    2.避其疫毒气,护窍思想
        2.1 邪从口鼻入,护口鼻
        2.2 周身血脉和,护毛窍
        2.3 肠通而腑畅,重下窍
    3.防疫新方案,五运六气
    4.重辨证施治,随宜变通
        4.1 注重体质,三因制宜
        4.2 因发知受,辨证论治
        4.3 知要守一,随宜变通
    5.对中医防治新冠肺炎全过程的思考
        5.1 “天-地-人”三才发病观
        5.2 温疫学派治疫思想应用
        5.3 大疫良方,专方专药
        5.4 中医治疫,守正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4)从伏邪致病角度研究《金匮要略》中杂病证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文献研究
    第一章 从《内经》探“伏邪”源头
        1.“伏邪”之概念
        1.1 “伏”之释义
        1.2 “邪”之释义
        2.《黄帝内经》之“伏邪”特点
        2.1 伏邪产生
        2.2 伏邪部位
        2.3 伏邪类型
        2.4 小结
        3.《黄帝内经》伏邪与故邪之论
        3.1 伏邪与故邪之释义
        3.2 《黄帝内经》之“伏邪”
        3.3 《黄帝内经》之“故邪”
        3.4 伏邪与故邪之联系
        3.5 小结
    第二章 从《金匮要略》探仲景“伏邪”相关证治
        1.从《金匮要略》探析伏邪相关病机
        1.1 《金匮》中伏邪发病形式
        1.2 《金匮》伏邪匿藏特点
        1.3 《金匮》中伏邪的分类
        1.4 《金匮要略》中伏邪的临床诊断特征
        2.从《金匮要略》探仲景对伏邪的相关治法
        2.1 “伏邪”之治与标本之治的联系
        2.2 “伏邪”之治与表里之治的联系
        2.3 “伏邪”之治与扶正祛邪的联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5)疑难病的中医思考与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疑难病释义
    1.1 不明曰疑“疑”从字形来看,疑从“匕、矢、子、疋”。
    1.2 不会曰难“难”形声字,从隹声。
    1.3 各种疾患统称为病“大病曰病,小病曰疾。
    1.4 疑难病刍义疑难病仅从字面而言,有“迷惑、难以决断的疾病”之意。
2 疑难病溯源
    2.1 疑难病自古有之
        2.1.1《内经》论疑难:
        2.1.2《伤寒杂病论》有关论述:
        2.1.3《诸病源候论》相关论述:
        2.1.4《临证指南医案》之创新与认识:
    2.2 当代疑难病研究概况
3 疑难病与相关概念鉴别
    3.1 疑难病与奇病、怪病
    3.2 疑难病与杂病
    3.4 疑难病与难治病
4 关于疑难病临证的思考
    4.1 熟读经典
    4.2 明晓医理
        4.2.1 审病因:审因论证,是临证常用方法。
        4.2.2 识病机:“审察病机,无失气宜。”
        4.2.3 明诊断:凡病皆有病名,各有规律,故临证总要作出诊断,如《伤寒论》有太阳病、厥阴病之证。
        4.2.4 精辨证:辨证论治是中医临证诊治疾病之原则与方法,精于辨证是医家之功力。
        4.2.5 熟方药:
        4.2.6 增技法:
    4.3 临证增识
        4.3.1 学无止境,以应人类认识之局限:
        4.3.2 勤于临证,方破学识眼界之局限:
    4.4 精专求真
5 结语

(6)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电针调节2型糖尿病小鼠血浆外泌体CircRNA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纳入文献类型
        1.2 检索策略
        1.2.1 检索对象
        1.2.2 检索词
        1.2.3 检索式
        1.3 文献筛选
        1.3.1 文献纳入标准
        1.3.2 文献排除标准
        1.3.3 文献筛选
    2 研究结果
        2.1 中医对消渴的认识
        2.1.1 认识源流
        2.1.2 小结
        2.1.3 思考
        2.2 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2.2.1 临床研究进展
        2.2.2 实验研究进展
        2.2.3 总结与展望
        2.3 对外泌体的认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2.3.1 外泌体的发现
        2.3.2 外泌体的特点
        2.3.3 外泌体研究的应用价值
        2.3.4 外泌体与糖尿病研究
        2.4 外泌体对中医及针灸学研究的意义
        2.4.1 外泌体与中医研究
        2.4.2 外泌体与针灸
    3 研究结论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电针干预T2DM效应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主要实验仪器
        1.1.2 主要实验试剂和材料
        1.1.3 实验动物分组与造模
        1.1.4 实验流程图
        1.1.5 实验方法
        1.2 实验结果
        1.2.1 一般情况
        1.2.2 各组空腹血糖比较
        1.2.3 胰腺组织切片观察
        1.2.4 各组细胞凋亡率比较
        1.3 小结
    2 电针后小鼠血浆外泌体的提取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主要实验仪器
        2.1.2 主要实验试剂和材料
        2.1.3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
        2.2.1 小鼠血浆外泌体的标记蛋白Westernblot检测
        2.2.2 透射电镜观察小鼠血浆外泌体形态特征
        2.2.3 小鼠血浆外泌体的粒径分布及浓度检测
        2.3 小结
    3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的电针调节血浆外泌体Circ RNA机理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实验仪器
        3.1.2 主要实验试剂和材料
        3.1.3 技术路线
        3.1.4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Reads分析
        3.2.2 CircRNA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3.2.3 基因功能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3.2.4 CircRNA-miRNA相互作用预测
        3.2.5 CircRNA-miRNA网络图
        3.2.6 qRT-PCR验证
    4 讨论
        4.1 Circ RNA与糖尿病
        4.2 甲状腺与糖尿病
        4.3 海马与糖尿病
        4.4 电针参数及取穴依据
    5 小结
    6 不足与展望
创新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文献综述 针灸“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校期间已公开发表论文
    附录三 其余发表论文
    附录四 参加学术会议的情况

(7)咳嗽证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专有名词英文缩写中英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中西医对咳嗽的认识及诊疗现状
    1.1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及诊疗现状
    1.2 西医对咳嗽的认识及诊疗现状
    1.3 存在问题
2 与咳嗽相关行业标准的现状与比较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1.1 疾病国标
        2.1.2 证候国标
        2.1.3 治法国标
    2.2 中医药行业标准
        2.2.1 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行标)
        2.2.2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2008会标)
        2.2.3 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1会标)
        2.2.4 中医内科学(2013教材)
        2.2.5 中西医结合行业标准(2016西医会标)
        2.2.6 不同行业标准的比较与分析
        2.2.7 若干中医行业标准与国标比较
    2.3 中西医结合标准
        2.3.1 普通感冒
        2.3.2 流行性感冒
        2.3.3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2.3.4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2.3.5 肺脓肿
        2.3.6 肺结核
        2.3.7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2.3.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3.9 支气管扩张
        2.3.10 肺心病
        2.3.11 肺癌
        2.3.12 对比与分析
    2.4 西医咳嗽诊疗指南
        2.4.1 咳嗽分类
        2.4.2 不同类型咳嗽分类的变化
        2.4.3 诊断程序
        2.4.4 治疗方案
    2.5 分析与建议
        2.5.1 两个标准病种纳入异同的分析与建议
        2.5.2 对于咳嗽相关标准制定的建议
3 当代临床咳嗽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3.1 当代临床咳嗽文献的现状
    3.2 近年3000篇文献分析
    3.3 相似疾病比较
    3.4 报道所涉及西医疾病与其对应的中医证候
    3.5 近年报道所涉病种与有关行业标准比较
    3.6 近年报道所涉证候与有关行业标准比较
    3.7 分析与建议
4 历代中医古籍中咳嗽及其论治理论的整理与分析
    4.1 历代中医代表性文献有关咳嗽分类的研究
        4.1.1 历代咳嗽名整理
        4.1.2 历代咳嗽名分类
        4.1.3 历代咳嗽名分析
        4.1.4 分析与建议
    4.2 历代中医咳嗽用药及其特点的研究
        4.2.1 高频次中药及其性味功效
        4.2.2 中药分类及其频次
        4.2.3 古方用药按治法分类统计
        4.2.4 古方用药按病证分类统计
    4.3 分析与建议
5 咳嗽辨证论治方法的构建
    5.1 辨病论治
        5.1.1 咳嗽常见疾病的西医诊疗
        5.1.2 咳嗽常见疾病的中医诊疗
        5.1.3 分析与建议
    5.2 辨证论治
        5.2.1 咳嗽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5.2.2 急性咳嗽
        5.2.3 亚急性咳嗽
        5.2.4 慢性咳嗽
    5.3 对症治疗
        5.3.1 西医对症治疗
        5.3.2 中医对症治疗
    5.4 分析与建议
        5.4.1 辨病论治
        5.4.2 辨证论治
        5.4.3 对症治疗
6 讨论
    6.1 现状与存在问题
    6.2 相关国标和行业标准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
        6.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6.2.2 中医药行业标准
        6.2.3 中西医结合标准
        6.2.4 西医咳嗽诊疗指南
    6.3 临床报道与不同咳嗽标准存在的差异与比较分析
    6.4 对古典文献检索与比对的结果
    6.5 整理和完善咳嗽辨证论治标准的必要性
创新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献综述(全文) 基于中医古籍文献的咳嗽证治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二、已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全文)
    三、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摘要)及参加会议情况

(8)基于辨体论治理论探讨涤痰汤加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标准
    二、基础数据可比性分析
        (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体质评分、斑块大小、IMT比较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情况比较
    三、研究方法
        (一)治疗方法
        (二)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三)不良反应的统计
        (四)统计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评分、IMT、斑块大小、血脂情况比较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疗效与斑块疗效比较
        (三)安全性评价
讨论
    一、研究背景
    二、中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一)中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认识
        (二)中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治则治法的认识
    三、现代医学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一)致病学说
        (二)现代医学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认识
    四、痰湿体质与疾病相关性研究概况
    五、组方分析
    六、结果分析
    七、临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痰湿体质与代谢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9)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证治规律研究及知识图谱构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脂肪性肝病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近五年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认识
    1. 病名
    2. 病因病机
    3. 证治规律
    4. 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临床研究
    5. 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基础研究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姚乃礼教授对脂肪性肝病的学术见解及辨治经验
    1. 病名研究
    2. 病因病机认识
    3. 重视气化理论在病机演变中的作用
    4. 重视肝脾关系
    5. 治疗上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6. 常用方药
    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研究
    1. 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文献研究
    2. 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医案研究
    3. 通过姚乃礼教授临证医案分析其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证治规律
    4. 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共性经验总结及个性经验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知识图谱构建探索研究
    1. 知识图谱概念和构建过程
    2. 知识图谱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3. 知识图谱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和疾病证治规律研究中的作用
    4. 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知识图谱构建探索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总结
    1. 研究结果分析
    2. 创新点
    3. 问题及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10)当代中医病机创新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对象
    3 研究范畴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学方法
        4.2 逻辑学方法
        4.3 科学哲学方法
    5 研究路径
第一部分 中医病机概念创新研究
    1 病机的内涵
    2 病机的外延
        2.1 依据构成内容分要素
        2.2 依据等级关系分层次
        2.3 依据复杂程度分类
    3 病机与证关系研究
        3.1 证是疾病外候
        3.2 证是证候阶段本质
        3.3 其他认识
    4 小结
第二部分 中医病机创新理论研究
    1 毒邪病机
        1.1 毒邪的内涵
        1.2 毒邪的外延
        1.3 致病特点
        1.4 创新应用
    2 络病病机
        2.1 络脉的含义
        2.2 络脉的生理
        2.3 病机含义
        2.4 创新应用
    3 毒损络脉病机
        3.1 病机含义
        3.2 创新应用
    4 伏邪病机
        4.1 伏邪概念
        4.2 形成机制
        4.3 致病特性
        4.4 创新应用
    5 玄府病机
        5.1 玄府的含义
        5.2 玄府的生理
        5.3 玄府的病理
        5.4 生物学基础
        5.5 玄府与络脉
        5.6 创新应用
    6 情志病机
        6.1 情志病因的概念
        6.2 情志病因的形成
        6.3 致病特性
        6.4 致病机理
        6.5 创新应用
    7 上火病机
        7.1 上火的含义
        7.2 病机形成
        7.3 致病机理
        7.4 临床表征
        7.5 生物学基础
        7.6 创新应用
    8 复合病机
        8.1 瘀热病机
        8.2 瘀毒病机
        8.3 痰瘀互结
        8.4 毒热病机
    9 其他病机
        9.1 脏腑风湿
        9.2 瘀血生风
        9.3 虚气留滞
        9.4 气虚浊留
        9.5 奇经病机
        9.6 体质与病机
    10 小结
第三部分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创新研究
    1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的形成研究
        1.1 教材病机体系
        1.2 专着病机体系
    2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的现状研究
        2.1 中医病机理论具体内容的确定
        2.2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的逻辑问题
    3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的创新构建
    4 小结
第四部分 中医病机理论创新规律研究
    1 中医病机理论创新的影响因素
        1.1 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的影响
        1.2 现代疾病谱变化的要求
        1.3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
        1.4 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
    2 中医病机理论创新的形成模式
        2.1 临床实践的总结概括模式
        2.2 经典理论的挖掘诠释模式
        2.3 病机假说的检验验证模式
    3 中医病机理论创新的整体要求
        3.1 始终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3.2 始终以多学科、多方法、多层次研究为手段
        3.3 始终以服务临床、提高疗效为目的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医病机理论的创新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现代难治病中医证治理论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金匮要略》复杂病症辨治体系的理论研究[D]. 杨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挖掘及对当代传染病防治启示的研究[D]. 张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从伏邪致病角度研究《金匮要略》中杂病证治规律[D]. 施唯玮.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12)
  • [5]疑难病的中医思考与认识[J]. 李佳静,丁元庆. 疑难病杂志, 2019(10)
  • [6]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电针调节2型糖尿病小鼠血浆外泌体CircRNA的作用机制研究[D]. 寿崟.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7]咳嗽证治理论研究[D]. 侯玉.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基于辨体论治理论探讨涤痰汤加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D]. 李炳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9]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证治规律研究及知识图谱构建探索[D]. 朱丹.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11)
  • [10]当代中医病机创新理论研究[D]. 张惜燕.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现代疑难杂症中医证候与治疗理论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