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2000年台州市纯净饮用水微生物污染分析

1997-2000年台州市纯净饮用水微生物污染分析

一、1997~2000年台州市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一川[1](2012)在《风险认知与信任视角下的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以食为天”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谚语,“吃”对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社会考察有着非凡的意义。正因为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十足的分量,所以当“吃”和“食品”再次成为焦点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正视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近年来,中国发生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凸显。仅以中国人最为经常食用的猪肉为例,“瘦肉精”在猪肉食品中的危害已经困扰了中国消费者多年,至今挥之不去。如何把握“食品安全”问题这一社会事实,需要发挥社会学研究的想象力。基于风险社会视角,本文认为对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风险规避、企业信任和政府信任等消费者食品安全行为展开深入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具体地,本文以风险认知和信任为基本理论视角,考察了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消费者信任和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规避等主要风险行为,在此基础上探讨食品安全的风险沟通、食品安全风险教育和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等相关主题。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武汉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问卷的测量量表,包括食品安全性评估量表、食品安全抽象认知量表、食品企业信任量表、食品监管部门信任量表,以及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设计的食品安全风险规避行为测量量表。在数据分析方法上,本文综合采用了均值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主要的研究结论包括:(1)关于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本文从具象认知和抽象认知两个角度分析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状况。具象认知与抽象认知水平的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在两种认知层次上都呈现较高的认知水平。食品安全风险的具象认知与抽象认知的一致性,表明食品安全风险在公众消费者的认知中已经由具体的食品安全性顾虑上升到对整个食品领域的安全形势的担忧。而风险认知在不同层次上存在差异,表明风险认知与实际的风险评估并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而是受到更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关系。已知的显着影响食品安全风险感知水平的因素,包括风险维度特征方面的可控性、严重性、可怕性和可能性,个人主观因素方面的风险发生可能性估计、媒体关注度、经验知识积累和生活态度,以及社会学人口特征中的性别、婚姻状况、家庭人口和18岁以下小孩数。(2)关于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本文主要分析了消费者企业信任和消费者对政府监管部门的信任两个方面,同时还分析了食品安全风险认知与两种消费信任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食品安全风险沟通的途径。关于消费者的食品企业信任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消费者食品企业信任度、食品企业信任维度和食品企业信任影响因素。关于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方面的消费者信任,本文综合分析了在食品安全中消费者对政府监管机构信任的水平,政府信任的维度特征,以及影响政府信任的影响因素。而食品安全风险认知与消费信任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调节作用说”模型解释食品安全现象的有效性,(3)在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规避方面,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本框架,同时引入了风险认知因素,构建了一个研究食品安全风险规避行为意识的扩展性分析框架。以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了该模型,结果表明风险规避行为意识受到风险认知水平、风险规避态度、主观规范和风险规避的主观控制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风险规避的行为态度影响最大,其次是风险认知水平和风险规避的主观控制感,风险规避的主观规范影响较小。风险认知水平同时表现为消费者在健康、金钱、心理、性能和社会等方面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可控性、可怕性、可见性和严重性。其中控制力有负向影响,即控制感越差,风险感知水平越高;可能性的影响有最大的正向影响,其主要影响指标是性能损失,而可怕性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对公共食品卫生安全的担忧。这些因素都潜在地影响着消费者在风险规避方面的意识。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认为政府的食品安全管理,不仅需要从技术上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生,还需要对公众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认知进行引导,这又需要建立良好互动沟通机制,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新的风险规避行为模式。因此,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行为研究,有助于为政府食品安全管理和食品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宋霞[2](2012)在《2006-2010年乌鲁木齐市生活饮用水监测对比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市2006-2010年城市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测,了解近5年全市的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水质变化情况及存在的主要卫生学问题,分析影响全市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关健控制因素,提出好的对策,为今后做好生活饮用水的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提供更完善的科学依据,将环境污染等人为污染因素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更好地保障城市生活饮用水的安全供给,为建立生活饮用水安全与健康的预警机制,做好应急性突发水污染事故处理预案,全面维护公众健康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有力技术保障。方法:对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2010年间共计五年的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整理,获取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的相关检测指标,录入EXCEL表后,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的项目结果判定,以一项检测指标不合格即判定为水样不合格作为判断标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一般性指标合格率对各年度的生活饮用水的检测指标进行描述,分析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学问题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不同年份的地面水源水与地下水源水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且地下水源水的合格率较低;不同年份出厂水的合格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288,P>0.05);不同年份管网末梢水菌落总数的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9.14,P<0.01);不同年份二次供水菌落总数和游离性余氯的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6.851,P<0.01)(χ2=13.607,P<0.01)。结论:加强水源地的环境保护,提高水质实验室检测能力,促进供水企业净水技术水平的提高,卫生行政部门需加大预防性和经常性监督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

施育青[3](2012)在《绿色饮用水水源地(水库型)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保障和提供安全饮用水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许多研究结果表明:饮用水质量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和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因水源地污染而引起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也相当突出,如何保护好优质的饮用水水源地已成为政府关注、公众关心的焦点。为此科学合理评价优质水源地是首要任务,我国现有的饮用水评价工作主要注重于水量和水质两方面。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新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现有评价方式亟待丰富。但由于许多污染物质以微量、痕量形式存在,检测难度较大,检测技术、检测成本要求也较高,同时,对许多化学物质的危险性和新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常常需要漫长的过程,水质标准的更新无法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和滞后性。因此,现有评价方式亟待改进。在优质水资源越来越稀缺的形势下,从系统的角度对饮用水水源地、径流汇水过程和蓄水过程的控制,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的评价方法体系显得紧迫而必要。本研究以“‘绿色’水源地评估”为研究命题,试图建立“绿色”水源地评估方法,为浙江省“绿色”水源地认证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在本论文选取集水区域相对封闭,人类活动强度较弱的水库型水源地入手,探索性地研究建立“绿色”水源地评估方法,由水源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和污染风险度评价组成的评估体系,主要研究结果是:1.采用纵横结合的思路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绿色”水源地评估框架。纵向上,选取了表征现状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和表征未来趋势的污染风险度评价;横向上,通过降水、汇水和蓄水全过程分析,梳理威胁水源地水质安全的风险,并分析了影响每个风险的污染源和水源地自身生态环境因素,以保障评估方法指标选取的全面性和系统性。2.结合我国污染源普查结果,建立饮用水源地污染源危害等级清单。借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对不同污染源危害等级划分的思路,结合我国现已广泛应用的污染源普查行业分类,并考虑我国污染源特点,参考国家《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梳理出了清晰和实用的污染源危害等级清单。3.本文选取了浙江省三个水库型水源地(丘陵河谷型水库水源地、丘陵河道型水库水源地和平原河谷型水库水源地)为案例应用对象,以2008年为评估时段,进行“绿色”水源地评估。结合水库实际情况和三个水库评价值之间的变化,可以看出,构建的“绿色”水源地评估方法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和合理性等优点。评价结论也对水源地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王金富[4](2005)在《纯净水生产企业HACCP体系的试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纯净水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进行微生物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监控程序、纠偏措施、验证程序和记录保持程序,探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在纯净水生产中的应用,将生产过程的微生物危害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林耀军[5](2004)在《管道分质供水深度处理与消毒保鲜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水源水污染较严重,经现有水厂水处理工艺处理后难达到优质饮水标准。管道分质供水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门新兴产业,是近十几年提高饮水质量最现实的途径。管道分质供水存在许多理论与技术问题,使得该行业的发展受到限制。本研究通过对广州市管网末梢水特征的研究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开展管道分质供水深度处理技术、消毒与保鲜技术、管材质量、管道分质供水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主要获得了如下成果与认识: (1)广州市管网末梢水有机污染较严重,TOC高,可达1.5-4.5mg/L,Ames试验呈阳性。针对广州市饮水微污染特征,研究了NF+RO组合工艺技术,并建议应用于管道分质供水工程,其优点与效果在于:去污能力强,对有机微污染物的去除率在90%以上,对无机污染物去除率在60-80%以上;可使水的回收率提高到85%。 (2)通过对比目前饮用水消毒与保鲜技术,提出管道分质供水UV+TCCA组合工艺在线消毒保鲜技术。该系统简单,易于操作与控制,生成消毒副产物少,系统投资只是常规消毒方法的1/5,运行成本只有常规方法的1/10。 (3)开展了管道浸泡实验研究,提出可应用TOC、VOCs两项指标评价管道分质供水管材质量。在本研究所设计的实验条件下,当TOC小于0.08ppm,VOCs小于5ppb,水口感较好,建议可用作管道分质供水管材。 (4)应用本研究所开发的饮水深度处理组合工艺技术与杀菌保鲜技术实施完成了广州白云高尔夫花园西区管道分质供水示范工程,经两年运行,系统稳定。 (5)针对管道分质供水的特点,提出管道分质供水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微生物风险,消毒副产物风险及三致风险。提出管网末梢水中余氯含量在0.03-0.1mg/L时可有效控制微生物污染,发现消毒副产物致癌风险性一般不到自来水的1/10,建议管道分质供水TOC限量值为0.5mg/L。 本研究成果对于提高我国管道分质供水的技术,促进管道分质供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金富,姚耿东[6](2004)在《台州市纯净水生产企业卫生状况调查》文中提出

葛素君,冯济富[7](2001)在《1997~2000年台州市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陈杭君[8](2008)在《南美白对虾抗黑变保鲜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根据我国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和加工现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研究了南美白对虾捕捞前后各因子对虾黑变与保鲜期的影响。全文主要分三个部分:(1)捕前禁食对南美白对虾品质与黑变的影响;(2)不同温度对南美白对虾贮藏过程鲜度的影响;(3)不同处理方式对南美白对虾鲜度和黑变的影响。1、采用捕捞前禁食1d、禁食2d和不禁食的处理方式,研究其对捕捞后南美白对虾品质与黑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捕捞前禁食处理使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禁食前期虾维持生命代谢主要以消耗脂肪为主;禁食1 d左右有利于提高虾在无氧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显着降低捕捞后虾体的初始细菌总数,并减轻虾的黑变以及腐烂程度;禁食2d以上容易降低虾捕捞后的营养品质。2、把南美白对虾放在0℃、5℃、10℃不同温度下贮藏,通过分析理化、微生物指标和感官评价的变化,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对南美白对虾贮藏过程鲜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环境温度越高,细菌的繁殖速度越快,TVBN含量和K值增加也越快,低温能在一定程度有效保持虾的品质和新鲜度,延长贮藏期。虾在0℃、5℃、10℃条件下贮藏,较适宜的贮藏时间分别为6d、4d和2d。但仅采用低温的方法不能阻止虾黑变的产生,要解决虾加工中的黑变问题,必须辅以其它的研究方法和手段。3、试验分四组(A:亚硫酸氢钠溶液浸泡;B:二氧化氯溶液浸泡;C:二氧化氯缓释贮藏;D:蒸馏水浸泡),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南美白对虾鲜度和黑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亚硫酸氢钠溶液浸泡处理能有效防止虾的腐败及黑变,但亚硫酸盐会对对人体产生危害;采用二氧化氯溶液浸泡在贮藏前期能有效的杀灭微生物,但2d后失去了抗菌作用;二氧化氯缓释贮藏能延缓虾黑变的发生,虾保鲜8d仍能保持较好的品质和鲜度,保鲜时间比对照延长2~3d。

二、1997~2000年台州市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7~2000年台州市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风险认知与信任视角下的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范围与目标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内食品安全研究取向:三种取向及其评价
        2.1.1 食品安全的科学技术取向
        2.1.2 食品安全的市场监管取向
        2.1.3 食品安全的消费者行为取向
        2.1.4 小结
    2.2 国外食品安全研究视角:风险认知、信任与风险规避
        2.2.1 风险研究
        2.2.2 信任研究
        2.2.3 食品安全、风险认知、信任与风险规避
    2.3 讨论与总结
3 研究设计
    3.1 核心概念界定
        3.1.1 食品安全
        3.1.2 食品安全风险
    3.2 研究框架
        3.2.1 分析框架
        3.2.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3.3.1 研究方法
        3.3.2 数据收集
4 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1 食品安全风险的具象认知
        4.1.1. 食品的安全性评估分析
        4.1.2 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安全评估分析
        4.1.3 食品销售经营者的安全评估分析
        4.1.4 讨论:食品安全风险具象认知的基本特点
    4.2 食品安全风险的抽象认知
        4.2.1 研究目的与方法
        4.2.2 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水平的均值分析
        4.2.3 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维度分析
        4.2.4 讨论:食品安全风险抽象认知的基本特点
    4.3 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
        4.3.1 研究假设与模型
        4.3.2 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决定因素的回归分析
        4.3.3 讨论: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
    4.4 讨论与总结: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综合分析
5 食品安全消费信任与风险沟通研究
    5.1 消费者食品安全的消费信任
    5.2 消费者的食品企业信任
        5.2.1 食品企业信任度分析
        5.2.2 食品企业信任的维度分析
        5.2.3 食品企业信任的影响因素
        5.2.4 讨论与小结
    5.3 消费者的食品监管机构信任
        5.3.1 食品监管机构信任度分析
        5.3.2 食品监管机构信任的维度分析
        5.3.3 食品监管机构信任的影响因素
        5.3.4 讨论与小结
    5.4 风险认知、消费信任与风险沟通
        5.4.1 风险认知与消费信任的关系
        5.4.2 风险认知、消费信任与风险沟通的途径
6 食品安全风险规避行为意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1 研究目的与方法
        6.1.1 研究目的
        6.1.2 研究方法
    6.2 计划行为理论及风险规避行为意识模型
        6.2.1. 基于“知识-态度-行为”理论(KAP)的食品安全行为研究
        6.2.2 计划行为理论概述
        6.2.3 风险规避行为意识模型
        6.2.4 风险认知: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6.3 风险规避行为意识模型的测量体系
        6.3.1 食品安全的风险规避意识量表的指标体系
        6.3.2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6.4 风险规避意识的模型检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
        6.4.1 结构方程模型的假定
        6.4.2 模型建构
        6.4.3 模型识别
        6.4.4 模型参数估计与分析
        6.4.5 模型解释
        6.4.6 讨论与小结
    6.5 食品安全风险认知、风险规避意识与风险管理
7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1.1 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
        7.1.2 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
        7.1.3 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规避
    7.2 相关政策与建议
        7.2.1 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政策建议
        7.2.2 对食品企业营销的部分启示
    7.3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近年来部分地区的食品安全监测分析结果
    附录2:食品安全调查问卷

(2)2006-2010年乌鲁木齐市生活饮用水监测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 材料来源
    2 分析方法
        2.1 调查对象
        2.2 采样点
        2.3 采样方法
        2.4 检测项目
        2.5 检测依据
        2.6 结果判定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3)绿色饮用水水源地(水库型)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 饮用水水源地评价研究进展
    2.1 水源地的涵义
    2.2 国外水源地评价研究与实践进展
    2.3 国内水源地相关研究进展
    2.4 启示和小结
3. 饮用水水源地绿色评估思路
    3.1 界定绿色水源地内涵
    3.2 明确评估对象
    3.3 构建评估框架
4. 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绿色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4.1 指标体系
    4.2 方法体系
5. 实例研究
    5.1 评估时段
    5.2 水库选取
    5.3 浙江省某丘陵河谷型水库水源地绿色饮用水水源地评估
    5.4 浙江省某丘陵河道型水库水源地绿色饮用水水源地评估
    5.5 浙江省某平原河谷型水库水源地绿色饮用水水源地评估
    5.6 评估结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4)纯净水生产企业HACCP体系的试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检测方法
2 结果
    2.1 纯净水生产工艺流程图
    2.2 微生物检验
    2.3 环境监测纯净水灌装车间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见表2。
    2.4 设备、容器、生产人员手指的污染微生物状况
    2.5 关键控制点的设立
    2.6 建立关键限值、监控系统
    2.7 HACCP系统实施前后纯净水卫生质量比较
3 讨论
    3.1 HACCP系统的实施
    3.2 较复杂的监测项目不一定能保证纯净水安全质量
    3.3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特殊性

(5)管道分质供水深度处理与消毒保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1.1 我国分质供水发展概况
    1.2 管道分质供水技术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特色与创新点
    1.6 完成的工作量
    1.7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2 源水(管网末梢水)水质特征与评价
    2.1 方法与实验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超过我国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指标
        2.2.2 超过我国城市进步行业Ⅰ类水司标准的指标
        2.2.3 几项值得注意的指标
        2.2.4 值得讨论的指标
        2.2.5 消毒副产物
    2.3 小结
3 饮水深度处理组合工艺技术与评价
    3.1 单类膜组合工艺配置
    3.2 不同组合工艺水处理效果
        3.2.1 感观性及一般化学指标去除效果
        3.2.2 半挥发性与不挥发性有机毒害化合物
        3.2.3 挥发性有机物
        3.2.4 有毒重金属元素
        3.2.5 铁与锰
        3.2.6 Ames试验
    3.3 组合工艺经济评价
    3.4 NF+RO组合工艺技术
        3.4.1 开发NF+RO组合工艺技术的意义
        3.4.2 NF+RO组合工艺技术
    3.5 综合评价
        3.5.1 AC组合工艺
        3.5.2 UF组合工艺
        3.5.3 NF组合工艺
        3.5.4 RO组合工艺
        3.5.5 RO+NF组合工艺
    3.6 小结
4 组合工艺菌消毒与保鲜技术
    4.1 管网系统中剩余消毒剂的必要性
    4.2 管道分质供水常用消毒与保鲜技术
    4.3 组合工艺消毒与保鲜技术
        4.3.1 组合工艺消毒技术工艺流程
        4.3.2 O_3+UV高级氧化杀菌系统
        4.3.3 UV+TCCA组合工艺消毒与保鲜技术
    4.4 小结
5 管道分质供水管材质量评价
    5.1 臭氧对供水管材的溶蚀作用研究
        5.1.1 样品选择
        5.1.2 实验方法
        5.1.3 实验结果及认识
    5.2 不同类型消毒剂对一些分质供水管材溶蚀作用研究
        5.2.1 管材样品选择
        5.2.2 实验方法
        5.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5.3 管道分质供水管材质量评价方法探讨
    5.4 小结
6 示范工程
    6.1 白云高尔夫花园西区概况
    6.2 管道分质供水技术
        6.2.1 系统工艺流程
        6.2.2 饮水深度处理技术
        6.2.3 杀菌与保鲜技术
        6.2.4 自动控制技术
    6.3 管道分质供水工程设计与施工
        6.3.1 工程管道材料
        6.3.2 管网设计
    6.4 净水站建设
    6.5 水质评价
        6.5.1 源水水质特征
        6.5.2 管道分质供水水质特征
        6.5.3 消毒副产物
    6.6 小结
7 管道分质供水安全性评价
    7.1 管道分质供水微生物安全评价
        7.1.1 管道分质供水卫生安全的微生物指标及检验规则
        7.1.2 管道分质供水微生物安全性评价实例
    7.2 管道分质供水消毒副产物及其安全性评价
        7.2.1 消毒副产物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7.2.2 管道分质供水消毒副产物及风险评价
    7.3 管道分质供水致突变性评价
        7.3.1 评价有机微污染程度与致突变性的方法与指标
        7.3.2 TOC的组成与含量
        7.3.3 TOC与COD_(Mn)之间的关系
        7.3.4 TOC与THMs之间的关系
        7.3.5 TOC与Ames试验致突变性之间的关系
        7.3.6 TOC作为饮用水水质指标与饮水安全性评价
    7.4 小结
8 主要成果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台州市纯净水生产企业卫生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2 方法
结 果
    1 基本情况
    2 卫生状况
        2.1 基本卫生条件
        2.2 包装材料卫生
        2.3 质量卫生管理
讨 论

(8)南美白对虾抗黑变保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概况
        1.1 虾的种类与白对虾的生物学特性
        1.2 南美白对虾养殖状况
        1.3 南美白对虾加工状况
    2、虾贮运保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
        2.1 虾的褐变与腐败
        2.2 虾褐变的机理与影响因素
        2.3 虾类褐变的防止
    3 水产品保鲜剂的研究进展
        3.1 水产品保鲜剂的研究
        3.2 稳定性二氧化氯在食品与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
    4 虾类产品鲜度评价方法与指标
        4.1 虾的鲜度变化规律
        4.2 虾类产品鲜度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捕前禁食对南美白对虾品质与黑变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设备
        1.2 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美白对虾的营养成分分析
        2.2 禁食时间对虾成活率的影响
        2.3 禁食时间对虾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2.4 禁食时间对虾细菌总数的影响
        2.5 禁食时间对虾感官和黑变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不同温度对南美白对虾贮藏过程鲜度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设备
        1.2 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温度贮藏期间细菌总数的变化
        2.2 不同温度贮藏期间pH值的变化
        2.3 不同温度贮藏期间总挥发性盐基氮的变化
        2.4 不同温度贮藏期间K值的变化
        2.5 不同温度贮藏期间感官评分的变化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不同处理方式对南美白对虾鲜度和黑变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设备
        1.2 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细菌总数变化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pH值变化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总挥发性盐基氮值变化的影响
        2.4 不同处理对K值变化的影响
        2.5 感官检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致谢

四、1997~2000年台州市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风险认知与信任视角下的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行为研究[D]. 李一川. 武汉大学, 2012(12)
  • [2]2006-2010年乌鲁木齐市生活饮用水监测对比分析[D]. 宋霞.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5)
  • [3]绿色饮用水水源地(水库型)评估方法研究[D]. 施育青. 浙江大学, 2012(07)
  • [4]纯净水生产企业HACCP体系的试点研究[J]. 王金富. 实用预防医学, 2005(04)
  • [5]管道分质供水深度处理与消毒保鲜技术研究[D]. 林耀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4(04)
  • [6]台州市纯净水生产企业卫生状况调查[J]. 王金富,姚耿东. 浙江预防医学, 2004(02)
  • [7]1997~2000年台州市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J]. 葛素君,冯济富.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1(06)
  • [8]南美白对虾抗黑变保鲜技术研究[D]. 陈杭君.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标签:;  ;  ;  ;  ;  

1997-2000年台州市纯净饮用水微生物污染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