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大“复印报刊”信息功能和评价功能的几点看法

对人大“复印报刊”信息功能和评价功能的几点看法

一、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信息功能和评价功能管见(论文文献综述)

丁继昭[1](2021)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文中研究指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着学科本质特征,要求我们深化学科理解、响应学科大观念要求,通过对学科的深度研究来推进课程与教学,关注学科视角及其培养过程。“物质能量传输”作为自然地理学科的一个视点(焦点),可以为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提供发展路向指引。系统构建并运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把握丰富、庞杂且主线索常常内隐的高中自然地理内容,相当于明确了一个能够使之结构化的大观念。然而,当前对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之于高中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性并未充分关注。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应用”思路,本研究主要聚焦三个核心问题:物质能量传输蕴含了什么样的地理学科视角?如何运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增进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有何指向性要求?致力于达成构建学科视角、分析课程内容和探讨教学指向三大目标。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构建和实践应用两方面,系统探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引。理论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寻觅视点”“构建视角”和“确立视角”三方面内容。第一,通过文献研究找寻地理学科中的“物质能量传输”视点,明晰其概念内涵及对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积极意义。第二,具体主要从地理学家普遍较为关注物质能量传输的“流”空间背景,物质能量传输中的具体过程序列,物质能量传输中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的辩证统一关系,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状况和物质能量传输的整体功能表现等方面,沿着“空间背景→过程序列→重要特点→功能表现”的思路逐步递进、延展,建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基本框架、维度构成和内容要点。第三,根据专家意见修正并确立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框架,主要包括: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和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等5个子视角,地理物质流视角、关注物质能量的输入基础和关注物质运动与能量转换的相互表达等12个内容要点。应用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分析课程内容”和“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探讨教学指向性要求”两方面。第一,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结合课程组织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法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进行“总体把握”和“具体分析”,构建课程内容组织框架、分析课程标准和分析具体课程内容等。首先,以“物质能量传输”为大观念,基于该组织中心派生出:从“自然地理环境和外界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到“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再到“自然地理环境对物质能量传输过程的综合响应”三个“大单元”,最终落脚于“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从“大观念”到“大单元”是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的一条“明线”,和“阐明人地关系”课程内容组织“暗线”一同搭建起了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组织框架,其核心要素为:一个“大观念”、三个“大单元”、一条“暗线”、一条“明线”和一个“落脚点”。其次,针对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明确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所对应的课程内容侧重点。再次,总体分析地理和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在大观念视野下围绕物质能量传输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基本交集状况。最后,基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之间的科学演进关系及其整合机制,结合知识、能力、思维(视角)和价值观念等课程组织要素,主要从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视角和地理价值观等方面,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来增进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组织中的“逻辑链”,明晰地理学科能力解构中的“核心项”,捕捉地理学科视角中的“着眼点”,明确地理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第二,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针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提出指向性要求,引导教学预期、体现学科本质,同时,运用案例分析法研究既有教学案例,依据“发现教学问题→分析教学问题→改进教学设计”思路,阐述教学指向的实践应用。具体来说,第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把直观看到的事物抽象归纳为相应层次的地理物质能量;(2)引导学生运用学科逻辑建构起基本的物质能量概念体系;(3)引导学生运用动态视角从事物联系中认识物质能量“流”。第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过程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基础,明确地理过程思维起点;(2)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作用主体,把握地理过程思维中项;(3)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输出结果,抵达地理过程思维终点。第三,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及早提示物质运动与能量转换的关系,做好教学铺垫;(2)着重关照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双过程,察觉教学盲区。第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认识地域差异时充分关注其地理过程本源;(2)引导学生认识地理过程时注重比较其地域差异特点。第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以组合思维把握要素和地域,认识空间结构;(2)引导学生以整体观念统筹多地理过程,理解整体功能。

宣小红,史保杰[2](2021)在《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与未来展望——对2020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来源较为广泛。被全文转载的文章的源杂志,所占篇目较多的依次为《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从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性质看,高等学校仍然处于绝对主体地位。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集中于教育学发展的多元研究、教育改革方略研究、教育现代化的推进策略研究、德育研究的困境与突破路径、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新进展、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变革与限度反思、师德建设与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策略、教育史的研究视角反思与传统问题研究、比较教育的创新转型路径研究等方面。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新发展研究、教育学理论创新与学科建设、教育研究方法的辩证论析、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培养体系与五育融合、教育评价改革与教育质量提升、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研究等是教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张家榕,晏超,韩松涛,叶鹰[3](2020)在《中国文科论文的层级结构及量化特征之学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文科论文与一般科技论文之间存在差异已是共识,而具体差异何在却并未明确,本文旨在探讨文科论文的结构性量化特征。以2013—2018年我国人文社科发表的论文为基础,采用统计方法,以《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所转载的论文作为第一层级,《复印报刊资料》所转载的论文作为第二层级,《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所索引的论文作为第三层级,CNKI入库所有人文社科论文作为第四层级,概括中国人文社科论文的层级结构;其中,第一层级论文仅占总入库量的0.21%,第二层级占0.66%,第三层级占4.9%,说明这种层级结构对于全部论文有着较高的凝练荟萃效用;进而分析这种层级结构对学术热点的关注特征,并探讨其在学科、机构、期刊评价中的潜在应用前景。研究发现:各机构被转载论文情况符合幂律,具有高度不平衡性;CSSCI收录的期刊论文占高层级转载论文的七成左右,非C刊在层级结构中也有一定贡献;高层级文摘类期刊转载论文学科偏好不尽相同,各校各学科被转载论文比例存在差异性;三大文科文摘能够很好地把握热点前沿,各文摘类在理论性、实践性和可读性方面也有不同特点。本文结果可望为洞悉和评价中国文科研究成果提供一个综合参照系,从而有效发挥中国文科论文独特层级结构的学术评价功能。图6。表6。参考文献27。

景李斌[4](2020)在《田本相学术年谱》文中研究表明一九三二年,出生。五月五日,出生于河北省天津县葛沽镇,即现天津市南郊区葛沽镇。祖父田鹤年(一八七六-一九四三),北洋大学俄文系毕业,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曾在卢永祥部下任教官、师参谋长等职。父亲田澍雨(一九○七-一九三八),笔名阿农,曾在天津创办《治新日报》,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出版抗日号外受到迫害。母亲朱文玲具有《北京人》中愫芳那样的默默的耐性,承受生活的重担,有仁慈的心肠。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四年,六岁至十二岁。一九三八年,

宣小红,史保杰[5](2020)在《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与未来展望——对2019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2019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文章来源较为广泛,在被全文转载的文章中,其源杂志所占篇目较多的依次为《教育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教育研究与实验》等。从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性质看,高等学校仍然处于绝对主体地位。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集中于教育学科学化的理论探究、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突破与关键举措、现代教育财政制度建设与教育效益的实证分析、德育的多元化、全方位研究、课程论的基础论题研究与教学论的新进展、信息技术重塑教育生态的核心旨趣与发展图景研究、教师专业学习研究与师范教育传统的传承发展、教育史学科发展的哲学审思与经典教育思想研究、比较教育发展的路径研究等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科研究、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美育研究、教材建设研究、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研究、教师教育体系重构研究、《教育规划纲要》落实中存在问题的研究等是教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鲍有情[6](2019)在《2018年中国童蒙文化研究论着目录》文中研究说明本目录搜罗了2018年有关童蒙文化研究的成果。目录内容搜集主要参考了中国知网、读秀、日本学术论文数据库等网络检索。(1)本目录分为论文和着作两部分,其中论文分为通论、童蒙教育、蒙书、儿童文学和儿童生活、家训、学位论文、综述和书评等部分,着作分为蒙书、家训、童蒙教育及研究等部分。管见有限,疏漏之处,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王露杨,杨国立[7](2019)在《《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领域转载论文分布》文中认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系列的期刊共计7种,它们对分析教育学研究现状发挥重要作用。2014年至2017年间,这7种期刊共计载文5318篇,其中有超过50%的转载论文来自非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教育学》和《高等教育》载文中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占比较高,而《中小学学校管理》和《成人教育学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占比较低;《教育研究》被转载论文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刊,该刊被转载的论文中接近一半被转载于《教育学》;《高等教育》除收录教育类期刊中的论文外,也收录不少综合类期刊中的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原发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类别的专业性期刊;《成人教育学刊》对远程教育、远距离教育类相关研究给予充分重视。从作者分布看,高转载作者数较少的两个专题是《中小学教育》《中小学学校管理》;从机构分布看,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依次排在转载数的前两位;从地区分布看,北京市、上海市和江苏省依次位于前三位。后续研究可以围绕影响力分析、主题分析展开。

蒋桐[8](2019)在《2013-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出版业》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文中提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是我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复印资料库之一,现已成为我国人文社科领域中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品牌。《出版业》作为其在编辑出版研究领域的分支,凝聚了编辑出版研究领域的最前沿、高水平的科研精粹。对《出版业》进行研究不仅能够很好地了解刊物的发展情况,更能从一个侧面反映编辑出版学科的发展。编辑出版学科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学科发展进展、研究主客体、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人员的特征等都值得关注。通过使用文献计量研究法,对《出版业》载文的源刊物及区域分布、基金论文情况、作者个体特征及合着情况以及关键词进行分析,结合《出版业》的定位和栏目设置等对近五年《出版业》的载文特征和选稿取向做了分析;同时,结合当前的研究探讨了编辑出版学科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向。从载文信息来看,编辑出版领域近五年发文总量不断增加,《出版业》载文量却呈下降趋势,但是基金论文比和篇均基金有相应提升,由此可见《出版业》对优质论文的聚集效应更加明显。这些论文的来源刊物较为固定,以编辑出版领域的核心刊物为主,澳门理工学院学报是专业核心刊物之外的重要转载来源。论文的来源地区则较为分散,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上海、湖北、江苏、浙江等地区是重点来源区。通过对《出版业》的作者特征分析,发现结构较为合理,整体素质较高,来自学界、业界以及政府机构的作者分布合理,大多具有博士学历或高级职称。但是科研产出水平偏低,作者合着规模和合着程度偏低,缺少核心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滞后,学术共同体的建设较为滞后。关键词聚类数据显示,当前编辑出版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数字出版、期刊评价、编辑出版史、全民阅读以及体制改革五大主题展开,五年来研究不断聚焦和深入。但是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研究领域之间较为分散,虽然有较高频次的关键词,但是整体研究的集中度和深度都还较浅。呈现出应用导向的研究价值观,理论研究和史的研究较为薄弱,编辑出版领域的研究发展不均衡。

宣小红,史保杰[9](2019)在《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与未来展望——对2018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2018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文章来源较为广泛,在被全文转载的文章中,其源杂志所占篇目较多的依次为《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全球教育展望》等。从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性质看,高校仍然处于绝对主体地位。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在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与经济、教育科研、德育、课程与教学、教育技术、教师教育、教育史、比较教育等领域都有所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人工智能与教育、教育评价、教师队伍建设、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战略、国际教育等是教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李遵富[10](2018)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对2017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论文的分析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2017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论文的统计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学习与借鉴。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该刊转载论文来源较为广泛。从第一作者所属地理位置看,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天津市、上海市等地区转载论文较多。从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性质看,高校仍处于绝对主体地位。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改革与发展、管理与治理、质量与评价、新型职业农民等领域是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立德树人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持续推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战略等是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未来方向。

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信息功能和评价功能管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信息功能和评价功能管见(论文提纲范文)

(1)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深化课程改革需要回归到扎实的学科本体研究
        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关注学科视角及其培养
        三、关注物质能量传输具有地理学科大观念的意蕴
        四、高中地理课程教学需要深究物质能量传输视角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四、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综述
        一、关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范围
        二、高中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研究综述
        三、关于地理教学指向性要求研究综述
    第二节 高中课程与教学对物质能量传输的研究综述
        一、课程理解时对物质能量传输的关注
        二、教学实施中对物质能量传输的关注
第三章 地理大观念视野下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初步构建
    第一节 寻找具有课程与教学意义的物质能量传输视点
        一、从综合自然地理学自上而下梳理学科组织体系
        二、洞察地理学科研究中的物质能量传输内在视点
        三、建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之于课程与教学的意义
    第二节 围绕学科视点初步构建地理物质能量传输视角
        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
        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
        三、物质能量传输的统一关系视角
        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
        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
    第三节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框架的初步确立
第四章 基于专家认同度调查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确立
    第一节 专家意见咨询问卷设计与改进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改进
    第二节 专家意见咨询与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过程
        二、结果分析
    第三节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分析
    第一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课程内容总体把握
        一、搭建课程内容“组织框架”
        二、把握课程内容的“侧重点”
        三、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交集
    第二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课程内容具体分析
        一、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组织“逻辑链”
        二、明晰地理学科能力中的“核心项”
        三、关注地理学科视角中的“着眼点”
        四、明确地理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
第六章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指向
    第一节 大观念视野下从学科本体到教学指向性要求的逻辑进路
    第二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指向性要求
        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三、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专家咨询问卷试用版
    附录二:专家咨询问卷正式版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与未来展望——对2020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0年度论文转载概况
    (一)栏目设置及论文分布
    (二)源杂志全文转载量排名
    (三)第一作者所属单位统计
二、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教育学发展的多元研究
    (二)教育改革方略研究
    (三)教育现代化的推进策略研究
    (四)德育研究的困境与突破路径
    (五)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新进展
    (六)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变革与反思
    (七)师德建设与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策略
    (八)教育史的研究视角反思与传统问题研究
    (九)比较教育的创新转型路径研究
三、教育学研究的未来展望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新发展研究
    (二)教育学理论创新与学科建设
    (三)教育研究方法的辩证论析
    (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全面培养体系与五育融合
    (六)教育评价改革与教育质量提升
    (七)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八)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研究

(5)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与未来展望——对2019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9年度论文转载概况
    (一)栏目设置及论文分布
    (二)源杂志全文转载量排名
    (三)第一作者所属单位统计
二、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教育学科学化的理论探究
    (二)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突破与关键举措
    (三)现代教育财政制度建设与教育效益的实证分析
    (四)德育的多元化、全方位研究
    (五)课程论的基础论题研究与教学论的新进展
    (六)信息技术重塑教育生态的核心旨趣与发展图景研究
    (七)教师专业学习研究与师范教育传统的传承发展
    (八)教育史学科发展的哲学审思与经典教育思想研究
    (九)比较教育发展的路径研究
三、教育学研究的未来展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科研究
    (三)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
    (四)美育研究
    (五)教材建设研究
    (六)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研究
    (七)教师教育体系重构研究
    (八)《教育规划纲要》落实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7)《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领域转载论文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系列期刊来源报刊分布
    (一) 总体分布
    (二) 《教育学》来源报刊
    (三) 《高等教育》来源报刊
    (四) 《思想政治教育》来源报刊
    (五) 《中小学教育》来源报刊
    (六) 《中小学学校管理》来源报刊
    (七) 《成人教育学刊》来源报刊
    (八) 《职业技术教育》来源报刊
二、转载论文作者分布
    (一) 总体作者分布
    (二) 各专题刊作者分布
三、转载论文机构分布
    (一) 总体机构分布
    (二) 各专题机构
四、发文地区分布
    (一) 总体地区分布
    (二) 各专题地区分布
结语

(8)2013-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出版业》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与思考
        1.2.1 文献计量学概述及其应用研究
        1.2.2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及《出版业》研究
    1.3 数据来源与方法
        1.3.1 数据来源
        1.3.2 研究方法
2 载文信息分析
    2.1 载文时间分布
        2.1.1 载文量年度分布
        2.1.2 载文出版时滞
    2.2 载文源刊物分析
        2.2.1 载文源刊物分布
        2.2.2 载文的地区分布
    2.3 基金论文分析
        2.3.1 基金论文数量概况
        2.3.2 论文基金类别分布
3 作者信息分析
    3.1 作者发文信息分析
        3.1.1 作者发文量统计
        3.1.2 核心作者群分析
    3.2 作者个体结构分析
        3.2.1 作者学历及职称分析
        3.2.2 作者工作单位分析
    3.3 作者合着情况分析
        3.3.1 作者合着规模与合着程度
        3.3.2 作者合着结构分析
4 载文关键词分析
    4.1 研究热点分布
        4.1.1 关键词共现分析
        4.1.2 关键词聚类分析
    4.2 研究发展脉络
        4.2.1 历年研究重点分析
        4.2.2 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
5 栏目主题分析
    5.1 栏目设置及载文概况
    5.2 载文主题分析
6 从《出版业》看编辑出版学科
    6.1 编辑出版学科研究现状
    6.2 编辑出版学科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与未来展望——对2018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8年度论文转载概况
    (一) 栏目设置及论文分布
    (二) 源杂志全文转载量排名
    (三) 第一作者所属单位统计
二、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 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研究
    (二) 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困境与突破
    (三) 教育与经济:经济转型期教育的作用机制与教育投入的实证研究
        1. 经济转型期教育的作用机制
        2. 教育投入的实证研究
    (四) 教育科研:研究范式与方法论的反思重构
        1. 教育研究范式的审思与变革趋向
        2. 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创新与突破
    (五) 德育研究:理论进展与实践反思
    (六) 课程与教学:深化课程改革与教学论的研究转向
        1. 深化课程改革的路径探析
        2. 教学论的研究转向:从知识本位转向多元取向
    (七) 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的转型发展与智慧教育研究
        1. 教育技术学的转型发展
        2. 智慧教育研究
    (八) 教师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与教师专业制度的系统建设
        1. 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
        2. 教师专业制度的系统建设
    (九) 教育史研究:传统领域与微观视域研究
        1. 中国传统儒家教育思想研究
        2. 外国教育思想研究
        3. 微观视域研究
    (十) 比较教育:全球化时代中国比较教育的发展趋向与全球公民教育研究
三、教育学研究的未来展望
    (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研究
    (二)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三) 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研究
    (四) 人工智能与教育研究
    (五) 教育评价研究
    (六) 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七) 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八) 国际教育研究

(10)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对2017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论文的分析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2017年度论文转载概况分析
    1.1 栏目设置及论文分布
    1.2 源期刊全文转载排名
    1.3 第一作者所在地区、所属单位统计
    1.4 转载论文作者及依托项目统计
2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重点与热点
    2.1 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2.2 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
    2.3 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与治理
    2.4 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
    2.5 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与评价
    2.6 职业技术教育热点问题
        2.6.1 新型职业农民
        2.6.2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
        2.6.3 职业教育扶贫
        2.6.4 现代学徒制
3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未来展望
    3.1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3.2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3.3 围绕立德树人, 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
    3.4 以质量为本, 持续推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
    3.5 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战略
4 结语

四、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信息功能和评价功能管见(论文参考文献)

  • [1]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D]. 丁继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与未来展望——对2020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分析[J]. 宣小红,史保杰. 教育研究, 2021(03)
  • [3]中国文科论文的层级结构及量化特征之学术分析[J]. 张家榕,晏超,韩松涛,叶鹰.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0(04)
  • [4]田本相学术年谱[J]. 景李斌. 东吴学术, 2020(02)
  • [5]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与未来展望——对2019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分析[J]. 宣小红,史保杰. 教育研究, 2020(02)
  • [6]2018年中国童蒙文化研究论着目录[A]. 鲍有情. 童蒙文化研究(第四卷), 2019
  • [7]《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领域转载论文分布[J]. 王露杨,杨国立. 现代大学教育, 2019(04)
  • [8]2013-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出版业》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D]. 蒋桐.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9]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与未来展望——对2018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分析[J]. 宣小红,史保杰. 教育研究, 2019(03)
  • [10]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对2017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论文的分析与展望[J]. 李遵富. 职业技术, 2018(11)

标签:;  ;  ;  ;  ;  

对人大“复印报刊”信息功能和评价功能的几点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